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crj542502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4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yangshuowaishi普通高中学考地理知识点整理 湘教版必修Ⅰ

已有 532 次阅读2016-2-19 16:12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普通高中, 知识点

  宙中的地球

、宇中的地球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

1.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2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文本框: 其他行星系统(七个)

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日地距离:约1.5亿km

 

银河系

 

                               (直径8万光年)                                          

可见宇宙

 

地月系(中心天体:地球)

月地距离38.4万千米

 

 

 

河外星系

 

            级别:总星系            

                 

(三)普通而特殊的地球

 1.普遍性: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及相互关系看:

2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同向性:公转方向一致

近圆性: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1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注】a.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b.哈雷彗星顺时针(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周期为76年。                      

2.特殊性:具有生命存在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稳定的太阳光照

①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1)宇宙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有充足的液态水

 

                        2)自身条件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波长范围:①紫外线区:﹤0.4微米;②可见光区:0.40.76微米;③红外区:﹥0.76微米

3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占总能量50%);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①维持地表温度

4.对地球的意义  ②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提供能量

③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5.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

大小为8.24/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是黑子、耀斑和太阳风,周期约为11

 

1.太阳大气结构分层与太阳活动(如图2

②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1)太阳大气活动  

2

 

③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耀斑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原因: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的短波辐射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扰动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

2)表现   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耀斑);

产生极光:地球高纬度地区(太阳风)

     对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11)相关(太阳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太阳活动低峰年气候平稳)

文本框: 晨昏线二、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旋转中心:地轴)

 自西向东

1.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

N 3      S 4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图4

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h(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

 

2.周期1恒星日 = 23564(即地球自转360°,真正周期)

5

 

线速度:由赤道(1670kmh)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0(纬度同线速度大小同)

 

3.速度

 

【点拨】晨昏线的特点:①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平分地球;②永远平分赤道;③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④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即: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球自转

 

1昼夜交替

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即地球昼半球

和夜半球的分界线,5

 

1)原因

 

2)周期:1太阳日﹦24小时(地球自转了360°59′,作息时间)

2.地方时(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西边早

文本框: a.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b.	纬度同,地方时不同。
c.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定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   换算: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15度相差1小时

              换算原则: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在西侧“—”)

3)区时

    1. 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某时区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如东三区中央经线度数为

      3)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就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3×15°=45°)

      提醒】:时间计算公式

      1.求区时步骤:

      ①求时区=已知经度数÷15 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②求两地时区差=∣已知地时区±所求地时区∣﹝两地同位于东(西)时区用“-”,分别位于东、西时异“+

            ③求区时:T=T± 两地时区差×1小时(注:东“+”西“—”,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在西侧“—”

      2.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①“±”:东“+”西“—”;②“经度差”:两地同位于东(西)经范围的经度相“—”,分属东(西)经的经度向“+”】

      4 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

       

      向东过日界线一天

      向东过日界线一天

       

      自然日期变更线:0点经线

       

      向西过日界线一天                                                        

       

       


5)北京时间=8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116°E地方时)

文本框: 即:南左北右赤道无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

3.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     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赤道上无偏转

方向:自西向东

 

 

(三)地球的公转

 

 


1. 公转特征

速度

 

 

远日点最慢(7月初)

 

 

          

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26(如图6

2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在南北回归线间回归运动

一个周期:1回归年=36554846(绕太阳公转360°59′)

①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如图7)                       

23°26N

 

 

23°26S

 

7

 

 

 

 


. 在图7中分别写出abcde的节气及其日期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 北半球(7)昼夜状况(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

赤道平面

 

. a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到b时昼最长夜最短

6

 

.de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到e时昼夜平分

.bc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到c时昼夜平分

.c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到d时昼最短夜最长

②规律: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图)(图8

                                                                                                                                                                                              

 

 

 

 

8

 

 


