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1|回复: 5

[其他资源] 苔花如米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3 10:32 编辑



作者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译文:
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从以上所述,可知这首短诗含意实在丰富,就如从一粒沙照见大千世界。袁枚还另有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青苔从来没有见识过斜阳之美,诗人是为之可惜还是庆幸呢?又或者,如夏虫之不可语冰,青苔是永远不会明白斜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进程中,有完美,也有残缺。
  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无名花不会因为别人在意与否,就不敢拨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因为历程的艰险,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走进飘萍的流浪。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牡丹有牡丹的热闹非凡,苔花有苔花的安然自在;我们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怎样,但仍要如这花儿一样,尽可能把自身那微弱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只是一朵微小的苔花,却也要象牡丹那样,开的阳光灿烂,开的芳香怡人!花朵虽香,凝聚的是众人的汗水,我不敢独享,更不敢窃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 ……


https://ask.ivideo.sina.com.cn/v_play_ipad.php?vid=147742953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节目当中,一位曾在贵州贫困乡村支教的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登上了歌唱的舞台。

他干净淳朴的声线和孩童们纯净如天籁般的声音,让全场观众为之感动,让鉴赏团为之落泪。这位老师叫梁俊。



梁军带着孩子们演唱的是《苔》,一首20字的小诗,但去充满的生机。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山村支教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梁俊把中国的古诗词谱成了一首首简单温馨的曲子,教给山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爱上中国古诗词。《苔》便是其中一首。


梁俊说,山村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太多的资源,但他们的生命和心灵都像牡丹那样怒放着,就像潮湿角落里的苔那样,即使阳光照不到它,只要我们用放大镜放大一看,就会发现,它也像牡丹那样充满力量地绽放。



所以,尽管山村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比较艰苦,但有诗词、有音乐、有欢笑、有梦想的孩子们,他们的内心是富足的。梁俊说,自己也是来自农村,他明白每一个山村里的孩子内心的渴望和强大的生命力,他希望这首诗能带给孩子们心灵的力量,让孩子们知道,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自己。


一棵树摇动了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经典咏流传》的鉴赏评委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说:“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平凡,在于老师默默无闻地付出。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腹有诗书,但他不吹捧自己,他把所有的光芒投射到孩子们身上;他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他让孩子们看到的是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成长的旅途中,他教会孩子们战胜困难,用爱和勇敢去面对未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一个用心引导孩子的老师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站在三尺讲台上,却培养了三千桃李,待到学生们都成才了,他还是那个诲人不倦的老师,甘愿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洒下一片光芒。



记得柴静曾经这样形容一个在中国支教的德国小伙子:“他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面对他,我土崩瓦解......”


2001年夏天,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小伙子,在村民的讶异中,他用带着外国口音的中文说,他要在这里办学讲课。于是乎,他开始忙着租房子,搬东西。他的名字叫卢安克,却给自己起了个土名字叫“烂仔”。


从此,他教孩子们天文地理数学英语,而且一教教了十几年。他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不仅是孩子们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甚至孩子们还喊他“老卢”,叫他“老爸”。老卢对孩子们的爱之深,让他时常跑到孩子们家里去帮忙做一些家务,这样的老师,在平凡的小山村里做着看似平凡却卓越的事情。



当县里的领导开始重视这件事,并想给这个德国更好的房子和更好的生活条件时,卢安克就不愿意了,偷偷地从新房子里搬出来。有人推荐他上《感动中国》的候选,他紧张地写信给评选委员会,让他们千万不要选自己。


“我不要出名,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我害怕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他拒绝了所有慕名采访的记者,唯独没有拒绝柴静,因为柴静说:“我不会把你塑造成名人。”


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根本。孩子的每一个眼神、心思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老师对孩子的爱,寄托着美好的理想和祝福,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家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都建立在孩子良好教育的基础上。


教育的高度决定教育的效果,越是对教育抱有崇高理想的教育者,越是能够念兹在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正如书院十年如一日的晨礼、晨练、节气祭祀礼那样,每一个坚持的步伐都是一份对教育初心的守候。就如《苔》的歌词所期待:“风一来,花自然就盛开。”


