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空使者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41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巧用乡土案例三洞沟探究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已有 522 次阅读2015-7-26 07:31 |个人分类:地理实践考察开发|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长寿区, 桃花溪开发, 乡土案例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课标1的行为动词“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 “结合实例”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本节课以河流地貌为实例,侧重分析外力作用。本人力求通过对乡土案例长寿三洞沟河谷地貌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甄别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辨别能力。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诸多深远的影响,三洞沟沿岸的水电站、水岸风景、农田菜地、聚落、公路分布等都具体深刻。本人侧重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和交通线路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力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积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家乡发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作为一个以外力作用为主的地表形态的实例,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对第一节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运用,学生通过第二节和本节的学习,可以学会分析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学会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部分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教材先介绍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然后详细分析了河谷的形态及演变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并对构成冲积平原的三个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在第二大部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河流地貌的特点,说明了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形态、规模和集散程度的影响。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张家界的河谷、冲积扇形成的演示实验、聚落发展的预测,还插入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这些是用具体实例来辅助说明,资料比较丰富,同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学情分析

    本节的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有一些新概念,如溯源侵蚀、河漫滩等,而且本节主要体现了地理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较高,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想象能力。

    高一的学生对于河流有一定的认识,也都有对聚落的直观概念。同时,高一学生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有一定兴趣,由机械记忆逐渐变为以理解记忆为主。加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具备了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能力。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小,但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作为理科生,对知识要求不高,对身边地理问题的兴趣较大,喜欢参与课堂活动,能够配合老师开展相关实验,获得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水流侵蚀的演示实验,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的类型及其影响。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观察家乡河流桃花溪三洞沟河段不同河谷形态,尝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动手参与河流堆积地貌的演示实验,体会冲积扇的形成过程。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观察家乡三洞沟河段不同堆积地貌形态,尝试分析有别于教材河流堆积地貌的原因。

    3)用讲解、观察、实验、乡土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从身边地理问题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针对理科班学生知识难度要求不高,同时力求把乡土案例教学完整呈现,故对本节内容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和取舍,内容压缩为一节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长寿之所以是“长寿”,是因为在我们居住的城市当中就有山有水,上节课我们通过菩提山来探究了山地的形成及其对交通的影响,同学们收获颇丰。桃花溪从新旧城区穿城而过,其下游河段三洞沟长度不足5公里,却密集分布着三级瀑布、三道岩洞、三壶水潭,集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于一体,非常典型,沿岸人类活动密集,风景秀美,已经成为长寿居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这节课我们走进三洞沟一起来探讨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播放视频《城市峡谷三洞沟》】领略三洞沟绮丽风光,感悟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点出三洞沟峡谷段的三种河谷形态“VU→┕┙”的不同分布位置,激发学生对河流侵蚀地貌的思考。

【播放幻灯片】通过观察“浑浊流动河水的GIF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进而推知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

【板书】(一)河流的侵蚀地貌

【播放视频】 通过观察“流水侵蚀的演示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观察实验坡面形态是倾斜的,说明地势起伏是流水作用的前提,是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基础;二是观察在流水不断作用下沟谷在长度、深度、宽度方面的变化,从而引出流水溯源、下切、侧向侵蚀的不同作用及其对河流发育的影响。

【探究活动】结合三洞沟三级瀑布,帮助学生理解溯源侵蚀及其对河流演变的影响。


【板书】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77倒数第一、二段,填出以下表格。

河流发育阶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侵蚀类型

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侧蚀为主

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流变深、变长

河谷展宽,连续河湾

使河谷展宽

成因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

凸岸沉积,凹岸侵蚀

河流落差变小,流速减慢

河谷横剖面

V

U

┗┙槽型

【探究活动】 阅读理解教材关于VU→槽型河谷演变的过程分析。河流发育初期,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下切、溯源侵蚀强烈,河谷加深、延长,呈现V型。不断发展,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呈现U型。经过漫长的过程,侧蚀加剧,河道左右摆动,形成更加宽浅的槽型河谷。但是,在当今多数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往往也会依次存在VU、槽型河谷形态,比如长江上游虎跳峡、三峡,中下游宽谷。 为什么呢?启发分析关键还是长江上游陡峭、中下游平缓导致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表现不同,尤其是流水下切、侧向侵蚀的不同造成,再结合三洞沟上游峡谷段和下游宽谷段的河流落差不同来印证地势起伏对河谷形态的不同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分析的思路方法。同时,还要指出像三峡河谷、三洞沟峡谷、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貌的形成还可能与内力作用有关。往往是地壳强烈抬升和流水强烈下切相伴而行,塑造了诸多大峡谷,比如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等。

【承转】流水的下切侵蚀能不能一直发展?