. 判二分二至日方法技巧:

a. 地轴北端左斜左为冬(至日),右为夏(至日);反之,地轴北端右斜则右为冬(至日),左为夏(至日);

b.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判二分日:夏→秋→冬→春→夏

.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及北半球昼夜状况: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速度先变快,到近日点最快,后变慢

 

速度先变慢,到远日点最慢,后变快

 

速度逐渐变快

 

速度逐渐变慢

 

    A                    B                   C                 D                 A

 

. 【探究】

  .在图8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不做特别说明一般为逆时针方向)

. 在图8中判ABCD的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纬度。

.在图8中标出远日点E、近日点F

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方时为12时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90°)

变化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②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 纬度差(注:纬度差=∣所求地纬度±已知地纬度∣,两地在同一半球

                                            用“—”,反之用“+”)

变化规律

a.纬度变化(不同地点同时刻):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b.季节变化(同一地点不同时间)

                         节气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23°26N

赤道(0°纬线)

南回归线(23°26S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北半球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摆动所致。

判断昼夜状况技巧:  a. 昼弧长于夜弧,则短,反之,则长;

b. 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

规律

.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

.北半球                     大(南半球相反)

                    

           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

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极夜范围

达最大(南半相反)       

【附】表格记忆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节气

项目

冬至日

1222日前后)

夏至日

622日前后)

春分日(321日前后)或

秋分日(9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纬度

23°26S(南回归线)

23°26N(北回归线)

0°纬线(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

分布规律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赤道上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等长

(即:昼=夜长=12h

极昼、极夜地区

极夜范围: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极昼范围: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极夜范围: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极昼范围: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光照图

9

 

          春、秋分       冬至日      春、秋分      夏至日        冬至日

 

10

 

春、秋分         夏至日          春、秋分         夏至日

判读下列光照图所表示的日期与晨昏线?

13

 

11

 

12

 

 

3.四季更替

1原因: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2纬度差异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天文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

北极圈(66.°34N

 

北寒带

 

2)类型              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

 

气候四季(北温带国家):春季(345月)

文本框: 温馨提示:南半球日期与北半球相同,但季节相反哦!

北回归线(23°26N

 

夏季(678月)

赤道0°)

 

 

秋季(91011月)

南回归线(23°26S

 

冬季(1212月)                                                      

 


南寒带

 

 

南极圈(66°34S

 

 

4.五带的划分(如图14

  1. 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14

     

    2)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纬度、五带的关系:

    α=黄赤交角度数=南(北)回归线的纬度=1/2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1/2热带范围

          ②南(北)极圈纬度=90°-2α=北(南温带范围)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四、地球的圈层

(一)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类型及其特点

      1.横波:只能固体中传播

      2.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3. 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

(二)地球的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

1.大气圈

2. 水圈: 组成: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类型:大气水、生物水、海洋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3. 生物圈: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圈层。

(三)内部圈层

    1. 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地壳:大陆厚(平均17km)海洋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如高山、高原平均厚度33km

——莫霍界面地下约17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2. 分层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液态,岩浆主要发源地)和地壳组成岩石圈。

       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地下约2900km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外核: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在该层不能传播。

                                      内核:固态

  1. 地壳组成最多的八种化学元素:氧(含量最多元素)、硅、铝(含量最多金属元素)、铁、钙、钠、钾、镁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 矿物:化学元素在岩石圈 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1)基本存在形式:气态(如天然气)、固态(绝大多数矿物)、液态(如石油、天然汞)

    单质或化合物

     

    有用矿物富集

     

          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地壳

常见成岩矿: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矿产

能源类矿物:煤、石油、天然气

 

重要矿

 

非金属矿

2)分类

 

 

 


贵金属:黄金、白金

 

金属矿

 

 


(二)岩石

  1. 三大类岩石:                      

1岩浆岩:  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分类  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石,如玄武岩

2)沉积岩   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

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煤层、石灰岩

             特征:①有层理结构;②有化石

3)变质岩

 

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核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

文本框: 冷凝文本框: 重熔       (即变质作用)

