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7|回复: 0

[其他资源] 转 贴 中国四大高原民歌的地理环境背景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1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四大高原民歌的地理环境背景研究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YSJY201009090.htm
【内容摘要】: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往往都有一个广阔的自然和文化背景,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心理素质以及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在不同地域建立了与其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地域文化,民歌就是这种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我国四大高原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流传的民歌也各具特色。文章选择四大高原,研究当地民歌特色形成的地理背景,从而说明地理环境决定着人们的劳动方式、经济生活、文化娱乐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民歌 四大高原 地理环境


      民歌是民间歌曲的简称,广泛流传在民间,属于民族音乐中的民间音乐范畴,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音乐品种,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曲调优美、内容丰富,从民族历史到各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从各种劳动生活到家庭、婚姻和爱情生活,从各民族的风俗到宗教信仰,这些内容在不同民族的民歌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的文化生活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歌。民歌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地理环境无疑具有基础性的潜在影响力,尤其以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等因素对民歌的影响最大。中国四大高原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各异,在这里生活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劳动习惯,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了不同的高原民歌。一、四大高原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一级阶梯上,平均海拔高度4000—5000米,面积为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行政区划包括青海和西藏及甘肃、新疆、四川、云南的部分。其余三个高原均位于二级阶梯上,自北向南依次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西起马鬃山,东至大兴安岭西麓,北与蒙古高原相连,南至阴山,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000—1200米,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地形单调,以草原为主,在四大高原中有其独特的风格。行政上包括整个内蒙古自治区。      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南至秦岭、伏牛山,北以恒山、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平均海拔10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包括山西的全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地貌发育最典型、形态最特殊的区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南部,范围包括哀牢山以东、雪峰山以西、大娄山以南、广西北部山地以北的地区,是横断山地向东部低山过渡的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平均海拔高度1000—2000米,面积68万平方公里。行政上包括贵州全部、云南大部、桂西北、川西南、川东南、鄂西南、湘西武陵山地等广大地区。民歌形成源远流长,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民歌形成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方面进行探讨。二、四大高原的地理环境1.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表现为气温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干湿季分明等特征。年均温除高原东南部的谷地较高外,大都低于5℃,藏北高原和山脉上部均在0℃以下。不少地方绝对日温差可达30℃以上,因此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其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高原气候特色。青藏高原降水总体分布从东南向西北由多变少,大部地区年降水量在50—900毫米之间。5—9月为湿季,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高原辐射强,对流旺盛,经常出现雷暴和冰雹天气,常出现大风。    这样的气候特色自然植被矮小,形成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场、草原草场、沼泽草场和荒漠草场。丰富的草场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青藏高原海拔高峻、气势雄伟。高原上绵亘着多条山脉,构成高原地貌骨架。许多山脉耸立于雪线之上,高达6000—8000米,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位于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上。山脉之间展布着辽阔的高原面,湖泊星罗棋布,并有众多的内外流水系分布,形成平行岭谷紧密排列的格局,岭上冰川分布广阔,山间谷地平坦宽阔,高原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进入高原,处处可以感受到雪域高原的景致。    青藏高原景观主要为寒漠、高山草甸、草原景观。