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7|回复: 0

[课堂教学] 解题有固定模式和方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1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题有固定模式和方法吗?

      固定是相对固定的,不是绝对固定的,不是每个题都有一个模式和方法的。一个题就是一把锁,解一个题就要用一把钥匙,但是这是从个性出发的,从共性出发还是有方法的,这里讲的是方法而不是招。我们有的老师给一些同学出主意,叫做解题的招法,这是我不主张的,我反对给“招”不给“法”,因为方法是符合认知规律认知心里的,方法是符合考试过滤考试方法的。

  有些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在考试前要多做题、热身、找题感”!这也是我反对的,所谓热身、找题感,不是多做题就可以达到的,我觉得应该找到一个很好的模式,找到一个很好的解题方法,这才是我们备考最重要的。解题的方法在《全国考试说明》文科和全国各地的考试说明综合里面有四项能力目标及要求,这四点是最早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地理命题的秘书罗列的。这四项要求的当初罗列是给文科综合的四项能力及目标的要求,这四项应该就是解题的步骤。如果我们一定要说模式、方法,我向大家推荐这四步。

  第一步叫: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要审题。通过审题要获取信息,因为在试题当中有些信息是有用的,有些信息是无用的,要把有用的信息拿来,无用的信息去掉。然后要解读信息,把信息拿来以后要把信息组合,解读就是试题中提供的情景、材料、条件、有用的信息,然后还要解读一下这道题让你解决什么问题,咱们通常说的就是已知条件是什么,还有就是求证什么,要通过获取信息、解读信息把他搞清楚,要审题。这就是为什么在解题的过正中审题特别重要,而审题过程当中需要一个非常平静的心态。如果心理状态不平静审题获取信息会有丢失,解读信息会把有些信息整合不进来,特别是已知条件和求证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第一步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

  第二步叫: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要开始搭桥,所谓搭桥就是信息里面的经过获取、解读、整合、明确了已知条件和求证,然后要运用工具来解决问题,所谓的工具就是知识,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基础知识,这个知识必须是在网络知识的基础上,顺着网络把你需要有用的知识调动过来,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这个时候要把它调动过来,调动过来以后要运用知识和前面解读整合完的信息搭桥、结合起来,运用调动过来的知识解决前面要解决的问题,这是答题的第二步。这两步的过程是个搭桥的过程,搭桥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在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过程当中就是考察你的思维品质,一、要快,思维敏捷。二、要有思维的整体性。第三、有些问题如果是探究性的问题,那你的思维必须还要具有创造性、有个性。

  所以运用知识解决前面整合好的信息,这一步是搭桥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考察思维能力是考察能力的核心,每一个学科都是如此,第二步、运用知识、调动知识、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用一个字回答高考是“写”两个字回答高考是“写字”,最终高考是要用笔落实在卷面上,这就叫描述与阐释。尹老师曾经多次的讲过一句话:“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我没有说前两步不是思维,前两步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特别是从第二步到了第一步这是个思维搭桥的过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7 16:53 , Processed in 0.092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