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4|回复: 9

[教育技能] 华东师大叶超教授 博士生导师 的几篇博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5 1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9 20:10 编辑






叶子厚的博客(华东师大叶超教授)
http://blog.sina.com.cn/yezihou2008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重温经典与守望价值 2016-10-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wpsg.html

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学 2015-09-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vxaw.html

地理学的百年老店:区域学派以及地理教育讨论 (2013-11-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1a3ob.html


地理学的十大传统——列文斯顿《地理学简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wgxe.html
地理学的十大传统——列文斯顿《地理学简史》
2016-06-04
Livingstone D. A Brief History ofGeography. In Rogers A, Viles H, Goudie A eds.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2003.

什么是地理学?这个问题困扰地理学家和学生很长时间。为什么困扰,原因太多,同样令人困扰。简单地说,有外在的和内在的,其实是边界问题,有积极面(设定范围、立规矩和教条),也有消极面(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所以内外应该辩证视之。外在来看,如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学科内外的,不一而足;而且,人们往往会拿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进行比较,然后说“你这门学科怎么不像某某科学或学科一样?”。所以,“是什么”不仅是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话语权的问题。其他学科或世俗的标准也会投射甚至影响到学科发展。学科属性的问题因而也成为一个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问题。我们还未认识清楚山脉,就被河流阻隔了方向。
比较是有益的,同时也会受挫,必须回归自身。经过由外而内、内外而一,最后无外无内,才是学术之道。正如一个人需要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地理学因其与其他学科的强关联性,更需要从比较中定位。但正如人最终是通过自我认知而得以自我发现和实现,也就是内向性的回归;地理学的属性,终究而且只能通过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路径得出。
在对地理学自身历史反思的基础上,地理学家归纳了地理学的传统以回应地理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其中有“四传统说”、“六传统说”,列文斯顿则提出了十大传统(见Livingstone D (1992) The geographicaltradition: 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a contested enterprise. Oxford: Blackwell),该书一经面世,就被奉为经典,是国外选修地理学史课程的必读书。今天选读实际上是重读,因为当年列文斯顿该书的结尾曾稍作改编被收录入这个“地理学学生伴侣”(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Geography),我曾经翻译此书若干章节包括列文斯顿此章。该书编者的一段话很重要: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do not exist inisolation. The history of the subject shows how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exchanges with 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Over thedecades geography has borrowed ideas and theories, as well as passed them on toother researchers. In many instances, a distinct and separate geography is hardto find. Some people may find this disturbing, but for the majority whatmatters is that geography provides a base from which to ask searching anddifficult questions about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s, as well as therelations between them.  

地理学和地理学家不是孤立的存在。地理学的历史显示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是何其频繁。过去数十年,地理学已经借用它们的思想和理论,并且把它传播给其它研究者。许多事例表明,难以发现一个明确的和孤立的地理学。一些人可能觉得这令人烦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重要的是地理学提供了深入探究自然和社会及其关系难题的基础。



列文斯顿的核心观点和十传统说要点如下:



核心观点:

    地理学对不同时空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    地理学随着社会和学术环境变化而变化。

    理解地理学必须将其置于当时的背景。



十种传统:

    探索地球究竟(测量、航海、探险)。

    受神学和非理性学说影响的地理学(占星术、风水?)。

    地图学。

    将世界解释为神的目的的有机体(机械宇宙观,如李特尔的神学目的论)。

    环境决定论。

    区域化模式(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    综合性(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并可广泛应用)。

    空间科学(实证主义地理学)。

    社会政治和人本涵义的地理学(激进、马克思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

    地方(受社会学结构化理论的影响,重视地方)。


我、人文地理与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xbb8.html


一切皆在空间,一切皆在尺度,一切皆在文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xgp3.html


附录1

关于段义孚的博文

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 (《人文地理》2014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段义孚和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专栏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v6t4.html

地方稳定,空间自由:段义孚的《空间与地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wybn.html

什么是你的探寻之路?—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个体对意义的探寻》 (2015-01-0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va6o.html

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2010-01-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0gx6i.html

知识为己——简评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 (2009-11-28 叶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0g4gr.html

附录2
叶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2008  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地理所(导师为陆大道院士);2010 年从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同年 6 月作为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学科特区第四层次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地科院,年底晋升副教授;2016 年初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经由海内外公开招聘引进的教授。专业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城镇化与城乡关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可持续科学与环境治理。
科研成果突出,共发表 50 多篇论著。在著作方面,独立出版系统性研究中国城乡关系长期历史和理论的专著1部——《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作者出版《地理学方法论》、《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参著《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中国城镇化研究报告》等。论文发表上,近  5 年共发表中英文核心刊物论文  30 多篇。其中,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国内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20 多篇(CNKI 引用超 600 次),有 7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发表 SCI/SSCI 论文 11 篇(被引用达 70 次),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刊物  Nature、Lance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和  Habitat International 等发表论文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3 项。主持和参与各种科研项目、规划实践项目 15  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

地理学方法论:主观与客观的思辨叶超 , 蔡运龙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 2009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叶超,蔡运龙 - 《地理研究》2010 29 (5) :947-958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张小林,柴彦威,叶超 - 《经济地理》2011 31 (3) :409-413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元论的演变及其透析 叶超,蔡运龙 - 《地理研究》201231 (5) :771-78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13mcx.html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叶超 - 《人文地理》2012(5)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13i35.html
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叶超 - 《人文地理》2014 - (4) :3-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2v6t4.html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规划与实践反思蔡运龙,叶超,保继刚,... - 《地理研究》 2016 -35 (8) :1399-1419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蔡运龙,叶超,马润潮,... - 《地理研究》2016 - 35 (7) :1205-122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2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1-26 21:33 编辑

http://www.xml-data.org/RWDL/html/20190520.htm


今日,我们如何读义孚

叶超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200241)


(一)三种境界

很多人读段义孚,首先关心的是读懂,而我觉得,还是首先“不求甚解”为好。

先读,先别解读。读书,一般是三种追求:意思,意义和意境。明白意思,其实简单,花功夫即可,与解题是一个道理。把握意义,相对难些,因为得从书的时空背景以及纵横比较才可得。达到意境,非常难得,若能同情同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他我一体,则意思与意义都可抛开。所以,读书,尤其读段先生的书,关键是要进入情境,非得调动身心,全力投入不可。然后,把他的情境转化为我的情境,此为要领。

(二)何以解暑

天气阴晴不定,虽然偶有几天凉爽,但酷暑模式毫无疑问到来。在这时间节点,因缘际会,认识了一些有志于读义孚著作的同道,可喜可叹。喜的是竟然还有人持续地研读和热衷讨论义孚的著作,都是中学老师;叹的是本应成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主流阵地的大学,这几年鲜有发声。我们已经无暇读书了,更别提义孚的“闲书”。这是另一种更严重的“酷暑”,谁或什么剥夺了人们的闲暇与精神享受?或者人们甘于被剥夺或自己剔除。

义孚说“好生活的核心是成长而非接受命运”,这句话从平静淡然的义孚口中说出,颇值得思量。因为不接受命运而成长,需要的是不屈不挠的斗争,绝非轻易之事。义孚从转向人文主义地理学到被广泛认可,其实经历了一个艰难过程,他也曾面临人生的酷暑与严寒;一个人坚持50多年著书立说,这个学派若只提一个人或只属于一个人,那毫无疑问是他。

正如他的名字、样貌和声音,义孚是亲切的,从容自然的,他心底的波澜也已诉诸于文字。义孚又是唯美唯真的,是一个踽踽独行者,写作是他对抗或消解孤独的方式。其实,也许我们多数人都是孤独的,只是我们(觉得) 不像他那么善于思考和言说。在如何读之前,是为何读的问题。

今日,我们为何读义孚呢?既是因为我们也是孤独的,更是因为可以欣赏和学习像他那样排解孤独。因此,就眼下而言,让我们取出书架上久违的义孚的书,回味那一份久违的平静与从容。不是为了读懂,只是为了解暑。

(三)用情至深

读书其实是在读人。人生有万千种样态和活法,书写不尽。最核心的却是一个“情”字。作者有情,读者有情,才有情投意合的可能。无情者难懂有情人,情浅者难解深情事。义孚是一个情感丰富而敏感多思的人,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将热烈的情感注入看似冰冷的地理现象的学问。

即使一个相处几天的学生,义孚也会感到难分难舍,进而感叹命运;他的感情是真挚、细腻和脆弱的,就像他的外表,有点文弱书生的感觉。但是,读他的著作,逃避、依赖、恐惧等这些人们往往避而不谈的情感话题,竟被他大胆、周密而广泛地演绎。他是强大的,时空在他笔下没有隔阂,天南海北信手拈来,随意挥洒却井然有序。他的逻辑和风格在那儿,独属于他,并非一般人可以琢磨清楚和习得。相比其他流派,人文主义地理学是有很强独特性的,这不应被回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学问对很多人关上大门,普罗大众照样可以喜欢他。因为虽深浅不一,倾注对象不同,但人皆有情。人们也许读不懂他,也许只是怀着各种好奇关注他,研究他,但他们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他的感情,并由此感受到地理学与感情关联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说到底,就是一个“情”字!义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也许可以用很多词形容,但首先应该是:用情至深。

(四)静水流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仁且智者,非地理学家莫属,因为山水本就是地理的代表,但还需注意的是,“乐”的境界很少有人达到。不仅是后天的努力,还需要天性和禀赋。义孚虽然天性爱好哲学,但16岁时就下定决心学地理,是想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探寻抽象复杂的人生意味。其后10年,虽经历名校,并有名师熏陶点染,获得了地貌学博士学位,但义孚并未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荣之路。直到30岁后,岁月渐渐淘洗去这个看似柔弱不堪的年轻人脸上的稚嫩,潜伏多年的哲学情结逐渐浮现并占据主导,促使他做出重大转变。也许只是一小步,毕竟还在地理学内,但在实证主义大行其道的196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思想无疑是异类。

1968 年,义孚在多伦多大学地理系出版《水循环与上帝的智慧》(Th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the Wisdom of God),虽然没引起多大反响,却是当时少有的从价值观、宗教角度研究自然地理的作品。水,既可以洗刷乃至冲垮旧有的东西,也可以慢慢地渗透乃至蔓延开去,可说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力量,老子也用“上善若水”来比喻道的最高境界。义孚也许参透或暗合这个道理。他是真正具有水一样个性的人:至柔弱与至刚强。他的语言和文风是“水无常形”,却具有极强的渗透效果。自1968年成为明尼苏达大学的教授之后,事业也是“顺风顺水”,接连发表数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量级作品,势若洪水,冲垮实证主义地理学的旧堤岸。1980年代后,则化为涓涓细流,渗入到其他学科并影响大众。义孚说“水只有在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候才有生命”,这是他对自然与文化的领悟,也许也是其人生的一个注解。“静水流深”是他的生活写照。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究自然与其象征的关系。透过繁杂的象征,回到生活,也许根本没有什么仁者与智者,只有乐天知命的人生态度。义孚最后想告诉我们的也许只是这一点。

(五)含英咀华

含英咀华,既可以指我们读义孚著作的方法,也可以指义孚擅长吸取各种文章之精华为己所用,同时还含有他深得英语与(中)华文化的精髓之意。这是义孚及其著作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成功”的秘诀。“英”与“华”之间交织的人生经历,既使义孚写出了许多人文主义地理学美文,同时也带来了永远的身份归属问题。“我是谁?”,这一问题始终萦绕心头,他后来也专门出版了以此为题的一本书。早在1970年,作为明尼苏达大学地理与东亚研究的教授,义孚正式出版了第一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地理学著作——China (中译本名为《神州》),勾勒中国历史地理概貌并简述其景观变迁,可说是“含英咀华”的开始。这是面向大众普及区域与景观地理的丛书的一本,在“英”(西方)对“华”了解还不够充分甚至有偏见(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情况下,此书也算是“及时雨”了。尽管给予一定程度肯定,但Keith Buchanan 认为,相比中国的历史来讲,此书还是不够丰厚(也许这也是“偏见”之一种)。该评论者没有理解丛书的目的和作者初衷是写一本“不落窠臼、将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学和艺术贯通”的书。

在“英”与“华”之间,义孚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他坦承“除了外表已经不是一个中国人了”;另一方面,他“一直想表达对故土的敬意”。10岁就离开了中国,75岁时才短暂返回一次,如果按照义孚所重视的“经验”方法来讲的话,他缺失了对这片快速变化的土地的切身体验。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不能熟练运用汉语,对他这种非常讲究语言的人来讲无疑是一种痛苦,因为,“家园就是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的地方”。在语言和地方经验上,对“华”的疏离与丧失成为他的终身遗憾。这并非他所愿,或许也是命运的安排,哪有那么完美的人和人生呢?相比之下,他对英语的运用却超过绝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他的英语优美、典雅、考究和精致。然而,毕竟“华”是他的身份与文化渊源,与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和写作的现实相反的是,他的作品游刃有余地在“英”与“华”之间切换。

在2017年给《China》的中文版序里,义孚期望中国地理学者真正实现“历史与人文、经济与社会并重”。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一条,“英”与“华”并重。所谓含英咀华。

(六)家园如梦

动荡年代再加上流离辗转的早期生活经历,使义孚变得敏感、脆弱甚至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使他包容、善思和敏锐。在流动的空间里渴望地方,在稳定的地方,他的思维又延伸到千载万里的时空。不能改变的出身和早期流离飘荡的经历,使他对身份问题一直倍感困惑,以致于以“地球”来回答别人对其家乡的询问(也许此处的earth一词还有“尘归尘,土归土”的涵义)。这是带苦笑但也豁达的幽默。童年的记忆,至关重要的地方经验给他打上难以磨灭的“中国”烙印;成长和成年却靠着英语或西方文化的滋养,他对此也有强烈的认同。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经历丰富了他的空间经验和认知,博大的心胸开始养成。最后选择定居于美国,是渴慕自由的缘故。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或者如他所说,是一个广阔的“空间”与“地方”兼在之地,成就了他,同时,他也成就了美国地理学。然而,家园问题还是绕不过去。

对“地球作为人类家园”这个地理学的永恒命题,他说他最看重的是“家园”一词,这是人文主义地理学者与其他地理学家的根本区别。2007年,他根据早先返回并访问中国的经历, 出版了Coming Home to China (《回家记》),从题目可见他的家国情怀。然而,文章的自如反衬出现实的尴尬:家园易逝易变,语言的生疏与家乡的疏离感也是一致的。情怀或情结仍在,却不知赋予何处,“更与何人说”?这家园,因此种种,竟是不可能再返回了!

义孚的经历也许是特殊的,但他的问题是普遍的。我们漂泊无依的命运,个人如此,人类又何尝不如此呢?!尽管存在各种迷离,但我们最终得回到家中。在书的最后,义孚一方面为终于回到麦迪逊的家中而感到心安理得,另一方面也提到了他的中国之旅宛如一场美梦,在这里,家园与梦想被联系在一起。也许,人类共同的梦想只是回家,而在家中,却做着各种梦。家园与梦想,哪个更真实一些呢?也许千年之前,庄子梦见的那只蝴蝶,名字就叫“家”吧。

原文引用
叶超.今日,我们如何读义孚[J].人文地理,2019,34(5):159-160. DOI: 10.13959/j.issn.1003- 2398.2019. 05.020.  [Ye Chao. How to understand Yi-fu Duan[J]. Human Geography, 2019,34(5): 159-160.DOI: 10.13959/ j.issn.1003-2398.2019.05.0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 重温经典,牢记传统和守望价值
2016-10-01
这篇文章根据叶超自己在华师大地科院地理教育沙龙上的报告整理。
地理学与地理教育;重温经典,牢记传统和守望价值
叶 超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重温经典: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特点
今年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经典论文《The Education of a Geographer》发表60周年。1956年,时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荣誉主席的索尔(Carl Sauer)发表该文,论述了地理学的特点以及地理教育的重要性。索尔是一个文化地理学家,针对当时美国偏重自然地理研究的倾向,他极力主张人文地理和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考察研究。他认为地理学不是具有专属权的领域,而是一个容易跨学科和具有多样性的学科,地理教育需要打破学科特权,充分发挥地理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并反思人地关系。即使从六十年后的今天来看,尽管地理教学方法日趋丰富,地理学思潮变化多端,索尔的论点也没有过时,仍然值得现代地理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记取。这也提醒我们不断从地理学的传统中认识和理解地理学的价值,这对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同样重要。
地理学的传统和价值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地理教学的依托点在于对地理的认识。随着地理教学的发展,结合GIS、RS的教学开始不断进步,了解国外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前沿和趋势,是重新解读地理学传统和价值的钥匙。
牢记传统:地球作为人类家园
很多人问,地理学是什么或研究什么?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概念或方式来概括或回应,也很难传达给普通大众。但其实简单的一个短语即可: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或者地球作为人类家园。这是自古以来的地理学传统。
从地理学的起源来看,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首创Geography一词,其意思为:
Geography=Geo (the earth) + Graphos(to write about)
中国古籍《周易》中也有“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的说法。
总体来说,无论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或事实,它都是现实世界,也就是“地”,它与我们头脑的思维世界(理)发生碰撞,从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的学问,就是地理学。所以,
地(现实世界)与理(理念世界)的碰撞产生地理学。
从西方地理学经典《荷马史诗》开始至今,地理学都在反映这种现实和理念的碰撞。《荷马史诗》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也是地理巨著,它的很多记载并不来自虚构,而是现实地理世界的延伸和想象;中国的《山海经》亦是如此(如果将诗歌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肯定会别有一番意境)。这是地理学的文艺传统。
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也是一名数学家和诗人,他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测量了地球的周长,这对地理学意义深远。他在理念上大胆想象,将地球视为一个相对客观的球体,联系太阳在井里的投影,运用几何原理测量出与现今数字相差无几的地球周长。他所代表的这种方法奠定了地理学的数理或科学的传统。
地理学传统的三大关键词是地球、人类和家园。自然地理学看重相对“客观”地探索地球变化的奥秘,人文地理越来越看重“家园”空间及其意义,人地关系的研究将自然和人文连接起来,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观察到理论抽象,既考虑综合性也考虑区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理学发生诸多思想和理论变革,从计量革命到后现代,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碰撞,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从地理学的核心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地理学归纳为一门空间科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思考区域、土地、景观和环境等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和改变日趋剧烈,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社会空间。
围绕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这一主题,有很多地理学家试图阐发地理学的具体传统,主要的比如:
威廉·帕特森提出“四传统说”: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
詹姆斯·布劳特补充了地图学和行为地理学形成了“六传统说”。
现今最有代表性的则是著名地理学思想史家大卫·利文斯顿的“十传统说”:
?  探索地球究竟(随着航海勘测的扩展而发展)
?  受神学和非理性学说影响的地理学
?  地图学
?  将世界解释为神的目的的有机体(机械宇宙观)
?  环境决定论
?  区域化模式(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改变)
?  综合性(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并可广泛应用)
?  空间科学(实证主义地理学)
?  社会政治和人本涵义的地理学(激进、马克思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
?  地方(受社会学结构化理论的影响,重视地方)。
“地理学传统像一个物种一样,随着它适应不同的社会和学术环境而演化。地理学从一开始就对不同时空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David Livingstone,1992)
守望价值:科学、生活与审美
地理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和技术。
自然地理学是对自然环境和现象的观察、解释和思考,更偏向自然科学一些,这也是中小学曾将地理归属为科学或自然课的原因。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同时也是艺术。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生活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地理学的价值有真、善、美三个维度:
?  真代表科学发现和解释,究天人之际;
?  善的取向是经世致用,利用地理学思想、理论和技术为人民生活作贡献;
?  美代表艺术性,地理学教育我们自足自省,超脱功利和实用观点,以美学的鉴赏力看待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
举个例子,小到影响人们起居生活,大到影响国家发展的雾霾问题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从技术层面来看,遥感影像、GIS绘制空间分布图让我们清楚看到雾霾发生的空间范围和严重程度;从科学层面来说,雾霾问题涉及资源环境利用和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模式;从伦理层面来说,雾霾是环境伦理的研究课题,人们应该自省和自足,不能成为贪得无厌的攫取者。这几个方面应该相互联系起来,才能对该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理解与应对。

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可以用于很多问题,包括地理教学。运用地理学的时空观,进行博客教学和新媒体教学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博客等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介技术手段,打破了教学时间、空间、参与者的限制,形成了一种即看即学和面向大众的模式。教学理念方面,价值的引领与专业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起来,以文化地理学课程为例,我们归纳出了文以载道(价值取向)、化出自我(个体目标)、地分南北(地域差异)、理清东西(逻辑思维)、学无疆界(创新路径)的教学理念(这是《文化地理学》的藏头)。也许它对其他分支学科和地理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把握地理学将时间、空间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和具体分析的方法,我们就拥有了分析和解释问题的利器。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灵活地应用于所有问题。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并反思索尔在60年前的名言:
“我们,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在尽力探索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和内在联系性……我们依靠交流和多样性繁荣发展。”
这是对地理学、地理学者和地理教育的最佳阐释。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学
2015-09-25 16:30:43
作为地理专业的新生,可能很多同学最关心和最想知道的是,地理学是怎样一门学科?这一问题的答案既复杂,又简单。复杂在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化,古今中外的地理学有很大差异。简单在于,无论怎样变化,自始至终,地理学都是一门空间科学。
事物必在某一时间点上,也必在某一空间点上;因此,正如事物都有其历史,它们也有其地理。学习地理学,我们天马行空地想象,脚踏实地地行走,感知、理解和探索地球,这个作为人类家园的奇妙空间。
地理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荷马史诗》和《山海经》是东西方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辉煌的地理著作。其中既有对希腊半岛和古中国地理的客观记述,也有对域外世界的大胆想象。地与理的初次交融,萌发出地理学的幼芽,奠定了地理学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基调。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有限的大脑空间,既能刻画真实的地域空间,又能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随着人们经历增多和视野拓宽,地理学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首创geography一词,中国的传统经典《周易》则有“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的名句。地理,已经不仅仅是各种现象,它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门学问。
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详实地记叙了地中海各国的地理,发扬了地理学区域描述的传统;埃拉托色尼对地球周长的精确测量,以及阿那克西曼德肇始的地图制作,开创了地理学的数理传统。中国古代哲学家将“天地人”统一考察,则反映了朴素的、与西方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水经注》、晋朝裴秀的地图制作法、《徐霞客游记》代表着我国古代地理学家的伟大成就。地理学,一开始,就有着丰富多样的“空间”传统。
近代,大哲学家康德将地理学与历史学相提并论,从整体科学角度定义地理学为一门空间科学。洪堡和李特尔继承了这种观点,并将这个空间具体化为“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那颗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璀璨的星球,当她以倾斜着23.5度的优美姿态围绕着太阳缓缓漫游,带给我们循环往复的四季更迭与昼夜变换。家园,既是我们温暖的实在居所,也是一个美丽的空间象征!
现代地理学着重于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引领我们理解全球变化,同时体察身边地貌景观的演化;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空间可视化,呈现给我们一个立体、动态、波澜壮阔的地理图景;人文地理让我们从不同的价值观领略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变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我们的地球家园,它既是一个自然空间,更是一个社会空间。
思考这个空间,全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城市为什么有大有小?GPS如何为我们导航定位?
进入这个空间,掌握地理尺度的概念,使你既拥有心雄万夫的全球视野,也具备自足自省的人文精神。
探索这个空间,地表事物纷繁复杂,人地之间交互作用,然而我们可以通过野外考察和理论推演,亲历自然的神奇,体验社会的丰富,洞悉地球的奥秘。
拥有这个空间,成为一名地理学家,意味着什么呢?正如著名地理学家索尔所说, “我们,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在尽力探索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和内在联系性……我们依靠交流和多样性繁荣发展。”
这个空间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生活。
它要求我们大胆想象、谨慎实证,探究真实,发现美好。
它是我们的。
她等待着我们继承、塑造、打破和重塑。
这就是地理学,一门提供我们无限空间,同时期待我们赋予它更广空间的科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的百年老店:区域学派以及地理教育讨论   
一、历史、性质和方法三者紧密联系   
  超:对于上次录音整理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想法?史媛媛,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   
史媛媛:我是针对最后一个问题回去又想了一下,找到了一些答案。主要还是通过两篇文献。   
  超:哪两篇文献?   
史媛媛:郑冬子的《地理学方法论研究》和陈仲雍的《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其中,郑冬子的《地理学方法论研究》,当时我们提出他的观点到底是属于历史、性质,还是方法的研究?后来我就看了一下这个文献,他这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说“研究方法也就是如何获得地理科学知识的方法,地理学研究方法自成体系,因为地理学知识体系有其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对一个地区来说即“发现”、“确定这个地区的位置和空间情况”、“了解这个地区的内容”。这必须按时间过程先后发生,相应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就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方法。”   
  超:你概括一下这段话。   
史媛媛:我概括就是这三个观点,总的来说是一种方法,而且它还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超:上节课我记得我有过一个解读,我解读了一下,然后郭志威也解读了一下,然后你今天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吧?   
史媛媛:是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历史。   
  超:那么通过你读郑冬子对他的解读,陈仲雍也有一个解读,这些解读是不一样,但有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拿着这些解读,自己也要思考。但是我刚刚注意到你非常强调他的这个方法,方法当然是要强调的,但是要看到他的这个副标题-“历史、性质和方法”,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可以对绪论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赫特纳在这本书里面讲的主要就是这三大模块,历史、性质和方法,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种,虽然赫特纳在序言里面讲了这本书主要是一个方法论的著作,某种意义上是毕生之作,那么这一点可以看做是一种方法,但是历史、性质和方法是关联的,要是不了解一个学科的历史,那我们无法对这个学科进行性质的定位。   
性质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同学说大学本科地理学毕业或者说是与地理学相关的学科毕业出来的,问他一句地理学是干什么,他不清楚。别说你们不清楚,你们的老师有的时候也未必清楚,因为有的时候老师从事植物地理、地理化学、土壤的研究,但是,他对他这一个领域的历史可能不清楚,然后对地理学整个学科的历史不清楚,所以它可能在土壤、物理、化学这些问题上有发言权,某一个问题某一个行业上有发言权,但是一旦说到地理学是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就是茫然,那么这个倾向是不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我们现在是学术界不太重视历史,在历史里面尤其不太重视思想史。以前有个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里面最闪光的,就是之前我给大家强调的思想,思想是历史里面的精华。我们学到的那些思想可能要高于一般的知识,那么这可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环境去看。比如说古时候我们认识到地球是圆的,那就很不容易了,现在我们就有人提出质疑,是因为时间条件不一样了,所以说了这么多,一方面要重视历史,对赫特纳的这个绪论包括地理学史的三个任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但是我想最重要的归结到赫特纳的这本书,历史是首要的,而且绪论里面尤其强调历史,一切从历史出发,这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我们这门课叫地理学发展史,其实更多的应该叫地理学思想史,本科应该读的课程提到了我们研究生阶段,但由于我们的课时量很有限,所以我们在这们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也就更有限了,我希望的是大家下课之后,根据我的提示可以更深入地去读书,去讨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读一些相关的书籍。   
我给研究生答辩时,注意到一点,就是很多同学读了这些书,但很少有人在毕业论文中引用这些书籍,那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这个课上的内容跟我们的论文其他方面是脱节的,这是不应该的。比如说赫特纳很多思想在我们论文里面是可以用的,那为什么不用呢?我们读中学地理教育,大学地理教育,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这就是最权威,最经典的说法。如果我们想挑战它,要推翻它,那我们把它提出来;如果我们要重新定义它,那我们也把它提出来。我们应该回到他的那个方法,他那个教育主张。总而言之,它就是一个标杆,这就是所谓经典的价值含义,就是它始终在那里,不管一个时代怎么变,观点可能会过时,但是他提出观点的那个气质和精神是不会过时的。实际上,绪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要反复的把它看上个四五遍,好好地去理解,他的地理学特点是什么呢?史媛媛你说一下地理学有什么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   
     
