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6|回复: 6

[新课程区]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7 16: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28 13:46 编辑

3-4楼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2楼提供文件下载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
20123



目    录



序    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现状与挑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
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第三章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教育信息化发展任务。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缩小数字化差距。结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针对基础教育实际需求,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重点支持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栏一: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o   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o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o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2.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o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o   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o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3.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o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
  
o   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o   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
  
第五章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职业院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仿真实训资源应用模式,提高使用效益。
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适应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开展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专栏二:   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主要维度为:
  
o  宽带网络接入、数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实训室等数字化环境、场所覆盖面;
  
o  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
  
o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应用情况。
  
2.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维度为:
  
o  虚拟实训软件数量和应用满意度及专业覆盖面;
  
o  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
  
o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基地与国家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情况。
  
3.     学生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高,主要维度为:
  
o  学生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和学生满意度;
  
o  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情况。
  
4.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维度为:
  
o  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度;
  
o  远程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情况。
  
第六章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
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专栏三:  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绿色、安全、文明的数字校园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o   校园网覆盖范围、带宽、安全及泛在信息平台的普及使用情况;
  
o   数字化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及对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支撑情况;
  
o   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共享与使用情况;
  
o   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共享与使用情况。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主要维度是:
  
o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
  
o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
  
o   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
  
o   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3.    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o   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开展情况及针对专业领域的科研网络社区建设与使用情况;
  
o   科研条件与资源的共享情况;
  
o   信息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情况。
  
4.    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主要维度是:
  
o   信息化支撑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o   公共教学与科研资源对校外科普教育、人文教育、学科教育的辐射情况;
  
o   多语言、跨文化的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应用情况及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辐射情况。
  
第七章        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推进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建立继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和网络教育课程认证体系。探索国家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鼓励建设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充分利用包括有线电视网在内的公共通信网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推动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加快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展高等学校网络教育,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成人函授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探索中国特色高水平开放教育模式。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探索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模式,加强继续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遍及城乡的一站式、多功能开放学习中心,促进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探索相关信息系统与支撑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质量监管体系,形成继续教育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为办学、管理及相关机构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服务。

  
专栏四:  2020年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全面普及,主要维度是:
  
o   学习者可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情况;
  
o   课程资源通过评估与认证的情况;
  
o   家庭可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数量及利用率。
  
2.     继续教育开放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主要维度是:
  
o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功能及覆盖率;
  
o   继续教育学习中心的支持服务满意度;
  
o   为国家开放教育提供信息化支撑情况。
  
3.     继续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普遍应用,主要维度是:
  
o   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应用与数据互联情况;
  
o   办学机构的信息化水平;
  
o   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累计与转换情况。
  
第八章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制订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与管理流程,建立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为对象的国家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动态监测、评估评价、决策分析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动教育电子政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建立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制,扩大和延伸招生、资助等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丰富的公共教育信息。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并根据需要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完善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综合信息化平台,支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电子校务平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与校务公开,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支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专栏五:   2020年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主要维度是:
  
o   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情况及对教育质量常态监控支持情况;
  
o   管理信息标准化和数据互通情况;
  
o   信息化对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支撑程度;
  
o   师生、社会公众对教育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2.       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
  
o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o   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
  
o   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第九章        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教育信息网络、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共建共享环境、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全国教育机构和相关人员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高性能信息化教学科研环境,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传输资源,实现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宽带接入。根据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率先实现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探索国家公益性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公共存储、计算、共享带宽、安全认证及各种支撑工具等通用基础服务,支撑优质资源全国共享和教育管理信息化。
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师生、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服务;建设并不断更新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制作工具,完善各种资源库,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和实验系统、虚拟实验室等,促进智能化的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结合。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多方参与投入建设,发挥多方优势,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与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减少低水平重复开发,实现最大范围的开放共享;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支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和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标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加快标准制订步伐,完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采标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互联互通。
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恶意攻击、非法入侵等的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采取有效的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

第十章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加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师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到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全部达标,持证上岗。
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到2020年,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达到教育技术能力相应标准。
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提高实践能力,鼓励高校信息化相关学科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和学校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

