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传统教育的分科还有用吗?”

已有 335 次阅读2022-8-23 21:06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05

把千斤顶放进工具箱时,

请把《尤利西斯》也放进去

传统教育的分科还有用吗?

 

也许,有必要将现实的实用性与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区分开来。现实的实用性包括修理轮胎、准备面试、检查你打算购入的房屋有没有闹白蚁等;而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则涉及我们如何投身于世界之中,包括接触这个世界上的艺术、人、历史、未来、最大的不幸与希望。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影响了我们大半的人生,并且关乎生活的质量,所以,它似乎也不那么超脱今天,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往往都超越了传统的分科,那么传统的学科划分能不能带来令人终生受益的学习呢?

 

你可以逐个说出7大海洋的名称吗?7大海洋众所周知。但是,如果你发现列出这7大海洋的名称有些棘手,那也不用感到意外。或许,并没有官方意义上确定的7大海洋。维基百科中说,所谓的7大海洋常常并非只有7个,如它可能包括亚得里亚海、爱琴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波斯湾,再加上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

那么,你会把所有的这些信息放到哪一个学科的筐子中呢?你可能会想,地理学或者海洋学。要么,干脆让这些海洋的知识自成一派好了。而这正是我们在教育中最常做的事情之一:把学习内容划分到不同的学科范畴中——地理、数学、历史等。每个范畴都拥有一整个如海洋般博大的知识世界,外延宽阔、内涵深刻

当然,正如海洋不止有7个,进入大学前,传统教授的学科也不止7门,除了地理、数学、科学、语文、历史之外,我们还可以加上经济学、视觉艺术、音乐、体育等。这只是大概的分类,其中的大部分学科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例如,科学被分为物理、生物和化学等高等教育阶段之前,传统的教育分科系统组织化程度较高,对学习贡献斐然,且划分学科能够确保教育的秩序

 

未来智慧洞察

在若干年的传统教育中,各个学科构成了完整的学习支架,并引导学习者获得成为公民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信息和知识。而且,每个学科及其子学科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它们有自己的重点关注范围以及特定的论证和解释模式。我们必须承认传统教育分科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必须时刻谨记萦绕在本书每一章中的问题:什么知识值得学习?我们必须追问,常见的学科划分能不能带来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前文中,我已经喋喋不休地抱怨了二次方程”“有丝分裂等主题在生活中没什么用;我也指出,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认为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往往都超越了传统的分科。或许,你很可能因此就断定传统分科已经过时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将赞颂各个不同的学科,而不是葬送它们。尽管,在传统的教学中,各学科都充斥着利基理解和利基问题,但是,它们仍为全局性理解和开放性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海洋

当然,即使我们愿意承认划分学科是有效的、恰当的,但仍然存在更进一步的问题:有没有其他分科体系,以别的方式来有效地组织知识或者使之与传统分科相辅相成?这个问题留待第8章解决,本章将尽量以巧妙地抽样的方式,重点介绍各个学科的优点

 

学习诗歌有什么好处

这样毫无益处:当个闲散国王,

深居山岩中,坐在静静的炉旁,

由老妻陪伴,向一个野蛮民族

发布各种奖惩法令,他们只知

贮藏,吃睡,却不知我是谁14

这寥寥几句便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19世纪诗人丁尼生的佳作《尤利西斯》的起笔。作者用70行诗句,娓娓道出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里的英雄,畅游7大海域、无惧风浪的水手尤利西斯在暮年返乡后的未酬壮志。他不安于室,往日冒险的回忆仍然在脑海中栩栩如生,无论如何、无论去哪,他渴望再度踏上征途。尽管修正主义评论家们认为诗中充满了反讽和自欺欺人,但这首诗歌至少还算直白易读

考虑到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问的好机会:诗歌有什么好处呢?有的人可能会希望一锤定音:半点儿好处都没有!一个3000多岁的虚构人物口中,吟诵出一大堆19世纪的比喻句会有什么实际用处?不管是这首诗,还是其他的任何一首诗,对我们找到好工作、修理漏水的龙头、发射宇宙飞船、商定合约都没有一点帮助。 这类怀疑论者总是会想当然地臆断,全局性理解和开放性问题必须是实用的。有时候的确如此,但有的时候,至少对于最底层、最不堪意义上的实用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事实上,能够洞察世界运转规律的真知灼见也可以算是具有生活价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首诗歌或者诗歌赏析都一定能重构整个世界观,我们只是不想把美之女神缪斯拒之门外而已

我曾经在一学年的课程中围绕着《尤利西斯》陆陆续续地组织了一项活动,主要目的是以此为例来说明教学法中的要点,这段经历对于全局性理解而言也十分宝贵。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尝试一下。(你会用到丁尼生的《尤利西斯》全文,你可以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这首诗。

小测试

 阅读《尤利西斯》,挑选出你觉得特别有力的、真正令你感到震撼的诗句。根据下列提示思考为什么这些诗句会让你感触良深:

●因为与“我是谁”有关。(具体是什么?)

