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36|回复: 10

[读书推荐] 王阳明:读书五重境界,也是人生五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9 09: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5 08:37 编辑

王阳明专贴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0496-1-1.html


心学四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阳明30句话,心学精华,人生要旨30句


http://news.ifeng.com/a/20170707/51393367_0.shtml

王阳明一生磨难,但成就非凡!王阳明出身教育世家,其本人也是状元及第。

圣贤读书自与常人不同,其读书之道,可有五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诚心
王阳明幼年读书,问及老师读书的意义为何?老师答:做大官!王阳明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读书的根本目的在是做圣贤!
这也是《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此所谓诚其心也!
第二重境界:记诵
背诵经典的根本意义在于: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说的是记诵开启本心,涵养性情,弘扬志向!
第三重境界:无心之读
意思是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想着科考,怎么办?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
王阳明认为,只要悟到了良知,读书与科举并不相妨,读书时心也不会为科考所累。
第四重境界:养不动之心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这既是做人之要义,也是其用兵之要义。读书者,要善养浩然之气,此其不可移,此志不可动!
第五重境界:发明本心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说“晓得”是第一义,“记得”的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知行合一也!
读书的意义是使心底光明,知行合一,记住和理解都是次要的了!

五百年后 我们跟王阳明学什么?2017-11-24 11:31:00来源:解放日报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或讲话中先后10多次提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为何直到今天仍然备受推崇?阳明心学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今天,我们重温阳明心学的意义何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以其数十年的专研所得,为我们一一道来。
  五百年来罕有之“完人”
  解放周末:今年您出版了《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在您意料之中吗?
  郦波:意料之中吧。即使对我自己没信心,我也应该对阳明先生有信心(笑)。
  近代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五百年来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平心而论,曾国藩还是逊于王阳明的。另有说法认为,儒家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一是开创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晚清实学代表人物曾国藩。你看,不同的完人“榜单”里都有王阳明。
  解放周末:不仅在中国被奉为“完人”,王阳明在邻国日本的影响力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郦波: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近代日本的崛起,在现象上看是脱亚入欧,在思想上看则可以说主要是以阳明心学为奠基的。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不论是前三杰中的高杉晋作,还是后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都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
  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派使团到西方,希望列强能够取消逼迫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当然是谈不成的。但被拒之后,这个使团没有灰溜溜地回国,而是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详细考察了美英德法等12个西方列强,这一年多的考察和学习,才真正奠定了明治维新的基础。
  之所以会这么做,和使团成员大都为心学信徒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实践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曾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章太炎也曾说:“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
  解放周末:中国不仅是阳明心学的故乡,而且早在1861年就开始了洋务运动,为何没有产生明治维新这样以阳明心学为先导的运动?
  郦波:王阳明卒于1529年,近五百年来,追随者众,到了近代中国,也不乏很多实践者。当年毛泽东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堂,就是以一篇研读心学的文章《心之力》而受到老师杨昌济器重的。青年毛泽东还发过“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的感慨,意思是说王阳明之后无来者。
  但问题在于,如果从整个国民精神的角度看,不得不说,心学的精粹并没有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发扬光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心学一直被误读、被歪曲。
  “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
  解放周末:对心学最大的误读,是否就是把它当作主观唯心主义学说进行批判?
  郦波:这种误读,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心学“心外无物,心即理”的错误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是不是如陆九渊当年说的“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是不是就是后来贝克莱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在世时就曾有类似的质疑,由此引发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岩中花树公案”。
  有一次,王阳明和学生、朋友同游南镇。学生看到南镇山岩中有一棵花树,非常美,就问老师:先生说心外无物,难道我们不来南镇,这棵树就不开花、不美丽了吗?
  对此,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解放周末:怎么理解这段话?
  郦波:我觉得要回到原始文本。
  “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中,“寂”是关键词。“寂”从宝盖头,是房子的意思,下面的“叔”原意是手去捡豆器,也有说是捡法杖,不管是豆器还是法杖,都是祭祀用的礼器。“寂”常和“寞”在一起。甲骨文的“寞”是上下草丛中一个太阳,意即太阳下山了。祭祀完成,神灵退去,收拾起祭祀的器物,这种状态即是寂寞。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才是寂寞。
  “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什么叫“明白”?日月合为明。而白,非指颜色,在甲骨文里,白是一口多舌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在极尽表达、反复陈说。
  从训诂的角度解释了这几个关键词,就明白了,针对花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学生问的是一种物理存在,王阳明回答的是一种价值存在。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的是“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
  解放周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曾经引用了王阳明“身之主宰便是心”这句话。
  郦波:这是对心学的正解。“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就是阳明先生的“唯心”。
  “知行合一”解决习性问题
  解放周末:从2009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多次提到王阳明和他的学问。其中,“知行合一”提到了7次之多。
  郦波:龙场悟道让王阳明悟出了“心外无物”,正式创立了心学,之后他将“心即理”不断延伸,以纠当时知识分子空谈、虚谈之弊病,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行和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很重要的两大命题。从《尚书》开始,到孔子、庄子、孟子,到二程、朱熹,然后到明末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再到孙中山、陶行知,都思考、讨论过这个问题。
  比如陶行知,原名陶文濬,读了心学之后改名陶知行,后来再次悟了,又改名陶行知。为什么一改再改?因为知和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哪个容易哪个难,哲学上争辩得很厉害。王阳明却不割裂两者,而是提出知行合一。
  也有人提出:人世间最常见的是“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王阳明回答: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的知道就是能做到,知、行是一个整体。古人总把知、行分开说,是希望人们有意识地对知和行分别加以研究,因为世上多的是冥行妄作和好说空话、不着实躬行的人。
  解放周末:“知行合一”能够解决人的什么问题?
  郦波:习性的问题。人的习性是很难克服的,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大部分都是你的习性造就的:成功是由好习性造就的,失败是由坏习性造就的。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曾国藩说过一句名言:“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傲”就是冥行妄作,“惰”就是不着实躬行。
  我认为,解决习性问题,没有比知行合一更有效的了。它能够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是强大的生活之道,是生活中改变习性最关键的一种智慧。不仅如此,它也能成就你的家庭、你的团队、你的组织。
  沉浸进去,才能融而为一
  解决周末:由“知道”到“做到”,依然有个跨越问题,如何才能“合”呢?
  郦波:我称之为沉浸式体验。心学是儒家的一支,万法归宗,我们来举个孔子的例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向师襄子学音乐。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但没告诉他曲子的名字。孔子练了一段时间后,师襄子觉得不错,打算教他新曲。孔子说,我只会了技法、指法,还没掌握节奏、韵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发现他进展神速,又提出教新曲。孔子说,我还没能把握曲子的思想和情感,再练一阵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发现孔子的水平都快超过自己了,可孔子还是不接受新曲,理由是“吾知其志,未知其人”,说自己把握住了曲子的思想情感,但没琢磨出是什么样的人作了这首曲子。再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来听了,听完坦诚地对孔子说,你再练我就没法教你了。孔子摇头说:“吾知其人,未知其类。”意思是我大概明白作曲的人了,但还得琢磨下他身上体现的是哪一类人的思想和情感。
  直到有一天,孔子把这首曲子弹得酣畅淋漓,师襄子听得失魂落魄、自愧不如。弹完,孔子长身而立,说自己看到作者了,“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这气吞诸侯的磅礴之势,“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大吃一惊,因为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
  这就叫沉浸式体验,不光学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只有沉浸进去,你才能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
  解放周末:知到行,行到合,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呢?
  郦波:就是那个“一”,“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王阳明说:“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为什么你总觉得疲于奔命,觉得有些事做得还可以,有些事真难,那是因为你心中“牵于毁誉得丧”。毁誉得丧是一种利益判断,不是价值判断,你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都不是致良知。
  “良知”典出孟子。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就是说,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但因为现实的缘故,各种欲望、情绪、不良习性,蒙蔽了良知。致良知,就是要面对“事”,找回良知、良能。
  一只手放下,一只手拿起
  解放周末:儒释道三家都非常讲究静坐修行,静坐也是心学入门的一个功夫,但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这样的修行几乎是一种奢侈。
  郦波:忙不是今人才有的困惑,古人一样有这个问题。曾有一名官员听王阳明的课听得手舞足蹈,恨不得天天来听,但觉得自己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公务,实在没有时间。
  王阳明一听他的抱怨就说,你听了我那么多课,怎么还没开化,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王阳明的观点是“事上练”,也就是他的信徒、日本的稻盛和夫等人都喜欢讲的“工作即修行”。“知行合一”的重要方法就是“事上练”,在处理各种事情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王阳明的一生并不长,有限的一生里,他还疾病缠身,但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误。不说立德、立言影响了五百年来多少代人,光是建功立业,他平乱、剿匪、料理政务,哪一件是轻松的呢?
  解放周末:曾有学生向王阳明请教静坐的问题,说自己“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今天的我们也很容易遭遇这样的心境——事到临头,缺乏定力。
  郦波:对此,王阳明的回答是:“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他曾经婉转而又犀利地批判那种坐枯禅的静坐方式,认为知识分子不应该像僧人那样坐枯禅。心学是一种实学,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要功用的。心学不是解放一个人,而是要解放一代人、解放整个族群。静坐必须要和“事上练”结合起来。
  解放周末:可见,王阳明的大彻大悟与禅宗的顿悟是大不相同的。
  郦波:是的。佛教讲的是放下,心学讲的是拿起;佛教求的是解脱,心学要的是担当。有根本的区别。
  在龙场,王阳明就参透了生死问题。如果是佛教的禅悟,那他就不用再做龙场驿丞了,不如放下一切、云游四海。但那不是王阳明,如果王阳明追寻的只是个人的出路,他也不会五百年来如此受人推崇了。相反,他龙场悟道后,先著书,后开书院,更重要的是,国家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毫不迟疑。
  一句话,他不仅迎难而上,而且寻难而上,多少凶险,全然不顾。
  解放周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可以说是放下的——至少他放下了自己。
  郦波:我认为,他是一只手放下,一只手拿起。从放下什么、拿起什么中,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这颗心是光明的,这就够了。这是一生坎坷而创下无数伟大功绩的王阳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治疗当今社会顽疾的一剂良药
  解放周末: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研习阳明心学的?
  郦波:我深感遗憾的一点就是,自己没有早一点接触阳明心学,而是到了28岁那年、面临一些人生困惑时才开始接触的,但从此就专研下去,没有中断。
  王阳明真正打动我的,不是他经受残酷折磨而几近死亡的关头,也不是他为躲避追杀而诈死的逃亡经历,而是他忍辱负重、在遭到各种迫害的间隙追寻自我的努力,是他历尽劫波、功成名就后排除干扰,听从良知的召唤,决定魂归故里的悲壮之旅。
  王阳明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不断自我完善的一生,他不仅找到了内心的光明,更将这种发现尽力散播,帮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内心的光明。他的理论建树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自我的修炼和实践的锻炼,他的发现是自悟,他的功德是救人。正因如此,自阳明心学诞生以来,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将其奉为圭臬,身体力行,并创造出了辉煌的事业。
  解放周末:早在万历年间,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就说:“今天下之好守仁者,十之七八。”之后五百年里,心学余绪不绝,如今又起“阳明热”,您觉得阳明心学持久、蓬勃的生命力源自哪里?
  郦波:自秦以来中国2000年的文明史,一直存在着儒法之争。初始的儒家,包含很多民主思想,关注人性,但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儒家,实则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
  之后,程朱理学之所以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在于它是儒家向法家的妥协,统治者用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用法术控制人们的行为。此时,阳明心学从一片黑暗中杀出一丝光亮来,其启蒙价值无异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阳明心学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但又是一种向前的推动。在个人的层面上,它可以让每个人找到内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在族群的层面上,它可以让我们反思历史,追慕先贤,获得中华民族超越时空不断进取的巨大力量。
  解放周末:今天的我们,行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重温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又在哪儿?
  郦波: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样的表述指明了我们回顾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尤其是回顾本民族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人类历史上,每当出现重大的精神危机或文明发展的困局时,总需要从某些伟人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才能继续前行,重新走回正道。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智慧,正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松弛、信仰缺失等问题的精神药方。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应该读王阳明。
  当今世界各民族也可以从阳明心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许嘉璐先生也曾表示,阳明心学的意义在于它是治疗当今社会顽疾的一剂良药。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的逻辑已经处处碰壁,世界各国陷入精神困顿的时候,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就成为照亮人类文明未来的一盏明灯。
  人物小传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点评嘉宾。
  (记者 顾学文)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吴光
2017年04月10日07:58    来源:光明日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410/c40531-29198269.html

关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讨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很少能作出“知行合一重在行”之论的,本文就此谈谈一得之见,求教于方家。

  历代儒家“知行”观的简略回顾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古文尚书·说命中》记载了傅说对商王武丁说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话,反映了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种,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实际上是主张以行为本的。子思著《中庸》引孔子论“知行”之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是明确将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荀子·劝学篇》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命题,可以说是“知行合一”说之滥觞,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

  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即便是圣人也不能“神而先知”或“生而知之”;知识的真伪必须通过事实的检验才能证实,即所谓“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但他对知行关系未作深入探讨。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关系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断。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本质上都是在讨论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关系,它更重视的是德性之知与伦理、政治之行,而非纯粹意义上的知识之知与科学实践之行,因而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与重点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说曰:

  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理论重点是什么?有必要作深入探讨。我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重点是在“行”字上。理由有三:

  首先,“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在王阳明贬谪龙场期间,继龙场悟道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针对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请问“朱陆异同”时而提出的观念。王阳明从本体意义论知行关系,认为求之吾性,本体自明,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是分知行为二事,割裂了知行关系。而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一体,不能割裂为二,或分别先后。

  其次,当门人徐爱以“孝弟”为例质疑“知行合一”之说,认为“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时,王阳明答复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说明王阳明认定真正的“知”,是必定要落实在“行”并且已在“行”的。

  再次,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匪患时期,在致弟子的书函中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命题,强调“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所谓“心中贼”,指的是朝中官员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与作风腐败,这个命题针对的正是当时朝中官员说一套做一套、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发出希望当政者扫荡“心腹之寇”以收“治国平天下”之实功的呼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知行合一”论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从以下三点去理解:

  第一,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内圣外王”的思维逻辑与思想传统而言,其道德修养必定要落实到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种政治学说。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关系,从现代扩展的意义而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第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现在一些官员知行分裂,说一套,做一套,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失信于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执政为民,取信于民,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第三,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人文化成”。所谓“文化”,按古人的定义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养成良好社会风尚。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重点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发挥“人文化成”作用,推进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光,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知行合一”
2016年01月27日 10:40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网   程大中


[手机看新闻]
[字号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url=]打印本稿[/url]]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用行动和数据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思想,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无不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和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战略目标,又强调干在实处。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知行合一”。

  习近平向来重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学习习近平十八大前后重要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6次强调“知行合一”。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在河南调研时,兴致勃勃地来到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知行合一、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会场,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探讨。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发表在《费加罗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领会知行合一时代内涵并以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来自我们党的实践自觉,也来自我们党对实践认识的理论自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风政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好转,但要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转变,作风建设依然在路上。“知”是基础,“行”是重点,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好转,领导干部务必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三严三实”更需要在“知”和“行”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真“知”、深“知”。“三严三实”,重在身体力行,自古以来知易行难,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架子,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并不是要我们照搬王阳明的思想,而是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号召我们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何以兴邦,那就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程大中 中共中央党校网)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2017年12月12日17:19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而不断丰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九大报告共十三部分,其中第十二部分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专门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在这部分一开始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可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希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专门写进了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别强调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所以,完全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系统阐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有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们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相对,“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爱”、“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见素抱朴”、“道法自然”;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孙子反对战争,他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翟更为博爱,他提出要“兼相爱,交相利”。习近平多次赞誉的近代思想家王阳明主张“天下一家”,“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实践举措,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就是对和平、仁爱、天下一家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由理念到理论,内涵不断丰富深刻;由愿景到倡议,成效明显;由双边到多边,认可范围不断扩展。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变化,关切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成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为何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何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与大调整的时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虽然全球的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变革正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也日益加深,但是,国际力量更趋平衡,并且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仍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非常突出,全球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分化严重,恐怖主义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传染性疾病问题等威胁蔓延,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 这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现实依据,全球的问题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共同应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

