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2|回复: 3

[读书推荐] 地理学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3 11: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8-23 12:22 编辑

中国的地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
首页 > 科学传播 > 地理与资源科普园地 > 地理学家
http://www.igsnrr.ac.cn/kxcb/dlyzykpyd/dlxj/

著名地理学家http://www.docin.com/p-1995692817.html



鉴于《地理知识》(后改名中国国家地理)属科普杂志,具有发行量大、普及性强的特点,采访的文字也以生动活泼、注重趣味、不拘形式为其特色,主要谈及一些地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加上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2002年,学苑出版社将部分内容整理出版了《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的足迹 》(刘纪远主编)。该书列举了中国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如下章节: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
我国地理学界的表率——竺可桢教授
刍议竺可桢成功之路——以他的代表作为例
征途处处乐无垠——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奠基者——黄秉维院士的道路与奉献
第三次冲锋——访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
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
情满山海——中科院院士地理学泰斗任美锷的故事
三个第一流——访区域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
献身地理科学坚持理论研究——访经济地理学家曹廷藩教授
无止境的实践与探索——记中国国情研究专家周立三院士
业精于勤锲而不舍——访地图制图学家曾世英教授
开创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新篇章——访地理学史专家王成组教授
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开拓者——访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
从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飞跃——访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
足迹——访北京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
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带头人——访古地理学家周廷儒院士
在地理学上默默耕耘——记自然地理学家罗开富教授
一位地理学家的求索——访遥感地理学家陈述彭院士
为了中国地理学的腾飞——访经济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访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院士
为发展我国政治地理学作贡献——访政治地理学家鲍觉民教授
经艰险跋涉考察边疆地理——访边疆地理学家严德一教授
溯源而进——访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专家沈玉昌教授
良师益友——记地貌学家王乃梁教授
编辑甘苦一夕谈——访著名地理编辑学家高泳源教授
从学者到所长——访气候学家左大康教授
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行者——记环境学家刘培桐教授
沼泽学领域里探索——访沼泽学家黄锡畴教授
愿作沙漠科学事业的铺路石——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献身环境科学的战士——访环境学家章申院士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1-3 20:59 编辑

光阴的故事|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


台湾历史的地理学家——施添福
第五章 感觉人本的感觉 part1
(2008-04-03


从田野寻找台湾历史的地理学家——施添福教授专访

http://www.vccoo.com/v/5ff8ad

来自ir.lib.ntnu.edu.tw

作者:历史研习社
链接:http://www.vccoo.com/v/5ff8ad
来源:微口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施添福,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地理学硕士 (1973),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地理研究所博士课程,2009 年甫从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退休,现任台湾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专长学术领域为地理思想、地理教育,在台湾历史地理的研究领域,提出「原乡论」、「国家剥削论」和「地域社会论」,以解释清代至日治时代台湾的土地拓垦与社会发展现象,并有专书《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等。

★《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
一、引言:出身贫寒的学者
访谈还未正式开始,施添福老师便因我们提问稿中「求学经历」一段,缅怀起自己家族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苦难与艰辛。
施老师追忆道:「我的曾祖父辈皆以壮年早逝,祖父在鹿港打零工时染上痢疾,不久也离开人世,留下寡母妻小一大家子。迫于家计,我父亲被送去当长工,两个姑姑给人当童养媳,祖母则到鹿港辜家当保母,整个家庭在短时间内便分崩离析」。
施添福老师表示,自己出身贫寒,父母不识字,能有幸进入学术界,自觉万分感恩,亦因此背景,更能体会弱势者面临的困境。老师为不忘自己之出身,迄今仍坚持骑 50cc 的轻型机车通勤不倦。
二、成长暨求学经历
昭和 14 年 (1939),施添福老师生于彰化员林郡埔盐庄大字廍子,三岁时举家迁移至鹿港街大字草港(今彰滨工业区海埔地),不久,一场无情的台风,大水将其父辛苦开垦的海埔地全部吞没。无立锥之地的窘境里,施老师一家人遂迁往台东知本大南溪北岸开垦(即当时台东的日本移民村旭村)。故自有记忆以来,施老师便和台东的原住民小朋友一起游戏、读书、摘香蕉、在海中游泳等等。施老师认为,台东的成长经验,不但引导着他日后的学问性格、治学取向,更帮助自己与各个族群的朋友称兄道弟、搏感情,和乐融融的相处。

