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5|回复: 5

做最好的自己 ——许锡良江苏南通市二甲中学讲座实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cersp.com/index/1032483.jspx?articleId=7904413
做最好的自己      ——许锡良江苏南通市二甲中学讲座实录
     (时间:2009年11月28日上午:9:00_11:30)

凌宗伟:


早上好啊!又得牺牲大家的时间了。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著名的教育学者,广东教育学院许锡良教授,许教授,对教育是站在一个社会学、政治学的高度来研究的,他的许多文章在学界、在教育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凤凰网以及教育部的教育网站影响比在“1+1”上的还要大。我昨天还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许教授跟我们陈正浪主任是老乡,而且也是我们陈主任的学长,下面,我们就欢迎许教授给我们作讲座!(热烈的掌声)



·                                 
许锡良:

   
尊敬的凌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非常高兴也非常的荣幸,今天能够到南通二甲中学跟大家学习交流和探讨有关教育问题。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我的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题目,是我今天在路上跟凌校长商量定下的,谈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什么定这么一个“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标?我发现老师,他的成功、他的快乐会有独到的地方,那就是在平淡无奇中体验幸福。教育是不创造神话的园地。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选择了没有悬念的人生”,做教师这个职业,是不可能跟姚明去比职业,也不可能跟歌星、影星、政界的显赫人物去比,再有名也不能比,而且我们老师的成长和那些体育界、影视界、文学界也不能够比,包括那个韩寒,他年纪轻轻,就一夜闻名,一本书出来就天下闻名,那对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来说,跟这些人来说都无法比拟。

  所以做了教师,进了教师岗位,我们一定要放正自己的心态,就是说我们不能跟政界的人比权利,也不能跟商界的人比金钱,但我们仍然要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当然教师的合法权益是要维护的,教师要有自己的工资,合法的、正当的收入维护和保证。但是仅仅的在这些方面去计较的话,我们会很失落,还是找不到感觉,找不到感觉的原因就是你的方向不对,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先心态要放正。
  老师有老师的乐趣,老师的乐趣在哪里呢?我个人理解,第一就是我们做老师的人,我们的乐趣应该来自于与学生的一起成长,在关爱学生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第二来说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寻找知识,学会思考的乐趣。做老师的人两个本领是不能少的:就是跟学生一起成长,与知识为伍,与思想为伍,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追求的人。那么我们做教师如果能够摆正这个方向,我觉得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如果我们在这个方面没有摆正心态恐怕是很难走出来的。
  我本人的经历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而且我的第一学历不高,陈主任是我的师弟,我原来的第一学历是抚州师专,但我可能还比不上他,因为我当时只读了两年,我想读三年都没有机会,他还读了三年,他是三年制的,我是两年制的。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感慨,我个人的成长得力于不断地学习,而且要以学习为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够放弃这样一个生存的立足点,这就是我们教师取得教师尊严、得到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而且,我还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乐趣。也就是说是我们的本身,我们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小老师当老师当得很被动?这个职业生涯不够成功,问题在那里?问题就在于我们放弃了学习的这个根本,放弃了教育的根。一个教师较高的操守是自觉的、充满乐趣的、乐此不疲的。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他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现在在广东教育学院这样一所成人高校任教,我的朋友曾问我,许锡良你怎么那么有拼劲去看书、写作。如果为了一个职称,拼个学历,也用不着那么拼命。其实我的学习一不为职称,二不为学历。所以,我就发现我的一些同行,虽然我们在同一个行业,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体验的乐趣也是不同的。不一样的在哪里呢?我们的绝大多数人还仍然将学习当成一种身外之物,当成一个谋利的工具。当成一种工具呢,他就觉得无所谓了,你没有达到工具之外的目的就会觉得受了委屈: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好东西,但是没有人欣赏,也没有换成钞票,也没有换成相应的荣誉……,因此就会感到心态不平衡,但是我现在心里感觉到无所谓,我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些。
 那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我很勤奋,自开博以来就我的写作速度来说——在我们教育界的同行里面来说确实很难再找到几个像我这样的人。写的很多,读的也很多。多的时候一天三四篇,三四篇数量不成问题,但是你写出的东西要有人愿意读,这是要有一定实力的。那我的感受呢?就来源于我的“非目的化的”__这种乐在其中的心态。发现随着你思考的深入,随着你阅读面的扩大,也随着你不断的写,你会发现你进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说就是:你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也仍然可以做到巍然不动,也可以做到心地坦然,也可以仍然情绪不波动地去做一些东西。但我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个老师都要做到这样,我觉得这是一条出路。那么作为老师,学习的意义是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学习是那么的痛苦呢?所以我就想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学习的问题:为什么老师和学生很少能体会到乐趣,学习的动力也不足?
 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等等,放眼到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去比较,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我就有一个发现:他们的教育里面很少对学生提出要“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的要求。他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兴趣、爱好还有天赋。有天赋再找到爱好,然后他们就在这个方面感觉不到有什么痛苦的事情。因此我后来想,我们在对学习的理解方面出了些问题。


