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4|回复: 26

金陵馆长 博文选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5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苏苏州电教馆 金陵馆长的博文很多,集中选读一些
http://blog.sina.com.cn/jinling100929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804071430_0_1.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老师是汪琼教授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出镜嘉宾,主讲学习单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这是课程的最后调查问卷
请协助参与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实施情况的调研 (2015-01-30 13:57:43)转载▼
标签: 翻转课堂 教育        分类: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
  北大汪琼老师(博导,教授,国培MOOC项目负责人)团队接受国家研究项目,需要了解下列情况:
  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中小学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一方面更新课程中的中国数据,一方面也是完成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进展报告中的一章。
  这事对于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极有意义,诚邀诸位同道协助调研。具体要求如下:
  如果您是中小学老师,请填写:中小学教师翻转课堂采用情况调查问卷http://www.wenjuan.com/s/Jzua2u/
  如果您是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请填写中小学翻转课堂采用情况调查问卷http://www.wenjuan.com/s/nyemei/      
  如果您需要取得调查报告,请务必在问卷填写的最后留下您的邮箱。
  敬请各位实践翻转课堂与组织翻转课堂实践的卓越之士,与百忙之中上网协助调查,把中国真实的翻转课堂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汪琼老师团队,不胜感激!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0:34 编辑

2015-01-19一位学员学习《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的体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bx5.html

昨天在QQ上,读到全国中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高端研修班(翻转课堂专题研修)的一位学员老师发来的随笔文章,标题是《三会金陵》。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读过发现,噢,原来是我给他们讲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之后他有感而发了。
  细读这篇随笔,发现作者听课极其认真,而且听得得法,一些重要之处都被他发现,而且,还会阐发自己的意见。看得出来,这位老师有悟性,他的一些体会对从事翻转课堂实验的老师有借鉴之益,因此,征得他同意之后,全文转载如下:

  三九时节的京城,室外寒风凛冽,可我的心情却如室内令人冒汗的空调一样激动,一是因为对“治霾基本靠吹”的首都来说,冷空气终于吹走了笼罩京城数日的强霾,呼吸感觉顺畅多了;二是因为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神交已久的金陵老师。
  2014年初,我为了申报翻转课堂方面的规划课题,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搜到了金陵老师关于“翻转课堂”的一则PPT,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金陵老师的名字;2014年末,泰州教育局组织教师参加“泰州师说”全员网络培训,在第六个专题“翻转课堂”的“专家开讲”环节中第一次见到了金陵老师,可惜是看的视频,而且由于视频质量的原因,金老师的面容看不太清晰;而今天,在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小学英语数字化教学系列高端研修班‘翻转课堂’专题”培训上终于得见金陵老师的真面目。从知其名到闻其声再到见其面,可谓“三会”也。而我正是因为成功申报了泰州市“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微视频支持下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实践研究》,才得以来北京参加这次研修,也可谓赖金老师之助也。
  金陵老师学术造诣深厚,是国内对翻转课堂研究集大成者,是微课程教学法的创始人,他2014年开始在全国宣讲《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2013年12月完成微课程教学法体系建构),足迹遍布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基层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接地气”。
  金老师在“泰州师说”的那次演讲只有20分钟,只讲了“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只能算是理论层面的,感觉听得不过瘾。而今天金老师就站在我的眼前,他面目清癯,架一副金丝眼镜,典型的学者气质,而且一直坚持站着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足足讲到了中午12点一刻,讲者和听者其实还都意犹未尽。
  金老师从生活中人们喜欢吃散养鸡下的蛋和野生文蛤谈起,呼吁释放学生的天性,倡导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引起大家的共鸣。他的讲座共分三大部分,一是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二是微课程教学法原理;三是微课程教学法实务。
  金老师的讲座处处体现出他前沿性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性的思维观念,他不唯书不唯上,最反感的就是用理论套裁现实,阻碍了实践也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在第一部分中他指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翻转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堂”,这是翻转了教学结构,而教学流程并未翻转,与传统教学一样,学习知识为第一流程,内化知识为第二流程。所以,教学流程并未翻转。
  做为泰兴的老师,我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耳熟能详,接触“翻转课堂”之后我一度曾经认为洋思中学的这种模式就是“翻转课堂”,或者至少可以说是“类翻转课堂”,听了金老师的讲解,想来确实如此,洋思中学上课预先出示教学目标,然后学生开始自学,教师的行为仍然是在学生的行为之前产生的啊。洋思中学的这种模式已经闻名全国近20年,2014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金老师能有此质疑,这种学术精神实在令人敬佩!当然,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洋思的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翻转课堂的一部分。至少洋思的精神实质跟翻转课堂还是比较接近的,都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都是扮演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金老师指出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先放视频再检测这样的做法也不叫翻转课堂,因为这不过是把老师的在课堂上讲换成了在视频中讲。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可快可慢,可以重复、暂停、倒退,在课堂上则不行,所以不存在“课内翻转”,家校翻转才是常态。
  在第二部分微课程教学法原理中金老师的一个观点解除了我进行翻转课堂研究的一个顾虑,就是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的问题。金老师指出,一是既然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那么传统的课后作业就不用再布置了,因为课堂上会对学生进行二次检测的,这样来讲,学生的作业量并没有增加;二是要辩证地看待“负担”,你布置的学习材料有足够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学生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是负担了。
  我们泰州正在推进“泰微课”工程,身边很多老师对“微课”和“微课程”还不太理解,以为“微课”就是“微课程”,就是制作微视频而已。金老师通过图示,清楚地指明了两者之间的概念关系。“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两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可等同。
  第三部分微课程教学法实务重在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这也是我的课题研究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所在,理念是更新了,目标也明确了,想要去实践却不知如何下手,金老师提出的微课程教学法及其模型还有“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可谓指路明灯,给了我实践的参照和指引。
  金老师将微课程教学法模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大模块是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大模块是录制配套教学微视频第三大模块是课堂教学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块,老师和学生到底在翻转之后的课堂上干什么?我以前一直心中没数,金老师指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研讨、展示、质疑和阐释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检测、作业、静观、倾听、问题引导来深度拓展、教学相长。金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创新的“四步法”,即“检测自主学习成效——作业(进阶)——协作探究(含疑难问题探究)——展示、质疑、阐释”。其中,金老师重点谈到了展示是高效内化的策略,“展示”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成功的展示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极力追求的。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展示,并且成功展示的话,他肯定就会爱上英语,他的英语成绩必定优秀。由此,我也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些特级教师的介绍,有的老师让学生轮流在每节英语课开始的时候做汇报,轮到的学生课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是为了在上课的时候能向大家成功地汇报,这同样也是为了体验成就感。
  在讲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时候,金老师现场点评了山东一位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在自主学习的形式这一块,金老师特别欣赏这位老师建议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概括本课所学内容的做法,因为思维导图是高阶思维训练的工具,这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听到这儿,我倍感亲切,因为我曾经有幸在我们工作室领衔人吉桂凤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且有一篇研究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由此,我想在今后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一些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转课堂的课题研究之中,这也是对思维导图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两者必将相得益彰。
  金老师还向老师们介绍了微课的多种制作方法,他指出,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高级或者低级的,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哪一种最有效就用哪一种。
  在讲座的最后,金老师诙谐地说,经过一些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创新人才,不再“山寨”,而且还“顺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他列举了江苏省昆山培本实验小学、苏州市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等实验学校的一些实验数据,用真实的数字号召老师们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发展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我们有理由踏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征途: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蚕食应试教育的领地,并最终将它逐出基础教育!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惊喜】“让教育多一点美感ppt艺术设计”微店开张了,在这里会找到属于您的惊喜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bkm.html
一年的时间我就在丽英小学实践“数字故事拓展课”,试图把视觉思维、故事感、设计感、美感等元素溶于其中,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当学生们开始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时候,我特别的开心,虽然他们的作品还是那么的稚嫩,但是在同龄的孩子中,他们却对事物的感知到了另外的一个高度。
参加工作将近三个月了,每一天,我都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进教室,每一次学生看到我都很喜欢的围上来。办工作,家里都是清清爽爽,看上去都给人愉悦。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偷偷的影响着我们。它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0:48 编辑

怀揣教育理想

微课程教学法:蚕食应试教育的领地 (2015-01-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b21.html

当初谈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候,人们这样比喻:当信息技术达到像氧气之于生命体存在那样重要,又不为生命体所察觉的那种状态,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今天,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做到了!
  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配套学习资源是教师提供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以“微课”为主导的数字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则是在“任务单”的引领和配套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必然产物。三大模块中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导学一体”。
  在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怎样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达成目标,让学生清晰看到: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达到什么样的认知程度(标准);需要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使自主学习变得可以操作;需要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录制教学视频或提供其他配套学习资源,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和展示活动(指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并在必要时给予问题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真理性认识,体验学习成就感。
  在微课程教学法培训中,我们注意到,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设计“任务单”和录制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讨论:如何给任务?给什么样的任务?“微课”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刚刚录制的“微课”中有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为好?唯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着技术。当然,在他们使用信息技术录制教学视频的时候,也无暇关注自己是否在使用技术,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讲授之中,理、化、生学科的教师则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的操作与讲解之中。
  这不正像生命体需要氧气,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周围环境是否有氧气存在一样吗?于是,我们心中释然了!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教师工作中的生动写照。
  当我们把微课程教学法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之时,我们发现:经过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学生在新授课一开始的检测中反映异常活跃,新课还没上,教学已经像是复习课了。这一表象反映:借助“任务单”和教学视频在家自主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到良好的学习成就感。
  这种可喜的现象,在我们近距离观察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时候,是再清晰不过的了。山东省昌乐一中的住校学生在晚自修的时候,有30分钟时间研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做学习笔记和自主完成作业,有问题可以记录在侧栏,没有问题的学生做跟踪练习。他们有15分钟开展协作研讨,讨论那些个人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组长要汇总疑难问题,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协作探究。
  学生唯独没有多加关注的是作为技术象征的移动终端。因为技术已经深深地浸透在自主学习之中,正像生命体离不开氧气,但一般情况下,丝毫也不会关心氧气的问题一模一样。
  这些发生在学生那里的事,不也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学生学习中的生动写照吗?所有这些,都是激励我们不遗余力地揭示微课程教学法一个又一个新发现的动力。
今  天,我们看到江苏省昆山培本实验小学、苏州市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等学校的教师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发展学生阅读理解、抽象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而且,数据表明,顺便提高了学习成绩。上海市民办风范中学的教师在使用“任务单”之后也发现,使用“任务单”的班级,其作业准确率高出没有使用“任务单”的班级14.11%。
  我们有理由踏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征途:蚕食应试教育的领地,最终将它逐出基础教育。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2: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2:46 编辑

盘点2014年 (2015-01-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az3.html
我没有想到的是,2014年会是我的教育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年。
2014年,开始在全国宣讲《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
2014年,在《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新课程教学》等杂志,以及GCCCE年会上发表关于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的文章17篇。
2014年,应北大汪琼老师之邀,在北大国培MOOC课程中讲授《翻转课堂之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并且应录制老师的要求,补录了“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2014年,完成了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中开设“微课程评优”的工作。
2014年,应邀参加在山东潍坊召开的首届全国翻转课堂大会,在会上作了《翻转课堂为什么比传统教学强》的演讲。第二天,实地考察山东省昌乐一中翻转课堂。
2014年,在苏州培养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骨干教师。
2014年,在完成书稿之后,经常深入学校调研,与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推进微课程教学法理论的发展。
geonet网络搜索相关附录如下
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http://www.doc88.com/p-8905500399867.html

http://www.jxteacher.com/LHW/col ... b-4fb2ddf9a318.html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 》课程简介
课程设计目标
   微课程是“云计算”背景下大数据变革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已经开始引发资源观、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的重大变革。
  课程研修从翻转课堂分析入手,提炼出人性化学习理论,将其运用于微课程实践,帮助中小学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用教育技术最新成果支持中小学校提高课堂质量。
  本课程通过理论研修与实践体验并举、网络互动与现场指导相融、方便碎片化学习等研修方法,帮助学员把握微课程实践要义,掌握运用多种教育技术从事微课程开发的能力。
  课程研修合格者将有效地体验从课堂教学的授课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的力量,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先行力量。
课程简介
  ㈠研修方法:理论研修与实践体验并举、网络互动与现场指导结合;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

  ㈡研修内容:

  第一单元:翻转课堂及其意义

  1.翻转课堂的起源、方法、作用及其理论实质(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评价并进行网络互动,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一);

  2.中美翻转课堂比较(文献阅读、观看教学视频、网络互动,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二);

  3.从翻转课堂到MOOC和微课程(观看教学视频,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三);

  第二单元:理解微课程

  1.微课程界定(观看教学视频、网络互动,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四);

  2.微课程一般应用与特殊应用(观看教学视频、网络互动,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五);

  第三单元:微课程开发方法

  1.微课程开发准备(观看教学视频、网络互动,填写研修绩效自评表六);

  2.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献、网络互动,完成第一份自主学习任务单);

  3.微课程创作(观看教学视频,创作第二、第三份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微课3件);

  第四单元:展示与总结

  1.上传微课程(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3套;

  2.推荐优秀微课程(每位学员推荐微课程作品5套,其中学员自我推荐的微课程作品不得超过1套);

  3.完成课程研修自我评价。

  ㈢课时:50学时。其中,研修绩效自评表(6份)占20%,参与网络互动20%,开发微课程(3套)占50%,课程研修自我评价10%。

培训方式

  1.集中面授;

  2.网络自学;

  3.网络互动;

  4.微课程开发(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


考核方式
  1.研修绩效自评表(6份),占20%;

  2.网络互动(有质量的评论3条以上),占20%;

  3.微课程创作3套(每件由“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微课”构成),占50%;

  4.课程研修自我评价(1份),占10%;

  5.附加分:在微课程开发方面有创新;作为评选优选学员参考。


课程辅导老师介绍

金陵,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原任馆长,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督导员、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理事长。

  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信息化教学、网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视化教学艺术设计等。

  研究成果:主编《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原理与实务》(世界知识出版社),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全国核心刊物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近年来部分专题报告篇目:







  担任社会工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浙江师范大学省培项目《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互联创未来”项目、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审专家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裁判长

  联系方式:

  QQ邮箱:2676959617@qq.com

  博   客:金陵叙事(http://blog.sina.com.cn/jinling100929

谋面翻转课堂与微课程
[ 2014-3-4 19:45:00 | By: 尹耀 ]
http://smgcms.whedu21.com/u/60/archives/2014/674.html
在课题名单里的第一行初见“翻转课堂”的字眼,脑子里的问号如同金教授讲座时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课堂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对未曾谋面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
金陵教授确实给我们勾勒了一副理想的完美的课堂翻转的图画。
翻转课堂需要必须厘清与传统课堂的区别。通俗地说,就是将学校里“上课”,然后在家里“写作业”的这种教学结构转化为在家里“上课”,在学校里“做作业”的形式。而其家庭中授课借助的最典型的形式就是短小精悍的视频——微课。
如果运用得当,其优势是能够实现学生较为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因为,学生差异是现实性的存在,每个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的教学进程差异也是客观的。微课的技术性(暂停、倒退、重复、快进等)优势是能够在理论上充分与学生的进度有机结合,解决学生因为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而造成学习进程难以同步的问题,为后继学生实现有效的学校学习奠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教授展示的美国某校的的案例中,后继的“内化”吸收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技术平台,随时通过不同颜色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更让我们看到翻转课堂的重要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微课的问题,而是应该站在课程的实施的视角来思考其重要的价值。
同时,金教授教授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等)——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的结构展现的十分清晰,很值得学习和称道。
此外,教师通过微课的打造,对教材疏通、知识技能的掌握的优势,进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课件中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作为一线教师来说,必然要思考的是具体操作性的相关问题。
一、怎样做到知识学习的趣味性、重要性的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简单地认为,录几个视频,让学生回家学,然后再到课堂进行作业、展示等,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翻转课堂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点。比如,诸多老师将预习学案在家庭中的使用,然后在课堂进行习题的训练与检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将前面的环节放到家庭中进行的“翻转”,其实都是这种理念下的不同实践。我们的预习学案能否能达到本次培训中所言“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作用,可能在操作深度上与视频的作用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达到“植物大战僵尸“的高度趣味性和 “诱惑力”,或者,教授所言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难点。
二、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理想是有困难的。
关于教育体系两大派别控制理论与选择理论的争论持续很多年。目前,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选择性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但必须看到控制理论,从效果上来说,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学生在家庭中的自主学习时高度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因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过程的的因素很多。因此,不解决这个问题,课堂翻转必然面临着突破的瓶颈:一是知识,二是管理。因此,不宜片面夸大微课的作用及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时刻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通过展示的案例,虽然对一些微课进行归类,但是视频中展示的方式依然是典型的讲授形式为主。从班巴斯基最优化的教学理论,全班的、小组、个体是班级授课制下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必须明确其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恰到的时机进行运用才是最佳的组织形式。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视频的过程中的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才行。因此,既不能过分夸大微课其作用,又必须充分看到微课程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翻转课堂工作需要大量的后继工作。
一是必须要有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视角。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必然面临着微课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等问题。
二是一系列的配套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案例中,美国的能对课堂上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的掌控等,需要良好地资源平台的予以支撑
三是后续的课堂模式的锻造及效果到底如何,需要更多的实证性案例,或许更有说服力。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3: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4:43 编辑

