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李木0821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63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地方感部分文献梳理

热度 2已有 754 次阅读2019-1-22 10:3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地方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之一[1],段义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地方一词后,地方感的研究就逐渐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并呈不断繁荣之势。地方感是指人们对一个地方的依附感,即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或者团体依靠体验、记忆和意愿而对地方产生的一种依赖情感[2]。国外对于地方感的研究比较丰富,地方感的维度的研究,如Jorgensen等对于威斯康星州北部的湖岸地产业主地方感的研究,提出地方感的研究存在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三个维度[3];地方感层次研究,如Hashemnezhad等提出地方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认知层、行为层和情感层。认知层是基础层次,是指对一个地方基本情况的了解;行为层主要是指对地方功能的感知用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层是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对地方的情感依恋或者寄托[4]。此外William等最早提出了地方依恋的理论框架,指出地方依恋 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构成,并设计了地方依恋量表用于测量个人与户外游憩地的情感联结关系,为地方感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思路[5]。国内对于地方感的研究多见于旅游地理学,如唐文跃等以九寨沟自然观光地的旅游者为例,探讨其旅游者地方感的特征[6],同时结合旅游者地方感,探讨地方感和资源保护的关系[7],苏勤等以苏州古典园林的旅游者为例,探讨其地方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分析[8];除了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还有以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地方感以及地方感对旅游发展的影响[9-10];对于理论和概念的辨析国内也有相关研究,如朱竑等对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所在的辨析,并提出以后地方感的研究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突出地方的独特性[11],钱俊希等对全球的地方感作的理论述评并结合广州案例,批判了狭隘的地方概念[12],此外还有一些结合节庆活动,以期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建构地方认同[13-14]。城市领域的研究有以城市空间变迁中的独特的村庄为例,研究当地居民和外来艺术家在地方认同上的差别[15]。大学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同时也是教育实体和理念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16]。其内部不仅有大量的学生,也有建设大学城之前的当地居民,和其他外来移民,同时大学城一般处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存在多重尺度时空矛盾和紧张关系。概而言之,其主要特点在于时空交错、社会缩影(此处社会为广义的概念)[17]。关于大学生的地方感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熊帼等人以仙林大学城为例做了研究,但是大学城不仅只有大学生这一群体,当地居民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寒暑假学生离校后,当地居民无疑成为了大学城最主要的人群,二者就像旅游地中的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在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和地方依赖上肯定是不同的。研究二者在地方感上的差异,无疑对于大学城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期望对大学城中存在的时空矛盾进行解释,为大学城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长江口口 2019-1-22 11:29
结合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文献梳理,挺好的尝试。最好能分一下段落,阅读方便。
回复 潇湘如是闲 2019-1-22 22:04
这是谋篇论文的一部分吧?时代不清晰,而且地方感的定义有些武断。不喜欢这种写法。
回复 李木0821 2019-1-23 16:23
潇湘如是闲: 这是谋篇论文的一部分吧?时代不清晰,而且地方感的定义有些武断。不喜欢这种写法。
以前的拙文,汤老师的建议很好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05:57 , Processed in 0.0788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