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为了叙述方便,以下我们统称为台风。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指的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异常增暖和变冷的现象,这一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强信号,必然会对台风发生的个数、强度和位置产生影响。
1949年至1996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台风的年平均数为28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年平均有7个。这期间,有15个厄尔尼诺年及11个拉尼娜年(包括发生年和持续年),厄尔尼诺年生成台风平均为26.4个,登陆平均为6.2个,生成和登陆数正常或偏少的年份分别占厄尔尼诺年数的67%和80%。拉尼娜年生成台风数平均为31.3个,登陆为8个,生成和登陆数正常或偏多年份分别占拉尼娜年数的73%和64%。表明大多数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较常年减少,台风活动在拉尼娜年是增加的。
另外,在太平洋的不同区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台风生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统计表明,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主要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拉尼娜年太平洋东西部台风活动均增加,东西部的差异不明显。
较强的厄尔厄诺和拉尼娜事件在夏季以前结束后,由于大气对海洋的响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滞后效应也会使当年的台风活动受到影响,如1997年5月发生的本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在1998年5月结束,但除了1997年生成和登陆的台风数偏少外,1998年生成的台风仅为12个,为解放以来最少的一年。
其次,在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台风生成的位置和强度也有显著差异。在厄尔尼诺年台风生成的年平均位置比拉尼娜年偏南1.6个纬度、偏东3个经度,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年平均值比拉尼娜年偏低4.5百帕,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年平均值偏高2.6米/秒。也就是说厄尔尼诺年比拉尼娜年台风生成的平均位置偏南偏东,强度偏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台风影响的差异,究其原因,与海洋和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高,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低,在西北太平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活动减弱,这是不利于形成台风所需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条件,因此在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而在拉尼娜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升高,使西北太平洋对流加强,有利于热带扰动发展,因此台风活动增强。
需要指出的是,影响台风活动的因素很多,在少数的厄尔尼诺年也会出现台风偏多或拉尼娜年台风减少的情况。 (来源于1999年6月2日《中国气象报》作者:何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