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皖皖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210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民银智库研究》第111期:我国改革开放40年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新时代现代化产业体系 ...

已有 958 次阅读2018-5-15 12:49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内容摘要

从历史维度看,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制度红利,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较快提升,新的产业模式与组织形态不断涌现,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优化,优势产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一致性,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同时,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较大差距,优化升级面临困难和瓶颈,具体表现在:产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解决;劳动生产率较为落后,产业创新驱动力仍需加强;产能利用率总体偏低,轻中度产能过剩问题仍待化解;资源、生态约束依然严峻,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增强。

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努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加快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一是政府在行为边界内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二是企业充分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三是金融机构积极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业务机会,“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产品与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与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

目 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取得成效

1. 产业结构总体呈现高级化演进趋势,第三产业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涌现

3. 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产业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1. 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一致性,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2. 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较大差距,优化升级面临困难和瓶颈

3. 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借鉴

三、新时代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与可行性分析

1.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框架

2. 我国具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基础

3. 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良好的外部机遇

四、对策建议

1. 政府应在行为边界内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2. 企业应充分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3. 金融机构应积极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业务机会,“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产品与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与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取得成效

1978年以来,受益于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红利,尤其是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我国三次产业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把握全球技术变革以及产业链分工机遇,实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持续、全面、影响深远的变化。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的结构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较快提升,新的产业模式与组织形态不断涌现,产业空间布局合理优化,优势产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新旧动能的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1.产业结构总体呈现高级化演进趋势,第三产业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1)第一、三产业GDP占比此消彼长,第二产业占比窄幅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产业结构总体呈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呈现“剪刀式”对称消长态势,第三产业逐渐取代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产业占比总体下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2年的短暂上升阶段。第二阶段为1983-2007年的快速下降阶段。第三阶段为2008年至今的平稳下降阶段。第二产业占比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在50%-40%的区间内震荡,也表现为三个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为1978-1990年的下行阶段。第二阶段为1991-2006年的上升阶段。第三阶段为2007-2017年的再次下行阶段。第三产业占比总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经历了三次较快的上行周期。1985年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同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越第一产业。1997-2002年,第三产业占比进入第二轮快速上升期,2002年达到42.25%,与第二产业占比仅相差2个百分点。2005-2017年,第三产业进入第三轮快速上升通道,并于2012年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纵观近40年来的发展演变,我国劳动人口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员中的占比变化趋势与产出占比变化趋势在方向上有较强相似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演进的过程。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持续较快下降,从1978年的79.5%降至2016年的27.7%;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小幅波动上升,由1978年的17.3%升至2016年的28.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上升速度较快,由1978年的12.2%升至2016年的43.5%。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3年,受三次产业的规模以及劳动密集程度影响,第一产业吸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员,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最少。第二阶段为1994-2010年,期间第一产业仍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产业,但占比持续下降,与快速上升的第三产业占比逐渐接近;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此后与第二产业占比的差距有所拉大,表明随着农业相对规模的缩减以及劳动效率的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进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传统服务业。第三阶段为2011-2013年,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我国劳动人口的最主要流向。第四阶段为2014年至今,2014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超过第一产业,自此,三次产业就业贡献与产出占比的位序实现了一致,呈现“三二一”的结构。

(3)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且差距呈扩大趋势。2014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达到1978年的4.87倍、11.32倍和4.93倍,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最为显著。1978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值为1:2.73:4.11。2014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值为1:5.74:4.15。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第一产业。

(4)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总体走弱,第三产业“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拉动率在变化趋势上与产出结构具有一致性,但波动相对更大。绝大多数年份,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最大贡献,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第一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981年的峰值逐渐回落,从40%降至10%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逐渐恢复,从20%升至60%,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稳定在30%-40%之间。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迅速降低,第一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贡献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大多数年份甚至低于5%,第二产业贡献率先升后降,第三产业贡献率波动上升,并于2015年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力量。

