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69|回复: 11

[其他资源] 地理学思想史(王爱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2-3-1 09:58 编辑

王爱民 地理学思想史 第四篇地理学思想的评述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797-1-1.html


地理学思想史(王爱民)下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7995-1-1.html


地理学思想史(王爱民)
1楼:
封面扉页版权页封底
前言
后记
目录
2楼:第一章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封面

封底

书名

版权

前言

      不了解地理学的过去,就无法理解地理学的现在;要预见地理学的将来,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和现状。在封存已久的文献里,仍在燃熔生辉的是它们的思想。数千年的地理学长河,汇集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地理思想,成为人类思维和智慧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标志;思想,是一门学科存在的灵魂。各种学术思想,在不同时期影响着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史上存在各种争论,如环境论与或然论、区域论与空间论、实证主义地理学与人本主义地理学等,而正是这些争论,成为推动地理学前进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理学家为解决学科的发展问题,又回过头来深入考察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地理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的演进,特别是在地理学急剧变革时期促成重大发现和理论上重大突破的地理学思想与研究方法,借以提出更新的概念、原理并使其思想和预期变得条理化。正是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推动并引领着地理学的不断前进。

       创造力和决断力源于睿智的思想方法,而后者又以广博、扎实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地理学思想史是关于地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秉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的精神,熟悉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是每位地理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和素质。要透彻、准确地把握地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广阔的、高层次的、动态的、系统的视角和观点,所谓“广阔的”,指的是需要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综合把握地理学思想的产生和流变。所谓“高层次的”,指的是需要从特定时期的哲学思湖和科学思潮中,从地理学与哲学、科学的深层关联与互动中,去透视地理学思想的发展,不了解哲学与科学的整体发展,就不可能理解地理学思想的进展。所谓“动态的”,是指基于地理学思想发生学的内在逻辑,从地理学思想发展的“链条”中,动态考察地理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所谓“系统的”,是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发生学、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科学结构与科学关联、各种思想和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思想演化模式等进行系统研究与评述,将地理学思想置于“历史基础承传+特定阶段的社会背景+科学发展基础+哲学思潮+地理学家思想”支撑下进行动态的、整合的考察。

      研习“地理学思想史”的目的在于;在单科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思想的脉络,收温故知新、整合提升之功效。传承地理学思想。传统的地理学思想有其基本的“内核”价值。一些传统的地理学思想,在对新问题的思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每一门学科的建立,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其目的和思想方法体系。当我们思考一个地理学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已做过哪些研究,否则这种研究便是浪费时间。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检讨地理学。每一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传承与创新历程。地理学必须不断接受挑战.只有透彻了解地理学的演进过程,熟悉地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方法、模式和理论,才能寻找出一条正确的、创新的道路。

      本书内容力求简明,对地理学家的生平一笔带过,而径直地评述其思想。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地理学家的生平对于理解地理学家思想的形成、发展非常重要。这方面,杰弗里·马丁(2008)的《地理学思想史》对欧美地理学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刘盛佳(1990)的《地理学思想史》对中国地理学家做了详细的介绍,读者可参考这些书籍作为补充阅读。全书共4篇16章:第一篇对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进行概括性论述,包括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地理学思想的特质;第二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评述哲学和科学发展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尤其关注相对论-量子力学、进化论-生态学、现代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世界观对地理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篇对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进行述评;第四篇基于地理学研究的“主题”,评述主要的地理学思想、观念、要义及其发展过程。

                                                                    王爱民

                                                                          2009年10月

后记


        本书的写作,开始于1992年我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之时。为使本科低年级学生尽早对地理学有所了解,时任系主任的李吉均教授决定开设“地理科学导论”课程。李老师讲授地理学综合部分,王乃昂老师讲自然地理学,我主讲人文地理学专题,由此开始了对地理学思想的研习。其中,有六本书对我深具影响:詹姆斯的《地理学思想史》,使我较系统地了解到地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从问题切人角度,引导着我对地理学思想基本问题的思考;克拉瓦尔的《地理学思想史》,言简意赅的表述体现出作者学识的博大精深,在社会、哲学、科学的广阔视野中,闪现出深邃的地理学思想,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述,映射出作者秉持的学术批判精神:贝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一书,尽管阐述的主题是历史地理学,但对地理学“主题”的认识高度和对地理学综合性思想的阐述令人折服;刘盛佳的《地理学思想史》,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中国地理学及其思想的热情、执着,以及对中国地理学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台湾学者王洪文的《地理思想》一书,使我看到中华文化在阐述地理学思想中的综合性思维特质和行文方式。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中心在欧美,非欧美地理学者撰写地理学思想史,因语言障碍和文献限制而处于不利境地。然而,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同时也赋予了欧美学者所不具备的特质。从“深度描述”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看,这种差异性对地理学思想的研究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博士论文“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毗邻地区人地关系研究”写作期间,深感自己的知识体系难于对“人地关系”这一主题达到透切理解,从而引发了我对哲学、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及其前沿领域的关注,2000年我从兰州大学调入中山大学后,自告奋勇为经济地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地理学思想史”课程,结果因学生的评价—“这门课程很有理论和思想价值,但对就业无多大帮助”。而停止授课。2003~2006年,我为中山大学地理系研究生讲授了四年“地理学思想史”课程。遗憾的是,2007年这门课程又从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被剔除。本书的主体部分源于这一时期的积累,以及与研究生的教学互动。受教育市场化和人才培养过度专业化、技能化、实用化的冲击,地理学者日益走向“专窄专家型”的道路,日益与地理学的综合性与统一性相背离。与我国地理学前辈们的博大精深相比,时下30~45岁的青年地理学者,专家云集,但在整个地理学层面上的领军人物已寥若晨星,这成为中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最大的危机所在。本书停笔之时,也是遗铭之始。地理学的“广域性”特征,决定了即使拥有全部文献,也很难精要地展现出地理学思想史的全貌;在有限的资料支撑下,这种展现更是有局限的、不完备的,要从如烟海的文献中,简明、清晰、条理化地提炼、挖掘出地理学思想,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本书凝结了我对地理学思想的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批评的平台。我国地理学思想史研究的整体落后,已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和地理教育构成重大冲击,这需要一大批学者集毕生之功力来推进这一工作。这里引用詹姆斯(1972)在《地理学思想史》序言中的那段名言:“我们深深知道,学者在深入研究专题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威望,但有些时候,也有必要对学科的整体潮流作一番审视—一即使仅仅为了把将来的深入研究置于理想的地位也罢。”此书成稿,得益于一批朋友们鼎力相助。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老师,感谢我的硕士导师鲜肖威教授和艾南山教授,我的博土导师李吉均院土和汪一鸣教授,是他们的教导使我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感谢我的研究生和听课的研究生朋友们,他们对我教学的认可使我有了写作的勇气。感谢师弟陈水康博士绘制了书中的插图。最后,真被感谢我的家人和所有的朋友们。

                                               王爱民


                                                     2009年10月于学府苑





目录

第一篇 什么是地理学
第一章 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对象及其基本特性
第二节 地理学的性质
第三节 地理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定位
第四节 地理学的科学性解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
第一节 地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地理学的主题、核心与地理性问题
第三节 地理学思想争论聚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
第一节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地理学的学科关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第二节 地理学的数学和现代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节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第四节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第二节 地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
第四节 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地理学思想
第六章 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
第一节 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第二节 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观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实践统一观
第四节 现代哲学观:由征服向协调、由对立向统一转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科学观:对统一世界图景的进一步揭示
第一节 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
第二节 进化论-生态学的有机世界
第三节 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世界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地理学的发展与地理学思想的演变
第八章 古代地理学思想
第一节 古代早期:古代地理学构建时期
第二节 古代中期:欧洲地理学的衰退与东方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古代后期:西方近代孕育时期的地理学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近代地理学思想
第一节 近代地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危机-压力
第二节 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源地和发展中心
第三节 法国近代地理学
第四节 英国近代地理学
第五节 俄苏近代地理学
第六节 美国近代地理学
第七节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现代地理学思想: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危机与转型
第二节 美国现代地理学
第三节 英国现代地理学
第四节 德国现代地理学
第五节 法国现代地理学
第六节 苏俄现代地理学
第七节 中国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
第十一章 现代地理学思想:主题地理学与后现代地理学的阐述
第一节 全球环境变化、全球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地理学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地理学
第三节 信息化与信息时代的地理学
第四节 城市化、城市问题与都市地理学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地理学
本章小结
第四篇 地理学思想的评述
第十二章 人地关系论
第一节 人地关系的内涵诠释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评述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区域论、空间论与时空观
第一节 区域研究与区域论
第二节 空间组织结构与空间论
第三节 时空耦合性与时空论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生态论与景观论
第一节 生态论
第二节 景观论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地理学的计量化、理论化与行为论
第一节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与定量化
第二节 地理学的理论与法则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的感应——行为交流与行为论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第一节 地理学的范式论
第二节 地理学的危机论
第三节 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6: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8 20:10 编辑

第一篇什么是地理学

   讲授或研习一门科学,往往要开宗明义,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科学对象、性质、定义与主题这些基本问题。然而,何为地理学?什么是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何为地理学的核心或主题?当地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求教老师时,老师能从逐多地理学定义中抽取一条或多条来回答,结果往往使学生更加茫然。记得在上大学时,一位化学系的同学问我:“全也界就那么几座山脉或几条河流,为什么你们还要学四年?”这是社会公众对地理理就是“地理知识”的解读。当大量读地理学基础、地理学史、地理学前沿进展、地理学思想史等书籍后,会发现在学科之内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术观点的地理学者有不同的诠释,有关地理学的对象、范围、性质、概念、主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要理解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需要秉持复杂性、整体性、多元化、层次性、动态性和非完备性的观点,对地理学的对象、范围、性质、概念、主题、结构、功能、视角、方法、发展进行全景扫描。
第一章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是地理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原点,从多个方面对地理学思想产生持续的重要影响。
第一节地理学的对象及其基本特性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地理学的对象是关于“在认知水平上地理学研究的本源是什么,即地理学探究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表观出来的本质特性”。巴斯卡尔(Bhaskar1979)认为“任何科学论述都是以本体论为先决条件”。研究或讲授任何一门学科,首先遇到的必定是学科对象问题,每门学科之所以能独立存在并得到发展,最基本的原因是它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或领城。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对学科性质、地位、价值、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对学科对象及其属性的认识不清,可能导致学科发展方向上的错误。有关地理学一系列基本问题的争论,都可溯源到学科对象上。然而,在对地理学对象的认识上,往往存在忽视对象的丰富内涵和发展变化的倾向。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知识门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时代,就有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海陆分布、气候带的推测和山川、民族、物产等方面的记述。然而。19世纪中叶以前,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无严格限定,空间范围从宇宙天体到地球,研究内容常与哲学、历史,文学和天文学等混杂在一起。这时的地理学,处于学科内未分化的“宇宙学”时期。
   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产业革命的到来,近代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并在还原论思想指导下处于急剧分化之中。伴随整个科学迅速发展和分化的浪潮,从宇宙论-自然哲学的大一统的母体中,一系列学科-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水文学等逐步分化而独立,形成了对具有圈层结构的地球进行圈层研究的地球科学体系。地理学自身两大支柱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及其分支学科也得到发展,科学分化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学科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地理学家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重新定位。面对各地理要素纷纷成为地球科学或社会科学独立的分支科学的挑战,地理学家不得不一再思考“什么是地理学的对象、内核、主题、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手段”。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①地球表层。李特尔认为,地球外壳的充满空间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后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特殊目的是集中研究地球表面相互联系的各种现象”。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地球表层”,认为地表的范围是“具有相当厚度的一个层或带,包括大气的下层和地壳的表层,就是陆、水、气三界的交界面”,地球表层这一概念为自然地理学所偏爱,它实际上与自然地理学家长期使用的自然综合体的概念基本一致。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壳earth shell),特罗尔和卡罗尔特使用“地壳”这一术语来限定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五大圈层统一组成,称之为地圈”。地理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尽管这一来自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很容易造成“不包括人类社会自身的地理环境”的误解,地理学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科学的“地理环境”内涵并不一致,前者包含人类社会自身、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但这一概念已约定俗成。且比较适用,为人文地理学者所偏爱。阿努钦(1994)坚持认为:“所有地理学科共同的客体不是整个景观壳,而是它的一部分,即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我们认识地理学是统一学科的关键,”人类世界,地理学关注于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地理世界由物理世界、化学世界、生物世界和人类世界构建。哈特向“地表”或“地壳”作为地理学的对象颇有微词,认为阐述地理学研究范围最简捷的提法是单纯“世界”一词。⑥地理学只是一种方法论。也有学者认为,地表自然要素与社会人文事象均被其他学科独立研究,地理学只研究地理的空间结构与秩序。
https://baike.so.com/doc/807871-854522.html还原论或还原主义(英语:Reductionism,又译化约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Reductionism)的思想可追溯久远,但"还原论"(Reductionism)却来自1951年美国逻辑哲学学家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此后,还原论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扩张。最新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还原论定义为:"在哲学上,还原论是一种观念,它认为某一给定实体是由更为简单或更为基础的实体所构成的集合或组合;或认为这些实体的表述可依据更为基础的实体的表述来定义。" 还原论方法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将高层的、复杂的对象分解为较低层的、简单的对象来处理;世界的本质在于简单性。---GeoNet自注
专栏1.1地球表层的空间维度
    现代地理学一般认为:地球表层上界在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界为沉积岩石圈底部,厚度30~35km。其主要根据是:对流层顶部是大气圈的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明显分异的界面之一;沉积岩石圈底部基本上是外营力——太阳能作用的最大深度;在这个厚度内,太阳能是最根本的能源,发生多次转换和传递而使地球表层各部分与各要素发生紧密联系。牛文元(1981)在《自然地理新论》一书中,将“自然地理面”的空间范围上限定为从地表起到其上50~100m高度的“地面边界底”,其下限为外营力多年平均影响深度(陆地上深为25~30m、海洋深约100m)。认为“自然地理面”存在四大属性:独特的固-气-液三相交界面、内外力作用的叠加区、有机界与无机界互相转化的中心场所、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原苏联学者C.B.卡列新尼克认为地理层即地球表层,应限于表生作用环境,主要受太阳辐射能的直接作用,其厚度只有几十来至几百米,美国地理学家斯特拉勒认为,地理学研究的空间主要是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其范围应限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直接相关的空间范围,这种观点反映了一种讲求实际的地理学见解。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太空实验及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太空也应纳入人类生存空间,地理环境亦应包括这一新的空间范围。尼尔·史密斯(N.Smith)于1990年对此指出:“20世纪引导人们发现了外层空间,或者至少是它的社会结构,并且直到这个世纪这种基本发现才变得明显。外层空间是精粹的社会空间,它是与社会意识交融的物理范围。
②牛文元(1937年11月-2016年9月28日),河南焦作人,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
   今天,大多数地理学者已形成共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这一限定为地理学在地球科学体系中争取到了“具有物质实体的圈层空间”,避免了地理学陷入“分布”和“关系”纯方法论的困境,为“全球地理学”和“地球表层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宏伟的科学发展目标。同时,只有基于“地球表层系统”这一构架,地理学才能在“全球变化与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区域变化与区域独特性在全球层面的诠释、全球变化中的人类活动因素”这些当代重大的科学问题上作出贡献。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基本特性
       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对地理学的性质、特征、研究方法具有持续而深刻的影响。
(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地球表层是由地球诸多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一系统同时深受地球内部环境和地球宇宙环境的影响。复杂性作为地理学对象的基本特性,已被相当多的地理学家认同。理查德·哈特向1996)指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这种复杂性存在于统一性之中,并通过不同尺度要素、过程和相互关联的组合,构成因地而异的复杂景象,研究不同尺度要素和过程的学科分别可以为这一地区统一体提供部分解释,该统一体的综合描述和解释对地理学提出了召唤。”地理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使得作为“科学的地理学”显得年轻而不成熟。复杂性是地理学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思想观点存在和争论的原因。理查德·皮特(2007)在《现代地理学思想》一书中指出:“地理学有一个永久的不变的危机,因为地理学家研究的太复杂了。这种复杂性本来就存在于学科观点之中,但是因为实用主义地理学的不同转向又把这种复杂性加强了。”然而,也正是复杂性使地理学成为一门充满活力、生机,具有无穷内涵、富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成长型科学。
    地球表层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复杂的巨系统,要在全球尺度对“地球表层”进行系统研究,显然需要集成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刘盛佳1990)对此认为:“人类迄今的科学总的研究领域恰恰集中在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地理学如果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这个领域便不可能是自己独有的研究范围。”近年来钱学森先生倡导的“地球表层学”需要自然科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长期合作研究才可能有所突破。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整个公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是绝对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只是为地球而建的”。这里,我们看到地理学的困境,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对“地球表层”整体的研究上,只能发挥出有限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地球表层”这一复合有机体框架下,地理学对地点、地方,区域的综合研究是其他科学所不能替代的,这或许是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顶峰”、“核心”观点的原因所在。
刘盛佳,1938年10月28日生于湖北省团凤县,1951~1957年就读于湖北省黄冈中学,1957~1961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学习。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投资环境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10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地理学思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992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首届高校出版社学术专著优秀奖(部委级二等奖),199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首届杰出科技著作奖,颁发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部编高校教科书《中国地理》,1994年通过国家教委主持的专家委员会评审鉴定,199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公司出版繁体汉字本,被大陆和台、港、澳共同作为高校教科书,新加坡、日、美、澳、韩等国也作为高校教学参考书
专栏1.2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地球表层
地球表层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①空间范围。包括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和人类圈的全部,大气层的下部。②物质实体:由高度发展演化的六大圈层的主体物质实体一—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生物有机体、人体-人类社会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③运动形式,与六大圈层对应,地表存在六大基本运动形式-大气运行、水体运行、地壳运动、土壤运动、生命运动、人类社会运动。同时,地表环境深受宇宙天体运动的影响。④对象的发展演变。地球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步向有序的复杂的分层结构发展:地球固体圈层分化-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社会与人类居住环境(图1.1)。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生活的地表环境也是自然界长期演变的结果,⑤复杂性表现。作为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具有多重表征;复杂的组成要素及其要素组成合——无机的、有机的、经济的、社会的;复杂的联系途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复杂的关联方式一一同时的-滞后的、同区的-异地的、因果的-统计的、单通道的-多通道的、线性的-非线性的;复杂的时空尺度关联结构——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复杂的整体行为和演化。
(二)整体性与关联性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天人互动”与“万物同一”的朴素整体观。在西方,古希腊人形成了“世界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完美整体”的观念。德国古典哲学提出了“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理念。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李特尔在其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整体性”转为地理学的核心话语。世界上的任何要素、过程、现象必须相互关联才能成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表事象“整体性”与复杂“关联性”的科学。用哈特向的话说,研究复杂现象的统一是地理学的特点
    在李特尔的探讨中,不但接受了现象的复杂性,而且强调了这是地理学的主要特点。现象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地区的特点;通过地区特点的研究,地理学作为一个知识领域,获得了统一性和独立性。洪堡阐述了研究现象相似性的系统科学和研究巨大复杂现象的地理学之间的显著差异,“在复杂性中理解统一性”,洪堡曾在许多文句中发表过这个观点(理查德·哈特向,1981)。
专栏1.3整体性、关联性的基本解读
    整体性与综合性常被混淆,两者意义各有不同。综合性是针对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和方法论而言的。整体性则是针对地理学对象的性质而言的,指的是地表自然和人文诸种地理要素的关联互动作用。洪堡曾说“自然界的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没有一个因子没有一种活动可以被单独分离的”。地表某一地区或某一现象,同属于地表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把任何地理区域或地理事象作单独处理,必将忽略整体而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关联性是与整体性互补共存的一个特性。纵向垂直关联与横向水平关联及其复杂的耦合作用增加了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同时也成为地理学家研究地理事象的独特视角。地理关联性包括地理要素的相互关联、地理过程的叠加与耦合、不同区域综合体的相互作用。地表任何要素、过程、现象必须相互关联并具有空间差异才能成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地理学核心概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蕴涵了多重价值与意义。强调了地理事象的关联互动性。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使关联要素产生协同性适应变化,从而导致地理环境重构成新的结构与秩序。②整体性是对要素关联作用下的地理环境的结构有秩化的表达。表现出极其复杂的作用机制与关系:协同、互补、合作、竞争、对立、额颜等。空间关联作用机制是地理学结构、模型研究的基础,而地理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揭示规律性。因此,整体性和关联性是地理学理论存在、产生、发展的“源泉”所在。整体性揭示了要素关联作用下地理环境的均衡化、有序化、协同化、和谐化状态,是和谐地理学与美学地理学的“本源”所在。彭加勒将美定义为“我论及的是内在美,它来自于各部分的和谐有序,是纯智力有能力理解的美。海森堡把美界定为“各部分彼此和谐一致并且与宇宙万物和谐一致”。哈特向在地理学的性质中对地理学的结构、秩序、和谐进行了如下阐述:
   对洪堡来说,研究地理学,其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作为理解“活的整体”的“宇宙和谐统一”、“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的手段。“洞察宇宙有机体创造了精神的愉快和内在的自由,即使在命运的残酷打击下,这也是不能被外力摧毁的”。
   近代德国地理学家通常把布伦奇利关于亚马孙河泛滥平原的描写说成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许多反对有机体类比的人却接受了和谐的概念。但对这个概念每个学者有自己的解释。对有的人说来,它的含义也许正如对洪堡一样,只不过是区域中所有现象的一系列联系。在这一意义上,地球表面上每一部分都是存在着和谐的;任何一类现象起了变化,也将在别类现象中产生影响;新的总形势只是另一个和谐。但沃格尔却发现,即使在这种“动的”意义上一—这与“审美的”意义判然有别,“和谐”也只可用于真正存在着“力量彼此互相调节、一种完美的相互关系”的场合(理查德·哈特向,1996)
专栏1.4地理景观的形态美、内在美与衰落景观
    至今仍记得艾博尔教授带我们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78级峨眉山实习时说的话:“自然是美的,欣赏自然美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最能欣赏自然美的是地理学家。”当时对艾老师的话缺乏深度的理解,只当是他对峨眉山的美景随感而发。我想艾老师表达的是,地理学工作者更能够从自然的整体性、协同性去理解自然秩序结构的完美近代地理学对自然和谐的理解基于自然系统的秩序结构上。从马什(Marsh)1864年发表《人与自然》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已受到系统的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问题成为现代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今天,我们既能欣赏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地区的自然美,也能看到人类数万年来承传下来的人地关系协调状态下的人地和谐美。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美的破坏与摧残。在伽缪(Albert Camus,1913~1960)看来,世界是荒谬的,荒谬是由于人对自然的期望或人以自己的目的、价值、意义将自然“人化”,而自然(世界)本身不按这种方式存在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显然,地理学需要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或社会批判理论,即从对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的批判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荒谬”部分的批判
(三)地域性与差异性
    地球表层是一个上限面和下限面均不齐一的圈层构造系统。在地表空间的连续延展性中,地表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非均质性和差异性以及在“地点”上表现出来的唯一性和在“区域”上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多样性与差异性。如前所述,对地球表层的整体系统研究,非地理学一门学科所能及,对地表空间及其差异性研究就成为现实中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这就是李特尔、赫特纳、哈特向等倡导的地理学“区域地理”、“空间差异研究”的观点。地理学对象与学科研究中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域综合体及其空间差异性、独特性的科学。赫特纳在地理学一一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中特别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研究:
    假如在地球上不同地方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假如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不同现象是互不相干的,那就不需要区域(方志学)的特别概念了;然而既然这种关系确实是存在的,而靠着系统科学和历史科学又只能偶然地理解,或甚至于完全不能理解这种关系,那么也就需要一门研究地球或地球表层的特殊的区域的科学。
  物在何处。正如物在何时,即根据物的分布和扩展,正如时间的出现,乃是一种标志,是事物或事件的一种特性,即根据物的关系而形成的统一体的一种特性,并且必然要被从事研究基于物的关系形成的统一体的系统科学纳入其研究和论述的范围……只有当时间或空间处于突出的地位并且构成科学考察工作的联结纽带时,历史的和地理的观点才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历史学是要考察各种不同时代的特征一样,地理学则要考察各种不同的空间和地点的特征,用李特尔的话说,就是“地上事物对地球空间的填充”,亦即考察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
    地球表层系统存在多维的等级层次的尺度。英国的J.S.卡德诺《自然地理学》一书中,把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三种尺度: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原苏联学者索恰瓦1991)在《地理系统学说导论》中把地理系统分成三个等级:行星级序、区域级序和局地级序。E.纳夫曾根据量纲提出地团(行星)公理、景观(区域)公理和方域公理。G.哈泽引用他的观点,分出四种景观相地理空间:局部空间、方域空间、区域空间和地团空间。
   然而,正如连续的地表空间存在无穷多的经纬线一样,从地点、地方、不同尺度“区域”到全球尺度存在不同的“区域”嵌套层次。这些不同的空间尺度可以看成是“地点”在不同比例尺下缩放的结果。由于“区域”是依据特定目的任务对地表进行的划分,理论上存在无穷多的“概念区域”。空间尺度的等级层次性、连续延展性和区域类型的多样性,成为地理学复杂性的又一表现。一方面,空间关联性为地理学所高度关注,但另一方面,不同等级尺度的空间关联作用机制又是当代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难点。一方面,区域和空间差异观念成为地理学的基本观念,另一方面,区域类型的多样性、区域划分的主观性、区域边界的难于确定性、区域之间过渡带的存在,又使得“区域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受到批评。
   在传统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现代地理学沿多个方向拓展,其中有四个方向的成果最为丰硕:是对地表区域“外观”的刻画与研究,形成地理学的景观研究方向;是对地表区域的理论抽象,形成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向;是地理学与历史学的深度交融,形成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方向;四是区域尺度上从传统地理学注重中小空间尺度转到对“全球尺度”的系统化关注,推动了“全球地理学”的构建与发展。
(四)变动性与时空耦合性
     地球表层的环境变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过程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结果。空间与时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存在的存在。既不存在没有空间维度和空间关系的事物,也不存在没有时间维度和时间关系的事物。地理事象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尺度和空间关系中,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尺度和时间关系中,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共扼尺度和时空耦合关系中。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系统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时空耦合性的科学。
朗曼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提出动态地理学(dynamic geography一词并加以解释。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一书中强调“时间性”的重要性,指出地理学在研究中必须考虑的“时间因素”:①研究移动的地理事象(如交通流、人流);②研究事象变化的轨迹、方向、变率,现存的现象乃是它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变化的结果;③考察不同时段“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性与差异;④研究某一特定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重要的研究途径,必须以动态的观点考察发展的时间因素。威廉·C.克拉克(1990)指出:“在地理学研究中使用发生学的方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过去的考察。这并不意味着从过去寻找简单的原因来说明当前的情况,而是把任何时期观察到的情况,理解为是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的瞬间状态。”
(五)人地交互性与非对称性
      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系。理论上的“人圈”或“智力圈”以其特有的存在,镶嵌并渗透于地球表层中,成为改变地表面貌与功能结构的重要营力。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古老而又时兴的主题。对地球这一人类家园的思考与研究,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一个重点。地理学从传统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控制的研究,进而转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冲击的讨论以及人地互动关系的理论构建。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人类及其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成为当代地理学和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显示出其永恒的魅力和新的生命力。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学科。
专栏1.5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些学者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的定义提出批评。区域论者赫特纳、哈特向和景观论者索尔等认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绝不能把因果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必须把自己应用到一系列的事实中去。把地理学作为一种关系研究的概念,未能为该学科提供“足够明确的目标、具体的研究对象、独特而充分的方法”。从人类已构建的知识体系看,存在三大知识领域:研究自然界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和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知识领域。人地关系是哲学的中心主题,人地关系为众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所涉猎。或许是基于以上考虑,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概念,既避免了地理学只研究关系之嫌,又以区城为载体以示其与其他社会科学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区别
    人地关系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易形成以“人类社会为中心”或“人类社会系统与生存环境系统并列”的理解。然而,一些学者指出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表层环境系统存在着“非对称性”。非对称性是一个容易被忽视而又特别重要的特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非对称性具有多维的表现。第一,从系统的等级关系看,是子系统(人类社会)与母系统(地表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被包容于地表环境之中。第二,从系统的生成与演化看,人类是地球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地球孕育了人类,而不是人类构建了地球。第三,从物质运动规律看,人类作为自然界发展的生成物,如同大气圈存在大气运动(规律)、水圈存在水运动(规律)、生物圈存在生命活动(规律)一样,人类社会有其特有的物质精神与社会活动形式(对社会历史是否存在规律,学术界有争议)。人类社会存在独特的社会性,但不管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群体的社会人,人类同时或在基本意义上又是生物属性的人、物理化学构建的人,即“自然”的人。第四,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看,环境对人类是全域的,人类对环境是局域的。第五,从作用方式看,人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是通过自然的整体性和自然的规律而产生作用,即通常所说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类社会的意志为转移;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通过自然作用、自然-社会关联作用、社会作用、社会-文化关联作用、自然-社会-文化关联作用产生多级复杂的影响。
三、地理学的本体论深度
   亚里士多德将本体论定义为“研究是者之所以为是者以及由本性所应有的性质”。国内学术界有的将本体论翻译成“存在论”或“是论”。在哲学框架内与认识论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或关于什么可知的理论,它与“接受什么为事实”有关,以探讨事物的“是”为核心(是什么、如何是、为何是、应该是)的一种逻辑演绎式的哲学范式。本体论是一种世界观,包含了哲学认识论与价值论。不同哲学流派从特定的认知角度对世界的本源都有自己的本体论陈述。巴斯卡尔区分了古典经验主义(认识的最终客体视为原子论世界,即认知和世界存在同态关系、直接关系、对应关系)、先验唯心主义(认识的最终客体视为强加于世界的人为构造一—模式与理想化)、先验实在论(认识的最终客体视为“产生现象的结构与机制”)三种本体论,他本人赞同先验实在论,并主张本体论深度—“现实的多级成层”的概念,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Bhaskar1979)。
1.2反映了地理学本体论不同类型的层次结构:基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主客体关系),存在客体本体论(自然地理学的对象)、主体本体论(人文地理学的对象)和主客体本体论(地理学的对象);基于系统学的观点,把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视为地球表层系统(地理系统),则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理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地理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结构主义视角,地理学关注于地理事象、结构、机制;基于空间地域视角,地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各样的、不同镶嵌组合的场域与空间。