●也许因为它和人类的自然天性有关,主题恢宏。(什么样的人类天性?什么主题?)

●也可能是因为丁尼生的行文措辞大气豪迈。(他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

  

这是一个直截了当的练习,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参与者们丰富多彩的回答让我非常意外。他们两两结对,仔细推敲彼此的想法并主动剔除过于个性化的回答,然后自告奋勇地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深刻而极富表现力地叙述了《尤利西斯》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明了原因和自己是如何被打动的

这个例子以及其他各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案都让我深信,诗歌里面蕴藏着全局性理解,哪怕诗歌在今天的美国文化中被认为是最没用的,被人们普遍忽视。我并不是说,仅靠阅读和思考一首诗歌就能获得恒久的全局性理解,仿佛诗歌是贩卖智慧的自动售货机似的(投入50美分的注意力,就会弹出智慧)。相反,是否能够从诗歌中有所感悟,取决于诗歌本身、阅读的方式、由阅读体验产生的思考光芒以及这种体验重现的频率。但是,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并且呼之欲出,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其中的典型范例。例如,法国大革命、越南战争之类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类范例为我们提供了拓宽思路的机会。在此,《尤利西斯》就是普遍地或个性化地思考诗歌艺术以及人类境遇的试金石

对诗歌的整体性思考很难回答应该选哪一首诗的问题。《尤利西斯》是不是绝对的佳作?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雪夜林边驻足》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15摘选一些《草叶集》 Leaves of Grass)16中的诗歌,当然还要有荷马的作品,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两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再来点儿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7、奥登Wystan Hugh Auden)18、威尔伯(Richard Wilbur19和平斯基(Robert Pinsky)20的诗作?这样可以吗?如果要跟上潮流,不如再选些蕴含智慧而又坚定的说唱歌词,或者艾拉·格什温Ira Gershwin)21保罗·西蒙的歌词?

这样够不够呢?事实上,这一大堆诗作明显带有强烈的性别和文化倾向。最终,正确的选择已经悄然而逝了

显然,应该选哪一首诗这个问题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这又回到了第3章的观点,我们需要像语文老师一样进行巧妙地抽样教学。不同学科的典型范例本质上都属于全局性理解,而且,不同的范例基本都可以发挥近似的作用——虽然可能不够精确,但每个范例都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之处。此时此刻,我们将越南战争作为愚蠢战争的典型范例,但换个时间、换个场合,我们或许就会有别的选择。选择、品位和背景环境息息相关。所选择的范例是否可能引起强烈反响?所提供的背景环境是否可以激发广泛共鸣?

在恰当的背景环境中,探究诸如《尤利西斯》或越南战争等文化标志具有实际的价值,这与生活直接相关,并且还能增添一些文化意蕴(可谓一举两得)。但仅仅只依赖文化标志仍然会有风险,因为文化标志几乎都反映了过去的文化,并且实力雄厚,它恰恰挡在了我们创造明天、鼓励为未知而教的湍急河道中央

未来智慧洞察

也许,我们有必要将现实的实用性与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区分开来。现实的实用性包括修理轮胎、准备面试、检查你打算购入的房屋有没有闹白蚁等;而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则涉及我们如何投身于世界之中,包括接触这个世界上的艺术、人、历史、未来、不幸与希望。超越现实的实用性影响了我们大半的人生并且关乎生活的质量,所以,它似乎也不那么超脱。或许,你在把千斤顶、卸胎棒放进自己的工具箱时,也会愿意将《尤利西斯》及其同类一起放进去



《雪夜林边驻足》

https://wenku.so.com/d/a121759aef0c8e2d1b089a753aeb527b

雪夜林边小驻诗歌赏析

余光中翻译)

 

https://www.sohu.com/a/298325420_676908

【朗诵】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足》| 央视董丽萍

 

https://www.ruiwen.com/wenxue/sanwen/705385.html

雪夜林边驻足散文




https://wenku.baidu.com/view/ebc9860af78a6529647d5331.html




附录

顾城的诗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通共只有两行,其意旨也未见得多么深刻,但我们读后却难以忘怀。原因是什么? 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们,不是诗歌以外的“思想”,而是“诗本身”! 是深层意象这个精灵坚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 意象在这里,是完成了内容的形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人为这短短的两行诗冠以《一代人》这个博大的标题,这就为我们规定了进入此诗的视角——社会评判性质的视角。但诗人没有“说明”,他是在“呈现”。“黑夜”象征着那场空前的浩劫;“黑色的眼睛”在这里具有双重寓意:一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所熏染,一是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了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在“黑色的眼睛”这个深层意象中,受骗和觉醒被神奇地结成一体,它们互为因果,互为向度相悖(肯定和否定),这正是庞德所说的:“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言的道”(转引自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序》)。这首诗体制短小,但有筋有肉有骨有气,是深层意象诗中的佼佼者。

