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7|回复: 3

东北经济失速 警钟为谁而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 10:45 编辑

东北“报警”
http://city.ifeng.com/special/csgc24/#_from_related
东北的今天,会否是中国的明天?
http://city.ifeng.com/a/20150202/417715_0.shtml
东北经济失速 警钟为谁而鸣?http://city.ifeng.com/a/20150202/417716_0.shtml
“锈带”复兴:繁荣与衰落的轮回http://city.ifeng.com/a/20150202/417717_0.shtml

东北经济失速 警钟为谁而鸣?
2015年02月02日 00:43
来源:凤凰城市 作者:李晓芳

http://city.ifeng.com/a/20150202/417716_0.shtml




凤凰城市出品 撰文/李晓芳

巴士上的这位新铁人沉默、憔悴,忧虑的神情让长着雀斑的额头起了皱纹。他依旧体现着东北的命运,但所处的却是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正当中国其它地方都在往市场经济发展的狂潮中欣欣向荣,一度叱咤风云的东北却陷入萧条。整个东北就像王铁人一样,正拼命寻找脱困之路。

这段刊登于2006年美国国家地理封面报道《日出东北》上的文字,在将近十年后的今天再度拎出来投射东北,似乎依然适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倒数”“垫底”,大概是东北宏观经济适用率最高的词汇:辽宁、吉林两省经济增速排名倒数,黑龙江更是连续垫底,甚至在一季度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的罕见情况。

如果把视线拉长会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东北区域经济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分量一直在持续下降,期间虽迭经努力,但始终增长乏力,且尚未显现出新的好转迹象,内生型增长机制,更是一直未能形成。东北经济失速的深层原因,既有东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到位的制度性因素,也与东北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业分布中未能争得多少红利有关,更与东北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的结构性因素有关。

因为,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东北是工业化起步叫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1949年后,东北更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也因此,东北经济告急,实际上也为整个中国经济拉响了警报——当中国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是否也会遭遇类似当前东北这样的增长“天花板”?中国能否顺利完成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惊险一跃?东北能否在这方面率先进行探索?

标杆性企业竞相亏损

对于东北的一些大型国企而言,2014年是相当煎熬的一年。尤其是煤炭、钢铁这类曾经是东北辉煌象征的巨无霸企业,2014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纷纷陷入巨亏的泥潭。

截至2014年9月末,黑龙江省最大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18亿元,同比下降约25%;利润则是全线亏损——净利润亏损额高达45.78亿元,相当于龙煤集团2013年度净资产的27.46%。无独有偶,与龙煤集团邻近的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87亿元,利润总额为-7.17亿元,净利润亏损7.47亿元,占公司2013年净资产的22.56%。

吉煤集团是2009年1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出资组建的综合性大型煤炭产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的沈阳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沈阳、黑龙江和内蒙古三个矿区,为辽宁省最大的煤炭集团。然而2014年前三季度,沈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下降8.6%,净亏损高达7.6亿元,上年同期则亏损2.32亿元。为了扭转亏损局面,龙煤集团正逐步实施“分家”计划,将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家单位由原来的分公司变为子公司,龙煤集团总分体制变为母子体制;吉煤集团则通过折股缴纳采矿权价款来降低资产负债率。

一位煤炭行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东北区域内经济差,需求不足,因此三大煤炭企业的亏损问题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特别是龙煤集团,什么体制都很难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在2014年7月,因亏损过于严重,不堪重负的龙煤集团关闭了四个矿井,其名下双鸭山七星煤矿的3000多名工人被迫下岗。因工人对下岗待遇存有不满,七星煤矿300余人聚集在龙煤双矿大楼门前“讨公道”。

类似的事件,也出现在钢铁企业中。2014年6月30日,西林钢铁被曝拖欠工人半年多的薪资,30多名工人站在火车道口集体讨薪。西林钢铁是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最大民营企业,占伊春经济总量的接近40%,对当地税收贡献超过60%。2014年西林钢铁被官方证实负债高达200亿元,拖欠工人工资1至2亿元。