 对这个学习的理解呢,我后来找到根源了,找到哪里去了呢?我找到了孔子遗留下来的学习观念。孔子是非常注重学习的。因为我们的《论语》里面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强调我们第一注重的是学习。而西方的学者苏格拉底,他一开始就没有像孔子那样口口声声说要学习,但奇怪的是这个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西方,他们的教育和学习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处于那种一代胜过一代的状态。但是我们就不同,我们就是从孔子那一代,孔子最伟大,孔子之后就是孟子——是就“亚圣”了,到朱熹,再到王阳明,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再后来就基本上是无踪无影了。那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孔子最好,最厉害,接下来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一点是鲁迅最早发现的,他借九斤老太的嘴说: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个客观现象,它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理解有问题的。孔子为中国的教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是他本人的做法是不利于学习的。比如说:他没有不断追问的精神,一般来说回答一个问题,两三次就结束了,并且孔子喜欢以标准答案来衡量一个学生。凡是不符合标准答案的他就不高兴,什么“小人哉”、“小人也”、“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等等。这些在某些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抑制了发散性思维。同时更要命的是使我们中国从此以后在学习上没有了批判和质疑的能力。
我这次带了100多个校长到上海的各个学校去取经,听报告。我在我们的中小校长提的问题里面有一个发现:就是感觉他们普遍比较缺乏质疑的精神。所谓的“问题”都是请教式的、解答式的,外加崇拜式的,而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没有从中发现问题,缺乏批判精神。
  这是我感觉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来自于我们长期把“学习”误解在背诵和记忆上。我们中国有近14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它考学生的标准、教材就是“四书五经”,考的主要能力就是记忆能力,考的“功夫”主要就是背诵的功夫。“滚瓜烂熟”还不够,还要能“倒背如流”。科举考试跟我们今天的高考其实是非常相像的。我们的学生,全国的学校到高三都是一样上课的,再好的学校基本上也是一样。在做什么呢?基本上就是在做练习,陷入在“题海”里面——有时候甚至高一开始就陷在里面。在“题海”中的反复练习,其实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迎接高考。为什么反复练习、反复背诵就有利于高考?很简单:因为我们的高考衡量人的素质是考验我们的记忆力。你的记忆力好、背诵功夫好一般来说很少不考高分的。中国一千几百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于考生的第一要求也是记忆与背诵的要求。所以我们过去衡量神童与天才的标准,我们喜欢用什么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当然有时也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但是“举一反三”和“闻一知十”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我们都没有什么影响。最主要能在高考上显示出来的是“一目十行”、“倒背如流”、“滚瓜烂熟”……这样的一种标准。
  那么当一种“学习”化为纯粹以背诵和记忆的考查为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很痛苦的。一个人他要想大量的记住和背住那些很难懂的东西,甚至是根本不懂的东西,把它作为一个符号记下来——又不允许过多的理解,也不允许有想象和自己的批判意见——那么这样长期以来给我们中国带来“学习”的误解和扭曲就表现在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于老师来说也是这样),那么就是以记住了没有,背住了没有作为衡量的标准了。
  而且我在很多中小学,发现我们也有很多老师看书,你问他看什么了,他说年纪大了记不住。我就告诉他说看书是不要记的。一些老师听课被要求多做笔记,我就告诉他说,我听课不怎么做笔记,越往后面越不做。开始是做点笔记的,但是到一定时间是不做的。不做笔记,我要做一件事情:当天一定要写听后感。我在上海这几天每听一堂课,我当天一定要写下一些东西来。要写听后感,读后感。读后感、听后感和我们记的笔记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读后感比记笔记要更进一步,你把人家的记下来,理解不理解?有没有吃透?这个我们无从考核,但你如果要把它写成读后感、听后感的话,这就不一样了。你写读后感、听后感,你要写出自己的理解来,这个要求就更进一步了。这之间的差别在于:记笔记只是让你用来记忆,写读后感、听后感就使你用了理解能力甚至联想力和创造力,它的内涵、要求就不一样了。而且学习越到后面越是这样。“学习”,它是“做减法”,我们说,书也是越读越薄的。
  中国古代喜欢用一些大词来形容学问高,比如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后来想这其实就是中国自然经济下的农民理解“学习”的概念。 “才高八斗”,“斗”是什么?“斗”是用来装粮食的;“学富五车”,那个马车也是用来拉粮食的。所以他们对“学习”的理解都是看一些有形的东西,而有形的东西只能记忆下、背诵下。我们老家那边的老人家还说:读书,读完书还要“交”书,这个“交”不是“教育”的“教”,而是“交给”的“交”。这是什么呢,就是过去私塾啊,你背了记了,效果怎么样?记得准确不准确?这个时候要到老师的面前去背诵,这种行为叫“交书”。把书又“交”回给老师,在老师面前展示。展示的结果就是要把它准确地完整地记出来。要背得流畅,还要能倒背如流。这种情况下我们讲这是一个好学生,学业成绩就是好的。凡是背不出来的,就是差生。