撰稿:培蕾
编辑:培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何令人感动http://news.sina.com.cn/o/2018-02-22/doc-ifyrvaxe8452984.shtml
袁枚小诗《苔》,因为央视《经典咏流传》2月16日播出的一期节目,在这个春节刷爆朋友圈。说这首诗一日传播量超过此前300年,我信,但说它沉寂300年,却未必。它不仅屡屡被收入幼童启蒙读本,本报也曾引用做过标题(见本报2011年12月30日)。
  节目言道,梁俊2013年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两年。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区学生传唱。《苔》这首诗入选,是因为梁老师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我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评委和听众泪流满面,朋友圈一再转发,不仅因为这歌声浑然天成、质朴无华,是脂粉气、铜臭气和虚情假意的歌坛的一股清流,更在于,它继承、弘扬和放大了中华民族的固有精神。自古以来,我们都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是管好家庭、治理国家、保天下平安的基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高位者可以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干大事,而普通士农工商、贩夫走卒,若能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国忧”的情怀,固然高尚;倘或不能,也应管好自己,持节守身,做一个好父母好子女。无论穷达,修身为本。
  《苔》这首诗,传递着“普通人也要做好自己”这样一种精神。向阳花木早逢春,而苔,却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怨,自生自灭,自得其乐。一个“恰”字,言尽其无人态。它可以像牡丹一般开放,但是否像牡丹那样被人赏识,它从未在乎。
  社会,需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譬如“大师在民间”这句话,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或许都有体会。常有方外高人向天下泰斗的少林寺挑战,从十八护法到方丈,一路溃败,眼看中华功夫将颜面扫地,这时一个烧火僧或清洁工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这些小人物,如果心中只有地位、金钱、荣耀,他是没必要暗下苦功的。只有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这样把自己做到最好,才能铸就“工匠精神”。这“工匠”,不是大师;它是苔,不是牡丹。
  做人做事向苔学习,不是让大家做木头,做愚民。鼓励人胸怀大志,与勉励人做好小事,精神是一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难得是能屈。鼓励拥有能屈的本领、能屈的姿态,但不主张麻痹卑微者的精神,让人立志做小人物,安于现状。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他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怡然自得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此如曼德拉所说,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这,正是梁老师教给孩子们的。也如嘉宾所说: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根本。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3: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龚鹏程:重新认识中国教育传统(视频实录)
2018年06月22日 17:38:31
来源:凤凰网国学 作者:龚鹏程

11人参与 6评论

自动播放

自动播放
【导言】

2018年6月20日下午,“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活动之“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先生应邀发表主旨演讲,他以“重新认识中国教育传统”为题,通过古今教育对比,指出百年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教育及其核心精神的认识误区,分析了中国教育传统的意义及其独特之处。

下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成,凤凰网国学频道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著名学者、教育家龚鹏程演讲“重新认识中国教育传统”

龚鹏程:无论台湾大陆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在突围

各位朋友,今天论坛的题目是“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20年前,我在台湾办过两所大学,当时我打出的旗号也一如今天的题目。当时我的想法是,怎样在一个现代大学的体制中,能够包容或者吸收中国传统书院教育的精神,把书院教育精神融进来,看看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从而改造现代社会。

20多年来,我也看到了很多同道都朝这个方向在想、在做,包括今天的“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活动。这个活动提出这个口号,也就显示了这20年来,其实没有太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我们现在都还在“突围”。

刚刚我们看到大数据,知道现在年轻人的时尚活动,或者是他们的娱乐化消费行为,带上了诸多国学的印记,使用了很多国学元素。但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之中,国学仍然像幽灵一样,还在徘徊,并没有真正地落实。问题很多,时间很少,所以我想今天只谈其中几点。

第一,从“戊戌变法”以后,顺应时代潮流,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改变了行之多年的传统教育体制,创造了现代教育。那我们这种现代教育是放弃中国原来的,学了西方的?其实不然。为什么?当时我们实施现代教育,最主要的标本,学习对象是谁呢?其实不是美国,不是欧洲,而是日本。当时新的教育制度提出来时,罗振玉给清朝上了一个奏折,他说我们现在学习西方现代的教育,但中西方社会体制不同,民情风俗不一样,我们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用,不是马上就能用得着的,所谓“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我们还有“水土服不服”的问题。如果要马上立竿见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直接学日本。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就是学西方,脱胎换骨,马上就超越了中国。所以,日本是消化西方以后,成为一个东方民族适应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直接用它就可以了。