经济增长拉动率方面,第一产业拉动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短暂升高后迅速回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始终不足1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稳定在0.3个百分点水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二、三产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拉动率较快提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三产业拉动率当年均迅速回落,此后走势出现明显分化:第二产业拉动率由2010年的6.1%降至2017年的2.5%,第三产业则基本保持在4%左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涌现

(1)传统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下降,牧业、渔业发展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至本世纪初,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由80%下降至50%左右,近年来趋于稳定并小幅回升,显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稳固。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饮食需求的升级,肉、蛋、奶、水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牧业、渔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占比相对稳定,保持在3%-5%区间内。1978年,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中的比例关系大致为80:3:15:2。2016年,这一比例已变为53:4:28:10,四类产业的占比差距逐渐缩小,林业与渔业的位序发生了互换。

(2)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比稳中趋降,制造业支柱地位不断巩固

长期以来,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产业,建筑业占比较小。改革开放至今,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总体仍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与之对应的是,在城镇化建设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业的市场需求增加,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趋于上升。40年来,工业与建筑业的比例关系由9:1左右演变为8:2左右。

改革开放前10年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两个时期,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占比有所降低,建筑业占比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至金融危机前的较长时间内,工业占比保持在87%-89%左右水平,始终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平稳上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劳动与资源优势,以电子、轻工产品为代表的制造业快速崛起。随着我国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IT产品加工、玩具、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辐射全球。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18.9% ,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分工格局的悄然变化,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造业正在由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转移,制造业内部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调整。

(3)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比下降,金融、房地产业快速崛起,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占比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呈现由传统服务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趋势。1978年,在第三产业(不含其它服务业)中排名前三位的子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至2017年,金融业取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居于第二位,房地产业占比与金融业相差不到3个百分点,仍处于第三位。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占比均先升后降,2017年两类行业占比分别较1978年下降8.56、1.5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比下降较快,由1978年的20.11%降至2017年8.6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1993年启动的金融体系整顿、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以及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金融业、房地产业快速崛起。2006年以来,两大产业发展显著提速,占比快速上升,金融业占比由1978年的8.45%升至15.40%,增幅近1倍,房地产业占比由8.83%升至12.6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近十年的占比提高,目前均超过传统的住宿和餐饮业。

(4)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催生了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新趋势、新形态

近40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以及近年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出现对产业结构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产业”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手段也是发展方向之一,产业智能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同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背景下,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蓬勃发展,传统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也被不断打破。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的产业动能加速崛起。

3.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产业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率先启动阶段(1978-1991年)

改革开放初期,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对内改革措施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鲜有差别化的区域改革政策。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在政策刺激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从20世纪80年初,东部省市率先对外开放,陆续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等,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平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下的产业分工与转移阶段(1992-1998年)

推动东部地区对外开放进程,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能耗的产业;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资源性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投资、贷款、项目布局、外资等相关政策的倾斜方面,逐渐将倾斜地区转变成倾斜产业,更大力度的支持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乡镇企业等领域的建设,鼓励沿海较为发达的省区根据具体情况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展开联合开发、技术合作、对口支援和人才交流等互动措施。

(3)区域协调加快推进下的产业比较优势集群形成阶段(1999年至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构成的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共同构成产业布局政策的战略导向。从近十余年的三次产业空间转移情况看,2005-2016年间,第一产业呈现从东部、中部向西部和东北部转移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减少了在东部和东北部的分布,增加了在中部和西部的比重。从各地区三次产业占比看,东部、中部地区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东部地区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降低,二、三产业比重增加;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第二产业不断收缩。

二、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1.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一致性,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通过世界银行发布的可比数据观察中美德日韩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发现,尽管各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水平、人文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各国产业结构演进具有较强一致性。

(1)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是各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共性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德日韩第一产业占比从不同起点下降,目前较为接近,基本维持在2%以下水平,与我国相差7个百分点左右。中美德日韩第三产业占比则一致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比普遍在70%以上,比我国高20个百分点左右。

