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板书教学的作用
第一节 发挥板书的积极作用
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重视和讲究板书,是否凭借和利用最优化的板书进行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有些教师不讲究板书设计,课前缺乏打算,板书随心所欲;或布局杂乱无章,星罗棋布,纵横交叉,使人不得要领;或书写歪斜潦草,龙飞凤舞,忽大忽小,使人难以辨认;或任意圈圈划划,涂涂抹抹;或经常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有时满板抄录,不顾字字相叠;有时寥若寒星,甚至至空空如也。所有这些,都是板书教学中的“自由主义”倾向。可想而知,这种板书教学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造成教学上的混乱,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知识和提高能力。
有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美国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一文,留在黑板上的,除了课题之外,都是信手涂抹的词语( 如图)。
课后,70%的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莫名其妙,50%的学生不会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40%的学生对小说的思想意义不甚了了,50%的学生对课文中心部分所列的种种“罪状”也不清楚。即使是一些在黑板上出现的词语,由于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加上凌乱不堪,不少学生也未能确切地理解其含义。倒是对并非重点的“坐木杠”,因为板书中居于醒目的地位,学生对此印象很深。甚至用来互相取笑。可见这样的板书会产生负迁移,导致教学的失败。
相反,另一位教师同样教《竞选州长》一文,却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形成了这样一幅板书:
结果显而易见,学生不但很好地掌握了本文情节结构的特点、思想内容及其意义、写作上的特色以及重要的词语,并能头头是道地复述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思维的训练,提高了阅读 69
能力,借鉴了写作方法。学生极有兴致地抄录了这一板书,对照作品反复赏析,大有余味无穷之态。
根据抽样调查(不完全统计),分析以上两则板书在教学中的影响和效果,可以形成下表。
100├
90├
80├
70├
60├ 差 好
50├ 的 的
40├ 板 板
30├ 书 书
20├
10├
0└──────────────────── ───
理 领 掌 把 复 思 阅 写 欣 完 图 例
解 会 握 握 述 维 读 作 赏 成
内 中 词 结 课 训 训 训 水 练
容 心 语 构 文 练 练 练 平 习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板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努力避免板书在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板书决非可有可无,不应等闲视之;它并非雕虫小技,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关系到每一项教学要求的落实,影响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板书集中了整个教学方案的精华,运用得法,能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作用。
板书在教学中究竟有多大作用?有人说,一堂课教得如何,从教师的板书中就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这正如医生从一个人的眼睛、舌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样,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 ;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
板书教学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教学意图
教师备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精当的教学步骤。这些教学意图和教学计划如何体现和落实?除了师生双边的口头活动之外,还应当积极借助于板书。例如,小学课文普西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中以逐步放大的“贪”字展示了故事的情节,反映了“贪得无厌,终无所获”的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教学意图,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益。
贪 ───→ 贪 ──→ 贪 ──→贪──→贪──┐
│
↓
要 要 要 要 要 还
当 当 当 是
木 木 贵 女 女 破
霸 木
盆 房 妇 王 王 盆
二、揭示教材思路
好的板书能起到引路的作用。板书条理清晰,提纲挈领,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线索和结构,而且便于记录。例如教学古代朝鲜的历史,用下列板书就能较好地揭示教材的思路和线索,使学生对古代朝鲜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
三、突出教学重点
在板书教学中,板书如能紧紧围绕教学中心,抓住重点,画龙点睛,就便于再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深化课文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所反映的事物的规律。例如教学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就应在学生了解窦娥被解赴刑场问斩经过的同时,突出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下列板书以解赴刑场的过程为经,以窦娥的控诉、诀别、誓愿为纬,以“冤”字为核心,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和窦娥的反抗精神,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四、强化直观形象
板书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好的板书图示能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图象等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课文内容得以形象地再现,甚至表现出景物的动态,把学生带入作品描绘的意境之中,在学生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学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时,下列板书就很好地发挥了强化直观形象的作用。
五、便于集中注意