当时我们有两个学制,这个学制基本上全抄日本,中间改了几个字而已。就是把日本当时的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这个体制,照日本文部省的体制稍微修改了一下,就成为我们后来实施的现代教育体制。正因为这样,从现代教育引进中国开始,所呈现的就带有日本后来的军国主义色彩。

中国近代教育还有另外一个脉络,那就是同样是“戊戌变法”(即百日维新),“维新”这个词就是明治维新来的。日本明治维新,我们也要学日本维新。但百日维新失败了,有些人被杀了,有些人逃走了,其中梁启超逃到日本,他到了日本后大吃一惊,深入其中才发现,日本和我们过去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我们想象日本明治维新是学西方,殊不知,在明治维新的同时,日本社会有很大的文化反响。日本社会觉得,日本人怎么可以完全学习西方?学西方需不需要把日本原有的很多东西全部砍掉、丢掉?不是。日本文化里面还有很多精华,他们称为“国粹”,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学术传统,不能把它丢掉,所以要发扬“国学”。“致敬国学”中“国学”这个词汇不是传统的,因为传统上讲国学,只有一个意义,就是说国家设立的学校。比如说国子监叫国学,而我们现在讲的国学这个词汇跟它的现代概念,是从日本来的。

日本当时提倡国学,弘扬国粹,出现国粹主义,这对梁启超来说有很大的震动。梁启超开始写信,跟他国内的朋友,如黄遵宪等人来讨论这个问题。发现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种我们自己的国学和国粹。无独有偶,反对维新的革命党人,如黄节、章太炎、刘师培等也到了日本。到日本后,他们同样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就觉得日本在推动它的国学运动、提倡国粹的同时,激发了日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发扬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而这一点恰好是值得我们中国学习的。

所以这一时期,1902年前后,革命党人和维新党人不约而同地都开始向日本学习国粹运动,特别是章太炎、邓石等在日本办了国学讲学会,编了《国粹学报》,开始挖掘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诸子,发扬中国民族精神,用这种方式来激扬民气,确定民族自信心,推翻晚清,创立民国。运动中他们强调,国学里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叫做发扬民族精神。反观,在清朝政府所推行的新式教育的发展中,与这些运动相比较,刚好有几点影响我们到现在,有几点是背道而驰的。

第一,从原先讲发扬民族精神,慢慢变成了发扬爱国主义,变成了国家主义。国家跟民族、文化不是一回事,这是顾炎武说的亡天下和亡国的概念。顾炎武说“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国家兴亡,这是做官的责任。但我们现在把这个话改造了,变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什么?概念改变了。因为我们的教育,刚刚说了,从那时起,它就有国家主义的倾向,就是以一个国家主义的方式来办。

第二,当时因为急于“富国强兵”,所以我们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倾向,甚至于认为传统的科举制度,这个教育体制都是背四书五经、写诗词歌赋,干什么?没有用的。我们要学实用的科技,实用的科学,实用的技术。国家讲富国强兵,个人也要富国强兵,个人学实用的知识便于找到一个职业,来改变我们的社会地位。

以上两点是整个近现代教育的“根”,而传统教育不是这样的,整个逻辑不同。



龚鹏程: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不同

古代传统教育有官学,有私学。一开始我们谈教育就是谈孔子,孔子之前没有教育吗?孔子之前也有教育,如乡校、庠序、国学,都有一套教育体系。孔子打开了平民教育,教育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学习,成为人最基本的能力。受教育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在全世界是没有的,所以孔子的伟大不只在中国。因为那时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教育是掌握在有权有钱的人手上。之后,中国的教育其实就是以民间私学为主体,官学一直都有,但官学几乎不是主体,因为我们讲的是孔子。所以官学、私学互相配合,但以私学为主。

