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7|回复: 5

[教育技能] 思维可视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22: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6-9-18 22:29 编辑

http://baike.baidu.com/view/8827179.htm
思维可视化
http://www.iqiyi.com/w_19rs5ovfb1.html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1   概述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及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Mindmanager、mindmapper、FreeMind、Sharemind、XMIND、Linux、Mindv、imindmap等)。随着“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其在各领域的应用防越来赿广泛,越来赿深入:比如在商业领域出现的“可视化思考”会议;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思维可视化教学”;在科研领域出现的“思维可视化研究”等。

2   概念的提出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 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思维可视化”( Thinking visualization)技术的研究历时十年,经过“理念构建——技术整合——学科结合——模板开发——模式构建——教师培训——系统导入”七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及实践,并于2011年获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立项。2012年3月24日课题开题大会在无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及80多所学校的校长对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一致认为该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品质具有关键性作用。

3   概念区分
“思维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的异同

“知识可视化”的概念较“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出现得更早一些,它主要强调的对知识表征的可视化呈现,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
而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出的“思维可视化”则更侧重于知识表征背后的思维规律、思考方法、思考路径,在可视化的过程中更强调对思考方法及思考路径的梳理及呈现。

4   关于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时间主要用在“感知记忆”层面,这是一种训练动物的方式,思维可视化教学重新聚焦在思维层,让教学回归对人的教育。

5   为什么要强调“思维”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这是不争的事实,离开“思维”的“知识”就变成“死知识”,而学“死知识”的过程当然就变成“死学习” ,“死学习”靠的是“机械重复” ,所以必然是枯燥的、低效的、令人厌倦的,更重要的是“死学习”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浅思考”甚至“不思考”状态 ,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发展受阻。而思维能力又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发展不起来,学习必然会越来越吃力,这样便进入一种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因此,提高教学效能的关键并不于在“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挖掘与呈现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并训练学生掌握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更系统,从而进入会学、乐学的良性循环。

6   思维为什么要可视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能,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

7   都有哪些“思维可视化”技术  

一图胜千字,图是最直观的语言,易读、易懂、易记而且记得牢。因此,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最有效方式便是用“图”把“思维”呈现出来。在我们的新教学模式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导图(Mind Map)、模型图、(考试规律模型、学科规律模型、思维方式模型)、流程图、概念图(Concept Map)、图片、图标、漫画、表格等等;当然“思维可视化技术”并不仅仅指思维图示的绘制技术,还包括思维图示的呈现、传播、存储、交互、共享、修改等一系列技术。

8   研究现状
国内外与思维可视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领域。国外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方法论”与“工具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 )发明出思维导图这种高效的笔记形式;英国剑桥大学的爱德华·德·波诺博士开发出以“水平思维”为核心思想的“德波诺思维训练体系”;日本七田真博士40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和实践基于图像记忆功能开发的右脑教育;心理学家及教育技术学家诺瓦克于1970 年在康奈尔大学提出来概念图(concept map)技术。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的鱼骨图(或“因果图”)。 相对于国外,此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的提出及单一技术的教学实践应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的“思维型课堂”概念和基本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的知识可视化技术,并开发了“易思—认知助手”软件;另外,国内各地也有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及学校在探索相关技术的教学应用。国内在这一领域已经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机构是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该所专门成立“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要开展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9   教学实践应用
在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的引领下,短短两年的实践,现全国已有近100所中小学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沈阳第一中学、沈阳第五中学、贵阳市清镇一中、郑州市第二中学、郑州市三十四中学、河南新县高级中学、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重庆市开县中学、山西忻州田家炳中学、苏州第六中学、上海紫阳中学、湖北孝感综合高中、大庆五十八中学、江苏羊尖高级中学、浙江上虞中学、河南省社旗一高、山东青岛第二十六中学、沈阳市五十中学、沈阳市一三六中学、江苏省姜堰四中、安徽省涡阳四中、沈阳市兴东中学、沈阳市振东中学、江苏睢宁新世纪中学、沈阳市博才中学、沈阳市二十六中学、贵阳市三十中学、沈阳市一零九中学、沈阳市二十八中学、息烽永靖中学、沈阳市三十五中学、沈阳市八十二中学、贵阳三十四中学、承德上谷初中、承德帝贤中学、贵阳市三十八中、开阳县第三中学、贵阳市三十一中学、息烽乌江复旦学校、贵阳息烽一中、贵阳息烽二中、苏州横泾小学、辽宁省实验小学、沈阳市文艺二校、沈阳市实验小学、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沈阳浑南新区第二小学、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贵阳清镇红枫一小、沈阳大东区辽沈第二小学、常州市北环路小学、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等等……。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可视化                                                                                                                                                                        (2014-01-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98fbc70101k734.html


