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大学之道”

热度 2已有 856 次阅读2018-12-18 07:46 |个人分类:教学杂谈|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评课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大学之道”
——兼说马华忠、张静老师的公开课《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孙德勤 

我国有一本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指导书籍《大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的开篇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天我想借着对马老师、张老师两节课的学习,从明德、新民和至善三个角度,尝试说一下我们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大学之道”。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明德:照亮课堂的教学之旅

明,有开启、照亮的意思。按照“十九大”思想就是“立德树人”里的“立德”。有德,应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前提。而德的形成路径,基本按照“行为-习惯-素养-德”这一过程。核心素养是一个宏观的、长期的培养目标,但其落实,必然在每一堂课的一言一行中。所以,地理课堂上,我们必须要明确教学是培养什么、为了什么。比如张静老师的这堂课,一开始就给出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明确了行为指向:结合实例(地理实践力),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综合思维),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并将其分解成四个具体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教学中,张老师对学生的行为一直有意识地在进行着有效地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如何审题等等。同样,马华忠老师以表格的形式,将本堂课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点进行了罗列,让学生对教学指向一目了然,并进行反复练习与应用。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而这些也和本次课改展示月的主题“适合教育,协同学习”相吻合。

二、新民:穿越温故的发现之旅

新,有更新、使……变新的意思。这一认识对于高三复习课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而要让复习课不变成“炒冷饭”,就需要教师在复习课堂上展现出一些新的东西。比如马华忠老师以各地独具特色的歌曲和图片导入,在营造区域氛围的过程中唤醒记忆,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以2018年高考题切入,让学生直接感知所学知识并不是枯燥而孤立的,而是和具体地理问题联系在一起,并能解决地理问题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新的区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运用,比如日本和英国,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区域发展的长远影响。而张静老师以新疆演员佟丽娅聚焦新疆玫瑰产业作为引入,在创设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起点显得十分清新。通过“探究二”设置的问题与之相呼应,激发了学生调用知识运用的兴趣。

两位老师都十分注意复习过程中“新”的思维方法的梳理与归纳。比如张静老师梳理出了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的方法:从描述(自然地理要素有哪些、人文地理要素有哪些)到评价再到发展建议,在宏观上提升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马老师呈现出了区域地理“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学习“思维模式”,为学生后续复习分析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两位老师通过新情境的创设,通过“目标-温故-知新-运用”这一路径,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复习课上有新的收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在区域的属性上区别于目前教材而提出了四个特点: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开放性指的就是区域之间发生的各种联系。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区域的这种开放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比如张静老师探究四“谈一谈巩留县和张家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分工合作,实现共赢。”马华忠老师在学案上例举的喀什和深圳之间的联系等。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高度契合了新课标要求。由上述可见,高三复习课的新,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组合方式等的变化与创意;在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和不断丰厚与延伸;还在于地理思维与方法的形成和提升。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成功的教育在其所传授的知识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要么知识本身是新的,要么具有某些适用于新时代新世界的新颖性。知识并不比活鱼更好保存。你可以讲古老的真理、传授古老的知识,但你必须设法使知识(如它本来的那样)像刚从海里抓上来的鲜鱼,带着它即时的新鲜,呈现给学生。”他认为,这也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两位老师都在复习课的“新”字上下了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至善:成就大写的人生之旅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孔子说:立己达人;康德说:教育使人成为人;蒙田说:教育不是培养驮着书本的蠢材。所以,教育自古至今都是一种德性塑造——也就是尽力去培养至善之人。这反映了“立德树人”里的“树人”要求。

善,在我们地理学的理解中,与其他学科有不同之处。地理的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悲天悯人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些善都蕴含在地理学核心思想和理念之中,其中最能体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我们知道,一般的善都在于关爱他人,或者其他有生命的东西,而可持续发展,关爱的则是整个社会和自然,这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大善!所以,朱熹说至善是“无一毫人欲之私”,是最崇高的善。

两节课上,两位老师都在一直渗透着体现地理之至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马华忠老师在分析日本、英国的发展时,强调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张静老师在教学中提到的“根据人地协调的原则,为于田县玫瑰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也指导学生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为于田县玫瑰产业的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总体来说,两位老师的课堂在结构上从图到文,从感知到理性,从罗列要素到思维线索,从零散到结构,以精巧之心、精致之态、精炼之语构建着属于自己和适合学生的高三复习课堂。

四、关于此内容的个人想法

1.关于区域发展。我个人理解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区域初期的发展,主要是自然影响人文,之后相互叠加。对这部分内容,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去运用整体性原理去解释。第二层含义是现状及问题下的区域今后的发展,对这部分内容,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去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去规划。我们对第二层含义把握的都很好,而在呈现第一层含义时,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呈现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的方法时,能否体现出自然要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比如把自然地理要素的罗列写在左侧,人文地理要素写在右侧,在分析时,用箭头反映自然要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以此呈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反映区域发展初期自然对人文的影响,而不是各要素并列的关系。

2.关于区域发展中“因地制宜”的认识。因地制宜是一个成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在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中,2014年和2017年同时出现了“因地制宜”思想。吴殿廷认为:地理学经历了古典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地理思维方式。古典地理学是以整体思维为主的科学,这种整体思维是在缺乏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笼统的、模糊的思维,因而常带有神秘色彩的荒诞成分;近代地理学是以差别思维为主的科学,即是以区域差别为依据,强调分门别类地进行剖析和寻因索的地进行解释的科学;现代地理学是以辩证思维为主的科学,即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联系、协同和相互作用,这是辩证的整体思维,即系统思维。[1]所以,地理学科思想也经历类似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早期混沌的整体思想,反映了地理学科思想的萌芽,比如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等;二是探寻区域差异和人地关系的因果思想,比如区位理论;三是辩证的整体的系统思想,比如可持续发展思想。

因此,“因地制宜”形成历史久远,但内涵模糊宽泛,但它体现的是人类发展早期混沌的整体思想,是一种科学思想的萌芽。所以,在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第90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尽管当时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是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例如,在中国古代,逐步有了保护动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因地制宜”因其泛化的前提、虚无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含糊不清的内涵,体现的是智慧的先人对人地关系的一个模糊的整体认识,就如“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它不能被称为是科学的地理学科思想!

3.我们的课堂拿什么吸引学生?课堂设计,需要呈现知识、因果推导、需要铺垫与归纳,也需要环环相扣的严谨逻辑,但在教学行进中,总有几个学生并不“追随”大部队,而游离在课堂之外。我们事先准备好并学生一起“梳理”出的问题解决方法,很多时候,学生并不去用,或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同样,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课堂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真正投入参与的只是少数,大部分同学是在做“帮工”或“帮村”。对于知识、方法或活动,在我的课堂上,总有学生对此没有兴趣!我们用什么吸引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孩子们十分明确地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就是说,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幸运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相比较知识、方法或活动,问题或许能让学生更明确地感觉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新课标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指出“设计问题是基础”,问题的确定要“依托情境”,“建议在选择情境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理解情境;蕴含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发展的过程;与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联系,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课堂吸引学生的因子有很多,但问题,或许可以成为我们首先思考和切入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吴殿廷. 地理思维模式及其变化的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3(4):35-36.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汐风潮韵 2018-12-18 10:49
孙老师的文章每一次看,都能有所收获,谢谢孙老师 。
回复 雷蕾 2020-3-5 12:27
孙老师的教学论特别接地气,高屋建瓴。佩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21:10 , Processed in 0.0730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