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43|回复: 12

王竹立 慕课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1 20: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12 21:44 编辑

慕课的教学设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2/12/14332942_442803994.shtml
王竹立

一、了解慕课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中文译名。慕课有多种分类,有基于行为主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慕课,有基于关联主义的以建立连通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慕课,还有其他类型的慕课。目前最流行的还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慕课。本文讨论的也主要是行为主义的慕课,因为其他类型的慕课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各家的认识也不一样,这里暂不讨论。

(二)   慕课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的异同

网络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涵盖慕课和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是由网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活动两部分组成的,传统的网络课程大都是放在某个校园网或局域网上的,是为学校或特定机构的教学服务的,需要专门注册登录才能进入。一般学校内的网络课程,大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在远程教育系统则以独立形式存在为主。

慕课也包含资源和活动两部分,因而也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不过,它具有某些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的特点:

一是它的开放性。慕课的平台一般是基于互联网而不是某个局域网的,对全体大众开放,不仅仅限于某个学校或机构的正式学习者,无需缴费也可以学习。当然,如果你想要进入课程的核心领域或获得学分和证书,则仍需缴费。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方面。人人都可以为慕课提供学习资源和话题,都可以参与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它的规模较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人数往往不多,以正式学习者为主;慕课则人数动辄几千上万,除了正式学习者之外,也包含各种打酱油的临时学习者,慕课是来者不拒。

三是它的灵活性。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由学校课程移植而来,强调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逻辑性。其视频课件往往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长度一般较长。慕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开放得多,慕课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悍,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比如更多地引入同伴互评等。

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而慕课除了提供教学视频之外,还像大多数网络课程一样,有开课和课程结束时间,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布置作业,组织在线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组织考试,甚至颁发学习证书和授予学分。

微课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需要,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制作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下(大都在5~15分钟范围内)的视频公开课。尽管有论者强调微课也要有学习活动,比如在视频后附上一些练习题、测验题或教案之类,但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学习者往往只看视频而不看其他,互动性不强。慕课的教学视频也有微课化倾向,即由一系列微课构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三)   慕课的变种――网络私播课

慕课由于规模大,学生人数众多,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带了巨大的工作量,批改作业、个别指导、考试监督等都非常困难;由于没有入学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来学,学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动机不一,因此中途辍学率很高,完成率很低。因此有人又提出一种改良的新模式,英文名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中文名译为私播课。相对慕课而言,它有两方面改变:一是学习者人数有限制,一般在几十人到数百人之内;二是开放度减少,对入学者有一定要求,达到要求者方可学习。这样避免了上述慕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SPOC往往与大学校内的课程学习互相配合。



二、如何设计一门慕课?

(一)   学前分析

学前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教的分析与学的分析两大方面。教的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人员特征分析、现有教学条件分析等;学的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兴趣爱好分析、起点水平分析、认知风格分析、学习条件分析等。

除了一般的要求外,慕课的学前分析一定要重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不能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网络课程与面对面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资源都处于分离的状态,中间通过一个“机器”作为中介,这个机器就是网络和终端设备的代名词。于是教学内容这个要素被资源所替代和涵盖,而教学方法这个要素更多地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资源之间借助机器互动的方法和策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       慕课的学习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但也有中学生、已工作的成人等,层次参差不齐,动机不一,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差别很大,学习时间趋于碎片化;私播课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筛选限制,相对平均一点。

2.       慕课的学习高度依赖网络和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网络分有线、无线两种,无线又分为Wifi上网和手机流量上网两种;

3.       由于学习者大都以个别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慕课,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对他们很重要。



(二)   目标设计

在学前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对一门慕课的教与学目标进行初步的确定。教的目标是指教师对课程最终结果的期望,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结果的期望,在慕课的学习中,这两者很可能有不一致之处。慕课的学习者除了部分是为了获得证书和学分之外,更多的有较强的个人意愿,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一定都会按照老师的希望那样去行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三)   策略设计

慕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学资源建设策略、教学活动策略、教学流程设计三大部分。

1.       资源建设策略

(1)       资源类型

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视频资源,其次是课件、文本、工具、素材资源等。

慕课的教学视频应选择优秀的教师来录制,内容应该选择重点、难点和连接点,教师在视频中可以露面,也可以不露面,一切以内容需要来确定。

视频一定要清晰、流畅、节奏恰到好处,以突出教学效果、有效沟通为原则,而不要故意炫耀技巧、花里胡哨;

风格以简洁为上,应该尽可能去除一切与内容传递、有效沟通无关的冗余信息,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慕课视频最好能支持手机播放,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不超过20分钟一节,以5-15分钟为佳。

要配上字幕,同时提供文字稿本,以供不同习惯的学习者选择。

课件、工具、文本、素材等资源应提供上传和下载功能。



(2)       平台模块

慕课的平台模块,要根据平台的类型而定。一般应包含几大模块:

一、课程通知;

二、教师信息;

三、教学视频;

四、学习资源;

五、讨论区;

六、作业提交与成绩公布;

七、自测习题库;

八、个人作品展示;

九、意见建议;

十、相关链接。



2.       教学活动策略

慕课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展在线练习、小组协作、作业评改、交流讨论、互动答疑等活动,线下的活动只能作为补充。

如果是局限在校内的私播课,则可以与校内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课程资源自主学习,课上则进行讨论、交流、练习、辅导等活动。

慕课平台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互动、展示工具,也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开展互动。

由于慕课的学习人数众多,不可能光依靠主讲教师来互动,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助教,助教可以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担任,也可选拔优秀的学习者或已修过该门慕课的结业者担任。如何对助教团队进行管理、分工、考评与奖励,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不断探索。



3.教学流程设计

一门慕课分为开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三个部分。

开课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大量工作,除了要做好课程设计、录制教学视频、在平台上开设课程之外,还要进行招募学习者的宣传,组织好教学团队及技术支持团队。宣传活动一般应提前数月甚至半年进行。

教学实施阶段时间一般不宜太长,应比传统的学期为短,一般控制在两三个月内为宜,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倦怠,增加辍学率。教学视频的发布一般以周为单位,每周发布一到数段短视频,同时提供教师精选过的学习资源,作业练习,讨论问题、自测试题等。按照课程内容体系由易到难、循序推进。



(四)   评价设计

慕课的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评价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本身的评价两部分。

1.       对学习者的评价

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与最后考核两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应该比传统课堂教学中要大。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讨论交流表现等方面评定,最后考核由标准化考试或/和提交论文作品构成。

作业的评改可以有机改(即计算机系统自动评卷)、教师和助教评改以及学员之间的互评等多种方式。其中学员之间的互评是一种解决大规模评卷困难的常见方式。主讲教师和助教应事前制定好评价量规、范例、评分标准等,在合适的时候发给学员,以利于互评活动的顺利进行。同一个学员的作业和练习应接受2-3名同学的评价,每个学员一般要评价2-3名其他同学的作业和练习。主讲教师和助教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互评活动进行指导、培训、检查和监督。

对于需要获得学习证书和学分的学习者,最后考核非常重要,无论是现场考核或在线考核,都必须保证是学习者本人参加,以保证学分和证书发放的权威性。

证书可分为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两种形式。

2.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各种数据、对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网络和社会对课程的各种反映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利于新一轮慕课开课时做出必要的改进与调整。来自圈子: 网络环境综合性学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12 21:33 编辑

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尝试 (2.0版) (2015-06-07 21:09:52)

【本文系王竹立老师原创学术论文,1.0版时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到底应该如何转变?》,现为2.0版,改为此题。转载请注明出处。--竹立附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iwc.html


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尝试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理论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建构主义;关联主义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我们就积极将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产品引入课堂,首先引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扩音设备与中控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引入对教师的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能够方便地将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集合在一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然而这种技术及产品的引入,不仅没有导致以班级教学制和讲授式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瓦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讲授。电子白板则干脆将电脑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到一块竖起的电子屏幕上。

电子书包的引入,似乎给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线希望。专家们希望通过让学生人手一部iPAD或者平板电脑,开展个性化学习。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和班级教学制的束缚下,这种希望迅速化为泡影。所谓一对一的个性化学习,演变成学生通过手中的电子设备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统一的视频观看或电脑操作练习,面对面的交互变成在课堂上通过机器来交互的别扭形式;为了防止学生上网或玩游戏,电子书包还专门设计了禁止上网装置,并强化了家校联系功能,以便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有效的监管。老师和学校能允许的只是学生登录学校内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浏览其中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互联网则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虽然有利于阻止学生通过网络从事一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活动,但也关上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系的大门

那么,引进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又如何呢?近年来,微课与翻转课堂很火热,然而笔者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微课与翻转课堂主要“热”在各种大赛与公开课中,真正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的依然少之又少,个别学校虽然实现了“校内翻转”,但主要动力来自行政力量的推动,而且这种翻转,依然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而不是削弱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林津,对广州市11个区的部分中小学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95份,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调查显示:95.9%的中小学教师听说过微课,但只有11.4%的教师曾独立录制过微课,13.4%的教师曾参与过微课制作,72.7%的教师既没做过微课,也没用过微课;在曾独立录制过微课的教师群体中,有64.4%的教师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接受调查的教师样本中,只有8.4%的教师曾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而将微课常态应用于课堂的仅占教师总数的0.5%;有17.0%的教师倾向于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但实际应用的则少之又少,2013年,广州市H区共有4所学校(包括2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自愿成为翻转课堂试点学校,每所试点学校有若干教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小学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思想品德等学科。也就是说,H区共有4所中小学(据不完全统计)曾以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占H区中小学总数的3.1%。这些数据提示,试图通过微课与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还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笔者曾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一文中,对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提出批评,认为过分强调“课内整合”是一个误区。迄今为止,技术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课外而不是课内,应该把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校外而不是校内,放在网络教育而不是课堂教学,放在农村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而不是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1]甚至一度认为,传统课堂与教学模式在当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与其在课堂上下功夫,莫如在课外找出路,通过发展课外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最终颠覆学校与课堂教学模式。[2]

最近笔者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慢慢向主张“课内整合模式”的专家靠拢,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在中国目前国情下,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重中之重,教育变革要想取得突破,绕开学校、绕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不现实的。这虽然是一个“硬骨头”,但还是值得“啃”的。而且,我还感受到中小学教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渴望与不懈努力,体会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强烈冲击与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了!

有鉴于此,笔者将以往教育信息化误区由过度强调信息技术课内整合模式,修改为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重要事实,以至于对今天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手足无措、应对失当。笔者将今天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误区比喻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是指具体的终端技术及其产品,以及建立在这些技术及产品上的教育教学模式;“西瓜”比喻网络的互联互通和基于互联网(而不是局域网)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网络的核心特征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离开了这个核心,所有的教育教学变革都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手机网络对课堂教学的挑战

当信息技术专家将关注点放在各类高大上的电子产品如iPad、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投票器、乃至3D打印机的时候,有一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产品却一直不被专家和教师看好,并努力将之拒于学校与课堂大门之外,但恰恰就是这一技术产品,笔者认为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产品就是智能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成年人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同时也向中小学生手中快速推进。宽屏手机的出现更使得以前热极一时的iPad和电子阅读器风光不在,同时也让个人电脑显得不那么重要。智能手机对比iPad\个人电脑最大的优势就是即时通讯与方便携带。与智能手机普及趋势相对立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依然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尤其不容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笔者曾到广东地区的中小学调研,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实现了网络接入“校校通、班班通”,但学校和教师宁可关闭网络接口,也不让学生使用网络。大学里也有不少教师反对在课室里安装能让手机上网的Wifi。尽管如此,手机依然成为传统课堂和教师的最大挑战,通过手机上网和玩游戏的“低头族”成为传统课堂上一道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风景”,手机被学校和教师视为不受欢迎的“第三者”,应对手机对课堂教学的挑战成为“国际难题”。[3] 手机给课堂带来的挑战实在太大了!智能手机对教师和课堂的挑战,实质上就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低廉,wifi等网络连接方式越来越普及,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李克强总理最近要求我国宽带网要降费提速,手机里的APP应用及优质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更令人鼓舞的是,新一代的网络接入技术Li-Fi正在研制之中,未来可以通过光来传输数据,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4] 到那时,再想禁止学生在课堂内使用手机或网络将更加困难,手机公开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与课堂只是时间的问题,教师将不得不与手机这个“第三者”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学生会越来越频繁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查找资料、做练习、看微课视频、交流信息、发微博或微信、录音录像、直播课堂教学情况,曝光老师讲课时的错误等等。在校园里手机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碎片式学习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的微课(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观看,作业与考试也可通过手机完成。到那时,老师还能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吗?课堂中讨论的内容还能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与考试大纲划定的范围之内吗?学校和教师还能继续对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吗?学生还会遇到问题只向教科书或老师求助而不去互联网中寻找答案吗?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拿出原来的讲课时间让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老师也会慢慢接受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甚至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从手机和网络中学到的东西。一些有远见的老师还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看微课、找资料、做作业、参与投票、交换文件、进行社会化交流等等。一旦在课堂上放开手机和网络,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趋于瓦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将会来临!



三、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新概念,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解读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一篇题为《“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5]下面笔者将就此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一)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网络时代前,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是纸质材料,如书本、报纸、刊物等。虽然那时已经有了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但由于制作条件较高、不便于个人保存与随时随地获取,加上以音频视频为主要承载形式,因此,电子媒介并未完全取代印刷媒介的主流地位。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慢慢由纸质媒体转移到网络,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也随之由各种印刷品转移到网络。今天,人们读网的时间远多于读书的时间,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来源是网络而不是书刊。那么知识由书刊转移到网络之后,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吗?知识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读书与读网会是一样的吗?我们的学习行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早回答这些问题的是加拿大著名学者、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蒙斯,他将网络时代的知识比喻为河流,或管道里的石油,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他认为,今天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和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与生态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半衰期较以前大大缩短,出现了所谓的“软知识”和“连通性知识”,甚至认为今天的“知识很难被定义”,[6] 西蒙斯的观点已有大量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笔者想补充和强调的是,由于书本是按线性结构组装起来的,其媒介形式以文本为主,因而以书本为主要载体时代的知识结构也是线性的、静态的、层级式的、按照学科分类组织起来的。一门学科最典型的结构是树状结构,先有一个总论(主干),然后再有各论(分支),各论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节,小节中再分为很多知识点(枝叶),直到把所有问题都依次阐述一遍。然而网络的基本结构是超链接的,是网状的、动态的、非层级的、可以任意方式组织起来的,因此,网络上的知识与纸质媒介上的知识在结构与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参见表1。

表1  纸质媒介与网络对知识结构与表达形式的影响

001ohRyxgy6SVk5rafm18&690.jpg

正是由于网络具有与纸媒截然不同的特性,知识由书本转移到网络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线性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不再成为知识的主流形式,传统的卷、期、页、章、节、点结构也将式微。尽管网络上也存在文库和电子书这类与纸媒相似的结构形式,但那只是知识存储形式之一,主要供学习者有需要时查阅之用。读者进行网络阅读时,像读纸质书一样逐页翻阅、长时间看同一个内容的行为方式并不常见。网络阅读最常见的方式是碎片式的,往往每隔很短一个时间就跳到另一个不同的网页。网络可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生成多种形式,每一个网页可视为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根据信息(知识)接收者的指令,这些碎片可以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搜索菜单形式、百度百科形式、百度知道(问答)形式、全图片形式、全视频形式、全音频形式、电子杂志形式、RSS订阅形式、其他自动推送形式等等等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知识)提供者要求,生成博客形式、微博形式、微信形式、公开课形式、慕课形式、游戏体验形式、资源库形式、专题网站形式、其他数据库形式等等等等。总之,碎片与重构就是互联网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知识,也改变了今天的学习。

    (二)互联网将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场所。互联网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校课堂还是系统教育、学历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由于缺乏面对面交互的优势、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监管以及让人放心的评价体系,只占据了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半壁江山”。在正规教育与学历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强化,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主流地位。但如前所述,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正日益向学校与课堂渗透,成为颠覆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可以在网上打造与实体课堂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当这种网络虚拟课堂普及之日,就是实体学校与课堂大规模消亡与转型之时。尽管届时一部分一流的大学和特色学校将得以幸存,中小学也会保留,但学校教育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翻转学习(不是现在狭义的翻转课堂)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形式。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结果吧?



