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5|回复: 25

[教育技能] BBC播放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6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8-16 12:05 编辑

BBC播放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中国严师遇上英国熊孩子(图)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第一集4日晚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二台播放。片中“严苛”的中国教师与“捣蛋”的英国学生相遇,引发网民对中外基础教育差异的讨论。

  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一个在英国学校进行的教育实验,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博亨特学校对50名九年级学生进行四周中国式教学,学校将在最后通过测试比较中国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与这所学校其他学生的成绩。

  2009年、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测试结果显示,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成绩上均位列第一,远优于英国。这一教育实验在于探索中国教育方法是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实验中,50名学生被要求早上7点到校,在校12小时,还要经历大班教学(50个人)、穿统一校服、晚自习、升旗、早操、眼保健操等中国学生熟悉的东西。其间,不少英国学生对中国教师的部分教育形式有些负面情绪,但也有一些为英国学生所喜爱。不同的学生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纪律与活跃

  最明显的碰撞体现在课堂氛围上,中国教师不断强调纪律,而英国学生则显得有些调皮。博亨特学校校长尼尔·斯特哲认为,英国学生比较活泼,但中国教师喜欢纪律,这有点难调和。

  第一天,中国教师就在教室里说,“这是一个大班,我没法一边讲课一边管纪律,如果谁破坏纪律,我会立即叫那个人出来……纪律非常重要,没有纪律你们没法学得好”。

  只是,课堂仍有一些学生“捣蛋”。苏菲讨厌中国教师对纪律的要求。她说,教师越严厉,自己越想挑战教师。于是,她数次顶撞教师,遭“罚站”等惩罚,她觉得这很荒谬。

  晚自习时,中国教师再次强调安静,但英国学生们并不是很遵守。直到片尾,中国教师依然无法像在国内那样“控制”课堂。

  方法与速度

  纪录片对比了中国教师与英国教师的教学。英国教师主张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而中国教师则是把结论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记下来。

  在一节化学课上,中国教师不断强调安静,专心听课。同学们在不停地看黑板,记笔记。

  学生罗茜·兰斯基说:“我感觉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卢卡说,抄板书太无聊。

  另外两名学生则认为,这名中国化学教师教得很好,讲解非常清晰,让她们一下就听懂了。

  数学课上,中国教师用15分钟讲完了三角函数,而英国教师则需要用一周多时间才能讲完。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内,大部分人跟不上中国教师的进度。几名学生课后去找英国数学教师杰伊·布雷姆纳补课。

  竞争与鼓励

  纪录片中的一节体育课体现了中英教学理念的差异。片中介绍,英国的体育课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分组跑步,每个人都跟自己能力相近的人在一起跑,不会有压力。而中国教师则要求所有人一起跑,并进行排名。

  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自然非常适应,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感受到压力。

  乔的学科成绩优秀,但体育成绩一直不好。在这节体育课上,乔像其他男生一样尽管跑完全程,但落后很大一截。

  事后,面对沮丧的乔,英国体育教师安娜·霍格跟他说:“你要为自己骄傲,你坚持跑完了全程,你并没有放弃,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乔说,中式教学非常强调竞争,如果做得不好会有挫败感。随后在中国教师组织的其他活动中,乔又找到了自信。

  抗拒与接受

  中国教师带去的不仅有中国的教学方法,还有中国的各类文体活动。每天早晨,这50名英国学生都要排队做早操,每周还要进行一次升旗。早操一开始由中国教师带领,后来由英国学生自己领操。

  校长斯特哲说:“我觉得这很棒,很希望全校1600名学生都来操场上做这个……把大家叫到一起参与一件事,这也特别,我很喜欢。”

  一名英国学生也说:“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我们应该把所有人都叫到操场上来。”

  此外,为了让英国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几名中国教师还带英国学生们跳扇子舞、包饺子、剪纸等。有数学教师也带来了中国的“九连环”游戏,以培养学生们的耐心和意志力。

  关注与评论

  纪录片播放以来,引起了中英两国网民的关注,而网民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在微博上,中国网友有的认为中国教师做得不够好,不够尊重学生,有的则认为英国学生太懒。有网友说:“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但学生懒的话,绝对不适合中国教育。”

  在“推特”上,通过关键词检索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外网民批评英国学生缺乏纪律性。网民巴里·伦顿称,希望这些孩子在看到纪录片中的自己时会感到羞愧。另一名网友加扎说:“上课不停地讲话,嚼口香糖,所有的英国学校都成这样了?完全没有尊重,让人羞愧。”

  另外,作为这部纪录片“花絮”之一,片中英国男数学教师杰伊·布雷姆纳因“颜值高”而得到中外网友一致好评,有外国网友甚至开玩笑说,“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数学教师”。


中英教育纪录片第二集来了!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 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BBC近日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第一集,让中西教育差异再次成为中国国内热议的话题。当地时间11日晚,该片第二集登陆荧屏,且看中英教育如何继续大对撞。

  这一集中,师生矛盾更加突出。镜头从一周的升国旗仪式开始,当时是一大早,非常寒冷。科学课杨老师介绍说:“中国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教授知识,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国家敏感、有责任心的公民。”而升国旗可以提醒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在成人以后有责任为这个国家服务。但学生们对升国旗没有产生好感,一些学生坦言,他们一点也不明白升国旗的意义在哪里。
  教授英语的李老师来自南京一所外语中学。她说,在中国,学生对老师和家长是十分尊重的。李老师还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根据孔子的说法,父母永远是正确的。这一说法马上遭到学生们的反对。随后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绝不!家长也有可能有性别歧视,有可能是歧视妇女的人,他们不可能是永远正确的。”
  李老师还说大家应该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而非让社会来适应自己。一位学生说:“我们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人”,对此其他学生纷纷鼓掌赞同。
  而教授数学的邹老师在第二集中已经没有像第一集中那样信心满满,充满激情了。邹老师说,这些学生的水平远远低于他的期待。与国内同龄学生相比,这所学校的教学进度非常慢。
  邹老师在国内上课的片段也被放进了节目中。在中国,邹老师的教学很受欢迎,他的学生在采访中说邹老师的课堂纪律很好、每一个课题都包含很全面的内容,而邹老师是一个很耐心、经常鼓励学生的老师,因此每次考试大家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去年,他的学生在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数学考试中除一人外,其余都能拿到了A或A+的成绩。邹老师曾很有信心地表示自己将成为在中国教“A-level”教得最好的老师。
  邹老师的好口碑在博航特中学却没有得到印证。他对这堂数学课完全失控,学生们玩手机、自由进出教室,各干各的事,根本没人听课,就连受邀来旁听的数学组老师都惊呆了,说“我完全没有做好看到这一切的准备。难以置信,可怕,真是太可怕了。如果我是这堂课的老师,我一定会对学生们的行为感到生气。这堂课感觉就是邹老师在给自己讲课而已。”
  邹老师说他们到此是带着中国独有的教育方式来丰富英国的教学,但目前为止他们只感觉到课堂的纪律混乱。他感到十分失望,没有料想到在这里上课这么艰难。他们无法处理好,这对老师来说是很羞耻的事,让他们很尴尬。
  也有学生在采访时表示,觉得很对不住老师,他们有些讨人厌,不是那么友好。负责纪律管理的负责人斯图尔特·沃恩在危机将要爆发时决定介入。他说这些以前遵守纪律甚至是很可爱的学生,现在表现得这么不尊重人,令他们很震惊,也有些失望。
  后来,校长和沃恩一起旁听了科学课。沃恩说:“事实上,我感觉非常不合理。学生在上一堂非常沉闷的课,一个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几乎是在对着PPT讲话。我在教室听了20分钟,已经想把头撞到桌子上了,因此我能对一些学生感到深切同情。”
  而在李老师的语法课上,学生们根本听不下去。他们说自己知道怎么说英语,为什么还要学语法。晚自习更是有一半以上学生旷课。
  此外,第二集中还有一位在教室后排自带热水壶泡茶的学生让老师们头大。邹老师认为在教室使用电器不安全,拿走了茶壶,也让男孩请了家长。但家长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喝茶男孩”的母亲说允许孩子带热水壶到学校,因为孩子告诉她12个小时的时间没有热饮喝会很难受。最后他们把热水壶带回家,和老师简单寒暄几句就离开了,没有起到震慑学生的效果。
  “喝茶男孩”称自己通常是一个超级努力的学生,但在中式学校没有表现出来。他说他只是不太喜欢中国老师的教学,感觉自己性格完全改变了,可以对抗一些事情,表现得与以往不同。
  第二集中,老师们也尝试用做饺子等方式来改善与学生们的关系。这一集以老师们召开家长会为结尾。老师们各自上台,简短讲述了中式学校目前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困惑,希望通过家长得到支持和帮助。片中很多家长也表示,能和老师们交流是很好的方式,也有家长对中国老师们充满信心,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有家长说老师的演讲非常触动人心,而这次实验一定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同寻常的经历。
  对于该片,BBC发言人对新华国际客户端表示,这一系列纪录片旨在尝试探索是否能将中国教学方式转移至英国课堂。博航特学校取得很高成就,且中文教学一直保持很好记录,因此该校成为这个纪录片的最佳选择。“这项大胆的计划不仅是探索在两国在课程和教学方式上的不同,同时也包含了文化差异。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传达了令人深思的内容,也掀起了一场对英国教学实践的讨论。”
  博航特校长尼尔·斯特罗格则在给新华国际客户端的声明中表示,博航特参加BBC纪录片是为了创新和提高教育学生的方式,同样也为学生创造充满挑战和不同的经历。博航特已经有20年的教学经验,且还与很多中国学校有交换活动,他们不仅对中国的教学实践有兴趣,同样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充满兴趣。

  看完这两集的中国留学生怎么看呢?2007年就赴英留学的小余就有自己的看法。小余在英国公立和私立中学都有过学习经历,目前正在伦敦一所大学读研究生。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的私立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对着装、发型都有严格要求,每周一也会有类似升旗仪式或校会一样的活动;而转入公立学校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管理非常混乱,老师也参差不齐,课堂纪律很糟糕,甚至比纪录片中的情况还要严重。
  “BBC试图拿两种教育制度进行比较,但我觉得中国教育下很多东西是超越制度的,比如‘知识改变命运’这种理念是欧美人所没有的,所以他们只从兴趣来引导孩子,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英国学生无法体会到竞争的残酷和压迫。如果能让英国小孩早点接受和别人竞争的事实,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教育,”小余说。
    对于片中一位老师提出的英国优厚福利政策让孩子们不用功的说法,小余表示不赞同。他说英国的福利政策能保证基本生活,但不至于让人获得很高的尊严。不能夸大英国福利,这也不是学生不努力的根源。(记者夏晓,新华国际客户端)
http://video.sina.com.cn/view/249715529.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kUU6QvQn8w/
http://pan.baidu.com/s/1sj840TB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dCXkRBB-z4/
http://video.sina.com.cn/p/news/ ... 2/144765052913.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dEg5D7jsn0/
http://pan.baidu.com/s/1pJOhGCV
http://pan.baidu.com/s/1jGw78DS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BBC纪录片难现中式教育全貌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严厉的老师、紧凑的课程、超长的在校时间……在英国热播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5位中国老师将中国学校特有的一些做法搬到英国课堂,片中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激起中外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
  【德国教授:中欧教育方式无法简单比较】
  不过,在柏林洪堡大学比较教育学教授于尔根·亨策看来,中欧在教育方式上无法进行简单比较,因为中国与欧洲有太多不同。
  柏林洪堡大学比较教育学教授于尔根·亨策
  亨策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以及中国学生近年在国际评测中屡屡脱颖而出,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式教育。他认为,中国与欧洲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不同,人们对个人成功与家庭命运关系的理解不同,社会竞争环境也不相同……诸多不同导致双方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差别,无法简单比较。
  这部纪录片已播出两集,亨策看后评价说,纪录片有些内容过于突出戏剧冲突效果,容易让人对中式教育产生错误印象。实际上,中国有很多地区,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学校也正进行改革,变得越来越开放,一部纪录片不足以展现中式教育的全貌。不过,这部纪录片的确为他做比较研究提供了不错的材料。
  【“教学节奏中德倒是可以折中一下”】
  随着中欧教育交流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学生作为交换生来到中国体验中式教育。16岁的德国男孩慕鸿涛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在上海曹杨二中“插班”读高一,经历了与纪录片中情形相似的中式教育。
  慕鸿涛
  回忆起在上海交换学习的日子,这名来自德国埃森的中学生颇有感触。“在中国,学生要学很多复杂公式。有些东西不理解,只能硬记。”
  他说,老师讲课很快,这与“课程简单、进度慢……会在基础知识上花费很长时间,直到每个学生都明白”的德国课堂很不一样。
  在中国,慕鸿涛每天7点到21点都在学校上课。而在德国,他早晨8点上学,下午2、3点就能回家。“当时在中国压力真得很大”,如果把中式教育照搬到德国,他的德国同学“肯定也会不适应”。
  不过,他认为,德国学校的教学节奏倒是可以和中国学校折中一下。“如果德国教学更紧凑些,好学生就不会觉得无聊。”
  【“军训、课间操让人有集体感,这些活动还不错”】
  来自德国默尔斯的吴云浩比慕鸿涛早一年经历了中式教育。在安徽芜湖的安师大附中,他和中国同学一起参加军训、做课间操、在运动会上穿着校服走方队。他发现,中国学校的课外活动让人“有集体感,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而在德国就不是这样。相比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国学校的这些活动“还不错”。
  吴云浩
  与慕鸿涛一样,17岁的吴云浩也认为中国课堂进度“太快了”,需要课后慢慢消化。他所在的班级有50人,大约是德国班级人数的3倍。上课时,基本上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并记笔记。而且班级内部还有排名,使得同学间必须互相竞争,压力更大。
  在他看来,纪录片中的试验无法完全模拟中国的现实,因为与中国学生面临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不同,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并没有那么多来自家庭的压力,从中式课堂回到英式家庭后,他们依旧是“想干嘛干嘛”。
  【“尽管学习竞争激烈,但同学关系很好,对老师也特别尊重。”】
  19岁的贺安娜今年刚从德国扎尔茨曼外国语学校毕业。2012年她曾到深圳中学交换了一年。
  贺安娜(左一)
  贺安娜说,最初,她也觉得“一天那么长,每一天都很累”,中国同学们一直都在学习、复习、背单词、准备考试……“像机器一样”。她认为,中国学生的巨大压力背后藏着一种无奈,“在中国,你不得不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不然你未来的机会就不多”。
  她说,德国人也很重视学习,但这种重视“跟中国没法比”。“在中国,上学就像比赛一样,你要比别人快,比别人聪明”。
  不过,她发现,尽管如此,中国同学之间关系很好,对老师也特别尊重。在这些方面,“德国可以向中国学习”。(记者郭洋、唐志强,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7: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英美孩子怎么玩转暑假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8/16/content_440441.htm?div=-1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放寒暑假了。他们理想的寒暑假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国孩子期待已久的暑假已经来临。许多孩子和家长正在为制定好的暑假计划忙活着,不少家长为孩子的暑假安排费尽脑筋。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英美两国的孩子是怎样过暑假的吧!
    【笔记】
假期也要提防功课滑坡
    美国中小学生暑假里基本上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家长到了开学才意识到,整个夏天钱是一点儿没少花,但孩子原来学过的东西却变得很生疏了。
    这种普遍的现象被美国的教育研究者称为“暑期学习失败”(summer learning loss)或“暑期滑坡”(summer slide)。研究者指出,无论如何称呼,暑假都是造成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最有害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每次秋季开学后,美国学校都要花3到6周的时间去让孩子们从无拘无束的暑期生活习惯中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当然,有些美国孩子也会利用暑期进行功课补习。特别是一些学生在临近申请高中或大学时,往往会选择暑期学校,集中学习文化课。这样的暑期学校里的华人学生比较多。对于高中生而言,利用暑期上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验(SAT)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辅导班,以及大学先修课(AP)补习班等,也是家常便饭。当然,也有不少高中生参加大学组织的暑期项目,为上大学做准备。
    美国的华裔、韩裔、印度裔家庭通常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更在乎孩子的学业表现。因此这些族裔学生的暑期生活与其他族裔学生相比就有所不同。他们上补习班和辅导班的比较多。即便是参加夏令营,很多人也会重点选择那些以学业为主题,而不是以游玩为主题的夏令营。
    此外,许多美国孩子在暑假里还要大量阅读。在美国,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源很广泛。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齐全、藏书丰富。在暑假里,很多图书馆都有鼓励孩子们阅读的活动,比如读到一定数量的书本以后,图书馆就可以送孩子一张免费的餐券和公园门票。有的学区还会专门推荐暑假的读书书目,建议孩子们在升级前读完。学校推荐的书,一般比较热门,很难马上借到,需要排队等好几天。

