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课导入
地理课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兴趣、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导向的发展,承担着具有学科特点的任务。而地理学科不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没有中考压力,学生并不重视,这给我们日常的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兴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尽快地向求知欲发展,最终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应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提高兴趣水平。这样,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习效果才能得以提高。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当前中学地理课处境困难的情况下,我主要从兴趣方面进行了探讨。“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些名言充分说明,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深入研究,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为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用游戏促掌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青少年。在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提高学生积极性,我在初二年级上学期上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时候,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采用了分组拼图的方式,每组选派二名学生到台前来拼图比赛,看哪组同学拼得又快又好,学生都有好胜心,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没选上的同学还很不高兴,这样经过几轮比赛下来,全班同学基本上很快掌握了34个省的轮廓,名称及相互位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俗语古诗解问题
比如我在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一特点的时候,我就引用了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来提问学生,学生很快就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回答。类似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讲新疆昼夜温差时,可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我国夏季风可提问学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什么?;在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望地曰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干河”,讲解长江时,为让学生感知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过诗词把学生领入了奇妙的意境,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湍湍急流,旖旎风光一览无余。
通过这些俗语、古诗词来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使生涩的地理知识显得妙趣横生,还可以较好掌握一些诗词名句,增强综合思维能力,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特征。
(三)知识竞赛活课堂
我们目前的地理课除了一本课本、一本地图册外,再无任何辅助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对地理课感兴趣。根据我多年的积累,我每堂课采用了知识竞赛的方式,即将全班分成几大组,或是男女各一组,每组基分100分,采用抢答或每组必答方式,答对给10分,答错扣10分,我会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用提问的方式让大家来积极参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都想为自己这组争光,就连平时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进来,每当这时候他们答对时,我就会及时地给予表扬,这样更激发了他们答题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既当场消化了课堂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种方式也深受学生喜欢。
(四)课本知识多扩展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是在我讲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的小故事、谜语或新闻等 。比如我在上初二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及行政中心时,我就出了许多和省级名称或省会城市有关的谜语。在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就给学生讲了有关泼水节来历的传说故事。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地听你上课。
(五)现实生活常联系
在人类发展的史册上,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生活在地理环境中,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自己的密切关系,这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
在中学地理中,很多地理知识都很贴近现实生活,学生都能面对到,并且略知一二,比如: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与地理有关。如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毛制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牧民们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从饮食上来说,我国北方干旱少雨,以种植小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