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 19: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1-11 21:52 编辑
教育的异化与其本质的回归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堂下考试答卷 思想政治教育 高兵
摘要:现实中的教育存在着“异化”现象,异化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为了使教育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使教育真正走上育人的轨道必须召唤教育回归本质,向人性化复归。
关键词:教育;本质;人性;异化
一、教育的本质意蕴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深刻把握教育本质,就必须弄清人的本质以及教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问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首先要从对人的本质特征的规定性开始,因为对人的本质特征的不同认识,必然带来对教育本质特征的不同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特征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这一切社会关系获得的过程,而教育则应该是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获得,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建构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所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完成社会化,开发个体潜能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过程。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各种品格和才能的人。也就是说,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决定了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现实对人的规定与人的身心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由教育这个调和物来调和的。由于以往的教育停留在机械层面,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生命个体的层面,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精神的关怀,这样教育从本质上就忽视了人的存在,逐步失去了它的本真,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了简单的技术行为。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学生精神的丧失、萎缩、变形,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我们探索教育本质的时候,必须重视个体生命。
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上分析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两方面都健康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设一定条件,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善端,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自由和价值的活动。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成人”,是帮助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教给他什么技术,使他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教育中的“人”不见了,“教育失去了人性,失去了它在本义上的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创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教育的目的成为下一代人发展的目的,而人的发展则成为了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育被异化了。
二、教育异化的表现
教育异化的问题,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加以考察。宏观上表现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微观上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管理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
(一) 宏观层面的异化
宏观层面的教育异化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利用教育价值时的态度趋向,即在实践中人们如何利用教育的价值,利用它哪方面的价值。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有育人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其中育人价值是其根本,其他方面的发展完善最终还是为人服务的。现实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却偏向于社会,过度地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务,强调社会权力与社会控制。而在社会这一领域又偏向于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使教育丢掉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使命,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正如池田大作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以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因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
( 二) 微观方面的异化
微观方面的异化主要从教育内部来分析, 主要表现在:现存学校教育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学校在目标的设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师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以有利于学生考试与升学为标准;课程设置上以考试为先,必考的课程就开,非考的课程就“甩”,形成了“智实、德虚、体弱的局面;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中心,刻板地按照教材进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在班级管理和校园管理上:惯用行政手段,控制压服学生。教育方法主要是采用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它把学生单纯地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对学生评价上用考试这种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
可以说,教育的异化所造成的结果是严重的,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的工具化。现实的教育没有使人性达到圆满充盈的境界过多的压抑却使人成为了工具。这是教育异化为政治、经济的奴隶所致。第二,人的奴性化。奴性化的人丧失了人的尊严与价值,表现为惟书、惟上、盲目崇拜权威。他们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思考,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教育的完满人性化的复归
异化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为了使教育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使教育真正走上育人的轨道必须召唤教育回归本质。
真正的教育是要让人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使人具有作为类存在的本质特质,使人能对于自身存在的尊严、价值、意义、幸福等的觉悟、觉醒,并自觉而执着地予以追求和维护。雅斯贝斯很早就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充实、和谐,人的生存境界得以提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人,使人更加文明,更加适应社会。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感、伦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泛的界定。教育的宗旨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由,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一句话,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快乐,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的不确定性与潜能的无限丰富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性达到圆满充盈的境界,使人走向自由与解放。说到底教育是一种彻底人性化的事业,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其教育名篇《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特定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由此可见,教育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学会生存》中说:“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唯其如此,教育才能在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建构中发挥最大的功利,向着“止于至善的目标努力。
教育的学问就是生命的学问,它面对的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因此,我们要用生命的眼光来光照教育,教育也应该时时刻刻考虑如何使这些个体得到完善的发展,在重视教育的21世纪,教育作为一种饱含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的领域,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如果它不关心学生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价值,还能有什么更值得去关心、去关注和关怀呢。
四,解放思想回归人文与科技并举的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科学思想的培养。解放思想,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教育的本质,始终坚定不移地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才是真正彰显先进的办学思想,润泽和丰富学生的人生底蕴,才能使学校始终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
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体现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开拓,品位得到提升。
制度导向: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它通过强制性的力量,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从而形成学校制度所期望生成的学校文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精神等渗透到制度建设当中,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刻上文化的烙印,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有序开展。
活动引领: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师生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无形的学校文化,要让师生员工在实践中能够感知和体会,就必须要有有形的活动和活生生的模范人物来将这种文化内涵形象地体现出来。活动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环境熏陶: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实现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地感受到文化的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学校文化的熏陶。为此,必须把学校建设成高雅文化的殿堂,优秀的学习场所,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必须强化科技知识的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赋予时代的生命力。科技发展的力量已经成为推动这个时代前进的最强最大的动力。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表述的发展,更清楚地凸现出了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点。为此,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必须扬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风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技能。
学校的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特色是灵魂。科技树人、人文立魂,做到传统文化作学生生命底色,科技教育助学生未来发展。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把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既是对传统人文精神最好的传承,同时也是前瞻新世纪教育发展方向作出的睿智的抉择。
参考文献:
[1]任钟印.杨贤江全集( 第三、六卷) [M].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吴洪成, 陈淑霞, 等.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马克思
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3]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