               
                                                                                       
各种课改模式层出不穷,然而真正的课改目标却为何难以“落地”?各地减负措施纷纷出台,然而为何“越减越负”,“治标”却不“治本”?无法回避的中高考成绩是否可以实现“绿色提升”,真正“有效”的办法到底是什么?中国教育到底如何才能走出“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的怪圈?我们通过对全国各地上百所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课改难,减负难的真正“症结”并不在“中高考”,而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不彻底终结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将成为泡影,学生累、教师累、家长累的现状将无限期延续……
考试绝非罪魁祸首
一提到课改难、减负难,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将矛头指向“中高考”,甚至将中高考制度“妖魔化”,简单地认为只要取消“中高考”,一切都会好!真是这样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但深入思考,绝不是!先做一道选择题:两个农民,一个农民用手刨肩挑的传统方式耕作,每年收获的粮食不多,但非常劳累,几年下来,手糙、腰伤、背驼;另一个农民用机械化方式耕作,并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来发展现代农业,收入是第一个农民的数十倍,但并不劳累!有三个选项供我们选择:第一,立即取消“种地”这一摧残人的职业,以彰显我们对第一个农民的深切同情;第二,采用威逼利诱等手段,让第一个农民再勤奋一些,以提高产量;第三,把第一个农民送到第二个农民处学习,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您会选第几项?我想凡是精神正常的人都会选第三项!好,题做完了,我们的头脑也该理性一些了,如果把“农民”换成“学生”呢?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到底是什么?是继续无休止地抱怨中高考,还是马上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获得更好的成绩呢?
课改如何有效落地
    从“洋思模式”到“杜郎口旋风”,再到中国教师报总结的课改“九大范式”及“高效课堂”,这些年各种课改模式层出不穷,大有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态势。是也?非也?保守派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瞎折腾”;课改激进派则大声疾呼,认为传统课堂“罪大恶极”,课改刻不容缓!孰是?孰非?我比较倾向于后者,但却不完全认同后者;后者最大的贡献是“推动”与“点燃”,不课改,课堂全被教师霸占,搞“填鸭”,一潭死水,确实不行!为什么又不完全认同呢?因为这些课改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课堂形式”革新的层次,尚未深入到“脑内革命”层次。
    何谓“脑内革命”?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上发生思考!难道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都不思考吗?确实如此,依据大量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当前80%以上的中小学课程缺乏“思维含量”,80%以上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发生!教与学基本都停留在“感知记忆”层,是对知识的“机械重复”和表层理解而非系统构建与深入探究。通俗地讲,就是有80%以上的初高中生竟然一直在用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方式学习!
    依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习主要靠“感知记忆”;四年级主要是发展概念区分及知识结构建构能力;五六年级主要发展概括及简单推理能力;初中要强化抽象思维能力(主要是基础逻辑能力)的发展训练;高中则要发展复杂抽象思维能力及通过规律挖掘、形成高级学习策略的能力。由此可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教学的核心任务越来越趋向一个关键词---思维(mind),没有思维含量的课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因为它使学生形成了“浅思考”、“不思考”的坏习惯,而这正是“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最深层的危害!
  按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来分析:传统课堂不自主、无合作、缺探究;课改校的课堂则是有自主、有合作、伪探究。为什么是“伪探究”?因为在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讨论”与“质疑”大都停留在知识表层,很少提出深层、本质、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的课改校在课堂上基本做到了自主与合作,却还没做到有效探究,这正是课改形式化,不落地的真正原因,也是一些人虽然认同课改理念,但又愁课改、怕课改、拒课改的主要原因。
  如何让课改有效落地?聚焦点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围绕“有效探究”这个关键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发展了,学习效能就提高了,成绩也就不是问题了,课改的阻力也就被化解了!
   