相关资源插播
翻转课堂“四步法”逐渐成熟 来自: 金陵叙事http://bbs.aieln.com/article-8642-1.html
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来自: 金陵叙事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75-1.htm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的http://bbs.aieln.com/article-8644-1.html
翻转课堂能否改变学习习惯http://bbs.aieln.com/article-8646-1.html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http://bbs.aieln.com/article-8647-1.html
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http://bbs.aieln.com/article-9132-1.html
汪 琼:MOOCs改变传统教学http://bbs.aieln.com/article-9105-1.html
昌乐一中:从翻转课堂到AB型微课程教学法的本土化实践作者: 黎加厚
http://bbs.aieln.com/article-9063-1.html
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作者: 黎加厚|来自: 《中国教育信息化》
http://bbs.aieln.com/article-9067-1.html
钟启泉:“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http://bbs.aieln.com/article-9076-1.html
翻转课堂的优势http://bbs.aieln.com/article-7963-1.html
全面解析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http://bbs.aieln.com/article-9075-1.html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如果你还不知道就快要下岗了!http://bbs.aieln.com/article-9059-1.html
翻转课堂未来三五年将成为主流教学行为http://bbs.aieln.com/article-9058-1.html
慕课教学法之管窥《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4年第11期 作者:焦建利
http://bbs.aieln.com/article-9047-1.html
http://bbs.aieln.com/article-9048-1.html
王奕标:翻转课堂的实施环境和条件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88-1.html
别扭曲翻转教学的本质作者: 王奕标|来自: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http://bbs.aieln.com/article-8987-1.html
翻转课堂、精熟教育、数字化智能型教科书作者: 赵诚|来自: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http://bbs.aieln.com/article-8986-1.html
翻转课堂“翻”的不是时间和地点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79-1.html
翻转课堂不是慕课 翻转课堂让在线教育与教室嫁接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80-1.html
l微课八大主要特征http://bbs.aieln.com/article-7815-1.html

什么样的微课、慕课最受欢迎?http://bbs.aieln.com/article-9129-1.html
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http://bbs.aieln.com/article-9073-1.html
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关系http://bbs.aieln.com/article-9030-1.html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的特点比较http://bbs.aieln.com/article-8974-1.html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http://bbs.aieln.com/article-8969-1.html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差别http://bbs.aieln.com/article-8093-1.html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http://bbs.aieln.com/article-8092-1.html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正能量http://bbs.aieln.com/article-8966-1.html
微课程”培训后的思索来自: 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http://bbs.aieln.com/article-8954-1.html
中小学是否适合翻转课堂?http://bbs.aieln.com/article-8094-1.html

华平在线教育——杨浦普惠教育实践http://bbs.aieln.com/article-7722-1.html
系统学习与碎片式学习http://bbs.aieln.com/article-7700-1.html

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研究http://bbs.aieln.com/article-8088-1.html

摘 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将其与微型化、主题化的微课资源有机整合成为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微课为基础,课前自学与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模型。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设备的普及与推广,信息意识的培养与更新,我国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3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1],这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翻转课堂又可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教室”,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模式,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并于2011年在美国学校快速流行起来,之后很快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翻转课堂日益受到关注的同时,微课作为一种微型化、主题化的信息化学习资源,也逐渐被人们认识。优秀的微课资源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负荷,增强学习效果,满足不断发展的移动学习的需要。目前微课已经在我国多地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
  2 翻转课堂的内涵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堂讲课、学生课后做练习或做作业的形式,将二者颠倒过来,让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答疑解惑、分享学习收获的场所,让课外变成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具有以下优势。
  主体转变与模式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翻转课堂呈现的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借助教学视频和网络媒体等信息化学习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负责答疑解惑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
  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通常会以班级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作为参考样本来讲授知识,被忽视的好学生很难获得“拔高”知识,容易出现学习倦怠;而学困生会因为缺乏兴趣而中途放弃。翻转课堂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资料和学习节奏,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讨论或答疑等交互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实现因材施教。
  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 由于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自身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培养也受到限制。翻转课堂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还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经验交流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人际交流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全面认识问题等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关注学习过程与多元化评价 传统教学通常采用总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而翻转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将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情况、讨论交流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其更早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课程结束后,综合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学习中的各项记录,全面客观评价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微课的定义与优势
  国内学者对于微课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表述。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黎家厚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4]。另外还有多位学者和教育职能机构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综合分析微课的不同定义发现,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件,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除此之外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短小易学 微课通常将教学视频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长度不会超过10分钟。与传统课堂45分钟的学习时间相比,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学习,避免因视觉、听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果。
  内容精炼 微课通常选择课程知识体系细化后的单个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与传统课堂宽泛的教学内容相比针对性更强,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扼要,能够方便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准确地完成专题内容的学习。
  技术成本低 微课资源的开发者多数是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任课教师,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会参与其中。微课的制作通常会采用PPT、视频编辑软件、写字板、电子白板、录屏软件、照相机和摄像头等大众较熟悉的工具软件和媒体设备,技术门槛较低,开发周期较短。
  方便易用 微课视频一般采用适合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格式进行存储,文件体积相对较小,容易实现网上发布和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及时反馈 微课资源除教学视频以外,还包括一些必要的练习、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内容,有些微课还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支持,方便学生对所学不解的知识向教师提问,从而有利于任课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4 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鉴于翻转课堂要发挥其自身优势离不开优秀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微课作为新兴的学习资源又具有多重优势的情况,本文尝试将二者有机整合,设计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微课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模式做参考,本文在分析微课资源特点和已有翻转课堂应用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微课为基础,课前自学与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第二部分是根据前期设计的教学内容完成微课制作;第三部分是利用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完成翻转课程教学;第四部分是对教学效果和微课资源进行评价。
  1)前期设计。任何教学改革都是以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应该首先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起点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解,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设计小而精的知识组块,在此基础上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
  2)制作微课。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教师明确了需要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并使各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顺承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首先要完成脚本设计,这个环节对于微课的制作、微课的质量和微课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设计脚本时,需要考虑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学习对象的知识背景。通过脚本完成内容形式、画面编排、交互控制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内容的设计,为下一步微课开发明确了具体方案。微课的开发通常由任课教师完成,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在制作微课时注意,画面中最好只出现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要出现其他不相干的内容如教师身影、各种物品摆设等,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微课力争在有限的10分钟内将要呈现的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地展现给学生,为此最好配有音频解说,而且要确保音频与视频同步,否则学生观看起来容易出现疑惑。教师要在每一节微课视频的最后安排适当难度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微课堂之后的练习中有的放矢,从而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本模式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翻转教学,主要依据前期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来执行。在开展翻转教学之前需要学生对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内容有个初步了解,避免在之后学习过程中手足无措。翻转课堂基本由“接受任务——课外学习——课内强化”三个环节构成。
  接受学习任务,明确学习内容是翻转课堂的起点。本模式下,学生要依靠微课资源独立完成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准确接收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所布置的单元学习任务,并在微课资源中找到对应的学习内容。
  课外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应按照接受的学习任务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微课资源的学习。由于微课资源能够方便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因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学习而不受场所限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重新观看微课视频,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联系其他学生以获取帮助,或在课堂上请求教师帮助。
  课内强化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该环节常见的活动形式有难重点分析、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重点分析与难点解答是课上教师经常采用的形式,它主要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完成重点知识的强化。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相应问题,结合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或做课后练习时发现的问题一起确定课上要讲授的内容。交流互动与团队研讨可以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交流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任课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交流时可以先进行组内的生生交流,然后是组与组之间的生生互动,最后教师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其中,完成师生交流。另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定期挑选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学生辩论或开展实践竞赛,学生可以个人参赛,也可以团队参赛,下课前要进行作品的成果展示和评定,教师只是“评委”组中的一员,其他“评委”则由学生来充当,教室中的每个人都有其发表评论的权利。
  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学习效果评价和微课资源评价两部分。学习效果评价不仅要重视期末考试情况,还要关注平时的学习情况。平时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练习、阶段性测试、课堂研讨表现、竞技成果展示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可以通过网络考试平台提供的测验来评定。
  微课资源评价主要是对其在设计、开发、使用及其效果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微课资源评定主要从内容完整性、知识客观性、学生适用性、交互科学性、画面美观性几方面进行,可以通过与学生访谈的方式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
  5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是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在课本上触及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尤其是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的支持下,翻转课堂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将大放异彩。而课堂的翻转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他们共同体验转变乐趣和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这种转变也终将会给未来的教育事业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shtml.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0-66.
  [6]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28.
  [7]张金磊,土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3:16 编辑

在插播一个http://bbs.aieln.com/article-8932-1.html
构建适合学校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来自: 罗必新的博客

  最近与学校同仁谈起“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回来便尝试设计适合我们学校使用的学习模式,做出下面两幅图式,一幅具体一些,一幅抽象一些,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感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这一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核心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则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在这一模型中,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都能在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框架下得到发展。系统呈现为可以得到反馈的过程。
  用“学习任务单”破解“翻转课堂”教学难题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 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无论来自美国的报道,还是我国江苏木渎中学上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和山西新绛 中学近年来的实验,都证明如此。
  很多中小学教师洞察到“翻转课堂”的功效,希望尝试,但苦于不知从何下手。有教师归因为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本文无意评价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的命题,而是认 为“苦于不知从何下手”中,隐藏着破解“翻转课堂”的头绪: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而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就是破解“翻转课堂” 难题的好抓手。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任务单项目设计例图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 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 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 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 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 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 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金陵叙事)
  美国的“翻转课堂”
  2011年秋季,美国明尼舒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6个五年级班开始在数学课堂中试水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替代教师每天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教师们为每天数学课准备了7到12分钟的在线视频,学生需先在家看完这些视频教学;然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和开展讨论。这就是在美国日渐流行的被称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创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起源
  一直以来,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了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学习跟不上,直到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春天,学校化学教师的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而那时YouTube才刚刚开始。更具开创性的一步是,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了。由于很多学生在每天晚上6时至10时之间下载教学视频,以至于学校的视频服务器在这个时段经常崩溃。“翻转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 。我们再也不会在学生面前,给他们一节课讲解30?60分钟。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回到传统的方式教学了。”这对搭档对此深有感慨。
  两位老师的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至于经常受到邀请向全国各地的教师介绍这种教学模式。他们二位都是优秀的教师,乔纳森曾因为出色课堂教学获得“数学和科学教学卓越总统奖”,而亚伦则因为翻转课堂也获得了同一奖项。
  他们的讲座已经遍布北美,逐渐有更多教师开始利用在线视频来在课外教授学生,回到课堂的时间则进行协作学习和概念掌握的练习。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小镇高中的课堂,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教师也采用这种模式用来教西班牙语、科学、数学;并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和成人教育。
  定义翻转课堂
  不言而喻,“翻转课堂”的定义已经非常清晰了。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不是视频取代教师
  不是在线课程。
  不是学生无序学习。
  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
  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什么?
  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
  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
  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
  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
  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 。
  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
  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根据林地公园高中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下面的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
  学生创建内容
  独立解决问题
  探究式活动
  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如何改变学习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Youtube视频和多个演讲中提到了翻转课堂在下面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 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 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
  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
  可能有些同行会问,我们如何形成我们的学习文化。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翻转课堂背后的学习理论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在他们的网站上声明,翻转课堂模式并非源自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其仍然采用的是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是本杰明·布卢姆创立。在传统群体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相信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布是正态,并针对中间水平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学会课程的学生比率相当低。布卢姆认为这个假设缺乏代表性。他声称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成绩将不是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会掌握学习任务,获得良好成绩。他认为采用掌握学习法,能有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课程内容。芝加哥大学进行的实验(据个别教学、掌握学习、传统的群体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论:大约90%的个别教学组,70%的掌握学习组的学生达到了终结性成绩水平,而群体教学只有20%达到。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现在美国高中的情况:全美国每天有7200学生中途退学,一年下来就有高达1300000左右的学生辍学;每年只有69%的高中学生能完成学业,而余下31%的则不能毕业——数据来自美国自适应学习网络平台公司Knewton的“翻转课堂信息数据图表”。从中可以看到目前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掌握学习法,以便更清楚弄清个中原委。掌握学习,就是学生按他们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单元,他们必须证明他们已学到了内容;采取的方式是通过“退出评估”——包括实验室和书面测试。如果学生在这些退出评估中得分低于85%,他们必须回去,重新学习他们错过了的概念,并再次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再是由预想的比例决定,而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
  看似完美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群体教学模式还顽固的存在着,所以学生不可能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必须跟上班级群体教学进度。
  鉴于此,现行的教学策略采取群体教学与掌握学习结合方式——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取形成性检测的方式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个别化辅导协助学生矫正错误,达成学习目标。不过这种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际运用中已是面目全非: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缺少了个别化辅导矫正,导致学习效果大幅倒退。
  而现在,如果你关注翻转课堂,你会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现象,你会发现真正的掌握学习在21世纪的学习中实现。而罕学院甚至利用科技实现翻转课堂的一对一学习。
  思考题:
  1、翻转课堂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2、它与高效课堂在理念上冲突吗?
  3、翻转课堂与高效课堂有什么共同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3: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3:22 编辑

再插播三篇论文

对“翻转课堂”的八个误解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31-1.html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合作,选了五所学校开展“翻转课堂”的实践项目。在项目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行为的改变远比观念的传播要困难得多。一位教师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把“翻转课堂”的流程搞清楚,但却可能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从传统教学的惯性中走出来,实施真正的“翻转课堂”。
  小编,搜集整理出相关学校在实施翻转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并对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索。
  第一大疑惑:“我们学校没有条件实施‘翻转课堂’”
  这里的条件主要是指软硬件条件,即有没有视频服务器和学习平台、机房够不够用等。有位校长在实施“翻转课堂”前专门找到我,让我帮他们做一个服务器的采购方案,因为她觉得要给学生看微课,需要有视频服务器,还需要有学习平台。我们的项目会为学校免费提供专用服务器和平台,不需要学校自己建。对于其他准备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的学校,我也不赞同购买服务器。
  【对策】将微课上传到免费网站
  其实有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直接用U盘将微课视频拷贝给学生,或者用网络机房自带的管理平台发送微课到学生手机上,或者直接将微课上传到免费的视频网站让学生回家看。自建服务器来支撑“翻转课堂”,在我看来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至少在初级阶段不必这么做。
  第二大疑惑:“家长不让学生上网,我们的学生也不具备自学能力”
  国外“翻转课堂”的做法,基本上是学生在家观看微课和学习资源,但对中国的家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里未必都有电脑,二是多数家长对孩子上网都持警惕态度。
  【对策】三种方法玩转“翻转课堂”
  在我们的项目中,存在三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
  第一种是“家校翻”,即和国外的做法一样,学生在家看微课、做练习,到课堂上讨论。不同的是,教师把微课和学习资源发给家长,由家长放给孩子看。
  第二种是“校内翻”,即前置学习和课堂讨论都在学校内完成,只不过分成两次课来做。第一次课在机房看微课和学习资源,第二次课回到教室进行讨论(这里说的两次课可以不连堂)。这是我们首推的做法,适用面较广。
  第三种是“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便利,教师自己就可以掌控。不过这种做法比较适用于有较好软硬件平台支撑的经验型教师。
  第三大疑惑:“‘翻转课堂’对文科也许有用,但对我们理科不适用”
  实际上,如果我讲座中举的是理科的例子,教文科的教师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翻转课堂”最早的实践来自于高中的化学课,所以肯定是适用于理科课程的,我们项目中的实验学科既有文科也有理科。
  【对策】文科教师照样可以翻转课堂
  从多地的“翻转课堂”实践看,人数最多的是数学教师,而实现了“翻转课堂”常态化的是一位政治教师。我本人在自己的大学教学中也多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既有理论课也有技术课)。因此,在我看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学。
  当然,在不同的学科,适用的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会略有不同,目前还很难对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环境下的教学给出适用的证明,但这也许正是我们实践和研究的机会。
  第四大疑惑:“翻转课堂会不会增加学生、教师的负担”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提前在家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又不会减少,乍看之下,确实会给人以加重学习负担的感觉。实际上,由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在课后几乎不需要做太多的巩固练习,这就相当于把原来课后作业的时间提前到课前的预习,总体上来看,学生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如果按照“校内翻”的模式,学生前置学习的时间也在课堂内,就更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了。
  【对策】在改革基础上充分合作
  对于教师而言,的确会增加一定的负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资源的预备。资源包括微课和其他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材料。尽管微课在国内很火,但适用的微课并不多,尤其是适用于自己学生的微课不多,基本上要靠教师自己制作。加之教师本身对微课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包括选点、设计和录制都需要逐步完善,因此录一节三五分钟的微课花几个小时也属正常,这是目前占用教师时间较多的一块工作。其他一些学习材料也与传统的教学资源不同,是提供给学生看并直接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因此往往需要教师对现存的资源进行加工和改造,才能变成适用于学生的资源。
  二是学习指导的设计。“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不是简单地看微课,教师若只提供几节微课给学生看,学生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习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设计出合理、有趣的任务,并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微课和其他资源),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同时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指导的设计是很多教师不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教师还不会写学习指导,因为他们常常把给学生看的学习指导写成给教师看的教案。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很无趣,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许多教师所不擅长的。
  三是练习的设计。“翻转课堂”中的练习不仅要完成传统练习的任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分析和掌握学生学习的问题。因此,练习的设计,需要更多的考虑和安排。例如选择题,每个备选项都应是学生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并且能反映出一定的认知偏差。只有这样的习题,教师拿到统计结果后,才能判断出哪些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出了错,这些错误又是由于怎样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课堂讨论的话题和流程,并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当然,随着“翻转课堂”实践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到这项改革中来并充分开展合作,上述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缓解。这是改革初期无法避免的阵痛。
  第五大疑惑:“如何设计科学的学习活动”
  无论从我自己在大学课堂的实践来看,还是从我所指导的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来看,要实施“翻转课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需要协调很多关系、争取各方支持才能完成“翻转课堂”。对于尚未开展实践或刚开始实践的教师,机房、平台、资源等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要真正提升课堂效果的教师,我觉得最重要的困难有两个:一是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个性化指导需求的满足。
  【对策】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最大的冲击,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简单接受
  “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升总结出相关知识的结构——学习指导就是用来引导和支撑学生思考的,这种发现的过程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最大的冲击,就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而其在国内实施的最大难度,也在于此。毕竟,我们的教师习惯了按照知识表述的逻辑去讲解,而不擅长依据学生发现的逻辑将知识打散,并用一个个真实有趣的任务将这些知识重新组装起来。
  回顾过去十年的教育改革,“以生为本”、“导学案”、“探究学习”这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名词,并没有真正实现变革课堂教学的目标,这也反映出教学改革在教育传统和现实条件双重夹击下的艰难处境。“翻转课堂”能否“翻转”这一现状,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第六大疑惑:“翻转课堂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另一个实施的困难在于,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传统课堂中,学生虽然也会有个性化的学习困惑,但为了保障教学进度的顺利实施,我们一般会忽视这些个性化的问题,甚至不允许他们表达。“翻转课堂”中,由于存在前置学习和练习环节,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被进一步明确,因而学生期望获得问题解答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果不能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后续的学习恐怕就不愿意参加了。
  欧美发达国家,班额比较小、师资力量比较充裕(有些课堂还配有助教),而国内动辄五六十人的班额,单靠教师一个一个地指导学生恐怕是行不通的。
  【对策】多做微课、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多做微课,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成微课,让学生自己选看。但这需要大量的优质微课,短期内无法解决。二是采取同侪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部分的工作,已经有不少实践,如“小组合作学习”、“练评讲教育模式”等,从多数教师的实践来看,在这方面的办法和能力还显不足,至少在我们的项目里,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而言,“翻转课堂”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我依然愿意去尝试。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无论看多少文章、听多少讲座,都不如亲自尝试。试过,才知道它的味道。
  第七大疑惑:“高中阶段教学不适合翻转课堂”
  与一些小学、初中“翻转课堂”如火如荼的开展相比,高中段的“翻转课堂”却显得波澜不惊。个别高中的“翻转课堂”也只是在悄悄试水,并无大的动静。据笔者实地采访与考察,认为高中真的不适用“翻转课堂”。
  学生不配合。让学生回家看微课,开展自主学习,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运作。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多少还看看;有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基本不看,因为看也看不过来。
  无法有效突破重难点,无法有效实行因材施教。“有些高中课程内容偏难偏深,教师录制的微课受时间和技术的限制,只是单一讲授与演示,学生看几遍也不会,白白浪费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一位高中物理教师这样评判微课与“翻转课堂”。“原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神态、神情、回答等情况,就能预判教学内容的难易,可及时做出调整;现在的‘翻转课堂’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学生掌握情况,教学针对性反而弱化了。”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忧心忡忡地说。
  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原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学习,若数学学得好,可以不用再复习了。现如今实行‘翻转课堂’,就逼迫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外时间学习微课,否则,课堂就跟不上趟。高中课程门类多,学生看完微课,也就一点自主支配的时间也没有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一位高中班主任如是说。
  【对策】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是让交流更有效
  从2013年11月起,我开始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我上的第一节课是高二历史课《新文化运动之“新”》。我给学生录制了“基础介绍”和“探讨性问题与阅读指引”两种视频。“基础介绍”视频中,我用相对有趣的话题引出问题。“探讨性问题”视频则围绕关键点发问,我提出了三个问题:如何理解胡适、鲁迅、李大钊文章的价值;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运动”得起来;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并列起来概括,认为其共性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你怎么看?
  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最大的优势是让交流更趋于有效。课上交流时间多了,学生有备而来,参与讨论更主动,发问的层次也不一样了。比如,学生问:“毛泽东为什么看重鲁迅?我们该怎么评价鲁迅?”“那时袁世凯专制吗?”“今天回望胡适、鲁迅、李大钊,谁的人生选择更值得借鉴?”这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以前学生很难提得出来。课下微信即时交流的便利以及参与人数的众多,也是以前的课堂讨论不能比的。
  具体“翻转”哪些,要根据学情而定。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都需要“翻转”。目前就历史课而言,基础课、训练课中的难点、复习课中的重点比较适合“翻转”。从反馈看,高三选考历史的学生更需要专题复习课的“翻转”,高一、高二学生则更希望较难理解的重点问题的“翻转”。
  第八大疑惑:“农村薄弱地区不适宜搞翻转课堂”
  目前,很多人对农村学校课堂能否“翻转”高度怀疑,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没有电脑,而电脑被视为翻转课堂的基础之一。
  客观条件来看,对薄弱地区的很多学校和家庭还没有全面的网络支持,全方位“翻转”课堂还不现实,薄弱地区应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改革之路。
  【对策】翻转课堂的精髓,是有效运用课堂的互动
  翻转教学不应仅仅依赖工具。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相关的授课与练习视频,而是要真正思考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上的互动时间。一般性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解决个別问题。
  但是,在农村地区推广翻转课堂也不能一刀切,各地由于学情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应允许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有不同的选择。每个教师都期望找到自己最佳的教学手段,可汗学院创始人的教学手段看似先进,背后也有其自己的内驱力与辛勤探索。一旦动用行政、命令等手段强行推广,我们所接受的可能只是流于表面化的形式,而忽视了其教学思想的精髓和内涵。部分教师或许只会邯郸学步,因此丢失了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

