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9|回复: 0

[课堂教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材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21: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地理教材分析是根据教材分析的一般模式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进行地理
教材的分析,整体分析是进行局部分析的前提条件、基础,局部分析则是整体分析的细化、深化。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为例进行教材分析。主要从整体分析、局部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整体分析过程中分别从时代背景分析、教材外部联系分析、内部结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在局部分析过程中主要从本章的作用分析、课标要求与解读、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三维”目标构成分析、教材重难点分析、教材表述结构分析和逐节分析七个部分进行,其中在逐节分析过程中又将本章各节进行细化、深化分析主要从课标解读、内容结构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地理;教材分析;地球上的大气;重难点
一、整体分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气圈,是对大气圈即地球表层大气这一自然要素集中编排和建构的一个专题,在章节安排中,将其安排在第二章,可见其在本册知识学习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大气运动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太阳能的全球运输与转换,从而带动了洋流与河流水文循环,进而影响了地表物质的地质循环,最终使不同地域的以植被、土壤类型为标志的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也充分体现出来。本章内容可抽取出“天气”和“气候”两个关键词来统领全部的内容,在本章的最后最后指出了当前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体现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二、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对于本章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新教材对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没有进行介绍,而是直接进入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及相互之间能量转化过程,即大气的受热过程。要求学生把握三种辐射之间能量转化关系,明确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直接热源是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受热不均匀,即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解释大气运动的基础理论──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说明不同形式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季风环流、城郊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形成过程。重点讲述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三大作用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运用图表”,要求学生具有绘制、判读示意图与图表,以及运用图表说明与解释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的环节与过程,利用原理示意图说明大气的温室效应,运用等压面图解释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读大气水平运动等。这些都是对于地理学科能力的具体要求,突出了“技能”这一目标。
(2)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全球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课标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教材通过一步一步的假设,条件逐步的复杂化,最终呈现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对世界季风气候的成因作一补充,一方面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加深对世界气候复杂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会画季风成因示意图。
3)天气图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要求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体现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的地理”这一理念。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课标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它的概念,如气旋、反气旋),不做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在实际教学中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同时还应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锋面也应当有所介绍,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淮准静止锋。
4)最后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波动及其规律性有全面的认识,避免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其中,重点说明近现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在辩证看问题的基础上突出人为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巨大危害,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与全球意识,为探讨应对措施做好知识铺垫。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不同的学术观点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可以在主流观点的背景下倡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进行学习。
三、具体分析
本章内容在知识体系安排上各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从知识点的顺序安排
上来讲,前一节知识的设置为后一节知识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以共同组成一
个有机整体。大气圈处于地球外部全层结构的最外层,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单元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大气的基础知识,学会
初步分析大气中所发生的基本的物理现象,认识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了
解大气为人类生存活动和生活提供条件,以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本章教材的编
排与组织以大气运动为主线,将大气运动的原因──能量交换作为基础铺垫;将
大气运动的结果──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气和气候,作为大气运动的深化部分
呈现;将大气运动的永恒性体现──全球气候变化放在最后。本章共四节,第一、
二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主要讲述大气运动的形成和主要形
式,为学习后续内容作知识上的铺垫。第三、四节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
主要讲述天气系统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基本规律及其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是在一、二节内容基础上加以综合深化,论述天气系统
特征、活动特点、变化趋势,为判断天气图提供条件。
从本章知识结构的前后衔接上来看,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总分三目:‘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其中,大气的受
热过程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大气中一系列物理活动的讲解,解释了大气的一般受
热过程,从而揭示了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这从知识的层面上位大气为何会运动
做了良好的铺垫;而作为本节内容重点之一的第二目——‘热力环流’部分,则
通过物理学中所学的热动力原理对大气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形式做了解释,同时通
过探索性的活动——海陆风,很好的梳理了热力环流的一般思想;第三目:‘大
气的水平运动’内容设置看似简单,但是,作为对天气和气候影响最直接的大气
运动形式,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本节中最重要的,因为‘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第
二节中的气压带风向变化、第三节中的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等紧密结合,如果没
有这部分内容做铺垫,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出现知识的“空洞”。从本节知识整
体内容上来看,本节内容的设置为第二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活动规律做
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和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分别从宏观和局部大
气运动形式上对大气环境的形成做了讲解,因此,这两节内容在设置上具有同位
性。其中,“压带和风带”这一目内容是通过三目内容编排的,前两目内容是通
过逐步假设的形式,探索性的学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南北移动规律,
涉及到了第一章中地球运动 、地球形状 、太阳辐射和本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相
关内容,难度较高,也是本章中的重点之一,而第三目中则简单从气候形成的大
气环流的角度介绍了全球气候的形成及气候区的分布状况,并通过案例对特殊的
气候类型做了讲解;从知识体系上来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对基础知识的深化。而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重点通过对影响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常见的天气系
统——锋面和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形式、形成条件、运动规律方面进行讲解,进
而深化到各种天气系统对局部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进行探索发现;从第二、三两节
的知识深度和实际应用强度来讲,本部分内容是对大气运动相关知识的综合深
化,是以第一节中大气运动基本原理为支撑的;这在教材知识的体系顺序上、还
是在科学知识的相互嵌套上、学生学习的逻辑体系上都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第四节“全球气候的变化”相关内容在知识体系上于前三节看似不紧密,但
是直接上升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层面;通过简单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
一般规律,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种客观规律,但是与人类活动也密切相关,
再通过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一分为二的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利弊,并在最后一目
内容中通过活动探索的形式,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好的体现出了人
性化的培养理念。
与旧教材相比,新课本删去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全球热量平衡、气候形成因子和类型、大气环境保护和气候资源。虽然把这些内容删去了,看似减少了教学内容,但对于很多高中教师而言,教学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尤其是删去了气候形成因子和类型这一部分类容,往往在考试过程中经常涉及到。
四、本章重难点
节次
教材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地面是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太阳暖大气、大气传地面);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近地面风向确定
  
  
1.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1.风压带分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3.风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低纬环流高空气流 30°处运动规律;                       2.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气流运动规律;                     3.北半球冬夏季东亚中心变化规律;                             4.风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5.亚欧大陆东岸季风,西岸风压带影响成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1.冷锋与天气;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1.冷暖锋区别,锋面经过不同时
  期某区天气变化规律(过境前、
  过境时、过境后)             2.气旋、反气旋南北半球旋转方
  向不同,封面气旋的形成与判读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1.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全
  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
  化的适应对策
1.大跨度时间尺度的思维;
  2.全球气候变化后果的巨大性和
  严重性
五、小结
本文以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节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分析和具体分析两个方面做教材分析研究。整体分析主要从教材的发展背景、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课标要求与解读、地位与作用、知识结构、能力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表述结构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教材分析的作用,分析其要传达给学生的地理思想,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参考文献:
[1] 林燊.新课标下旅游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 聂柳.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功能研究——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5
[4] 钱寿英.高中地理教材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 仇海庚.谈教材的结构分析[J].地理教育,20061
[6] 仇海庚.谈教材的结构分析—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Ⅰ》
为例[J].地理教育, 2009,(01)
[7]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 1 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8]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9] 国丽萍.高中《地理Ⅰ》内容体系及教学策略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10] 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1] 胡定荣.教材分析:要素 、关系和组织原理[J].课程· 教 材·教法,2013(2).
[12] 张海亮.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地理 1“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材具体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7 10:49 , Processed in 0.0805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