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段义孚《神州》摘录

已有 238 次阅读2021-1-31 15:27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序言参见http://www.xingyun.org.cn/blog-266-13889540.html



第一部分自然和人的作用
第一章自然:地形、气候、植被

一棋盘格局:大地构造和地形
中国的地形状如棋盘(chequerboard)。在中国西部,我们很容易发现高原和盆地相间分布,它们被细长醒目的山系分割开来。在中国东部,棋盘的格子可能不太明显,但是有几处却也显而易见。例如界线分明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甚至于黄河北部大几字弯,也构成一个棋盘的格子。
中国东南部的山峦虽然也不太高,却远为崎岖难行。主要是由于在亚热带气候的作用下,花岗岩和火山岩被塑造出陡峭嶙峋的形状,当笼罩在云雾之中时,佛寺伽蓝恰如其分地点缀其间,所产生的韵味同中国山水画一般。
平原由三个单元组成,彼此之间由热河高原和大别山隔开。三块平原的地表特征彼此不同。最北边的东北平原覆盖着侵蚀层,因此常年渗水性好,其地势略有起伏,并非一马平川。中间是华北平原,由连续不断的冲积层构成,大致平坦。
在这三块平原之中,最南边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潮湿,海拔也最低,由长江中下游的湖泊盆地构成,如果站在洞庭湖或是鄱阳湖的岸边,完全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大海之滨。

二 中国轴线
总体上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三条主要河流黄河,长江和珠江(干流西江)的流向使这一特色更加一目了然。

三  不断变化的大地
1.西部屋脊与万水之源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岩石运动和水道变迁持续进行,同人类的力量一起,延续着对中国大地的改变。
在中更新世的某一时间,大约是30—50万年之前,北京人(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登上中国舞台。由于掌握了使用火的知识,在华夏大地上的人类中,北京人最先有能力剧烈改变所在地区的生物覆盖层。自北京人首次出现以来,景观中发生了一些自然变化,我们先对此加以考虑。主要变化之一是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它在更新世的下半期可能最后又长高了大约2400米4 。由于青藏高原升高,阻挡了印度洋季风吹来的湿气,高原上众多湖泊已同过去大相径庭,水位降低, 有些被高出水面几乎60米的台地环绕。因此,喜马拉雅山屏障上升很可能使青藏高原变得干燥。 5 高原上升还产生了另一个后果:从高原边缘奔涌而下的河流更加湍急,所以它们能够切开高原,塑造出在长度、深度和密集度上举世难比的峡谷峭壁。西藏东南边缘的峡谷被茂密的植物所覆盖,成为一道屏障,有效地将印度文明同中国文明隔开。河流仍旧在汹涌切割,峡谷还在继续加深。青藏高原还没有稳定不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的地震扰动足以使灾难降临山脚的村落,这便是明证。
青藏高原的北面是塔里木盆地。这是中国境内最干燥的地方。干燥不仅由于它位于大陆深处, 在更大程度上还由于另外一个因素:除了东面的开口,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和高原环绕。盆地中心是广阔的贫瘠沙地,名为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a Makan )。但是在冰川期,这里没有沙漠,盆地底部的大部分地方覆盖着一个很大的冰川湖。湖的西部很快填满了沉积物,但是在东边,开阔的湖水存在了很长时间,足以在“干旱之山”(Qurug Tagh)的坡上留下一道湖滩线。这条线是倾斜的,以依稀可辨的坡度向东倾斜,因而使湖向东移动,在大约今天罗布泊(Lop Nor)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新的湖泊。
罗布泊西边楼兰城的命运或许能够证明水道变化的影响。7楼兰一度是中国和西亚商路途中一个重要的古城。城中建造了坚固的堡垒、庙宇、佛塔和房屋,坐落在塔里木河支流的三角洲上。使水流注入罗布泊并成为楼兰古城生命线的河流是塔里木河。然而,大约在公元4世纪三四十年代之间,塔里木河改变河道,向南流入另一个湖泊。楼兰很快就空无一人。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在20世纪初叶的某个时间,塔里木河的一道支流又改回故道,向罗布泊注入足够的水流,使其生命一度复苏。
