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先生在张家口的讲座 科学备考,讲求效率——对0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的建议 王树声 2008年3月 一、在活动中明确考试要求 1、组织复习活动,改变教师单向传递,实行师生间多向交流的复习方法。 把复习课变为复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复习的主人,课上眼看、耳听、动脑想,并且动手画图、列表、列关系式,动口答问、讨论各种有关问题。这些就需要教师要设计问题、组织活动,事先要告诉学生下节课复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准备,没有预习的复习是低效率的,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整理加工知识的工作,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可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 2、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教会思维方法,改变“就知识背知识”的单一复习方法 ① 在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 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 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形成表述答案的能力,总结不同答案的模式。 ② 让学生知道:仅仅理解、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思考和应用。 ③ 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会用,教师就需要会教,会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路。 科学的思维方法。需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进行培养,让学生会分析(从全部到局部)、综合(从局部到全部)、归纳(特殊到一般)、演绎(一般到特殊)、比较、判断等。 3、了解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提出的能力要求 四项要求分别是审题、解题和答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十三项具体要求。应在平时教学或复习过程中予以落实: 要求 ①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②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 具体内容 能够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 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 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地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以上为审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以上为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要求 ③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 ④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具体内容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论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判断、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以上为答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4、明确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共10项能力要求),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 知识类型 能力要求与思维方法 主要内容 地理事实 识记、空间定位 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时事 地理概念 理解、区分、应用 一般概念、特殊概念、集合概念 区域特征与差异 综合分析特征、类比差异 中国的自然与经济分区、世界的分区与国家 地理图像 判读使用绘制、分析比较说明 分布图、原理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等 地理事物 描述、理解、概括、分析联系、说明原因 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结构联系、 发展变化 国情与国策 知国情、懂国策、明法规 国土开发整治的方针、措施 原理与规律 理解、推导、说明事实、印证原理、联系实际 成因原理、运动原理、分布规律、变化规律 地理信息资料 提取、认定、判断、解读、反思 文字、图像、数据 地理现象 比较、分析、评价、联系理论 天气、气候、昼夜、季节 地理学科术语 运用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文字表述、语言表达 5、临场能力要求: ① 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 ② 沉着冷静、及时调整心态的自控能力; ③ 对储备知识的联系迁移能力; ④ 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答案能力。 这些是需要平时注意培养的,考生也应该自觉形成这些能力,这些与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高三年级以外的各年级、各学科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的潜能,因为高考潜能的积累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一致的,是需要各年级共同完成的。 二、在参与中整理基础知识 1、复习过程中教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 知识的运用不仅反映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即使在整理加工知识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因为只有掌握了“原料”才能够进行“加工”,把“原料”变成“半成品”才便于提取应用。所以整理加工知识的基础仍需要看书、看图,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思考。 2、基础知识的复习,需要学生参与整理加工,如: ① 梳理知识系统,理清前后层次脉络和关系(如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体系整理知识系统,是为了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地位和作用,也为以后整理专题打下基础。 ② 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注意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并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区域特征例如: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高科技农业和海洋渔业 非洲:起伏和缓的高原大陆、对称分布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差距较大的南北经济、“原生态”的黑人故乡 中亚: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显然这些是在了解区域具体情况后总结出来的,复习活动中就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然后提出自己综合的区域特征,展开讨论,这种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实际就是高质量的复习过程,因为不仅在阅读,而且还在思考。 类比区域差异或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都可采用这样的复习方法,教师事先要布置阅读思考任务,课上大家参与讨论,这也是掌握科学复习方法的过程。 ③ 整理知识结构,了解组成关系 知识结构是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气候的知识结构: 气候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地面反射率)洋流等;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 气候特征——气候要素在一定时间的组合;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在一定空间的相对统一; 气候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具体地区; 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风等; 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霜冻、沙尘暴; 气候评价——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以上内容包含:气候自身的知识、气候和人类的关系、气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学会一种总结知识结构的方法,学生还可自己总结地形、河流、城市等的知识结构。总结知识结构有助于回答问题时能够全面有序地回答,不致挂一漏万,这样也有利于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 ④ 分析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如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地形类型、地面反射率)、洋流等,联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某些地区某种因素可能居主导地位,但在另一地区可能另一因素居主导地位。教师提出思路,让学生举出案例;又如从地形可以联想到对气候(气温高低、降水多少、迎风背风)、河流水文(河流流向、落差大小、陡坡缓坡、宽谷狭谷)、植被(阴坡阳坡、高山深谷)、农业(耕作业、河谷农业、高山牧场、草原牧业)的影响及其分异等。 ⑤ 总结知识规律,掌握本质特征 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影 响、制约的规律;自然与人文要素间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形成了各区域的特征。 地理演变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必然趋势的规律,如内外力作用、聚落乡村 城市的形成; 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可分为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律、日变化规律、年变化规 律、年际变化规律等,以及由于地质条件、地表水热条件等影响形成的各种资源分布规律、作物分布规律等。 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地理事物,让学生分析总结,避免“地名加物产”的背诵。如世界棉花的分布都在亚热带或暖温带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亚麻甜菜都分布在中温带的平原或绿洲;煤炭资源分布,就和海陆形成和分布、古地质、古气候、地质变动等条件有关;城市的形成离不开水,东南亚的城市分布都在河流沿岸或河口三角洲,我国西北的城市分布就和绿洲的分布有关等。 ⑥ 比较知识异同,加深对知识理解 知识有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等各种关系,通过对照比较,可加深对其理解并掌握相互关系。在复习活动中,通过列表比较,既可根据比较的项目思考各自的特征,又需要了解相互的关系及其同异点。例如: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比较180跋吆?点线这两种日界线、比较气旋和反气旋(从气压分布、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现象几方面比较)等。 ⑦ 图文结合 地图和文字是呈现地理知识的两种语言,二者缺一不可。尤其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定位,发生发展变化的“场所”,它们的分布、结构、联系等都需要从图像上展示出来,在复习活动中就有必要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从图像上获得感知,这样才更有利于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把握。 以上对知识的整理加工,都离不开具体知识的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也是高质量的复习过程,而这些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决不能机械重复,必须随时组织这些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记忆是必要的,但不能孤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知识的涵义和联系。教师要设计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整理知识的问题,所以复习过程也是教师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发挥创造能力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