第二节地理学的性质
     地理学的性质与地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有关,在哲学框架内与本体论联系在一起的是认识论。认识论提供“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基本问题的答案,它包括知识的四个方面:它的性质—一个人所相信的是什么;它的类型--诸如自己体验的知识和别人描述的知识;它的客体—知识主体所反映的事实;它的起源(约翰斯顿,2000)。波普尔不仅把科学性质看做是“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而且还把科学划界称为“康德问题”。地理学性质是地理哲学、地理学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出发点。

一、地理学性质: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再没有一门基础性学科像地理学一样,一百多年来为其性质争论不休。对此,理查德·哈特向1996)批评道:“常常有人说,地理学的性质问题关系不大,地理学家只去干就行了”,并认为“对致力于地理学的人,应对这一领域的范围和性质做到了如指掌”。倘若不认真考虑地理学的科学性质、特点,而径直着手于地理问题,必然导致盲目和混乱。对地理学性质的论战,往往并不仅仅限于地理学在科学结构体系中的逻辑定位问题,即不只是聚焦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地理学的统一性与二元论之争,而是进一步延伸到“什么是地理学的核心和研究主题”的问题以及扩展至对地理学的科学性和功能价值的思考。刘盛佳在所著的《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强调了对地理学性质研讨的重要性:
   地理学的性质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的概念涉及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由对象规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在科学中的地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因此,概念的作用非同小可。近两个世纪以来,尽管概念问题一直困扰着地理学者,但是大多有作为的地理学家,都不得不在这方面做极其艰苦的尝试,可惜收效甚微。由于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不清楚,以致地理学的性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地理学的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属性,一是在科学中的地位。其实在这方面,两者也是结合的(刘盛佳,1990)。

(一)学科性质的一般性理解
    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学科对象的本质属性。学科的对象包括目前已认识的或尚未认识的对象客体部分,是学科形成发展的母体和载体。学科对象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对象的“基本元素”——物质特性、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其他基本属性。学科的对象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对象要素或其组合的变化而变化的。对象体系任何一个层次中的基本部分发生变化或变革,必将导致对象某一部分内涵的变化。同时,对象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作用,促使对象要素之间彼此重新调整协调,从而使整个对象体系乃至整个学科发生新的变化、拓展或质的变化。这种质变通常与学科变革或转折点相对应。
    基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哲学框架,学科性质涉及的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联问题,即对“科学对象”我们能知道或已知道什么;学科的性质是“认识主体”对“对象客体”的本质属性的揭示与反映,是对象客观性质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学科的性质是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存在与其他学科以示区别的本质。基于“科学世界(概念)图景”由各类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所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的性质是对“学科”在“科学概念图景”结构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的定位。
专栏1.6学科性质的层次性、动态性与关联性
   学科性质的层次性与关联性:①学科的性质具有层次性。客观世界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物质客体和运动形式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体,不同学科分别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客体为研究对象。因此,各门学科性质必然具有层次性。②学科的性质是变化的。随着学科研究对象内涵与外延的深化,学科的性质也随之变化。认识活动的一个总体趋势是,随着知识的积累、研究的深入和学科实践的不断反馈,对对象的主观认识总是保持向对象客观属性无限接近的趋势。对象物质运动层次愈高,对象的内涵愈丰富复杂,这种主客体接近过程相对愈长。根据对学科对象本质属性揭示掌握的程度,可将主客体吻合程度分成三个阶段:观察与描述的对象——学科性质孕育时期(对应于前科学时期);本质属性部分认识解释的对象——科学性质部分确定时期(基本对应于经验科学和常规科学时期);本质属性系统深入揭示和掌握的对象—科学性质确定时期(对应于成熟科学和科学常识时期)。③科学性质的相对独立性和关联性。“现实世界”是一个整体的、关联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决定了以“世界图景”某一层次、某一环节、某一视角为研究对象的各类科学性质的相对独立性和难以分割的关联性。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
      “科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物质及基本属性、时间及运动形式、空间组织变换方式)、本体论与认识论关联的哲学构架、科学概念图景与整体统一的现实世界”为理解学科性质提供了一套“三位一体”的分析视角。只有基于这一视角,才能避免对学科性质盲目的、偏执的、有时甚至是肤浅的争执。目前在学科性质认识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传统上习惯于把一切学科的性质硬置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这一高层次上去对应,或谈其兼容性,其结果往往导致相当多的学科,特别是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性质归属问题无休止的论战

(二)地理学性质: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
    大凡有关地理学基本问题、方法论的论著中,大多涉及地理学性质。讨论地理学性质的重要论著有:阿尔弗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1983、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评述》(1996《地理学性质的透视》(1981B.A.阿努钦《地理学的理论问题》(1994、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1999格雷戈里《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2006等。尤其是哈特向的两本书在国际地理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反响。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为前者的续篇,全书以10章讨论了地理学10个基本问题①“地理学为研究区域差异性的科学”代表什么?②“地球表面”意味着什么?③研究复杂现象的统一是地理学的特点吗?④地理学的重要性如何度量?⑤是否应区分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⑥地理学按部门地理的区分——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二元论。⑦地理学的时间性和发生。⑧地理学是否应分为“系统的”和“区域的”地理学?⑨地理学在寻求科学的法则或是个别事象的描述?⑩地理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上述学者们的思想推进了对地理学内涵、基本问题、原理方法的研讨,极大地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
    在基本层面上,有关地理学性质的讨论聚焦于:地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兼而有之?地理学是一门二元对立分割的学科,还是存在一门统一的地理学?归纳起来,大致可分成二元论和一元论两种观点。
    二元论者的典型观点是:①自然科学可以推出一种确切的法则,但与人类行为有关的法则永远无法“订立”。地理科学要科学化、实证化,必须确立以自然地理学为中心的研究体系。②主张地理学具有两种性质,一为自然,一为人文,新地理应舍弃人的要素。③“统一地理学已经历史地完成自己使命,而作为统一科学的地理学已不再存在了。它分化为两门基本的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查别林,1959)。“地理学在本质上从来都不是统一的科学。它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边缘位置”,“难道把地理学作为统一科学家族的概念还不陈旧吗”(伊萨钦科,1986)。
    以阿尔弗雷德·赫特纳、理查德·哈特向、B.A.阿努钦等为代表的一元论者,坚持捍卫地理学“独立科学”的地位和精神,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规律是统一的。“地理学不能界限于自然或精神的某个特定的领域,必须同时延伸到自然和人类的范围,它既不是自然科学,又不是人文科学一—我在通常意义上使用这两个名词,而是兼而有之”(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理查德·哈特向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1981)一书第六章、第七章中讨论了人文与自然、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对立对地理学发展的危害。B.A.阿努钦(1994)强烈反对所谓的“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及“非自然的经济地理学”,认为“把人类仅仅是作用于自然的外部因素是完全错误的”,“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受到自然力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同时还受到人类社会方面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作用”,“社会对自然的影响的增加,社会对自然直接依赖的加强,以及社会和自然之间本质差异的迅速扩大,都增加了地理环境的完整性”:
    基希霍夫和赫尔曼·瓦格纳称地理学为一门“带有累积的历史要素的自然科学”;这是对的,但是,如果称它是一门带累积的自然科学要素的关于人类的科学,也是恰当的。自然和人类都属于地区的特性,而且如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致不能将它们分离开(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
     地理学是一门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学科,带有这两类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的某些特点由此而来。以为地理学与历史学相似,不像系统科学那样把某类特定现象作为其兴趣中心,却以研究空间各部分——地球表面的地区一—以内各种现象的组合为特殊职能,这个结论具有更深刻的意义(理查德·哈特向,1981)。
    存在既是社会科学、又是自然科学的“过渡性”学科。地理学就属于这类学科,不仅研究地理环境在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作用下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也研究在人类社会有意识、有目的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B.A.阿努钦,1994)。

二、地理学性质:需要一种新的理解
     19世纪以前,对地理事象仅处于现象观察、记述这一层次。因此,地理学还谈不上有何性质。19世纪以后的科学分化浪潮使地理学主要沿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条基本脱离的主线发展。在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所构成的对象体系中,会涉及不同层次的物质运动形式,因此分支学科性质可以与主体学科不一致。仅从这一点看,二元论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主要分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有其合理的一面。由于统一地理学至今尚未得到真正的发展,对人地交互作用下地球表层的规律属性还没达到透彻的认识,地理学所面临的这一困境——实质上是学科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即处于学科性质部分确定时期,必然造成学科性质的争论。然而,地理学两大支柱学科性质的二元性和地理学主题的多元化,并不能否定统一地理学的存在。科学的逻辑统一性要求分支学科属性全部或部分包容于高层次性质之中。同时,学科分化、独立所形成的学科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求地理学必须克服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研究严重割裂的格局,走综合、统一的发展之路
    正如理查德·哈特向已指出的那样,对“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术语的使用要慎重。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不少学科都在宣称自己处于“桥梁”地位,显然以“桥梁”作为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有问题的或不完备的;二是科学的统一性和关联性使学科交汇成为可能,而学科对象属性的独特性及方法的针对性又使得跨学科交融存在有限性。地理学的“纯自然科学化”或“纯人文科学化”都是不对的,其合理性存在一个适度的动态均衡。
   当地理学由经验科学走向常规科学和成熟科学,地理学的性质由部分确定到基本确定时,地理学的性质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性质,也不是通常所说的兼有两大学科的性质,而是综合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属性为一体的科学性质——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地理学的“地理性”。事实上,在赫特纳、哈特向、詹姆斯等的论著中,多次提到“地理性”这一概念。

第三节地理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定位

       相当多的地理学工作者往往重视学科内部的结构体系,而对地理学在整个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定位却少有关注。作为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科学性质,与科学分类及其在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定位有关。科学分类是依据某些根据和原则,划分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确定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辖域,从而达到明确它们在科学中的位置和地位、把握科学的总体结构、了解学科纵横关联的目的。随着科学的分化、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拓展,科学分类也处于不断丰富、完善和变化之中。早在前科学时期,在自然哲学框架下,柏拉图的认识论就表明有三种知识,即感官知觉、见解和真正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把探究事物根本的或初始的原因的科学和哲学称为第一哲学,研究其他部分的科学和哲学取名为第二哲学。他还进而区分理论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应用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以及技艺(有关机械生产和艺术创作的知识)。

一、柯尔律治和康德的分类体系
     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各类科学分类的方案陆续出台。英国思想家柯尔律治(S.T.Coleridge)把科学分为纯粹科学、混合科学、应用科学、复杂科学四大部门。其中复杂科学包括历史、地理、辞典学等。尽管其分类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把地理学作为复杂科学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意义。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在他的自然地理学讲义中,把知识分成三类:一是依据逻辑分类的知识体系(系统知识),如林耐的体系;二是对时间做出描述的知识,如历史学;三是对空间做出描述的知识,如地理学。康德认为,历史是先后接连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和时间有关,而地理学则是在空间中同时进行的事件的报道;历史学是一种叙述,地理学是一种描述。康德这一分类强调了地理学是关于空间描述的知识,突出了地理空间研究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尔后阿尔弗雷德·赫特纳也强调了这一知识分类体系:
    具体的科学则在现实的认识中加以划分。它们按照物的性质的复杂性和时间、空间的差异来研究现实。现实相当于一个三维空间,为了完全掌握它,我们必须从三个不同的观点出发来考察;从任何一个单独的观点出发所做的考察都是片面的,不包括全部现实。我们从一个观点看到系统(要素)关系,从第二个观点看到随时间的发展,从第三个观点看到空间中的排列和分配。现实不会完全局限于系统科学或者物的科学,如许多方法论者至今还相信的那样。另一些人恰当地把历史科学的地位建立在关于时间发展的特殊理解的必要性上。但是,这样科学仍然是二度的,如果我们不同时从第三种观点出发来掌握其在空间中的排列和分配,就还不会完全地认识它(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

二、冯特和李凯尔特的分类体系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M.Wundt,1832-1920),把科学分为形式科学和实在科学,数学属于前者,其他科学属于后者。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实在科学又被分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这两大类科学又根据各自学科的性质分为现象性的、发生性的、系统性的。所谓现象性是研究并说明自然以及精神现象的作用,系统性是将全部显现的自然现象和人为诸现象加以系统性记载整理。发生性介于现象性和系统性之间,是研究自然以及精神性成果的发展。冯特的这一分类体系很有特色(图1.3),把地理学列为系统性的自然科学(当时人文地理学还不兴盛),并将其界定为“将全部显现的自然现象和人为诸现象加以系统性记载”。

    李凯尔特(H.Rickert1863-1936)不同意精神科学的提法,而用人文科学取而代之。他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划分旨在学术研究上的方便,在两大类科学之间存在一系列中间形态。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一书中,李凯尔特指出了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重性:
   像地理学和人种学这样一些学科属于什么,那诚然还有待确定。但是,就这些学科来说,要对这一点做出决定,只有看它们从怎样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是否它们把自己看作是纯粹的自然抑或是把自然和文化生活联系起来。地壳本身纯粹是自然的产物,但它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场所,还具有一种不属于纯粹自然科学的内容(李凯尔特,1986)。

三、皮尔逊、汤姆森、科恩的分类体系
    卡尔·皮尔逊(1999)在其经典科学哲学名著《科学的规范》中对“科学的分类”做了专章论述。在皮尔逊看来,科学结构处于不断形成衍生的动态中,科学分化中存在边界交叉和再交叉,边界仅仅是实际的而非逻辑的。他把整个科学划分为三大块:研究知觉模式的抽象科学、研究无机现象的知觉内容的物理科学、研究有机现象的知觉内容的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二分为已还原为理想运动的精密的物理科学和还未还原为理想运动的概要的物理科学。概要的物理科学有星云理论、行星体系演化、地球的无机演化、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矿物学等。皮尔逊还指出,他的科学三大块分类并非彼此互不沟通。
     进入20世纪,汤姆森(1932)把科学分成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两大类。抽象科学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统计学、数学;具体科学则包括普通科学、特殊科学、联合科学和应用科学。在联合科学中,有人类的历史、人种学、生物通史、地球通史、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太阳系通史等。汤姆森这一分类突出了地理学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美国学者科恩(R.S.Cohen)按照一般约定,把科学分成自然科学(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地球科学、气象学,有时还有数学)、社会科学(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和人文学科(包括哲学、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有时还有历史这样的学科),指出地理学有时是自然科学,有时是社会科学。
     钱学森先生将现代科学技术分成十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和文艺理论,构建了哲学一基础理论一应用理论一工程技术这一纵向科学结构体系。
第四节地理学的科学性解读

     地理学是一门科学吗?它能否成为一种像物理、化学、几何学那样的高度形式化的“精密科学”?事实上,不只是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在不断地问着同样的问题。本节不想陷入“科学与科学性”、“规律与规律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这些在哲学、科学哲学层面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在哲学和科学争论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地理学的“科学性”问题以及对地理学研究路径模式的影响。

