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回复: 2

转帖: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3-9-5 13:20 编辑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2e471.html
五一节期间,收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这一期杂志集中讨论了国内微课程(微课)的发展,应杂志社编辑之约,我为这一期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们团队近期在一些省市开展教师微课程培训的情况,谈到了有关微课程的发展和设计开发的问题。特转载于此,供读者参考。
ljh.JPG 624df0fcgdb9e695d853d&690.jpg



图1. 河北鹿泉一中高中学生的化学课使用平板电脑学习微课程,2013年4月27日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200234)

一、  引子:你摊上大事儿了

2013年新学期刚开始,我几乎每一周都接到电话和电子邮件,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门、基层学校热情邀请我去参加报告会或培训班,给一线教师培训学习微课程教学设计。我感到奇怪,为什么大家现在一下子象发烧一样,到处都在说微课程、翻转课堂、可汗学院?

上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辑又给我发邮件,又打电话,希望我帮杂志社最新一期撰写关于微课的稿件,还说邀请了华南师大的焦建利教授、最早在国内基层教育部门组织微课大赛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主任一起撰写微课稿件。正在我思考如何完成杂志社这项任务的时候,我的手机又响了,这是一所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打电话,要我给该校全体教师培训微课教学设计,电话中他一开口就说:你摊上大事儿了!

我问他为什么现在要搞全员教师的微课程设计培训?对方说,你看看,过去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学生上机要排队、发上机票、门庭若市;现在,门可雀罗,除了教师规定必须到机房上课以外,几乎没人来这里,机房里的电脑都蒙上灰了;而在校园里,学生个个拿自己的电脑和手机无线上网。你再看看大街上,人人都有手机,家家都有电脑。下一步的发展,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学生人人用自己的设备上网学习,教师不“翻转课堂”,还用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行吗?时间已经到了一个节点上了!

啊,我明白了,我摊上大事儿了!我们搞教育信息化的和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人都摊上大事儿了!

二、“课”和“微课”的含义

在正规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所说的“上课”了,“一堂课”,是指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实施的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方式与基本单位。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教学活动,是以上课作为主体,上课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核心。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1]

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互动,构成了教学系统的生命活动。

与“课”的概念相对应的“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去年,当大家注意到可汗学院的课程是一小段一小段讲授知识点的“小”课程,就开始把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称为“微课程”。后来发现,仅仅是一段“微视频”,如果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没有改变,这样的“微视频”还在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积件”的思路上,即将课堂录制的课堂实录视频切片,做成一个个教学片断,目的是用作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或者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的“微格教学”。但是,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这是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我们在各地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程的实践也发现,其实,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上面介绍的是人们的经验证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将微课程的时间长短作为心理实验研究的课题,通过大样本实验统计得出精准的结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

三、微课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在人类教育史上,由于语言的进化、文字的出现、学习内容载体(媒体)的演进,从远古的岩石绘画传意,到甲骨、青铜、纸张、印刷,人类教育经历了口耳相传、私塾、书院到班级、学校的演进;从幻灯、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到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增强现实、三维打印;从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传统的课堂带到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虚拟教育、1对1学习、翻转课堂。在这个历史久远的演化过程中,教学媒体的变化最明显,而教学方式的变化相对缓慢。

在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从上个世纪早期主要使用的是幻灯、无声电影,录音等,电视和录像是80年代初随着日本索尼录像机进入中国后,逐步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系统制作了一大批教学电视节目,各地电教部门都有以多少T为存储单位的课堂教学实录资料。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教材不能进入课堂。(周君达,1984)〔2〕 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追踪调查发现,电视教材利用率仅为0.046%,很低。提出了对一般教学片应当发展小片(约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万明高,韩桂荣,1989)〔3〕在八十年代初,电教工作者就总结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发展内容集中单一、时间短,由教师随堂灵活运用的“插片”。(王兴中,1983)〔4〕九十年代后,我国电教界已明确将“片断性内容”电视教材作为电教教材的一种类型。“这类电视教材,可以没有尾,也可以没有解说,只是就某一课程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断材料,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需要边展示边讲解。这类片断教材,尽管只有一、二分钟长,但往往是教学上非常珍贵的形象材料,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电视教材”(李运林,1991)〔5〕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将微视频主要作为辅助教师讲课的辅助材料,还没有微课程的概念。