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来自: 中国论文网http://bbs.aieln.com/article-8928-1.html

  引言
  一位名叫萨尔曼·可罕的年轻人在给小孩巩固功课的时候,为了方便,将视频传到网上供他们自主学习,随着点击率的提升,他开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逐步创立了他的可汗学院。在可汗学院视频教学影片的启发下,许多教师尝试着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前在家观看视频,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评价学习的掌握程度;然后在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上。这种方式的教学便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教师通过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受到了颠覆,在各种技术的辅助下,知识传授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协作而完成,翻转课堂由此形成。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在2008年秋季首创了“微课程”的概念,也就是运用建构主义形成的、以移动学习或在线学习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与促进作用。
  1翻转课堂意义
  翻转课堂正成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许多学者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近日ClassroomWindow发布了一项翻转课堂应用调查报告:1.88%受访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2.67%的受访者声称学生的成绩有了适当的提高;3.80%的受访者表示学习态度得到了适当的改善;4.99%的受访者希望下一年继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
  亚伦·萨姆斯和乔纳森·贝格曼在多个演讲和Youtube视频中也提到了翻转课堂在以下3个方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
  1.1“翻转”课堂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时,不需要像在课堂上一样集中精力,担心遗漏重点内容与教学片断,也不需要担心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掌握节奏的快慢来分配每个视频片断的观看时间,理解的快进跳过,没明白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做笔记或仔细思考,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寻求帮助。翻转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视频,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步调与节奏,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2“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主要放在了课堂上,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学习的互动性。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学生的互动,如解答学生的问题与疑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现个别化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当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因为相同的问题而困扰时,便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统一辅导,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小组之间的协作进行交流,也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学生也逐步成立属于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与借鉴,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来传递知识。
  1.3“翻转”课堂增强了与家长的互动性
  家庭环境、家长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是依托家长会以及现在的“家校通”,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勇于发言,是否开小差,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中,还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习者。这些都离不开与教师的交流。
  当然,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渐兴起,翻转课堂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提供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如何保证视频传递大量的学习资源,如何让资源与课程有效的结合,在交互课堂中又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附加值”。此时,专题化、片段化的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2.1教学设计模式相关概念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1]。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2]。教学设计模式就是教学设计理论的简化形式,是组织化和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3]。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依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在加入微课程的同时根据翻转课堂的特征做了适当的调整与创新。
  2.2微课程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多个要素之间的组织化问题,以及如何将这些要素整合为一个模型。现有的教学设计模式很多,其中几种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已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沿用了很多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颠倒课堂的兴起,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今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本文根据之前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借鉴微课程开发模式,提出了一个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由学习者分析和学习情境分析、学习策略的设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者先行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组成。
  2.2.1学习者分析与学习情境分析
  在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者,学习主要依靠自我建构来学习知识,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翻转课堂中的学习者分析除了包括认知特点、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起点水平分析外,还须分析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态度、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的技术环境(如网络、DVD、U盘、电子书包等)进行分析。
  学习情境主要是网络环境的分析,学习者是否能顺利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提供的微课程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利用讨论区或者交谈软件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
  2.2.2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境,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策略包括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如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如课堂讨论、协同和伙伴等)、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的设计(如ARCS动机激发和维持模型)。这些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2.2.3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目标单一、内容清晰,使学生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所以微课程设计时要深挖细节,设计主题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程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目标准确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微课程必须重视细节上的钻研,设计开发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简明扼要的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无论是知识的讲授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的规划,构建微课程,倘若是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将其分为若干个小主题,内容相关的片断组成小专题,供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确重难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集中精力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我们不妨参照戴维·彭罗斯的五个步骤来设计开发自己的微课程,在教学中加以尝试。
  (1)罗列在60min的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
  (2)写出一个15~30min的介绍和总结,它们将为你的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3)用一个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录制这3个元素。如果你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你所在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可以为你提供建议和设备。制作完成的节目长度必须在1~3min之间。
  (4)在这个课程之后,设计一个任务,使这个任务能指导学生去阅读,或者开展探索这些核心概念的活动。如能与写作任务结合起来,那么,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
  (5)将视频和任务上传到你的课程管理系统中,以供课堂教学使用[4]。
  2.2.4学习者先行学习
  在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微课程,以及利用一些相关的专题网站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相关的网站或者交互软件以及平台和师生进行协作、研讨,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将知识内化留在课堂中完成。
  2.2.5教学策略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一般采用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指导,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处理学习信息、应用知识的脚手架。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者,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促进者和指导者。
  新的教学策略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设计良好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分配好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增强课堂中的互动,让学生能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给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样便于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2.2.6教学活动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课堂内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对于未理解或有疑问的知识进行探讨、提问,教师提供个别化的指导,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下运用其所学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主要包括:学生完成作业;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协作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师会自制学习资源,通过共享、动态的测量与评价,追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同时,他们还会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
  2.2.7学习结果评价与反馈
  在完成一个单元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给予及时的评测和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测评结果进行集体辅导或个性化指导,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助,以及学生知识的内化,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协调、安排,优化微课程的开发。
  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学生需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微课程的编制质量、对学生的指导、课堂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3结语
  翻转课堂的前景是光明的,要使翻转课堂有效、高效地运行与发展,微课程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以微课程为基础的颠倒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以及促进作用,通过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材料,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育工作者要对整个教学系统,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媒体、教学策略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朱世美.邹霞.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
  [4]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从微课到翻转课堂的构建设想
http://bbs.aieln.com/article-8925-1.html

  随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些以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视频媒体传递课程内容的方式,无疑迎合了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也是世界开放教育理念在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1]。
  我校紧随时代步伐,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范围推广微课。推行的初衷是,利用微课来解决“答疑”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反复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不少学生由于没来得及或羞于提问,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形成“滚雪球效应”。如果教师把问题的解答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去观看,及时修补知识薄弱之处。这既能提高教师的讲解价值,达到一次讲解永久复用的效果,又能让学生按自己的个性需求进行学习,可以随时对视频进行暂停、重播、快进、倒退,理解力较弱的学生就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微课可以跨越课室、年级、届别的局限,教师逐渐积累个人的教学成果,教师团队互相共享资源,教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增加对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关注和指导,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学校也将逐步构建一个宏大而珍贵的知识宝库。
  为了更好地应用微课,学校引进专业技术力量构建了创新的互动式微课平台,定期给全体教师开展微课技术培训,为教师们配置了手写板、高拍仪、录制笔等录课设备,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至少上传一节微课。学校定期公布教师每月开发微课的数量及微课利用情况。每个班还配备了平板电脑,教学区设置了专用的微课教室。目前,微课从启动到实施已有三年,其在我校的应用已经趋于常态化。
  微课的实施困境
  无论是理念普及、技术配备还是政策支持,都使学校的微课建设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阻力重重,效果并没有预想中的好。
  1. 微课质量不高
  教师日常工作繁重,微课是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完成的,不少教师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学校也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激励教师制作高质量的微课。为了完成任务,有些教师把课堂实录分割成多段视频,还有些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视频提交。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这些滥竽充数的视频未经审核就放置到平台中,影响了整体质量,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2. 微课的零散呈现
  平台中的微课是按提交时间呈现的,没有经过系统地分类,学生很难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虽然有配套的搜索引擎,但由于教师上传视频时所设置的关键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限,也大大影响了检索的效果。
  3. 微课没有源于学生的需求
  依据学校的定位,微课是用来答疑的。可是对于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很多教师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的,没有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收集。
  4. 教室的微课终端数不足
  每间教室配备一台平板电脑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我校学生课余时间有限且集中,仅一台终端无法满足50多人同时观看的需要。教学区虽然配备了微课堂教室,可是也无法同时满足3000多位学生。
  微课的改进策略
  1. 创建基于知识树的学习导航系统
  我校的微课平台首页呈现给学生的是按提交时间排列的微课,让学生一打开页面就陷入迷茫,给检索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不妨把整个学科按照其内在逻辑划分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树,多学科之间的内容综合形成一个网络化的学科体系,然后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点进行单独讲解并录制视频。这样,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专题知识以及学习路径,避免所学知识碎片化与彼此孤立。通过这样的学习,还可以了解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有所帮助。知识树的构建可以由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连同科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平台中知识树导航系统可反复修订,不断完善。
  我们以“可汗学院8年级数学知识层次分类”为例(如图1),可汗学院的课程结构树是从知识单元到知识点,再进一步把知识点细分为学习活动,生成微课程学习主题目录,突出了微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最后再用概念图形式表征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国微课开发的优秀案例中,由常州潘建明教师工作室开发的“青果在线学校”(如图2)更具参考价值。课程首页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知识地图,学生可以通过知识地图找到所需的微视频进行学习,非常直观、便捷。

  2. 提升微课质量
  (1)精心设计微课
  Zaid Ali 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LECTURE”:生动的(Lively)、有教育意义的(Educative)、创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 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关的(Relevant)和令人兴奋的(Enjoyable)[2]。录制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微课是答疑真正发挥效用的基石,因此微课的设计至关重要。微课的设计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设计、情景设计和核心概念(内容)的引入、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4个环节。在进行微课设计和制作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分析。以学生特征的分析为前提,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视频风格,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聚焦。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必须经过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
  简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
  清晰。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布局合理,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
  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注意:技术的目的在于辅助学习,切勿滥用技术,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联系。处理好微课知识与学科系统知识的关系,内容组织与编排由易到难,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
  (2)建立奖惩机制
  学校可以尝试把微课制作与教师的评优、晋升挂钩,设置“奖教金”,激励教师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学校还应建立微课审核机制,淘汰质量不过关的微课。
  (3)共享整合优质微课
  学校的师资配备并不均衡,让所有教师都制作微课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设计和资源浪费,微课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来录制教学视频,在加强教师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同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内容和难度、课型设计更加完美,一位教师的讲解可以供全年级学生和教师共同使用。我们还可以联合名校、名师,遴选教学基本功扎实、有心理学悟性、通晓网络环境下可视化教学特点、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担任微课程的设计者,甚至可以借助专业的教学产品设计团队,设计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共享整合的方式使优质教学资源进入学校。这样,既可以保证微课的优质高效,又能使教师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增加对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关注和指导。
  3. BYOD(学生自带技术设备入课堂)
  微课要真正发挥效用,离不开硬件条件的支持,每位学生需持有一台信息终端。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较为集中,难以在同一时间为每位学生提供学习终端;学校的办学经费也不足以为每一位学生购买学习终端。学生自带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手机等进行微课的学习无疑是最佳方式。学生自带终端进课堂势必带来严峻的管理问题,学生是否具备自我约束力,能否自觉进行微课堂学习,而不是陷入漫游互联网、玩游戏、看视频、聊天中无法自拔,这需要出台相应的课堂终端使用规则,以及配套的微练习,检测学生微课学习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翻转课堂的构建设想
  随着我校微课的应用普及,这种答疑式微课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缺乏完整的机制,微课的作用难以真正得以发挥,如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的运用。被比尔·盖茨赞誉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3]的翻转课堂能给予我们新的思路。Knewton发布的一份名为《The State of digital education》的报告称,至2020年,98%的学习将实现翻转。这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4]将会引爆大量的教育实验,传统教育体制也可能在十年内逐步走向崩塌。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面对的。对于翻转课堂,“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结合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智慧,运用翻转课堂的精髓将技术与课程充分融合,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自定步调的、高效且有深度的学习。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即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作业、教师单独辅导等各种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的教学方式[5][6]。哈佛大学教授Eric Mazur认为,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第一步“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做知识传授。事实证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注定了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Eric Mazur认为,新技术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该把重心和时间放到第二步——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上[7]。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 Robert Talbert 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8],如图3所示。