二、地理学依赖其他学科,但又不能变成相邻学科   
史媛媛:地理学特点?   
  超:恩,我不是让你说一个特性,而是一个抽象的总结,赫特纳是怎么说的,就它跟其他学科的关系。   
史媛媛:相辅相成。   
  超:相辅相成就说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其它学科和地理学也是相辅相成啊,可他后面还加了一句话:“地理学严重的依赖于其他学科”,也就是每门学科都要依赖于其它学科来发展的,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吧,但在地理学上这个关系很特殊,或者说它有一个其他的学科作为依据或者前提,地理学独自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比如说人文地理学,我们就把人文学和地理学结合;城市地理学,我们就把地理学和城市学结合到一起,比如说经济地理学,那就把经济学和地理学结合到一起。我们如果不懂经济学,那么我们的经济地理学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说,包括自然地理学也是这样。比如研究自然地理,要是不懂地貌,不懂地质学的知识、物理学的知识、化学的知识,我们要去研究自然地理,那么也是成问题的,就是地理学严重依赖于其他学科,这种依附性质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的,所以说地理学的综合性来源于什么呢?既然依赖性很强,那么它对于其他学科的了解就应该更强一点,但是它了解了其它学科,赫特纳后面又强调了,说它不得变成生物学、地质学,包括其他的,天文学,就是说从其它学科都拿出来一部分,而不是变成其它学科,我们从生物学里拿出一部分是变成生物地理,或者植物地理、动物地理,但是不能变成动物学,不能变成生物学,我们从经济学里可以拿出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不能变成经济学,这是赫特纳的观点。   
        赫特纳的这个观点本身,我们也可以去批判,去商榷,但是他的观点就是这样,很鲜明,就是地理学在保持它自己的特色,从其它学科必须拿东西,但拿了其它学科的东西后又不能变成其它的学科,那么如何让把握呢,你觉得地理学如何能把我这个度?既要从其它学科汲取内容又不能变成其它学科,如何把握这个度?   
于茂军:这个很难把握,就像多走一步就跨过去了,少走一步就不够。   
  超:那你的观点是什么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于茂军:就是还是要本着地理学的这个性质。   
  超:那你说地理学的性质是什么?或者重点是什么?   
于茂军:重点就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超:恩。那区域性如何体现?   
于茂军:区域,小一点与区域内部相比,大一点与区域外部相比,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谈到的区域的差异,应该把地理学这个特点归结为两点或两种不同的方法,那么第一种是什么?可以取个名字来归纳一下。比如说你刚说到了区域内部和外部,比如说内部我们可以再怎么分,外部我们可以再怎么划分?   
史媛媛:我觉得是系统和区域吧。   
  超:系统和区域,怎么讲?   
史媛媛:赫特纳已经说了。   
  超:那么我们刚刚说了,于茂军同学提出了是区域差异,那么方法是什么,你如何把它归纳出来,采取了一种什么方法,   
张娟娟:归纳。   
  超:如何归纳,举个例子。   
张娟娟:对各种不同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   
  超:如何分类,举个例子。能不能说两种人,一种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一种是地理学家,在看待同一个问题。地理学家是这样看待的,其他学家是那样看待的。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或者印象。   
于茂军:比如说看到一个非常古老的松树,植物学家可能说,这个生物的种类很异样,地理学家可能会考虑这种松树的地理分布。   
  超:那么这反映一个什么问题?   
于茂军:这个反映在学科里面就是,不同学科的不同专家看待同一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三、地理学的法宝之一:类型学   
  超:是的,但是我们说的是方法,你讲的是态度,态度也很重要,态度是一个切入点,说明从一个什么视角或者出发点去看待什么问题。但是最后还是要讲方法,只讲态度是不行的,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方法来把它切开,看它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就像一个橘子 ,你使用手剥呢还是用刀切呢,还是用其他方法呢?把它解剖开,医生可能用的手术刀,我们可能用的什么,地质学者可能用的就是一个小榔头,那么我们呢? 我们用的不同的器具,手段、这些工具不一样,构成的方法就不一样,就像娟娟同学刚刚说的这种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的方法可能其它学科也会用,比如说,那个松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松树。地理学家看到这样的树的话,既要研究松树的地理分布,也要研究松树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才能生存,南方的松树和北方的松树有什么样的区别,到底是落叶松,还是其他的种类,这个地理条件、地理差异为什么会分开来?比如,哪是长江中上游,哪是黄土高原?或者说,哪是南方,哪是北方?南方、北方,首先是地理上的差异。现在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实际上还是地理上的差异,只不过现在人们习惯用经济的指标来衡量。包括我们划分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区。其实这也是地理差异,所以我们会发现,地理传统的法宝就是区域划分的方法。洪堡去考察美洲,发现气候也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好几个气候带,那么在这里洪堡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说,其实这个就是分类。   
08年诺贝尔学奖的得主--克鲁格曼,他对地理学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那么这里我讲两个轶事,实际上克鲁格曼搞这个经济地理学是两头不讨喜欢,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学家认为他搞这个什么经济地理学就是歪门邪道,由于克鲁格曼在搞国际贸易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名了,那他为什么突然搞地理呢?地理和贸易有什么关系呢,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不是主流。但是,他跑到地理学家那里后,地理学家也不认可他讲的地理,为什么呢?因为克鲁格曼所讲的地理不是地理学家所讲的地理,他不去划分地理的类型,他也不去考虑地理的各种条件,只是把地理的要素,比如说,a地和b地,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差异,克鲁格曼不去考虑具体是什么差异,而是把这个差异模型化。用一个运输成本的变量来刻画它们两者之间的地理差异,然后带到这个模型里,用这个变量代表差异,那么地理学家肯定不太喜欢这种,因为我们想的a地和b地,就比如说,这个南京和苏州,我们肯定认为,南京和苏州是不是一个地理单元,假设是在一个地理单元内部,那么它的的经济文化和地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这时,我们可能更多会处理南京和上海,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关系,还有这个关系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会具体去考察。而让克鲁德曼来讲的话,他可能就是一个运输成本。其它的他可以忽略不计。模型总要忽略一些东西,突出一些东西,而在经济学里面,尤其是区域经济那一块,区位和成本这两个变量,他们看重区位,不像我们看重区位的自然条件,我们也经常做一些规划,无论是区域规划、旅游规划、人口规划,还是其它规划,我们首先得描述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为什么呢?因为自然条件决定了一些人文社会的现象。   
我们还得描述一些人文条件,克鲁格曼也讲文化,他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大概是奥尔良市,它生产一种编织的挂毯,但这个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就是当地的一个新娘准备出嫁,出嫁的时候她想用一个东西来显示自己婚礼的独特,就用一些材料织了一件挂毯,然后宾客们一看,觉得这个很好,附近的少女出嫁都纷纷编织这个毯,有了这个条件之后,于是乎,在当地成立了这样一个产业,那么原先可能是一个偶然的行为,后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产业,所以克鲁格曼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可能一个地方出现一个产业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必然,我们应该考虑地理的偶然性。但是这个事情如果让地理学家去考察的话,那我们考虑的可能是这个挂毯的原材料离这个地方是不是比较近?像羊毛,它的供给,是不是离它的港口近便于运输、比较方便。我们可能考虑这个区位优势,包括文化,包括他们为什么会编制挂毯,是不是有这样经商的氛围。我们再说南京和苏州,我们都会想到,他们的文化和北京不一样。这个在经济学里面不太看重,在地理学里面也不太看重,两边不讨好,但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那种窘况算是打破了,没人敢不承认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但从这个例子里面我想说明,不同的学者在看待一个问题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克鲁格曼也非常推崇杜能的理论。但是并不推崇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只是提供了一个分类的纲要,他能提供一些新的想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纲要,中心地理论这是按照行政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形成的正六边形城市体系,现在看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在当时不简单,所以克鲁格曼是这个评价的,当时他对于杜能和克里斯泰勒,尤其是克里斯泰勒,就是说他有他的评价标准,他为什么没有理解,或者说对城市地理学采取了这样一种评价呢?是因为他没有用地理学者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因为克里斯泰勒,他看待问题能总结归纳,他把这些中心地数出来,在地图上看他们之间的距离各方面,画了图,最后抽象成一个正六边形,那么这里采取了一个归纳的方法,先去调查,然后归纳发现,这些都是一些类似于正六边形的图,所以说他最看重的是空间上的体现,说准确一点就是空间几何学,它是以几何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我们学这个区位论,就会发现,都是空间几何学。杜能提出的理论是什么?   
杨璐璐:农业区位论。   
  超:农业区位论最后是一个什么几何图形?   
杨璐璐:是一个同心圆。   
  超:同心圆,我们叫做杜能环,是一个圆形,养殖,蔬菜种植等行业分布按照同心圆模式。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什么形状?   
于茂军:块状的。   
  超:是一个三角形,锐角或者钝角,总而言之,是一个三角形。所以说我们要如何读书,要把它抽象出来。杜能和韦伯的区位论有什么差别,如果我们把它煮成一锅粥,它们都是区位论,那就是我们没学好。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抽象,发现他的方法实际上是几何学,尤其是空间他用几何学提炼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用几何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一个三角形。后来廖什还提出一个论题,还是在这个空间形状上去做文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我们言归正传,就是说这个分类的方法被经济学家认为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太看得起的,但是是我们地理学的一个法宝,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忘掉。传统的东西就像中国武术里的扎马步一样,只有把这个马步扎稳了之后,才能成为练武术的基础。别说我们学会了飞檐走壁,就把这个马步给忘了,其实马步是飞檐走壁的一个基础,不能说学会了飞檐走壁后,就说这个马步太低级了。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这么说,但不代表你可以贬低它,千万不要把这个看家本领给忘了。当我们面临一个区域,地理学家和其他学者不同的就是,首先地理学家会把这个地方判断为一个什么样的地理单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其他的学者可能不一定这么去考虑。好了,我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经济学家不太看重地理学家的一些贡献。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鼻祖是?   
     
四:对待学科界限:要特点,不要特权   
杨璐璐:亚当·斯密。   
  超:不仅仅是经济学的鼻祖,还是什么学的?跟咱们地理有关的,经济地理学。如果你们有时间,可以看看《国富论》。《国富论》的第四章实际上都是讲经济地理学,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的博士论文就是根据这个斯密的这个论点,讨论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包括斯密那时候有感叹,他对于中国的问题就做了很深的观察,虽然他没有来过来过中国,但他看待一些中国的问题有的时候比一些中国专家还来的深入。他就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大江大河,但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为什么不鼓励通航,为什么不鼓励海外贸易,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西欧能发展起来,那是因为古希腊有海外贸易,古希腊罗马,这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资源。但是中国、印度和埃及似乎都不太重视海外贸易,最多就是可能说是依靠河流,比较重视农业,重农抑商。那么斯密早就提出了一个疑问,然后他从地理上去分析。我们看希腊,它是地中海的特性,处在亚非欧三大洲的一个交汇,那么他通过直布罗陀海峡通往大西洋,那么通过内海贸易,他就可以转化成一个远洋贸易,那么海运成本在16世纪以后大大的降低了,那时候人们能够造出大型的轮船,那么这样的话,它相对于内运,还是有了一个更大的优势,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另外,军事的发展是国家肃清海盗,就是能够保障海外贸易的安全性,所以大大的增加了海外贸易。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发展史,像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一些国家都是在海上争霸。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李约瑟问,为什么中国到了明末时期慢慢的开始下降了,文明、经济各方面都下降了,很多人解释,但很少有人从地理方面去解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一个一面靠海的这样一个国家,我们设想一下中国是四面环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所以说在明清时期就有好多的争论和纠缠。一派说我们开海贸易,另一派说我们禁海,就是不要跟其他国家去贸易,就这样纠缠不休,最后既有开海的历史,又有这个禁海的历史。正是由于当时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所以中国的海外贸易没有发展起来。国际贸易没有发展起来,那市场、资源就很成问题,最多是一个内向型的封闭型的发展社会,比如说城市,城市里面的人口也有可能很多,我们江南出现了大镇,四大名镇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市镇的繁荣,而不是城市化的一个大发展,因为市镇经济是面向乡村的,乡村需求,而不是面向城市一些高端的东西的,那么这就成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海外贸易助动。海外贸易如果助动了的话,那是不一样的。而如果没有海外贸易,那我们只局限于市内,只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因为陆路的运输成本太高了。为什么这么高呢,那不得不说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各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太大,要运输的话,成本真的非常高。有一本书写中国的历史的,我建议大家下去后可以看一看,《剑桥中国插图史》,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写的很通俗,他里面有很多图片,有一个图片就是在写什么呢,就是写四川的一个挑夫,就是他要背着两百多斤的茶砖,要翻山越岭,然后才能到交易的地方去卖给人家,才能挣到微薄的薪水,就是我们到了20世纪的时候,仍然采取一种人力,去进行运输,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说这些想说明什么呢,说明斯密早就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将经济与地理、文化等要素综合考虑。   
但是有个诺奖得主斯蒂格勒就批评斯密,说这是斯密论证的一个失败,说不应该去谈论地理要素,但是我认为这恰是斯密的高明之处,因为经济条件跟地理条件是纠缠在一块的,要是不看到这个地理条件,那经济条件怎么发挥作用呢,好比我们后来发明了一种学问叫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讲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研究是一起的,所以斯密也可以说是当时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鼻祖,实际上他是许多经济理论的源头。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靠海的那些国家容易获得一些先天的优势,往往能够发展起来,那些内陆国家,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能发展起来的少之又少,斯密的这理论被现在的哈佛大学的学者萨奇斯等证实,他也研究贸易、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就是说靠海那些国家的GDP最后总量都是很大的,这说明现在我们还在研究斯密所提出来的那个问题。老法宝咱们不要把它丢掉,虽然有些经济学家不理解,说他怎么跑到地理去了,但是斯密那个时候提出来,他这个理论却成为好多东西的源头。现在我们动不动就划一条界线,这是经济学,这是地理学,别跟我扯,别跟我抢地盘,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态度能不能要。我刚刚为什么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时刻面临这个选择,赫特纳说的那句话至关重要,我们再从其他学科取东西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定位,不能变成其它的学科,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就像他说的,这个界限很难把握,我总结出几个字,要特点,不要特权,以往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理论不要搞到别人那里去,实际上享受的一种自己的特权,所以我们的秘密不让别人知道,或者说我们的领地不让别人侵犯,实际上科学、学术知识没有边界的,边界在哪里需要我们个人探索和琢磨,那比如我给你们划条界限,让你们别过线,那你们永远没有出息,你要是不打破老师讲的那个界,你的价值何在呢?如果克鲁格曼听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话,他能获得诺奖吗?或者说获得诺奖本身微不足道,但是诺奖最后授奖的理由里头有一个经济地理学 ,说明了我们有的时候应择善而固执,或者说择善而坚持,这个是很重要的,不要去理会别人说的再多再好,给你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你看像斯密这样的人,后面的人也会对他指手画脚,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是搞地理学,所以他对地理学的很多认识不够,所以说很多做得不好,一旦我们学习了地理学之后,我们学习地理之后,并不是完全把自己封闭在地理的圈子里或者套子里,不管其他的,不是那样,而是说站在这个特点的位置上,去密切的联系其他方面的兴趣,去取舍,最后发现地理学的特点,从地理学的特点出发去做一个,而我恰恰认为这是斯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学习降龙十八掌、罗汉神拳之后,不要把自己的打狗棍法给丢掉,那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自己的法宝要牢记,那么我们的传统的法宝就是对区域类型的划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类型的划分一般靠什么呢,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靠经验,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说明,这叫具体的方法,而前面的区域类型的划分呢,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论,当然方法和方法论这两种概念有的时候我们把它放在一起,什么时候该分什么时候该合,看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另外一种法宝是什么呢,你刚才说了,但是你没有把它点出来,你现在想到了吗?有一个名词叫什么?区域里面还有很好的区域,我们还可以再分,还有什么区域,这些区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地理学的另一法宝:尺度   
姜文正:科学,科学的定义。   
  超:什么是科学的定义?我现在问地理学的特色,第二个特色,或者第二个特色的方法,我现在是讲方法啊,这个方法是大的方法,下面是什么方法?   
姜文正:变异特性。   
  超:变异特性?这是生物学的?冯慧佳,什么方法?   
冯慧佳:区划。   
  超:区划,实际上就是我刚刚讲的区域类型,是不是?划分的不同的类型。   
冯慧佳:差异。   
  超:差异还是由类型划分出来的,比如我们讲南京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南京到底是一个国际型城市还是一个区域国际型城市,然后呢,如果说是一个国际型的城市,那么我们就考虑南京国际贸易、外资的比重,包括南京的产业在国际中占多少比重,如果考虑这不是国际性的城市,那我可以把南京放到一个区域性的城市里面去,现在把他缩小到东北亚这样一个程度,东北亚这个程度我们一看可能仍然不能承担这个重任,我们可以把他放到中国这个尺度,中国这个尺度我们又可以把他划成一个圈,长三角,长三角都市圈的城市,长三角这个圈里我们又要再把它缩小,那么要确定南京跟上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分工或者合作,如果我们要做南京的规划,我们要这样来做,就是从国际的,区域的,国内的,到再小的区域,到更小的区域里,最后再回到南京,南京然后下面可以再分区县,区县在下面还有社区,我现在在干一个什么事情,什么?说一下,杨璐璐,什么方法?给我一个名词。   
杨璐璐:尺度。   
  超:说对了,那么这个尺度的方法太重要了,是这样,我刚刚说的尺度仅仅是为了便于你们理解,我才这么说的,但是这个尺度,没有这么简单,刚刚说的这个尺度是最简单的,我们这个区域是从国际,区域,国内,大区域,小区域然后到这个城市,城市下面还有城市乡村这样一个关系或者到城市社区,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的尺度,这些不同的尺度在交错着,可能这些尺度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们以后跟着老师去做规划这是一个必然的流程,你们有时候就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规划?其他人去做规划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没有这样一个尺度的概念,或者有尺度的概念之后呢,不如我们这样体会的这么深,那么我们刚刚说到的是一个空间上的尺度,那么我们时间上也可以划分一个尺度,比如南京一百年这样来划分的话,那么也就是很多方面了,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做一个政治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做一个经济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又做一个文化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又衰弱了,什么时候又重振了?那么这个时间我们又可以把它列成一个横轴的话,空间列一个纵轴,那么还有一个应该是什么啊?从里面画一个交线,就是社会的一个大的尺度,也就是上一节课给大家讲的《社会空间辩证法》,三元的一种空间尺度,时间,空间,社会,这个社会是广义的,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去思考广域的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里包括了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就是一切社会,人的社会,我们都可以考虑,我们笼统地称为社会,就是说我们跟一个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去考察这个区域的不一样的这个尺度方法,而尺度的方法里我们把时间的,空间的,社会的三大尺度密切勾连在一块考察他们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尺度的框架,那么下面研究尺度的时候,你们可以去看一本书叫《当代地理学要义》,这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地理学要义》中就有两章专门去讲尺度的概念,这个尺度有时候讲起来挺有意思的,实际上尺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你说一下。   
于茂军:说白了就是测量具体对象的一把尺子,实际上是划分具体对象的方法。   
  超:对,抽象来说就一个划分的方法,形象方面,我们可以把尺度比作比喻或者隐喻。这个隐喻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很多尺度,有的尺度从大到小,比如从国际的到市区到城市,有的尺度我们可能不一定能清楚,比如说一篇文章中提到,有的尺度就像蚯蚓洞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蚯蚓洞,就是那种曲曲弯弯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个蚯蚓洞就是明显的比喻,比喻事物的发展有一些关联,但是关联最后的迹象呢,你可能只能用蚯蚓洞这样来刻画,很难用其他的,它不是一个线形的,至少表明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像我们说的国际,国内,大都市区,城市,郊区,区县,这是一个线形,我们能看到,那么有的时候曲曲弯弯、曲曲弯弯我们就看不见了,现在用蚯蚓洞可以形象的刻画出来。还有一种什么尺度呢,俄罗斯套娃的尺度,不知道你们见过俄罗斯套娃没有,我想应该很多人都见过,那么他用俄罗斯套娃是想打一个比喻,来比喻一种地理现象,可能是一种自然地理现象,或者人文地理现象,那么他可能具有这样一个特质,一环套一环,小的里面可能还有一个核心的东西,用来比喻一种社会经济地理现象,具体的你们可以下去看一下,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在提到尺度的时候有多种可以探索的路径,有可以让人们容易理解的东西,也可以用其它东西去刻画尺度,为什么?尺度尺度,刚才他讲得很好,就是拿一把尺子去度量,你喜欢用游标卡尺,他可能喜欢用米尺,那量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要看去测量什么;即使是测量同一个物体,用的尺子不一样,最后度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或者你去度量的时候,你心情好的时候和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是不一样的,对吧。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一点,跟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尺度的只有那么一种,实际上尺度的含义还是很深的,其实我觉得赫特纳的这本书需要补充一点,就是刚刚媛媛同学也是给我们念了几段,包括我上节课给大家读得时候,我还提醒大家,赫特纳反复强调怎么怎么怎么,这个怎么实际上是在干什么,是在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对吧,那么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在现在来讲是尤为重要,包括像笛卡尔啊这些人非常强调方法,最有价值的就是关于方法的认识。这是赫特纳的这本书。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赫特纳的教学的一些内容。时欢欢来了没?   
     