一、从科学的定义看地理学的科学性
    什么是科学?《现代汉语词典》将“科学”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与这一定义相关联的问题是:社会-人文-历史事象存不存在客观规律?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关系的知识是不是“科学”?《新牛津英语大词典》将“科学”界定为“the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activity encompassing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structure and behavior of physical and natural world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这一定义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系统化研究形成的知识体系。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理和自然界的结构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GeoNet自注
     依据这一定义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是科学。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字典》条目中,科学是“从以决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原则为目的而进行观察、研究与实验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近代地理学一直致力于地理学的“科学化”,以“地球表层及其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为具体研究对象,在相关学科和技术方法的支撑下,地理学已能进行客观的描述、系统的分析、可靠的解释,并建立法则与原则。因此,地理学无疑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二、从哲学对科学的解释看地理学的科学性
    19世纪以来的科学分化和专门化问题引起哲学对科学分类的关注。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W.Windelband1848-1915)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在于建立法则,而精神科学的研究在于个性的叙述,两者是对立的。李凯尔特继承了文德尔班的基本观点,并大大加以发展,基于“质料分类原则”(物质及生成特性差异),把世界分成自然与人文两大对象体系;基于“形式分类原则”(研究方法差异)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般化的方法,在于建立法则;而人文科学是个性化的方法,在于个性的叙述。基于“一切现实之物的异质原理”与“一切现实之物的连续转化原理”所形成的“连续差异性”以及“有机统一体”的概念,李凯尔特强调: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极端的划分,仅用于抽象研究的相对区别,并非绝对对立,“科学工作就是在它们之间的中间领域进行的”;“科学的统一性”并不是科学整体的一致性,可以容许多样性;所谓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方法论上并不相互排斥或对立。高层次的科学统一乃是结合各种学科的特质而使其本身成为一完整的体系:
    自然产物是自然而然地由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文化产物是人们播种之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根据这一点,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成长起来的、“诞生出来的”和任其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与自然相对立,文化或者是人们按照预计目的直接生产出来的,或者是虽然已经是现成的,但至少是由于它固有的价值而为人们特意地保存着的。
     正是异质性和连续性的这种结合在现实之上盖上了它自己固有的“非理性”的烙印,这就是说,由于现实在其每一部分中都是一种异质的连续,因此现实不能如实地包括在概念之中。如果人们给科学提出精确地再现现实的任务,那只会显现出概念的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在概念上把差异性和连续性分开,现实才能成为“理性的”。连续性可以在概念上加以把握,只要它是同质的;而异质的东西也能成为可以把握的,只要我们能够把它分开从而把它的连续性变成间断性。于是,在科学面前甚至出现两种恰恰彼此相反的形成概念的方法。
    所有这些相对特殊的概念形成,像柏拉图的概念金字塔那样,相互连接为一个统一整体;这个金字塔形状的结构,不依赖于规律概念、事物概念或关系概念,而在一个体系内,最普遍的理论也规定着专门研究,只要这在原则上不排斥把普遍性较少的概念隶属于普遍性最大的概念之下(李凯尔特,1986)
    尽管李凯尔特的不少观点受到批评,但他对“自然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异质性与连续差异性”、“各类学科的特殊性与科学统一性”的诠释,为理解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地理学的内部差异性与学科统一性,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指导。
专栏1.7规律的层次与类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客观世界是一个由多层次、多结构的物质关系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自然界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演化系列中,结构较复杂的物质形态总是由结构较简单的物质形态组成,较高级的运动形式包含较低级的运动形式,同时赋予简单物质形式和运动形式所没有的新质。由此决定了:①规律具有不同层次性。存在从 微观到宏观、从无机到有机、从自然到人类不同发展层次上的规律。不同的物质形态有其主导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受较低级的物质运动层次的规律作用。②规律的多样性。规律的运动属性有物理、化学、生物、人类社会、思维规律等不同大类;按规律的普遍性划分,则包含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按规律类型分,则包括结构规律、功能规律、发展规律;按规律的确定性特征又可分为确定性规律和概率规律。③规律的局限性(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有效)和规律之间的不可完全否定性。可见,规律是一个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本质联系”体系

三、依逻辑的方法论看地理学的科学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同时具有各自特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任何学科都是它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统一体。科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得所有科学都包含一定的共同的科学方法—演绎与归纳、分解与综合、纵向类比与横向比较、概括(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思辨与直觉、假说与理论、概念框架与本体理论、观察与实验等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使得不同学科具有各自特色的方法工具。
专栏1.8人文社会事象存不存在规律性?
     人文、精神、社会事象及社会发展历史有无规律性,一直是科学和哲学关注的问题。近代物理学、化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自然科学成为科学的“标尺”。在实证主义思潮指导下,探求普遍规律和致力于“科学化”,成为19世纪以来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宗旨。维科、傅里叶、黑格尔、马克思、孔德等尽管在社会历史规律的具体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他们都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某种规律性。随着西方哲学从思辨性哲学向分析性或批判性哲学的转向,出现了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思潮。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克罗齐、科林伍德、波普尔等哲学家,基于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承认社会科学是科学,但不承认社会-人文一历史存在规律性。其理由有三:只有反复出现的、具有重复性的事物或现象才有所谓的规律性;只有完全客观的东西才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而意志、精神、价值具有非客观性;规律能够使人们准确地预测未来事件。“由于规律概念所包括的仅仅是那种可以永远看作是无数次重复出现的东西,所以历史发展的概念和规律的概念是互相排斥的”(李凯尔特,1986)。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从“规律”(可重复性、可预测性、可验证性)到“规律性”存在一系列连续过渡形态。“规律”的实现程度与影响“规律”的变量“维数”有关,即为“1/2n”,n为变量维数。复杂系统的规律性不是对“唯一性”的揭示,规律性是一组特定的“作用关系”。对“规律性”的这一诠释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及“科学”内涵提供了支撑。
     如前所述,科学分类存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二元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元分类以及其他多元分类体系。长期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和争论的是“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差异与汇合。新康德主义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般化方法,在于建立法则与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个性化的方法或个性化的叙述。韦伯(M.Weber,1864-1920)认为,社会历史文化科学的目标是对“个体”的了解,而这种了解必须采用精密的概念,不可采用直观的描述,才能维持“科学”的客观性。不过,这种概念与自然科学不同,因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事象是随时间变化的,故不适合采用如自然科学那样固定的概念,必须采用抽象的、富于弹性的、具有逻辑性的概念。
   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观念及方法存在两个主要派别和研究模式。一派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指导,以自然科学为标尺,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验实证和数理逻辑,致力于社会科学“科学化”。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深受其影响。环境论、景观论、行为论、空间分析、计量方法推进着地理学的因果解释、数学模拟和理论构建。另一派以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现象学(phenomenology)、人本主义(humaniticism)等为哲学指导,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不同,特别关注于人类的意志、精神、价值、自由的“个性”和“时期独特说”。这一派作为对实证主义、过度计量化和空间模型化的反叛,对现代地理学的区域个性研究和人本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制度文化转向影响很大
本章小结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于地点、地方、区域、全球不同尺度的特征及其尺度间的作用关系。地球表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极其复杂的组织结构、运动形式和多维属性特征: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整体性与关联性、地域性与差异性、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变化过程与时空耦合性、人地交互作用性与非对称性。
    地理学的独特性使其在科学分类体系中难于定位,不同的科学分类体系中地理学有不同的位置。尽管每一种科学分类体系都存在其不完备性,但它们却提供了理解地理学性质与特点的多维视角:基于自然界的要素-时间-空间结构,地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事象空间一地域的结构秩序(康德、赫特纳、哈特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是一门复杂性科学(柯尔律治);基于现象性、发生性、系统性原则,地理学是将全部显现的自然现象和人为现象加以系统研究的科学(冯特);基于对学科对象本质揭示和把握的程度,地理学属于成长型、非精密科学(皮尔逊);从科学的层次结构看,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中间科学、过渡科学、联合科学、横向科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汤姆森、科恩)。地理学的性质最好以包容性强、内涵丰富的“地理性”一词来概括。地理学性质之争导源于地理学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哲学和科学对世界图景揭示的有限性、科学认识和分类结构的不完备性、地理学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学者们不同的专业研究背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回复 顶顶 1 踩踩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8 2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10 15:10 编辑

第二章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

   自19世纪晚期以来,什么是地理学、什么是地理学的核心、什么是地理学的主题、什么是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不断被各国地理学者提出来。显然,这些问题的争论与地理学对象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学者对地理学性质的不同理解有关
第一节地理学的概念

    “地理学”(geography)一词为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所创,为地球的描述之意。在我国的《周易·系辞》中就有“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说。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地理与天文被看成是与生活生产、政治军事密切相关的经世致用的学问。15世纪以前的古典地理学以地球或大地描述为主,辅以思辨性解释,这一时期的地理学可简单地定义为“描述地球的学问”。从地理大发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近代地理学,学科之内和学科之外对地理学的定义已经很多,但不外乎是研究地理事象“空间分布”、“区域差异”、“人地关系”、“景观研究”的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的核心与主题的定义更为繁杂,存在着众多对地理学某一主题、两种或多种主题组合的解释。


一、不同主题和视角下地理学的内涵解读
       迄今为止,对地理学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主题对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各自的解读。
(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科学
     早期的地理学,以描述地球为己任。钱伯林(Chamberlin)于1892年强调了近代地理学与地质学的关联:“对于地表特征的洞察力赋予了之前没有灵魂和意识的地理学研究以灵魂和意识,因为每一个海角和海峡,每一个瀑布和每一个三角洲……都有其重要性。在这种角度下,新的地质学就是新的地理学。”随着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土壤学相继分化独立,构成了以地球圈层构造为研究对象的地球科学体系。地理学与这些学科紧密联系,形成了以自然地理学为主体的“地学”主题。对全球环境问题和全球变化中的人类活动因素认识的加深,促进了在全球层次上的自然与人文新的关联,“全球地理学”成为地理学富于前沿性的领域: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交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处于大气、陆地、水域的交界面,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智慧圈五大圈层所构成,是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二)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
     “人地关系”长期以来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早期的“环境论”与“或然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寻求人地关系的理论构建。在这一基础上,与区域地理学相耦合,现代地理学进一步衍生出三个新的主题方向:从景观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作用下自然景观的变化、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再造,形成景观学方向;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适应性,发展成人类生态学方向;人类活动对局域环境和全球环境影响的日益关注,推进着“人地关系”在全球层次上的研究。对此,巴利(Balee)于1998年指出“人类及其环境之间复杂多样的关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相当多的地理学家强调人地关系研究对地理学的重要性:
    多尔(Doerr)等认为地理学是系统地研究人与环境及其作用关系的科学。
    阿克曼(Ackerman)等认为地理学重要目的就是了解地表人类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系统。地理学主要是从时空角度处理人-地系统,它试图解释地表自然环境是如何组织的,人类活动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
    伍尔德里奇(Wooldridge)认为地理学关心的是土地和人。洪堡和李特尔提供了一种看待空间关系的地理方法,即地理事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涉及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规律
    加里森(Garrison.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模式中理解人的一种方式。
(三)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的科学
“在何处”、“何处形成何种区位关系”、“空间延展中存在何种差异”是地理学者面临的基本问题。对此,有些学者认为“分布”、“区位”、“差异”非常重要,进而将其看成是地理学的主要内涵和目的:
    詹姆斯(James)等认为地理学是研究空间联系、空间相似性和空间差异性的学科(James and Jones1954)。
    芬奇(Finch)认为地理学系统地描述和解释了相互联系的地理要素的分布模式。
    索尔(Sauer)认为一种现象在地球上的分布,体现了地理分布的一般性问题,它使我们去思考随地区范围大小而变化的任一事物或一组事物存在或不存在、集聚或稀疏的意义。从这种最大限度的意义上讲,地理学方法所关注的,就是任何现象在地球上的区位分布。
     迪金森(Dickinson)认为地理学是把地表作为人类之家来描述区域差异的科学(Dickinson1973)。
     莫里尔(Morrill)认为地理学中最令人振奋的任务之一就是设法揭示区域差异形成和发展的方式与原因,它又如何规定着个体和社会行为等。
    地理学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空间尺度上研究事物之分布。它涉及实地野外工作和直接的现实经历;依赖精确的位置观察,并受益于地图学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它从揭示事物的分布开始(保罗·克拉瓦尔2007)。
(四)地理学是研究区域或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李特尔、赫特纳、维达尔、哈特向等众多地理学家以及尔后的“新区域地理论者”特别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强调地理学是一门区域综合性学科,并将其视为地理学的“核心”或“顶峰”。区域的观点提供了地理学统一的主题,这一主题整合了多样化的地理学原理:
    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是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地理学的精神在于理解集中在一个地点中的自然现象整体。地域观点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现实领域及其多样化表现形式和关联性的理解,来认识区域性和地方的特性,并且在大陆、大小区域、地方的实际排列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地球表面(阿尔弗雷德·赫特纳1983)。
    地表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人类圈组成的整合体,这就是地理学的字宙。地理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地表各种不断变化的特征的准确、有序和合理的描述与解释。地理学的目的是理解地表,因此包括对远比其他学科复杂交织现象所组成的统一体的分析和综合。地理学寻求发现地表特征的结构模式和区域联系,地表各部分特征如何?如何相互作用?差异及成因?(理查德·哈特向1981)。
    地理学是关于地理环境地域综合体的科学,地理学揭示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是为了在实践中指出比较完全和合理利用它们的途径(阿努钦,1994)。
     鲍曼Bauman)认为这个世界是区域构成的,每个区域有它自身的特性,有它自身的许多条件。了解这些地区的性质、条件、可以测量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我们能理解人类和周围复杂的区域环境的各种普遍要素之间的关系一—这些都是地理学研究中的最高的目的。
     耶茨Yeates)认为地理学感兴趣的是区域合理发展问题,以及构建解释和预测地表变动的空间分布与区位特征。
      哈维Harvey)认为尽管难于精确地把握,地理学者仍然典型地倾向于在“区域”层面上进行人文与自然区分的方法进行研究……地理学倾向于过滤小尺度变量和大尺度变量并全神贯注于系统……这在决定区域尺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的观点是对构成地点、区域或景观特征的事实复杂性以综合的广度去观察、认识Harris1971)。
      贝克Baker)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并不神秘:即地点研究,既研究地点的独特性,又研究地点的普遍性把地点作为人类与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研究
(五)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生态学的迅猛发展,使强势的生物学、生态学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全域浸染。地理学也不例外,借用生物学、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模式,而应用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中。巴罗斯(Barrows1923)视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强调“地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人类生态学或研究人类对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
geonet:厘清地理学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界限,也许更有利于地理学的发展
(六)地理学是研究地表景观的科学
   在传统的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研究基础上以及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形成了地理学景观研究主题。景观论者强调,地理学较其他学科更重视景观研究。曼德尔(Mandal)认为,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景观和生物圈的自然-文化特征的空间分布的科学;地理学的目的是探索、解释地表的特征;地理学可以说是研究地表事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如何、怎样和何时的科学
(七)地理学是研究空间结构、过程与功能的学科
    在计量革命、实证主义哲学、模式化与理论化的运动中,地理学的空间分析主题在20世纪50~60年代非常盛行,空间研究为地理学者们所强调。乌尔曼(Ullman1953)认为,地理学者的主要贡献是对空间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塔夫(Taffe1970)指出,当代地理学应侧重研究空间组织一—空间模式和空间过程
(八)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事象时空耦合性的科学
    对于时空耦合性作为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并没有引起太多地理学家的高度关注。通常的观念是,把历史地理学看成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把空间留给地理,把时间还给历史。然而,时空不可分割性和时空耦合性是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之一。地理过程”为现代地理学所高度关注,成为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代地理学对变化中的区域地理结构全球地理结构的关注,需要对变化的地理世界采用时空耦合的观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如果说,历史地理学就是往日的地理学,或过去的自然地理学和过去的人文地理学。那么,把历史地理学仅置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或地理学分支科学的地位显然是“降格”了这门学科。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一书中强调了历史地理学的地位
    要解释当代地理现象,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必须认识其现象的演变与历史发展。历史地理学在总体上是地理学的核心,不是地理学的边缘。历史地理学关注描述、解释与认识历史时期发生在世界各地、各区、各国与各洲的地理变化(阿兰·贝克,2008)。(http://vdisk.weibo.com/s/dGrr0jJwGvKQ_


二、地理学的综合性概念界定
      在上述地理学的核心与主题的定义及其争论的基础上,很多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地理学各主题的互补性而不是差异性,力求从一个较全面的综合的角度来理解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阐明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时间过程、人地关系以及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生克、竞分、协调等一般因式和总体现律(左大康,1990)。
左大康(1925-1992),地理学家。湖南长沙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理系。1960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六十年代对中国地区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辐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把中国地理学界的辐射气候学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内最早开展了气象卫星辐射气候学的研究,参加和组织了地理所开展的南水北调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共同主编有《远距离调水》。---GeoNet自注
     “地理学乃是站在空间立场,以地球表层为人类的家园为基本点,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去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它作正确的、整体的描述、解释、评估、设计、预测”。其中,“站在空间立场”乃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区别;“以地球表层为人类的家园”限定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并与其他自然科学加以区别;“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是指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手段;“描述、解释、评估、设计、预测”则为地理学的目的或任务(王洪文1988)。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社会的动力、社会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科学,它们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生并为真实的世界所限定。地理学研究的上述内容受到特定地区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作用于不同地理尺度层级中的过程和位置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影响(Gaile and Willmott2003)。
    地理学家致力于研究特征化、组织化的地表区域,研究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的互动关系与过程,以及地域间的空间作用关系。地理学家既研究界定地方特征的“垂直”综合,又关注地方间的“水平”联系;既注重要素与空间的静态分析,又注重现象的动态过程(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以上林林总总的观点,反映了地理学家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对什么是地理学或地理学应该如何的不同理解。对地理学这种复杂性、关联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简明的定义确实很难,同时也容易造成误解。由此形成一种“实用”观点:“努力提供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逻辑定义失败的教训,使得对操作性定义的关注更多,从而让古老的谚语‘地理学是地理学家所做的事’看起来更有道理”(杰弗里·马丁2008)。
专栏2.1学科的多维定义
事实上,不只是地理学,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样面临着学科定义争议问题。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提出的“学科多维定义”,对理解地理学的概念很有启迪。徐光宪(2001)认为,学科的单一性仅是学科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随着学科的分化、交又和融合,越来越需要“学科的多维定义”,才能对这门科学有全面的理解。用公式表达为M=Fnm·n2·ng·nmns…),式中:M为学科定义所组成的集合;n为学科定义维数;nm为学科对象;n2为学科研究内容或主题;n3为研究方法;n:为研究目的;其他维度包括学科的演进、学科的关联、学科的关键问题等。实际上,学科的多维定义可以看成是学科思想史或发展史的浓缩版

第二节地理学的主题、核心与地理性问题

     地理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地理对象多种属性特征进行揭示,形成了地理学多元化的主题
一.地理学的主题
   在上述地理学定义和若干主题分析基础上,把地理学对象的属性特征与地理学主题构成关联对应,形成如图2.1所示的地理学十大主题。

1元地理学主题。元地理学是关于地理学作为一种科学存在以及“科学地理学”的思想与方法论特质的思考,包括地理学哲学、科学地理学、地理学方法论、地理学思想史等。元地理学以哲学史、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数理逻辑、语言-符号-图像学等为基础,与地理学交叉与结合,创立与发展理论。
2地球科学主题。这一主题聚焦于各圈层构造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与传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现,全球与区域环境变化中的人类活动因素备受关注,驱动着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深度关联与交融。
3区域综合主题。这一主题基于地理学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主张地理学应着重进行空间分布体系与区域分异的研究,并将地理学的区域综合性思想贯穿于对地理学的性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原则的认识。
4空间分析主题。采用网络结点、几何拓扑、数学模型等抽象和形式化分析方法,聚焦于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关联、空间过程、空间场域、空间模型和理论研究。
5历史与过程的地理学主题。这一主题基于地理学对象的变动性和时空耦合性,关注过去的自然环境(历史自然地理学)、过去的人文环境与人地关系(历史人文地理学)和过去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以及对现时环境状态的解释和对未来环境的预测。
6)景观主题。景观研究在德国最初是对地形地貌的外观表述,并且与区域是同一概念,进而发展到将“人地关系”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景观化。景观论以自然景观及其改变、人文景观及其再构研究为要旨。
7地理学的生态主题。这一主题是地理学与现代生态学的结合,将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理论、概念、方法应用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中。
8人地关系主题。这一主题关注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工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文环境的复杂的、多层次的、非对称的、非线性的人地交互作用。
9地理学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主题。与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和地学主题相对应,地理学的社会与人文主题构成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当代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形成了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自然地理学的“环境问题指向”和“应用性问题指向”的增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联也随之增强。
10建设地理学与应用地理学主题。建设地理学强调历史的观点、区域的观点、生态的观点、社会科学的观点的综合,采用定性的、定量的、工程技术的方法,直接参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具体的建议、数据、实施方案。这一主题实际上是上述各主题在解决全球与区域的人口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地理学各主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如历史地理学同时与区位分布、区域地理、景观、人地关系形成交汇与关联;景观、生态、人地关系、区域研究在现实的地理图景中难于分割。
       地理学各主题本质上是对地理学对象属性特征的某一侧面的认识。因此,每一主题均是地理学丰富内涵和整体性的组成部分,以某一主题否认其他主题都是片面的。正如我国台湾学者王洪文所指出:
    对上述观点加以比较,似乎是都有缺点和对其他观点有否定意味。如果只凭据单一的观点而认定地理学的本质就是如此,则必定形成严重的偏差而无法窥视地理学的全貌。上述各种观点都是构成地理学整体的必要条件和某一方面,但并非完备的条件,地理学唯有综合各种观点才能构成地理学的本质和目的。地理学只有广泛吸取其他相关学科思想的精华,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王洪文,1988)。