【探究活动】阅读理解教材“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知识难点。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这时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流在惯性作用下直冲凹岸,导致凹岸水量增多,流速快,河流在凹岸侵蚀,河岸陡峭、后退,而凸岸水量减少,流速较慢,大量泥沙堆积,河道变浅,向河中变迁。不断发展,河道弯曲,河流形态显著改变。

【拓展应用】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拓展应用分析,如图,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比如,凹岸建港口,需要加固防溃堤,凸岸适合淘金、挖沙作业,荆江河曲多水流不畅易发洪涝。

【承转】河流携带的被侵蚀的物质能不能一直带着呢?不会!当河流将这些物质沉积下来的时候,就会形成沉积地貌。

【引导读书】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板书】(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播放幻灯片】 乱石滩形成于山区河流的急流处,因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搬运力强,细小泥沙被搬走,粗大的乱石、卵石堆积在河谷中。

【播放幻灯片】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板书】冲积平原的组成

1.洪积——冲积平原

【学生参与实验】参考教材80页,用粗细不等形状各异的大米、小米、南瓜子、黄豆、花生米代表河流侵蚀产物,慢慢倾倒在展开的书页前,来演示冲积扇的形成过程。讨论两个问题:

1.堆积体的形状如何?2.堆积物颗粒的粗细如何分布?

分析结论:具有扇形特征。堆积物粗细分布具有杂乱性。原因只受重力作用,粗大圆形颗粒有可能滚动更远,而实际冲积扇的形成,还受流水浮力影响,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从冲积扇顶向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探究活动】阅读理解教材关于冲积扇的形成分析。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三洞沟两岸的一些支流冲沟处水流携带泥沙在汇入桃花溪的山前缓坡处堆积形成了多个冲积扇雏形,但是不够典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支流水流小,携带泥沙量有限,同时,两岸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较好,泥沙冲刷少,总体泥沙堆积少,可以推测,如果遇上某次大暴雨,形成泥石流,有可能会堆积形成洪积扇。

【承转】到了河流的中下游,又会形成怎样的地貌?

【探究活动】阅读理解教材关于河漫滩平原的形成分析。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惯性作用下直冲凹岸,导致凹岸水量增多,流速快,同时产生弯道河流,大量侵蚀凹岸物质,并搬运到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桃花溪三洞沟下游两岸总体河谷狭窄,而且,河流较小,携带泥沙不足,不利河漫滩的发育扩大,难以形成大块平原。

【板书】2.河漫滩平原

【承转】在河流的入海口处,又会形成什么样的沉积地貌呢?

【探究活动】阅读理解教材关于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分析。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不断形成沙洲→岛屿→连片两岸→河流改道再淤积→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汊纵横。那么桃花溪的长江汇合处能否形成三角洲呢?观察可知没有。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第一,桃花溪水量较小,加上水土保持较好,带来泥沙量较少,汇河口位于长江的凹岸,水流较快,被长江水流侵蚀带走,而且没有海水顶托,泥沙难以沉积下来。

归纳总结:三角洲形成的条件:①河流携带足够泥沙②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③海水的顶托作用。

【板书】3.三角洲平原

【承转】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探究活动】阅读理解教材关于河流冲积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孕育了我们人类文明,比如黄河、长江、尼罗河、阿拉伯河流域古文明。世界大河沿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河流地貌对人类的聚落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中,冲积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影响比较明显。讨论四个问题:1.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哪些利弊条件2.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对聚落分布位置的影响?4.三洞沟河谷沿岸有着哪些人类活动呢?河流地貌对于聚落、公路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呢?

讨论总结:三洞沟两岸聚落、菜地密布,公路沿河延伸,充分体现了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有利条件: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平坦肥沃土地,有利耕作,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公路、水运方便,有利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方便人们生活居住;(2)不利影响:河漫滩地势低平,易发洪水淹没,河谷两岸坡陡易发滑坡、泥石流,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3)聚落分布:人们为了兼顾取水和防洪,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漫滩向山坡过渡的平坦地带,三洞沟沿岸平地较少,土地供给较少,聚落分布较稀疏。同时,避开滑坡、泥石流易发地段,沿河公路成线状延伸,方便人们出行。

分析结论:对比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

原因

高原地区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狭长的条带状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条带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或地表水较丰富

冲积平原

聚落分布最密集 ,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

带状团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捷

[板书]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考察三洞沟河谷来探究了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我们深深感觉到地理课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就能把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习更接地气,更加真实可用,通过乡土案例学习能够更加科学的了解、认识家乡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情感。

[

课堂活动] 读图回答(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地;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课堂小结】河流地貌的发育

 评析 本教学设计在认真分析和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握得很好,教学目的明确,结合多媒体的演示,通过观察和参与演示实验来获得直观体验,能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同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应用乡土案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超越了书本局限,充分挖掘了乡土案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对比分析、拓展应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既能巩固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实用价值。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8 19:14 , Processed in 0.0633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