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细读经典,认识胡焕庸线

热度 3已有 972 次阅读2019-2-12 17:31 |个人分类:例行教学|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地理, 胡焕庸, 地理学


关于胡焕庸线,可能大多数人不觉得有何特别重大的意义,读一读这篇经典的论文,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对提升学科思想认识,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还是很有帮助的。

 

一、《中国之人口分布》与胡焕庸线

1935年,34岁的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了他平生最重要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文章的末尾有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等值线图,上面画了一条区分人口疏密程度的界线瑷珲-腾冲线(现为黑河-腾冲线,现在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家称为胡焕庸线

2009 年,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中国之人口分布》这篇论文网上也容易找到,不妨认真读一读,看看当时的地理学家是如何开展地理研究,并解答人们迫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的。

以下是论文原文和重要内容的阅读资料链接:

1.文章来 http://www.sohu.com/a/291698364_650579  《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

2.参考阅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0014  遥感显示:近80年来“胡焕庸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增长了8

 

二、文章的结构与论述

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全文9800余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四个一级提纲标题):

1.引言,主要是提出问题,对前人研究的评述

当时大家关心和争论的两个问题是“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

胡焕庸先生罗列了各方的分歧意见:“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西欧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广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

并指出这些争论的局限性在于“过去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大多偏重于纯粹数字之推求,绝少注意于地理背景,研究其分布之稀密者”,体现了地理学家的责任担当和专业自信。

“普通推算人口之密度,大多根据政治单位之面积,如一国、一省、一县等是,此种方法,往往具有极大之错误。……凡利用政治单位,求取人口密度,除非其全境以内,具有同一之自然环境,否则若以各地疏密不同者,互相平均,其结果即与事实不符,而失却真实意义矣。”不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别,只做简单的比较,是得不出什么正确结论的。

胡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指出“当利用乡镇为单位之人口统计,以求取各县人口之稀密,因人口统计之地域愈小,则根据而作之人口分布地图或密度计算,当愈正确而缜密”,以县域作为人口密度统计和研究的空间尺度,是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体现了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思想与方法。

并指出以往的人口分布图只应用“绝对法”或称“点子法”,以点子代表定量人口的分布,还没有应用“比较法”或称“等级法”来表示人口密度者,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2.人口统计,主要介绍人口数据的来源和收集过程

需要有全国各县的人口统计,数据从哪里来呢?我国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但当时并没有定期的人口普查制度。历史上,中国人的统计意识也是十分薄弱,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涉及人员人数大都是粗略估计的约数。

胡先生提到数据收集的途径:作者为此问题,曾费数月之时间,并藉若干同学之助,于各种公报、杂志中,搜取各省、各县之最近人口统计,结果尚属圆满。国内二十八省,各县统计全备者,计得二十三省……,对于部分省区人口数据不全、或缺失的情况,根据已有的信息做一些推测、估算、补充。

比如西藏,就只能完全靠估计了:西藏人口几何,素鲜调查,西人估计,又往往以西藏、青海并计于西藏之内,故不足凭信。兹从少估计,假定今西藏境内人口为八十万,惟确数有几何,亦待来日加以订正。

最后获得的当时我国人口为四万五千八百万4.58亿),非常不容易,此次统计,则除西藏全部,及西康、青海一部,系用主观估计外,其余均据各省县之报告,堪称近年全国人口比较最完备之统计。

3.人口分布,介绍人口密度图的特征,提出瑷珲-腾冲线

“此次所搜集之人口统计,均以县区为单位,根据而作之人口图,计有二纸:一分布图,二密度图。分布图以每点代表二万人……”胡焕庸先生以1个点表示2万人,将22900个点子落在地图上,再以等值线画出人口密度图。——修修改改免不了,不知中间用了多少纸张?这里的研究,用的都是笨功夫,肯用笨功夫,愿意花时间,这样的研究很踏实!

人口密度图分八级:

第一级,人口密度在400/平方千米以上,长江三角洲、钱塘江喇叭口、成都平原,这些南方稻作平原区500/平方千米左右。

第二级,人口密度约300/平方千米,华北平原这些旱粮平原区是典型代表。

第三级,人口密度约150-250/平方千米,如:长江沿岸、赣江沿岸、湘江沿岸、汉水沿岸、渭水沿岸、汾水沿岸、西江沿岸等。

第四级,人口密度约100-150/平方千米;第五级,人口密度约50-100/平方千米;第六第七级,人口密度约50/平方千米以下;第八级,人口密度约1/平方千米以下。

根据人口密度的分级差异,胡焕庸先生正式指出了这条人口地理界线的存在: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随后以中国地形图、降雨量图与人口图作一比较,揭示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并罗列分析了东南半壁一些地区的情形。

至此,胡焕庸先生的研究大功告成了,读者试参阅本文所附人口密度图,则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匀之情形,不难一目了然,可以不劳辞费矣。——能看得出,满满的得意与自豪感!

4.结论,通过分析,回答大家关注的两个问题

通过分析,回答当时大家争论不休的疑问:中国人口是否过剩?中国境内是否尚有地方可以大量移民?