四、互联网+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新方向

今天,我们曾经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口号已不太适宜,而应以“互联网+课堂”来取而代之。互联网+课堂的内涵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在这里,笔者提出“三进”的设想,分述如下。

(一)互联网进课堂。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可以想见,这种大胆的提议仍然会受到部分教师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还没学会如何与手机和网络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在这里,笔者愿意分享一点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者与同事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开了一门核心通识课《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这门课每年选课的人比较多,一般都在一百到两百人以上。在这样规模的大班教学中,我们还是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组讨论、分享与探究活动。为了减少上课时的“低头族”现象,我们在讲课中注意贯彻“新、奇、实用”三大原则。新,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要新,最好是网上不容易找到的内容。我们不会照本宣科,而会讲自己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独到见解;会经常打开网页,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辅助讲授,让学生有新鲜感,想听爱听。奇,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讲课时不会满堂灌,而会穿插提问、播放视频动画、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实用,是指教学过程尽可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用、有效、有收获。我们还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具体问题通过网络查找补充材料。甚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作业、点名,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完成部分作业等。我们每学期都专门留出两到三次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开展网络学习竞赛。在我们的课上,手机、笔记本电脑与网络不仅不是干扰,反而是必需的工具与途径。

(二)生活实践进课堂。今天,网络将现实生活与我们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能让我们知晓;网络为我们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生活与学习不再能够被人为分隔。学生只会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感兴趣。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与生活中寻找内容与素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学习。例如,笔者为研究生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教学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训练》和《网络时代的学习》。这三门课虽然开的学期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笔者的教学方法与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三个主要做法,第一个做法是,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与大纲,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大纲为线索,从网络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寻找真实素材、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上教学设计课时,会让大家结合当前的一些教改热点进行分析。例如,从网络检索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网上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视频,然而组织大家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时,要求学生具体学习微课的制作、参与翻转课堂实践、或者选修一门慕课,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又比如笔者接受了去汕尾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的任务后,立即组织学生赴汕尾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与需求分析,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培训计划。笔者的一般做法是,先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方案,然后对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完善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并说明设计的思想与依据,让同学们进行对比;然后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开展培训活动,检验教学效果,收集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学习,让同学们领悟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异同,体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笔者还利用为本科生上《现代学习技术》通识课的机会,让同学们以助教身份,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过程。在教学中较少讲解抽象的理论,较少死抠书本知识,更多地示范如何运用实践智慧,激发创新思维,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最终目的。在课程结束前,笔者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反思,发现课程不足之处,进行强化练习与补充讲解,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反思与总结。

    第二个做法是,把教学与研究创新结合起来。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在研究什么、在思考什么问题、写了什么文章,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向学生示范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让同学们有所领悟与仿效。有时还会动员同学们参与自己的研究项目,一起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实验。在分析调查与实验结果时,也是采用让同学们先说,然后自己后说的方法,进行点评与示范式教学。

    第三个做法是常常抽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从网络或其他地方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学生分享的知识与技能有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时老师的收获甚至比学生还多,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写博客或文章,对碎片进行整合。笔者很少从头到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混合使用。有时讲授,有时研讨;有时翻转,有时实践;有时让学生主讲,有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与探究,随机应变、不拘一格,常常有即兴之举。但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思考与探索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笔者很少采用考试的方法,而是结合作业与日常表现,与学生一起进行综合评价。

(三)创新教育进课堂。网络时代,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传承前人的知识,创新发明才是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帮助学习者建立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记忆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力与目标,学会创新思维才至关重要。今天,政府大力提倡的创客教育就是创新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创客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少数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种培训与比赛活动,或者作为校本课程,还没有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真正结合起来,影响到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如何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完成创新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还有意识地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渗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示范,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你的这种教学方法与课程的特殊性有关,不一定适合其他类型的课程,而且只能在大学和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在中小学难以推广。因为中小学还是以系统学习为主,以应试为主。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前文已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碎片式学习已经渗透入校园与课堂。今天,老师再想像从前那样固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越来越困难,继续忽视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的碎片式学习成果也越来越不合时宜。如何将基于课堂的系统学习,与基于网络的碎片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们面临的全新挑战。笔者曾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必要的系统学习与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分享、协作与探究活动,通过说出、写出、做出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网络学到的碎片化知识,与教材学习获得的系统性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化的知识体系。[7]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创客教育与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不谋而合,创客们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充分体现了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是在“做出”这个最高层次进行分享式学习的典型代表。

在中小学推进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可采取由易到难、由副科向主科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先在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这类课程中开始试行,鼓励学生先围绕课程主题,通过网络自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李小玉,在深圳市某高中学校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过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初步尝试。考虑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材陈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笔者建议小玉同学将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引入课堂,先不要完整采用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三个环节,而从第一个环节----“分享”开始试验。小玉同学在笔者的指导下,与另一位合作教师一起,在该校高一班55名同学中开展了分享式学习的三轮行动研究。课前先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进行上课前的知识储备。在第一轮研究中,以简单的“观念分享”为主,营造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初步探究分享式学习是否适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第一轮分享的主题是“畅想信息技术世界”,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大部分同学愿意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同学(4人)不愿参与分享。小玉同学根据课堂实际,在第二轮实验时,做了两点改变:①“个人分享”向“小组分享”转变。在每名学生单独进行分享之前,先开展小组内部的知识分享。在组内进行分享时,由于小组本身能够营造一个几乎无压力的环境,学生更敢于发表言论,而且花的时间较全班分享时要少,效率更高。②“观念分享”向“经验分享”和“资源分享”转变,以“观念分享”为分享内容开展的教学不太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经验分享”或“资源分享”为分享内容时,学生更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第二轮分享的主题是“PPT软件制作技巧”,小组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原则。7个小组中有6个小组表现活跃,但也有1个小组表现欠佳,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引导。本轮试验虽然消除了学生的顾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方式对分享内容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仍有部分学生分享的内容与主题不相关,学生对分享式学习的质疑也依旧存在。此外,采用异质小组的形式,虽然能够保证组与组之间处于大体相同的水平,但组内成员的不同层次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知识分享的单向性,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很少从他人处获取知识,如果他们对分享内容又不够感兴趣,就容易造成心理上对这种方式的排斥。小玉同学决定在第三轮研究时,确定一个较大的主题,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并按照兴趣分组,同时将原来每组8人,减为每组4-6人,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分享,同时也能让他们学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第三轮分享的主题是比较宽泛的“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大部分同学在小组内分享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但也有两个同学分享的是操作系统的内容,教师也没有阻止。小组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并在接受全班的评价。第三轮分享学生都比较满意,已经没有一个不满意的同学了。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分享式学习表示“喜欢”的比率,由第一轮的60%,到第二轮的72.7%和第三轮的83.6%。这些研究虽然还是非常初步的,但已显示出分享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此外,笔者还建议,可以考虑在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老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进行的课程整合改革试验,该校将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微机、艺术等10多门课程,整合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类综合性课程,[8] 笔者认为这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突破教材大纲、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五、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人的大脑需要一个体系和框架,才能运作正常,否则就会混乱不堪。大脑不可能在一个紊乱的环境下工作,所以我们的心智是有模式的,理论就是一套模式,教与学理论就是一套关于指导我们分析教与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的模式。如果我们的理论模式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致,那么我们就能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今天,我们早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教与学理论依然是网络时代之前形成的,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也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尽管它们仍然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情境的教与学中发挥指导作用,但对网络时代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情境新挑战早已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固守着这些理论,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后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僵化的心智模式?唯有建立一个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系统,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名词、概念、理论体系,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句话,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目前,已诞生了两种网络时代学习理论,一个是加拿大学者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又译为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另一个就是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两种理论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可以共同指导网络时代的教与学。

关联主义理论已为国内多数学者所熟知。笔者认为,关联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对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的变化进行了富于洞察力的、细致的预测与描述,并提出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连通多于建构的主张。但关联主义的策略更多的是针对信息超载的,对如何应对碎片化挑战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是在传统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而提出的一整套方法与策略。针对信息超载,新建构主义主张,除了采用连通策略之外,还应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学习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自己的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选择接受的信息与知识。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要进行强连通和深度建构,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不太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则只需要弱连通就可以了。针对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主张学习者对每天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先进行“零存”,再通过不断建构而获得“整取”的成果。具体步骤包括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三个环节。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还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为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包容性思维方法,通过包容性思维,学习者可以将看上去关系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机整合在一起,构建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9-14]

在新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知识的三级结构理论与知识嫁接学说,对教与学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探讨。[15] 这些理论已初步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对网络时代的教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思考。有学者称之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花圃中的‘一枝红杏’”。[16]

然而,新建构主义理论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虽然有不少学者对该理论表示赞赏和肯定,《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还曾经将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并列为网络时代的两大学习理论,并作为该刊的重点选题,一些杂志也刊发过对新建构主义进行应用与探讨的文章,但迄今为止,对新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补充、完善与发展的文章还寥寥可数。除了少数学者和研究生的论文之外,大多数主流学者和刊物还对该理论保持沉默,连一篇学术性的批评文章也没有。这与国内学术界对来自西方的理论与实践趋之若鹜,对“电子书包”与“微课”定义的讨论不厌其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对一种诞生于本土、直面网络时代挑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的理论的“冷漠”,其实无关乎某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关乎一个国家与时代教育变革的大方向。

令人鼓舞的是,笔者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撰写的通俗性学术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的反响,深受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在线教育从业人员的欢迎,发行才一两个月,即入选《2015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榜单,并一再重印,成为教育类畅销图书之一。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国内教育市场对新理论新思维有强烈需求,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

笔者的好朋友、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金岱教授有一句名言: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变了,一切好变;观念不变,一切难变。笔者愿借这句话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参考文献:

[1]王竹立.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3-12

[2]王竹立.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62-69

[3] 新华网.课堂玩手机成“国际难题” 老师:手机成“打不退的第三者”.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4/27/c_126438302.htm, [2014-6-2]

[4] 可见光无线通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SuJQPnsVlMeDq4ctRLq。[2015-6-9]

[5]王竹立.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 今日教育,2015,450:1

[6] 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P1-24.

[7] 王竹立.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5-11

[8] 《新闻联播》 谢家湾小学课改:一次艰难的探索. 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4-04-07/193363713097.html, [2015-6-9]

[9]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10] 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11]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36-43

[1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13] 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7-43

[14] 王竹立. 包容性思考:网络时代学习的一种新思维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88-94

[15] 王竹立.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 (1):33-39

[16] 赵师红. 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之归因:以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为个案[J].现代教育技术, 2014,(3):5-1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20: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法  中国大学 MO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9/14/14332942_444719763.s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17: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零存整取
转载 2015-03-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c50.html
一位深圳的网友,因偶然机会接触到我的新建构主义理论,如获至宝,跑到深圳几个大书店去找我的书,发现书还没有上架,但书店电脑里显示已经到货。他等不了,想法联系上我,我建议他去网上订。

他告诉我,​在读到我的理论前,他已经开始零存整取式的学习了。有次用这种方式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写出一篇非自己所学专业的论文,还顺利发表。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将这种方法上升为理论,看了我的新建构主义后,他觉得没有必要再找其他理论作指导了,他打算将我的理论用于中小学的教学改革中。

不到一周,他专程从深圳赶到中大,我们见了一面,聊得很投缘。我觉得他是真懂我的理论的,我们很多思考是一致的。

另一位网友读了我的书后,虽然肯定我用零存整取方法取得的成功,但也提出一个疑问:王老师的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是从自己的网络学习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有多大的适用性?能不能普及推广?我相信,不只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说实话,我自己以前也有这方面的质疑。

不过,现在我的疑虑减少了,信心增强了。不仅从理性思考层面,我相信这的确是网络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在实践中我也观察到很多支持的案例与证据。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实践这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我对移动互联网的直观认识来自微信这个东东。微信出现之前,人们很多时间花在电脑上;微信出现后,越来越多的的时间被手机占据了。我现在即使坐在电脑前,也不时要关心一下手机里的微信。我与朋友们的很多讨论和交流,都发生在微信里。现在看博客的人大幅减少,看微博的人也大幅减少,我每写一篇博文,都要及时分享到微信中,要不很多人都不会看到了。​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及时的交流互动,它的学习完全是碎片化的,但在整合碎片方面,它替代不了博客。所以我现在是将微信与博客绑在一起使用。

我有一位朋友是专业人士,业余炒点股。以前他炒股以亏损为多,他告诉我,每次炒股都要临时打开电脑,好多机会就在一开一关之间错失了。现在他买了一个好手机,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观察行情,及时出手,终于扭亏为盈了。我说,你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了!

今天的教与学也一样。有没有跟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挂上钩,是一个衡量你的教与学理念是否跟上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流行一个公式叫“互联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我觉得还应该在互联网前面加上“移动”两个字。

如果你还把教与学看成是学校里的事,是课堂里的事,那你就OUT很久了;如果你还认为只有坐在电脑前,才能开始正式学习,你也OUT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与工作、生活早已密不可分,没有明显的界限了。你以为学习的内容还是教科书那点东西吗?你以为只有考试成绩才能证明你学得好或者教得好吗?你的手机是否还只是用来听歌娱乐玩游戏?​它有没有成为你重要的学习与工作工具?

我的很多学习与工作都是在手机里完成的。我从不玩游戏,这只是个人爱好,我不否定游戏的意义和学习价值。我的手机主要用于浏览、交流、讨论、写作、记录等。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路上用手机完成的。比如我今天接到一个出题任务,我在下班路上乘坐地铁公交的过程中,就在手机里完成了;比如我还接到一个讲座的邀请,我也在手机里完成了讲座的内容提纲。我的很多文章、博客都是通过手机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完成的。我越来越感到,零存整取越来越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基本策略了。我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够解决今天的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和学习碎片化问题。要不,你说一个试试?

