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与古海岸线冈身对应的几条河道

热度 2已有 791 次阅读2019-1-31 01:33 |个人分类:专题研究|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上海, 乡土地理

上海地区河网密布,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本身就是因水成陆,因水聚人,因水定村,因水建镇,河道名称的来历也是五花八门。

早期人类的出行以舟船为主,对河道的命名一般会比较精准也比较关注,到了如今,大家主要是马路公路车辆出行为主,自然就对河道名称了解少一些感到陌生一些。不过,还是有不少道路的名称,与附近的河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上海地区河道的通用名称

上海地区河道的通用名称,常见的有江、河、港、泾、浜、塘、浦、沟、嘴、潮、湾等多种。从这些名称上,能够看出这条河道的一些隐藏信息。

比如“江”,一般是本地区大河的通称,也就只有黄浦江、吴淞江能称得上了。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据说是战国时楚令尹黄歇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人们安居乐业之余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比如“泾”,指南北向、纵向的河流,如北横泾  女儿泾等。

比如“港”,形声字的右边“巷”指小的道路,因此“港”一般指江河的支流,后引申为可以停泊的河湾。

 

二、与古海岸线冈身有关的几条河道

与上海地区古海岸线冈身有关的几条河道,根据地图判读并从网络搜索后整理如下。这些介绍的文字,大都辗转或借鉴了地方志中的描述文字,一般不会有太大的纰漏。

北沙港:北起松江县张家浜,往南经马桥,至闵行入黄浦江。穿越六磊塘、俞塘。古以沙冈为名,称沙冈塘,1959年改名沙港,1994年更名北沙港,长约13千米。通航1560吨级船只。

南沙港:位于奉贤区西部。北起黄浦江,南流经邬桥、法华桥,至胡桥汇上横泾后南入运石河。长约18千米。兼具排灌、通航之利。

北竹港:位于闵行区西南部。古称竹冈或竹冈塘,以冈身竹冈得名。后称竹港,1981年改名北竹港。以淀浦河为界,以南名北竹港,以北名小涞港。北起淀浦河,接小涞港,南经莘庄、颛桥、马桥、闵行,入黄浦江。长约15.64千米。河宽47米,航道水深1.11.6米,枯水期可通行2040吨级船舶。

南竹港:位于奉贤区西部。北起黄浦江,南流经南桥、新寺、柘林,入运石河。长约19.4千米。可通行2040吨级船舶。

北横泾:又名横沥港,亦称横泾,纵贯闵行区,是重要的南北干河,连接着黄浦江、苏州河,由北向南分别流经华漕镇、新虹街道、七宝镇、莘庄镇、颛桥镇、莘庄工业区、江川路街道,全长全长29.7千米。北横泾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开始由华亭知县邓鹤、上海知县敖选青开挖。解放后,北横泾年久失浚,淤塞严重,1953年新泾区人民政府采取以工代赈疏浚河道。1978年开始大治北横泾,河道全线基本拉直,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范围走向。黄浦江以南的奉贤境内,有南横泾河道。

以上河道以黄浦江为界,分别叫北、南沙港,北、南竹港,北、南横泾,与古海岸线冈身沙冈、竹冈、横泾冈对应。

另外,马桥古文化遗址坐落在的马桥俞塘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俞塘。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北竹港与俞塘两条河流相交的西北侧附近。

俞塘:位于松江区中部、闵行区南部。西起通波塘,向东流经马桥、北桥、塘湾、吴泾入黄浦江,并与洞泾港、北泖泾、北沙港、北竹港、北横泾相交汇。长24千米,底宽46米,河面宽27米,通航能力1530吨级。

 

三、河道名称与古海岸线冈身到底有何内在关系

河道名称与古海岸线冈身几乎对应,两者究竟有何内在关系呢?

比如,马桥古文化遗址被发掘时是位于古冈身“竹冈”的贝壳砂堤之上,其地理位置,正好也在北竹港河的西岸不远处。

这几天,一是通过微信搜索,阅读与冈身、河流名称相关的文章,发现一些文章本身就会提到两者的相互对应关系,比如“北竹港古称竹冈或竹冈塘”;二是通过百度电子地图,从普通地图到卫星影像地图切换对照研究;三是通过实地走访,并核对历史地理书籍中关于冈身的描述,得到以下一些结论应该是很符合逻辑的。

原来,河道名称与古海岸线冈身名称的对应是有内在联系的,也是非常自然的!

