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七里香 http://xingyun.org.cn/?120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你看见丛中那朵微弱的木槿花了吗?她要诗意地栖息在大自然中......

日志

记一节“特立独行”的课听课反思

热度 2已有 746 次阅读2018-8-13 10:23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缘起】参加长沙星韵年会,有幸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读书群,收获良多。汤老师推荐了一堂好课,陈国祥老师的《人的城市化》,立马学习。听后感触颇多,遂随即记录下感想。
      听课后的反思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课堂,二是关于两组核心概念“地方”与“空间”
      关于课堂
      1.对于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多读书,保持学习与好奇心。
      2.概念的释义很重要。有的概念也许我们不用对学生阐述得很清楚,但反映了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3.这是一堂特立独行的课,一堂没有煽情的音乐与华丽的辞藻的课,一堂真实自然朴实无华却足以打开毛细血管的一堂课。听完以后,待在空调下方的我,手心一直冒汗,情绪些许激动难以平复。如此“标新立异”“意料之外”却又觉得“情理之中”。这一堂课对高中生而言,内容本身或许有点“超纲”,脑容量太大,新的名词概念或是耳目一新的观念紧紧地充斥着短暂的45分钟,一瞬间真是难以消化。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堂课让我有一种全新的课堂感觉,酣畅淋漓。
     首先在于选题。代表了授课者本人非常的视角,也体现了其根深蒂固的人文理念。尤其关注地理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人”。有了人的参与,地方、事物才有了情感。很多研究都是人在研究,归根结底也是服务于人的。柴静在《看见》中谈到新闻报道中她首先关注的是什么?人!所以,其标题本身已经赋予了很大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 ,陈老师采用问答,交流的方式,从同学们自身经历的城市化谈起,将城市化与人的关系深入浅出的剖析,引证。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所谓大道至简,举重若轻。同学们在这样一堂看似“名词堆砌”的课堂中实则是欢笑的,并且有思考,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谈到人与地的关系时,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声,引起了情感共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真实的课堂自然拥有千钧之力!
      这一堂课,也许同学们对于概念名词会有些不知所以,一时不能理解。课堂中贯穿的地理学视角,思维方法,导向以及一种赤诚的热爱之情一定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像水中的涟漪一样荡漾开去。这就是真实的课堂传递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执教的一节失败的公开课《人口迁移》。失败之一在于态度不端正,没有认真准备,完完全全一节常规复习课。失败之二在于观念的“腐败”和认识的局限。为何那堂课是失败的?知识结构没有厘清?逻辑关系混乱?皆不是。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止于知识。止于知识的课是一堂没有活力的课,没有生命力的课,于生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启发的。人口迁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迁移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可能会饱含背井离乡的割舍,家国情怀的大义,在座的学生也许都有亲身经历的,这些情感被我抹去了。组长向颢老师的点评让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罪人”,而也因为这节课让淹没在题海中的我幡然醒悟。莫要本末倒置,跳出来看一看,什么是课堂?什么是地理?什么是地理教育?
       我至今仍然记得读书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几节课,一堂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我看见语文老师眼角留下的泪水……另一堂是记录三峡移民搬迁的诗歌,要远离自己的故土,一步一回头,可是终究不免要离去,那就带上一杯三峡水,捧一抔三峡的土……读来泪湿衣襟。我深深的记得老师朗读课文时细致入微的表情,随着文本传递的感情富于最真实的变化。你瞧,十几年过去了,这样的课依旧清晰,仿如昨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8-8-13 11:06
且说何东春君评课的境界。就评课而言,发现陈课中的焦点是“人”,课堂设问自人的视角而铺陈,打通情感和理智的区隔,其乐也融融,孩子们得到了深层的情感体验。何君不简单的地方是,她举出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并由此进而言之,止于知识的课、舍弃情感体验的课绝成不了好课。私以为这深得陈课的精髓,从学术史角度信息量太大了,陈国祥老师艺高人胆大本不该这么多,但为什么被陈老师化解了?何东春君揭示出“理可通情,情必入理”这条举重若轻的路径,此时我等还只想到举重若轻呢,这是何东春君评课的境界。何君第一篇结尾例举的两个让她动情的场景,一个是泪水一个是土,一个是人和人情感的连接,一个是人和地之间情感的连接,这样自然过渡到下一篇人和地的关系。这种理路也是一堂好地理课的秘诀?杨清老师认为下段高过上段,私以为,上段这种铺垫造就了下半段难度的提升空间。
回复 NickYang 2018-10-3 08:53
“课堂中贯穿的地理学视角,思维方法,导向以及一种赤诚的热爱之情一定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像水中的涟漪一样荡漾开去。这就是真实的课堂传递的力量!”
“为何那堂课是失败的?知识结构没有厘清?逻辑关系混乱?皆不是。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止于知识。止于知识的课是一堂没有活力的课,没有生命力的课,于生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启发的。”
回复 NickYang 2018-10-3 09:07
摘录出这两句话,十分赞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位同事明说自己做的是应试教育,我呵呵而过,也有同事很强调背与记,我都还不想。当年选择师范的时候就萌生了一种想法,带去我的学生跟我不一样的教育教学。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明晰的答案。
回复 七里香 2018-10-3 21:35
NickYang: 摘录出这两句话,十分赞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位同事明说自己做的是应试教育,我呵呵而过,也有同事很强调背与记,我都还不想。当年选择师范的时候就萌生了一 ...
现实的教育情境是复杂的,个人认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教学先得认清楚以及处理好一些复杂的现实,而不是单方面的鄙夷
回复 NickYang 2018-10-5 11:49
七里香: 现实的教育情境是复杂的,个人认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教学先得认清楚以及处理好一些复杂的现实,而不是单方面的鄙夷
鄙夷还算不上,我跟他交流时候说的是:我折中,既要把课上好,大家都爽,符合目前提倡的理念,又要分数得到保证。
回复 七里香 2018-10-5 13:00
NickYang: 鄙夷还算不上,我跟他交流时候说的是:我折中,既要把课上好,大家都爽,符合目前提倡的理念,又要分数得到保证。
就是。有为才有位了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23:33 , Processed in 0.0597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