减负到底是减什么
   减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减负政策一波高过一波,可为什么却被家长们调侃为“越减越负”呢?从各地出台的减负措施看,大致可概括为“六限”:限课(考试科目)、限考、限时(在校时间)、限作业、限补课、限课外辅导资料。客观地讲,政策很全面,执行力度也比较大,可为什么家长还是不买账呢?因为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下滑,于是校内减负校外补,把孩子送进补课班,既操心又费钱!“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此减负,难免会“剃头挑子---一头热”,费力不讨好!
    如何走出“一边减一边补”的怪圈?要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重新追问:减负到底是减什么?当是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这个没错!但“学习负担”到底又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负担,另一个是心理负担。生理负担的确可以通过限制学习时间来调节,然而心理负担却不同,因为心理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少学的未必快乐,多学的也未必痛苦!爱因斯坦曾这样解释过相对论:“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便会觉得像一个小时。”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常用“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这句话来刻画热恋中的男女。学习也是这样,学进去了,根本不痛苦,甚至可以达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状态;学不进去,上一堂课都如坐针毡,苦不堪言!因此,改变教法,升级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告别“机械重复”的苦学模式,才是本质上的“减负”!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还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有效、系统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成绩如何绿色提升
要成绩无可厚非!关键要看成绩是怎么来的:如果成绩是会学、乐学而来,我们当欣慰;如果是死学、苦学而来,我们当心碎!因为和着泪水、夹着怨恨的成绩是脆弱的、有毒的、不可持续的、存在着巨大隐患的!而最可怜的是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终日苦学,却无收获。成功的法则是:正确的方向+有效的方法+持续的努力。勤奋当然是必要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是“方向”,第二重要的是“方法”,方向错了,徒劳!方法不对,被累死!很不幸的是,在中国人的“学习观”里充满了“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思想,所以才有家长盯着孩子学、老师压着学生学、学生只好忍着学的教育现状。正确的方向是什么?当然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只有思维发展了,才能学进去!正确的方法是什么?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变“知识灌输型”教学为“思维发展型”教学,这是当前最有效,最具实操性的教学创新途径!
                                                                                刘濯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可视化的 4 类模型http://blog.jobbole.com/65744/

人的思考过程,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思维在脑海里流窜,横冲直撞又反复纠缠,最后扭成一团麻。所以常常会有人抱怨,脑袋里很乱,想不出头绪。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思考过程都是杂乱无序的,没有逻辑的,最后也没法形成有效的沉淀,更无法找到清晰的结论。那么本文要讲述的,就是怎样把思维进行可视化的规整,最终系统化的沉淀下来,找到其中有价值的方向。其实这种可视化的规则,不止可以用工作中,用在生活中也一样。
大部分人脑力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睡觉前、蹲厕所时,这时候你的脑袋里就像纪录片一样闪回各种生活片段,也会自我探讨很多人生问题,但是当别人问你,刚才你都想了些什么?你会发现你突然脑袋一片空白,我刚才在想什么?好像想了很多,却又都不记得了。除非在这漫无目的的脑力激荡中,你产生了让自己信服的idea,否则你很难记住自己都想了什么,所以大部分人这种碎片化的时间,都是毫无价值的浪费了。
逻辑好的人,往往善于归纳总结,把复杂包裹起来,把整理后的闪光点暴露出来,就像集线器,把各种线索都收纳到盒子里,把重要的插头暴露出来。
领导讲话,都喜欢讲3点。这并不是信手拈来那么简单,这需要提前做好充沛的准备。很多说3点的人,都是提前思考过的,有备而来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天赋秉异,可以在极端的时间内,快速的思考并总结,提练出有价值的3点来。这是很难的事情,我也极少这么做,但是为了体现我自己很有逻辑,有时候我会这么说,这件事情,可以总结成如下几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能说几点说几点,但是随时可以见好就收。
我这里有一个面试的时候,我会问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逻辑问题,请说出你的三个优点,每个优点说三个例子,每个例子不超过一句话。这要求应聘者在极短的时间内总结并提炼,是非常考验逻辑的。

设计中的思维可视化,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生就有很好的逻辑的,但是好在,逻辑是可以训练的,只要你懂的把自己的思维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分析和整理。

漫思维模型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的思维模型,从一个想法漫入进来,思绪进过各种游弋,然后再散漫的发散,如果有幸从中间找到一些价值点,那也只能说是幸运。不过像头脑风暴(Branstorming)这种依赖脑力激荡的思考方式,倒是也适用于这种漫思维模型,因为头脑风暴确实是需要从无限可能性中去寻找方向。所以这种思维模型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适用的场景不同,也不需要可视化出来。


聚思维模型是少量善于逻辑分析的人的思维模型,他们善于先自我发散,再筛选可能,然后聚合成靠谱方向,再具体细化。思维是一个漏斗,最后沉淀下来的想法,是经层层筛选的。而能控制自己从发散中提炼的人,是善于控制思维的人,这种人完全可以不依赖思维可视化,就想清楚很多事情。
但是事实是大部分是无法做到发散后合理提炼和归纳的,所以这种情况下,还是依赖于方法来进行思维可视化,可视化之后,就方便归纳、整理、提炼、细化了。
下面是思维可视化的4类模型——1.放射状规整(思维导图、鱼骨图) 2.层次化规则(架构图、组织结构图) 3.线性化规整(路径图、时间线) 4.矩阵式规则(SWOT分析、商业模式画布)
1. 放射状规整让思维从一个点出发,形成放射状的发散。这种规则方式,主要是用来整理多种可能性,便于发散思维,并可以对每种可能性进行深入挖掘。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思维整理方式,也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思维工具。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鱼骨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又名因果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象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2. 层次化规整层次化规则,是用来挖掘结构关系,并层层深入审视事物的状况。