2.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自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景观自然变化既由日积月累的土壤沉积和侵蚀所致,也是主要轴线沿地壳构造线调整的结果。在中国北部,对土壤沉积的记录清晰而广泛。在中更新世,最为常见的沉积土类型是山坡冲下的红色黏土和深厚肥沃的红色冲积土。这类土填满了石灰岩洞穴,包括北京人曾居住的洞穴。在一个短暂的土壤侵蚀期之后,土壤沉积再次开始。但是这回是一种被风吹来的黄色尘土,颗粒精细而肥沃,以黄土而知名。
早在风成土洒遍华夏北方大地之前,北京人已在采集朴树果,在火塘里烧烤鹿肉,可能还信奉某种风格鲜明的宗教。
在天山脚下的准噶尔盆地,也有大片土地可以栽种旱地作物。在春天,向东的气流穿过这条通道,产生足够的湿气维持原生的耐旱草原植物。同塔里木盆地不同,对于迁徙的匈奴人(Huns)、突厥人(Turks)、蒙古人(Mongols)来说,在历史上准噶尔盆地是一条舒服的通道。而塔里木盆地极其干燥,没有草原供游牧民族放牧马匹。我们对西藏的雨量分布所知不多。高耸的羌塘(Chang- tang)高原可能降水稀少。可是西藏的东部和东南部却远为湿润,印度洋上的季风是如此强劲, 甚至能够越过喜马拉雅山屏障,在有些年份带给拉萨盆地和以远地区150厘米以上的降水
3.中国东部的泥沙沉积和地壳下沉
黄土被从长城以南的高原上移走,最后流入大海,途中经过华北平原。华北平原表层的土壤大多是黄土冲积层,这是黄河以及其他河流从高原上挟裹下来的,同较粗的沙砾和卵石一起在平原上沉积下来。
低洼的盆地中有面积广阔但是不深的湖泊。地壳下降使水面扩大,而泥沙沉积使水面缩小,两种相反的作用过程使湖泊保持均衡。长江三角洲也是一个地壳正在逐渐下沉的地区。那里的冲积土并不只是基岩上薄薄的一层,有些地方有上百米厚。长江裹挟来的大量泥沙使三角洲的海岸线向前推进。但是由于地壳下沉,泥沙填成的陆地向海中推进的速度却比预期缓慢。
同长江三角洲一样,考虑到河流留下的大量沉积物,山东半岛北面海岸线向海中推进的速度也比预期缓慢,只是在黄河入海口那里,推进的速度才十分迅速。在那时华北平原上堆积着厚厚的冲积层;不过尽管经过长年累月的沉积,平原上仍有烟波浩渺、排水不畅的沼泽和湖泊,例如大陆泽(正定以南97公里)、西淀(保定以东)和天津以南大约48公里的文安洼。中国历史早期,这三块洼地很可能是彼此相连的巨大湿地,古代黄河从它们的东部边缘向北流去,在今天天津一带入海。
四摆动的黄河
在有史可考以来,黄河曾数次大幅度改变河道。在这么长的河流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不同时期的黄河入海口相距甚远,北至天津,南到淮河口,甚至长江口。
早期黄河改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历史记载的最早一次主河道变迁发生在公元前602年,这不大可能是人力所为。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如果河“床”没有高出四周平原地面,完全弃绝旧河道,改换新河道,是不合自然法则的。
我们知道尤其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像黄河这样长度的巨江大河来说,抬升的河床却是例外。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黄河从黄土高原上裹挟而来异常沉重的淤泥,还因为当黄河从峡谷中穿出,奔涌而下的巨大坡度有助于沉淀。还有另外的因素是人力造成的。人类力图修堤筑坝锁困黄河,在洪水退去后淤泥沉积在河床上。黄河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是相对于流量来说,其泥沙格外多。任何类似长度的河流在这一点上都远不能与之相比。这是因为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易于侵蚀。对此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在新石器后期和历史早期,是否猎人和农夫开山毁林也加速了黄土侵蚀?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么人类在华北平原上黄河早期的改道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的间接作用。
五 干旱的西部