★施添福
施老师追忆道,当年读的是光复后第一届的小学,斯时百废待兴,更兼待在乡下早就玩野了,根本无心于书本。初中读高雄市立二中(前金国中),对功课亦不用心,堪述者只有运动而已,当时曾参加排球队、三铁等各项校际运动竞赛。施老师认为,校际的各类比赛,其实可以视作各校各地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土地,更增加对学校与乡土的认同。
由于英文底子差,初中毕业前一度萌生放弃升学之念,经是时师长建议,才决定报名不须考英文的台东师范。师范毕业后,任教于高雄仁武国小八卦寮分校一年级。原本施老师的小学教员生活颇为惬意,但因施老师不擅长注音符号的拼音与发音,自忖长此以往只会误人子弟,在自知不能胜任小学教学的情况下,决定投考大学。
结果以第五志愿考取台湾师大史地系的施添福老师表示,自己较喜欢历史,这也是选择台湾师大史地系的缘故,后因刘衍淮 (1908-1982) 代主任在入学面谈时的鼓励与建议,方决定「舍史学而就地学」。当时台湾师大的保送与侨生名额共占一半以上,并不好考。施老师说:像中央大学的荣誉教授赖泽涵、师范大学文学院前院长王仲孚教授,以及文化大学史学系主任王纲领教授,都是台湾师大最后一届「史地系」的老同学,毕业证书拿的是史地系,但也是施行分系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后,分发至高雄女中当地理教员,基于对地理教育的理念,曾每周带一班学生到高雄燕巢月世界去做田野教学。由是而知,施老师作学问、教学生、亲近斯土斯民的田调习惯与热爱,其来有自。退伍后,施老师回到母校台湾师大任助教。当时系上对助教职务有不成文的规定:助教一职乃是出国留学前的过渡期,不能直接在本系晋升任教。施老师自嘲说道:「我只有摸摸鼻子,硬著头皮去补习英文啦」。
施添福老师回顾求学历程,谦虚而乐天的感叹,这一路上的重要转折多赖乎善缘与贵人之助。然后,施老师突然神秘地对我们说:「人往往在一瞬间,便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三、学思历程:从「原乡论」、「国家剥削论」到「地域社会论」
施添福老师在民国 76 年 (1987) 之前,在许多地理学界同侪的眼中,是典型的地理学者,但之后随着《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一书的发表[1],研究取径转与历史学门结缘。此中缘由,肇因于田野调查和对历史、地理现象的反思。