通过欧洲全境、美国、澳大利亚与我国人口密度、地形、气候等差异的具体分析,并选择面积相当、地形相似的区域进行对比:比利时人口密度270/平方千米,英格兰与威尔士平均密度266/平方千米,江苏南部人口密度达533/平方千米。由此足见我国深耕式之稻作区域,其人口密度,较之矿工商区之比、英诸国为尤高矣。

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江苏江南人口密度比西欧高,我国西北部地区人口密度比性质类似的澳大利亚高,“犹谓吾国人口不如某国、某地之稠密者,吾决不信矣!”——对比的方法,就要找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排除干扰的变量,这样对比得出的数据,才有说服人的力量,或者说,就是地图的力量,地理方法论的力量,地理的力量。

“我国过去,因图学不精,地理缺乏科学的研究,因此一般国民只知我国疆域之大,极少知其地形之为高为低,与雨量之为多为少者,至于某地生产能否开发,某处人口能否增加,更为一般人所茫然。”——看到了么?地理是经世济用的学问。

“今试就国境以内,加以检讨(从字面理解,就是检查探讨的意思啦!),其犹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量相当充分,而人口亦比较稀少者,殆惟东北北部嫩江流域一带之地,此区现有人口密度,每方公里尚在二十五人以下,将来如开发使之与辽河流域相当,至少尚可容纳居民一、二千万,是为国内惟一可供移民之区。” ——过去的北大荒,现在的北大仓,大家普遍吃的东北大米或许就来自这里。

当时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三省沦陷,胡先生“惜自暴日入侵以后,继有伪满之独立,其地处与他人治下者,迄今已三、四年,强邻侵略,日进不已,白山黑水,不知何日方能重返故国,以供我华夏民族之移殖经营矣。”拳拳之心,令人唏嘘!

 

三、阅读经典才能获得地理学思想的精髓

学科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当然可以找几本这方面的书看看。但看完之后,大部分人会觉得索然空洞。地理学思想的精髓,一定会在经典的研究论文中得到体现,“地理学就是地理学家干的事情”,地理学史是地理学家的地理学史,这种同义反复似的定义,或许不能帮助外人理解地理学的本质,但对于想进一步探讨、学习地理学科思想的地理教师同行来说,这是一条具体、有效的途径。

有哪些地理学家你觉得了不起?了解一些他们的工作生平,读一读他们的经典论文,追踪一下他们的行踪路径……仿佛沿着一个个鲜活、具体、清晰的路标,这样的学习绝对能减少困惑,摆脱迷惘。



  1935年中国人口密度图



  1935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胡焕庸人口密度图改绘),图片来自“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



  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来自葛美玲、封志明的论文《基于 GIS 的中国 2000 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 1935 年之研究对比》

  


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直观显示,来自葛美玲、封志明的论文《基于 GIS 的中国 2000 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 1935 年之研究对比》

 

拓展阅读:可以搜索葛美玲、封志明的论文《基于 GIS 的中国 2000 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 1935 年之研究对比》,GIS的可视化手段是先进多了,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就是那些。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2-12 17:33
基于 GIS 的中国 2000 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 1935 年之研究对比 https://wenku.baidu.com/view/8d408fa58bd63186bcebbce3.html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2-12 17:52
对于“胡焕庸线”的认识 http://xingyun.org.cn/blog-1484-13874449.html
回复 geonet 2019-2-12 21:24
我们习惯了教结论,而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是必要必须的。
回复 ludog 2019-2-13 15:01
胡先生早在80多年前,研究人口问题就放在地理背景下。而现在的许多人,往往就人口说人口。特别是现在,一谈人口,就是人口低增长陷阱如何,丝毫不考虑我国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生态脆弱区人口承载力。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2-14 17:00
ludog: 胡先生早在80多年前,研究人口问题就放在地理背景下。而现在的许多人,往往就人口说人口。特别是现在,一谈人口,就是人口低增长陷阱如何,丝毫不考虑我国的自然 ...
还好吧,实际上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人口问题地区差异也很大。但总体上老龄化导致的养老压力很大。
回复 张艳凤 2021-9-17 06:20
读了这段话两个深刻的感受:
      第一,地理学之所以能够解释很多问题背后的形成机理,一定是源于对某一事物空间格局与事物发展过程的研究,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美国南北战争的发生地在盖茨堡的必然性。比如:英国医生斯诺通过绘制霍乱患者分布图,找到病源成功抗击了1860年第三次大霍乱。比如伍连德医生1910年成功解决我国鼠疫问题......,这些案例无一例外都关注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格局与事物发展过程的关系。
     第二,不仅让我感慨老一辈地理学家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追求真理。从亚历山大洪堡、李特尔到哈维、哈特向、段义孚,从沈括、徐霞客到李四光、竺可桢......,不胜枚举,又何止地理学家是这样,每一项成果、每一个创新、每一个发现的背后一定都伴随着辛苦的付出。
    是不是应该把科学家做学问时的科学方法和努力精神,多向学生讲一讲,让优秀的品质更好的传承,让学生也能有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胸襟!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00:40 , Processed in 0.0828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