第十一章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体制改革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多方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标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制度;政府资助引领性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购买基础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校际间网络课程互选及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创建用户按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局面。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
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
为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着重解决国家教育信息化全局性、基础性、领域共性重大问题,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各行动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第十二章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建设千个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交流和教研社区,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提供公平竞争、规范交易的系统环境,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方便选择并获取优质资源和服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持续发展。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整合师生需要的生成性资源,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规范汉字和普通话及方言识别系统,集成各民族语言文字标准字库和语音库。
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技术与使用基本标准,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采用引导性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制定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政策,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十三章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试点,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大力推进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普及建设高速校园网络及各种数字化教学装备,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的信息发布、网络教学、知识共享、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等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持续推进并优化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和对接,积极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高校科研协作与知识共享环境,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和方法创新。
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选择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及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验区,探索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点工作。

第十四章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和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教育质量、招生考试、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等状况的有效监管,提供教育考试评价服务。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展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并实现与国家级系统的有机衔接。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模式,为本地区相关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服务。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制订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与要求,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带动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电子学籍建设,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建立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管理与应用的技术平台与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建设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十五章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开发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系列教材和在线课程,实行学科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开发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建设教育技术能力在线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指导交流社区。到2015年,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国范围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和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50%的管理人员完成初级培训。
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规范。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到2015年,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设立标准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和推广应用服务机构。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
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开发能有效支持师范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一批学科优势明显、课程体系完善、与实践领域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和培养一批能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到2015年,建成30个左右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

第十六章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的全面覆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方式,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的接入带宽达到1Gbps以上。
国家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实施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络(CEBSat)升级换代,建立适应卫星双向应用的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择机发射双向宽带教育卫星,提供20Gbps以上带宽,提供交互学习和培训区域点播、广播服务,同时为偏远地区教育机构提供接入国家教育宽带网络的传输服务。
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
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建成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支撑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建成覆盖全民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实现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互联互通,支持开放大学开展社会化服务,构建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终身教育网络。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完善技术支持机构,推进相关机构的分工与整合。
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

第十八章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和落实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制定和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相关教育机构在网络接入等方面的资费优惠政策。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法规。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法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职务)评聘办法。
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协调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税收优惠等调控手段,培育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十九章           做好技术服务

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结合教育信息化需求,开展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基础科研,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确保数字教育资源、软硬件资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创新支撑体系。整合设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以多种方式设立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项目,支撑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自主创新、经济可行的特色装备研发与推广。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制定和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加强网络有害行为防范能力和不良信息监管力度,防止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文化的侵害。
完善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推进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

第二十章           落实经费投入

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
鼓励多方投入。明确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根据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运行维护、培训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






实    施
本规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和督导实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以本规划为基础,制订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任务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业内企业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施行目标考核。按照本规划定义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和阶段建设指标施行考核,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
推广试点示范。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建立支持环境。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本规划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为本规划的落实创造支持条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20: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0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师厅[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5月27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维度
  
  
I.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
  
  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
  
  2. 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
  
  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3. 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
  
  3. 探索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
  
  4.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 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
  
  5. 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
  
  6. 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契合点。
  
  7. 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
  
  7. 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
  
  8.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
  
  8. 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9. 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
  
  9. 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
  
  10.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
  
  10.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
  
  11.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
  
  11.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
  
  
  
  
  
  
  
  12.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12.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3.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
  
  13.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14.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
  
  14.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
  
  15.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状况。
  
  15.灵活处置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发生的意外状况。
  
  16.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其技术优势。
  
  16.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
  
  17.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并合理选取或加工利用评价工具。
  
  18.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8.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
  
  19.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19.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20.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20.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2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
  
  2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2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2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附录: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2.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3.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4.数字教育资源: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的统称。
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
6.技术资源:是对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
7.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8.移动设备:是对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9.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
10.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能够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支持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3: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纲领性文件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加快教育信息化
进程”单独列为一章,并列为十大项目之一重点推进 。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纲领性文件
    明确了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今后十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这是中长期层面的规划;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三通两平台”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教育信息化近期任务
       明确提出了近几年教育信息化要推进的7项重点工作,并进行了具体部署,这是近期的主要任务
1、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2、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
3、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
4、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5、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6、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未来5至10年具体任务 --------“三通、两平台”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学习空间人人通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优质资源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eduyun.cn/
教育信息管理平台
(教育部综合业务门户http://www.moe.edu.cn/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背景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教师[2013]13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
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的突破。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比较

  
比较内容
  
  
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关注重点
  
  
培训+考试
  
  
培训+应用+测评
  
  
培训管理
  
  
学习统一的内容
  
  
按需施训、自主选择
  
  
 