六、赫特纳的地理教育思想   
时欢欢:来了。   
  超:你读了他的教学了没有?   
时欢欢:读了。   
  超:你有什么感触啊?   
时欢欢:赫特纳强调了教学方面   
  超:就这么一点啊?包俊补充一下。   
  俊:赫特纳比较重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超:好,咱们先讨论一下这种直观的教育。那么这个是不是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地方呢?为什么地理学要重视直观的教育。   
  俊:因为地理学包含的现象是复杂的。   
  超:哪种现象不复杂?社会学研究的现象不复杂?物理学研究的现象不复杂?地理学的直观跟其他的直观有什么差别?   
  俊:借助地图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   
  超:直观的,又跑到空间思维上去了。空间思维本身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吧?那你如何让空间思维直观?做些什么事呢?课堂上讲的最核心的就是地理教育,地理教育的本质是干什么呢?   
时欢欢:地理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之间的差别性,并领悟它们的真正原因。   
  超:那么现在概括了几点?   
时欢欢:两点。   
  超:第一点是什么?   
时欢欢: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的差别性。   
  超: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时欢欢:地理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之间的差别性,并领悟它们的真正原因。   
  超:现在是讲的几个方面你告诉我?   
时欢欢:两个方面   
  超:还是两个方面,那你告诉我他为什么要用和这个连接词呢?首先一点是什么呢,地球表面的复杂性,这一点就相当于我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划分到地表,地表的复杂是什么样的复杂性呢?是区域的差异性。为什么是区域差异呢,因为区域差异是他讲的一个重点,他认为地理学的主要意义是区域差异。为什么他和他的后继者被称为区域学派的奠基者的原因所在。第三个方面是什么?领悟,对于领悟,地理学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最后看清楚这样的因果关系,当然在赫特纳那个时代自然地理更盛行,那么他把领悟的因果关系看成一个解释。而解释它为一种科学,科学的解释必须寻求一种因果关系。找到这个因果关系就意味着你这个研究就是高人一步的。他是这样去理解的,那么后面他还说了什么话?你把它读出来。   
时欢欢: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的状况如何呢?例如能有多少人能正确理解自然环境呢?有人确有根据地讲过这样的事:在一所讲德语的大学中一个哲学教授以为越往南越热,因而把最热的地方放在南极 。谁要用错了一个外来语或者不知道某一个历史、文学史和艺术史的有名人物,就会被看作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但是对地理学及自然科学的无知,却甚至不被看作是一种缺点;我们的教育是带着惊人的片面性的。   
  超:那么你读了这段之后有什么感想?   
时欢欢:首先说了教育的状况,举了个例子,然后说了教育的片面性   
  超:什么是教育的片面性?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时欢欢:那时候不重视地理教育。   
  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   
时欢欢:因为他们不分析原因。   
  超:不重视原因的分析?实际上很简单。你读得这段是讲地理学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地理学的缺失和缺位。很简单的原因。即使是在大学里面,后面还举了一个例子,在大学里面的一个博士论文,竟然不知道德国的一个县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事情在现在也还发生着。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的问题,我们地理专业的人不知道,那么其他专业呢,对地理这些也很陌生。所以地理学的教育首先得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教育而存在。一个基本的东西,为什么是基本的呢,因为我们出生下来就是在一个地方。对地方的感知和认知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素质。但是这种教育又不是让你仅仅会背一些地名,到现在很多人提及地理学都会说,你记会了多少地名?或者地震你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这样,我们地理学的民众的素质就比较薄弱了,甚至说很差。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高考的时候甚至还把地理学这个专业取消掉了,后来好多院士专家说这不能取消。当然不能取消的直接原因是如果取消了你们的饭碗怎么找?我们没有学生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表面的原因,更深的原因是,我们不能离开地理学去做一些事情,而地理学不仅仅是让我们去做这样一个事情,既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与外界的一种接触,了解到地理,那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长久性,应该比其他学科更加长久性的行业或者专业。就是说一些外来的东西可以丢掉,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必须得有的一种东西是无法丢掉的。就相当于我们说我们用三个尺度去划分,时间、空间和社会,你能摆脱掉时间的束缚吗?我们很多科幻片里面讲时光机器,呼的一下回到以前,呼的一下到未来多少多少年,这只能说明人类想要摆脱时间束缚的一种渴望,但是越是渴望就越说明时间对人类的束缚是牢牢存在的。过去的东西会抓住一个人,未来的东西也可能会抓住一个人。而空间,我们为什么不谈空间呢?因为以往,我们都把空间看成无所谓,但是空间这种东西往往跟地理是勾连在一块的。到了二十世纪以后,慢慢地,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空间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出现好多人去嘲笑地理学家,不知道是什么,实际上这些人去嘲笑地理学家是为什么呢,就是我刚刚讲到的,地理教育的缺位和失败。这个地理学家应该负起责任来,因为你没有向公众去传达地理学是干什么的,甚至教了半天连公众都没有教清楚地理学是什么,像东南西北都不搞不清楚,那么你这个地理学到底是在做什么,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都达不到的话,当然地理学并不是教你这些肤浅的东西,比如方向,更应该教的是一些更加重要的问题。只不过,在西方,在中国,地理学和公众的关系始终是处在一个不太好的关系。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西方有一个地理学家哈特写了一篇《地理学家的艺术》,还是强调区域差异的,另外有一个叫刘易斯的写了一篇叫《超越描述》,他也讲了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地理学家和公众的关系普遍也不是太好的,一般的公众不太清楚地理学是干什么的,那个时候他就呼吁,要改善公众的认知,向他们去传授地理知识,去传授他们所喜欢的地理知识,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应该懂的。当然这里也有一些误差,就是一方面,我们应该去传授,另一方面呢,也要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和他们的需要,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实际上,结合这两点最重要的手段是什么,就是教育,地理教育,而且这个地理教育应该有一定的层次体系,不仅仅是在小学,中学甚至幼儿,看看我们现在,你们听说过谁研究儿童地理学没有啊?没有。我也没有,别说你们了,但是在国外,儿童地理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范畴,儿童到底是怎样去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呢?地理位置、环境对他的学习、生活、交朋友又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童年,如果说你的童年跟你的地方,跟你的环境,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这些对你都有什么样的影响,你可能说出来一点点,但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但是西方呢,就把这个当做一个课题去研究,我想,这个对比是很重要,包括到了中学,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都有不同层次的地理课程,地理专业去涉及,他能把这些对应起来,但是我们呢,我们在中学教育,你们中间很多人出来可能大部分都面向这个方向,你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中学的教育跟小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环节是不是紧扣的一个问题,这个我建议可以选择作为你们的硕士论文,对吧,到底是紧扣的吗?包括从教学,课程,技术,包括老师的理念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去考察这个问题,抓住一个方面甚至你们可以得到很多结论。赫特纳在那个时代所讲的问题,包括刚刚包俊同学所说的,直观教育,我们到底实现了多少,有多少课堂是在用直观的方式在教育,这个直观,刚刚包俊同学还是说不清楚,什么叫直观呢,就意味着你要把这种东西拆分成好几种,第一种直观,比如我拿个地球仪教世界地图,这叫直观,还有一种直观,是什么呢,比如我在PPT上去放一些地区的图片,我教景观的时候,我把不同的景观体现出来,那么这种图片就比较直观,比文字直观,它是相对的概念。比如说我要让他更直观的话,我可以让他去实习,通过田野考察,让他对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一种直观,直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途径,现在我们有了技术之后,直观的方法就更好了,原先是个平面的,现在我们用立体去展示,你要去了解故宫,我都能够表现出来,由近及远,它的建筑风格,不同层面,你想了解哪个属性,它就出现很多东西,除了数据之外,跟数据配套的样式,相当于小型的抽象的模型,但是这个模型不是数学公式那样的枯燥,而是图片,那么就是立体的、可视的、动态的,以前一个图片只能表示一个景象,现在有了连续的画面,对吧?这是重要的,三维立体动态,就是我们在不断的丰富直观这两个字的含义,所以别小看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一个字先读成十个字,再把十个字读成一百个字,然后回过头来,再把一百个字回到一个字上。以后说赫特纳思想,你就把它归纳到一句话,几个方面几个词语,然后我们就再具体解剖几个词语。   
  超:黄沁昕,你说一下,你读了没有?   
黄沁昕:赫特纳的这本书我是两个星期前读的,具体的我记不清了,但是赫特纳他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乡土地理和世界地理到底哪个先呈现给学生。   
  超: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啊?   
黄沁昕: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中学教学还是会出现这种问题,到底是给我们的学生先讲乡土地理中国地理最后讲世界地理,还是先讲世界的,再讲中国的。这个争议比较大。   
  超:我建议可以深入的细致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同时,带着这个问题,你可以去搞中学的教学实践,你可以体验一下,调查一下,其实教材的编排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问题,材料的选择背后是一个什么观念呢,是人们地理教育观念的差异。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学世界地理就学了好多篇,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差异就是黄沁昕提出的很重要的问题,从乡土地理出发还是世界地理出发,实际上中国地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对吧?小孩子如何让他感知那个大的土地,除非他去过或者天生对这里感兴趣,否则的话,如何引导,引发和激发他的兴趣这很关键,所以这个问题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如果说不同的教本,不同的教学理念之下,他们的受众还有接受程度是愿意从乡土开始还是从世界地理开始,按照一般人的直观的理解的话,就像你刚刚说的越小阶段越容易从本地越能够体验到的东西出发是最合适的,由近及远,这是一种思路,实际上,这种思路也是方法论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论,是从宏观视野到微观路径,还是采取这样一种身边的可触摸的可经验的可体验的路径,再到抽象的或者是远观的,实际上方法论是什么,上一节课,我给大家讲的方法论是一个过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这是方法论的问题而不是方法的问题。这个方法论里面可以有方法,比如说,采取什么样的教材,教材只是一个方面,那么教法呢,我们怎么样去尝试一个教育方法,即使是世界地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让他先教,这也是可以的啊,比如一些条件好的小学,有些小学就已经开始采取一些到国外去夏令营啊诸如此类的形式,那么你就可以根据夏令营所在地的地理特征进行教授,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而不是非要拘泥于先从哪个开始,我想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讨论的;比如现在的有些多媒体的演示之后,我们对于国外的一些东西的演示可以更加的直观、更加的丰富,那么这个时候是应该先身边的呢还是先国外的,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对这两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影响?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是个好问题。在赫特纳的时代没有解决,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地理教育是很少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制定一套体系之后觉得很顺,就这样,行了,算了,沿下去吧,没有思考学生到底接受程度有多大,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对地理教学来讲很重要,包括不同年龄,阶段对地理学的认知,对具象的地理知识和抽象的地理知识如何聚焦,很多方面,下去以后好好总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高豫菡有没有什么问题?   
高豫菡:除了黄沁昕刚刚说到的那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第七编第一章提到一个问题,地理科学和地理课程不应只针对实际生活,不要把地理学归结为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背景,但也只是背景。我们现在中学的地理教材,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现在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地理中许多很难的部分都去掉了,越来越少,而真正涉及到比较难的理论都划掉了,这种划分,我感觉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对地理学的发展都不是很好。   
  超:对,为什么不是很好呢?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高豫菡:教育也不应规定直接针对实际的用途,而应当成为一种自成系统的和谐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成为一种武器库,必要时生活就从中取出武器。对我们来说,科学的教育就是那种问题,例如,必修一的自然地理中的宇宙中的地球,原来的高考所占的比例还是蛮大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少,我感觉学生学的少,而且要求也越来越低了。这就是教育降低了标准。   
于茂军:我也认同这种观点,小高考,大高考,每年的高考,自然地理这方面都在压,一方面是难度在降低,另一方面是考试的范围在减小。应该说,现在很多人反映自然地理太难了,压力太大,可以把这一块搞简单了。然后很多人说,对地理这一块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样,把地理弄简单一点,把难题去掉一点。然后我个人的态度是,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人在退化了?8090年代或者说那个年代,人们能够接触那么多东西,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是不是就没有能力接受这些东西了?或者这样说,我们地理或者师院的地理是不是在选择逃避,而不是选择面对,我的态度是一直不是很赞同把难题或者是自然地理中的一部分把它删掉了。   
  超:实际上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刚才高豫菡同学说的,我们向生活屈服了,而不是把地理与生活结合起来,实际上这种屈服,你们可以注意一下,不仅教育行业存在这个问题,很多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刚才同学说的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重要,到底科学技术的昌盛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一个进步呢还是一个退步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18世纪有一个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叫卢梭,写了一篇文章叫《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最后他得出答案是否定的。大家可以去找这样一篇文章,是很有名的,当时这是卢梭投给第戎科学院的这样一篇征文,最后获奖了,他由于这样一篇文章而声名大噪,后来写了《社会契约论》、《忏悔录》一系列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你们可以去读。但是这一篇文章也很重要,后来好像有小集子,你们可以搜索一下的。不过现在你们也应该思考,其实现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之后,出现了好多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思考,领悟到教学领域中去,但是,我们今天重读赫特纳,赫特纳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他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考虑接受或者不接受,这其实是一个次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他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时候能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吗?甚至于说,我们很难去面对他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去思考生活了,我们向生活投降,生活需要我们什么,我们就给他弄什么;生活不重视了,我们也就不管,认为不重要,那么这显然是个问题,这里还有几个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地理课程容易的程度削减了,实际上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问题存在着很多角度,比如说难的问题,时区的问题,那么看你怎样去教,如果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能够让他感受时区的这样一个概念的话,那么我想,时区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至少比赫特纳那个时代容易理解的多。比如说一架飞机去一趟国外,那你就必须倒一趟时差,倒时差给每个人的印象都是很深刻的,谁都不会忘掉,有点痛苦。那么你就想想时区是怎么来的,对吧?你必然要搞清时区这个概念。相反,如果你不出国,足不出户,你光在脑袋里想时区,你对时区感觉的经验感觉没有的话,恐怕理解时区来就有点难度,是吧?所以我觉得其实是在一个方面偷懒,我们人类的一种惰性,可能不仅仅地理学身上存在,只是说明地理学相对于在教育中的一种被边缘化的一种状态,以后你们都是要搞中学地理教学的,所以重振地理教育就在于你们了,这个重担就放在你们身上了。我们呼吁让你们去重振,至于怎么重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实地理本身的定义是很生动的,只是可能教学的时候人们把它搞坏了,是吧?所以赫特纳在这几个方面的强调,我想,强调是一点,其实不仅仅在教育的时候存在,而且强调在地理学的性质的时候也存在,不要让地理庸俗化,庸俗化为一门实用的技术,庸俗化为指路的一门学科,庸俗化为背地名的一个学问,不应该这样。但是同时呢,它又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它要处理好跟生活的关系。刚才高豫菡同学也提到了,它不是一门实用型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的潮流是什么啊?一切都是实用,实用至上。这个实用甚至就是现在就用,看这个微博我现在就能用上,好;其他东西呢,懒得看下去,长篇大论的。或者一个历史的东西,哎哟,这个东西太抽象,太复杂,人的这个惰性真的成问题。所以说我就希望为什么我们每一个同学要读思想的书,思想的书让我们思考哪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经久不衰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视的,保持的,然后把它坚持。不要把一时的繁荣当成是长久的,我想这是赫特纳给我们的一个警告,我们不应该绕过这个警告,这是很重要的。不要向生活投降,生活本身并不可怕,也并不可恨,生活甚至很可乐,很可喜,你应该去拥抱生活,但是同时生活有很多庸俗化的东西,是需要你去战胜的一些东西,在地理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刚才高豫菡读的赫特纳的这一段话真是太重要了,一个是要注意生活庸俗化的这样一个倾向,我们地理教学不应该向它投降,另外要注意地理教育实用主义的这样一个导向。实用固然很好,但是不能全为了实用,所以我觉得这很关键。再还有什么关于赫特纳的一些东西?   
夏清莹:北京高考改革,英语的地位降低,但是很多人认为,数学的地位也不该太高,因为他的实用性也不强。   
  超:说实用呢,我们一切都是以实用为导向,但是我们实用做的真的也是很糟糕。不能说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呢,好处比起来不明显,另外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也是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夏清莹:我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没有,这么多年来地理地位一直这么粗糙,我记得我们老师讲过,就是因为我们出题出的太简单,我们高中选课的时候就是历史、地理,一般都是水平不怎么高的学生选,在他们的印象中,地理就是一些地名、一些分布,逻辑性不强,成绩好的跟成绩差不多的也不会拉多少,这可能就是我们对整个地理的一个定位,为什么这些年许多人参加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为什么地理没有,因为对地理不加重视,就是实用主义,高考必须数学要考高分。   
  超:这可能也是由于一些原因吧。你看语文、数学、英语、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一些基础性的或知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后来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但是物理化学呢,这除了是知识,它跟现在的学科是可以接洽起来的一些东西。但是,地理你就会发现,中学地理跟大学地理不是一回事情,是吧?那么这两者之间的鸿沟需要弥补,我觉得这方面可做文章也是很大,如何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难易程度只是一个方面。这个难易程度我想说的第二点是什么呢,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在上上节课地理学思想史上讨论的皮特的地理学思想史,大家课后可以去看一下,这就是一个学术政治。现在我们形成惯有的这样一个理念,开设这样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形成这样传统的思维之后,我们就会把这个作为优势的这样一个学科,而地理呢,就像我刚才强调的,甚至可以取消掉了的,我们就可想而知,能恢复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能做到让它跟其他的学科能平起平坐呢?所以这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而这个挑战不仅仅在于老师,而且在于,比如教育部,比如说这样一所学校,这样一些部门,一些单位,能否提升地理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对于地理学的一种认知,包括地理学家对地理所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大学的地理学者,大家听过没有,有的地理学者在做小学的地理教育工作,做中学的地理教育工作,地理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兼职搞的,那你就可想而知了,专门研究这一方面的太少了。所以说到时候大家出来呼吁要改革的时候,因为教材都是这些人编的,他们能改自己的革吗?所以说这就成问题。我想这些都说明了一些方方面面,这是学科政治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它是一门大政治,各个学科的竞争,也有内部的一个小政治,大家对于地理学教育是否重视,我想从自身出发的话,可以做一些去尝试改变这样一种状况,那这就是我第三个要讲的,地理学教师的一种责任,那么这个责任我想两个方面,既然是地理学,首先,我第一节课对大家讲的,地理学的地位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我们脚可以踏着上面的,大地也罢,地球也罢,总而言之,它必须是具象的。而理是抽象的,是你头脑的思考,是你的推理,是你要给他讲出一个道理。如果地理变成了地名,直接的记忆和重复,没道理可讲,那还能成为一门学问吗?所以,教育我们就要把这个道理给它讲出来,这个理太重要了,这个道理并不在于仅仅告诉它一个结果,这是原因,而且要告诉他这个推理的过程是怎么来的,大陆漂移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埃拉托色尼能够测量地球的周长,他又是怎样测量的,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那么我想学生会爱听地理的故事。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做的工作、地理教师在这方面做的太少,其实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一个探索的话,教学,就好比教材,教师的这样一个表达,教师的这样一个教法,以及教学用具,包括这样一些设施,只要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的话,我们教学地理方面的工作真是很多的,我们的方法太丰富了,我们的老师带同学去野外实习,他们能够画出很好的素描,对于地平线、景观的这样一个分布,什么样格局的街道、房子,那么我们同学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时候能不能这样呢?或者说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说有个地理老师把学生们镇住了:他直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中国地图,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养啊,对不对?一般很难画出来,别说地图了,比如我们大家画一个圆形,画一个地球出来,都不像。能不能把它大致的画出来,首先也是基本功。还有,比如说南京,你们有些同学是搞人文地理的,想到南京,能把南京的主要的一些干道,主要的一些标志物分清楚的有几个啊?我们在这个城市生活有时候三四年,甚至都不能够了解清楚,那这个是很不应该的。所以说课后交给你们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呢,你要做南京的土地规划,你要先把南京的主要的一些地方,你要离开书,离开电脑,在一张纸上把它画出来,这很重要,太重要了。比如说,别人问你一下,还要百度,那叫什么。所以说这样一些基本的东西有些时候也能体现你的素质。地理老师在这一方面的要求可能是比较高的,我觉得重要的是,把地和理结合起来,去进行教育。实际上和赫特纳所说的“了解区域差异”去解释它,因果关系你要搞清楚,因果关系搞清楚以后,你把理的这样层面的东西给他讲起来。这个学呢,到底是你给学生教呢,还是你跟学生一块学,还是你带动学生一起体验的这样一种学习,在野外考察中再去学,涵盖多种不同的层面,每一种层面都可以作为你们硕士论文的一个选题,好吧?我在这里给你们做一个提示,不然你们老感觉在选题上有困难,这就是一种选题,其实我们课上提到的都是选题,由赫特纳的这样一句话、两句话,结合现在的这样一种情况去思考,我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去写。   
     
七、区域与系统地理   
姜文正:这两周看这两本书,对于区域的地理和系统的地理比较感兴趣。看到《地理学的性质》这本书的十二章在585页这几段中介绍了区域的地理以及系统的地理的内容,感觉区域的地理更加侧重于描述性的,重点是单个区域的一些特征的表述;系统的地理就更加侧重解释原理,类似于普通的地理,也是整体上的角度。后面又讲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的,然而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这本书里,我重点看的第九章,在140页中再次表达了区域的地理以及系统的地理,我感觉哈特向更加倾向于区域的地理。所以对于这两种区域的地理和系统的地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超:你从哪里看出哈特向更加倾向于区域地理的?   
姜文正:具体的有比较多的地方,感觉是从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更加倾向于区域的地理。   
  超:这个问题呢,首先是前面的一句话叫盛极而衰,发表地理学性质的时候是学界需要,但没有人出来,哈特向振臂一呼,反映了一个大势所趋,而且对历史这样的一种总结,他个人比较严谨,这三个方面一综合呢,这个著作成了一个经典。但是到了4050年代之后,大家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背景,二战以后许多国家需要重建,重建呢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就可以的。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地理学区域根据他的描述,越走越窄,越走越没味道,当然在这一行当,有许多出色的地理学家,但是那些人毕竟是少数,按照这个区域描述去走的话,比如百度、谷歌打开某个城市的区域描述,你看,如果地理学家就做这么一个工作的话,是多么枯燥,当时幸亏没有百度,现在我们有了,但是你还可以描述一下,还可以分一下类,分一下类别人可以认为你很简单,你分完类可以走人了,剩下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那么地理学家仅仅作为一个分类的角色而存在,但是作为一个科学的规划者,好多东西是要规划的,这个城市到底发展多少人口合适,你要去描述一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说哪个地方我要建一个钢铁厂,建了以后鲁尔区这些地方要怎么发展啊?去描述的话很少把这些东西集中去展开,所以说,当时为什么二战以后兴起了一门科学,叫区域科学,这个区域科学甚至有些部分代替了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更加侧重描述,但是区域科学呢,更加侧重模型去规划去预测区域的发展,所以它打出一个旗号说这个更加科学,以往区域地理学也是科学的,但是呢强调的是科学的描述,现在我们科学侧重什么呢,科学的解释和预测,这就很关键了。我能根据区域的发展可以掌握它的轨迹规律了,那么受到社会的欢迎,我可以设置一个模型,参数可以不断改变,但是我这种科学的应用似乎得到了加强,比起之前的区域描述,那种空洞的、连篇累牍的、乏味的描述要好很多。但是描述里头也有很好的,比如刘易斯曾写到新墨西哥州的沙丘,很美的一种语言描述出来,那个语言就成为一种经典,主要写地貌啊,描述一种情况,这种经典比较少,比如你枯燥的一种语言,东经多少度,西经多少度,什么时区,气候属于什么,刻板、枯燥,读起来没有兴奋的感觉,一个数学公式,你还会越算越想解一道题吗?这就像上节课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地理没有像语文、数学这样,语文我可以凭一本小说引人入胜,读文学作品、读诗歌我可以激情满怀。地理呢,东经多少度,东八时区……貌似很机械、很枯燥的东西,本来感觉地理是很生动、很鲜活的地理世界,但是一旦我们教科书教授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枯燥的,它没有把生动的、有趣的东西提炼出来,展现出来。好比我给大家讲一个事,如果我想测量地球的周长的话,地球的周长应该怎么样去测量出来呢?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想,但是埃拉托色尼就想了,他当时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时,当时很多旅游者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呢?当夏至日的时候,太阳光是直射到井里的,地上没有投影。别人都是当作一种景观去看待的,是一种奇妙的旅游现象,但是埃拉托色尼就想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那么这个情况可以被我应用来测量地球的周长,能够把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提出来,把他这个实验展示给大家,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在那个年代是不简单的。那么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倒腾清楚的话,地理学其实很有趣,是不是?地球的周长跟这口井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想了解,是吧?如果我们把地理学搞成一个枯燥的地理描述的话,没有人愿意去看这个东西,如果你把这个描述描述的很美,这个美感已经有了科学性,那么人们都爱去看,相当于看一篇散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东西,那么很糟糕,甚至有一个美国的博士论文,研究什么呢?研究巴尔的摩的下水管道,一条条的下水管道是什么样,也是一篇博士论文。大家去想一想,这样一篇博士论文能有什么价值呢?难道就是研究清楚了下水管道?有时候我们说地理学的硕士、博士论文好毕业,好毕业在于什么地方呢?你实在不行呢,就选择一个区域,这个区域里头有好多可以说的事情吧,你堆吧,堆上去你就毕业了,真难怪不受到其他学科的质疑,是不是?如果光是这样一种堆砌、介绍,尤其是现在有了网络,谁来看你的介绍?大家一搜不就知道了吗?那么所以说现在网络社会对于地理学的发展又是一个大的问号、挑战、抨击,包括我们的高铁,现在距离越来越缩短,那么地理能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大家可以去想一想,对不对?有的时候我觉得在这个里头呢,地理学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有的时候要考虑到社会的环境的时代背景的变迁的需要,它可能有限度的补充,就像你说的那样,过一段时间不流行了,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打着这样一个旗号还是不行,还是要回到原来的旗号上去,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这个大王旗也不能老换呐,大家想想还是用百年老字号的好,百年老字号还是吃香的,哪怕是没有传宗接代,但是把百年老字号打出来,还是比一般的好一些。那么地理学的百年老字号就是区域,即便是现在加了一个新区域主义,但还是区域。这个新区域主义里头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们下节课接着再讲。但是实际上呢,说明什么呢,这个区域在这个里头仍然对人们有影响,这个影响不仅仅是名字概念上的影响,人们还在用它,是在实质方面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地理学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说到后来也摆脱不了它。以前我们出问题,可能出在方法上有问题,比如说区域描述的方法不得当,区域描述本来一个枯燥的东西,无趣的人把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干成无趣的事情,只能这么说。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总结的话,我们发现如何用科学的、美的语言表述一个地方的发展,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啊,很了不得的一件事情,这个美的语言呢,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去读一读段义孚写的文章、一些书,语言很好,《逃避主义》、《恐惧的景观》现在有中文版翻译出来了,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它的语言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是很好的,我想这个方面大家多重视一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的百年老店:区域学派以及地理教育讨论
一、历史、性质和方法三者紧密联系
叶  超:对于上次录音整理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想法?史媛媛,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
史媛媛:我是针对最后一个问题回去又想了一下,找到了一些答案。主要还是通过两篇文献。
叶  超:哪两篇文献?
史媛媛:郑冬子的《地理学方法论研究》和陈仲雍的《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其中,郑冬子的《地理学方法论研究》,当时我们提出他的观点到底是属于历史、性质,还是方法的研究?后来我就看了一下这个文献,他这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说“研究方法也就是如何获得地理科学知识的方法,地理学研究方法自成体系,因为地理学知识体系有其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对一个地区来说即“发现”、“确定这个地区的位置和空间情况”、“了解这个地区的内容”。这必须按时间过程先后发生,相应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就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方法。”
叶  超:你概括一下这段话。
史媛媛:我概括就是这三个观点,总的来说是一种方法,而且它还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叶  超:上节课我记得我有过一个解读,我解读了一下,然后郭志威也解读了一下,然后你今天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是吧?
史媛媛:是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历史。
叶  超:那么通过你读郑冬子对他的解读,陈仲雍也有一个解读,这些解读是不一样,但有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拿着这些解读,自己也要思考。但是我刚刚注意到你非常强调他的这个方法,方法当然是要强调的,但是要看到他的这个副标题-“历史、性质和方法”,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可以对绪论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赫特纳在这本书里面讲的主要就是这三大模块,历史、性质和方法,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种,虽然赫特纳在序言里面讲了这本书主要是一个方法论的著作,某种意义上是毕生之作,那么这一点可以看做是一种方法,但是历史、性质和方法是关联的,要是不了解一个学科的历史,那我们无法对这个学科进行性质的定位。
性质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同学说大学本科地理学毕业或者说是与地理学相关的学科毕业出来的,问他一句地理学是干什么,他不清楚。别说你们不清楚,你们的老师有的时候也未必清楚,因为有的时候老师从事植物地理、地理化学、土壤的研究,但是,他对他这一个领域的历史可能不清楚,然后对地理学整个学科的历史不清楚,所以它可能在土壤、物理、化学这些问题上有发言权,某一个问题某一个行业上有发言权,但是一旦说到地理学是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就是茫然,那么这个倾向是不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我们现在是学术界不太重视历史,在历史里面尤其不太重视思想史。以前有个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里面最闪光的,就是之前我给大家强调的思想,思想是历史里面的精华。我们学到的那些思想可能要高于一般的知识,那么这可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环境去看。比如说古时候我们认识到地球是圆的,那就很不容易了,现在我们就有人提出质疑,是因为时间条件不一样了,所以说了这么多,一方面要重视历史,对赫特纳的这个绪论包括地理学史的三个任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但是我想最重要的归结到赫特纳的这本书,历史是首要的,而且绪论里面尤其强调历史,一切从历史出发,这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我们这门课叫地理学发展史,其实更多的应该叫地理学思想史,本科应该读的课程提到了我们研究生阶段,但由于我们的课时量很有限,所以我们在这们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也就更有限了,我希望的是大家下课之后,根据我的提示可以更深入地去读书,去讨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读一些相关的书籍。
我给研究生答辩时,注意到一点,就是很多同学读了这些书,但很少有人在毕业论文中引用这些书籍,那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这个课上的内容跟我们的论文其他方面是脱节的,这是不应该的。比如说赫特纳很多思想在我们论文里面是可以用的,那为什么不用呢?我们读中学地理教育,大学地理教育,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这就是最权威,最经典的说法。如果我们想挑战它,要推翻它,那我们把它提出来;如果我们要重新定义它,那我们也把它提出来。我们应该回到他的那个方法,他那个教育主张。总而言之,它就是一个标杆,这就是所谓经典的价值含义,就是它始终在那里,不管一个时代怎么变,观点可能会过时,但是他提出观点的那个气质和精神是不会过时的。实际上,绪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要反复的把它看上个四五遍,好好地去理解,他的地理学特点是什么呢?史媛媛你说一下地理学有什么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

