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udog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34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人地协调观下的水资源教学

热度 1已有 511 次阅读2020-10-20 19:27 |个人分类:教学思考|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今天上午,学校举行了优质课活动,刘老师执教了《水资源》一节。刘老师用节水标志导入新课,让学生看像什么,讨论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着让学生观察世界水资源分布图、水循环图,引出水资源的概念,以及与降水的关系。

接下来运用教材中的径流带,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得出南丰北缺的结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引出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观察发现东线和中线都到华北地区,引出为什么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并让学生分析。然后是时间上的,包括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以及解决措施。最后是我国水危机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讨论解决措施。

我听课后感觉,本节课的逻辑主线没有问题,教材是先讲了时空分布不均,然后才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从易于认知的角度,自然是水资源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结合一起最好。但本节课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安排学生讨论,既缺乏背景知识,又没有提供相应的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没有材料,让学生如何合作探究?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的优缺点,中线能够全程自流,东线不能,但这需要材料。如果我们给学生提供以下两幅地形剖面图,学生一看就能看出来,哪条可以自流,哪条不能。

(这两幅图用来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哪条能自流,很直观)

探究华北地区为什么缺水时,同样没有为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整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实是很难的。再如,浪费水资源和水污染后,让学生讨论如何改变。这个问题就有点大,没有明确的指向,应当让学生清楚,讨论哪个问题,是讨论水污染,还是浪费,是解决措施,还是别的。

下面,我想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谈一下水资源教学。人地协调观要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能够理解人类活动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从育人价值来说,学生能够从“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多个方面理解所包含的见解和观点,在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认识到人地协调观是我们必须遵照的基础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回到本章的主题自然资源上来,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纽带,人类正是通过开发和利用资源,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自然资源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资源观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落实人地协调观的重要载体。

以水资源为例,“地对人的影响”,就是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如何影响我国水资源特征的。例如,水资源为什么时空分布不均匀?可以运用降水量分布图、南北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东部主要河流径流年变化图等来分析。好啦,“地”就是这个样子,“人”应当如何解决呢?这就是解决水资源的措施,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当然,这些措施是否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不必涉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关注身边的,例如,栖霞春季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民请钻井队钻井?特别是去年,钻井的特别多,有的井深达一、二百米。重要原因,是栖霞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前年和去年是降水相对少的年份,地表水严重缺乏,农民被迫花钱请人钻井。二是关注热点,例如,海绵城市建设,就是人地协调的典型。

(去年,栖霞经历连续两年降水少,钻井的很多。利用深层地下水,特别是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是人地协调观中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绵城市有许多考题中出现过,我们就需要关注。城市不透水层面积大,暴雨容易遭遇内涝,“城市看海”。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通过设计雨水花园、保留湿地、绿地,暴雨时能尽量像海绵那样吸纳雨水,同时还能净化雨水。缺水季节提取利用,这就是人地协调的典型例子)

再如,分析华北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这位老师的思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都输往华北,说明华北缺水。华北为什么缺水呢?再进行分析。我感觉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不能从南水北调工程反过来推华北是缺水的,而是应该分析华北为什么缺水,缺水到什么程度,所以南水北调非常有必要,那就是如何设计路线的问题。如何分析华北平原缺水?同样应该给学生提供资料,这里的降水总量如何,季节分配,包括华北在内的我国几个典型地区耕地、人口和水资源占全国的比例,这样分析,南水北调就是势在必行的。

水资源备课和教学时,要重视地理图册上的材料使用。我发现许多老师备课时,好像基本无视有本地理图册。实际上,地理图册上的许多图,用好了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以水资源为例,教材上的图是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地理图册上的图,则是水资源带与河流径流量分布,这个信息多丰富啊,是吧。

还有一个问题,上课时要不要给学生圈画出重点?传统的课堂,地理课给人的印象就是画重点、记笔记,然后背上来。各级优质课中,教师似乎再也不敢给学生划出重点内容了,也不敢让学生整理重要问题。我感觉这大可不必,不要说常态课,即使是优质课,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就要对平时的教学有指导。天花乱坠地讲一通,活动的轰轰烈烈,最后学生掌握什么?不要一提到掌握什么,就是传统的,好像就应该抛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要重视地理思维,但任何思维,都不可能脱离基础知识独立存在。所以,帮助学生整理一下,重要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思维方法,有何不可?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是优质课,就不敢整理,就不敢说要掌握什么。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shhjey 2020-11-4 18:59
来路老师这里踩踩,路老师的文章我是必看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8:35 , Processed in 0.0742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