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总书记接着用五个“要”系统阐述了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事实上,2013年3月,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时就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演讲中主张“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倡导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这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布局,描绘了世界新格局的美好前景。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面对全球问题,“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他进一步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公正新秩序的美好期待,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和强烈支持。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对新中国外交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它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并且强调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因为,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警示我们,地球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球已达其能承受人类过度消费和浪费的极限,生态一旦崩溃任何国家都不能幸免。尽管中国承载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但是仍主动承担责任,将“绿色”列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同时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新绿色科技,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等国际合作项目。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国际和平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长期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社会进步,同时,妥善处理好周边关系,广泛参与区域合作和全球事务。与奉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的西方强国通过入侵战争、策划政变、经济制裁等手段到处插手他国事务不同的是,中国是在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经过数十年努力奋斗实现自身强大之后,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应世界各国的强烈呼吁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当前,我们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中国维护生态和谐与世界和平的智慧,是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应当遵守的基本价值规范。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在金砖峰会等多个国际场合,以此表达同世界各国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和历史担当。共赢、共享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秩序的美好希冀,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因推行霸权主义而造成的难民问题,因推行新自由主义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均对作为始作俑者的西方强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已经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而率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更应该担负起帮扶落后国家的责任。中国早就意识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 因此,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派出维和部队、支持非洲建设,将共赢共享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达夫拉特佐达曾称赞道,“中国在其他国家兴办企业、大力投资,这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税收。这些都表明,全世界都能够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大国是关键。“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国家只有大小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文明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必须秉持共商共建的发展新理念。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的讲话中,已经系统地阐述了推动构建全球公平正义新秩序的方案。在经济方面,要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反对逆全球化的保守主义倾向,避免不公正的贸易战争,“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在政治方面,着力解决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武装冲突等急切而棘手的重大问题,“当事各方要通过协商谈判,其他各方应该积极劝和促谈,尊重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在文化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同文明要平等交流、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颜利  第二作者:重庆师范大学  唐 庆)

(文章转载自《当代世界》第432期)


许嘉璐:阳明心学是治疗今天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文化艺术 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13日 15:47[url=]A-[/url][url=]A+[/url]我要分享


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将于10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文化院院长、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说:“本次论坛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规模较大、影响最大的关于阳明心学的学术研讨会。”

在论坛前夕,10月12日,主办方特意在北京中国文化院安排了一场媒体联合采访会,让各家媒体有幸采访到许嘉璐。他向记者介绍了本届论坛筹备情况,并谈了王阳明在今天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对一些人认为的“从民间到官方,现在有一股王阳明热”的观点,许嘉璐不敢苟同。

他说:“我没有感觉到阳明热。太阳很热,我头顶的灯泡很热,但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们的热。它们也许还很冷,很寂寞,很悲哀。在中国,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王阳明,连一个省级的研讨会都没有。而我希望这次论坛能开一个好头,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为树立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做出努力,让阳明心学思想真正进入每个中国老百姓的心窝。”   

这个世界会好吗?

首先,许嘉璐忧心忡忡地从一个问题讲起,“世界如此之快是好事,还是坏事?”

许嘉璐说,当今世界,风险和危机无处不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不平等加剧,加上不时爆发的冲突、战争和恐怖活动、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人类怎么了?人类的命运命悬一线。”许多国家的智者不断发出人类正面临自我毁灭的警示。

许嘉璐先生

在我们国家,社会道德的滑坡,信仰的缺失,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同样存在。“怎么办?“许嘉璐说:“增加警察。警察不够,再增加辅警。再不够,把退休的大娘请出来,带上红箍帮忙维护社会治安。这真的有用,北京朝阳区的许多案子都是那些朝阳大妈们破获的。但是能把所有的问题根本解决呢?不能。我本是教授训诂学、音韵学的,是治器不是治道的。但这30年逼得我不得不去关注社会,关注国际。一观察,我找到了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人心。”

许嘉璐谈到,回看历史,中国的历代大儒其实一直在寻求人心灵问题的解决。“而阳明心学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

许嘉璐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怪的国家,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道教传入中国,而后又有各种思想各种宗教传入中国。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宗教战争一次也没有发生过,为什么?“因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要中庸,二要和合,三要反求诸己。都是为了以和为贵。南北朝时释与儒互通,佛教本身求和平,求安详,释迦牟尼最早提倡男女平等。原始佛教就包含着避免战争的理念,与中华文化融合。道教包含长生久视的理念,所以也要求身心和合,物我和合。南北朝几家宗教学说争论,不但没有引发战争,反而相互学习。而作为儒家的王阳明,也受到过佛家的影响,并将佛家思想的精华融入到儒家。‘心即理,理即心,’不是王阳明的发明,是唐朝和尚说的。儒家从佛教那里学到了形而上的方法,王阳明的心学跟佛教思想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而反观世界史,特别是号称“世界中心”的欧洲,自古以来,不同信仰之间,一种信仰的不同宗派之间往往都是兵戎相见、血光滔天,直到今天这种趋势仍旧没有得到完全的遏制。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儒释道为什么能够相融共进,这种经验是极其宝贵的,也是今天的世界所需要的。

“致良知”

许嘉璐认为,在政治家眼中,王阳明的学说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深思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个场合提到王阳明或引用王阳明的学说。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更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就在几个月前,许嘉璐去了一趟王阳明的故乡浙江余姚。他参观了王阳明故居纪念馆,并感慨:“何为死而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春秋鲁国的左丘明提出‘死而不朽,何谓也。’是说身体虽然死亡而言论、功绩等长存的才叫死而不朽,那么王阳明他这样一位虽已离去近500年的历史先贤,但他的为人德行、言论、功业却被世代众人所传诵,是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之人。”

但许嘉璐最感佩王阳明的,不是他做到了人生的“三不朽”,而是“倾其一生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许嘉璐说:“孔子、孟子等至圣先贤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才是真正的儒学传统,儒生们倾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王阳明不是为了当官而读书,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来关照自己,让自己做一个圣贤的人。他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以前,学问有三次变化,悟道之后,又有三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他的心是无限大的,包含着宇宙。”

许嘉璐认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有了致良知,才能够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外部表现。致良知是知行合一背后的理论支撑。阳明心学应时代需要而生,目的是为了指明当时社会和民族的前进方向,为了挽救世道人心。因此他一再强调,他所说的‘知’,是知‘理’、知‘性’、知‘心’。而这‘心’则是‘扪心自问’的那个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今天我们讨论阳明心学,同样面临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道德伦理水平下降和信仰缺失的问题。如何针对时弊树立信仰?如何把中国人民上万年努力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承下去,把中国知识精英几千年苦苦思索与研究传承下来的文脉继续下去?如何用它来帮助党中央抵御住消极的、腐败的社会浊流?这是关系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知行合一’决不是一句口号,要呼吁社会‘致良知’,发现‘人人皆有良知’,让‘天理良心’重新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王阳明学说“应该纳入义务教育”,“更应该进党校”

对于“王阳明的思想精华和相关学说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编入教材”的问题,许嘉璐回答:“王阳明的学说是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之大成,所以一定要将其纳入义务教育,但不能操之过急。和孔孟学说相比,王阳明的学说并不是很热,还是很冷清的。而教育系统的领导人、教材编订者和老师们的知识、领悟、准备都没有到位。因此,我们首先要先在学术界动员起来,让大家知道其重要性,这需要时间。另外不能原原本本的将阳明学说选入课本,要有所删改,注意形式和内容,比如多放一些格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编入教材。”

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给出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屋檐下、在人的心里。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

许嘉璐遗憾地说,像易中天这样被人喜闻乐道的学者太少了。“如果中国有一千个易中天,就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你要觉得易中天讲的不好,你可以去讲啊,每个人都去讲,每个人都去成为易中天,那传统文化就是活的文化。所以,我们应当更为积极地开展工作。学理研究仍然是基础,但也不能只坐在书斋,还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要把传统文化推向民众、推进生活。只有满足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渴望,才能建立起持久的和谐。”

许嘉璐一再提到,学者包括他自己并不是民众的导师。“我们并不一定比老百姓做得更好、体会更深,我们只是先知先觉的人。我们更像是酒店里的Morning Call(编者注:叫醒服务),我们的工作是唤醒。”

眼下,首届阳明论坛就是一个唤醒,一个酒店的Morning Call。“我呼吁了好久。我在一篇文章里讲过:‘没有文化的建设是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在社会的转型期,在时代的转型期,人的思想应从利益和金钱至上的观念中转过来,转到爱和良知上来。我们该用王阳明‘简约明白’的方法给百姓把这些道理讲清楚。”

现场记者提问

在采访的最后,许嘉璐说,阳明思想不仅应该进学校,更急迫的,应该首先进党校,“老百姓是善良的,许多社会不良风气恰恰是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造成的,比如贪污腐败等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也是社会潮流的引领者、推动者。只有他们提高修身做人、为官为政的水平,才能带动、辐射社会各界更好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扎实的文化基础。”

文/彭治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2 14:01 编辑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304/c117092-30955461.html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洋)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习近平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讲话:坚持知行合一 主动担当作为2019年03月04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3-04/8770454.shtml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2018年5月2日,习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语出王阳明《传习录》,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而只有行动才能使认识变成实现。

解析:知识必须从实践中取得,从而获得真知;而要取得成就,则必须拥有更多的知识。习主席在此引用,意在告诉广大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习近平分享读书心得: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2018-05-02 18:28:03 来源:新华视点 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潘力维


2018年05月02日 18:28 来源:新华视点 参与互动 






  【习近平分享读书心得: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2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与青年学生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我喜欢文学、历史,为了用好一个成语,经常翻阅很多词典,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插队时,身边学生有些家学渊源,大家常在一起谈论。有些人在谈论具体问题时引用典故和案例,可以做到信手拈来。这使我认识到,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所以,我后来看书很注意联系实际。

  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光明日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朱小健
2016年12月30日09:27    来源:光明日报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1/2016/1230/c78779-28989241.html


原标题: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证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其中学生陆澄记的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但这个意思大概王阳明不止一次说过,学生们也觉得这种观念很重要,也就不止一次地加以记录。
          知、行是人的两类基本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始自格物致知。“知”字由“矢”与“口”两部分组成,矢有疾义,所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知”字的造字之意是“识也,憭于心,故疾于口”,即心中了然明白,嘴里可以很快地说出来。“知”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识所觉,所得越多越深入,具备的能力就越强,“知”也被用来表示智慧。《荀子·王制》说“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这里的“知”是感知义。《论语·阳货》“好知不好学”,《庄子·外物》“心彻为知”,其中的“知”都是智义。
          “行”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像个十字路口,本指道路,引申为行走,再表示行为。与知相对的行,指人有意识的动作,泛指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意识指使下发生,当然也就离不开知。《荀子·儒效》:“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闻、见、知、行递进,这里的知,指的是理解认识,行则为知之用。《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将知分为三类,相对的行亦有三类,含行与知协的意思。这些都是着眼知行之关联说的。
          着眼知行之差异的,《尚书》所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可算知易行难说的滥觞。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是知先行后说,同时认为行更重要。王阳明则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认为知行相依不分先后。
          古人有真知、常知之辨,程颢说:“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即真知需经实践而得形成,有知离不开行的意思。但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强调心性,与程颢有所不同。
          王阳明的说法,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是针对其所处时代而发,饱含竭力救世的情怀。他对知行关系的阐述有其特色,更可贵的是他毕生追求理想信仰,践履知行合一,这对后人影响甚大。近代著名教育家陶文濬赞赏知行合一说,于是改名陶知行。后受杜威影响,认为做为学的起点,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改名为陶行知,主张“即知即传”。他的观念与王阳明所说不尽相同,但在重视知行关联互促上是一致的。
          (朱小健,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

知行合一”的中国智慧
http://news.cctv.com/2017/04/09/ARTIU3aU1FY4i8KW1bA1hbNe170409.s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战略目标,又强调干在实处,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并对知行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知行合一”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
  “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
  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16年9月,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2016年9月,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等等。
  ——2014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图为习近平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
  ——2014年3月,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 
  知行辩证关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知与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典型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行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2013年7月,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2014年1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集中教育活动需要提高认识,更需要付诸行动,以新的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深化思想认识。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知行合一”的历史渊源
  《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新华社评论员:领导干部必须知行合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2019-01-13 20:11:02 来源: 新华网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知行合一 严肃党内生活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知行合一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
2018年12月04日09:4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知行合一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

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今天,我们学习刘少奇同志,就要大兴学习之风,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并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强本领,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一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能够精通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而“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正是依赖学习马克思主义之“知”及将其付诸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行”,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统一,既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习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提出学懂、弄通、做实的鲜明要求,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要“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增强学习本领,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要深刻把握“知”“行”关系。自古以来,“知”与“行”既是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百姓生活之中经常出现的人生话题。简而言之,“知”指的是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事物之理,“行”指的是道德践履、实际行动。尽管人们对“知”与“行”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偏重于“知”,强调“知难行易”、“知先行后”,有的偏重于“行”,强调“知易行难”、“行高于知”,但都在不同层面肯定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联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强调“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还强调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这不仅揭示了“知”与“行”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阐释了两者为什么要“合一”的问题。

要善于把“知”付诸于“行”。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讲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等,并不是简单地厚“行”薄“知”,而是强调求“知”的目的是为了“行”,做到学以致用。在孔子那里,“言行一致”是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观察一个人必须“听其言而观其行”,并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主张。在王阳明那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良知必须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知行问题时,反复强调要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可以以新的思想认识推动实践,又以新的实践深化思想认识。他一再号召大家要力行,做实干家,“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切实做到知行合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要着力提高“知行合一”自觉。言为心声,行为意动,“诚意正心”才能“修齐治平”。坚持知行合一,必须注重修身律己,不断锤炼和增强自觉性,追求“慎独”境界,达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相统一。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慎独慎微慎初,“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并明确提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把理想信念植根心底,善于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找差距、改不足,才能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也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同志必须把“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

(毛胜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光明日报: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赵建永
2016年09月20日08:2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他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他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古人所谓“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有似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虽出现较晚,但“知行合一”的思想实贯穿于儒学之始终,只是各家在具体论证时有所偏重。他们都认为知行必须统一,并看作为人为学的根本,否则就谈不上“善”。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特别关切知行关系是因为儒家崇尚入世,要“明明德”于天下,就不能仅是理念,必须见于事功。《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都论及知行难易问题,认为求知重在运用,这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重视践行的民族。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划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即是知行的统一过程。入宋以后,知行关系的探讨更加深入,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知难行亦难,朱熹主张“知行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们都在不同层面肯定知与行的统一关系,故后人称程朱理学是“重知的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王阳明整合前代知行观,阐明“行”是“知”的源泉,主张历事炼心,反对空谈,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阐发知行合一,主张“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结合当时革命需要,提出“知难行易”说,成为从传统知行观到科学知行观的过渡环节。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要相互贯通和促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这在今天颇有借鉴意义。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民日报思想纵横:知行合一离不开“诚意”
郭剑彪
2016年10月19日03: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知”即道德良知,“行”即道德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知行合一,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为我们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正确立身行事提供了基本遵循。