二、地理学依赖其他学科,但又不能变成相邻学科
史媛媛:地理学特点?
叶  超:恩,我不是让你说一个特性,而是一个抽象的总结,赫特纳是怎么说的,就它跟其他学科的关系。
史媛媛:相辅相成。
叶  超:相辅相成就说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其它学科和地理学也是相辅相成啊,可他后面还加了一句话:“地理学严重的依赖于其他学科”,也就是每门学科都要依赖于其它学科来发展的,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吧,但在地理学上这个关系很特殊,或者说它有一个其他的学科作为依据或者前提,地理学独自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比如说人文地理学,我们就把人文学和地理学结合;城市地理学,我们就把地理学和城市学结合到一起,比如说经济地理学,那就把经济学和地理学结合到一起。我们如果不懂经济学,那么我们的经济地理学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说,包括自然地理学也是这样。比如研究自然地理,要是不懂地貌,不懂地质学的知识、物理学的知识、化学的知识,我们要去研究自然地理,那么也是成问题的,就是地理学严重依赖于其他学科,这种依附性质相对而言是比较强的,所以说地理学的综合性来源于什么呢?既然依赖性很强,那么它对于其他学科的了解就应该更强一点,但是它了解了其它学科,赫特纳后面又强调了,说它不得变成生物学、地质学,包括其他的,天文学,就是说从其它学科都拿出来一部分,而不是变成其它学科,我们从生物学里拿出一部分是变成生物地理,或者植物地理、动物地理,但是不能变成动物学,不能变成生物学,我们从经济学里可以拿出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不能变成经济学,这是赫特纳的观点。
        赫特纳的这个观点本身,我们也可以去批判,去商榷,但是他的观点就是这样,很鲜明,就是地理学在保持它自己的特色,从其它学科必须拿东西,但拿了其它学科的东西后又不能变成其它的学科,那么如何让把握呢,你觉得地理学如何能把我这个度?既要从其它学科汲取内容又不能变成其它学科,如何把握这个度?
于茂军:这个很难把握,就像多走一步就跨过去了,少走一步就不够。
叶  超:那你的观点是什么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于茂军:就是还是要本着地理学的这个性质。
叶  超:那你说地理学的性质是什么?或者重点是什么?
于茂军:重点就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叶  超:恩。那区域性如何体现?
于茂军:区域,小一点与区域内部相比,大一点与区域外部相比,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叶  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谈到的区域的差异,应该把地理学这个特点归结为两点或两种不同的方法,那么第一种是什么?可以取个名字来归纳一下。比如说你刚说到了区域内部和外部,比如说内部我们可以再怎么分,外部我们可以再怎么划分?
史媛媛:我觉得是系统和区域吧。
叶  超:系统和区域,怎么讲?
史媛媛:赫特纳已经说了。
叶  超:那么我们刚刚说了,于茂军同学提出了是区域差异,那么方法是什么,你如何把它归纳出来,采取了一种什么方法,
张娟娟:归纳。
叶  超:如何归纳,举个例子。
张娟娟:对各种不同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
叶  超:如何分类,举个例子。能不能说两种人,一种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一种是地理学家,在看待同一个问题。地理学家是这样看待的,其他学家是那样看待的。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或者印象。
于茂军:比如说看到一个非常古老的松树,植物学家可能说,这个生物的种类很异样,地理学家可能会考虑这种松树的地理分布。
叶  超:那么这反映一个什么问题?
于茂军:这个反映在学科里面就是,不同学科的不同专家看待同一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三、地理学的法宝之一:类型学
叶  超:是的,但是我们说的是方法,你讲的是态度,态度也很重要,态度是一个切入点,说明从一个什么视角或者出发点去看待什么问题。但是最后还是要讲方法,只讲态度是不行的,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方法来把它切开,看它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就像一个橘子 ,你使用手剥呢还是用刀切呢,还是用其他方法呢?把它解剖开,医生可能用的手术刀,我们可能用的什么,地质学者可能用的就是一个小榔头,那么我们呢? 我们用的不同的器具,手段、这些工具不一样,构成的方法就不一样,就像娟娟同学刚刚说的这种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的方法可能其它学科也会用,比如说,那个松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松树。地理学家看到这样的树的话,既要研究松树的地理分布,也要研究松树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才能生存,南方的松树和北方的松树有什么样的区别,到底是落叶松,还是其他的种类,这个地理条件、地理差异为什么会分开来?比如,哪是长江中上游,哪是黄土高原?或者说,哪是南方,哪是北方?南方、北方,首先是地理上的差异。现在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实际上还是地理上的差异,只不过现在人们习惯用经济的指标来衡量。包括我们划分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湿润区。其实这也是地理差异,所以我们会发现,地理传统的法宝就是区域划分的方法。洪堡去考察美洲,发现气候也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好几个气候带,那么在这里洪堡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说,其实这个就是分类。
08年诺贝尔学奖的得主--克鲁格曼,他对地理学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那么这里我讲两个轶事,实际上克鲁格曼搞这个经济地理学是两头不讨喜欢,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学家认为他搞这个什么经济地理学就是歪门邪道,由于克鲁格曼在搞国际贸易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名了,那他为什么突然搞地理呢?地理和贸易有什么关系呢,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不是主流。但是,他跑到地理学家那里后,地理学家也不认可他讲的地理,为什么呢?因为克鲁格曼所讲的地理不是地理学家所讲的地理,他不去划分地理的类型,他也不去考虑地理的各种条件,只是把地理的要素,比如说,a地和b地,这两个地方有什么差异,克鲁格曼不去考虑具体是什么差异,而是把这个差异模型化。用一个运输成本的变量来刻画它们两者之间的地理差异,然后带到这个模型里,用这个变量代表差异,那么地理学家肯定不太喜欢这种,因为我们想的a地和b地,就比如说,这个南京和苏州,我们肯定认为,南京和苏州是不是一个地理单元,假设是在一个地理单元内部,那么它的的经济文化和地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关系,这时,我们可能更多会处理南京和上海,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关系,还有这个关系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会具体去考察。而让克鲁德曼来讲的话,他可能就是一个运输成本。其它的他可以忽略不计。模型总要忽略一些东西,突出一些东西,而在经济学里面,尤其是区域经济那一块,区位和成本这两个变量,他们看重区位,不像我们看重区位的自然条件,我们也经常做一些规划,无论是区域规划、旅游规划、人口规划,还是其它规划,我们首先得描述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为什么呢?因为自然条件决定了一些人文社会的现象。
我们还得描述一些人文条件,克鲁格曼也讲文化,他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大概是奥尔良市,它生产一种编织的挂毯,但这个是怎么来的呢?这个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就是当地的一个新娘准备出嫁,出嫁的时候她想用一个东西来显示自己婚礼的独特,就用一些材料织了一件挂毯,然后宾客们一看,觉得这个很好,附近的少女出嫁都纷纷编织这个毯,有了这个条件之后,于是乎,在当地成立了这样一个产业,那么原先可能是一个偶然的行为,后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产业,所以克鲁格曼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可能一个地方出现一个产业是一个很偶然的机遇,可能没我们想的那么必然,我们应该考虑地理的偶然性。但是这个事情如果让地理学家去考察的话,那我们考虑的可能是这个挂毯的原材料离这个地方是不是比较近?像羊毛,它的供给,是不是离它的港口近便于运输、比较方便。我们可能考虑这个区位优势,包括文化,包括他们为什么会编制挂毯,是不是有这样经商的氛围。我们再说南京和苏州,我们都会想到,他们的文化和北京不一样。这个在经济学里面不太看重,在地理学里面也不太看重,两边不讨好,但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那种窘况算是打破了,没人敢不承认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但从这个例子里面我想说明,不同的学者在看待一个问题的切入点是不一样的,克鲁格曼也非常推崇杜能的理论。但是并不推崇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只是提供了一个分类的纲要,他能提供一些新的想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纲要,中心地理论这是按照行政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形成的正六边形城市体系,现在看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在当时不简单,所以克鲁格曼是这个评价的,当时他对于杜能和克里斯泰勒,尤其是克里斯泰勒,就是说他有他的评价标准,他为什么没有理解,或者说对城市地理学采取了这样一种评价呢?是因为他没有用地理学者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因为克里斯泰勒,他看待问题能总结归纳,他把这些中心地数出来,在地图上看他们之间的距离各方面,画了图,最后抽象成一个正六边形,那么这里采取了一个归纳的方法,先去调查,然后归纳发现,这些都是一些类似于正六边形的图,所以说他最看重的是空间上的体现,说准确一点就是空间几何学,它是以几何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我们学这个区位论,就会发现,都是空间几何学。杜能提出的理论是什么?
杨璐璐:农业区位论。
叶  超:农业区位论最后是一个什么几何图形?
杨璐璐:是一个同心圆。
叶  超:同心圆,我们叫做杜能环,是一个圆形,养殖,蔬菜种植等行业分布按照同心圆模式。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什么形状?
于茂军:块状的。
叶  超:是一个三角形,锐角或者钝角,总而言之,是一个三角形。所以说我们要如何读书,要把它抽象出来。杜能和韦伯的区位论有什么差别,如果我们把它煮成一锅粥,它们都是区位论,那就是我们没学好。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抽象,发现他的方法实际上是几何学,尤其是空间他用几何学提炼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用几何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一个三角形。后来廖什还提出一个论题,还是在这个空间形状上去做文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么我们言归正传,就是说这个分类的方法被经济学家认为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是不太看得起的,但是是我们地理学的一个法宝,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忘掉。传统的东西就像中国武术里的扎马步一样,只有把这个马步扎稳了之后,才能成为练武术的基础。别说我们学会了飞檐走壁,就把这个马步给忘了,其实马步是飞檐走壁的一个基础,不能说学会了飞檐走壁后,就说这个马步太低级了。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这么说,但不代表你可以贬低它,千万不要把这个看家本领给忘了。当我们面临一个区域,地理学家和其他学者不同的就是,首先地理学家会把这个地方判断为一个什么样的地理单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其他的学者可能不一定这么去考虑。好了,我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经济学家不太看重地理学家的一些贡献。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鼻祖是?

四:对待学科界限:要特点,不要特权
杨璐璐:亚当·斯密。
叶  超:不仅仅是经济学的鼻祖,还是什么学的?跟咱们地理有关的,经济地理学。如果你们有时间,可以看看《国富论》。《国富论》的第四章实际上都是讲经济地理学,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的博士论文就是根据这个斯密的这个论点,讨论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包括斯密那时候有感叹,他对于中国的问题就做了很深的观察,虽然他没有来过来过中国,但他看待一些中国的问题有的时候比一些中国专家还来的深入。他就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大江大河,但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为什么不鼓励通航,为什么不鼓励海外贸易,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西欧能发展起来,那是因为古希腊有海外贸易,古希腊罗马,这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资源。但是中国、印度和埃及似乎都不太重视海外贸易,最多就是可能说是依靠河流,比较重视农业,重农抑商。那么斯密早就提出了一个疑问,然后他从地理上去分析。我们看希腊,它是地中海的特性,处在亚非欧三大洲的一个交汇,那么他通过直布罗陀海峡通往大西洋,那么通过内海贸易,他就可以转化成一个远洋贸易,那么海运成本在16世纪以后大大的降低了,那时候人们能够造出大型的轮船,那么这样的话,它相对于内运,还是有了一个更大的优势,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另外,军事的发展是国家肃清海盗,就是能够保障海外贸易的安全性,所以大大的增加了海外贸易。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发展史,像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样一些国家都是在海上争霸。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李约瑟问,为什么中国到了明末时期慢慢的开始下降了,文明、经济各方面都下降了,很多人解释,但很少有人从地理方面去解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一个一面靠海的这样一个国家,我们设想一下中国是四面环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所以说在明清时期就有好多的争论和纠缠。一派说我们开海贸易,另一派说我们禁海,就是不要跟其他国家去贸易,就这样纠缠不休,最后既有开海的历史,又有这个禁海的历史。正是由于当时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所以中国的海外贸易没有发展起来。国际贸易没有发展起来,那市场、资源就很成问题,最多是一个内向型的封闭型的发展社会,比如说城市,城市里面的人口也有可能很多,我们江南出现了大镇,四大名镇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市镇的繁荣,而不是城市化的一个大发展,因为市镇经济是面向乡村的,乡村需求,而不是面向城市一些高端的东西的,那么这就成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海外贸易助动。海外贸易如果助动了的话,那是不一样的。而如果没有海外贸易,那我们只局限于市内,只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因为陆路的运输成本太高了。为什么这么高呢,那不得不说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各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太大,要运输的话,成本真的非常高。有一本书写中国的历史的,我建议大家下去后可以看一看,《剑桥中国插图史》,这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写的很通俗,他里面有很多图片,有一个图片就是在写什么呢,就是写四川的一个挑夫,就是他要背着两百多斤的茶砖,要翻山越岭,然后才能到交易的地方去卖给人家,才能挣到微薄的薪水,就是我们到了20世纪的时候,仍然采取一种人力,去进行运输,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说这些想说明什么呢,说明斯密早就已经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将经济与地理、文化等要素综合考虑。
但是有个诺奖得主斯蒂格勒就批评斯密,说这是斯密论证的一个失败,说不应该去谈论地理要素,但是我认为这恰是斯密的高明之处,因为经济条件跟地理条件是纠缠在一块的,要是不看到这个地理条件,那经济条件怎么发挥作用呢,好比我们后来发明了一种学问叫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讲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研究是一起的,所以斯密也可以说是当时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鼻祖,实际上他是许多经济理论的源头。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靠海的那些国家容易获得一些先天的优势,往往能够发展起来,那些内陆国家,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能发展起来的少之又少,斯密的这理论被现在的哈佛大学的学者萨奇斯等证实,他也研究贸易、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就是说靠海那些国家的GDP最后总量都是很大的,这说明现在我们还在研究斯密所提出来的那个问题。老法宝咱们不要把它丢掉,虽然有些经济学家不理解,说他怎么跑到地理去了,但是斯密那个时候提出来,他这个理论却成为好多东西的源头。现在我们动不动就划一条界线,这是经济学,这是地理学,别跟我扯,别跟我抢地盘,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态度能不能要。我刚刚为什么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时刻面临这个选择,赫特纳说的那句话至关重要,我们再从其他学科取东西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定位,不能变成其它的学科,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就像他说的,这个界限很难把握,我总结出几个字,要特点,不要特权,以往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理论不要搞到别人那里去,实际上享受的一种自己的特权,所以我们的秘密不让别人知道,或者说我们的领地不让别人侵犯,实际上科学、学术知识没有边界的,边界在哪里需要我们个人探索和琢磨,那比如我给你们划条界限,让你们别过线,那你们永远没有出息,你要是不打破老师讲的那个界,你的价值何在呢?如果克鲁格曼听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话,他能获得诺奖吗?或者说获得诺奖本身微不足道,但是诺奖最后授奖的理由里头有一个经济地理学 ,说明了我们有的时候应择善而固执,或者说择善而坚持,这个是很重要的,不要去理会别人说的再多再好,给你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你看像斯密这样的人,后面的人也会对他指手画脚,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不是搞地理学,所以他对地理学的很多认识不够,所以说很多做得不好,一旦我们学习了地理学之后,我们学习地理之后,并不是完全把自己封闭在地理的圈子里或者套子里,不管其他的,不是那样,而是说站在这个特点的位置上,去密切的联系其他方面的兴趣,去取舍,最后发现地理学的特点,从地理学的特点出发去做一个,而我恰恰认为这是斯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学习降龙十八掌、罗汉神拳之后,不要把自己的打狗棍法给丢掉,那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自己的法宝要牢记,那么我们的传统的法宝就是对区域类型的划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类型的划分一般靠什么呢,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靠经验,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说明,这叫具体的方法,而前面的区域类型的划分呢,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论,当然方法和方法论这两种概念有的时候我们把它放在一起,什么时候该分什么时候该合,看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另外一种法宝是什么呢,你刚才说了,但是你没有把它点出来,你现在想到了吗?有一个名词叫什么?区域里面还有很好的区域,我们还可以再分,还有什么区域,这些区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地理学的另一法宝:尺度
姜文正:科学,科学的定义。
叶  超:什么是科学的定义?我现在问地理学的特色,第二个特色,或者第二个特色的方法,我现在是讲方法啊,这个方法是大的方法,下面是什么方法?
姜文正:变异特性。
叶  超:变异特性?这是生物学的?冯慧佳,什么方法?
冯慧佳:区划。
叶  超:区划,实际上就是我刚刚讲的区域类型,是不是?划分的不同的类型。
冯慧佳:差异。
叶  超:差异还是由类型划分出来的,比如我们讲南京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南京到底是一个国际型城市还是一个区域国际型城市,然后呢,如果说是一个国际型的城市,那么我们就考虑南京国际贸易、外资的比重,包括南京的产业在国际中占多少比重,如果考虑这不是国际性的城市,那我可以把南京放到一个区域性的城市里面去,现在把他缩小到东北亚这样一个程度,东北亚这个程度我们一看可能仍然不能承担这个重任,我们可以把他放到中国这个尺度,中国这个尺度我们又可以把他划成一个圈,长三角,长三角都市圈的城市,长三角这个圈里我们又要再把它缩小,那么要确定南京跟上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分工或者合作,如果我们要做南京的规划,我们要这样来做,就是从国际的,区域的,国内的,到再小的区域,到更小的区域里,最后再回到南京,南京然后下面可以再分区县,区县在下面还有社区,我现在在干一个什么事情,什么?说一下,杨璐璐,什么方法?给我一个名词。
杨璐璐:尺度。
叶  超:说对了,那么这个尺度的方法太重要了,是这样,我刚刚说的尺度仅仅是为了便于你们理解,我才这么说的,但是这个尺度,没有这么简单,刚刚说的这个尺度是最简单的,我们这个区域是从国际,区域,国内,大区域,小区域然后到这个城市,城市下面还有城市乡村这样一个关系或者到城市社区,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的尺度,这些不同的尺度在交错着,可能这些尺度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们以后跟着老师去做规划这是一个必然的流程,你们有时候就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规划?其他人去做规划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没有这样一个尺度的概念,或者有尺度的概念之后呢,不如我们这样体会的这么深,那么我们刚刚说到的是一个空间上的尺度,那么我们时间上也可以划分一个尺度,比如南京一百年这样来划分的话,那么也就是很多方面了,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做一个政治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做一个经济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又做一个文化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又衰弱了,什么时候又重振了?那么这个时间我们又可以把它列成一个横轴的话,空间列一个纵轴,那么还有一个应该是什么啊?从里面画一个交线,就是社会的一个大的尺度,也就是上一节课给大家讲的《社会空间辩证法》,三元的一种空间尺度,时间,空间,社会,这个社会是广义的,这就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去思考广域的社会的发展,这个社会里包括了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就是一切社会,人的社会,我们都可以考虑,我们笼统地称为社会,就是说我们跟一个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去考察这个区域的不一样的这个尺度方法,而尺度的方法里我们把时间的,空间的,社会的三大尺度密切勾连在一块考察他们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尺度的框架,那么下面研究尺度的时候,你们可以去看一本书叫《当代地理学要义》,这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地理学要义》中就有两章专门去讲尺度的概念,这个尺度有时候讲起来挺有意思的,实际上尺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你说一下。
于茂军:说白了就是测量具体对象的一把尺子,实际上是划分具体对象的方法。
叶  超:对,抽象来说就一个划分的方法,形象方面,我们可以把尺度比作比喻或者隐喻。这个隐喻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很多尺度,有的尺度从大到小,比如从国际的到市区到城市,有的尺度我们可能不一定能清楚,比如说一篇文章中提到,有的尺度就像蚯蚓洞一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蚯蚓洞,就是那种曲曲弯弯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个蚯蚓洞就是明显的比喻,比喻事物的发展有一些关联,但是关联最后的迹象呢,你可能只能用蚯蚓洞这样来刻画,很难用其他的,它不是一个线形的,至少表明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像我们说的国际,国内,大都市区,城市,郊区,区县,这是一个线形,我们能看到,那么有的时候曲曲弯弯、曲曲弯弯我们就看不见了,现在用蚯蚓洞可以形象的刻画出来。还有一种什么尺度呢,俄罗斯套娃的尺度,不知道你们见过俄罗斯套娃没有,我想应该很多人都见过,那么他用俄罗斯套娃是想打一个比喻,来比喻一种地理现象,可能是一种自然地理现象,或者人文地理现象,那么他可能具有这样一个特质,一环套一环,小的里面可能还有一个核心的东西,用来比喻一种社会经济地理现象,具体的你们可以下去看一下,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在提到尺度的时候有多种可以探索的路径,有可以让人们容易理解的东西,也可以用其它东西去刻画尺度,为什么?尺度尺度,刚才他讲得很好,就是拿一把尺子去度量,你喜欢用游标卡尺,他可能喜欢用米尺,那量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要看去测量什么;即使是测量同一个物体,用的尺子不一样,最后度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或者你去度量的时候,你心情好的时候和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是不一样的,对吧。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一点,跟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尺度的只有那么一种,实际上尺度的含义还是很深的,其实我觉得赫特纳的这本书需要补充一点,就是刚刚媛媛同学也是给我们念了几段,包括我上节课给大家读得时候,我还提醒大家,赫特纳反复强调怎么怎么怎么,这个怎么实际上是在干什么,是在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对吧,那么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在现在来讲是尤为重要,包括像笛卡尔啊这些人非常强调方法,最有价值的就是关于方法的认识。这是赫特纳的这本书。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赫特纳的教学的一些内容。时欢欢来了没?