春秋战国以后,平民教育开始普遍,出现先秦诸子。到了汉代有国学,有官学,有博士弟子。但是民间的大师讲学,学生千里从师,带着粮食去找老师,每一个老师在地方上开讲,动辄学生几千名。如果一个老师过世,跑来吊丧的学生常常也是几千人。地方上的讲学,整个社会是非常尊重的,比如“黄巾之乱”到了山东高邑,说这个地方不能随便去干扰它,为什么?因为这地方有大学者,是郑玄的家乡,土匪都敬重地方上的宿儒。南北朝期间,完全是世家大族,延续经学礼法传家,再到后来宋元明清以后的书院讲学。中国传统教育主体是私学,官学与私学互相配合,私学可以平衡官学的缺点。所以朱熹为什么到处办书院?当时的官学一塌糊涂,跟我们现在的教育一样,就是读教材,考试,天天考试,这不是教育,老师跟学生没有感情,只是功名利禄之徒。这样的教育需要私学来平衡,而我们现在没有私学,现在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我们的私学非常微弱,没有力量,没办法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体制不同在哪?它基本上是两段式:第一、小孩在家里有家教,不管有没有家学,但家教是在家里。所以古代的小学主要是家庭里教子弟洒扫、应对、进退等生活教育、礼仪教育,蒙学开蒙学知识、天文地理、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到15岁以后,我们一般认为,这个要读九年,九年以后谓之大成,这是大学之道。

现在的小学与大学之间加上一个中学,我们的中学有什么目的,教育的宗旨是什么?中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考试引导教学。这个中学办得好不好,要看它的升学率,这个中学六年完全就是学生周而复始地做习题,背诵,然后读有限的教材,翻来覆去地读教材,做习题。中学是毫无意义的,应该废掉。我们的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职业教育,大学是为了将来谋职的,考试之前要读什么科系,与我将来的工作是结合的,所以我们的大学不再是过去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在开发我的德行,然后与别人亲和,最后治国平天下,现在不是讲这一套的。进大学的目的,就是将来谋得一个好事业,大学的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职业教育,我们原来还有职业教育的体系,可是现在我们把职业教育的体系逐渐都变成了综合大学,跟一般大学逐渐合并。大学里面所教的都是希望跟将来职业是能够挂钩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情况有所不同,在过去不完全是跟职业的完全严丝合缝。就是说铁道部底下有很多大学,工业部底下有很多大学,有色金属部底下很多大学,学生毕业出来就去开火车、去林场做事等等。现在的情况配合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还是一样,与古代教育完全是两回事。



国子监(资料图)

古代教育是一种以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并非现在职业分科开始产生的教育。

古代并不是没有专业的分科教育,别以为古人都只是吟诗作对,专业教育是简单的,这不是我们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说唐代的科举制度有明法、明算、明字、明经等。什么叫明法?一个政府需要法律人才,需要检察官,需要法官判案,要有管理监狱的,古代的刑部管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和人才。这些人才通过专业考试,选拔了所谓明法的这些人才来从事这样的工作。明算就是天文历法算术,属于独立的教育、专业教育,包括道举,就是道士或者是对于礼制特别熟悉的专门性人才,这些都有,但这不是科举的重点。科举的重点是重视以经典为核心而发展出来具有通识的人才,能够当国秉政,成为国家栋梁,而不是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

我们现在的教育又倒过来了,我们都是技术型人才。所以,过去孔子讲“君子不器”,孔子的教育方式,现在谁也不听他的,现在每个“君子”都是“器”,我们没有通识人才,每个大学都想推通识教育,这不是学古代,而是学西方,哈佛、芝加哥、耶鲁,美国这些学校好,他们的人才都是有世界眼光的,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来?我们现在通识教育的架构、方向、精神、做法等都是学美国的,通识教育在国内也讲了20年了,但有哪个学校真正在做呢?每个学校科系划分,通识教育常常在最后面,没有一个科系会把最精锐的教师投入到通识教育的课程中去。最精锐的教师都是在自己的科系教自己的学生。所以要在一个专业化分科的支离破碎的现代大学体系里面推行一种通识精神,培养“以天下为己任”,而且能够有掌握历史和未来的眼光的人才,我们培养不出来,这就是我们教育体制上的问题。



六艺之御(资料图)