二、地理学的核心、基本概念与地理性问题
    与地理学的定义、主题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地理学众多主题中,地理学是否存在核心”。约翰斯通(Johnstone)认为,地理学总体上是一个没有核心的学科。不少学者坚持“区域研究”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单核心之说,抑或两者兼顾的双核心之说。哈格特(Haggett)则强调区位(空间)、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区域综合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地理学。一些学者对地理学的核心之争不以为然,“事实上,许多学科里某些最激动人心的进展往往发生在学科的边缘地带,即与其他学科的界面上”(格雷戈里,2006)。在科学和地理学内部日益分化的状况下,加强地理学各主题、各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与元科学的关联与结合,有助于地理学生长出更多的增长点。
    地理学的定义,呈现出多中心、多主题、多维度的表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不具有单一的、明晰的核心概念,而是多个的、群体的概念集合。要理解地理学,需要识别专业共同体和不同主题研究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其中最关键的有: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地理系统、层次-等级、结构-功能、人地关系、时空尺度、时空耦合、过程-机制、节点-网络、空间-地域、类型-差异、差异性-相似性、地理场与地理流、地点、地方、区域、区位、分布、景观等。
    要透彻地理解何为地理学,在把握其定义、核心、主题、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了解地理学关注于什么样的地理性问题”。对此,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中提出了五大地理性问题,左大康主编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地理性“问题集”作了深入阐述:
    至少有五类不同的地理性问题是可以进行研究的:①与地球空间有关的一般问题。但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以一种概念结构作指导,来把有关的事物与大量无关的复杂事物区别开来,就不能获得有效的回答。②与事态的先后顺序有关的问题,即从过去情况通过地理变迁直到目前情况的发生学上的问题。这些是用历史地理的方法来研究的。③与探讨经验的概括或一般法则的形成有关的理论问题,甚至还探讨基本理论以及引向逻辑推论的方法。④与应用地理概念和技能去研究实际的经济、社会或政治问题有关的一些补救性问题⑤与新的研究法、新的观察和分析技术或新的制图学方法有关的方法论问题(普雷斯顿·詹姆斯,1982)。
    依照现代观点,对于地理学的表达,不是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也不是使用一项独立的解释就能完美无缺,唯有通过对于“一组问题集合”的综合诠释,才能将其全貌予以涵盖。这些“问题集”至少应包括:由各类地理因子互相作用及其过程轨迹共同决定的地理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与功能;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产生的区域基质是什么;“自然一社会-经济”复合体系的时空耦合特征是如何表现的;地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条件的机制是什么;人地系统的基本表现模式以及它们之间互相适应、互相调节、互相改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如何在物质、能量、信息、空间、时间、行为、感应、多样性、复杂性等各项基础变量的研究中实现地理学的总结与统一;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自组织特性是如何表现的……只有对上述一组问题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回答,方能形成地理学的基础构架(左大康,1990)。


第三节地理学思想争论聚焦

     对地理学基本问题的争论导源于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拓展到地理学的概念、主题、核心和方法论,进而具体化到特定的问题,尤其是地理学的二元论争论之中。一些学者将地理学中的二元论称为地理学的悖论(矛盾)”。


一、地理学的二元论之争
       在对地理学思想的讨论中,存在诸多二元论之争:自然与人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独特性与普遍性、系统的与区域的、归纳的与演绎的、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等。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存在多种人地观念。其中,人与自然二元分割对立的观点一度在西方哲学、科学以及地理学中被认可,征服自然成为近现代化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所在。然而,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而言,这种二分法是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联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地理环境的本质既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不同的人地观念,形成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理解:
   把人类社会仅仅看成是影响自然的外部因素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点很片面,所以是不正确的。它只看到社会与自然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可能处在自然以外。他不仅仅源自动物界,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而且永远与它有割不断的联系。所以人类社会性质上的差异不能看成是某种特殊的“超出自然之上的”性质阿努钦1994)。


(二)地理学是自然科学或是人文社会科学
     由于地理环境同时涵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而它可视为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人文科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桥梁的功能,故地理学在知识领域中居“中介”的地位。在相关学科支持下,地理学逐渐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在地理学专业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离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有些学者特别重视自然地理,认为它才能使地理学科学化。早在1887年德国地理学家格兰德(G.Gerland,1833-1919)就提出文化现象的研究应该与地理学分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一门科学应该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另外一些学者沉醉于与社会科学理论的结合中,已彻底放弃了自然地理学的根基。由此一来,使地理学丧失了“独立科学”和自然人文兼容的秉性。


(三)地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统一的还是分割的
     与地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地理学”,即地理学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二元论者认为:地理学的性质是分裂的,它的不同部分运用完全不同的方法;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属自然科学(性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属社会科学(性质);地理学是由几门不同科学结合起来的复合体。然而,相当多的学者坚持地理学的p36统一性在赫特纳看来,地理学统一于区域综合,统一于区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密切结合,统一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联。B.A.阿努钦则认为“统一地理学是一门独特的综合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科学体系,它不仅是在形式上,而且是在本质上构成的共同体。其中最主要就是研究客体(地理环境)的统一性以及由此决定的方法论共性(地理方法),所以地理不是学科的‘堆砌’,而是综合性的科学”。郑度等指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自然地理研究原则上不应该是纯自然主义的,人文地理研究也离不开自然地理和生态学基础;统一的地理学或综合的地理学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四)地理学是研究独特性或是普遍性
     与地理学性质二元论之争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地理学是研究独特性还是普遍性?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是一门以较大精力花费于独特性研究而不是建立科学法则的知识领域”。哈里斯(R.C.Harris,1914-2003)挑战了一切为了发展地理学理论的试图(因为这样的理论必定是采取概括与简化的传统做法,其中特殊状况的复杂性被抹掉,而地理学所关注的恰好是这些复杂性)。哈里斯认为,地理学的观点是以“对构成地点、区域或景观特征的事实复杂性进行观察,简而言之,是以综合的广度为特色”。谢弗尔(Schaefer)于1953年发表了一篇对哈特向正统论严厉批判的文章,他认为例外论者所持有的观点是:地理学不同于其他的科学,这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特定的区域或者现象。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具体的特定的学科,而不是一门存在既定法则的学科。谢弗尔断言地理学应该着重于识别支配空间结构的规律,包括采用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有关理论模式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之辩,近年来在弗里克曼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的“经济地理学”之间再次重演。一方面,建立统一性的科学法则是包括地理学在内的所有科学追求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地理学的地域性又决定了对特定区域的地理事象进行描述与解释成为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地理学是多样性与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五)地理学是区域的还是系统的
    与地理学是研究独特性或是普遍性关联的又一问题是,地理学是区域的还是系统的系统地理学systematic geography)是对某一地理事象的研究,又可称为主题研究(topic study)或普通(通论)研究;区域地理学regional geogra-phy)是研究特定地区内的各种地理事象,又称特殊地理学(special geogra-phy)。为应对复杂性,地理学构建了一套解释地表复杂事象的知识与方法体系,采取了两种基本研究途径:一是地理要素及其要素组合的综合研究(系统地理p37);二是地点、地方、区域的综合研究与空间关联研究(区域地理学)。赫特纳和哈特向对系统地理学(试图对经验主义的概况或者法则进行公式化)和对特定性进行研究的区域地理学(对该地区的综合描述与解释是一系列理论得以发展的基础)进行了区分。哈特向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在从在整个世界层面上对最根本的变量的分析到对某个特定区域进行复杂的局部分析之间显示出渐进的等级。从地理学发展来看,1950年以前区域地理学最为盛行,尤其以法国地理学派成果丰硕,以后则逐渐式微。目前,竟有很多地理系将其排除在课程以外。瓦伦和李希霍芬等强调两者的依存关系,一个融入另外一个。

(六)地理空间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随着对交通信息技术进步的时空效应研究以及人本主义地理学对“乡土观念”、行为地理学对“意境地图”的关注,相对空间的观念已得到普遍认可。向相对空间研究的移动仍在继续中,而且还有可以成为地理学历史上最根本的改变,因为它开拓了无尽的还待探索的新领域(Abler etal.,1971)。然而在实际意义和分类意义上讲,绝对空间仍是相当有用的,如对经度、纬度和海拔的精确表述。但是它遭到困境:由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空间结构(即标准的图形)的影响,在地图绘制的过程中容许这种影响的存在以至于最后造成了困扰(Forer,1978)。在这里,空间被认为是一种容器,首先我们在地球表面划出一部分,然后去窥探它的内容;纵向联系的概念是此类研究的理论基础。总体来说,空间本质上是观念的、抽象的、相对的,但这些都以绝对空间为参照。
  
(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演绎的还是归纳的、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
    演绎和归纳是两种基本的科学方法。20世纪中叶以前,归纳法颇为盛行,如洪堡、李希霍芬、戴维斯、索尔等学者特别注重野外观察,基于对大量个别事象的观察研究提出一般性的结论。60年代以后,随着计量地理和理论地理的兴起,则倾向于演绎法,根据一定的前提,推论出地理事象的规律或法则。“假说演绎法”建构了一组学说,经由观测、实验所获取的资料,来检验学说是否成立。由于地理事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纯的演绎法和归纳法都有局限性。在地理学研究中,归纳必须以演绎为指导,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20世纪下半叶地理学发生计量革命后,引起了地理学研究上的“质”与“量”之争,如仪器测量数据与直接观察之间、理性分析与本能知觉之间、实验科学建构与丰富的感官体验之间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严密性和理论化,地理学必须定量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地理学对象的复杂性、关联性、不确定性难于用数学精确表达。总的来说,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应该在地理学研究中交互运用。为应对复杂事象的多维解析,地理学需要交互使用演绎、归纳、类比、还原、简化、整合、综合等方法

P38二、地理学二元论思想评述
    以上所述的地理学二元论,都曾引起地理学广泛的讨论。一部分学者认为,“真理愈辩愈明晰”。不少人则认为,二元论对地理学思想的明确性造成损害,执拗于二元之争毫无意义。地理学的二元性并非把地理思想截然一分为二,而是两者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方法上,都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学的二元性分析提供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地理学分析框架(王洪文,1988)。正如普雷斯顿·詹姆斯(1982)所强调的那样:
  “与其他学科一样,地理学要通过所有这些途径回答问题,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一名地理学者可能声称终生从事于描述地区的独特特征,但要是没有一些一般性的尺度,要辨明一个特征是否独特,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从这种文字纠缠的迷阵中解脱出来,就可能辨认出新生事物并向着所有这些论述所规定的目标发展。重要的是要找出什么是新创的东西,并把它和传统的东西放在平衡的地位上。
专栏2.2二元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每一事物在其本质上、目的上、属性特征上、方法上,总会有正、反或相对部分。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具有寻求世界图景统一性的整体观。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分解还原法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一度成为近代西方哲学和科学思维的主体模式。这一思想方式极富活力与张力,将整体不断分解成“部分”,进而对“部分”从不同侧面对两个极端方面进行特性研究,成为近代哲学和科学不断分化、深度拓展的动力所在。二元论提供了从事物内在的对立面和相互矛盾看世界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对事物正反两方面的特性进行深度了解。然而,随着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和科学综合趋势的加强,二元分割对立的“还原论”思想受到置疑。单纯的二元论或非此即彼的二元观存在重大缺陷。事物的分析既要一分为二,又需要合二为一。二元论的观念需要与两种思想嫁接方才能避免偏颇: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互动观、变易观;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倡导的辩证法

本章小结
     给“地理学”下一个明确而简洁的定义相当困难,也很难获得地理学家们一致的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不同学者对地理学性质有不同理解,进而形成地理学概念与观点的差异;第二,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尺度的空间地p39域系统极其复杂,地理学对其多维属性的揭示形成了多中心、多主题的研究领域;第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相当多的学者对地理学本质、定义、领域的理解,并不是在整个地理学层面,而是在地理学的主题这一层次上,由此容易造成以“核心”或“主题”去顶替“地理学”的本质、定义、领域,导致了不必要的混乱与争执;第四,地理学的观念随地理学的发展而变动,伴随着进步与波动、偏离与回归、传统与创新、渐变与革命,地理学和地理思想处于不断发展与丰富中。
    地球表层地理系统具有多维的、复杂的属性特征,对多维属性特征的揭示也就成为地理学的多中心研究主题。而对某一维属性的多视角、多层面、多途径研究或多维交叉研究,更加使得地理学的研究议题多元化。以区域为核心支撑,地理学构建了区域综合、人地关系、空间分析、景观研究、历史地理学等多中心多主题的研究体系,以及支撑这些研究的元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地理学方法地理工程技术等。由此看来,关于地理学性质、概念、主题、二元性的争论也许永远不会取得统一的结论。用“多元性、互补性、关联性、不完备性、传统与创新”的观点来理解何谓地理学、何谓地理学的性质、何为地理学的核心或主题,就具备了一种宽广的视野、包容的态度、更深刻的洞察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10 17: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11 16:27 编辑

第三章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人类最早形成的经验、观念与知识,首先也必然是与人类的处境——大地、地球、天文和人类自身及其之间关系的观察、描述和认识有关。地理观念与知识是早期人类经验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前科学时期的“宇宙地理学”,被看成是“描述地球的学问”,这是一个带有百科全书意味的定义,由此产生地理学是“科学之母”之说。19世纪以来,科学处于急剧分化状态,地理学的两大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得到发展。20世纪以来科学仍呈现出深度分化态势,但科学综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推进着科学体系的不断重构,形成了学科之间的叠置、交叉、渗透。学科的汇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促使地理学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地理学在其发展中形成了它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关联体系。

P40第一节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学学科体系属于地理学的认识论问题,是基于特定的目的、原则、视角对“地理知识体系”的结构性认识。如同任何科学分类都存在其不完备性一样,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

一、近代地理学的传统架构
    最早较系统地从事地理学分类的学者,首推17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瓦伦纽斯Varenius16221650),他把地理学分为特殊地理学(区域或专区地理学)和普通地理学(通论或系统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地理学开始不断分化,每一分支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形成地理学传统的结构体系。无论是普通地理学或是区域地理学,都可分成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类(图3.1)。
   在赫特纳和哈特向看来,区域地理学居地理学核心地位。理查德·哈特向1996)在《地理学的性质》一书中,把赫特纳制作的平面图改为立体几何图解来说明“地理学与系统科学关系”(图3.2)。在论及系统地理学与系统(主题)科学关系、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关系时,哈特向指出:“地理学不与系统科学对接,在共同平面的共同部分与它们相交叉,却是要横截过各门系统科学的横断平面上与它们相交叉的”,“综合所有各门系统地理学,集中于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的地点的,则是区域地理学”。
P41
二、现代地理的架构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拓展,分类体系也不断改进。
     哈格特(Haggett1983)在《地理学的现代综合》(第三版)一书中认为,传统的分类体系相当重要,但不如用“如何去解决面对的现存问题”的观点来构架地理学更为有效。因为它较传统的分类方法更强调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性。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三大类。①生态分析。研究人类和环境间相关性,并解释它们间的连锁性。②空间分析。研究一种或一系列有意义且具有特性的区域空间分异、形成因素以及更有效的空间配置模式。③区域复合分析,是生态分析和空间分析的综合。基于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空间差异性,进行区域单元的划分。对此,哈格特给地理学做出一完整而简明的结构表:(a)部分是依系统特性所作的大略分类;(b)部分表示地理学主要研究层面。无论是哪一部分,都能显示出地理学内涵的广泛性及架构的系统性(图3.3)。
   具有哲学博士学位的约瑟夫·施密特许森试图把地理学建成一门推理基础上的科学,提出基于四种不同推理类型的科学研究途径(图3.4):从总体到普遍、从部分到普遍、从部分到特有、从总体到特有。从总体到普遍的推理是通过了解研究对象的普遍性质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要问的问题是关于这门学科的自然属性的问题或者关于社会属性的问题。这是哲学家所使用的推理类型。从部分到普遍的推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部分事象以揭示普遍性质,像物理学定律。因此,物理学中的科学推理与图3.4中的B相对应。从部分到特有的推理,则注重对单个事物的理解,这种形式的推理也称为逻辑型推理从总体到特有的推理试图理解特定单元的复杂特征,如地理学中的景观和区域在施密特许森看来,地理学方法论的独特性在于它力求理解存在于地球空间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复杂性,这是地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运用四面体分类体系,重在强调选择其中p43的一个是不够的,地理学的推理不只包括一种类型,而在于四种推理类型都要考虑。总体上,地理学关注地球表层和它的空间组成部分,即关注特定空间和地域中事物的联系。
    由左大康主编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将地理学体系分成三个层次。①整体识别层次。为既联系时间,又联系空间;既联系自然,又联系人文;既联系理论,又联系应用;既联系哲学体系,又联系方法等属于综合性、全球性、共同性的地理问题,主要有普通地理学、系统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古地理学、区域学、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方法论等。②按要素所区分的次一级学科。主要由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这三大类组成。③第三层次由上述三大类的分支学科组成。
林超和杨吾扬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地理学条目”中,从现实出发兼顾历史,按研究对象构建了地理学的分类体系(图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的《地理科学》一书在阐述地理学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分界、研究内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简明的地理学体系(图3.6)。
P44
     与其他科学特性相比较,地理学特别强调“空间-地域性”、“空间-时间耦合性”、“地理要素整体性-综合性”和“地理研究主题的多样性”。首先,将地理学分成区域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普通(或综合)地理学、专题地理学四大块,形成模块1。进一步,依据理论方法与应用、自然与人文的对应互补关系构成地理学的四大组成模块,即模块2:①理论地理学与地理学方法,由地理哲学、科学地理学(地理学与科学、科学哲学的交叉)、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方法论、理论地理学、地图学、实验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量地理学、现代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元地理学和地理学方法、工具、手段等组成。②应用地理学或建设地理学,与区域或全球关联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问题,包括灾害地理学、区域与全球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学、环境规划管理、土地资源学、医学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等。③人文地理学,由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组成。④自然地理学,由化学地理、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貌学、水文学、气候学、土壤地理学等组成。将模块1与模块2嵌套起来,构成如图3.7所示的分类体系。

三、变化的人文地理学体系
   詹森(Jensen1999)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文地理学用传统的(tradi-tional)、计量的(quantitative)、评论的(critical)三种不同观点构成如图3.8所示的框架,同时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概貌,他强调这种架构并未能包括全部的人文地理学系统。
P45

四、变化的自然地理学体系
     与变化的人文地理学体系相对应,并采用相似的表现方法,构建随时间而变化的自然地理学体系。图3.9中: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景观学、土地学等;专题地理学包括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沼泽学、湖泊学、岩溶学等;应用自然地理学包括灾害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城市自然地理学等。
      格雷戈里《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一书中总结了环境地理学、应用自然地理学与环境管理、全球自然地理学、文化自然地理学等前沿研究领域,并对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进行了全面的界定:
   很多趋势,包括走向整体性的趋势和质疑现存各分支能否完全覆盖自然地理学全部研究目标的趋势,意味着需要审视一种更趋文化性的自然地理学。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脱离或削弱自然地理的核心内容,而是要反映出该学科中人文部分促进了地理学的那些根源。自然地理学/地文学专注于地球陆地表层及外围的特征和形成过程,重视对于了解当代地球环境必不可少的空间变异和时间变化,其目的是认识地球自然环境怎样成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学通常分为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和生物地理学。但是现在的自然地理学在晚近环境和第四纪变化的系统分析中更加具有整体性。它采用数学模拟、统计模拟以及遥感方面的专门技术,发展出探索环境管理和环境设计的研究,它受益于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尤其是生态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的协作在许多国家,自然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与人文地理学有密切联系(格雷戈里,2006

P47第二节地理学的学科关联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地理学不断分化、不断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丰富着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科学的分化与融合使得地理学与其“亲缘”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约翰斯顿(1986)指出:“在科学群体中,各学科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其主题来界定,由它们研究什么而不是怎样研究来界定。然而,学科之间的界线却很难清楚地划分,因为被研究着的现实世界是由相互关联的一个总体组成,而不是一些分离的部分。因而把知识分解为各种学科是人为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武断的,其目的在于把某些显然可研究的论题从其他论题中分离出来,尽管前者事实上并非独立于后者。当然,这样一种理想并非轻而易举。学科界线是相对可渗透的,这就为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好了准备。”

一、地理学与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关联
3.10和图3.11显示了地理学与自然科学、数学、现代系统科学的关联。

1)地理学与物理学、化学。尽管地理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同为基础科学,但理化无疑是自然科学基础的基础。一方面,地理学与其交融形成了化学地理学、动力学地理学、实验地理学、年代学等学科;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物理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在解释世界许多问题时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科学的“典范”和“标尺”。自然科学提供了一整套揭示世界本质强有力的规范化程序:观察、描述、假设、实验、测量、验证与证伪、理论解释(揭示隐藏的结构、规律与机制)、理论批判、再观测实验、理论再造。
2地理学与地球科学人类早期有关“地球”的知识,归属于“地理学”的学问中,地理学可称为地球科学之母。随着地质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土壤学相继分化独立及其对地理学的“反哺”,形成了地理学的“地学”或“地文学”传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现以及构建“全球地理学”、“地球表层学”的强大动力,地理学与地球科学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关联
(geonet自注:“地学”“地文学”“地球科学”是与“地理学”最容易混淆的)
3)地理学与生命科学。早期地理学主要侧重于生物分布与群落差异研究,形成与生物学的联系,发展出了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学的传统分支学科。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生态学尤其是应用生态学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跨越到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在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等领域呈现出与地理学全域覆盖之势。生态学以其强有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中,形成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等众多分支学科。在这一背景之下,地理学也不能例外,地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造就了地理学的“生态论”和生态研究方向。
(geonet自注:我自认为生态学是指向生物属性的,而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中心,除了人之外的生物界是人类环境因素之一。而人类生态学是人类与生物圈关系或者说人类在生物圈中。百科: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环境间的关系的学科。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在其对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的科学。人类生态学就是运用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主题包括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进化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是一门源于普通生态学,并随着普通生态学发展而发展的基础理论学科
4)地理学与数学及方法论科学。毕达哥拉斯以来,数学就具有无穷的P49“神秘”与智慧的“圣环”:世界是由数(几何图形)构成的,世界的一切秘密都隐藏于数之中。近代物理学、化学精确化的公式表达使逻辑形式化成为衡量科学的“标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地理计量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地理学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研究。地理学对象的多维性、关联性、整体性与不确定性、地理系统空间和时间的异质性与非线性的特征,使得传统的线性数学和精密数学在对地理学问题的解释上往往无能为力。统计学、模糊数学、现代系统理论(老三论、新三论、复杂科学)等横断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地理综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武器,地理学有望在方法上获得进一步支撑和重大突破。
(geonet自注:隐隐觉得大数据对于地理来讲也许是机会)