板书教学由于利用了板书图示在文字、符号、线条、简表、图形的组合上和呈现时间、颜色差异等方面独具的吸引力,因而能够调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学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绿》时,先把下列板书中括号里的词语空起来,启发学生读书思考,通过讨论, 再共同填上恰当的词语。这样做,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很好的训练(见下图)。
六、有利巩固记忆
板书用经过浓缩的简练的文字和符号等勾勒教材的内容梗概和结构思路,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图表,这种类似微型教案的图表因为把课文中的多项内容容纳其中,记忆就较为方便。例如教淝水之战这段历史,上面的板书就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双方的兵力、战争的特点和结果,给学生以清晰的印象,十分有利于记忆。
七、节省教学时间
板书运用简要的文字、符号、线条、简表和图形乃至投影、录像等形象画面呈现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在单元教学和复习课中,这种作用尤为明显。有时甚至可以把有关图表作为导学导练提纲事先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对照教材深入理解,或让学生边学教材边补充有关图表内容,或在板书图示提纲的启发下深入思考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的讲述时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应用能力,训练良好的学习方法,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开学初把全部或部分教材的结构图表先发给学生,作为自学提纲,学生结合图表学习,可以初步掌握教材的概貌,从而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神秘化,使学习教材不用再绕弯子,省下大量时间用作巩固和练习(包括让学生制作结构图表), 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据这一实验的初步对比,用图表法一般要比讲述法节省二分之一的时间(沈陆君:《“结构图表法”教学一探》、《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9期)。
第二节 避免板书的消极影响
板书教学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当明显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我们在看到板书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板书本身的局限性。即使是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它也不能代替一切。美国电影和电视教学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当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初步取得成果以后,一批著名的美国专家对此曾产生过乐观的想法。但是,进一步深入的实践证明,企图用高水平的教师搞电影或电视教学,用低水平的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用这两种教师来代替现有教师,这种主张是行不通的。许多实验报告肯定地指出,使用广播和电视一类的技术手段可以产生教学效果,但条件是继广播或电视课之后,必须由高水平的教师接着
再给学生讲授一节或几节课(〔苏〕М ·Н·斯卡特金:《中学教学
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04页) ──电影电视教学如此,
板书教学更是这样,板书(包括电化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它不能代替其他教学手段,而只能与其他教学手段相配合。板书由教材派生,但不能取代教材;板书在备课中产生,但不能完全代替备课;板书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板书;板书确乎是一种达到教学目的途径,但它不是万能的法宝。不适当地夸大板书的作用,会贻误我们的教学。中国著名教学法专家谭惟翰教授说:“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运用得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会起干扰作用。”尤其是那种未经精心设计的或者错误百出的板书,更易导致教学的失败。而这,又从反面证明了研究板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板书在各地教学中的使用状况如何?根据对教育并不落后的中国江南一个地区的有关中小学及中专的调查,可以看出,板书在使用过程中,既有发挥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可能;板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板书在教学中的消极影响也必须经常注意克服。调查者观察了16所学校的80节课,其中包括5所小学的28节,8所初中的32节,3 所高中和中专的20节,发现:
小学比初中,初中比高中和中专更注重利用板书,而其中以初中更为讲究板书的设计;
教学骨干比一般教师注重利用板书、讲究板书设计;
在板书动机上,目的明确的占74%,随心所欲的占26%;
在板书内容上,正确清楚的占68%,喧宾夺主的占32%;
在板书形式上,服从内容的占79%,哗众取宠的占21%;
在板书方式上,师生合作的占24%;教师包办的占76%;
在板书风格上,简明清新的占78%;烦琐杂糅的占22%;
在板书态度上,求实创新的占70%;盲目搬用的占30%;
在板书字体上,工整规范的占73%;马虎潦草的占27%。
以上情况可参见下表。
16校板书教学基本情况一览表
上述学校的教师在使用板书时各自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兹列表说明如下。
16
校
板
书
教
学
侧
重
点
一
览
表
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板书使用不当,已经造成不良后果。有15个班(占19%)的教师单纯偏重于板书知识教学的内容,以致学生能力不高;有17个班(占21%)的教师一味偏重于板书教材一般内容的分析,而忽视教材特点的评点,以致学生对教材的个性不甚了了,因而影响了能力的提高;有12个班( 占15%)的教师过分偏重于板书词语, 而忽视了对于教材结构的分析,以致学生对教材缺乏整体印象;有11个班(占14%)的教师满板抄录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以致不少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有 9个班(占11%)的教师板书随心所欲,以致学生在答问或完成练习时往往答非所问;有11个班(占14%)的教师板书十分潦草,以致这些班的许多学生书写也马虎不堪。这类负迁移在板书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们应当十分注意。
归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板书教学中,容易造成消极影响的因素不少,值得予以重视。