  讨论知行合一,不能不提到言为心声、行为意动。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言所行是其所思所想的外在流露、直观表现,“言”和“行”的根源在于“心”和“意”。从这个角度说,知行合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知”“意”“行”三部分组成的,“意”是“知”与“行”之间的中枢与纽带。《礼记·大学》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在拥有渊博知识、了解事物原理的基础上,还要端正意念,这样才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可见,“知”转化为“行”,中间要通过“意”的作用。

  “意”是动态发展的,要使其保持在稳定规范的范围内,就必须依靠定力。定力一词源于佛学,原指“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辞海》将定力解释为“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有定力的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大都具有坚强的定力。党员干部要保持和增强定力,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关键是要“诚意”。具体而言,“诚意”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心存敬畏。党员干部应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敬畏社会公德、敬畏民意、敬畏信仰。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人之道。从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孔子“君子以恐惧修省”到曾国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心存敬畏一直是有为之人修身自律的方法。

  心态平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应用平和、淡泊、知足的心态对待名、利、位、权,用宽容、珍惜、感恩的心态对待事业、同事,不为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保持内心的执着和坚定。

  坚守忠诚。“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忠诚是一种内心的坚守,是理想、信念、精神、意志的基石。党员干部尤其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点,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恪守规矩。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大到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明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对党员干部而言,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规越界。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9日 07 版)


【醉中国·学习经典】第二十一期

  ——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系列(十五) 

  天人合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07/c_1114889689.htm




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中的引经据典
发布时间: 2016-07-05 10:24:59  |  来源: 学习经典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吴闻达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这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之语频出,更是证明了习总书记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跟着“学习经典”一起来回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经典之语,一同以“文化自信”这“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来面对当下与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对照明镜是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历史是为了知道今天的形势。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资治通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学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五代]《旧唐书·魏徵传》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明]《增广贤文》
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唐]房玄龄等《晋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译文:没有志向,就做不成事情。
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世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引用回顾
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曾提到:
中国古代先贤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不能没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亚太合作要面向未来、引领未来,谋划大手笔、塑造大格局。
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苏轼《晁错论》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出处:毛泽东 《西行漫记》回忆
译文:拥有自信,定能施展鲲鹏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学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三国]曹植《鱼旦篇》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出处:《大学》
译文:得众人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者失去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学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
译文: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引用回顾
这句也并非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引用,在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文中之“才”,指的是有才能的人,人才才是成就丰功伟绩的必要因素。
学习
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宋]王安石《人才论》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资治通鉴》
使能,国之利也。——《左传·文公六年》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己不正,焉能正人。
出处:《论语》
原句: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学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处:[先秦]屈原《离骚》
译文: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如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学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先秦]屈原《离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4: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2 14:09 编辑

王阳明的圣人之路发稿时间:2017-11-14 16:0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钊
  
  我对王阳明其人是颇有兴趣的,我总在想,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集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等于一身。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在“文治”和“武功”两个方面取得极大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成为孙中山、曾国藩等风云人物的精神导师。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这更加令我对这个历史人物心向往之。
  近来读了新华先锋出版的《心即世界:王阳明传》一书,感触极深。这本书不同于市场上现有的王阳明读本,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释太虚四位著名民国学者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释太虚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旷世圣人成长史与知行合一大智慧合二为一,使我了解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
  王阳明成长为一位被历史铭记的大人物,自是从小就与别人不同的。书中“王阳明生活”两卷可体现之,撷两则如下。
  阳明小时候随爷爷去北京,路过镇江时,参加了一个学士名流的聚会,以一首即兴做的诗震慑全场:“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又有人提议,要他以《蔽月山房》为题,赋诗一首。阳明面无难色,又吟了一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众人呼之神童。王阳明才情初现,注定他之后的命运与众不同。
  王阳明从小就有圣人之梦,认为读书学圣贤是第一等要事,这是他心中一个美丽而神圣的梦想。他虽然还不晓得实现梦想之路应该怎样走,其中会有多少艰难曲折,又会经历几番风雨交加,但是,这个宏伟的志向,他是立下了。这个志向亦深深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
  胡越和王勉三详细讲述了王阳明的成长之路,放马居庸关、入仕、平定宁王之乱……使一个鲜活的王阳明形象跃然纸上。
  王阳明的生平深具传奇性,但更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其学说。
  “思想学说”两卷,梁启超对阳明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释太虚则将阳明心学与宋明儒学等进行了纵向比较,说明其关联性。
  王阳明心学的基础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理也。王阳明认为,人对外物的认知是一种本能,心的本体就是“至善”。将这种本能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心如明镜,映照万物,此时的心便是天理。
  致吾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他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作“致知格物”。
  知行合一,此当为阳明最重要的思想,是其心学之核心所在。知,就是理论;行,就是实践。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我对阳明心学的理解还颇为粗浅,值得一生去学习。但我知道,阳明心学虽已提出了几百年,但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可用作现近的理论指导,亦不过时。王阳明之作用可见其深。
  王阳明除却以上那些头衔,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行云流水,自成一派。书中亦收录了阳明书法十余幅,编者用心,读者有福,可一览大师书法风采。
  每每读及阳明离去一节,泪不能禁。他太苦、太累了,他多么需要静静地休息,所有的功劳、诽谤,都交由后人评说。
  《明史》有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在日本、朝鲜、东南亚,王阳明的声望更如日中天。日本著名将领东乡平八郎,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归来后,庆功会上,展示了一方腰牌,上书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我不由得慨然生叹:圣贤之路真的不好走,他穷尽毕生,苦苦摸索。从家乡余姚做起的“圣人梦”,到贵州龙场驿的“一夕顿悟”;从策马驰骋居庸关,到运筹帷幄定乾坤。任风吹雨落、身世浮沉,亦不改一身本色,两肩正气。面对世间纷说,他坦荡从容,只淡然地说了一句: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姚剧《王阳明》

发稿时间:2018-01-16 08:11:3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中国青年网

  楼晓凌

  作为“浙漾京城”2018浙江戏曲北京周的一场重头戏,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姚剧历史剧《王阳明》于1月15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作为阳明故里的后人,通过这次姚剧进京的机会,把原汁原味的家乡戏带到首都,这对弘扬阳明文化和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及担当精神、彰显“文献名邦”的独特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命题,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方文明都具有重大贡献。余姚是王阳明的故乡,对王阳明的成长及其思想学说的形成影响深远。余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花大力气、出大创作”的宗旨创排以王阳明生平为素材的姚剧《王阳明》,选取王阳明一生中几个重要时期,如“龙场悟道”“江西平叛”“讲学立说”等,完整地展现了这位明代先贤的生平和思想。该剧以精彩的剧情、到位的演绎、大气的舞美灯光、动听的音乐唱腔,震撼了专家和观众。

  该剧除了在央视戏曲频道《地方戏之窗》栏目多次播放,还于2011年应邀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赢得当地观众的好评。目前,该剧演出场次已达百余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浙江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十一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等重量级奖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高屋建瓴的指示精神,余姚市宣传文化部门凝聚骨干力量,把姚剧《王阳明》打造成经典的传承剧目,使姚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剧目能够代代相传。

  舞台上,第七代、第八代姚剧演员莲步轻移款款生风,唱腔清丽委婉,眼神、手势和身段的戏韵十足,他们的精彩演出令人欣喜地看到姚剧后继有人。而姚剧,通过几代姚剧人的共同努力,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岳定表示:“姚剧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些人或一代人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余姚人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青年演员是姚剧的幼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从萌芽吐蕊到枝繁叶茂,而这些阳光和雨露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经典传承剧目,姚剧《王阳明》需要一代代姚剧人传承下去,使该剧经久不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姚剧只有不忘传统、创新思变,才能事业永续;人与戏均能顺利推陈出新,姚剧才能后继有人,有人才有好戏可唱。这是我们应该做也正在做的。”余姚市姚剧传承中心主任倪乐辉说。

  此次姚剧《王阳明》在北京演出时,剧场内观众座无虚席,好评如潮。知名戏剧专家曾献平说:“姚剧《王阳明》的成功,不仅具有艺术的意义,而且具有学术的意义和解放思想的意义。全剧深刻地反映了阳明思想,我的理解就是王阳明尊重生命的民本思想。正因为剧本紧紧扣住了这个主题,才演绎出了一幕幕发人深省、惊心动魄的戏剧场景。”

  “这台姚剧完美体现了‘良知’这一阳明学的核心价值,在当下,其实就是彰显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这正是阳明良知学的根本精神。”在京的余姚籍电子工程方面的专家徐天东说,“更让我们高兴的是,通过家乡人演家乡戏,余姚把这台精彩大戏送到了北京,这不但勾起了我们这些身在北京的余姚人的乡愁,还唤醒了我们的自豪感。”

  知名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储兰兰也对姚剧《王阳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阳明心学并不是僵化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余姚把王阳明这位圣贤倡导的“知行合一”思想和践行的为国为民担当精神,通过戏剧的形式生动地进行展示,既通俗易懂,又站位高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加应当深入发掘阳明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

  观众刘然说:“早就知道阳明先生是集‘立功、立言、立德’于一身的‘真三不朽’历史人物,这次能欣赏来自阳明故里的姚剧表演,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阳明先生的圣人境界。作为一个北京人,能观看到这样精彩的姚剧,很难得。”

  余姚市历来为文化重镇,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美誉。进入新时代,余姚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阳明文化的传承弘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把传承弘扬阳明思想贯彻于施政施策、推动发展的全过程,把阳明文化浸润到城市发展的各方面,既抓无形的文化内涵发掘研究,又抓有形的故居修缮、活动推广等。从2015年开始,余姚市确定每年在王阳明诞辰日举办阳明文化日系列活动。2017年,余姚阳明文化日升格为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并授牌成立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这将极大提升阳明故里的影响力和余姚文化的穿透力。

  余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娇俐说:“姚剧进京只是余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下一步,余姚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增强推动发展的文化力量。”

  (本文图片为姚剧《王阳明》剧照,由浙江省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提供。)






习近平引用哪些名言典故说“落实”?
2015年04月10日07: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url=]分享[/url]推荐            字号
原标题:习总书记引用的名言典故之落实篇

  【编者按】为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本刊特设“学习典故”栏目,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名言典故作汇总梳理,分专题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1.咬定青山不放松
  【出处】清代郑燮(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竹石:生长在石缝中的竹子。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解说】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是说扎根在破岩中的竹子,任凭来自各方的狂风猛刮击打,仍然坚定强劲。作者赞美竹石这种坚定顽强的精神,隐喻了自己的风骨。后常被用来形容立场坚定和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动摇的意志。
  引自《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
  2.有志者事竟成
  【出处】南朝范晔《后汉书·耿弇(yǎn)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注释】落落:形容孤高。
  【解说】将军从前在南阳的时候就提出了这项重大的计策,常感觉无人理解而难以实现,如今看来,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啊!
  引自《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2013年6月5日),《人民日报》2013年6月7日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出处】《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释】毫末:形容极细微的东西,此处指嫩芽小苗。
  【解说】那合抱粗的大树,成长于小芽嫩苗;那九重高台,由一块块细土垒成;那千里之遥的行程,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耐性,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引自《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4.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出处】北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注释】时:时机。蹈:踏。机:机会,机遇。
  【解说】来到了一定不要放弃的是时运,遇到了一定不要错失的是机会。说明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多用来告诫人们抓住机会以成就事业。
  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图:图谋,谋划。为:完成,成就。作:兴起,发生。
  【解说】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说的是做任何事情必须从基础入手,及早抓紧有利时机做好准备,而且要认真对待,不可麻痹大意。
  4、5引自《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1月12日)
  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解说】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不前进就要后退。
  7.积跬步致千里
  【出处】《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注释】跬(kuǐ):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解说】不一步一步积累,就无法行程千里;没有小溪小河的积累,就无法汇聚成大海。引申为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8.知之不难,行之不易
  【出处】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贞观二十二年,军旅亟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充容徐氏上疏谏曰:‘……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著,体逸于时安。’”
  【解说】知道这样的道理并不难,但付诸行动却不容易。
  6、7、8引自《在山东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8日)
  9.不用扬鞭自奋蹄
  【出处】臧克家《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解说】老黄牛好像也珍惜美好时光的宝贵,不用鞭子催促也会加快步伐努力向前。
  引自《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4年2月26日)
  10.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十一》:“吴知先问‘过则勿惮改’。曰:‘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惮难,过了日子。’时举录云:‘最要在“速”字上著力。’”
  【注释】惮:害怕。吴知先、时举:朱熹的学生。
  【解说】吴知先问“犯了错不要害怕改正”的问题。朱熹回答说:“程颐所说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应该快点改正,使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最难的就是在‘速改’两字上用力。如果知道自己的缺点,今天却不改正,那就会耽误两天的事;如果明天还不改正,就会耽误四天的事。现在很多的人有畏难情绪,混日子。”时举记录:“最重要的是在‘速’字上下功夫。”此段为朱熹与其学生的对话,说的是知道自己有缺点,就要抓紧改正,最重要的是立说立行、马上就改。
  引自《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11.知行合一
  【注释】知:知识、理论。行:行动。合一:统一。
  【解说】“知行合一”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引自《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在法国《费加罗报》的署名文章(201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2014年3月26日
  12.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解说】一百里的行程,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努力去做。
  13.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出处】北朝齐刘昼《刘子·崇学》:“故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注释】为:指堆、造。基于:开始于。篑:竹制的容器。峭:陡直的岩壁。三寸之坎:喻很浅的小坑。就:成。万仞:喻极深,仞,古代计量单位。
  【解说】堆山的人,从堆一筐泥土开始,最后堆成陡高的峭壁;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后挖成万丈的深井。
  12、13引自《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旨,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务胜残去虐,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注释】仰:放在动词前,表示恭敬。睿旨:尊称皇帝诏令。匿瑕:掩藏缺点,指包容。
  【解说】指的是时机难得不可错失,错失了就不会再有。比喻要善于抓住机遇。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处】《荀子·劝学》。
  【注释】骐骥:指骏马,好马。驽马:指劣马,走不快的马。锲:用刀子刻。镂:雕刻。
  【解说】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会折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空。
  14、15引自《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9日),《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1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出处】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老媪:老婆婆。铁杵:铁棒。卒业:完成学业。
  【解说】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引自《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2014年7月9日),《人民日报》2014年7月10日
  17.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解说】高楼的建成不能依靠一根木材,宽阔的大海不是依靠一条河流的汇入。
  1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解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

  17、18引自《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
  (《秘书工作》杂志 文/ 长允 晓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办公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26/12/34333446_698252036.shtml
读懂王阳明,有这6本书就够了!