英国:暑假“实践作业”格外丰富
    英国中小学放暑假的时间,基本由学校自行决定,不过起止日期和时长不会相差太多。但一些好的私立和公立中学会晚点放暑假,因为和我国很多学校一样,他们也想给学生加加码,提高孩子们的考试成绩。
    在英国,即使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理工科老师给布置的暑假作业还是几张少得可怜的卷子。文科学生的暑假作业相对复杂点,但也不过是几篇作文,而且篇幅绝对是个位数。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英国学生的暑假作业给人的印象都是超级少。学校会更强调“实践作业”,所以学生的暑假安排也格外丰富。
    孩子休假父母陪玩
    由于英国学校暑假的放假时间和父母的年假时间往往不能一致起来,所以他们就必须提早规划。一般来说,英国家长会尽可能将自己的年假攒到暑假用,这样就能有更多家庭成员在一起活动,让孩子的暑假生活更有亲情意义。
    通常来说,英国公司给员工的年假是25天,而英国学校的暑假一般长达13周(65天左右)。有的家庭有一个家长不工作,暑假期间就可以照看孩子。但现在的全职妈妈或爸爸越来越少了,所以对于父母都要工作的家庭来说,调整计划,使孩子在暑假期间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就是很大的挑战。
    为了让孩子过好暑假,很多英国家庭请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暑期来照顾孩子。这有很多好处,孩子可以有更多时间和亲人亲密相处。对于老人来说,他们会很开心能和孩子在一起,而且有可能还会和孩子一起游玩名胜。
    但请老人帮忙带孩子显然也会有一些问题。老人毕竟上了一定的年纪,精力和活力有限,不能像父母一样,带着孩子做一些新颖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所以总的来说,请祖父母出马帮助只是方便应对危机的一个方案而已。
    英国暑期班也流行
    对于全职工作的英国家长来说,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做法是花钱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暑期中心或夏令营。这些项目多半按照孩子年龄和活动内容分类,比如7岁至11岁孩子的足球班,4岁至6岁孩子的绘画班。这样,孩子就不仅能得到看护,还能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家长就会感到放心。
    这些有趣的项目有很多好处。比如能让孩子积极参与,还有机会尝试新的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们能通过集体游戏来激发、鼓舞孩子,让孩子获得乐趣。而且,孩子还可以享受只有暑期中心或夏令营里才有的场地、场馆、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家长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软实力,像社会意识、团队意识、同理心、沟通和合作能力等。典型的英国家长认为,以运动和活动为主的暑期中心和夏令营是很棒的,因为它们既能给孩子玩的机会,而且还能让他们结交新朋友,并培养情商。
    这些假期中心和夏令营往往以玩耍或者体育运动为主,很少有动脑筋的活动。之所以如此,除了教育理念和升学压力的不同,还因为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员通常都是没有丰富教育经验的年轻人,而那些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经验丰富的、有教育资质的教育工作者则大都在享受自己的暑假。
    这就自然导致孩子在漫长的暑假中不但没有提高自己的学业才能,甚至还降低了,尤其是数学和读写能力。在英国,这种现象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普遍担忧,因为孩子放了暑假后就把之前学的东西都忘了,开学返校后还不如放假前的水平。
    暑假时光重在体验
    经济条件好的英国学生,暑假里会外出旅游——要么与家人一起旅游,要么与同学随学校组团旅游。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则无法享受外出旅游带来的欢乐与美好体验。
    莫尔文圣詹姆斯女子学校(Malvern St James Girls' School)的校长帕特丽夏·伍德豪斯(Patricia Woodhouse)指出,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在旅行过程中学到比课堂上更广泛、更深入的东西。她认为旅行不仅仅给孩子们“放假”,更是给予他们“财富”。而且学生通过旅行能加深对世界各地的了解,也会因此受到激励去保护地球。
    多塞特郡(Dorset)坎福德学校(Canford School)校长本·维塞(Ben Vessey)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年轻人在所有的教育阶段都需要进行多种尝试和挑战,从课外生活中学习各种‘软技能’,这些‘软技能’和学术技能同样重要。”维塞认为假期是拓宽视野的最佳时期。
    许多英国寄宿学校都会在夏季组织暑期活动和海外旅游。而不举办暑期活动的英国寄宿学校则可能会推出由学校或专业公司举办的监护人项目。如果家长需要外出,学校可以帮助照顾孩子。这些专业人士不仅可以照顾好孩子的暑期日常生活,而且可以带领孩子进行一次教育之旅,或者帮助孩子复习功课。
    但并非所有学校都如此。比如有些国际学校就不会特意举办暑期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强行占用”孩子的时间。有些学校则会在暑假开办“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补习班——这种补习班分为学校自营和外包两种形式。而另一些学校则会开展有趣的夏令营等活动。
    当然,英国中学生也会在暑假参加一些兴趣班。不过,这些兴趣班大多是体育和活动类的,像游泳、骑马、马球等,学科类的则极少。由于教育观念与我们中国的不同,以及升学压力不像我们中国孩子的那么大,所以英国孩子有大把时间在暑假中尽情培养自己的兴趣。
    虽然英国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但他们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甚至还会鼓励孩子寻找在我们中国家长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兴趣。例如,有些高中女生会主动向父母提出暑假里要上美发班、化妆班,而且住得近的几个同学学成后,还会开个小派对,互相展示各自的成果。

美国:暑假基本闲不着
    美国中小学的暑假时间非常长。总体上来看,平均大约有10周。但各个学区的假期开始、结束和时长并不一样。比如,在有的学区,暑假就从6月1日一直放到8月中旬;而在有的学区,则从6月中下旬放到9月初。
    由于美国中小学一般不会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最多只是建议假期阅读,所以美国孩子的暑假生活多数是比较轻松的。不过,尽管美国中小学的暑假很长,但由于假期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多,所以家家户户的孩子基本上都闲不着。
    暑假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机会,去阅读、去培养一种新的爱好、去锻炼、去海滩、去旅行或学习新的技能。在暑假有可能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在上学期间由于学业的压力则难以做到。不管他们选择做什么,大多数美国中小学生都希望在尽情享受美好暑假的同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社会各界帮父母解忧
    全天下的孩子都梦想着早点放暑假。但对于广大家长而言,如何安排孩子漫长的暑期生活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在美国更是如此,因为美国多数州的地方法律都明确规定,家长不能让12岁以下的孩子全天单独留在家里。双职工家庭自然对此就更是发愁了。
    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公立学校的暑假会有几星期的暑期学校。暑期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彩,包括数学、语文、手工、自然科学、阅读、运动等。家长一般会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为他们选课。参加暑期学校,补习文化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以掌握如何做饭,学习一些生活技能为主。暑期学校与平时学校的不同之处是,假期学校只开半天学,通常只是上午授课。而且公立学校的暑期学校一般都是免费的。
    在美国,每到暑期都有很多教会机构、非政府组织、俱乐部等机构为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暑期活动。这些机构大多是免费的、公益性的,很少以收费为目的。
    美国学生还利用暑假开发与学业有关的兴趣。有许多美国大学为高中生开设暑期课程。其中有些课程,特别是历时较长的课程,可以让青少年拿到大学学分。例如,学生可以在华盛顿的一所大学读一门演示政治理论的应用课程、在好莱坞的一所学院读一门电影课程,或者在纽约市的一家烹饪学校读一门厨艺课程。
    社区也是美国学生过暑期的重要地方。美国规定每个社区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馆、网球场、博物馆、教堂等。这些都为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条件。而且,有些社区学院还会开设很多免费课程,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技能。
    打工与公益活动更有意义
    总体来看,美国的教育理念不是追求分数,孩子的升学压力也小,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暑期特别重视体育运动,或进行一些郊游和旅行,还会做一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等。高年级的学生甚至会做一些调查研究或者参加国际交流,以便让他们走向社会和国际,了解美国和全球,培养社会服务和人道主义精神。
    很多学生会选择在暑假做义工和社区服务。这是因为美国学校看重学生的义工和社区服务经历。在社区的某个机构服务后,对方就会给出一个反馈。如果学生完不成规定的社区服务时间,在申请大学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会选择在暑假多做一些义工和社区服务,积攒上大学的资本。
    许多美国学生都对社区服务有着强烈的兴趣,暑假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时间或才能投入到各种服务组织中。这些活动可能是在一些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收容所、在医院、在提供免费饭菜的设施内担任志愿人员。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甚至可能前往世界上不太发达的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帮助当地民众建造房屋、净化饮用水或者提供其他服务。
    美国高中生暑假的另一选择是实习。通过实习可以获得工作经验。一名学生可以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义务帮忙来获得经验,并了解与自己兴趣有关的就业机会。通过实习,他们能够了解非营利组织、法律专业机构或大公司的内部运作情况。而且,实习是帮助他们开始思考在大学可能读什么专业或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的宝贵机会。
    美国青少年在暑期还有一项普遍活动是打工。暑假为挣零用钱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因为可以找到许多打零工的机会,例如照看小孩、在当地餐馆做服务员、在社区游泳池当救生员、提供清理草坪的服务。许多美国学生在暑假选择去打工并不一定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他们为了尽早地体验、了解社会。
    夏令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美国每年也有很多的大型夏令营和暑期学校招收学员。学生参加夏令营和暑期活动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增添生活色彩、学习新知识,也有的带有些许功利色彩,因为暑期活动是美国大学衡量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招生人员很看重学生有没有丰富的暑期活动。
    夏令营普遍受到美国青少年的喜爱。有些夏令营与兴趣或爱好有关,例如体育或演艺夏令营。有些夏令营为青少年提供住宿,还安排许多建立友谊的活动和机会。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在这些夏令营内担任辅导员,负责筹划和组织这些活动。
    美国中小学生的夏令营种类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虽然夏令营是以玩为主,但也有一些寓教于乐的补习文化夏令营(读书、写作、综合训练等)和体育活动夏令营。如果孩子是童子军成员,童子军组织还有专门的夏令营活动供家长们选择,而且收费偏低。夏令营有半天、全日,也有需要住宿1至4周的。
    (本版文章作者胡乐乐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7: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交流须防“南橘北枳”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8/10/content_440231.htm?div=-1

                 向外面学习的时候要虚心、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并要注意不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的毛病;传播自己的先进经验则要有“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意识,知道“南橘北枳”的启示。
    ■程方平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播放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引发热议。纪录片中,五名中国教师远赴英国任教,尝试对当地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中式传统教育在英国遭遇的各种水土不服引发了网友关于“中英教育谁优谁劣”的争议。
    中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者是有差异的,必须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力。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只会用标准的方法教授,成功率必定很低。中国和英国的学生彼此生活在迥异的文化背景和国情中,将对待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简单移植到英国,或将西方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地引进中国,受到挫折和打击都是意料之中的,并不值得惊讶。
    对于文化教育的引进和输出,中国的先贤早就有简明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向外面学习的时候要虚心、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并要注意不犯削足适履、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毛病;推广和传播自己的先进经验则要有“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意识,知道“南橘北枳”的启示,注意水土不服的影响。现在看起来,在引进和输出先进文化教育方面我们都存在前人曾指出的问题。
    在中国的教育界,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比国外好。再加上中国的《基础数学》教材在国外受到关注、上海的学生在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这类认识被进一步强化。至于外国在基础教育上有何特色与优势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相应的研究和实践都不够理想。
    从最基本的逻辑角度上看,一个在基础教育上一无是处或很失败的国家,不可能在高等教育上彻底翻盘,超越基础教育“最好”的中国;而中国的基础教育方面果真如此突出,学生即便靠自学也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是只靠教育就可以成就的,与国家的人才、科技政策和社会导向紧密相关,但教育的作用依然很重要。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优势依然主要体现在“精英教育”的模式之中,所谓的好学校、好教师教出的好学生都是“多元智能”分类中“数学逻辑类”智能较强的学生,约占学生总量的20%,而其他类型的学生,比如肢体运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较强的学生在这类教学体系中容易被忽视。所以当我们的本土教师遇到各种智能类型的英国学生时,模式化的教学就必然会变成“对牛弹琴”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次派出的教师有一些来自中国的薄弱学校,在教学前多做一些了解英国历史文化以及学生的生活习性、爱好这类的功课,能在教学之外和学生玩在一起,有更多的沟通和默契,教学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总之,我们早应意识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不是死记硬背、纪律管束,因材施教、合作学习、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等都是既经典又有效的教育智慧。而国外开创的“大作业”“车库实验室”“社会服务”“导师制”等教育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充分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多下些教学之外的功夫,多了解、尊重学生的具体情况,教育引进和输出的效果就会更理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广播公司播放三集纪录片,中国“虎师”大战英国“熊孩”,
引发两国民众对中英教育的激烈讨论——
一场“真人秀”里的教育碰撞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8/20/content_440555.htm?div=-1

            

    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海连老师在给英国学生上数学课。(视频截图)
    ■本报见习记者 陈少远 实习生 李阳桥
    8月19日发自北京
    自8月初开播以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3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就吸引足了中英社会的目光,其以近乎“真人秀”的表现形式,探讨中英教育之间的差异,引发两国民众对中英教育的激烈讨论。
    该片展示了今年3月在英国博航特中学的一场教育实验:5名中国教师给一个临时组建的50人的初三班级上课,一个月后举行测验,在数学、科学、普通话3个科目上和由英国教师教授的班级比赛。
    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该片播出最后一集。片中显示,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后,中国教师所带的班级,3个科目的测验成绩,均超过英国教师教授的班级。“全胜”代表了什么?漩涡之中,又该如何看待节目里中国教师的教学方式、英国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师生之间的磨合与碰撞?
    全胜!分数代表不了什么!
    “这个结果符合基本认识,高强度的训练对提高分数很有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排名第一梯队除了芬兰外都是东亚国家。”得知中国教师取得了分数上的胜利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作此评价。
    纪录片最后一集显示,在数学、科学、普通话3个科目上,中国教师班的平均分比其他班平均分均高出8分之上,其中数学科目差值最大,接近13分。
    取得好成绩的英国学生在片中表现欣喜,获得满分的女孩分析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我的学习能力在这段期间绝对提高了,因为我没怎么跟别人闲聊,一直在努力”。
    回到这场教育实验的初衷,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托尔邀请中国教师来英国上课,正是出于对中国学生取得好分数的好奇。纪录片开头,解释这场“实验”的初衷在于“在国际竞赛名次表上,英国学校的数学排名很惨,落后于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
    在2009年与2012年PISA评估中,中国上海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3项评价均排首位;而在2012年PISA测试中,英国学生没有任何科目进入前20名,其中数学成绩排名第26。
    2014年2月,英国教育部副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率团访问上海,回国后她在《每日电讯报》撰文表示,“英国的学校需要一堂中国课”。此后,英国派60名教师赴中国学习数学教法,并邀请60名中国数学教师到英国,上海的教辅资料《一课一练》也出口到英国。
    “中国学生是我们的学生在未来求职时将会遇到的竞争对手,中国正发生着变化。”尼尔·斯托尔在纪录片中表示,他希望可以在这场实验中了解中国教学法,并考虑是否能将其融入英国的课堂。
    在片中,中国教师采用了全班教学的方法,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对照按学生能力分组的小班教学。全班教学曾一度在英国流行,后逐渐被提倡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面对采用全班教学的班级成绩高出一筹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房莉杰认为,理解两国的教育要从评价体系入手,中国教育是标准化、专业化的教育,而英国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差异,并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体系。
    “中国教师能取得分数胜利在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对应试的系统性训练。”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熊永昌表示,我们应该正向地看待这场教育实验,“它证明中国和世界的教育交流正在深入,相互理解,中国开始走出去,这是正向的。”
    “这更像一个真人秀节目”
    “在我看来,这更像一个真人秀节目。”英国维克特勒学校校长伊恩·穆林斯对这档节目形式表示了疑虑,“它侧重观察一些在课堂上表现差的学生,采访一些发表负面评论的学生,这些都是后期剪辑的效果。”
    纪录片一开始就营造了浓烈的“硝烟”气氛,“在汉普郡一个的宁静村庄里,战争即将爆发”,“这是一个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学习制度”。在前两集中,学生和教师因为纪律产生冲突:学生上课讲话被罚站,上课喝茶被老师警告……
    尽管英国广播公司将节目定义为“设定场景的纪录片”,但有舆论认为,该节目形态类似荧屏上常见的“真人秀”。
    熊永昌指出,纪录片在前两集中夸大和突出了矛盾与冲突,却看不出太多中英教育的差异。他认为,冲突的课堂缘于制作方在背景设计上没处理好,并且表现出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脱节:近10年来,中国的课程改革一直和世界同步进行,中国也逐步开始实行小班教学,不仅表现在班额的缩小,也体现在教学策略的调整。
    “前两集的纪录片展现了双方对纪律和规则的分歧,似乎中国老师很严格,英国学生却不太服从。”房莉杰表示,公众从这个角度解读中英的教育差异,其实是很大的误区,“就我在英国访学所见,中英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的标准化、专业化教育和英国偏个性化教育之间的差异。中国讲求独立学习;英国则实行小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英国依岭中文学校校长黄珍理则肯定了该节目的正面影响,“媒体的效果是成功的,让大家看到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挑战,同时看到两种教育体系的长短,给观众以思考”。黄珍理也强调,从一个月的教育实验来判断两国教育之争“太有限”,但可由此深入思考两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交流,而非简单移植
    杨东平指出,虽然这个纪录片并未完全展示真实的中国教学现场,但确实呈现了一些中英双方在教育价值和文化观念上的冲突。
    这种冲突在房莉杰看来,是中英文化中对“尊重”的不同理解造成的。“中国人传统的尊重是‘权威尊重’,而英国人奉行的是‘主体尊重’。”她认为,正是其中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课堂上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关于纪律的矛盾。
    中英教育的文化差异在纪录片中屡有呈现,杨东平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两个国家对“竞争”概念的理解就不同,英国人理解不了基础教育中中国式的排名、竞争。欧美国家禁止在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竞争,他们认为竞争是成人世界的事情,进行排名、竞争和学生的个人权利存在冲突。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与中国的文化融为一体的,对中国式教育方式的简单移植能否成功,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个人认为英国可以学习中国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但不应该是整个教学模式的迁移。”杨东平说。
    英国名校长协会HMC主席克里斯·金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个纪录片会给中英教育体系带来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比如,会让一些中国老师有所变化,减少追求整齐统一性,更偏向于个性化教学。对于英国教师而言,也许在此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会更高,对于学生的期望也会变得更高。
    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表示,这个纪录片启示我们要反思自身教育,不要关注中式教育能否在英国落地,而是要看到其中所展现的中西方教育差异,借鉴英国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如何给学生自我和空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5: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教育的冲撞
——“中国式课堂”英国实验的另一种思考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8/20/content_440551.htm?div=-1

            


