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木冰香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187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研学旅行:集结西溪湿地,探访秘境西“施” ——杭州西溪湿地研学纪实

已有 743 次阅读2019-5-13 22:39 |个人分类:研学旅行大赛|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西溪湿地


2018814日到1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师生一起参与了“2018全国中学研学旅行大赛决赛”,比赛举办地为西溪湿地。来杭州之前,只听过西湖,未闻过西溪,此次研学旅行不仅让我认识了野趣横生的杭州西“施”,更让我领略了城市湿地的演变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湿地教学素材。

一、走近城市湿地

1、湿地概况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兼具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已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地理区位

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北部,是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在西湖区蒋村乡、余杭区五常乡辖区范围内。绕城高速、与上海方向、南京方向、安徽方向、宁波发现、金华方向的高速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3、周边环境

西溪湿地距杭州市中心仅5分钟车程,周边仓前高校园区、浙江大学主校区等高校聚集。受西溪湿地开发的影响,该区域已成为杭州新的高档住宅区,楼盘具有“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特点。区域所拥有的人文、环境、交通、居住环境等方面优势在杭州乃至全国均首屈一指。

4、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的总体布局分为东部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二、探寻城市“失”地

西溪湿地是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它经历了海侵-海退-湖泊-沼泽化,最后形成原始湿地的漫长演变过程。历经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尤其至近代,人类活动加剧,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虽然风韵尚存,但已风光不再。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西溪湿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溪湿地面积下降。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蒋村乡、五常、留下、古荡、良渚等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面积由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1.5平方公里。

2、违法建筑影响行洪。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和农民翻建住房的客观需求,出现了湿地内农民侵占土地、水面违法建房等现象,人为地抬高了河床,影响了湿地行洪、泄洪、滞洪的水利功能,导致城西地区水患连连。

3、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溪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区域内的养殖业和居民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和生活污水就近直接排放,尤其是养猪污水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4、传统文脉逐渐消退。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西溪湿地水系发达,“水”为西溪的灵魂,如果不加以保护,若干年后,西溪湿地可能不复存在。

三、关注城市“试”地

1990年开始,西溪湿地的保护与开发被提上日程。由于位于市区,有人提出在这里开发房地产,收益不菲,而杭州市却选择打造“有文化的村姑”。2003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保护工程严格遵循湿地保护公约,按照“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几大原则,从以下方面打造了“西溪模式”。

1、拆除民居,减轻生态压力。累计外迁农户1802户,外迁企事业单位59家,迁移坟墓15000只,拆除建筑83.42万平方千米。根据规划,保留了少量的民居和生态游览设施,对其余地块全部进行了复绿,一二期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

2、优化生态,坚持科学修复。对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相对封闭保护。设置莲花滩、千斤漾、朝天暮漾三大观鸟区和水禽栖息地。沟通一二期水系,建设水生生物自由流通的生态廊道。并结合局部环境的整治和改造,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存的栖息地。为了防浪固堤,在水陆交界处用4.5米长的松木桩打进水里,松木是油性的,长期泡在水里也不会腐烂,既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利于生物的自由流通。

3、注重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成立西溪文化文物发掘保护工作组合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西溪文化系列丛书》,征集到了一大批体现西溪湿地传统生活形态的民间家具、农具、碑刻、浮雕,保留修缮了一批老房子,挖掘了陈聚兴染坊、西溪小花篮、西溪豆腐坊等独具西溪民间传统艺术特色的“七店八铺”,恢复了秋雪庵、两浙词人祠等45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评选产生了“三堤十景”,“西溪龙舟”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当然,在规划建设中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为方便电动船进入,原来的浅沼和小溪变成了宽阔的水道,原本曲折起伏、泥土有弹性的小径,被平整的碎石路和石板路取代,核心区一半的地形地貌都改变了。再如,在建设修缮的过程中,建筑垃圾随意丢弃,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

总体而言,通过实施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为全球其他城市湿地的建筑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四、感受城市适地

西溪湿地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1400mm,降水集中在3--9月,多水稻土。

早在1600年前,西溪湿地就被人类打上了渔耕活动的烙印,形成了以鱼塘为主,大面积河港、湖泊、水网以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洲渚相间的地貌景观。所以如今西溪湿地也被誉为“农耕湿地”,这里随处可见的农耕文化是江南水乡的劳动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见证。

