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2|回复: 2

[其他资源] 对高考改革中两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6 17: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2-9-16 17:22 编辑

教考衔接,破旧立新——对高考改革中两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汪瑞林
中国教育报 2022-09-16 15:37 发表于北京
汪瑞林,《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编审、资深记者,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席编辑。



高考改革具有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强调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新教学“四新”联动,协同推进。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深入思考。

正确看待“教”与“考”的关系

加强教考衔接

长期以来,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并存。相对课程标准而言,《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更为具体化,加上高考的高利害性,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奉《考试大纲》为圭臬,“以考定教”,即教学时对照《考试大纲》,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知识点就不教,教育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异化为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遭到了众多专家和社会舆论的批评。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校内评价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均应以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本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阐明了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并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与之相对应,2020年开始,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以考定教”遭遇釜底抽薪,失去操作上的依据。然而,有关高中教学与高考之间关系的争论并未停止。一些人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该反过来“以教定考”。这种说法对不对?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部分提出:“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这就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两者共同的源头和上位的遵循。课程标准中不仅有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提示,也有考试命题建议。教学和考试命题都必须服从于课程标准,也就是“以标定教”“以标定考”。教学和考试命题二者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如果从内容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教什么”,“以教定考”不仅不符合逻辑,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课标对“课程内容”“学习要求”的阐述,相对而言是比较宏观和抽象的(比如高中语文的18个学习任务群),而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对课标的细化落实,由课标生发而来,各学校和不同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延伸的范围与深浅亦不尽相同,甚至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也可能不一样,要在细化的知识内容上形成“教什么考什么”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一个科学的参照标准。如果一定要讲“以教定考”,那么这个“教”只能理解为“应教”(课标规定的内容)而非“实教”(学校教学实际),其实质还是依标教学、依标考试。其次,考试评价对教与学天然具有“指挥棒”作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高利害性考试更是如此。正因如此,《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与“立德树人”“服务选才”一起列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如果从方式的视角,将“教”理解为“怎么教”,则应以高考命题改革促进教学方式改革,以新的素养考查方式引领新的学习方式,促进高中育人方式转变,而不是反过来,否则,扭转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让课程教学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到素养为中心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课程标准不仅是知识内容标准,也是教学活动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教学以课标为遵循,但是学校在落实课标、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紧迫感,而考试则为其提供了倒逼的动力机制和牵引。由此,笔者想到近年来广泛流行的“逆向设计”教学理念。逆向设计教学的核心是“以终为始”“评价先行”,就是从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出发,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评价设计,再据此开展教学,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与“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可谓异曲同工。由此可见,用“以教定考”来表述教与考的关系并不妥当,在具体阐释或教学实践中亦容易产生误解。教学与考试二者是同向同行且相互影响的,加强“教考衔接”是处理二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考试要反映教学实践的变化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节奏与进程相协调,适度体现引领性,以考改促教改;教学要接受考试的检验,主动适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的变化,摒弃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二者有着共同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那就是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二者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正确看待“新”与“难”的关系

有效破解“恐新症”