(2)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先进制造业成为国际竞争角力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后,自由贸易的拓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强化。发达国家在内需饱和、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为获取更高利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国内环保诉求,纷纷淘汰或向外转移传统工业,大力发展以创新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服务业,实现产业“服务化”转型。其中,一些发达国家过度侧重金融和房地产业发展,出现了产业“虚拟化、空心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业脱离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进入自我扩张和自我循环的非良性发展轨道,导致经济结构失衡。1970年至本世纪初,美德日第二产业GDP占比降低了10到20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普遍意识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创造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纷纷推进“再工业化”战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贸易保护、加大科研投入等多种措施,全方位提升本国工业竞争力。随着“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美德日第二产业占比基本停止下降趋势,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目前,德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的第二产业占比较为接近,美国第二产业保持在20%左右,而德国和日本的第二产业的产值占比则在30%左右的水平,韩国第二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经历了较快增长,随后基本稳定在40%左右。

(3)各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结合工业革命发展趋势选择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征,也是各国争夺未来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以本世纪为例,欧盟发布《创造一个创新型欧洲》报告,提出通过创新产品的市场刺激来激励新产业发展。韩国启动实施《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确定绿色技术产业、高科技融合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产业三大领域的17 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增长动力。美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等新兴产业。中国从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2.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较大差距,优化升级面临困难和瓶颈

单纯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占比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基本符合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从更深层次的质量和效益角度出发,工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不必然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仅将第三产业GDP占比作为产业结构现代化、高级化的核心判定依据过于简单化,可能有失偏颇。具体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如下四方面突出问题。

(1)产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第一产业基础仍然相对薄弱。本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三农问题,但农业生产方式与产品结构仍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设施相对落后,高端农机装备以及现代化耕种手段普及率不高,加之受到农村土地制度制约,农业规模化、节约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尚未有效普及,土地产出效率较低;农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精深加工不足、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优质农产品占比较低,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下对高质量、多样化农产品的现实需求。

其次,第二产业“大而不强”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从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资源、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契机,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随着国际竞争强度加剧、竞争领域升级,我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竞争力有所削弱。在钢铁、煤炭、纺织、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薄弱,转型升级进展不顺畅。受欧美“再工业化”与东南亚、非洲等低成本国家的双重夹击,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存在较为严重的进口依赖。在智能制造等新型工业领域,我国在制度、技术、人才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总体上仍处于劣势。加之发达经济体以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实行技术封锁,拉大了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中国工程院研究也显示,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处于美德日之后,保持在第四位。

从经济效益和内部结构看,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势不容乐观,轻重工业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本世纪以来,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逐渐收敛、趋缓,尤其是2011年以来增速显著回落。其中,重工业企业利润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平均增长速度均显著超过轻工业企业。轻工业品的相对匮乏与我国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居民需求矛盾愈发凸显。

再次,第三产业内部优化升级步伐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总量迅速增长,但从内部结构看,批发零售、交运仓储等传统、基础性服务业占比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较低。同时,金融业“脱实向虚”、金融系统自我循环问题凸显,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业务规模膨胀过快;房地产业长期形成的非理性高速扩张模式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挤出效应,住房投资、投机性金融属性较强,居住属性体现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经济创新活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些问题均与第三产业息息相关。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在近年来的政策导向下,上述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地得到释放和缓解,但问题形成因素多、积聚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外部影响大,且金融与房地产两大行业的上下游关联性行业众多,调控、转型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劳动生产率较为落后,产业创新驱动力仍需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进入快速上升期,年均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但从绝对水平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单位劳动产出水平仍大大高于我国。2015年,我国单位劳动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58%,不及美欧日的10%,表明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劳动组织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高生产效率的新兴行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有待提高,科研投入转化为创新应用的效率不高,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不够强劲。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格局看,我国仍处于“微笑曲线”的相对低端位置。从科研投入与产出情况看,我国科研创新产出效率仍然较低。