    ■成尚荣
    近日,5位中国教师“接管”50名英国中学生,开展为期4周的“中国式教学”的实验,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BBC(英国广播公司)以“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为题,拍成了纪录片,8月4日才播出第一集,英国媒体、社交网站就沸腾了;在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以《中国课堂“经典场景”搬入英国课堂:看教育的冲撞》、《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调教“熊孩子”》等为题连续发表4篇文章,估计,讨论的热潮还会继续。
    我不是追逐新闻和时尚,只是说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因为,这一实验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我也不只是有感而发,而是觉得中外教育的比较一直若明若暗,今天这一报道似乎给我们送来了真实信息,明晰了一些问题。这些都与我们的课程改革密切相关。
    “中国式课堂”实验大致的情景是:早上7时到校、每周一次升旗、身着统一校服、轮流打扫教室;50人大教室、上课安静记笔记、一天11小时学习、夜自修;中国孩子的数学水平领先英国同龄人3年以上,中国老师只用15分钟就把所有公式讲完了……BBC对中国式教育特点的总结是:“超长的课时、严格的纪律要求、惨烈的竞争”;英国《卫报》说:中国老师“登陆”,占领英国课堂,勇敢的英国佬要夺回教室……如此等等。
    细看报道,大家讨论的话题几乎都聚焦在教育的冲突上,这没错,不过,中英教育的差异,乃至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异,存在着冲突,早已形成共识,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可以再往深处讨论。中国式课堂的优缺点,我们大体上也心中有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也已形成共识。因此,我们的讨论,仅仅聚焦于差异、冲突上,是不够的;中国式课堂经典场景搬上英国课堂,蕴含着诸多可供开发的元素。我们完全可以从差异、冲突,从谁优谁劣、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来产生新的问题域,换个角度,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课程改革走向更深处。
    我以为,至少有以下问题可以作些讨论。
    其一,课程改革与建设应当置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格局来观察和思考。英国的弗里德曼那本极有影响的著作《世界是平的》,明确地告诉我们,合作高于竞争,人们要跨越国界、地界的隔阂,走到一起来,共同缔造“平”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份国际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提醒我们,教育正呈现着共同的走向,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是所有国家共同创造的。回顾20世纪教育改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已从世界裂变中的教育改革走向对峙双峰的教育改革,继而走向多极世界中的教育改革(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改革的世界格局已基本构建起来了。如今,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兼,则可达济天下。BBC的这次的实验并不出人意料。最近两年,英国向中国教育“取经”的步子越迈越大,包括去年年底,英国教育大臣邀请中国数学老师到英国“支教”,也包括英国计划引进中国数学教辅材料《一课一得》。这不仅说明英国教育界的谦逊、好学,更说明当今这个时代的教育需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交流,要学会分享、学会比较、学会借鉴、学会改变。可见,英国教育界的举动具有全球性的眼光,彰显了一种战略思维,因而是一种大智慧,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世界教育是一个坐标体系,我们的教育要从这坐标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晰自己的身份,知道要从哪里出发,走到哪里去。“坐标意识”是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二,课程改革与建设应当进行最真实的实验。据称,BBC与5名老师有项重要约定:把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尤其是与英国教育对比强烈的搬来英国。他们在与中国老师沟通时反复强调这一点。可见,这是一种教育实验,是真实性极强的跨国教育实验。教育改革需要实验,那种止于浅表层的所谓差异、冲撞应当通过实验来验证,从经验走向实验,从想象走向实证,才能客观地重新认识那些所谓熟悉的问题,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而从陌生处发现规律,教育改革才会真正走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这项实验又基于一些背景的思考:“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主要指PISA测试)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那么,中国式教育对英国的部长们为何如此有吸引力呢?”《卫报》特约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的这番话,不只是他个人的,几乎是全英国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提问中深藏着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而真实验才可能有真答案。尽管这些问题不是通过一次实验就能解决的,但它绝对是一次良好的起步。中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需要这样高品质的实验。
    其三,课程改革与建设需要深入研究儿童。儿童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课程的背后是人,是儿童。李希贵曾经说:“我们学校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人的。”他的意思绝非是对学科教学的否定,而是强调人才是目的,学科教学不能只见学科不见人。BBC的这次实验,暴露出来的问题都聚焦在学生上,尤其是学生的学习上。当英国学生脱下紧身衣,穿上校服的时候,当英国学生不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时候,当英国学生在老师们讲解理化知识时,一个学生用口技打着节奏,更多学生自顾自聊天、打闹的时候,课程内容在哪里?课程标准在哪里?知识在哪里?能力在哪里?爱莉诺·达克沃斯把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成果成功地运用于教学,提出“教学即儿童研究”,明确揭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走向。因此,中国教师如此重视课堂纪律不无道理,但仅此又不够。深处的问题是,要研究儿童究竟是怎么学习的,学习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无论是中国式课堂,还是英国式课堂,都必须紧盯学生,紧扣着儿童研究展开。当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提出,教育开始转型,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吗?在我看来,学生不是“熊孩子”,而是教育与课程往往“熊”了,所以让学生站在课程的正中央是必然的。
    不只是教育的冲撞,“中国式课堂”的英国实验,我们应当深度关注与研究。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8: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教育改革:为什么要让穷人的孩子上学
2015年08月21日 08:54
来源:澎湃网        作者:李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中国教师应邀前往英国开展“中国式”的教育实验一事引发热议。负责伦敦地区初等教育改革的伦敦学校委员会会徽,寓意智慧与知识的女神张开怀抱,欢迎各个阶层的儿童。


         近期中国教师应邀前往英国开展“中国式”的教育实验一事引发热议。从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来看,英国学生几乎完全没有办法招架中国老师时间长、强度大、内容多、对纪律要求高的上课模式。在许多中国网友表示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老调重弹,再次提出中国教育里刻板、枯燥、不够自由与轻松的特点需要改进。
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浪潮始于18-19世纪,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现代化国家、福利国家,英国却不是第一个开展现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当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时,英国人发现自己居然在技术上落后了,有人便提出传统的教育体制是桎梏技术发展的罪魁祸首之一。
据统计,19世纪中叶,瑞典城市人口的识字率高达90%,丹麦、比利时、法国和普鲁士均为70%以上,而同期英国的数据仅为50%。改革的呼声迫在眉睫。就这样,由中产阶级牵头、获得贵族积极参与、呼吁社会中下层阶级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教育改革就此展开。对改革需求度最高的小学首当其冲。
负责伦敦地区初等教育改革的伦敦学校委员会会徽,寓意智慧与知识的女神张开怀抱,欢迎各个阶层的儿童。正中那本打开的书上标有拉丁文“Lux Mihi Laus”的字样,也是伦敦教育委员会的呼号,意为“知识乃吾之光”(light is my glory)
贵族垄断教育资源,小学教育令人失望
传统的英国社会被看作是一个二元阶级构成的体系。社会上层与下层阶级之间界限分明,很难逾越。教育更是如此。
文法学校、公学和大学的大门只向贵族和有钱人家的男孩们敞开,他们在那里学习基础知识、宗教、道德准则、绅士风范,即所谓的“精英教育”。这些家庭的女孩们多接受家庭教育,被培养为绅士淑女。
广大来自下层阶级的男孩子们只能面临十分有限的选择,女孩要想读书更是天方夜谭。再加上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需求,把许多适龄儿童拦在教育的门槛外。
主日学校作为下层阶级受教育途径的主力,承担了七成以上工人阶级子女的教育任务。慈善学校、贫民学校和“私塾”则填补了另外的空白。但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后两者甚至很难算是正规的教育机构,至多是满足穷人或者私塾先生自己的生活需求。有个叫汤姆森的造船工人说:“我办了个学校,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人都能当教员。人得活下去,办学堂不过和干别的一样罢了。”退伍战士、失业工人、退休管家、卖玩具和棒棒糖的小商贩、开小旅馆的小老板、捡零工做的针线女红、情况好转的肺结核患者、几乎卧床不起的残疾人、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等等,只要认识几个字,人人都能开私塾。
即便老师是执政上岗、为祖国花朵服务的园丁,维多利亚时代的学校风格严肃阴郁,也很难成为孩子们会喜爱的地方。高悬在屋顶的窗户,墙壁上空无一物,学生们挤在一起,最大的教室能坐下三百名学生。与其说老师在教书,不如说是在念书,学生们只需要默记下老师读的每句话,内容往往不过是国王们的名字,或者数数时间。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老师们罚起学生来也毫不留情。打手板、扇耳光似乎都是家常便饭,不管是调皮捣蛋还是作业糟糕,都有可能招来老师的鞭打。甚至连反应迟钝或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都会被责罚。老师们会让他们戴一顶尖尖的帽子,上面标着大写字母D,意为dunce“笨蛋”的意思。那时的老师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唯一原因就是不够努力,即便是左撇子这样的天然习性也会被强制要求改过来。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课堂里头戴“笨蛋帽子”的学生蜷在角落
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教育经历代表了许多同时期的英国小孩。他们坐在课堂里的时光其实是幸运的,因为那样意味着至少他们不用为生活奔波。在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原因入狱之前,他也在小学课堂上待过一段不短的时光。在教过他的几位老师里面,他后来还会记得有老师酷爱谜题书,还会用那书痛打学生的手掌,“他从学生那里榨取的远比他给予的多”。可见就算是这样有幸上学的日子,却可能没有留给这些儿童幸福的记忆。
教育体系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会垄断了执掌教育的权力,贵族垄断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工业革命则剥夺了许多生源,造成政府和社会普遍对教育的热情不高,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维多利亚时代面向中下层阶级小学的教师多是未婚女性,因为这个行业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也不高,与现在是天壤之别。恶劣的教育环境循环往复,制约了当时中下层阶级的教育前景。
法国大革命的教训:让穷人接受教育,能防止革命倾向?
对于穷人是否应该接受教育这件事,贵族阶层的看法也很直接。“穷人读书无用论”获得许多上层阶级的赞同。他们认为“对每日劳作谋生(不需要依赖知识)的广大劳动者来说,知识是有害无益的。如果把教育提供给贫穷的劳动人民,就会滋长他们不满和懒惰的情绪,将他们引向反抗之歧途”。教育“会让他们不服管教、惹事生非”。他们对于工人阶级获得知识就会获得反抗力量的担心,与中世纪的教士别无二致。后者把破解知识密码的语言钥匙牢牢地攥在手里,前者则干脆闭紧了知识殿堂的大门,把教育和身份挂钩在一起。
然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海峡彼岸的英国统治者上了意义深刻的一课。铺天盖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宣传让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感到恐慌与震荡。就在他们不遗余力地丑化对岸革命者的形象,并对英国自由、民主、繁荣的社会现状极尽赞美之能事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反思如何尽力抵制可能出现的革命倾向,避免英国重蹈覆辙。
如何引导中下阶级理性参政的需要已提上日程。当罗伯特·洛(Robert Lowe)于1867年在爱丁堡呼吁“我们不能放任这整整一代人在无知中长大,要知道他们的双手中握有我们的未来,也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全面、彻底的义务教育是改善英国下层阶级的最好武器,也是医治英国社会问题的良方。
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出现大量“丑化”大革命的漫画,图中代表“自由法国”的人士衣衫褴褛、家徒四壁,而代表“英国奴隶”的形象则锦衣玉食、生活丰裕,暗讽法国大革命强调的自由带给老百姓多么恶劣的景况。
就在罗伯特演说的同一年,新修改的选举法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范围,每年租金不低于10镑并且居住1年以上、或者有12镑以上收入的短租租户和房东都获得了选举权,还有每年从私产或承担租金中所得不低于5镑的人。这次改革把英国的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225万,让工人阶级拥有了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
罗伯特称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可如何确保这些主人不会同革命者握手言欢呢?自诩为人民代表的中产阶级适时表示,他们代表的绝对是“合格的”英国人民,而不包括那些妄图推翻政府、渴望革命夺权的“暴民”或者行为粗鲁、不受教化的下等人。就这样,“小学阶级”(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lass)这个词应运而生,为工人阶级接受教育的合理性铺平道路。
顾名思义,“小学阶级”就是指接受小学教育的阶层。同选举权一样,这个阶级也拥有自己的财产资格定义,每周收取9便士及以下学费的学校就是为了“小学阶级”建立的,也就是大部分贫苦儿童和他们的劳动人民家长。“小学阶级”的出现既区分于代表贵族的“公学阶级”,也与中产阶级划分开来。这些小学都是1870年教育法出台后由政府成立的教育委员会建立的,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公立小学。
这并不是英国历史上政府第一次干涉教育,却是政府第一次出面办学,意义深远。这打破了贵族对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小学教师的身份、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教育质量得到了保障。
教育走向世俗:政府挑战教会的权威
直到维多利亚时代,执掌教育的权力还控制在教会而非政府手里,因此1870年出台的初等教育法不仅挑战了贵族的垄断,也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根据统计,1851年,英国约有23,156所教会学校。无论是国教还是异教,他们的教育内容都只有一项——就是宗教知识。所有写作和阅读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和圣经知识相关的基础之上的。但随着工业革命出现的职业结构调整动摇了英国宗教教育的根基。当社会要求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时,单纯的宗教教育已经很难满足需要。
除了教育内容的局限性,教会之间各派别、教徒与非教徒都在教育问题上各执一词,反对政府作为第三方干涉。以政府拨款为例,国教徒坚持认为国家拨款当然是要拨给国教学校,而非国教徒则认为,既然拨款来自税收,税收来自所有人民,为什么要用非国教徒上缴的钱财来补贴国教徒的教育呢?这根本就是一个政府没有办法解决的悖论。同时,很多小教会如循道宗、公理会等也反对政府财政介入教育领域,担心会危害到自己教会内部宗教教育的权威性。
1870年成立的教育委员会也为改革颇费一番周折。1892年,来自伦敦某学区的一位监考对一场宗教教育的考试结果提出质疑。在他看来,“耶稣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是“约瑟”,孩子们这样理解的原因是由于老师没有教给他们耶稣的神性这一面。他先是写信给教育委员会投诉,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后,又写了一篇文章投给当地的一份宗教报纸。这篇文章如晴天霹雳般结束了教育委员会平静的宗教教育时期,掀开了它后期关于宗教教育问题激烈辩论的序幕。
一篇讽刺“良心条款”的漫画。教育委员会成立初期推行“良心条款”,允许父母可以让孩子从特定的宗教教育退堂,以满足不同教派家长的需要。漫画中的家长气势汹汹地指责老师说,“先生,我想请您别再教我的小约翰数数了,他可是个滴酒不沾的孩子,你让他数啤酒、大麦酒做什么呢?”借由这件事情,漫画家试图嘲讽不少人在宗教教育上的小题大作和老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的不知变通。
某种程度上来说,19世纪晚期的初等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影子,但政府毕竟为它转向世俗的现代化教育迈了很大一步。学校采用更加符合现代化需求的课程设置,并尽量削弱某种特定的宗教色彩,让它成为真正面向大众、而不是某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机构。
教育改革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可见,其过程从来都是漫长而又令人备受折磨的。但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19世纪中后期投身这场教育改革的英国人总会欣喜地发现,虽然他们负责的孩子还是记不了几个单词,算不好算术,但他们却能在家里烧一碗好菜,或者制作一张漂亮的椅子,这些普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学习知识而获得的成就与满足应该是这场教育改革最宝贵的财富。或许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这场仅仅一个月的中国教育实验并不会在英国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这种文化体验既是中英两国交流的成功案例,也是孩子们特殊的教育经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混乱的课堂:乡间底层孩子的"反学校"文化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08/219480781.html


乡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每一个个体最平凡的日常经历都应该成为这个国家历史档案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每一个底层孩子都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书写着未来中国。
  然而,他们的日常生活究竟什么样?我们懂得真实的他们吗?他们真的如目前媒介所公开描摹且日益定型化于公众头脑中“弱者”的标签式形象吗?那些被公开化的“个人梦想”究竟是底层孩子们的“真实”表达,还是被外界舆论建构而越位臆断的“虚假代言”?

抗争“知识权威” 被瞧不起的农村教师
  一是农村老师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人物”。正如九年级男孩张洋所言:“他们算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绝对属于被淘汰下来的‘产品’,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我敢保证: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
  二是农村老师收入差、地位低的尴尬现实使少年们不断强化了读书无用的逻辑,少年们眼中的读书有用与否被直接换算成现实的经济收入和地位。“他们在我们面前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他们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其实傻得很。这个社会成功就是看你钱多钱少,说那么多也没见他们赚多少钱,还总是自以为是地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说实话,他们每天赚的钱还不如我们村里出去给人做‘刮大白’的赚的多呢,他们一天在学校里‘装’的多累啊!”九年级男孩叶顾这样描述他们的老师。
    有的老师偶尔向学生透露自身菲薄的真实收入,是希望少年们更加努力学习,以图将来能出人头地、走出村落,但事实却往往适得其反。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而与外界市场联系起来,并逐渐富裕。而农村老师作为在底层社会中的“知识代言者”角色,往往会被作为村落“读书无用”舆论的具象承载。
乡村教师往往比较贫困

  三是乡间少年无法从老师那里获得真正感兴趣的外界现实与社会知识。为防止少年一旦沦为无法在现实社会中谋生活的“书呆子”,父辈往往会或隐或明地灌输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潜规则”与“生存法则”,而这些与老师所提供的常规价值观相悖,成为少年在观念和行为上对老师不屑的背后支撑力量。

抗争“关系权威” 课堂中的混乱
  下课后,九年级的英语老师肖翩和数学老师李刚意见一致地向班主任刘阳抱怨:“你们班如果再不采取强制措施,仅有的几个有机会升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也绝对没有希望了!一想到要到你们班上课就头疼,真不想给你们班上课了!”
  英语老师肖翩实在不想给这帮“讨厌”的少年上课了,一再请求笔者帮忙代一周课。当笔者第一次走进九年级课堂时,新鲜感让平时上课只是睡觉和相互打闹的38名孩子集中起注意力。
  两天以后,这帮少年就渐渐进入到“正常”的课堂学习节奏之中。笔者刚刚转过身写下一段英语长句,少年就在笔者的背后将一瓶白酒传来传去,一人喝一小口;笔者转过身来,他们故意装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有的少年开始在课堂上睡觉,还不时打出一两声呼噜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则坐在椅子上摆出各种不屑的造型,望着窗外的高山发呆;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折各种纸花……一节40分钟的课,至少需要花费三十多分钟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仅有的稍微安静的几分钟,不过是乡间少年们玩累了的时候。
乡村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无奈

  笔者曾任教于某直辖市一所著名中学,几乎从来不会单独花时间去专门干预一堂课的纪律。但在云乡学校,笔者只能在低度纪律管控中教学,很难在40分钟课堂内完成合理的有效教学。
  一周的代课即将结束,这帮少年在课堂中更是闹腾,笔者几乎要用声嘶力竭的吼声来随时干预课堂纪律,但效果仍然不佳。
  在与肖老师交流后获知:这帮少年的课堂表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在肖老师的课堂上,有的少年居然敢于公开抽烟、喝酒和顶撞老师。
  如果九年级是因为升学无望而出现这种课堂消极行为,那么八年级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笔者来到八年级课堂,随班听课半个月。与九年级相比,八年级确实有所收敛,但尴尬的是:始终跟着老师思维走的学生日趋稀少,大多数八年级少年开始有了九年级消极课堂行为的潜在表现,以递纸条、走神、睡觉等方式隐性对抗课堂教学的少年越来越多。与九年级相比,英语和数学是八年级少年们最富隐性对抗的两门学科。