1、桑基、柿基、竹基鱼塘

古老的水乡泽国西溪湿地,原有大小鱼塘一千多个,土地稀少,水比陆多。为了生存,西溪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应水乡环境的劳作方式,这就是划割水面、堆土为基,围塘“种”鱼。 这是当年蒋村一带居民在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文化形态下创造出来的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实质是“以水为田”,“种水为生”。这些鱼塘疏密相间、次第排列,状如鱼鳞,因之被专家称为西溪“鱼鳞”,它们精彩地传递着西溪渔耕文化的历史信息。而且塘泥堆基、塘內养鱼的模式,既可以避免洼地水涝灾害,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既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空间与轮作时间,又可以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

2、桑蚕文化、常用农具

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绸故事重现西溪原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许多生活用品和劳动用具都是西溪农家所特有的,物品所用原材料基本以竹为主,就地取材,体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婚俗文化

自古以来,西溪湿地因河港交叉,无船不达,而西溪的民间婚俗也因此显得独特。过去的西溪,新郎家用“船轿”迎娶新娘,“船轿”是把花轿放在前船舱,划到新娘家,抬下花轿把新娘迎接上船,船再划回新郎家后,从船上把花轿直接抬到堂前,拜堂成亲。“船轿”是西溪婚俗的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邻水而居的西溪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4、龙舟文化

每年端午节在深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所谓花样龙舟,不仅赛的是划舟的技巧,更赛的是龙舟的造型和装饰。西溪龙舟为什么竞技不竞速呢?对于这个疑问,到了深潭口就全明白了。深潭口的河面并不是十分宽阔平直,不远处就有石桥,岸边还有较多民居建筑和绿树掩映,竞速龙舟在此处实在是无法“大展身手”,只好在龙舟的造型以及划龙舟的技巧上另辟蹊径。

5、越剧文化

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说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越剧文化从这里开始,由落地说唱走向舞台艺术,成为了曲艺到戏剧的转折点。

虽然大部分原住居民已经搬走,但西溪湿地孕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是江南水乡劳动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

五、品味城市诗地

如果说西湖是雍容华贵的皇家女子,西溪湿地可以说是天然去雕饰的浣纱女子,不仅拥有绝世而独立的容貌,更有“冷、野、淡、雅”的气质内涵,行走其间,阵阵诗意扑面而来。

1“三堤十景”,野趣横生

“三堤”分别是福堤、绿堤、寿堤,谐音福禄寿,传承并创新了中华传统的美韵,又赋予了景区对八方游客的美好祝福。十景分别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迹、河渚听曲。

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赏芦花飞荡,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暗香,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2、水乡田园,诗情画意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自然景致的核心和灵魂整个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沿山河、五常港、紫金港、顾家桥港、严家港和蒋村港六条河流在此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一座座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藏于水漾之中的一座小岛上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田园景致。优美的湿地景观、醉人的水乡田园风情和开阔的水岸空间,是都市人假日游憩的理想去处,在这里既可以领略西溪原住民“以舟代马、以水为田、以桥为路、以岛为家”的从容生活,也可以感受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一弯一景”的唯美诗意

3、人文胜景,西溪且留下

西溪气质清雅,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康熙、乾隆都到过西溪,题诗留念。康熙皇帝在游览两溪后留下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深的诗句苏东坡、米芾、唐伯虎、冯梦桢、洪升、厉鹗、郁达夫、徐志摩等在此寓居卜筑、诗画歌咏,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字画碑刻。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就连南宋高宗赵构当年甚至动过在西溪建都城皇宫的念头,因而有了传颂近千年的“西溪且留下”的名

行于西溪福堤,可在“高庄宸迹”遥想乾隆游园,可在洪钟别业想象大观园原型,可在水浒文化展示馆感受好汉豪情,可在回味越剧文化,可在河渚塔登塔鸟瞰居高临下。厚重的历史让西溪更多了些别样风情,令人回味无穷,故西溪也有“文化湿地”的美称。

4、动物天堂,生态西溪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各种湿地鸟类、林地鸟类和旷野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或有鸟儿在草丛啄食,或有水禽在浅滩捕鱼,灵动的生气不时给游人带来惊喜。

有人说:人在西溪,犹如秋天的芦花,犹如芦苇中的白鹭,心无旁鹜,优游自在没有应酬之杂,惟有诗句之往,西溪与人心同清,西溪与人情同淳。在我看来,人在西溪,既可以如炊烟,穿梭于诗意田园,食遍人间烟火,也可以如舟楫,徜徉过万千河港,阅尽沧海桑田。西溪的韵味,恰似神秘的“西施”,需要不断发现和探寻。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3 18:45 , Processed in 0.0689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