新高考之新,不仅体现在考试招生制度体系设计上,也体现在高考命题上。对考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题型变化大。进入新高考的省份,许多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最近几年,每年高考都有一些题目让考生和教师耳目一新,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其实在实施新高考改革之前,每年的高考试题在难度上也有波动,但是那种难度的加大,更多是在相对固化的题型和认知模式下的,用通俗一点儿的话讲,就是出题时“坑再挖深一点儿”“弯再多绕几道”,只要多花点儿时间,总还是能做出来的。而新高考改革后题目的“难”,则更多含有“新”的成分。湖北省黄石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余锦银认为,很多学生在高考上存在“怕新不怕难”的现象。其实,“新”与“难”二者是有关联的,“新”也会带来“难”。“怕新不怕难”这句话要表达的准确意思是,学生不怕传统意义上的难题,更怕因为“新”、因为超出熟悉的答题套路和认知模式而带来的“难”。正如余锦银所说:“长期以来,高考复习常采用‘题型+套路+大量重复练习’的模式,学生的思维僵化了。进入新高考,很多学生突然发现‘刷题没用了’。”这实际上是教与考的关系在备考环节的具体反映。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创新必然带来短期的不适应,一些考生及教师由此心生恐慌,其实大可不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高考命题的创新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早在2014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亦提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由此可见,高考命题的创新体现的是国家意志而不是某个部门的想法。高考命题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只会加强、深化而不会中止,因此,考生和教师应认清这一点,从思想上建立起对高考改革的认同感,而不应抵触新高考。同时,考生和教师还应该认识到,高考执行国家政策、体现国家意志的性质决定了,高考命题的创新不是漫无边际、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的;也不是如一些人所想,标新立异,为了“把考生考倒”以显示命题人水平高。换句话说,高考命题的改革创新,是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是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这在高中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有相关表述,更集中体现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凝练的“一核四层四翼”中。其二,以“渔”得“鱼”,可有效破解“恐新症”。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命题理念和考查方式也有了若干年的“示范”,为何还是有很多学生不适应、“怕新不怕难”?笔者相信,广大教师和学生为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对于高考命题“新”,有些学校和教师采用老办法应对——总结题型套路、采用题海战术,把所有见过的题都做绝、做尽,新题不就变成旧题了嘛?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知识立意、试题形式固化的高考模式下,这样的题海战术是行之有效的,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笔者本人深有体会。但是时代变了,在新高考强调考查思维过程和独立思考能力,强调考查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背景下,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机械刷题的“收益”越来越低。新高考命题向情境化、综合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考查方式和题型变化的空间,要想把题做绝、做尽越来越不可能了。破旧才能立新,这种抱残守缺的“以不变应万变”,只会与高考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相反,授之以渔,让学生以“渔”得“鱼”,才是破解“恐新症”的有效策略。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要把知识讲深讲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到位才能做到活学活用。要以情境化教学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践间的关联,让学生在“知识—情境—知识”的“拆解”与“还原”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以大概念教学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化,以综合化教学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开放性教学,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以开放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只有这样,才能从基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题型套路总结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思维活跃了,知道如何以“渔”得“鱼”,才能遇到什么新的题型都能处变不惊、应变自如。其实,不管高考命题如何创新改革,破解之策归结起来只有一招,那就是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9月16日09版
本文作者|汪瑞林
责任编辑|王佳实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解析|中考将越来越简单?高考将越来越难?
2022-07-29 18:12
当下,中高考均已落下帷幕,但是关于中高考试题难度的讨论仍如火如荼。鉴于今年高考数学题给人“难出天际”的感觉,而今年的中考又高分扎堆,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以后的中考会越来越简单,而高考则会越来越难,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汪瑞林则提供了另一种分析路径,他从对难易的理解入手,认为,今年的高考数学题之所以让人有“难”的感觉,则在于在套路化、模式化的应试思路之下,考生往往“不怕难题怕新题”,遇到更符合课改精神、不在套路范围内的新题则本能畏惧。北京中考的高分扎堆则可能与命题的考查方式保守,试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不足脱不了干系。

在他看来,以后,中考不会越来越简单,高考也不会越来越难,而是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更加强调情景化、应用性和创新性,“让套路限行,让刷题失效”,学校和教师也只有掌握了这种命题趋势,才能更好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更适应中高考的趋势。和“校长会”(ID:xiaozhangclub)共同聆听他的思考。



汪瑞林,《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编审、资深记者,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席编辑。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经作者授权转发。

每年高考、中考试题的难易,都会成为社会大众评点的热门话题。今年的高考和中考带给考生和家长们的感受,可谓“冰火两重天”。

高考更难,中考更易?

许多地方因为疫情的影响,高三学生春节后大半时间居家学习,复习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鉴于此,很多人揣测:“今年高考题目应该不会出得太难吧?”谁料第一个露面的语文就给了很多人一个下马威。数学考完,网上一下子炸锅了,许多学生直接被考哭了。

“语文本手俗手妙手,数学无从下手”“数学考试发了两张草稿纸,我哭了一个半小时,擦眼泪刚好够用。”“考完数学,直接报名读高四了”。

网上各种段子满天飞,更有一些“数学达人”、包括高三数学老师试做试题后认为今年的数学试卷(特别是新高考1卷)“史上最难”“难出天际”。很多学校在考完数学后紧急向老师和家长发送信息,要求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放下包袱,以免影响后面科目考试。

就在人们担心今年中考是不是也会很难的时候,北京市中考成绩出炉,结果出人意料,可谓“喜大普奔”:全市总计约10万人参加中考,655分(满分660分)以上的考生就有877人,650分以上6006人,600分(含600分)以上多达4.98万人,各学科满分学生不在少数。很多人单看自己成绩都觉得考得不错,但总体一比,又高兴不起来。