二、地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联
    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联形成了“地理学的人文-社会-经济指向”与“人文-社会-经济科学的地理指向”的双向互动。涂尔干高度关注“地理事实”(他称之为“形态学事实”)以及社会空间里的个体及群体分布的不同模式,并以地理事实为基础开始他对社会事实的分析。地理事实包括其领地上的人口规模与密度、城乡分布、建筑形式、道路交通、分界线和边境、自然资源的分布、机械装备等。当代社会学更加关注于社会叙事“空间化”。
     传统上,地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联主要体现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者不太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这实际上会产生一些问题),而以人文地理学去对应“人文-社会科学”。对各种人文事象和社会事象的空间分布、差异、关联、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构成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图3.12)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化倾向。70年代以后,社会科学得到迅速发展,地理学的“社会科学”转向加速,关注于社会结构、组织、权力、公正、正义、文化、制度、政权、性别差异、弱势群体等主题,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了全方位的渗透与交融,构成了地理学的社会主题、文化主题、制度主题。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环境学、生态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纷纷强化应用的背景下,人类活动日益成为自然地理学关注的论题,并推进着自然地理学的环境管理、环境设计和文化转向。布伦特发表在《当代地理学要义》上的“地理学与人文科学传统”一文中认为:
    与其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视为彼此差别明显的学科,不如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接口。事实上,人文地理学的多样化的传统与方法在这些接口上造就了广阔的科研与教学范围,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以及这两门学科内部,形成了维系各种资料来源、方法和思想的建设性联系。由于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地理学家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地理学P50家的工作,基于人本主义的地理学研究日显重要。在人本主义其他学科工作的学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与地理学思想相衔接基于人本主义的地理学的例子包括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以及对文学、视觉艺术和其他文化形式的研究与实践。在人本主义传统下工作的地理学家提出了有关空间的生产、表征的政治策略以及知识形象化与权力的关键性问题。
专栏3.1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传统上人们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认识非常模糊,或以社会科学来包容人文科学,或以人文科学统摄社会科学,或以人文一社会科学来统称。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元分类法,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两者是既相区别又密切关联的两大科学。两者的区别有三。①对象不同。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的组织、结构、功能、变迁、关系、机制的学科,侧重于从经济、政治、军事、人口、法律等“社会事象”对“社会系统”进行分门别类或整体研究。而人文科学是在精神与物质两个领城内,研究由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一文化体系”,包括人的观念、知识、信仰、思想、价值、道德、伦理、情感、语言、宗教、习俗、艺术、美学等“人文事象”。②形成时间不同。人文知识与人类文明同步产生,早在奴隶社会时期,人文知识就发展到一定高度。而作为一种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的形成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在近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城市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结构高度分化、复杂化和不断重构,使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学快速发展。从而造成在不少人的观念中,社会科学要重于人文科学。③方法论差异。社会科学以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多用调查法、统计法、归纳法、理想模式等。自孔德以来,社会科学十分强调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实验、量化等科学化分析手段与研究程序,尤其是经济学,其定量化、模式化、理论化的研究成就,使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突出。而人文科学,侧重于人自身价值、意义的体验与思考,关注于个性化的感受、表达的人及其文化精神,更多的是规范性问题,多用实地考察、民族志、诠释、内省、移情、启示等方法,重视价值判断和对意义的追寻。
   狄尔泰认为:“人文科学学者应该永远对单个的或不重复的事实感兴趣”,“人文科学学者必须与自然科学学者不同,他必须放弃因果说明,放弃发现确切的法则的努力。他关心的不是说明,而是理解,是阐释学。”然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本质上是一体化的:它们同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科学”(或参与性科学),社会由人所建构,在“人文”的人开展的现实社会活动中,无法分清什么是“人文的”、什么是“社会的”。正如皮亚杰所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学’与‘人文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事实上,科学知识之间不只是存在斯诺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割对立问题,在社会科学(如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对利润最大化的无止境的狂热贪求)与人文科学的社会公平、环境伦理之间亦存在冲突。无疑,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深度关联与渗透将推进“统一的人的科学”的发展。1950年以前的社会科学过度迷恋于自然科学、沉溺于实证主义,导致对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后来在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下,社会科学开始了“语言文化”转向,这又导致了社会科学对实证性和客观性的过度否定

三、地理学与哲学的关联
    地理学是一门与哲学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地理学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哲学思考的不同主题同时交汇。当代哲学的语言、符号、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形成深度交融,使得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哲学化”日益兴盛。哲学思考的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异质性特征,哲学的这一特点与历史学p52的“时期独特性”、地理学的“区域差异性”、人文科学的“个性化”特征在“异质性”上有共性之处。哲学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进程中,将与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强调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的学科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地理学长期关注的一些主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也是哲学关心的核心问题。地理学可以为丰富哲学思想发挥其独特性作用。事实上,地理学中的相当多的观念与理论,如环境论、或然论、适应论、协调论、人本主义、“复杂多样性中的统一”等概念本身就具有地理哲学和哲学思想的成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对实证主义的科学正统提出挑战,将多样化的哲学思潮——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应用于地理学中,形成了地理学的哲学方向。地理哲学成为地理学的前沿领域
   地理哲学是地理学与哲学、科学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概念中的哲学问题与逻辑思维问题,以阐明地理学结论的哲学意义与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中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地理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地理学史特别是地理学思想清晰地反映出地理学与哲学、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任何一位地理学家的理论思维、理论学说与研究方法,都反映出某种哲学或某几种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地理学家也将地理学的理论思维产物充实于他所坚信的哲学观念之中(左大康,1990)
    建立于我们研究的任务之上的信念,形成我们的哲学,形成我们个人的生命观和生活。所以,通常将地理学中这些信念大致指定为地理学的哲学。这类哲学有许多种。每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地理学性质的鲜明观点。这类哲学国与国不同,随集团而不同,亦因时而异。有人认为这些形形色色的哲学是人身上隐藏的、渗透的某些态度的模糊表达,它们形成了地理学的本质。真实的地理著作就这样被认为是基本的地理学的某种朦胧表示,这和柏拉图认为知觉经验是外界“本质”的某种朦胧表示属于同一方式(大卫·哈维,1999)
专栏3.2哲学与科学的关联与分野
    在古希腊,人类所有知识形态兼容于自然哲学中。自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的科学革命以来,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分道扬德,尔后心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出现分野。科学给哲学留下的地盘是什么?科学与哲学的区别是什么?亚历克斯·罗森堡(2006)在《科学哲学》一书中认为:“哲学主要考虑科学目前不能回答或者也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进一步考虑的是科学为什么不能回答这些问题的问题”;哲学是处理“形而上学”(meta-physics)问题,“‘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被视为对实在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以及事物的某些种类是否存在的研究,包括研究像数或红等抽象对象、上帝、独立于物理存在的思维存在、与单纯巧合相对照的原因与结果、由这些原因决定或命定的事件或者不固定并且存在性独立于先前事件,等等”;“只有哲学才处理的一种类型的问题是规范性的(normative)问题,伦理学、美学和政治哲学中的价值问题,关于事情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关于什么是好和坏、正确和错误、正当和不正当的问题等。科学可以说成是描述性的,或者说成是实证的,而不是规范性的。这些规范性问题在许多科学中有其近亲”。事实上,当人文科学或部分社会科学在追求“纯科学化”和“实证主义”的道路上受阻,进而再度转向“人本主义”,更关注于“规范性问题”。同时,随着哲学向语言、符号、文化的全面渗透,哲学与人文科学已难以分彼此。科学与哲学各有其分工,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一个泾渭分明的边界。
    一方面,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了认识“世界”的世界观,从而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赋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的重大发展,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现代生物学、系统科学和复杂理论,成为哲学灵感最有力的源泉。一方面,哲学在其循环、创新、发展中,不断推进着哲学对“世界”多样化的思考与诠释,从而为各门具体科学对“世界图景”的揭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哲学观念支撑;另一方面,面对科学对其地盘的浸入、哲学二元论的困境、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不完备、哲学科学化受阻,哲学不断地陷入衍生、批判、回归、再反叛的周而复始的危机中。哲学既存在自身的危机,同时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完备性,而这一点往往被包括地理学在内的一些具体科学所忽视。
       20世纪70年代以前,科学主义形态下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在地理学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尔后人文地理学者深感过度理论化抹杀了地理学的丰富性和价值取向,进而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哲学思想工具,包括存在主义、现象学、人本主义、激进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批判唯理论、后现代主义等。一方面,地理学不断地从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中获得理论支撑,不断丰富着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人文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过度哲学化”的倾向。太专注于各种哲学思潮在地理学各具体研究中的单向应用,而较少致力于从地理学自身出发构建地理哲学和地理学综合理论。时下的西方人文地理学,对研究的每一个具体主题——建筑、公共空间、土地利用、社区研究均喜欢p54置于不同的哲学观念下解释。这既给人一种“繁茂景象”,又给人一种“悬晕感觉”。这一状况有些类似于20世纪60~70年代地理学计量革命。只要浏览一下皮特Peet)所著的《现代地理学思想》约翰斯顿19992000)《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和《地理学与地理学家》詹斯Jensen)的《地理学历史与概念》等论著,就不难发现人文地理学与当代哲学思潮和社会理论处于全方位的渗透中。

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中的地理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野从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时就业已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确立的六大原则造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巨大鸿沟:外在目的性和动力原则;已知现在决定未来的可预测性原则;已知个体决定整体的简单性原则;可认知性原则;时空可逆性、对称性原则;可量化原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彻底分割(研究自然客体把人类社会因素摈弃掉,研究社会事象时把自然要素抽象掉或外化处理)和绝对化理解加大了两大科学之间的分离。尽管追求实证(精确性、确定性、可实证性)成为近代社会认识的基本倾向,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割裂,并没有从整体上推进两大科学实质性汇合。近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在社会科学中出现了反量化、反证实的思潮,对牛顿力学模式下的社会科学研究提出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脱离。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野的同时,也存在着两大学科的综合、渗透趋势。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成为当代哲学、科学、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这一趋势的形成源于以下背景:经过18、19世纪科学的急剧分化发展后,科学的综合、交叉趋势日益增强。现代科学研究进展(进化论、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生态学等)从根本上突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及其规律之间的分离状态,构建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不可分割的世界图景。现代系统论原理与方法、复杂性科学的兴起、遥感空间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上的传统界限,为两大科学汇合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撑,探索复杂性或复杂系统,成为多科学综合研究的目的,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主要途径。随着人化自然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人类已经成为改变环境和全球变化的持久的重要力量,人地矛盾与冲突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加剧,要求哲学和科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为长期承受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内部分割的痛苦并寻求统一发展的地理学,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和做出独特贡献的场所。

P54本章小结
     如同任何科学分类体系均存在不完备性一样,地理学也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完p55善的学科分类体系。从各自的分类思路、依据、原则出发,学者们构建了不同的地理学体系。而每一套分类体系都提供了认识地理学构架的一种视角。由于地理学以其空间地域横截并承载各种自然、社会、人文要素,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形成难以分割的“联体”构造,“联体性”或“交叉性”就成为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科学关联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地理学内部,离开对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展的把握就无法理解地理学的发展。对此,阿克曼Ackerman1963)指出:“实际上我们中有一些人把对地理学本身的研究视为研究尽头,而没有放开眼界,为更大的科学目标作出贡献的胸怀和远见。过去很多地理学家渴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却忽视了整个科学进展的前沿。我们不能无视当今时代面临的变化洪流,整个科学的进展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组成分支学科的进步。”
    地理学与相关学科广泛的关联性或交叉性,一方面形成了地理学引以为荣的“综合性”特征,另一方面,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图3.11和图3.12显示了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是如何与相关学科关联叠加的,重叠带上的部分代表了地理学专门的系统的分支地理学科,它们也平等地属于其他学科。问题是:在重叠带上地理学是否占据更多的位置?留在中心区域的是地理学特有的吗?中心区域是系统的、区域的、人地关系的?这些问题涉及科学关联中的地理学地位和定位问题。一些人担心,许多地理学家研究边缘问题会失去地理学者的身份而转向其他学科。另外一些人对此却乐观开明,如果边缘有趣,我们为何不探索它?这将拓展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地理学以空间地域为载体,横切并纵横向关联了诸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地理学猎涉内容的“广域性”,使得地理学者不得不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中哪些是地理学的核心或主题?一些人认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数量无限多,并沉醉于开拓“山头”的乐趣中。而许多人认为:把地理要素细碎分支化的做法,并无多大实际价值,反而会给地理学带来伤害。要避免地理学的漫无边际或一盘散沙,地理学就必须要强调并坚持它的核心和主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11 16: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14 13:49 编辑

P56第四章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的手段、途径或方式。黑格尔(GW FHegel1770-1831)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角度认为: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con1561-1626)首创“方法论”(methodology)一词,倡导要以方法的体系武装科学。在哲学框架内,方法论与特定的认识论和某种本体论相关联,它回答“我们能认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最终认识它”和“如何能将信息收集、组织起来的规则和程序”的问题。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既是地理学家们创造性的推进和地理学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又是地理学对哲学和整个科学发展的响应与互动的结果。存在多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如实证主义、诠释学方法、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批判理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


第一节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哲学和科学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工具。哲学在创新、批判、承传的循环中,各种观念不断被提出,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流变。各种新的哲学观念往往首先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产生反响,进而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承传影响到地理学。对哲学方法论的深入理解,一是需要大量阅读哲学论著;二是要了解哲学观点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运用;三是要熟知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情况,这方面可重点阅读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皮特《现代地理学思想》等论著。任何理论立场都取决于哲学的三个基础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本体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世界的基础;认识论指导我们怎样科学地进行研究;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认识“存在”,即根据“存在”特性,针对性建立一套研究规则、程序、手段、方法技巧。威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22)特别强调哲学的指导意义:“哲学的目标是对思想进行逻辑阐述,如果没有哲学思想,就会像原始状态一样,充满乌云和混沌。哲学的任务是将宏观世界区别清楚并给予清晰的界定。”同样,希尔(Hill,1981)也指出:“很多地理学家怀疑哲学问题与地理学的实际关系,然而没有任何研究是在哲学的真空中发生的,即使不是十分明确和结构严密,所有研究都由哲学观念所引导。这些观念影响或启动了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选取以及不断演变的完成研究的方式。简而言之,哲学问题渗透到地理研究的各个方面。”本节聚焦于p57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而对后现代主义,将放在第十一章中详细阐述。

一、经验主义与地理学
    经验主义是科学主义的开端,它相信客观事实,认为所有的科学只与客体相关,而无需理论性解释,经验的东西就是存在的东西。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尽管他们的认识论(唯物与唯心、可知与不可知、理性主义与纯经验主义)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点是承认知识和观念源于经验。约翰斯顿(2000)指出,经验主义“其认识论是:我们通过经验来认识;其本体论是: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其方法论直接要求提出经验过的事实”。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只能关心世界的客观事物并寻求其本来的面目,人们的价值观和意图等“规范性问题”应排除在科学研究之外,因为无法对其进行测度;所有的认识都是来自通过理性和归纳法处理提供的事实基础上。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罗素,1982)。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经验归纳法所阐述的“科学归纳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以及为归纳推理提供前提条件的观察、实验,至今仍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哈维曾总结出科学解释的“培根”途径[图4.1(a)]。
培根创立的基于归纳法基础上的经验主义方法对近代地理学有其独特意义。是观察、实验对地理的重要性。人类早期的地理知识与观念源于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理性思索。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途径是,通过实地观测、观察、调查,进行对比类比、经验归纳,得出解释性结论。归纳法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径,为地理学尤其是区域地理学从区域独特性研究到区域普遍性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模式。传统的区域学派也许被打上经验主义的标签,而它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描述推导或者所经历的事实的体现。然而,经验归纳法由于“不可穷尽性”而存在其内在的逻辑缺陷,并且由于对演绎法、公理法、假设的关注不够而难于发展地理学理论。波普尔就极力反对经验归纳法,认为它既不能为科学提供必然知识,也无法给科学提供概率知识。因为从数学的观点看,经验观察无论重复多少次,也只能是一个有限数,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概率只能为零。在吸收经验主义合理内核基础上,实证主义力图克服其不足。

二、实证主义与地理学
   与经验主义相同,实证主义者排除不能进行测度的规范问题和形而上学问题。实证主义不同于经验主义的是,需要所提问题被证实(逻辑实证主义)或证伪(批判理性主义),而不仅仅提供证据。同时,实证主义也不赞同科学研究中p58单一的归纳法,而采用演绎与归纳、假设与验证等相结合的方法。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利特瑞在《法兰西语言词典》中将实证主义定义为:“实证主义,指源于实证科学的一种哲学体系,为奥古斯特·孔德所创,这位哲学家把这个词特别用来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在方法论上特别强调:①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科学关联,在孔德看来,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唯一方法。②观察、假设的重要性,孔德在《对近代的整体简短评价》一文中认为,“如果一门科学成为实证的,只是当它完完全全建立在观察到的事实之上,其确定性普遍认可的时候,那么同样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知识的任何一个分支要成为科学,只有使用假设手段,把一切作为基础事实结合起来才能做到”。③科学抽象与科学简约性,孔德认为“所谓概括、简化、抽象的现象越多,它们对现象的依赖就越少,与它们关联的知识就越准确,那种知识的协调就越完美”。④在孔德看来,人类完全属于世界,任何知识体系都必须不仅置于本身的历史之中,而且置于人类社会历史之中,社会科学可以发展自然规律,社会科学涵盖一切科学。昂温(Unwin,1992)指出,孔德利用实证主义这个术语来描述实证的、真实的、确定的、准确的、有机的、相对的,而不是想象的、未确定的、不精确的、空洞的事物。由此,孔德确定了利用一套统一的方法可以进行试验和证明的理论模式。
专栏4.1实证主义哲学的流变
    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成为近代哲学的主要内核,其主体表现就是实证主义哲学。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与数学逻辑化、形式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实证主义哲学的思想源泉。就广义而言,实证主义哲学存在一个庞大的体系、复杂的关联与演变:实证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存在密切姻缘,孔德建立了科学实证哲学的纲要系统,马赫和阿芬留斯提出经验批判主义,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倡导批判理性主义,尔后进一步发展到后实证主义阶段;同时,杜恩、彭加勒、勒卢阿的约定论,皮尔斯、詹姆斯、杜威的实用主义,波普尔、库恩的“科学哲学”对实证主义既是一种批判又是一种延伸。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和逻辑主义理论上的缺陷而导致种种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经历了完全实证到可能实证、强实证到弱实证、确定性实证到概率主义的演变。自量子力学创立以来,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内部受到置疑。
P59
(二)逻辑实证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试图成为哲学中两个紧密相关的传统的延续: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欧洲大陆的实证主义。如果说,孔德的实证哲学是基于经典力学的话,那么,20世纪20~30年代发展起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则是实证主义哲学与数理逻辑学、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并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的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对学科统一性的强调,从自然科学的方法里面寻找权威的解释。
     与孔德不同,维也纳学派接受某些不需经验就能被证实的描述。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三个哲学前提是:①其本体论,逻辑与事实结构的同构性,存在独立于人类思维并且能够通过主体间的有效的观察加以认识的事实,一切知识都必定能从观察事物那里推导出来。②其认识论,存在理想的科学工作者语言,借助数理逻辑语言可以实现科学逻辑化。③其方法论,可实证是理论真实性的唯一证据。逻辑实证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经验实证原则,认为只有被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衍生出核心理论,该核心观念认为科学只能涉及经验主义的问题,而不包括规范性的问题。在不考虑有关那些我们可以认为是事实的事物是否属于构成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的问题的前提下,可以说经验主义的问题是有关事物是什么,而规范主义的问题是有关事物应该是怎么样的。
    吉尔德·德兰邀(2005)在《社会科学一—超越建构论与实在论》一书中对实证主义的五条程式化特征进行了界定:是科学至上主义,对实证主义而言,自然科学通常被当作科学典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之间存在方法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是自然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一致性,科学是对外在于现实的研究,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能够被还原为可观察的单元或自然现象;是经验主义,科学完全以那些能够被观察和检验的事实为基础;是价值中立,科学不对它的研究对象作价值判断;是工具性知识,科学是一种对人类解放、人类进步有用的工具性知识。
    卡尔·波普尔(2008)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倡导批判理性主义,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实验与定律的永恒关联性进行了修正。波普尔认为,科学逻辑并不由绝对可检验的知识决定,提出证伪主义。他断言: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理论虽不能被经验实证,但能够证伪。提出假设-证伪-再假设-再证伪……通迫客观真理的科学进步模式。从实证到证伪,波普尔在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以此来适应社会科学的理论解释。波普尔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统一性,但仍坚持科学方法的统一性。
    逻辑实证主义构建了知觉经验-先验模型、演绎-法则、数据度量-统计检验、理论假设-实证(证伪)相结合相反馈的科学方法体系,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有p60重大影响,至今仍是重要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对此,哈维总结出科学解释的第二条路线[4.1b。实证主义认为,“如果我们准备解释那些现象,那么我们必须发现那些主宰它们行为的规律或者统一的法则。因此研究的期待就围绕着那些规律的发现”。相当长时期内,实证主义哲学一直是地理学的主要方法论,地理学中的自然地带理论、侵蚀循环学、区位论、环境论、景观论、计量运动、空间分析、行为地理学等均与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密切相关。

(三)对实证主义的批评
     从启蒙运动开始,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发展到逻辑经验主义哲学那里达到了高峰,这集中表现在其依据实证科学标准所提出的可证实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一切命题必须是在经验中可以证实的,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实证主义既排除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也排斥了价值论、伦理学等规范性问题,对科学的关注淹没了对人的关怀尽管逻辑实证主义具有清晰而严密的优点,但由于太过逻辑形式化和实证化而遭到批评,从而导致新康德主义、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叛。
    格雷戈里(Gregory)把对实证主义的批评总结成三个方面:其一,实证主义p61因经验主义而受到批评,实证主义者低估了理论和观察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相互关联的现象的相互作用区分开来的困难性;其二,实证主义由于排他性以及假设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到社会现象中而受到批评,数学语言过滤了社会和道德问题,也不能认识感知、意图和人类行为的空间类型和过程反应;其三,实证主义由于其自律性受到批评。实证主义的论点是科学必须是中立的,无价值和客观性放弃。实证主义通过人为地将观察者与被观察的事物分离开来产生虚假感觉。