抗争“时间权威” 反规定性的日常作息
  对于大部分进行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农村地区来说,在村校和教学点被撤并以后,乡中心校几乎承载了底层区域中唯一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寄宿制则成为乡校中的主流选择。
  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这样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除附设的幼儿园以外,共有171位学生,其中住校的学生达153人,包括11名因家校距离过远而必须住宿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面对乡校如此庞大的住宿规模,云乡学校竟连一名生活教师的编制都没有。全校所有老师下午放学后都要返回到县城教师公寓或乡镇中的家里,仅由德育主任邓畅及其妻子—云乡学校附设幼儿园中唯一的幼儿教师张丽共同兼任生活教师,邓畅管理男生住宿,张丽则管理女生住宿。
乡村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寄宿制学校内部的日常管理是准军事化的,它将一天所有庞杂的学习和生活要素都编码在极度狭窄的每一寸压缩时间段内。在这些局部性片段状的固化时间段中,乡间少年们的观念习得和行为塑造都必须处于学校管理者随时可预控的合理范围之内。
  在作息时间表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日常语言和身体行为都被严格限定。比如,什么时间段内学生应该学习、吃饭、锻炼、休息、起床或睡觉,什么时间段内老师应该作为师者传道授业、作为朋辈谈心解惑、作为父辈关心体谅。正是在这种内隐作息时间表内权力规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规蹈矩中,少年们在微观的学校权力结构中被驯化与被控制。一方面少年们被集体训导对既定规则的服从、认可与遵循,从而加快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达成;另一方面,少年们则在对既定规定性时间的个体化抗争中,加速实现着底层的再生产。
  少年们总是不断地向笔者抱怨:“学校的作息时间太紧张了,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而每天晚上9点钟就要睡觉,你说学校是不是疯了?”笔者反问:那你们为什么不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表早点休息,早上才好准时起来呢?得到的回答是:“这么宝贵的自由时间,我们怎么可能让它白白地在睡梦中度过呢?”“晚上我们总得相互聊聊天啊,大家照课程表上了一天课了,就像坐牢一样,睡眠时间总不能再管了吧?有时候我们还会故意说话惹生活老师来,刺激嘛!”“早上其实也起得来,但就是不想起,故意拖着,其实就是讨厌又要按照作息表程序一样的做事,不自由了!”……
  少年们对时间表设置不合理的抱怨,事实上并非是真的要在作息时间安排合理与否上展开辩论,其背后实质上是对学校官方支配性时间权力结构表达反抗,反抗表层上是以追求“自由”和“刺激”为目的,但实质上却是在对一套他者化官方规则表达拒斥的同时寻找独立真实的主体性“自我”。
  对身居农村的底层学校而言,他们清晰地知晓只有在权威性的时间控制上花费更多精力,让底层孩子花更少的时间去玩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才能在城乡同等化的教育筛选轨道和分流体制中不至于被过早地淘汰。然而,少年们对于底层学校管理者这种“良苦用心”的紧凑性时间制度设计充满了主体性的愤怒,他们事实上在用身体行为表达对这种隐性时间控制权力结构愤怒的同时,也加速了自身底层再生产的命运。

抗争“空间权威” 摄像头下的剧场表演
  在笔者对云乡学校六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全班开放式问卷调查中,73%的学生在回答“你对本校什么最不满意”这一问题时,写下了“摄像头”。
  2013年11月中旬,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云乡学校内安装了8个摄像头,使云乡学校几乎处于完全被监控的全景敞视状态之下,连少年们平时最喜欢待的纯粹私人空间—厕所外围和厨房后边的一块空地,也都分别被摄像头24小时监控着。
乡村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学校对此的公开说法是为了保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私下里张校长会告诉少年们:“这实际上是为了给全校学生形成一种威慑感,告诉你们无论你处在哪里做什么动作,我都能看着你,所以你都必须给我好好学习、不要违规,否则你明白后果。”张校长私下告诉笔者,他打算下一步在每个教室里也安装摄像头,这样就可以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公开向少年们宣布:“你们时刻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下,所以请诸位好自为之。”
  学校摄像头的存在已经对少年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处于摄像头监控的范围之内。比如,少年们曾经在厕所外围和厨房后边空地上,随意拿出一支烟点上并彼此传递吸上一口,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区域是学校内绝对的私密空间,老师们很少光临,难以被发现。然而当摄像头安装上以后,少年们的私密空间范围极度萎缩,真正的违规行为被压缩到了厕所之内。
  少年们会故意用行动来表达对空间权威的不满。比如,有的少年会故意朝着摄像头扮鬼脸、打耳光或者竖起一根中指以表侮辱,有的少年则故意装作没有看到摄像头,在摄像头可监控的空间范围内从怀里掏出一支类似香烟的糖,叼在嘴上以吸引老师来“抓捕”。但当老师真的过来抓这位“烟民”时,少年就会轻蔑地说:“拜托,老师,这是糖,要不你也来一支?”
  摄像头下少年们故意的公共性表演,将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类似于让•雅克•卢梭所描述的“巴黎剧场效应”一样的巨大“剧场”,而少年们则在摄像头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这种空间权威表达集体抗争,空间权威在少年们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性的可见状态,从而确保官方权力和公共期许自动地在少年们身上发挥作用。但实质上,少年们是用一种表演的方式反向成为监视下被灯光包裹的演员,他们用官方期许的行为表演麻痹了官方并形成反控制,加速自身“反学校”文化的内在塑形。
  (本文作者李涛)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为什么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08/219480853.html





沃尔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斯阁(LeeScott)就毕业于肯萨斯州的一所州立大学

  今天的中国人喜欢说一句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带着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为人父母的一听,就仿佛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一定要让孩子在人生的竞技场上跑得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当然,以为美国的孩子就过得很轻松未必是事实。美国孩子除了作业相对少点,大致也是好的小学可以帮助进入好的中学,好的中学可以帮助进入好的大学。为了进入好的大学,还要积累才艺,培养领导能力,做义工,提前上大学课程,总之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即使光以学业成绩来看,美国看重全部成绩,而非一次考试,这样无形中把压力分散,也意味着如果一个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里成绩不算出色,到后来想浪子回头,咸鱼翻身,临时抱佛脚,难度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一个美国人假如年轻时学习不好或者不爱学习,后来就真的会在人生中过得不如意。首先,前面说的这种情形是假定父母一开始就为孩子拟定好要进入顶尖大学的计划,如果是这样,大概是不能有半点差池的。另外,如果一个人理想远大,天资聪颖,当然需要尽可能地进入最好的学校,获得最扎实的学术训练和最好的研究环境。在美国,一个没有受过严格和正规心理学学术训练的人,是不可能在电视上自称“心理学专家”,分析别人的性格的。另一方面的实际情形是,一帆风顺地从一流高中到常春藤大学,然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也并非每个美国年轻人的第一选项。美国人对名校的热衷程度不仅赶不上在美国的亚裔,也赶不上在各自国家里准备投考美国名校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对于美国人来说,读什么大学,过什么人生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并不存在一窝蜂读名校的心态。对于那些并不是特别拔尖,也不太雄心勃勃的学生来说,在自己所在的州读州立(政府公立)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前一段时间,美国甚至流传一个统计,大公司的CEO中绝大部分其实是州立大学,而不是顶尖的常春藤大学的毕业生。

  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连大学都没有读过的学生来说,在他们思想更成熟,个性更稳定之后,“浪子回头”的机会其实是不少的。首先,美国的大学并不存在按特定学科设立的统一高考,这就使得离开校园几年的人也可以通过报考考察基本技能的SAT 考试相对容易地进入大学本科,又由于美国的大学都是单独招生,学生可以无限制地报考不同的学校,录取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美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通常也不考专业,只考词汇,基础数学,逻辑等科目,对于离开校园多年的人并不算很难,另外,入学考试也不限定年龄。这些措施,都为回头浪子或寻求人生转轨的人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住在一个比我大约大七八岁左右的美国朋友理查德的房子里。他的女朋友艾琳并没有念过大学,因为喜欢佛教,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佛,去尼泊尔旅行,回到美国后只是做义工、打零工。等到她想要回到校园读书的时候,就到所在地的州立大学里,要一些录取材料,准备一下,然后就考上了。在一所普通的州立大学里,像她这样年龄比一般应届本科生大的“非典型”大学生司空见惯 。我还曾认识另一个美国女孩,是德国后裔和菲律宾人的混血,因为父母离异,自己一度过得乱七八糟,不但退学,甚至还曾经堕胎。几年以后,她迷途知返,进入了社区学院,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公司前台接待工作,结了婚,人生慢慢走上了正轨。公立的社区学院在很多人眼里似乎很不入流,但对她自己来说,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和兴奋的事情。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一位非典型的同学。他自称来自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本科毕业后和朋友组建了一个乐队到处巡回演出,浪迹天涯,后来大概乐队散伙了,年龄也大了,就在后来的落脚地,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亚特兰大,报考了历史系研究生。我读博士的时候担任过一个学期的本科中国近代史教学,学生中也有一个当时年龄已经在四十多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虽然她年龄偏大,但阅历丰富,曾在中国和日本都生活过,会说中文和日语。她当时的理想,就是考下在高中教中文的执照。教授有时候其实暗中还更偏爱这部分成人学生,因为他们有社会经验,更成熟懂事,懂得尊敬和体谅教师,当然也更珍惜学习机会。

  美国人一生中的专业,职业选择和居住地点是可以多次转换轨道的。在笔者目前任教的大学里,同事中有一个英语系的文学教授,过去是个医生,就因为喜爱文学而弃医从文 ,从头学起,直到当上大学教授。这种现象是如此自然,很多人都会在中年以后仍然调整人生的跑道。他们或许因为厌倦,或许因为前景不佳放弃过去的行业,选择从头开始。因此,在一些州立 大学的校园里,甚至还有专门针对这些非典型的大龄学生的办公室。我所任教的大学,也有专门针对女性的非应届生提供的奖学金。类似的措施,会帮助很多因为照顾孩子而在家做过几年全职主妇的女性,让她们在孩子长大以后获得重新受教育的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体来看,我不认为在美国,一个人一定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本来就没有绝对的起点和终点,也没有绝对的输赢。每个人的起跑线可以按照自己的特殊经历和兴趣重新设定的,而个人的成就感,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整个社会和相应的制度,其实是在力图帮助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转换轨道,或者从头再来。重要的是,美国不仅仅提供最优质的高等教育,也对普通人提供最多元和开放的高等教育机会。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父母一般是开明的。他们也为孩子的学业付出,例如选择学区,缴纳高昂的学费,培养才艺,为他们能进入名校骄傲,但同时也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和多元选择。不少年轻人不念大学,而从事自己喜欢的蓝领工作,体力劳动,或者念完大学以后从事并不稳定的,带有自由职业性质的文学创作,摄影,电影摄制,表演等,父母也会非常骄傲和欣赏。他们并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务正业”,“早点安定下来”等观念,不会功利地去劝导孩子应该做什么,给他们太大压力,更不会用孩子世俗意义上的的“成功”来补偿自己的未曾实现的梦想。

  (作者:伍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为什么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图中为某德国幼儿园的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混在一起。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然而,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2、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德国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3、残酷教育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走进了幼稚园。
  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我发现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我的雅娜老师解释说:“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

4、从不强迫孩子
  老师雅娜说:“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5、大人向孩子认错
  苏珊娜博士认为,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以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要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之类的词挂在嘴边。
  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6、法律严禁父母唠叨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纳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7、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德国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红扑扑的小脸朝外,后背贴着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风中,“狠心”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还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儿园。
  苏珊娜博士说:“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来源:ABC企业家俱乐部)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3: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4.0时代来了,素质教育还在“吹拉弹唱”?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url]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01/218860306.html



[/url]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所以如此发问,来源于德国科隆的一个女孩临睡前发出的微博,她说:“我快18岁了,对税法、房租和保险都一无所知,但是可以用四种语言分析一首诗”。微博发出后,短短时间内,被不断转发,并被点赞上万次,一下子成为德国网络上下火热的舆论话题。
  大家之所以关注这条貌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富的微博,无不是因为这个小女孩无意中代表成千上万的德国人说出了一个困惑:德国的教育是否已经和现实生活脱节?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是没用的了?
  其实,德国教育在中国人眼中,还是蛮实用的。德国教育很注重与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相结合,在德国幼儿园,孩子们有专门的场地实习生活中的场景,可以扮演医生、建筑工人、警察、教师等等;在小学,孩子们中午一点钟在学校用完午餐后就可以放学回家,下午大量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安排,要么去阅读,要么帮家庭做一些家务活,要么去学一点实用的手艺;德国初中阶段的九年级要求每个学生要做三个星期的实习,而且实习岗位不由学校分配,而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去寻找。德国人认为,独立寻找实习岗位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育;德国的高中分为文理中学(毕业后直接取得综合性大学入学资格,或经过3个月职业培训取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与企业签约也可进入高职学院)、 职业高中(毕业后直接取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在完全中学补习1年,也可取得综合性大学入学资格;与企业签约也可进入高职学院)、职业学校(毕业后与企业签约可进入高职学院;也可在专业学校再学两年取得应用科学大学入学资格;职业学校毕业后若进入社会当工人,仍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
  不难看出,德国的大学分为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高职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禀赋特长、学业水平和经济状况,在这种“教育立交桥”上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不必千军万马拥挤综合性大学的“独木桥”。而且,德国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尊重,在职业教育学习和在综合性大学学习同样有面子,卡车司机和大学教授拥有同样的社会地位。由于很多操作性岗位并不需要大学生,因此,面向生产一线的职业教育反倒更受人青睐。即使在综合性大学,学科设计和课程设置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动手能力培养。
  即便如此,为什么这个科隆女孩的微博会引起如此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呢?德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难道不也有同样的情况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解读:
  第一,学校教育的社会实践与真实的生活还是有一定脱节的。当下教育,教育者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环节教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实践教育和真实生活仍然存在差距。实践教育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和加工,这样自然不可避免地会疏漏和遗忘一些生活细节和凡人小事,但有时候,这些细节和环节却十分关键和重要,一旦疏漏,就可能导致学生的知识断节,不能为学生解决问题连接生活困惑和知识储备之间的关联。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一定会走访证券公司、了解证券的上市、发行和买卖,对“开仓、建仓、持仓、平仓”等概念滚瓜烂熟,但面对“哪一只股票好”“什么时间买入、什么时间卖出”,未必会有真实的经验和十足的把握。实践教学不能替代生活,就象学校永远不能给出你生活所有的答案一样。
  第二,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素质教育就是非课堂教育,把素质教育和课堂教育完全对立。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似乎课堂上教什么,素质教育就要避开什么。比如,学校教育主要完成数理化等学科的专业学习,那么,素质教育就来查漏补缺,把课堂学不到的再补一下。有的家长甚至直接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吹拉弹唱、跳舞摄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实,素质教育立意于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多种多样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不能简单地把素质教育与文化艺术活动划等号,说会弹一首曲子、会唱一首歌、会跳一段舞、会说几句外语、会吟诵几句古诗,这个人就是高素质的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的王明军教授认为,“最大的素质教育就是语文和数学方面的教育”,没有语文和数学方面的素质,其他素质无从谈起。我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误区就是太偏好文化艺术方面,而忘却了风花雪月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素质。
  第三,我们的教育太偏好于人文情怀、精神提升、素质拓展等“高大上”的方面,太偏好于心灵鸡汤的泡制和推销,而对生活世界的技能训练关注不够。笔者作为一个人文社科方面的学者,绝不反对在人文情怀、精神、素质、心灵、灵魂等方面的教化和引领,而且还十分倡导和身体力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在关注精神世界的同时,更要关注我们所处的多变的社会和丰富的生活世界。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处于一种复杂状态,稍不留神,我们就发现我们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即便有好些人还是专业出身,但也未见得能够完全操控自己所处的复杂世界和复杂生活。比如,学经济的不一定会报税,学信息技术的不一定会玩APP,学传媒的不一定会沟通,学体育的不一定会养生等等。生活世界太丰富,社会领域太碎片化,专业学习或素质拓展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跟上世界变化的步伐和节奏的要求,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如今,德国已经开始着手进入以高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O时代”,这项高科技战略计划将使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如果说第一代的工业是以蒸汽机驱动为标志,第二代的工业是以电力驱动、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第三代的工业是以IT技术和电子工业实现生产流程进一步自动化为标志,那么,第四代的工业将以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化制造为标志,说得通俗一点,工业3.0完成了“人机对话”,那么工业4.0将实现高智能的“机机对话”。这些智能转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完全处于智能互联网的控制中,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世界带来全新的冲击和影响。
  那么,面对这样的冲击和挑战,我们的学校教育该如何应对?科隆女孩的微博也许刺激到人们忧虑和困惑的神经,才导致如此大的反响和反应。柏林益智中华文化校长崔健雄女士在跟帖时引用了古罗马哲人塞内加(Seneca)的一句名言“我们所学的东西都是为了学校,而不是为了生活”也许一语中的!我想:“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德国《华商报》著名华人记者周磊在跟帖时说:“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一百个教育学家有一百个答案。也许我们无法给出最科学最全面的“什么是教育”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说出什么不是教育,我想:教育不全是学校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教育不全是生活中的习得和领悟,教育不全是风花雪月的吟咏和唱和……
  这些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这些加起来,也许就是教育!
  让我也用塞内加的名言来结束本文:“时间揭示真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教育真在学习中国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url]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4/12/218682130.html