另外,讲到古代的六艺与现在教育的结构。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教育,古代文武未分,老百姓没有当兵的权利,贵族才可以当兵,才能够成为勇士,跟欧洲中古时期的骑士是一样的。春秋战国以后,情况有很大的变化,老百姓参与了,但六艺的教育结构没有因此失去价值,它仍然成为后来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基本方式,六艺后来在中国的蒙学教育里大体上延续下来了,基本上是三部分内容:

第一是歌诗。中国古代有乐,孔子特别强调乐(“成于乐”),蒙学阶段都有诗,有乐,有礼乐。小学部分,小孩进去就歌诗,这个歌诗在中国的教育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书院讲学都是先让小孩子出来,叫童子歌诗。书院里面还有祭祀,有祠堂,岳麓书院当时的山长张南轩(张栻)开创书院这个学派。所以,书院本身有祭祀,有祭祀就需要演礼,还有跳舞。我前天在山东演示了古代书院的六佾舞,大家都很惊讶,没想到书院里面还有舞蹈,有音乐,有祭祀。小孩从小就歌诗,如对《千家诗》、《千字文》的歌诵。歌诗是养成人的审美和所谓性情之教,对个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陶冶,还有养成他审美的感性,这是一个成人很重要的核心部分。我们现在没有审美能力,这完全没办法,我们的教育中不重视这个,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习礼、演礼。现在大家教小孩子只是诵读,做数学,特别强调数学。但是礼乐没有演礼,礼是人合群了,在礼的研习之中,学习到的很多群体的相处之道。儒家特别强调这部分,所以进大学一年,第一年看你对经典的掌握如何。第三年看你是不是敬业乐群,是不是能够跟大家相处。乐群不是合群,合群只是我跟大家合在一起,乐群是喜欢跟大家相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群”在儒家传统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现代教育不讲群,是一个自我,是一个个“我”。什么是好学生?把别人打败了就是好学生,他不跟别人合作,也不善于相处。这些学生考第二名都哭,这个小孩子将来怎么教育?实际上,这个合群太重要了。一个人可能没什么本事,我们现在都养成了我自己很厉害。但是古代不是这样。你自己可能本事并不怎么样,但如果一个人任何时候能够找到人帮忙,别人都愿意来帮你,那你就太厉害了。我们看刘邦、刘备、宋江,本事都不如底下的人,但这些人为什么愿意替他卖命?他有特殊的合群能力,在小时候是需要培养的。

第三是体育、射箭。儒家特别强调射箭,射箭不是强调打仗,射箭除了锻炼身体以外还有教养,我不能射中不能怪别人,要怪自己,正所谓“发而不中,反求诸己”。这是最符合儒家精神的体育运动,一直延续到书院、孔庙里面,经常还有射圃,有这样的空间让大家身体上得到锻炼。各位要知道,一个小孩子只要身体不健康,这个小孩子的个性一定是不开朗的,抑郁,不可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他未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一些对自我的设想。所以传统教育是几个方面的教养。而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只是在学校里面听课,老师来讲课,学生来听,听完只求有很多的作业,回去拼命做作业,然后隔一阵考试,不断地考,反复地考。我们曾经读书时每天都考,这样的一种做法当然不行。



龚鹏程:接续传统 教育才有回春之日

中国教育传统有太多值得谈的问题,我当然没有办法谈。我前天在我的公众号(“龚鹏程大学堂”)发了一篇文章叫《你不知道的中国教育传统》,讲了几点:

第一,《礼记·学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的是,国家施政,教育是第一位的。这句话我们平时很多人在讲,但只要落实到我们的教育中来你就知道。我在政府机关做过,台湾的教育你会觉得好像比大陆好,但是台湾的教育问题也是很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过去宪法曾经保障过,说教育的经费必须不得低于15%,可是从来没达到过。我在政府机关做事时我就非常清楚,教育经费与教育部在整个政府机关的重要性,跟施政的急迫度,还有所有的政策考量里面,都是非常靠后的。经费也少了,没有权利,我们教育界的人看到教育部太恐怖了,力量太大了,但在政府里面它算什么?所以,中国古代什么叫政治?政治就是教育,跟西方的政治学是两回事,西方政治学讲的是权力的来源、平衡、实施。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政治讲的是什么?政治在位以上才有标准,政治实际的作用就是教化,所以教育是政治的核心,也是其实际内容。正因为这样,所以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第二,古代的教育效果是什么?叫化民成俗,我们通过教育让所有老百姓改善民情风俗,而不是我们现在学教育的目的培养出几个特殊的优秀人才,得什么奖。学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在于化民成俗,而是对我自己的地位有什么提升。

