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段时间,东北人口加速减少连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东北地区很多工厂周边的饭馆不断关张,医院产科护士也愈发清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北三省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离去。
由于东北三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近些年的出生率一直较低。到了这一代,年轻人受到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即使鼓励生育,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多生。
比超低出生率更触目惊心的,是年轻人口的外流。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 180 万。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东北多数时候都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在 1945 年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并在 1949 年后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然而现在,伴随人口的流失,东北经济也拉响了警报,东北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
●100 年,东北人口从净流入到净流出
东北人口大规模的迁入要追溯的 1860 年,在这之前的 200 年,东北被视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限制汉人移垦。但是伴随全国人口的增多以及战争、自然灾害不断,大量难民纷纷犯禁“闯关东”,国际上沙俄也对地广人稀的东北虎视眈眈,清政府于 1860 年开始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东北人口从 1871 年的 330 万猛增到 1911 年的 1841 万。
民国时期,由于华北平原战争、灾害不断,20 世纪 20 年代形成了第二次“闯关东”的高潮,仅 1927 年到 1928 年,就有超过百万移民进入东北。从 1870 年到 1940 年,中国人口只增加了 45%,东北人口却增加了 1123%,当时东北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并且移民的综合素质好(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
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1942 年东北城市化水平达到 23.8%,而全国城市化水平 1986 年才达到 23.7%。东北在 1945 年时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德等发达国家。
1949 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东北作为经济重点建设地区和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人口迁徙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仍属于迁入地区;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国企普遍经营困难,东北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寻找就业机会。
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达到顶点,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 200 万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虽然辽宁每年还有大约 20 万的净流入,但是远比不上一个北京市,而且流入的人口也多来自黑龙江和吉林。而在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北地区还有 36 万的人口净流入。
●谁离开了东北?
每年东北净流出的 180 万人,他们又是什么人呢?
2010 年 30-49 岁 /0-29 岁人口之比,全国为 1.39,东北为 2.09,全国最高;意味着 2030 年 50-69 岁 /20-49 岁人口之比,东北在全国最高,老年化非常严重。东北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豆瓣网友@一只耳在文章中写到:“作为一个辽宁人,考大学时我选择了一个武汉的 211 高校,高中同学大多数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高校集中的地方,还有 5 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出国,如今毕业后一部分留在了国外,有几个留在了北京,有几个女生倒是回去了,而我却留在了浙江。”考上外地大学后不愿意回东北,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东北考出去的不愿回,在东北上大学的也留不住。今年 5 月,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两所“高薪大学”有四成学生流向北上广,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有 36%的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大连海事大学则有 38%的毕业生外流。
没考上大学的东北年轻人也不愿留下来,而是选择出外打工。在海南三亚,除了人们熟知的“候鸟老人”外,几乎各个行当都有来自东北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数量达到几十万。
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些从业门槛不高的行当,比如房产中介、开黑车、小摊贩……也有数量颇为庞大的东北人,以北京为例,每逢节假日,最为紧张的就是去往东北方向的火车票。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东北净流出的人口中,主要去向就是北京、天津、河北。
●东北没法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生活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建设工业化的样板和标兵,东北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1990 年代末,东北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全国 3000 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2000 年代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 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 30%的平均水平。这些国企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东北的经济结构也恶化了,更依赖投资和制造业,2013 年投资占到东北 GDP 的 65%,几乎较十年前翻番,全国平均水平为 50%。投资虽然能带来经济数据的增长,但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却没那么大。
而能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在东北举步维艰。《财经》杂志曾报道,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发现,这个工业大省的部分部门、官员在招商引资之后,动辄“关门打狗”——以各种理由对民营企业进行罚款。《财经》杂志引用多个开发区官员的话说,不少为辽宁国企配套的南方中小企业,或撤资回乡,或转战他地。有的配套企业迁到天津或河北,仍与辽宁国企有业务往来,宁肯多付运费,也不再付“制度成本”。
国际经济形势也对东北不利。美国、欧洲、日本长期占全球贸易的 60%以上,给中国东部沿海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距离东北较近的日本、韩国,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都在下滑。尤其是日本,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2014 年前三季度,日本在辽宁的投资同比降低 33.5%。韩国投资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导致东北劳动力人口的过剩。2010 年,东北 20-59 岁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 68.3%,仅低于北京的 73.4%、上海的 71.4%、天津的 71.0%,高于全国的 62.6%。虽然北京、上海存在同样的问题,但由于有产业优势,能通过国内、国际市场解决就业,但东北产业还处于劣势,劳动力过剩只能驱使年轻人外流。
更为直接的问题是“钱”,2014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辽宁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和吉林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更发达地区比,差距就更大了,2012 年黑龙江省的社会平均工资为 2843 元,广东省则达到了 5313 元。
●迫于现实,“最贪恋体制的动物”也不得不选择离开东北
除了经济因素,还有很多社会因素促使年轻人主动或者被动离开东北。
人文经济学会研究院陈兴杰曾写道:“1990 年代国企没落之时,很多东北人转做小商品和边贸生意,颇有几分生气。现在这样的新闻基本看不到了。2012 年我到辽宁盘锦,在那城市逗留了几天,无处不在的辽河油田资产让人印象深刻,几乎看不到像样的私营企业。除此之外,国企型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福利特好,药店特多。原因无它,几乎全民医保的制度使得‘买药、刷卡、套现金’的风气十分浓厚,以至成了一项特色产业。”
很多东北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东北人还停留在“进大国企、端铁饭碗”的思维,有人把东北人评选为全国“最贪恋体制的动物”。今年 4 月,曾有媒体报道,大庆油田的职工上街抗议油田招聘制度改革,因为改革后,很多油田子女再也享受不到包分配的待遇。报道中引用这些家长的话说:“以后他们会知道一份安稳的工作多不容易。”
在东北很多地方,找工作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关系。东北人曾深受体制影响,讲究面子,这也造就了全中国最讲求人情关系的社会。以大庆油田为例,如果家里不是市政或者油田的,等待年轻人的就只有待业这一条路,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出外打工。
在一线城市火爆的创业在东北似乎也很难行得通,本身商业文明欠缺的情况下,连招商引资来的民企都能被动辄“关门打狗”,初创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微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腐败成本,而且随着人口的流失,东北的商业环境更不容乐观。
有本事、有志气又无法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自然就乐于选择到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打拼。
不过东北人向外迁移也有一个优势,东北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的后代有着闯荡的基因,不那么安土重迁,所以当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更多机会时,很容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闯荡。
●年轻人口流失将给东北带来什么?
20-64 岁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欧洲都是在 20-64 岁人口达到止涨回跌的拐点前夕就出现经济危机。东北在 2013 年达到拐点,经济也开始减速。2010 年全国 0-14 岁儿童占总人口的 16.6%,东北三省该比例只有 11.8%,意味着东北后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今后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将远超过其他省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先例,劳动力负增长后,由于经济减速和结构性失衡,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因此东北一方面劳动力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失业率还将上升、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隐性失业),“用工荒”和“就业难”将长期并存,劳动力将继续外流。
其实“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已经在东北出现了,一方面如前文所说,东北劳动力整体过剩;另一方面,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去年 7 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级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