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千里之外之歌声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34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以资料部分替代学案——盘活手中资源的尝试

热度 1已有 311 次阅读2020-5-21 19:05 |个人分类:教学日志|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一轮复习看起来很简单,按照教学计划,一一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实际操作起来远不是这么简单,以前是自己编制学案和限时练,但学校每科只给安排20分钟的课余作业时间,实在是捉襟见肘。而且,“婆婆”多次询及:“学生如何积累平时的作业与学案?”“订阅的资料不好用吗?”等等。加上班级规模巨大,自己“疏于管理”——不去抢时间、加负担,问题很多,连教材阅读的落实问题都令我感到有些迷茫。这些逼迫我不得不调整自己预定的教学计划,不断尝试新的办法。

       在前些天探索的基础上,我对教学资源安排做了一点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原来准备好串讲的课件简化使用。主要展示课题和考点以及部分的练习题。原因是串讲的过程是老师主导的,学生听课的效率不高,获得感不强。考点的处理,以前是让学生复述,但发现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即时完成,好像意义不是很大。现在的做法是,将考点与教材的课题和文内标题结合起来,将考点融合在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上课时间毕竟宝贵,如果用来详细的阅读,效率低且因学生的学习类型不同而导致效果的参差不齐,因此只是安排学生进行速读,建立知识的整体感。领悟:倘若再辅以板书或思维导图,则知识的整体感会更强。

       其次,简单熟悉考点后,将考点融入到经典习题的运用过程中。这就是第二个阶段:在练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考点重要性和基本内涵的理解。以前这个环节是通过学案或PPT展示,现在则直接使用手头的复习资料。既可以把最经典的题目当堂训练、当堂交流,同时还可以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毕竟,如果把这些经典交给学生去自己完成,课上很难有时间进行充分的“解剖”,经典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第三,经典习题的分析与互动。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师生平等对话,慢慢揭示此题的奥妙之处,回应了学生的关切。特别是在互动过程中,将这道题的解题分析过程与考点结合起来,既强化了考点,也实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0-5-21 21:31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形式化了模式就是走向了反面。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4:14 , Processed in 0.0572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