(3)产能利用率总体偏低,轻中度产能过剩问题仍待化解

观察近40年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发现,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以及2013-2016年期间先后三次出现偏中度的工业产能过剩。2017年以来,虽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产能”政策作用下,2017年我国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尤其是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触底回升,产能利用率取得较大改善,但仍处于历史上的较低水平,与美国接近,低于欧盟、日本、韩国。

2017年,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存在中度产能过剩;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均存在轻度产能过剩问题。

(4)资源、生态约束依然严峻,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亟待增强

首先,高能耗问题有所缓解,但仍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尽管我国在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但与国际横向对比仍然难言乐观。世界银行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201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是美国的1.31倍、英国的2.41倍、法国的1.8倍、德国的2.02倍、日本的1.89倍、印度的1.48倍。

其次,重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产业。以2015年为例,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产业为工业,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99%,其次为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11.65%和8.9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8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8%)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6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7.9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08%)采掘业(6.59%)等七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合计占工业能源消费的八成以上。

再次,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氧化硫、废水、烟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已远高于全球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尽管各国发展的历史显示,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相关性,工业化初期进程的污染物排放增加有一定客观必然性。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难以承载旧有模式下的产业高速发展,且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大不可逆性,修复成本极高,因此,构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阵痛难以避免。

3.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借鉴

(1)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经济自然演化的客观结果,也与一国的主观能动密切相关。上世纪,美国在80年代前后,日本在90年代后期,英国从80年代开始,韩国在亚州金融危机以后,都通过结构调整来重振经济和提升竞争力。当前,我国处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时间窗口,推进从“国际加工”向“国际制造”再向“国际创造”转变应当紧抓结构调整手段,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选准主导产业, 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成败和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持续永恒的动态过程,既有确定性,又有难以把握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与市场必须有效互动,追随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国际环境的新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方面,美、英、德等国的成功经验,日本的经验教训,韩国和新加坡的做法,都值得分析借鉴。

(3)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是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必要保障

产业政策的通行做法包括运用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国内生产扶植政策扶持幼稚产业,运用竞争性产业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调整和援助衰退产业等。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经验与教训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过程,政府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主动取代市场和企业做出强制性安排。企业需要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政府在通过目标、规划、政策和服务引导产业升级时,应避免各种政策效应互相抵消、部门或地方利益造成产业政策“中梗阻”的现象。政府职能要有合理定位,重点是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一致、宽松、灵活的体制与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引导更多是政策激励,把政策激励和市场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4)技术创新是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强大支撑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投入,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充分运用科技产业化政策培育和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建立适宜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对当今中国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及相关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区域,但这些高技术产业大多为外商投资,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最紧迫的任务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增加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能力,把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规模化扩张引向内涵提升,不断提升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形成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群。

三、新时代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与可行性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立足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产业结构变迁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代表性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经验与启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未来方向和现实路径。

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框架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涵义和表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出了总体指引。

(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蓝图日益清晰

党的十九大以来,政策层面关于产业体系构建、重点产业布局的表述日益系统、清晰。

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应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

第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第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注重创新引领与政策协同。

(2)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框架设想

首先,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一是机械化、规模化。粮食作物向全程机械化延伸;全面机械化由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畜禽养殖等生产机械化拓展;机械化水平向精准化方向提升,将带来农机具的更新换代需求;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二是特色化、品牌化。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向休闲功能拓展,农产品向加工产品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不断扩大。三是高端化、创新化。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四是绿色化、生态化。加强林业、海洋渔业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其次,第二产业比重稳中趋降,工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先进工业方面,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重心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搭建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将得到重点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借鉴欧美国家制造业转型趋势,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全流程核心竞争力。