六、赫特纳的地理教育思想
时欢欢:来了。
叶  超:你读了他的教学了没有?
时欢欢:读了。
叶  超:你有什么感触啊?
时欢欢:赫特纳强调了教学方面
叶  超:就这么一点啊?包俊补充一下。
包  俊:赫特纳比较重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叶  超:好,咱们先讨论一下这种直观的教育。那么这个是不是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地方呢?为什么地理学要重视直观的教育。
包  俊:因为地理学包含的现象是复杂的。
叶  超:哪种现象不复杂?社会学研究的现象不复杂?物理学研究的现象不复杂?地理学的直观跟其他的直观有什么差别?
包  俊:借助地图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
叶  超:直观的,又跑到空间思维上去了。空间思维本身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吧?那你如何让空间思维直观?做些什么事呢?课堂上讲的最核心的就是地理教育,地理教育的本质是干什么呢?
时欢欢:地理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之间的差别性,并领悟它们的真正原因。
叶  超:那么现在概括了几点?
时欢欢:两点。
叶  超:第一点是什么?
时欢欢: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的差别性。
叶  超: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时欢欢:地理学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纵观地球表面的无限复杂性和各地区及地方之间的差别性,并领悟它们的真正原因。
叶  超:现在是讲的几个方面你告诉我?
时欢欢:两个方面
叶  超:还是两个方面,那你告诉我他为什么要用和这个连接词呢?首先一点是什么呢,地球表面的复杂性,这一点就相当于我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划分到地表,地表的复杂是什么样的复杂性呢?是区域的差异性。为什么是区域差异呢,因为区域差异是他讲的一个重点,他认为地理学的主要意义是区域差异。为什么他和他的后继者被称为区域学派的奠基者的原因所在。第三个方面是什么?领悟,对于领悟,地理学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最后看清楚这样的因果关系,当然在赫特纳那个时代自然地理更盛行,那么他把领悟的因果关系看成一个解释。而解释它为一种科学,科学的解释必须寻求一种因果关系。找到这个因果关系就意味着你这个研究就是高人一步的。他是这样去理解的,那么后面他还说了什么话?你把它读出来。
时欢欢: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的状况如何呢?例如能有多少人能正确理解自然环境呢?有人确有根据地讲过这样的事:在一所讲德语的大学中一个哲学教授以为越往南越热,因而把最热的地方放在南极 。谁要用错了一个外来语或者不知道某一个历史、文学史和艺术史的有名人物,就会被看作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但是对地理学及自然科学的无知,却甚至不被看作是一种缺点;我们的教育是带着惊人的片面性的。
叶  超:那么你读了这段之后有什么感想?
时欢欢:首先说了教育的状况,举了个例子,然后说了教育的片面性
叶  超:什么是教育的片面性?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时欢欢:那时候不重视地理教育。
叶  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
时欢欢:因为他们不分析原因。
叶  超:不重视原因的分析?实际上很简单。你读得这段是讲地理学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地理学的缺失和缺位。很简单的原因。即使是在大学里面,后面还举了一个例子,在大学里面的一个博士论文,竟然不知道德国的一个县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事情在现在也还发生着。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的问题,我们地理专业的人不知道,那么其他专业呢,对地理这些也很陌生。所以地理学的教育首先得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教育而存在。一个基本的东西,为什么是基本的呢,因为我们出生下来就是在一个地方。对地方的感知和认知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素质。但是这种教育又不是让你仅仅会背一些地名,到现在很多人提及地理学都会说,你记会了多少地名?或者地震你能不能给我们说一下?这样,我们地理学的民众的素质就比较薄弱了,甚至说很差。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高考的时候甚至还把地理学这个专业取消掉了,后来好多院士专家说这不能取消。当然不能取消的直接原因是如果取消了你们的饭碗怎么找?我们没有学生了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表面的原因,更深的原因是,我们不能离开地理学去做一些事情,而地理学不仅仅是让我们去做这样一个事情,既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与外界的一种接触,了解到地理,那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长久性,应该比其他学科更加长久性的行业或者专业。就是说一些外来的东西可以丢掉,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必须得有的一种东西是无法丢掉的。就相当于我们说我们用三个尺度去划分,时间、空间和社会,你能摆脱掉时间的束缚吗?我们很多科幻片里面讲时光机器,呼的一下回到以前,呼的一下到未来多少多少年,这只能说明人类想要摆脱时间束缚的一种渴望,但是越是渴望就越说明时间对人类的束缚是牢牢存在的。过去的东西会抓住一个人,未来的东西也可能会抓住一个人。而空间,我们为什么不谈空间呢?因为以往,我们都把空间看成无所谓,但是空间这种东西往往跟地理是勾连在一块的。到了二十世纪以后,慢慢地,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空间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出现好多人去嘲笑地理学家,不知道是什么,实际上这些人去嘲笑地理学家是为什么呢,就是我刚刚讲到的,地理教育的缺位和失败。这个地理学家应该负起责任来,因为你没有向公众去传达地理学是干什么的,甚至教了半天连公众都没有教清楚地理学是什么,像东南西北都不搞不清楚,那么你这个地理学到底是在做什么,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都达不到的话,当然地理学并不是教你这些肤浅的东西,比如方向,更应该教的是一些更加重要的问题。只不过,在西方,在中国,地理学和公众的关系始终是处在一个不太好的关系。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西方有一个地理学家哈特写了一篇《地理学家的艺术》,还是强调区域差异的,另外有一个叫刘易斯的写了一篇叫《超越描述》,他也讲了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地理学家和公众的关系普遍也不是太好的,一般的公众不太清楚地理学是干什么的,那个时候他就呼吁,要改善公众的认知,向他们去传授地理知识,去传授他们所喜欢的地理知识,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应该懂的。当然这里也有一些误差,就是一方面,我们应该去传授,另一方面呢,也要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和他们的需要,要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实际上,结合这两点最重要的手段是什么,就是教育,地理教育,而且这个地理教育应该有一定的层次体系,不仅仅是在小学,中学甚至幼儿,看看我们现在,你们听说过谁研究儿童地理学没有啊?没有。我也没有,别说你们了,但是在国外,儿童地理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范畴,儿童到底是怎样去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呢?地理位置、环境对他的学习、生活、交朋友又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童年,如果说你的童年跟你的地方,跟你的环境,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这些对你都有什么样的影响,你可能说出来一点点,但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但是西方呢,就把这个当做一个课题去研究,我想,这个对比是很重要,包括到了中学,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都有不同层次的地理课程,地理专业去涉及,他能把这些对应起来,但是我们呢,我们在中学教育,你们中间很多人出来可能大部分都面向这个方向,你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中学的教育跟小学的,大学的,研究生的环节是不是紧扣的一个问题,这个我建议可以选择作为你们的硕士论文,对吧,到底是紧扣的吗?包括从教学,课程,技术,包括老师的理念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去考察这个问题,抓住一个方面甚至你们可以得到很多结论。赫特纳在那个时代所讲的问题,包括刚刚包俊同学所说的,直观教育,我们到底实现了多少,有多少课堂是在用直观的方式在教育,这个直观,刚刚包俊同学还是说不清楚,什么叫直观呢,就意味着你要把这种东西拆分成好几种,第一种直观,比如我拿个地球仪教世界地图,这叫直观,还有一种直观,是什么呢,比如我在PPT上去放一些地区的图片,我教景观的时候,我把不同的景观体现出来,那么这种图片就比较直观,比文字直观,它是相对的概念。比如说我要让他更直观的话,我可以让他去实习,通过田野考察,让他对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一种直观,直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途径,现在我们有了技术之后,直观的方法就更好了,原先是个平面的,现在我们用立体去展示,你要去了解故宫,我都能够表现出来,由近及远,它的建筑风格,不同层面,你想了解哪个属性,它就出现很多东西,除了数据之外,跟数据配套的样式,相当于小型的抽象的模型,但是这个模型不是数学公式那样的枯燥,而是图片,那么就是立体的、可视的、动态的,以前一个图片只能表示一个景象,现在有了连续的画面,对吧?这是重要的,三维立体动态,就是我们在不断的丰富直观这两个字的含义,所以别小看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一个字先读成十个字,再把十个字读成一百个字,然后回过头来,再把一百个字回到一个字上。以后说赫特纳思想,你就把它归纳到一句话,几个方面几个词语,然后我们就再具体解剖几个词语。
叶  超:黄沁昕,你说一下,你读了没有?
黄沁昕:赫特纳的这本书我是两个星期前读的,具体的我记不清了,但是赫特纳他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乡土地理和世界地理到底哪个先呈现给学生。
叶  超: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啊?
黄沁昕: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中学教学还是会出现这种问题,到底是给我们的学生先讲乡土地理中国地理最后讲世界地理,还是先讲世界的,再讲中国的。这个争议比较大。
叶  超:我建议可以深入的细致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同时,带着这个问题,你可以去搞中学的教学实践,你可以体验一下,调查一下,其实教材的编排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问题,材料的选择背后是一个什么观念呢,是人们地理教育观念的差异。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学世界地理就学了好多篇,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差异就是黄沁昕提出的很重要的问题,从乡土地理出发还是世界地理出发,实际上中国地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对吧?小孩子如何让他感知那个大的土地,除非他去过或者天生对这里感兴趣,否则的话,如何引导,引发和激发他的兴趣这很关键,所以这个问题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如果说不同的教本,不同的教学理念之下,他们的受众还有接受程度是愿意从乡土开始还是从世界地理开始,按照一般人的直观的理解的话,就像你刚刚说的越小阶段越容易从本地越能够体验到的东西出发是最合适的,由近及远,这是一种思路,实际上,这种思路也是方法论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论,是从宏观视野到微观路径,还是采取这样一种身边的可触摸的可经验的可体验的路径,再到抽象的或者是远观的,实际上方法论是什么,上一节课,我给大家讲的方法论是一个过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这是方法论的问题而不是方法的问题。这个方法论里面可以有方法,比如说,采取什么样的教材,教材只是一个方面,那么教法呢,我们怎么样去尝试一个教育方法,即使是世界地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让他先教,这也是可以的啊,比如一些条件好的小学,有些小学就已经开始采取一些到国外去夏令营啊诸如此类的形式,那么你就可以根据夏令营所在地的地理特征进行教授,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而不是非要拘泥于先从哪个开始,我想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讨论的;比如现在的有些多媒体的演示之后,我们对于国外的一些东西的演示可以更加的直观、更加的丰富,那么这个时候是应该先身边的呢还是先国外的,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对这两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影响?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是个好问题。在赫特纳的时代没有解决,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地理教育是很少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制定一套体系之后觉得很顺,就这样,行了,算了,沿下去吧,没有思考学生到底接受程度有多大,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对地理教学来讲很重要,包括不同年龄,阶段对地理学的认知,对具象的地理知识和抽象的地理知识如何聚焦,很多方面,下去以后好好总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高豫菡有没有什么问题?
高豫菡:除了黄沁昕刚刚说到的那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第七编第一章提到一个问题,地理科学和地理课程不应只针对实际生活,不要把地理学归结为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背景,但也只是背景。我们现在中学的地理教材,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现在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地理中许多很难的部分都去掉了,越来越少,而真正涉及到比较难的理论都划掉了,这种划分,我感觉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对地理学的发展都不是很好。
叶  超:对,为什么不是很好呢?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高豫菡:教育也不应规定直接针对实际的用途,而应当成为一种自成系统的和谐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成为一种武器库,必要时生活就从中取出武器。对我们来说,科学的教育就是那种问题,例如,必修一的自然地理中的宇宙中的地球,原来的高考所占的比例还是蛮大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少,我感觉学生学的少,而且要求也越来越低了。这就是教育降低了标准。
于茂军:我也认同这种观点,小高考,大高考,每年的高考,自然地理这方面都在压,一方面是难度在降低,另一方面是考试的范围在减小。应该说,现在很多人反映自然地理太难了,压力太大,可以把这一块搞简单了。然后很多人说,对地理这一块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样,把地理弄简单一点,把难题去掉一点。然后我个人的态度是,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人在退化了?80、90年代或者说那个年代,人们能够接触那么多东西,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是不是就没有能力接受这些东西了?或者这样说,我们地理或者师院的地理是不是在选择逃避,而不是选择面对,我的态度是一直不是很赞同把难题或者是自然地理中的一部分把它删掉了。
叶  超:实际上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刚才高豫菡同学说的,我们向生活屈服了,而不是把地理与生活结合起来,实际上这种屈服,你们可以注意一下,不仅教育行业存在这个问题,很多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刚才同学说的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重要,到底科学技术的昌盛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一个进步呢还是一个退步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18世纪有一个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叫卢梭,写了一篇文章叫《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最后他得出答案是否定的。大家可以去找这样一篇文章,是很有名的,当时这是卢梭投给第戎科学院的这样一篇征文,最后获奖了,他由于这样一篇文章而声名大噪,后来写了《社会契约论》、《忏悔录》一系列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你们可以去读。但是这一篇文章也很重要,后来好像有小集子,你们可以搜索一下的。不过现在你们也应该思考,其实现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之后,出现了好多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思考,领悟到教学领域中去,但是,我们今天重读赫特纳,赫特纳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他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考虑接受或者不接受,这其实是一个次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他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时候能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吗?甚至于说,我们很难去面对他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去思考生活了,我们向生活投降,生活需要我们什么,我们就给他弄什么;生活不重视了,我们也就不管,认为不重要,那么这显然是个问题,这里还有几个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地理课程容易的程度削减了,实际上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问题存在着很多角度,比如说难的问题,时区的问题,那么看你怎样去教,如果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能够让他感受时区的这样一个概念的话,那么我想,时区其实是不难理解的,至少比赫特纳那个时代容易理解的多。比如说一架飞机去一趟国外,那你就必须倒一趟时差,倒时差给每个人的印象都是很深刻的,谁都不会忘掉,有点痛苦。那么你就想想时区是怎么来的,对吧?你必然要搞清时区这个概念。相反,如果你不出国,足不出户,你光在脑袋里想时区,你对时区感觉的经验感觉没有的话,恐怕理解时区来就有点难度,是吧?所以我觉得其实是在一个方面偷懒,我们人类的一种惰性,可能不仅仅地理学身上存在,只是说明地理学相对于在教育中的一种被边缘化的一种状态,以后你们都是要搞中学地理教学的,所以重振地理教育就在于你们了,这个重担就放在你们身上了。我们呼吁让你们去重振,至于怎么重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实地理本身的定义是很生动的,只是可能教学的时候人们把它搞坏了,是吧?所以赫特纳在这几个方面的强调,我想,强调是一点,其实不仅仅在教育的时候存在,而且强调在地理学的性质的时候也存在,不要让地理庸俗化,庸俗化为一门实用的技术,庸俗化为指路的一门学科,庸俗化为背地名的一个学问,不应该这样。但是同时呢,它又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它要处理好跟生活的关系。刚才高豫菡同学也提到了,它不是一门实用型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的潮流是什么啊?一切都是实用,实用至上。这个实用甚至就是现在就用,看这个微博我现在就能用上,好;其他东西呢,懒得看下去,长篇大论的。或者一个历史的东西,哎哟,这个东西太抽象,太复杂,人的这个惰性真的成问题。所以说我就希望为什么我们每一个同学要读思想的书,思想的书让我们思考哪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经久不衰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视的,保持的,然后把它坚持。不要把一时的繁荣当成是长久的,我想这是赫特纳给我们的一个警告,我们不应该绕过这个警告,这是很重要的。不要向生活投降,生活本身并不可怕,也并不可恨,生活甚至很可乐,很可喜,你应该去拥抱生活,但是同时生活有很多庸俗化的东西,是需要你去战胜的一些东西,在地理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刚才高豫菡读的赫特纳的这一段话真是太重要了,一个是要注意生活庸俗化的这样一个倾向,我们地理教学不应该向它投降,另外要注意地理教育实用主义的这样一个导向。实用固然很好,但是不能全为了实用,所以我觉得这很关键。再还有什么关于赫特纳的一些东西?
夏清莹:北京高考改革,英语的地位降低,但是很多人认为,数学的地位也不该太高,因为他的实用性也不强。
叶  超:说实用呢,我们一切都是以实用为导向,但是我们实用做的真的也是很糟糕。不能说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呢,好处比起来不明显,另外你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也是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夏清莹:我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没有,这么多年来地理地位一直这么粗糙,我记得我们老师讲过,就是因为我们出题出的太简单,我们高中选课的时候就是历史、地理,一般都是水平不怎么高的学生选,在他们的印象中,地理就是一些地名、一些分布,逻辑性不强,成绩好的跟成绩差不多的也不会拉多少,这可能就是我们对整个地理的一个定位,为什么这些年许多人参加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为什么地理没有,因为对地理不加重视,就是实用主义,高考必须数学要考高分。
叶  超:这可能也是由于一些原因吧。你看语文、数学、英语、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一些基础性的或知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后来占了一个很大的比重,但是物理化学呢,这除了是知识,它跟现在的学科是可以接洽起来的一些东西。但是,地理你就会发现,中学地理跟大学地理不是一回事情,是吧?那么这两者之间的鸿沟需要弥补,我觉得这方面可做文章也是很大,如何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难易程度只是一个方面。这个难易程度我想说的第二点是什么呢,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在上上节课地理学思想史上讨论的皮特的地理学思想史,大家课后可以去看一下,这就是一个学术政治。现在我们形成惯有的这样一个理念,开设这样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形成这样传统的思维之后,我们就会把这个作为优势的这样一个学科,而地理呢,就像我刚才强调的,甚至可以取消掉了的,我们就可想而知,能恢复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能做到让它跟其他的学科能平起平坐呢?所以这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而这个挑战不仅仅在于老师,而且在于,比如教育部,比如说这样一所学校,这样一些部门,一些单位,能否提升地理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对于地理学的一种认知,包括地理学家对地理所做的一些工作,现在大学的地理学者,大家听过没有,有的地理学者在做小学的地理教育工作,做中学的地理教育工作,地理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兼职搞的,那你就可想而知了,专门研究这一方面的太少了。所以说到时候大家出来呼吁要改革的时候,因为教材都是这些人编的,他们能改自己的革吗?所以说这就成问题。我想这些都说明了一些方方面面,这是学科政治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它是一门大政治,各个学科的竞争,也有内部的一个小政治,大家对于地理学教育是否重视,我想从自身出发的话,可以做一些去尝试改变这样一种状况,那这就是我第三个要讲的,地理学教师的一种责任,那么这个责任我想两个方面,既然是地理学,首先,我第一节课对大家讲的,地理学的地位是什么呢,它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我们脚可以踏着上面的,大地也罢,地球也罢,总而言之,它必须是具象的。而理是抽象的,是你头脑的思考,是你的推理,是你要给他讲出一个道理。如果地理变成了地名,直接的记忆和重复,没道理可讲,那还能成为一门学问吗?所以,教育我们就要把这个道理给它讲出来,这个理太重要了,这个道理并不在于仅仅告诉它一个结果,这是原因,而且要告诉他这个推理的过程是怎么来的,大陆漂移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埃拉托色尼能够测量地球的周长,他又是怎样测量的,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那么我想学生会爱听地理的故事。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做的工作、地理教师在这方面做的太少,其实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一个探索的话,教学,就好比教材,教师的这样一个表达,教师的这样一个教法,以及教学用具,包括这样一些设施,只要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的话,我们教学地理方面的工作真是很多的,我们的方法太丰富了,我们的老师带同学去野外实习,他们能够画出很好的素描,对于地平线、景观的这样一个分布,什么样格局的街道、房子,那么我们同学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时候能不能这样呢?或者说在中学地理教学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说有个地理老师把学生们镇住了:他直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中国地图,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养啊,对不对?一般很难画出来,别说地图了,比如我们大家画一个圆形,画一个地球出来,都不像。能不能把它大致的画出来,首先也是基本功。还有,比如说南京,你们有些同学是搞人文地理的,想到南京,能把南京的主要的一些干道,主要的一些标志物分清楚的有几个啊?我们在这个城市生活有时候三四年,甚至都不能够了解清楚,那这个是很不应该的。所以说课后交给你们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呢,你要做南京的土地规划,你要先把南京的主要的一些地方,你要离开书,离开电脑,在一张纸上把它画出来,这很重要,太重要了。比如说,别人问你一下,还要百度,那叫什么。所以说这样一些基本的东西有些时候也能体现你的素质。地理老师在这一方面的要求可能是比较高的,我觉得重要的是,把地和理结合起来,去进行教育。实际上和赫特纳所说的“了解区域差异”去解释它,因果关系你要搞清楚,因果关系搞清楚以后,你把理的这样层面的东西给他讲起来。这个学呢,到底是你给学生教呢,还是你跟学生一块学,还是你带动学生一起体验的这样一种学习,在野外考察中再去学,涵盖多种不同的层面,每一种层面都可以作为你们硕士论文的一个选题,好吧?我在这里给你们做一个提示,不然你们老感觉在选题上有困难,这就是一种选题,其实我们课上提到的都是选题,由赫特纳的这样一句话、两句话,结合现在的这样一种情况去思考,我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去写。