常见岩石:如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石英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过程(如图15

2)意义:

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③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地表的环境

 

(外力作用)

 

 


15

 

二、地球表面形态

1.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形成山脉、盆地

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

常见类型

成因

地形表现

未被侵蚀地貌

侵蚀后地貌(地形倒置)

背斜

岩层受挤压

向上拱起

 

向斜

 

背斜

 

山岭

谷地(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破碎被侵蚀)

向斜

 

岩层受挤压

向下弯曲

谷地

山岭(原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较坚硬,不易被侵蚀)

断层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

地垒

 

地垒

 

地堑

 

地堑:成盆地或谷地(吐鲁番盆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地垒:成山或陡崖、或断块山(华山、峨眉山、

庐山、泰山)

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 向斜:找水(向斜构造利于地下水储存);找矿(如煤、铁矿等)

  2. 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修隧道(原因:岩层向上拱起,不宜坍塌,较安全;   

        地下水向两侧岩层流走,利于排水)

    c.断层:断裂处找水(如泉水);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否则可能诱发地震、滑坡、渗漏(水库)。

    2)板块构造学说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沿赤道自西向东)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是大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④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张裂处形成裂谷和大洋中脊;碰撞处形成褶皱山系、岛弧和海沟。

板块相对移动

边界类型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裂(←∣→)

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碰撞

(挤压)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消亡边界

形成高峻山脉和

巨大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屿、

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3)火山、地震活动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主要表现: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2)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形式(原因)

对地貌影响

分布地区

流水作用

侵蚀

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河床不断加宽加深成V”形谷

常形成峡谷、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瀑布;石漠化、红漠化(水土流失)

 

湿润、半湿润地区((如长江三峡、如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黄果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区(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瑶琳仙境)

堆积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①洪积扇或冲积扇(出山口处);

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

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形成戈壁、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和风蚀洼地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堆积

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冰川作用

侵蚀

在高纬或高海拔地区,冰川对途径地面的刨蚀作用

形成冰川谷地又称冰川U形谷;在冰川源头形成冰斗、多个冰斗之间形成角峰、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挪威峡湾、青藏高原的青海湖等)

堆积

在冰川化时,携带的泥沙石块等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如青藏高原)

三、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及原因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A

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① 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气温上部冷下部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水汽、固体杂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就生存在对流层底部

平流层

(B)

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平流层中的O3吸收太阳紫外线)

②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气温上部热下部冷)

③有利于高空飞行(平流层大气稳定,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

(C)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80500千米高空,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具体选择性。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波长>0.76微米);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波长<0.4微米)

可见光(波长0.40.76微米)被削弱的很少

2)反射——无选择性。主要是云层、水汽的反射。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如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散射——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

太阳暖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例如,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易出现霜冻;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16

 

17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6或图17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5.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地面辐射越弱;反之则越强;

②下垫面:地面的反射越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辐射越弱。

6. 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其中绝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把地面损失的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即温室效应。

举例: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人民常用人造烟雾的办法,使地理的蔬菜免遭冻害,是人造烟幕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三)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 大气运动方式: 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② 水平运动,表现为风

  2.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图18

     

    18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1. 特点:

    ①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高温上升,低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大气::高压流向低压.

    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同一垂直方向上  近地面气压永远高于高空;

    19 海风         20 陆风

     

                      近地面与高空的高、低压相反。

    ⑤等压面上:高(压)凸低(压)凹。

  2. 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1.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

    21 谷风          22 山风

     

    大陆形成“海风”(如图19)

  2. 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

    海洋形成“陆风”。(如图20

    ②山谷风

  1.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如图21)

  2.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

    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图22

    ③城市风:城市化气温高,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

    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

    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

    23

     

    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

    以内。(即城市热岛效应。如图23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向:即指风的来向)

1、成因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理想中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2. 风向    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约45°)。(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越大。决定风向、风速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1. 风力(风速):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

     (五)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5

     


     


