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3-30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课的背景、内涵、特征与“三段式”优课设计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0b8be2a0102v4gc.html
一、优课的产生背景
(一)我国微课实践和研究的几个阶段
我国的微课实践和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一个教学环节的实录”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教师学习”为主要目的。这一阶段的研究以佛山的微课征集评审活动为标志。认为微课来源于传统课堂教学视频,虽然没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视频的性质和目的,但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视频“时间长、容量大、重点不突出”的缺陷,从而有利于视频的网络传播与分享。
第二个阶段:仍然以“一人教学环节的实录”为主要内容,但同时以服务于“教师学习”和“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这一阶段以胡铁生的论文《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为标志。文章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 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第三个阶段:以“一个知识的讲解”为主要内容,仅仅以服务于“学生学习”为目的。这一阶段,以汪晓东的论文《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为标志。汪文以基于教学视频的教师学习和转化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衰减现象”为依据,提出放弃“课堂视频片段”,以“讲清一个问题”为主要内容,面向学习者制作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微课。制作方式为:教师事先制作好PPT,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解,然后用录屏软件将PPT播放的过程和讲解的声音同步录制下来,直接生成视频。
第四个阶段:将微课分为两种类型——教学型和学习型,前者以“一个教学环节的实录”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教师学习”为主要目的;后者以“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这一阶段的研究以王奕标的《两类典型微课的比较分析研究》为标志。文章认为, 微课按其用户(教师或学生)和用途(用于教师专业研修或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分为教学型、学习型两类。教学型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一个教学环节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工具,主要用户是教师,适用于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和教学经验交流,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所以又称为“教师微课”。学习型微课是一个知识点的视频学习资源,是一种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新型手段,适用于支持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技能,启迪智慧,所以又称为“学生微课”。教学型和学习型这两类微课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重点从两类微课的目的意义、构成要素、教学设计、教学时间、制作方法和工具、制作技术成本、教学效果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认为教师在微课建设和应用实践中需要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用户和用途,对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制作工具、评价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选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微课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为教师学习服务,到为学生学习服务,再到为分别满足教师学习和学生学习而制作不同类型微课的历程。
(二)我国目前微型教学视频发展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微型教学视的实践和应用已经有四年时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表现在:微课建设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各省、市、区县、学校以及学会、联盟积极开展微课比赛和资源建设计划。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发、征集了一大批微课作品,资源日渐丰富。实践探索、应用与研究日渐丰富,研究成果逐步显现。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并面临一些挑战表现在:认识千差万别,理解五花八门;形式整齐划一,表现比较单调;目的不够明确,动机各不相同;应用普遍较弱,教学创新乏力,等等。下面具体根据具体的微课资源品种进行分析:
表1 几类“教学视频”的比较
特点
佛山微课
李玉平微课程
可汗视频
视频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片段
教学活动的三小研究
讲解一个知识点
制作方式
课堂拍摄
PPT录屏
手写板录屏
服务对象
教师
教师
学生
教学情境
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
一对一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
服务理念
促进资源建设
/教师发展
促进教师发展
促进学生发展
发展优势
资源形式创新
多媒体优势
理念先进
1、“佛山微课”
“佛山微课”起源于佛山市于2010年率先在全国开展的地市级中小学优秀微课资源征集和评审大赛活动及其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了“微课”模式,原本45分钟一节的网上公开课,被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活动以“进一步丰富我市中小学新课程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简称‘微课’)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展示交流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研究成果,提升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探索‘微课’资源的有效应用模式”为宗旨。在后续的几届比赛中,虽然对比赛目的的表述有所变化,但都基本体现“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是享,提升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精神。在佛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下,第一届微课资源制作大赛圆满结束。教师参赛人数近千人,上交作品1700多个。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佛山微课”是过去积累的优秀教学课例(录像课例),经过加工和编辑(如视频的转录、切片、合成、字幕处理等),或对一节课的精彩的、高潮的环节(最精彩部分)进行录像而得到。(2)“佛山微课”既保留公开课例在教学经验借鉴交流,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的作用,又克服课例的局限(如时间长,粒度大,交互少,传播慢,应用效果差等),实现资源形式的创新。(3)“佛山微课”这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表现形式,具有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特点和较高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价值,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推向全国。