[/url]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要总批评中国教育,不管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国外现在都在学中国。英国教育大臣今年初来中国,明确表示本国中小学要学习中国学校对学生的数学、科学的教育方法。就连饱受国内质疑的985、211计划,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在学习中国呢!”对于舆论对中国教育的批评、质疑,很多教育官员、学校校长颇为不满:国外都在学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近期媒体关于这方面消息的报道,进一步增加了官员们的底气。
  国外政府官员、大学校长到中国来考察,声称要学习中国确实不假。但是,即便这是官员的真心话,也不代表国外教育真会学习中国。因为,在国外教育体系中,政府官员、校长说了不算,他们的权力有限;教育政策的推进还要看教师、家长是否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外政府官员、校长会很“羡慕”中国的教育官员和大学校长,因为他们的权力很大,决定什么马上就可以执行,因此,国外官员与校长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这样的权力。要知道,国外的教育官员是很“憋屈”的,要经过社区居民选举才能上任就不说了,制订任何政策还必须经讨论、审议;而即使是校长,在学校里的权力也很有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国内校长的行政权,在校内即使没有接近100%,至少也有90%,而国外校长则不可能有命令老师和学生必须干什么的权力——他们的行政权,只能用来落实教师与家长做出的决定。
  拿基础教育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来说,在我国内地,如果某地被纳入测试范围,教育部门就会高度重视,学校必定会跟着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同样的情况放在国外则有些“郁闷”:教育部门很重视,可学校并不以为然,教师和学生家长也对此不热情,还有教师公开质疑这类测试没有多大价值,结果弄得成绩并不理想。他们也想学习中国这种“高效率”的教育,交出一分好看的成绩单,但怎么学也学不会。
  美国和英国想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就会在本国遇到阻碍。政府教育官员希望学校重视科学、教学,重视测试成绩,可教师们会质疑:学习成绩对学生真那么重要吗?真至于要让学校老师牺牲学生的自由时间吗?如果要牺牲社团活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来提高数学、科学课的成绩,那更是反对声一片,根本执行不下去,还有很多学区要求政府必须增加师资配备,而不能让现有教师承担更大的工作量来给学生布置更多作业。
  这是因为在国外,政府只是教育的服务者,而不是主导者。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教师们也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行政命令和政绩考核对学校来说不太管用。政府部门当然想加强自己的权威,想做到“一言九鼎”,可搞不好他们自己也会不受待见,只能下台。所以,即使国外政府官员和学校行政领导表态要学习中国的教育,我们也不可太相信,因为作秀的成分极大。如果是学校教师委员会或家长委员会决定学习中国教育,那才是真正要学。如果就此对国外声称“学习中国”信以为真,觉得中国教育了不起,则是很大的误解。
  即使国外要学习国内高等教育的各种计划,学过去也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国外推行的教育战略和计划,貌似由国家主导,但国家只是制订战略发展计划,而不可能用计划去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更不能以计划去制造学校、学者间的不平等竞争。假如外国政府的计划干涉学校的自主办学,是很难推行下去的,学术自由是政府不敢碰的敏感地带。
  说到底,国外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办学制度和我国有着根本的差别,我国教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国外在学习我国时,不可能把我国这种治理模式也学过去。政府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学校领导要增加自己的行政权,这两者都很难在国外制度中行得通。在国外学校自主办学、现代管理的教育制度环境中,官员们表态要向中国学习,一来不太可信,二来要分析具体学什么。
  在国外的教育制度中,政府部门只能在尊重学校自主权、教师自主权的情况下,做一定的政策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学校可能会结合本校的情况,适当借鉴他国的好做法,这是对教育的进一步完善,而不是复制“中国模式”。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忽视国外教育管理、办学制度的差异,认为国外政府也学我国、也借鉴我国的教育、学术计划,以此论证我国目前行政管理、治校的合理性,会影响我国的教改进程。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到,我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新模式,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而不能以国外的所谓“学习”为借口来阻止改革。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4: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客:中国教育当真被西方“甩出几条街”?                                           聚焦热点话题,汇集名家思想
[url]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08/219480455.html

[/url]                          

一、追问焦点:“对比实验”是评价中西教育的有效方法吗?
     





靠实验而非“拍脑袋”来搞教育,本身就值得中国借鉴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远比知识灌输更重要。或者说,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学习才有意义。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教育实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不是拍脑袋决策。更多阅读



“不公平的实验”:不如拍英国老师去上海教“笼屉蒸薯条”
李岩 媒体人、FT中文网编辑

  五位中国老师,仅凭五人之力,在一个语言、文化、教育、体制舆论、学生、家长、以及主流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国家,以4周时间,展开一场你胜我负的零和游戏,而不是一次相互学习的竞赛。看上去,这不像是一次对等的教育实验。讲对等的话,可以把五位英国老师空降上海,或中国一个偏远小镇,用英国综合教育的教学方法,教中国孩子,英国老师还要用中文授课。4周后考试,与中国老师教的孩子比比分数。至于课余活动,中国老师不是教英国孩子包饺子吗?可以让英国老师率领中国孩子,用笼屉蒸薯条。更多阅读


二、辐射探秘:真实的西方教育和我们的想象一样吗?

“嬉笑散漫”并非西方教育的真相
储殷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是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比西方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更多阅读



德国人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thinker 媒体人
  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更多阅读



美国的”快乐教育”没那么简单
赵勇 美国俄勒冈大学首位校长讲席教授
  美国教育的“快乐”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是让孩子去野营或到别人家留宿,也是出于非常复杂的考虑,如学习社交能力,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妥协等等。而我们的孩子不懂得责任和妥协,总以为快乐只是自己的轻松和愉悦——事实上,快乐应该是一种自我追求,当投入去做自己选择的事情时,痛苦也是快乐。更多阅读



在英国,上课就像玩打地鼠游戏
陈玉 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现就职于英国私立女子中学

  BBC节目剪辑突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过说实话,在英国的中学课堂上,交交头,接接耳,做做小动作,敲打敲打桌椅,自由发表意见的行为却是常态。至于影片里提到的上课化个妆,折个纸飞机的学生,也相当普遍,相信在英国的每位老师都会碰到几个。再严重点,在教室里到处乱跑,拍桌子甩书本,公开违规,骂难听脏话的我也见过。有些底层学校甚至需要警察坐镇,维持课堂秩序。师生之间是场持久战,但倒也不见得时时刻刻都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在英国,有效的课堂管理主要是依靠学校制定的明确详细的奖惩制度,全校老师始终如一地坚守这个制度。更多阅读

三、孰优孰劣:中西方教育到底能不能互相拯救?     

从中国教育身上,英美国家啥也学不到
黄童超 作者
  尽管英美国家都对中国的基础教育羡慕不已,但这种羡慕却建立在臭名昭著的国际学生测试上。英美国家要做的不是担心自己被中国超过,而是应该避免变成中式教育。更多阅读


为英国放下身段“向东看”点赞
徐剑梅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英国人如今发觉压力本身也是一种动力,光有兴趣没有压力,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而我们不也正在改革应试教育,强调素质和快乐教育,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吗?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讨论怎样向西方取经。现在,英国人开始争辩,我们应该像中国人那样教孩子吗?这实在是一件好事,没必要往妖魔化和阴谋论上扯。何况以英国这样的西方老牌教育大国,如今放下身段向东看,这种开放的心态本身就值得点赞。更多阅读


中西合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张宇伟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博士项目主任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中国需要的一定是既懂中国,又了解世界的中西合璧人才,“大学一家”能够使得学生在学校感到温暖,到社会愿意服务于他人。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健康发展,中国的教育也会总结我们自己几千年好的教学理念,学习世界上著名学校好的办学经验,办出中国教育的特色。更多阅读



“教化”比单纯的口头教育更关键
thinker 媒体人
  家庭教育应当重在“教化”,而不是口头教育。许多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不在于家长不会“说”,而是家长不懂得如何“教化”。比如我们在饭桌上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吃好。恰恰是这种没有教化的“教化”,正在传送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信号:因为你是孩子,所以我们必须无条件为你服务。结果,孩子认为家长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更多阅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很火很火的BBC纪录片全部在这里!三集!中文字幕!
2015-08-21 唐闻佳 樊丽萍 文汇教育 文汇教育 文汇教育 [img][/img]
微信号 wenhuieducation
功能介绍 《文汇报》最具可读性的周刊之一,教育大家、专家发表专业意见的首选平台,全国教育专业周刊的领航者。
目前开设考试、学前/家教、校园、作文、留学/就业、新知等诸多板块,聚焦教育界新事大事,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提供最新动向和权威解读。






5名中国老师来到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他们要实施为期4周的中国式教学试验。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


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已经播出大结局,可是,很多小伙伴似乎还没来得及看。好吧,小编重新找来三集中文字幕的视频,这次,你要抓紧看哦!

第一集,呵呵,片头音乐实在太逗了——



第二集,矛盾、矛盾、矛盾啊——



第三集,剧情反转——



连日来,围绕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潮水般的评论里,诸如“快来求中国老师们的心理阴影面积!”的神点评层出不穷。看完中国老师“虐”英国熊孩子,勾起的不止是无数中国网友学生时代的记忆,还有这场有关中英教育比较的国民大讨论。

中国网友乐翻天,终于不是最差的一届了

BBC纪录片播出后不过两天,中国网络社区上的评论已“盖”起上万层的高楼,看到英国学生抓狂的表现,中国网友们出乎意料地乐翻天。有人感慨——“终于不是老师口中最差一届的学生了!”“中国神教育,终于大家可以一起感受感受了。”

有人建议——“应该把月考、课课练什么的同步输出,反正我大学毕业了。”

还有不嫌事大的直呼——“看完深深觉得片里中国老师表现很差,完全没有把我国教师的真正水准发挥出来,要敢打敢骂,敢管敢训……”

这部纪录片才播出第一集,中国老师已获得颇具喜感的外号。汉语老师简称“棍子老师”,她拿着一根大长棍教英国学生读“年”、“月”,已深入网民内心。有人说,“很有棍下出孝子的隐喻感”。因为常扎着蝴蝶结,科学老师杨俊(音)昵称“蝴蝶结老师”,她在片中“不准提问”、“不准讲话”的画面被网友截图做成微信表情,预计相关表情包不日可问世。

因为这群中国老师传神的中式课堂演绎,甚至勾起不少网友相继在评论中留言中国老师经典语录,诸如——

“就你们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学得好阿。”

“打什么篮球,熬过高考上大学了随便你怎么打,这节体育课改上数学。”

“最后一分钟,我把这道题讲完就下课。”

“你们猪脑子嘛?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们活着来有什么意思。”……

热闹的网络围观中,不少人调侃,“我就是进来看评论的。”

教育到底怎么弄,英国国内也吵翻了

当教育的话匣子被打开,似乎人人都有发言权,而且还分成了两股站队。有人直陈饱受中国教育水深火热之苦,“填鸭式教育害死人,现在又要去祸害英国人。”“在中国,聪明的人自然可以生存下来,笨的人除了备受羞辱最终也只能搬砖头,还被扼杀了创造力。”

不过,挺中国教育者也毫不示弱。“那些说中国教育没反思精神、不会质疑的,跑微博去看看评论。”

还有人表示,别宣扬外国教育多轻松,精英教育都是苦差事,“你去看看伊顿公学就知道人家不比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轻松。”



中国网民吵得不可开交,教育到底怎么弄,其实英国内部也吵翻了。“这个节目是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BBC合作的比较教育学研究项目,英国中小学近年来把目光投向中国,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英国中小学的数学和科学表现乏善可陈,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英国教育需要改革,这在英国民众中有比较大的共识。但到底怎么改,存在很大分歧。”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陈琦告诉记者,英国民众认为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自由,而忽视了纪律和约束,“有种说法特别在中产阶级的中老年人里流行,就是恢复英国公学的传统。”

据介绍,英国民众认为英国公学强调纪律、忍耐、贡献、服从、一致,讲究师道尊严,实施一定的挫折教育,而非像现在一味地保护、讨好学生。英国公学其实是英国的私立学校,公学传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思想,所以目前英国也有反驳声音就认为,没必要回到过去,就好像“时钟不可能倒拨”。

“在我看来,英国学校请中国老师去上课绝不是说英国真的想模仿中国式教育,而是想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陈琦说,与其说这个节目是英国想效法中国,不如说是以中国为一个刺激,倒逼英国自己的教育改革。

有没有可比性?教育冲突的背后是文化冲突

这部BBC的纪录片,的确激起了一个有趣的国际教育比较话题。

“把中式教育搬进英国学校,会起如此大的冲突,我对这点丝毫不感到意外。没有冲突才叫奇怪呢。”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说,片方拍摄之前就要求中式教育以尽量不走样的方式移植到英国,这实际上就是把中西教育的理念冲突预先写进了“剧本”。“中英两国的教育理念、目标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就拿片中一个细节来说:一位中国老师跟英国学生讲,中国孩子每周要学11个小时的数学,数学水平领先英国同龄人3年以上。老师做这样的比较,遭遇学生的不屑或抵制情绪并不难理解。


唐盛昌解释说,中英两国对不同年级学生设定的教育目标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年级越低、差距越大”。“这部片子讲的是中学,如果拿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作比较,肯定会发现英国孩子在学习方面被中国的幼儿远远甩在身后。”这是因为,和中式教育强调知识不同,英式教育在基础教育学段更强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盘踞在教育理念、目标冲突背后的最为根本的冲突,是中英两国完全不同的文化。比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在中国,尊师重道是传统,老师具有天然的权威,而英国则更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深一层次来说,这折射的不仅仅是中英两国师生关系如何不同。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一个人对他人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两国在文化根子上有很大的差异。”

在接受采访时,唐盛昌透露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中学国际部最初招收外国学生后,中方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维护课程秩序。“讲话的、嚼口香糖的,现在纪录片里的一些现象,那时我们在办学时就真实遇到了。”而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差不多有10年之久。“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家庭生活在中国,了解并融入这里的文化,中方老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中西贯通,这才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


接下来,我就是来看评论哒O(∩_∩)O

露露是个小二货:那些讽刺中国教育的一看就是没有出过国看过真正大部分外国人智商的,说真的,中国的教育能让你的小孩智商领先别人很多好吗?我反正深有体会。当然,英文是唯一比较难的部分,学会英文,不比别人差。

e leve n:没人觉得这些高中的语文数学老师能用英文给英国小孩上课很厉害么??你们看完不会有一种疯狂地想好好背单词的感觉么?

陈善峻:勃然大乐,一报英文虐我十数年之大仇!

-_-_:估计本来他们唯一期待的就是中餐了。

西米加红豆:中国老师到外国去越来越猖狂了。

隔壁老王仁波切_real:鸦片战争的仇终于报了!

蜂蜜糖梨梓姑娘:英国校长看上了做早操……顺带来个高考,跑操加晚自习套装呗~

给姑奶奶龇牙笑个:果然就是想黑我们吗,问题出来了英国助教就像英雄似的出现,而且中国基础教育重点不是在校服早操升中国国旗好嘛……

砖头搬运冤士砖家:真觉得欧洲再这样下去要不行啊

友好的熊酱:还好我在中国接受的基础教育,像我这种懒人在国外不被逼着学习,现在估计也是只知道玩的废人了。

MDLSSSS:我要转学 我要去国外

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没的说,关键是高校教育吧。还有那些说中国没有诺贝尔奖的,自从接触到各种导师和研究生才觉得真的是学术氛围和研究生期间的教育造成的。再有其实中国的基础教育没那么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然呆水晶石:因为不了解产生的误会,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能无视

明天后天前天昨天 :看到(纪录片)弹幕基本都在骂中国教育,但是中国这么多人,如果都用英国教育那只会让差距更大。高考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的确是更适合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有适不适合。

逢考必过露米菇 :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虽有缺陷也不是一无是处。何况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必定不是死读书的人,而英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一定不是只会质疑“老师”的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上。

转载请注明《文汇教育(微信号wenhuieducation)》!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慎说出了中英教育的真相,大家怎么看?
2015-08-19 大灰狼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  
微信号 diyijiaoyu

功能介绍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水木社区 水木社区

  近日,BBC拍摄了一部《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纪录片,片中5位中国老师为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教授不同科目。
  目前,这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与中国老师之间的互动,已经引起了对中英教育差异的广泛讨论...
  其中,一位英国的教育家是这样看的:
  “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曾于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
  Kramer表示,英国的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者相差甚大,在优秀的私立学校,课堂纪律一样严格,大部分私立中学也是寄宿学校,而英国私校“精英”教育学起来一点不比中式教育轻松,结果就是: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但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才有可能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
  而像BBC纪录片中的这种公立学校中,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三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这位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很诚实的点破了英国教育的实质。
  英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说难听点,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Kramer教授也直言,私立名校多数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精英教育可说是由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所塑造出的教育模式。
  如果BBC这部记录片,最终向英国人传递的是“中式教育”不适合英国的信息,那么只能说BBC还在帮助特定阶层愚弄英国人民,让他们安于英国教育体制现状,而不是向中式教育学习,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英国孩子。
  相比起来,中国的大学名校生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国家提供的公办教育。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中国依然在按照“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哪怕将来你是一个收银员,你也跟将来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接受的是统一标准的基础教育。
  因此,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
  中国学生的水平也许不如英国的私校学生,但是平均水平却远远高于英国,这就是中国高质量的公办教育与英国教育双轨制导致的结果。这就是西方大众求之不得的最大的公平。
  让人无奈的是,西方普通人享受着没有学习压力的快乐童年,如今在中国正在受到追捧。
  然而很少人去注意,在西方双轨教育体制下,孩子想快乐就别想上好学校,就没有突破自己阶层的未来。从6岁开始人生就已经分流的体制下,社会阶层固化、个人上升通道狭窄。而这是西方社会无法继续保持领先的根源之一。
  新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说:六亿神州尽尧舜。如果非要给中式教育一个另类的标签,那就是“鞭策每一个人努力”。
  事实上,全世界高水平基础教育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区房,高级教师向私立学校跳槽、各种高成本的素质教育加分、现代时髦的推荐制……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被附加越来越多的西方教育特色。可我们不希望看到,因为一些精英阶层的私心,中下阶层的惰性,导致我们的教育以学习西方先进为名,滑向一个不公平的体制。
  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将是一种釜底抽薪的自我了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真正的赢者?——从学习基础素养看BBC的“中英教育实验”
2015-08-25 夏雪梅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ajs49jehKqdfBGi#rd第一教育 [img][/img]
微信号 diyijiaoyu
功能介绍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这是一场早就知道结局的比赛
这是一场早就能预测结局的比赛。
当BBC宣布用成绩来衡量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劣的时候,胜负之分[color= ][size=1em]其实已昭然若揭。[color= ][size=1em]
[color= ][size=1em]英式教育为什么会败?
分数公布的时候,英国教师个个垂头丧气,低眉抚额。那一瞬间,[color= ][size=1em]我真想跑进去和他们说:[color= ][size=1em]
Hi,难道你不知道你们的失败是必然的吗?