最近,西林钢铁阿城分公司全面停产。

事实上,无论是煤炭企业巨亏,还是钢企停产,都只不过是东北萧条惨淡的缩影。

东北“沦陷”

2014年,被遗忘许久的东北再次回到聚光灯下,却是因为其经济增速持续报警。

其中,辽宁从一季度的7.4%回落到上半年的7.2%,吉林从7%下滑6.8%,位居全国倒数五名以内;而黑龙江情况更为严重,一季度GDP增速仅为4.1%,到第三季度艰难攀升到5.2%,如果不出意外,全年增速绝对是“倒数三甲”。

尽管在1980年代初期,人口仅占全国8%的东北创造出了占全国16%的工业产出,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区域之一,但通过30多年的数据对比发现,东三省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不断下滑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在过去约30年的发展时间中,东北三省的GDP占全国比重不断下降。其中,辽宁省的GDP占比从1984年的6.08%下降到2012年的4.78%,黑龙江省从4.42%持续下降到2.64%;吉林省降幅较小,从1984年的2.42%降到1997年的1.85%,其后占比一直在“1”字序列中徘徊,直到2008年才重回“2”时代,并于2012年达到2.3%。

从经济排名来看东北,三省的位次也是一条不断下滑的曲线。

辽宁省1978年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三, 995年跌至第七,此后便一直处在第七、第八名的位置;黑龙江省1978年排名第八,1984年跌出前十,排名开始一路向下滑行,截至2013年,其GDP总量排全国第十七名;吉林省1978年位居第十八名,几十年的发展中并无太大变动,2005年时跌至第22名,一直维持到2012年。总体来看,辽宁、吉林GDP总量平均下滑5个位次,而黑龙江下滑将近10位。

从某种程度而言,东北已经从工业时代的领头羊沦为如今的跛脚鸭,说东北经济“沦陷”,亦不为过。

最先发展,也率先撞墙

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重工业程度最深的区域,东北曾经无比辉煌。

东北的工业化进程,最初是沙俄在东北建设少许工业项目;而把东北从原始的农耕游牧时代正式推入现代工业时代的,是当时的入侵者日本。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时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同时投入大量资本,从国内转移技术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兴建大量工业项目,特别是军事工业。20世纪30年代,东北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当时东北亚最先进的工业基地。

194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煤产量2532万吨,占全国产煤量的49.5%;发电量107万瓦,占全国发电量的78.2%;生铁171万吨,钢49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87.7%和93%;水泥150万吨,占全国水泥产量的66%;铁路1.4万公里,是全国铁路总长的一半。

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小森阳一《天皇的玉音放送》一书披露,当时东北经济实力是如此雄厚、重要,以致日本在二战后期甚至一度想过在本土抵抗盟军失败之后将东北作为其最后负隅顽抗的资本。

抗战胜利后,苏联红军宣布东北所有日资产业为其战利品,将几乎所有机器装备等运回苏联,一度让东北的工业处于瘫痪状态。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东北原有的工业基础、尤其是产业工人基础和紧邻苏联的区位优势,东北得到中央经计划济毫无余力的倾斜。

1956年,“一五计划”提前实现,苏联总共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建设项目,其中57项落户东北三省。期间,东北初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等。

“二五”和“三五”时期,东北工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愈来愈强调发展重工业,偏向采掘业,如辽源煤矿、抚顺煤矿等。

“四五”期间,大庆油田的开发,让“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成为当时中国的代表声音。石油工业最终逐渐取代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等,成为工业部门产值的首位行业。而涵盖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布局的全面的工业体系,更是让东北“工业摇篮”的名号实至名归,甚至一度占到中国重化工业份额的90%!然而,在东北工业率先发展到巅峰时,相应的问题也最先暴露出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步探索,随后的1990年代前期,建立在煤矿、石油等原材料工业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陷入困境,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市场日益萎缩。