今天,人和人成就的大小,不再取决于外貌,也不再取决于体能和智力,而取决于你的洞察力。马云长得够丑了吧?霍金的体质差到极点了吧?​但这些都没有妨碍他们成为自己领域或行业里的领袖人物。《最强大脑》里有很多智力超群的神一般的人物,但他们做出了什么创造性的贡献?有什么出类拔萃的成就?在生活中,这些智力竞技场上的“天才”都是非常平凡的人。听说国外有一个门萨协会,能加入者都是智商达到某个顶级水平的人,但大多数门萨会员都是默默无闻之辈;而历史上很多创造性天才,他们的智商只有中等或稍偏上的水平。

但有没有洞察力,则是区别领袖和跟风者的重要标志之一。​什么是洞察力?我在《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洞察力就是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的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窥全豹的能力。入木三分、鞭辟入里是一种洞察力,落叶知秋、见微知著是另一种洞察力,前者是看得深看得透,后者是看得早看得远。

有些人可以从一片落叶的飘落,就能预知秋天将至;而有的人只有等落叶​满地,才知道秋天来了(还美其名曰“大数据”),这就是差别。所以,我想对那些怀疑零存整取学习策略是否具有普适性的人说一句,在我看来,你可能缺乏对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与规律的必要敏感与洞察力。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信不信由你!(*^__^*) 嘻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17: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建祥教授论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效)策略研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brr.html
  
【本文系林建祥教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策略的思考,曾在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发表,现予转载,供大家思考与讨论。---竹立附记】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效)策略研究

林建祥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个应该从社会、历史层面加以审视的宏观重要课题。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多角度多层次不断的相互磨合。首先要从理论背景加以考察,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几十年来有太多重要的进展,从声像技术进到信息技术,从注意形象进到思维概念,到宏观的思维整合,从以师为主的课堂的展演,到每人有自己的设备,人人的先异步再同步的互通。在这些理解下,对于技术有许多指引,要加以综合考虑。其次在先进背景阐释下,今天的发展策略就有新的更有效与高效的原则考虑。有许多做法需要及时调整改进。从而指引着民间可以自下而上与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政策相对接,在局部地区的学校,试验合格,再向更大范围推广,使得教育信息化可能更正确地更快速地高效实现。



[关键词] 教育;信息;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学习方法论;三通两平台



[作者简介] 林建祥(19   —),男,北京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linjxlinjx666@126.com

一、教育信息化的理论背景阐释(尝试)

教     教育信息化面对着三个复杂的大系统:1、客观的宇宙与社会。由大爆炸开始出现自然界,一直发展出生命现象,出现了具有高级智慧的人类,再由人类的群体组成社会,由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这些是我们人类认知的对象。2.人类的大脑与认知。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甚至智慧的哺乳动物发达的脑组织。它的构造是神经元构造,大量的神经元与相互间的大量连接。是认知的主体。大脑的功能,从实现形象思维(主要是右脑功能)发展到逻辑思维(左脑发展起来),包括数学思维长期发展出数学学科,终于出现了计算机模型,这是人造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装置。3.计算机。人造的信息处理加工装置是离散的数值的计算装置。他如何更好表示人类的思维?计算思维概念应该是计算机出现后产生的,弄清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

原     原则上三者全部都是自然的客观存在,但是人脑企图反映整个宇宙,从而改造世界,而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企图反映整个大脑的功能,从而企图把整个世界装进计算机。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先界定教育,包括对于人的认知能力、思维与智慧的发展。需要关注人类认知能力的历史发展脉络: 从人类个体脑出现镜像神经元,到群体(社会、历史)的发展;个体的从感性(形象、右脑)思维到理性(逻辑、左脑) 思维到外化实践(行动、操作)再到群体(关注宏观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都需要总结回顾。




而教育是关注人类的发展,从个体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大体重复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的规律,除开认知能力之外,还要有学习动力与学习毅力,才能成才。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不断磨合,就涉及人类利用计算机做工具发展自身能力去认识与操作客观世界,获得知识与解决问题又进一步再改进工具的过程。




再讲计算机、信息与信息化技术。从十九世纪电报电话到电影,电视的发展,能够用声象表示世界,发展很快,因而有许多乐观的议论,但是多年后发现仍有局限,没有改变教育。

接     接着讲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化,需要对于计算机的由来,与其特色做个回顾。需要对于两千年数学发展的脉络作一宏观的梳理,他凝结了两千年来人类智慧发展的精华。从欧式几何到解析几何一直发展到集合论(反映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成分、元素分析与自动生成性,成分分析愈基本,综合覆盖能力就愈大), 到计算模型(加减,乘除,乘方,再到函数,再到最一般的算、操作)----  才导致计算机模型的诞生。

计     计算机诞生后,通过不断改进与人类自然语言相类似的人工语言进行编程,程序的威力就愈来愈大,逐步渗透到几乎所有的领域,先是科学技术与工程,再则艺术,甚至语文,与思想品德,出现各种科目的信息学。

信     信息概念(具有抽象性)包含着信息的传递(通讯)、信息的结构(媒体),信息的处理加工(变换、操作)这几个重要成分。信息概念有几个来源:是通讯,物质构成(特征属性描述)、与心理认知几个来源的有机综合,包含信息的处理、操作、算法的重要认知成分,不能只从信息的通信与媒体的特征来理解信息。认知的发展自然出现对于统一的信息科学的追求。

(二)信息时代的方法论试描述

认     认知心理学认为,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即使都一样能解出,但效率大不一样,所以要讲究方法。

信    信息化可以是一种方法论,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有普遍价值的方法论,他是要素分析建构的方法论:把研究的对象分解为基本成分、元素,再在成分分解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建构,成为不同的模型、模式。尝试再具体些表达,要素分析,模式综合,正向建构,逆向求解。再进一步,是问题求解的方法论,目标引导,分而治之,寻找手段,合而解之。因而希望可以解释与解决许多问题。




要研究教育(人类的认知能力发展的总结回顾)信息、信息化(几千年数学的发展从而导致计算机出现,再向前到人工语言的发展)与客观世界三者间的共同规律。这共同规律,可以有各种提法:相当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素养,计算机方法论,到统一的信息科学、统一的方法论的追求。大胆的假设(创新性思维),小心的求证(批判性思维)。这里我大胆提出一个假设命题,请各位小心的质疑?看那个选项说得恰当?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每个学生需要有计算设备,过去难于做到,现在可能不难,先进地区很快就会有。有了设备,学生易于自我探究,在做中学,易于通过群体交互活动,共享社会知识而自我建构。形成新的学习理念、方法。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方法比过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程序设计或编程或问题解决,辨证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是其精华。外在的的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影响人类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就会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这     这样认识,教育信息化就不只是教育的一个工具,一个分支学科,而应该看做强有力的方法论,它促使传统的教育学,逐步改变成为信息化的教育学。将来没有信息化的纯教育,是难于找到。接受现代化新教育理念的的新人,就大不一样。

信     信息课程,其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使之真正具有核心、指导的地位。提高信息技术老师的水平与地位,使之真正担负应起的作用。

(三)为什么教育变革迟迟不来的分析的讨论

信    信息技术既然有如此的作用,因此历史上曾有几次出现教育变革乐观的估计:声像教学是一次,人工智能诞生也是一次,头脑风暴建构也是一次。结果都落空了。教育大变革迟迟不到来。

为    为什么?

不     不是如人工智能那样,关心的是机器的学习,而教育是要促进人类的思维的训练。媒体仍起作用。

从     从效益到效率的发展过程,从乐观的先锋者感受不够,细节改进必须发展得到自然的大多数的认可。

多     多个片段技术与其认知成分对于真正质量提高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整合。特别是思维的成熟整合。例如人的认知(思维)规律的掌握,要讲元认知,技术作为思维工具来增强,还要重视问题求解、思维导图的高阶方法,寻找算法与编程。由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计算思维需要左右脑的结合。

总     总之,教育比想象的要复杂,因为他的复杂性,每次重大突破,令人振奋。但往前看,还有更长的的路要走。现在也可以再追问是否真到了大变革的前夕?

应     应该在学习方法论指导下应用技术。在应用技术上再讲方法论,更易理解。更有吸引力。

课     课堂模式结构的改革,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技术不仅是工具,技术可能促进人的思维,提高人的能力。但是需要重组教材,开发平台与软件。

每     每人要有一台可操作可交互的设备,还进一步远程交互,互联网到Web.2到云,人人通到全球化整合在一起。须有工业条件,现在是否接近了?

今     今天有了大变革的条件。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进去,贡献力量。促进早日到来。

(四)第五次科技革命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

第     第五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出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特征的。回顾从小型个人机逐步发展到互联互通(互联网)到全球化,逐步改变社会,出现云环境支持的教育信息化,再发展到真正的教育革命,改变人类的认知与具有创新能力,如果教育革命进行到底,创新人才大量出现,新的一次科技革命就又成熟了。

第     第五次科技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不只是计算机这种实体,而伴随着还该提出的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强有力的方法论:对于统一的信息科学的追求,虽还不成熟,但是作为方法论,应该是可以提出的。

这     这样分析追问,才能解释计算机出现后,如此快速地发展,具有改变社会宏伟威力的事实。比起电化教育的前身—基于声像、媒体技术,能更好地表达思维,虽仍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对于教育的作用,就大不一样。



二、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有效(与高效)策略思路

(一)信息化要区别三个层次与过程

教      教育信息化要涉及相当复杂的系统建设,首先要区别三个层面的信息化:第一是理念层面的信息化(对于人类认知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掌握,这就把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也包括在内,是居技术之前的,可以先不谈信息技术),第二是技术层面的信息化,规律掌握细化到这一步,可以编程,可以操作,可以运行,可以复制。 好处就大不一样,可以显示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威力。第三是社会层面的信息化,也有理念与技术的阶段区别。到了社会层面信息化,就开始发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当然三个层面也是相互促进的。

教     教育技术层面的信息化可以再加以细分:

表1 教育信息化多层次系统

课堂信息化
课程信息化
校园信息化
云环境区域信息化

反馈交互软件、白板

教学活动
软件系统

知识系统
多课程、非正规

体现校园文化
远程会议系统

加强交互


低层次还未完成,而后面层次已经逼上来。必须注意各层次一定程度并行的深入, 譬如在社会层面领域进行信息化的扩展普及时,  还要大力深入理念层次,与课堂模式、课程层次的变革与改进。这样均衡的必然会是高层次的能力,与高质量的教育。 因而这样的信息化有可能使得后者居上,避免出现新的两极分化。这就要一开始注意恰当的顶层设计。

(二)课堂信息化的历史回顾

变     变革是从正规的课堂开始的,特别是从学习内容的表示开始的。

计     计算机开始的知识表示,是从数字计算,还有符号程序演算再到文字的表达,具有图形、图像、视频、声音一套媒体表示的技术,再到课堂上的活动操作的技术:黑板到交互白板,交互软件到遥控器进行群体反馈,再到进到全课程的信息化。

目     目前抓住课程信息化为中心,要分别课程,首先区别语言类(语文与外语)与信息技术、数学(包括科学)STEM类,取得实效,再扩展到艺术、社会、思品STEAM等类,这几类今天看来,还是有所区别的。这样自然包括课堂的信息化(交互白板,交互软件与反馈技术等设备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构成智慧教室);  以及校园的信息化(是以学校管理为主导,加上众多信息化的课程学科,加上校园文化的氛围建设)。

课     课程的改革,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

小     小学从信息课程Scratch开始,研究如何结合动手、探试活动,如何从多媒体制作更多的,先从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用编程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应该建立像温州教育电台那样的学生Scratch培训,教师共同备课研讨的平台。让学生熟悉现成的好案例,设法先模仿,在模仿中改进,再自我表达创新,不断通过群体研讨、点评、改进,就自然改变学习的理念,发展创新的能力。这是MIT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可贵成果。应该快速拿过来学习推广,然后再创新。

其     其他小学课程的老师可以帮助信息课老师,因为创作的主题,涉及许多学科,来指导学生各种有创意主题的活动,从而教师也得到体会,而在自己课中逐步开展主动的改革。在有机器设备条件下,这样可能是自然合规律的传播。如何保证坚持不断的改进,最好是教师建立个网站,进行教师群体的合作。

中     中学进一步以结合编程学数学,有了小学阶段编程的体验,再有我国几何画板的扩展版超级画板的宣传 通过探试实验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是可行的,再扩展到更多的课程。每人有一台设备平台可以主动操作来学数学(即通过思维可视化,可以自我探试,自我学习,从而自我发展)与传统单纯思考相比,有很多优点。值得实验总结。像贵州符美瑜老师的结合编程学习数学,是很好的案例。

国     国外近年时髦翻转课堂,认为所有课程都可以实现翻转的思想,而取得好效果,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技术实现自学、辅导、习题课,即重视自学与群体学习,再逐步信息化。这已经为近年的许多实践所证实为有效的。而贵州符美瑜老师的有效经验就是从自学、辅导与习题课发展而来的。

翻转课堂从另一角度看,是四个要素、四个中心(美国原总统教育顾问约翰·布朗德斯福2000年到北京在首都师大讲的思路)的发展,包括教学理念与技术的长期,发展到一个阶段,出现质变,即颠覆性创新的结果。四个要素分别介绍如下:

表2 翻转课堂的四个要素

学习者
知识
反馈评价
学习共同体

态度 习惯 方法
自主 自学
反馈促进共同体讨论
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的亮点为:将自学移到课外,把教室留给师生共同体的交互,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基础上,强调在共同体中学习的重要性。

翻     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基于自学软件或视频的制作技术的进展的条件,语言类可以使用电子书的工具,数学类则可以借鉴Scratch编程的模式,制作自学的课件,制作方法可另文介绍。

课     课堂群体学习的有效模式:有课堂反馈提问基础上的课堂讨论,与课堂做题的群体点评。先在面对面课堂上积累经验,后可以用远程会议系统实现更大范围同步的学习。这种模式,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也方便进一步实现创新的教育。四个中心分别进行的思路有利于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深入。

太     太空讲课的实践是有巨大价值的,应该保留讲课视频,值得学生反复观看(自学),学生观看结果必然存在大量问题,鼓励学生发现、提出,以后可以多回合组织讨论(群体)互相启发,先自己思考解释,生生讨论, 再老师引导帮忙。--- 这样有利于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观察、思考、个人提出问题,设法解决)。这也充分体现翻转课堂的精神;来学科学。

由     由自己提出与设法解决,其他人只是帮助、引导,是使得学习者获得的是系统、完整而不是外在、孤立,真正属于自己理解的知识。

按     按翻转的精神,在自学基础上,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组织后续的活动,逐步体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否则巨大价值就点掉,太可惜了。

高    高中与高等职业学校就能通过编程与数学建模,做各种的创意作品与课题而学习。为创业教育打下基础。

    以上是学生的学习模式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老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也应该贯彻翻转的精神,1. 先培训,把教学系统经验的讲授制作成视频,发给受训老师作为自学材料。 2. 然后有机会让受训老师提问题,同伴讨论,3.再有机会让学员老师,自已设计上课,由经验老师点评。这样老师的培训就会出现新局面。王陆老师的在线实践虚拟社区COP项目是很有新意的,应该继续试验与扩大。进一步有文章综合介绍。