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作者:钱穆 著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2829

定  价:20 元

王阳明心学本是简易直捷的,但要从学理上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即便对于专门的研究者也绝非一件轻松的事情。钱穆先生把王阳明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精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钱先生讲王学,尤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
作者:(明)王守仁 撰,吴光 等编校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58759

定  价:198 元

上古版《王阳明全集》,以各时期印行的各种刻本、排印本、标点本,以及台湾地区和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作为参校本,历经数年编校而成,首次出版后,迅速在学界和读书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为当时中国大陆学界引用的《王阳明全集》。此后的20多年间,收集各方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局部修订,又于2011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更新了版式和装帧。经过“全面升级”的上古新版《王阳明全集》扫清了此前存在的错讹,为各方公认的“质量一”、学界最常引用的和专业的版本,并成为古籍出版的一个品牌象征。
作者:[明] 王阳明 著;于自力 等 注

出 版 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28379

定  价:32 元

《国学经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国学经典: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作者:陈来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2669

定  价:65 元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是王阳明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全书把哲学史研究、比较哲学研究、文化问题研究和文献史料研究融为一体,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作者思境恢弘、学理精审、史料详尽,在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代表了当代阳明学研究的高端水平。《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对整个阳明学、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作者:韩博 编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999340

定  价:28 元

本书结合王阳明的生平,详细讲解王阳明心学。王阳明一生起伏跌宕,由最初一心成为圣人——守仁格竹到被贬龙场后在阳明洞悟道,并最终悟出存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他不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而且精通军事,他领兵平定江西民变祸乱、宸濠之乱和明朝西南部的盗贼。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作者:左东岭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4654

定  价:188 元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采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体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其主要研究途径为,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指出阳明心学的实质特征与对阳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义,梳理出阳明心学在中晚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士人精神生态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其主旨在于,揭示阳明心学为了解决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主张,它由内在超越的个体自适与万物一体的社会关怀两方面的内涵构成,目的是要解决自我生命的安顿与挽救时代的危机,而在历史的实际运行中,它却逐渐地向着个体的自适而倾斜,从而变成一种士人自我解脱的学说。
作者:[日] 冈田武彦 著;杨田 译;钱明 校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87784

定  价:99 元

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一位学贯东西、横跨儒释道的世界级大哲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一生研究王阳明、践行阳明精神的生命之书。最全面、最丰富的阳明传记,最严谨的心学读本。它丰富、平易、真挚,并有一种浓厚的情感藏于字里行间,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被误解的王阳明,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作者:王勉三 著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05012

定  价:26 元

《王阳明生活》是关于王阳明的传记类作品。王阳明是明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本书简练地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诸如他的生活,如家庭、幼年、游历、应试、政治、改过、讲学、贬谪、剿匪、平逆、晚年,等等,均包举无遗,让你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一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3 14:25 编辑

王阳明,一个思想家在这里诞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0期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冯祖贻


近500年前,一个普通的官吏被贬到贵阳偏远的群山之中,但三年后当他离开时,却是一位影响中国历史的思想家了


我不止一次地前往贵阳市北的修文县,因为这里是思想家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之地。

“悟道”这个词带有宗教的某种神秘色彩,而中国传统儒学中常会被一些佛、道用语渗入,于是将一次儒家思想的升华和飞跃说成“悟道”就不足为奇了。

在去往修文的路上,我的思绪常常会回到490年前的明代:一位得罪当朝太监刘瑾的中级官吏,被贬到贵州去管理一个驿站。一路上,他遭到刘瑾党羽的袭杀,惊魂不定地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这个被贬的官吏就是王阳明。

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王阳明(1472—1529)是一个世代业儒的官宦之后,其父王华曾中状元。明代的儒学是朱子学说独霸天下的时期,朱元璋极为推崇宋代学者朱熹,将朱熹对孔孟著作的注释作为当时科举的标准,使天下读书人无不趋同。然而当王阳明来到贵州时,却已经对朱子学产生了怀疑。


看这些小故事,认识一下余姚的骄傲——王阳明http://www.sohu.com/a/202145891_99949033

王阳明为什么在大陆默默无闻,而在境外特别推崇?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阳明在日本、台湾备受推崇的原因如下:

一、王阳明的个人魅力非凡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符合“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几位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为一体的伟大人物。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如此评价,可见王阳明的地位之高。


二、阳明思想成就了日本明治维新

曾国藩、蒋介石等人对王阳明非常推崇,蒋介石甚至认为“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1908年,蒋介石留学日本,目睹阳明心学在日本的盛行后,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道:“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在阅读王阳明《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


阳明心学之所以在大陆默默无闻,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大陆判定阳明心学为唯心主义

首先受政治影响,大陆坚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而阳明心学同样被判定为唯心主义的产物,因此不受推崇。

其实,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近代提出来的哲学概念,并不适用于衡定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我个人认为将阳明心学判定为唯心主义不甚合适。

二、儒家思想在大陆不受重视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封建社会的牵连,被主流社会排斥。现如今,有多少人通读过四书五经?儒学渐微,儒释道渐微,这就是事实。阳明心学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处境同样尴尬。

王阳明究竟何许人也?竟在海外有如此名声,甚至令东乡平八郎这样世界级的海战名将都深深折服。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据说他少年时就聪慧异常,初入仕途就因得罪权阉刘瑾而被贬为贵州龙场驿栈驿丞,正是在这里他开创了他的阳明心学。

王阳明虽只是一介书生,但却以一己之身在未得朝廷授权之前募集义兵并率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以及江西地区的各路匪患,真正可谓是文武双全。那么王阳明何以能做到文武双全呢?原因就在于他的阳明心学提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不提倡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坐而论道,而是提倡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他少年时就曾游历燕山长城等地,对明朝的边防局势有很清晰的洞见,被贬龙场使他直接和底层人民接触,相比朝中权贵他很了解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大明王朝的其他读书人都在以写八股文为荣的时候他却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吏治、民生、边防等各种问题思索出了一系列对策。

事实上阳明心学是对宋明时期一度流行的程朱理学的一种扬弃。程朱理学在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下也自有其价值和意义,但程朱理学最大的缺陷在于忽视人们的内心感受,最为后人诟病的当属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程朱理学就成为了鲁迅先生口中“吃人的礼教”——为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完全不顾及人命。阳明心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程朱理学的部分理念,但却旗帜鲜明地提倡人性解放。事实上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出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一大批戏曲小说纷纷问世,西方人将其称之为东方的文艺复兴,而这场东方的文艺复兴的思想源头其实就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所提倡的人性解放使人们不再避讳逐利之心和男女爱情。

当阳明心学流传到海外后其实是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尤其是在日本——阳明心学所提倡的人性解放理念和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被日本人发扬光大,他们用思想的自由换取行动的自由,他们无拘无束毫无顾忌地改造着自己的国家,他们学习一切先进的政治理念、经济制度、兵法韬略,所以他们对王阳明格外崇拜,可以说没有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也许日本近代史回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很不一样。

反观阳明心学的诞生地中国虽然在明末清初一度也甚为流行,但随着满清王朝日益强化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的举动阳明心学在中国逐渐没落。毕竟对专制统治者而言:老百姓都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是对专制统治的极大威胁,于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吃人礼教”又回来了,直到今天王阳明相比朱熹这些所谓的大师至少在中国他是默默无闻的,但在海外他的理念却大放光彩,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墙内开花墙外香”。

王阳明在大陆不是默默无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儒家文化的缺失。新文化运动以来,大家都崇拜西洋文化,觉得中国落后,是因为我们文化的落后,这种盲目地自我否定和盲目地崇洋媚外,导致整个儒家文化的缺失。

王阳明是儒家集大成者,儒学不彰,教育也丢了儒学精髓,导致中国人不识王阳明。现在重新回归正道,重新提倡国学,那国学里最重要的儒学当然会得以传播。而孔孟之后,对儒学的注解和认识最深刻的,就是王阳明,日本人推崇王阳明是因为日本从来没有否定过儒学。




汉有董仲舒,唐有韩愈,宋有朱熹,明有王守仁,为何清无思想家?

一个没有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经济最发达、军事最强大,也必然是一个矮小的民族;相反,一个拥有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国土不大、经济不发达,也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国之所以伟大,首先不是其他,而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华文明!构筑起中华文明的,就是一个个伟大的思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老子、孔子、孙子、孟子、墨子等大思想家,中华文明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没有大思想家的强大,或许只是一个“暴发户”!

经历了春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后,中国思想界依然璀璨夺目,比如汉朝有董仲舒,唐朝有韩愈,宋朝有朱熹,明朝有王守仁(王阳明)等,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才让中华文明丰富、繁荣了起来!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大家对董仲舒、朱熹等人感官如何不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是大思想家!

然而,有一个诡异之处,历代持续时间较久的大统一王朝,几乎都有大思想家,但为何清朝持续了200多年,却没有什么大思想家呢?

有人说,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清末的严复、王韬、孙中山等人。但这里有一个关键,即:顾炎武等人,看似算清初思想家,但“三观”却形成于明朝,如何算清朝思想家呢?晚清的思想家,主要受西方列强冲击,属于受到新思想启发,思想不属于“自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是“大思想家”,而非一般的思想家!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清朝还真没有,至于钱大昕、戴震、章学诚、龚自珍、魏源等人,只能算一般的思想家,历朝历代不缺这一些人!

那么,如今被专家津津乐道的清朝,却为何一片荒芜,诞生不了一个大思想家呢?

第一,清朝不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当时,在府学县学之前都有一明伦堂,清朝在明伦堂都放了一块石碑,上书:(1)生员不得言事,(2)不得立盟结社,(3)不得刊刻文字。这是近代西方人争取的三大自由!这三点被禁止,大思想家就没了宏观的生长土壤!

第二,清朝实行了150年的文字狱!从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一直到嘉庆上台之后,前后持续了150年之久。大家想一想,30年一代人,就至少是5代人。在这种一旦有“异端”思想被发现时,就是全家被砍头的威胁下,还能有什么思想出现?于是,清朝文人热衷于“考究”,比如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

第三,清朝实行的是绝对专制制度!清朝之前,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读书人有一定的权力,但清朝是“大权在握”,康熙死前说了十二个字,即:“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在这种专制之下,读书人无力反抗,于是天下一切思想标准,都向皇帝看齐,皇帝想什么,大家就要想什么,不能有越界行为!

总之,在这种“管天管地管思想”的氛围之下,自然就很难出大思想家。也就是说,或许不是没有聪明绝顶的人才,而是没有生长的土壤!

综上所述,从大思想家这一指标看,清朝虽大,却是一片荒芜,或者至少说只是一个极为平庸的王朝!相反,明朝虽小,却留下了无数思想领域的瑰宝,因而却是一个伟大的王朝!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余姚,赴一场人文精神之旅
【导读】百里姚江,千年积淀。作为历代望县,余姚人文璀璨,风物富饶,皆为浙东翘楚,有着“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之美誉。
余姚是一个人文辈出的千年古城。余姚有“四贤”者,王阳明、严子陵、朱舜水、黄宗羲也。近现代则蒋梦麟也是余姚人;据说当代文化明星余秋雨也是余姚人。余姚也可谓人杰地灵,然而余姚还是以王阳明为最。
一、王阳明故居,五百年风雨洗礼
心之疲倦的时候,来到余姚,自然要去拜一趟王阳明的故居,“高歌度与清风去,幽意自随流水春”,“吾侪是处皆行乐”呀。
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城区龙泉山北麓、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西路以北。
故居的门口有一座牌坊,上书“新建伯”,是明武宗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而对他的册封。穿牌坊而过是“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打通儒释道,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明代第一完人,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真正达到了“三不朽”的境界,是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完美体现。治国安邦,吟诗作字,布道教化,诸多才能集于一身,真乃旷古奇才。
王阳明故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期间虽然经过多次改建、扩建,但其主体格局未有大的改变。
故居四周筑有高大的马头墙围护,大小庭院错落有致,其典型的硬山造建筑风格与素雅的装饰,简洁大方。
王阳明故居大厅——寿山堂,这里是王阳明家举办婚礼或丧礼的地方。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也就两个半人,两个人是孔子、王阳明。
大厅布有 “吾心光明”题匾,它取自于王阳明先生临终遗言“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光丝丝缕缕,照亮故居每一个被光阴尘封的角落。五百年的岁月沧桑,但依旧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浩然大儒风范。
我静静地驻足,细细了解王阳明的家族渊源,慢慢理清其“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发展历程,由衷佩服王阳明娴熟的军事智慧和才能,欣赏其精湛的书法作品;若不谈心学,他也是一位热衷于山水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山水诗将物、性、情、理融为一体,除了有灵动的语言,还有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余姚博物馆,烟水万人家
余姚是浙江东部的一个小城市,但绝不可小瞧这个小城市。那可是一块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宝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曾在余姚为人类的文明史描上了绚丽的一笔。
在风光旖旎的龙泉山西麓,有一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仿古院落,即为余姚博物馆。进入博物馆,便如乘小舟溯流而上,开始了领略姚江两岸奇丽历史风光之旅。
余姚地处宁绍平原中枢,四明山之门户,自古物华天宝。上古就有“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金简石匮,禹藏秘图”的传说。
自汉以来,更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县域内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人杰地灵的余姚中,还有许多有名的人诞生:东汉高士严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等,都诞生在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因而余姚拥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
“耕读传家诗礼著,忠孝教子节义彰。”浓厚的儒学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历代余姚人。宋代之后,余姚考中进士的人数共有六百十二人,其中状元5人。梁启超曾说:“余姚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看那“古城余姚”,通济桥桥上有一队人正在舞龙,前面鸣锣打鼓,一位坐在轿上的官人正在巡游,好是气派。
肉铺、中药店、茶馆和布店里的昼夜不息的灯火等待着客家的光临。
路边的戏台演得更是精彩,让人目不斜视地禁不住叫好。
余姚,一个蕴藏着文明历史的江南名城,向滔滔姚江水娓娓吐诉着历史的变迁。
【三姐姐温馨贴士】
王阳明故居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30——17:00(夏令) 8:30——16:30(冬令)
交通指南:1、余姚南站或北站乘101路公交线路至山后新村(阳明公园)下车,2、余姚东站或西站乘201路公交线路至瑞云楼下车
余姚博物馆门票:免费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2017-04-3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绍兴市柯城区兰亭乡仙霞山)。生前获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遭人诬陷,被削夺伯爵并取消朝廷恩典。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1567),被追赠为新建侯,谥“文成”。王阳明青壮年时,曾读书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阳明洞天,自称阳明子、阳明山人,故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像 资料图片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他自幼聪明绝伦,十岁那年,父亲王华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之职。次年,王阳明随同祖父竹轩翁一起赴京生活,船过镇江金山寺,竹轩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成篇,王阳明却已赋诗一首,诗云: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阳明出口成章,诗惊四座。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王阳明的人生目标,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的。
  阳明十六岁(1487)时,按照父亲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二教。竟在新婚之夜(十七岁)撇下新婚妻子,只身跑到南昌铁柱宫道观与道士大谈养生。他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骋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弘治十二年(1499)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次年六月,被授以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直到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时,他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狱以后,阳明将赴谪所。但刘瑾派人尾随其后,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折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1508)春天,到达龙场驿。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龙场,是王阳明政治生涯和学术生涯的一大转折。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姚江学案》,评论王阳明“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可见学术真知得来不易,它往往是在经历了政治磨难与人生巨变之后获得的思想结晶。龙场时期的“悟道”,代表了阳明心学的初步形成,即从本体上悟得了“心即理”“心外无理”和“知行合一”之旨。
  王阳明从正德三年(1508)春初到龙场,到正德五年(1510)春晋升庐陵(今属江西吉安市)知县,前后约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钱德洪《年谱》记王阳明:“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人心为本。……绝镇守横征,杜神会之借办,立保甲以弭盗,清驿递以延宾旅。至今数十年犹踵行之。”可见其治理庐陵成效卓著。
  掌政庐陵时期,王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这个时期的讲学特点是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可见,王阳明主张的静坐,是旨在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践,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庐陵任职不到一年,阳明奉命入京朝觐。于正德五年年底调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次年调吏部主事。其后五年,历任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等职。他仕宦之余,讲学不辍,故弟子日众。其讲学重点仍以“静坐”为主,“只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但这样教法,毕竟未脱旧学窠臼,且与佛老的禅定与静坐很难区分。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十四日,四十五岁的王阳明奉旨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十二月初到达江西,从此开始了一介儒生的军旅生涯。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之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于是朝廷封他为新建伯,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就在种种苦难的磨砺中,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对此,其弟子钱德洪所编《年谱》“正德十六年辛巳”条下记载说:“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乃遗书守益曰: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可见,王阳明的良知之教是在平定宁藩叛乱以后,以提出“致良知”三字为标志而形成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王阳明受封新建伯不久,其父王华于嘉靖元年(1522)病逝,阳明遵制在绍兴老家守丧三年。到嘉靖三年,阳明丁忧服满,四方来学之士盛况空前。钱德洪记阳明讲学盛况云:
  先生自辛巳年(正德十六年)初归越,明年居考丧,德洪辈侍者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者日众,癸未(嘉靖二年)已后,环先生之室而居,如天妃、光相、能仁诸僧舍,每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所,更番就席,歌声彻昏旦。……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字者。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踊跃称快,以昧入者以明出,以疑入者以悟出,以忧愤愊忆入者以融释脱落出。呜呼休哉,不图讲学之至于斯也!尝闻之同门,南都以前,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
  由于门人日众,阳明弟子、绍兴知府南大吉(字元善,1487—1541)遂督同山阴县令扩建稽山书院,“聚八邑彦士,身率讲习以督之”,门人多达300余人。
  嘉靖六年(1527)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勘处思恩、田州事宜,进剿“乱贼”。王阳明遂定于九月初八启程前往广西。就在出征前一天晚上,他与弟子钱德洪、王畿在府邸天泉桥上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思想论辩,史称“天泉证道”。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阳明所谓“四句教言”。《传习录》记曰: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龙溪)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云何?”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先生曰:“我今将行,还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这个四句教,重点本来是要求弟子“二君相取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但阳明殁后,王畿另著《天泉证道记》,对四句教作了翻案文章,于是开启了日后的许多争端,王畿说:
  夫子立教随时,谓之权法,未可执定。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着于有矣。……意是心之所发。若是有善有恶之意,则知与物一齐皆有,心亦不可谓之无矣。
  王畿又记乃师之说曰:
  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之人悟得无善无恶心体……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之人未尝悟得本体,未免在有善有恶上立根基。
  言下之意,是说阳明赞同其“四无”说,这就有悖于王阳明“二君相取为用,不可各执一边”的告诫了。
  其实关于阳明“四句教”的争论,不只限于王、钱二子。其山阴后学刘宗周(号蕺山)就批评王阳明的“致良知”有“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的弊病,批评阳明“将意字认坏,将知字认粗”。蕺山主张分别意、念,认为意是好善恶恶的本体,念是意之动,故有善有恶,他将王阳明“四句教”修正为:“有善有恶者心之动,好善恶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有善无恶者是物则。”总之,阳明后学各派关于良知学说的种种歧见,都围绕着“良知”善恶问题与本体功夫问题展开,这与王阳明解说“四句教”时分别所谓“接利根人”和“为其次立法”不无关系。
  