架构图(Org Charts)是一个思维可视化工具,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事物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一般是从父级向子集深挖。虽然拓扑的方式与思维导图类似,但是架构图不是为了发散思维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探讨组织结构关系而存在的,所以层级的重要性不容小视,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去严谨的拓扑,不做无价值的拓展。


这种层次结构图是用来展示清晰的分组信息,表达清晰的组织结构关系的。

3.线性化规整线性化的规则方式,一般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可以串起整个思考过程。比如是时间为轴,比如设定好起点和终点后中间所能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比如围绕某个用户目标而产生的任务流等。


路径图(Roadmap)是一种任务走查方法,设定好用户目标,起点和终点,排查中间会发声的所有的事情,为每个重要的关键结点进行设计。这种思维可视化方式一般用在目标导向的事情中,确定达成目标的多种可能路径,并选择其中最短路径。


时间线(Timelines)是用来描述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发生的所有里程碑性质的事情的,也可以用来基于时间线制定项目计划。过去放在时间线横轴左边,未来放在时间线右边,所有基于时间结点发声的事情和计划发生的事情要进行特别标注。这种方式很用来做里程碑图或者项目计划。

4. 矩阵式规整另外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就是矩阵式规则,先想清楚需要思考的事情的几大纬度,然后把纬度沉淀成矩阵,再往矩阵里去补充具体内容,这种方式很使用用来做突显内容的探讨。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分析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Focus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商业模式画布包含9个构成模块,重要伙伴、关键业务、核心资源、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成本构成、收入来源。按照这9模块来思考内容,就可以很方便的绘制出你的项目的商业模式,帮助投资人理解你的项目全景。商业模式计划书也适合用在个人身上,只是9各构成模块做了一些调整而已,我也在百度MUX内部带领小伙伴们一起做个个人商业模式的设定,帮助小伙伴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习型项目和主导型项目。

最后想说,最高级的思维方式是,所有的发散、总结、沉淀都在脑海内部形成,但是大部分都达不到这种牛逼的程度,所以我们不得不利用可视化的方式,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另外即使你思考方式很牛,如果你不能可视化的给他人呈现出来,也很难保证普通人能很好的理解你。所以不管是思维牛人还是思维普通人,都需要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思维可视化出来。
再总结一下思维可视化的4类模型——1.放射状规整(思维导图、鱼骨图) 2.层次化规则(架构图、组织结构图) 3.线性化规整(路径图、时间线) 4.矩阵式规则(SWOT分析、商业模式画布)。其实模型还有千千万,具体情况具体采用不同模型,或者发明创造新的思维模型,全靠悟性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濯源“思维可视化”教学(学习篇)                       
                                                                            2013-03-21http://liuzhuoyuan.blog.163.com/blog/static/21806222920132215936605/
学习不能停在感知层!



我们学习时,表面看天天在和概念和原理打交道,实际上我们是在学习有关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仅靠感觉、知觉、表象是不行的,需要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才能完成。人正是因为有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大脑,所以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间接地、概括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

    1869年人们已经掌握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当时的化学家们都在考虑,元素的性质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元素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杰出的。他用厚纸片做了63个方形卡片。卡片上记录着元素的名称、性质和原子量,又通过反复的思考最后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根据这个规律,他把自己已经知道的63种元素排列在一张表里,这张表就叫元素周期表。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某些未知元素的性质,还指出已测定过的元素原子量的错误,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后的科学事实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

    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门捷列夫没有发现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或者说是核外电子排列的周期性变化。但门捷列夫这个伟大的发现,还是为人类进一步揭示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开辟了道路。

    门捷列夫的这种认识,是由于没有停留在对个别元素的认识上,而是以某一类事物的整体(63种元素)为研究对象,所以抓住了某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认识,只有通过大脑思维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不然是很难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

    门捷列夫在回答彼得堡小报记者的提问时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5个戈比(俄国货币单位)一行,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考虑了20年”,说明了长期而艰苦的思维活动在探索事物规律中的重大作用。