  1.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   ②地转偏向力

  2. 影响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因素: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热力因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3. 气压带、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制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压带

上升为主

多,以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除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压带

下沉为主

 

  1. 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高压、低压相间分布,如图24所示。

  1. 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   

    季南移,位置偏南。

    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南半球基本上成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 北半球气压带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温度

气压

被切断气压带

实际情况

陆地上

海洋上

亚欧大陆

北太平洋上

北大西洋上

7

陆高海低

陆低压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印度低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

陆低海高

陆高压海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六)季风环流

  1. 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

  2. 成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①特点(如图26

          ②表现: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1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7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26

 

亚速尔高压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 典型的季风

比较

季节

源地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

东亚季风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季风

寒冷

干燥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夏季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季风

温暖

湿润

南亚季风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

低温

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台湾南部

夏季

赤道附近

印度洋

西南季风

温暖

湿润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 东亚最为典型。因为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最显著。

(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7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响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大气环流状况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和(冬季)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南部和东部

热带季风气候

10°N~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部

季风环流影响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或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影响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州具有分布)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和(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地中海沿岸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严寒,夏季高温,常年干旱少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欧洲西部

亚寒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50°~北极圈之间的大陆

纬度高,且深居内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凉爽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八)锋面系统

  1. 概念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暖气团暖而轻,冷气团冷而重)

  2. 特征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 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分为三类(图2829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冷气团一侧)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冷气团一侧)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附】准静止锋:概念:冷暖气团相遇,势力均衡,锋面相对静止

               天气:多形成连续性多云或降水天气

受静止锋影响:梅雨天气

 

 

29

 

28

 

 

 


(九)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如图30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低压系统

气旋

高压系统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附】锋面气旋:近地面,锋面往往与气旋联系在一起。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

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

31

 

侧一般为冷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如图31

四、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图32

1.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3.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分地表和地下径流)。

4.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32

 

5.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 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类型

 

.      暖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洋流由温高    低温,由低纬度    高纬度)

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低(洋流由温区低    高温区,由高纬度     低纬度)

【附】等温线向高温(高纬度)凸为暖流,向低气温(低纬度)凸为寒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2.洋流的分布

(1)       中低纬度海区,

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

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4)西风漂流(南纬40度附近):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气候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半球):北海道渔场(西北太平洋)、纽芬兰渔场(西北大西洋)、

海洋生物                                      北海渔场(东北大西洋)

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东南太平洋)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

3.古生代末期——60%以上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衰退。

4.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50%的无脊椎动物。

5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

物(植被)。(其关系如右图)这些要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3.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5. 实例:如厄而尼诺与全球气候,秘鲁渔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

6.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1)在思想观念方面

①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因此人类应该树立动态的发展的观念对待地理环境问题。

②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要求人类具有全局观念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①认识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①利用自然资源②修复生态系统③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实际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人类利用煤炭作为燃料,是利用了其中蕴含的能量,产生废物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污染。

③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需要进行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因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得自然资源间具有联系性。

三、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1.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1)形成条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热量水分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气候。

  1. 产生:不同的气候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土壤类型

  2. 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2.分布模式(以北半球为例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带的分布具有相对应的关系,即不同温度带的气候对应不同自然带的类型,现在以北半球为例对应如下:

     

     

     

     

  1.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比较项目

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

水平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

从赤道向两极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成因

受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高大山体的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主导因素

以热量为基础

以水分为基础

水热状况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海拔高度

 

规律

延伸方向

东西延伸

南北延伸

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延伸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更替方向

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沿垂直方向更替

分布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受非地带性影响显著的地区,

实例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冰原带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三个自然带。它们具有一定的宽度,大致沿纬线方向平行伸展,南北方向更替。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随降水量的不断减少,自然带由森林带、草原带逐渐过渡为荒漠带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的自然带分布

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了3°S---30°S之间平行于海岸分布的狭长荒漠带。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没有出现热带雨林景观,而是出现热带草原景观。