海拔4500米以上只宜放牧,西部、中部山岭之间的大部分河谷地带较为宽阔,地势高,降水少,分布为高山草甸、草原,形成高原优良牧场,属于牧区;只有东部、南部海拔4000米以下的小部分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段,可以进行农业耕作,种植耐寒作物,属于农耕区。    青藏高原离太阳最近,有最洁净、最湛蓝的天空,有最妩媚的日光、月光和星光。这天空、光芒都蕴含着博大、崇高、神奇和坚韧。这里是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藏族占当地人口的90%左右。另外还有彝族、回族、傈僳族、羌族、土族等。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中深深地打上了高原的烙印。这里人烟稀少,面对辽阔的、近乎与世隔绝的大地,藏族同胞产生了富于浪漫气息的想象力,形成了纯真、散漫、坦荡、豁达的民风。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磨练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特的藏传佛教,对藏族同胞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雪域高原上,散布着巍峨辉煌的庙宇与虔诚开朗的藏民,这更加增添了青藏高原的神秘。2.内蒙古高原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内蒙古高原在四大高原中纬度最高,因纬度偏北,海拔较高,且位居内陆,形成中温带半干旱为主的气候。气温比较低,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递减,由500mm减至150mm以下,从气温和降水状况看非常适宜草本植物生长。内蒙古高原地貌结构简单,地表起伏和缓。高原面宽广坦荡,没有绵延的山脉。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东北部的呼伦贝尔高原,海拔600—700米,沼泽湿地广布。中部的锡林郭勒高原,宽广平坦,分布有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向西的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高原,地貌结构简单,自阴山向北呈阶梯状下降,海拔为900—1300米,嵌入高原的河谷、湖盆和洼地,蒙语称为“塔拉”(即平原之意)。内蒙古高原天然草地面积大,类型多,以草原植被为主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原牧区。在高原的主体,自东向西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景观,其中,典型草原面积最大。在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地区,属于牧区与农耕区的结合部,即半农半牧区。      蒙古高原的居民以蒙古族为主,另外还有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民族。蒙古族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草原游牧民族,至今仍保持着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主要从事传统的畜牧业,长期过着居穹庐、食肉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人脱离畜牧业,筑屋而居,从事农耕业。蒙古高原的统一促进了蒙古文化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其音乐形式,如草原牧歌、叙事歌曲、赞歌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逐渐占据主导。由于草原地广、交通相对闭塞、路途遥远,妇女出嫁后难以回到娘家,也产生很多动人的离别和思乡曲。3.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黄土高原位于中纬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季节性变化大,一般集中在夏季,春季经常出现旱灾。      黄土高原的景观,用“千沟万壑”来形容恰如其分。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黄土高原就是这样一个由厚厚的黄土覆盖着且地势凹凸不平的高原。高原上塬、梁、峁地貌发育完全,这些均是黄土高原多年来经受风蚀和流水冲蚀的产物。按地貌形成和自然特征的差异可分为:六盘山以西的陇中盆地,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的陇东陕北高原,渭河地堑平原,山西高原。黄土高原属于农耕区。     黄土高原天然的景观应该是西部为干草原、东部为森林草原。但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垦殖面积越来越大,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农、牧业交汇,以农业为主的景观。     黄土高原是华夏文化的摇篮。黄土高原处于东部森林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区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农耕文化圈与畜牧文化圈嬗替的区域。尤其在黄土高原北部就形成了南北多民族的杂居区。黄土高原的多民族长期共存,随着战争和环境的变迁互有消长。到明朝行政上实行“盐引”制,盐商就地雇工种粮,农业开垦在黄土高原北部盛起。清朝,人口倍增,农耕地向草原、灌丛发展,畜牧民族被迫退至阴山以北和西部的荒漠区。解放后,实行“以粮为纲”,强调牧区粮食自给,黄土高原以畜为主的居民几乎不复存在。同时,水土流失更加严重,草原退化不断加速。目前,黄土高原居民以汉族为主,汉族是一个农耕历史悠久的民族。4.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云贵高原位于北纬23°—3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但季节差异较大。尤其是云南,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由于地形的作用,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云贵高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大,95%以上的区域为山地、丘陵和高原,是个崎岖多山的高原,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有盆地出现,盆地内部地面平坦,土层深厚,宜于耕种,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相当普遍,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峰林、峰丛和洼地占区域面积的1/2,地形破碎,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非常恰当。     云贵高原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民族构成最复杂的地区,有20多个不同的民族居住在这里。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特征明显。