只要效标是学业成绩,而且是以考察知识技能掌握为前提的学业[color= ][size=1em]成绩,那么有一些已经被千百次的实证研究验证的规律是无法被改变[color= ][size=1em]的,而现在,英国老师们,你们只是用真人秀将“必然的失败”再次[color= ][size=1em]重演而已啊。[color= ][size=1em]
首先,最大的失败是败在时间上!
学习成绩到底受哪些教学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经典的教学效[color= ]能问题。早从60年代Carroll最早提出可以被数据验证有效性的教[color= ]学模型开始,这种过程-结果导向(process-product)的模式就表明,[color= ]最重要的就是时间![color= ]
[color= ]时间,才是王道![color= ]
[color= ][color= ]而且,这种时间不是简单的延长在校时间,关键是时间怎样运用[color= ]的。在BBC的中国教师班上,15个小时,不断讲解、互动、监控学 [color= ]生的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反馈,这些都是纯纯的学习时间(net [color= ]learning time)、任务时间(Time-on-Task)。有了这些,什么因材[color= ]施教、个性化学习、探究法,对学业的影响力统统都被远远甩在后面。[color= ]
大家有勇气进行比拼,就应该控制住时间的变量,在时间的对等上进行比拼!中国教育之所以要改革,事实上已经深深明白了无限制
的时间投入将会带来怎样的痛,所以,目前真正代表中国广大教育孜孜改革者的心声的是“轻负担,高质量”,就是要在控制时间的情况下还要保持较好的学业成就。

英国在这个问题上舍本逐末,用时间成本的投入来提升学业成就实在是不太明智的!

[color= ]
然后,你要知道,“以探究、合作、学生中心”等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业成就的效应值(effect
size)很少超过直接讲授的掌握式的教学!

到底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第一集中,英国的数学教师非常诚恳而热切的谈到自己所拥护这[color= ]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他不知道,尽管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带来学生的高投入、主动性、深度理解、高阶思维,但在教学效能研究史上,对学业成就的效应值是极少超过直接、清晰的讲授、反复训练等方法的![color= ]中国教师的方法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业成就的效果最显著的方法。[color= ]
[color= ]我想,如果他早知道这一点,到第三集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崩溃了。[color= ]
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一项大型的元分析研究,墨尔本大学的Hattie教授所进行的900多项关于影响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量的元分析,其中,直接教学的效应量是
0.59,掌握学习是0.5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0.54,合作学习是0.42,而探究式教学则只有0.31。英国教师用“慢而费”的教育应对“高节奏、快频率”的中式教育,失败的结局是肯定的!
[color= ]为了真正的学习发生需要更好的实验设计
深层的问题在于,这是否就意味着探究、合作、建构式的教学方[color= ]法不好呢?恰恰相反,这正是“过程‐结果”分析框架仅仅将学习结果狭隘化为可量化的学业成就的重大缺陷![color= ]今天,在学习科学中,已经不再用学生的最终的学业成就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更多的转向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诚如学习基础素养项目中对学习的“全人”理解,这些新的研究的特征是将学生的学习看作是多维度的,而对教学效能的检测也会分析认知、情感、元认知等多类结果。[color= ]
[color= ]所以,给BBC的建议是,如果要继续做这样的实验,至少要有三点改进:
[color= ]


1. 控制时间
2.
同时评估学生的认知、情感、思维等多个维度的学习结果

3. 聚焦于师生、生生的学与教的过程的深度分析

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创造可以真正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也才能对双方的教育共融和互通以更多的启示!

[color= ][size=1em]中国教学可能“赢”在何处?
在我看来,中国教学的“赢”并不在学业成绩上,在时间不对等[color= ]的情况下,赢了也是胜之不武。穿过成绩赢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中[color= ]国教学在更深层的问题上有值得赞赏的地方。[color= ]
中国教师最成功的是让“熊孩子”最终表现出了以控制自我为基础的专注与坚持的学习品质,如果在中国教师走后这种控制自我可以 保留下来,发展成为自我控制,那应该算是留给这些孩子最宝贵的财富![color= ]
BBC中,中国教师的言行体现了中国课堂上对这些学习品质一贯的重视和通常的做法:



中国课堂历来有严明的纪律。“纪律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纪律的话,你是不可能学好的。
中国教师向来持有智力的生观。“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满分,只要动动你们的脑子。 ”
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而不是先天的能力。“天道酬勤,只要你付出努力! ”
即使对最差的孩子也不放弃。“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学好的! ”
肯定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当班级里最差的孩子Luca答对的时候,那位被Luca最讨厌的教师一连串说了三句肯定Luca的话。我相信Luca会一直记得这一幕的。
[color= ]
在第三集中,中国教师的这些努力初见成效,这些品质已经转化为专注、倾听、保持安静的坐资,参与课堂中教师布置的活动。

[color= ]让学生专注、坚持、控制情绪和行为,这些以自我控制(self-control)为基础的学习品质被大量的追踪研究证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成人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核心,这也才是中国教育给孩子打下的真正值得认可的基础![color= ]
[color= ]更重要的是,中国教学的长处并不仅仅表现为上述言行,而是体[color= ]现更内在的教学技术,中国教师们在一开始并不擅长对这些 “熊孩子” 进行课堂管理,但他们在教学技术上是有其独到之处,正如我和其中一位中国教师交流时,教师反问我“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们就是教学上呈现出来的那点东西”[color= ],确实,我并不这样认为。[color= ]


BBC中有相当的解说词表明,他们对中国教学是带有刻板印象的。他们认为,“中式教育完全就是背书还有从黑板上抄笔记”,如果是这样,他们从中式教育中学到的就太少了!早在TIMSS1999年的录像带研究,描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揭示出数学课堂上的“东亚现象”。我们此前做过大量的数学课堂视频的分析,不管是在我们的研究中,还是在很多中西对比的数学课堂分析中,都表明,亚洲,尤其是中国数学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

[color= ][size=1em]
目标清晰、可测。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小步子、快节奏的掌握知识。
教学是一个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反馈-教研活动,是一个促进学业成就提升的有力的循环统。
清晰讲解原理。教师通过变式等方式讲清楚算理、规则。提供变化的情境,促进原理理解。
有指导的练习与及时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活动或者练习,展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每一次的 练习都会伴随教师的反馈,都包含学生的调整。
温故知新。课堂的导入和结尾通常包括那些由教师精心设计的连接前后知识点的内容。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一种乐观的教育,教师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感化学生,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对孩子的高期望塑造了孩子积极成长的期待。教师通过不断练习、给与犯错的机会,为学习提供有效反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全力以赴获得高水平,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并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高学业成就与高的专注、坚持的品质是相得益彰的!

[color= ][size=1em]
这些优势,哪怕在面对未来复杂、不确定的情境,也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优势,是不应该在改革的过程中予以抛弃与丢失的。

中国教学可能“败”在何处?
问题在于,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很难判断学生发生的到底是自控[color= ]还是由于考试引发的他控![color= ]
自我控制需要与自我主动认同的意义方向结合起来![color= ]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可以是外控的强制行为,也可以是一种主动的理性行为。我[color= ]们经常会反问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考试了,学生还会学习吗?就是[color= ]对当下教育体系的一种深刻的怀疑与反省。确实,具有真正自我控制[color= ]的学生即使在没有考试的压力下,他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我们需[color= ]要为学生奠定的也正是这样的自我控制与积极主动相互平衡的基础![color= ]
[color= ]那么,看到第三集的最后,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了吗?[color= ]
这些英国孩子,他们越来越成为中国式的“好孩子”,越来越像中国学生了,而且,套在那样的衣服里,那么多的学生,也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他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类似?

考试所带来的“斯德哥尔摩之症”让学生们迅速投入了中国教师的怀抱。基础的事实信息来得如此快而猛,要训练和练习的如此之多,接受成为第一要务:



没有时间提问题,与学习目标无关的问题就是愚蠢的问题!

没有时间慢慢思考,一切必须以寻找唯一正确答案为目标!

没有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只需要接受教师的观点就可以!

没有时间进行自由探索实验,只需要记住最终的科学规律!
[color= ][size=1em]

[color= ][size=1em]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社会,我们真的需要这样“千人[color= ][size=1em]一面”的“好孩子”吗?
[color= ]
这几天,我问了周围的很多朋友,你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color= ]老师的课堂还是中国老师的课堂?没有任何悬念的,几乎所有人都会 [color= ]选择英国老师的课堂。为什么我们赢了成绩却输了人心呢?[color= ]
[color=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体验到社会巨变的公众对“何谓基础”[color= ]的理解也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发展思维[color= ]与人格,成为这个复杂世界中的积极、主动、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公民。[color= ]
“千人一面”可以被机器人代替,只有人的创意和独立的人格无可取代![color= ]
在大量关注学生的“日常创造力”的研究中,那些能够激发孩子持久内在动机和创造力,激发他们个性潜能的课堂是这样的:



教师对学生的倾听能力。中国课堂中将倾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技能,而在西方课堂中首先强调的是教师对孩子的倾听能力。就像
Bresler所说,教师要聆听儿童的声音,将这些声音加以串联和统整,然后回到学生身上。

慢思考。精彩观念的诞生都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思考并不是让学生安静的坐在那里听,而是不急于有答案,让他们有动手参与,
阅读、提问的机会。

鼓励质疑。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质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是要基于证据的思考,换位思考,关联性
的思考, 猜想另一种可能。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超越表层知识的学习!

自由探索。思维终止于给出正确答案的时刻。探索之后一定要有答案吗?没有教师的指导就不能探索吗?当环境、任务设计得足够好,学生自由探索会产生更丰富的成果。

建立联系。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联系,建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科知识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发生关联,越多联系越多学习的内在乐趣与深度思维的发生!

创造性的表达。研究者认为,创造性表达是大多数学生在几乎所有课程、时间中都可以尝试的,新内容的学习本身就是创造性的表达过程。

弱竞争的环境。只有当人在享受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竞争性的环境不是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而是从学习后的奖赏中找到乐趣。


在点滴呈现英国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们是在合作中学习的,学生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是被鼓励思考、质疑的。这些做法都展现了21世纪技能中关于学习与创新技能的核心成
分。如果我们认为发现自我,寻找自己认同的目标和潜能方向,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对学生的未来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课堂是需要深度变革的。

[color= ]没有真正的输赢!
从学业成就提升的角度而言,确实是中国教师的结果更棒。但也[color= ]诚如 Hattie 所说,“我们对于学校的要求远不止于学业成就,过分关心学业成就会错失太多信息……在学龄阶段,学校和学习经验必须具有创造性、挑战性和参与性。 ”[color= ]
学校教育要给学生奠定的学习基础并不仅仅意味着提升学业成就,更重要的基础,还在于他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均衡,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索中建立自己对问题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color= ]
[color= ]英国政府需要获得的,是体现在孩子身上的这种坚持、每一个孩子都相信自己能够成长的品质。中国教育需要的,是避免将学生变得 服从、外控,失去自我,是要更加激发学生本身的内动力,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让他们更有创造性的学习![color= ]
[color= ]在这场实验中,谁也没有赢,谁也没有输,只是更看清彼此的差异,我们都还需要持续的探索,为了孩子更好的现在与未来!

转自:预见学习,作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夏雪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0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的开学第一天,那些不一样的小开心和小担心……、
2015-09-02

张梦麒、F. L
第一教育
美国妈妈 —— 美国小学的开学第一天
文 | 张梦麒

开学第一天,我带儿子和女儿到学校报到。

学校很近,开车5分钟就到了,走走的话,20分钟差不多。

和国内小学新生的爸妈不同,我们没有经历紧张奔波的“幼升小”考试,公立学校的学区都是按照住宅片区分配的。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从房产经纪那里打听过了自己房子所属的学区,如果一直不搬家,我们连孩子未来会上哪所初中,或者哪所高中都知道。

女儿今年5岁,正好达到接受美国义务教育的年龄。与国内不同,美国孩子5岁开始就读小学,上的不是一年级,是kindergarten,我们习惯叫K,或者“小学预备班”。

如果孩子在9月份之后出生,那么在K之前,还要在小学里上一年TK。我的儿子就是这种情况。他今年7岁,11月份出生,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已经在小学里呆了两年,一年上TK(也是免费教育),一年上K。所以尽管他比妹妹大22个月,却只比妹妹高一个年级。

去年学期结束之后,我们收到了女儿小学面试的通知,也就算美国的“幼升小”面试吧!面试定在11点10分。到了规定时间,我带女儿来到学校,与之前以为的人山人海不同,校园里空荡荡的,作为考场的图书馆里大概也只有两三个人。

老师给我一张问卷,简单得很,就问问孩子的性格(比如是不是领导型)、习惯,以及家长的期望之类。然后,带女儿到另一个教室回答问题,十来分钟就结束了。问女儿,女儿说老师让她口头描述了一下“冲马桶的过程”。

开学前几天,我们接到了学校办公室发来的开学通知,薄薄两页纸,放在一个信封里。

一张纸是给妹妹的,写着开学时间、班级名称、老师的名字,后面附了老师的一封信,说开学前一天会在教室里等待,家长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去交流。

另一张纸是给哥哥的,不过只写了开学时间,哪个班级哪位老师全都不知道。

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信封上本来只打印了哥哥的名字,后来大概办公室工作人员发现:呦!这家还有个孩子呢!就把属于妹妹的信件也塞进了同一个信封,然后用手写体在信封上加上了妹妹的名字。

公立学校节约成本可真是不遗余力啊。

开学日,兄妹俩背着两个硕大的书包——空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纸都没有——总之什么都没装,快快乐乐地上学去。

来到学校,我们把妹妹送到教室门口,美国小朋友进教室之前必须先在门口排队,到点之后,由老师统一领进门去。排队顺序也不能乱,通常是按照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来排,如果谁来得晚一些,别的孩子会自觉地把地方给空出来。

在美国学校,对迟到的管理比较严格。上学迟到的孩子不能直接进入教室,必须去学校办公室开一张迟到证明,带着证明才能进教室上课。迟到次数多了就要接受惩罚,timeout,到其他教室或者办公室去坐冷板凳。

女儿顺利地送进去,儿子的教室还没找到。问了几个家长,得知一年级以上的班级名单要靠自己找,全部贴在学校食堂的落地窗上。

儿子一路小跑,带着我们找到食堂,顺利找到自己的班级:一年级2班。随后又一路小跑找到自己的教室。教室门口,孩子们无需老师招呼,已经自觉排起了队,队伍里有几个是去年儿子读K时的同班同学。

美国小学的班级并不固定,一年级的同班同学到了二年级可能就分到其他班级去了。而上体育课、音乐课的时候,又会把几个班级混在一起上。

8点15分,老师准时打开教室门(一分钟都不会早,一分钟也不会晚),每个孩子走过去和她击掌,然后走进教室。

送完孩子,家长们可以去学校咖啡厅参加迎新派对,那里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三明治、水果、咖啡果汁,认识不认识的家长都在一起聊天。

从派对里出来,我跑到儿子教室门口看了一眼,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上课的纪律,比如,回答问题要先举手。

美国小学教学楼,一般都简陋得很,从外边看上去,一间间教室,就好像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工棚(也有人说像集装箱),只有到了初中和高中,才有国内那种高大上的教学楼。

校园也是开放式的,没有保安叔叔,也没有大铁门把守。操场倒是大得很,足球场篮球场,两层楼高的游乐设施,滑梯攀登架之类。

不过,每间教室的布置,大不相同。美国小学老师的办公室都在各自的班级里,而每间教室也按照每个老师的想法随便布置。


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除了共有的白板、孩子上课时坐的地毯之外,教室里还会有十几二十套课桌椅,课桌椅一般分成几组,围成几个圈,孩子们平时听故事,讨论问题,都盘腿坐在地毯上属于各自的小格子里,需要做书面作业的时候,会分成不同的小组坐在椅子上。

上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参观过几间一年级的教室,真正能用“争奇斗艳”来形容。

墙上贴满了孩子的手工作业,屋顶悬挂着直达地面的养蝴蝶的笼子,最夸张的一间,壁橱里密密麻麻塞满了卡通毛绒玩具,就连老师的办公椅上都铺着几只颜色鲜艳的青蛙。

美国小学教室一角

总之,你会觉得小学还是幼儿园,而且没准比幼儿园更疯狂。

一天里面学了啥?

放学回家,女儿的书包里仍然是空空如也。儿子的书包里放着一叠装订起来的打印纸,还有他当天完成的作业。

美国小学没有教科书,教学资料全部都是老师从书上复印下来,然后分发给学生们的。作业也是一样,都是一张一张的复印纸。所以公立学校不收书本费,也不用购买辅导书、作业本,我来美国之后就没给孩子包过书,浪费了一手包书的好技能。

小学一年级第一天的资料是这样的——

  • 第一页,标题:帮助你的孩子成为更好的阅读者。上面列举了阅读故事类,以及非故事类图书的时候,你应该对孩子提出的近40个问题。


  • 第二页,标题:怎样帮助孩子学习数学。列举了7大方法,其中包括给孩子硬币让他数钱,以及让孩子帮忙做饭(因为做饭的时候可以数豆子吗?)


  • 第三页,标题:我怎样帮助孩子在学校更成功。列举7大方法,包括让孩子多多睡觉,不要背后说老师坏话,好好写作业等等。


  • 第四页,标题:为什么每天在家要让孩子阅读20分钟。


  • 第五页,2班的班规——尊重别人;回答问题和提问之前都要举手;手脚不要到处乱伸;分享;对每个人都友好;等着轮到你;做出好的选择;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作业

儿子第一天的书面作业之一是制作了一本书,书的内容是描述自己的学校、班级、老师和同学。从他的书上,我知道了他老师的名字,班上同学的数目(21个),以及他新朋友的名字。

不过,儿子的数学和拼写作业还是让我觉得挺崩溃的。开学还在学写字母A和字母B,数学仍然学习个位数加法(连十位数加法都很少),这些内容明明在TK和K里全都学过一遍了。

我安慰自己也许目前只是复习阶段,可是看到祖国孩子的一年级小学课本,我还是感到隐隐的着急啊。

女儿晚饭以后的表演倒是给了我很多安慰。

本来以为她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学,结果发现她突然学会了五六首歌曲,还会讲三四个英文小故事。

老美的小学教育蛮有趣,他们把很多基础知识都编成歌曲交给孩子,比如为了让孩子学会单词yellow的拼写方法,他们就编首Y-E-L-L-O-W的歌曲;要让孩子学会26个字母的发音,同样编首歌,连唱带跳热闹极了。

两兄妹还上了体育课,妹妹学习了俯卧撑,哥哥上课的内容居然是——从滑梯上跑下来!