★臺灣圖: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
施老师一向注重田野调查。大学时代,每逢寒暑假几乎都在台湾到处游走,他认为这与自己小时候接触大自然的经验有关,因此喜欢野外,喜欢田野。施老师骄傲的说:「我可以很快速的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快速地被当地人认同,这或许是他人所不及的地方,所以语言隔阂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每次我出田野也很少会空手而回」。
但施老师认真的补述:「田调,并不是访问越长就越多收获,而是你必须先对某些议题关注,心中先有一些知识与概念,才会对你关注的东西有敏锐度,如此下田野访查,才能有所体认和发现」。
(一)原乡论:对「先来后到说」的反思
施老师表示,「原乡生活方式」的发现,其实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大概在民国 69 到 73 年间,施添福老师在台湾师大讲授「都市地理」一门课程,上学期结束到过年前都安排到彰化平原进行田野实习,因为彰化平原地势平坦,对平原上乡街市镇间不同层级的距离、规模等排比均可一目了然,作为理解中地理论极为适宜。四、五年下来,虽然施老师感到调查已颇深入,能对可见的地理景观详细描述。但进一步作因果分析时,便感到只有框架而缺乏内在连结的局限,往往在诠释市镇与人文景物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感到力有未逮,甚至自认说服力薄弱。为此,施老师蒐集、阅读了《台湾文献丛刊》三百多种史料,从历史学中寻求解决之道,没想到都市研究未能完成,却发表了《清代在台汉人的祖籍分布和原乡生活方式》,针对传统台湾汉人各族群分布现象的「先来后到说」 提出反思,于焉一脚踏进台湾史研究的领域。
先前以「先来后到说」诠释台湾汉人各族群的分布现象,之所以被广泛接受自有其因由。但施老师表示:自历史发展先后而论,泉州人、漳州人的确较早大量移居台湾,之后才是客家(或称「粤籍」)移民。然而,若将台湾视为一个面,进而分析台湾各地区的汉人移民现象时,便会发现有些区域是漳、泉移民先占,却也不少区域为客籍所先开垦。施添福老师追问此历史地理环境现象,说道:「如果闽南人先来,为什么要占垦最差的土地?像是鹿港、王功沿海地带,农地只能种番薯,收成很差;冬天东北季风扬起沙尘打到身上都会痛,无论现在抑或从前,地理环境都较恶劣。最早来台的移民,既然有那么多的土地能选择, 但这些人在原乡就知道要有水灌溉的重要,为何却选择最没有农业价值的区域呢?」施老师认为,如从农业价值的角度评析,当较好的、有水灌溉的田地被开发完毕后,才会去拓垦无水灌溉的、靠海的海埔地,因此靠海区域应是最晚开发的区块。但显然地,农业价值并不是当地汉人移民所重视的,于是施老师依原乡论的角度,以「维生方式不同」解释来台移民汉人的空间分布。
施添福老师的论著不但有效反驳了「先来后到之说」,更别开生面地诠释了漳、泉、客等台湾汉移民拓垦土地时的选择与考量,以及台湾闽粤(粤)族群的分布现象。
(二)「国家剥削论」
清初台湾固然地广人稀,但平原上的土地,多为平埔族所拥有。在解释汉人移民如何选择土地维生之后(原乡论),这些移民取得维生所需土地的过程便是另一项有待诠释的课题,这也是台湾开发史的重要研究课题。
民国 77 年 (1988) 施添福老师在竹堑地区(桃、竹、苗)做田野考察,研究清代聚落的发展。从「土牛沟」遗址(即今桃园八德一带)的发现中,触动了施老师思考「空间界限(地理疆界)的人文或社会意义」,并追问「清代来台的汉人如何取得安身立命的土地」此一核心的问题。受益于地理学中,空间传统对空间意义的多重诠释之启发,施老师从探讨空间界限之人文社会意义此一角度切入,认为清代的「土牛沟」、「汉番界限」画分了汉界、番界,汉移民也借此取得安身立命所需的土地,但随着这条空间界线的划分,汉人社会与番人社会的互动更联结出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虽然清代政府对平埔族人有所保障,让他们保留土地耕作与收租,但朝廷却同时对之征收较重的税赋与要求较多的力役,这其实是对平埔族人进行制度性的剥削。
施老师不仅关注汉人移民拓垦问题(原乡论),更透过「国家剥削论」的概念,解释平埔族与汉人接触后,被国家双重剥削的现象。透过竹堑地区、岸里地域、兰阳平原、后垅地区等地的实证研究,施老师除了重建当时汉人移民取得土地和建立社会的过程(汉社会),也发现在清代国家对「熟番」社会,进行「重税」、「重役」的双重剥削下,土地流失与族人离散的过程(番社会)。施添福老师双管齐下的描述了清代台湾汉人社会与番人社会的形成,具体为学界呈现清代台湾拓垦的全貌。此一深刻探究族群互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学界或称之为「国家剥削论」。
据此研究成果,施老师更进一步推论:各研究区自然环境、历史过程和人文景观上之差异,恰可反映台湾内部的杂异性(即施老师强调的:「台湾虽是一个岛,却具有多岛的性格」);同时,更加肯定以区域性探讨为研究趋向的区域地理研究传统,是值得引进台湾历史地理研究的方法取径。
(三)「地域社会论」
继之,施老师更进一步思索汉人移民如何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这课题,但苦于缺乏合适的分析方法与理论框架。后来受到森正夫教授对于明清江南研究的启发,认为「地域社 会」[4] 的诠释或许可以体现区域的独特性,并可用来作为探讨地方感地方认同的理论基础,以回答「清代来台的汉人如何在一定的地域上建立和维持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此一核心问题。
施老师的「地域社会」研究,主要由「国家」与「环境」两个形塑地域社会的内在机制出发,透过地缘的「维生」、「信仰」两个领域,以及血缘的「姻亲」、「宗族」两个领域的交互分析,来诠释清代内山的开发(台湾汉人的拓垦过程、汉人与平埔族、原住民间的关系)、日治时期地域社会的结构与空间机制,以及日治时期后山的拓垦过程。