七、区域与系统地理
姜文正:这两周看这两本书,对于区域的地理和系统的地理比较感兴趣。看到《地理学的性质》这本书的十二章在585页这几段中介绍了区域的地理以及系统的地理的内容,感觉区域的地理更加侧重于描述性的,重点是单个区域的一些特征的表述;系统的地理就更加侧重解释原理,类似于普通的地理,也是整体上的角度。后面又讲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的,然而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这本书里,我重点看的第九章,在140页中再次表达了区域的地理以及系统的地理,我感觉哈特向更加倾向于区域的地理。所以对于这两种区域的地理和系统的地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叶  超:你从哪里看出哈特向更加倾向于区域地理的?
姜文正:具体的有比较多的地方,感觉是从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更加倾向于区域的地理。
叶  超:这个问题呢,首先是前面的一句话叫盛极而衰,发表地理学性质的时候是学界需要,但没有人出来,哈特向振臂一呼,反映了一个大势所趋,而且对历史这样的一种总结,他个人比较严谨,这三个方面一综合呢,这个著作成了一个经典。但是到了40、50年代之后,大家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背景,二战以后许多国家需要重建,重建呢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就可以的。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地理学区域根据他的描述,越走越窄,越走越没味道,当然在这一行当,有许多出色的地理学家,但是那些人毕竟是少数,按照这个区域描述去走的话,比如百度、谷歌打开某个城市的区域描述,你看,如果地理学家就做这么一个工作的话,是多么枯燥,当时幸亏没有百度,现在我们有了,但是你还可以描述一下,还可以分一下类,分一下类别人可以认为你很简单,你分完类可以走人了,剩下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那么地理学家仅仅作为一个分类的角色而存在,但是作为一个科学的规划者,好多东西是要规划的,这个城市到底发展多少人口合适,你要去描述一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说哪个地方我要建一个钢铁厂,建了以后鲁尔区这些地方要怎么发展啊?去描述的话很少把这些东西集中去展开,所以说,当时为什么二战以后兴起了一门科学,叫区域科学,这个区域科学甚至有些部分代替了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更加侧重描述,但是区域科学呢,更加侧重模型去规划去预测区域的发展,所以它打出一个旗号说这个更加科学,以往区域地理学也是科学的,但是呢强调的是科学的描述,现在我们科学侧重什么呢,科学的解释和预测,这就很关键了。我能根据区域的发展可以掌握它的轨迹规律了,那么受到社会的欢迎,我可以设置一个模型,参数可以不断改变,但是我这种科学的应用似乎得到了加强,比起之前的区域描述,那种空洞的、连篇累牍的、乏味的描述要好很多。但是描述里头也有很好的,比如刘易斯曾写到新墨西哥州的沙丘,很美的一种语言描述出来,那个语言就成为一种经典,主要写地貌啊,描述一种情况,这种经典比较少,比如你枯燥的一种语言,东经多少度,西经多少度,什么时区,气候属于什么,刻板、枯燥,读起来没有兴奋的感觉,一个数学公式,你还会越算越想解一道题吗?这就像上节课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地理没有像语文、数学这样,语文我可以凭一本小说引人入胜,读文学作品、读诗歌我可以激情满怀。地理呢,东经多少度,东八时区……貌似很机械、很枯燥的东西,本来感觉地理是很生动、很鲜活的地理世界,但是一旦我们教科书教授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枯燥的,它没有把生动的、有趣的东西提炼出来,展现出来。好比我给大家讲一个事,如果我想测量地球的周长的话,地球的周长应该怎么样去测量出来呢?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想,但是埃拉托色尼就想了,他当时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长时,当时很多旅游者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呢?当夏至日的时候,太阳光是直射到井里的,地上没有投影。别人都是当作一种景观去看待的,是一种奇妙的旅游现象,但是埃拉托色尼就想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那么这个情况可以被我应用来测量地球的周长,能够把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提出来,把他这个实验展示给大家,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在那个年代是不简单的。那么如果能把这些东西倒腾清楚的话,地理学其实很有趣,是不是?地球的周长跟这口井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想了解,是吧?如果我们把地理学搞成一个枯燥的地理描述的话,没有人愿意去看这个东西,如果你把这个描述描述的很美,这个美感已经有了科学性,那么人们都爱去看,相当于看一篇散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东西,那么很糟糕,甚至有一个美国的博士论文,研究什么呢?研究巴尔的摩的下水管道,一条条的下水管道是什么样,也是一篇博士论文。大家去想一想,这样一篇博士论文能有什么价值呢?难道就是研究清楚了下水管道?有时候我们说地理学的硕士、博士论文好毕业,好毕业在于什么地方呢?你实在不行呢,就选择一个区域,这个区域里头有好多可以说的事情吧,你堆吧,堆上去你就毕业了,真难怪不受到其他学科的质疑,是不是?如果光是这样一种堆砌、介绍,尤其是现在有了网络,谁来看你的介绍?大家一搜不就知道了吗?那么所以说现在网络社会对于地理学的发展又是一个大的问号、挑战、抨击,包括我们的高铁,现在距离越来越缩短,那么地理能起到一个什么作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大家可以去想一想,对不对?有的时候我觉得在这个里头呢,地理学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它有的时候要考虑到社会的环境的时代背景的变迁的需要,它可能有限度的补充,就像你说的那样,过一段时间不流行了,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打着这样一个旗号还是不行,还是要回到原来的旗号上去,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这个大王旗也不能老换呐,大家想想还是用百年老字号的好,百年老字号还是吃香的,哪怕是没有传宗接代,但是把百年老字号打出来,还是比一般的好一些。那么地理学的百年老字号就是区域,即便是现在加了一个新区域主义,但还是区域。这个新区域主义里头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们下节课接着再讲。但是实际上呢,说明什么呢,这个区域在这个里头仍然对人们有影响,这个影响不仅仅是名字概念上的影响,人们还在用它,是在实质方面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上节课所讲的,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地理学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说到后来也摆脱不了它。以前我们出问题,可能出在方法上有问题,比如说区域描述的方法不得当,区域描述本来一个枯燥的东西,无趣的人把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干成无趣的事情,只能这么说。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重新总结的话,我们发现如何用科学的、美的语言表述一个地方的发展,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就啊,很了不得的一件事情,这个美的语言呢,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去读一读段义孚写的文章、一些书,语言很好,《逃避主义》、《恐惧的景观》现在有中文版翻译出来了,你们可以去看一看,它的语言即使被翻译成中文也是很好的,我想这个方面大家多重视一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1 15: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2-31 16:01 编辑

地理学思想变革的案例剖析:哈维的学术转型
叶超1,蔡运龙2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第67卷第1期    2012年1月  地理学报
摘要:大卫·哈维的学术转型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地理学思想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聚焦于哈维空间观的转型,通过解析哈维学术转型的代表论著,认为哈维关于空间的认识论立场主要经历了以实证主义相对空间观为主的“多维”空间观、“社会过程—空间形式”统一体、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空间体系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基本对应于他作为实证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历史。导致哈维学术转型的原因主要是剧变的社会政治环境、其个人禀赋和志趣、工作环境、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等。哈维的学术转型对中国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启示我们正确对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其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大卫·哈维;认识论;空间;实证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社会过程—空间形式

1 引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7E.tmp.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8F.tmp.png大卫哈维(DavidHarve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学家之一。他早在1972年就获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吉尔纪念奖(GillMemorialAward)”,表彰他“对理论地理学的诸多贡献”;1982年获得美国地理学者协会杰出贡献奖,嘉奖他“在发展人文地理学分析方法和行为研究的哲学基础方面,以及在应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城市地理现象提供新的解释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1995年又获得“瓦特林路德(VautrinLud)国际地理学奖”,此奖被认为是地理学的诺贝尔奖,评选也严格按照诺贝尔奖的程序进行;2007年,他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1]。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90.tmp.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91.tmp.png哈维不仅是一位以思想见长的杰出地理学家,也是一位社会理论大家。作为地理学家,他既是对实证主义地理学做出系统总结的第一人(这方面的代表作《地理学中的解释》被称为新地理学的“圣经”[2]),又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现在作为一位批判的社会理论家,影响已经超出地理学界,其理论对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城市规划、哲学、文艺批评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哈维的学术道路和思想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早在1981年,英语国家就出版了一本名为《大卫哈维的地理学》(DavidHarvey'sGeography)的书[2]。2006年出版的《大卫哈维》一书,更是集中了14位地理学家(包括哈维自己),从不同角度对哈维学术思想和理论进行了综合评价[3],哈维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哈维的学术转型是我们观察和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地理学何以发生诸多理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92.tmp.png

收稿日期:2011-04-19;修订日期:2011-09-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92);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2007FY140800);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1001092;InnovationMethodFundofChina,No.2007FY140800riorityAcademicProgramDevelopmentofJiangsu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
作者简介:叶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7705A),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关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E-mail:yeover@163.com
122-131页


变革的一个重要“窗口”。哈维的兴趣和视野广博,虽然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始终坚持这一立场,但是他并不排斥其它的学术思潮,而是力图批判地吸收。比如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态度就是如此[4-5]。笔者也曾据此将哈维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变革归为“调适型”[6]。在哈维的学术轨迹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他由实证主义向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转向。从反映哈维两种不同立场的代表作《地理学中的解释》[7]和《社会正义与城市》[8]出版的时间间隔来看,前者在1969年,后者在1973年,这一转折仅历时4年;而据哈维自述,实际上在《地理学中的解释》出版时他的思想就已经发生变化[9]。这种快速转向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意义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哈维的代表作,除上述两部外,还有《资本的限度》(1982,2006年修订)、《资本的城市化》(1985)、《意识与城市经验》(1985)、由《资本的城市化》和《意识与城市经验》两书删节修订成的《城市经验》(1989)、《后现代的状况》(1989)、《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1996)、《希望的空间》(2000)、《资本的空间:走向批判性地理学》(2001)、
《新帝国主义》(2003)、《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2003)、《新自由主义简史》(2005)、《全球资本主义的空间:不均衡地理发展理论》(2006)、《世界大同主义与自由地理学》(2009);此外,他的论文“人口、资源与科学观念”、“论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历史唯物主义宣言”、“资本积聚地理学”等也是当代地理学的经典之作[1]。
哈维的学说在国内外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到目前为止,哈维的著作在大陆学界已有7部被翻译成中文,分别是《后现代的状况》[5]、《地理学中的解释》[7]、《希望的空间》[10]、《新帝国主义》[11]、《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12]、《新自由主义简
史》[13]、《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14],有些还有两个版本(如《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是著作被译成中文最多的地理学家。相比社会科学界对哈维及其学术的关切,中国地理学界对哈维的了解和兴趣点大多还限于《地理学中的解释》[15]。实际上,7个译本中,也只有《地理学中的解释》是地理学者所译,其余皆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翻译,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理学界很少继续跟进和深入探究1970年代后哈维
学术活动及其影响的问题。虽然有极少数文章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时提到哈维[16-17],但对哈维学术转型的内涵、实践意义和地理学理论意义尚缺乏深入了解和讨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地理学者穷于应对太多的“实用”问题,而疏于关注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建树。有鉴于此,理解和把握哈维如何从逻辑实证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地理学界的理论建设应该大有启示。
哈维著述丰富且涉及多个主题和领域,但“空间”是他自始至终思索和倾力阐发的核心问题。与其它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学者不同,哈维对空间概念实质的关切和探寻具有深刻的地理学烙印:一方面,虽然哈维在反思空间的实质这一核心问题时,经常“游荡”到哲学甚至物理学等学科去旁征博引,但这种广义的考察和思索并未使哈维脱离实际而只作纯粹、抽象的哲学思辩;相反,哈维始终坚持空间问题的本质源自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塑造空间又被空间形塑的)实践。因此,地理学中的空间概念必然与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相结合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哈维将时空测度、地图学、地方(区域)、环境质量及其与自然的关系视为构成地理知识的四大要素,但他着力最多、始终如一关注的概念还是空间,他的几部重要著作都以空间冠名,《DavidHarvey:ACriticalReader》一书的压阵篇是哈维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总结,题目就是“空间是一个关键词”[3]。据此,本文主要聚焦于哈维的空间观这一核心问题,着重从认识论角度阐述和归纳哈维在不同阶段的空间观及其特征,并探讨其转变的原因,为推进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2 哈维对地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关系的看法
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是哲学的三大范畴。但是,与作为哲学家的列斐伏尔着力于对空间进行本体论的重新阐发[18]不同,哈维则着力于空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哈维虽强调
《地理学中的解释》主要是方法论论著,但还是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重点阐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关系,这反映了对两者关系的考察既是哈维学术思想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落脚点。虽然后来他的理论和方法论立场发生根本变化,但他在此书中提出的“对于地理学最根本的观点是方法论与哲学二者必须兼顾”[7]的认识立场却贯穿其学术道路的始终。
约翰斯顿认为认识论包括四方面内容:信念、知识类型(亲身体验或他人经验)、知识所反映的客体、认识的起源;而方法论是研究如何进行的规则和程序[19]。哈维的认识论和
方法论概念却与此不同。哈维认为认识论是“寻求解释知识何以可能的程序与条件”[7],相对于约翰斯顿将信念只看做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哈维简约地将信念等同于哲学,这种简化不一定全面和正确,却便于人们理解和抓住哲学或认识论概念的核心。因为,“我们研究的任务建立于其上的信念,形成我们的哲学,形成我们个人的生命观和生活观。所以,通常将地理学工作中这些信念的表示指定为地理学的哲学”[7]。哈维的哲学概念也就是认识论中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一层面。
在哈维看来,“哲学家和方法论者的任务很不相同。前者关心的是理论思索和价值判断,以及什么值得和什么不值得的内心质疑。后者主要关心解释的逻辑,和保证我们的论证是严格的,推论是合理的,以及我们的方法内在联系是前后一贯的……适当的方法论为解决地理学问题提供某种必要条件,哲学则提供充分条件;哲学提供操舵机制,方法论提供动力使我们接近目的地。没有方法论我们将躺着不动,没有哲学我们会无目的地乱转”[7]
哈维认为地理学家及其群体的不同正来自于他们的认识论不同,虽然认识论可以转变,但它并非一个逻辑问题(方法论却是关于“逻辑”合理性的论证)。他指出:
由于各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不同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学家集团就有相当不同的任务。假设我们希望转变一个人的地理任务观使之同我们自己一样,我们唯有通过转变他的信念才能达到。例如我们可诉诸于他的社会良心,指出加尔各答街头的饥荒和悲惨境况,以此来设法转变他,使他认识到地理学在减轻饥荒和悲惨境况方面是有所作为的。或是我们可以利用他的爱美情绪,使他踯躅于罗马废墟之间,从而使他转变到这一立足点上,为景观随时间而变迁的‘感觉’所包围。但是我们不能以逻辑上的争论来摧毁他的信念,我们只能以这类争论来支持自己的信念”[7]。
这段论述不但恰当地阐述了认识论对地理学家的影响,而且饶有趣味。有趣之处在于哈维当时无意中举的两个例子,社会正义和景观历史演变的艺术感觉,恰恰成为他后来的两部代表作:《社会正义与城市》与《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中进一步深入阐述的主题。通过对《地理学中的解释》到其后哈维空间观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并非无意的巧合,而是隐含着哈维学术路径转变的某种必然性。

3 哈维空间认识论转向
3.1《地理学中的解释》:以实证主义相对空间为主但“多维”的空间观
在《地理学中的解释》中,哈维专辟一章讨论了空间概念。他此时的空间观一方面可以说是偏重实证主义地理学的相对空间概念,也就是视空间为一个物体的存在与另一物存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并不完全受此限制,而是提出并论证了空间本身是“多维”的观点。这两种认识有矛盾之处:既然是多维的,那么相对空间就只是其中一维,而


不应作为主要之维。从中也可看出哈维此时的空间观存在某种犹疑,而灵活地把空间看作一种多维概念,也为哈维空间观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之所以说哈维此时仍然持偏向实证主义的相对空间观,一方面是因为《地理学中的解释》主要是为实证主义地理学进行辩护的方法论著作,而实证主义地理学家往往持相对空间的观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哈维直接批判了康德至哈特向所持的绝对空间(absolutespace,就是将空间视为独立于物质的容器)理念,认为地理学家的大部分实际工作是围绕相对空间进行的,并极力阐发空间几何学[7],这实际上是对相对空间的肯定和支持。无论从其学术旨趣还是论著的内容来看,1960年代的哈维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相对空间观的支持者。
需要注意的是,哈维此时的空间观并不刻板和僵硬。虽然着力于空间几何学并极力论述几何学与地理学中空间的关系,但他还是引述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物理学中的空间概念,这个较为广泛的概念考察使他最后强调了空间概念的多维性:
“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建立在经验之上。……不去参照特定文化在语言、艺术和科学方面所发展的空间概念,就想理解地理学的空间概念是不可能的。关于空间的地理学观念因此被深深地置于某些较广泛的文化体验之中。但……地理学的空间概念是专门的,它发展和演化于地理学家研究现实空间问题的专业经验之外。……无论是为了哲学目的或经验研究的目的,无需对空间概念本身持一种僵硬的观点。概念本身可以看作是灵活的——可以用特定的关联域来确定,可以用特定的方式使之成为符号,可以用各种空间语言使之形式化。这种灵活运用需要谨慎对待。但它也以一种新颖的和创造性的方式为发展地理学理论提供了挑战和机会”[7]。
这段略为抽象的论述所强调的无非两点,这两点构成一个因果关系:因为(包括地理学中的)空间概念是特定且广义上的文化的产物,所以应该灵活地看待和使用它。这意味着即使作为当时主流的实证主义地理学的空间概念也并非确然的。空间概念本身并非既定和必然的,而是能够不断发展的,并且必然被不断发展。这一结论与他最后所持的地理学方法论讨论应该灵活自由的观点如出一辙。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像一个结果,而更像是一项研究开始时应该抱有的理念。
3.2《社会正义与城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社会过程—空间形式”统一体
在《地理学中的解释》中,哈维以地理学的整体为对象,侧重于方法论的阐发,空间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城市则很少涉及。秉持着“方法论与哲学必须兼顾”的信念,对哲学问题非常敏感,而且具有灵活的空间观和方法论态度的哈维,受到当时迅速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转入了对空间、城市(化)本质的哲学与实践的关切。这促使他在地理学范畴之外寻求跨学科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他的主要认识是:
“主导1960年代晚期的问题是城市化、环境和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不应被简单地视为
互不相关。如果要有效解决它,那么每个问题都需要一种跨学科的方法”[8]。但是,如何将不同学科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综合、解释并解决这些问题呢?哈维给出的答案是:
“能够联系多学科并将城市化、环境和经济发展这样的问题聚拢为一的唯一方法,建立在形成恰当的辩证唯物主义版本的基础之上,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所定义的结构总体意义上起作用一样”[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成为哈维的最终选择。“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认识论和本体论相关。知识被视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随人类实践而增长——它和它所在的、被视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是一种内在关系。意识和知识是社会情势的产物。但知识获取是生产性的活动,因而它也被视作社会转化所在之处的更一般过程的一部分”[8]。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知识”一词换成“空间”,就会发现这几乎就像是列斐伏尔空间


的生产理论的口号—“(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18]的翻版。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就是空间与社会是统一体。在地理学中,社会—空间统一体首先由哈维在《社会正义与城市》中予以阐发,只不过哈维采用的是“社会过程—空间形式”这一合成词组。按照哈维的说法,就“社会过程—空间形式”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在现实中,那就是在我们的思想上认为社会过程和空间形式存在差别,而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关心的一个基本问题,现在正是弥补这显现得不同的两种(事物)和矛盾的分析模式之间的思想裂痕的时候。……社会过程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区别常被认为是幻想而非真实,但……这种区别在相当不同的意义上讲是不存在的。空间形式并不是被视为它所处并展现它的社会过程中的非人化客体,而是‘内蕴’于社会过程,而且社会过程同样也是空间形式”[8]。
正是选择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使得哈维聚焦于城市空间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了“社会过程—空间形式”的概念。尽管社会过程—空间形式概念在内容上还不完善(哈维此时也并未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实质上却已经形成了空间—社会统一体的思想,而这正是空间的生产理论的精髓。在这方面,虽然哈维认为他和列斐伏尔并行不悖地发展出各自的理论,而且存在很大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一定区别[8]。为《社会正义与城市》作序的卡赞尼尔森(Katznelson)也指出:“尽管受到列斐伏尔的激发,但是哈维完全拒绝了列斐伏尔将空间关系视为一种独立的决定性力量的主张。对于哈维而言,空间不是一个类似本体论的范畴,而是一个既形塑(人们)又被人们形塑的社会维度”[20]。
《社会正义与城市》不但标志着哈维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起始,也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开端,它“作为城市研究领域的一种主要‘异端’而震动学界……是左翼风格地理学的首要范例;哈维作为一个先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持续发展的大门”[21]。
3.3资本、城市化与空间的综合: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空间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空间研究非常欠缺,很多其它领域的学者对空间的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城市化问题也不太重视,而且持有学科偏见。相对于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时间”而言,“空间”在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被忽视,这似乎对应于地理学曾长期是历史学的“侍婢”的历史[22]。哈维认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注意到了地理要素以及“空间问题”,尤其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对空间的关切远不如时间,这使得甚至20世纪70、80年代主要的马克思主义刊物也大都不关注空间问题,而历史唯物主义也忽视了资本主义“生”的地理,“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学必是我们理论化的目标”[23]。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的哈维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补充马克思主义对空间认识的不足,从而发展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这使得哈维必须将资本流动、城市化、空间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由此导出一个体系。正如他在分析资本的城市化时所说“通过聚焦于城市化,我并不想把它当做一个与‘资本主义是什么’分离的、理论化的特殊分析对象。就如马克思所强调,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过程。研究城市化就是研究资本主义通过自然和社会景观以及意识形态的生产而展现自身的过程,而不是研究一种法律和政治实体或者加工物。它(城市化)关乎资本循环的过程,劳动力、商品和货币资本的流动,生产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的转换,以及信息流动和在基于领土形成的阶级联盟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等等”[23]。
将个别城市以及城市的个别现象上升到普遍的城市化问题(资本主义空间问题的焦点),并从历史过程(时间)与资本(资本主义物质形式的集中体现)运动相结合的角度予以阐发,这意味着哈维初步建构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框架。
在1984年发表,被认为是地理学思想史上的经典文献——《论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历史唯物主义宣言》一文中,哈维提出了这种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宣言的主要目标:“建立一种摆脱偏见而反映现实矛盾的地理学,它应该基于民主和人民的普遍利益,而不


务强权阶层的特殊利益;接受科学诚实和非中立性的双重方法论原则,将地理敏感性整合进源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一般社会理论,并制定一个以历史—地理术语看待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计划”[24]。
在《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中,哈维运用空间的生产理论,深入阐发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强调了“图化空间”,既包括真实的地图和图像表示空间,也包括一些将空间图像化的隐喻和权力斗争等)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关系总是空间性的,实践改变了知识体验的空间,其中制度也是被生产出来的空间,而想象是所有可能的空间世界的丰富源”[14]
综合来看,哈维要建立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首先建立在对实证主义地理学伪装的“价值中立”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之上;其次,借助辩证法,通过将历史唯物主义延伸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哈维将资本、权力、阶级与空间的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包括资本运动(经济方面)、阶级冲突(社会方面)、权力扩张(政治方面)在内的物质实践本身是具有空间性的,而且它们的运动也赋予空间以生产的功能,因此,空间的生产与物质实践就成为处于同一过程、难分彼此的同种事物;第三,根据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想象的或者概念化的空间同样是物质实践的产物,它们也是构成空间的生产的重要部分;最后,按照马克思的指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需要建立人民的地理学,并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而进行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实践。

4 哈维学术转型的原因分析
从传统的历史地理学者(哈维1961年以《论肯特郡1800-1900年农业和乡村的变迁》一文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到实证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再跃变为激进主义先锋,最后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如果再算上参与后现代思潮的讨论这一阶段(但哈维最终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未成为一个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哈维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而且在这几个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在现代西方地理学家中堪称绝无仅有。其学术转型跨度之大、创新之显、著述之丰,令人惊叹,以至于哈维的学术转向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和研究论题。
2000年,《新左翼评论》上发表了哈维与记者的对话录,题目是“再造地理学”,无
疑对应着哈维学术转型的过程及其对地理学产生的影响。哈维将这篇文献收入他2001年出版的《资本的空间》一书,而且将其作为序言,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他在这篇对话录中提到了他之所以转向城市、空间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因。结合笔者的理解,归纳如下[9]:
(1) 因为在当时城市史、城市经济学、城市政治学是边缘学科,城市地理学却是地理学的中心,城市和区域规划是热门,这使得哈维的研究视角开始转向城市问题。
(2) 正当哈维埋头写作《地理学中的解释》时,1960年代末的周遭世界却在“崩”:政治事件不断升温,马丁·路德.金被刺引起的城市暴动,美国的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如火如荼,许多大城市发生的大规模学生运动,这些使得原先持费边社会主义立场,并且已经到巴尔的摩的他信心动摇,并意识到《地理学中的解释》貌似中立的调子与剧烈变化的现实并不合拍,他必须对原以为合情合理的许多事情进行重新反思;而且,另一方面,在《地理学中的解释》里,他还是强调了哲学(信念)的重要作用,这种个人的哲学敏感性使得他自然由方法论研究转向了哲学关切和考察。
(3) 哈维新就职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工程系)有着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良好氛围,使他的研究并未像在布里斯托尔大学那样局限在地理学内,而在剑桥大学接受扎实的地理学专业训练又使他一直坚守地理学。


(4) 20世纪70年代后他长期居住的巴尔的摩正经历经济衰退和社会政治变动,这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分析素材,被他看作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的一个绝佳“试验样本”。哈维以巴尔的摩为案例,写了不少关于城市空间的生产的论文[10]。
(5) 因为他发现他原先所持的费边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都不能解释他所看到的社会变化,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在1971年参加、组织了由研究生提议成立的研读《资本论》的读书会,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比如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对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压制,他们甚至很难接触到马克思的英文著作等),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不深入和透彻,当时哈维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综上,哈维在认识论上迈出的这至关重要的一步,总体来看是由于剧烈变动的社会政治环境、个人禀赋和志趣、教学研究工作氛围、地理学当时的学科状况以及其它一些偶然因素(比如工作单位和地点的变动)共同决定的。这关键性的一跃,不仅使他逐渐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徒,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合进地理学,提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从而综合分析资本、城市化与空间问题,形成了他自己空间的生产的理论体系,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而且带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和城市问题的结合研究。其深远意义,正如理查德·皮特(RichardPeet)所评价: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空间的社会生产的中心观点将地理学的两个传统学派融合成一个可统一理解的不同方面。人文地理学最终融入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科学更有批判性的组成部分,它利用了所有社会科学的概念,同时又给它们增加了复杂的环境空间的概”[26]

5 结论与启示
5.1结论
哈维的学术历程反映了西方地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化和交叉化的发展倾向,是近50年西方地理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哈维的学术转型是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对哈维的学术转型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认识论的转变是哈维学术转型的主要原因。这个转变集中体现在哈维的空间观上。
综合来看,哈维的空间观经历了3个台阶:以实证主义相对空间观为主的“多维”空
间观,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空间观,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空间体系观。这3个方面基本对应于他作为实证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历史。根据哈维在不同阶段认识论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学术轨迹主要分为3个阶段:1960年代作为实证主义地理学的大将;1970年代早期逐渐接触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激进地理学的先锋;
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后逐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城市和空间问题的有机结合,理论和方法论日趋成熟,成为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旗手。哈维学术上的转型系由剧烈变动的社会政治环境、学科氛围等客观条件和个人禀赋、志趣等主观因素所驱动。
5.2启示
5.2.1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无疑加强了地理学的科学化。可是以地理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之复杂,逻辑实证主义只是揭示这种复杂性的一种哲学理念和方法论,并非唯一“科学”的方法。而且,过于看重形式的“科学化”,往往会脱离实际。哈维在《意识与城市经验》中尖锐地指出:“严格的科学绝不中立于人类事务;试图将自身置于历史之外,最好不过就是产生出严格意义上的、善意的伪科学”[27]。地理学的对象其实是连续的历史—地理进化流和生动的现实世界,所谓客观中立的地理学是不存在的,实证主义地理学只是在伪装价值中立[9,27]。对日