另外还有一点,跟我们现在教育最大不同的是“尊师”。中国讲尊师重道,《学记》里也用了很多篇幅谈尊师。说一个国君有两种臣子是不能当臣子看的。第一是祭祀时做“尸”的人,祭祀时他代表古人,代表先王做“尸”,此时他代表的是神,所以不能把他当臣子看。第二是老师,不能把他当臣子看。中国后来有一套明确的教育体系是教皇帝教皇太子的。这个制度我们现在当然没有了,我们现在不要说不把臣子当臣子,我们现在学校没有把老师当老师,我们的老师是教员。过去的老师是聘任制,在我读书时,那时系主任要去每一位老师家里送聘书的,最早是校长送,后来老师太多了,系主任要去送聘书。现在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还有就是外在尊重老师,老师自尊。自尊的体现在哪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你只是记到一些知识,然后再拿出来,这个东西不足以作为老师。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开示人生方向,显示人格价值。今天我们对于师道问题其实很少人谈,我们最多内部自己互相砥砺一下,但在我们的体制中谁把老师当回事。我小时候,有老师们到任何地方去,如果有人听说是老师,所有的地方父老马上神情就谨肃了,非常尊敬。现在社会上没有人看重老师了,我们的教育传统的失落体现在方方面面,有国家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有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有教育制度的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呼吁,能够让我们的教育跟传统的教育,跟现代教育,跟传统教育的精神上,或者是做法上,能够有更多的结合,也许将来我们的教育还有重新回春的日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那就在黑夜中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
《冷暖人生》主编季业 在2012年6月4号微博上说的,不是曼德拉。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8-17 1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咏流传》热播,支教老师梁俊和一群贵州大山孩子用歌声感动亿万观众——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2018年02月19日10:01  来源:贵州日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甫一开口,《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被梁越群的歌声拽到深不可测的山谷。2月16日,来自威宁自治县石门乡一群孩子的天籁之声,重新唤醒这首《苔》,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支教老师梁俊的回答里尽是云淡风轻。如他所言,“这首袁枚冷门的小诗,是我们生命的注解。支教老师也好,乌蒙山里的孩子也好,都是平凡人,就像是生长在角落里的苔,微不足道却悄悄地绽放着青春。它的美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媒体报道中,提到梁俊支教的经历,描述过这样的细节:石门的冬天,常停电又没有供暖设备,梁俊的妻子冻到抱着被子哭出来。

梁俊不大愿意过多谈及支教中的困难,出乎意料地请求,“我希望大家能看到的是他们可爱的、温暖的力量,而不仅是我们的辛苦和坚持。”

梁俊和支教的老师们,一人得教很多科目。教语文科目,对梁俊来讲并非易事。这个教语文的音乐老师,他平均每发一条朋友圈,就会有1.25个错别字,能把“嘉陵江”打成“嘉临江”。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支教老师,常常思考,我能给大山里的孩子带去什么呢?”梁俊数次自问。终于,拨开乌蒙山的薄雾,他找到了答案,不是把他的东西带给孩子,而是他去学习孩子们的东西。

孩子们怯弱而胆小,他们的眼神总是习惯性躲避。梁俊找到和孩子们亲近的方式——唱歌,“孩子们爱唱,他们在歌唱中可以放下紧张的情绪。”

日子一长,歌唱得多,梁俊和孩子们熟络起来。“他们带着我走村串寨,一路上以童真的方式谈论着生活,诸如小鸟、绵羊、牲畜与花朵……全部的话语都是那么稚朴与自然。”

他写下一段文字以表决心:上课时唱,下课时也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也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唱到孩子们长大,唱到他们被爱围着。