  
  
(教育技术初级、中级)
  
  
(足够的选学课程)
  
  
主体模式
  
  
面授+远程
  
  
网络研修+现场实践
  
  
内容重点
  
  
通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学科教学所需的信息化设计与实施能力
  
  
课程资源
  
  
教育部审定的课程资源,全国两套
  
  
教育部出台培训课程标准,各省自主引进或开发课程,教育部过程性监管
  
  
评估管理
  
  
考试
  
  
强调过程评价,培训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内容介绍
  
 
  
  
I. 应用技术优化  应用技术优化 课堂教学
  
  
II. 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力
  
  
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
  
  
技术素养
  
  
C1-C5
  
  
C1-C5
  
  
计划与准备
  
  
C6-C11
  
  
C6-C11
  
  
组织与管理
  
  
C12-C16
  
  
C12-C16
  
  
评估与诊断
  
  
C17-C20
  
  
C17-C20
  
  
学习与发展
  
  
C21-C2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问题探讨
标准中的I. 应用技术优化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II. 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是不是层次之间的关系?
——不是层次之间的关系,虽然一般我们遇到的情况是,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往往已经具备第一方面的能力,但严格意义上说是两个方面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应用技术“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和应用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的能力都是需要的,并不存在哪个能力高,哪个能力低的问题
    某老师虽然你能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现在他需要开发一个微课程,可能仍然会发现I. 应用技术优化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能力不足够(这不是个案)。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要因地制宜。在网络条件下不具备的情况下,很难要求教师拥有II. 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下的能力,但这不等于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只是无信息技术支持的相关能力不在标准的覆盖范围之内。





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     1.综合课程
数字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主要针对薄弱学校或薄弱学科等)
1.数字学科教学资源的类型及内容;
2.数字学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3.数字学科教学资源的教学应用方法与策略。
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深入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讲授为主的教学
•   应关注资源、学科教学工具的选择及有效应用
•   资源、学科教学工具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   开展以讲授为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各个教学环节如何应用技术支持教学
•   导入(学科工具、数字故事、情境创设、思维导图等)
•   讲解(展示、分析、体验、转化等)
•   训练与指导(体验、内化、迁移等)
•   总结与复习(如知识地图、思维导图等)
•   评价(统计分析、量规、过程记录、学程档案、及时反馈等)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科学决策促进教育现代化


作者:任友群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2日 02版)





    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全民事业,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事业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近两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无疑就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教,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力量、途径和标志。


    从当下来看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具体内涵应当包含以下六点内容:


    一是决策基础的精确化。今天的教育决策迫切要求决策者走出经验主义的窠臼,将各项决策奠基于整全广泛、真实可靠、细致精准的信息数据基础之上。今天的教育决策所需数据在质和量上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决策区域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名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都是决策数据的来源。


    二是决策依据的多元化。当下,仅靠政府的力量开展决策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态,借助智库力量开展相关决策的预评估、预研究,从不同智库的研究结论、决策建议中加以筛选、融合,从而形成最后的决策意见已是欧美国家的普遍做法。将智库纳入决策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扩大政府的决策视野,还可以更加兼顾不同群体的差异化诉求。


    三是决策实施的精准化。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学校之间、师生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决策不可能由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几份文件完全包办。实现精准决策是提升中国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是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决策过程也是责任过程,只有将决策过程充分公开才能够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充分掌握决策的环节过程和责任归属,才能充分吸取每一次决策的经验教训,才能充分取信于民。


    五是决策反馈的即时化。科学决策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单向度的简单“输入/输出”过程,相反需要决策者根据决策事项的后续发展及时不断地调整政策方针的方向和路径,从而有效降低决策的风险,控制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


    六是决策监督的社会化。科学决策还包含着对决策结果的评估评价,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事业,因此对教育决策的最终质量的评估必须由群众做出。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使群众能充分共享教育决策的各种信息,从而使社会监督能真正落实;二是要使群众对教育决策的评价意见能向决策者及时反馈,使得这些意见成为下一轮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要有效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关键还是要从主体、机制、手段等方面三管齐下:


    第一,明确职责权限,制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负面清单”。要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明确教育决策的领域、对象和事项,即明确教育领域的哪些事务应当被决策、需要被决策、能够被决策、应该被哪一级行政部门决策;哪些事务应该交给政府、哪些事务应该交给学校、哪些事务应该交给社会、哪些事务应该交给市场。长期以来各级行政部门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这种局面加重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担,使得教育行政部门重大教育决策的精力被分散;压制了学校、市场、社会的自主权、能动性,主体作用不能有效释放。此外,各项教育事务的决策主体归属长期以来也并不明确,中央、省、地市区县之间的龃龉也时有发生,一些处于“模糊地带”的教育事务时常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诿。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的“负面清单”,区分行政性事务和决策性事务,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事务范围。


    第二,依托“教育智库”,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决策“外脑”支撑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在各类决策中也会引入专家、“外脑”,但智库参与决策的制度化模式还未形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科学院为主干,其他各类高校和研究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全国各地的“准教育智库”体系。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准教育智库”向“教育智库”的转化,中国特色的教育决策“外脑”支撑体系的建立和教育智库制度化参与教育决策奠定了基础。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教育智库”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党的领导、围绕大局、科学精神、改革创新”是我国智库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使得我国的智库更加便于整合。各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科学院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有着长期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智库,更能与各级教育有机融合。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决策”新模式。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互联网+教育决策”提供了可能:高速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使得教育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更加深入广泛、快速高效;借助于智能移动终端普通教师、学生,甚至社会大众都能迅速采集教育信息与数据,这些手段都有助于决策基础确切化的实现。信息技术使决策过程中各主体的定位清晰、权限明了,流程设置更加合理,更使整个决策过程可检验、可追溯,有助于决策实施透明化的实现。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和社交软件所引起的人类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使得各主体获取和传递信息更加便利、表达诉求更为便捷。此外,借助网络平台形成的“社群”有助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大规模意见交互,这为决策反馈及时化创造了条件。


    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是教育领域贯彻中央要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的重要抓手。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规划之年,更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年。教育决策科学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今天,各项条件已经齐备,下一步还是要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改革、坚持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05/10/7152790_496990235.shtml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2015-09-04 MOOC

本文由《现代教育技术》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张屹、刘晓莉、范福兰、周平红、白清玉
摘要
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了X省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较大的是教师对应用信息化的态度、电子备课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师机比、获取并合理使用数字化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利用网络交流的能力、生机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引言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并于2013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国外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例如DrentM、MeelissenM[2]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阻碍或促进教师在教育中创新使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影响因素。最终结果显示,教学方法、教师的ICT能力、教师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了教师ICT的应用,学校因素不会直接影响教师ICT的创新使用。但是分析结果表明,学校的内部支撑结构(例如管理)影响个人的创业精神,并因此影响教师ICT的应用。而我国学者对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因素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由于所在地域、环境等的不同,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能与国外有所区别。究竟哪些因素会对国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便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在调查X省750多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各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根据得分进行排名,最后对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一、文献探讨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专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关领域结出了硕果,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外国学者Afshari、Mojgan等[3]认为,教师本身的特点(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教育经历)会影响教师对新方法的接受,并且教师应该知道ICT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该如何运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教师对计算机的态度、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教师培训的质量也是关键的因素,在工作中对教师使用ICT提供有效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KreijnsK[4]认为教师的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影响对数字化学习材料的运用,从而影响教师ICT的使用。我国学者顾晓玲[5]指出,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因素有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学生素质以及教学软件和硬件。谢光、张景生等[6]指出,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信息技术能力欠缺、培训趋于形式。

研究发现,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教育培训的情况有关,但是这些研究在我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性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指标

项目组在参考《马来西亚智慧学校质量评估星级指标(SSQS)》、教育中的ICT测量指南(Guide to Measur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六要素模型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7],确定调查指标,并邀请X省教育信息化专家、电教馆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指标体系的修订建议,根据修订意见编制了《X省基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7个部分: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保障体制,每一维度的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本研究根据文献探讨的启示,结合所编制的问卷,从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方面考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调查对象
为使本次调研样本能够充分代表X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整体情况,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14个市作为调研地区,受调研对象为教学点、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10%。