1993年到2003年,国企改革开始,东北的国有经济完全暴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重视效率的市场竞争大潮中,沿海地区渐渐赶超东北。

进入本世纪后,东三省的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等煤炭、森林资源富集区已濒临枯竭,面临着必须全面转产的压力。

除了资源减少,面临枯竭,产业结构单一,也是东北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长期的发展中,东北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业,随着石油产量的放缓、煤炭价格的大跌、基础建设投资的减速,东北经济被裹挟其中。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这对产业结构更为单一的黑龙江来说,打击尤重。能源工业占黑龙江工业增加值的近60%,仅一个大庆油田就占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2014上半年大庆工业增加值增速跌入负值,自然拖累了黑龙江的经济增速。

黑龙江省财政厅曾经测算过,油价每桶波动一美元,就会影响大庆GDP14亿元,财政收入3500多万元,省级财政收入8000万元左右。

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撞上发展的天花板,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伯明翰等。对于东北来说,现在暴露的问题再不能靠短期的增加投资等方式解决,这种长期发展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依靠彻底的转型。





曾经的转型努力

东北并非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结构性问题。

黑龙江的典型能源城市大庆,在1992年就开始进行产业多元化探索,被称为“二次创业”。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表示,大庆的产业多元化探索走的是“石油与非石油产业并重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去年九月份,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哈尔滨举行。作为高端制造业项目,沃尔沃汽车是大庆接续产业的战略龙头项目。除了沃尔沃,大庆近几年还培育了忠旺新型铝材、新华(大庆)国际石油咨询中心等一批战略项目。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大庆产业多元化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动作。

大庆市还在城市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实施“5•10•15”计划——即集中打造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的集群产业——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现代装备、汽车制造、商贸流通,以及1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重点产业和1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的骨干企业。同时对经济结构提出了更大的调整:到2020年,大庆市非油经济比重将达到70%左右。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则于2008年提出八大经济区构想,试图进行转型,并在金融危机后针对可能下滑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四大骨干产业“遏下滑”。此后,又提出十大产业战略,即在发展传统产业之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辽宁则选择面向大海。

2005年,辽宁提出开发沿海经济带,实施“五点一线”开放开发战略。所谓“五点”,即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一线”则指从丹东到葫芦岛的1443公里长的滨海公路。

随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出台,以“五点一线”为核心,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等方面确立辽宁沿海经济带2020年前的发展方向,并于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曾经参与起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宋玉祥表示,“在早期沿海开发中失去先机的东北地区,有望借这次契机迎头赶上,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央政府同样在挽救这片黑土地。

2003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甫一上任,便提出“振兴东北”的口号,以期让东北成为胡温时期带动中国发展的火车头。同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出台,对东北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城市转型等问题作出指导。东北十年振兴计划由此拉开。

2009年,国务院针对东北发展现状,再次发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4年一季度,东北三省遭遇重大滑坡,新一届中央政府在8月份发布《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举措的意见》,共分十一个方面、35条政策措施,因此被称为“国35条”。

在这次的新意见中,明确将“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效果欠佳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东北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进行的种种转型尝试,效果均不甚明显。

以黑龙江为例,在实施“八大经济区”、“十大产业”战略之后的2014年前三季度,能源工业占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56.2%!2012年大庆整个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比仍高达80.9%,第三产业仅为15.3%。

一位黑龙江省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论是“八大经济区”,还是“十大产业”等举措,都没能对经济结构有实质性改变。

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陈永昌在2006年便曾撰写专著《破解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性障碍》,尖锐地批评了当时改革遇到的四大结构性矛盾和四大体制性障碍,并且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但直到今天,东北三省的结构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祝福恩在2014年4月对黑龙江进行40天的深度调研后表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如果仅仅有以资金、项目、技术方面的支持,是治标不治本的。