同期,在面向社会的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中,开始出现了一种短小的电视教育节目,被称为“Micro Course”(微课程)、“Mini Course”(迷你课程),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讲述一个主题,如“Who to”(如何做……)节目,用微课方式几分钟介绍一种小技巧,诸如“如何打领带”,“如何做比萨”等。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大规模进入正规教育的课堂中。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前面提到的传统的课的组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那就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的设备,如iPad、三星平板电脑、MP4播放器等)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四、微课的评价

目前,国内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微课的评价标准,一般由组织微课推广或者比赛的教育主管部门设计评价标准。在我们组织的教师微课程培训项目中,我们与参加培训的教师一起讨论分析,根据过去全国电教教材评审标准和微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注意评价指标要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提出了一个培训微课程的参考评价标准,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山东等地试用,可供组织培训活动和后续的研究者参考。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分为5项指标:

表1.微课程评价表
指标 权重
聚焦 20
简要 20
清晰 20
技术 20
创新 20
总体评价:

下面是评价指标的简要说明:

1.        聚焦:微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程。

2.        简要: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

3.        清晰:微课程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例如:PPT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等。)

4.        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要注意,技术的目的在于辅助学习,切勿滥用技术,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5.        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

五、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

我们在北京、上海、山东、深圳等地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在刚刚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往往把微课设计成为了小课件,没有掌握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课程?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因此,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方法。根据我们在上海闵行区、山东淄博、深圳福田区开展的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我们总结出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        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        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        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        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        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        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        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    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    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    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    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    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    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    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l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

l  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

l  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

l  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

l  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2]周君达,关于目前电视教材编导工作中的问题,电化教育研究,1984.2. P46

[3]万明高,韩桂荣,电视教材利用率的追踪分析,电化教育研究,1989.4. P48

[4]王兴中,发挥电教功能,提高接受效率——插片播放效果探讨,电化教育研究,1983.4. P31

[5]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P34



(原文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p10-12.)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3: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2e633.html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活动的通知
教技协[2013]第 010 号各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团体会员:

协会“十二五”课题组,各有关学校:

每年一度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作品征文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十几年了,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了极大反响。为了更好地鼓励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学科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协会将围绕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日常教学的理论、方法、策略、实践和应用,继续开展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活动。

今年大赛的主题是: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此次征集作品的范围和类型包括:论文、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教学用PPT、教育叙事报告、数字故事等五种类型。获奖比例达80%。

协会要求各组织把大赛活动通知发到基层会员单位、学校和各课题组承担单位,鼓励广大教师、高校学生、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参赛。

五种类型作品的优胜者将获得协会颁发的证书,并在我会今年年底组织的学术年会上进行交流,成果将在网上发布。协会还将为集体报送30件以上参赛作品的单位授予组织奖,以表彰积极参加活动的协会各级组织、成绩突出的学校和课题组。

五种类型作品可组织集体报送,也可个人直接报送。报送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获奖资格。如报送作品获奖,协会有权在授权网站公开展示该获奖作品。征集截止日期延长到:2013年10月15日。五种类型作品,每种类型单件缴纳专家评审费50元,经全国专家两轮评选后,于12月初在协会学术年会上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会后将在协会网站www.etr.com.cn发布获奖名单。

五种类型作品的评审费统一通过邮局汇款的形式寄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收款人:岳 华   邮编:100031 ,垂询电话:(010)66490963,66419038  备注注明报送类别。

有关上述征集作品的具体要求见附件,模板请在中国教育技术网站(http://www.etr.com.cn)和信息化教育网站(http://www.inf-edu.com)下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2e633.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3: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课程的认识与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df0fc0102e4jp.html
【按语】今天,看到了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的博客发生着新的变化,反映了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对微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广东佛山市教育局在国内最早以政府行政方式组织大规模的微课程比赛,从而推动了微课程在一线教师培训中的迅速普及。但是,从佛山教育局网站上面放置的精品微课程范例可以看到,大部分一线教师的“微课程”是当年电教馆制作的课堂实录的视频,选取课堂教学实况的记录视频中的每一小段(10分钟左右)。
这对于大多数电教馆的工作人员来说,是过去80年代以来电教工作的回忆和重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22:35 , Processed in 0.0795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