    丹麦科学家第谷·布拉赫花了30年时间积累了行星运动的大量观察材料,但没有发现什么重要的规律。而他的学生,德国的刻卜勒在第谷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理,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认识的上升、飞跃靠什么呢?靠的是艰苦的思维活动。牛顿从刻卜勒的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过思维活动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般人总认为牛顿是看到苹果落地,才偶然发现这个定律的,因此,把这棵树视为珍宝,树倒了以后还把树砍为若干段,妥为保管。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牛顿在多年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经过艰苦思考的成果。他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罢了。”“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思考……”这里,牛顿说出了他发明创造的两条秘诀:一要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二要在研究中勤于思考。

    可见,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思维活动,就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和发明也就成了空话。同样,在学习活动中也不能离开思维活动,否则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念和原理也就无法建立起来。例如,在化学课上,经过一系列实验与观察,掌握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很多理化性质,然后,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去掉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找出它们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电解质。把这种电解质称为“碱”,从而确立了“碱”的概念。

    在生物课上,通过显微镜看到了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蕃茄果肉细胞、草履虫等,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就会进一步发现:细胞形状虽然各式各样,但它们基本上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后进一步学习又知道,细胞通过分裂可以增殖,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功能单位。抓住了这些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细胞的概念就初步建立起来了。

    可以说,数学中的正数、负数、虚数、实数、微分、积分……,物理学中的质量、重量、速度、加速度、沸点、熔点、矢量……,化学中的化合、分解、氧化、还原、化合价、原子量、摩尔……,生物学中的同化、异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变异、生长等等,这些概念的确立,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总之,思维活动使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

    正因为思维可以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做出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把思维着的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怎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思维能力呢?

(一)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问题可以分为科研问题和学习问题两类。

    科研问题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的未知而提出的课题。例如,怎样检查癌症?癌症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癌症?这些问题正是人类没有解决或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习问题是为了解决个人未知而提出的课题。例如在地上滚动的小球,为什么越滚越慢?为什么水壶里会有水垢?为什么饭后不要从事激烈的活动?

    可以这么说,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科研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发明创造的到来;学习问题的解决意味着知识由社会向个人的转移,即知识的继承。可见,真理的发现和继承,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正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导致了科研的进展和学习的深入。

    正因为问题在学习和科研中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它。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的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爱因斯坦由于对人们经常谈论而从未推敲过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了疑问,经过不懈地努力,建立了相对论,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华罗庚教授在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经过独立思考,对苏家驹教授的论文提出了疑问,写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震动了数学界。

    可见,要想推动思维的发展,就要自觉地使自己进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去。如果认识到这个问题是社会或个人所急需解决的,即认识到问题的意义以后,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呢?

(1)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

    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很重要。从1978年发表的一份科研成果报告中可以看出,美国论文的数量占了第一,占世界论文总数的 41.91%。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条是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据吴健雄教授讲,在中国,家长往往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A(即5分)?”在美国,家长往往是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参加了数学竞赛,获得了好成绩,信心大增。在美国的课堂气氛下,他讲话大胆,喜欢指出老师讲课中的问题,他一再指出老师的问题,老师不但不生气,反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感谢,还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鼓掌,因为老师认为培养出一个能创新的学生是他的光荣。

    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要通过思维给自己提出问题。就是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活动时,甚至对考题的合理性,都要通过思考给自己提出问题,进行钻研,这样,学业才能大大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肯动脑,有些问题会自然产生。例如,因为旧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出现问题;因为突然出现一些新概念或现成的结论,使人容易产生问题;因为出现了相近的概念,混淆不清而出现问题;当旧知识不够用时,会出现问题;当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理解同一事物时,会出现问题;当老师讲的或书上写的与自已掌握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也会出现问题等等。

    经过思维自己发现问题,经过思维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高级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会不会给自己提出问题,是学习有没有进入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正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爱因斯坦也有精辟的见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止步。

(2)上课要积极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

    一个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在课上总是引出颇有趣味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有时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有时从实验现象中引出问题;有时从生活实践中引出问题等等。面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不要身在教室,心在课外,也不要采取等待的态度,消极地去听同学的解答或老师的说明,而要主动参与讨论并力求想得迅速,想得正确。由于是上课,自己想得对或错都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或纠正,这对于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低,突出表现在课堂学习效率低,课外的负担重。原因之一是上课时自己退出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成为思维活动的旁观者。

    当然,有的学生也想回答问题,但缺乏信心,害怕答得不对让同学笑话,其实大可不必,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中答错问题本是正常现象。答得不对,引起争论也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再说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正是培养自己口头表达能力的难得机会,不应轻易放过。

(3)敢提问,会提问

    自己发现问题以后,经过独立思考,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时怎么办?只有请教别人,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明明有问题,却不敢问人,原因是虚荣心在作怪。他们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这种现象在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比较多。在他们看来,似乎在学习中从来不提问的人,才是好学生;就是下了决心问同学和老师时,也是别人一讲就懂,其实并没真懂,只是怕别人说自己脑筋反应太慢。当然他们也就不会深入地追问,更不敢与人辩论了。

    其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本身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在请教别人时,别人不仅不会看不起自己,反而会另眼相待。从老师角度来讲,学生有问题不敢问,就不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因此,也很难给以针对性的帮助。

    可以这么说: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并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

什么叫会问呢?