  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以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接着,王阳明采用“以夷制夷”策略,主要利用新招降的土司头目镇压了负隅顽抗的断藤峡、八寨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平乱之后,阳明又上疏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到战事全胜,他也病入膏肓了。嘉靖七年(1528)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但朝廷没有回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他由广西经广东韶关,过大庾岭,进入江西,再顺赣江而下,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时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上午辰时(8时许),享年五十七岁。这位明朝文武双全的大臣、这位被后人誉为“真三不朽”的圣贤,就这样英年长逝于军旅途中。虽然令人无比惋惜,但其思想、其精神令人无限敬佩!
  
  王阳明的学说简称阳明学,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海内而传播中外。所谓阳明学,就是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功夫,以“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的良知心学。
  1.阳明学的思想主旨
  关于阳明学的思想主旨,可谓众说纷纭。多数人只作哲学形而上的概括,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而忽略其作为外王之学的民本政治论。本人则从“良知”本体论、“致良知”的方法论、“知行合一”的实践论、“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四大方面展开论述。兹简述如下:
  一是“良知”本体论。
  在王阳明之前,宋儒陆九渊已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命题(见《象山集》巻二《与吴显仲书》),元儒史伯璿也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命题(见《四书管窥》)。王阳明的高明,不在于承认“心即理”或“心外无理”,而在于他进一步探索了“心之本体”的问题,如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均见《传习录上》)这是很明确地说明了“心之本体”即良知,良知即天理的观点。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即是道德自觉,是德性本体。
  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论。
  王阳明说: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阳明的《咏良知》诗说: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又说: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在王阳明看来,所谓“天理”就是内存于心的“良知”,而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做标尺去衡量一切事物,这样就能认识事物的理,这就叫“致良知”。这说明,致良知是王阳明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阳明学的根本宗旨。
  三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论。
  王阳明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能割裂。所谓“功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功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说明王阳明的良知学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
  四是“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
  这是王阳明良知学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王阳明一反程朱理学家提出的《大学》首句改本“在新民”之说,而坚持《大学》古本的“在亲民”之说。他指出:“‘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徳’,‘安百姓’便是‘亲民’。” 王阳明“亲民”说的基本思想,是保民、爱民与富民,以民之好恶为好恶,主张为政者的根本之道,即是“明德亲民”。它继承了孔孟“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传统而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的民本特质。
  2.阳明良知心学的当代价值
  我认为,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这个“良知”精神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道德自觉精神。王阳明《咏良知》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自觉精神的话语。二是人文精神。阳明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首句原文“在亲民”的坚持,它反映了阳明心学“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黄宗羲解释说“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功夫”,则“致良知”即是“行良知”了,强调的正是一种力行实践的精神。
  我们从阳明学的基本精神可以揭示其当代价值之所在:
  第一,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自觉精神,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第二,阳明学提倡“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主张,继承了早期儒学的“民惟邦本”的思想,并启发了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倾向。
  第三,阳明学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第四,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总之,我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并不是僵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并加以发扬光大。
  《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30日 06版)
过眼王阳明故居
作者:黄荣才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5-06-29

车辆行走在浙江余姚的街道上,目光搜索,王阳明在余姚的招牌和路名之间闪现。看到阳明西路,知道王阳明故居快到了。抢夺目光的是一座牌坊,非常醒目,“新建伯”三个字述说的是王阳明仕途高峰,有点凸显重点吸引眼球的味道。“新建伯”是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后,明武宗论功行赏给予的册封。至于“新建伯”,那是王阳明去世之后的追封,类似于当今悼词里的美誉之词,没有太多提及的必要。

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光环显赫。在他的故居大厅寿山堂,廊下姜东舒题写的“真三不朽”匾额高悬。“三不朽”为清代名士王士祯所赞的“立德、立言、立功”,古往今来,能做到“三不朽”的有两个半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另外半个是曾国藩,就这么四个字,王阳明的高度须仰视才见。在寿山堂内,还有另外一个匾“吾心光明”,王阳明的人生和思想境界“吾心自有光明月”显露无遗。自然也可以想到,57岁的王阳明因病“乞归”,但他没能撑到家中,而是病逝于归途中的江西省南安船上。在临终的时候,守在他身边的学生问他还有什么遗言,王阳明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公元1529年1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事。

浙江余姚,是王阳明人生的出发点。王阳明从这里一次次出发: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王阳明诞生于此;王阳明十岁的时候,跟随高中状元的父亲前往北平(北京)。这一次次的出发,总感觉到多少有些磕磕碰碰。据说,王阳明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这明显比“怀胎十月”姗姗来迟,尽管这可以解释为“异人天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王阳明一出生就不顺。后来他的祖母梦见祥云送子,王阳明应运出生,祖父很高兴,取名王云。王阳明长到五岁,人是生长了,样子也挺清秀聪明,可就是不会说话,这又是一个缺憾,而且不小。幸亏来了个得道的老和尚,抚摸了王阳明的头,说可惜道破了。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足够聪慧,知道事情不对,礼问之后,才知晓取名“云”道破先机,赶快改名“王守仁”,王阳明才得以开口说话,而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充分显现他的聪明才气。站在瑞云楼前,回味王阳明出生的情形,这座因为王阳明、当年的王云出生而得名的地方,有许多故事激荡回旋。

穿行在王阳明故居,看到故居里的那一小片竹子,陡然有亲切感。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十分喜爱竹子,在房屋四周都种了竹子,时常在竹林子里大声地吟诗诵书,王伦也就有了“竹轩先生”之称。教书为业的竹轩先生对王阳明是有过直接影响的,儿时的王阳明经常依偎在祖父身旁,听他吟诗诵读。王阳明五岁一开口,即可朗诵听祖父读过的诗歌,不仅仅是个神奇,另一个角度,祖父王伦的诵读给王阳明留下的是怎样的深刻,由此可见一斑。就是王阳明开口说话后以及后来的少年时代,王阳明豪迈不羁,父亲王华常常为此担忧,但王伦却相信王阳明会有所作为。这样的信任给予王阳明信心,以后无论是在京城还是江西,王阳明常常想念祖父。

竹子不仅仅是王阳明祖父的最爱,也不仅仅是王阳明想念祖父的通道。竹子,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心学之路上的重要界碑。王阳明结婚后半年,携带新夫人诸氏回余姚经上饶的途中,他前往拜访了当地的名儒娄谅。娄谅告诉王阳明,可以像朱熹的“格物说”那样,通过学习来达到圣人的境地,日常生活要保持端庄。此次会面,王阳明改变了活泼、爱开玩笑的性格,变得端庄严谨,话也少了。后来,在对宋儒的格物学说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思考之后,王阳明很是推崇宋代程颐提出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王阳明和朋友在父亲北京的官署里,对着竹子“格竹子”,从早到晚默默地面对竹子,竭尽全力地想发掘竹子中的道理。在第三天朋友病倒之后,王阳明还是继续坚持,第七天,王阳明也因为耗尽心力而病倒了。关键的是王阳明一无所获,他日夜对着竹子沉思,却始终感受不到竹子蕴涵的道理。王阳明心灰意冷,“看来这圣人是做不得的啊!格一物都如此困难,要格尽天下事事物物,我们哪里有那么大的力量啊”,颇有“一屋扫不得,何以扫天下”的悲怆苍凉。竹子就是如此地楔入王阳明的生命深处,成为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一次回望。这次回望,让王阳明选择远离。他开始选择了文学,去追求辞章文学方面的功夫,到最后进入“知行合一”。这片竹子,给我的感觉就不是诗意,而是有禅的意蕴。当年王阳明彻悟之后的感慨,在竹叶的沙沙声响中隐藏。

余姚留下王阳明印记的,不仅仅是故居,还有王阳明的讲学,他的足迹以及心学的影响,这至关重要。在王阳明故居里,可以看到他重要的学生门派脉络,有八个门派之多,从直接弟子到追随者,人数众多,其中的人物更是星辰闪烁:冀元亨、钱德洪、徐爱、王龙溪到黄宗羲、李贽等等,古今中外皆有。王阳明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如果说王阳明是阳明心学的主干,那这棵树枝繁叶茂。


大明"完人"王阳明:一个疯癫少年的宗师之路
https://www.douban.com/note/661217848/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阳明学述要》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4992016/


这是一本小书,可以这么说,因为它实在太薄;这是一本大书,也可以这么说,因为它把阳明思想用一根线串了起来。读书难,读厚书难,把厚书读薄了更难;写书难,写厚书难,把厚书写薄了更难。这本书可以说是把厚书读薄后写出的薄书。

小书有不少,耐看的就不多,因为耐看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文采;二是内涵。此书的文采不是文学之采但一定是文化之采;此书的内涵是思想内涵更是历史内涵。

严格的说来,钱穆先生不是儒学家(哲学家)而是史学家,当然这一点在学界似乎颇有歧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刘述先《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认为是钱穆是现代新儒家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而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有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钱穆先生的关门弟子余英时却不承认,他说钱穆先生是史学家而不是儒学家,有他自己的话为证(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然后,也否定自己是儒学家,只承认自己的史学家的身份。这种争议是学术之争,无伤大雅,但能够从中判断,钱穆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和精深,从中取出一部分即能自成系统。对于我们学术圈之外的人,只是看看热闹就可以了,不过也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看法,比如我个人认为钱穆先生的确更像个史学家。可以举这本《阳明学述要》为例。

本书是以史学观点来述阳明学之要,也就是阐述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认为宋学有一核心观点是“变化气质”,但如何变化气质上分出了两条歧路,一是“敬、义夹持”“明、诚两进”(陆象山);一是“致知在格物”(朱熹)。朱陆两人,朱以陆为太简,陆以朱为支离。一个自居于“遵德性”,一个自居于“道问学”,到了明朝必将有人对两条歧路作一梳理归总。

在阳明之前,明朝的其他学者如湛甘泉、罗整庵等人已做了些披荆斩棘的功夫,只是都在山野的羊肠小道中曲折蜿蜒,未能找到通途。到了王阳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凑集:如生平经历、学问组成,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他个人的坚强信念和意志,使他成为引领宋明以来的儒学从歧路到坦途的一代宗师。

即便如此,钱穆先生认为王学也有三变:一变是在39岁龙场悟道后“他主张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必须如此用功,才见得良知本体”;二变是50岁在江西,平定宸濠之乱后“他解悟得伸展自己无限的意志,发扬自己无限的感情,运使自己无限的智慧之所在,一切不在外表,而却在自己之一心。他遂终于进一步认识了他之所谓良知,而直呼着“致良知”的口号,来指点学者与世人。”;三变是在53岁以后,他的学问由狷到狂,由狂到中道,终于臻于化境。晚年时著《拔本塞源论》、《大学问》,提出了最为人所熟知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陆九渊和王阳明
王学的发展路径大略是如此了。钱穆先生对王学的梳理还有另为的两个重点,一是王学大纲,对“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诚意、谨独、立志、事上磨炼”等重要思想的阐发;二是对阳明之后的王学思想如王龙溪、王心斋、罗念庵等人的观点的综述。但这不是本书的主线,为避免这篇小文的支离散漫,在这儿就不在多说了。不过,钱穆先生在书的结尾有一段话,对儒学的发展提出甚深远的期许和展望,是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的。

此后讲王学的,能把浙东和颜、李及戴、焦三派,融合会合;再归之于浙中,江右、泰州,万派归宗,而溯源于阳明;一垆共治,海涵地负,再从博杂见精纯,再从艰深得平易,庶乎重发阳明良知精义,为宇宙开奇秘,为斯民立标极,那便是命世的豪杰。
《阳明学述要》  钱穆著  九州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  2012年1月第4次印刷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09: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4 09:28 编辑



https://www.jianshu.com/p/e0a6e680bac0

读书先了解作者。《知识社会史》(Peter Burke)介绍知识是学术共同体的集体认证。知识的发展呈树状,即知识树ID原理。
围绕作者的五个相关信息,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师承关系/个人背景
队友及弟子
对手
核心论点
主要著作
心学的发展脉络相对驳杂,王阳明也是一个大IP。但读这本《王阳明大传》,却给了我不一样的角度,即:通过史观了解心学发展。重点关注了个人感兴趣的几个角度。

一   宋儒学发展:“格物”史
孟子去世后,儒学衰落。西汉初,占统治地位的是追求高远的道家思想(黄老之术),后来儒学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大学》《中庸》中也可以看出变化。唐代中期后禅学流行,促使当时儒生探究儒学深层奥妙。直到宋代,儒学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才又出现另一次飞跃,被称作“新儒学”兴起。宋代儒生参照禅学教学特点,从《大学》中发掘出“三纲领”(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和 “八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而确定儒学教学特色,修己重在修身(后四条),治人重在经世(前四条),修己治人是一个整体,二者有机结合,(不同于老庄佛教和法家纵横家)主张修己是治人根本。

