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咩咩羊的个人空间 http://xingyun.org.cn/?372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简议智能化时代到来对未来教育的挑战

热度 1已有 497 次阅读2018-3-4 21:58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师、学生、校园,一提到学校,这三个概念便自然浮现。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生动高效教学软件的出现,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的传统教育正在消解,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内容的泛在教育正在兴起。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能者即为教师,教育正被重新定义。以下就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浅谈智能化时代到来对未来教育的挑战。

(一)对教师的挑战

1.对教师教育功能的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将被丰富生动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所替代;机械练习、作业批改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据估计,现在教师工作内容的70%将由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完成,简单重复的劳动被技术取代之后,教师的工作内容将聚焦于更复杂、更富于情感性、更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更具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

更复杂的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以解决复杂问题。学科分化、分科教学仍然是现在主要教育形式,随着单一学科知识、简单问题解决逐渐为信息手段所取代,复杂性教学将更依赖于人的教学;更富于情感性的教学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机器教学的短板。

高情感需求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情感交流和情感成长比知识获得更重要。传统教育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及应试压力,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学生情感世界的苍白是普遍性缺失。而教师的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被信息技术替代以后,才更有可能从事一个大写的“人”的教育工作;更指向创造性、艺术性的教学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想象力培养的教育,这些,既是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明显不足,当机械的、简单的、标准答案的教育更多由技术手段完成之后,教师才有可能更多地从事创造性、艺术想象性的教育。

更具互动性的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教育中构建新的世界。知识是现成的、由他人创造的,学生只是知识“容器”的观念在未来教育中将被彻底改变。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师生教学活动既是既有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互动产生知识,互动创造人生。

2.对教师使命的挑战。

教育为生命而存在,教育的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用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评价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大的问题,这种评价方式把所有的人变成一个标准,却无法发扬每个人的长处。当人工智能替代了简单劳动,未来的学习课程会更加关注生命和生活,更加关注让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培养生命的真善美,是未来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未来教师应帮助学生走向幸福生活,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发现自己的才华,找到努力的方向。未来教育的学习中心就是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所有的人在学习中能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3.对教师生活方式的挑战。

终身学习将成为教师的基本习惯。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观念中,学习是为了工作,读书、学习,进行知识的储备,是为了将来生活、工作的需要,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社会的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改变生活方式的要求,同时也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在未来教育形态,教师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必将成为伴随教师人一生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人生的永久性体验。不断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改进学习方式,也将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素质。

(二)对学校的挑战

1.学校组织形式

现在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封闭的闭环或者说相对封闭的王国,但是未来的学校,更准确地说是“学习中心”,彼此之间将会是互通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会出现。比如,现在我们在全国有3000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未来我们会有一个总的学习中心。这个学习中心会选择不同的学习中心进行合作,一个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进行学习,这样就共同构成一个学习社区。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选择课程,教师也可以跨越学习中心进行指导。这样一种开放的、互联的学习中心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2.大学培养目标

现今,很多大学把就业率作为大学教育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在未来,如果教育的目标仍然是为某个具体行业培养人,就会发现毕业即失业。因此,未来教育将回归本源。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考者,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人类应该要有批判思维,不断地质疑原先的知识,然后创造新的知识,并把它表达出来。从商业的角度看,传统的吃、穿、住、行中跟人文生活相关的行业会持续进化。例如服务业,基本上会是以智能机器为主导的行业。这促使大学去培养更多的思考者,以对未来商业社会与未来社会关系等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未来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创新思维、有全球视野、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二)对学生的挑战

1.学习方式、内容个性化

过去整个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师控制着整个教育的流程,控制着整个学习的过程,未来教育转向学生自我控制。由“教”走向“学”,将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特点。“学习中心”会打破传统的统一的教材,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每个人的基因、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知识、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未来,人工智能根据学生的天赋、潜能、个性和兴趣来设计个性化的课程,针对个人进行评价,不把个人与其个体进行比较。国家仍然会有基本的课程与教育标准,但是未来的国家标准会进一步人性化,整体的学习难度会进一步降低;而每个个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国家教育从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

2.学习时间弹性化。

学习中心全天候开放、没有暑假和寒假、没有双休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这样学校的设施和校舍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现在学校的利用率大概不到1/2,甚至只有1/3。未来暑假、寒假、周末、夜晚等时间都可以充分使用校舍,所以整个教育资源会进一步集约化。未来教育的周期也会弹性化。这两年以莫言先生为代表的政协委员在呼吁“缩短学制”。我认为只有突破学制来思考中国未来的学制,才是解决中国学制问题的方向。现在的学生七周岁入学,少一天都不行。每天早上八点上课,晚一分钟就是迟到。未来学习中心将更加弹性化,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什么时候上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父母的工作特点,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周期,也没有留级的概念,因为,学不好可以反复地学。未来,学制将更加灵活多样。

3.考试走向描述、诊断、咨询。

大数据、人工智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会跟踪记录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会发现学生学习的历程和学习的难点、重点在什么地方,帮助学生及时地去调节学习过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再是进行简单的评价,打出一个简单的分数。所以在未来的学校,课程证书的意义和价值会远远大于文凭的意义和价值。未来学生在什么地方修的什么课程可能更重要,因为不同学习中心、不同学校的课程的含金量不同。一个大学不可能所有的课程都很好,因此不同大学里面最优秀的课程的组合将会使一个人变得更卓越和更优秀。对学生的评价,最终不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他分享了什么、建构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等等。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8-3-6 13:26
不错,快餐化和碎片化时代,越来越浮躁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4 09:57 , Processed in 0.0753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