传统工业方面,重点仍在于通过“三去一降一补”优化传统工业的供给结构以及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积极拥抱“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对比国际一般规律,我国城镇化率仍有20%左右的增长空间,城镇化进程必然带来大量的基础原材料需求,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再次,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现代服务业成为主要支柱。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将进一步加速,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模式在住、行领域的成功经验有望在更广范围得到复制推广。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服务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以五大幸福产业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以研发设计、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以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业也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不断加强民生保障,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我国具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基础

(1)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经济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改革红利的释放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源动力。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2)资源禀赋总体良好

总体而言,我国仍然具有庞大的劳动力总量,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同时,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加速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实现了长期中高速增长,资本形成率(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波动上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股票融资规模、并购重组金额均居全球前列。国企国资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国有资本日益壮大。PPP模式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正在加速迈进国际第一方阵。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第17位。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文化交融,市场需求总量巨大、种类多样、层次丰富,有利于新型产业模式与产业形态快速形成规模经济,在较短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等在我国的迅速兴起即是有力的例证。

(3)产业体系健全完备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在众多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农业方面,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等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和棉花、大豆、菜籽油、甘蔗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工业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数千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高铁和轨道交通技术、船舶制造技术、移动支付等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能源、信息、材料、空间、海洋、生命与健康、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前沿交叉等重大创新领域有望实现快速赶超,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4)政策运用趋于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总量发展、结构优化的巨大成果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成功引导。自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产业政策的理念、重心、方式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不断调整和优化。

经过4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国产业政策的市场化、精准化、体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行的系统性政策体系,产业政策的理念逐渐成熟,手段日益丰富,产业政策与财税政策、收入政策、区域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不断加强,成为推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我国启动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随着改革的逐渐落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3.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良好的外部机遇

(1)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经历新一轮调整,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历史契机

首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再平衡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与变革加快推进。我国发挥发展中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相关政策、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有效促进了政策协同,提升了国际话语权,为我国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次,国际产业转移以及产业链分工趋于精细化、专业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新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壮大传统产业的契机。再次,新型产品的技术研发、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越来越分散,生产工序越来越精细化,有利于我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多个细分领域,从而获得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为我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技术可行性

纵观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蒸汽时代”,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的“电气时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的“信息时代”中逐渐缩小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差距。近年来,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物技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智能化、绿色化前沿技术的兴起已经拉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站在同一起跑线,并已经在无人机、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共享经济等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果。通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我国有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取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3)“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为我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带来重要机遇

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变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逐步扩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可。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东非铁路网、中老铁路、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解决沿线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风险,也能够有效发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差异化优势,通过实施产能合作、自贸协定等,带动我国铁路、电力和通信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促进我国基础设施产业链发展,提升国内企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产业跨境转移与优化升级。

四、对策建议

40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我国产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背景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样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努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

1.政府应在行为边界内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1)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产业体系的整体供给质量。促进新旧产能衔接转换;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积极推进产业政策功能化转型。除全局性、战略性产业外,逐渐减少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甚至行政干预等手段倾斜性地扶持或抑制某些特定产业发展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或称歧视性产业政策),逐步建立起以旨在完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产业政策为主、以选择性产业政策为辅的产业政策体系。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健全完善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

(3)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国际竞争。积极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必要而有力的反制措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扩大双向对外开放,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把握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稳步扩大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对外开放。

2.企业应充分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握市场机遇。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8年“两会”明确了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健康中国、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任务,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积极拓展在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中的业务机会;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产业转移与投资机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2)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形象与发展可持续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研发创新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推进企业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加快转型升级;规范公司治理,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3.金融机构应积极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业务机会,“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产品与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实体经济与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

(1)加强前瞻谋划与布局,主动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的市场机会。加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的关注和研判,提前做好业务布局,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对接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合理优化金融业务的行业布局。

(2)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整合线上线上产品资源与服务手段,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深耕供应链金融,完善特色行业的标准化、场景式服务方案;提升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能力,探索综合化经营道路;适应引领金融科技新趋势,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坚持合规审慎经营,有效防控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业务风险。

联系人|董运佳(微信:d18920137026)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3:40 , Processed in 0.0666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