对于东北振兴十年计划,吉林省智库研究员刘庶明认为,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城市经济进入双轮驱动阶段,一个是工业驱动,一个是服务业驱动,但不论是在中央出台的文件,还是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呈现的思路,始终禁锢在工业思维中,市长提支柱产业也还是集中在工业上。

“这是东北发展的很大问题。”刘庶明说。

东北的警报

东北的经济滑坡,有其发展的特殊性,然而作为一个发展近百年的传统工业区,它的“沦陷”其实极具普遍性。

世界上的几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等都经历过与东北一样的衰落历程。它们都是建立在当时的矿产富集之地,凭借能源兴起,产业结构都较为单一,集中在煤炭、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随着工业的不断推进,其发展瓶颈也逐渐显露: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结构单一无法形成完整产业链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传统工业区的不可持续,也显示出转型升级的迫切与必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的失落或许仅仅是个开端。实际上,随着能源经济带的西移,已经有其他地区开始步东北的后尘。在东北资源不断减少时,中西部的能源地位逐渐抬升,煤炭、石油等资源同样丰富的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开始崛起,而它们日后也极有可能将面临东北现在的困境。


例如以煤炭“兴家”的山西,在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2014年度数据中,辽宁、黑龙江的经济增速排名倒数第三、第二名,而山西以4.9%的经济增速垫底全国,省会太原的经济形势更是不容乐观,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0.1%、2%和3.1%。

山西省长李小鹏在1月28日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未达预期,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

山西也连续两年将“一煤独大”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今年的报告中单列篇章,着重对“煤炭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构想。

由此看来,东北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是东北的问题。作为中国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东北实际上已经把问题和盘托出;东北经济的告急,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的今天,会否是中国的明天?
2015年02月02日 00:36
来源:凤凰城市 作者:李晓芳


东北的油田里遍布这种被称为“磕头机”的采油机,并以其象征对命运的臣服。而这,会是东北的命运吗?



凤凰城市出品 撰文\李晓芳

中国重化工业的一路高歌,成就了东北三省的辉煌。然而近年来,东北一度消失在主流发展大潮中。直到2014年,东北再次成为焦点,却是以另一种方式。

过去一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节节败退,吉林和辽宁名列倒数,黑龙江更是屡次垫底。昔日的经济重镇,如今却亮起发展的红色警报。

美国经济史学家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曾说道,“历史憎恶跳跃,大的变化和经济革命都不是突然来临的,它们必定是经过了周全的和长期的准备。”东北以自身发展状况映照着这个论断。

东北从日据时期就开始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等,其发展历程相当于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缩影。建国前打下的基础和自身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让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是政府发展工业、复苏经济的首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量重点工业项目进驻,东北也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

然而,在经历几十年发展后,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国企占比重等问题暗暗滋生。到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振兴东北计划由此推出。


随后十年,中国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东北也因此迎来一个相对稳定快速的增长周期。但是,原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经济数字背后掩盖了太多失落。因此,一旦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东北的脆弱便暴露无遗。 实际上,对比过去三十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经济增速还是GDP排名等,东北的地位都处于不断下滑状态,再结合近期东北呈现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判断,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后,东北经济碰到了天花板。

东北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都曾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转型的尝试,然而最终效果始终不佳,最根本的结构问题和体制弊端仍然深深困扰东北。

此外,更让人忧虑的是:东北的经济滑坡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东北经济告急,是否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拉响了警报?