  许多人会简单地认为,翻转课堂就是“课前传授+课上内化”,却忽视了翻转课堂的两个标准:第一,在翻转课堂中,课前的知识传授需要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效果,才算是完成了知识传授,进入知识内化阶段;第二,在课堂中,学生需要将当堂知识完全掌握内化,而不要把任务继续留到课下。如何达到这两个标准呢?根据翻转课堂实施的流程,可以得出三个关键点:微视频、课堂活动和学习环境。而这三个关键点的总体设计者便是教师。教师由原来讲台上的“圣人”和“演员”变成了“伙伴”和“导演”,教学视频的选择或制作、课堂活动的组织、学习环境的构建都由教师决定。因此,教师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决定了知识传授的效果,而承担传授任务的便是微视频,如何设计受学生欢迎的微视频是教育者需要特别重视的环节。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必然需要相应的学习环境的支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他们作为学习中心的需求。翻转课堂通过对学习时间的重新分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步调控制各自的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习向学生的回归,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决定了翻转课堂知识内化的质量[9]。
  2. 从微课到“微课程”
  翻转课堂中的微课不再是碎片式答疑性质的教学视频,而是上升到课程高度——微课程,按学科知识树中的知识点来进行录制,以问题为导向,应用技术构建问题解决的情景和支架,学生在情景中开展个性化学习。我们先要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和内容进行层次分析,开发学科的知识地图,把整个学科学习内容分解成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微学习单元,每一个微学习单元由微课、学习任务单、进阶练习三部分组成,具备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学生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后,可以按照知识树的逻辑关系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知识树会告诉学生,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现在做到了哪一步,下一步你需要怎样做,让学生不再迷茫。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时间,在精通一个知识点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3. 翻转课堂的操作方法
  翻转课堂有三种操作方法。第一,家校翻转:学生在家看微课、做练习,到课堂上讨论;第二,校内翻转:第一次课在机房看微课,第二次课回到教室讨论;第三,课内翻转: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论。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都要在学校上晚自习,因此很适合“家校翻转”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晚修期间进行微课的学习和微练习,第二天再到课堂中进行讨论或接受教师的辅导。学校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或内容选择不同的翻转方式,例如,信息技术学科或艺术学科就可以采取“课内翻转”的方式,前10分钟观看微课自学和做微练习,剩下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或课堂讨论。
  4. 构建学习分析系统
  设计良好的学习分析系统,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智能保障。学习分析系统运用了数据挖掘技术,学生在线上的所有学习信息、学习动作,包括学习习惯、选择偏好等都被记录成数据,系统通过对庞大数据的分析,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预测学生的下一个行为,进而提供极富针对性的学习材料,提供最佳学习方法和建议。学习分析系统还设置了“满十分前进”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只有当学生全部答对一套题,系统才会提供更高一级的题目;学生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还可获得该阶段的一枚勋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拥有的是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感受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能明确知道自己的薄弱地方或学习的缺漏处,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数据挖掘技术的成果使学生受益,也同样使教师受益。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批改作业或考试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都是相对滞后的,并且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也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分析系统却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知道学生在做什么、没有做什么、哪儿做错了、哪儿出了什么问题、困难点在哪里,以及他们花费了多长时间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评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再对第二天的课堂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5. 课堂活动设计
  Zaid Ali Alsagoff教授表示,翻转学习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视频、如何进行有效的线上活动,而是如何创造鼓舞人心、面对面的课堂学习[10]。翻转课堂中,课堂应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内化知识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我们可以根据课下收集、整理的问题的性质决定是组织“以实践活动任务为主线的探究式课堂”,还是“以问题研讨为主体的讨论式课堂”。如果问题是操作性的、过程性的或通过教师讲解即可解决的,则按照探究式课堂组织;如果教师所搜集的问题是争议性的、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教师通过十分钟的讲解很难说清楚,则组织讨论式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活动组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敏感地意识到多数学生的困惑,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并给予引导。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或假设,有些问题或假设教师可能从来没遇到过。因此,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讨论组织技巧和引导能力,从而有效地引领课堂讨论活动。
  翻转课堂迎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也促使我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教学产生一种新的思考冲动。我校三年的微课实践给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然而翻转课堂目前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还需要在良好的实践应用中和持续性的创新中完善各个环节,给学生创造高效和深度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如把游戏的元素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设计游戏化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同时积累成功点数或其他的奖励来更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引入志愿者系统,及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等。
  参考文献
  (1)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2)Zaid Ali Alsagoff.From flipped to gamified classroom[EB/OL]. http://zaidlearn.blogspot.com/2012/09/from-flipped-to-gamified-class?room.html,2012-09-04.
  (3)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4)邹景平.教育的“破坏式创新”上场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5.
  (5)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Bryan Goodwin. & Kirsten Miller. Research Says / Evidence on Flipped Classrooms Is Still Coming In [J].Education Leadership,2013(6):78-80.
  (8)Robert Talbert.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EB/OL].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
  (9)DARREN E.Turning lessons upside down:pedagogy[N].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2011-8-28(7).
  (10)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6:57 编辑

继续
翻转课堂:遇到问题怎么办? (2014-12-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a1y.html

  微课程教学法问世以来,翻转课堂在实验中稳步推进。在江苏省苏州地区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地理、高中化学等应用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成就感、自信心都得到明显提升,顺便提高了学习成绩。
  但从全国来看,也有教师遇到问题。主要表现为:“翻转”前假设的问题和“翻转”中遭遇的问题。
  “翻转”前假设的问题有: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家里没有看视频的条件,缺乏质疑需要的高素养等。止步于假设问题之前,就会阻碍实践发生。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有自主学习潜能,只要教师给的学习任务具有可操作性,所有的学生都会自主学习。而且,学生往往都喜欢翻转课堂,因为他们在翻转的学习中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其二,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没有学习终端的现象并不普遍,即使真正缺乏学习终端的地区,通过纸媒,一样可以翻转课堂。其三,质疑需要教师引导。江苏泰州有位教师第一次“翻转”时就遇到学生不主动质疑的情况,但她并不着急,而是鼓励发现问题的学生质疑,倡导学生展示结束时主动征求质疑,结果,学生很快开展起质疑活动,仿佛训练有素似的。可见,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翻转”中遭遇的问题有:完成在家学习任务的质量不高;在家不看视频;上课时一节课都在做题,师生心理很累。这些问题不解决,翻转课堂就不可能成功。
  对策是:先通过调研找准原因,再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一查达成目标:设某达成目标为A,然后自问:“什么是A?什么不是A?”如果教师自己回答不了,说明这个达成目标有问题,需要重新提炼。如果教师回答得了,再检查有没有与达成目标匹配的学习任务。
  二查学习任务:如果没有与达成目标配套的任务,目标达成不了。如果有配套任务,则看学习任务可不可以操作。如果无法操作,成效当然不会满意。如果可操作,但完成情况不好,则需要检查学习任务是不是习题或试题,如果是,说明学生没搞清概念、原理、方法,需要重新设计问题式的任务,使之先搞清概念、原理、方法,再配以设当的练练手的题目,难度与任务相当,切忌题海战。如果任务是问题导向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三查任务量:如果上述努力之后还有问题,就需要审视教师布置的任务量。一般来说,任务单只要一页A4就够了,也有接近两页A4的。如果任务过多,需要认真甄别:哪些应该是任务单的,哪些应该是课堂作业的,哪些应该是课堂协作探究的,这样分析之后,一定能发现问题。如果把在家学习任务,课堂练习任务,协作探究任务,测验任务、学期考试乃至中高考任务,一并压到一个课时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里,那一定会压垮学生,教师上课就不得不去讲学生没搞懂的题,那课堂就不可能翻转了。
  关于学生不看视频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调研发现症结,然后采取对策。一般来说,如果解决好视频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视频的逻辑性、趣味性(包括视频动态呈现),以及学生管理综合介入的话,便不难解决。
  关于一整节课做题的题海战,本身就是个误区。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来解决。微课程教学法提出“四步法”:自学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活动(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环环相扣,实现深度学习,成效良好。而且,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验学习、探究与展示的成就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体验到点化学生智慧的幸福。
  总之,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就能解决问题,走向成功。


翻转课堂遇到困难怎么办?
(2014-10-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6gi.html

    微课程教学法自去年十二月正式提出之后,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在苏州地区的实践中,不仅在小学语文,而且在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地理、高中化学、小学数学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顺便提高学习成绩(小学数学为成绩稳定,没明显提高,也没下降)。
    但是,也有外省教师在翻转课堂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因此,微课程教学法应该承担起网络远程指导的责任,支持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我QQ上的留言和我的建议,后来,这位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质量很快提高。
    这位教师的留言分了五段:
    “金馆长您好,又实践了半个多月,我有几个问题,烦请您指导。”
    “1.学生完成自学之后,一上课会出现四个层次的学生。第一,完成自学任务,理解力很好弄懂了;第二,完成自学任务,但看不懂;第三,只看了视频,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第四,没看视频,啥也不知道。我们班额是50个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比如联系家长等等,第四个层次的减少到了5人左右,第三个层次5人左右,第二个层次较多。如何解决?”
    “这个数据是我通过检查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前检测得出的。”
    “第一,这种情况下,自学检测只有大约一半的同学能全对,还重复讲微课中的内容吗?第二,任务单部分学生空着,部分学生答不对,如果不反馈的话,这就是盲点了啊。”
    “2.关于课堂设计,我现在的设计基本是, 检测+笔记梳理+作业。笔记是课前要求梳理的,课上只需要对答案就行了。但是这样上课就等于一节课都在做题,不管是检测题还是作业题,学生很累。”

    根据上述留言,我作了如下回答:
    “您做得很仔细,是用心在做,这很好!碰到问题,不要急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出症结,然后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根据您提供的数据,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是第四层次,经过您的努力,第四层次减少到五人左右,说明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五个人为什么不看?原因要查清,再想对策。有可能的话,再做点工作,比如家访,摸清情况,做好工作。当然,并不排除这几位不想学,但那也不是坏事,因为本来他们也不一定认真,而且靠抄作业混过去,结果不会好。现在藏不住了,早早露出马脚,是好事,可能的话,做些工作还有救。
    其次,第三层次,也是先调研,搞清楚为什么没按要求完成任务,再找对策。有可能任务单本身有问题。建议您先查一查达成任务。如何检查?您就对那几个达成目标自己问一个“什么是……,什么不是……”,如果您回答得了,再检查学习任务;如果您回答不了,说明这个达成任务有问题,因为您回答不了的学生当然搞不清。
    其三,第二层次,这个层次人数最多,需要认真查找原因。方法是:查过达成目标之后,看每一个目标下有没有配套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目标达成不了。如果有学习任务的,那就查学习任务可不可以操作,如果是问题式的,就是可操作的,不是问题式的就很难可操作,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
    如果任务是可操作的,学生又不会做,那么,您给的是不是习题或试题,如果是,说明他们没搞清概念、原理、方法,需要重新设计问题式的任务,使之搞清概念、原理、方法之后,配以设当的练练手的题目,难度与任务相当,切忌题海战。
    如果不是给的习题,那就需要检查微课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如果不能支持学生完成任务,那就需要在微课与任务的匹配上下功夫,已经形成的问题要靠面对面补课解决(因为您很可能没有功夫再做一个家教式的微课)。如果能够支持学生完成任务的话,建议您把完成不了任务的学生找过来,让他在您边上看视频,看完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说明基础很差,不是一两节课不得了的,需要专门开发补课微课,让他慢慢补。此外,说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完全无济于事,还隐藏了事实真相,现在问题早早暴露,可以早作对策。
    其四,以上努力之后,如果还有问题,需要认真审视您布置的任务量。一般来说,任务单只要一个A4纸就能解决,也有老师设计得多一点,接近两个A4。这个时候,需要认真甄别哪些任务应该是任务单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作业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协作探究的,作了这样的分析之后,您一定会发现问题。注意:如果您把自主学习的任务,课堂练习的任务,协作探究的任务,测验的任务、考试的任务、部分中考的任务,统统压到一个课时的任务单里,那您一定会压垮学生,您上课就不得不去讲学生没搞懂的题,那课堂就不可能翻转了,您的实验就不可能成功。强烈建议您一个课时一个任务单+一个微视频,千万不要一个视频三个课时。
    总之,调整自己易于调整别人。不断改进,一定不断进步。祝您成功!有问题继续联系,注意积累好数据,无论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积累,一边分析诊断,从而调整策略,推进实验。
    关于第一层次,您按照上述的分析调整策略之后就不会有问题了。”

    接下来的对话是这样的:

    实践者:谢谢您,我明白了,光着急没有用,应该去调研一下。我的自学任务单是问题形式的,因为没有办法印成纸质的,无法反馈,所以想了个办法就是让学生把任务单答案写在在书的空白处。然后通过检查课本来反馈任务完成情况(我注: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好操作的事情,学生也会嫌麻烦)。
    课程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一般五六道题,是把任务单里的问题变成灵活的选择题形式,目的是检测课前知识掌握情况,也是为了给学生自信心(我注:难度提高得早了一些,可以掌握情况,达不到给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可是现实情况是,只有一半学生能全对,然后就解决每个问题,让小组解决下,学生起来说说,老师总结总结,其实这还是重复微课中的知识点,半节课就过去了(我注:与其重复微课中的知识点,不如让学生看视频。所以,一定要按照四步法一步一步来)。这样下来,我的课时进度越来越慢。
    我:要争取领导的支持,允许您实验,让学生在家学习,课堂里来作业,协作探究与展示,不可能没效果。此外,任务单能否做成电子的?不就能够及时反馈了?
    实践者:任务单确实是电子的,但是不能在线反馈。

    四、五天之后,这位教师又给我留言,精神状态好像变了。他说:
    “金馆长好,我准备跟临清一位生物老师合作,共同开发微课,使用一套材料,我做家校大翻转,她做课堂小翻转,期中考试后开始,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通过网络做校际课堂互动。以期中成绩为基准,一个是和本校其他老师比较成绩,还有就是我们两个互相比较成绩的提高率。您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有什么建议呢?
    我的学生是在家里按照任务单自学,她的学生是在课堂上,前半节课按照任务单自学,后半节课测试和作业。
    我们两所学校情况差不多,虽然一个是城市中心,一个偏郊区农村,但都属于优质初中,中考成绩都是全是第一。”

    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他开始从事实验了。于是我回他:“可以实验。注意不要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是求而不成的,有教训的。任务单每一步有其内在规律,不要超出要求,超出要求学生没学好,你在课堂上就没法翻了。任务单的任务是搞清概念、原理,掌握方法,完了设计几个难度相当的题目练练手就够了。检测的难度也不易超过任务单,而是应当相当于任务单与视频,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然后是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一步一步增加难度,所以,你们需要把握好哪些内容在任务单,哪些内容在作业,哪些内容在协作探究,这样,就容易成功。”

    他说:“谢谢您!我会慢慢来的,关于任务单如何与课堂流程配合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孩子们现在的自学任务完成的不错了,一个班只有一两个了。下一步关注的是学生如何看懂视频。”

    仅仅几天,他的实践情况就起变化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知道,这样下去,他会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于是回他:“很好,祝您成功!”

    由于思考着,这个QQ聊天可能对实践中的一线教师有价值,所以上传在此。愿不满足于现状的教育工作者,认准方向,大胆实践,积极思考,不断提升,投入到蚕食应试教育领地的教改洪流之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5:35 编辑

翻转课堂复习课如何上? (2014-12-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9vs.html

  2014即将过去,复习迎考很快就会来到,翻转课堂怎么上复习课?这是我最近研究的重头,思考之后,提出如下意见,供老师们参考。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1.标题:某范围自主学习任务单;
  2.达成目标:完成哪几章节或单元的复习;
  3.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析某任务单中各任务对应的达成目标,并用图式把它们连结起来。此举意在让学生明确已经完成的任务属于哪一个目标系统,保证纲举目张,有效复习,有利于看到考题就胸有成竹不慌张。
  任务二:阅读已经完成的某任务单,评价自己的达成目标。给出选项:知道( );理解其所以然( );能够应用( );能够创新( )。以上须让学生多项选择。此举意在通过浏览性复习,帮助学生发现在掌握学习材料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按照轻重缓急抓好复习,提高复习效益。同时,及时解决困惑,保证复习不漏死角。顺便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任务三:根据评价,找出问题,达到知道、理解、应用层次,争取达到创新层次,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此举在于使复习取得实效,又继续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任务四:在原任务单上标出重点难点。此举实际上是帮助学生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复习、重点把握。如果复习中发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写在困惑与建议栏中。
  二、微视频 
  微视频可以挑选已有教学视频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录制新的视频,以便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如果原有任务单+视频的组合已经能够满足复习的需要,就没有必要继续录制视频。
  三、课堂学习四步法
  1.检测:难度应比平常高,通常应该体现迎考要求;
  2.协作探究:解决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做出解释;
  3.展示质疑:展示各组检测情况,以及协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还有困惑没有解决等,做到不留死角,又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

  4.教师评价与指导:根据上述三个步骤中观察到的问题展开。
  四、测验
  考试之前进行一次全学期内容的测验,难度相当于期末考试。
  此举意在引导学生在独立自主、发展高级思维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对学习材料的认识,取得实战经验,教师还可以根据测验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予以必要的指导。相信一定会有成效。
  以上解决方案,未经实践检验,欢迎老师们试用。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5:36 编辑

这样可以培养“问题引导”的能力 (2014-11-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91c.html
建议老师们平常碰到要回答他人的什么问题时,尽量把回答变成问题,慢慢养成习惯,在学生“展示-质疑-阐释”之后,如果发现问题,就可以从容不迫地采用问题引导法点化学生智慧,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5:34 编辑

翻转课堂“四步法”逐渐成熟
(2014-11-28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8uv.html

  “四步法”是微课程教学法创意的翻转课堂之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在学生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活动规划为课堂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等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课堂检测,指进入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成效。检测的难度与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相当,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从而为接下来将要到来的进阶作业挑战做好心理准备而不是常规的查漏补缺。

  通过课堂检测,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又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但是,课堂检测不能支持学习深度的拓展,所以,有必要通过进阶作业得到新的提升。

  进阶作业,是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课堂检测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作业的难度应该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较之于课堂检测,逐步增加作业难度。学生完成进阶作业,可能会碰到困难,但是没有关系,接下来有协作探究会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进阶作业有助于学生向学习深度拓展,分析并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协作探究,是进阶作业之后的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对学习中有难度或有其它探究价值的内容,以及理化生实验项目,开展协作探究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信息分享与思想碰撞,从而形成有发现、有拓展、有深度的学习。协作探究之后,进阶作业阶段的困难可能已经解决,即使还有没解决的,那也没有关系,还有展示质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协作学习是创新的好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分享信息,借鉴成果,碰撞思想,迸发智慧创新。同时又是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好方法。

  展示质疑,指各小组推荐成员展示本组协作学习成果,包括取得成果的方法,以及存在的困惑等,其他学生对展示提出质疑(如果存在的话)。

  展示质疑,有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对于其勇气和自信心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从而为创新创造条件。

  通过展示质疑,之前存在的困难可能已经被解决,也有可能仍然存在,不过没关系,教师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问题引导的方法(即苏格拉底诘问法,也称助产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同时进一步收获学习成就感。

  最近,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语文教师王水丽、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初中语文教师董劲、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周丽、苏州市新草桥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俞叶、苏州阳山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唐建华等采用“四步法”开展教学实验,逐步转变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形式上的主宰改变成为表面上被边缘化、实质成为“神韵”上的主宰,开始了从传统的演员型教师向面向未来的导演型教师的转型。在青岛、深圳、成都、南京等地的全国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培训活动中现场献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引起强烈反响。数学特级教师、四川大学附小东山学校校长廖勇称赞苏州教师的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安排非常合理,资源最优化整合,学生的智慧被激发出来,这样的翻转课堂有很强的生命力!”

