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3|回复: 2

北斗地图《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认识大洲”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14: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anziliu1978 于 2016-9-23 09:58 编辑

北斗地图《新课标新考纲新教程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的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第二章  认识大洲
河北省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  贾益民
1.jpg
区域地理是地理的基础,世界地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面窗户。世界地理分为世界地理概况和世界地理分区两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形1.JPG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于“认识大洲”的要求为:
框框-01.jpg 


而活动建议提出:
框框_画板 2.jpg
当前新课标文综高考地理试题中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直接考查较少,而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也在改变,直接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在减少,而更趋向区域认知,以区域为基础,着重考查对区域之内自然和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及问题的解决。高考(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对于区域地理一般没有具体要求,个别自命题省份有要求:如安徽“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四川“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而天津稍微具体些“能够利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某一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因此以往“着力给学生构建区域地理知识系统,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牢固的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即将区域地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有所改变。“认识大洲”是认识区域的第一个章节,而课程标准也只要求选择一个大洲,所以选择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以北斗《区域地理》第二部分第二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为材料来学习“认识大洲”的方法。
北斗《区域地理》按照“认知导读图文概述”、“释疑启思 分析概括”、“阅读延展 联系迁移”和配套练习(单独活页)分为同步练习和综合练习两部分。
按照课标要求,利用北斗《区域地理》的“认知导读图文概述”来构建区域(大洲)学习的基本方法。课标基本要求可以从:位置、区域自然特征及要素间关联、人口环境与发展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首先认识区域位置。
一、利用地图(地球仪)认识大洲位置
打开北斗《区域地理》P36图2-2-2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图2 亚洲在世界的位置.JPG
东西半球:东半球
南北半球:北半球  赤道穿过南部边缘(马来群岛)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临印度洋和地中海
          西与欧洲共居欧亚大陆、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大陆相望、西南隔地中海、红海与非洲相连(亚非的分界:苏伊士运河)、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仔细观察:北斗《区域地理》P36图2-2-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范围
图3 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及范围.JPG
纬度位置:四至-最南最北相距超90°,跨热带、温带、和寒带;(高三复习可以根据学生学情扩展:经度位置---最东最西东西相距超160°,东西时差约11小时;以及位置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用地球仪或者比如三维地球仪等建立亚洲在世界位置的空间概念
图4 三维地球仪亚洲在世界位置的空间概念.JPG
小结:几幅至简的海陆轮廓图清晰表示出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本着先易后难,精简易记的原则,图文结合,简单明了。
(承转)亚洲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也复杂多样。
二、运用地图归纳区域自然特征
1.亚洲地形特征
读图:北斗《区域地理》P37图2-2-4亚洲地形
图5 亚洲地形图.JPG
地图一般有三要素,首先阅读图右上角的图例,表现地形分布的一般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因为印刷等因素,本图是黑白的,所以由浅到深表示海拔由低到高,而海洋为浅蓝色未能明显区别海深。
读图:中部颜色较深的是我国青藏高原,而由中部向四周呈逐渐变浅,即海拔:中间高,四周低。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占主要地位,相对高度大
(利用立体地球仪(地形)或者高清图片、地图册等
教师指出: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山脉珠穆朗玛峰,最低洼地死海),引导总结亚洲地形特征。
图6 立体地球仪.JPG 立体地球仪
图7 高清图片.JPG 高清图片
2.亚洲河流特征
继续读图:北斗《区域地理》P38图2-2-6亚洲水系
图8 亚洲的水系.JPG
思考:水系划分依据、内流区与外流区、观察推断河流流向。
图9.JPG
图10 亚洲地形图.JPG
小结:①.地形特征:
②地形与河流流向
(承转,补充,复习)河流流量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河流的水来自哪里?为什么有内流区和外流区?
3.亚洲气候特征
读图:北斗《区域地理》P37图2-2-5亚洲气候类型
图11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JPG
南北跨度大: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东西跨度大(海洋性与大陆性差异):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地形地势高:高原山地气候
独特的海陆位置:典型季风气候
三、释疑启思联系迁移
1.影响亚洲气候特点形成的因素: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等
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承转)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推测亚洲人口分布特征,总结亚洲人口稠密和人烟稀少的地区及成因。
3.亚洲人口
图12 亚洲的人口分布.JPG
四、联系巩固
1.配套练习 同步P11 综合题1
2.综合练习P71单项选择 7-11
3.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他任一大洲利用地图尝试描述其位置及地形、气候、河流特征推测人口分布特征。
4.尝试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图13.JPG

最后图.jpg
    总结:这是认识大洲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及其要素联系,九义课标要求的人口环境与发展及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有后面的非洲及南北美洲来学习。
注:欢迎老师评论,有赠书好礼相送哦,我的QQ:1193610940,星韵超级群。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老师对我们的区域地理新版、旧版的内容都非常熟悉,对优缺点也分析的很透彻,对新高考改革下的区域地理复习何去何从提出了思考,这正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6-9-23 2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6-9-23 20:16 编辑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一直是中学地理老师颇为挠头的问题。北斗地图出版的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区域地理教程》是探索区域地理教学的代表性教辅。十多年来《区域地理教程》为广大师生学习(复习)区域地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区域地理教程》几乎是与新课标新课改的推进同步推出的,而王树声老师是那个时代(至今仍是)无出其右的地理特级教师,他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新教材(32k版本之后的16k人教教材)编写与推广,为后来的新课标及教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区域地理教程》较好落实了知识与能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教法与学法、学与思及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都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新课改、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尤其是即将推出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新教改实施,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和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新的教与学之路也势在必行。
《区域地理教程》是杰出的教辅,但任何教辅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教辅就是教辅,以教辅替代教材是不可取的。尽管《区域地理教程》是一本可以部分替代初中地理教材的速成教程,但新课标一纲多本的教材实践尤其是不同版本教材特色还是值得大家重视和借鉴的。既不是教教材也不是用教材教,而是用来学习的支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6 02:11 , Processed in 0.0761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