课程改革改变过去是以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因为设备不够,课堂上以集体观看为主,只能用媒体单向讲授。现在每人有可能有一台计算设备,给大家一个新的体会,用先进技术带动,可以师生互动,甚至生生互动,学生可以自己创作,相互交流。集中体验基于信息技术的思路。真正开始教育信息化,体会信息技术的真正威力。

在     在这个基础上,与管理对接,改进行政管理,已有一些好的管理软件,在应用中不断修改完善。

这    这就为学校间,特别是区域间云环境打下基础。不必为每个学校建立设备,为全区的学校统一建立后台,而所有的师生与领导可以按各种需要而自由地沟通。这就为学校的自由创新学习提供非常好的基础。

(三)远程会议系统的应用

前面说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结构化,与信息的处理加工三者。我们看到,信息的传递的应用就相当于出现全球互联的网络,信息的结构化应用,就相当于出现现在的多种新媒体,而信息的处理加工的应用,就相当于可以操作,从而可以进行思维训练。但是教育的真正高效应用,应该是把所有都整合起来,那就是现在说的远程教育系统,他可以表示多种新媒体,而且可以传递给远方的师生,教育同行,而且可以反复快速同步交互,进行各种的活动。

这     这在国际上近年发展很快,出现了Moocs,与翻转课堂,使得教育可能出现大变革。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的带宽,充分发挥远程会议系统的作用,让大家有机会熟悉他,在这个基础上,就能加快出现云环境,也就是发挥三通两平台的作用。

网     网站平台与视频软件与远程会议系统三者的结合,就初步实现云环境,可以实现每人有账号,有学习空间。马上实现师生、生生相互间的人人通。就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所需要的群体讨论的环境,生生可以分组讨论,与老师小范围的接触。老师的大规模培训,与小组个别交互研讨的有效环境。而且是跨校的,不限于校内,更不限于班内。这样就打破多年信息技术一直在一个较小范围的应用,要交流就要大量旅行的限制。

资     资源从开发优质的视频 (现在视频开发不难,而且支持有效可视化) 案例后,应该利用校本教研,进行示范研讨,通过集体备课,改造成适合该校,该班的自学材料发给学生,所以教师的斑斑通应该与教师个人的人人通在云环境下结合起来。这样教师专业发展就会出现质的飞跃。

这     这次太空讲课,是一次难得机遇,推动翻转课堂精神的实际体验。千万听众的大课堂,提供非常难得的学习材料,讲课视频内容丰富,可以反复阅读,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与群体的有效的讨论结合。先自学、思考提出问题,接着还要注意组织讨论,这时远程会议技术可以用上,充分发挥人人通的好处。在讨论基础上会出现大量次生的优秀资源。宁可多花点时间,有效的讨论基础上的自学,要比肤浅的学习要有价值得多。新绛中学的案例是有启发的,集中讨论,更发展到实际任务的解决。更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与更频繁的人人通。这是信息技术的最有效之处。

同     同时探讨班班通的资源灵活制作问题,好的模板资源可以拿来利用,设想课件都采用模板加数据的模式开发,进一步,用学习元的思想修改与创新,就容易实现修改基础上的创新,而不必一切从头做起,这种机制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讨论,然后组织联盟进行合作开发。

可     可以早日实现三通两平台。自上而下的设计、开发,与自下而上现有设备的整合,同时进行。下面的经验为整体的设备设计提供必要的案例,这样交互进行,整体的系统开发好推出后,就不至出现不好用,不爱用的尴尬。

各     各地区有信息云中心,不必各校园分别去建立。交互大量是在地区内部进行,中国之大,各中心间可以互相交换经验。跨区也可以交互,但相对较少。

在     在这个前提下,有了宽带与三通的平台,就大大提供并改善课改的环境。

课     课堂反馈积累大量数据,还应该研究题目的分类,并积累大量优质题目,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这基础上,对于积累数据进行挖掘,或多元的统计分析来研究如何评价学习的成效。这是长期有非常前景的工作。



           三、自下而上的对接

    各地网络首先要有相当的带宽接入学校。(校校通)

    课堂的革新,要配齐课堂的设备(连上网络的教师计算机,交互白板与相应的交互软件,遥控器或平板电脑上的反馈设备)。这是课堂信息化的基本设备(班班通的要害所在)。

有了反馈设备,通过设计题目,可以检测课堂效果,进而推动群体的讨论,进而考虑提问题目对于课标的分类,采取措施,研究教学设计达到设定的目标。

各    各地接着有许多模范课,竞赛课的示范,都是以个别课堂为单位,并努力模仿,把每个课做好,并鼓励经常参加各种竞赛。逐步需要生生的人人通接着要进到以单元为单位,通过校本教研,还可以与校外同行交流。再接着要经常使用,到全课程整体的设计,这就进到课程信息化阶段。要把课标与教研专家与技术专家结合起来,并经常与基层教师联系商量,指导教学设计。这时需要有人人通的经常设备支持。

华中师大傅德荣的“信息技术课与元认知”建议思维训练。

北京北师大赵国庆博士的“思维训练-有效推进学习的催化剂”的文章,在今天网络条件下的快速学习的可能。

从     从多媒体课件开发关注形象思维到使用概念图等涉及课堂高层思维工具的使用广州顺德勒流的会议,从去年暑假景山学校的Scratch交流会议,到今年暑假温州的STETAM会议,温州电教馆有教学网站,会议上有参赛的活动,对于中小学校的教改,推进学生尝试体验自主与探试的学习,合作群体的学习,养成习惯。并进而不同学科可以混合归类,更好实施,希望产生好的影响。

北     北大与南大的教育技术暑期学校,希望保留下来,模仿集装箱有个集散体制,继续探讨完善,待各地条件成熟,可以较快地发生作用,发生效果。

教     教育发展战略思考:中国的大教育需要信息技术,起高质量的均衡作用。





图  1   更好的远程迁移设想

贵     贵州省级教育厅的政策支持:先在贵阳十中建立基地,推行结合LOGO编程做中学在自我探试中高效学习数学。逐步用远程培训方式向其他学校扩展。可以有北大继续教育学院的远程培训案例相衔接。

每     每省个别学校的有效试验,与不久将来大量便宜的计算机,与网络云环境的连上,相当于实现集装箱的集散体系,就会既省经费,又较快出现提高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Marvin Minsky: Introduction to LogoWork. http://web.media.mit.edu/~minsky/]  [2]  Stephen Wolfram: A New Kind of Science. Wolfram Media Inc.

[3]  钟义信: 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框架.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文集. 2005.10

[4]  约翰·布兰德斯福:“人是怎样学习的?”

[5]  加涅:

[6]  孙绍荣: 教育信息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7]  赵国庆.思维训练:技术有效促进学习的催化剂

[8]  傅德荣:“信息技术与元认知”,已投中国电化教育

[9]  周一真:“计算思维”

[10] 宋伟,张铭: 语义网简明教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1]  MIT: 媒体实验室  Scratch网站

[12]  符美瑜, 符元明: LOGO数学实验室.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13]  祁靖一,王小波:整合创新: ”三通两平台”推动教学改革 专访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

[14]  罗洁:建设首都基础教育云,开启泛在学习之门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2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师红博士撰写的《碎片与重构》一书的研究论文,经作者授权率先在此公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谢谢!---竹立附记】


一本难得的网络时代教与学研究力作

----王竹立《碎片与重构》简评



赵师红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30)



[摘要] 《碎片与重构》这部书是作者重构与加工其近年来数十篇论文和数百篇博文中的研究与思考的大部分成果后完成的,不但其封面、标题及架构等体例上独特新颖,而且其中蕴含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专业性与学术性的内容经过作者的艺术化处理,显得更有趣味,更加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其核心新建构主义理论还折射出作者在自主发展时持有的人生发展观、学习观、自主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等,为我国高校教师开展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New Constructivism May Be Regarded as a Key to the Door of E-learning Hall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Respond to the Book Debris and Reconstruction Written by Wang Zhuli



Zhao Shihong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0)



[Abstract] The book Debris and Reconstruction has been finished successfully after its writer Mr. Wang Zhuli reconstructed and cured the fruits from his dozens of academic papers and hundreds of blog articles. Not only does the style which contains the cover, the titles and the framework appear novel and unique, but also do the specialized and academic details expressed artistically by the writer which imply the ideas of the humanism, the pragmatism, the empiricism and the rationalism seem more interesting, more popular and more readable. In addition, the New Constructivism as the key of this book reflects Mr. Wang’s development of life, learning view and the methods and the ways of his self-directed development and so on. And all of these can offer many uses of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s for th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our country to learn all their lives and to develop independently.

[Key words] New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Society, E-learning, Approaches



王竹立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自2015年3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入选“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一季”榜单。针对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等被广大教师与学习者热切关注、讨论的问题,该书以开阔的视野、全新的思维、通俗的文笔,提出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应对之策,试图为人们提供一把开启数字化学习殿堂大门的钥匙。



一、体例

(一)封面与标题:独特新颖,通俗可读

1.封面  封面图与本书主旨及内容是密切吻合的。封面图片上的凹凸沟回状况表明,在信息碎片化、海量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网络时代,人脑不仅能整合来自所有感觉器官信息,而且还能激发运动、控制情感、保存记忆和思维。这充分体现出本书的主旨,即“新建构主义”既能帮助人们连通与自己关系不大、或者不太感兴趣的领域,更能帮助人们重构信息,创新知识,摆脱数字化时代信息严重超载的困境。周边立体化的拼图模块表示“碎片化”,大脑是碎片整合与重构的场所,大脑周边环绕的大量新名词,表示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

2.标题  一级标题中“碎片”意味着数字化时代网络学习者因信息严重超载所陷入的困境;“重构”则给读者指明了摆脱因信息严重超载而陷入困境的途径与方法;副标题“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进一步明确本书的时代背景和服务对象是当今的教师与学习者。

二级标题新颖独到。结构上,第2-8章的标题都是总分结构,以并列短语表明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及信息超载等的现状,以“如何……”引导的疑问句式阐述网络学习、包容性思维、学习创新及知识嫁接等问题的对策,向读者表明自己的意图。对于总分结构标题的后半部分,作者以选择问句或以“如何”引导的问句表明自己探讨问题时所持的平等态度,拉近了与读者间的心理距离,减缓了读者面对作者在专业性学术问题上所产生的压迫感和紧张感,增强了本书作为科普类读物通俗可读的效果。

三级标题通俗易懂、趣味横生。如第四章“网络学习:如何整合碎片”共有13节,按照话题的内在逻辑,分别以“知识变样了”、“知识就像一颗榕树”、“把网络看作银行”、“博客,你的‘银行账户’”、“学会零存整取”、“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创造性重构”、“写作即思考”、“写不出来怎么办”、“写作不分文理”、“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于零存整取”、“一句话定义网络学习”,亲切地讲解网络学习方法。

(二)内容:重构“积件”,富有创造性

作者以新建构主义为核心,将自己近年来对网络时代教与学的全部思考纳入其中,更广泛地重构并创造性改写多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博文及曾用于讲课、讲座的PPT等积件,“试图在通俗性、趣味性与专业性、学术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尽量借助一些故事和案例,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娓娓道来的语言讲述自己对网络时代教与学的探索与思考”(自序)。

(三)架构:重构“积件”,通俗可读

本书架构“采用的依然是零存整取的方法”,囊括了作者近年来数十篇论文和数百篇博文中的研究与思考的大部分成果。“自序”介绍了编著本书的缘起,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与学模式所面临的困惑及对策。第一章以“被打碎的花瓶”比喻数字化时代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提出了以复原与重构碎片知识的主张,归纳网络学习的特征,呈现学校教育受网络学习冲击与困扰的现状。二至八章阐述了数字化时代学校教育的状况、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理论依据及方式等,提出数字化时代教与学的应对策略。此外,本书摈弃了学术专著架构上常用的“参考文献”和“附件”部分,使得本书通俗性特征更加明显。

由此可知,本书既是用通俗性语言阐述科学原理与知识,又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与一般的科普读物有所不同,因此可归于通俗性学术著作之列。



二、专业性与学术性

“新建构主义”实质上是作者以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为出发点、以知识创新为终极目标而提出的一系列策略与方法,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学术性。

   (一)专业特征明显

1.写作目的  作者是采纳了其同事建议后为中山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网络时代的学习》而撰写的(“自序”)。

2.读者群体  本书读者群体主要为大中学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研究者、网络教育和在线从业人员、教育部门领导,以及网络学习者(“内容简介”)。

3.内容  本书具有明显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特性。它涵盖了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网络学习、包容思维、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等,探讨了电子书包、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技术学专业部分热点问题,阐释或界定了“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创造性重构”、“包容性思维”、“新建构主义”等专业术语,进而构建起“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

(二)学术性强

本书学术性特征非常明显,导向性强。如“自序”所述,对于本书核心新建构主义,作者主张“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1],提出“为创新而学习、对学习的创新、在学习中创新”[2],“网络时代的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第118页),认为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各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从最传统的课堂灌输,到最先进的新建构主义式的学习同时并存”,“以‘我’为中心的、以创新为目的、零存整取式的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学习的最主要形式”(第237页)。



三、思想性

新建构主义,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一定的哲学高度,有相对完整的个性化思想体系。

(一)人本主义

1.写作目的  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作者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他承认:“我的一切思考与求知的核心都围绕着‘人’这个字进行”,“都是为了维护人的个性、尊严、自由与平等”,[3]“自序”袒露:“这本小书也像我这个人一样,真实、自然,有思想,有个性,有体温,也有态度;既有突出的长处,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陷”,流露出其追求人性自然、本真、有个性的人生哲学观,更反映出他的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即面对富有个性化、需求多样化的读者,应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希望通过展示真实的自我,与读者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关注读者的内心世界的需求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对读者的价值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他认为“教育应该充满情感、色彩和价值观”,[4]“反对对人的异化”,[5]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然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之中。

2.内容  本书可充分地表明作者情系天下的人文情怀,突出其重塑网络思维大教育之鹄的。他“从切身经验出发,兼具理性与感性,对很多教育想象有深入的探索与思考,以朋友分享的心情述说”(邹景平.序);认为在“第二人生里,重要的是体验,具有自主性特点,学习者可以大胆表现,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在网络时代,面对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状况,学习者可采用零存整取的策略和积件式写作方式,以包容性思维进行个性化改写,实现知识的创造性重构与创新,实现网络时代的大教育重塑;坚信“以‘我’为中心的、以创新为目的的、零存整取式的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学习的最主要形式”(第234页)。

(二)实用主义

1.实践范式  实用主义思想是作者在教学与研究范式上及本书中的又一重大特色。他认为:“我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以及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根据现有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给其他试图进行类似事件的人们以启示或借鉴,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6]因此,在教学中他尽量保证自己所讲的内容“实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时代真的不同了”)