《大学》和《中庸》原本书《礼记》中对两篇,宋代格外重视,单独列出,儒生学习“五经”前,需先学习“四书”。
先学习《大学》,以明白儒学的学习方法和做学问的方向;
然后再学习《孟子》,以激起自己的道义精神;
接下来学习《论语》,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最后学习《中庸》,以了解儒学思想的终极境界。
宋代儒生一般都修习过禅学,这也使他们对儒学对教义解释更加深奥和微妙,尤其是《大学》。“格物”是区别于佛教和老庄之学的重要标志,所以儒生花大力气对其进行解释。宋后,对格物对解释成为儒家思想主题。对格物的认识促进令儒生思想形成,儒生不同思想又促成另对格物对不同认识,所以说明宋儒学思想史史对“格物”对认识史,王阳明儒学思想也是建立在对“格物”认识之上的。

二   “格物”
宋儒通过“理”和“气”的关系来探讨儒学根本原理,最早使用这个概念描绘世界观大是北宋大程颢(hao)和程颐。
兄程颢(理气一元论)----陆九渊----问道学(中庸提出的)
弟程颐(理气二元论)-----朱熹------尊德性(治学之本)
朱熹解释“格物”: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
宇宙万物有“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格物就是要穷尽各个事物之理,事物不同,“理”不同,即“分殊”但不同的理又都源于一个理,即“一理”,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后,才能最终悟出大大“一理”。所以强调广文博识。朱熹生时理论收到打压,        明朝朱子学被定为科举科目,风靡一时。
朱熹认为万物不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由“气”运转流动形成,必须如此,这是“规范”,而为何必须如此,就是“原理”,即“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故”,二者构成理朱熹思想中的“理”。“理”是精神存在,是形而上,“气”是形而下,二者不可分离但也独立存在。
朱熹还主张“性即理”,认为每个人都是“小宇宙”,宇宙万里蕴藏“人心”,气的灵活运转形成“人心”。与王阳明不同,朱熹的“人心”并不是从本性出发的“心”,其中掺杂理不纯的东西,因此需要“敬持”,去除渣滓。
为什么不像王阳明那样“格心穷理”呢?朱熹认为“格心求理”最终会变成“格心求心”,内心会变得躁动不,难以求得理之要点,因此自己对内心要“居敬存养”,对心外之物要理性对的“格物穷理”,只有二者同时,才能将心外之理化为心内之理,才能实现内外一致。
“理”表现于“心”,如果能直接把握“本心”那么穷理也会变得简单。“本心”是“性”纯净的表现,对“本心”进行直接体认,是穷理对根本。称“性宗之学”
之这一点上,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有理,所以“心即理”,陆九渊也认为“性”与“心”一体,但不同于朱熹追求严正但“性”,陆九渊追求生命但的跃动,其学说以“心”为根本,看到的是“心之纯净”。所以被认为是“心宗之学”

三    儒学演变
宋末朱子学逐渐风靡,元明时期受时代思潮影响,内容有变化。
1朱子学开始重视实践功夫,即“心学”方面的内容。
2朱子学将“理”与“心”看做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同时也将二者严格区别,但元明时期,“二元论”逐步演变为“一元论”
3“朱陆调和”论,朱元明时期将朱熹与陆九渊都定为圣人之学,二者逐渐趋向统一。
4朱子学越来越重视“体认”,对人文、社会自然等世界万物等“穷理”越来越弱。
元朝朱子学被定为科场程式,受儒生重视。当时的大儒许衡发现朱子学陷入训诂记诵的流弊,不再重视知识与思索,所以提倡“涵养践履”,对陆学有批判,但也有很多思想倾向陆学。大儒吴澄认为朱子重“尊德性”和陆学重“道问学”都君子偏颇,他相对倾向“尊德性”,但开启“朱陆调和”学说,后来王阳明接受这一学说,并提出自己的论断。
明朝理学开山鼻祖是薛瑄和吴与弼,他们更注重“涵养践履”其中吴与弼的高徒胡居仁是维护朱子学正统的代表,他信奉纯正朱子学,主张“穷理”与“存心”并用,以“居敬存养”为治学根本。排斥异端学说,痛感从朱熹再传弟子开始,朱学堕入训诂注释、章词功利的歧途;高才之士向往佛教和老庄等“异端”思想,精神陷入虚无空荡,灭伦弃物之流弊,所以主张刊落浮华,回归真实本心。即使对同门对陈献章和娄谅,也会一一列出其弊端学说,批评他们陷入禅学思想。但胡居仁虽批评异端和陆学,从他把“居敬”当做治学根本这一点就能看出他不知不觉受各种学说包括陆学的影响,他的老师吴与弼手陆学的影响也很深。
若单从心学来看,明初心学是始于陈献章的。之前都是朱子学的余脉。明初的朱子学者思想已经转向心学倾向,虽然都声称恪守朱子学,但已经不再执着于朱子学的核心思想“理气二元”,也不再追求朱子学的纤细分析和博文广识。吴与弼受陆学影响较多,传至陈献章,心学立场更加明确,陈献章主张“自得之说”认为道就蕴藏与人的内心之中,只有去领悟,才能得道。“虚无之妙道,思虑所不及。非穷尽万物之理,通过外求和积累所能达到。”他主张“静坐退藏”,主张通过“洗心”来发现“天机”。其中“静虚为宗”与宋代周敦颐的“主静派”相似,另从“端倪”(能揭露天机的东西)的角度来看,又有陆学唯心主义的影子。陈献章曾说:为学须从静坐中养来端倪来,方有商量处。陈献章主张通过静坐来提高自己涵养,“主静”吸收陆九渊学生杨简的思想而王阳明则是将万事都寄托于生命力都迸发,追求的是简单直接,尊重生命的跃动,王阳明继承的是孟子和陆九渊学说,主张“动”。这也是明学与宋学的区别。
作为陆学与阳明学媒介的不是陈献章,而是其同门娄谅。他认为《易》中的“何思何虑”和《孟子》中的“勿助勿忘”是“居敬”之要旨,以“静修”为本,主张做学问的“自然性”,通过他另一同门胡居仁的批判,可以看初娄谅穷理重在用心,“心之妙用”可致理观。胡居仁批判他陷入禅学,原因在此。明末的黄宗羲说“姚江之学(阳明学)一斋(娄谅)为发端”。
介绍宋,元,明的儒学,是为了梳理儒学的演变,更好的理解阳明学精髓。

四  王阳明圣学之“弯”路
幼时沉溺于象棋,被祖父,父亲训斥。
十三岁时母亲去世,沉溺于“任侠”,离家出走拜将军墓。
十七岁时格竹失败,放弃宋儒的格物之学。
同年回余姚完婚,新婚夜随道士学习导引之术(呼吸功法)。
岳丈家住一年,苦练书法。
十八岁协妻回乡途中拜谒大儒娄谅,请教“格物”,娄谅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
十九岁外公去世,王父守丧期间督促王阳明等家族子弟一起学习经书,为科考做准备。
二十一岁乡试中举。
二十二会试失败。写文章受夸赞,也引人嫉妒。
二十五岁二次会使失败。回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赋诗作乐。
二十六岁赴京,因边境动荡,开始寻兵法秘书研读。
二十七岁,偶然读到朱熹给送光宗的奏折,“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幡然醒悟,痛悔自己之前虽然学习求广博,但未曾循序渐进,导致学问不精,甚至可以说一无是处,于是王阳明开始循序渐进去穷理,但最终物之理与心没能合二唯一,王阳明沉郁,旧疾复发,深感成为圣贤还是需要天分。此期间在余姚经常游山玩水,偶尔听道士养生之道,同时“文以载道”思想让他渐悟词章之学不足。萌发脱逃尘世,隐盾山林的想法。
二十八岁会试,名列前茅,又参加殿试,赐予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官政工部。
三十岁,受命前往淮南审查犯人,第二年春工作完成,前往道教名山茅山,后又去九华山遍访古刹。
三十一岁回京途中旧病复发,上奏乞养回乡。筑室于四明山,自号“阳明”。悟出佛学和道学不足,转而笃信儒学。
三十三岁,结束西湖疗养,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在拟定考题策论答案时,论述佛老弊端。
同年九月回京转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当时学者沉溺词章记诵,不知身心修行,于是开始讲学,希望借此启迪心智,树立圣人之志。
三十四岁,与湛甘泉会面,共倡圣学(身心体认之学),此联合在明代儒学史上具重要意义。
(湛甘泉师从陈献章,提出随处体认天理。对阳明心学形成有深刻影响)
同年,武宗即位,宦官刘瑾专权。为蒙冤好友上书,得罪刘瑾。十二月,打入大牢,仗责四十。
三十五岁,狱中服刑期间同狱友讲学论道,读《周易》。
春天,离京前往贬谪之地贵州龙场。途中取道杭州疗养。与中间摆脱刘瑾暗布刺客。逃难途中再会二十年前的无为道人。受道人指点,经过广信府,前往龙场。
三十六岁,春,抵达贵州龙场。不久把住处搬到一个钟乳洞。躬耕种粮。处境艰难但能超然面对,仆从患病抑郁,王阳明亲自照顾。
三十七岁,因父亲被罢免,反省虽然能超然面对荣辱得失和艰难困苦,却意识到自己仍然没有超脱生死之念(非佛教徒谋求从生死中解脱)。生死观对儒者来说是修行中的大事。于是之屋后建理石墩,日夜端坐其中,参悟生死要义。
一天夜里,恍然顿悟,“原来圣人之道蕴藏之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想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即“龙场顿悟
通过“澄默静一”的修习而超脱生死之念。同时还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体认到“心”同“理”的融合。
顿悟后用“五经”之言验证,一一契合,反而是朱熹的解释与自己的所悟完全不同。于是做《五经臆说》。
对龙场顿悟对评价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对顿悟,仅是对“致知”对顿悟,王阳明把“良知”作为学问宗旨是之四十九岁之后。《阳明先生年谱》中没有明确提及“心即理”。
龙场顿悟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王阳明通过“主静修行”
而超脱了生死之念,然后又以此为媒介,在实现“心”与“理”的同意过程中,体悟到“格物致知”之理不应该像朱熹那样是从“心外求理”,而应该向自己内心求理。
自从王阳明笃志圣学,曾屡遭挫折,后来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悟道,所以,王阳明不是通过“静悟”才悟道的。
王阳明在《五经臆说》序文中告诫他人,如果不向自己心中求“五经”之道,那就只能根据他人的注释,求得一些支流末节。如果其内容不是从内心求得得,那就只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王阳明晚年烧毁《五经臆说》,据说程颢也曾将自己著的《中庸》付之一炬。徐爱结集《传习录》,王阳明说,如果拘泥此书,会产生诸多弊害。大凡坚持体验主义的思想家,往往都会强调著述的害处。


五  佛教老庄之不足
因思慕超脱尘世的神仙之境,王阳明游览茅山和九华山。从他的《九华山赋》(《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慨叹人生如梦,富贵荣华犹如木槿志华,朝荣夕逝,慨叹自己岁没有被俗情迷惑,但仍一无所获,如同草木一样慢慢腐朽,真是遗憾至极。成事者不应介意周边小人诽谤,要真正为民办事,但这样但济世之业,至今没有完成。于是不由得羡慕道教神仙,羡慕超脱尘世秽浊的境界,羡慕志存高远的精神。
但,王阳明业在结尾处表达理因为牵挂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不忍弃世入山,如果没有这些羁绊,他也许早已出家。但或许正是这份念及“鞠育之勤劳”之心,才让他最终悟出佛教老庄之不足,转而笃信儒学。
王阳明三十一岁回乡疗养,在《阳明先生形状》中,黄绾写到“养病归越,辟阳明书院,穷极仙经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久能预知”
据说,王阳明之草堂修习神仙导引之术一个月,感觉阳神能从身体自由出入,还能预知未来。一天他对身边童子说:有四位相公来此拜访,汝可往五云门迎之。童子去静候,果然王阳明四好友来拜访。儒学中也有预知未来的说法,如《中庸》中: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
后来经常有人拜访王阳明,向他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大多能言中。众人夸赞,以为是得道的缘故,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随后绝后不严,不再为他人预知未来。
王阳明这一时期的诗提及“袒裼(敞开上衣)坐溪石”,使人怀疑是不是坐进行“坐忘”修行。“坐忘”事《庄子.大宗师》中异端孔子及颜回的对话,其中涉及“坐忘”概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则寓言。“坐忘”可以理解为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一种修行方法。王阳明追求心灵的平静,希望自己也能达到《庄子》中的“坐忘”以及佛教中 的“无相无想”境界。但王阳明心中还有一份不论如何都挥之不去的牵挂。他的祖母岑太夫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对他疼爱有加,祖父当年对他有养育之恩,王阳明心里明白,如果不放下这段感情,就不可能达到出世的境界,他曾努力放下,但越是这样去做,心中的牵挂反而越强烈。踌躇不决之际,他突然悟到:“此孝悌一念,生于孩提。此念若可去,断灭种性矣。此吾儒所以辟二氏。”
至此他心中迷雾一扫而空,悟出理佛学道教的不足,佛教追求的是弃绝人伦,这完全有悖于王阳明有志于家国民生的志向。王阳明以孝为本,转而批判佛学老庄思想。孝道是儒学根本,也是儒学区别道教、佛教的关键所在。在王阳明观念中,孝道是人本性的流露,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而佛教和道教则将孝道视作假和空。程、朱、陆、王并不是完全否认道教和佛教,对其中一些积极思想也给予肯定,比如佛教道教不同于法家和俗世现实主义,追求的是把人引入光明世界,这一点是好的,但过于拘泥,就会使人泯灭“本性”,他们觉得道教佛教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以人为本。从本源上看,儒学与道教、佛教的出发点不同,儒学主张以人为本,要求直接从现实出发去求道。
禅机教化
王阳明之创立自己的心学之后,常运用禅机来教化门人。王阳明在著作中阐述自己学说的方式简单明了,直中要害,做学问同样如此,阳明学重视体验,有一些神秘主义哲学特征,所以王阳明才会不知不觉中摆弄禅机。但阳明学是以儒学的世界观为基础,与禅学的本源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王阳明弟子后来分成三派:
良知现成派(左派)
良知归寂派(右派)
良知修证派(正统派)
良知现成派中多有才之士,大多具有博龙斗蛇的气概,他们拥有使人瞬间醒悟的能力,并且经常摆弄禅机。这个特点给阳明学带来诸多弊害,最终导致阳明学落寞。王阳明在龙场时已经形成理以儒学为本,三教合一的思想,这一倾向在后世弟子良知现成派中体现的特别明显。
在悟出道教和佛教不足后,开始排斥道家佛教。五十六岁曾做《长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诗,阐述自己排斥佛道的思想。
长生徒有慕,苦乏大药资(谁人不望得永生,长生之药何处寻)。名山遍探历,悠悠鬓生丝(走遍名山与大川,鬓生白发事无成)。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微躯但被私念牵,便离大道渐趋远)。中岁忽有觉,九还乃在兹(中年以后心忽明,长生秘籍在自身)。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何用苦心炼药丹,无须坐禅补离坎)。本无终始究,宁有死生期(时空本就无终始,人生定数又谁知)?彼哉游方士,诡辞反增疑(可笑穷忙游方士,喋喋不休议生死)。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岐(世上寿星万万千,实难各各寻因缘)。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天地万物共我生,何必身外觅虚境)?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圣贤不过闪光影,求得良知得永恒)。
诗中介绍自己早年修习道家养生之术,但一无所得反而离真正的到越来越远的窘状。此外王阳明四十九岁在江西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到九华山散心时还写过两首《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可以称作哲学诗。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作死灰。
王阳明对比理庄子的“混沌”和周敦颐的“无极太极”论,并且借用六组慧能的“心非明镜台”来阐述自己心即理的主张,同时指出禅宗追求的心死乃是大错,并对世人加以劝诫。王阳明看来,心是无极的,和六组慧能所言一样,心本无形,心就如周敦颐的太极图中画的那个圆圈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不需要像禅僧坐在蒲团上打坐,也不需要舍弃三昧,心如死灰。
六儒佛的本质区别
王阳明接触的佛学主要是禅学。根据他的理解,儒学和佛学都是以心为宗的学说。就“学以求尽其心”方面,儒学和禅学是想通的,但其中还有毫厘之差。禅学将心分为内外两部分,由于担心“外”会扰乱“内”,所以主内斥外,禅学讲的“尽其心”是自私自利的心,而儒学的“尽其心”则追求的是内外统一,万物一体,讲究典章制度和礼乐教化。总之,是否追求“经世致用”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王阳明晚年提倡“致良知”说时,发表对道教佛教的批判,王阳明看来,儒学的本质是“良知”,追求的是天地万物绝对虚无,其中不含半点私欲。而道教和佛教虽然也都坚持虚无,但他们追求长生不老和脱离生死苦海,说到底追求的还是自己的私欲,所以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虚无。
佛教还执着于“相”,王阳明之《传习录》中对此也提出批判。父子、君臣和夫妇这些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佛教却极力否定,不承认他们的存在,佛教的目的是“不着相”,可是可以为之就变成理“着相”,儒学承认客观事实存在,趋势而为之,看起来是“着相”其实已经变成佛教追求的“不着相”了。
王阳明还在《传习录》中批判理佛教动静分离,厌动求静的思想。佛教主张动静合一以静为主,儒学主张动静合一以动为主。王阳明通过天理的有无来区分二者不同。自宋代,畅游儒学家批判佛教抛弃人伦事物,轻视经世的弊端。王阳明也认为,佛教把心看做幻想,与实践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治天下。“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提案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想,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王阳明治写陆澄的回信中,从“良知”说的角度对佛教的利己主义进行批判,也是宋代以来儒家批判佛教的重要方面。根据王阳明理解,佛教中提的“本来面目”就是“良知”。良知的本体是“本自宁静”“本自生生”,本来“无善无恶”、“善恶自辨”,但佛教“欲求宁静”“欲念无生”,非要去求一个“无善无恶”这正是体现理佛教的自私自利之心,是佛教仍然执着于尘世的一种表现。
王阳明五十二岁,与都御史林见素弟子张元冲对话,张说“......今观二氏族(佛、道)作用,亦有功于吾身者,不知亦须兼取?”
王阳明回答“说兼取,便不是。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备?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累,谓之佛。但后世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谓大道。二氏私其身,是谓之小道”
据此可以看出,王阳明万年已经形成理以儒学为主,三家合一的思想,他自己没有刻意强调,上文中,王阳明指出,如果认真修行儒学,佛教所言的虚无和道家所言的“长生”都可以一并获得。
当良知现成派形成后,其弟子们强调三教合一思想,代表人物王龙溪就评价说:“先师的良知之学乃三教之灵枢”“吾儒未尝不说虚不说寂,不说微,不说密,此是千圣相传之密藏,从此悟入,乃是范围三教之宗。”
以上即是儒学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化,王阳明求圣心路历程以及笃志儒学后对佛道的看法。