每年的高考、中考结束之后,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科研机构都会对试卷、试题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分析,从试卷的信度、效度,具体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给出一个基于数据的、相对客观全面的分析报告。这样的分析报告往往会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但综合各方面信息,结合一线教师的评析,基本可以作出判断:今年高考的数学试题、特别是新高考1卷的难度确实提高了,而北京市中考各科试题的难度都下降了。

比难易更重要的是

明白因何而难、因何而易

据此,有人认为,今年的数学高考是个信号,服务于选拔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目标,今后的高考特别是数学科目可能会越来越难。

也有人认为,作为“双减”后的第一次中考,北京市的中考具有示范效应,今后的中考,可能试题简单、考生分数高会成为常态。

当然,还有人认为,今年高考数学的难和北京中考的易,都属命题“失误”,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今后会得到修正和回归。

不同年份高考、中考试题难易有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也很正常。笔者则认为,比预测高考、中考试题会往更难还是更易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题目变难或变易背后的原因。认清试题难易背后命题思路和理念的变化,才能认清方向,更好地指导中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其实有关高考数学变难的说法,不是今年才有。2021年高考结束,很多考生和数学老师都认为数学试题有点难、有点怪,怀疑“是不是葛大爷出的”,逼得葛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出面声明“很久没有参与高考命题了”。

但是有机构对一些重点中学进行调研发现,考生数学成绩并未出现下滑,甚至比往届考得还好。原因何在?因为这些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把准了高考命题改革方向,学生适应高考题型的变化,做起来就顺手了。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高考命题思路有什么变化?《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高考考查要求概括为“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高考命题从单纯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步走向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对解决学科问题的本原性方法的考查,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试题综合性、开放性和情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究员、原副院长臧铁军认为:

“面对新高考,依旧靠刷题训练解题能力,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从多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本质的教学,必然产生诸多的不适应。”

“开放性题目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凸显。这对于沉溺于书本、习惯刷题的学生来说,难度增加了,而对于综合能力强、把知识学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来说,分数提高了,死记硬背的负担反而减轻了。”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落实立德树人加强教考衔接——2022年全国高考试题评析》一文中明确指出:“高考在反对‘机械刷题’中勇于创新,通过增加情境型问题、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关注现实,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引导学生摒弃那些惰化思维能力、影响独立思考的不良学习方法。”高考命题就是要“让套路限行,让刷题失效”,如若还是按照老的模式、套路来教学和复习备考,岂不是南辕北辙?

臧铁军和教育部教育考试研究院的评析都告诉我们:近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与其说是变难了,不如说是变得让一些学生和老师不适应了,或者说,因为不适应,所以感觉到题难了、偏了、怪了。

同样地,今年北京中考,学生和教师普遍反映题目简单、容易。“简单”“容易”体现在哪?仅仅只是知识考查深度上的变化吗?

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对中考命题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从这两份与中考命题相关的文件不难看出,中考命题改革在大思路、大方向上与高考命题改革是同向同行的,那就是从知识立意走向素养立意。一般而言,仅需低阶思维参与的机械记忆和简单应用型的题目相对简单,而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试题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因而难度更大,更不易拿高分,学生的差异性也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区分度更大。

从这个角度分析,北京中考考生成绩大面积提升、高分学生扎堆,除了试题的绝对难度降低,恐怕也有考查方式保守,试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不足的问题。这样的降低难度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水涨船高式的高分也不能减轻家长的焦虑。

教学评不仅要在内容上一致

更要在方式上一致

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高考和中考命题的基本遵循。应该说,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来命题,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这是高考、中考命题的一条“红线”。只有做到教、学、评(考试评价)一致,才能发挥好考试对于教学的正向引导作用,缓解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更好地落实“双减”要求。

我相信,高考、中考命题组织部门及命题专家,对于保证“依标出题”肯定要反复研究,不敢轻易“冒天下之大不韪”。超出课标范围的试题不能说绝对没有(特别是在还没有全面实行省级中考统一命题的情况下),但是应该很少。可是为什么每年高考、中考结束后,总是有不少考生和老师抱怨题目“超纲”了呢?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首先,不能把遵循课标、强调回归教材理解为以教材为限“画地为牢”,认为教材里没有讲到的内容一律不能涉及。照这样的理解,那文言文阅读是不是只能从课本里讲过的篇目中选材?类似初中数学“新定义”这类问题,以教材为本、适当向外拓展延伸,通过“举一反三”就能理解的内容,算不算“出圈”?显然不能算,否则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从何培养?