现在回忆起自己的学习经验,不幸的是我就是一个记忆很糟糕的人,在小学的时候连续留级两次,几乎每天都要留下来。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我们老师非常敬业,非常勤奋,凡背不出来的中午都要留下来,每次留下来的人中都有我,几句话,我就背不出来,那几句话就是背不出来,但后来我想呢,我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差生,只是因为那个衡量标准,它用在我身上是不适合的。
  我后来回想起来,我从小就是个记忆力差,但是想象力丰富,情感很丰富的人,讲的高一点就是有点悟性,有点灵性的人。不幸的是那时的考试,全部是要背诵默写,这样,对我就很不公平,不公平的结果就是什么呢?长时间我的语文和数学加起来也不够60分,后来我才想到其实这样的学生将来才是比较有创造力的。大家别看我现在东西写的多,其实东西写的多是要有悟性的。因为没有人给你出题目,要你自己去找。这里就在于对于一个人的天性,一个天赋,一个悟性。对于一个人的悟性来说,它表现在更多的创意,能够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我后来讲,我们要正本清源,学习的概念要重新理解。我在“1+1”上写了个《读五车书,脑筋不如猪》的帖子。这也是有可能的,一个人读书怎么会把脑筋读成猪呢?关键是怎样读的问题。读书,不是光记忆、背诵就有用的。现在一些中小学教师一写文章,就去找资料。去哪里找资料?有时会对说:老师,你给我介绍几本。当然有时介绍几本是有必要的,但是读书主要的是自己找资料,没有人能代替你开书目。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写文章要找资料,找资料也是自己的事情。
  这个里面用什么来引导呢?用你的问题来引导。有问题就会有迷惑,有迷惑就想解答。解答时,你的眼睛就有“搜索功能”,他就善于找到答案。因此美国心理学流行的建构主义,我觉得很有道理。建构主义很早就有了,为什么中国到现在才流行呢?所谓建构主义就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根据我们的认识来建立的。我们看到的不是本源的世界,都是“现象”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是靠我们的心灵去悟的,去建构的。知识也不是一个塔,也是根据我们的心灵规则来建立的,靠我们的问题引导来重新理解。所以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每一个人理解事物都是不一样的。
  这一段时间我们二甲中学,有记者说要来采访,凌校长说一定要到我们学校来看一看,那么,为什一定要到现场?因为要“生命在场”。为什么要“生命在场”?因为“生命在场”,每个人的感受的细节是不一样的,他有这个活生生的东西,这东西有时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出来的,我们看过的很多东西都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绝大多数的都是不能够讲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学习的丰富内涵就一定要靠“生命在场”。学习一定是个性化的东西,一定是个性化的!
  那么我现在回到我前面讲过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一定要强调刻苦、勤奋?除了我讲到的记忆背诵的东西比较多以外,就是我们的学习很少有个性的东西在里面。这一点呢,倒是孔子做的很好。孔子教学的时候都是和学生在一起的,一定要在一起的,并且他一定有一个场景。所以张文质先生和我们二甲中学在凌校长的带领下进入这个生命化的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他让我们的学习重新定位,他让我们的学习体验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学习一定要具有个性化。这个性化不仅仅是我们的文科是这样的,理科,甚至有些工科都是这样的。
 我记得杨振宁先生曾经有一次演讲的时候,他列举美国教过他的一系列名师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些物理学教授和工程学的教授“研究”都是很有个性的,学习也是很有个性的。有些人就说物理和工程学科研究的不都是比较普遍的东西吗?我们讲了,他揭示的是普遍规律,但是他们的研究却很有个性呢。他说事实上理科研究也是很有个性的。就算是物理学界,个性不同的科学家,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所发现宇宙中的规律也是不一样的。他的研究和学习方式会带上他个人的生命特征。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想呢,让学习变的有趣,就是要投入自己的生命个性的。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来阅读,没有人能代替你的观测,没有人能代替你自身的那一分感悟。
  我记得前几年台湾的李敖在凤凰卫视上开始做讲座。当时凤凰卫视有个广告语是这么说:让李敖去读书,让我们来读李敖。这话当然是一个很著名的广告语,这个广告语里说明李敖读书很通透、读书很多,然后呢我们就通过他来读书。李敖读完书,我们再读他就可以了。这个理解认真起来说是不对的,李敖读书再多,再深刻,再犀利,他也不能代替我们每个人自己去读,不能代替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生命去做新的体验。所以关于这个学习的理解的问题,我就想,其实我们学校的办学关键是要有一个思路,还有一个就是要有超越。但对我们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呢,他是一个处于适应状态,对于有些学校来说处于温饱状态,走向正轨状态。
 我们适应现在的环境,求得生存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很能理解。但对有一些学校来说,比如成为全国典型的学校,如果我们再让他适应现在的学习环境和考试制度的话,其实就是让他放弃了一部分责任,放弃了一部分追求。也正因为这一点我前几天在上海听课,得知张人利先生成为全国新的样板学校的典型,他那个静安区附校据说成为被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推出来的一个重要典型。我去亲临现场感受,去听张先生的演讲,这间学校的规模确实很小,但很精制,张先生也确实有过人之处,眼界卓识而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智慧。但是我听完以后呢,有点小小的遗憾:我说你们的学校作为这么重要的品牌推出来,校长呢,作为上海的头号校长榜样,应该有进一步作为,这进一步作为表现在哪里?能够有超前的,引领的东西。你成为这个榜样,成为全国的榜样推出来的话,你就要起火车头的作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把注意力仅放在适应眼下的考试制度上,要知道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从根本上说,这个考试制度是违背了我们的教育本质。
  现在现实情况是怎样呢?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摆明了一点就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温家宝总理每次去看望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先生以前都谈“科技,科技”,后来五六年来呢,他每次看到温总理都是讲“教育,教育”,而教育的问题都是讲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很多原因,但是你看我们把“学习”的理解错了,把教育理解错了,我们的教育没有个人的个性与这个问题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以我就问张先生说,如果,像韩寒这样的人在你们学校,他通不过你们的考试,拿不到高分,我们的学校给这样的学生以什么样的出路?给他什么样的机会?留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在现实中像韩寒这样的人,才可能是杰出人才,但是他被我们的教育网络网在外面,我们的考试门槛把这样的人挡掉,让他没有进一步的进修机会。他在中学小学的时候有很多门功课,尤其是主要功课都不及格,最后,他被迫走上这样一条路。但是这样的人呢,就是一个天才。这种人呢,在国外是不会被埋没的,因为他有个性。他们的教育会留给他一定空间,那么我们现在来说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我们留给世界文明,在近代的几百年里不行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出不了诺贝尔奖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天才人物,总是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等等,使得我再讨论教育的问题时候,可能要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
  就我们一个一个学校来说,我们管不了那么大的事情,但是我们误解最多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国家、民族、整个社会大环境,其实都是我们一间间学校,一个个老师,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国民,是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你不想远一点,我也不想远一点,每个人只管自己的事情,那肯定没有希望。后来我问张先生时,他说:我作为一个中小学的校长,我只能管自己脚下的这一小块地,那些大事我管不了。从这里我看到了一点危机:假如说我们推出来的典型也只能管脚下的这点土地的话,那么还有谁能管得更远一点?所以中国的教育改革难就难在每个人就只管自己脚下的那一点点土地,只想适应,而没有一点超越的理想。
  在这一点上面,我倒是比较认同我们朱永新先生,他说,我们教育要有一点“理想”,这个“理想”就是说我们第一步要适应,适应以后要有所改进——有所改进就是要有点“理想”。其实,我们都只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更高的目标。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教师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个厌学,第二个是厌教。学生的厌学导致老师的厌教,老师的厌教又反过来导致学生的厌学。这“双厌”啊,搞得我们个别老师教学的热情不高,我们很多老师很难找到职业幸福感、职业乐趣感,所以我们有时候感觉到工资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做这份工作没有乐趣。假如我们做自己的工作像小学生打游戏一样,我相信多给一点工资,少给一点工资我们都不会太计较。现在我们不是这样,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拿那一点工资。当老师难道真的就这样一个宿命吗?我认为不是这样,做老师可以做到就像孔子说的那样:“乐以忘忧”、“废寝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一定是可以这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住握学习的真正内涵,按照学习的本来样子去做。我们对学习的误解除了记忆和背诵以外、需要刻苦学习以外,我们还认为学习是后天教育形成的。其实不是的,学习的本性是人的生命中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能够学习的,人天生就是爱好学习的。我们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时却忘记了学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老师教给学生行为规范,学习经验,教给他知识、公式、研究性的东西,但我们要向学生学什么呢?虽然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经验不够,但他保留了我们无法企及的那种兴趣、那种好奇和欲望,学生如果没有被教坏的话,他都喜欢问题,喜欢提出问题,这就是学习的动力,他感觉一些东西不能理解,为了理解,他就想探究,保持一种学习的欲望。这种学习的欲望,在我们不正当的教育下反而受到损害。
  比如说我们为了提高分数,反复记忆、背诵最后考了高分,但是,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厌学了,不太愿意进学校了,不愿意进课堂,不愿意读书,教得他最后没有一点乐趣。那么这种情况下分数再高,也是失败的。反之,如果学生保持浓厚的提问的兴趣,他就有这种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有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话,即使分数不高,也是可以有成就的。那么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校呢,从这里来看,我们都要保持,保持什么呢?保持在学生生命面前的一种敬畏之心,而且这种敬畏之心保持在哪里呢?学生的前途命运。他学习的所有内涵都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得了的,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些空间,给他创造一些学习的条件,接下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我刚刚到我们的二甲中学来,我耳目一新,我们那么多全国的名校甚至国外的名校,我都看的不少,但我们这所学校,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二甲中学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它既有坚实的优秀传统的一面,也有通往世界的一面。刚才凌校带我去看我们传统文化的栏目“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那个里面的解释是完全符合我们的社会需要的,然后我们凌校顶住压力,排除困难在我们的门口又搞了五台电脑。别小看这个举动,这个举动是让我们学生在做人方面,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方面做一个基础。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在有自己的根的同时,还应该有世界的眼光。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把世界碾平了,碾平之后是什么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要面向世界,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就要我们打开眼界。打开眼界的办法在那里呢?就是我们当下在通互联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不但我们的老师要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的学生也要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常常在这个问题上感叹,感叹什么呢?
  就是比如说美国,他们搞了互联网之后,他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对社会、对教育的重大影响!所以美国从1999年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开始陆续投入开发研究,美国现在已经投入将近2万亿美金用来打造互联网学习平台,所以美国的学生很多是主动上网,并且进行网络学习、网上读书,甚至有网上实验的。
 但是我们这方面是落后的,而且这种落后是人为的。除了认识不够,还有一些错误的误区,比如说我刚刚从上海过来,有一个想法,上海的教育一般来说很先进,课堂研究的很多,也很到位,很精细,而且呢上海在教育研究方面也很先进,这是我们可取的地方。但是我也发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从那些专家的报告来看呢,我看到了一点遗撼,遗憾在哪里呢?在这些顶尖及的专家的报告里面,谈到学习和教育时,都没有提到互联网,更没有提到互联网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系列影响!这是我感到很遗憾的地方。
  那我后来看到的是什么呢?上海这些地方对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至少在官方是没有得到认同的,他们是把它当做防范的对象。上网久了以后我们叫“网隐”,读书久了,我们不叫“书隐”,但是上网久了就叫“网隐”。不但被看做“网隐”,而且看成一种妖魔鬼怪,要治疗的一种精神疾病。因此我们一些地方出现了“网隐治疗中心”,怎么治疗的呢?把学生弄到那里去头上通电,最后把他弄死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要抵制这个互联网?是因为从学习的误解,到对互联网的误解。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就是要我们重新了解学习,重新了解教育在这样的时代里存在的方式。现在一台电脑几百个G啊,其信息储量相当于一个图书馆。将来每年不断的升级,电脑将来会成什么样我们还无法预料,但是可以想象的是掌中电脑是可以出现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而且我们的手机也有几个G,也可以储藏大量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从过去的记忆中解脱出来。给我们的大脑一种储藏库。现在我们互联网时代,你的大脑能记多少东西?我们无法用大脑去记忆和背诵。相反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是知识信息的泛滥。上到互联网以后你才知道以前那个《辞海》知识这么少,现在《辞海》算什么?互联网一个百度、一个谷歌,你才知道你知道的东西是多么少的。
  所以互联网给我们的一个挑战正在于铺天盖地的信息,是汪洋大海一样的知识信息。这个时候良莠不齐,好坏不分,全部摆在你面前了,我们作为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给学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要学会挑选,学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个知识和信息。什么是叫“你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呢?那就是你要有问题啊,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光,你能够发现问题,还要能够知道到哪里去找信息,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富有创造性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为我们社会进步做一点贡献。因此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的精神,要有一种怎么样的思想意识呢?就是要有一种生命情怀。