三、人本主义与人本主义地理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运动者倡导人的理性和人的价值来反抗神权统治。在早期启蒙运动者那里,理性与人文是交融在一起的。尔后理性主义进一步与科学主义结合,形成科学主义思潮。在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科学主义与工业主义、技术主义相结合,一路高歌,对科学、哲学和人类社会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对抗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对哲学和科学的“神学化”和“霸权化”统治,一批哲学家和人文社会学家纷纷转人本主义方向。人本主义的结构形态纷繁复杂,与其他哲学流派和社会思潮形成不同交叉,未能像实证主义那样存在一个较明晰的体系。它大致由六个群块组成。
(一)观念论(理念论或唯心论)
    观念论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哲学。柏拉图最早提出观念论,经巴克莱、费希特的经验观念论,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尔后与唯意志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进一步结合。超越理想主义的原理认为,知识只能通过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解释产生(也只能由此而构成)。在这种哲学里,自然世界成为人类思想的产物,或者是科学社会的产物。观念论的基本要点是:一切现实在某种方式上都是由某种精神构筑,世界不会存在于对它的观察和表达之外(本体论);知识完全是主观的,依人的信仰、认识而存在(认识论);通过使用一些标准——真理的定义、现实性的说明、真理的标准等一致性理论来解释观念中的世界图景(方法论)
专栏4.2地理学的先验经验主义与代理人简化模型
     约翰斯通(Johnstone)曾说,当地理学家观察地理的镶嵌图案时,他们把每个地区看成是联合的而不是单一的。而事实上,尽管普遍的规律和社会结构存在,但是他们以一种个人解释的独特联合适应于每个地区,而这些解释是由具体地点的代理人做出的。以前的解释留下了文化的烙印,并且创造出p62了新的解释框架。以前人解释为基础的行为也是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社会形式的结果,这些自然景观和社会形式又相互限制及授权新的解释和行为。代理人解释的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可能性的方式,与由社会机构和经验社会形式提出的限制和可能性不一样。同一个地区由不同的代理人解释的环境限制会如此不同,说明不同解释主体的观点对地理学是重要的。
(二)实用主义
     由皮尔斯(Peirce1839-1914)、杜威Dewey1859-1952)和詹姆斯(James1842-1910)创建的实用主义,是一种既有实证主义成分、又具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放弃“无价值研究”,提倡研究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和通过实践活动来构建现实世界的认识,强调不应关注个体而要关注于社会和个体的相互作用。实用主义认为,所有认识都可以通过将来的经验加以鉴定,以及思维的功能可以用将来的经验和行动结果加以验证,认识必须从根植于经验的行为中获得,而不是从知识中获取。
(三)唯意志论
     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及意志的表征,它统率知识、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及其能力是意志的产物。唯意志论通过强调人的意志、欲望、权力、情感、冲动来反对一切理性主义,“重新估价一切价值”,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基础。
(四)现象学
      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其本体论是现象就是事物本身;其认识论是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或深处的本体或本质;其方法论是现象学方法一—考察个别现象、考察一般本质、理解本质联系、关注事物显现方式、探讨现象在意识中的构造、“悬搁”对现实性的信念、揭示隐藏的意义。现象学力图消除传统哲学中表象与本质、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人与物的对立,强调显现于我之物即事物本身。现象主义者关注于如何描述研究人员的所有感受,这种描述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现象学主义者关注的重点是我们周围世界的知识,他们尝试创造一种客观化了的学问,这种学问是关于我们所经历的现象的世界。现象学的诞生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转折点。现象学被认为是地理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有着渊源关系,属于广义的现象学运动。存在主义形成p65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50~60年代,战争给人刻骨铭心的痛苦使哲学从客体世界转到对人的思考。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不能通过认识的途径达到,而只能通过阐述或说明的途径达到。存在主义缺乏一套明晰的研究方法,但存在主义关注人的本质、尊严、自由,对促进人的研究有积极意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强调了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显著角色,对重新发现地理作用及地理行为的多样性富有启迪意义。
(六)社会科学的“人文”转向
        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内部掀起反实证主义运动,出现回归“人文”的转向,人文/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兴起。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对“人”和“人类”概念在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框架下过度客观、抽象、狭隘、机械、决定论的反动。人文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主要是以实证寻求规律,而人文科学重在独特性揭示、价值判断、阐述与理解。这实际上又回到新康德主义者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之争上。新康德主义者认为,由于“人”这一人文科学的对象,与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物”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人文科学自有其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与自然科学的“解释”方法不同的“诠释”方法。人文主义主张,其方法论值得称为“人文”的,因为他们是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类、意义、价值、目的,这成为社会科学“人文”转向的基本内涵与表现。
     人文主义方法的特点可归纳为:感觉到的即是存在的;知识可以由个体所创造出来的意识世界中主观地获取;方法论是可解释的,其使用的方法使得我们对个体世界的调查变得可能;强调的是主观性而非客观性,认为知识不能独立于知者而存在,只存在于人的经验世界中,并为有价值判断的人来分析、鉴赏;强调的是个别性、独特性、差异性、主体性、生命个体而非重复性,重理解、阐述而不是寻求公理、规律和不变的法则;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归宿。人本主义强调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凸现了人的理性、正义、仁爱、自由、情感、欲望、权力、意志、贪婪、疯狂、荒唐等多面性。人文主义思潮的一个重大成就是把一个单面人——牛顿力学世界中的机械-粒子人、传统哲学和科学中的理性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空间决策中的合理人、社会行为中的理智人,拓展到一个具有文化载体、丰富内涵、多面性的“完整的人”。这种“完整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创造的空间与区域、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鲜活的“人的地理世界”,提供了地理学对“现实世界”和“生活世界”多元化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P64专栏4.3地理学者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阐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哲学的现象学运动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许多地理学者不满意地理学中的机械的、纯唯物的、单一形式化的解释模式。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于作为有思想、有生命的人,而不是作为以有某种程度的机械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的非人性者,其目标在于在人的环境中理解人。人拥有自由的意志并通过独特的历史过程参与每一块土地的发展。众多地理学者对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班泽Banse)认为,为了在一定的深度上认识事物的本质,地理学应该定义为一门艺术:“只有将可视的外部表象和事物内部的核心统一才能形成真正的地理学,真正的地理学是对现实映像非物质的表现。”恩特里金En-trikin1976)提出人文主义最好被理解为批判主义的一种形式。
    约翰斯顿Johnston19861997)指出:“人类社会只能通过人文主义的努力来表现,因为有关地域的态度、感觉、主观看法不能通过实证研究来解释。”人文主义方法关注的是行动着的个体,我们的目标是对事件的理解以及对隐含在人类行动背后的思想的窥探:“研究者扮演的不是技术人员的角色,他的作用在于促进思想的碰撞以及对其的反思。”我们的目标是“自我意识和相互意识的增强”。
    格雷诺·奥维拉·约翰尼斯Grano1997)认为,作为一门整体科学的地理学的焦点既不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在自然属性方面的人类活动的解释,也不是人类和自然在区域中的综合。地理学的焦点是人类思想和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惠性——一种希望根据人性来解释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尝试:“人的感知、经验、知识、行为模式及其所处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这成为地理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前提。”
    保罗·克拉瓦尔2007)在《地理学思想史》中强调:“地理学的重要性在于人们并不是居住在一个抽象空间里。人类的经验是与景观、聚落和遗迹相联结的。空间被转换为领域,而集体认同经常源自于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法国地理学派的一种新的回归。
    皮特Peet)认为:“实证主义地理学与人文主义地理学之间的实质性区别包括对世界上人类地方概念的争论。实证主义地理学观察环境并审视空间——也就是说,实证主义地理学审视均质化地球表面的伸展,具有可以用标准单位测量的特点;人与空间联系被理论化为克服距离所需要花费的努力,这对人在空间的活动具有可预见的影响;给出了区位概念,即在抽象空间范围内的单纯的地方。因而,人类在空间中的行为具有客观规律,在两方面是p65‘客观的’:空间和被当作客体的人;观察力敏锐的科学家保持作为学者行为标准的客观性。人文主义地理学观察环境并审视空间——也就是说,一系列的场所,人们在当中找到他们自己,在当中生活、体验、解释、理解并发现意义。”
    学者们从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生活经验空间”、“情感场所”、“心灵区域”、“本土知识”等方面推动了“地理想象力”、“道德地理学”、“地理独特性”的研究。然而,由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缺少成套的操作方法及观念可资传授,除了少数学者外,重大研究成果不多。故有人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充其量只达到了批评科学主义学派的境界。
专栏4.4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
    段义孚(Tuan Yi-fu)早期研究自然地理,但感到人与生存环境的互动深具意义,进而转向人文地理学。具有儒家文化素养的段义字曾对法国小说家纪德(Gide)的一句话“家庭,我恨你”深感不悦,难于“理解”对家的憎恨感的存在。段义孚所著的《恋地情结》(1974)、《恐惧景观》(1979)备受欢迎,而强烈的乡土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地理行为以及人们对空间和地方的情感和思想”。在段义孚看来,空间不再是均质的、物质的、形式化的空间,而是充满人类情感的场所。1976年,段义乎在美国地理联合会刊上发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从而将人文主义地理学推到一个高潮。段义乎曾说,地理学是人性的一面镜子,认识世界就是为了认识自己。这样的研究明显是基于人性而非社会学和物理学。“对于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区域地理学家来说,模型就好像是那些试图实现客观与主观综合的守旧小说家”。
(geonet:似乎王博士对于段义孚及人文主义地理学了解不多,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四、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地理学
     所谓结构主义者,实际上是不同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中运用大致相同的结构方法的统称:结构主义开创于索绪尔的语言结构学;列维-斯特劳斯建立了结构主义人类学;拉康提出结构主义心理学;阿尔杜塞创立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巴尔特把结构主义推广到社会学和人文学领域;巴斯卡尔建立先验实在论的结构理论;福柯等推进着后结构主义理论。由于结构主义广泛地深入到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文艺学、心理学等领域,哲学思想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呈p66现出一种难分彼此的交融状态。
       作为对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反叛与继承,结构主义提出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被切割成一片片的七巧板的形状并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切割的工具是怎么样的,所以需要构造主义的方法来了解结构内在的机制或者动力是怎样形成结果的。结构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现象世界并不一定能反映机制世界,在真实与经验之间不存在决定论的关系,而要通过研究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因此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涉及理论的建构,理论可以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东西,但其真实性是不可检验的,因为并不能直接证明它们的存在。
(一)索绪尔的语言结构学
    索绪尔(1980)抱怨当时的“语言学的对象就是乱七八糟一堆离奇古怪的东西”。他把语言现象区分为“语言”和“言语”,阐述了两者存在系统和个别、下意识和意识、社会和个人、文化和自然、同质和异质的差别。索绪尔认为,言语即为日常会话,而语言则隐藏在“言语”的背后而实际支配着言语的系统整体,语言学的任务就是去揭示这一系统;语言和系统一样,具有外力不能破坏、由内力即可恢复的平衡状态,并将自足的平衡态称作共时态,不平衡状态是历时态;语言的要素是符号。索绪尔以“语言学”为研究对象,确立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揭示系统中隐藏的结构与机制。这实际上也是地理学的目标所在。
(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被公认为结构主义的领袖。他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论特征归结为:从研究有意识的语言现象转向研究语言的无意识结构(下部结构);不再把词项看作独立的实体,而是把词项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的基础;引进了系统概念;致力于揭示语言的普通规律。他认为语言学结构主义方法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引导了语言学革命,而且在于它必将导致一切人文科学的革命。他首先把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人类学(亲属关系、神话故事和原始思维)研究中,从而使结构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思想运动。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科学的简化论,“并认为他所正视的‘简化’只有在如下条件下才是合法的:被研究现象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变得苍白(如其特有的丰富性和原始性得以保存),科学家准备通过简化推翻对观察对象的预想观念。科学的解释不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运动组织,而是以更好理解的复杂性取代不好理解的复杂性”。列维-斯特劳斯指出,结构主义的人类学是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整体的共时性的研究。列维-斯特劳斯宣称,关于人的科学的最终目标“不是构建人,而是解构人”,他拒绝把直接的、自发的证据作为真理的标准,从而在哲学的意义上抛弃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只关注个体和个人心态的立场相比较,结构主义有它科p67学上的优势。列维-斯特劳斯的上述思想对地理学有启迪意义:面对地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在对地理事象抽象与简化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保持其特有的丰富性、独特性、原始性?如何建立起一套方法体系或寻找出一条路径去更好地理解、阐述空间-地域的复杂性,从而实现从有限复杂性向无限复杂性的转换?
(三)阿尔杜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一个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研究马克思新流派。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杜塞(Louis Arthusser1918-1990)是其主要代表。在结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任何事物都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的事件组成的体系,都有自己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结构;这个结构决定着自身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使其不受历史、社会等外部条件的影响;研究社会历史的重点是研究社会生活的模式,而不是现象本身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结构,而不是人。结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他流派的显著特点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人道主义化,这与法兰克福学派反科学主义的立场大相径庭。阿尔杜塞反对把理论与实践看作对立的范畴,认为知识是对客体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看成特殊形式的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原料(概念和观点);二是手段(科学的概念框架);三是产品(正确的知识)。阿尔杜塞提出矛盾是“多元决定”的,无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不可能单独决定社会发展。决定是多元的,但在程度和水平上是不等的。
(三)巴斯卡尔的先验实在论
     实在论哲学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朴素实在论认为,客体直接呈现在意识之前,且恰恰是它们呈现的那样。笛卡儿和洛克持有物质与意识二元论的观点。主观实在论坚持没有主体就不可能有客体,没有对存在的意识就没有存在。巴斯卡尔的实在论则具有先验论和结构主义特点,其基本论点是,经验世界是机制动作的结果,而这些机制是不可能在特定的偶然环境中直接观察到的。舒纳德(Chouinard)等将其观点总结如下:“①因果机制是独立于任何有关它们的知识之外而存在的实在结构。②虽然存在这些机制,但只有它们的结果才可被观察到。③因果机制只能在封闭的或受控制的系统中产生经验规则(可以表达为科学规律)。既然社会科学处理的是开放系统,就不可能期望有经验规则;因此它只能研究因果机制中固有的趋势。④即使在趋势研究中,社会科学工作者也不能保证任何既定结果。他们不可能预测,因此有关机制的知识只能从理论上而不能从经验上找到。⑤机制本身并非固定,但机制是社会作为组织人类p68生活再生产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社会产物,它们是可能被改变的,因而进一步拒斥预测经验后果的可能性。”(约翰斯顿,2000)
    结构主义者涉猎的领域十分广阔,因而对结构的看法各有不同。但一般来说,基本符合索绪尔语言结构的规定。①系统性。结构大于要素的总和;结构先于要素。②封闭性(或自足性)。每一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不存在继承和融合关系,结构与结构之间有共时性,没有历时性。但后结构主义和结构马克思主义对此做了修正,强调“过程就是结构”。③文化性。结构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但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不是理性的创造,而是人的文化特征。科学中研究的各种现象、事物的结构也是文化的。文化背景变了,人们对其结构及其事物本身的看法也变了。④集体下意识。社会先于个人,社会结构是人的文化本质,而人的文化本质存在于集体下意识。约翰斯顿在《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一书中,将结构主义的特性归结为,“其认识论是:现象(即被领悟了的)世界并不一定揭示机制世界(它使现象世界得以产生);为了研究后者就需要一种本体论,它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即创造世界的力量或结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而只有通过思索才行;其方法论涉及理论建构,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东西,但其真实性是不可检验的,因为得不到它们存在的直接证据”。
      地理学结构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它主要是作为实证主义地理学和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对立面发展起来的。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邓肯(J.Duncan)和李(D.Ley)在《结构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地理学批判》一文中曾将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划分为个体论者(即人文主义者)和整体论者(即结构主义者)。英国地理学家塞耶(A.Sayer)在《地理学与实在论》一文中也将当代地理学研究划分为两种对立的方法论原理:即发现秩序并找出其普遍的规律性联系的地理学(实证主义地理学)和理解事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的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方法深刻地影响当代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走向。一些地理学家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如卡斯特尔(M.Castells)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哈维对城市化的研究。
(geonet自注:没读懂,个人对结构主义一窍不通)

五、全球问题哲学与全球地理学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反省当代人类困境和环境问题时,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和学者相继把注意力投到生态环境问题及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的思索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开始出现转型,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对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的关注。一批学者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全球问题提高到全球哲学层面思考,进一步推进了哲学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伦理价值的重新审视,使哲学进入到“全球问题哲学”和“新人文主义哲学”时代。
P69   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哲学提出的概括性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德国哲学家赫尔兹认为,在全球意识的发展、国际关系的人道化以及解决全球学研究中的世界观、理论认识和方法论问题等方面,哲学大有可为。“作为一种战略性思维,哲学可以促进生态社会的模型的建构。”但是,由于解决这一任务不能没有跨学科的努力,所以哲学的责任是说明作为上述模型化研究中心环节的人的作用。尚处于起步时期的“全球哲学”与尚未成熟的“全球地理学”因共同的主题-—“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两者将形成深层次的互动。一方面,全球哲学为从流域到全球环境管理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另一方面,随着地理学对全球问题和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地理学有望成为全球哲学的思想来源。


六、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与地理学辩证法
      逻辑方法是人们在进行理论思维或逻辑思维的过程中,遵循和运用逻辑思维的规律以形成概念、判断或理论系统的方法。一般认为它包括知性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属于前者的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定义、划分等;而辩证逻辑方法则是对各种知性逻辑方法进行辩证思维的方法,其理论工具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逻辑方法者认为,概念(解释或判断)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辩证逻辑方法论主要有:归纳与演绎统一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统一,不是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应用上的简单相加,也不是这两种方法的相继连续应用。统一既要有实现的条件,又要有一个过程。两者的内在联系是黑格尔关于“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关系的阐述,以及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三者统一和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的思想。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方法。霍布斯(1588~1679)将知识分成两类:一是关于事物存在的感性经验知识;二是关于事物本性的因果关系的推理知识。在他看来,获得理性知识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由果溯因的“分析法”,一是由因索果的“综合法”。黑格尔批判了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把分析与综合绝对对立的做法。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方法。黑格尔根据其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而提出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黑格尔颠倒了的“逻辑”与“历史”的关系再颠倒过来,认为“历史”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则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逻辑”只有正确地反映“历史”过程,才能真正地与“历史”统一、一致起来。抽象与具体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抽象与具体辩证统一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抽象”是对表象或“感性具体”在思维中的加工,是事物某个方面的“规定性”在思维中的反映。
P70    辩证逻辑思维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工具,尤其是对于深受二元论及其二元方法论长期困扰的地理学来说其意义更为重要。进一步,地理学可以将辩证逻辑方法具体化到空间与时间、人文与自然、区域研究与系统研究、定性与定量等辩证统一之中,深入探索其统一的前提、条件、过程、机制、非对称性等。哈维的时空研究法,浸透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为地理学提供了地理辩证逻辑法范式。


第二节地理学的数学和现代系统科学方法

     数学是研究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方法是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现象的解释、判断和预测。在地理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其步骤如图4.2所示。数学模型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对应关系,采用形式化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关系结构模式,一般分成确定性数学模型、随机数学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突变数学模型。

    早在古希腊时代,包括天文学、测量学、制图学在内的地理学就具有数学传统。20世纪60年代,“计量革命”在地理学中一度兴盛。各种各样的数学分析方法——微积分方程、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分析、回归分析、非线性方程、模糊数学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法分析、图论、拓扑学分析、分形分维、系统动p71力学在地理学中得到应用。然而,地理要素和地理空间由于存在要素关联互动性、非连续均质性、离散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既不满足数学函数中变量的自相关,也不符合几何学空间的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的规定,传统数学对地理学的支撑有局限性。随着有限元法、群论、域论、环论、模糊数学、突变数学等现代数学的兴起,现代数学为地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支撑:
    有限元法是对连续介质的离散分析、研究——对物质系统的有机整体,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在思维中将其化整为零、变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对各个有限元单元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并且在定量方面掌握各个有限元单元的性质与规律;然后,再对离散化后的各个有限元单元在思维中进行综合研究和定量计算,从而在思维中达到定量地揭示和把握离散化后的各有限元单元按照一定规则或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的根本性质和根本规律。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模糊事物、模糊现象和模糊信息,而以往建立起来的精确数学方法无法解决模糊领域的科学问题。而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建立,使人们找到了科学地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栾玉广,2003)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由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横断性学科群体组成,其突出的跨学科特征和方法论使其成为当代科学重要的思想源泉。系统科学的概念(系统类型与系统状态、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调节与反馈、过程与响应、控制与调节、渐变与突变、分岔与涨落等)、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等)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广为运用。地理学素来以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为特色,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综合方法的内在不足使综合研究陷入困境。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与理论为地理学“复杂事象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方法工具。可以预见,地理学理论方法的重大突破将出现于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深度契合中。
     相当多的学者对地理汇总数据分析中的“陷阱”和数学模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警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脱节,未建立定性模型;地理数据不符合数学模拟的需要,地理属性量化不合理,数学模型和方法选择不当;对数学模型及其参数所反映问题的层次性缺乏深入的认识,出现交又层次上的错误(将特定地区所观察到的关系应用于其他地区)、截面性错误(在某一时期一个点上所观察到的数据用于其他时期)、普遍性错误(把局部样本当作具有普适性)、选择性错误(基于预期目的下的行为驱动,用特定视角下采集的信息数据或用仔细挑选的案例数据来“证实”某一点)
P72专栏4.5朱德威谈地理学的数学方法
    北京大学朱德威从数学教授转到地理学的计量化研究,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学术造谐使他对地理计量化有其独到而深刻的理解。199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地理建设与方法研讨班”上,朱德威作了“数学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讲座,他的以下观点富有启迪价值:①认可吴传钧等的“计量是地理学的方法手段,而不是目的”,反对“计算地理先进,传统地理不行”的说法。②认为前一阶段计量化工作不尽如人意,计量地理应重点走向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上。③强调每一种量化方法都存在自身的特点、适宜范围和局限性,提出需要从四个层面对其进行评价和检验:一是从数学逻辑角度去揭示某一数学模型的特点、内涵和内在的逻辑性问题;二是需要结合地理学研究主题对某一计量方法的特点与适宜性进行分析;三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特别清楚地知道该方法存在的缺陷与问题。④指出计量方法的运用应坚持适用、简明原则。
(geonet自注:参阅王铮:科学春天里的中国数量地理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11-670726.html
王铮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97259-7568156.html)