民族构成以壮族、苗族、布依族、彝族、傣族、白族、土家族为多,其次有仡佬族、侗族、回族、哈尼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等。地势的崎岖、山地的封闭,交通不畅,不同民族居于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山间,几乎没有联系,正所谓“闻得鸡犬声,老死不相往来”,因而也形成云贵高原不同层次的古老的文化特征。很多民族甚至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三、四大高原的民歌特点1.青藏高原的民歌     解放以前,高原牧区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过着一种季节性迁徙放牧的生活。牦牛是其代表性饲养牲畜。牧民常年在外放牧,赶着成百只牲畜,沿着河谷,寻找牧草最茂盛的地方。由于人烟稀少,经常是几十里之内见不到一个人,放牧者便以唱歌来打发寂寞的时光,随心所欲地、完全受情绪支配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歌唱高原、歌唱生活、歌唱雪山,唱出了一支支舒展辽阔、感情细腻的民歌,藏语称为“鲁”。    “鲁”类民歌不伴有舞蹈动作,因而节奏较为自由,包括卓鲁(牧歌)、哩鲁(山歌)、昌鲁(酒歌)、达鲁(箭歌)、戛鲁(情歌)、夏窝鲁(苦歌)等。其中牧歌最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多为五声羽调式,音区较高,常用散板,音调深沉而又开阔,处处体现出青藏高原海拔高峻的特色。其他高原也有自己的牧歌,虽在音乐结构和风格上都有共同之处,但藏族牧歌曲调更加高亢、开朗。加上高原河谷两边高山的环绕,歌声在山间回旋、跌宕,久久不能平息。     牧区民歌的原始风味保留得相当充分。这是因为牧业民族与农业民族不同,农业民族在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内有了驾驭自然的能力,可以主动地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而牧业民族还缺乏这种能力,必须奋勇和大自然的侵扰抗争,用生命的野性对抗自然野性,这种野性生动地刻录在民歌中。而且自古以来,青藏高原交通闭塞,同其他地区的来往甚少,民歌中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风格,被一直保留下来。可以说,牧民的民歌就是自我情感的宣泄、外化和自我生命的激励、张扬、观照。     高原上,农作区面积比例很小,民歌特色也有一定的变化。与牧区人民比较,农作区人民的生活相对比较稳定、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歌中有很大部分是劳动歌曲,边劳动边唱,或者在晚上,人们围在篝火旁休息时,歌唱自己的劳动生活。歌曲音调较为平缓,结构也较为匀称,正是他们有节奏的生活的反映,藏语称为“谐”。    “谐”类民歌伴有舞蹈动作,因此大多节奏较为规整。包括果谐(圆圈舞)、堆谐(踢踏舞)、夏姆谐(弦子舞)、莱谐(劳动歌舞)、囊玛(室内)等。有的舒缓,反映爱情生活;有的热情,表达节日欢乐。     现代歌坛被人们广为流传吟唱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和《天路》等歌曲,正是藏族民歌风格的新作,充分体现了藏族民歌的特色。2.内蒙古高原的民歌     蒙古族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的民歌和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民歌风格迥异。内蒙古高原地域深长宽阔,没有山脉阻挡,一望无际,由此奠定了蒙古族民歌基调,宽广而辽阔,悠长而深远。草原上的景色是优美的,蓝蓝的天空,雪白的云彩,成群的牛羊,辽阔的绿悠悠的草地,奔驰的骏马……再加上四时更迭、气象的阴晴变化,配上风霜雨露,景色更会变幻出千姿百态来。牧民们每天都享受着这一切自然的胜景,领略一切自然的风光,朝朝夕夕陶醉在自然的美色中。他们骑在马背上,用歌的冲动来表达对自然界美妙而模糊的意念,他们歌唱蓝天、白云、草原,歌唱骏马、羊群,歌唱能够歌唱的一切事物。歌曲的唱腔一般都是高亢的长调,有时加有吆喝腔。一声呼唤,歌声仿佛是从九霄云头泻下,清越嘹亮,在草原上空萦回飘荡。当然,这种歌曲主要是牧民在放牧时演唱的,称为“长调”。     长调歌曲节奏自由,在延长音中连续的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而且旋律中有向下三度或回度的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新的马头琴声,无不表现出草原的辽阔,牧民愉快的心情。由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是蒙古族民歌风格的佳作。     多年的草原生活铸就了蒙古人粗犷、豪放的情怀。在祝酒歌中,这种野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歌曲中经常有粗犷的吆喝声,比如,有些歌曲中反复出现“嗨嗨”的呼叫,而且采用众人齐声高歌的形式,更增强了气势。     草原的半农半牧区,逐渐有了山的阻挡和小的沟谷的分割,西部地区风蚀地貌趋于明显。在这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比较安定,以耕作打猎为主。那种宽阔、悠长的长调被“短调”民歌所代替,甚至在与黄土高原邻接处,出现了爬山调。短调民歌有劳动歌、狩猎歌,以及一些宴歌、情歌,而且,曲调除了长调民歌的抒情性之外,还带有浓郁的叙事性,著名的《森吉德马》《嘎达梅林》都属此类。     不论在牧区还是在半农半牧区,马对蒙古族人民适应那里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古人民对马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歌中,歌唱骏马;跳舞时,有独特的马舞;就连民族乐器,也是与马有关的马头琴。当欣赏民歌时,只要听到旋律中有马蹄声,那一定是蒙古族的人民在放声高歌了。3.黄土高原的民歌     汉族民歌在音乐特点上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是山歌,主要包括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调”、山西的“山曲”和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的“花儿”。     “信天游”音域宽广,旋律就像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一样,起伏不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气质高亢,感情奔放,演唱多用高腔,常有向上四度的跳进,旋律舒展直敞。歌曲的歌词大多根据已有的曲调,随时会触景生情,采用比、兴的手法即兴填词,如《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脚夫歌》等。     陕北民歌的内容多反映当地人民艰苦、贫穷的生活状况。黄土高原的人民,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着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经常是大旱连年,颗粒无收,于是有了“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就无法解忧愁”的诉苦歌。