这种生命情怀非常好的体现在我们二甲中学的校训之中,我们二甲中学的校训中说:“行于天地,止于至善”。“行于天地”这句话就是说:以个人生命的情怀行走在天地之间。我做进一步解释来说,这种文化,其实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种文化。

前几年日本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个科学家,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日本在这六十年来里面,从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到现在,绝大多数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在国外求学的,并且是在国外获得诺贝尔奖,日本有16人获得偌贝尔奖,11个在国外留学,有5个没有出过国门,其中甚至还有不懂外语的,比如1949年日本第一个获奖的汤川秀树___好歹在日本没有走出国门的还有几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日本还是做了反思:虽然日本本土也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但毕竟是少数,这说明日本的文化和欧美比仍然有差距。那位诺贝尔得主人说,日本的文化丝毫不比别人差,但我在国外的经验是欧美的教育观念表现为“天上地下,为我独尊。”这是日本文化所缺乏的。确实,这好象跟“谦虚谨慎”矛盾,其实,这体现的是一种“行于天地”的境界,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个性。并且在知识面前表现的是一种发现的意识,不迷信权威。这就是“行于天地”。
  我们第一个有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之后的人只有资格背诵和记忆孔子,同时还要带着崇拜的心。什么叫“圣人”呢?“圣人”就是标准,神圣的标准。后来我们知道中国出现圣人,必然会扼杀我们后来的人进一步思考,这是我们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研究就是出不了诺贝尔奖的人才。杰出人才都要国外来培养,这是我们内在的一些不好的东西。
  好的东西在哪里?也在我们的校训里:“止于至善”!
 我们的文化不是提倡“行于天地”,但是我们的文化提倡一个人的行为要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完善。这是我们好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追求真理。所以我看到凌校长提出这校训后,我耳目一新,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也有非常丰富的哲理。不是吹捧,这是我多年研究后,用我的一种直觉告诉我自己。