我问了他三四遍“真的是跑下来不是滑下来吗?”他给了肯定的答复以后羡慕地说:“我们操场上有两个滑梯,一年级只能从矮的那个跑下来,四年级就能学习从高的那个跑下来啦!”

上海妈妈 —— 淡定妈:一切都好,不缺烦恼
文 | flower

早上6点多被闹钟叫醒,起来准备送小学一年级新生小鱼去上学。虽然孩子他爸正休假,完全可以一个人搞定孩子上学的事。但这毕竟是孩子的新开始,我们决定隆重地一起送他去上学。

上周末两天,小鱼已经去学校体验了两个上午的小学生活。所以当他今天表示不愿意去上学时,我说:“你上周不是已经体验过小学生活了吗?没有那么难吧?”

我很清楚,小鱼从来就不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外向孩子。平时他温和随性,同时也谨小慎微。他在乎我们的看法,想做得更好又不够有自信。他对上小学最大的担心,是“小学学的东西太难了。”

天性是一方面,我没有给到他足够的信心也是一方面。但我想,所有人都会有面临新环境的忐忑和适应期,孩子也一样。对这一点,我并没有太多担心,他终究要走自己的路,而且他是个认真的孩子。

上学路上,小鱼还在唠叨着不想上学。和同龄人相比,他的个头偏小,心理年龄也偏小。他说:我真希望自己是一只蝉,这样就不用上学了……得知蝉只能活一个夏天的时候,他又说:那我最好变成一棵树……

我和孩子爸安慰了他几句,最终还是告诉他凡事都有代价,人类最聪明,拥有很长的寿命和行动的自由,也必须要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孩子不算特别敏感,我们想借此让他明白承担这件事,可能有一点简单粗暴?

走路到学校差不多16分钟。从长长的通道往教室方向走的时候,娃都没回头看我们一眼。我猜他这时的心情还是有点小沉重,所以没心思跟我们发嗲,心里不由有点小辛酸,不过也就是一闪而过。

送完小鱼回家,我休息了片刻,才发现朋友圈里的上学送娃帖已经铺天盖地。并且,刷屏的绝不只是刚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家长们,二年级、三年级乃至高中生的家长们都在刷。

除了充满自豪感地晒娃的校名/校舍/校服的,还有发心灵鸡汤自我鼓励的,因为娃第一天上学而略感失落的,和磨蹭的孩子斗智斗勇大感抓狂的,纠结焦虑娃的学习能不能跟得上的,当然也有自始至终沉默的父母——其中有一些是根本没有去送娃上学的懒人们……

真是好大一出戏!看完大家的开学百态,我顿时觉得自己真算是个心(mei)胸(xin)开(mei)阔(fei)的妈妈,既不紧张焦虑,也不鸡血兴奋。

不过,晚上小鱼回家之后,我问了他一些情况,还是觉得有些焦虑。因为,我问课堂上学了些什么,他并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问他老师留了什么作业,他说数学和语文有作业,但是说不出具体是什么作业……

感觉一头雾水的我,开始有些不安,最后还是给班主任通了个电话。虽然说前些天我已经加了小鱼班主任的微信,但是一直没有被通过,后来宝爸说他们老师可能习惯于发短信之类。

电话通了,班主任解释说,学校不提倡老师多看手机,主张以电话或短信为主,以后会由家委会建微信群。现在这几天主要在给孩子们适应新环境、培养学习习惯等,没什么作业,家长不必太着急。

好吧,感觉开学第一天如同抓瞎,暂时似乎也只能这样了。我们除了和班主任老师有过家访时的短短照面外,其余老师都还不认识,看来暂时也只能多和班主任沟通了。

刚才又和另一个学校的小一生妈妈交流了下,她女儿所在的班级,一分好班老师就建了微信群,早就开始各种沟通了。只能呵呵了。

人生路漫漫,无论是孩子和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都在时时迎接着各种变化,谁也不比谁轻松,谁也不能代替谁去承担。但是我仍然相信,我们和孩子都会慢慢适应的,淡定,再淡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二、翻译: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子的书籍,心里总想象着他的为人。我曾经到过鲁国,观看孔子的宗庙里陈列的那些车辆服装、礼乐器物,那里的儒生都按时到孔子故居去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舍不得离去。自古以来出色的君主贤人也很多,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至今非常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真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三、点评: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真知而止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2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家|英国教师来信:英国学生上课到底什么样2015-08-28 陈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1NzE2Ng==&mid=209418273&idx=1&sn=91e1441542c14e526f48a0398ec0befc&scene=23&srcid=09085iqU9URe66ijuXvx3rJF#rd
人民教育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玉,系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现就职于英国一所私立女子中学)

上周二,BBC2推出的教育节目《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在中英两国都受到广泛关注。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BBC节目留言板上,都有许多观众评点了两国教育体制和学生特点。笔者曾在英国公立和私立中学工作多年,对英国教育体制颇有感触,不如趁这个机会,以问答的形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见闻和体验。

Q1:英国“熊孩子”上课到底有多调皮?

正如当事老师李爱云在后期采访中提到的,BBC节目剪辑突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过说实话,在英国的中学课堂上,交交头,接接耳,做做小动作,敲打敲打桌椅,自由发表意见的行为却是常态。至于影片里提到的上课化个妆,折个纸飞机的学生,也相当普遍,相信在英国的每位老师都会碰到几个。再严重点,在教室里到处乱跑,拍桌子甩书本,公开违规,骂难听脏话的我也见过。有些底层学校甚至需要警察坐镇,维持课堂秩序,我的一位女同事之前便在这样的学校里教过书。

严重的纪律问题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它们都始于一些很细微、很低级的干扰。让我来举个常见例子:老师说“请把这两行笔记抄写下来。”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七嘴八舌:“老师,我没带笔记本/我笔记本放在柜子里,能不能去拿?”,“我的笔坏了/某某抢了我的笔”,“我可不可以用彩色笔写?”,“我要借把尺子,画横线用”,“需不需要换页?”“要写日期么?”,“今天的标题是什么?”,“要抄到哪里?全部都抄吗?好多字啊!”,“老师你不公平,另外一个班没写这么多呀”,“啊我不喜欢用圆圈列重点,可不可以打星星?”,等你花了5分钟时间把这所有问题都安抚好了,刚松一口气,之前在走神的学生就会突然发问:“发生了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大家是不是很惊讶?这么一个简单直白的指令,英国的孩子们都能全面挖掘,从文具、格式、内容、教学上给老师营造出这么多小“陷阱”,如果不一一处理好,都有可能上升到纪律层面。你说他们调皮吧,人家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围绕抄笔记,态度也很好。这些问题也不全是故意为难老师,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生确实是真心要向老师确认这许多细节。只是如果一旦哪个问题没回答好,学生马上就可以给你来一句“I don’t get it (我不明白)”,然后要么拒绝进行老师的下一个学习指令,要么就开始打扰周围的学生。一堂60分钟的课,来几次这样的节奏,学习进度和效果会如何,也就不用我多说了。

在英国中学上课,很多时候那感觉就像在玩打地鼠游戏,刚压下一只“地鼠”,教室其他角落的小地鼠们又前仆后继地起来了。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英国孩子和英国本土老师日常的学校生活,可以去看看一部叫Educating Yorkshire的教育节目,是英国Channel 4于2013年拍摄的,手法和BBC差不多,只是那所西约克郡的中学更具有代表性。
英国学生也喜欢在考卷上涂鸦(图片由作者提供)

Q2:看来英国学生挺麻烦,那英国老师怎么管纪律呢?

师生之间的这场持久战,有时以老师获胜,有时学生也会大获全胜。虽然称它为“战争”,倒也不见得时时刻刻都硝烟弥漫,火药味十足。在英国,有效的课堂管理主要是依靠学校制定的明确详细的奖惩制度,加上全校老师始终如一地坚守这个制度。

就以我曾经所在的公校为例,惩罚制度分6层:口头警告;调座位;记入学生个人日志(英国的每个学生都有本日志,叫做Planner,里面有很多学校的信息,按原则学生必须随身携带本子,记录作业,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也有权检查这个日志);离开课堂;放学留堂;开除。很多老师也会选择在接手新班级时,和学生约法三章,共同创建课堂秩序守则。这样一来,学生一旦违规,老师惩罚起来也就更有底气。这些惩罚制度如何运用也是一门学问,比如有些老师比较宽容,在留堂之前会再给学生一些机会,比如叫出去单独谈话,或者鼓励他表现好得话就收回一层惩罚。但有的老师却很雷厉风行,对纪律最不好的学生很快罚到留堂,也能镇住其他观望的学生。有经验的老师会清晰地记住每个学生是为什么而受罚,这样生气的学生闹情绪,说自己什么也没干的时候,只要冷静地一条条讲出来,学生也还是会认理的。

至于奖励制度,很多学校都会采取给印章,奖励贴纸,校长点名表扬,或为自己所在的学院加分(就像哈利·波特里面,每年分数最高的学院会获得学院杯)等方式来激励学生,也有的学校建立了分数换奖品的机制,比如500分可以兑换一个USB,800分兑换一张Itune券什么的,效果也特别好。

英国的学生对印章和贴纸特别情有独钟,就连装酷的高中学生也不例外。英国很多文具店里都有卖“奖励贴纸”,上面除了有各种有趣的图案,还会写着一些类似于“太棒了”、“好样的”的话语。有些学校也会在网上专门制作印有学校图标的贴纸,教外语的老师也能找到印有外语的贴纸。

为了调动学习积极性,很多老师都愿意自掏腰包,买一些贴纸或印章来奖励学生。盖章的好处就是容易兑现,在课堂上学生回答了问题,做好了练习,马上就能得到。功课质量完成得高的学生,就多盖几个章。就连为其他同学盖章都可以作为一个鼓励的小手段,很多小朋友会抢着去做这件事,因为盖章的人可以像老师一样在教室里走动,也可以决定别人的章是否清晰整齐。

在圣诞节前或学期末,很多老师也会买糖果或巧克力来奖励学生,中文老师一般都会选择大白兔奶糖和幸运小饼。大白兔奶糖的魅力无限,只要一说有大白兔,再调皮的学生也会努力表现一下,争取吃上糖。只是一旦发过一次大白兔,你也就被他们惦记上了,就算升到了下一个年级,还是会时不时地问你要糖。
在BBC纪录片中,中国老师通过教授中国舞蹈来管理纪律

Q3:英国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吗?

英国的课堂教学确实讲究“以学生为中心”,有的理论说师生发言比例最好在2:3。以学生为中心,并不代表了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学生顺着老师搭好的框架,把老师要说而没说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老师清楚地知道学生现有的水平,巧妙设计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思路,还要求老师有很强的临场发挥能力。

BBC这个节目中有一个小环节能反映出这个学校同样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一群没听懂三角函数的女孩子去找他们的英国数学老师开小灶,那位老师就在白板上写了“Soh Cah Toa”,其实是为了说明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分别是斜边(hypotenuse),邻边(adjacent)和对边(opposite)中哪两边的比值。但那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列出公式sin=o(对边)/h(斜边),而是专门把SOH三个字母摆成三角形,所以那些学生一看就对应上了,非常地激动,用他们刚刚找到这个规律去其他两组字母印证,也符合余弦和正切的公式。这一发现让这群学生都非常有成就感,不停地嚷着“我懂了我懂了”。有个姑娘还很有节奏感地大声叫了几遍“Soh Cah Toa”,还说好押韵,像在唱非洲歌曲。

这整个学习过程虽然只有几分钟,但这群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发现规律,再去验证规律。耳朵里听着韵律,眼睛里看着字母,嘴巴上还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全方位的刺激,相信这些学生是不会忘记这三个函数的。

寓教于乐也是英国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英国学生的注意力远远比不上中国学生,遇上一些答案不那么明显的问题,便很快打起了退堂鼓。在这个前提之下,老师们只能各出绝招,用各种小游戏、顺口溜、视频、歌曲、动作、颜色等等亮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兴奋度。即使不可能整节课都充满乐趣,也尽可能保证每节课都有那么一两个亮点,是学生下了课之后还能记得的。

针对教学难点,老师们会绞尽脑汁设计一步步的铺垫和巩固练习,就是希望学生踩稳了一级台阶之后,再往上迈步。英国老师之间绝对是资源共享,同一个科组的老师互相帮助,不同科组之间也会联手推出课题,取长补短。相比私立学校,英国公立学校其实更加与时俱进,勇于尝试新事物。但无论私校还是公校,每年都会尝试引进一些新的教学理论或模式,然后全校老师实践,在教师培训日分享经验,再进一步推广。

结语:

无论在哪个国家,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有说不完的那些事儿。哭过,笑过,难受过,感动过,最后都只是为了“Make a difference”。在英国,教师这个行业处于高压力工作榜的前几位,40%的老师在入行第一年内就辞职了。笔者也清晰记得在自己刚毕业第一年的教学路程,没有经过任何教师培训,直接给7年级到10年级的学生上课。那时的我一边摸索教学经验,一边头疼着纪律问题。每当要去上最让我焦头烂额的那个班的课时,都要在心里再三鼓气。在喧闹的课堂里,心中充满了挫败感,支持自己的唯有个别认真听课的学生,看着他们明亮的眼神,也就觉得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不能对不起这些孩子。

日复一日,可我总觉得似乎没什么好转,直到一位平日里素来调皮的10年级男生在通过一次测试之后走上来,和我说了一句“老师,没有你我是做不到的”。不怕矫情地说,他这句话犹如阳光穿透密布的乌云,让我在英国的教师岗位上坚持到如今。

这种师生情感其实在BBC的节目中也有体现,教数学的邹海连老师后来回忆起那段经历,也表示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走的时候还收到了很多贺卡。毕竟这只是个纪录片,面对镜头总会有些表演的成分,片子剪辑也会考虑很多因素。但师生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我想这些当事学生和老师所收获的,肯定比大家在镜头里看到的要多。至于纪录片涉及到的中西教育话题,只能说仁者见仁,因地制宜,并不一定要一较高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玉,系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现就职于英国一所私立女子中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系观察者网原创稿件,转载至其他平台请注明出处来源及作者。
观察者网系华语地区首屈一指的政经资讯新媒体。
www.guancha.cn 24小时滚动更新,每日独家热点评论,私人定制外媒内参,政治波普情趣阅读,不同凡响资讯体验!
观察者网微信ID:guanchacn
网站转载合作请洽客服微信ID:guosijiaaa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5-9-10 1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的三集,我都仔细看了。对任何一件事或一个事件,都是兼听则明。感谢贾老师收集了这么多相关材料。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22: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9-14 22:04 编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14/c_1116559211.htm
BBC中英教育纪录片老师发声揭秘


2015年09月14日 18:16:4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伦敦9月14日电(记者夏晓)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一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引发人们对中英两国教育的热议。片中的科学老师杨军近日向新华社记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纪录片的剪辑方法不够客观,英国媒体的一些批评也有失偏颇。中英教育应该互学互鉴,加强交流。

  被剪辑的镜头

  中国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让学生不停地记笔记,与英国学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英国学生不听课、不守纪律……这部三集纪录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难预料,英国媒体对中国教育的各式评论紧随其后。有人批评中国老师对学生太严格,上课时缺乏灵活性。杨军认为这种看法不太客观。

  在片子的剪辑方面,杨军觉得有不少能说明问题的镜头没有播出来。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杨军的科学课需要在实验室完成。至少在她的课上,在教室布置、学生实验上,她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调整办法,但BBC最终没有播放出来。此外,在4个星期的时间里,学生专心听讲做实验的镜头也没有保留下来。

  在上课方面,杨军作为科学老师,需要给50个参加中式学校的学生上生物、物理和化学三门课程,而与她竞争的是三位分别教授生物、物理和化学的老师。尽管在最后的考试中,她的学生的科学成绩领先于英国老师的学生,但单从上课这一环节来看,这种安排对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英国教育也是“考试工厂”

  BBC纪录片播放期间,有英国媒体批评中国教育如同“考试工厂”,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值得英国学习。

  杨军在英国中学有十年教学经验,曾在私立、公立以及公立重点中学任职。她说,凭借她的教育经验,她认为英国教育实质就是“考试工厂”。

  “每一个老师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如果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和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考试中成绩不好,老师是不能续签的。同时,校长每年都会给家长报告学生每年的成绩以及学校排名。这些数据也是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参考标准。考试成绩代表一切,然而学生的道德标准并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中,”杨军说。

  在她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服务,就和福利一样,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水平。而私立学校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很相似。

  她说:“一些接受英国公立教育的学生难以接受大学教育,甚至在第一年就辍学。英国大学采用大教室授课方式,然而公立教育下的学生不爱记笔记,不会搞科研,适应不了。”

  “很多家庭要把孩子送出国外留学,而且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对国外的教育更加崇拜。有时候,让他们看一看,不一定每个学校都是好学校,要辩证地看问题,”杨军说。

  互学互鉴加强交流

  BBC这部纪录片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杨军没有想到的。很多褒贬评论让人们开始反思国内教育。“片子震撼是因为中国老师们挑战了英国教育的理念,而英国教育也有挑战国人的地方。”

  而在英国,近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方面的优异成绩,引起英国教育部门的关注。英国教育部最近还邀请了上海数学老师赴英交流,也引发了媒体热议。针对是否要向“中式教育”学习,英国社会也存在支持和抵制两种声音。

  对于中英教育差异巨大的问题,杨军早有体会。她说,英国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按照英国的教学标准,学生需要通过讨论、调查、加入团队的方式参与教学。中国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引导的方面过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发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相对较弱,学生也缺乏挑战心理。因此中国小孩很“乖”,容易“死读书,读死书”。

  杨军说:“我认为,这里一定要有一个平衡。”

  在问及哪些中国教育理念值得英国学习时,杨军表示:“我认为是中国全社会对知识、老师、长者的尊重,以及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精神。”

  与中国学生相比,英国学生性格更成熟。杨军说,这在过去她的学校和中国一些学校的交流活动中可以看出。英国小孩的知识面很广,社会交际能力很强。

  “中英两国应该开展更多的教育交流,让两国的孩子有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让中英两国教育部门和从事教育方面的人士有更多探讨和合作的机会,”她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22: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BBC窥探中国“秘密”若盲人摸象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10/c_1116526746.htm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刘斐 刘欢)任何事被冠之以“秘密”后,总能激起人的窥探欲。然而,“窥探”却往往如盲人摸象,要么看偏,要么看缺。

  继《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之后,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再次聚焦中国,推出一部题为《中国的秘密》的三集纪录片。

  该片试图以轻松随性的方式去揭露一些所谓“中国的秘密”,但其主题先行、以偏概全的纪录手法,印证了西方媒体在观察中国时惯常带着自我想象和深刻偏见,实在有悖这个国际知名老牌传播机构“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

  片子的命名就令人浮想联翩,总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意思。

  从问题少年训练营、网络游戏、公立高中,到相亲大会、婚纱影楼、整容机构,直至农村、超跑俱乐部、高尔夫球场,这部以“秘密”为噱头的片子试图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生态的多个层面,揭示一个英国记者眼中的“不为人知的真实”中国。

  但事实是这样吗?