  上述情况表明,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与研究,“四步法”已经逐步成型,得到与会教师的认可。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5:44 编辑

翻转课堂:越翻越精彩!
(2014-11-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83w.html
翻转课堂:越翻越精彩!——成功要诀“六个一”
       11月15日至17日,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论坛暨微课程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专场在四川成都龙泉举行。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和胜浦实验小学的两位教师在大会微课程教学和翻转课堂川大附小东山学校专场现场献课,与来自全国的小学教师分享了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两位教师的运用微课程教学法的四步法翻转课堂,不再扮演讲课者,而是通过课始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和展示活动(融展示、质疑、阐释为一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协作探究发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内化知识、分享学习成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大庭广众之下展现自我的勇气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包括创造性思维在内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从绝对真理的宣讲者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点化学生智慧的智者,成功地实现传统的讲课型教师向现代的导师型教师转型,成为课程改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挑战者
       参加分享活动的代表反响热烈,川大附小东山学校数学特级教师、校长廖勇评价说:两堂课的教学结构非常合理,实现了资源最优化整合,激发了学生思维发展,这样的翻转课堂是有着非常强的生命力的。
       两位教师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她们积极投入翻转课堂实验,勇于反思,勇于调整,逐渐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融为一体。根据她们的成长历程,我发现了成功翻转课堂要诀“六个一”:
       一份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个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任务的微视频
       一个互动的学生自主学习、协作评价、协作探究,融“展示、质疑、阐释”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
       一套智慧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个袖手旁观、随时准备“出击”的掌舵者和点化学生智慧的指导者;
       一个以评价取代小结的结语,把学生的探究热情继续引向课后乃至下一课时学习

       当然,假如能够开发成功具有大数据意义的学习管理平台,翻转课堂将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升华。

       “智慧的课堂教学语言”有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讲有关组织学习活动开展的语言,以保证学习不偏离达成目标;

       二是讲学习活动的要求与方法,不代替学生思维;

       三是语言的目的是把学生心理调适到既信心满满、又沉下心来冷静应对各环节任务的挑战的状态。

       “点化学生智慧的指导者”指的是,遇到学生学有困惑的时候,坚持“问题引导”的语言(方法)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微课程、微课的区别答liuzhenle问
(2014-11-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7rn.html
       今天看到liuzhenle在我博客上的留言:“老师,我现在迷茫于微课,微视频,微课程的概念当中去。看了您的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文章后,更加迷茫了。微课可以称作微视频?微课程是不是就是由微课(微视频构成),然后运用到翻转课堂里面,还请您多多指教。好困惑”。
       由于留言回复栏字数的限制,因此直接在日志上回复:
       老师:您好!微课的字义应该是微小的课、微型的课。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所倡导的“微型课”比赛方式是最接近微课字义的概念。
       我国第一个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他把“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实际上是一个以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的片段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包。因此,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概念与微课的本来字义是不同的。
       翻转课堂传入我国之后,人们把萨尔曼•汗式的微型教学视频和胡铁生老师的“微课”关联起来,从而使原有的“微课”概念逐渐演变为视频格式的微型教学资源,通常就称为微型教学视频。
      微课程属于课程序列。从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属于课程实施与评价。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因此,使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了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性质,即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了。而微课,只是微课程配套资源之一。可见,微课程中包含着微课,微课被包含于微课程之中,两者紧密相关,但是,不是一回事。
       现在各类媒体上存在着滥用微课、微课程概念的情况,把本来很简单、很清晰的概念搞混乱了,致使一线教师搞不清什么是微课,什么是微课程,甚至把微课、微课程混为一谈,在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危害。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转课堂实验:谨防四大误区
(2014-11-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7kg.html

  翻转课堂进入中小学实验之后,反响热烈,也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差异。
  误区一:捡芝麻丢西瓜
  理解翻转课堂,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知识在家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教室;二是美国翻转课堂有微视频的配套支持;三是翻转课堂提高学习绩效的依据在于人性化学习理论,包括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和教师在课堂给予学生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三个关键点中,前两点是翻转课堂的形式,第三点才是精髓与实质。
  在实验中,抓住翻转课堂的实质,不囿于美国翻转课堂形式的束缚,创造出符合我国中小学校实际的方式方法,就会成功。譬如,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至今无一例失败。反之,只抓住微视频一个技术要素,实验围着微视频转,结果实践中困难重重找不着北。
  因此,必须正本清源,抓住精神实质,切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误区二:“山寨”心理作祟
  “山寨”本是经济活动中创新乏力的产物,其根源却在教育。传统教育只重学习知识,不求发现知识,结果创业无措,只善于模仿别人的产品,剽窃别人的科技成果。

  不幸的是,“三寨”心理也存在于翻转课堂实验之中。有的教师老想着有没有翻转成功的课例“借鉴”,不想着自己投身实验去创造一条成功的独具特色的翻转课堂道路。结果,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一个个地成功,自己却始终只在原地观望。
  因此,必须告别“三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认准方向后大胆实践,才能探索出成功的道路。

  误区三:逻辑错误的偏见
  “技术改变教育”误导翻转课堂实验。人们奢望有谁能够提供可汗学院那样的平台,奢望电子终端变革教学方式,但是,都没有获得成果。
  客观来说,“技术改变教育”这句话,即使语法没有问题,在逻辑上也是错误的。技术是主体实践的产物,是人脑和手脚的延伸,技术对于变革教育的作用,也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才能实现。离开了人脑及其手脚,谈不上改变不改变教育。如果要想在逻辑上成立,“技术改变教育”就只能是全部结构的宾语部分。需要指出的是,省略了主语与谓语的宾语部分是不能独立构成判断的。因此,准确而言,只有“用技术改变教育”才是成立的。
  “技术改变教育”与“用技术改变教育”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对实践的影响大不相同。“用技术改变教育”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重视人的主体作用。虽然省略了主语部分——“要求变革教育的人”,但是,并不影响“要求变革教育的人”用技术改变教育的探索。而“技术改变教育”则颠倒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不可能取得理想成效。
  摆正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应该在课程上下功夫,在把握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开发微视频,使之为课程改革服务,才能取得实效。盲目地寄希望于“技术改变教育”是不现实的,把技术用于应试教育则将助“纣”为虐。

  误区四:把责任推向客观
  实验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去调研原因,找出对策,而是把责任推向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或者其他客观条件。诸如学生没看视频、希望满堂灌(值得怀疑),家长不配合,学校领导不支持,学生没有终端等。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要找到原因,调整工作策略,问题就有可能被化解。
  如果习惯于把责任推向客观,那么,教师是很难得到长进的。不要说翻转课堂实验难以成功,就是传统课堂教学也不会取得好效果的。

  以上四大误区,需要在实践中自觉地避免,做到认清航向,大胆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提升,方能驰向成功的彼岸。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6: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6:16 编辑

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2014-10-2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6ui.html

  “学习金字塔”(The Learning Pyramid)表明,讲授法是最不理想的教学法,建构主义主动参与式学习才是理想的高效学习方式。图1表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开展学习24小时之后,对学习材料的保持程度,我们不难从中看出端倪。

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图1.学习金字塔示意图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化的产物。它借鉴“学习金字塔”认识成果,创意课前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开展自主学习,课堂开展基础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包括学生展示、质疑、阐释和教师问题引导)等活动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原因何在?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教师提炼达成目标,设计配套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方法建议,以及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完成学习任务,直至课堂学习任务完成,整个儿是学习过程的目标管理,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者。于是,我们看到,达成目标开始直面学生。图2揭示了达成目标与学习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图2.达成目标直面学生

  教师需要精确描述达成目标,使学生对于通过什么途径与方法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标准一目了然;学习任务直指达成目标,达到只要完成好学习任务,就能达成目标的程度;学习方法建议也是直奔目标,让学生少走弯路;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则让学生从中发现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之间的递进关系,从而自觉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到了课堂学习阶段,教师与学生同在一个时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创意、实施和管理者,又是学习过程中适时介入的帮助者和问题引导者(指导者)。有经验的教师会把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课堂教学经验融会贯通,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协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扎实的训练,在学习上达到“精熟”程度。

  常规教学只能望其项背。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本该具有的直接联系被人为地阻断,需要通过备课进入教师大脑,再输出为讲课行为,学生只能观其行为产生一定的认知,是不是明白讲课内容与什么目标有怎样的关系,根本无从考察。图3揭示了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混沌的尴尬的关系。

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图3.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关联被人为阻断

  一般来说,优秀教师理解教材意图、提炼达成目标、设计可供操作的学习任务的领悟力比其他教师强,因此,他们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的“微课”,创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会表现出目标精准、任务配套、方法得当、预告巧妙、课堂教学引导得法,所有这些,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因此,苏州新草桥中学、昆山培本实小、苏州阳山实验初中、苏州新区二中、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的实验都表明,翻转课堂让优秀的教师更优秀。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7:59 编辑

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实验的意义
(2014-10-19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6di.html
  去年十月下旬,我应邀去山东省昌乐一中做题为《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的讲座。当时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已经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两大模块的构建,第三模块——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已经提出,但是,如何完成超越“先学后教”、完成课堂学习阶段“导学一体”模式建构,还没有满意的原型。
  考虑到昌乐一中已经启动翻转课堂实验,我提出先看晚自修,以便观察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在课前学习阶段的情况。张福涛副校长随即邀请我第二天早上听一听昌乐一中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然后给大家作讲座。我欣然领命。
  10月24日晚上,我在江苏徐州完成讲学之后赶到山东潍坊,然后马不停蹄赶到昌乐一中,进入高一年级的一个教室看学生晚自修。学生正在安静地学习,他们有30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做学习笔记和自主完成作业,有问题可以记录在侧栏,没有问题的学生做跟踪练习。他们有15分钟开展协作研讨,讨论那些个人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组长要汇总疑难问题。
  10月25日上午,我跟踪听这个班级的课。基本流程是作业,协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出彩的是展示活动。昌乐一中的展示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作show”。他们把展示、质疑、阐释融为一炉,即锻炼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品质,既涵养平等对话,又激发创新潜能。我建议称之为“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这可能是昌乐一中独创的。
  从第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午,翻转课堂的两个阶段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是不是显得无足轻重?否也。最出彩的其实仍然是在展示活动中。
  在全部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学生经过作业、协作、“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已经没有新的质疑,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似乎可以圆满结束了。
  但是,教师发现了问题。不过,他并没有指出学生什么地方错了,也没有宣布了然于胸的“绝对真理”,而是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使学生发现不足、修正错误。不过,学生的修正并没有完全到位,这时候,教师仍然没有指出什么地方错了,应该怎么样,而是继续抛出问题,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就这样,大约连续五、六个问题抛出来,让学生思考、修正、迈向真理。当所有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学生表现得极其兴奋。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他们自己解决的。这就是学习成就感的体验!
  教师采用的方法,其实就是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亦称助产术,我们称之为“问题引导”。这种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省存在的不足,自己解决问题求得真理,从而收获学习成就感。这样一种模式正是微课程教学法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中的“导学一体”。
  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实验的意义在于:坚持了先进教育理念与本地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聪明才智,赋予学案、展示以新的内涵,渐渐淡出“预习”,走向课前自主学习,走向课堂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开始从课堂的教授者转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且开始转向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问题引导者”,从而成为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三个模块——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原型。
  经过对昌乐中学第一手资料的质的研究、提炼,2013年12月,我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的文章,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法问世。它以教师“幕后”的指导、帮助为坚实基础,呈现出超越“先学后教”的课前学习“导学一体”;以课堂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阐释”为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式,以“问题引导”为课堂学习指导的优选方案,完成了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微课程教学法的整体架构,成为变革教学方式,蚕食应试教育领地的现实力量。


附录
2013年10月24日-25日,我校请金陵长来校指导翻转课堂实验。24日晚8:00,金馆长刚到学校,不顾旅途劳顿,连晚饭都没吃就进入高一实验班张伟老师的生物课堂观课,与全体实验教师一起交流,对我校短时间内就取得如此进展大为赞赏,非常激动,回宾馆后立即将所拍摄的照片制成视频加入课件,25日早上又反复修改。25日上午,在听了张伟老师的习题指导课并评课后,又为全校教师做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的专题报告。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金馆长从起源、发展、理论、方法等方面,对微课程与翻转课堂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
聘请专家指导翻转课堂实验——大力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纪实之三
http://www.sdclyz.cn/Item/1226.aspx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http://wenku.baidu.com/view/080ddc082f60ddccda38a08d.html
http://www.docin.com/p-962645568.html

附录10
2014年全国翻转课堂大会
http://www.sdclyz.cn/Item/1699.aspx

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



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与理论创新作者: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金陵http://www.sdclyz.cn/Item/1603.aspx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我国中小学校教师探索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的产物。基层学校教师用微课程教学法成功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有效提升学习绩效,翻转课堂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蜕变。  

一、翻转课堂实验回顾  

1.翻转课堂“启而不动”引发思考  

翻转课堂中国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笔者最早与某校有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却因为教师始终没有一个教学方案出来而流产。但“失败为成功之母”的古训依然给了研究者进取的力量。分析翻转课堂“启而不动”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设计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如果能够破解教学设计难题,就能找到翻转课堂实验的突破口。于是,“自主学习任务单”应运而生。  

2.朝阳小学“吃螃蟹”启示  

2013年6月,昆山市朝阳小学英语教师徐洁洁、数学教师朱菊两位老师是苏州市翻转课堂实验最早的“吃螃蟹者”。两位教师很有悟性,在与研究人员的互动中,很快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设计,并开发出配套视频学习资源——“微课”。她们让学生在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开展自主学习,第二天到课堂接受检测、完成作业、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结果,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新授课像是复习课,课堂作业顺利,师生互动明显改善。  

朝阳小学的实验为翻转课堂本土化提供了六条启示:  

其一,“任务单+微课”的组合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只要目标明确,任务设计以问題为导向,那么,所有的学生都会自主学习;其二,当堂作业杜绝了抄作业现象,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其三,单位课时教学结构发生变革,翻转课堂初步成功;其四,如果为教师设计翻转课堂方案提供一个简约可操作的模板,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可能掌握翻转课堂的技能;其五,只要“微课”能够支持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翻转课堂就能成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或方式;其六,学生课前学习达成教学目标之后,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创新。  

这次实验起到了坚定信念、萌生微课程教学法的歌要意义。“任务单”模板思想、“微课”功能定位、激深程教学法“三大模块”的思考等,都在这次实验中成領或萌发。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朝阳小学翻转课堂实验并没有常态化,但是,仍然对微课程教学法的产生具有獒基意义。  

3.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揭示教师“翻转”的可行性  

NOC全称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是其中的一个赛项。2013年7月决赛的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在赛项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对赛项内容进行全新改造。  

教学设计改为设计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提供专门开发的“任务单”设计模扳,模板每一项都提供“提示”,以提醒教师如何做好设计。  

课件制作改为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含微型教学视频,即现在所称“微课”)。如果说初次设计的时候,还存在着个别的“教师为中心”的情况,那么,经过团队互评之后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已经没有明显的“教师为中心”的痕迹。  

这次竞赛对于翻转课堂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大赛表明:只要能够提供附有“提示”的“任务单”模板,并且有同伴互助为保证,所有的教师都能掌握“任务单”设计方法,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二,大赛产生的优秀教学视频开拓了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视野,其感性理解促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走上翻转课堂中国化的求索之路。昆山培本实小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就是本次大赛的产物。  

4.培本实验小学走通翻转课堂中国化之路  

 2013年9月1日 ,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校本部5个班中的四个班级参加实验,一个班级和西校区一个班级成为对照班。实验一开始采用“任务单”翻转,接着采用“任务单+微课”组合翻转:基本模式为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来通过检测、作业(进阶〉、协作、展示四个环节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拓展。  

实验发现,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包括梳理教材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验班没有复习、对照班强化复习的情况下,实验班的考试平均成绩和优秀率略低于对照班;而在实验班与对照班都强化复习的情况下,四个实验班的考试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全部超过对照班。  

昆山培本实小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其一,完成了翻转课堂实证,表明翻转课堂实验不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且,只要正常复习,学习成绩便会提高。其二,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的构想基本形成,离新教学模式成型仅一步之遥。其三,为“翻转”难度最高的语文翻转课堂闯出了成功的路子。其四,发现翻转课堂能够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起学习兴趣。  

5.昌乐一中成为微课程教学法“收官”意义上的原型  

山东省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建立在云平台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翻转课堂实验有序开展,在正式翻转之前,学校组织了教师培训、学生培训和家长培训,让师生和家长都知道翻转课堂做什么,怎样做,体现出很好的翻转课堂组织管理领导力。  

2013年10月,昌乐一中髙一、初一开始翻转课堂实验。笔者有幸观摩了学生晚自修自主学习和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昌乐一中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导学案”下达的。“导学案”、“学案”、“学习单”与“任务单”一样,在微课程中属于落实教学目标分类的任务性质的序列。翻转课堂中国化离开了这个序列的创意很难开展。  

昌乐一中把任务分为课前与课内。晚自修的时候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静悄悄地阅读、定时观看教学视频、协作交流和完成作业。第二天课堂教学照例要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给出进阶任务,让学生采用协作学习的方法尝试完成。同时,教师请其中三个组的学生各自推荐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解题之后,又请他们本组的学生予以解说。这简直就是在当小老师,内化的效果当然会很好。但是,学习并没有止于此。学生解说完毕,照例都要请全班同学质疑。事实上,也确实有学生提出质疑。那么这位解说的学生就要继续阐释。于是,学生不断地在展示的过程中互动,在互动中升华认识。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老师发现了学生阐释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不是急于纠正学生的偏差,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不足,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几乎是一个绝妙的高招,类似于古代智者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助产术”。他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诘问,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仅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成就感的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当于送了一个最好的老师给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回来之后,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问题。这样一种“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的展示环节,尤其是教师在展示收尾阶段的问题引导,核心是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是互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解释者,教师则是互动过程中的引导者、助产者。互动的结果是很好的知识内化与能力拓展。  

2013年12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全文刊发“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进入了微课程教学法时代。而昌乐一中就是微课程教学法“收官”阶段的原型。  

二、翻转课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从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其研究对象是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的倾向。  

所谓微课程教学法,就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是有关微课程的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块、教学方式、开发方法、教学评价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系统。  

微课程教学法由三大模块组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型教学视频,俗称“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任务单^微课”的组合有效支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否则,这课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通过简约、易操作的“四步法”来实现的,即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教学步骤或环节。检测的目的主要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作业是进阶的,贯彻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疑难问题以及理化生的实验项目通过协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协作探究的成果通过各组推荐代表展示交流,引发质疑、阐释。这就使质疑扩展为“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的环节,成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最重要的载体。  

师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在同一个时空中,两者的关系表现为,教师是隐藏在学习后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到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阶段,师生同处一个时空,学生依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学习方式创新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存在问题,而学生又不能发现的时候,教师就是一个问题引导者,不断把学生认识推向前进。  