对我来说,在一步步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去认真了解厘清“他说了什么”这件事本身很重要
学习王阳明我只了解到两个点:
1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是只冥行妄作;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格揣摩影响。
所以这个对“心学”的了解过程,也是我的一种“格物”过程吧。
努力去看“他说了什么”
然后知道“不是我简单以为的那样”
因为更多的了解而去除已有的“误解”,也因为更多的了解而谨慎产生“为以为”的论断,减少妄念。
在读另一本介绍王阳明的书中,仅记住一句话:说心学很多人都陷入了研究与理学差异,批判朱子,但“世人学了朱子悔的,不学朱子悟的”。了解儒学心学的内容,并不是为了批判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而更多的是看儒学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每个儒生思想的不同对教义的演化,理论与当时代相适应;也看到心学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正自洽的“精一”功夫。王阳明教育儒生“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备”,这话在儒学体系内完美,同样的话,在佛学体系内也一样完美。不必他求兼取。



作者:霁月caroline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0a6e680bac0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大儒王阳明》序言(出版时被删除)(2017)




      序言
近十年来,随着明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的升温,加上“国学”的某种复兴,以王阳明及其所代表的心学,逐渐成为大众所瞩目的一个重要题目,一时间相关作品充斥于坊间!
很多人都是带着现时之困惑,希望能从这位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千古完人”这里,得到一些为人处事乃至砥砺奋进的智慧。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很多人的功利主义动机,这也许是对于儒学尤其是王阳明一种不自觉的亵渎,因为儒家一向是以道德至上而鄙弃功利主义的,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仁义充塞,道德滑坡,这是当下之中国最为令人疾首痛心的社会现况,“兴灭国,继绝世”,其实也正是我们今天来重新学习儒学、学习王阳明的最大的价值诉求!
        (一)
很多人出于对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的某种浅薄的认识,将儒家贬斥得一无是处,甚至于把它当作中国社会野蛮、落后的罪魁祸首(包括我自己对于儒学也经历过一个类似正、反、合的认识阶段)。
其实,这正是大家忽略了儒家所宣扬的道德至上、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核心理念,而错把一些诸如法家的东西一股脑地算到了儒家头上,因为儒家之所以发挥消极作用,正是因为它被迫捆绑在了法家所建构的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坏制度(秦制或帝制)上。自从秦皇汉武以后,一套“儒表法里”(外儒内法)的变态制度在中国形成,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从而也使得儒家被迫替法家背上了不少黑锅。科举制正是其中的典型例证,用秦晖教授的话说:“科举制说的是儒家,做的是法家。”
这正如基督教一样,它在世界史上尤其是黑暗的中世纪,也曾扮演过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但那更主要是当时野蛮的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所造成的,基督教至今依然还是西方文明起码的精神信仰及道德伦理基石。
不可否认,儒家有其维护现行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的保守的一面,但它主要还是出于社会稳定的考量,其出发点也不同于法家的极端功利与不仁不义。儒家便是中国式的保守主义,法家则是中国式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本来是相对、相成的两种思想观念,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但由于中国社会一向偏激进主义,因此我们才更需要张扬保守主义,包括来自西方的保守主义传统。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帮接受了日本二道启蒙的文人学者,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骨子里追求强国至上,竟公然举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又有留美学者、国学根底浅薄的胡适等人也跟着起哄(后有较深悔悟)。这些人虽是出自改良之热忱,却不免失之于浮躁,令当时身在美国游学的陈寅恪先生深痛于心,后来他也竟不幸亲历了“亡天下”的惊世惨剧。
真正的儒家从来不敌视普世的价值,也从来不会故步自封。时至今日,我们试看在现代的民主转型中,儒家文化圈里的日本、韩国、台湾甚至包括新加坡等,哪一个可以忽略儒家的积极作用?虽然仅有儒家文化也是不够的。
当明末之际的西方大航海时代,在耶稣会士的先导之下,天主教传教士陆续来华,从而开启了近代中、欧两文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接触。作为儒家的忠实信徒,曾官至登莱巡抚的孙元化等人却将基督教视之为“西儒”,甚至他们还成为了中国士大夫里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成为身份尴尬的“两头蛇”。
我们再试看晚清时期,诸如徐继畬、郭嵩焘、张树声、谭嗣同一类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先觉人物,一旦其深入接触过西方的文化与制度,叹羡之余,他们更觉这乃是儒家先贤理想的实现!比如徐继畬就曾这般称赏华盛顿的事功:“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瀛寰志略》)
有人总是强调说,法家源于儒家与道家,且不论其中到底有多少渊源可言,但法家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且与儒家是非常对立的,单单从明太祖朱元璋删减《孟子》一事上看,就可见出法家统治与儒家思想的一种深刻矛盾。所以韩非反感儒家,朱熹等大儒也都极端反感法家,儒法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尖锐矛盾。当然,就像著名的哲学史家劳思光先生所指出的:“除儒道之学说外,对韩非思想有影响者,尚有墨家。”
不过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儒家也是分为各种流派的,比如受到法家深刻影响的汉代大儒董仲舒,他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法儒”;再如主张人性恶的荀子,就曾受到谭嗣同的严厉批判:“故常以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见《仁学》第二十九篇)
用鲍鹏山老师的话说:“二百多年前,荀子就已经向世俗权力频频明送秋波,春心发动,春情难耐。二百多年后,‘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家学术在董媒婆的撮合下,‘出闺成大礼’,嫁与世俗权力,取得正妻的地位。”(《风流去·董仲舒》)
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民众的福祉而言,柔性的文化固然重要,但刚性的制度才是根本,尽管也有一种文化的支脉会谄媚权力、会为坏制度辩护。好的制度就是能够保证分权与制衡,做到公平公正,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与滥用,但再好的制度也不能缺少了道德的辅翊。
一个人不能缺少了对真、善、美的信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更不能斩断了自己文化的血脉,欲求得民族之复兴,必先有文化之接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
王阳明出生于明代中期江南地区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有一种担当天下、平治天下的士人精神,他可谓是孟子的明代传人,他也不喜“乡愿”的荀子。
阳明学说最接近孔孟本旨,因而著名哲学史家劳思光先生曾经指出:“无论从历史标准或理论标准看,孔孟之说非‘天道观’,又与佛教迥异。而阳明之‘良知’观念,则正直承孟子之‘主体性’观念。”(《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除了为整个中华文化提供必要的道义支撑和伦理基础外,最为形而下的,当然还是对于个人品格的一种塑造,以及对个人奋斗的一种鼓舞!
当人身处逆境之时,我们当如何面对?很多传统思想家都回答过这一问题,比如一生饱经穷困之苦的庄子曾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而孟子认为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所以人要在其中坚定信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还有一种担当天下的自觉、自信意识,“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且“万物皆备于我”,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的呢?王阳明也是如此,他即认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就是受到了孟子性善论、良知良能等学说的直接影响。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更是把每个人都视作一位“准圣人”,认为只要功夫下到,就不愁成不了圣人!
王阳明也曾受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等人的影响,但阳明心学主要还是自我体悟、自我求索的一种结果,为此他曾对弟子们感慨良深道:“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阳明心学固然“深切著明”,但笔者还是想要强调,其实王阳明的一生比之其学说还要精彩动人,也更为直接、更有说服力和启示意义。而且从本质上说,王阳明如同孔子一样,是个“述而不作”的人,他起伏跌宕、上下求索、不断进取的一生才是他真正的著述!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研究阳明之学,首要的还是应该对王阳明本人的一生有所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探究他为什么会有那种欲做圣人(却唯恐不能得)的焦虑——正如佛家子弟多有成佛的终极追求——这种欲求“不朽”(功德圆满)的焦虑,在今天的一些人身上也都是存在的。比如在笔者个人,多年以来都为此苦恼不堪,不仅仅是想着如何才能“人过留名”、将自身价值最大化,而更是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人生、有限的条件,让自己做到一种人莫能比的极致!
如此一来,大家也许就会觉得:其实,阳明之学并没有那么神秘,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尽管每个人的理解总脱不出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违背阳明的基本宗旨:心学是一门德行、事功之实践的学问,是道德性命之学,而把他的学说知识化、琐碎化、虚伪化,甚至神秘化,把他看作神一样的人物,那都是大谬不然的,也是他本人坚决反对的!
我们心中应该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阳明!而阳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我救赎、自我成就,更在于一种国家的、社会的自我救赎和自我成就!
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周明河于2017年7月






    王阳明简介(1472—1529)
王阳明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但更是明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家,被黄宗羲誉为“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心学”是宋明儒学的两大主流之一,而王阳明所开创的姚江学派又是“心学”中的重镇,乃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程朱理学主导官方意识形态的明朝中叶,王阳明有感于学术界的保守、僵化,以及理学思想日甚一日的繁琐化、虚伪化倾向,开始了自己对“好学问”的艰难求索,历经九死一生的磨难,他才得以在贵州的万山丛中悟得了一点真知!从早期的倡导“去人欲而存天理”及“知行合一”,经过“致良知”最终到只讲“良知”,王阳明最终完成了其心学体系的建构,也同时留给后人一个“此心光明”的儒家圣贤形象。


生平概要:

          【一】
一个幼有奇志的孩子,当同龄人都在科举考试而发奋苦读时,他却对于人生“第一等事”念念不忘,他就是有“神童”之誉的王阳明。
少年时代的王阳明活泼好动,学习过武术,做过京城附近的游侠,也曾带着家丁骑马出游边塞,孤身冒险去追逐一个草原少年。就在新婚之夜,因为跟一位道长谈得投机,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大喜事。
婚后不久路过江西,大儒娄谅告诉了王阳明一句“圣贤必可学而至也”,再次点燃了他追求人生“第一等事”的热望。此后一个时期,王阳明便开始认真钻研起宋儒的格物之学,曾一度对着自家的竹子“格”个不停,结果因此病倒,以致心灰意冷。
从沉溺于辞章,到好奇于佛老,王阳明的兴趣与思想几经变化,他本人也由一个早年的落第举子变成了朝廷的兵部主事。因病告假的王阳明回到了浙江老家,经过在“阳明洞天”的一番休养,身心都已康复的他又开始大力宣扬起“经世之学”,而且还在京师掀起一阵讲学之风。
有感于当时政治与社会的种种不堪,加上个人的切身体会,令王阳明越发对一统天下的程朱理学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从而一心探求起真正可以引人向善、身体力行的“好学问”。
也就在京师讲学的这个时期,王阳明幸遇毕生唯一知音,这就是来自广东的学者、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从湛若水这里,王阳明对于心学巨擘陆九渊开始有了一番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
贵州龙场驿,穷山恶水、偏僻荒凉之乡,迎来了一位被朝廷发落到此的犯官,此人就是因为上书正德小皇帝而得罪了权宦刘瑾的王阳明。
龙场的生活极端困苦,且时时有性命之忧,但王阳明在振作精神、自力更生之余,依然没有荒废讲学之道,万山丛中的龙场又成为这位儒士的新讲坛,大西南地区的学子闻风涌来。
面对种种的艰难困苦及政治打压,苦劳饿乏乱中王阳明经过一番顿悟,终于窥见到了成为“圣人”的门径,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只要自身的功夫真正下到。于是他首揭“知行合一”之旨,也越发感到陆氏心学乃是异代知音,只是陆九渊粗了些。
经过一番辩论,王阳明首先说服了作为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因而得以受邀主讲贵阳书院。随着刘瑾的倒台,王阳明再度回到了京城,在那里重开讲坛,掀起了一阵心学旋风!但由于不受当道待见,王阳明的讲学活动被迫转移到了他所任职的滁州、南京等地。
由于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形成的巨大冲突,学术上的分歧也引来友情上的破裂,这令王阳明甚是苦恼,但也越发坚定了他的信念。
            【三】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突然被任命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处。此举造就了一个政治史、军事史上的王阳明。
通过机巧灵活的用兵,王阳明很快就平定了南赣各处的民乱,成功实现了戡乱的目标。可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又开始在南赣地区大兴文教,同时作为巡抚的他依然不废讲学,甚至还在正德十三年于赣州新建了一处“濂溪书院”。
在镇压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王阳明将其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生擒了朱宸濠,他也因此殊勋成为明朝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人封侯者!又经过正德南征的一系列烦难问题,思亲情切的王阳明已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王阳明晚年广收门徒,主旨也从“致良知”向“良知”转变,而“四句教”更成为阳明心学虽简截却精深的归纳。
嘉靖六年,已是病弱之躯王阳明又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前往征讨广西思恩、田州地区的叛乱。在迅速平乱之后,王阳明的生命也在对家乡的思念中走到了尽头。
在王阳明身后,他本人及其门徒曾一度受到朝廷的打压,但很快就被“平反”,王阳明所开创的姚江学派也成为明朝中后期的显学,在其身后更获得了非凡的国际影响。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阳明:不是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01| 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裤子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裤子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喜欢蔑视、贬低和打压别人的人,修养品行往往都是下乘,这种人的看法不值得放在心上。反而是王阳明这种修养精深、境界高明的人,往往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02| 心灵是一切问题的本源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03| 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这句话别有深意,他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