(作者系凤凰网城市频道编辑、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锈带”复兴:繁荣与衰落的轮回
2015年02月02日 00:45
来源:凤凰城市 作者:李晓芳
http://city.ifeng.com/a/20150202/417717_0.shtml
凤凰城市出品 撰文/李晓芳

最近,发展重工业近一个世纪的东北“摊上了大事”。过去一年,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三省皆排名倒数。实际上,对以资源立省、工业起家的东北来说,出现这些问题很正常。在经历长期发展后,无论是资源、产业结构还是体制都会出现衰落迹象,转型成为必需。

东北真正意义上的振兴起于2003年,但十一年的时间并没有将东北本身的积弊根除,转型之路走得跌跌撞撞。

纵观全球工业文明,自第一台蒸汽机诞生起,大大小小的城市或区域便开始凭借一座座高炉,在滚滚浓烟中高速前进。它们皆有着相似的经历,依靠丰富资源崛起,在发展到顶峰时期,面临转型压力,然后,一些城市回归沉寂,另一些则可能重焕新生,仿佛自有一套“起承转合”的法则。

这些先发工业城市是如何进行转型与升级的?而它们的经验是是否能给身处困境的东北一些启发与思考?

伯明翰的苦涩

英国工业城市伯明翰可谓是工业区的典型代表。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伯明翰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迅速发展起庞大的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一跃成为当时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享有“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

19世纪80年代,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德、美等国家的先进城市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而伯明翰却固守传统工业,导致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逐步减弱。20世纪后,经历世界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国家地位开始衰落。同时,伯明翰的煤铁资源也日益枯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在旧有优势失去的同时,伯明翰却迟迟没有建立自身新的优势,直接导致其经济的衰落。

二战过后的30多年时间,伯明翰进入漫长而曲折的转型阶段。最初是在工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短暂的制造业黄金发展期后,由于技术创新乏力、工业设备更新缓慢和企业管理方式落后,伯明翰的工业竞争力一再削弱。1970年代左右,其失业率高达25%,而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更是对伯明翰的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在资源环境的倒逼下,伯明翰开始实施产业转型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逐步由向工业内部转为面向服务业。它的转型并不是简单地推行“去工业化”战略,而是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金融、商业贸易、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与此同时,还保持一定的制造业比例,重点扶植汽车、机电等优势产业,积极将制造业向管理、研发、营销等价值链较高的部门引导。

《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伯明翰在全球城市500强排名中居83位。2009年,伯明翰服务业增加值已占经济总量的80%,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8%,而其制造业总产值仍占英国制造业总产值的20%。

鲁尔区的二次飞跃

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鲁尔区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迅速崛起。

鲁尔区是德国和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尽管面积只占德国的3.6%,人口占12.6%,在当时却生产了德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60%的钢铁和35%的炼油量,并拥有欧洲联盟15国时期煤产量的1/3,焦炭产量的1/2和钢的1/5,其余如电力、硫酸、合成橡胶以及军事工业、重型机械等都在德国占重要地位。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煤炭、钢铁等为传统工业基础的鲁尔区开始衰落,为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和维持经济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矿产业和非矿产业同时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鲁尔工业区的煤炭自1804年起就进入了现代化开采阶段,1939年达到1.3亿吨。然而由于重型化的经济结构,六十年代后鲁尔区面临危机,煤和钢产量不振,重型机械销路收缩停止,工业结构老化,大量煤矿工人外移。

为此,德国联邦及州政府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点的新产业。例如将煤业向利伯河以北发展,减少煤矿数量,扩大煤炭公司,使采煤综合机械化成都达到96.8%,居世界首位。

此外,建立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电器、精密机械和仪表、纺织服装等新工业部门。

匹兹堡的华丽转型

同样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美国,兴起大批工业城市。

其中,因为邻近丰富的煤矿资源,兼具内河港口的运输便利,匹兹堡从18世纪20年代起已成为生产钢铁、黄铜等的工业基地。19世纪80年代,它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

当时,在《财富》杂志评出的美国企业200强中,一度有21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匹兹堡,如美国钢铁公司、西屋电器、美国铝业公司等。

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初,匹兹堡的钢铁行业继续大规模发展,也正是当时,炼钢炉滚滚的浓烟为其带来“烟城”的名号。但作为工业城市,其最致命的的弊病是产业过度集中,经济结构不够多元化,就业渠道单一。