2.内容  如今,“网络教育试图将学校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目标导向,与网络学习的自主性、个别性、个性化结合起来”(第7页),新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帮助学习者重构知识,直接地“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对碎片化知识进行个性化改造,构建起个人的知识结构”(第5页),这是一个“完全是个人主导的、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针对“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网络课程缺乏互动的问题,他将“慕课”概念升级为“慕秀”(MOOS, Massive Open Online Show),(第71页),并倡导以“微课程+微作业+微测试+微学分”的模式构建“零存整取式网络教学模式”(第73页)、以“淘宝模式”的慕课来发展网络教育(第74-75页)。他认为,零存整取式学习方式最为实用,网络可视为一个虚拟的知识银行,个人博客可视为自己知识的银行账户,对同一主题的博文进行不断的改写、融合,使“碎片化的知识逐渐整合起来,并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实现对接,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目的,最终通过将碎片化知识进行创造性重构而实现知识创新”,“实现化零为整、知识创新”为目标(第89页)。

(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王竹立“以身作则,用‘新建构主义’”,“从切身经验出发,兼具理性与感性,对很多教育现象有深入的探索与思考”(邹景平.序:碎片的呢喃)。

1.经验主义  本书的核心——新建构主义理论,是作者对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经过深刻的思考和持续不断的积件式写作提炼而成的经验之作。他多次承认,教学“总是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阐述、反思教学理论”。[7]对于理论,他都不“盲目相信,一定要亲自尝试”,[8]“接触到一个新概念、新理论时一定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如果发现有冲突,我宁愿相信事实”,[9]并且实践也“让我产生了包容性思考的思想方法”,[10] “找研究课题总是到现实中去寻找”,“提出自己的论点、理论和假说,然后才去找证据。如果发现了支持的证据,我就强化它们;如果找到反对证据,我就修正它们”。[11]

2.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气息也弥漫于全书,通过作者的学术观点与主张、治学理念与方法等表达出来。而新建构主义乃是作者对教学与研究等所形成的体验与感悟等进行理性地思索、提炼后形成的知识体系,因此,本书具有浓郁的理性主义气息。如他认为,在新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结构中,理性知识处于知识的二级结构上,犹如榕树的主干与分支;在一级结构上类似于树根部分的感性认识经抽象化、符号化、逻辑化地整理与加工后形成了深化的隐性知识。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的理性主义哲学观是与他注重实践的经验主义哲学观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的。换言之,其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的体验与感悟,并且是以系统化的理论展示出的,是作者将自己的理性认识经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后表现出来的,即如上文所述的通俗化和下文将要述及的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这也是本书具有通俗性、趣味性、专业性、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之所在的真正原因。



四、艺术性

艺术性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与亮点。作者以艺术化的手法处理书中专业性、学术性、思想性的内容,使之成为通俗化、趣味化的普及读物。

(一)艺术化地表述

这是作者以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方法或表述方式向读者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或主张。它们散见于多个方面,如以比喻等方法,撰写短剧、诗歌等。他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艺术化地探讨各种现象、问题,阐述有关原理、方法。如喻知识体系为花瓶,将学校教育喻为一群群岛屿,形象地展示其受困于网络化学习汪洋大海的状况,网络教育成了围绕学校教育岛屿的一圈礁石与沙滩;网络、博客被喻为银行和银行账户,以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应对数字化时代知识碎片化问题;将知识比喻成榕树(第80页),等等。这些表述既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使读者感性地理解其阐述的现象与问题,接受其观点和主张,增强了亲和力,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

(二)艺术化地表现

艺术化地表现是作者在书中向读者展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有作者自创的,亦有引用他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去熟悉作者所展示的观点、见解或主张,并理解、接受它们。如作者引用焦建利的教育侏儒紧抱教育技术巨人奔跑的漫画(图2-1),表明当前教育仍然没有跟上教育技术的发展步伐的现状;为阐释人类在创新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是“二元联想”的道理,引用了毕加索的以旧自行车部件创作的《牛头》图片(图4-2 ),等等;又如“网络时代的个体知识与社会化知识”关系示意图(图4-3)、“鱼牛童话”(图5-1)、“王竹立信息超载脑”(图5-3)、“先入为主效应”(图7-4)等;孩子打碎陶瓷瓶的故事(第2页)、作文《未来的学校》(第41-42页)、博文《未来的课堂》(第42-43页)、短剧《一网情深》(第184-186页)、诗歌《思维的舞蹈》(第175-176页)等,以参与者、旁观者等身份艺术化地展现网络时代教与学的有关现象与问题,使专业性、学术性知识被艺术化地展示出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



五、新建构主义:作者自主发展的人生写照

对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新建构主义理论透射出作者在自主发展时的人生观、学习观、自主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等,为高校教师开展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人生发展观

作者从实践出发,提出:“大学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需要“潜移默化和人文熏陶”;未来的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开展非正式学习”,“更需要零存整取这类学习策略的指导”,[12]“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13]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即留出“时间的留白,内容的留白,计划的留白,界面的留白”;[14]“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强调互助协作,强调自主建构……”,[15]“努力发掘自己的长处和与众不同之处”,“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弥补,但不要苛求自己”;[16]研究意义在于“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教学实践过程”、此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根据现有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给“进行类似事件的人们以启示或借鉴。”[17]

(二)自主学习观

作者认为,学习目的在于创新,惟有“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提出个人的观点和主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18]他坦承道:“我学习,常常只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为了启发、充实自己的所思所想”,主张“先思后学,以思为主,以学为辅”,以利于创新;[19]“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东西,看到作者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判断”,“给人启发、引起兴趣、激发讨论”。[20]因此,他将学习重点放在“信息时代的学习有哪几种主要的模式?”、“什么是‘案例’?”及“有哪些成功的‘案例’?”上,并“亲自尝试”。[21] 他强调,网络时代学习的关键是根据“明确的目标与洞察力”来“选择学什么”及“如何学”(指的是需要与兴趣)。[22]他特别强调非正式学习的非正式性,因为 “学习更多的基于学习者个人的需要和兴趣”,“有无限的创造性”,喜欢的完全是“学习者高度自觉的自发性学习”,[23]“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保持开放的心态”,[24]所以,他“总是到现实中去寻找”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论点、理论和假说,然后才去找证据”。[25] 他以“自己的切身体会”[26]为发展信念,一直强调“自我”、“个性”与“独立思考”。[27]20多年来,其思索“都与自己的实践有关,都与自己的经历有关”,[28]认为“分享就是学习”,认为在网络时代“让大家分享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知识与信息,应该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29]将“根据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由学习者选择自己想要学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按照个人的节奏、步骤、进度进行的学习”界定为“个性化学习”,即“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30]因为它“不受时空限制,适合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习过程充满挑战与探究性,能引起我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到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系统完整,但富于创造,有利于自我知识重建,容易激发思维的灵感。”[31]

(三)自主发展方法与途径

本书其实也是作者自主发展的结晶,其方法与途径颇为独到。

1.善于质疑与反思  医学专业的训练使他养成了严谨、务实的思维习惯和对“科学”的质疑精神,促其开展质性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因喜欢反思,他“常常可以跳出自身之外,在某一个高处俯视‘自己’和他人”。可以说,新建构主义理论就是他对自己学习的观察、反思与总结。[32]反思是他自我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2.加强思维创新训练  其反思更得益于有意识的创新思维训练。自从“接触一些谈创造力的书籍后,开始了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我自己感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打开了”,[33]并经常在反思“读自己”,形成了“自我观照的思维方式”[34],“在学习、实践和讲授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观”,提出“创设创新情境、转变思考方向和借助软性思维”的“三板斧”理论,突破思维定势。[35]

3.充分利用跨学科视域宽的优势  “医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诗歌创作的积累与体验以及在远程教育技术学领域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使得作者视野更加开阔,解决各种问题时“更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并丰富了其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36]

4.坚持翻转学习与博客写作  他利用等车、候机等边角时间读书,开展“移动学习”,“翻转读书”,“从书中找到一些能激发我思考、给我带来灵感的东西”,[37] “把别人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加工后,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后才写出来”, 然后“用整段时间思考和写作”,[38]即“积件式”博客写作。

5.团队协作  他非常注重“从特定的学术圈层中汲取学术营养”,如他曾以网络博客为平台,以‘李克东难题’与‘新建构主义’为主题,建立了一个“开放、平等、自由、人文的学术圈层,通过与圈内成员的互动”,[39]以“产生有益的思想碰撞和优势互补”。[40]

作者敏锐地洞察到网络时代的教育问题,勇于质疑,不断反思,并针对自己终身学习、自主发展中的体验与感受,坚持积件式写作,重构并创建了新建构主义理论,为学习型社会的人们提供了一把开启网络殿堂大门钥匙,助其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较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金无足赤。本书同样存在一些缺憾。如鉴于销量的考虑,作者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著的体例,变体为“通俗性学术著作”,影响了更大范围内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更广泛地宣传、推广新建构主义。又如本书核心——新建构主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经验之结晶,这对于其他专业、文化层次和学习习惯的人来说,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展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有关教育问题,仍有待于作者及学界同仁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验证。再如书中的许多学术观点和主张是作者通过质性研究得出的,但缺乏适当的量化数据,降低了本书的说服力。更如远程教育模式正被互联网技术及其通讯技术所突破,正被融进终身教育体系,以“人才培养”之说解释终身学习视域中的人才自主发展现象与问题,新建构主义可以从生存哲学、人本哲学等基础理论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探讨并阐释相关哲学思想与数字化时代人类自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新建构主义理论走向世界拓展更大的空间。

瑕不掩瑜。《碎片与重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通俗性学术专著,身处数字化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与值得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2]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4.

[3]王竹立.“人”是我思考的核心[Blog/OL].[2012-02-1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ygpd.html

[4][5]王竹立.为教育技术的人性化和艺术化而努力. [Blog/OL]. [2010-12-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oahf.html

[6][17]王竹立.研究理想状况和研究真实问题,哪个更重要?[Blog/OL]. [2009-04-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4zl.html

[7]王竹立.我的教育技术自传(一)[Blog/OL].[2009-12-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gjpp.html

[8][21][31]王竹立.我的教育技术自传(四)[Blog/OL].[2009-12-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gkt9.html

[9][11][19]王竹立.先思后学,以思为主[Blog/OL].[2011-12-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x7rt.html

[10]王竹立.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什么?[Blog/OL].[2011-08-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uldj.html

[12]王竹立.教育技术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Blog/OL].[2011-04-0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rrm3.html

[13]王竹立.要创新,首先要有自由![Blog/OL] [2008-10-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9ok.html

[14]王竹立.留白. [Blog/OL] [2008-12-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sqd.html

[15]王竹立.“书院模式”的同与不同[Blog/OL].[2008-12-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vka.html

[16]王竹立.自信是创新的第一步[Blog/OL].[2009-01-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c5lj.html

[18]王竹立.再谈“反刍”[Blog/OL].[2008-12-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wxu.html

[20]王竹立.思想比学问更重要[Blog/OL].[2009-05-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d9e7.html

[22] 王竹立.对未来教育的几个预测[Blog/OL].[2013-10-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cue5.html

[23]王竹立.千万不要把非正式学习“正式化”[Blog/OL].[2011-08-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uq69.html

[24][25]王竹立.质的研究如何减少主观性?[Blog/OL].[2012-01-07]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xqi3.html

[26]王竹立.今天检查了学生的博客[Blog/OL] .[2008-09-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b02d.html

[27]王竹立.只有认同主流价值,才能实现自我价值?[Blog/OL] .[2009-07-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e4to.html

[28]王竹立.昨日的我与今日的我[Blog/OL].[2013-02-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81oo.html

[29]王竹立.分享就是学习![Blog/OL] .[2013-12-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e57y.html

[30]王竹立.也谈个性化学习[Blog/OL].[2013-11-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ddta.html

[32][34]王竹立.读自己[Blog/OL].[2012-02-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yosu.html

[33]王竹立.创造力是天生的吗?[Blog/OL]. [2009-01-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c4q8.html

[35]王竹立.我的教育技术自传(二十九)[Blog/OL].[2010-03-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hegc.html

[36][39]赵师红.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之归因——以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为个案[J].现代教育技术.2014,(03):9

[37]王竹立.最近读的几本书[Blog/OL].[2011-01-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p43w.html

[38]王竹立.又买回一堆书[Blog/OL].[2012-04-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04th.html

[40]王竹立:我的教育技术自传(六)[Blog/OL].[2010-01-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gmcf.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宁:“王竹立之问”



                     王竹立之问



                             魏宁

                (原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7期)



王竹立老师寄来新作《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对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给出了全新的思考。特别可贵的是,王老师的新书虽属学术性著作,却全无学院派的痕迹,书中故事、寓言俯拾皆是,在轻松愉快之余发人深省。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言及信息技术课程,却引申出一个让信息技术教师无法回避的尖锐问题,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一次质疑问难,我姑且把它称作“王竹立之问”。掩卷深思,就让我们共同面对这一提问吧。



说起“王竹立之问”,要从让王老师感兴趣的一位信息技术课“辍学者”说起。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位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位信息 技 术 特 长 生 ,他 几 乎 不 听 课 ,也 从 不 交 作 业 。在 课 堂 上 ,他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课下,他提的很多问题都让老师哑口无言,使得信息技术老师一见他就想躲。到了高二,有一天,他突然找到老师,宣布 了 自 己 的 决 定 — — 放 弃 学 业 到 北 大 青 鸟 学 程 序 设 计 。而 这 位信息技术老师却因此陷入了长久的愧疚和不安之中……



像这样的信息技术课“辍学者”虽然是凤毛麟角,但信息技术课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却是一种普遍现象。王老师在广东城乡调研的时候,就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允许学生 在 校 上 网 或 带 手 机 来 校 , 理 由 是 怕 影 响 学 习 ,“ 不 好 管 理 ” 。 但教师们又承认,现在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比自己还要强。这样,信息技术课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陈旧、过时的教材内容,明知学生早已会了还要硬学;另一方面,对学生自己凭着兴趣爱好从网络中学来的知识又不屑一顾,还要横加阻止。



现在,我们可以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来提出“王竹立之问”了:信息技术课上教的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学生有兴趣的知识在课上又学不到,我们该怎么办?



