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八百里秦川行之八:下山体验过渡性

热度 1已有 323 次阅读2019-9-8 19:25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在下山的路上,不知谁问了一句:“太白山北坡风大还是南坡风大?”雷主编指着一棵树说:“这就是旗帜树,旗帜树的树枝向一侧生长。”顺着雷主编所指的方向,我果然拍到了下面的这棵旗帜树。


旗帜树迎风的一侧生长困难,树枝基本向背风的一侧生长,利用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哪一侧是盛行风向。从太白山顶的旗帜树可以看出,太白山北侧的风力明显强于南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一方面,中国冬季风势力比夏季风要强;另一方面,秦岭山脉北坡陡峻,南坡缓而长,冬季风对山顶植物的影响就比夏季风更大。

在向下走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旗帜树。这种旗帜树,向路的一侧枝条茂密,向山的一侧稀疏。


雷主编说,虽然都是旗帜树,但形成的原因不同。这里是因为争夺阳光,向阳光一侧的树枝生长茂密,背向阳光的一侧的树枝较少。我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旗帜树在主要表现在下部,树的上部树枝生长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雷主编提到的阳光,确实是主导因素:树的下部光照弱,所以向阳光一侧生长明显,而树的上部因为高的原因,容易接受到太阳,所以两侧差异不明显。

下山过程需要坐小索道,那里排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说,排队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后来雷主编说,工作人员故意把时间说的长一些,可以分流游客,但把下山的命运交给小索道,还是有些不甘心。正好几位老师跟着岳教授赶了上来,岳教授说,徒步下山大约也就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20左右的队员决定跟随岳教授徒步下山,正好可以多听听岳教授讲解。

其实就算等待的时间不用一个半小时,我也感觉徒步下山更好。记得去年到崀山的时候,上下山都没有选择索道,果然就看到了许多索道上一定看不到的风景。比如,八角寨有个清风巷,巷道长70米,宽大概两三米吧,壁高恐怕超过40多米。清风巷其实是丹霞巷谷,它是由岩层垂直节理裂隙经流水侵蚀、下切、拓宽发育而成的。类似的奇异风景还有很多,这些是坐索道肯定看不到的。

果然,下山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的植被确实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过渡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线。例如,高山上主要是高山草甸,但也有个别低矮的针叶树种。随着海拔降低,首先看到的是针叶树种变的更加高大,然后慢慢地零星出现的阔叶树种,如红桦。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阔叶树种越来越多,到了乘车点附近,就变成针阔叶混交林了。

所以,我们通常说,多少米到多少米是某某植被,高于多少米是某某植被,指的是只是一个大致高度。实际上,垂直分异的变化已经够剧烈了,仍然能看出逐渐过渡,水平方向更是如此。记得去年从湘西回长沙,经过雪峰山。大巴车下一个长长的坡,走一段平坦的路,接着又是一个又长又陡的坡。如此反复,大概下了五、六个长长陡坡,才进入平原地带。原来在我的印象中,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就是一条线,实际经过才知道,所以阶梯分界线,就是急剧变化的过渡带。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9-9-8 20:18
从路老师轻松的文字学到很多书本外的的知识。
回复 ludog 2019-9-12 20:15
geonet: 从路老师轻松的文字学到很多书本外的的知识。
所以研学还是很有必要,小尺度有许多特殊性,实地看能感受到。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15:34 , Processed in 0.0744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