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出发才有好教育 |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2/06/content_490611.htm?div=-1 | 陈瑜 |
| | |
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不好的教育这一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与人们所选取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关。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标准,都不能背离教育的本质属性。如果从教育本质这一原点出发,有一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去澄清在好与不好之间的模糊界限。这些东西犹如一个个“临界点”,让我们得以清晰地辨识,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不好的教育。 “把人当人”,应当是好教育的第一个“临界点”。从教育这种社会活动产生的第一天起,教育的对象就是人。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把教育对象当人对待。无论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首先是人学”,还是教育家陶行知的“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这些一语破的的话语,无疑都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人来对待。 有一个学生在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她是学校里唯一一位利用休假带我们游玩的老师,因为只有她心疼我们苦苦等待春秋游;她是唯一一位在学生面前不摆权威的老师;她是唯一一位会表扬的老师……就这样,在短短几个月里,我们班一跃成为全校纪律最好、成绩最好的班级。我想我们不是她的学生,而是她地位平等的朋友。” 这是一段既令人欣喜也令人悲哀的话。欣喜的是,这是一位真正把学生当人对待的老师;悲哀的是,那一连串的“唯一”,说明还有不少没有把孩子“当回事”的老师。事实上,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当作考试做题工具的做法,至今并没有绝迹。 “传道于人”,是好教育的又一个“临界点”。从本质意义上讲,教育是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人”的活动。哲学家卢梭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成人之学,目标是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道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教育都首先是道德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显然,教育的崇高使命,是传承人类的精神火种与情感源流。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仅仅看他拥有多少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看他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传承和形成了作为人的信仰、精神、气质、意志、情感等。 然而,在教育现实中,却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令人忧心的现象,教育仿佛只剩下一个功能,那就是知识的传授,一切都是为了分数,一切都是为了考试,除了分数,其他的东西几乎都是次要的,是可有可无的。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如果一个人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之后,除了知识的富有与技能的高超,对于正义、善良、责任、忠诚、勇敢、勤劳等词汇的内涵外延都没有丝毫的触摸与体认,没有感恩与悲悯之心,也没有荣辱与敬畏之心,更不知道什么叫作庄严、深刻与崇高,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以身教人”,是好教育的另一个“临界点”。模仿是人的本性,在“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人的道德品质“不会像身体的毛发或者内分泌系统中的荷尔蒙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出现”,而主要是在仿效别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而来的。儿童正是在对别人的模仿和学习过程中,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没有仿效、没有暗示、没有激励的情况下,难以理解道德,也难以形成道德素养。 学生仿效的主要对象,除了父母,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道德影响力。作为肩负育人职责的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自己的学生做出榜样与示范。但是,有的教师却重言传、轻身教,言谈举止散发出来的甚至是低俗、势利、鄙陋的气息,毫无师表可言。学生在这样教师的耳濡目染之下,究竟会怎样成长呢? 好教育的这三个“临界点”,指向的正是教育的伦理价值。可以说,凡是不把人当人的教育,不传道于人的教育,不以身教人的教育,都绝不会是好教育;只有真正做到把人当人、传道于人、以身教人,方可进入好教育的范畴。所谓回归教育本质,首先就应当回到教育的这三个“临界点”。只有从此为起点出发,才有可能真正抵达教育的美好境界。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主任,曾任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