    首先,要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发问。敢问不等于依赖。有一位优秀生给自己规定了“五不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的参考书没有看过不问,老师留的问题未经深入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问题的关键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有时,有的学生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刚一问,就被老师“顶”了回来。原因很简单,老师从他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判断:他一没有认真看书,二没有认真思考。因此老师先不回答,而是让他自己先看书,自己去思考。可以说,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没有资格提问的。

    其次,在提问过程中,也要坚持独立思考,自己提问只是要求别人稍加启发,或点拨一下。卢嘉锡说:“学习中总难免有些问题自己搞不懂,就要请教别人,有什么疑难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也是一件乐事。不过还要提倡独立思考。请教时不要把问题问透,请人在关键的地方点一下,然后自己思考,这样费力些但收获会大得多。”懂得了上述的道理,当再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却让你回去看书的某一部分内容时,你就不会反感或自卑了。直接告诉现成答案的老师,不见得是高明的老师,而能给你指出门路,让你经过自己的思考求得答案的老师才是高明的。

    第三,要认真分析自己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因,还要分析别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高明之处。这样做,可以使自己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使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使得以后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有价值。
(二)要坚持独立思考
    有人谈到学习的独立性时说,小学阶段是老师扶着走,中学阶段是老师牵着走,大学阶段是老师领着走。

    这个看法说明了一点,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独立性是逐步加强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学习和工作就基本上要靠“自己走了”,也就是要靠自己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去解决问题了。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特别要注意克服依赖性,坚持独立思考,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经过自己付出的脑力劳动,获得真知;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学校学习期间,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更应当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想得不对的话,也比较容易得到及时纠正,如果长期依赖别人,只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一天天退化。

    坚持独立思考,才可以使思维能力发展到创造的水平。所谓创造或创造性的活动,指的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科学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创造而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前人的创造。

    创造或创造性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而接受人家思考的成果只能叫学习或模仿。思维达不到创造的水平,那就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后头跑。

    中学生将来要肩负起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的重担,因此必须从小坚持独立思考,将来才有可能从事创造或创造性的劳动。

    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表现应当是: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还能独立地检查判断学习结果的正误。

    如果能独立地解决人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虽然对社会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意义,但这本身却孕育着创造思维的才能,这种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可能促使真正的发明创造的实现。

    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另一种表现应当是不盲从、不轻信、不依赖,凡事都问个为什么,都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明白以后再接受。在自己没有独立想通之前,决不轻易死记死套现成的结果。爱因斯坦的老师海因里希·韦贝尔对爱因斯坦说:“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伙子,可是你有一个毛病,就是你什么都不愿让任何人告诉。”在这里海因里希·韦贝尔老师说的“毛病”,正是爱因斯坦可贵的优点——独立思考,正是这个优点,才使得爱因斯坦取得了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不少学生上课时懒于思考,只等着老师讲解,自己抄抄现成的结论;看书时,不善于发现问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而喜欢依赖别人的帮助;做作业时,遇困难就问同学,甚至抄同学的作业成果。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使他们陷入了学习落后的境地。

    数学家赵访熊教授说,有些学生学习效率所以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我们看书时要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习惯,有时用来思考的时间往往比看的时间还要长些。譬如说,书上常常是先有定理,然后再从头推演出来。我们看的时候,就应当倒过来想一想:为了得出定理,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解决哪个问题?依此类推,步步追根,最后引出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定理的关键所在。

    坚持独立思考,一旦学习上获得了成功,就会进一步增强独立思考的信心,使思维能力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三)要学点思维科学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总结,由于思维的复杂性,这种总结尽管还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下这份财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早日纳入科学的轨道,这会使中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应当学习哪些内容呢?