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这首先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信息时代知识的价值。王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榜样”——福尔摩斯,大家是否还记得小说中描述的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拿今天的眼光来看无疑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文学、哲学、天文学、政治学几乎不了解;地质学知识只限于能一眼分辨出不同土质;化学、解剖学却相当精深;法律知识则极为实用……但对于福尔摩斯来说,这“残缺不全”的知识却不多不少正合适。因为福尔摩斯对知识的追求完全是从个人兴趣和需要出发的。



美国学者西蒙斯在谈到信息时代每天如潮水般涌来的知识时说:“知识的数量会淹没智慧,选择、选择、再选择,知道在知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王竹立老师的回答就是,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你最感兴趣和最需要的。



回到信息技术课程,我想我们可以尝试着回答一下“王竹立之问”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孩子从他们的个人兴趣、需要出发,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如果您觉得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太高,那么需要放下的恰恰是我们的“师道尊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结合,彼此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有相同兴趣的孩子们自然会一起深入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帮助者。毕竟,今天的孩子们需要的不再是千人一面的寻常知识,而是私人订制的独创知识。



“王竹立之问”饱含了对信息时代学习本质的思考,信息技术教 育 终 究 要 满 足 每 个孩 子 的 私 人 订 制 。它 可 能 超 越 现 实 ,但 它 一定是放眼未来的,也一定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王竹立老师对翻转课堂的四点看法衍生的智慧 (2015-04-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122d910102vifh.html
2015年4月29日,王竹立老师在宁波电大为老师们作了一场题为“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导读”的讲座。
原文地址:王竹立老师在宁波电大的“碎片与重构”导读
在讲座中,王竹立老师对翻转课堂发表了四点看法:
1)赞成翻转课堂理念,不赞成僵化的模式;
2)赞成进行翻转课堂试验,不赞成马上推广;
3)主张将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混合应用;
4)认为翻转课堂会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
---------------------------------------------------------------------------------------------------------------
从王竹立老师的观点出发,很多老师在王奕标老师的QQ群中(透视翻转课堂 241499734)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都各自发表了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每个人可以看不同的角度观察翻转课堂。
老师赞成翻转课堂理念,我深有同感,这个理念我想集中在四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动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老师赞成进行翻转课堂试验,不赞成马上推广的认识是基于慎重考虑的。翻转课堂虽然集中了好的技术、好的理念,在一些地方也获得了成功,但是效果还未得到公认,因此,不能把大范围的学生都当成小白鼠。
老师主张将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方法混合应用,我想是基于这样考虑:各类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都有其自己适合的领域,只有取长补短,方能扬其所最长。
老师认为翻转课堂会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我的理解是深刻理解与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质,并进行创新发展,起到翻转但并不囿于翻转,以最大可能地提升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总体水平。
一、翻转课堂是否适合所有学科或知识的教学?
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基于知识分类的观点,我觉得对于不同知识,有其相对适合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一些缺陷其实是很明显的,如对知识探究过程的忽视、教学资源投入比较多、实施条件有较高要求等。因此,目前第一个目标,应该是发掘翻转课堂的特色,研究其对不同学科、知识的适应性。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方向
基于第一个问题的思考,就形成了这第二个问题——发展方向问题。我想基于几个方向考虑:
1、知识观,关联主义的一大特色是根据知识形态的变动将知识分为硬知识与软知识。这是基于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特点进行较为科学的归纳。如果未来软知识发展加快,硬知识形态缩短,那么教学的目标也会随之改变,对翻转课堂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比如导学视频应该导什么,怎么导。交流过程如何组织,目标是什么等。
2、方法论。翻转课堂要有效实施,其实要有强大的方法论基础的。对实施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关键在两方面,一是信息化的导学资源建设,怎么建、建什么、建成什么样;二是课堂交互如何有效开展,交互什么,如何交互、如何评价等。
3、模型建构。基于知识论与方法论的考虑是比较基础性的,也相对抽象,而实际运用则必然是要建构模型。如何建构一个能具有融合多方优势的,具有广泛包容性与抽象具体化的模型,是翻转课堂目前发展最需要的。
现阶段的翻转课堂的实践跟关联主义或竹立老师所说的新建构主义是否无关?
1)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开放信息。
2)一切复杂的教学模式都是落后的教学模式。
3)让学生玩多几次愤怒的小鸟再来讲抛物线容易地多了,把抛物线这个概念脱离社会载体来讲学生当然理解起来吃力。特别是概念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经验的总结,没实践何来经验,没经验何来总结,概念变的很虚还强行要记住背下运算。让课本知识与社会连通,翻转才有源头之活水。
4)现阶段的XMOOC或者翻转课堂的实践,一般还是一来就给了学生系统的知识结构,不是新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零存。
5)新建构主义承认了知识的结构性,所以提倡整取,这一点超越了后现代主义。新建构主义又提倡零存,这是吸取了联通主义的营养。新建构主义在最初学习阶段提倡零存,后现代意味很浓,提倡整取,现代意味浓。所以新建构主义是混和的,所以用新建构主义来指导混合式学习最恰当。
6)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适用范围是不同的。二者可以相行不背,但是二者的知识论基础存在差别。一个是基于现代知识论,一个是基于后现代知识论。现代的知识观要义是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联通的结果,是可以物化,存于多种媒体之中的。竹立老师的零存整取,本质上是知识建构,应该无后现代知识观特征。
7)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后现代教育理念目前还比较高端,大多数老师不具备这个理论思维能力。后现代的核心思想是要反思我们所使用的教育理论的立论基础有没有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本来就不严谨、欠科学,欠实证。
8)零存是网络时代强化的学习特征,整取是为了获得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因为无结构的零散知识无法解决问题。
9)零存不适合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只适合快餐式学习。当然,要看你零到什么程度,有些知识的学习必须一气呵成。思维的过程不宜割裂。没有必要遵循原始教义,我们需要的是实用的、可用的、好用的理论指导,何况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一谈及理论就追溯始源,滥觞,真的意义不大,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10)零存不难,整取难。但现在微课设计有故意化整为零的倾向,不可取。
有些研究提出,有些知识只有几年的周期,认为大学四年,毕业时,三分之一的知识都过时了。那要不要反思一下,教育的根本问题呢?
1)这只能说明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发展的很快。
2)对于中小学则有另一类问题,如果你所学的知识,一辈子都用不上,或者等你几年后要用时已经变得你认不出来了,你还要去教、去学吗?这就要我们深刻反思一下,教育的意义。关键是我们要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问题?这是教育本质问题,需要反思一下。
3)举个通俗的例子,你买过时髦的手机吗?当你买到手的时候,它就已经过时了,学习知识也是这样。但我们能因此就不学习吗?能否定大学学习的意义吗?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终身学习,我们不可能只吃第六个馒头。或者说我们早期的学习主要是基础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后是需要什么学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学习。
4)所以要把知识与社会信息连通
如何把你的思想 变成可操作的行为
显性的、硬的、结构化良好的,普遍而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适合“整学”,没有必要刻意将其零散化。这对于知识传授的初级学习。隐性的,软的,结构不良领域的,结合具体情景要具体分析处理的,适合“零存”,对应于高级学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7: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3.0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iwc.html
【本文系王竹立老师原创学术论文,1.0版时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到底应该如何转变?》,2.0版时题为《互联网+课堂: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尝试》,3.0版改为此题。转载请注明出处。--竹立附记】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
----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模式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理论。
[关键词智能手机;互联网+;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建构主义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我们就积极将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产品引入课堂,首先引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包括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扩音设备与中控系统等。这些设备的引入对教师的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能够方便地将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集合在一起,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然而这种技术及产品的引入,不仅没有导致以班级教学制和讲授式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瓦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的讲授。电子白板则干脆将电脑和多媒体技术整合到一块竖起的电子屏幕上。

电子书包的引入,似乎给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线希望。专家们希望通过让学生人手一部iPAD或者平板电脑,开展个性化学习。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和班级教学制的束缚下,这种希望迅速化为泡影。所谓一对一的个性化学习,演变成学生通过手中的电子设备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统一的视频观看或电脑操作练习,面对面的交互变成在课堂上通过机器来交互的别扭形式;为了防止学生上网或玩游戏,电子书包还专门设计了禁止上网装置,并强化了家校联系功能,以便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有效的监管。老师和学校能允许的只是学生登录学校内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浏览其中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互联网则是被排除在外的。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虽然有利于阻止学生通过网络从事一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活动,但也关上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系的大门。

那么,引进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又如何呢?近年来,微课与翻转课堂很火热,然而笔者经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微课与翻转课堂主要“热”在各种大赛与公开课中,真正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的依然少之又少,个别学校虽然实现了“校内翻转”,但主要动力来自行政力量的推动,而且这种翻转,依然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而不是削弱。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林津,对广州市11个区的部分中小学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95份,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调查显示:95.9%的中小学教师听说过微课,但只有11.4%的教师曾独立录制过微课,13.4%的教师曾参与过微课制作,72.7%的教师既没做过微课,也没用过微课;在曾独立录制过微课的教师群体中,有64.4%的教师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接受调查的教师样本中,只有8.4%的教师曾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而将微课常态应用于课堂的仅占教师总数的0.5%;有17.0%的教师倾向于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但实际应用的则少之又少,2013年,广州市H区共有4所学校(包括2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自愿成为翻转课堂试点学校,每所试点学校有若干教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小学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思想品德等学科。也就是说,H区共有4所中小学(据不完全统计)曾以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占H区中小学总数的3.1%。这些数据提示,试图通过微课与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还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笔者曾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一文中,对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提出批评,认为过分强调“课内整合”是一个误区。迄今为止,技术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课外而不是课内,应该把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校外而不是校内,放在网络教育而不是课堂教学,放在农村与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而不是大中城市的重点学校。[1]甚至一度认为,传统课堂与教学模式在当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与其在课堂上下功夫,莫如在课外找出路,通过发展课外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最终颠覆学校与课堂教学模式。[2]

最近笔者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慢慢向主张“课内整合模式”的专家靠拢,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在中国目前国情下,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仍然是重中之重,教育变革要想取得突破,绕开学校、绕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不现实的。这虽然是一个“硬骨头”,但还是值得“啃”的。而且,我还感受到中小学教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渴望与不懈努力,体会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强烈冲击与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了!

有鉴于此,笔者将以往教育信息化误区由过度强调信息技术课内整合模式,修改为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重要事实,以至于对今天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手足无措、应对失当。笔者将今天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误区比喻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是指具体的终端技术及其产品,以及建立在这些技术及产品上的教育教学模式;“西瓜”比喻网络的互联互通和基于互联网(而不是局域网)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网络的核心特征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离开了这个核心,所有的教育教学变革都无异于缘木求鱼。
二、            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挑战
当信息技术专家将关注点放在各类高大上的电子产品如iPad、电子白板、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投票器、乃至3D打印机的时候,有一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产品却一直不被专家和教师看好,并努力将之拒于学校与课堂大门之外,但恰恰就是这一技术产品,笔者认为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产品就是智能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成年人须臾不可离的随身之物,同时也向中小学生手中快速推进。宽屏手机的出现更使得以前热极一时的iPad和电子阅读器风光不在,同时也让个人电脑显得不那么重要。智能手机对比iPad\个人电脑最大的优势就是即时通讯与方便携带,这使得手机几乎难以被拒绝。与智能手机普及趋势相对立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依然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尤其不容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笔者曾到广东地区的中小学调研,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实现了网络接入“校校通、班班通”,但学校和教师宁可关闭网络接口,也不让学生使用网络。大学里也有不少教师反对在课室里安装能让手机上网的Wifi。尽管如此,手机依然成为传统课堂和教师的最大挑战,通过手机上网和玩游戏的“低头族”成为传统课堂上一道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风景”,手机被学校和教师视为不受欢迎的“第三者”,应对手机对课堂教学的挑战成为“国际难题”。[3] 手机给课堂带来的挑战实在太大了!智能手机对教师和课堂的挑战,实质上就是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低廉,wifi等网络连接方式越来越普及,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李克强总理最近要求我国宽带网要降费提速,手机里的APP应用及优质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更令人鼓舞的是,新一代的网络接入技术Li-Fi正在研制之中,未来可以通过光来传输数据,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4] 到那时,再想禁止学生在课堂内使用手机或网络将更加困难,手机公开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与课堂只是时间的问题,教师将不得不与手机这个“第三者”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学生会越来越频繁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查找资料、做练习、看微课视频、交流信息、发微博或微信、录音录像、直播课堂教学情况,曝光老师讲课时的错误等等。在校园里手机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碎片式学习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的微课(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观看,作业与考试也可通过手机完成。到那时,老师还能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吗?课堂中讨论的内容还能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与考试大纲划定的范围之内吗?学校和教师还能继续对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吗?学生还会遇到问题只向教科书或老师求助而不去互联网中寻找答案吗?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拿出原来的讲课时间让学生开展交流讨论,老师也会慢慢接受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甚至愿意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从手机和网络中学到的东西。一些有远见的老师还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看微课、找资料、做作业、参与投票、交换文件、进行社会化交流等等。一旦在课堂上放开手机和网络,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趋于瓦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将会来临!
三、            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新概念,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解读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一篇题为《“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的文章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5]下面笔者将就此观点作进一步阐述。

(一)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网络时代前,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是纸质材料,如书本、报纸、刊物等。虽然那时已经有了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但由于制作条件较高、不便于个人保存与随时随地获取,加上以音频视频为主要承载形式,因此,电子媒介并未完全取代印刷媒介的主流地位。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慢慢由纸质媒体转移到网络,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也随之由各种印刷品转移到网络。今天,人们读网的时间远多于读书的时间,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来源是网络而不是书刊。那么知识由书刊转移到网络之后,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吗?知识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读书与读网会是一样的吗?我们的学习行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早回答这些问题的是加拿大著名学者、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蒙斯,他将网络时代的知识比喻为河流,或管道里的石油,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他认为,今天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和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与生态。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半衰期较以前大大缩短,出现了所谓的“软知识”和“连通性知识”,甚至认为今天的“知识很难被定义”,[6] 西蒙斯的观点已有大量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笔者想补充和强调的是,由于书本是按线性结构组装起来的,其媒介形式以文本为主,因而以书本为主要载体时代的知识结构也是线性的、静态的、层级式的、按照学科分类组织起来的。一门学科最典型的结构是树状结构,先有一个总论(主干),然后再有各论(分支),各论中又可以分为很多小节,小节中再分为很多知识点(枝叶),直到把所有问题都依次阐述一遍。然而网络的基本结构是超链接的,是网状的、动态的、非层级的、可以任意方式组织起来的,因此,网络上的知识与纸质媒介上的知识在结构与表达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参见表1



   正是由于网络具有与纸媒截然不同的特性,知识由书本转移到网络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线性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不再成为知识的主流形式,传统的卷、期、页、章、节、点结构也将式微。尽管网络上也存在文库和电子书这类与纸媒相似的结构形式,但那只是知识存储形式之一,主要供学习者有需要时查阅之用。读者进行网络阅读时,像读纸质书一样逐页翻阅、长时间看同一个内容的行为方式并不常见。网络阅读最常见的方式是碎片式的,往往每隔很短一个时间就跳到另一个不同的网页。网络可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生成多种形式,每一个网页可视为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碎片”,根据信息(知识)接收者的指令,这些碎片可以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搜索菜单形式、百度百科形式、百度知道(问答)形式、全图片形式、全视频形式、全音频形式、电子杂志形式、RSS订阅形式、其他自动推送形式等等等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知识)提供者要求,生成博客形式、微博形式、微信形式、公开课形式、慕课形式、游戏体验形式、资源库形式、专题网站形式、其他数据库形式等等等等。总之,碎片与重构就是互联网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知识,也改变了今天的学习。