因此,“佛山微课”以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微型视频课例的形式实现了教学资源形式的创新。
2、“李玉平微课程”
“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师成长的方式,克服了传统教研和教师培训的局限。它从一个新的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微课程”具有几个特点:(1)将教育教学的大理论、大道理分解和嵌入小故事中,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2)微课程具有“主动嵌入,主动学习”和“引领实践,引发思考”等特点。(3)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4)开发微课程要筛选素材,提炼内容,还要配上合适的图片和音乐,体现多媒体优势。
3、可汗视频
“可汗视频”是指由孟加拉裔美国青年萨尔曼ž可汗创建的一种网络视频课程。可汗创建视频课程起因是为一对一辅导表妹学习数学而制作教学视频。后来他还放在网上供大家使用和学习。由于视频做得好,课程在网上大受欢迎。在美国某些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可汗视频有几个教学特点:
(1)为了便于传播和使用,每段课程影片只讲一个知识点,长度约十分钟,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以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互相衔接。
(2)在教学和录制过程中,教师不出现在视频中,仅仅是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面,点选不一样颜色的彩笔,一边画,一边录音,电脑软体会帮他将他所画的东西全部录下来,最后再将这一则录下的影片上传到网上,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3)作为一种网络课程,它能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念不懂。
(4)可汗的教学视频,突出“学习”的过程。视频适合学生一对一的自主学习环境,主要解决学生知识学习和启发思考,个性发展的问题,适合于翻转课堂教学和学习。
以上分析表明,三种教学视频各有优势和局限。(1)佛山微课,继承了课堂实录的功能和作用,为教师学习服务,为教师同行之间交流借鉴教学经验提供逼真的材料。与此同时,通过视频的微型化处理,突出精彩和重点,而且便于网络传播和使用,适应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要。但教学视频反映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学内容”,学生很难借助这样的视频学习知识,不适合为学生学习服务。(2)可汗凭借一己之力,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将“家庭教师”免费送给渴望知识的人,确实给了现代教育更多的启发。受到可汗视频的影响,我国学者从研究微课“为教师学习服务”转向“为学生学习服务”。但他的教学方式,也不是十全十美,如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等,但他的清晰教学思路和高超的讲解技能弥补了他的不足。我国中小学教师制作微课,也有使用电子书写板的,但并没有在受欢迎。这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3)李玉平微课程发挥了PPT多媒体的优势,但它配音乐,而不是配教师的讲解,不适合传播知识。如果做到既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再配上教师讲解,像可汗视频一样传播知识,为学生学习服务。如果能与可汗视频的书写技术结合使用,则会取得比可汗视频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优课的来历、内涵与特征
随着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教学视频凭借各自的优势而经历了各自“曾经的辉煌”,也面临新挑战。佛山微课受到可汗视频“以学为主”理念的挑战,其赖以存在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价值受到质疑;可汗视频的先进理念受到了我中中小学教师的关注和肯定,但它的“边写边讲”录制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李玉平微课程具有多媒体优势,但因没有老师的讲解而很少进入学生的视野。各种微型教学视频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分散的状态,需要整合和重新定位,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优课”(如图1)。
(一)优课的内涵
优课是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在对三种国内外典型教学微视频进行认真梳理和概括以及对我国微课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微型教学视频新概念。它是各种视频为满足各种学习需要而发展和和完善,从而形成的教学微视频集合(如表2所示)。优课既包括用于教师反思实践,提升行为能力,促进教师成长的课堂教学视频片段(教学型优课),又包括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型优课。这些学习型的优课吸收了可汗视频“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却不局限于“书写式”的录制方式,而是吸收了李玉平微课程的PPT多媒体技术和技巧。这种“整合发展,优势互补”的方式,使可汗视频和微课程在我国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课的背景、内涵、特征与“三段式”优课设计
表2,优课的组成与结构
教学型
学习型
来源
佛山微课
可汗视频、李玉平微课程
服务对象
教师
学生
目的和用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构成要素
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评、教学反思
视频+学习任务单
教学设计
选取一个教学环节设计
选取一个知识点
制作方法
录像
录像+录屏
制作成本
较高
较低
效果评价
关注师生互动效果
关注教师讲解效果
(1)教学型优课
教学型优课,主要由佛山微课发展而来。有关的研究表明,视频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媒体,具有可以真实再现现实,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教学视频的教师学习,成为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学习教学的最简便、最可行、最有效方式。它对于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过去这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一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过去网络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不成熟,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依赖传统的录像技术,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二是对其作用和应用缺乏研究和引导,教师缺乏基于教学视频进行专业学习的理论指导,缺乏利用课堂教学视频进行教学实践反思,提升教学行为能力的意识和自觉、技能和方法。课堂教学视频及其片段(教学型优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价值的确没有得到很好挖。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随着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盘活这些曾经尘封的资源,而不是忽略它。目前有一种重视学习型优课,而忽略教学型优课的倾向,是笔者不敢赞同的。
(2)学习型优课
