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注意事项 |
课堂导入
1. 播放祖国大好山川视频(背景音乐:山川秀美)。
2. 教师承转:推开自然之门,看见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得不感叹:江山如此多娇!你知道这些山川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么?想了解那里的地理状况吗?
3.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4. 温故知新:提问: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的地形,你还记得地形有哪五种么?
|
1. 学生欣赏视频,培养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 学生回答我国的地形种类。
|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
新课教学
活动一:登山探险
播放我国主要山脉的图片集锦,教师为图片配乐并制作成自动播放的PPT格式。
游戏:异掌同声
大屏幕的山脉闪动,学生迅速判断:山名与走向一致击掌,不一致不击掌。(答错的同学像山一样站立2min)。
动手绘图:
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图2.6中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见教材25页活动题2)
教师小结:纵横交错的山脉,就想大地上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东西走向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
1.学生欣赏自然风光的美景
2.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完成巩固知识的内容。
3.学生动手绘制地图,明确山脉的骨架作用。
|
1. 培养学生迅速识图找图的能力。
2.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得出结论。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注意事项:
出示:《中国地形图》,即教材图3—12,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读图先看图形的标题——图3—12 中国的地形,表示这幅图描绘的是中国的地形图。然后再读图例,每种不同的图例各表示什么信息,再根据图例观察注记,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
活动二:站山观景
出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将地形区名称覆盖。
游戏:火眼金睛
答错山脉走向的同学,随意选择山脉名称,找同学说出其东西两侧(或者南北两侧)各是什么地形区。教师将准备好的各地形区的简介分发给答对问题的同学介绍,并配以图片展示。
教师简介地形对生活的影响: 出示图片(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提问:这两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形? 这两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 归纳:①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种植业比较发达; ②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提问:从上面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我们要树立因地制宜的意识。 过渡: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已经学习到不同的地形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在同一地形中,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来猜一猜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哪些地形单元。 4。出示图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请学生说出对应图片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每一种地形内部,景观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也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
动手绘图:
在空白的中国地形图中根据方位填上各地形区的名称。
教师小结: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
1.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完成巩固知识的内容。
2.学生动手绘制地图,明确我国各地形区的位置。
3.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
1、讲练结合,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培养学生动手填图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件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
1.注意填图训练。
2.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
活动三:寻山析理
出示我国各地形所占比例扇形图。
识图达理:
1、学生在图中填出各地形所占的面积比例。
2、山区=++
3、根据材料分析山区的利与弊。
活动:出谋划策 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如何对家乡的山区进行开发建设?请你出谋划策!(可以结合小明和小玲的对话进行小组讨论) 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4、总结我国地形特点。
教师小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
学生在自学教材内容及自学材料回答问题,如有困难可以适当进行小组讨论,如果讨论有问题,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在此期间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所有的问题需要出现在大屏幕上,以便学生随时观看。
注意事项: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圆饼图。先读图形标题,再读注记。
|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地图和地名特别多。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地理位置,是本教案的重点。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运用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意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读图,充分发挥地图的做用。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游戏、动手填图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可以让学生熟悉地图,构建“心理地图”。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灵活多变,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
课后反思:
实际教学,学生对地形的名称和位置的识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的同学更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看图、找图、填图等方式,将地名落实到地图上,帮助学生熟悉地形,进而构建学生心中的地图。同时教师还需要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最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也是地理教师的不变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