人们对中国大地改变最大的地区显然是那些易于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最主要的需要过去是, 现在也仍旧是食物。就生产食物的能力来说,存在三类气候分区。如果我们画一条巨大的曲线,始自北方的大兴安岭顶峰,向西南穿过陕西北部至兰州城,然后几乎成直线继续向西南延伸至拉萨以北的青藏高原,可以将中国分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两半。这条曲线划出两片疆域,一半是中国西北部的干燥地区,另一半是东南部的半湿润和湿润地区。还有可以划一道分界,隔开北边的半湿润区和南边的湿润区,大致可以秦岭为界。在秦岭以北,年均降雨量剧降至50至75厘米之间,这是渭河流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的特色。在秦岭以南的所有地区,降雨量都超过100厘米。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大片地区的年均降雨量超过150厘米。
在大曲线的西北边,很多地区年均降雨量少于13厘米,农业要靠灌溉。这道弧线本身是一条宽窄不均的带状地区,这里大多数年份有足够的降水,可以使用旱地耕作法从事粗放农业。在天山脚下的准噶尔盆地,也有大片土地可以栽种旱地作物。在春天,向东的气流穿过这条通道,产生足够的湿气维持原生的耐旱草原植物。同塔里木盆地不同,对于迁徙的匈奴人(Huns)、突厥人(Turks)、蒙古人(Mongols)来说,在历史上准噶尔盆地是一条舒服的通道。而塔里木盆地极其干燥,没有草原供游牧民族放牧马匹。我们对西藏的雨量分布所知不多。高耸的羌塘(Chang- tang)高原可能降水稀少。可是西藏的东部和东南部却远为湿润,印度洋上的季风是如此强劲, 甚至能够越过喜马拉雅山屏障,在
据记载,鄂尔多斯沙漠1月的平均气温可能会在零上几度,但是最低会降至-33度。 18 天气骤变是另一特征。秋天是最好的季节,艳阳高照但是夜晚凉爽,可是顷刻之间会突降暴风雪,或者与此相反,季风会带来倾盆大雨, 一时间将干旷草原变成微光闪烁的湖泊和激流四布的水乡泽国。夏天会刮来冰冷的狂风;人们可能会看到鄂尔多斯的牧童在8月穿上厚重的羊皮袄。
六 湿润的东部
中国气候主要受制于随季节变化的盛行风系。在冬天,北方季风主宰着几乎全部国土,向南的疾风从蒙古高气压地区吹来,在一个月之内扫过中国大部分地区,这是干季。尤其在北方,从11月到次年3月的全部月份中,每月的平均降水量只及全年总降水量的百分之一。同冬天的季风相比,从东南吹来的夏日季风远为弱小,它于4月到达中国南部沿海,但是要到6月底7月初才深入东北地区。它将雨水及时带给弧线东南的大部分地区,甚至于远远越过弧线,深入蒙古高原。可是同印度洋内陆季风相比,当东南季风刮到沿海地区和中国南方的内陆高原时,产生的降雨量则大为逊色。原因之一是中国南方的群山不够高,无法迫使大范围气流升到冷凝的高度。只有当季风气流撞到云贵高原和四川的群山时,才会产生滂沱的地形雨。因此四川著名的峨眉山是中国最潮湿的地方之一,年均降雨量接近2000毫米,超过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南方的雨主要不是地形雨,而是由于密度不同的冷暖空气团相撞产生的锋面雨。春季,来自南方的温暖湿气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在长江流域上空汇聚,因此在4-6月那里的气旋格外频繁。而中国北部只有到较晚的七八月才受到大量气旋的影响,到那时南方的气旋已开始减少。 20 因此长江流域的降水量不但比中国北方多,而且更为均匀。
中国东部降水的另一个特征表现在秦岭一线,在那个纬度以北,降雨的总量和次数都迅速下降。群山本身并不足以解释这种变化,因为在平坦的江苏省沿海一带,这一纬度南北之间的降雨量变化也很大。在长江入海口地区,年均降水量达1100毫米,一年中的下雨天可能长达130天,向北不足480公里,年降雨量下降到不足700毫米,只有50天下雨。21在中国北方,降雨稀少,降水量在每年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夏季雨水姗册来迟,经常到7月初才开始下雨,由于这些因素,农业的收成不太稳定。
中国东部的温度态势总的来说由纬度决定,也受到当地地势起伏的影响。纬度的影响在冬季尤其显著。离极地越近,天气越冷。大致说来,在中国南方沿海和西江流域,一月的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3到15度,霜冻极为罕见,所以这个地区可以说没有冬天。在长江流域,沿海1月的气温为3度,内地为5至6度。当人们溯江而上,深入内地,感觉气温变暖,冬天变短。这个事实十分出人意料。这看来同长江流域北部边缘地形屏障有关。四川省的红土盆地被秦岭和大巴山所环护,虽然它们的最高峰只有2000米,却成功地挡住了一些较弱的冷空气。与此相反,长江下游地区毫无遮拦地受到寒冷气流的侵袭。 22 1月份的冰冻线以秦岭的纬度为界。