「原乡论」、「国家剥削论」、「地域社会论」三个概念的提出,分别代表着施添福老师随着研究进展,对历史现象观察的切入角度与深度的发展。这三个概念分别欲解释汉移民选择土地、取得土地以及在土地上建立社会群体的过程。施老师强调,其实自己并没有提出「原乡论」、「国家剥削论」的说法,这些都是学界同仁概括研究旨趣而提出的概念。至于「地域社会」,则得自日本明清史的研究范式,施老师认为在地域社会的框架下,既能有机的综合前述两个概念,复可对台湾各个区域的拓垦、建立社会的过程,提出一个较好的诠释方式。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施添福老师已于去年 (2009) 底退休,转任兼任研究员,但仍持续自己一大堆未完的研究工作。
施老师总结自己以往的研究旨趣:「原乡论」主要是处理汉人如何选择自己居住的区域;「国家剥削论」则在解释来台汉人如何取得土地的问题;而「地域社会论」所关心的课题,则是有了土地后,汉人如何组成并建立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施老师指出,未来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清代台湾的基层社会研究
2007 年 12 月,施添福老师发表〈国家、里堡与地域社会:以清代台湾北部的官治与乡治为中心〉谈清代在台湾如何控制汉人社会的议题后[5],体会到:若仅研究台湾地区的地方基层制度,而对中国大陆方面相关制度的源流不明,将无法分辨台湾与中国之间在制度上的共通性与特殊性。因此,施老师将研究的范围扩张到中国史领域,希望能了解「清代国家如何控制基层社会,及其与历代之别」,和「台湾作为清王朝的辖区,其边疆属性和中国之异」两个议题;换言之,将研究清朝与历代间,及清代的台湾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共通性。施老师现已发表中国上古至五代的乡里制度研究论文一篇 [6],未来将继续补全自宋至近代的探讨。
(二)客家与福佬之地域社会研究
目前施老师仍在进行客委会、交通大学的三年期整合型研究计画[7],今年已届最后一年。在此一计画中,施老师想从族称演变的角度,探讨清代客家族群的多元复杂性,以及移民台湾后,来自各地的客家,建立地域社会的机制与过程,以之作为进一步建构台湾客家族群发展史的基础。
此外,延续客家族群之研究,施老师将以鹿港等地区的福佬聚落为对象,重建福佬人移民台湾的历史社会文化面貌,用以比较福佬与客家地域社会形成中的关联与异同。
(三)日治时期的台湾东部拓垦之研究
日治时代殖民政府曾对台湾东部实施计画性移民。施老师的另一个已进行多年的研究课题(不妨暂称「第二台湾论」)是:探究在不同国家体制下,从西部向东台湾拓垦的「二次移民」,如何受到国家统治的影响而建立起一个地域社会之过程,而国家又如何控制这个多元族群的基层社会。
但施老师谦称:「我想相关的研究议题、待解释的内涵,我的一生大概就只能作到日治时期的日本对台湾东部经略的部分了,台湾的山地(第三台湾)似乎力所未逮[8]」。这些研究计画已在进行,并曾陆续发表论文数篇。「然而,更为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微观的实证研究,仍有待继续努力,在我有生之年,也必须完成,我认为这是报答我的父母作为边区垦荒者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我报答台东赐给我快乐童年的唯一方式。」
五、对明清研究的建议:回归历史研究的核心议题
对于现阶段明清研究之发展,施添福老师慨然道:「如果大家舍弃核心领域的耕耘,而不断扩大边陲、边缘课题的研究,将使历史研究更形杂异化。最后将造成研究者之间难以交流,也无法对话。我并不反对经营历史的边缘学科,历史学应向外扩张,但是我反对的是『舍根本而就边缘』。因为失去了根本,这些边缘领域终将无所归依。」
施老师续道:「历史还是有它根本的核心领域。也就是说历史作为一个学科,还是有它应该耕耘的中心。这些核心领域难道真的过时了吗?还是现今无法提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视野?提出不同的观点,展现不同的视野,就会出现不同的史料。 史料可以永续经营,旧史料也可以具有新意。是因为研究者的视野与观点不断的创新!已被发掘的史料,都会因视野的转变而体现崭新的价值。所以,历史中重要的领域如行政沿革、经济制度、社会组织、典章制度等,是不会过时的,过时的只是我们的视野!史料仍是静静的躺在那里,变动的是心,是学人的观点与视野」。
施老师强调,明清学人间的沟通与交流很有必要,但是必须要有个中心作依据,大家应该对明清核心的部分拨出时间关注,如果大家只追求自己的领域,放弃对中心课题的研究,造成研究的零碎化,最终将不知历史研究的主旨为何,也失去交流的凭据。如同大家都知道年鉴学派长时段的理论,但都忽略在广阔的历史海洋中稳定的底层,而追逐海洋表层的波涛浪花。施老师又说:「事实上不只历史学,现在地理学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都忘记了作为一个学科最终所应追求的核心,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不只学人间的沟通会产生障碍,学科的发展亦将面临困境,这点应是学人们所应深思之处,有赖大家的自觉与反省。」
整理报导: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助理吴佩瑾、倪孟安、刘威志、
来源:《明清研究通讯》
注:原文注释略去,原标题为“施添福教授专访”,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7: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地理图集
  • 作者: 潘桂成
  • 出版社: 地人社
  • 出版时间: 1974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150.00