匹兹堡的第一次复兴始于二战刚刚结束后,时任市长戴维•劳伦斯开始治理污染,转变匹兹堡因早期发展钢铁等重工业造成的“烟城”形象。大量钢铁厂被要求外迁。

第二次复兴始于20世纪70年代,时任市长理查德•加里古里开始建设梅隆大厦、PPG等摩天大楼,并更加重视文化及社区建设。20世纪70至80年代,大量钢铁厂关闭裁员。

不过,美国经济的滞胀导致钢铁工业普遍不景气,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使当地政府意识到,仅仅改善环境不足以使城市获得新生。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将改造重点转移到促进新产业发展上来。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第三次复兴,使匹兹堡的经济基础转向教育、旅游和服务业,尤其是医疗和以机器人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以医疗健康为例,其规模今天已增长到1979年时的3倍,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在城区35所大学及100多家企业研究中心供职的人数就高达7万多。由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等科研、教学机构的吸引力,众多高科技公司和人才近年来纷纷搬迁到匹兹堡南区,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科研城中城。

而在转型中,钢铁业也经历了重大变化。今日的美国钢铁业已无法与当年相提并论,但匹兹堡的钢铁业与智能机器、电子及纳米技术等行业早已升级换代。粗略统计,全美核工业工程师有8.4%受雇于匹兹堡地区的西屋公司等核工业机构,制造业雇员也占到匹兹堡整体就业的8%。

底特律陨落

有转型成功的区域,自然也有从繁荣彻底走向没落的城市。

地处北美五大湖区的底特律,凭借得天独厚的煤炭和河道资源,于18世纪兴起成为美国重工业城市。而自1899年建立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开始,底特律的命运即与美国汽车工业紧密相连。

1914年,福特汽车首创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带来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兴盛,更直接带来了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成功开启美国全民汽车时代。底特律在其中获益,逐渐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汽车工业制度,同时也是美国五大湖区中仅次于芝加哥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从1850年到1930年间,底特律平均每十年人口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最大增幅高达100%。

二战的爆发为底特律带来了另一波发展高峰。因为强大的制造能力,底特律在二战期间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被称为“民主的机械库”。二战结束后,底特律汽车商再次为美国工业复兴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20世纪50年代,底特律人口达到顶峰,拥有185万规模的人口,成为美国第四大都市。20世纪60年代初,底特律进入全盛期,制造行业提供了22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时过境迁。2012年,底特律因高犯罪率、高失业率、人口外流、财政危机及破产风险等诸多因素,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悲惨的城市”。2013年3月初,底特律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城市长期债务高达149亿美元。

实际上,底特律从美国的第四大城市退居到第18位,其“衰亡之路”已经长达数十年。也有人认为,早在60年前,底特律就遭遇了发展历程上的“滑铁卢”。直接原因就是对单一汽车业的过度依赖,使底特律最终成为美国汽车业衰落的最大受害者。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拉泽对这一看法表示认同,并指出底特律采用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规模修建交通设施等刺激增长的战略,这种大工业和基础设施先行的模式,违反了城市多元化的本性,无法解决底特律单一的经济结构问题。

数据显示,底特律经济将近80%依赖汽车及相关产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随汽车业的荣衰而剧烈波动。

底特律也曾经试图转型,但从未成功。其依赖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20世纪经历过数次危机,结果都能峰回路转,这使得底特律这座城市一次次地错过了自己改革和转型的好时机。

对于东北而言,从先发工业城市的转型中吸取经验,打造自己的复兴之路,是当下关键。而到底最后,是找回昔日荣光,还是就此衰落,仍待时间检验。

(作者系凤凰网城市频道编辑、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人口减少已经影响经济复苏,原因不只是钱图片:《钢的琴》

相关新闻
东北拉响人口警报:加速减少已影响经济复苏


魏巍

【导语】
近段时间,东北人口加速减少连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东北地区很多工厂周边的饭馆不断关张,医院产科护士也愈发清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东北三省超低的出生率和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离去。
由于东北三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近些年的出生率一直较低。到了这一代,年轻人受到观念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即使鼓励生育,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多生。
比超低出生率更触目惊心的,是年轻人口的外流。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 180 万。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东北多数时候都是人口净流入地区,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在 1945 年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地区,并在 1949 年后成为“中国工业的摇篮”;然而现在,伴随人口的流失,东北经济也拉响了警报,东北这个曾经辉煌的地区为什么就留不住人了?