华北地区的景观随季节而变化,而西北部移动的沙丘大漠和极为干燥的高原,除了气温,在四季的循环中似乎变化不大。四季对东北针叶林的外观影响也不大,就是冬季会覆盖层层积雪而已。热带的华南四季常绿。在中部的长江流域,显著的差异存在于三峡两边。当三峡东面的大地可能已经见冰飘雪时,三峡西面的四川盆地里野草还没有变黄,只有少许树叶飘落,麦苗像韭菜,一片葱茏绿色。 24 毫无疑问,在华北平原和高原上黄土覆盖的谷地中,我们见到最鲜明的季节性景观。在这些地方,一年到头旧貌换新颜,从深浅不一的绿色变成黄色,又从黄色变回绿色。

七 气候的波动
冰川期之间也穿插着温暖的时期。著名的古人类“北京人”就生活在冰川纪中一个较长的温暖潮湿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中却也不乏寒冷干燥的间歇,寒冷干燥时期的环境似乎使人难以生存。相比之下,人类在黄土高原留下的印迹稀少难寻。倾斜的高地和大大变暖变潮的气候终止了黄土积累,开始了土壤侵蚀的过程。然而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可能是植被。大片黄土高原被树木青草覆盖。紧邻戈壁滩的干旷草原上浅湖处处可见;湖边住着猎人和渔夫。当时的景观远比我们今天所见的土肥水美。
在中国历史早期的某个时候,中国北方开始越发干燥。这到底是因为恶化的气候,还是人为所致,仍悬而未决。有些学者争论说,在商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黄河下游比现在要温暖潮湿。几类证据似乎支持这种看法。例如,在商代遗址发现了现在已经绝迹的大象、獐、貘、犀牛、竹鼠这类喜爱暖湿气候的动物。26商代时占卜天气使用的牛骨龟壳上面的记载也证明在商代时气候更为温暖,尤其是更为潮湿。27然而这些证据都不成定论。动物生态学和甲骨文证据还不足以确定气候的变化。资料的欠缺很令人遗憾,我们因此无法确定古代人类在改变中国景观中的作用。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文献数量增加,我们可以言而有据地描绘出气候波动的图景。 28 诸如《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周礼》这类文献记载了某些植物开花,某种迁徙候鸟出现的时间。这些古籍说明在公元前250—前50年期间,黄河下游比现在温暖潮湿。对危害性霜冻和寒冷的记载指出在公元6世纪至8世纪之间,严寒冬季数量减少;但是在11世纪至14世纪之间,严冬格外多,在15世纪,寒冬的数量又下降了。显而易见,由于干旱和洪水对人们安居乐业有着切实直接的影响,中国编年史家对它们的记载格外用心。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干旱和洪水发生的比例大不相同。在公元4世纪、5至7世纪、15世纪,干旱盛行。至少在两个干旱期中,即7世纪和15世纪,造成人民大量迁移。
八 自然植被
可以将地形和气候简单地视为自然场景,人类力图适应它们。不过这些因素也发挥积极作用。地震,河道变迁,洪水和干旱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确切。自然植被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植物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部分。人剧烈改变了中国大地的植被。因为人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时间如此之长,在大部分地区原始植被已踪迹难寻,因此植被改变的确切程度难以估量。
在这条界线东面和东南面的地区,最初都是林地。同气候一样,将这条弧线视为一道宽窄不一的波状地带会比较精确。在森林和干旷草原之间通常有一个林地和草原的过渡地区。而且在远远深入弧线西边,但是水源充沛的山坡上,也长着一片片森林。因此茂密而高大的云杉林覆盖着天山和阿尔泰山冷湿的山坡。在另一方面,干旷草原的条状地带也突破弧线伸进森林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一片向东伸入辽河上游(西辽)。在大弧的西面,可以将植物分成彼此隔离的同心圈,这些同心植物圈既反映土壤类型,也反映离干燥的中心越远湿度越大所形成的湿度圈。从中心(一个盐湖或是一个干枯的湖泊盆地)向外,同心植物圈依次为盐碱植物群、沙漠灌木、干旷草原、森林-草原过渡带。在高耸的青藏高原上也可以发现以内陆湖泊和湿地为中心的同心圆植物分布带:中心是沼泽湿地植物,中层为沙漠灌丛,外层是通常长在多石平原和坡地上的碱性植物。在寒冷沙漠地区最常见的灌木是白色的驼绒藜(白柳)。在一些地区,这是唯一的植物燃料。还需要补充的是,在林地-草原大弧边界的西面,有大片地带实际上光秃裸露,没有植被。这里是广阔的沙丘大漠,遍布鄂尔多斯和塔克拉玛干的座座沙丘。