(1)思维的基本形式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应当了解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指的是什么,怎样区分相近的概念,怎样给概念下定义,概念和语言、符号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判断,判断的分类是什么,如何应用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推理,什么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不同类别的推理之间有什么异同,怎样使推理科学严密等等。

(2)思维的规律

    所谓思维规律指的是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此外还有辩证逻辑及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如对立统一思维规律、量变质变思维规律、否定之否定思维规律等。思维规律实质上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应当自觉地掌握它。

(3)思维的方法

    主要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

    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个人只要在思维着,就离不开一定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只是自己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而已。因此,学点思维科学是很有必要的。

(四)要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总是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只有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才能把握它,使它成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几条抽象的规律或定义。

研究思维过程的途径有三条:

(1)通过学习科学史来研究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思维的科学

    在我们的课本中,前人寻找真理的曲折的思维过程被略去了,看到的只是通向成功的简捷的思维过程,这对学习思维科学和发展思维能力有不利的一面,因为这不符合科学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来了解形成科学成果的思维过程,有三点好处:可以学习如何科学地思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学习科学家百折不挠地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例如,学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可以充分看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也可以学到孟德尔坚持 8年搞豌豆杂交实验的顽强精神。当然,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研究课本上涉及的每一项科学成果的历史,但要力求了解科学史上某些重大发现的探索过程,这对学习会有所帮助。

(2)通过上课研究思维的过程

    上课时,要有意识地研究老师或同学的思维过程,具体分析他们的思维方法。

    听完课以后,可以回味一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时,老师的比较表是怎样设计的,又是怎么把知识整理成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的。总之,认真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成功的启发、引导和讲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至于上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有的论证得头头是道,有的回答得非常简捷,有的解题方法非常高明,有的反驳非常有力……面对这些科学思维的精彩之作,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地回味一下,想想同学在思维过程中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从中学习思维科学。

(3)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每个学生每天都在思维着。例如上课思考问题、讨论发言、课后复习、解题、作文、考试答卷、考前复习、做实验等等。但一般学生只满足于完成学习任务,至于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往往很少顾及。

    有的学生答题简要、清楚、无懈可击,老师表扬一下,给个好成绩也就完了。如果自己不满足这一点,再从思维的方法上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许会意识到这次答题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了严密的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或是运用了比较的思维方法,经过这样认真地分析,使自己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
(五)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
    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丰富而深刻的知识,无疑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果不掌握概念,不掌握原理,那么头脑中就会因为缺少思维所必须的“原材料”而使思维无法进行下去。例如学习物理时,如果不掌握原理、公式、解题的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试想一个不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知识的人,面对有关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怎么能开展思维活动呢?不少学生思维能力低的原因就是基础知识太差。澳大利亚有一位科学家说得好:“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程度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所打基础能够支持的高度。”这里说的基础,当然包括基础知识在内。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知道的也不少,记忆力也不差,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却很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质量太差。所谓太差,一是不理解,二是不系统。因此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无法“取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要提高语言能力
    当认识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而形成概念时,用什么来确定和表示呢?用词语来表示。而用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则是“思维的细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表示一定的意思,就成了句子,句子再进一步组成句群、段落和文章。人们就是依靠语言文字将获取的各类知识保存下来。而学生又是依靠语言文字把这些保存下来的知识继承下来的,从而使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经验也要依靠语言和文字,并且经常借助它进行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使智力活动成为可能。

    语言直接影响到知识的贮存、流传和继承,关系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进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上海复旦大学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位著名数学家讲的话很有道理。

    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不少中学生轻视语文,忽视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很低,这阻碍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审题时看错题目,阅读和听讲效率低,解答问题时表达不清,实验报告表达不准,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语言能力不可忽视。

    总之,要想积极发展思维能力,从思想上要认识到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要注意做到: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坚持独立思考,要学点思维科学,注意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以及提高语言能力等等。思想上有了认识就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行动跟上了,提高思维能力的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刘濯源

                                          刘濯源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钱清中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2: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可视化教学(高考方法篇)                       