学习型优课主要由可汗视频和李玉平微课程发展而来。它继承了可汗视频的教学内容、服务对象、服务理念和教学情景,即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用途,选取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以讲解知识点的有效性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但在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上,学习型优课却没有局限于可汗视频的“录屏+手写”方式,而是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表态教学内容。尤其是PPT多媒体技术。笔者认为,可汗对“教师出镜”的看法有些绝对化了。他认为老师站在黑板前滔滔不绝,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网友产生压力。但事实上主要处理得好,“教师出镜”不仅不会增加学习者的压力,而是增加亲切感。这是后面讲到三段式优课的依据。
(二)优课的特征
优课的特征包括它的优势和缺陷两个方面。
1、优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短小精悍。优课与微课一样,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一般认为,微课的“微”(短小)仅仅表示了优课的外部特征。“短小”也并不必然导致“精悍”。但优课“短小”(时间短、容量小)确实带来视频使用灵活,便捷的好处,适用于碎片学习和移动学习。一个“微”字,与时下的“微文化”的合拍,使“微课”得到广泛的传播,红遍大江南北。(2)影视叙事。这是优课的核心特征。优课本质上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它借助影视艺术和数码技术展开教学内容,使观看视频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和学习方式。教学设计和视频设计都不可偏废,才能体现视频教学的特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3)草根制作。优课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原因,是这种教学视频制作简便,技术门槛非常低。它采用的是一种“草根式”的开发模式:教师制作、教师使用、教师所有。激发教师制作优课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普及。
2、优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广度不够。表现为微课聚集于知识点,覆盖的知识面小,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松散,难以扩充和延伸,所学知识无法构成体系。(2)深度不足。表现为微课对概念的解释力和表现不够,学生无法对知识和思维进行深入和透彻的挖掘和理解。
优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在教学应用中扬长避短显得非常重要:一是基于系统课程设计优课。二是“微课”与“大课” 各有千秋,两者应该结合使用,取长补短。设计微课程的长度应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越短越好。三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缝合”“碎片世界”。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挖掘。
四、三段式优课的设计
对于优课中是不是需要出现教师镜头,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可汗教学视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教师“不出镜”。理由是:传统的教学视频中,老师站在黑板前滔滔不绝,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学习者产生压力。华南师范大学汪晓东博士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微课中出现教师镜头是画蛇添足,“微课就像鸡蛋,而教师就是老母鸡,把蛋下好就行,何必总是惦记着出来展现自己的风采呢?”而佛山的胡铁生老师则认为,教师头像绝非可有可无。他喜欢那种头像嵌入视频一角的形式。笔者赞同在优课中出现教师镜头,但却不赞同将教师头像嵌入视频一角,而且从头到尾长时间出现和晃动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能满足一些教师展示教学风采的需要,但却实实在在地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和干扰。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做到避免干扰学习,又能起到教师陪伴和激励学生学习,造就具有安全感、亲切感的学习环境的作用呢?这个方法就是三段式优课设计。三段式优课,就是片头(导入部分)和片尾(结束部分)嵌入教师出镜(约占一半面积),中段(中间部分)用PPT、书写、动画、视频等展开讲解的优课视频。片头引人入胜,中间内容丰富,片尾令人回味,意犹未尽。头、中、尾刚好三段,所以称为三段式。中段展示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优课视频的核心部分,为保证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一般不出教师镜头。头尾并非教学的核心部分,出现教师镜头,不但不影响教学,还可以增加学习者的现场感、亲切感和安全感,减少自主学习过程的焦虑、不安和孤独感,营造安全、舒适和温暖的学习环境,如同老师陪伴在身边,鼓励和支持自己,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学习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片头出现教师,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笔者认为,只有处理好师生的关系,教师出镜,并不必然会让学习者产生压力。相反,能给学习者予以支持和激励,教学和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在这一点上看,三段式优要比可汗视频略胜一筹。三段式优课又不同于将教师头像嵌入视频一角(画中画)的微课程视频。这种画中画式的教师头像,一般出现于整个教学过程,录制效果差,干扰学习者学习,一直受到质疑。
三段式优课除了“头尾教师出镜”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方面的特色:
(1)目的性选题。优课的选题和设计,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明确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还是教师,是为了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还是支持教师同行观摩交流,都含糊不得。
(2)问题导学。在导入部分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转化为需要学习思考的“问题”,并通过“问题”制造“悬念”,通过“悬念”产生对故事结果和问题答案的“期待”,通过“期待”激发和维持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动机,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悬念”的释放,让学习者获得满足和自信,从而为下一课的学习提供动力和支持。因此,三段式优课又称为悬念式或问题式优课。
(3)多形式讲解。数字故事式微视频采取的是“PPT+录屏”的制作模式,微课沿用“课堂录像”技术,可汗视频则以“书写+录屏”见长。它们的教学表现形式单一,难以体现视频技术的动态化、可视化和综合化特长和优势。优课则是对各种技术和工具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如美国著名的优课作品《魔术背后的化学——烧钱》,采用的是书写讲解与视频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链接式结尾。优课作品的结束部分,既要对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更要进行适度延伸和拓展。更重要的是,优课要在课程系统化的理念下进行设计,通过必要的链接,让“课”与“课”之间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在学习者大脑中建构系统性的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