第三节地理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一、地理学的自然科学方法
    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实证主义成为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哲学方法论,此外经验主义、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实在论、结构主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有重要影响。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有:观察(测)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理想化方法、逻辑方法(包括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和辩证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等。利用各种科学设备仪器进行观测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这些方法也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方法,并在包括人文地理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也应用观察法和典型实验法,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察和实验与自然科学的观测实验不具有等同性。与孔德设想的能涵盖所有科学的“科学社会学”不同,现实情况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广泛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诠释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的方法向自然科学跨进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存在的这种非对称性,为地理学的统一性和二元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
P73
二、地理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组成的社会”,具有主体的参与性、偶然性和随机性、价值规范性、社会系统的极其复杂性和不可完全控制性等特性。因此,存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特殊性,其方法论也长期陷入一般与个别、因果性与随机性、真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争论的困境中。与自然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除了实证主义外,观念论、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哲学流派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在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者基于对“人及其知觉、经验、思维”、“人类社会及社会性”的认识,发展了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诠释学方法
     诠释学的概念来自希腊神话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Hermes),该词义为沟通的理解过程。诠释学方法的本质就是:读者/解释者要进入作者/说话者的精神内部(这一方法成为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民族志)。早期的诠释学具有浓厚的心理主义倾向施莱尔马赫区分了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意大利学者维科(1668-1774)在《新科学》(1725)一书中强调历史的法则与自然的法则完全不同,第一个提出要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做出明确区分。韦伯1864-1920)受到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相信社会科学必须综合解释和理解,创立了诠释社会学,提出了解释性理解理论(寻求动机以解释社会)、理想类型(简化现实因果结构而进行社会理论构建)、价值中立(不对研究主旨提出批判)。传统的诠释学以强调客观性为特征,释义理解的目的是客观理解。从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到伽达默、文齐,诠释学出现了由意识哲学向文化哲学、由客观诠释学向主观诠释学的转向。诠释学所提倡的价值中立(与自然科学主义者相同)则受到哈贝马斯的批评,他建立批判诠释学理论。吉尔德·德兰邀认为传统的诠释学方法存在六个倾向:解释、反科学主义、价值中立、人文主义、语言建构论和主体间性:
     诠释学的方法—诠释学循环是建立在对话的结构的基础上。理解需要一种把握他人的动机能力;这就需要深入话语或具体形式之后的隐藏意义。为了获得完全理解,解释者必须将整体与部分联结起来。意义只有在一个更加大的背景下才会呈现。诠释学的任务是要将分散的意义单元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此,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意义不会从属于简单的解说和描述(这些是实证主义特征)。诠释性的理解必须p74对意义的多层真实保持直觉的、敏感的警惕(吉尔德·德兰逖,2005)(逖tì)
    诠释学进一步将社会科学方法从自然科学的实证(或证伪)中区别开来。诠释学对地理学的“解释”提供了一种“共鸣”的思想,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又一思想源泉。
(二)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最初包含于心理学中,尔后行为科学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行为主义的内容。行为科学具有横断性特征,包括社会行为、文化行为、行为心理、经济行为、空间行为、政治行为等内容华生(B.Waston)倡导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客观的可以观察的行为,心理现象是一种刺激反应。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追求心理的实证化。后现代行为主义则否定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非人性的心理研究,质疑传统行为主义推崇的客观实证方法,强调应把价值意义、文化意识、权力地位纳入行为心理研究范围。事实上,行为主义这一转型是对前述的哲学转型、社会科学转型的一种响应与互动。在“行为革命”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末期行为地理学得以发展。
(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在《社会理论的中心问题》(1979)一书中,吉登斯(Anthony Giddens)阐述了社会学方法规则:社会科学并非关注某个“预定”世界,而是关注主体的主动行动所组成和造成的世界。因此必须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视为其部分成员的熟练表演,而不仅仅是一系列机械过程。人类角色的领域是受约束的,人们创造社会,但他们是作为历史设定的行为者,而不是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社会。不能把结构仅仅概念化为是对人类角色设置的约束,它也是一种激励。结构化的过程包括意图、准则和权力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不能将社会活动当作独立观察的“现象”以获取它的知识,而要将它当作一种“调查主题”的源泉。融入一种生活形式中去,这是一个观察者借以做出此类特征化说明的唯一的和必要的方法。这样,社会学概念就遵循双重诠释(第一是科学活动本身的性质,第二涉及运用科学去解释各种被研究者所持的关于宇宙的不同概念)。总而言之,社会学分析的主要任务如下:在社会科学的描述性、变通性语言内解释、说明和调解各种生活形式;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解释为人类角色所完成的结果(约翰斯顿2000)。
     吉登斯的理论核心就是“构造”、“行为”、“社会系统”、“社会实践”、“前后关系”、“结构的二元性”等概念。吉登斯认为,社会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框架内发生一—一种完全根据经验的联系。从一种地理学的观点出发,吉登斯认为构造理p75和哈格斯特朗的时间-空间理论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社会系统不只是由规则和方法构建的,时间和空间也参与其构造。时间和空间对于行为来说不是被动的,而是行为的一部分。行为在“场所”中被社会化留下痕迹,场所在社会规则和机制所设定的范围中创造或者再创造
(四)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哲学和社会科学兼而有之的特点。不管是在赞同者还是在反对者看来,马克思是公认的伟大思想家。近代以来,还没有一位学者像马克思一样,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尽管在罗素(1982)看来,“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他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哈维认为,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证主义简单地寻求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马克思主义寻求对这个世界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尝试着解释在社会和个体之间的辨证的变迁过程中,经济基础的机制是怎么样渐渐地转变的。
     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思想一—批判理论(知识天生就是对现存秩序的批判,并寻求揭示统治体制)、解放(批判的规范基础不可能来自科学,而只能来自解放的政治承诺,它与社会变革紧密相关)人的全面发展观政治经济与社会生产结构分析、实践观、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被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强调社会公正的激进主义、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特征的批判理论等)和形形色色的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所承传、发扬、批判、再批判。这些学派的思想在福利地理学、激进主义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后现代主义地理学中得到展现。在《现代地理学思想》(1998)一书中,皮特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给以相当大的篇幅进行阐述。中国的社会科学在1980年以前不缺“批判”,但那是一种扭曲了的形态,“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狂热淹没了学术的理性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科学更多地转向于诠释社会学。“证明正确”显然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大相径庭,也有违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方法。批判精神的缺失意味着学术“活力”与“灵魂”的消逝。


第四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空间横切了从“文化”到“自然”的所有系统,同时横跨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地理学研究方法必然同时兼具解释与描述、解释与诠释、诠释与思悟,由此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注重类比和空间表述
P76
一、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哲学方法论、数学和系统学方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地理学运用、嫁接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同时,地理学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地理学的方法体系
(一)地理观察、观测、实验测试等方法
      观测、观察、实验是依据研究目的,借助于特定仪器装备工具,有计划地提取、采集对象的属性特征、状态过程,借以获取第一手感受性材料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的野外观测实验站、钻孔和测年技术的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高精度测试仪器极大地提升了观测范围、速度和精度。地理观察强调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微观观察与宏观观察相结合、局部观察与整体观察相结合、结构观察与功能观察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一个训练有素的地理学工作者应具备以下基本功底:具备解读地表事象、地理景观的能力;依据研究的目的或问题(图4.3),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揭示性的主题与区域;系统地培养资料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对采样设计、样本、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的典型性、代表性、揭示性、准确性、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评判和说明。

P77
(二)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可视化技术
     地理学和地图学之间传统上的紧密联系被恰当地赋予了地理学对空间和地方的关注,保证了在多数科学分类中地图学作为地理学子学科的地位。现代地图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动态多维产品,展示了地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领域。电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结合使地图新型符号化、制图自动化和程式化、空间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同时增强了电子地图的大众化特征。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三者的结合实现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重大转变。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获取、存储、检查、操作、分析和显示与地球有关的空间数据的系统”,在地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资料调查搜集与定性分析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搜集各种文献、图件、数据,包括论文成果、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磁盘数据等。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座谈与访谈、民族志方法、调查咨询、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特茜Tesch1990)在《定性研究:分析类型和软工具》一书中总结了社会科学的不同定性研究方法,其中不少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也经常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认知人类学、特尔斐法、描述性研究、文献研究、批判主义、民族志、实验心理学、场所研究、焦点群组研究、实证研究、诠释学方法、解释评估、生命历史研究、现象地理学、定性评估、先验论的唯实论、转换研究等。
(四)比较法、分析法与综合分析
       比较法是认识差异的主要手段,因此成为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往往构成地理学其他方法的基础。韦伯将类型化比较与因果分析相结合,成为韦伯揭示其理论类型的方法论基础。与其他科学对比较法的使用有所差别的是,地理学特别关注于:时间上不同阶段地理现象的比较(纵向比较法);空间上同一时段上不同地域各种地理特征比较(横向比较法);同一地理空间采用不同比例尺地图以分析区域特性(比例尺论证法或尺度辩证法)以及地理事象类型差异的比较(类型比较法)。采取比较法时要注意时段的选择、地域单元资料的可获取性、资料与时空尺度的对应关系、是否有可比性。
    分析法又称分解一还原法。近代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分化,得力于分析法。分析法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要素,把统一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并对各个要素和部分分别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该方法注重辨识要素和确定要素特征——主导因素、次要因素、辅助因素、限制因素等。综合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的各部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p78和研究方法。现代系统论打破了分析与综合对立分割的观念,强调把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要素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联反馈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对象。分析与综合是所有科学研究都在用的方法,这一组方法对地理学来说更具有独特的和不可分割的意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地理环境中的地理要素存在密切、难以分割的作用关系,这就是地理学一再强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分析促进显微镜的使用,而综合则需要广角镜。从现阶段上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仍然薄弱,因此,加强综合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另外,忽视单一要素的研究,综合也不能上升到高层次。


二、对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几点认识
(一)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选择性
     各门学科在相互渗透中发展,都具有移植性。布罗索(Brosseau1994)认识到地理学探寻不同观点的重大意义:“区域主义者寻求更生动地描述地方;人文主义者在探寻能使人回味地转述空间经历;激进主义在关注社会正义;其他人试图对地理思想史与文学思想史进行相似比较,或者更多漫无方向的研究者在阐述表现的问题。”阙维民《地理学与历史学》中文版“译序:历史地理学有理论吗”中写道:
     贝克论述了许多西方历史地理学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诸如维达尔(Vidal de Blache)的人文主义及地点特性研究方法、R.哈特向R.Hartshorne)的区域地理研究方法、C.索尔C.Sauer)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A.克拉克(A.Clark)的区域地理研究法、D.哈维D.Harvey)的时空研究法、F.布罗代尔(F.Braudel)的多尺度结构历史研究法、R.C.哈里斯(R.C.Harris)的比较历史区域法与历史地图法、R.布特林(R.Butlin)的比较法与对比法、M.康曾(M.Conzen)的景观研究法、D.格雷戈里(D.Gregory)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W.霍斯金斯(W.Hoskins)的景观历史研究法、G.霍比(G.Hoppe)与J.兰顿(J.Langton)的时间地理学研究法、D.洛温塔尔(D.Lowenthal)的景观记忆研究法、D.迈尼希(D.Meining)的景观象征研究法、D.科斯格罗夫(D.Cosgrove)与S.丹尼尔斯(S.Daniels)文化景观研究法等(阿兰·贝克,2008
     地理学既要借鉴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数学、系统科学等先进方法,又要注意对本学科的适应程度以及如何通过改造与提炼,转化为学科自己p79的思维方法,同时,更应加强地理学自身的方法手段的创新。弗耶阿本德(Fey-erabend)认为,科学中唯一的法则就是任何法则都会过时,科学家应当采取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以容纳所有的思想,因为任何思想都可能会加入到知识体系中的潜力。对各学科理论方法的包容性对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地理学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地理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二)地理学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地理学的传统方法,一般分成定性记述和定性论述两种形式。它的优点是重点突出、印象深刻,缺点是对研究对象局限于形象描述、概略评估,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受研究者的水平、经验、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定量研究则以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形式来表达量的关系,它要求从精度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对象的基本性质由一些主要参量来确定,通过建模型分析,达到对地理事象更深刻的认识。定性研究是基础,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继续和深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当代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研究最基本的一步是对地理要素及其综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环境的特征、属性和作用关系的定性认识。地理学其他的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数据资料的提取、参数的选择、模型的建立、区划发展战略等无不以定性把握为基础。地理系统极其复杂,现有的技术方法还难于解决所有的地理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地理要素(如人的感知、认识、经验、行为等)都能构造计量模型。地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从定性到定量,再到更高层次的定性的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强调定性认识、专家的学问经验见解以及实际搜集资料的重要性,倡导将系统论、专家群体数据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技术。
(三)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
     从地理学发展看,可把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分成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注重实地观测和考察,采取纵横对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描述、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地理区域。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计量地理迅速兴起,数学模型在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等理论为地理学的发展注入了现代思维方法。面对纷至沓来的现代地理学方法,不禁要问:怎样看待传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地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很显然,抱着传统的方法手段不求进取,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解决不了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唯有在方法手段上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地理学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然而,对传统的方法采取全面否定、扬弃之说也是错误的。地理学之所以能以发展壮大到今天,一是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二是研究方法存在合理的内核——对地理要素或地理区域进行实地p80观测、考察,搜集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经验与知识,对地理现象问题达到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种内核和现代技术方法结合,表现出更大的生命力。现代方法不是对传统方法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方法的功能拓展和进一步创新。观察调查、实验试验、类比对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地图应用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是地理学其他方法的基础,舍此基础地理学则成为无本之源。
本章小结
     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地理学思想都以敏锐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潮。将地理学发展所蕴涵的思想、哲学观点与方法论进行关联考察,成为现代地理学思想研究的一大特点。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观念论与实在论、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为地理学认识理解世界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与途径。每一种哲学流派都有其特有的视角、观念和针对性,既存在特有的解释力,又存在自身的内在逻辑缺陷。各种哲学流派之间存在复杂的对立与统一、承传与批判的关系。对地理学而言,不存在哪种方法最好最优问题,不同的哲学方法论适宜于地理学不同的研究主题。然而,自黑格尔完成德国古典哲学的大统一后,哲学自身就走向了日益分化的道路,更是被后现代主义肢解得支离破碎。现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哲学重新出现了综合的趋势。随着系统哲学代哲学未能在世界整体性、关联性、辩证统一性上提出整合性的理论。、整体哲学和全球哲学的发展,将出现对德国古典哲学“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认识的重新回归。
     对地理学性质和内涵的不同理解,造成地理学方法论上激烈的争论,这成为地理学思想史的又一特点。总体上存在两大极端倾向。一是源于自然科学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它们进一步与唯物主义、还原论、数理逻辑方法结合,推进了地理学的科学化进程。然而,这同时又是以主客体对立分割、牺牲人的丰富性为代价。二是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本主义、诠释性方法,它们与先验论、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形成密切联系,推进了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然而,地理学过度社会科学化,又使它失去了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关联,从而削弱了地理学的发展根基。
    从人创造的“文化系统”到人构建的“社会系统”到人构筑的“人工环境系统”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呈现出连续的、彼此关联的同时也是互补的但又是非均质性特征。在这一体系中,地理学同时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知识领域。地理学必然同时兼具三大学科方法论的特点。正如詹姆斯E.James)指出的那样,“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一直是地理学p81的特征”。在承认学科对象与方法的差异的同时,需要强调真实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与不可分割性以及各种方法论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移植变通性。因此,地理学既是实证的,也是人文的;既追求客观知识,又倡导价值意义;既是解释的,又是诠释的。由此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和注重空间表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19: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15 20:54 编辑

第五章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在前四章研讨的基础上,本章从地理学的视角、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学的思维、地理学的原则几个方面对地理学的内涵和地理学思想的特质进行进一步评述。


第一节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而,学科之间的彼此参透与叠置,仅仅依据学科对象差异的识辨尚不能准确把握学科的特点。每一门学科都存在其特有的视角,这种视角源自于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带有“学科共同体”的“基本共享范式”的特点。地理学的不同研究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地理学的视角。


一、环境论与人地关系论视角
    环境论是人类思想中最古老而又从未消失过的观念。不管是古希腊学者们早期的环境论,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环境论始终根植于人类的意识与文化之中。人是自然界发展演变的产物,人的本质之一是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作为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不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其中最基本的法则是,只有与生存环境长期协调适应的种群才能生存与发展。莫里尔(R.L.Morrill)认为,如果不能通过简化的达尔文主义对环境决定论的详细机制进行解释,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环境确实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景观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和各种机遇。尽管环境决定论存在内在的不足而备受批判,但环境论始终是地理学家之所以成为地理学家的“根基”。
    地理学并不排斥对人类社会和人文环境、自然和自然环境的分别研究,但地理学高度关注于在“地理环境”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框架下,对人-地交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从“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来探讨地理事象是地理学基本功能的一部分,显然地理学不应只局限于“分布”或“差异”的研究。研究事象发生在何处并不是地理学特有的功能,其他学科的研究亦涉及分布问题。地理学研究的焦点在于“空间”或“地域”,其完整的研究过程是空间的结构与分布、空间作用、空间过程,地理学者必须对空间地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但此种洞察力并非地理学所独有,地质学、海洋、气象等其他地球科学也持这种观点。地理学研究的特质在于:地理学是从空间分布(或空间差异)的角度,综合研究特定空间地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各门自然科学侧重于自然,而对人或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关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学科也研究人文环境,但较少涉及分布,更少讨论自然。如果只单纯地研究自然或人文要素,则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毫无立足之地,因为这些领域早已被其他学科所占有。人地关系论就构成了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环境-社会动态。这个学科分支也许反映了地理学最长期以来的关注,因此也是一种丰富的知识传承,它所研究的关系——联系着社会与生物环境的动态,目前不仅是地理学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学科、决策者和公众日益紧迫的关注。虽然本领域地理学家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包含在三个重叠的研究领域: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反应(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二、区域
-空间论的视角
    地理学面临着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所有的自然要素与人文-社会要素均成为其他学科独立的研究对象。那么,留给地理学的地盘是什么?事实上,康德早就对这一问题寻找过答案,地理学是从空间地域角度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研究。这就是通过地方、区域和不同空间尺度来透视世界的地理学方法。地理学的区域与空间关联的视角提供了一套独特的地理分析框架:它包含地理学的一组基本簇群概念—位置、区位、地点、地方、不同尺度区域、区域类型、分布与差异、空间结构、空间关联、空间过程、场域与空间组织等;既注重对实体性、具体性区域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分析,同时也采用区位分析和空间分析手段强调空间模式化、理论化研究;既关注于均质区域和功能性区域的理论模式分析,同时也重视多种空间要素嵌套的复合空间的共轭性和共存性研究;它提供了地理建设、规划、实践中应坚持的“因地制宜”原则,任何空间政策的实施都不应做概括性处理,而应小心谨慎地依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做适当的调整。《重新发现地理学》一书强调了地方的垂直综合与地方间的水平联系:
    地理学的要旨是了解十分多样的过程和现象时“区位要紧”。的确,地理学对区位的重视提供了看待过程与现象的横断方式,而其他学科倾向于孤立看待。地理学家偏重于研究“真实世界”中赋予某地特征的各种现象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质,地理学家还寻求了解各地方间的相互关系,如加强差异性或增加相似性的人流、物流和思想流。换言之,地理学家既研究界定地方特征的“垂直”综合,也研究地方间的“水平”联系,地理学家还着重研究这些关系小尺度(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些关系的研究使地理学家能够注意各地方和过程的复杂性,而其他学科对此如果有所注意,常常也只在摘要中简单提及(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三、
综合的视角
   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它强调的是对复杂地理事象进行综合研究。在《重新发现地理学》一书中,将“综合”一词解读为:是指地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试图超越传统上把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分离的边界,借以对选定的现象进行广泛分析。这样的研究不仅受益于借用其他学科常常用以单独处理某个问题的一种分析思想,而且受益于对不同学科研究同一现象的各种方法的反义与矛盾的彻底研究。
    地理要素及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是地理学能够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为地理学的综合提供了必备条件。图5.1展现了多维关联性作用下的地理学综合领域:人文要素与人文环境的综合、社会要素与社会环境的综合、自然生态要素与自然环境的综合以及人文-社会-自然等一系列地理变量的作用关系与综合;地点、地方、区域、全球不同尺度间的空间关联与水平综合;地方与区域地理要素的垂直综合(区域综合);区域地理学与系统地理学的关联与综合;地理要素(或地理系统)过程的关联与综合;不同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关联与时空耦合。
      地理学者要致力于打破学科的各种界线和壁垒,致力于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壁垒,致力于地理学的统一学科的发展
      对于同一海滩游泳场来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主题。地质学对海岸岩石的年代结构感兴趣;水文学家则注重于洋流和水体运动;生物学对滩涂、海滨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有兴趣;社会学多将注意点放在海滩人群活动及其关系考察上;环境学者关注于近海污染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经济学家考虑的是海滩游泳场的边际成本以及最大的运营收益;而地理学者则从事海滩的自然条件、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了解对游客的影响力
     如果一个地区的地理学由一组科学家来记,每人写一章,地质学家写岩石章节,植物学家写植物生命,气象学家写气候,统计学家写人口状况,经济学家写经济条件,那么地理学家将失去什么?这样的描写肯定不会考虑到事象之间的所有相互关联。例如,很容易看到气候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和农业生产条件有重要的关系,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不仅由于经济因素,也因为这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它的人口潜力和它的历史和政治的发展(Jensn1999)。
    地理学能够强力的吸引人之处,并不在于它采取单纯的世界观或社会观,而在于它关心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涉及真实世界的人文自然界现象。另外它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于它的广泛性以及对学生许多技能方法的培训。它不但训练学生在观念及经验两方面确认复杂问题中所含的要素,并进而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Jensn1999)。


四、地理学的空间表述
     地理学空间表述方法与地理学核心概念—位置、方向、区位、区域、分布、差异、类型、场域与空间相互作用、过程变化等紧密相关。地理学空间表述可以是图像的、数学的、数字的、模型的、语言的,或这些方法的某种组合。早在地理学的前科学时期,地图学就是地理学的标志性组成部分。地理学的空间表述需要多种相关学科的支撑,同时又是当代高新技术集中展现的一个领域。
      “从事空间表述研究的地理学家使用许多其他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并同那些领域的同行互相交流,包括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测量学、土木工科学、认知科学、形式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符号学和语言学等。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产生空间表述的统一方法,设计表述世界复杂性的实用工具,以利于对多样化的信息和视角进行综合”(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在遥感、全球通信网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学、数学模型、现代制图学、多媒体可视化等支撑下,空间属性的获取、分析、空间表述已步入低成本的大众化时代。地理学空间表述这一巨大变革将强有力地驱动地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同时也提升公众对地理学更高层次的理解。

P86第二节地理学的基本特点

     在上述各章节讨论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从地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地理学的功能价值角度,对地理学的基本特性进行总结。
1)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地球表层系统是人类迄今为止经验认知的最复杂的巨系统,自然要素之间、人文与社会要素之间、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存在复杂的关联作用。西蒙丝(Simmons,1993)指出,随着时间尺度由短期到长期、空间尺度由近域到远域、生物复杂性梯度由个体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度量和预测的困难程度不断增加。地理学是一门应对、处理、诠释与解释复杂性的学科。这一特点使得地理学整体发展的不成熟,属成长型学科,同时也赋予了地理学的丰富内涵、生机与活力。地理学对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求地理学工作者:突破牛顿粒子的、机械的、绝对的时空观念模式,更多地采取量子力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世界图景观念;既注重实体分析,更强调关系-场域研究;既注重表象结构解析,更重视深层结构与机制解释;既关注稳定性、连续性、确定性,更关注于突变、分岔、偶然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要求地理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论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谦逊的态度,以减少对政策决策和社会理解的误导。
2)整体性与关联性整体性指的是地表自然和人文诸种地理要素的关联互动作用。德国古典哲学将其表述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用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体性和关联性强调的是子系统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地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象同属于地表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把任何地理区域或现象作单独处理,必将造成忽略整体的缺陷。整体性与关联性提供了地理学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思维模式,成为地理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根源”所在,构成了地理学得以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写道:“地理学一向具有一种整体高于局部的传统信念,因此它是研究不同来源事物中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部分的系统。”
3)地域性与差异性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它是地表多样性、差异性、相似性的统一。地理区域是由相互关联的地理要素和过程组成的地理综合体。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依据不同的原则,可将地理系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地域单元(图5.2)。根据空间尺度,可在纵向上分为全球、洲际或大区、国家、地区、小区、斑等地域层次单元;在横向上构成同一尺度或同类型的空间关联;按研究的主体特性,可分为自然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人文地域系统。地理学既研究不同等级类型系统的结构、功能、组织、稳定性、动态性、关联性(各界面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也要从事地区与地区间、不同地域层次间的关系及差异性分析。地域性与差异性要求地理学者:关注地球表层的自然与人文事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关注地方、城市、区域、国家的独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制度、发展历史的差异性;关注地方知识与地方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上的重要性;要求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决策与政策必须因地因时而制宜。
4)变动性与时空耦合性地理学十分强调空间观念,但同时高度注重对“时间动态”和时空耦合性的探讨。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其每一瞬间负载着和沉积着过去,又孕育着和蕴涵着未来,构成区域历史的过去、现在、未来的通合。受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现代地理学更加重视“动态过程-响应”研究。正是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特征,赋予了地理学永不枯竭的研究主题。
5)交叉性与综合性地理学作为研究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与哲学、数学、系统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分支学科构成了广泛的关联和交叉。在学科高度分化、彼此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地理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数学和系统科学等形成了强固的联系。地理学广泛的关联性与交叉性决定了地理学的综合性。乔治(George Gerland)指出:“地理学之所以能和其他科学相区别,乃在于它具有综合的本质。”作为地理学本质特性的综合性,赋予了地理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尤其是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要义、核心和最高境界在于“综合”;全球与区域环境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源于诸多要素作用下的不协调态,卓有成效的解决还在于综合把握问题和综合性解决方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地理学工作者个人的和社会的财富。
6)应用实践性地理学从古至今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个人、家庭、民族、国家、人类社会生存于特定的地理世界中。地理知识伴随了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地缘政治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成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地理学素有“安邦治国”的学问称谓。地理学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存环境、适应选择生存环境、优化设计生存环境、综合性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知识体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环境破坏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退化、地力衰减、民族矛盾、文化冲突、贫困化与地区差距、城市“病”等。这些都是人地关系问题、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P88第三节地理学的思维特质