●100 年,东北人口从净流入到净流出
东北人口大规模的迁入要追溯的 1860 年,在这之前的 200 年,东北被视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限制汉人移垦。但是伴随全国人口的增多以及战争、自然灾害不断,大量难民纷纷犯禁“闯关东”,国际上沙俄也对地广人稀的东北虎视眈眈,清政府于 1860 年开始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东北人口从 1871 年的 330 万猛增到 1911 年的 1841 万。
民国时期,由于华北平原战争、灾害不断,20 世纪 20 年代形成了第二次“闯关东”的高潮,仅 1927 年到 1928 年,就有超过百万移民进入东北。从 1870 年到 1940 年,中国人口只增加了 45%,东北人口却增加了 1123%,当时东北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并且移民的综合素质好(青壮年比例高、身体素质好、开拓精神强)。
充足的人口资源使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1942 年东北城市化水平达到 23.8%,而全国城市化水平 1986 年才达到 23.7%。东北在 1945 年时甚至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德等发达国家。
1949 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东北作为经济重点建设地区和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人口迁徙虽然有波动,但总体上仍属于迁入地区;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国企普遍经营困难,东北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外出寻找就业机会。
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达到顶点,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 200 万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人口净流出,虽然辽宁每年还有大约 20 万的净流入,但是远比不上一个北京市,而且流入的人口也多来自黑龙江和吉林。而在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东北地区还有 36 万的人口净流入。
●谁离开了东北?
每年东北净流出的 180 万人,他们又是什么人呢?
2010 年 30-49 岁 /0-29 岁人口之比,全国为 1.39,东北为 2.09,全国最高;意味着 2030 年 50-69 岁 /20-49 岁人口之比,东北在全国最高,老年化非常严重。东北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
豆瓣网友@一只耳在文章中写到:“作为一个辽宁人,考大学时我选择了一个武汉的 211 高校,高中同学大多数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高校集中的地方,还有 5 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出国,如今毕业后一部分留在了国外,有几个留在了北京,有几个女生倒是回去了,而我却留在了浙江。”考上外地大学后不愿意回东北,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东北考出去的不愿回,在东北上大学的也留不住。今年 5 月,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学生毕业统计表明,辽宁两所“高薪大学”有四成学生流向北上广,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有 36%的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业,大连海事大学则有 38%的毕业生外流。
没考上大学的东北年轻人也不愿留下来,而是选择出外打工。在海南三亚,除了人们熟知的“候鸟老人”外,几乎各个行当都有来自东北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数量达到几十万。
而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些从业门槛不高的行当,比如房产中介、开黑车、小摊贩……也有数量颇为庞大的东北人,以北京为例,每逢节假日,最为紧张的就是去往东北方向的火车票。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东北净流出的人口中,主要去向就是北京、天津、河北。