其次,不能仅从“内容”的角度看教、学、评的一致性,更要从“方式”的角度去看。通常大家对课堂上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比较重视和敏感,对于高考、中考试卷哪些知识点考到了,哪些知识点没考到,总结分析得很透,但对于是怎么考的、对于高考引导教学方式变革的功能却忽视了。“怎么考—怎么学—怎么教”的反馈链条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试题注重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情境化,与之相适应,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加强调以大概念统领的主题教学、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实践教学,倘若还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零碎知识点、按套路机械刷题,面对不断创新变化的题型,自然会觉得不适应,觉得题目生僻,做起来别扭吃力。

总而言之,高考、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与高中新课标、义务教育新课标以及当前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中考命题改革与高考命题改革在方向和理念上应该也必然会同向而行。高考、中考命题改革只会不断深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的波折,但方向不会变、进程不可逆,只有顺应“评”,改变“教”与“学”,才能掌握主动,化“难”为“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9-16 17: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瑞林:当课改遇上“双减”,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在何方?2022-08-12 10:22:43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  举报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弹指一挥间已经整整20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场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核心的教育变革拉开序幕(以下简称“双减”)。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多次出台有关“减负”的文件,但这份文件,注定会因其站位之高、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而载入教育史册。
两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教育改革,跨越20年时空,交汇在一起。站在课改角度看“双减”,站在“双减”角度看课改,各有何意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介绍


汪瑞林(1975-),男,湖北蕲春人 编审 ,《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兼体育美育版主编。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席编辑。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高考改革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管理》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迄今发表各类文章210余万字,出版专著两本、编著四本。
当课改遇上“双减”,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在何方
笔者认为,理解课改与“双减”的关系,应建立在三个基本认识基础之上。
(一)课改与“双减”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
这一共同目标指向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共同的目标指向决定了课改和“双减”是同向同行的,任何以推进课改的名义抵制“双减”或以“双减”为名消极对待课改的观念或行为都是错误的,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二)课改为落实“双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双减”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全面育人的水平,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双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做到“双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中小学及教师能否担此重任?
20年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学校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教学从“填鸭式”“满堂灌”走向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一批教师经过课改的摸爬滚打,育人意识增强,综合素质大大提升……可以说,正是20年基础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果、带来的改变,为消化“双减”带来的震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双减”成为进一步推进课改的新背景
当下的课改仍然在路上,仍处于“进行时”状态。下一步课改将向何处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以及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的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和高考改革,使课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即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和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牵引课程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而“双减”政策,则成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为其提供外在推力。“双减”不是一时之策,必将带来牵动基础教育全局的深刻变革。下一步的课改,应基于“双减”背景,服务“双减”目标,使学校成为高质量育人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减”为课改的深入推进指引了方向。