                                                                            2013-03-22http://liuzhuoyuan.blog.163.com/ ... 229201322211144950/





        
                应试教育
其实根本不会应试!
 ——为什么99%的考生会掉入“感性答题”的误区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就是99%高考生的应考状态!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所谓的“应试教育”其实根本不会应试!
  何出此言?
  事实不可回避,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大都是以应试为目标的,因此被冠以“应试教育”的罪名!然而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并不等于善于应试!如果真善于应试,我们的孩子都考进重点线才算正常啊!为什么那么多考生的成绩如此平庸,甚至可以用“落花流水”的惨状来形容?非题难也,是不会也!学生们既不会学习,也不会应试!这个结论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我在中小学课堂一线进行深入观察后所得到的结论!
  现在所谓的“应试教育”到底是如何搞应试的呢?
  全国各地,无论名校还是差校,基本就八个字:“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
  按学校老师的理由,搞“死记硬背”是为了牢记知识;搞“题海战术”是为了让学生积累题感。何为“题感”?就是做题的感觉,其实也就是积累答题的经验!经验越丰富,对题目就越熟悉,考试就可以多得分——当前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基本都是这个“逻辑”!但这个“逻辑”其实是假逻辑!因为这只是教师们一厢情愿的猜想,结果如何,不用我论证,这么多年的“死记硬背”加“题海战术”有成效吗?没有!其最大的作用是其负作用:成功把那么多学生搞笨、搞傻、搞厌学!“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都可以归为“机械重复”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运用的是大脑的“感知记忆”功能,属于低层次的,而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大脑处于“不思考”和“浅思考”的状态,长期运用这种方式学习,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严重受限!而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是由逻辑思维能力决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就相当于弱智!除了让学生变笨,传统“应试教育”还使大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为不思考的学习实在是太枯燥,太无聊了!
  传统“应试教育”不但让学生变笨,变得厌学!而且对如何考出好成绩也同样缺乏有效研究:教师们为了让学生多出成绩,一上中学,便毫不迟疑地将学生纷纷推入题海,然后不辞辛劳地陪学生在题海中遨游,可是结果呢?一位中学教师很无奈地调侃自己说:“我是一名负责任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不遗余力地陪我的学生们遨游题海,最终我上岸了,可学生都被淹死了!”瞧瞧,白忙一场!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不是“天道酬勤”吗?可是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收获?不是天道不酬勤,是因为天道不酬笨蛋和傻瓜!成功的确需要勤奋,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成功的法则是:成功=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持续的努力!如果你只知道埋头苦干,方向和方法都错了,后果。。。!方向错了,那叫“南辕北辙”,只会越走越远;方法错了,那叫“事倍功半”,必然越做越累!而今天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是这种笨蛋和傻瓜——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掉沟里都不知道为什么!不信吗?如果您到学校看看,再让教师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您就信了。这几个问题是:
  一、高考到底考什么?
  二、高考到底怎么考?
  三、高考出题者如何设置答题陷阱?
  我想,学校教师大多数会这样回答:某某知识模块是重点,某年高考考了多少分,出的是什么题型,那个题目学生出错比较多……
  这算是最好的老师了!然而依然要划入“不懂考试”教师的行列!因为他这番言语只能证明他做过“考情统计”,但还算不上“考情分析”,只统计,不分析是没有大用的,因为缺乏深度解析,就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应考策略和方法。
  怎样才算是深度解析?请看:
  一、高考到底考什么?
  答:主要不是那个知识,而是那个知识背后的本质意义与逻辑关系!知识只是思维的载体!记住了知识,不会思考,一样得不到分!
  二、高考到底怎么考?
  答:不是乱出题,乱设难度的,考点是有覆盖率的,难度是有等级和比例的!例如对于语文来讲,就是五个难度层次:识记——基本理解——复杂问题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是考纲规定的,没人敢违这个纲!但我们有多少教师,按着考纲把历年高考题给学生深度解析过啊?实际上,大多数教师连自己本学科近三年的高考题都没认真研究过,只知道答案,甚至有的教师连答案都讲不清晰。教师稀里糊涂,学生能明白到哪种程度?
  三、高考出题者如何设置答题陷阱?
  答:高考出题者就是利用学生“感性答题”这个陷阱让理解不透彻,思考不严密的学生丢分,因为这样才能有区分度,才能分出高低。什么是“感性答题”?就是答题时基本靠经验和感觉,似是而非,没有学科知识及学科规律作依据,缺乏清晰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这样答题,越是陷阱就越像答案,稀里糊涂地选上,不丢分才怪!我们研究过程中,用历年高考试题做过无数次试验,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掉入陷阱里,不是因为他没学过这个知识,也不是因为他没做过这类题,而是看不出题目中的陷阱,没养成理性解题的习惯,不会有效思考同样的题目,让教这个学科的教师答,也是同样的结果,甚至得分低于学生!
  所以,我说天天搞“应试”的教师其实根本不懂如何“应试”,他们大都不知道高考到底在考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考的,更不知道考题中的陷阱是如何设置的,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教学生有效破解题目中的陷阱了!他们只知道让学生不停地做题,以为题做得越多,学生解题能力就越强!而事实上,题做多了学生反而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了。题不在多而在透!只图量,不深究,稀里糊涂做一百道题还是稀里糊涂!
  实践证明,我们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对高考题进行深度解析,其效果比盲目做题要好的多,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一个考试模块,只要经过3—5道题的深度解析训练就能快速提分,根本就不用搞题海战术!而当考生经过三五天的理性精准解题训练,就基本掌握了有效得分的策略,在不增加知识量的情况下,一张考卷多得5—15分是可以确定的,前提是基础别太差。          
                       作者:刘濯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6-10-2 09: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导图应该算思维可视化的表现了 吧?学生和老师都要积极思考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2:58 , Processed in 0.0922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