在大弧线以东曾经是浩瀚连绵的林海。一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着不同林带,从东北北部的针叶树森林延伸到中国南方沿海的热带雨林。东北的针叶树森林类似于北美欧洲的森林,生长着许多常见而且科属相近的树木,主要有落叶松,长白松,云杉,鱼鳞云杉,偃松,柏树。 30 在高耸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针叶林中主要是落叶松。在张广才岭和长白山上,云杉和冷杉最为常见。在连绵山系脚下的平原长满驳杂的硬木林,主要有枫树、桦树、椴树;在较干燥的地区是开阔的栎树林。至少在过去大约200年间,这里是广阔的草原,原上点缀着榆树、杨树和栎树。可能在更早的时代,这里曾经林木茂盛。气候显然并不阻碍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林地。
东北驳杂的硬木森林以南是人类居住之地。在那里的大片地区,有2000年之久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土地。天然植被几乎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人力充分改造的景观。这片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陕西的渭河盆地、东北辽河下游、辽东半岛较低的坡地、热河群山、山西高原、山东半岛。根据植物遗迹、零星文字记载和环境状况,这些大部分地方可能曾经森林密布,除此之外还有长在湿地和盐碱区特有的植物群落,比如繁茂于沿海低地和某些内陆洼地的植物。原始植被多半是以栎树为主的非常绿阔叶林。几种栎属栎树(槲栎、柞栎、栓皮栎)同小片的白蜡树林、榆树林,以及中国朴树交相混杂。 31 在华北平原上,在久远的过去和现在一样,沿河道生长着高大的柳树(杨柳和垂柳)、杨树;但是在过去,这些树不仅长在河边,而是漫生四野。如果我们对华北平原过去是否曾覆盖森林还心存疑虑,那么在华北平原潮湿的南部边缘淮河流域,这的确毋庸置疑。在目前,不仅落叶树,即使常绿的阔叶树也能生长在淮河平原。
继续向南,在长江流域我们进入了一个冬季不冷,夏季炎热的潮湿地区。这里的原始植被是落叶树和常绿阔叶树混合林,这个区域因此可以被视为两种阔叶林的过渡带,落叶林在北,常绿林在南。在长江中游,树林种类依地势高低而定。在缓坡上主要长着落叶阔叶林,而在山脚丘陵和邻近的平原上,可能经年常绿的树木较多,包括常绿栎树和榕树。32在长江上游,即从湖北西部上游地区到四川盆地,那里长期以植物种类繁多而著称。其丰富的程度远远超出被分类记裁的物种。只是在近年,水杉和台湾杉这类引起独特兴趣的树木才被发现。四川所生长的植物同这里的地形和气候一样丰富多样。温暖的谷地上长着热带植物,包括荔枝、龙眼和橄榄(青果)。在高山上终年积雪的地区,生长着高山植物。在二者之间是宽阔的林带,有山区针叶树带、落叶阔叶树和针叶树混合带,以及常绿阔叶树带。 33 在海拔不高的地方,包括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部分地区曾一度为阔叶林所覆盖。
在中国南方,即东从浙江东南部、西至四川西南部、云南的整个地区,原始植被是终年常绿的阔叶森林。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大片森林仍原封不动。主要长着常绿乔木,如栲树、栎树。 34 虽然以几种乔木为主,林中树木种类极其繁多。尽管植物属于几乎毫不相关的科属,但森林的面貌令人惊讶地整齐划一,树木有着同样圆形的常绿华盖,叶片光滑,类似皮革。树干笔直光洁,却不宜充当栋梁之材。森林的树冠高达30米以上,下面长着小树和灌木,但是并不厚密。藤蔓和攀缘植物虽然不少,却不及热带雨林中那样比比皆是。 35 在常绿阔叶乔木的森林中,竹丛在当地引人注目。竹子高矮不一,在海拔高的地方有个头矮小的青篱竹,在温暖潮湿的谷地是高大挺拔的麻竹和毛竹。 
在中国南方沿海以及内陆的一些谷地中生长着狭长的热带雨林带。林中也长着终年常绿的阔叶树。雨林的华盖遮天蔽日,高大乔木和棕榈伸展的树冠突出其上,可能高达四五十米。攀缘植物、藤蔓、攀藤棕榈和其他寄生性植物种类繁多。林间地面十分空旷,通常杂草稀疏。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14:32 , Processed in 0.0915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