 

 

 

【附】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永久冰雪带;(其中永久冰雪带的下限称作雪线)

(三)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

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附】影响各地民居建筑的特点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房屋在墙体厚度上的差别(北方厚)

    1. 我国东南沿海和西部内陆房屋在屋顶坡度上的差别。(南方屋顶坡度大)

第四单元  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型案例

 

类型

分布

规模

聚落的形态

平原

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集中、紧凑

人口多

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人们的生产、生活便利,人口密集

我国北方的村落

丘陵山区

多呈条带状、团块状

分散、多沿山谷或河流分布,或在山前洪积扇、冲积扇的中下部

小、

人口少

地形崎岖,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人口稀少,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多沿河分布,有较好的用水条件和水运交通。

我国南方的村落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

形态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实例

交通线形态

限制性因素

布局

工程量及造价

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平原地区

一般呈网状分布

密度高

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尽量少占良田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山区

公路呈“之”字形

密度低

大,高

多沿河谷延伸(避开一些陡坡、断层等不稳定地区)

川西高原、云贵高原

地势

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由第三级梯向第一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逐渐减少

【附】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选线要求】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1. 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如温度、降水量、风等)。

2. 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3. 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①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③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②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③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1.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2.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

    物种灭绝。

    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

    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1.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 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1.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2)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3)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5. 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与规模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单一、简单

中等

多样化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

生物灾害:病虫害、鼠灾等

海洋灾害:海啸等

3.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4.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5.气象灾害及防御

气象灾害

成因

危害

防御

台风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①强风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②特大暴雨会造成河堤决口,洪水泛滥;③特大风暴潮能破坏海堤,淹没海岛

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暴雨洪涝

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淹没工厂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造成地面建筑物倒塌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②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②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内剧烈降温

强烈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受到影响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前对农作物、畜群等作好防寒准备

 

6.地质灾害——地震: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⑴发生: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断层中地震最容易发生。

⑵分布: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⑶地震要素: 震源、震中(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和等震线;纵波(速度快、先到)和横波(速度慢、后到)

⑷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有1个震级,多个烈度。

⑸地震分类: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级以上—强烈地震;7级以上—大地震。

⑹中国的地震:地震灾害严重,主要地震带有: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7.地质灾害——火山

(1)类型:

①活火山:  案例:富士山、维苏威火山、夏威夷的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

②死火山:  大同死活山群,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③休眠火山:  白头山天池(吉林)、五大莲池()

(2)分布规律: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

(3)我国分布: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

8.地质灾害-泥石流

(1)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

(2)分布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不良、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3)我国分布地区: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9.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同一地域地质灾害成因上有关联性。案例:川、滇、黔接壤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案例:地震→地裂,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案例:植被的破坏,使径流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频发;人类大规模工程,造成滑坡等

10.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www.ks5u.com

 

文本框: a.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13;&#10;b.近年来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加剧了洪涝灾害。&#13;&#10;c.有时因多个降水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13;&#10;d.8、9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13;&#10;&#13;&#10;11. 中国的洪涝灾害

1)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①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其他原因:a.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低

    人类活动:a. 上游植被遭破坏,导致水土流失;b. 中下游泥沙淤积,河道淤塞、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c.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2)防洪措施:

     ①监测和预警: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整治河道、修筑堤坝、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退田还湖;

③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增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因素: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气候异常会加剧洪涝灾害。

②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③水文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大则汇水面积广;河道弯曲,则其流水通畅程度低,排水速度慢;与河流相通的湖泊少,则调节洪水功能低,这些均会造成流域的排水速度低于汇水速度,使溃决形成洪灾。

2)人为因素

①破坏流域内植被

②大规模围湖造田

③占用分洪区

五、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许多地区增加了资源开发的难度

2)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生物多样性减少

3)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还会带来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

4)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5)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农林牧渔)等部门影响更为显著

6)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原因: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植被破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11:24 , Processed in 0.1561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