曾经有人来找我,想做一个好老师,保持自己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到怎么棒的状况才是一种最佳状况呢?那就是成功地学到了能以自己的独特的生命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时候,除了敬畏生命,不畏惧任何世俗的权威的时候。如果学到这个时候呢,就是那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状态了。所以当我们感觉到:我不会在学术权威前感到畏惧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学习效果。这些年来,我在全国各个地方什么样的权威人物、教授都见过,我在我们这个专业内的任何教授面前都不会感到自卑,尽管我只是一个广教的年轻教师,我也不会感到自卑。原因在哪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不一定能代替我,你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代替我们的东西,你有你的价值,但我也有我的价值,咱们是平等的。
  所以我在任何时候谈话、提问我都不会感到自己是自卑的,没有自信的。如果感到自己是有点低人一等的,我觉得就是学习还没有成功。所以真正的学习成功就是要有一种“自负”的感觉,这样的自负、自信,它表现为一种西方文化甚至美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广州的一些中小学老师到美国去,听他们老师的介绍,他们就随便派一位老师来跟你介绍学习经验、教学经验。但这些老师的开场白常常让你大吃一惊,他们很自负的,他会说:你们很幸运的,你们今天遇到最好的老师来跟你们谈心。那你仔细问他最好好在哪里,他说是镇上最优秀的,或者某一方面最优秀的。原来只是一个小镇里或一片区域里面最优秀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级别,他们也感到非常自信,动不动就说你们是最幸运的,今天听到我今天讲课。充满了这种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它的文化,来源于它对学习的跟我们不同的理解。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的很大不同点,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我以为就表现在我们的教育把孩子教的越来越不自信,怎么来通过批评他,通过考试压他,弄得他最后感觉他一无所能,考也考不及格,考试的题目和考试的方式也是从突然袭击到声东击西,能够跟他打游击战。中国的考试情况是这样的,学生可能关注得越紧的就越不考,猜想到你可能没有关注到的问题我就考一下。什么叫有水平的考试啊?是考到了你意想不到的就有水平,而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考到你没自信,没有自信哪!我们的教育质量就是考倒学生为体现的,把学生考倒了,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有自信了:别看你那么聪明,还是过不了我这一关,这个时候我们目的就达到了。
  而我们目的达到了,教育其实就失败了。因为我们把学生原来是很有兴趣的东西,教得没兴趣了;原来善于提问的学生,被教育后,现在不善于提问了。我们这次在上海听课发现:高年级的学生跟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低年级的学生提问题踊跃,高年级就不行了,到了高中你就是在他屁股上踢三脚,他也不动,到了大学要他提问题,那比登天还难!所以我们的教育很可悲啊。
 美国的教育就不同了,小学生提问题很积极,大学生提问更积极,为什么?他们教育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把学生教育得越来越好奇,越来越善于提问,越来越自信。自信的表现就是越来越敢于挑战权威。学生小小年纪都敢跟老师说不同的答案,当然他们评判的标准不一样,按我们来说,跟我们老师提书上不同的答案,我们很多的老师会感到不自在,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权威受到挑战。有些情况下,大家还会说:还轮不到你来教我,你还嫩着点呢!我教书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因此,就开始摆老资格了。那么学生的成长就自然被扼杀在萌芽中了。
  在这个问题上,那美国就不同了,美国老师就会说你提的问题很好,就给他加分,优秀学生就是善于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不断的有自信的去学着。所以,美国的教育就是把学生教得非常有自信。你没有发现:在美国,优秀学生自信可以理解;差生也很自信!考100分的试卷,才考了5分后,哇,感觉还特别好!还考了5分!你问他考出来的结果怎么样?他就会说:哇!感觉特别好!就是这样的,那是为什么呀?因为他们跟我们的不一样,就是你学什么他就考什么,你善于干什么他就让你干什么,就是把你有特长的地方、有天赋的地方挖掘出来,特别培养并给予成长的条件。
 作为一名美国学生来说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你善于干什么就有机会干什么。中国则相反,中国是什么呢?你喜欢什么就不要再学了,你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你就要学它。这叫什么呢?取长补短哪!你歌唱得好以后就别唱歌了,你唱得那么好,书法不好你就要把书法学好。总之我们教育的方式就是:你讨厌什么就要学什么,你擅长什么就偏要你放弃什么。最后我们的学生都不自信,因为我们都盯住他们的短处,是人都有短处,但我们的教育就盯住了这短处,这导致我们的学习普遍缺乏自信。
  现在我们看看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要和学生一起学会自信,有自信才会发掘,才有潜力。我回想我小时侯是个“差”生,后来又是怎样转变的呢?我这个人以前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后来我遇到一个好老师,有一次提问题,那时候我们刚刚打倒“四人帮”,老师就问了一个问题——那一幕我永远记得,那时候“四人帮”丧心病狂,迫不及待,篡夺国家最高领导权,就问:什么叫“丧心病狂”?那时候的学校没有词典,更不可能上网;凭我的经验,我用我们的家乡话把这个意思解释出来了。解释出来后,那老师说:许锡良答得对,你看他还是很优秀的!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一个留级生,人家班主任都不要,为什么?因为语文数学加起来从来没超过60分。(轻笑)那个老师看到我在没有任何资料参考,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这时候凭着一种悟性就能悟出来,就断定这孩子有悟性。这是我上小学以来,第一次听到老师表扬我,以前都是批评,我那俩只耳朵不知被拉了几回——所以这对一个差生的成长也有好处,就是像我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自杀的。从小做差生,反复磨练,有超强的抗击打能力(大笑)。因为是零分、几分已经习以为常。但我从小还是追求向上的,我多么渴望老师能表扬我一次,但等了很多次,留了几次级,越留级越没有受表扬。
  但这次我终于看到希望。以后,我就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差的,有时要比很多优秀学生都强。当一个学生能肯定了自己的时候,有了自信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潜能就会发掘出来。
  现在我们看到赏识是很重要的,激励是很重要的,鼓励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这次去上海听课。听了几堂课,我总有一个感觉,有一个不太舒服的地方,我估计在一堂40分钟的课堂里面,老师使用的表扬达一百几十次。而且这些表扬很随意的,有口无心:“还不错”、“很棒”等等,这样的话随口说说。我就仔细观察那些被表扬的学生,好像面部表情很木讷,对表扬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像我当年受到表扬时的那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很显然一堂课一百多次表扬,都听得烂了。钞票发多了还通货膨胀,这表扬多了也会不值钱,所以我觉得一堂课下来,有那么一次两次表扬这就很不错了,随口表扬其实就是取消了表扬。所以我们说凡是走过了头都是不好的。信口开河的,明明那个学生没有说出来,也说“棒”——棒在哪里呀?所以我们要切记不可过分表扬,走极端。切记不要只在表面上,做任何事情,老师心中都要有学生。




  我们老师要求要有自信,就要学习,正确地理解学习。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机会。现在我们凌校带头在“1+1”教育网上写博客,我在上面写了个文章,叫什么?叫《敢开博客的校长就是好校长》,甚至还写过《现在,从不上网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一个校长敢开博客,首先自己要有几把刷子,文通字顺的文章写不出几篇,那是不敢开博客的;没有灵光闪现的想法,也是不敢开博客的;自己屁股上有屎,也不敢开博客。所以从才智、行为、品行各方面来说,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你才敢做这个事情;而且开博客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呼朋唤友,以零成本广交天下良师益友,广泛学习。


  现在的互联网是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大学体现在哪里,它首先有一个跨越时空的自由空间,这种跨越时空的自由空间是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任何大学都是没有的,所以网络将来改变中国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是有一个不可限定的前途的。可惜我们现在还是不行的。我是在全国最早提出“博客文化与教师成长” 观念的人之一。网络背景下的重新理解教育的概念,重新理解教育,将带来一种颠覆性的观念革命,这个提供给我们的东西确实是一个极好的东西,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人最好的礼物。就教育和学习的意义上来说,也是这样的。你看中国的历史上什么时代像今天有了互联网这样交流方便,跨越时空,自由自在,良好的学习状态就是自由的状态。当我们的大脑自由思考的时候,当我们主动去找自己的良师益友的时候,这就进入了一个学习的状态,是真正的学习状态。在这里,你可以向适合你的任何人学习,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它。