3、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因变量(用y表示),教师ICT能力、教师态度、学校基础设施、管理与政策中各个指标为自变量(用X表示),建立了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回归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的建立利用强制策略回归法,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5,剔除或保留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也设置为0.05,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得到一个回归模型,如下面公式所示:

y=-1.146E-15+0.124X8+0.107X4+0.100X3-0.067X11+0.057X1+0.050X14+0.048X2-0.027X10

根据表1和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8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第一,教师方面,包括教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态度(0.124),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备课的能力(0.107),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能力(0.1),获取、合理使用数字化资源的能力(0.057),教师利用网络交流的能力(0.048);第二,学校方面,包括师机比(-0.067)、信息技术培训内容(0.05)、生机比(-0.027)。其他指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则不如这8个因素显著。教师因素与学校因素相比而言,教师自身的因素尤其是教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态度、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备课的能力和进行网络教研的能力,对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最大。

2、模型的检验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由表2可知,本模型的决定性系数调整R2=0.500,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的影响。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本模型的F检验值为98.435,Sig.值为0.000(小于0.05),应拒绝原假设,认为回归系数与零存在显著性差异,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的线性关系显著,可以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小于0.05时认为可以保留在回归方程中。由表1可知,自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自变量都通过了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建立的模型,可将影响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因素分为四类:学校基础设施、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1)学校基础设施
在整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事业当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他建设要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8]。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由于经费投入的差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等较发达的地区,比如生机比、师机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目前,X省中小学平均生机比为28:1,平均师机比为2.2:1,但不同性质的学校计算机比例差距较大,高中学校几乎每位老师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农村学校学生人均拥有计算机数明显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平均5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由此可见,教学点在计算机设备建设方面与初高中相比较为薄弱,农村学校在计算机设备建设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较为薄弱。

(2)教师态度

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影响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在相同的环境中,教师呈现积极的态度会对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ICT教学应用态度主要包括教师价值认同、成本认同和应用意愿[9]。具体来说,价值认同是指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可;成本认同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成本和代价,例如使用信息技术会在技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应用意愿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应用信息技术。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10]。研究结果显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制作教案的能力、利用网络参与教研的能力、获取并合理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能力等,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具有较大影响。但是,不同地理位置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缺乏,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4)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必然选择。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每学期都能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调研发现91%的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平均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为3.67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包括现有设备的使用、学校网站的应用、网页制作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录像的编辑等。从培训内容来看,农村学校主要集中在现有设备的使用和网页制作知识方面的培训,比例为21.8%;城市学校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网站的应用和其他方面的培训,比例为19.5%;县镇学校主要集中在视频录像的编辑和学习网站的应用方面的培训。

4、模型的应用
(1)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分析

运用建立的评估模型,获得X省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并根据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X省各市具体的评估得分及排名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X省14个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最高分为0.2864,最低分为-0.4297。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说明X省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根据14个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情况,可看到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发展特点:A市作为该省的省会城市,得分最高,排在第一位;N市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其得分最低;该省各市之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某些地区如B市、C市,其环境建设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较为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因此其应用水平与A市相当。

(2)城市、县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比较

从城市、县镇、农村三大区域来看调研的14个市所呈现的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城市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最高,其次为县镇学校,农村学校得分最低;城市、县镇、农村三个不同的层次区域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应该更加注意关注如何提高农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比较

计算了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得分,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高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最高,其次是初中和小学,教学点最低;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高中与教学点之间的差距最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学校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以及生机比、师机比。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可知A市得分最高,N市得分最低,并且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学校之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2、建议
(1)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努力缩小硬件“数字鸿沟”

农村教学点及边远地区学校等在内的信息化薄弱学校,目前的教学信息化设备仍然以电视机/DVD为主,其教学信息化设备已跟不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作为最基本的信息化设备,不管是生机比还是师机比,农村教学点学校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在X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中,应针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提升农村地区及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等信息化薄弱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应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教育资源先输送;应改造薄弱学校的传统教室、提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在此类学校中的覆盖率、增加教学信息化接收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等)的配备率,为薄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3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10]。因此,应鼓励X省中小学校分别以区域、学校为单位,面向课堂教学主阵地,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激励与评估机制,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习惯。通过应用激励政策、课题研究、教学评估,进一步鼓励并督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3)转变培训内容和方式,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的有效手段[11]。培训的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等开展层次化培训,对于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教师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应进一步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改革中小学教师的评估与聘任机制,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参与情况等与教师职称的评估与聘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培训的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平台”(项目编号:XTCX20130001)、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教育信息化促进湖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14Z92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屹,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实证评估与发展战略、移动学习与智慧教育,邮箱为[url=]zhangyi@mail.ccnu.edu.cn[/url]
编辑:小西
转载自:《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5年Vol.25 No.2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0: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19:42 , Processed in 0.0812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