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1|回复: 0

[北方地区] 中国气象报社 :多发的华北地区“春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2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地区十年九旱,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全国之首。
  华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于7月~8月。 3月~6月,这一地区常常少雨多风,回暖快,蒸发强烈,干旱为这一地区的春天涂上了特有的底色。春天,大地苏醒,万物复苏。经过一个冬天休眠之后的草木、庄稼,正处在需要水分以促使萌芽、拔节、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研究表明,小麦从返青到拔节期间所需水量占其生长期总需水量的12%左右。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一年干渴的土地需要春雨的润泽。春季发生的干旱与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的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旱灾的危害主要有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欠收、人畜饮水困难等。明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曾作 《春愁》:“漫说韶光好,关心另有愁。雨悭禾未种,土渴麦难抽。吏牍勤披检,民风肆访求。寻芳游冶子,争识庙堂忧。 ”作者的“春愁”,为的就是“春旱”。
  华北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华北地区主要依靠来自于太平洋的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降水,但季风春季主要影响的是华南地区,还没有影响到华北地区。降水少,加之升温快,蒸发加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同时,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尤其是重工业需水量大,使得这一地区原本就不多的水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这些就是华北春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建国以来,华北地区曾先后发生过1960年、1965年、1968年、1972年和自1997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华北是亚洲温带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已经发生的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构成了威胁。
  2003年,河北省连续第七年干旱,5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比常年偏少10亿立方米,灌区200万亩耕地无水可供,18万眼机井出水严重不足,303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2007年,河北省因干旱少雨,旱情持续发展,受旱面积达到3600万亩,23万人因干旱出现季节性临时饮水困难,地下水位下降,春旱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春季,河北省85%的地区达到重旱程度,耕地受旱面积5000万亩,2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同时,由于降水减少,水库蓄水不足,而用水量大量增加,造成了这一地区地下水严重不足,形成了华北平原地下“大漏斗”。
  目前,节水农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并利用人工增雨等抗旱措施,开源节流,以期缓解干旱缺水的紧张压力。 (来源于2009年2月27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毛翠辉)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3 07:01 , Processed in 0.0910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