由此,我们发现,微课程教学法是关于翻转课堂中国化的教学法,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紧密相关。通过中小学校教学实践,研究者逐步感悟如何把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方法融人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进而提出指导中小学翻转课堂实践的微课程教学法。

附录2
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http://www.sdclyz.cn/Item/1604.aspx

附录3
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作者:黎加厚 出处:《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 7月下 总第329期 http://www.sdclyz.cn/Item/1602.aspx

附录4
用翻转课堂撬动教学改革 开启ICT深度融合新篇章——山东省昌乐一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纪实
http://www.sdclyz.cn/Item/1601.aspx

附录5
“洋为中用”的翻转课堂
http://www.sdclyz.cn/Item.aspx?id=1541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国外新提出的课堂模式,利用电子设备和视频技术,将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全部“翻转”。如何吸收翻转课堂的长处,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打造更理想的课堂模式?山东省昌乐一中开出了一张中西合璧的“药方”——  1.开出一张 “洋药方” 
在新课改理念下,山东省昌乐一中开始了自己的摸索,并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议、导、练”课堂模式以及“预习+课堂”学案模式。但学校没有因此而停止思考与改革,还有更好的课堂吗?面对教育痼疾的“药方”在哪里?很快,“翻转课堂”这一全新名词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就是把“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自习或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自主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微课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则帮助学生在“对话”和“协商”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2011年春季,可汗学院的创办人萨尔曼·汗(Salman Khan)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引发关切热潮。翻转课堂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教室搬到网络,由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完成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学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将微课暂停、倒退、重播。同时,翻转课堂模式也将学生的课外作业“翻转”到课堂上,学生在做作业遇到疑难点时,可以当堂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利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翻转课堂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能得到关注,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的弊端,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2.本土化的“药引子” 
对于翻转课堂这一“洋药方”,是直接照搬照抄,还是“中西医结合”,博采众长?带着这个问题,学校多方学习、多处对比、多次会诊,最终开出了“继承集体备课、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构建由数字化学习平台、校园镜像服务器、千兆校园网和学生个人平板电脑组成的在线教学系统”这一“组合药方”。  
“药方”开好了,“抓药”与“配药”的工作必不可少。为了让翻转课堂更好地结合学校情况,完成“本土化”,学校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  
建构数字化学习平台。学校开发了“阳光微课”平台,实现了微课等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在线观看功能,也实现了在线测试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与保  
编写配套学案。学校利用暑假,组织部分骨干教师,按照“研究学案模式—编制学案目录—编写学案初稿—学案集中修改”的程序,将新学期各个年级的学案全部编写完毕,并实现资源共享。编写期间,学校对高一、初一的学案特别提出要求,使之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实施翻转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初步建立模式。学校成立了“山东省昌乐一中翻转课堂研讨会”,组织师生进行校本培训,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要求各学科教师着手编制翻转课堂学案、录制微课;实行“翻转课堂周研究课”制度,要求每个学科教师轮流上课,课后立即讨论、研究,力求将翻转课堂与学校情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点与模式。  

3.注入课改“改良方”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昌乐一中打造出自己的“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将翻转课堂的活力注入到自己的课堂中。  
“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  
“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将以前的自习课变成了现在的“自学质疑课”。在“自学质疑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事先设计制作的自学学案和微课等方面。  
微课针对的是关键点,是帮助学生解决自学疑难的“点睛之笔”。学生根据学案明确自学目标,根据提示的自学要求和方法,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并记录疑难,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观看相应的微课。  
看完微课还有疑难的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因为有充分的预习,这时的小组讨论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效率自然非常高。讨论之后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在线或书面的方式,提交给教师。  
最后的在线测试环节,学生提交后,就可以查看正确的答案和解析,教师也可以在后台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检测情况。  
在“训练展示课”上,首先针对“自学质疑课”中各组汇集的疑难和在线测试的反馈情况,展开集体讨论,然后是个人练习、小组合作、展示点评、反思总结等环节。现在的“训练展示课”相当于把原先的课后练习及作业讲解等内容,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在需要时展开讨论、寻求帮助。

4.翻转课堂的“临床效果”  

学校的翻转课堂模式是一个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的“处方”,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表明,这张“处方”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因为有了自学的要求和方法,学生可以科学高效地学习,避免了盲目性。同时,由于在线视频和小组讨论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选择如何对待微课: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观看进度较快或难度较大的微课;成绩一般的潜能生则可以自定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步骤、节奏,选择暂停、倒退、重播微课。  
在课堂上,学生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完成相关学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进而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升自学能力。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打破了固定的教学场所,使“学习发生的地方就是课堂”变成现实,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同时,这种模式也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需要按照剧本表演,转而需要的是规划课程,在深入分析教材、认真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学案,设计好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任务;通过设计微课,准备好发展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帮助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提升与迁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  
为了更好地让翻转课堂“洋为中用”,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重新规划课时内容,组织教材整合;二是要提升微课设计和微课录制的质量,尤其是微课的呈现方式,要多体现学科内涵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三是完善翻转课堂的评价与反馈。
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说,翻转课堂在理念上是一种超越,在模式上是一种创新,它的前景让人无限期待,但探索的过程也一定充满了艰辛。  

链接·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什么样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

附录6
“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的一剂良方
http://www.sdclyz.cn/Item/1360.aspx

核心提示:

在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在以学生为本、合作学习等理念指导下的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了三个共识——集体备课汇集教师集体智慧、编写并使用指导学案和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但现行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学生个性化学习受到制约、课堂上“齐步走”等问题。昌乐一中依托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网络教育平台的技术支持,会诊现行课堂难以解决的问题,广泛研究课改前沿信息,2013年4月起推进“翻转课堂”实验,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为个性化学习开出了一剂良方。  

   传统课堂的翻转   

  2013年9月,在昌乐一中,新入学的学生发现一个现象:传统的上课听新课、下课做作业的形式,在这里变成了课前看视频学基础知识,课上师生互动运用所学知识。课堂上,老师在旁巡视,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学生们展示交流、协作研究、科学实验、完成作业,各抒己见、热火朝天。  

    这是昌乐一中开展的“翻转课堂”带来的变化。“翻转课堂”就是把现在的教学模式完全翻转过来。一是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发布到网上,上课前一天让学生观看视频学习。二是把以前学生独自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来讨论。  

  据介绍,现行许多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预习+课堂+作业”的三段模式也有两大弊端:一是加重了课外学业负担,课外既要做作业巩固,又要预习新课,学生疲于应付;二是不能尊重学生习惯,有的学生不会预习、不愿预习,课上展示、课后作业就没有了前提保证,这些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有的不爱巩固或是上课学得一知半解,课后作业也没有质量保证,这些学生“跑不到终点”。鉴于此,“翻转课堂”进入了师生的视野。  

网络教育平台的技术支撑   

  2013年4月,昌乐一中开始进行“翻转课堂”实验,9月中旬,全面实施“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模式,课型分为“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而在这两种课型中,教师制作发布到网上的教学视频都是学生展开自学和课上讨论的基础。  

  昌乐一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福涛介绍说,在实施“翻转课堂”之前,学校就开展了假期网络学习。学校依托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对假期作业进行讲评,讲评视频根据学生需求,由50分钟的一个视频逐步变为5个10分钟的视频,这些视频符合“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  

  记者获悉,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教育平台运用网络软件技术,为教育数字化建设提供运行平台、软件工具、内容资源支持以及运营服务等整套解决方案。平台系统功能完备,丰富多样,有阳光·第二课堂系统、教学教研系统、教务综合管理系统、阳光微课系统、在线答疑系统以及翻转课堂系统等不同类型。通过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实践获得很好的技术支撑。  

个性化学习让所有学生受益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以前的自习课变成了现在的“自学质疑课”。课上教师给学生学习新课时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事先设计制作的自学学案和微课视频上。学生根据学案明确自学目标,根据提示的自学要求和方法自读教材,完成预习题并记录疑难。“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节奏,选择如何对待视频,这体现了对个性化需求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张福涛说。有了在线视频和小组讨论,所有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能掌握80%以上的预习内容,相当于以前自习课加上大约30分钟新授课的学习程度。

  现在的“训练展示课”则相当于把原先的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都拿到课堂上完成,通过个人练习、小组讨论、展示点评、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小组和教师帮助下得到巩固。通过事先的微课视频讲解重难点和有针对性的解疑答惑,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线测试数据指明了帮扶目标),从而使一对一教学真正走进了课堂。  

  昌乐一中校长黄发国认为,因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节奏学习,不管是在自学阶段还是在训练阶段,处在成绩两端的学生都是受益者。学有余力的学生不用再被慢节奏的预习和不得不听的集中讲授拖住脚步,反而可以在帮助别人过程中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告别了‘跟不上’、‘被拖垮’的苦恼,按自己的节奏慢慢理解掌握概念等关键内容,度过了困难阶段,能够跟上节奏甚至成为领先者。

附录7
   2015年1月16日,《现代教育报》开辟专版,以《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翻转课堂”:素质教育的一剂良方》

附录8
潍坊通讯深度报道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http://www.sdclyz.cn/Item/1733.aspx

附录9
基于学校特色的翻转课堂实施探索http://www.sdclyz.cn/Item/1335.aspx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15 19:48 编辑

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09-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35g.html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我国中小学校教师探索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的产物。基层学校教师用微课程教学法成功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有效提升学习绩效,翻转课堂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蜕变。

  一、翻转课堂实验回顾

  1.翻转课堂“启而不动”引发思考

  翻转课堂中国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笔者最早与某校有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却因为教师始终没有一个教学方案出来而流产。但“失败为成功之母”的古训依然给了研究者进取的力量。分析翻转课堂“启而不动”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设计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如果能够破解教学设计难题,就能找到翻转课堂实验的突破口。于是,“自主学习任务单”应运而生。

  2. 朝阳小学“吃螃蟹”启示

  2013年6月,昆山市朝阳小学英语教师徐洁洁、数学教师朱菊两位老师是苏州市翻转课堂实验最早的“吃螃蟹者”。两位教师很有悟性,在于研究人员的互动中,很快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设计,并开发出配套视频学习资源——“微课”。她们让学生在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开展自主学习,第二天到课堂接受检测、完成作业、开展积极的师生互动。结果,学生反映非常活跃,新授课像是复习课,课堂作业顺利,师生互动明显改善。

  朝阳小学的实验为翻转课堂本土化至少提供了六条启示:

  其一,“任务单+微课”的组合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只要目标明确,任务设计以问题为导向,那么,所有的学生都会自主学习;其二,当堂作业杜绝了抄作业现象,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其三,单位课时教学结构发生变革,翻转课堂初步成功;其四,如果为教师设计翻转课堂方案提供一个简约可操作的模板,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可能掌握翻转课堂的技能;其五,只要“微课”能够支持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翻转课堂就能成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或方式;其六,学生课前学习达成教学目标之后,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创新。

  这次实验起到了坚定信念、萌生微课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任务单”模板思想、“微课”功能定位、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的思考等,都在这次实验中成型或萌发。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朝阳小学翻转课堂实验并没有常态化,但是,仍然对微课程教学法的产生具有奠基意义。

  3.NOC 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揭示教师“翻转”的可行性

  NOC全称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是其中的一个赛项。2013年7月决赛的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在赛项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对赛项内容进行全新改造。

  教学设计改为设计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用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提供专门开发的“任务单”设计模板,模板每一项都提供“提示”,以提醒教师如何做好设计。

  课件制作改为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含微型教学视频,即现在所称“微课”)。如果说初次设计的时候,还存在着个别的“教师为中心”的情况,那么,经过团队互评之后修改过的教学设计已经没有明显的“教师为中心”的痕迹。

  这次竞赛对于翻转课堂中国化具有教师发展意义:

  其一,大赛表明:只要能够提供附有“提示”的“任务单”模板,并且有同伴互助为保证,所有的教师都能掌握“任务单”设计方法,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二,大赛产生的优秀教学视频开拓了教师对于翻转课堂的视野,其感性理解促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走上翻转课堂中国化的求索之路。昆山培本实小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就是本次大赛的产物。

  4.培本实验小学走通翻转课堂中国化之路

  2013年9月1日,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校本部5个班中的四个班级参加实验,一个班级和西校区一个班级成为对照班。实验一开始采用“任务单”翻转,接着采用“任务单+微课”组合翻转。基本模式为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来通过检测、作业(进阶)、协作、展示四个环节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拓展。

  实验发现,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包括梳理教材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验班没有复习、对照班强化复习的情况下,实验班的考试平均成绩和优秀率略低于对照班;而在实验班与对照班都强化复习的情况下,四个实验班的考试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全部超过对照班。详见图1、图2。

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图1.实验班与对照班期中期末平均分比较

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图2.实验班与对照班期中期末优秀率比较

  昆山培本实小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其一,完成了翻转课堂实证,表明翻转课堂实验不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且,只要正常复习,学习成绩便会提高。其二,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的构想基本形成,离开新教学模式成型仅一步之遥。其三,为“翻转”难度最高的语文翻转课堂闯出了成功的路子。其四,发现翻转课堂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起学习兴趣。

  5.昌乐一中成为微课程教学法“收官”意义上的原型

  山东省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建立在云平台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翻转课堂实验有序开展,在正式翻转之前,学校组织了教师培训、学生培训和家长培训,让师生和家长都知道翻转课堂做什么,怎样做,体现出很好的翻转课堂组织管理领导力。

  2013年10月,昌乐一中新高一、新初一开始翻转课堂实验。笔者有幸观摩了学生晚自修自主学习和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昌乐一中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导学案”下达的。“导学案”、“学案”、“学习单”与“任务单”一样,在微课程中属于落实教学目标分类的任务性质的序列。翻转课堂中国化离开了这个序列的创意很难开展。

  昌乐一中把任务分为课前与课内。晚自修的时候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静悄悄地阅读、定时观看教学视频、协作交流和完成作业。第二天课堂教学照例要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给出进阶任务,让学生采用协作学习的方法尝试完成。同时,教师请其中三个组的学生各自推荐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解题之后,又请他们本组的学生予以解说。这简直就是在当小老师,内化的效果当然会很好。但是,学习并没有止于此。学生解说完毕,照例都要请全班同学质疑。事实上,也确实有学生提出质疑。那么这位解说的学生就要继续阐释。于是,学生不断地在展示的过程中互动,在互动中升华认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老师发现了学生阐释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不是急于纠正学生的偏差,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不足,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几乎是一个绝妙的高招,类似于古代智者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助产术”。他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知识点,而是通过诘问,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仅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成就感的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当于送了一个最好的老师给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问题。这样一种“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的展示环节,尤其是教师在展示收尾阶段的问题引导,核心是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是互动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解释者,教师则是互动过程中的引导者、助产者。互动的结果是很好的知识内化与能力拓展。

  2013年12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全文刊发“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进入了微课程教学法时代。而昌乐一中就是微课程教学法“收官”阶段的原型。

  二、翻转课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从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必然产物。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其研究对象是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的倾向。

  所谓微课程教学法,就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是有关微课程的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块、教学方式、开发方法、教学评价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系统。

  微课程教学法由三大模块组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型教学视频,俗称“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任务单+微课”的组合有效支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创新,否则,这课就没有办法上下去了。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通过简约、易操作的“四步法”来实现的,即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教学步骤或环节。检测的目的主要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作业是进阶的,贯彻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疑难问题以及理化生的实验项目通过协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协作探究的成果通过各组推荐代表展示交流,引发质疑、阐释。这就使质疑扩展为“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的环节,成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最重要的载体。

  师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在同一个时空中,两者的关系表现为,教师是隐藏在学习后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到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阶段,师生同处一个时空,学生依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学习方式创新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存在问题,而学生又不能发现的时候,教师就是一个问题引导者,不断把学生认识推向前进。

  由此,我们发现,微课程教学法是关于翻转课堂中国化的教学法,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紧密相关。通过中小学校教学实践,研究者逐步感悟如何把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方法融入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进而提出指导中小学翻转课堂实践的微课程教学法。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5: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带着有色眼镜,也许是对教育均衡的敏感,一直对昌乐一中的翻转模式不太关注,翻看金陵馆长的博文,多少对于昌乐一中及翻转有了一些了解,如果真的如金陵老师所看到的那样,成为一种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实验也是有价值的。只是不期望昌乐模式的高大上成为新的超级学校的模板,把翻转课堂这本经真的念歪了。

春节过去了,继续读金陵老师的博文。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6: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6 16:09 编辑