常生活的关注和社会实践的强调使他接近马克思主义,而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基点。哈维从逻辑实证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立场变化,与马克思、恩格斯存在相似之
处。马克思、恩格斯对数学都很热衷、看重并有精深的研究,马克思甚至写过《数学手稿》,但是,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都反对脱离现实世界而作纯数学的推演。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整体的所谓纯数学都与抽象有关,严格来讲,它的所有量度都是想象的。一切抽象走向极端就变成荒谬或走向自己的反面。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数学上的无限源自现实,所以它不能从自身、从数学的抽象来说明,而只能从现实来说明”[28]。人类社会不是数学,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数学,所以哈维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其认识论立场的大飞跃,也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的超越。
哈维虽然在认识论立场上扬弃了逻辑实证主义,但写作《地理学中的解释》过程中形成的逻辑严密的风格,却始终体现在他后期的著作中。他极大地包容各种后现代论题,又反对后现代主义话语(即反权威、反历史、反中心的趋向)。他始终在探索地理学合理、自洽的理论结构。他的目标并不是单纯地解释,而是结合现实的理论框架建构。虽然他后来的认识论立场与逻辑实证主义大相径庭,但在科学逻辑和方法论上却仍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我国地理学界对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一种偏向是
固守所谓“科学化”立场,往往将不符合所谓“科学”标准的研究都看做是“不科学”或“软科学”,而加以矮化或排斥。对“科学”的这种理解很有点哈维指责的那种“善意的伪科学”味道。另一种偏向则是强调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已受到批判,已过时,因而盲目追求所谓“多样化”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殊不知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受人诟病的并非其方法论,而是其认识论和立场。逻辑的合理与自洽,假设的谨慎提出和细心检验,可靠的证据和严格的推理,与其他研究的对比等方法论途径,正是我国地理学还需加强的。
5.2.2联系社会发展的学术构建        哈维在其著作中一再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B2.tmp.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DB3.tmp.png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正是剧烈变动的社会政治环境使他强烈地认同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这是他认识论立场转向的一大思想基础。哈维的兴趣因而转向了“主导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城市化、环境和经济发展诸问题”[8],后来更关注福利分配、贫困、社会公正、发展、妇女地位、规划决策、人类精神、知识与发展困境等重大社会问题。但他的目标始终是建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他提出“具体抽象”的概念,这是一种分析总体社会结构的概念工具,包括3个方面的任务:①“努力表明各种各样的具体抽象……是如何必然地联系着的”;        “选出那些有力地综合和解释这些具体抽象之间联系的基本概念”;        “运作这个整体系统,建立一套说明(尽管是不完全的说明)社会运动必然规律的综合体,以便解释社会的历史和地理”[29]。据此,他联系社会发展,构建了一套关涉资本、城市化、空间、环境等重要概念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独特的学术贡献。
中国社会目前正在经历城市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巨变,也面临诸多类似问题的困扰,其中多数也受到中国地理学者的关注。中国地理学者参与了大量的国家、地方和企业规划等实际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与西方学者相比,中国学者在理论创建、方法革新和批判精神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借鉴经典的创新案例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步骤。若将中国发展实际与哈维的研究结合考虑,我们认为在后续研究中,空间内涵由非人化的、客体化的容器和几何图式向注重人的、主体化的一体化社会空间转换,是一个应当捕捉的前沿议题和重要方向。哈维为我们如何直面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洞察其深层次原因并建树理论提供了一个榜样。
5.2.3 地理学者的批判精神        哈维一直坚持几个核心观点:空间概念及地理结构、关系


和过程、社会公正、联系社会发展的学术构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批判”精神是他全部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
“西方学术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资源在大学体制内”[30]。哈维一直在大学工作,是一个
典型的学术地理学家。据说他从不接受官方的科研项目,可能的原因大概是这种科研项目的“知识环境比大学较少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30]。哈维完全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进行学术研究,因此身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能“激进”地构建具有很强批判性的资本城市化和空间理论。
在谈到自己的学术体会时,哈维曾说:“撰写《社会正义与城市》时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经验,可用马克思用过的一段话来说明,他说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概念的碰撞来点燃智慧之火。在这种摩擦冲突中,人们决不应完全放弃自己的出发点。只要原有因素还没有完全被吸纳为新思想,思想之火就会燃烧。当我阅读马克思著作时,我清楚这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著作。马克思对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深表尊敬。但是,在思想的创新过程中,他也把他们的概念同其他人如黑格尔或傅立叶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于是,这成为我从事研究工作的一个准则……你应该努力把冲突的理论结合起来,看看有什么新东西诞生”[9]。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通过不同概念的碰撞来点燃智慧之火”,正是当前中国地理学界亟待加强的批判精神之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Harvey_(geographer),2011-03-31.
[2]PatersolJL.DavidHarvey'sGeography.London:GroomHelm,1981.
[3]CastreeN,DerekG.DavidHarvey:ACriticalReader.Oxford:Blackwell,2006.
[4]HarveyD.Socialjustice,postmodernismandcity//LuoGang.Empire,UrbanandModernity.Nanjing:JiangsuPeople'sPublishingHouse,2006.[大卫哈维.社会正义、后现代主义与城市.朱康译//罗岗.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Oxford:BasilBlackwell,1989.[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YeChao,CaiYunlong.Re-evaluatingSchaeferandhiscriticizingonexceptionalismingeography:Acasestudyontheinnovationofmethodology.ActaGeographicaSinica,2009,64(9):1134-1142.[叶超,蔡运龙.地理学方法论变革的案例剖析:重新审视《地理学中的例外论》之争.地理学报,2009,64(9):1134-1142.]
[7]HarveyD.ExplanationinGeography.London:EdwardArnold,1969.[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0-15,249-253,274-275.]
[8]HarveyD.SocialJusticeandtheCity.Oxford:Blackwell,1988:9-10,296,302-303,(1stedsinLondon:EdwardArnold,1973.)
[9]HarveyD.SpacesofCapital:TowardsaCriticalGeography.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1:5-8.[大卫哈维.英国著名学者大卫哈维论资本主义.吴敏编译.国外理论动态,2001,(3):4-7.]
[10]HarveyD.SpaceofHope.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0.[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HarveyD.TheNewImperiali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HarveyD.Paris,CapitalofModernity.London:Routledge,2003.[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HarveyD.ABriefHistoryofNeoliberali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5.[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4]HarveyD.Justice,NatureandtheGeographyofDifference.Oxford:Blackwell,1996:111-112.[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5]CaiYunlong.Positivismmethodologyingeography.GeographicalResearch,1990,9(3):95-104.[蔡运龙.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地理研究,1990,9(3):95-104.]
[16]GuChaolin,LiuHaiyong.WesternMarxistGeography.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1999,19(3):237-242.[顾朝林,刘海泳.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地理科学,1999,19(3):237-242.]
[17]ZhangZulin.MarxismintheContemporaryWesternGeography.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1994,10(3):9-16.[张祖林.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3):9-16.]
[18]LefebvreH.TheProductionofSpace.SmithDNtrans.Oxford:Blackwell,1991:26(Originalworkpublished1974).
[19]JohnstonRJ.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London:EdwardArnold,1986.[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20]KatznelsonI.Foreword//HarveyD.SocialJusticeandtheCity.Oxford:Blackwell,1988:3.
[21]CastreeN.DavidHarvey//HubbardP,KitchinR,GillValentine.KeyThinkersonSpaceandPlace,London:SAGEPublications,2004:182.
[22]HartshorneR.Theconceptofgeographyasascienceofspace,fromKantandHumboldttoHettner.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58,48(2):97-108.
[23]HarveyD.TheUrbanizationofCapital: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CapitalistUrbanization.Baltimore: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5:xi-xii,xvi-xvii.
[24]HarveyD.Onthehistoryandpresentconditionofgeography:Ahistoricalmaterialistmanifesto.TheProfessionalGeographer,1984,36(l):1-11.
[25]MarxK,EngelsF.SelectedWritingsbyMarxandEngels(Vol.I).Beijingeople'sPublishingHouse,1995:5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6]PeetR.ModernGeographicalThought.Oxford:Blackwell,1998.[理查德皮特.现代地理学思想.周尚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7.]
[27]HarveyD.ConsciousnessandtheUrbanExperience.Oxford:BasilBlackwell,1985:xi-xii.
[28]EngelsF.DialecticsofNature:NotesandFragments.ClemensDutttrans.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83/don/ch07e.htm,2006.(Originalworkpublishedin1883).
[29]HarveyD.FrommodelstoMarx//MacmillanB.RemodelingGeography.Oxford:Blackwell,1989:211-216.
[30]ClavalP.AHistoryofGeographicalThought.3rded.BeijingekingUniversityPress,2007.[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刘德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 14: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
地理研究2010年5月
叶超,蔡运龙
129卷第5期地理研究Vol29,Ne5   2010年5月
收稿日期:20090824修订日期:20100206基金项目: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资助(2007FY140800)作者简介:叶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关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E-mail yeover@163,com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
叶超,蔡运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主观和客观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价值判断是主客观问题争论的焦点。外在的科学或哲学理论和方法论等因素为客观范畴,地理学家的价值判断、目的等方面的因素为主观范畴。客观层面的分析表明:专业化和交叉化并行的整体科学发展特征,以及科学哲学理论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强烈影响了地理学方法论;交叉化的倾向使二战以后的地理学频繁地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和吸取方法,从而在范围上拓展了地理学方法论;而科学哲学理论从范式、研究纲领向多元主义的演替路径使地理学方法论也经历了单一范式向多元主义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使地理学家深切认识到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修辞对地理学的强烈影响。主观层面的分析表明:研究者不可能摆脱他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也不可能“中立”于研究对象;在处理价值判断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时,研究者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和逻辑严整性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目的论上,研究者最终应该具有一种人本主义的“自向性”,即从认识研究对象回复到认识自身,从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1引言
作为科学体系一个门类的地理学,其理论和方法论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体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影响,地理学被视为一门空间科学而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主张,是源自哲学家康德(lmmanucl Kant)①,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阿努钦(Vscvolod Anuchin)在回顾地理学思想史后总结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地理学理论都是这样或那样地与哲学相联系。地理学的理论概念都反映出某些哲学家的观点,而哲学家也广泛利用地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②从二战后地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哲学和其他学科对地理学的影响,以及地理学对它们的影响也越来越趋于频繁和强烈,这使以往横亘在地理学和哲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那道泾渭分明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作为专业化的一门学科,地理学又有其特有的传统和优势,美国地理学家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tison)曾归纳了地理学的四个传统:空间分析、地域研究、人地关系、地球科学③;著名地理学家布劳特(James lBlaut)认为还存在地图学、行为地理学两个传统④。这些传统和优势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地理学家不断奠基、继承和发扬,所谓“地理学就是地理学家干的事情”⑤,这似乎意味着职业素养的严格要求而使地理学显著区别于其他学科。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界线到底应该严格保持还是有所放宽?讨论这一问题对当下我国地理学界尤为重要。相比较而言,西方地理学界对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问题并不像我国这样强调,其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程度和接受哲学和社会思潮的强度远高于我国,这可能是因为二战后的国外人文地理学划归在社会科学里,而我国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一样都归于理科。也许从整体科学或哲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但这又使地理学家面临两难抉择:如果只努力提升到哲学层面,可能会陷入“脱离实际”或“抽象空洞”;如果只关照具体地理学命题及实际问题,则可能流于“井蛙观天”或“长于事实,短于理论”。在哲学与地理学所构成的天平的两端,地理学家必须小心翼翼地维持某种平衡。地理学方法论或许就是这种平衡的产物。
在影响地理学方法论演进的诸要素中,地理学家和哲学(或科学哲学)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本文将地理学家的价值判断、目的等方面归为主观范畴;而哲学或科学哲学,因其相对地“外在于”地理学,也就是相对地理学这个设定的“主体”而言,它是一个客体,所以我们将其归为客观范畴。其中,能不能和应不应该引入价值判断,是主观与客观问题的焦点(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本文首先分析科学发展特征和趋势、科学方法论演进历程及其对地理学方法论的影响,然后阐述价值判断与地理学方法论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主客观范畴结合的地理学方法论的涵义。
2科学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2.1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特征
某种程度上,科学是发现新的研究对象,并随着它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事业,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亚里士多德是整体科学体系的构建者,而牛顿和爱因斯坦则是作为科学的一个门类-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物理学的建设者。这当然不是因为后者的智力和才能不及前者,而是科学发展越来越趋向专业化的要求使然,马克斯韦伯(Max Wcber)早在20世纪初期就指出:“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先前所不知道的专业化阶段,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保持下去。不仅外在的而且内在的事情都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即个人只有在他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专家的场合,才能在科学领域获得某种关于真正完满的东西的确定认识……一种真正确定和卓越的成就,在今天总是专业化的结果。”⑥对这种专业化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学科体系划分的重要意义,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后集大成者——康德,做出了这样的阐发:
“科学进步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把各自不同的原则相互分离出来,把每条原则纳入一个特殊的体系,使他们各自构成自己这一门科学,由此而防止由混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可能会分辨不清,在这两类原则中,局限性的方面以及在运用这些原则时所可能产生的混淆性方面应当归咎于哪一类原则。”
从当代科学发展历史和趋势来看,康德和韦伯对专业化学术分工的阐述具有准确的预见性。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分工形式的学科或学术分工,必将随着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演化而趋于精细化。
2.2专业化的主要弊病及地理学家等的反思
毫无疑间,专业化现在仍然主导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进程。但专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但在学术上产生了“纵”向分割和“横”向分割的不良倾向,即历史研究与现代研究的割裂,各学科及其门类之间的割裂;而且也伴生着狭隘的科学观和排斥效应。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David llarvey)在他的那篇经典论文中充分揭示了这一问题:
“面对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混乱,地理学在最近的年代已趋于分化,企图以其各部分更为狭窄的专业化来挽救自己。然而,它在这个方向上越是取得成功,其方法越是投合铁板一块的、教条的实证主义,其各个部分越是容易被吸收进某些同性质的分析性学科(自然地理学者进入地质学,区位论者投奔经济学,空间选择论者靠拢心理学,等),这样,地理学者们失去了他们作为知识的空间方面的综合者而存在的理由。同时,他们越是变得专业化,他们离构建大众地理知识的过程越远,”⑧
由专业化形成的学科界限遭到了社会环境变化和“问题指向性”研究的双重挑战,促使学者们不断反思,就连以数学模型见长的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开始内省:“(新经济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深受一种诱惑之害,即集中关注最容易建模的东西,而不是在实践中最有用的东西”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则指出:“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只有问题;所以,‘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充其量是人为的……唯一值得区分的——并且唯一能在逻辑上完全站得住脚的——是贴切和较不贴切的因素之分,其分界线将随着所研究的环境特征而变化”⑩,如果把“经济”换成“地理”,那么这段话可能对于地理学也同样适用和富有启示性。
经历了类似的反思和实践活动之后,基于研究对象在现实世界中的不可分性,大多数人逐渐认识到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地理学家们开始强调“科学研究正在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事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07: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为己——简评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 (2011-10-06 07:51: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e52580100yavf.html

尽管人文主义是对人本质的重新发掘和认识,人文主义地理学提供了人们认识传统的人地关系的一种新视角,并成为一种思潮,但在当时学界,人文主义并非主流,而且其持续影响力也有限,所以段义孚紧接着分析了原因。一个表层原因在于与那些直接可用的自然环境控制和管理方法相比,它很少有效率;也就是说,与工程、规划、技术类的行业相比,人文主义对人类世界的改变是通过首先改变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进而渗透到其它学科和人的实践活动,因而它不能明显地、很快地收到效益。但是,一个更基本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关心深入剖析自己。据此,段义孚重提了“知识为己”的号召。知识为己,本是对人文主义事业的最初奖赏,在西方文化中却常被怀疑,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真正的人文主义很难流行。从“知识为己”的目的出发,学术的出发点、立足点以及归宿可能指向这样一个过程,即自我出发,以此铺陈、展开、观照、反思“普遍自我”(文化),最后再回归自我。而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在于把空间和地方等关键的地理要素纳入这一过程,坚持追寻地理事实的意义与事实本身至少同样重要,并认为人的意识、情感、价值观等与地理环境交互作用,构成和形成了本质意义的人类生活。

这篇名作的一个有趣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它的结语。段义孚在这里除了重申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要意义之外,还将洪堡兄弟做了一个比较,并引用了著名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对他的弟弟,也就是著名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评论:

“你知道亚历山大的观点与我们的向来不同,尽管我爱他。我和他在一起简直可笑。我常让他说,让他独行其是,因为我们对所有原则的用处以及首要基础的主张皆不同。亚历山大不仅有独一无二的学识和真正广泛的视角,而且有可爱的个性:热心肠、乐于助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不自私。他所缺乏的是对自身和其思想的平和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他既没有理解人(尽管他与别人有亲密的联系甚至乐于关心自己和别人的感情),也没有理解艺术(尽管他很容易就理解技法并且是一个好画家),也没有(这样说他有点冒失和可怕)理解自然(尽管在自然科学上他每天都有新发现)的原因。”(第276页)[1]。

段义孚认为这个评论是“不公正的”,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颇费笔墨援引呢?主要原因在于威廉·洪堡对亚历山大·洪堡的关键性评价“他所缺乏的是对自身和其思想的平和满足”,是中肯而且具有警示意义的。段义孚在另一篇论文中直接指出了这种“默默地自足和自省”是现在的地理学者仍然欠缺的[2],而且如果没有对自身的深刻反思,人文主义就无从谈起。所以,若说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用处可能在于经由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自身,这个用处到底是大还是小呢?



《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是二战以后(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纲领和宣言。它整合了地理学中关于人文主义的分散思想,正式地提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概念和简要体系,清晰地阐发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重大问题,因而统领和带动了地理学中人文主义方法和思潮的勃兴,并在景观设计和规划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实践作用。当然,人文主义地理学也存在一些争议之处,例如,它到底是一种方法论,抑或仅是一种思潮?是一种批判形式,还是存在某种建构?而且由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包容性和宽泛性,甚至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对上述问题的态度和回答也不尽一致。也许这是因为人类个体的差异就如区域差异一样是一种“自然禀赋”,虽然文化具有某种调和功能(同时也会促生冲突),但是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终究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应该将人文主义看作地理学中一个动态的、相对持久的研究理念和行动。从这个层面看,尽管西方人文地理学中人文主义的热潮早已褪去,但是这种“经由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自身”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理念和指向,却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和一个重要的标尺,在时刻提醒着后来的地理学家不断反躬自省。


    [1]段义孚200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中指出,“如果理想化一点,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应该既像亚历山大·洪堡那样掌握丰富的事实……;也像他哥哥威廉·洪堡那样能感悟自然并寻求其意义。‘它意味着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永远藏在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的意识里,从而使他同时能成为一个道德家和哲学家。”见Yi-Fu Tuan,Humanistic geography--a personal view, 2005-6-4。

    [2]段义孚(志丞、左一鸥译,周尚意校). 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 地理科学进展, 2006(2): 3-9.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1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9 20:02 编辑

第31卷第5期2012年5月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元论的演变及其透析

叶超1,蔡运龙2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收稿日期:2011-08-21;修订日期:2011-12-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92);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2007FY140800);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叶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城乡关系、地理学思想与方法。E-mail:yeover@163.com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适性的学科,还是强调其独特性,这个“普适”与“例外”的问题曾引起地理学史上最大的方法论争论。它反映出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的二元论。系统地理学家强调地理学追求一般法则,区域学派则认为研究独特的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这种二元论争论在古希腊时代就初见端倪,“舍费尔—哈特向之争”则使其达到顶点。对争论的历史根源和发展演变的分析表明:虽然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和舍费尔都至少在形式上反对只强调系统和区域中的一个而忽视另一个的做法,但是他们的兴趣、价值观导致的偏好和地理学史观的重大分歧,使他们最终对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倾向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的“哈特—格里奇之争”只是这种二元论的一个余波。其后,多元主义方法论的兴起使得这种二元论争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后现代地理学聚焦于“批判的区域研究”,实质上仍是这种争论在新时代的变种。中国地理学界缺乏此种争论,原因可能在于“实用主义”的学术导向、学术环境、学术评价体制、折中调和的理论构建方式等。这不利于中国地理学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关键词:区域地理学;系统地理学;二元论;舍费尔—哈特向之争;哈特—格里奇之争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5-0771-11
1引言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学中存在着多种二元论,比如自然与人文、描述与解释、科学与艺术、系统与区域等等[1]。一般意义上的二元论意味着将本应统一的两者割裂来看,或者只强调其中的一个而忽略另一个。在诸多二元论中,地理学到底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还是像其他学科那样追求“普遍的”法则?这个所谓的“例外”与“普适”问题,实际上是反映区域地理学与系统地理学关系的二元论。它曾引起地理学史上最大的方法论争论。“最大”,系指争论的程度和影响而言。二战以前,地理学并不是一个热衷方法论争论的学科。二战以后的初期阶段,与其他学科(比如经济学)相比,地理学方法论争论仍然欠缺。直到舍费尔(FredSchaefer)于1953年发表了《地理学中的例外论:方法论的检视》一文[2],挑起了“计量革命”派(实际上就是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学派的争论,并持续了10多年,到1989年还有专门的论文集总结这两派的争论[3],可见其影响程度。这一争论的更大意义在于改变了地理学界方法论研究沉寂的局面,开风气之先[4],使得近50多年的西方(人文)地理学成为方法论讨论最为热烈的一门学科。因此,对于方法论讨论同样比较缺乏的我国学界而言,深入理解并全面借鉴国外学界在方法论研究上的丰富成果,是推进我国地理学界方法论讨论和研究的必由之路[5]。
    就地理学方法论研究而言,既可以采取某个横断面进行剖析比较的案例研究,也可以通过纵向追溯历史的方法进行归纳[5]。鉴于我国学界对区域与系统地理二元论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在方法论层面进行研讨的更是少见,因此,本文试图从方法论角度回顾和分析它发展演变的历史,并探讨其因果和启示。本文首先追溯这种二元论争论的历史根源,归纳其要点;接着聚焦于使争论趋于白热化的事件———“舍费尔—哈特向之争”(Schaefer-HartshorneDebate,我们认为这一名词代表了两个学派的争论),分析并论述它的因由;
然后提示该争论的余波,最后总结并阐发其意义。
2二元论的历史根源
2.1起始