课改与“双减”是互相促进的,“双减”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恰恰也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攻克的难点。
笔者认为,下一步的课改,应明晰重点,有针对性地在四个方面重点突破,为落实“双减”助力。
《教育观察家:“双减”时代的教育改革》,郅庭瑾 主编
1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双减”实施前,对多数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只是其学习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在校外培训机构完成的。长期以来,较大的班额、统一的教学内容及整齐划一的教学安排,使得多数学校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让一部分原来由校外培训机构承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由学校完成,这对学校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双减”背景下推进课改,应把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笔者认为,有三点很重要:
首先,要真正做到“零起点教学”。过去常有家长抱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部分内容不讲,或者一带而过,理由是班上大多数孩子已经在课外班上学过了。“双减”之后,这种本就不合理的做法应该彻底杜绝,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应教尽教,因为有些学生提前学过了就不讲,这不仅有违公平原则,也会人为制造焦虑。
其次,要积极推进分层、分类教学。相同的内容,有的学生觉得简单,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觉得老师讲快了,有的觉得老师讲慢了,怎么办?有条件的学校应按学生不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则可通过分类走班来满足(如清华附小的“1+X”课程体系)。“选课走班”是与高考综合改革相适应、相配套的举措,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进入新高考改革,近一两年还将有更多省份加入。各学校应借力新高考改革、中考改革,积极探索分层、分类教学,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
再次,要优化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作业的弹性,更多布置个性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牵引,让作业不仅发挥巩固知识的作用,更发挥好查漏补缺、发现盲点、激发创新思维的功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
更加注重学科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过去因为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争抢孩子的时间,制造情绪恐慌,传播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对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造成极大干扰。“双减”让学生回归校园,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校发挥育人功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学校除了加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更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双减”背景下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
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要求教师树立学科育人意识、提升学科育人能力。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所谓“其他课程”,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务教育阶段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外的学科课程。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各学科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找到学科知识点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把教书(知识传授)与育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的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指出:“教学法应围绕合作、协作和团结的原则进行组织。它应促进学生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养成,从而通力合作改造世界。它还应教会学生拒绝偏向、偏见和分裂等。”“课程应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它必须包含对人类生态的理解,重新平衡地球作为生活的星球和独特的家园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它应该通过科学、数字和人文素养来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应对错误信息的传播。”这个报告强调的若干方面,是学科育人应有之义,也是今后中小学课程教学应补足、加强的内容。
3
更加注重情境教学,
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结
课改强调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强调实际教学,强调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结,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刷题为主要手段、以提分为主要目标的校外培训,以及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训练,与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成为推进课改的阻力。
“双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课堂主阵地,包括对考试评价、招生改革作出的一系列新规定,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方式变革扫除了障碍,消解了压力。学校更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打破学科知识边界,更多采取整合、融合的教学策略;更加重视情境化教学,重视小组合作、项目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运用,增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时事的联结,促使教学加快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体育、艺术类课程及劳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在拓展学生素质、综合育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学校在进一步推进课改过程中,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供给,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短板。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吴刚平 安桂清 周文叶 主编
4
更加注重为教师赋能,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无论推动课改还是实施“双减”,最终都要靠教师去落实。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湛所说:“课程改革的进程,既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践行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也是他们更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他们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其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话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当课改向纵深推进时,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念的变革,更是能力的提升,上面提到“双减”背景下应重点推进的种种变革,都对应地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开发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学科育人能力、整合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体悟,也需要学校和教研机构为其赋能。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认为,学校和教研机构应通过发挥教研组织(包括校本教研)活力、开展项目研究、倡导同伴互助、不同学校地区间经验链接转化、成果提炼等五种策略为教师赋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创新思维解决各种新难题。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教师还应多一份人文关怀。“双减”带来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导致一些教师的备课和学科教研时间被压缩,个人家庭生活也受到影响,心理压力大。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流程、增强制度设计的弹性等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如何通过政策导向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样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26日第5版“主编漫笔”栏目)
新书推荐
素养时代下
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之道在哪里?
《素养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汪瑞林 著
52.00元
2022年8月
978-7-5760-2767-9


  • 本书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教师成长与专业写作四个维度,剖析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四方面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之道,所分享的成长建议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 本书紧跟时代热点和政策导向,特别是对课程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统编教材、教师专业写作、考试评价等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思考,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





  • 作者以第三只眼看教育、研究教师成长问题,教师不仅可以从中得到教育理念上的启迪,还可以获得方式方法、实践路径的参考借鉴。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序谱写教师专业成长的时代新曲
前言
第一辑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从熟知到真知
——对课堂教学中三个常见问题的反思
从知识走向素养
——对课堂教学改革三个发展趋向的再认识
从“例子”走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校本课程结构优化与品质提升之道
专家访谈:如何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实践案例:养浩然正气,育君子之风
——清华附小构建“成志教育”育人模式纪实
第二辑 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原点”与“支点”
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当课改遇上“双减”
“双减”如何与中高考改革相向而行
专家访谈: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践案例:把时间还给学生的课堂什么样
——名师管建刚和他的家常课改革
第三辑 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
改进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方向性思考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提升社会大众对统编三科教材的认知水平
发挥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
专家访谈:如何发挥好统编三科教材的育人功能
实践案例:良知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贵州省修文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第四辑 教师成长与专业写作
“动笔写”: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向名师学什么
破除教师成长的“体制”依赖
教学反思的三个视角
角色转变后,教师当于何处发力
专家访谈:教育需要微创新
实践案例:是什么让他们快速出彩
——苏州工业园区青年教师培养新探索
制作:黄杨圆
复审:贺群星
终审:张俊玲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14:45 , Processed in 0.0876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