以文字地理學談上古中國主食作物来自ir.lib.ntnu.edu.tw

作者

摘要
[[issue]]25

出版源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13393933.pdf

題名:
"環境"在人本主義地理學的意義
書刊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作者:
潘桂成
作者(外文):
Poon, Kwai-shing
出版日期:
1998
卷期:
28
頁次:
頁37-5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8-20 08: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8-20 08:53 编辑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

(排序不分先后哦)
~~~~~~~~~~~~~~张相文  (1866~1933)
张相文,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自1900年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中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1901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地理教本《初等地理教科书》、《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次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刊物《地学杂志》。还著有《泗阳县志》、《佛学地理学》、《南园丛稿》和《地质学教科书》等。~~~~~~~~~~~~~~竺可桢(1890~1974)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胡焕庸 (1901~1998)
胡焕庸,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早在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中国人口之分布》与《中国的农业区域》。前者是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后者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域研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 以瑷珲―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吴传钧 ( 1918~2009)
吴传钧,江苏苏州人,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地理学与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经济地理学是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过程、机理和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这些学术见解推进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吴传钧主持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编制和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编制的《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是世界上第一本全国规模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集。吴传钧在该图集中创造性地设计了用底色、线条、符号、注记来表现3个层次66个类型的方法,图面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和分布规律,超过了美、英、日、苏等国土地利用分类和制图水平,在设计水平、分类系统、图幅载量等各个方面均位居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中国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国力综合研究的科学依据。同时,在吴传钧领导下制定的《1∶100万土地利用制图规范》成为编制土地利用图以及开展全国性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南。~~~~~~~~~~~~~~施雅风(1919~2011)
施雅风,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一生致力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与泥石流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施雅风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组织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陈述彭 (1920~2008)

陈述彭,江西萍乡人,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url=]中国科学院[/url]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有《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并主持和编制,为中国大型地图集的研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中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
周廷儒(1909~1989)
周廷儒,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url=]北京师范大学[/url]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url=]中国地理学会[/url]副理事长、《[url=]地理学报[/url]》副主编等职。30年代初,曾到大理及[url=]鸡足山[/url]进行野外工作。还参加[url=]嘉陵江[/url]考察队;参加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参加华南地貌考察。他与[url=]施雅风[/url][url=]陈述彭[/url]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的思想。在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组组长,与人合作编写了《[url=]新疆地貌[/url]》一书。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周立三(1910~1998)
周立三,浙江杭州人,[url=]经济地理学[/url]。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3年毕业于[url=]中山大学[/url]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49年后主要从事农业地理方面研究。50年代率领新疆综合考察队对全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生产布局,进行了长达5年的深入考察,提供了系列专著和建议,卓有建树。周立三作为中国[url=]农业区划[/url]理论与实践的开拓人之一,对推动全国各省、市、县大规模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研究,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侯仁之  (1911~2013)
侯仁之,中国[url=]历史地理学[/url]家,[url=]中国科学院院士[/url]1952年任教于北大地质地理系,曾兼任地质地理系系主任和北大副教务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曾任[url=]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url]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1999年获[url=]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url]。同年为表彰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第6位著名科学家。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url=]沿革地理[/url]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url=]历史地理学[/url]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 主编有《[url=]北京历史地图集[/url]》,出版有《[url=]侯仁之文集[/url]》。~~~~~~~~~~~~~~~~李春芬  (1912~1996)
李春芬,江苏兴化白驹镇人,我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研究涉及自然地理、自然区划、理论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区域地理等学科领域,其中以世界区域地理的成果最为卓著。~~~~~~~~~~~~~~~~黄秉维(1913~2000)

黄秉维,广东惠阳人。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带头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黄秉维长期从事地貌和自然区划的研究,开拓了热量和水分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3个方向;先后组织了水土保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热量与水分平衡的大规模研究,倡议开展陆地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方向。