     区域地理学(或区域学派、地志学派)与系统地理学(或普通地理学,在二战后主要是实证主义地理学或“计量革命”派)的二元论,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希腊化时代。对于古希腊时代的地理学,赫特纳在回顾并总结地理学史时认为:对地球的整体描述或以数学的方法研究地球形成了一种流派(实际上就是系统地理学),它的代表人物是有“古代第一个地理学家”之称的、绘制了第一幅地球图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而以地方志、民族志和历史记叙为主的代表另一个流派(实际上就是区域地理学),它的代表人物是米利都的赫卡泰(HecataeusofMiletus)[6]。之后,由于仪器的不完善,地理学家“稍稍收敛了他们(在测量地球)方面的雄心”,使区域研究得到很大发展,经历了一个描述(区域)地理学的“黄金时代”[7]。这说明,两种方法影响的此消彼长也取决于特定的时代和条件。
      斯特拉波(Strabo)和托勒密(Ptolemy)分别是古罗马时代区域与系统地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波非常强调区域研究,比如他指出:“在地理研究上,我们不仅要观察一个地方的形状和大小,而且要观察它们的互相联系……地理学家应当以已经测量过的整个地球的报道作为真理,并相信地理学家过去所相信的原理,首先测定我们所居住的土地(人类居住的全部区域)的面积、它的形状、自然特性和对它所有土地的关系,这就是地理学的特有对象”[8]。通过这些论述以及斯特拉波所做的工作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主张严格划分系统与区域的二元论者,而是一个以区域地理为基调的地理学家。正如克拉瓦尔所评价“区域尺度的变化是他(斯特拉波)的方法论的核心”[9]。《古代的地理学》的编者波德纳尔斯基也评论道:“斯特拉波是一个典型的地方志学家……但他对于普遍地理学不是门外汉”[8]。也就是说,斯特拉波虽更偏向区域地理,但他也积极提倡系统地理学。
相比之下,托勒密在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之间划分了一道严格的界线,并认为只有系统地理学才是“地理学”。比如,他主张:“地理学可以说是从数量方面来研究的……地理学完全不需要描述,因为它只用线条和符号来绘画地位和外形。因此,地方志根本不需要数学方法,可是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是最主要的部分”[8]。在今天看来,这种比较绝对的态度和重数理轻描述的思想无疑是偏颇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托勒密是区域与系统二元论的始作俑者。
2.2瓦伦纽斯正式界定系统与区域地理学
      第一个明确提出并界定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贝恩哈德·瓦伦纽斯(Bernhard Varenius)。他于1650年出版了《普通地理学》(GeographiaGeneralis),
书中论及当时学者热衷区域地理忽视系统地理而几乎使地理学丧失科学性的问题,被认为是“第一部企图把普通、数理及自然地理学与地方地理学结合在一起的著作”[10]。对于区域与系统地理的关系,瓦伦纽斯认为:“地理学是混合数学的那一部分,它依靠数量,即形状、位置、大小、运动和天体现象等来解释地球及其各部分的状态。……普通地理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总的情况,并解释其各种性质,它不考虑各别的国家。但专门的或特殊地理学则单独地描述每一个国家的结构和位置;它也有两种:即描述范围广大地区的地方地理学,或说明地球的某个地方或一小片地段的小地区地理学”[10]。由此可见,瓦伦纽斯不但正式界定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而且非常强调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他认为普通地理学使得地理学具有“科学性”的观点与300年之后的舍费尔主张地理学应该追求普遍法则的主张基本一致,所以,瓦伦纽斯似乎是一个前现代时期地理学的“科学主义者”。然而,瓦伦纽斯也有论述日本的区域地理著作,虽然“采取区域描述的形式,成果不及他书中的地学通论令人印象深刻”[9],但至少表明他也重视区域地理学。
       关于瓦伦纽斯提出的普通地理学与专门地理学的划分,何以演变成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这一问题,哈特向曾予以清楚地说明:
瓦伦纽斯使用过的‘普通’和‘专门’地理学这些术语,以后成为欧洲地理学中关于这两个方面的标准术语,虽则以后许多作者对它们并不满意。德国作者在描述‘普通地理学’时频频使用‘Systematische’(系统)这个形容词,支持了该国通用的‘系统地理学’(Systematicgeography)这个术语。‘专门地理学’这个术语在德国文献中大部分为‘L?nderkunde’(区域地理学)所取代,此词虽有明显的缺陷,却比非德语的‘专门地理学’或如今在德国以外几乎已普遍使用的‘区域地理学’一语更为人所喜用。””[11]
2.3两种划分形成的不同传统
     在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近代地理学之前的漫长历史中,地理学已经形成并积淀了延续至今的多种传统。而引起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普适”与“例外”的大争论,实际上脱胎于古已有之的系统与区域二元论。归结起来,近代地理学形成之前,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
(1)在研究对象上,系统地理学侧重于整个地球(甚至宇宙),而区域地理学侧重于国家、民族和各个地方。
(2)在研究方法上,系统地理学主要关心数学和几何方法的运用以及地图制作,而区域地理学主要是文学或艺术描述。
(3)在研究目的上,系统地理学侧重于“解释”或形成比较“普遍”的法则,而区域地理学则侧重于“描述”或研究单个区域的特性。
       托勒密过分地强调系统地理而轻视区域地理是区域与系统二元论的诱因,瓦伦纽斯正式界定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则标志着这种二元论形成。虽然包括瓦伦纽斯在内的一些地理学家认为(或他们的著作表现出)系统和区域都是地理学两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研究方法,但是出于各自不同的偏好,他们对这两者的侧重不一样;另一些地理学家,有的过于看重区域描述而忽视了系统研究的重要性,有的(如托勒密)则干脆否认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这些极端观点为后来区域与系统二元论大争论埋下了种子。正如罗伯特·迪金森所指出:
以托勒密和斯特拉波为一方、以康德和瓦伦纽斯为另一方的两类著作中着重点的差异,产生了在现代地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的研究方法上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方法,近来被人们分别叫做理论的(推论的)和经验的(描述的)方法。理论的方法是,寻求建立涉及到各地方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寻求建立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推论。经验的或会意的方法是,特别着重于通过陆地、海洋、区域及地方来描述那些国家和民族的特定的组合。它不寻求建立规律,但要找出现象在地方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地方的相互关系上起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所有地理研究中两种基本的方法和传统;而且随着人们对地表知识的增加,它们的差异和冲突已变得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难于消弭和调和”[10]。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在研究方法与目的上的矛盾与分歧渐趋显著。“例外”与“普适”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舍费尔—哈特向之争”则是两者矛盾最为激化而大爆发的集中体现。
3透析“舍费尔—哈特向之争”
3.1哈特向与舍费尔都是形式上的一元论者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二元论,在历史时期就已埋下种子。但是,随着“统一”地理学认识的不断加强,类似于托勒密那样极端地强调其中的一元而否定另一元的观点逐渐站不住脚,因此,近代以后的地理学家大都至少在形式上是主张区域与系统并重的一元论者,这是在分析两个学派争论时首先应该予以注意的。
     区域学派虽然强调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但是,他们同时也主张区域与系统地理学应该并重。比如,赫特纳认为系统和区域的二元论是历史的产物,偏废任何一者都是不足取的,“表明年代的或者历史的、区域的或者空间的考察,应具有与系统的或物的考察同等的地位”[6]。在对待系统和区域二元论的态度上,哈特向与舍费尔基本一致。也就是,他们都赞同赫特纳对二元论的批判,主张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并重。
      无论是出于对赫特纳的推崇,还是自身的严谨与深切感受,都使哈特向强烈反对系统与区域的二元论。比如,在早期著作《地理学的性质》中,他总结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之间的差异,但更强调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提出“地理学领域中两种方法都大有可为。专于一种方法的学者与用另一种方法工作的学者不应相轻”[11]。在1958年的考据性论文中,他指出,“像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关心一般概念、普遍原理和科学法则的发展和应用;像历史一样,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关注单个、独特事例的知识及其理解”[12]。在1959年的专著中,他又一次强调,“‘系统的’或‘普通的’地理学和‘区域的’地理学这两个术语所表达的对比,并不是将地理学划分为两半;亦不是两个显著不同研究方法的对比,一个在某些研究中应用,另一个在另一些研究中应用。不管所研究地区的大小,我们是在分析一个在地区上作极其复杂方式变异着的极其复杂的现象统一体。为了把这个双重复杂性划分为可以控制的方式,在任何地理学研究中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并且交互地应用两个不同的分析方法———统一体的分片分析及地区的分段分析”[13]。总体来看,哈特向自始至终都在反对系统和区域的二元论
      对于二元论产生的根源,哈特向与舍费尔都将之归为个人兴趣。哈特向特地引用一位地理学家的话来说明这种兴趣导致的方法论研究侧重点的取向应该互相包容:
地理学领域中两种方法都大有可为。专于一种方法的学者与用另一种方法工作的学者不应相轻。正如克罗伯所说,‘方法之别,归根结底,可能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兴趣之别’。进一步诠释此语,可以作出结论:把自己的兴趣局限于系统地理学的特殊方法或区域地理学的综合方法,或者视情况而两者交替使用,都是完全合理的。但容忍的雅量实质上是可取的,确实也有利于理解:有利于scientia(科学)”[11]。
      与哈特向相似的是,舍费尔也反对区域与系统二元论,并将其归因于个人兴趣。他认为区域与系统之争类似鸡与蛋何者先有的问题,实则没有必要,因为系统地理学建立的法则能应用于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同样能为系统地理学提供具体素材,所以它们实际上是并列的、互相联系却平等独立的学科;同时,他也指出争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不同阶段地理学家的偏好(个人感情和心理因素)[12]。这些观点与哈特向的“每一位学者都可按自己的兴趣对研究类型有所偏重”[13]主张基本一致。
3.2哈特向和舍费尔对区域和系统方法的兴趣与偏好有很大差异
    虽然哈特向和舍费尔都反对只强调系统和区域中的一元而忽视另一个的做法,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导致的偏好却使他们在最终立场上对此二者的倾向不一样。甚至,这种倾向也决定了他们的方法论旨趣和立场。
3.2.1哈特向对区域地理的偏好哈特向虽然强烈反对二元论,但是,在具体对待二者关系时,他还是将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的基础、核心和最终目的。比如,他不但征引了赫特纳的观点“仅仅从事系统地理学工作而不培植区域地理学,这样的地理学家就会冒着完全脱离地理学基地的危险。不懂区域地理学的人就不是真正的地理学家。单有一门区域地理学而没有系统地理学固然不完全,但毕竟还有地理性;系统地理学如果没有区域地理学,就不能履行地理学的完全职能,并且容易脱离地理学”[11];而且,将地理学最终归结为“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13]。
     由此来看,赫特纳和哈特向都倾向于视区域地理为地理学的核心。如果再联系到哈特向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基本上都倾向于地理学是一门“方志学”,他就为他的这种倾向找到了历史的根据。虽然哈特向抱怨《地理学性质》的许多批评者忽视了他对系统地理学的强调,但是,他对地理学性质的表述、他在叙述思想史时对“方志学”的重视以及他的兴趣最后反映出他还是将地理学的“重心”放在区域研究上。也就是说,虽然方法论的形式规则和目的要求使他必须拒斥二元论,但是,他的个人兴趣和思想史观的砝码却添加到区域地理学,由此在实质上导致他对地理学性质的认识仍然偏重于区域地理。
3.2.2舍费尔对系统地理的偏好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导引下,以洪堡作为追求科学法则的代表,而以康德作为“例外论”观点的代表,舍费尔借鉴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实例,将寻求空间法则看做地理学的最终目的,认为“地理学必须注意地域现象的空间排列,而非现象本身;空间关系是地理学家的专门领域,非空间关系则是其他领域的专业”[2]。在此基础上,舍费尔批判了区域学派将偏重应用的区域地理学视为地理学核心的观点,认为应用也是对法则的贯彻,而非研究独特的区域,因为:
“根本性的要点在于,只存在科学及科学的应用,而不存在‘纯’(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方法论之别。无论这种区别的根据是现实、个人兴趣还是研究重点。‘纯’科学家寻求的法则与他的‘应用’科学家同事所用的法则并无区别……应用(application)这个概念也不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清晰。它至少有两层意思:区域地理学家应用法则解释一些区域特征,而区域规划者或土壤保护专家则应用同样的法则工作,但他的应用含义与区域地理学家不同,他是一个社会工程师”[2]。
3.3哈特向和舍费尔的地理学史观存在重大分歧
3.3.1哈特向的地理学史观哈特向的地理学史观集中反映在他1958年发表的考证地理学概念的文献中。在 这篇经典论文中,哈特向追溯了从康德到赫特纳对地理学概念的认识,将这段历史分为6个阶段:1750年前、康德和洪堡时期(1756~1859)、19世纪前半期、19世纪后半期、赫特纳(1895~1927)、康德和洪堡概念的重新发现时期(1905~1939),最终得出了康德、洪堡和赫特纳关于地理学性质的观点基本一致的总结论[12]。从这个划分来看,哈特向认为地理学史的演化系取决于学科自身以及地理学家们的塑造,他竭力寻找康德、洪堡、李特尔及赫特纳等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最后将之梳理成一条清晰的线索。所以,哈特向的地理学史观是“地理学(家)”本位的、寻求统一性的。这种地理学史观及其影响下的地理学方法论要义是:
“地理学家只有从学科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考察学科,才能得到更多的响应。而地理学的固有特性在于:它是世界上生活在相关区域的人们努力认知和理解现象之间联系的产物。与其说这些特性形成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概念,倒不如说它们构成了一个正确的概念建立基础的实际事实。接受概念当然不是地理工作的根本,但是对于那些希望理解学科本质和以之与其他学科进行比较的学者是有价值的。……特别是,早期时代以来的地理学家的工作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因其特殊的研究主体,地理学家没有一个特定的客体或现象的分类体系,而是研究被整合在一个区域内的多数异质事物的事实;地理学不能被归入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的某一类,也不是简单的在它们中间起桥梁作用,而是必须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12]。
      由以上陈述可知,即使在舍费尔对他的方法论猛烈批判的情况下,哈特向仍然非常强调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区域,并愈发强调了从这种“学科特性”出发的重要性。从1939年到1959年这20年间哈特向所发表论著的主要内容看,他对地理学方法论的基本主张也并没有多少改变。1958年的这篇论文也许从另一层面验证了舍费尔批判的某种正确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舍费尔的批判以及在此过程中暴露的思想史知识的一些缺陷反而促使哈特向更加坚定了他的方法论信念。
3.3.2舍费尔的地理学史观与哈特向将康德视为确定地理学概念的第一人截然相反的是,舍费尔却认为康德是例外论的始作俑者。舍费尔认为,康德—赫特纳—哈特向一脉相承,形成地理学“例外论”的历史链条,赫特纳不但没有跳出康德的圈子,而且以能与康德的地理学观点不谋而合而感到欣喜,他们的权威和巨大声望使“例外论”渐渐根深蒂固,它的哲学根源是强调独特性和历史决定作用的“历史主义”,这使地理学遭到了“非科学,甚至反科学思想的入侵”(比如“来自独特性的典型的浪漫论调,大量整体论的关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陈词滥调,与地理学的特殊综合功能有关的谬断,严肃、客观的标准科学方法甚至遭到了研究者要求诉诸直觉和艺术情感的挑战等”)[2]。所以,舍费尔的地理学史观是“(整体)科学”本位的,认为地理学史存在重大歧异而并非统一的主题,这与哈特向和区域学派的观点完全相悖。现在来看,舍费尔显然是“科学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而之后地理学的实际发展历史否定了他这种极端的“科学主义”的论调(比如人文主义地理学)。
     因此,这场争论产生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两种看待地理学思想史的不同立场和视角:舍费尔的视角从当时地理学的现状和其他科学发展的趋势出发,对历史主要持批判态度,将对法则的追求视作科学的核心和目的,然后将地理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一样追求普遍法则的科学;而哈特向的视角则是以忠实于学科的历史特性为出发点,对历史(尤其是他所认可的方向)主要持肯定态度,认为学科历史是基本统一的,继承这种历史特性就是维
护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并认为这就是地理学家努力的方向。
      综合来看,可以说是不同的价值观(个人兴趣、偏好和目的)和历史观决定了方法论的差异。
4争论的余波
     随着“计量革命”浪潮的兴起,区域学派逐渐失去声势。然而,强调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实证主义地理学的地位也并不牢固。20世纪70年代后,地理学又涌现了激进主义、人文主义、行为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潮流。实证主义地理学几乎有了与上世纪60年代的区域学派一样的遭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地理学界又出现了一些复兴“区域地理学”的呼声。具有代表性的是三篇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的致辞[14~16]。其中,哈特(JohnHart,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的《地理学家艺术的最高形式》一文,更是引起了他与格里奇(ReginaldGolledge,1999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代表的实证主义派的争论。值得深思的是,这个争论某种意义上与哈特向和舍费尔所争论的内容有惊人的相似,但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说是区域与系统二元论争论的余波。
     《地理学家艺术的最高形式》,系出自哈特1981年在洛杉矶召开的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第77次年会上的主席演说辞(Presidentialaddress)。年会的主席演说辞由担任主席的地理学家在年会上进行报告,然后紧接着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简称AAG年刊)上发表,它往往代表着当时地理学家对地理学性质、范围和方法的一般阐释,因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其他大多数主席致辞不同的是,哈特的这篇致辞形成的论文引起了较大争议。哈特在此文中重申了地理学重在研究区域的传统观点,批判了“计量革命”中形成的“科学主义”(即“狭隘地认为唯有采用数学方法才正确、才‘科学’”的主张),认为“地理学不能为了过分地追求‘科学’而失去自己的生命力……系统地理学提供了区域研究的一般理论,区域地理学则从实际中验证这种理论基础,区域的思想是综合地理学不同分支的基本主题;地理学家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产生便于理解和评价区域的、生动的描述……一个地理学家应当尊重其他地理学家的哲学立场、价值观和和信仰,避免强迫他人;地理学和地理学家应该更加宽容,而不是强制和抱有门户之见”[14]。
      哈特此文发表后不久,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以格里奇为首的10位地理学家,在AAG年刊上发表了一篇对该文的评论文章,他们严厉指责哈特此文会“使地理学退回30年前非科学的黑暗时期……使地理学成为一门不入流的高中课程,而不是强有力的大学课程”,并表示不同意哈特对地理学中运用分析模型、数学方法等科学方法的“攻击”[17]。哈特回复了这个评论,认为格里奇等误解了他的论文:他只是对地理学中极端的“科学主义”的批评,并非对地理学采用科学方法的批评[18]。其他地理学家(如Healey)也从不同角度评论了哈特的论文以及它引起的争论[19]。如果将哈特对“科学”与地理学关系的看法与哈特向的看法相对照,就会发现,哈特等地理学家的主张实际上只是哈特向方法论主张的一个侧面响应和些许的深化,格里奇等人的主张在舍费尔那里也能找到理论源泉。约翰斯顿曾深刻揭示了两者之间争论的认识论根源:
       “数学模型只是一种描述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而已,在学术的分工中并不具有优势地位……模型在简化和联系,以及理解和改变现实世界方面仍有作用……‘普适性’不是地理学家追求的唯一科学目标,模型是辨明那些重要的模式、关系和趋势的重要工具,它不是‘无用的、邪恶的或者反演化的’,而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或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理论的涵义在过去十多年已经改变。对于那些60年代、70年代首先使用它的人来说,它是一整套相关联的陈述(法则或约束条件),它是解释和推演可检验的假设的基础;这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完全一致。但是对那些采用其他认识论立场(比如实在论)的地理学家而言,它是为理解现实而建构的抽象的思维框架,尽管在一些例子中抽象理论存在着像实证主义一样令人担忧的问题。理论仍在统治———但已不可同日而语”[20]。
       相比以往的区域与系统二元论争论,哈特此文及其引发的争议影响程度要小很多,它在实质上或许只是“舍费尔—哈特向之争”的余波,是区域与系统二元论争论的尾声。这种争论也许仍将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还未完全展开就已停歇的争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无论是论辩的双方还是观众,似乎都开始怀疑简单地、反复比较“鸡与蛋”重要性而争论的意义,并感到厌倦。尽管如此,争论的内容与争论本身还是投射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命题,比如地理学家的主观与研究对象的“客观”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地理学史也并非纯然的“客观”史实,本身就掺杂了个人理解和喜好等主观成分(这也许并非一个“弊病”,而是其生动有趣之处!)等等。在地理学中,对“主观”与“客观”的涵义、意义与关系问题的反思和讨论,并不会随着一种理论的陈旧而过时[21]。
      区域与系统二元论争论逐渐消沉的另一原因是多元主义方法论在地理研究中的兴起。一方面,受到整体科学(哲学)从库恩(ThomasKuhn)的“范式”(Paradigm)[22]转向费耶阿本德(PaulFeyerabend)的“怎么都行”(Anythinggoes)方法论[23]的影响,地理学者开始注意到因价值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论的选择实际上是“政治的、个人的和偶然的”,所以应该采取多元主义的方法论立场[24];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理学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从理论及通则性模式撤退,导致区域研究兴趣的再兴”[9],但是此“区域”并非传统的区域,而是如索加(EdwardSoja)所说的“批判的区域研究”[25],它是空间、文本、马克思主义、历史、批判的社会理论、女性主义、地方性等诸多思想的杂糅[26],颇有“系统”思维下区域研究的意味。所以,这并非意味着区域地理学又成为主流,而是反映了多元交汇的复杂研究态势。总体来看,后现代地理学进一步强调了不同的认识论都有其价值的事实,这不仅打破了系统与区域的二元对立,使其不再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话题,而且还推动地理学走向多元主义。
5结论与讨论
     地理学中“例外”与“普适”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区域与系统的二元论。这一争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和舍费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地理学之间的大争论是两者矛盾激化的顶峰。
     虽然哈特向和舍费尔都反对只强调系统和区域中的一元而忽视另一个的做法,但是,具体来看,两人对区域和系统方法的兴趣和价值偏向、地理学史观完全不同。舍费尔从整体科学发展的趋势出发,对历史主要持批判态度,将对法则的追求视作科学的核心和目的,然后将地理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一样追求普遍法则的科学而哈特向则是以忠实于学科的历史特性为出发点,对历史主要持肯定态度,认为发掘和继承这种历史特性就是维护地理学的统一性,并认为这就是地理学家努力的方向。因此,他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兴趣和价值观导致的偏好以及历史观导致他们对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实际倾向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他们最终在地理学性质和发展取向问题上的分歧
      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差异不但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二战以后西方地理学理论演变的主要动力。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地理学界理论“革命”频发,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潮流交叠。导致这些剧烈变化的根本原因,正如约翰斯顿所指出,在于传统地理学者关注的是“地理学是什么?”,而二战以后的地理学者们则更多地考虑“地理学应该是什么?”[27]。“应该”一词表明了价值判断对现当代地理学的重要性。实际上,通过分析区域与系统二元论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传统地理学者对地理学性质和重点的界定也受其偏好和价值观左右,其认识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价值观的嬗变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更为切实的要求,也使地理学更多地面向现实和未来,而不是沉浸和滞留于传统。从历史来看,尤其从区域与系统二元论争论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一点更加明显:任何经典都会成为传统,这种传统甚至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但也面临着被后人遗忘的命运。一种优秀的传统也许会在某时某地重新复归,但它绝不会原封不动地在出现在后来者的认识诉求当中。任何传统的复兴都包含着时代命题,并在它的激发和制约下进行。所以,当区域与系统二元论的方法论探讨从孰轻孰重的较浅层次中摆脱出来,而切入到较深层面的论辩双方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时,这一老话题就有了进行新解释的必要,从而也被延伸和赋予了新的意义。
        需要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地理学界缺乏这种学术史和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和争论[5,28]。民国时期,地质、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哲学家张君劢曾展开了“科学与玄学”之争,吸引了诸多名人参与,影响深远[29]。其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与区域与系统二元论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学术视野已远超昔日,学界却对涉及地理学哲学和方法论问题的争论非常淡漠。白光润在1995年发表的旨在批判中国地理学哲学贫困的文章[30],却仿佛成为此后地理学发展状况的预言。其中的原因或许已经被一些中外学者觉察到:“实用主义”的思想理路使得中国地理学者忙于应用性或政策导向性的研究,而缺乏对现实的批[31~34]。此外,学术环境、学术评价体制、中国地理学者对区域和系统思想的折中调和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对中国地理学而言,这场争论折射出哲学和方法论思考和讨论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哲学理论抽象与脚踏实地工作始终是地理学的两个支柱,不可偏废。正如法国地理学思想史家保罗·佩迪什所指出,“地理考察和哲学是哺育希腊地理学成长的两位‘奶母’”[7]。这实际上也是符合整个地理学发展史的一种认识。对学科发展缺乏广泛、深刻、彻底的哲学反思,正是中国地理学的一块短板,也是中国“学术地理学”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透彻理解西方地理学哲学与方法论争论的基础上,进行中外地理学发展的比较研究,从中归结一些一般性和特殊性,是中国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路径。深入开展地理学哲学和方法论的研究和探讨,无论对过往与当下中国地理学的总结反思,还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前瞻筹划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09~610.
[2]SchaeferF.Exceptionalismingeography:Amethodologicalexamination.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Geographers,1953,43(3):226~249.
[3]EntrikinJN,BrunnSD.ReflectionsonRichardHartshorne'sTheNatureofGeography.WashingtonD.C: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9.
[4]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地理研究,2004,23(5):574.
[5]叶超,蔡运龙.地理学方法论变革的案例剖析———重新审视《地理学中的例外论》之争.地理学报,2009,64(9):
1134~1142.
[6]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王兰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16,135~136.
[7]保罗·佩迪什.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古希腊地理学史.蔡宗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
[8]波德纳尔斯基.古代的地理学.梁昭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8,372~373.
[9]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刘德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45,187~198.
[10]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葛以德,林尔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13,16.
[11]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574~575.
[12]HartshorneR.Theconceptofgeographyasascienceofspace,fromKantandHumboldttoHettner.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58,48(2):108,97~108.
[13]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8,143,163.
[14]HartJ.Thehighestformofthegeographer'sart.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2,72
(1):1,6.
[15]AblerR.Whatshallwesay?Towhomshallwespeak?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7,77(4),511~524.
[16]LewisP.Beyonddescription.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5,75(4):465~478.
[17]GolledgeR,ChurchR,DozierJ,etal.CommentaryonThehighestformofthegeographer'sart.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2,72(4):557~558.
[18]HartJ.Commentinreply.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2,72(4):559.
[19]HealeyR.Regionalgeographyinthecomputerage:AfurthercommentonThehighestformofthegeographer'sart.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83,73(3):439~441.
[20]JohnstonR.Orderinspace:geographyasadisciplineindistance.In:JohnstonR,WilliamsM.ACenturyofBritishGeograph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331.
[21]叶超,蔡运龙.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地理研究,2010,29(5):947~958.
[2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纲要.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4]TickellA,SheppardE,PeckJ,etal.PoliticsandPracticeinEconomicGeography.NewYork:Sage,2007.
[25]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87.
[26]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7]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唐晓峰,李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4.
[28]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地理研究,2009,28(4):865~882.
[29]白光润.地理学的哲学贫困.地理学报,1995,50(3):279~287.
[30]费侠莉.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1]刘云刚,许学强.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地理科学,2008,28(5):587~593.
[32]刘云刚,许学强.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地理研究,2010,29(11):2059~2069.
[33]埃里克·谢泼德,特雷弗·巴恩斯.《经济地理学指南》中文版序.汤茂林,谈静华,李江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
[34]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地理学报,2004,59(6):803~810.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7 11:11 , Processed in 0.1179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