   (二)互联网将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场所。互联网不仅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日益成为教与学发生的主要场所,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目前,学校课堂还是系统教育、学历教育与正规教育的主要阵地,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由于缺乏面对面交互的优势、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监管以及让人放心的评价体系,只占据了非学历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半壁江山”。在正规教育与学历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强化,还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的主流地位。但如前所述,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正日益向学校与课堂渗透,成为颠覆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可以在网上打造与实体课堂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当这种网络虚拟课堂普及之日,就是实体学校与课堂大规模消亡与转型之时。尽管届时一部分一流的大学和特色学校将得以幸存,中小学也会保留,但学校教育的黄金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翻转学习(不是现在狭义的翻转课堂)成为主流的教育教学形式。这大概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结果吧?
四、            互联网+课堂引领教学改革新方向
   今天,我们曾经喊了多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口号已不太适宜,而应以“互联网+课堂”来取而代之。互联网+课堂的内涵是什么?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在这里,笔者提出“三进”的设想,分述如下。

   (一)互联网进课堂。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可以想见,这种大胆的提议仍然会受到部分教师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好如何应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还没学会如何与手机和网络在课堂上“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在这里,笔者愿意分享一点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者与同事在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开了一门核心通识课《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这门课每年选课的人比较多,一般都在一百到两百人以上。在这样规模的大班教学中,我们还是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组讨论、分享与探究活动。为了减少上课时的“低头族”现象,我们在讲课中注意贯彻“新、奇、实用”三大原则。新,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要新,最好是网上不容易找到的内容。我们不会照本宣科,而会讲自己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独到见解;会经常打开网页,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辅助讲授,让学生有新鲜感,想听爱听。奇,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讲课时不会满堂灌,而会穿插提问、播放视频动画、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实用,是指教学过程尽可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用、有效、有收获。我们还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具体问题通过网络查找补充材料。甚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作业、点名,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完成部分作业等。我们每学期都专门留出两到三次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开展网络学习竞赛。在我们的课上,手机、笔记本电脑与网络不仅不是干扰,反而是必需的工具与途径。

   智能手机进学校与进课堂,可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导致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取代平板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的大部分功能。手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至少可有以下几方面用途:①阅读。手机可用来看新闻,了解时事;可以看微课与微视频;可以阅读手机读物,比如电子教材等,而且这种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等车、排队、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进行。②记录与存储。手机可以用来课堂拍照,记录老师黑板和屏幕上的重要内容;记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场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录音录像以方便回看;可以利用记事本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与灵感;可以利用云存储功能保存大容量文件等等。③通讯与交流。手机可以用来收发通知;可以通过微信群与QQ群进行交流讨论与远距离协作;可以通过声音与视频进行及时通话;可以进行音频与视频短时间授课;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度的、非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等等。④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手机二维码功能在课堂上点名、投票、布置与提交作业等。⑤APP应用。现在已有大量可用于学习的APP应用,比如时间管理、背单词、编程、运动、认识星空等等。⑥定位与导航。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找到走散的孩子,导航功能可以指路,便于组织校外活动等。⑦搜索与查询。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手机的搜索与查询功能掌握一些急需了解的信息与知识,如人名地名的检索、名词的解释、外文的翻译等等;⑧计算。手机里的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⑨放松与调节。手机里的音乐、游戏等娱乐功能可以对学习者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调节心情等作用。⑩创新与创造。手机里的开源软件和虚拟游戏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与创造活动等。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这么广阔的用途,我们还有理由拒绝手机吗?!

   (二)生活实践进课堂。今天,网络将现实生活与我们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能让我们知晓;网络为我们获取各种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课堂也不再是空中楼阁,生活与学习不再能够被人为分隔。学生只会对与自己的生活关系密切、与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感兴趣。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与生活中寻找内容与素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学习。例如,笔者为研究生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教学系统设计》、《创新思维训练》和《网络时代的学习》。这三门课虽然开的学期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笔者的教学方法与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截然分开。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三个主要做法,第一个做法是,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教材与大纲,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大纲为线索,从网络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寻找真实素材、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比如笔者上教学设计课时,会让大家结合当前的一些教改热点进行分析。例如,从网络检索关于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网上观看杜郎口中学教学视频,然而组织大家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时,要求学生具体学习微课的制作、参与翻转课堂实践、或者选修一门慕课,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又比如笔者接受了去汕尾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的任务后,立即组织学生赴汕尾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与需求分析,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培训计划。笔者的一般做法是,先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方案,然后对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完善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分析与设计,并说明设计的思想与依据,让同学们进行对比;然后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开展培训活动,检验教学效果,收集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学习,让同学们领悟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异同,体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笔者还利用为本科生上《现代学习技术》通识课的机会,让同学们以助教身份,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过程。在教学中较少讲解抽象的理论,较少死抠书本知识,更多地示范如何运用实践智慧,激发创新思维,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最终目的。在课程结束前,笔者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反思,发现课程不足之处,进行强化练习与补充讲解,与同学们一起开展反思与总结。

       第二个做法是,把教学与研究创新结合起来。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在研究什么、在思考什么问题、写了什么文章,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向学生示范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让同学们有所领悟与仿效。有时还会动员同学们参与自己的研究项目,一起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实验。在分析调查与实验结果时,也是采用让同学们先说,然后自己后说的方法,进行点评与示范式教学。

       第三个做法是常常抽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从网络或其他地方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学生分享的知识与技能有很多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时老师的收获甚至比学生还多,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写博客或文章,对碎片进行整合。笔者很少从头到尾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混合使用。有时讲授,有时研讨;有时翻转,有时实践;有时让学生主讲,有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与探究,随机应变、不拘一格,常常有即兴之举。但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思考与探索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笔者很少采用考试的方法,而是结合作业与日常表现,与学生一起进行综合评价。

   (三)创新教育进课堂。网络时代,学习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传承前人的知识,创新发明才是关键。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帮助学习者建立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记忆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力与目标,学会创新思维才至关重要。今天,政府大力提倡的创客教育就是创新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创客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少数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种培训与比赛活动,或者作为校本课程,还没有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真正结合起来,影响到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如何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完成创新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还有意识地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渗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特别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示范,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你的这种教学方法与课程的特殊性有关,不一定适合其他类型的课程,而且只能在大学和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在中小学难以推广。因为中小学还是以系统学习为主,以应试为主。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前文已述,网络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碎片式学习已经渗透入校园与课堂。今天,老师再想像从前那样固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越来越困难,继续忽视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的碎片式学习成果也越来越不合时宜。如何将基于课堂的系统学习,与基于网络的碎片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们面临的全新挑战。笔者曾提出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必要的系统学习与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分享、协作与探究活动,通过说出、写出、做出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网络学到的碎片化知识,与教材学习获得的系统性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化的知识体系。[7] 笔者特别要指出的是,创客教育与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不谋而合,创客们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充分体现了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是在“做出”这个最高层次进行分享式学习的典型代表。

   在中小学推进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可采取由易到难、由副科向主科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先在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这类课程中开始试行,鼓励学生先围绕课程主题,通过网络自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究,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笔者曾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李小玉,在深圳市某高中学校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过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初步尝试。考虑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材陈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笔者建议小玉同学将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引入课堂,先不要完整采用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三个环节,而从第一个环节----“分享”开始试验。小玉同学在笔者的指导下,与另一位合作教师一起,在该校高一班55名同学中开展了分享式学习的三轮行动研究。课前先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进行上课前的知识储备。在第一轮研究中,以简单的“观念分享”为主,营造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初步探究分享式学习是否适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第一轮分享的主题是“畅想信息技术世界”,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大部分同学愿意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同学(4人)不愿参与分享。小玉同学根据课堂实际,在第二轮实验时,做了两点改变:①“个人分享”向“小组分享”转变。在每名学生单独进行分享之前,先开展小组内部的知识分享。在组内进行分享时,由于小组本身能够营造一个几乎无压力的环境,学生更敢于发表言论,而且花的时间较全班分享时要少,效率更高。②“观念分享”向“经验分享”和“资源分享”转变,以“观念分享”为分享内容开展的教学不太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经验分享”或“资源分享”为分享内容时,学生更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便于教师掌控课堂。第二轮分享的主题是“PPT软件制作技巧”,小组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异质分组原则。7个小组中有6个小组表现活跃,但也有1个小组表现欠佳,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引导。本轮试验虽然消除了学生的顾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方式对分享内容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仍有部分学生分享的内容与主题不相关,学生对分享式学习的质疑也依旧存在。此外,采用异质小组的形式,虽然能够保证组与组之间处于大体相同的水平,但组内成员的不同层次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知识分享的单向性,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很少从他人处获取知识,如果他们对分享内容又不够感兴趣,就容易造成心理上对这种方式的排斥。小玉同学决定在第三轮研究时,确定一个较大的主题,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并按照兴趣分组,同时将原来每组8人,减为每组4-6人,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分享,同时也能让他们学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第三轮分享的主题是比较宽泛的“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大部分同学在小组内分享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但也有两个同学分享的是操作系统的内容,教师也没有阻止。小组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并在接受全班的评价。第三轮分享学生都比较满意,已经没有一个不满意的同学了。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分享式学习表示“喜欢”的比率,由第一轮的60%,到第二轮的72.7%和第三轮的83.6%。这些研究虽然还是非常初步的,但已显示出分享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可行性与生命力。

   此外,笔者还建议,可以考虑在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老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20144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进行的课程整合改革试验,该校将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微机、艺术等10多门课程,整合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类综合性课程,[8] 笔者认为这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突破教材大纲、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五、            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人的大脑需要一个体系和框架,才能运作正常,否则就会混乱不堪。大脑不可能在一个紊乱的环境下工作,所以我们的心智是有模式的,理论就是一套模式,教与学理论就是一套关于指导我们分析教与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的模式。如果我们的理论模式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致,那么我们就能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今天,我们早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教与学理论依然是网络时代之前形成的,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也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尽管它们仍然可以在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情境的教与学中发挥指导作用,但对网络时代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情境新挑战早已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固守着这些理论,反而会让我们的思维与行为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后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僵化的心智模式?唯有建立一个开放的、不断更新的系统,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名词、概念、理论体系,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句话,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与学理论。

   目前,已诞生了两种网络时代学习理论,一个是加拿大学者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又译为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另一个就是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两种理论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可以共同指导网络时代的教与学。

   关联主义理论已为国内多数学者所熟知。笔者认为,关联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对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的变化进行了富于洞察力的、细致的预测与描述,并提出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连通多于建构的主张。但关联主义的策略更多的是针对信息超载的,对如何应对碎片化挑战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是在传统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而提出的一整套方法与策略。针对信息超载,新建构主义主张,除了采用连通策略之外,还应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学习者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自己的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选择接受的信息与知识。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要进行强连通和深度建构,对于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关系不太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则只需要弱连通就可以了。针对知识碎片化,新建构主义提出了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主张学习者对每天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先进行“零存”,再通过不断建构而获得“整取”的成果。具体步骤包括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三个环节。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还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为此,新建构主义提出了包容性思维方法,通过包容性思维,学习者可以将看上去关系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机整合在一起,构建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最终实现知识创新。[9-14]

   在新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知识的三级结构理论与知识嫁接学说,对教与学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探讨。[15] 这些理论已初步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对网络时代的教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与思考。有学者称之为“21世纪以来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花圃中的‘一枝红杏’”。[16]

   然而,新建构主义理论尚未引起我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虽然有不少学者对该理论表示赞赏和肯定,《现代教育技术》杂志还曾经将新建构主义与关联主义并列为网络时代的两大学习理论,并作为该刊的重点选题,一些杂志也刊发过对新建构主义进行应用与探讨的文章,但迄今为止,对新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深度研究,对该理论体系进行补充、完善与发展的文章还寥寥可数。除了少数学者和研究生的论文之外,大多数主流学者和刊物还对该理论保持沉默,连一篇学术性的批评文章也没有。这与国内学术界对来自西方的理论与实践趋之若鹜,对“电子书包”与“微课”定义的讨论不厌其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对一种诞生于本土、直面网络时代挑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的理论的“冷漠”,其实无关乎某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关乎一个国家与时代教育变革的大方向。

   令人鼓舞的是,笔者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撰写的通俗性学术专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的反响,深受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在线教育从业人员的欢迎,发行才一两个月,即入选《2015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榜单,并一再重印,成为教育类畅销图书之一。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国内教育市场对新理论新思维有强烈需求,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

   笔者的好朋友、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金岱教授有一句名言:人是观念的动物,观念变了,一切好变;观念不变,一切难变。笔者愿借这句话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勉。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3-12
[2]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62-69
[3] 新华网.课堂玩手机成“国际难题” 老师:手机成“打不退的第三者”.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4/27/c_126438302.htm,[2014-6-2]
[4] 可见光无线通信.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eSc2LAhecIraKPmHYj9MIDhF6I4gb_CInRAFQMrNwaJGxoKyLvIwKbKDJI9yYfV77moEtx2WfNqoAbRnUx8KMjmnCA1vPG5MMo9cZCum7z6kaReyg3NyS6TseCxramYmRiSWrb0gU-gXTdSVU0FmxE-s8S4zqsQbdoQd13Nt8Rsc11vU2XdCl4lBNe8Dq9nGZPSuJQPnsVlMeDq4ctRLq[2015-6-9]
[5]王竹立.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 今日教育,2015,450:1
[6] 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P1-24.
[7] 王竹立. 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5-11
[8] 《新闻联播》 谢家湾小学课改:一次艰难的探索. http://video.sina.com.cn/p/news/v/2014-04-07/193363713097.html, [2015-6-9]
[9]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11-18
[10] 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11]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与知识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36-43
[1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13] 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7-43
[14] 王竹立. 包容性思考:网络时代学习的一种新思维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88-94
[15] 王竹立.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33-39
[16] 赵师红. 中国远程教育理论创新之归因:以王竹立“新建构主义”为个案[J].现代教育技术, 2014(3):5-1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1: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7-5 21:22 编辑

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好微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lju.html








我的微课处女秀 (2015-07-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lkl.html
如果不算我以前拍过的播客,和我最近跟超星合作制作的《创新思维训练》慕课(也是15分钟一节),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独自制作一节微课,而这个微课的名称就叫《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好微课》(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3NTc2NDg4MA==.html),这在我的教育技术生涯中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发展在线)的赵超老师前几天联系我,希望我为马上要开始评审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微课大赛的评审专家录制一段指导性视频,时间只有短短几天。

一开始,我以自己不是微课制作专家,对微课也兴趣不大为由婉拒。没想到小赵老师不放弃,一连给我发了多条留言,说很喜欢我的博客,也看过我关于微课的观点,非常认同我的观点,希望我能够接受他们的邀请。我被她的诚意打动,同意试作一个这样的微课。说实话,当时我的信心是不足的,这么短的时间,要做一个这样的微课,而且我还从来没有自己独立制作过一个微课,技术上会遇到哪些问题还不确定。我应该讲些什么?如何讲?如何呈现?这些问题我都没有想好。