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是在讥笑王阳明。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5: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14 16:01 编辑

百家讲坛-奇人王阳明(上)
http://www.boting.co/book/9812.htm

百家讲坛-奇人王阳明(下)
http://www.boting.co/book/9812-280080.htm



无论穷达,皆有兼济天下之心——明史学家方志远先生谈王阳明

http://news.sina.com.cn/o/2018-02-02/doc-ifyreuzn1783533.shtml
方志远,1950年2月出生于江西吉安,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历史学会会长。主要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清江右商帮》《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广受观众好评。
近日,明史学家方志远先生携新书《千古一人王阳明》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本报记者就如何理解王阳明以及为王阳明立传的心得体会专访了方志远先生。
记者:作为明史学家,您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比如您研究过江右商帮,研究过市民文学,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使您决定要为王阳明立传呢?
方志远:我的家在江西吉安,我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吉安最宽敞的一条马路就叫阳明路,但是阳明是什么人,我那个时候不知道。真正接触王阳明,那是在后来读书稍微多了一些之后,特别是1979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我问导师欧阳琛先生的一些问题,其中就有关于王阳明的。老师把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初发表的一篇文章《王阳明与大礼议》给我读,我觉得很振奋,从此对王阳明就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没有认真去研究王阳明。
我硕士论文写的是明代内阁制度,属“制度史”,因为我的导师就是做明代制度史的。我做明代制度史大概做了有十来年的时间,这是我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生了学术兴趣的转移。1987年,当时的中国商业史学会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十大商帮”,我有幸加盟,承担了“江右商帮”即明清江西商人的研究与写作。商业史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连地方志都没有读过。但俗话说“有样没样,看看世上”,于是读别的学者是怎么做徽商的,怎么做晋商的,再看看系里的老师是怎么做地方史的。就这样开始做江右商帮的历史,也做了有十来年的时间。
到了45岁的时候,发现没个博士学位还真不行,于是就去读了文学博士,研究明代的市民文学,这是我学术生涯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也是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开始研究王阳明了。一位台湾书商请我写人物传记,那个时候我也穷,想赚点稿费解决生计问题,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给他写了一本苏东坡的传记,取名《千古一人苏东坡》,在台湾出版的时候被改名为《苏东坡外传》,这是台商为了吸引读者的惯用伎俩,但我不喜欢。后来再让我写一个人物,我就选了王阳明。于是读王阳明的文集,读王阳明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1997年的时候写完了王阳明的传记,取名是《千古一人王阳明》,但在大陆出版时改为《旷世大儒王阳明》,我也不满意。虽然如此,我对这本30万字的传记还是满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我对明代的研究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政治史或制度史,第二个阶段是商业史和地域社会史,第三个阶段就是明代的市民文学。有了这三个阶段的学术积累,再来研究王阳明,那跟其他人用文学的角度、用哲学史的角度等来研究王阳明是不一样,因为基础、眼光不一样。
这一次的修订再版,更注入了近二十年来对明代社会进程、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最新认识和体悟。
记者:有的人研究王阳明是直接奔着王阳明而去的,您这三个阶段的学术积累,实际上是先充分了解王阳明所处的时代,再对王阳明展开仔细的研究。
方志远:我自信对于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比其他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写苏东坡、王阳明传之前,我还写过一本人物传记,叫《成化皇帝大传》。王阳明的出生和少年时代正是明成化时代。只有知道那个时代是怎样的,你才能了解人物的遭遇。
王阳明28岁中进士,这一年是弘治十二年,也就是1499年。这一年同时出现了两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是王阳明,因为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在体制内做官建功,但在体制外讲学立言,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主流思想还是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直接挑战,所以王阳明的心学起初被人们称作“异端”。另外一个是唐寅,也就是唐伯虎。
唐寅比王阳明大两岁,两个人同一年考进士,唐伯虎是以应天乡试第一的身份也就是“解元”的身份参加进士考试的,这是很了不起的,他当时比王阳明的名气大得多。但是,由于有人检举他考前私下见了考官,所以被说是作弊,因此革除一切功名,不能做官,直贬吏。“官”和“吏”在明代有什么区别?明代人说男女青年谈恋爱,海誓山盟,说是若要我俩来分离,“除非天变成地、东变成西、官变成吏”,可见,贬为“吏”是很严重的一种侮辱。从此之后,唐伯虎就在体制外玩艺术,也干出了一番事业,虽然唐伯虎是在体制外玩艺术,但是他恪守体制内的道德底线,“平生不挣作孽钱”。
这就是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多元化的时代。你可以做工、可以种田、可以经商,可以从事文化艺术或其他一切有“买家”的事情,是真正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时代。同时,人们的私欲也迅速增长。但总体来说,明朝的好日子刚刚开始。这一点我与一些学者的观点不同,有的人说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明朝生了癌症,王阳明就是来治癌症的,的确明朝此时是有不少问题,但还没有达到癌症的地步,所以要对一个人物所处的时代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很好地定位一个人物,不要为了神化王阳明,而把一切说得一团黑。
记者:您的新书用“千古一人”来评价王阳明,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方志远:这个“一”不是“第一”,而是“唯一”。我写人物传记,挑的都是我认为有意思的人,或者说是“好玩”的人。
第一个是明朝的成化皇帝,也就是王阳明出生和少年时代的那个皇帝。这个人很有个性,但是他不能叫“千古一人”。
第二个是苏东坡,他在我眼里是“千古一人”,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宋神宗有一次问别人,是李白厉害,还是苏东坡厉害?苏东坡是当代人,李白是过去的人,把一个当代人和过去第一大诗人比较,你就知道苏东坡在宋神宗的心中是什么地位了。别人说,李白才高,苏东坡学博。这个评价没有褒贬之意,苏东坡和李白都是属于既有才又有学的人。那些反对苏东坡的人,看不惯他一天到晚日子过得那么好,跑到哪里都有那么多追捧者,所以要把他弄到偏远的地方去。到黄州去,到惠州去,到儋州去。但是,苏东坡不管到哪里,都写出那种满眼是青山绿水的诗文,把那些反对他的人气得要命。苏轼是学不来的,李白也是学不来的,黄庭坚可以学,杜甫可以学,但是谁说要做“苏东坡第二”“李白第二”,那就是胡闹。
我写的第三个人物就是王阳明,王阳明也是学不来的。我经常说,不是什么时代都能产生王阳明,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王阳明的。我为什么说王阳明是“千古一人”,他在事业上、在学术上都能开出一片天地,他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他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孜孜不倦地把他的学术推向民众。
王阳明是一个“作者”、一个“述者”、一个“行者”。王阳明“作”得其实不算多,但他也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学问家,他永远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也就是“行者”。我为王阳明立传,也是首先将它定格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什么是社会活动家?就是学以致用,一个思想只有真正灌输到民众中去的时候,它才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否则只是学者书斋里的看法而已。如果纯粹从经学的角度看王阳明,他的贡献并不大,但是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从将学术输送到大众的角度、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看王阳明,他确实是“千古一人”,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
朱熹也是很了不起的,但与王阳明相比,他没有王阳明那么强烈的“初心”。王阳明的“初心”是什么?就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他是千方百计地要做这件事。这跟孟子所倡导的又不一样,孟子倡导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朱熹也是这样,我们很多学者都是这样,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王阳明不是这样,不管达还是穷,他都想兼济天下。王阳明是不计个人得失、不顾家族安危的,任何时候都有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这就像孟子说的“舍生而取义”,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无论穷达,皆有兼济天下之心
——明史学家方志远先生谈王阳明(下)
记者:您提到了“知行合一”,这是现在大家讨论王阳明思想的一个焦点,您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方志远:对于“知行合一”,我们现在的解读是言行一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统统对,但是没有说到关键,关键是什么?
第一,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解释是:“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也就是说,你知还是不知,要看你做了没做,做好了还是没做好。如果光说不做,这不叫知;做了但是没做好,也不叫知;只有做了,而且做好了,这才叫“知”。
第二,“知行合一”所说的“知”,应该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认知”,就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们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等,一句话,是“外在”的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内在”的层面,那就是“良知”。这才符合王阳明心学的特点,符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是内外兼备。王阳明的弟子归纳其学术的“三大要”——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这“三大要”是融为一体、不能分隔的,没有“良知”的“知行合一”是缺乏灵魂的。你的“知行合一”到底用来干什么?比如对于企业家来说,用来增加产量、增加利润,这只是一个层面,关键还有第二个层面,你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对社会有利、对民众有利,如果对民众没利,乃至坑害民众,那么你这种“知行合一”就不属于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严格地说,“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致”在哪里?致在“是非之心”“廉耻之心”,那么,是非之心、廉耻之心落实在哪里,落实在对民众是不是真正有好处。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记者: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几年王阳明知名度陡增,但对于王阳明的解读往往存在一些偏差,请谈谈您在这方面的观察。
方志远:说到王阳明的知名度,我跟你讲一个故事。我第一次上《百家讲坛》的时候,跟编导说我打算讲王阳明,这是2009年的事情,编导跟我说王阳明可以讲,但他的知名度不高。我大吃一惊,王阳明知名度不高?后来我发现,他说的不错。因为过不多久我去王阳明的家乡浙江余姚,打“的士”去“瑞云楼”,“瑞云楼”是王阳明出生的地方,司机说他没听过这个地方。
这几年,王阳明已经很热了,但我认为有不少的误读误解。经过商议,准备今年和《百家讲坛》合作,在《国史通鉴》第五部《辽宋金元》录制之前,先录制一个15集左右的《王阳明》。在这个《王阳明》中,和《千古一人王阳明》书中所展示的一样,希望给大众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到位”的王阳明,同时对一些我认为的“误读”“误解”做出必要的分析。
比如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贴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是十分简单也十分偷懒的做法。王阳明讲学有一个特点——就事说事、就事论理,所以你必须到那个情境中去仔细领悟,一上来就说“主观唯心主义”,反而不能读懂王阳明。
比如说,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花”的故事。说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期间,和学生游南镇,有学生指着破岩而出、鲜花盛开的树丛问道:“(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笑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极端主观的王阳明的形象。
但是,还有一个和王阳明相关的“花”的故事,发生在江西赣州或南昌。王阳明和弟子在花圃除草,有弟子感慨:“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王阳明回答:“未培未去耳。”这是就物说物,随即借物说事:“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为什么呢?“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天生万物,本无善恶之分。若以自己心中的“好恶”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标准,那就大错而特错。这个故事,又给了我们一个十分客观的王阳明的形象。

当然事情没有完,学生不服气,说您这不是和佛家一样无善无恶,有善不培,有恶不除吗?王阳明说,你这又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天生万物,本无善恶之分,但于你我、于国家、于民众,却又有善恶。有善还得培,有恶还得除,为善去恶,才能致良知。所以,后来王阳明也对自己的某些“先验论”进行了修正,归结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知行合一”或“致良知”的过程。
现在网络上很多自媒体,各种信息是非常多的,有的信息流传很广但是不可靠。比如有一种说法,说日本的东乡平八郎腰间拴着一块牌,上面镌刻着几个字“此生俯首拜阳明”。这就是以讹传讹的无根之谈,没有何可靠的依据,史料、实物、图片,一切皆无。所以,凡是网络上的信息,我没有看到原来出处的,《千古一人王阳明》中统统不用。所以,应该说这本书是比较接近真实的王阳明的。王阳明及其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民族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但是,我并不认为王阳明及其学说可以包治百病,因为明朝的病,王阳明及其学说所治也是有限的。

江西著名教授方志远七登《百家讲坛》 这次讲王阳明
2019-02-22 09:21综合评论(0人参与)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url=]A-[/url]
[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url=]A+[/url]


  昨日,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再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这次开讲的是——《王阳明》。
昨日播出了第一集《从云端回到地面》



  据了解,为纪念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去世490周年,2月20日至3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方志远教授录制的《百家讲坛》之《王阳明》系列节目将连续十余天在央视十套播出。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

  在本次节目中,方志远教授将结合丰富史料,生动讲述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特别是他的“心学”历程。
  仔细说来
  这是方志远教授
  第7次登临央视《百家讲坛》了
  关于方志远教授   
方志远教授

  1979年至1981年在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明法史方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1年开始为本科生、1985年开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明清史课程,未曾间断。 1994年开始招收专门史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中国古代史研究生,方向均为明清史。
  此前,方志远教授六次登临《百家讲坛》,讲述了《大明嘉靖往事》、《万历兴亡录》、《国史通鉴》、《中国故事》等众多精彩节目,在央视官网举办的“2011我最喜爱的《百家讲坛》节目评选”活动中,以高票获“《百家讲坛》最受欢迎主讲人”和“《百家讲坛》最受欢迎节目”。
▲《百家讲坛》往期节目

  有江西师大学子采访到了方教授
  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问:方教授您好,您录制的《百家讲坛》之王阳明系列节目即将在央视十频道播出,您觉得王阳明身上是否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所以“知行合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致良知”。自从“致良知”提出以后,王阳明就比较少说“知行合一”了,因为这两个都是一致的,他更强调的是你的良知,所以我特别强调,“知行合一”的“知”既指认知,更指良知。不管你做什么事,如果缺乏良知,缺乏为民众、为国家谋利益(的心),而是谋自己的利益,你业务再好、你成绩再突出,都不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另外由于这个人物我关注了很多年,给他写过传记和文章,也围绕着他讲了很多的课。去年在网易上也发表过自己讲述王阳明的讲座视频,所以对他的体悟比较深。
  问:节目录制过程中或者准备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方教授:《百家讲坛》有它的局限性,它要求大众接受。所以有很多理论上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心学的解释,对于王阳明学术的解释,可能一般观众接受起来不太容易,所以节目会进行剪辑。但这次的讲稿,正在进行出版,标题叫做《王阳明心学的历程》,这个就比较全。我还有一本书叫做《千古一人王阳明》,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被推荐给北京党员作为书目阅读。
  最后再送上两集预告
  抢先看看方教授会讲述哪些内容
  《王阳明》第二集
  ——《圣贤须在事上磨》
  《王阳明》第三集
  ——《龙场悟道“道”在心中》
  更多节目精彩内容
  请关注2月20日至3月3日
  央视十套
  《百家讲坛》之《王阳明》系列节目
  让我们一睹方志远教授的魅力风采
  一起期待方志远教授的又一精彩讲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7 15:42 , Processed in 0.1437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