 我见过一些校长,思想比较保守,他说网络是一个泡沫成堆的地方,乌七八糟的地方。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和偏见。有这种偏见是可以理解,那么我们怎么误解了这个互联网的学习呢?其实互联网跟我们当年中国人发明纸一样,纸的发明使我们的学习方便了许多。在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是用竹简做书的材料,做为书写的载体。一篇文章1000多字要两个壮汉才抬得动,那时中国古代读书的人,不像后来读书的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在孔子年代,读书的人是最有力气的人,没有力气读不起书。读不起书是因为你拿不起书,那时候的书文常常一二百斤你怎么扛得动?你怎么搬的起?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断了3次,穿竹简的牛皮筋断了3次,可见这竹简有多沉重。
  但是发明纸以后,我们的载体已经变了,携带书,书写书已经很方便了,过去的书只有宫廷里面才能储藏。有了纸以后,特别是纸能够批量生产以后,我们写的东西就开始变轻了,而且做得很薄,一本很厚的书写上蝇头小楷,一本书可以几十万字,这个时候我们的信息量被浓缩了。我们发明了电脑,有了互联网之后使我们的信息载体不断浓缩,高度浓缩。你看一个U盘十多个G,就小母指那么大,信息载体不断浓缩,并且通过户联网我们还可以交流,起到交流的作用。不仅仅储藏,还可以交流,虚拟世界后面是有“生命在场”的,应该说互联网是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就知识,情感,信息,态度,价值观来说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忽视。
  其实我们全国用互联网上网的老师越来越多,可惜我们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作教师培训的时候基本上不提这一块,有一种掩耳盗铃的感觉。事实上全国各地也不是一样的,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与一线教师就通过开博客来交流,温州市教育局也开了博客,浙江温州、江苏南通这些地方都走得比较前,广东的中山教育那边也走得比较前,也在做这样的事情。我自己感受的是上海就比较保守,但相对来说也保不了多久,这是大势所趋。一定要适应这个时代,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好处的,使我们老师的学习零成本化、开放化。全国的名师,全国的资源,世界的资源,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东西去搜集起来。


  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条件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建议我们老师至少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博客,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你就有了一个学习的动力,有了自己的资源库,有了自己的一群良师益友。将来在这方面的开发还会更久远,互联网的好坏是取决于人的,互联网上的泡沫是某些泡沫的人造成的,是人造成的;互联网上的垃圾是垃圾的人造成的。这并不是它互联网本身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要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另外我建议通过互联网或通过博客,我们把老师的学习啊,阅读,思考,教学,研究等全方位的融合在一起。我现在正在尝试着做这个事情,因为老师的学习是为了提升品质,读书是为自己的,为自己重新建立新的教师形象。通过你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去感染你的学生,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不是看你讲了什么的,而是看你做了什么的。


 所以,现在我感觉,阅读,思考,写作,教学都是乐趣,并不矛盾。有人说你每天上网写了这么多东西,又读了这么多东西,你上课肯定很少。我说我写东西写得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上课上得最多的时候,有些人还不理解,包括我们个别朋友也不理解,他说你肯定没上课,我就给他一节一节算下来。我一年上课最多的时候是930多节。一年365天加起来,一天平均近3节课——这个数目在大学里恐怕全国也没有几个。我为么能讲也能写?因为我每上一堂课都把它写下来,而且我每上一堂课之前,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并把它写下来,东西自然就多了。而且听我课的学生有种感受:听你的课不累。为什么啊?因为听你的课始终有问题思考,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并且我开博客与学生们在网上讨论,这种尝试的结果是工作量很大,但是这因为有兴趣就不是一种负担,而且是一种享受。所以教师的乐趣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工作本身。
  读书的目的是让我们促进思考,我们读书并不是为了一目十行,而是为了思考。我倒认为读书就是要忘掉;忘掉后,消化后,就形成自己的。读很多的书最后就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忘掉别人怎么说,然后自己去思考,吸纳别人精彩的观点,然后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目的就在这里。也因为这样一点,我深深理解到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他说所谓的教育就是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后所剩下的才是教育,记住的反而不是教育。所以教育是一个过程啊,是一个启发的过程,也是让我们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
  我们做老师的人,读书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比较紧张,我个人的体验就是我在中学也教过6年,当过班主任。那我这6年是怎么读书的呢?我这6年,我可以这么拍着胸脯说,我这6年把学校资料室的书全都读遍了。读了以后还写了笔记,写了多少笔记呢?写了将近50本笔记,6年的时间写了将近50本笔记,这笔记里面有读书的,有课堂的笔记,也有生活的日记。我想到一定的时候把这50本笔记陆陆续续发到网上来,看看当年20多岁的一个年轻人的读书历程。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讲,我有过一个胡乱读书但有大量笔记的一个时期,这种磨练的工夫还是需要的。


 开始的时间一定要扎扎实实的,那这时间从哪里来的?我后来发现老师读书的时间跟你把学生教好并不矛盾,而且还是有帮助的。当你这个老师知识丰富,见识不同一般,充满思想智慧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生就会比较服你,当他服你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教育。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可以减少比较多的时间,避免老师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我现在开玩笑说很多老师的工作已经不是脑力劳动了,甚至也不是体力劳动,现在很多老师是一个“口力劳动”。口力劳动者呢,既不是体力也没有脑力,为什么没脑力呢?因为他的行为已经没有多少知识的含义,没有多少思想的类别,只是简单符号的机械重复,因此变成了口力劳动。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就是要加上思想知识的内涵和智慧追求。读书要读有智慧的书,我记得我们凌校说一句话,他说:你可以不读书;但你必须要有思想。还有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没有思想,但你要读书。我觉得这个话要看怎么理解。不读书而有思想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是有可能的;可能在哪里呢?就是,如果你读的书不是有字书而是无字书,每当人面对世界的时候就进入学习的状态,其实他可以打破读书和不读书之间的间隙,人处于“生命在场”,人处于一个环境,从本质上来说他就是进入了学习状态。
 比如说到我们二甲中学来,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我所见到的,我所看到的,它已经融入到我的知识结构里面,它使我作出判断,作出思考,作出探索,这个过程中虽然你没有读书,但事实上你就在增加经验,在理解事物。这个时候就是在读无字之书。而对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学习状态能够穿行在无字之书和有字之书之间,能够把书上的概念很好的穿行在现实生活中,而又能从现实中很快的抽象出一个新的概念,这样的一个人是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出神入化的一种学习状态,而我们常常一讲到学习,就想到跑到图书馆里面抄,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








很多人读书是一种无字之书,无字之书读什么?读天地、读自然、读人、读事,事物经过就是一种阅读。我们经常说到有一种人“阅人无数”、“历事无数”,怎么讲呢,就是接触的人多,经历的事情多,这也是一种学习,有时这还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当我们没有时间读有字书的,其实我们可能正在读无字书。如果不能够有字书与无字书之间打通界限,那么,就会产生我前面讲的“读了五车书,脑筋不如猪”的后果,就是他将无字之书与有字之书割裂开来。