一、克服板书动机上的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的板书反映教师教学的动机不明,至少说明板书缺乏计划,因而难以调动板书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积极作用,反而给学生造成种种消极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会支离破碎,缺乏连贯;学生回答问题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学生的笔记凌乱不堪,难以形成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某一中学两位学历相同、教龄相近的教师教学同一教材,经观察、对比、抽样统计,可以看出,A 班由于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板书有计划、有条理,因而83%的学生能完整地理解教材内容,100 %的学生基本理解了教材的结构特点,88%的学生回答问题条理清楚,90%的学生课堂笔记清楚。B 班教师虽然教学思路尚清晰,但板书不问目的,随意性很 80
大, 没有很好地配合教学, 因而基本理解教材内容的学生仅占67%,领会教材结构特点的学生仅占33%,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的学生仅占25%,课堂笔记有条理的仅占10%。
二、克服板书内容上的喧宾夺主
一些教师在板书时或本末倒置,繁简失当,或内容庞杂,面面俱到。把不必板书的内容板书了,把不该突出的内容突出了,把不该强化的内容强化了,有的甚至把大段文字不厌其烦地抄录到黑板上一一进行具体分析,而偏偏忽视了该利用板书突出和强化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如此,一堂课下来,许多学生往往对主要的教学内容印象淡漠,或者要点不明,主次不分,却津津乐道于板书所示的枝节问题或教师在板书中闹出的笑话。
三、克服板书形式上的哗众取宠
有的教师板书时过分追求形式的“美观”,以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领会。形式虽然重要,但它必须为内容服务,那种能恰如其分地显示教材实质、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是板书教学中应当提倡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善的板书形式的结合。那种为形式而形式、为艺术而艺术、脱离教学内容、违背教材实质的板书形式,诸如与内容毫无关联的“台灯式结构”、“锯齿形情节”、“荷花状布局”等花样,则是我们所不取的。当然,是否形式主义,是否哗众取宠,并不是看形式是否美观,而主要是看教师主观上是否以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为内容服务,是否忽视和撇开内容单纯追求形式;还要看客观上是否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要求。不求实效的形式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是我们所应当摒弃的。
四、克服板书方式上的教师包办
教师在板书上的包办现象有两个含义,一是只有教师才能在黑板上书写,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板书的机会;二是只有教师才有权决定在黑板上书写什么,可以置学生的意见而不顾,甚至排斥学生很好的意见。相当多的教师长期以来“独占黑板”,不让学生沾边,他们是整个课堂的“主宰”,也是黑板或银幕的“霸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在更大的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板书教学中,我们不光要求教师采纳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因为这会给正在学习如何学习的学生以极好的鼓励和积极的暗示;我们还要求教师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板书,因为这将有助于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更要求教师经常组织学生摹拟板书,即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教材纲要、设计结构图示,因为通过这样的参与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师包办、不顾学生的做法,其消极影响十分明显,应当努力加以克服。
五、克服板书风格上的烦琐杂糅
与忽视板书、“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教师相反,有些教师板书过勤,以致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配合的分寸。他们唯恐学生不懂,过多地依赖板书,板书频繁杂糅,烦琐细碎。或者“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条分缕析,开中药铺,把生动的教材弄成干巴巴的筋筋条条;或者线条繁多,画蛇添足,图例杂沓,满黑板的东勾西划,南连北串,一节课下来,黑板变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大花脸。这样的板书,既花费了过多的教学时间,又由于内容芜杂,头绪纷繁,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不得要领。
六、克服板书态度上的盲目搬用
近几年的教改中,教学板书集、图示集出版了不少,它和其他教学参考用书一样,固然可以为教师备课带来不少方便,具有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但它们毕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应灵丹。有些教师在使用板书图示集时态度不够严谨,依赖思想严重,因此往往很难使板书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尽管一些板书图示集的编者强调,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而有所取舍和改动,但不少教师还是贪图方便,不切实际地盲目照搬,忽视因班制宜、因时而异。应当明确,搬用不良的乃至错误的板书图示,会贻误教学,贻误我们的学生。
七、克服板书字体上的马虎潦草
教师板书时如果书写工整、流利、美观,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书写能力、审美观念乃至性格情操诸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教师板书时书写马虎潦草,不易辨认,甚至出现错字、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或者出现笔顺错误,那就会给学生直接带来消极的影响,学生视马虎潦草为正当,视错字别字为正常,视笔顺错误为正规,这本身,就已经是教学质量低劣的表现了,因而也就谈不上通过这样的板书去提高教学的效率。
<FONT size=2> 总之,有黑板、银幕就可以有板书(包括电化板书)<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有板书就会有两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