~~~~~~~~~~~~~~~~任美锷(1913~2008)
任美锷,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url=]南京大学[/url]教授,[url=]中国地理学会[/url][url=]中国海洋学会[/url]名誉理事长。1934年毕业于[url=]国立中央大学[/url]地理系,1956年加入[url=]九三学社[/url],1980年当选[url=]中国科学院院士[/url]任美锷长期从事[url=]自然地理学[/url]与海岸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著作已被译成英、西班牙和日文出版发行,海岸科学方面,主持了江苏省海岸带调查。总结陆相油田的储油规律,应用浊流沉积理论提出“沉积圈闭”的观点,为油田开发带来新的希望。

素描图片供稿人:陈健飞教授

陈健飞,理学博士,教授,自然地理学博导,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热带地理》、《生态环境学报》编委。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委会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研究和教学,完成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并获科技部2015年优秀科普著作奖。
谭其骧(1911~1992)
谭其骧,浙江嘉善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2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对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有独特见解。谭其骧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建树颇多。主要著作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
席承藩 (1915~2002)
席承藩 ,1915年生于山西文水。193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学院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兼土壤地理与分类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土壤学会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国土壤基层分类与土壤详测制图的先驱者之一。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研究。在土壤分类、土壤调查制图、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综合治理及土壤详测制图等领域,均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土壤分类、详测制图研究中,首次制订了土壤基层分类与命名原则,还拟订了全国各级分类系统。首次完成了1:100万中国土壤图,并主编汇总了《中国土壤》专著。

~~~~~~~~~~~~~~~~
章    申 (1933~2002)
章申,江苏常熟人,化学地理学家,景观地球化学研究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60年代首次揭示珠穆朗玛峰地区冰、雪、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含量、分布和分馏规律。在国内率先开展环境中元素分布与克山病等地方病的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研究,他与同事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质、量、比营养概念及我国生物地球化学省的划分方案。70年代系统揭示了蓟运河、湘江等河湖重金属污染规律,取得防治成效。1993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环境保护实践基础上提出环境问题形成的源、流、场、效应链式机制和防治对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李小文(1947~2015)
李小文,四川自贡人,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12月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李小文创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并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遥感中尺度效应研究方面,建立了适用于非同温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
林  超 (1909~1991)
林超,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毕业于中山大学,加拿大景观生态和管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开拓者。

~~~~~~~~~~~~~~~~
李旭旦 (1911~1985)
李旭旦,江苏江阴人,区域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为复兴我国人文地理学作出重要贡献。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3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用综合方法划分地理区域的观点,晚年大力提倡复兴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撰有论文《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
牛文元 (1937~2016)
牛文元,河南焦作人,理论地理学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洛克菲勒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代表作品有《自然资源开发原理》、《持续发展导论》等。

~~~~~~~~~~~~~~~~
史念海 (1912~2001)
史念海,山西平陆人,历史地理学家。1948年后,历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陕西省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主任委员。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二、三集),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国家历史地理  史念海全集》1~7卷。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7 11:15 , Processed in 0.0782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