  我们有很多博士教授,他读了很多书,但是让他讲,他就很难讲出来,甚至有时感觉云里雾里,为什么?因为他是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将有字之书读成无字之书。所以学习的境界,要善于把你所感受的东西都当成你的学习对象。比如说我们有些年轻的班主任接了一个“烂班”,有的人的理解可能是:你这是给我穿小鞋。但你若是换一个视角就是:这是对你的栽培。为什么是栽培?因为这个“烂班”交到你手里就是对你的一个考验,它会给了你比别的班更多的学习机会。你这个时候要善于用学习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班级,用研究的眼光来处理你班上的问题。

 

 后来我们感觉到我们当老师的人和医生有个很大的相同:你看,高明的医生他最喜欢的是疑难杂症,而庸医呢,就不喜欢,凡是有一点做不了的就送去大医院,所以水平也就不会提高。那我们作为老师来说,从这里能得到一个什么启示呢?就是高明的老师,一定是不怕艰难险阻的,不怕你是一个“烂生”,不怕你是一个“烂班”。当你这东西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当你把这些难题处理好了以后,你的水平就提高了。不同的是,医生一般不会抱怨病人为什么生这种难治的病,但是,老师常常会抱怨家长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孩子。



敢于面对困难,在挑战中学习,这个跟我们下棋的道理是一样的。下棋,找高手,找高手怎么会有进步?因为高手总是给你出难题,他会让你很尴尬,尴尬的时候你就要想办法化解它,化解它,你就从他出的难题里面走出来,你的水平就会得到提高。这是围绕着学习和研究,要围绕解决问题而来,把它当成课堂。
  我非常赞成一种提法,就是我们要以研究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不管是当校长的还是当来老师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用研究的心态,你就感觉到再难也不怕,甚至有时候越难越好,所以这个心态要摆正。


 另外呢,我们的学习要有一种担当的心态,就要从今天开始,我们二甲中学有个口号叫:“今天第二” ! 今天盼望明天,强调今天,这个今天的心态啊,也是很重要的!“今天”的这个含义在哪里呢?就是生命的现场感,生命的时间感,学习从来没有明天,只有今天,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呢就是用一种彩排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其实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是我看到的一个日本的电视《麻辣教师》里面的一句经典的台词就是“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这个话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一个人把握住今天,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去,今天要写的东西不拖到明天去。我想想如果这样下来的话,有这样的三五年你就会发现奇迹。很多难题被你化解,我就用这种心态写过一篇文章。做今天的事情,我今天想写的绝不拖到明天再写出来,所以我下笔是挺快的。凌校长也看的到,下笔很快,加上我打字又很快,下笔又很快,又用今天的心态来写,所以当天想到的就当天写出来。写出来有错误怎么办?错误没什么关系,我们学习不要怕错。


  我们中国人的学习有一个心态是不太好的,就是怕错,怕别人说他水平不高,怕这怕那,最后我们很多学习机会都没有了。我在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教导我说要要谦虚谨慎,要善于学习。我后来感受到的是一个人学习的时候,要“学问不大脾气大”,当然“脾气大”不是去骂人,不是去训人,脾气大就是要敢于用高姿态去挑战权威,就是要撞南墙。权威之所以是权威,那不是闹着玩的,那权威也是反复磨炼出来的,他是有斤两的,你去撞他肯定是要头破血流的。但是不要紧,撞了之后就知道就知道南墙有多坚实。所以多少年来我就以这种姿态不断地撞南墙。你看在我博客里面,我撞的南墙就比较多,孔子的南墙我撞过,毛泽东的南墙我也撞过,国内的与我同专业的那些大牌教授我都重新审视过,这就是撞南墙。不撞南墙不知道南墙多结实,撞了之后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知道自己多少斤两就懂得自己的缺点在哪里,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当我批评孔子时有人就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孔子还有哪一点思想是你还没有读过的。如果我不批评他,有谁能够指出来啊?这点错误谁来给你暴露啊?你不暴露的话你永远不会进步。所以这就叫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生存,要敢于挑战。学习过程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当然这过程不是跟别人家去比。
  你看,我的今天题目是什么呢?是“做最好的自己”,为什么我提倡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呢?因为我们要是去比,是永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就像我们的学生,你可以把他分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但第一名,第二名只是你的考试的成绩。请大家要注意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倒数第一,第二,第三,这些只是你给他的考试的分数,而不是他本身的,不是他的价值,他的品性,他的能力和素质本身。就我们的生命形态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有他精彩的地方,每一个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也是日本的《麻辣教师》里面的,是麻辣教师用来教育学生的。就是说你不要盲目的去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我们在这方面既要学习,也要保持自己的自信。
  一个好老师首先要自信,要感觉到自己是别人不可取代的。别人再好也不能取代,但是别人的好一定要去学——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有个不太有利的地方:它喜欢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反映到我们学校里呢,也喜欢分成等级。把人分成这么多等级事实上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不公平的。我们现在的教育里面,且不说我们教育的考试制度,你考的东西能够把学生考出多少东西?我前面分析了,我们的学习主要是记忆,记忆好的话成绩90%有好分,但是记忆又是我们的人的素质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你用人最不重要的素质去考核一个人,岂不是糟了?韩寒就是这么被淘汰的,爱迪生就是这么被踢出学校的门的,爱因斯坦就是这样在当学生时变成差生的。我们今天作为反思来说,我们在这一方面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要有为一个学生一生发展着想的心态,用这种心态。当然成绩也是必要的,因为毕竟规则虽然不合理,但它还挡在那里。分数不高,他没有很多的机会,成为韩寒的可能性是很小,韩寒只是一个,非常独特,别人是不可以复制的。所以我说不要学韩寒,你说学生的出路,将来怎么样,你不要拿韩寒来作比,韩寒不可复制,他是孤本,但韩寒有一种精神,是可以有普遍性的。这普遍性是什么?做最好的自己,啊,做最好的自己!韩寒不是按照世俗的规则去迎合大众,韩寒的作品那么有卖点,他进不了中国作协,那进不了就进不了。市场有生存,他们的书是这几年来都是排名最好的。


 每个生命都是重要的,每个生命都是精彩的,做最好的自己!当你成为最好的时候你一定是充满自信的,而且你会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的了不起。因为时间关系,最后我就剩一点时间做一个交流。