但既然承诺了,就没有退路,我知道别人在焦急地等着呢。于是我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在手机里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了下来,作为制作的脚本。至于拍摄的构思,我设想自己以接受采访的形式出镜,第一个镜头是:我坐在一个大班椅上,背对镜头,然后缓缓转过来,说:好的微课就应该像我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最后一个镜头是,画外音:王老师,关于微课,您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我沉吟片刻,很干脆的说:没有了。接着屏幕上出现一行伴随打字声音的字:本微课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最后戛然而止。

在一次与我指导的研究生的“家庭聚会”上,我把自己的构思向同学们说了,大家纷纷给我出主意,有人建议说这需要专业的制作团队,最好请专业的公司帮忙制作;有的建议去找一个会画漫画的人手绘一组动画来代替真人出镜表演。我开玩笑说,我这个设想最好要请专业的演员来表演,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主角是影视演员吴秀波,他那一脸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形象很有型,和我的内容很般配。

但最终我否定了所有这些设想,一是做不到,二是不符合我自己的微课理念:用最简单的技术,做不简单的工作,内容为王。因为微课是一线教师用来教学与交流之用的,如果弄得这么复杂、这么高大上,那根本就无法推广!如果我在微课里一面强调微课制作要简单、简洁,而自己做的微课却复杂、高难度,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这个微课,一定要是像我这样的非技术专家的学科教师能够制作的。只需要寻求少量的帮助就可以了。这就是我最终推出的《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好微课》后面的花絮。所有的文字和PPT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我的几个学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并在录制的过程中给了我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其中贡献最多的是李瑞福同学。我想这在学科老师中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找几个懂计算机的技术人员帮帮忙,还是不难的。但如果要更专业的协助就不容易了。

微课制作完成后,征得网培中心的小赵老师的同意,我把它分享到博客上、微信圈和QQ群里,果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大部分老师认同我的观点,对微课的制作也赞誉有加。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微课专家王奕标老师就提出,王老师,您觉得这节微课有制作的必要吗,因为只是照着屏幕上的文字来朗读,没能体现出视频的优势。这个意见有一定的代表性。

说实话,奕标老师的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问过自己。当我把脚本写出来之后,我就想,这些观点已经充分代表了我的思想,我直接把文字稿发给专家们看就可以了。这些原则性的主张要想通过视频或动画来呈现很难,时间这么短也不容许我慢慢构思。但转念一想,如果仅仅是给文字,那如何让评审专家们有直观的感受呢?于是我还是把它配上图片,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视频,自己没有出镜,只是加上了自己的声音。我试图用这个微课表达出这样一些理念:好的微课应该简洁、干净、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多余的信息,以内容为中心,准确传递核心思想,技术越简单越好,够用就行!微课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赛和获奖,而是为了满足实际教学与交流的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如果能有一些美感、让人印象深刻就更好!

之所以那么强调简洁干净没有冗余,是因为网络时代信息超载,人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困扰,所以微课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减少信息冗余、降低认知负荷。碎片化学习就是要快捷方便,所以越简单越直接了当越好。我们很多获奖的微课作品,正是因为违反了这一原则,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而一些没有获奖的作品因为简单实用反而更具生命力。我的一个学生杨帅仪,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项目主管,他们开发了近千门微课,他告诉我,他们的原则就是效果为王、用户至上,如果实际效果不好,别人根本不会买单的。这些思想与我不谋而合!

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的第一个微课已十分理想,应该说它离我心目中的好微课还有一段距离。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针对这么一个主题,大概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状况了。希望看到其他人做的同一主题的更好的微课。我这就算抛砖引玉吧。

至于奕标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这个微课之所以照着PPT念,是因为我这节微课讲的都是原则性问题、理念性问题,需要用这种庄重正式的办法来加以强调,而且我的文字都很简洁、清楚,无需过多口语性的解释。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换一个主题和内容,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7: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立书摘: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 (2015-02-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8zt.html
【关于微课与翻转课堂能否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受到教育技术领域同行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笔者对此发表过多次意见。为了全面表达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特从最近出版的拙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一书中摘录相关段落,供大家参考。----竹立附记】
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
王竹立(*本文摘自王竹立新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P36-40页)
翻转课堂是当下最流行的教育名词之一,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转课堂的起因颇具戏剧性。一直以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P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腾出课堂时间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
如今,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学校,老师们利用“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学生们在家里观看可汗的教学视频进行自学,老师则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辅导学生们完成功课。翻转课堂理念引入中国后,也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很多教师和研究者在从事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
网络时代,由于网上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为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现阶段,翻转课堂将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而存在;从长远来看,翻转课堂将向更广义的翻转学习转变。所谓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对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引申与发展。传统的学习,是集中式学习,大家集中在一起(如在传统课堂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大家分开之后,是知识内化或巩固的过程。翻转学习则正相反,在大家分开的时候各自通过网络开展个别化、碎片式学习(接受知识),而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如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或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则通过分享、交流,以深化、巩固知识。这种翻转适应了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与需要,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下,翻转课堂模式只能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而存在,不太可能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模式。原因很简单,翻转课堂必须有两个环节,第一是听课,即在家看讲授视频;第二才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以进一步消化听课中学到的内容。没有前面的讲授,就没有后面的课堂练习与辅导。好的讲授是前提,大量的内容是在前面看视频中学到的,课堂上的练习与交流只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那么,问题来了!首先,我们现在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吗?恐怕大多数课程还没有,于是很多学校自己录制教学视频。但如果你们学校老师讲课本来就不是最优秀的,甚至讲得不大好,录成视频学生就爱看了吗?学生是更愿意听老师现场的讲授呢,还是更愿意回家看老师在屏幕前讲课呢?老师们是更愿意对着镜头讲课呢,还是对着学生讲课呢?恐怕强制教师课前录制教学视频的做法是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的。
其次,视频讲课一定与面对面讲课有所不同,例如时间,面对面讲课一般是按照40
分钟一节课来计算的,有人认为视频讲课时间长了学生不爱看,于是变成10
分钟左右一段,即所谓微课。但这又带来一个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切割的问题。据我所知,有些内容十多分钟还真讲不清楚,如果一个原本系统完整的内容被拆得七零八落,效果会好吗?
还有,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在家的时间较短,你能保证学生都能在课外看完所有课程的视频吗?在学校集体上课毕竟有一种氛围,一种相互之间的督促,还有纪律的约束;在家看视频对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要求就更高了,谁能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呢?除非视频中那个老师讲得确实精彩!如果事前没有听课和自学,在课堂上的练习、讨论与交流恐怕就会流于形式。何况这种讨论交流练习辅导,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能过低,如果学生太多,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与检查呢?在我国目前这种大班教学体制下视频授课恐怕还难以真正实现,到时恐怕上课时老师不得不变相讲课。
也有人主张,翻转课堂不一定要在校外看视频,也可以在校内看视频,比如上午看视频,下午交流练习;或者上节课看视频,下节课再互动讨论;甚至一节课上半节看视频,下半节讨论。这样做需要对整个教学安排做较大调整,需要行政权力的强有力推动,能否可持续发展还是未知数。而且,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翻转教学。也有人认为,翻转课堂不一定要看讲课视频,课前看书或文字材料也是可以的,但我认为看视频效果都不一定理想,只让学生看书看文字效果可能更不理想。
所以,以我的经验与观察,翻转课堂这样的试验在我国目前这种教学环境下,普遍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
我自己上课不太爱用翻转课堂这种形式,因为我上课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举措,每次讲课都可能不完全一样,尤其是给研究生上课。曾经有一个学生连续两个学期听我开的同一门课,别人问他会不会无聊,他回答说:不会。因为他发现这次王老师讲的跟上次又有不同。
曾经有一段时期,刚接触到教学设计理论,我按照书上的模式精心设计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流程,细致到每5 分钟做什么都有安排。一开始,效果很不错,学生们觉得很新奇、也很兴奋,惊呼“终于感觉到大学学习的气氛了!”然而好景不长,这套令他们赞不绝口的模式,很快就让他们厌烦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不好,连我自己也觉得提不起热情。
这样的事经过一两次后,我终于悟出,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再好的模式也不能一直用下去。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
此后,我不再迷信任何模式,而把每一节课都看作一次新的创造过程,就像创作一首新诗、画一幅新画一样,哪怕主题相同、内容一致,也还是会有很多细微的差别的。所以我现在上课,更多的是凭感觉,课前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我大脑里集中,我会随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我的PPT堂
经常是改了又改,在走进课堂前的最后一分钟,我还在想第一句话该讲什么?
翻转课堂理论传来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我不会去专门录制教学视频,一来怕麻烦,二来我的教学对象不是大学生,就是研究生,基础不一、类型繁多,我讲的内容又常常涉及学科前沿,变化较快,怎么可能拿一个事前录制的视频给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看呢?
但我有时也会要求学生课前看我的课件或指定的教材、网页和参考资料等,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翻转吧。我发现有时效果还可以,能让我在课堂上少讲一点;有时就不行,因为无法保证学生们在课前真正认真看了那些资料,并做好准备。有时我发现课堂上一部分同学其实对内容并不熟悉,讨论不起来,只好又留出时间让他们再看一遍;有些同学即使看了,也还是有很多不懂,或抓不住要点,还是没有听老师讲一遍效果好。
我外出讲座,主办方常常要求我事前将讲座的PPT 发给学员,有时我会不太愿意。倒不是考虑版权问题,而是我的PPT
会事先透露我讲课的策略和“秘密”。比如我讲创新思维课的时候,常常会设计一些练习或问题,如果学员们先看了PPT,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讲课时就达不到我希望的效果了。课后我总是乐意共享我的PPT。
这并不是说我不赞成翻转课堂模式,网络时代翻转课堂乃至翻转学习会越来越多见、越来越平常。但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不宜一刀切。对于那些结构严谨、内容固定、基础性强、变化不大、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翻转课堂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
(*本文摘自王竹立新著《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P36-40页)
互联网思维就是碎片与重构 (2015-03-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8zt.html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现在几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了。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演变成多个不同的解释。----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既然对于“互联网思维”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就给它下个定义,当然我这个定义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的。我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碎片与重构,就是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分享各种信息与知识碎片,零存整取、不断重构出新的信息与知识的思维过程与行为方式。
最近出版的拙著原名《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时代的教与学》,开印前慧敏跟我商量说,这个书名里没有一些常用的分类词,不易于检索,书店也不知道如何归类,建议改为《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这样书就可以在“互联网思维”和“教育”两个类别上架。我说要改就再加个“大”字,因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但本书中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涉及网络或在线教育,还涉及网络自主学习等多个方面,加一个“大”字,就可以把“教育”一词的内涵扩大,包含了各种教与学在内,这样更贴切。
现在回过头来看,本书的书名正好是对“互联网思维”内涵的一种诠释,似乎比原来的书名更好、更准确。
是为记。





微课、翻转课堂讨论再起波澜 (2015-01-2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8cq.html
“王老师好,明晚有空?”
“张局好,有事吗?”
“黎老师明晚想见您,在珠江新城,黎老师向你问好,焦院也来。”
“好,一定来”
“要带N本书”
“书还没到手哦,还在邮寄途中”
“黎老师还想你搞个新书发布会”
这是我和天河教育局的张伟春在微信里的一段对话。听说加厚老师来了,我当然得去。张局提到的我的新书,就是刚刚上市的《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
原以为就我们几个人陪黎老师吃一餐饭,没想到来了一大帮人。有知名企业家,某大学的校长,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发起人付彦军,还有90后创业者、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等。
吃饭时,我坐在黎老师和余佳文这一老一少之间。大部分时间,黎老师在跟我谈他今天培训的主题,就是围绕我那篇《直面日常教育的真相》博文,和汪晓东、李月霞合写的关于翻转课堂的教育叙事展开的大讨论。我那篇博文对汪晓东、李月霞的教育叙事进行了点评,没想到黎老师会如此重视,把它作为培训的主要案例进行剖析。
吃得差不多时,张局过来对我说,我们几个先走,到黎老师住的酒店再聊聊。我也正有此意,因为席上人多,我和黎老师聊得还不尽兴。
于是我们坐焦老师的车来到了黎老师住的酒店。一进房间,黎老师就问我今晚住哪里,最晚几点要走。我说住番禺,地铁最晚开到十一点。张局说,还可以谈40分钟左右,黎老师说那抓紧时间马上工作。于是立即打开电脑,先将今天培训的内容拷贝给我,然后开始详细描述培训的过程:首先把我那篇文章和汪李的叙事作为案例,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形式,让参加培训的中小学老师在手机里阅读,并发表自己的评论。黎老师给我看了老师们的评论,然后对着汪李的叙事,逐字逐句地进行评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建议我告诉晓东,能否把他们当时做的微课与教案上传到土豆网,让大家共享。因为没看到微课视频和教案,很多问题只能靠猜测。焦老师也在一旁不时插话补充。
最后,张局提醒说,还有3分钟时间就必须走了,否则赶不上地铁了。黎老师才不得不终止谈话,并坚持送我们到楼下。告别时,张局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竹立,你知道今晚的目的是什么吗,就是为了给你“洗脑”,因为只有你这个“问号”也转变了,微课与翻转课堂才能向前发展。我这时才恍然大悟。
因为我近两年围绕微课与翻转课堂发表过几篇文章和谈话,提出了一些反思与自己的观点。教育技术圈里的人都知道,我曾经用标点符号比喻黎老师、焦老师和我自己,黎老师是逗号,焦老师是感叹号,我是问号,这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学术倾向。
黎老师建议围绕我的文章和汪李的叙事展开一次全国大讨论,甚至提出可以由我们几个人连同汪晓东、李月霞围绕那篇叙事逐字逐句进行分析点评。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不知有没有杂志愿意就此做一个策划,并刊登我们的文章。
回到家里已近十二点了,稍事休息即上床睡觉,但翻来覆去一直到凌晨三点多钟都睡不着,索性下床打开电脑先把这件事情记上。今晚的讨论内容太丰富了,我发现自己与黎老师他们的观点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有小小的区别。至于这些异同点到底在哪些地方,还需在进一步思考消化后再专文讨论。
黎老师是我十分敬爱的师长,焦老师、张局也是我非常尊敬的朋友,就像黎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几个人在一起,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只是对学术问题感兴趣,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每次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问题。今晚也是如此。
张局告诉我,黎老师在我上厕所的时候,对我有一句评价:王竹立是一个很沉静的人,很有独立思考,高尚,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除了“高尚”一词(如果我没听错的话)我绝对配不上之外,其他评价我都认可。
直觉告诉我,关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讨论,可能会再掀起一个高潮。
又发现三篇其他作者研究我的新建构主义的论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2v2p1.html
王竹立 Wang Zhuli(1963~ ),笔名竹立、言无忌、草叶等。湖南人。中国致公党员。医学硕士。广东省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带头人,生理学副教授、硕士导师,致公党广东省委常委、中山大学北校区支部主委。历任中山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实验生理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山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等职。曾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11月加入广东作协。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有诗集《春天的漫步》、《逃出束缚》、《在灵魂上航行》三部。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发展在线)特聘教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23:47 , Processed in 0.1120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