金陵馆长转载的焦建利的文章
题注】本文系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为《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撰写的专栏文章,转载获得作者及《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授权,特别鸣谢!
资料来源:焦建利教授博客,http://www.jiaojianli.com/7460.html
焦建利: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转载按语】这是关于“微课程”、“微课”、“翻转课堂”在中国实践的思考与讨论的系列化资料。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的博客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慕课、公开课为代表的技术教育创新应用倍受瞩目,尤其是自 2012年以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率先推动面向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的微课比赛,微课业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 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不少学校、一些行业协会学会都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回顾与总结微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剖析与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与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极为紧迫的。它对于推动以微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和资源建设格局的形成,深化微课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微课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不少成绩,回顾与总结实践进展,目前,我国微课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2年11月21日,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微课教学比赛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探 索,希望借此推动高校教师培训方式方法的改变,解决培训多样性、便捷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各省市区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学(协)会、联盟均在积极开展面向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微课比赛和资源建设计 划。比如,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2012年先后启动了微课比赛,浙江、江西、江苏等许多省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 了各自的比赛和资源建设计划,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组织了微课比赛。不久前,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联盟也在上海同济大学宣告成立。微课受到教育部、各省市区县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2.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各个学科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拦路虎。然而,在过去两三年间,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美国的LiveScribe SmartPen与瑞典的Anoto智能笔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日本东芝公司独辟蹊径,设计开发了东芝玲珑微课制作系统。不仅如此, 录播教室的迅猛发展,也为微课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环境保障。微课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普及与发展,录屏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业演 播室制作、智能笔录制、专用软件录制、iPad录制,等等,一系列微课制作工具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
不仅如此,ShowMe、EduCreations、ZTE录课通、课程派(KeChengPai.com)、K12录课通等一批基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浏览器的录课软件系统也涌现出来。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3.组织设计、开发、征集了一大批微课作品,微课资源日渐丰富,系列化程度不断增加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支持的中国微课网,国家开放大学所属的五分钟课程网,全国各省、市、区(县)教育资源网微 课资源,各相关企业机构微课资源,华南师范大学与香港凤凰传媒集团共同开发的华师凤凰微课等,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企业、学(协)会 行会,组织设计、开发、征集了一大批微课作品,微课资源日渐丰富,系列化程度不断增加。
4.实践探索、应用与试点研究日渐丰富,研究成果逐步显现出来
随着实践的迅速发展,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刊物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开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各级各类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也纷纷将微课列入会议 的主题、专题或子专题,受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起草了《中国高 校微课白皮书》,并于今年年初发布《慕课》、《微课》、《公开课》一套三册图书也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不少省市区、学校在积极推进微课与混合 学习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广州市天河区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也取得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二、微课存在的问题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更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微课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包括:
1.认识上千差万别,理解上五花八门
究竟什么是微课?对此,人们的理解五花八门。其实,只要涉及到“课程”一词,其意义就难免会陷入众说纷纭的境地。因为人们在提及“课程”的时候,它的意义也许是“学科科目”,也可以是“教学内容”,或许是“教学活动”,甚至就是“教学”……
目前,对微课的认识上存在较多的不同看法,到底什么是微课?是微型课件?微格教学?微教学单元?课程微缩?到底是微课,还是微课程?
什么是微课?我还是更倾向于将其界定为一个较为明确和具体的东西,也就是: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2.形式上整齐划一,表现上比较单调
总体来说,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特别是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的参赛作品,更多的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制作的方式方法采用摄像机课堂拍摄,教师讲授。微课作品形式上不够鲜活,样式还不够多样。
3.目的上不够明确,动机上各不相同
不少一线教师对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目的还不够清晰明确,动机也各不相同,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源于微课比赛,一些微课设计开发以参赛为主要意 图。对于为什么要设计、开发微课,设计开发了微课之后,应该如何使用,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以及以哪些方式方法使用,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4.应用上普遍较弱,教学模式创新乏力
由于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并不主要以应用为目标,导致现有不少微课作品在应用上普遍较弱,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普遍乏力。在微课设 计、开发与制作的应用导向,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微课平台不断涌现,但是好的微课平台依旧比较罕见。总体来说,微课应用上 普遍较弱,教学模式创新较为乏力。
三、微课未来的趋势
展望未来,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将持续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相关企业的关注,广大一线教师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积极性将不断增 加,微课设计开发制作的参赛动机将逐步转向应用导向,微课资源建设模式将走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一线教师、各级各类学校、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多方 协作的资源建设新格局将逐步形成。不仅如此,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相关技术日渐成熟,软件可用性越来越好、硬件功能越来越强,且价格越来越低,微课平台 不断增多,对一线学科教师和学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低。对于区域来说,关注点将由组织大赛转向微课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对于教师来说,微课开发制作门槛将不 断降低,教师关注点将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
回归本真,微课是为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的,教学模式创新才是根本。在线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之类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展,才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永远都不要为微课而微课,那是死路一条。不考虑应用的、盲目的微课开发注定是徒劳的。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准备的,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6: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6 16:20 编辑

挑战自我:翻转课堂成功之要义 (2014-09-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1ut.html
  微课程教学法包括“导学一体”的三大模块: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突破翻转课堂“瓶颈”的好抓手,辅以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就能很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证明所有的孩子都是会自学的。在这两个模块中,学生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是隐在“后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翻转课堂走到这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半。真正的考验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实验表明:采用“四步法”是帮助教师“转型”,成功翻转课堂的有效途径。“四步法”包括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步骤。
  检测是检测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成效,使其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作业是翻转不翻转的重要标志,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但是,作业应该是进阶的,能够贯彻“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协作是针对作业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或者理化生实验展开协作探究。展示是展示、质疑、阐释的一体化。一方面展示协作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就感,提出存在的困惑,并发展交往能力;另一方面提出质疑(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由展示学生负责阐释(发展理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工作也有四项:布置任务、静观与倾听、问题引导、评价。上述学生活动的“四步法”全部出自教师的创意。真正到了课堂上,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学会静观,以便了解各个协作小组的学习情况,为最后的评价做好准备。如果学生提出请教,教师则注意倾听,给予必要的指导。
  真正见功力的是,当展示环节中尚有问题没有被学生发现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求教师善于问题引导,而不是直接告知问题之所在,以及正确答案。问题引导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之所在,从而自己解决问题,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当然,学生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会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有了学习成就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通常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微课程教学法倡导以评价取而代之。因为小结是预设的,属于低级思维。评价则处于高级思维的顶端,需要对学生在进阶作业、协作探究,以及“展示-质疑-阐释”中的成就表示肯定,使学生继续体验学习成就感。评价中的“肯定”足以取代小结,但评价并不止于此,还要廓清困惑,提出继续探究的思路或方向,引导学生继续把学习引向深入。因此,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评价都要远远高于小结。
  但是,从以学科为中心的体系下走出来的教师,往往只擅长讲授,而不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不擅长问题引导。他们习惯主宰课堂,宣告“绝对真理”,好像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似的。教师往往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去取代生生互动,使协作探究流于形式。当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往往不去引导学生“质疑-阐释”,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
  总之,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思维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无法真正认真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浮在表面,达不到深度学习的要求。因此,当学生完成了翻转课堂的前一半时,教师往往在后一半卡壳。
  毫无疑问,教师需要“转型”,即从传统的演员型教师转变成为能够点化学生智慧的导演型教师,才能完成翻转课堂的后一半——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无论教师过去如何优秀,如果继续过去的“优秀”,那么,“翻转”一定翻不过去。
  因此,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实现“转型”,关键在于教师“挑战自我”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6: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6 16:35 编辑

“微课程评优”任重而道远 (2014-09-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19q.html
       应《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编辑部主任樊绮要求,NOC各赛项裁判长要完成一篇作业。当时研究微课程教学法处于阶段性紧张进行中,只是就编辑提问作了问答。末了,还撂下个题目请小樊妙手赐名。在此深表谢意!
       全文如下:
       Q:微课是当前的热点话题,NOC微课程评优赛项作为新设立的赛项,此赛项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微课有什么异同?
       A:微课程评优是2013年下半年列入NOC2014年赛项的。去年11月23日,我们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概念。“第三条道路”的概念,反映了NOC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宗旨,以及与一般的“微课”与“微课程”的质的差异。
       2012年,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中小学的传播,“微课”与“微课程”这两个词渐渐地热了起来。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启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其作品为教学视频,我们称之为第一条道路。2013年5月至7月,中国学习与发展联席会等三家创意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其作品也是教学视频,我们称之为第二条道路。
       NOC微课程评优要走真正的微课程之路。它不主张走建好资源吆喝教师使用的路线,而是立足于课程论视域,主张走遵循学习内在要求开发教学视频的路线。因此,微课程评优把教学视频纳入微课程范畴,提出了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和教学视频(即“微课”)两大模块融为一体的微课程评优,即第三条道路,今后还将逐步扩展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领域,构成完整的微课程评优体系。可以说,微课程评优是在反思第一条道路与第二条道路的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与2008年创立的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一样,微课程评优走的是科研引导竞赛、竞赛促进教师发展的道路,其理论依据是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教学视频,即“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教师与学生在三大模块中的角色行为表现为“导学一体”。自主学习任务单是三大模块中的灵魂,“微课”是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很明显,“微课”的开发要以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为依据,即根据学习需求决定如何开发“微课”,而不是先期开发好资源吆喝教师、学生使用。这是微课程评优中的“微课观”与一般“微课观”的最大区别。
       Q:从此次NOC决赛参赛选手的参赛水平来看,目前广大教师在参与微课的热潮中,有哪些普遍的不足?需要如何提高?
       A:我觉得您首先应该关心的是这次微课程评优有没有成效,其次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脱颖而出的选手大都是那些从事远离“运动”喧嚣的基于冷静思考的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教师,他们深谙翻转课堂之道,精于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虽然也要开发“微课”,但那是积极的冷思考与推进课改的热情所致,而不是迎合头脑发热的潮流。
       本次大赛成果令人欣慰。来自江苏、山东、上海、深圳等地的教师积极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顺便提高了学习成绩。当然,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水平、录制“微课”的水平都出现了一批令人欣慰的作品。之所以令人欣慰,是因为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转型,即从演员型的教师转变成为导演型的点化学生智慧的导师。参赛教师的作品无论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发掘方面,还是“微课”适合可视化学习的可能性来看,都超过了第一条道路和第二条道路的同级别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微课程评优是根据学习需求来开发“微课”,而不是录制好“微课”吆喝别人来使用。
       本次微课程评优也晒出了教师功底不足的问题:
       其一,有的教师不会撰写“达成目标”。这样一种只会写了教案或说了课去教室讲课,不会撰写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的教师,其实就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讲完课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这种模糊教学的质量不能不令人担忧。
       其二,有的教师不会设计“学习任务”,要么填写“目标”一样的假任务,要么抄一堆习题,其教学质量同样不能不令人担忧。一个不会给“达成目标”配上可操作的学习任务的教师,怎么可能保证教学质量?
       其三,有的教师给不出“学习方法建议”。没有方法就意味着盲目蛮干,满堂灌、题海战就是这种混沌状况的现实反映。
       上述三种状况主要不是反映教师不适应新的赛事,而是反映这些教师在传统教学的掩护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职业状态,其结果必然不能“使人昭昭”。这种状况在微课程评优赛项中露出马脚,不仅需要微课程评优赛项关注,更应该引起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层,以及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注意。
       此外,有些教师录制的“微课”要么是技术动作的堆砌,要么是“死视频”配声音,浑然不考虑可视化学习心理。反映出参赛教师不一定了解为什么要录制“微课”,不一定思考好通过“微课”达到什么目的的状况的问题来。这些问题与第一、第二条道路相仿。
       上述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微课”上出现的问题稍作点拨就可以解决。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出现的问题则需要参加培训,创作作品,同伴评价作品与专家点评作品相结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设计水平,最终解决问题。其实,最需要提升的是教师的心理学悟性,但这显然不是微课程评优赛项力所能及的任务。
       Q:结合当前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您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趋势?
       A:全国中小学大都处于录制“微课”层次,鲜有从事微课程实践的。微课程教学法在实践中也刚刚起步,虽然实验搞一个成功一个,但毕竟处于点的状态,而不是面的状态。
       但是,微课程评优赛项一定健康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当年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第一次开赛时,只有42个团队参赛,后来发展到近两百个团队、六百人的规模。如今,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点,每个学期都在扩展,目前,已经从江苏苏州扩展到山东、上海、江西、广东深圳等地,更何况NOC微课程评优赛项的影响,以及微课程教学法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山西、广东、广西、江西、贵州、湖南、吉林、内蒙等地的广泛传播,加上北大国培MOOC课程的影响,我想,微课程评优赛项在明年将迎来更多教师参赛、更优作品问世的局面,应当不会是令人意外的事。
       更何况,微课程评优的理论依据——微课程教学法几乎每个月都在升级,不断助推实践,这也是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实验搞一个成功一个,至今无一失败案例的原因。
       我们的使命是长远的:蚕食“应试教育”的领地,最终将它逐出基础教育,还孩子童年的幸福,还孩子发展的天地,还孩子创造的自由!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让创新型国家无后顾之忧。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6: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6 16:57 编辑

翻转课堂实践、思考与展望          (2014-09-0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v17u.html
  这是一篇答记者问的文章。刊发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8月刊上,副标题是:专访原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
  编者按:自从翻转课堂成为热潮以来,中国教育信息化实践者也大胆地在国内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其中,原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积极地进行翻转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他不仅带领苏州市一些实验学校率先实践着翻转课堂,而且对于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实质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具有自己独特思考的”微课程教学法“,扩展和延伸了翻转课堂的界限。我们特别与金陵馆长对话,请他畅谈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翻转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金馆长,您一直在推动翻转课堂,那么您认为翻转课堂到底翻转了什么呢?到底通过什么步骤实现了学习质量的提升呢?
  金陵:您提的问题非常好,差不多就是我两年来致力于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原因。
  关于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我的理解是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把传统的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在家里,转变成为学习知识主要在家里,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堂。不少人认为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流程,我并不这样认为。我们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关于翻转课堂到底通过什么步骤实现了学习质量的提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信息技术为人性化学习理论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汗(Salman Khan)创造了通过动态的短视频引导视觉注意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需要停下来思考或者做学习笔记的时候,可以暂停;看过之后仍然有困惑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直到理解为止。可以说,翻转课堂救活了布卢姆的“精熟学习理论”(Mastery Learning,国内有学者译为“掌握学习理论”)。另一个方面,教师在“翻转”了的课堂上及时发现学有困惑的学生,并立即给予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可以说,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教育理念和人性化学习理论,有利于提升学习质量。这是萨尔曼•汗对于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贡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觉得翻转课堂实施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点在哪里呢?
金陵:翻转课堂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和最重要的关键点是人性化学习理论。这个理论是由萨尔曼•汗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发现的。萨尔曼•汗发现,通常学习中有“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It’s usually because they have these Swiss cheese gaps that kept building throughout their foundation)。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专门在网络上检索到了两类瑞士奶酪,发现,其表面的条状花纹与底色之间形成了类似小学数学一一间隔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条状花纹看作是相互联系的知识导航图谱,把一一间隔的底色看作掌握某一项知识内容(我并不认为“知识点”是一个科学概念,稍加分析,就能发现所谓“知识点”就是“考点”的转化形式,强调的是支离破碎的“应试教育”)及其方法所下的功夫,而这些功夫显然是由时间构成的。学生需要在这里停下来,把问题搞透彻,然后才能继续前进。否则的话,不管你得了70分、80分、90分,客观上你漏掉了30分、20分、10分的知识基础。而这些知识基础也许在将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现在的问题在于,不同人掌握同一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亚里斯多德说,最大的不平等就是把不同的学生同等看待。传统班级授课制就是采取了“最大的不平等”、又貌似平等的方法,因此,传统教育不仅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学生打好基础,事实上,传统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不断在滋生着那些没有得到自己建构新知识所必要的学习时间的学困生或曰后进生的土壤。
  萨尔曼•发现了人性化学习理论,并把人性化学习划分为两大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方面让学生在家里有一个自定进度的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事先录制好教学视频,让学生回家去观看。基础好的学生往往只要观看一遍就可以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则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倒回去观看视频,直至较好地掌握。当第二天进入课堂学习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已经站在差不多同样的基础上,这个时候进行内化或拓展的活动,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在翻转课堂条件下,时间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常量,而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变量。掌握程度不再是学习过程中的变量,而是一个基于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而必然发生的常量。
  人性化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学习管理平台或巡视,及时发现学有困惑的学生,并立即介入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
  毫无疑义,人性化学习的两个方面都有利于提高学习绩效。人性化学习改变了教师对孩子潜能的认识。江苏省苏州市参加实验的教师惊喜地发现,原来以为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最大问题,现在发现,学生都能够很好的自主学习,最大的挑战来自教师要从“演”完“剧本”的讲授型教师,转而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成为导演型的、能够点化学生智慧的导师。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目前教育整体偏向功利化和灌输式教学情况下,翻转课堂能否在实践中真正推行下去呢?是否会变为点缀型的研究?
  金陵: 翻转课堂实验正在稳步发展。在每一个条件成熟的学校、学科,我们都在积极地实验、推进。要知道,期望一个行政命令就“推行下去”是行不通的。著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者、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顾泠元先生谈到教育改革时曾经说过:教改实验一搞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其实,说的是教育改革需要一定的条件。但是,“推广”往往是无视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条件,容易导致失败。
  如果说,翻转课堂在美国这个师生都熟悉自主学习、项目学习的国家,推广起来不会有很大的难度。那么,在中国只能通过实验逐步推进。因为,我们的教师已经熟悉了演完自己的脚本的教学,这是最简单、最不负责任、因而最没有效率的教学。马上让他们全部转型,即从演员型教师转向导演型教师,是有难度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
  当然,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一旦实验取得实效,就会稳步扩展。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2013年9月1日开始,在六年级语文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发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明显提升,梳理文本、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口头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顺便把学习成绩也提高上去了。本学期,该校把翻转课堂实验扩展到数学学科,并且计划下个学期扩展到科学与英语学科,反映出翻转课堂在实验中发展的趋势。
  课程改革多少年过去了,“最后一公里”还没有走完。所以,我不奢望“行政推动”把所有的学校都“推”翻转了,重要的在于效益,在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急于求成,往往遭至失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当前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呢?
  金陵:翻转课堂实验中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大家都会谈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从实践的角度而言,转变观念易于转变行为。长期以来,教师在从事演剧本式的教学中,养成了关心自己表现的习惯,这才是翻转课堂与教师转型中最大的绊脚石。一旦教师发现“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好处,发现动态教学视频的好处,发现协作探究的好处,又认清了“学习金字塔”中效率最差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的话,教师是愿意探索转型的道路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您提出来微课程教学法,这与翻转课堂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呢?
  金陵: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的产物。其理念来自萨尔曼•汗的“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理论。根据我国中小学实际,我们又从中引申出了“信息化教学前移”的理念,通过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录制教学视频,把信息化学习前移到学生家里,让学生在家里完成以往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学习。在课堂里,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参与式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和拓展能力。这样,不正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翻转吗?
  至于为什么要提出微课程教学法,这是参加实验的教师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激励着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事变革传统教育、实现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的具有美好前景的探索的自然结果。
  2013年6月,我们在昆山市教育局教育技术室的支持下,在朝阳小学开始了第一次翻转课堂实验。实验的最大收获是,研究表明,我们的学生都是会自主学习的。这打破了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最大的困难是“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陈旧观念。其次,发现教师不太善于组织协作探究,不太善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不太善于类似于苏格拉底诘问法、助产术式的问题引导法——这也是实验的成果——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努力把实验继续推向前进的方向。
  2013年7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变传统教学设计为设计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变课件制作为提供包括录制微型教学视频在内的配套学习资源。形成了后来微课程教学法中的两大模块。
  把朝阳小学开课、网络教研团队竞赛项目、培本实验小学的实践融为一体思考,坚定了我们认为学生能够在家里掌握平常由教师在课堂里传授的学习内容的信念。这个时候,课堂教学该怎么办?显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材料之后,课堂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样再去传授一遍了,必须进行教学方式创新。由于自主学习任务单模块与配套学习资源模块都具有“导学一体”的鲜明特色,那么,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否具有这种特性呢?
  山东省昌乐一中生物教师张伟的实验成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型。张伟老师把课堂作业、协作探究、课堂“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巧妙地融为一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学生质疑、阐述结束,还有问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教师的导师作用开始显现。张伟不是去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也不去告诫应该怎样怎样,而是一个一个地抛出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改、完善自己的认识,直到问题全部解决。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也叫“助产术”。可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导”的过程,说明我们的教师完全有能力担当导演型教师的角色。此外,我们看到,翻转课堂之后教师的作用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张伟老师的实践,为微课程教学法完成“导学一体”体系提供了原型。
  微课程教学法从课程论出发,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了。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被划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教师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自主学习任务单,开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开始了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的进程。在这个阶段,学生与教师并不在同一时空。他们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从事自主学习,碰到困难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师提供的其他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完全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这个阶段的两个模块的学习都表现出“导学一体”的鲜明特征。
  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阶段,师生同处一个时空,学生接受检测,完成进阶作业,开展协作探究,开展展示-质疑-阐释一体化活动,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问题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充分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江苏省苏州市中小学教师的微课程教学法实践表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习成绩也得到提高。