凌宗伟:
 我们搞一个互动,对许老师有什么疑问或者对目前的教育有什么疑惑或者对我们二甲中学目前的状态有什么思考,可以随便提,抓紧时间!搞个15分钟吧。
张卓鹏:
许教授,刚才你在关于教师听课方面谈了记笔记,谈自己的收获。现在学校在搞一个活动,就是针对听完课后写“听课诊断”,针对一两个教学片段谈优点或者是缺点,目前这个活动搞得也比较好。我在想如何使我们教师以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偏重写感受,能够自主自愿的搞下去?希望听听您的意见。
许锡良:
 关于这个实质上是一个校本教研的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有一些人不愿意写?参加这种活动不是很积极的,关键一点呢就是他没有找到兴趣,或者说是通过这个活动收获不大,当他觉得如果不参加损失也不大的时候,甚至没有什么损失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他就有可能不积极。所以这个里面呢,关键在于每一次这样的一个研讨都要有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能够提高到这样的一个新的层次,那我们老师感觉到参加和不参加、写与不写不一样,而且这个写最好开始可能是可以做一些要求,但要做好的效果应该是自觉,是自主自愿自觉。不要你写你也写,不要你写你还要写,那这种请况可能状况比较好,那这种研究活动或教研活动建议要协调发展,就是学科搭配,要有一个“高人”引领,如果大家基本上是在一个水平上,这个时候讨论有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这个时候要有一个稍高水平的人参与进来,他就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讨论反应就会加速。
 另外来说,这个研讨的过程要有知识上的东西,不能就问题讨论问题,要把别人的个案、书上的观点拿来,要有互动,最好要有争论就好了。但是我们讨论有时候碍于情面都是讲好的,缺点都泛泛而谈,使活动流于形式,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我们可以找一些好书读一读,读一些高人,读一点经典。方法是多样的,我只能提这些。(掌声)
季玉娟:
先生你好!你刚才说的是教育是面向世界,通过互联网了解这个世界。我觉得我的孩子也是喜欢上网,但以玩游戏为主。我作为一个母亲对他有担忧,不知道该怎样引导他。他喜欢看奥特曼,我感觉奥特曼在日本不是很受欢迎,但是在我们中国市场卖得非常好。等到他们再大一点时候,开始打那种大游戏机,像克塞号游戏,里面有星空等宇宙里的东西,他们特别喜欢。我现在在家里都不敢上网,因为我怕影响他,就是说我应该怎样教他?谢谢!
许锡良: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现实意义。我刚才讲过了,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说到上网的问题,我的感觉是现在小孩子上网就玩游戏,这首先我们成人在对孩子的引导方面是有缺陷的。比如说美国的孩子喜欢上网学习,他们的很多资源都是游戏化了的,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他们利用的软件我是看过的,既是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的方法。他们能够把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做的真的很好。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上互联网,打游戏泛滥的问题。我是这样来看待的:  学生打游戏也不完全是坏事。你要知道全世界的机算机专家都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学计算机的人一定是要从小玩游戏开始的。
  我这里有个非常好的真实案例:在“1+1”上有个叫“乌有”的老师,他也是我的老乡。他有一个孩子现在在美国名牌大学攻读计算机的博士。他的孩子学计算机是他一手把他引导上的,但他当初也不知会这样。是这么个情况:如果他小孩用12分的力气就可以考第一;如果用10分的力气就可以考前10;如果用个5、6分,7、8分的力气,班上就是20来名,所以这个小孩在班上最好拿过第一,最差拿过27名。作为爸爸他对儿子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考前30名就是好的。”他的孩子一下子就放松了,心态就自由了。有一天看到商店里有一台游戏机,500多块钱,当时是比较贵的。他就赖着不走,一定要买这个。他的父亲就说:“你的成绩能够考到前3名,我就给你买。”结果说完之后,期中考试就考了全班第一——也是唯一的一次。他爸爸结果就买给他了。但是接着他就感觉这样不妥,把孩子的成绩限定在班上三十名就合格,以便为孩子的心灵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间。这个孩子就是通过这台游戏机让他爱上了计算机。就是这个计算机让他的孩子以后让他走上了这条全新的道路,他在游戏里感到里面的神奇,现在在美国读博士,前景非常看好。
 后来乌有老师跟我说:我对孩子在教育方面没有苛刻的要求,才保留了他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的天分。结果他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在于就是经常读课外书,交朋友,玩点游戏,知识面很广,头脑很活络。他虽然是学计算机的,但是他的哲学思维,他的文化功底是很深的,他和他老爸关于思维与哲学的对话我全程都看过,在“1+1”网站上面有。所以我后来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一个真实的案例,不是假设的。所以孩子一定要给他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不要管得太死,有出息的孩子管得太死,就会变得没有出息。玩游戏只要不让他过分沉迷,你不要过多干涉他。这可能是他人生的一个新的方向,奠定他一生的成就。你那点分数算什么呢?
  我还举个例子:我高中的一个同学,从初一到高三每门课年年都是第一,最后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当时我和他同一个宿舍,对他是“仰望”啊。他清华毕业之后就直接分在福州大学。我后来拜访他,他自己回想起来,包括在大学里面,发现他当年读的那些书都是靠背诵和记忆的,严重损害了他的兴趣,都是把他给害的。后来在大学里任教就不一样了,因为很多东西要靠自己找资料,解决问题要有创意,结果在大学里很多年一篇文章还没有,甚至,我到他房间去时,发现里面居然连一本书也没有。我说,你大学老师怎么一本书也没有?他说,我现在看到书就条件反射,一种极端厌恶的感觉。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当年万人瞩目的人最后走到这个样子。

  前不久,浙江大学一个年轻的老师涂序新博士也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跳楼了。这些都是我们使人的心志过度畸形的结果,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虽然在美国读到了博士,但是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这一段是从我们国内打下的,你看看,你只要再想想爱因斯坦从小学到大学都不是优秀学生,但这就是最有创造力的人,所以今天的分数和明天的创造力是不划等号的,很多时候是相反的。因此,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要有一份宽容之心,敬畏之心,爱戴之心。
 我们中国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他做孩子的时候成绩也不是很好,除了数学特别好以外,其他都是连及格都很勉强。以严重偏科的成绩考入南开后,第一次学物理,做实验“嘭”的炸掉了,学化学,也要做实验,结果也是这样,“哪里有爆炸声,哪里就有陈省身”。(大笑)结果没办法就只去读数学,而数学就是他的专长。我想几乎所用的天才都是偏科的,那种在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是顶呱呱的,就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说,其实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0-5-9 1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记下来的?
真是好东西,一时真没看完,明天接着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0-10-14 15: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职业倦怠,让我们的学生缺乏激情和创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0-10-17 22: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真好!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0-10-19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0-10-20 2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启发,这样有思想的名人不多,中国的教育还在黑暗中摸索。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35 , Processed in 0.0902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