附录2

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顾城,曾经一度被这个名字倾倒,单纯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

朦胧诗,在我看来是很特别的存在,它让我一度以为“看不懂的,才叫诗。”

顾城无疑是朦胧诗最鲜明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代人》的那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被无数人提及过,虽然对有些诗歌所要表达的东西似懂非懂,但是依旧很喜欢朦胧诗的意境,就像弥漫着的大雾,好似能抓住,却又抓不住,这种感觉很微妙。

顾城,他的人和他的诗,都一样朦胧。他的诗总给人捉摸不透的感觉,可是后头对他的生平了解一些之后,有时候就会觉得他的诗有一种病态和黑暗在里头,就像是笼罩了一层氤氲。可还是喜欢他的诗,尤其是那些短小而惊艳的小诗。

《远和近》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多想爱》——顾城

走累了

走进深秋

寺院间泛滥的落叶

把我覆盖

多想跌倒

在喧哗中

没入永恒之海

多想,爱

等到骨头变白

让手和头发

到白蒙蒙的雨中去旅行

让手握着手

静静地变成骨骸

《美》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

却无感无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奠》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诗情》

一片朦胧的夕光

衬着暗绿的楼影

你从雾雨中显现

带着浴后的红晕

多少语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们走进了夜海

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悟》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土地是弯曲的》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那蓝色就是语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却凝固在嘴边

还是给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泪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泡影》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2-8-26 21:22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作者在1938年的时候所写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我爱这土地》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本诗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可以说作者艾青完美地做到了将时代的投影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这首《我爱这土地》中的感情十分真诚,富有感染力,更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在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值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那时候疯狂地肆虐在中国大地,于是作者抱着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英文译文
I Love This Land

If I was  a bird,

I would sing with my hoarse voice:

Of this land was buffeted by storms,

Of this river turbulent with our grief,

Of these angry winds ceaselessly blowing,

And of the dawn, infinitely gentle over the woods...

--Then I would die,

And even my feathers would rot in the soil.

Why are my eyes always brimming with tears?

Because I love this land so deeply...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这首诗以"假如"开头,这个头开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沉思之感。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历代诗人所反复咏唱的杜鹃、鹧鸪那样,稍一点染,即具有一种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蕴,而是全靠作者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新的艺术追求。再则,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也和古典诗词中栖枝的黄莺、啼血的杜鹃、冲天的白鹭等大异其趣,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作者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作者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诗的首句集中展现了作者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在个体生命的短暂、渺小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难,因而格外动人。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这种忧郁表现在两点:其一,强烈的抒情色彩。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自白。作者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这四句诗并没有具体所指,但它们以更形象、更广泛的泛指性,扩大加深了这使命的内涵。作者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作者作为一只鸟,就要为这一伟大的时代歌唱。其二,写实和象征交织。作者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但作者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信念,作了美妙的抒写。

这首诗在抒情上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动心弦。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写这些对象时达到了穷形尽相、淋漓酣畅的地步,充分体现了这位自由体诗人的艺术特色。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因为"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作者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是作者艾青的自由诗创作不同于其他自由诗作者(如田间)的一个重要特色。《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也不例外,且看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的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愤的""激烈的""温柔的"等许多修饰语,就可窥见其中的奥秘了。以上所说的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为作者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诗篇却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便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艺术特色
篇幅短小,构思精巧

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然而又将这些感情浓缩在10行的诗句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这首先是因为作者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不是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而是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不觉。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鹧鸪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作者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作者却特别亮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更能感到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片浸透着苦难的土地,作者也要无条件地去爱,要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去为这片土地而歌唱!接下来,作者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有动有静,有近有远,境界开阔,气势恢弘。作者在"土地、河流、风、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修饰语,使它们一个个都转化成了富有象征意味和暗示力的画面。从构思的角度看,到这里,作者仍然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作者借这个形象,象征性地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至此,诗的感情已达到了高潮。

巧妙转换,另辟诗境

通常来说,诗情到达高潮之后,再接下来抒写难度就很大,写得不好,就难以为继,或画蛇添足,或前后脱节,或情思弱化,难以压阵……但作者却巧妙地宕开一笔,隔开一行,做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后,开始巧妙转换,另辟诗境,写下了两行形象突出,感情进一步升华的结尾。有怦然心动,过目难忘,吟诵不已之感。

第一,抒情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像,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二,写作手法作了转换。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8:15 , Processed in 0.0826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