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anan镜子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18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世界地理》与全球意识

已有 570 次阅读2018-6-21 20:56 |个人分类:读后感|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世界地理


一、教材信息

书名:《世界地理》

主编:杨青山、韩杰、丁四宝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读后感

《世界地理》这本教材的编排,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照“总论——分论”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前5章体现的是一种全球视角,系统地论述了与全球地理环境有关的主要问题,例如全球的地表形态与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全球海洋及海洋人类活动、全球人地关系的发展等。后6章属于分论部分,分大洲具体对各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进行阐述。这种“总论——分论”的视角,有利于给读者形成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即先从总体上把握,然后再具体进行阐述,由宏观到微观,逐步细化。这样的编排,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知识及能力收获

掌握地理知识是形成地理素养最基本的条件,这本教材无疑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分论部分的学习,我了解了各大洲的概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总体到具体”的思路给我们讲解,先阐述该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地理范围以及总体情况,然后再按照“地气水土生”这几个要素分别讲解了该洲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类型及成因、水文、土壤和生物,最后在此基础上讲到了区域内部分异。在地图上定位是学习地理的人该具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强调要我们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地方。同样,在分析气候的时候,老师也会带着大家分析夏季和冬季的气压分布图,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弥补了教材在这一点上无图说明的不足。在分析地形地势的时候,根据各洲情况,分成东、西、中三大地形单元或者南、北、中这几大地形单元;在讲到水文条件的时候,从河流和湖泊、地下水和地表水来分析;讲到生物的时候,从动物和植物来分析。在这其中就蕴含了分析事物的方法:逐级分析。先把一个大的事物分成几个点,然后每个点之下再分成几个小点,从而达到细化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既有书上内容的整合,又有对教材上没有的内容的补充。个人认为,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思路不够清楚,有些内容安排的顺序可以再细化。例如在讲亚洲的时候,教材首先就讲了亚洲自然地理分区及各区的综合特征,然后再讲亚洲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最后讲了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假如说教材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能够先讲概况,介绍亚洲的位置,然后再讲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最后再讲内部区域分异和人文部分,我想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按照一般了解一个地区的思路,首先要定位,要知道这个地方的位置,知道在这个地方的周边有些什么(国家、海域),然后分析自然环境条件。虽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人类的活动很多还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先讲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后面人文地理部分的铺垫。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时,必须得考虑位置。例如,一个地方具有什么样的气候(或者说气候成因),就和其所处的位置(海陆位置、行星风系带、洋流等)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介绍自然环境条件之前,先介绍大洲的位置比较好。介绍位置时,如果能够附上图进行说明,就更清楚了。

在讲到地表形态变化和气候的时空变化的时候,老师提到了莱伊尔·查尔斯的“将今论古”法让我印象比较深。莱伊尔认为说明过去的地质现象应在现在的地质作用中去寻找,提出了过去和现在的地质作用的同一性概念。例如,要研究板块运动,地壳的隆起等就可以从地层里的物质来着手。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有四大载体,即冰芯、黄土、石笋、深海沉积物,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分析研究,就可以推测出过去的气候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在形成对一个人的看法时,也会有类似的运用。例如,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现在的情况、成就方面,推测一个人过去所付出的努力。从一个人今天所犯的错误,推测其过去形成的不良习惯或者受到过的伤害和创伤。

2、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

《世界地理》除了包含一般的知识和分析思路外,还介绍了一些全球性的地理问题和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教材谈到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等,在人文地理部分阐述了人类活动,把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缘由。在讲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教材例举了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后果,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损失。如果教材在这部分能够设一小版块作为阅读内容,然后在阅读内容里添上“灾害发生时该如何应对”这些,那就更具有指导和教育实际意义。这本教材虽说是针对高等院校编写的,但是实际上很多大学生仍然缺乏灾害来临时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所以我觉得安排一些这样的内容还是必要的,或者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实现灾难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讲到海洋部分的内容时,教材里阐述了海洋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态意义,一方面让我了解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不管是水源、气候调节还是资源利用,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一个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捍卫领土主权并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霸道地蛮干,而是首先得要明白领土、领海等词的基本概念。关心时事政治,并用地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事,有助于看清事件的缘由和本质。所以,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视角对于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到人地关系的时候,教材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包括其原则、动向和任务。目前,已经发生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气候变化、臭氧层的耗竭和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应运而生。现在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世界末日”,之前看到这样的一条微博“与其去担心世界末日,不如从现在起就学着去疼爱我们的地球: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用一次性餐具……”,我想,这条微博的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吧。“可持续发展”既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那就肯定有其理论高度,然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得从小处着手。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们会去给学生讲人地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一句话是“我看过的,会忘掉;我听过的,能记住;只有我真正做过的,才明白”,因此从小处着手,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认同和接受,才愿意去关爱自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以身作则,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去体现对自然的关爱,以此来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小结

在教材编写方面,这本教材具有“总论——分论”的分析思路,体现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知识方面,《世界地理》这本教材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在方法方面,这本教材能帮助我们形成全球意识。曾读过《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和《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的一部分,更深地体会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个知识迅速发展、商机无限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上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我们能为世界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做些什么。

也许是因为这本书是针对高等院校,因而没有过多的图。实际上,一幅好图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若是为了节省版面,我想可以多附一些多要素的综合地图。同时,可以尽量采用版面大一点的纸,便于地图的添加。另外,教材中在讲到各大洲的情况时,可以在各章节后面附上一些关于该大洲资料的网站(如若没有相对专业一点的网站,可以尝试开发),便于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大洲进行深一步地了解。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6:08 , Processed in 0.0788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