  备注:本文刊发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8月刊P17-19。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17: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7 15:30 编辑

这是金陵老师的三篇文章,个人认为也是金老师的独门绝技之一。江苏和福建后来的微课大赛大都要求有学习单、微设计等。
话说“自主学习任务单” (2014-06-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fnh1.html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2014-07-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ux9z.html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2014-07-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uxxo.html


话说“自主学习任务单” (2014-06-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fnh1.html
  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为基本模式,以“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任务单模块”是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包括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根据“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引发的必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是“自主学习任务单模块”中的第一步功。“任务单”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与达成学习目标的可能性,也影响着如何选择混合式学习的最优化方案,以及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策略。
  何为自主学习任务单呢?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因此,当教师启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开启了教师职能“转型”的大门。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过程是充分发挥教师领导才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哪些问题、可以提供哪些方法帮助学生使自主学习更有效、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如何与在家自主学习相衔接,等等。使用自主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并不是淡化了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作用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从结构上来看,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指南。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
  第二部分: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教师关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驾驭、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方法的渗透、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等,都会在任务设计中呈现出来。好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之后,就能达成目标,即达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理想的任务,或者达不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因为学生无法操作而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第三部分:困惑与建议。这个栏目是为学生反馈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或者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而设置的。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地理教师马莉莉在实验中发现,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而且变得愿意提问题了,在“困惑与建议”中提出了不乏有深度的问题,表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当然,问题的提出还促进了教学相长。
  “任务单”结构分析更加清晰地显示: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质量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与达成学习目标的可能性,也会影响微课等配套学习资源采用的类型,还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策略。因此,“任务单”不仅在“自主学习任务单模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统驭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的灵魂作用。
  虽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模块”中,教师退到了自主学习的后台——前台让给了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但是,正因为教师从前台“撤退”,才确立起“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使教师开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指导者),为正在探索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的教师打开了迈向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现实的“转型”之门。

备注:此文系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6月刊撰写的专栏稿,刊登在该刊P22。7月刊专栏文题为“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一)”,敬请关注。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一) (2014-07-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ux9z.html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这要从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的结构说起。“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
  一、学习指南
  1.学习指南概述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同时,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2.学习指南设计要求
  ⑴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在去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网络教研团队竞赛项目中,用“版本+年级+学科名+册+内容名”表示。学校使用时,一般以标明年级、班级、学科、(上、下)册、学习主题为好。
  ⑵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唐建华老师在题为“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复习”的“任务单”中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须达成的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这个“达成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这里需要提示的是:达成目标不是一个变量要求,而是一个常量要求。要求学生在家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直到掌握学习材料,达到达成目标规定的要求。
  “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
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
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
  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主学习任务,要求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使学生对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要求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因此,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⑶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方法建议在微课程教学法中极其重要。能力和方法与知识不同,不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渐渐被遗忘,而是将伴随人一生。
  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一是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悟,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方法,从而涵养出遇到棘手的事情就研究化解的方法的良好习惯,这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相当有益的。此外,实验发现,一些平时完成作业不规范的学生,在使用了“任务单”之后,会按照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建议做得规范了。
  “任务单”中的这个栏目为什么叫做“学习方法建议”?这是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考虑。一般来说,学生愿意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但是,并不排除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⑷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课堂学习形式就是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以后,学习前移到家里,处于没有监督的环境里。这个时候,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否具有重要性、趣味性或人性化,就显得很重要。通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的关联度,从而主动投入自主学习。
  因此,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很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如何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二) (2014-07-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2uxxo.html
  二、学习任务
  1.学习任务概述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除了“学习方法建议”的指导之外,主要依靠“学习任务”来保证。
  2. 学习任务设计要求
  ⑴必须满足达成目标的要求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以便学生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就能清晰了解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要把达成目标落到实处,就要靠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达到“只要学生完成任务就达成目标”的程度。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以往教师讲课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⑵必须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
  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是任务设计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指的是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可操作性。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自主学习无从下手。二是培养基于理解的举一反三能力。问题往往反映概念、原理、方法,从解决问题入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和掌握方法,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完成其他各类习题(概念、原理、方法蕴藏其中)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文科的问题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学习材料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结构化思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学习材料。二是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从细节分析入手,理解学习材料。两者相结合,就能使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把问题与操作性任务结合起来考虑。有时候,操作性的任务比例应该大于问题。
  ⑶必须考虑知识点的覆盖面与权重
  任务设计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兼顾教学重点、难点和一般知识点的覆盖面。二是考虑知识点之间的权重。对于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来说,很可能需要分解为数个问题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其他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般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⑷提供方便的资源链接
  提供方便的资源链接,指的是在学习任务等栏目中,在学习者最需要的地方,做好显著的链接标志,并做好链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路径。链接包括教师提供的资源网站链接,也包括配套微视频(微课)的链接。如果没有配套的个人学习空间(平台),建议与“任务单”一起打包,方便学生学习。
  ⑸设计适当的“练练手”
  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概念、原理之后,可以提供几个与“任务”难度相当的题目让学生练练手,使其印证自主学习成效,获取学习成就感。这个程序是必要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激励他们主动求索,并在求索中继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为身心健康和学业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任务设计中最糟糕的是,直接把普通习题搬到“任务”里。把任务变习题的危害在于,习题与问题不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做习题不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因为不利于学生搞清概念、原理、方法。这时候做题,做一个会一个,没做到的题目就不会。实际上是把工业时代训练“熟练工”的方法代替信息时代思维发展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如果习题过多就更加糟糕。曾经有老师给出的正反两页A3纸习题,形成题海战。结果学生根本做不完,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评都没评完,更加达不到微课程教学法要求的内化知识和拓展能力高度。
  三、困惑与建议
  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故不赘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21: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泠沅http://baike.baidu.com/view/311804.htm
顾泠沅,1944年生,江苏吴江人。1967年结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
历任上海市青浦县莲盛中学教师,青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教研室主任、副校长,全国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及全国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的多种职务。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长达十五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组织教改实验小组。根据农村教育实际,有效地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撰有《改革数学教学的一项实验研究》、《教学经验的筛选方法》等文。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名言
编辑

●工作了一天,晚上还在挑灯夜战。有人问我:干嘛要把弦绷得这么紧?我的回答是:一定要抓住今夜,因为明天从今夜开始。
●我提出了“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即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我的一生得益于三位名师的指点:苏步青教授严谨的治学风格,刘佛年教授民主宽容的大家风范和吕型伟教授实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一定要学点教育史,要弄清各种教育流派源头与流变的关系,要超越前人,一定要知道巨人是谁,巨人的肩膀在哪里?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应是最有权威的未来学家。未来分为两半,一半是今天的延续,另一半要靠理智的雕琢。
●我有两句话,第一句:教师事关重大;第二句: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这个课堂既是教学的小课堂,也是整个社会的大课堂。
●现在社会上都在关注如何办好一所好学校。其实套用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有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批好老师,那一所好学校就办成了。
●如果说过去的校长以教学质量为他的责任的话,那么现在的校长的职责有两条,还应把教师的发展作为他的职责。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5: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2-27 20:58 编辑

这篇短论文是投给第十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的,反映了2年来微课程实践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有所裨益。

微课程教学法: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fjmh.html

The Teaching-Method about Micro-Course: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On Flipped the Classroom
  【摘要】文章从研究微课程的概念与结构出发,提出了“微课程教学法”的概念,从分析心理学意义的“一对一效应”入手,构建起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含微视频)、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体系,为破解翻转课堂难题,探索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的道路,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借鉴。
  【關鍵字】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eaching methods of using flipped the classroom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researched the concepts and structure of micro-course. W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micro-course teaching method. It has three aspects: 1) independent study tasks; 2)supporting resources containing micro-video and 3) innovated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psychological stand point, this effect may very likely the result of one on one teaching.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is the integration of guiding and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provide problem-solving methods for teachers to explore ways of transforming teacher’s role from an “actor” to a “director”. Finally, w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cultivat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words: micro-course, teaching-method, flipp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背景下中小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产物。是有关微课程的属性、概念、研究对象、教学理念、教学模块、教学方式、开发方法、评价与测量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的属性、研究对象、概念和结构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的概念应当从翻转课堂实验中呈现出来的微课程属性中和合适的研究对象中提炼出来。
  (一)微课程的属性和研究对象
  翻转课堂实验发现,微课程具有课程属性、时代属性、技术属性和资源属性等四个基本属性[1]。微课程的研究对象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好。因为单位课时教学活动是构成课程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有着明显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便于考察学习绩效。
  (二)微课程的概念和结构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其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紧密相关。
  微课程的结构由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组成。



图一:微课程基本结构[2]
  在三大模块中,“任务单”和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教师设计“任务单”,实际上是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教师制作“微课”,实际上是制作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学件。因此,两大模块在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标志着“演员型教师”开始向“导演型教师”转型。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自主学习之后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必然选择。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方式能否创新。
二、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
  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来自萨尔曼•汗的“用视频再造教育”[3]、人性化学习[4]理论,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信息化教学前移”[5]。
  (一)“用视频再造教育”理念
  萨尔曼∙汗创造了网络视频学习新形式,他制作的视频没有讲课人出现,但是牢牢抓住视觉感应与思维关联的特性,以点、线的移动配合声音引导思维,并且渗透趣味性、学科方法和哲学思考。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即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随意地暂停、倒退、重复和快进。
  (二)人性化学习理念
  萨尔曼∙汗发现:“通常学习中有‘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It′s usually because they have these Swiss cheese gaps that kept building throughout their foundation)[6]。问题是,不同的学生通过“间隙”(完成知识内化)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传统教学只管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会导致困惑并不断叠加,形成“学困生”。
  人性化学习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让学生在家中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学习进度,根据需要暂停、倒退、重复和快进。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获得重温[7]。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绩效。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做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或学习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学有困惑的学生,并立即介入,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从而解决“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讲课[8]所造成的问题,
  “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原理的发现,是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对当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它突破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束缚,突显提升学习绩效的价值,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遍全球,被比尔∙盖茨称之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9]。
  (三)“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及其心理学效应理论
  “信息化教学前移”指把原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前移到学生在家里,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教学方式,相当于把教师请回了家。这种“前移”只要不到10分钟的微视频就能完成,是因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一对一效应”[10]。
  研究表明,通常教师为缺课学生补课,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原因在于:一对一的补课中,学生态度特别诚恳,受环境干扰最少,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教学效率特别高。这就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一对一效应”。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实验具有“人机一对一”特征,当“人机一对一”学习材料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趣味性或其它吸引学生关注因素的时候,就能产生面对面的“一对一效应”。
  由于“人机一对一”采用5-10分钟的微视频,微视频录制完毕就可以观看检查,相当于为教师准备了一个移动微格教室,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修改微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讲课失误造成的误导,以及口头禅、不小心造成的停顿等不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一并解决,最终成品非常精炼,既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又足以容纳平时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的实验表明,只要学习资源(包括“任务单”与微视频)设计得好,学生在从事“人机一对一”学习时,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无论一个或者数个知识点,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微课程教学法定义及其划分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两个阶段的意义
  (一)微课程教学法定义
  微课程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11]。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基本模式,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二)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两个阶段的划分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可以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12]。由此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翻转课堂的框架。如图二所示:

图二: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两个阶段
  (三)两个阶段划分的意义
  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按照“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视频的帮助,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保证学习目标清晰、又有个性化学习所需的时间掌握学习内容,过好“瑞士奶酪”式的“间隙”。
  进入课内教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内容,大致站在相同基础上。这个时候,“先学后教”已经没有意义,需要的是“导”,即引导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此时,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成为微课程教学法研究的重点。
四、三大模块、导学一体: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程教学法的任务是: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教学模式(见图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教师智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图三: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翻转课堂模型[13]
  (一)“任务单”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任务单”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问题与建议”等三个部分。
  “任务单”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教学目标,明了学习途径与方法,并借助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源(含“微课”)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在“任务单”模块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开始“转型”,成为隐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二)“配套学习资源”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教师需要提供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
  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或者阅读、分析其它由教师提供的配套学习资源来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
  在“配套学习资源”模块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隐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模块中的“导学一体”
  由于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任务单”和“微课”在家从事自主学习,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相关学习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没有了“教”的必要,而应当以内化和拓展为核心展开,进行教学方式创新。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主要包括检测、作业、协作、展示等四个方面。检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当堂检测自主学习成效,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同时发现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检测基础上的进阶学习,是内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来说,作业还应广义地包括实验操作和探究。协作:对于进阶作业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和课程实验项目,借助于协作学习激发智慧、内化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养成平等讨论习惯、熟悉沟通技巧等。展示:展示是高效学习的策略,可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学习绩效,不再是“作秀”的工具。



图四:不同指导方式下学习24小时后学习材料的平均保持率
  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这个模块中,师生同处于一个学习空间,内化和拓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仍然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把学习引向深入的帮助者与指导者。
五、“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学生将在“任务单”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将根据“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开发“微课”或提供其他教学资源。因此,“任务单”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具有“灵魂”的意义。
  (二)微课及其类型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录制“微课”必须高度重视其逻辑性、合理性、趣味性、科学性、视觉传达的有效性,以及支持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目前,“微课”已发展形成五大门类: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操作示范类、习题讲解类、虚拟面批类。此外,游戏学习类作为一个探索中的大类,正在酝酿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微课”制作形式,取决于对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理解,即采用系统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决定选用何种录制方式。
  1.课程精讲类
  课程精讲类“微课”是以学科知识讲授或习题讲解为特点的微型教学视频。其特点是把相关知识点用精炼的语言讲授,要求思维逻辑严谨,没有语言上的瑕疵和技术上的不流畅。
  2.实验探究类
  实验探究类“微课”一般以录像的方式记录教师所作的实验操作,并辅以观察记录表格或实验报告。
  3.操作示范类
  操作示范类“微课”是用录像为主的记录教师示范、讲解与操作过程的教学视频,一般用于劳技课程,如编结、书法,以及语文学科的查字典方法等。
  操作示范类“微课”在制作方式方面与实验探究类“微课”相似,但是,除了录像之外,还可以用动画等形式展示。此外,操作示范类“微课”一般不需要提出探究主题,也不需要学生做实验报告。
  4.虚拟面批类
  虚拟面批类“微课”是教师将学生练习本、试卷上出现的典型错误搜集起来,制作成为模拟面批讲解的教学视频。录制虚拟面批类“微课”,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方法,给出类似习题供学生思考。
  制作“微课”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视听认知心理学、视音频技术和艺术修养,否则仅有教学视频的形,没有可视化教学的神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
六、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及其评价
  (一)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最具有突破意义的模块。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进入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模块,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内化和拓展。
  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检测、作业、协作、展示四个基本环节或步骤。
  (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评价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评价,有必要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转向评价教师策划、组织、引导的能力。有四个问题要注意:是否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作业是否具有进阶意义;协作探究项目是否能使学生在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评价、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获得发展;教师是否善于问题引导等。
初步成效
  江苏昆山朝阳小学、培本实小,苏州新区阳山实验初中、新区二中、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文萃小学、胜浦实小等学校的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验,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效果都比较好。
  从现场看,课堂教学检测气氛热烈,新授课像是复习课。证明“任务单”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
  昆山培本实小的实验数据很有说服力。该校六年级四个班级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期中考试因没有复习,成绩曾落后于对照班(对照班照例强化复习)。期末考试前所有班级正常复习,实验班成绩全面超过对照班。



图五:昆山培本实小六年级语文期中期末平均分对照表


图六:昆山培本实小六年级语文期中期末优秀率对照表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地理教师陆纪燕在翻转课堂实验之后所做“是否希望推行翻转课堂”的调研表明,大多数学生欢迎翻转课堂教学:


班级人数
希望翻转
不希望翻转
无所谓
44
39
3
2
  究其原因:学生能够在翻转课堂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教师普遍为学生能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感到高兴,为自己能够突破原有教学方式、在协作学习中进行问题引导的尝试兴奋不已。这表明教师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从“演员”向“导演”的转型。
结论標題
  “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翻转课堂实验表明:微课程教学法对于破解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难题,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探索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型的道路,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致謝
  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得到昆山市朝阳小学、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苏州新区阳山实验学校、苏州市新草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昆山市教育技术室、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与信息中心、虎丘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留美学者朱卫国为英文摘要作了修改。谨表谢忱!
REFERENCES
[1][2][11][12][13] Ling Jin , Constructing The Didactics on Micro-Course of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Vol. 176, pp.5-10, Dec. 2013 (In Chinese).
[3][6][7][8][9]Salman Khan, The Founder of the Khan Academy: Recycling  Education with Video[EB/OL]. http://v.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 (In Chinese).
[4]Ling Jin , On the Thinking of the Comparison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n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uyin Xu and Muxiong Huang, Eds. Pres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Jan.2013, pp. 58–63 (In Chinese).
[5][10]Ling Jin , Big Data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321, pp.8-13, Oct. 2013(In Chinese).
在第十八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的发言(PP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ffd0.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3 00:41 , Processed in 0.1094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