农民们在黄土地上播种时,经常站在塬头上,对着天空用高腔呼喊,希望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黄土高原上,时常也可听到行路者们边走边唱的声音:“山沟沟,圪坎坎”,感叹着行路的艰辛。爬山调、山曲的旋律起伏更大,音程大跳多,九度以上的直接大跳也非常多见,如《想亲亲想在心眼上》等。    黄土高原的西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流传的民歌,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许多地方是灌溉农业区),由于人民生活习惯的不同,民歌的曲调、内容也发生了系列变化。“花儿”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歌体裁。花儿的音乐与信天游相似,乡土气息浓厚,自由高亢,气息悠长。但花儿的旋律有比较丰富的衬腔,唱腔延绵,在上下句之间常有加腔,如《上去高山望平川》等。    黄土高原上的号子也与自然条件和劳动方式密切相关,曲调丰富,形象鲜明。小调常表现为含蓄、婉转、动听、感人,如《三十里铺》《对花》《送情郎》等,曾一度在黄河沿岸地区广为传唱的《走西口》也是一首典型的小调。明清时代,黄河沿岸的劳动人民,迫于生活的窘迫,男人们纷纷离开家园,闯关东、走西口,谋求生路,女人舍不得他们的丈夫或情人的离开,用歌声道出了内心的表白:“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表现出的感情真挚、朴实、细腻。4.云贵高原的民歌    云贵高原地貌类型丰富,山多、河谷多,几乎每隔一座山、一条谷,就有一种山歌,而且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但他们都是歌唱的民族,见山唱山歌。演唱时以对唱的形式为主,无论是平日或节日里拉歌,还是小伙子姑娘谈恋爱时唱情歌,都会经常看到两座山上拉歌的情景。山歌的开头,往往是长长的引腔,如“喂” 或“哎”,正是由于相隔一条沟或一条谷,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激起感情上的反应,然后再唱主要内容。对唱时,男声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纯朴而爽直,女声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清新婉转,像鸟语花香,如小溪流水。有的为单声部,有的还有多声部。    苗族民歌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两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的飞歌。飞歌音调宽广,旋律起伏较大,广为流传的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即改编自苗族飞歌《毛主席来了》。    侗族民歌主要有大歌、小歌、仪式歌等。大歌是二声部性质的复调歌曲,小歌是结构短小的独唱歌曲。仪式歌往往一唱众和,接近简单的支声复调。    壮族民歌十分丰富,分山歌、小调、习俗歌等。除单声部民歌外,多声部民歌也很丰富,属于民间支声复调性质。    傣族民歌短小精细,优美动听,可分为山歌、礼俗歌、仪式歌等。    白族民歌主要有白族调等,形式多为对唱和独唱,题材非常广泛。    彝族民歌可分为叙事歌、爱情歌、劳动歌等,其中爱情歌最为丰富,旋律柔美抒情,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等。    土家族、纳西族、哈尼族等也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山歌、小调等,      哈尼族民歌旋律还出现变化半音,特色更加鲜明。    云贵高原的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总之,青藏高原的民歌具有跌宕、奔放、欢畅的特色。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民歌宽阔、悠长、沉扬。黄土高原的汉族民歌高亢、奔放、深沉。云贵高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歌具有清新、纯朴、爽直的特色。冼星海曾经说过:“最具有民族性的作品,也最具有世界性。”随着世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增强,中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歌不仅为自己民族所热爱,同时也正在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民歌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环境,民歌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创作真正的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要求艺术家必须首先深入到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深入到不同地理环境中不同民族的生活中,采撷民族文化的真谛,感悟民族文化的本质,才能创作出民族风格浓郁而又富有时代精神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力作。    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永不凋谢的奇葩,将永远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参考文献:[1]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苗晶.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划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3]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M].中国ISBN中心,1991.[5]刘金锁.蒙古族通史[M].民族出版社,1991.[6]云南民族音乐论集[C].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7]孟驰北.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散论[J].文艺评论,1997.[8]任继周.农耕文化圈与畜牧文化圈在黄土高原上的嬗替[C].共同走向科学——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1998.[9]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孙金涛主编.中国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1]江民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注:文字源于网络。本文发表于《ART EDUCATION》 2010.09第104-107页。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3 00:47 , Processed in 0.0825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