  第一集《适者生存》中,主持人开场就提出了想探讨的问题,即“中国是否真的能让年轻的一代人幸福地生活在体制中”。在这样一个极具倾向性的主题引导下,后面还有系列如“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听话”“不上大学真的会局限就业前景么”“网游如此风靡是否因年轻人急于逃避现实生活”等引导性提问。

  第二集《绝望的爱》里,主持人一句“在这里,婚姻是某种义务”的开场,就已经为全片奠定了主基调,即中国人必须在适当的年龄尽结婚的义务、必须寻找能符合家族与社会期望的伴侣、必须以大众的标准进行结婚各项流程与仪式。

  第三集《如何致富》中,除了中国农村乡下的贫困、外出打工族的艰辛,就是富有人群的奢侈、中产阶层的购买力,至于“如何致富”始终毫无头绪,倒是主持人一直念兹在兹“中国最近经济发展减缓”,还刻意将“储蓄习惯”同“拖慢经济增长”挂钩。

  由此可见,整部片子的所有开场关键提问都是一个有已知负面答案的“设问句”。全片的探索只是在给这个答案书写解题步骤,并最终将问题症结指向中国的体制——这就是BBC想告诉大家的“中国秘密”。

  如果这只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个人游记”,观众不会对其真实公正提出过高要求。但以BBC的名义推出纪录片,它的粗糙片面、主题先行让很多中国网民表示难以接受。

  比如网瘾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普遍,婚姻观念也因传统地域民族之分各有特色。这些本来是“共性”或“多元”的话题,统统被冠以“中国特色”,成为“不可告人的秘密”,并通过刻意引导让观众不自觉中认为是中国的体制造成了这些问题。

  事实上,网瘾少年全世界都有,这算不上秘密,但目前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创业的青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掀起热潮,中国的科技发明与专利数量位居近年来全球前列,这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潜力,是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以保持7%左右增速的“秘密”之一。

  遗憾的是,BBC选择性过滤了这个“秘密”。

  从主持人与受访对象的互动情况看,摄制组在中国受到了欢迎,甚至被给予了许多采访便利。BBC无意暴露的这个“秘密”,与许多西方国家所宣称的“中国不自由”大相径庭。

  更为微妙的是,三部片子中,主持人都会时不时引导性地对受访者提出如何看待政府及执政党的问题,但中国民众的回答让提问者“略感意外”,他们普遍表达了政府的认同,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

  诚如众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中国网友所言:“如果你的角度根本就是错的,那怎么可能呈现出正确的东西?”

  抹黑、负面,可能会吸引一些眼球,却会引来更多吐槽。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才是新闻媒体获得公信的利器。在如此开放的全球化时代,一味“黑中国”,只会自砸招牌。

  诚劝BBC以后派记者到中国,要带着新闻人的“眼睛”,不要戴着“有色眼镜”。不同视角之下的中国必然不同,“秘密”也将不同。

【纠错】





[责任编辑: 陈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07/c_128204511.htm
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刻板印象下的西方偏见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似乎对关于中国的话题很感兴趣。继前不久播放了有关中英教育对比的纪录片引起热议后,BBC电视台紧接着又推出一部名为《中国的秘密》的三集系列纪录片,目前已播出了两集。
  BBC自诩通过它的镜头,向英国观众展示一个“你从未见过的中国”。然而,不少用心观看的人们发现,这部纪录片与此前BBC众多优秀纪录片的质量相去甚远。
  在这部纪录片中,出镜记者戴着有色眼镜为英国观众打开一扇窥视中国的窗口,窗外的中国正符合长期以来西方构建的刻板印象:一个缺乏自由的、民众必须顺从体制的国家。而该纪录片所要表现的,就是运用各种手段极力塑造这一刻板印象。
   比如,在题为《适者生存》的第一集中,BBC试图把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问题归结于对“体制压迫”的叛逆。BBC记者是这样说的,“老一代人习惯于压迫性的领导和严厉的规定,这也让生活变得非常艰辛...在这个国度,年轻人活在高压下,循规蹈矩...你会看到,为了展示逃离高压体制的束缚,网络游戏热到爆棚。我想去谈谈,中国是否真的能让年轻的一代人幸福地生活在体制中。”
   而在第二集《绝望的爱》中,BBC把中国夫妻拍结婚照、办结婚酒席和所谓“剩女”问题同样一股脑地跟社会体制挂起钩来,总结出的结论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从众与顺从的国度里,你不服从大流,你就要吃大亏。”
  从镜头中负面素材的刻意选择与放大,到解说词中按照西方逻辑的“合理想象”,都显示出貌似客观的纪录片中潜藏的人工痕迹。
  首先,记者的提问方式具有很强的诱导性。这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使答案只能支持特定观点,甚至有的在提问中已经埋藏了明显的暗示;其次,节目在选择采访对象上具有片面性。对于升学就业压力、沉溺网游等社会问题,作为专业媒体的做法应该是采访社会学家,对于片中反映的教育问题,教育学家也可以给出权威解释,然而BBC并没有这样做;再次,节目在表现方式上更具主观性,在断章取义式地对一些非主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貌似客观的采访后,即作出具有主观性的总结评价。
  观众不难发现,片面而表象的拍摄角度、记者提问的强烈引导性、对采访对象的选择,都显示出记录片所刻意营造的,只不过是一个刻板印象下的“西方的偏见”。




  不可否认,《中国的秘密》中捕捉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确有存在,但并非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一面。对于国人来说,片子里反映的问题似乎也称不上什么秘密——很多国家也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而这一纪录片只不过是以“中国的体制”做噱头诱导观众的思维罢了。
  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西方媒体片面的报道,看清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用意。
  网友皮儿皮儿po评价说:“又开始黑中国了…BBC不是来探求真相的,而是带着结论过来的……”
  牛奶贱睡不着说:“太主观了,纪录片不应该这样的。里面有些镜头很明显曲解了中国。中国是和西方不一样,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好。我们只是探索了另外一条路而已。”
  长在红旗下的好阿姨说:“我也有记者一直致力于下套的感觉……”
  Tiger公子说:“别站在道德制高点上BB华人愚蠢得把婚姻看成人生成功标准,今年2月份英国女孩 Rachel Gow认为自己30岁了还未婚也没孩子很失败,选择结束生命的新闻才过去多久啊!”
  不愿意讲话的叔叔说:“真的很烦这样,对中国各种judgement。哪个国家都是按照正常生活来进行的,谁每天活在框架里啊?整容为了自己变美啊,漂亮的人不愿意结婚的多的是。男权社会都过去好几百年了还叨逼叨,中国都进步这么多了怎么BBC还不进步呢? ”
  如果说,上一部有关中英教育对比的纪录片,从善意的角度来看,在探寻中英两国教育体系差异这个话题方面还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的话,那么这部《中国的秘密》则显然变了味儿,完全是以西方的偏见和傲慢之态,对当今中国社会价值观进行主观性的预设议题和曲解。
  这个纪录片到底揭示了多少关于中国的秘密?人们如何通过这一纪录片进行反思?恐怕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先要揭开罩在“中国秘密”上的西方滤镜。
  如果为了提高收视率一味地制造噱头,而失去了客观性和专业性,那么BBC拍摄这样的纪录片的效果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记者夏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2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BBC中英教育之辩”的背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8/31/c_128183116.htm


    只要你想让孩子“上大学读名校”,那么全世界的这类教育都会指向“用功刻苦和自律修身”,而非“散漫玩乐、放任自流”



    文/陈志文


    在“中国老师远征英国”的BBC电视片中,尽管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教学中撞击出了一系列矛盾波折,但最终以“中式教育三科全胜英式教育”而告结束。这样一部不乏设计的真人秀节目,播出后在中英两国引发了预料中的强烈反响。

    立场鲜明的各方赞扬与批评声中,不乏英国观众对自己教育的反思,也同样挡不住中国网民继续吐槽中式教育的“抹杀个性和应试之弊”。

    事实上,在该节目刚刚播出、正在展示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的尖锐冲突时,英国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OliverKramer就曾言:如果这些中国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不会失望。

    有评论说,OliverKramer不小心说出了英国教育的一个真相,即英国的“好学校”,并不是电视片里那样的。

    这里所说的“好学校”,指的是西方以私立学校为核心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某种程度上也是目前中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普遍期待的教育和学校)。以笔者近年所见,这位伊顿公学前教务长的确点出了问题所在:即只要是想得到进大学名校这个精英教育的阶段性结果,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并进行严苛的修养自律。

    在西方的教育生态中,基本可以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大众教育体系,一个是以私立学校为核心的精英教育体系:前者重在保证普遍教育,后者则旨在满足更高、更个性化的需求;前者的学生家长对子女少有精英期待,学校管理也相对宽松,对学生学业目标不做严苛的要求,很多学生的目标只是达标毕业;后者的家庭则往往对子女有进名校等精英教育要求,这类学校也往往有着严格的“36项军规”,对日常行为习惯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学业上,则是没有分数和能力不要进来。

    比如伊顿公学,不仅有着严苛的清规戒律,还有禁足、体罚等惩戒手段。在中学6年,绝大部分人需提前完成中学课程,进入难度更高的大学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一年四季只能穿黑白两色的校服;少部分能穿灰色裤子、紫色马甲,或佩徽章的则是获得了不同荣誉的学生,因为学校希望把他们与普通学生区别开来。

    一位在美国明尼苏达一所私立学校学习的中国学生,曾这样写下自己的感受:“出国之前大家都说国内应试教育如何艰难,美国课业如何轻松简单,出国之后发现这些都是鬼扯。”据介绍,这所学校有着严格的“白卡红卡”制度:违反一般校规会被发白卡,旷一节课一张,校服不合要求一张,两个月内累计三张白卡就会被禁足一次,逃避禁足则会得一张红卡。红卡则伴随留校察看、校外滞留及至开除,且入档后无法撤销,一般在收到一两张红卡后,就离被开除不远了。而要拿到红卡并“不难”:学校有14条重点校规,违反其一便会拿到红卡,比如任何形式的作弊……这些校规中,甚至包括一些中国学校可能不怎么管或者顶多请家长的条例。

    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写过一本书,记录了旧金山著名公立学校惠尼中学。这本书第一章的题目是:魔法数字四:睡四个小时,喝四杯咖啡,得4.0的GPA(满分)——这就是一位优秀高三女生的一天,原因很简单,她的理想就是HYP(即哈佛、耶鲁、普林斯顿)。

    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这所优秀的中学,很多家长不惜巨资在附近购买学区房,事实上,当下在中国非常热闹的“学区房”一词,就是美国人发明的。

    美国有3万多所高中,但令人羡慕的HYP学生多数来自其中的1000所左右,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重点中学;同样,像伊顿公学等优秀的中学,虽学生总数只占全英的7%,却给牛津、剑桥等名校提供了50%以上的生源。

    中国家长普遍希望子女“进大学读名校”,教育期待类同于西方的精英教育,而这一类的教育都有两点不可或缺:一是学业要求高,课业负担重;二是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谓更有教养,更知道管束自己,而不是由着性子放纵。

    欧美的教育思想有可借鉴之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罔顾中西不同的教育体系,只说其一、以偏概全地误导学生和家长。事实上,类似的误导式话语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年,似乎强调刻苦用功、奖惩约束的教育,就意味着在扼杀个性和创造力,就是必须改革的“应试体制”——而很多家长也许不知,迄今为止,美国仍有十几个州在法律上还允许体罚。

    所以,在评论中国教育时,首先要瞄准问题。我们并不倡导所有人都去做精英,但需要提醒的是,你对孩子的期望与定位是什么,就要去更多参照那个人群、那类教育,而不是“站在这个跑道上,说着那个跑道的话”——事实上,在美华人在这方面的取舍已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就主管部门和专家而言,也需对这两类教育的定位和诉求有清醒认知,在目前国内民营教育发展尚不成熟,无法支撑中国家长对精英教育庞大需求的背景下,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兼顾到中国教育需求的这一特点,结合中国实际系统推进,而非“只计一点、不顾定位及整个教育体系”的妄自菲薄、盲目照搬。□

    (作者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9-14 22:10 编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8/20/c_1116323318.htm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申安妮 赵琬微)英国学生受不了枯燥的中式课堂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中国老师的课堂上突然唱起歌来,或坐在教室后排烧水饮茶,或与老师顶嘴,甚至把老师气哭了……这是近期播放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的一些镜头。

  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学习,这些接受“中式教法”的英国孩子在考试中的平均成绩却比采取英式教法的班级更胜一筹。这个戏剧性的故事,在19日于北京举行的一个教育论坛上,引发中英业界人士的热议。

  这个实验,够严谨吗?

  在这部三集的纪录片中,5名中国教师应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的邀请,用“中式教学”方式为一个由50名英国中学生组成的班级上课,课程包括数学、科学和中文等。

  英国百福教育首席执行官马良说:“这是个‘嫁接’游戏,不是教育比较研究。让中国老师在英国学校里以中国的方式教学,不是理想的研究方式,没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认为,中国学校众多,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个实验根本无法反映出中国教育的整体现状。比如,中国的学校一般一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而在这部纪录片中,学生们每天都要参加令他们难以接受的升旗仪式。他们每天早上7点开始上课,晚上7点结束自习,而中国的学校不可能全部如此。

  英国维克特勒学校校长伊恩·穆林斯认为,这部纪录片并不能反映英国学生的真实情况。“就我自己所在的学校而言,学生们学习非常认真刻苦。为了在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和A-level(高级水平课程)取得好成绩,他们每天甚至比我都忙。”伊恩说。在他看来,通过导演和剪辑,BBC的纪录片刻意保留了较多反映英国学生不认真学习的负面内容,以吸引观众。

  中式英式,孰优孰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房莉杰认为,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各有千秋。在很多英国小学,班主任同时负责多门课程的教学,但是不要求所有孩子达到一样的标准,而是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中国,每名老师只负责一个学科,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方式标准化程度高。

  马良认为英式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英国学生在课堂上较为自我,可以自由提问,提出不同意见,标新立异,即使哗众取宠也不算什么大的原则性错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说。

  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是受到普遍认可的。然而,在北京一零一学校副校长熊永昌看来,这种优势建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上:“中国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与同龄人竞争,甚至刚进幼儿园就要考试,在这个年龄段过度竞争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

  夏谷鸣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竞争,学习也不是为了让分数高人一等。“中国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是走入社会以后,到底能有多少人沉浸于数学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如果孩子对数学感兴趣,他往往是真的感兴趣,并且在这个领域一直奋斗下去。”他说。

  教育公平,如何实现?

  中国学生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而英国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屡受诟病。英国非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一定数量的私立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声誉,但是收费昂贵,仅接受全英国约7%的学龄儿童入学。剑桥、牛津等英国顶尖大学的生源中,大约50%的学生来自于私立学校。

  然而,在房莉杰看来,英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她认为,中国的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升学率高的学校,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障碍。而在英国,大部分学生在公立学校上学,这些学校没有自主招生制度,也不会拼命地抢优秀的师资,学生一般不会对学校挑三拣四,而是就近入学。

  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进行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评价他们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中国上海的学生在3个科目中均名列第一,而英国学生数学仅排第26名,英国政府因此曾派50名数学老师来上海取经。

  夏谷鸣认为,博航特中学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研究中国的教学方式。但是英国不可能简单地接受中国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应该向英国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提问和独立思考空间。

  “中英两国教育的未来,可能更多是融合平衡。”他说。(参与采写:侯芊如、罗彬琦)

BBC纪录片引发讨论 “中国式教学”能否移植海外?
2015年08月26日 11:22:17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8/26/c_128168239.htm
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BBC近期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表现出中英两国教育理念的大碰撞,引发观众激烈讨论。
  这真实地反映出中国教育的现状吗?中国教学模式能否移植海外?新华国际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新加坡进行采访。
  新加坡后港中学教师李洋在新加坡从事中文教学已经八年。她经常与中国同行沟通,也会把自己在新加坡的教学情况与中国进行对比。她觉得BBC播出的是一个真人秀节目,既然是一个“秀”,可能就要为观众展现更多的冲突,所以未必反应了真实的课堂情况。在她看来,所谓的“中国式教育”也在不断调整、改进,实际情况并没有纪录片中展示得那样夸张。
  新加坡隆道研究院总裁许振义则认为,文化差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哪怕是像新加坡样的小国,不同院校、不同制度、不同学生的表现都差异很大,更不用说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的差异了。制作节目的人更愿意把这种差异用更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倒也是可以理解。
  李洋认为,比起英国学生,新加坡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国的教学方式。因为新加坡华裔人口比较多,对于传统理念的接受度也更高。(记者包雪琳,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0 07:19 , Processed in 0.142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