首先,从本地的吴越方言来看,冈、港、江的发音完全是一样的,都是gāng,那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了。zhú gāng,当用于指陆地上凸起的沙脊,就是竹冈,当用于指旁边低洼积水的地方(河道),那就是竹或竹江,都是同一个发音呢!

其次,可以想象,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先民是非常勤劳的,当看到在长江和海水作用下泥沙淤积形成比较稳定的冈身,就会就近挖沙挖泥堆高陆地,摆脱泥泞的困扰,这样在凸起的冈身旁边同时就会形成大体平行的低洼之地,形成河道,沙冈、竹冈堆高了,旁边的河道沙港、竹港也形成了,长期下来,陆地冈身与河道交错出现并对应,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最后,我们的历史地理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河道的沙港、竹港,本来就来源于沙冈、竹冈,或者根据现在的河道所在来命名发现的冈身,如横泾冈,也是很合理的。先人用gāng表达的地方,含义或许是宽泛的,慢慢语言的表达越来越精确,对陆地和河道有了区分,古海岸线冈身有沙冈、竹冈、横泾冈;旁边与之对应的河道也有沙港、竹港、横泾港,然后再衍生出其他一些有关的道路、村庄、桥梁的地名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1-31 09:27
先有河还是先有贝壳沙堤?天津的贝壳堤与河道好像是垂直关系,口口君对冈身的考察是平行关系。这两者为什么会这么悬殊?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1-31 15:25
潇湘如是闲: 先有河还是先有贝壳沙堤?天津的贝壳堤与河道好像是垂直关系,口口君对冈身的考察是平行关系。这两者为什么会这么悬殊?
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这里只是选取了与冈身密切对应的几条南北向河道,都是黄浦江的支流。河道的形成,有天然的潮沟,也有历代的人工开挖疏通和淤积。
回复 geonet 2019-1-31 18:21
潇湘如是闲: 先有河还是先有贝壳沙堤?天津的贝壳堤与河道好像是垂直关系,口口君对冈身的考察是平行关系。这两者为什么会这么悬殊?
想起那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河流都是弯曲的?大概都是科学主义把我们的思维禁锢了,呵呵。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1-31 22:23
长江口口: 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这里只是选取了与冈身密切对应的几条南北向河道,都是黄浦江的支流。河道的形成,有天然的潮沟,也有历代的人工开挖疏通和淤积。
也就是说,这些泥沙淤积主要的来源是漫流,被潮流推向潮间带淤积,在人工作用下,基本呈现与海岸带平行的格局?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1-31 22:33
geonet: 想起那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河流都是弯曲的?大概都是科学主义把我们的思维禁锢了,呵呵。
地理学是从空间格局(空间结构、排列、组合等形成的空间关系)出发进行的探究,进而推导证明空间过程一直还是自然科学的主题。单纯作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等,则证据不够硬,于是要模拟、实验或者定量,这样就可能走向唯定量才科学的科学主义。反过来,模拟、实验或定量建模等也可以丰富对空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空间过程的模式,倒是不能偏废。私以为,对于地理学者来讲本来要做综合的工作,只是专业化后人家不让你摘桃子,他又无法综合,但可以搞得你都看不懂!于是你也就失去了阵地,或者说用武之地。这才是地理学的尴尬——被专门学科架空。
回复 geonet 2019-2-1 10:49
潇湘如是闲: 也就是说,这些泥沙淤积主要的来源是漫流,被潮流推向潮间带淤积,在人工作用下,基本呈现与海岸带平行的格局?
专业深厚,佩服!科普尤其是好的科普,任重而道远。
回复 geonet 2019-2-1 11:06
潇湘如是闲: 地理学是从空间格局(空间结构、排列、组合等形成的空间关系)出发进行的探究,进而推导证明空间过程一直还是自然科学的主题。单纯作要素分析,关系分析等,则证 ...
认同!向汤老师学习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9:42 , Processed in 0.0674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