●东北没法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生活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建设工业化的样板和标兵,东北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1990 年代末,东北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全国 3000 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2000 年代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 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 30%的平均水平。这些国企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东北的经济结构也恶化了,更依赖投资和制造业,2013 年投资占到东北 GDP 的 65%,几乎较十年前翻番,全国平均水平为 50%。投资虽然能带来经济数据的增长,但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却没那么大。
而能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在东北举步维艰。《财经》杂志曾报道,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发现,这个工业大省的部分部门、官员在招商引资之后,动辄“关门打狗”——以各种理由对民营企业进行罚款。《财经》杂志引用多个开发区官员的话说,不少为辽宁国企配套的南方中小企业,或撤资回乡,或转战他地。有的配套企业迁到天津或河北,仍与辽宁国企有业务往来,宁肯多付运费,也不再付“制度成本”。
国际经济形势也对东北不利。美国、欧洲、日本长期占全球贸易的 60%以上,给中国东部沿海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距离东北较近的日本、韩国,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都在下滑。尤其是日本,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2014 年前三季度,日本在辽宁的投资同比降低 33.5%。韩国投资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没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导致东北劳动力人口的过剩。2010 年,东北 20-59 岁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 68.3%,仅低于北京的 73.4%、上海的 71.4%、天津的 71.0%,高于全国的 62.6%。虽然北京、上海存在同样的问题,但由于有产业优势,能通过国内、国际市场解决就业,但东北产业还处于劣势,劳动力过剩只能驱使年轻人外流。
更为直接的问题是“钱”,2014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辽宁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和吉林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更发达地区比,差距就更大了,2012 年黑龙江省的社会平均工资为 2843 元,广东省则达到了 5313 元。

●迫于现实,“最贪恋体制的动物”也不得不选择离开东北
除了经济因素,还有很多社会因素促使年轻人主动或者被动离开东北。
人文经济学会研究院陈兴杰曾写道:“1990 年代国企没落之时,很多东北人转做小商品和边贸生意,颇有几分生气。现在这样的新闻基本看不到了。2012 年我到辽宁盘锦,在那城市逗留了几天,无处不在的辽河油田资产让人印象深刻,几乎看不到像样的私营企业。除此之外,国企型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福利特好,药店特多。原因无它,几乎全民医保的制度使得‘买药、刷卡、套现金’的风气十分浓厚,以至成了一项特色产业。”
很多东北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东北人还停留在“进大国企、端铁饭碗”的思维,有人把东北人评选为全国“最贪恋体制的动物”。今年 4 月,曾有媒体报道,大庆油田的职工上街抗议油田招聘制度改革,因为改革后,很多油田子女再也享受不到包分配的待遇。报道中引用这些家长的话说:“以后他们会知道一份安稳的工作多不容易。”
在东北很多地方,找工作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关系。东北人曾深受体制影响,讲究面子,这也造就了全中国最讲求人情关系的社会。以大庆油田为例,如果家里不是市政或者油田的,等待年轻人的就只有待业这一条路,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出外打工。
在一线城市火爆的创业在东北似乎也很难行得通,本身商业文明欠缺的情况下,连招商引资来的民企都能被动辄“关门打狗”,初创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微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腐败成本,而且随着人口的流失,东北的商业环境更不容乐观。
有本事、有志气又无法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的年轻人,自然就乐于选择到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打拼。
不过东北人向外迁移也有一个优势,东北本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的后代有着闯荡的基因,不那么安土重迁,所以当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更多机会时,很容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闯荡。

●年轻人口流失将给东北带来什么?
20-64 岁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欧洲都是在 20-64 岁人口达到止涨回跌的拐点前夕就出现经济危机。东北在 2013 年达到拐点,经济也开始减速。2010 年全国 0-14 岁儿童占总人口的 16.6%,东北三省该比例只有 11.8%,意味着东北后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今后劳动力下降的速度将远超过其他省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先例,劳动力负增长后,由于经济减速和结构性失衡,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因此东北一方面劳动力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失业率还将上升、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隐性失业),“用工荒”和“就业难”将长期并存,劳动力将继续外流。
其实“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已经在东北出现了,一方面如前文所说,东北劳动力整体过剩;另一方面,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去年 7 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级人才总量偏低,需求缺口大。
在 2010 年时,东北的人口结构是两头少、中间多的纺锤形,但是伴随着超低的生育率和年轻人口的流出,纺锤形将很快变成倒三角形,这不仅将加速东北的老龄化,还将使东北失去优秀的劳动力和有购买力的消费者。http://daily.zhihu.com/story/487 ... mp;isappinstalled=0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2 23:52 , Processed in 0.0729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