他的支教,就这么有了个诗意的开端。

选诗是件难事。每个班级都有一册《日有所诵》,封面布满灰尘。“这些孩子的识字和理解能力跟不上,只能因材施教。”看到《苔》,梁俊很兴奋。

梁俊索性拿起吉它,将古诗镶嵌于旋律之中,这对他来讲“信手拈来”。

为了让孩子们开口,梁俊每周都会准备考试,除了唱歌,还可以选择朗诵、演话剧、讲故事……目的是让他们胆子大一些,自信多一些。

初登讲台,孩子们得酝酿很久才发声。生性胆小、害怕犯错、内心紧张,阻碍了他们的表达。

在这样的考试中,梁俊第一次听到了梁越梅唱的《苔》。唱着唱着,两人相视而笑。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由衷地鼓掌。从那以后,大家心里都认为,《苔》就是梁越梅,梁越梅就是《苔》。

梁越梅一遍又一遍地唱,一遍比一遍自信。如“苔花”般渐渐绽放,在大山的角落里。

一个学期,读得兴起,唱得乐乎,孩子们慢慢适应,咏唱的声音就这么响彻山间。

春天山野绿了,他们歌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夏季闷热难当,孩子寻找“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凉风与惬意。

冬日白雪飘零,一同感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孤独和凄冷。

一年下来,每个孩子积累了一百多首诗,等于怀抱着一个巨大的写作资源库。有了它,诗歌自然流露在每天的日记里。题材稀奇、内容古怪的诗歌层出不穷。

韩普川摘花的时候留下花根。他写道:“只要留下花根,下一年它就会长出很多的老王花。”不知道他是不是读懂了《暮春》中“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深意,梁俊知道,花儿给了爱思考的韩普川智慧与想象力。

韩天波放羊的时候摔了一跤。他感叹:“真是醉卧‘沙场’!”梁俊欣喜不已,原来唱了一年多的《凉州词》就这么“复活”了。长期诗词教育的积累,让韩天波的生活有了新意,有了趣味,产生了新的价值。

因为不怕犯错,孩子们才能写出“山顶上的风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这样美好的病句,自由地挥洒出“每一根草都会重生/轻轻、又柔和”这样的诗歌。诗中的观点或许不那么正确,却是孩子宝贵的思考结果。

“一大波小诗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说起诗词和教育的话题时,梁俊就像在栽种一棵树,生长和抽芽,自由又天然,而且都在一脉上,不知不觉就能拢成一片郁郁葱葱。

“教这些有什么用?”孩子还没有长大,梁俊无从得知,这些诗歌,会对他们的未来有什么颠覆性的改变。

微小的变化悄然发生。

朱思语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没有人管,他旷课最多,撒谎最频繁。一次考试中,接到“什么东西是看不见却存在着的”的考题,朱思语五分钟写完,交上来一首诗《爱与风》:“爱,当爱之锁开了/就很难关住/那爱就像魔鬼/深深地抓住你的心/让你爱吧,爱吧/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她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

吴荣冲如今已经离开学校外出打工,仍然坚持用微信发送日记给他。“他成了一个写日记的工人。”梁俊知道,花朵总会结出果实的。

节目热播带来的褒赞和争议,也是果实的一种。

有人欣慰,“我太希望他们能被更多人看见了。让更多人看见,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很少人见到的苔藓,也努力地怒放着。”

有人担忧,“不知道上央视对这些孩子是不是好事。”

梁俊的语气是克制的,却能分明感觉到有一种很热的东西在他的胸腔里。他说得淡然又灼热:“其实,关注很快就会过去,也许开学之后人们就会淡忘这事了。孩子们继续认真地生活,别辍学就好。”

正如他的支教经历。即便他离开了,旋律仍在孩子们心中。

离开苗寨后,梁俊将孩子们写作课上完成的日记和作文编辑整理成册社出版,书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似是应和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书中收录着梁越梅诗兴所致作的一首《蒲公英》:

“飘落的蒲公英种子/每一颗都会生长/风儿呼唤它的时候/它就随风而去/种子飞散在天空/飞到每一个角落/让孤独的角落长出蒲公英/角落就不孤独了/那金闪闪的蒲公英花/在那角落里/得到了尊严。”

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观众感动。(邹晨莹)



(责编:陈晶晶(实习)、陈康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7:42 , Processed in 0.0739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