     地理学作为一门人类文明的古老知识学问,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以其特有的思维特质,成为人类思想体系、智慧结晶的基本元素之一。如同人类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地理思维提供人类不可缺少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想方式。每一门基础性学科都提供了一种(或几种)主导性思维方式,如哲学的形而上与反省性思维、数学和物理学的数理逻辑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系统思维、历史学的动态-过程-演化-阶段思维、社会学的批判性思维和规范性思维、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与综合性思维。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人类的思维体系,包括分析性思维、综合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反省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空间性思维、时间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事实上,世界的整体性与知识统合性使得各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在不同学科之间借鉴、交流成为学科之间交融的最高、最重要的层次。
    与地理思维密切相关的表达术语是地理想象力geographical imagination。地理想象力是一组与地理学对象与性质、地理学主题与基本概念、地理学特质与地理学原则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对地方、空间、景观、时空耦合性、人地关系、空间规划设计的一种敏感性、领悟力,并与地理空间-地域-社会相关联的综合性思维模式。哈维把米尔斯的社会想象相对应,认为地理想象能够使个人去认识空间和地区在他们自己经历过程中的作用,去协调他们看得见的周围空间,去认识个人之间与组织之间的事物关联如何受到分离他们的空间的影响,去评价发生在其他地区的事件的关联性,去创造性地使用和改造空间以及正确地评价由他人创造的空间的意义。
     与地理想象相近的其他术语还包括空间认知力、空间图示、意识空间和地理意象。地理意象(geographical mental images)是一种具有空间形象感的地理形象思维模式,形成于认识者知觉映象的能动感性认识。运用认知科学理论来分析地理学对象研究的整个过程,可获得关于地理研究过程的认知图式(鲁学军和承继成,1998),见图5.3
     巴朗斯基指出:地理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第一,离不开地区,做出自己的判断是在地图上;第二,有条理的、综合的思维不限制在一个‘因素’或‘部门’的范围中。地理学的学科交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得地理学的思维还兼有一种多种思维集成的特点,即地理学在对不同主题的研究中,针对主题或所探求问题的特点,可以变换地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或集成几种思维方式,如对激进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而言,更青睐于批判性思维、规范性思维、直觉性思维。
专栏5.1保罗·克拉瓦尔对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的阐述
《地理学思想史》中,保罗·克拉瓦尔(2007)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的特质、两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克拉瓦尔认为,分析性的思维始于描述现实,并试图透过因果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推理知识为人类行动效率的必要基础。由于理性思维的成功,在最近两个世纪里许多人尝试着扩大分析取向的范畴:其想法是推导出全面性的标准,再为行动找出部分的标准(分解-还原)。为了达到这个结果,发展出功效主义(utilitarian)和实证主义(positivism)。分析性思维随时间演进而发展,它依赖一种“假设-演绎”(hypothetic deductive)的方法学。基于观察与经验,因果关系链上一个相关假设首先被猜想出来,接着被测试,由此产生许多推导结果。分析性思维的唯一限制来自于它不能创造价值、设立标准以及将目标按轻重排序。从康德时期起,西方哲学家普遍认识到科学中分析性思维的限制:伦理学和美学的标准必须奠基于其他原则。规范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从分析开始,而直接出自于对某种真理的掌握而后建立主要原则,因此各种抵达真相之核心(heart of reality)的方式未必相同。规范性思维依赖于对真相的直觉,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应用它而不是在于逐步发现它。分析性与规范性空间思想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影响,地理学的分析性与规范性空间思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克拉瓦尔认识到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对地理学发展空间思想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地理学(社会学也一样)研究中,围绕“价值中立”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两种基本的思想取向:实证主义强调“价值中立”或“去价值化”的观点,人文主义、诠释社会学则强调人的价值、意义、目的、文化、宗教以及沟通、交流、理解的重要性。显然,这两种视角对地理学都重要,既对立又互补。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深刻地影响到地理学者的地理“世界观”——看待地理世界的观点与方式,影响到“地理学者之眼”(geographer's eye)。地理学的思维特质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它既与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关,又受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和“范式转变”的影响。地理学的思维特质在地理学的不同主题、不同学派上呈现出不同的差异。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对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和对人的“抽象与概括”,推进了地理学的环境论、土地利用形态、景观论、空间分析、理论模式研究,地理学表现出很强的自然科学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现象学、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人本主义等哲学思潮影响,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重点转向于对“人的百态”和“人的社会”的理解,地理学呈现出很强的社会科学化倾向。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也影响和决定着地理学者的技能。保罗·克拉瓦尔(2007)指出,“地理学者的技能(the geographer's craft)一方面来自禀赋,另一方面是经过训练,他们能解读一般人因专注细节而忽略的整体特性。地理学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此种‘地理学者之眼’的训练。经过野外调查后的景观分析以及对不同尺度制作的地形图、地质图的判读扮演了核心角色”。同样地,地理学不同学派的技能培训的重点亦各不相同。对区域地理学者而言,强调实地调查、地方垂直综合研究、类比对比分析;对空间学派而言,则更多地注重于演绎、假设、模式、模拟、计量、验证。地理学的多主题性,客观上加大了地理学技能综合培养的难度

P91第四节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从现代地理学角度,将洪堡、李特尔创立的地理学原则总结为六大原则,并进一步对其内涵提出新的诠释。这六大原则成为地理学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1)整体性原则地理世界是一个有机与无机、人文与自然、空间与时间、实物与关系、潜存与现存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存在大量对立的、互补的或耦合的地理事象及其复杂的关联作用。洪堡强调自然要素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复杂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李特尔的基本人地观念是寻求“整合性”。地理学研究必须从整体中观察事物的特性,从各种事象的互相关联中把握整体属性。
2)综合性原则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广泛的关联交叉性,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综合性原则。地理学要实现空间/时间、地域/要素、自然/社会/人文、地方垂直综合与地方间水平综合,必须广泛地吸取、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并与之互动。与现代数学、现代系统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深度结合是地理学综合研究能力提升的关键。
3)地域性原则地球表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分布不均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洪堡认为,世界的每一部分(单元整体)都是世界自然整体的统一性的反映,强调全球的唯一性和整体对局部区域的支配作用。李特尔认为,作为整体的特定区域都有其本身特性和既定价值,强调区域的独特性和对全球系统的贡献。地域性原则是全球整体性、区域独特性、区域关联性的统一。
4)时空耦合性原则地理学高度关注于地点、地方、区域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强调时间观点。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要求地理学坚持时空耦合性原则:既关注于“共时性”地理空间,又关注于“历时性”地理空间;既关注于地理系统(环境)过去和现在的系统状态、行为和相互作用,又关注于未来可能的趋势;强调空间与过程分析相统一。
5)因果性原则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或统一性意味着地理事象存在因果联系。洪堡认为,研究地表的各种事象必须由其因究其果,这样才能明了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事实。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并不像其他科学“追求事物原理”那样,而是限于形成地表特征的各种事象的相互关系。在地理研究中,搜集到的经验材料无非是因果现象和随机现象两类。与传统的因果决定论不同,地理学的因果性原则是区域与区域互动、要素与整体互动、原因与结果互动、关系与实体互动、现象与符号互动以及偶然性与现实性、潜存与现存、结构与机制、在场(此在)与不在场(彼在)的统一。
6)人地相关原则当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刚从地理学脱离时,李特尔就敏锐地感到分化对地理学产生的影响:“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相关。”李特尔进一步阐述了与这一原则有关的协调(coordination)、相关(relationship)、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以及组织原理(organizing principle)等概念。时至今日,地球科学已高度分化。前面所述五条原则,对其他地学或生物学等也可以适用。只有与人地相关原则结合构成一组“基本原则集”,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并与其他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相区别


本章小结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不同尺度空间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整体性与关联性、地域性与差异性、变动性与时间耦合性、人地相关性与非对称性、广泛的学科关联性和交叉性以及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地理学研究应遵循六大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时空耦合性原则、因果原则和人地相关原则。上述原则的确立有助于消除地理学研究中要素与区域、专题与系统、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等一系列二元性矛盾的纠缠和隔阂。在科学高度发达、纵横交错、彼此渗透的今天,单一性质(原则与方法)已不足以识辨出学科的特点,需要从一组特征“群”中去认识、把握学科的独特性。地理学各原则的互补统一构成了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地理学的对象和科学特点决定了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和实践应用中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地理学总体上是一门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然而,地理学的对象和科学特点也造成地理学长期陷入困境之中。如何加强综合性、减弱破碎性,如何实现地理学理论方法的重大突破,如何保障地理学的学科目标、研究内容与其他科学、决策者、普通大众的沟通,提升地理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程度,需要每一位地理学工作者不懈努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28 21:02 编辑

P93第二篇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地理学思想


   迄今为止,人类的知识由三大领域构成:一是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知识,二是自然的知识,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派生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成为哲学和科学世界图景的基本内容。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己任,哲学和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和人与自然关系已进入到人类思想的基本概念结构之中,这无疑对地理学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P95第六章地理学发展的哲学思想背景


   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既存在阶段性差异,同时也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古代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及其东西方差异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社会意识逐步达到理性化,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大大深化,逐步由远古时期人与自然混沌一体、主客不分的状态,发展到人自相异、主客相分的初步分化阶段。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典时代”是继世界大宗教诞生后的又一重要时代,是人类思想、科学和哲学的发韧时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观念存在着相同的共性: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和自我塑造的主体性意识已达到理论化水平。主体和客体已区分,但两者仍具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尽管人的力量大大增强,但人的主体性地位尚未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与早期一样建立在自然占优势地位的基础上。③朴素的、直觉的哲学观。这种人与自然统一观是在肯定人与自然区分的基础上,再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这是一种比原始的人地互渗型思维更高一级的辩证思维方式。早期的哲学家还没有把人当作自由的行为主体,尚未充分注意到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柯林威德认为,希腊自然观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这一原理上的。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则更充分、更明确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朴素辩证观,早期的哲学观表现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又随地理环境、文化形态不同而具有鲜明差异。这些差异突出地表现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各有特性的人与自然观。这些差异奠定了不同文化形态最初的基本预设、价值体系和思维模式,并和此后的发展、变动的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各种文化形态基本模式及其丰富内涵,成为早期地理哲学和地理思想差异的基础。


一、
古希腊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观
     希腊文化承袭于克里特文明的内涵,同时又深受巴比伦和埃及两种原始农业文明的影响,文化本源中具有外来性及其对周围民族文化的兼容性。航海及其海外贸易扩大了希腊人的空间视野,促进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希腊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希腊哲学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与当时城邦社会、民生制度、学派林立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希腊大陆多山,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宜农耕,通商打鱼又面临风浪和海盗的袭击,严峻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希腊哲学以自然为探索中心,自然环境这一特征对早期希腊哲学“自然本位论”的形成有着某种难于否定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建立在宇宙论的模式基础。希腊人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运动不息、充满心灵、有理想、秩序和规则的世界。心灵和理想是自然界秩序和原因的支配因素和调节因素。在对人和自然形形色色的解释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人与自然观念:世界统一于心智,亚里士多德把植物到动物到人看作具有不同灵魂级别的连续系列,用心灵或灵魂来猜测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本源,认为人和物一样,都由某种物质元素产生和构成。米利都学派将其归结为水和气,赫拉克利特归结为火,德漠克利特则用原子来说明世界的统一,世界统一于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数,人生就是数学逻辑的产物,世界在数学中达到最完美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神性,充满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希腊神话既表达了人对主神——自然力的崇拜。又歌颂了人的伟大,体现出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人格化的自然诸神折射了希腊人“自然与人类同等重要”、“人神(自然)同一”的信念。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神话的基本特征。希腊人对“大地的观念”是从物质世界自身去寻找大地生成的原因与元素,正如德漠克利特所说:“一切都遵照必然性而产生。”
   此外,希腊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和理解还兼有以下特点: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关注的中心是自然,形成了以“自然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观。希腊人对自然和人的思考具有理性的、 逻辑化的、演绎的、分析的和认识论成分,从而导致了后来西方文化中本体论、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发达。希腊的哲学观同时存在主客分离、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万物排斥斗争的倾向。自然以外在于人的因素出现,而人则作为不同于自然的因素而存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是社会动物”或“人是政治动物”,用人的“社会性”、“政治性”使人与自然相分。普罗泰戈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突出地表达了人的中心地位。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希腊人侧重于自然对人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一书中提出了地球的各种可居住性和不同纬度有关的设想,柏拉图在他精心构筑的理想国中,设定了与城邦土地、财富、防御力量相适应的最佳人口规模希波克拉克所著的《空气、水和地方一书开西方环境论的先河,以气候为主要因素讨论了土地、国民性及社会制度,认为气候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
“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就其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可与希腊哲学媲美。同时,它又具有自己特有的形成环境、内涵和此后的发展流变模式。中国古代文明形态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型农耕文明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东南有太平洋之险,西南有青藏高原之隔,西北有戈壁沙漠之阻,四周的自然屏障难以与外界沟通,从而使世代居于斯的人们长期形成了大一统天下、内向的文化心理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宜耕地广阔,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开化。人们对自然善意、感恩成分多于敌意成分。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人力和自然力不可分割的结合使人们对土地这一衣食之源有着深切的依念,甚至骨肉相连,与自己合二为一的内在感,人作为自然客体的一部分融会于自然整体图式中。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切都要遵循自然界的时季变化规律和万物生长发育的常理,以协助天地化育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成为传统农业连绵不息的基本前提。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逐步为封建社会所代替、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人文社会环境的整治和处理成为国家生存和民众生息牧关的首要问题,因而古代中国的先哲集中于人伦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思考和实践,从而造就一种“人本位”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人与自然观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上,中国古代所谓的“天”有多种含义指天命、天志、有意志和人格的世界的最高主宰;指与地相对的天空,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天体、风云变幻的万千气象;指包括地在内的自然界。依据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天”的理解,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哲学观念和实践态度
      1)儒家的“天人合德”观念。儒家对“天”作偏重人文的理解,探索的重心是人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肯定了人“可以与天地参”的自觉能动行为,经典表达了懦家的“以人为本,以德为体”的哲学观念
      2)道家的“以人合天”观念。老子提出“道”,使天与人达到内在统一。庄子则鲜明提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交融,天人合一,主观即客观,人即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庄哲学的“天道”以自然天为德为性,因此,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人道当效法天道,顺应自然而养生,无为而自治。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2001一书中对道家思想推崇备至:在人类文明中心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打乱了自己与终极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公元前4世纪的这一中国哲学,不仅与它产生的时代和环境有关,而且与此后所有时代和地区,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人类的全球状况有关。
     3)《易经》的“天人相谐”观念中国古代文明存在三种基本文化基因:一是宗教意识及其天人认同感的延续;二是上古三代“黄金时代”的遗训和氏族宗法传统遗风的强固力量;三是对《周易》的传授及其注解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易经》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其含义是说,大地万物互相交融和谐,才有安泰繁荣,人的职责就是认识和掌握自然之“道”,协助自然有利的变化。既要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和调节,又要在自然变化之后加以顺应和适应,这样就达到天人相谐、人德合一。《易传》中提出的调节适应相谐原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的高度总结,同时也被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上。
     4)荀子的“天人相分”观念。荀子批评庄周“蔽于天而不知人”,第一个提出“天人相分”的命题。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与人间祸福并无联系,天道与人道相分,各有自己的职能。荀子认为,人高于天地,与其仰其自然,不如制服自然,自然不会满足人,而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规律,改造自然。荀子的“天人相分”实际上以“天人相合”为基础,其“制天”的思想并不排斥“顺天”。苟子提出的改造自然、利用万物的主张在先秦哲学观中可谓独放光彩。
    纵观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流派纷争,各有旨趣:儒家重人、重社会;道家重道、重自然;荀子则重宰制自然,重天人相分,各派以“天人合一”相贯通,形成对立互补的人地观体系儒家强调以“德”、“礼”、“仁”、“诚”治人,以德为体,达到社会大一统、人与自然大一统的理想境地;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节制奢欲,返璞归真,人在自然无为、天人交融状态中达到与天和谐的理想;荀子则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提高生活当成人类理想。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观的一些共同特点:人生存天地之中,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善意的、感恩的(赞天地之化育),非绝对对立和敌意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万物一体、天人一体、交融互摄,以天地人完美和谐为最高理想境界;德、礼、仁、诚在达到“天人合一”中起着载体和动因作用;人与天生生不息,处于不断发展、变动、转换中;人能适应自然、调节自然、改造自然,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与古希腊的自然观比较,我国的古代哲学观还具有以下的特点:①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在中国社会文化数千年的延续过程中,不仅先秦哲学所拥的“天人合一”的意蕴大体无变,而且“天人合观”的哲学观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哲学观重人、重社会、重道德的束缚作用,是一种早熟的人本位的哲学观,“人类可以利用伦理价值规范来驾驭自身和天地”的思想,对当代全球人地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但同时存在对自然本质探究的忽视,蛰伏了近代我国自然科学落后于西方这一历史的预设,单纯重人而不重自然最终也压制人的主体性。中国的哲学观长期以来强调人地统一、主合,缺乏主客对立、人与自然二元分裂的阶段及其哲学思想体系。而二元分裂能造成文化内部的张力和动力,从而使世界观发生动态变化。从这一方面看,中国的哲学观又具有极强的惰性,中国古代的哲学观表现为从整体上、变化中观察事物,强调万物的关联性、整体性以及相生相克、互动转换(元气、八卦、五行、阴阳、变易),表现出很强的直观的辩证思维、整体动态的特质,但也存在自身的缺陷,缺乏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Logos)过程(法则、概念、规律、抽象、形成及其客观化过程)和科学分析成分,重整体而忽视多样性和个别性,重价值论而忽视认识论,是一种缺乏实证基础的朴素和原始的整体观中国古代的哲学观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维持自然界的生机流畅,珍重万物,具有参与、进取、求实、务实的思想因素。这种基本的人与自然观是与传统农业低水平的生产方式和对自然严重的依赖相适应的,对自然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有限度改良与改造这一层次,“靠天吃饭”的生存方式不可能存在占统治地位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观是一种主体性原则较为缺乏的哲学体系。尽管先秦素有“制天命之用之”,中唐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天人还相用”之说,但即未成为实践主流,其影响也较弱。长期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乐天安命、对物欲节制的人生态度,使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适应,而不张扬于对自然的征服。
     概而言之,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观,是一种人本位、农业文化形态的哲学观,既存在合理性和智慧的闪光,又存在内在的不足,它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于提供一种世界观视角,而不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因其内在文化要素的特点使其科学、哲学、社会、文化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东方文化中的智慧因素,内在的生态价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道德约束的世界观重新为当代哲学和科学所关注: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莱布尼茨,也因其对中国的冥想而著称,他把中国想象为文化成就和知识成就的真正典范……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和哲学范围与意义的哲学家与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有两个例子。当作为胚胎学家的李约瑟由于在西方科学的机械论思想中无法找到适合于认识胚胎发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时,他先是转向唯物辩证法,然后也转向了中国思想。从那以后,李约瑟便倾其毕生精力去研究中国的科学和文明。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并且是反映我们自己科学传统的文化特色与不足之处的宝贵资料。第二个例子是玻尔,他对他的互补性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间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记(伊·普利高津,2006)
专栏6.1中国传统哲学与地理学
      中国传统哲学蕴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内涵和整体论思想,其本身可以看成是中国传统地理哲学的组成部分。从这一视角看,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哲学在古典时代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国传统哲学至今仍然是中国地理学思想创新的源泉之一,在多个方面富有启迪意义:中国现代地理哲学的构建;中国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正如段义乎所做的工作那样;统一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的理论思考;现代人地关系理论的新推进。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在地理学中承传与发扬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哲学要么坚守传统马克思主义,要么热衷于各种西方哲学流派,中国现代本土哲学发展严重不足;地理学与历史学分割,青年地理学者深厚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功底缺失,地理学史、历史地理学、地理学思想等出现明显的承传断裂和后继乏人现象;地理哲学和地理学思想这些对中国地理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城需要一批学者长期不懈、跨学科的联合研究,遗憾的是它们却成为少有人问津的冷门

P100第二节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观

     西方文化根植于基督教和古希腊哲学的双重影响圣经故事通过基督教以及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长期以来一直不断地塑造着西方社会,成为西方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早期希腊文明及尔后的希腊化文化一直是西方文化尤其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重要支柱,西方传统的哲学观主流是主体与客体分立、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这种人与自然观根植于:以基督教为主体的二元化形态;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人工生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从“纯自然”中“退却”出来,摆脱了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割裂;商品经济意识促使人们更多地从功利价值出发,把自然看作是对立的存在和攫取的对象;近代科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力学的世界图景以及哲学对自然和对人自身的思考.


一、中世纪神学的哲学观
    随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结束,欧洲进入了长达千年由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中世纪社会文化形态的最大特点是以宗教神学为整个社会、政治、意识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帝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类。古希腊罗马时代丰富多样的人地统一观念让位于宗教神学的主体与客体分裂、人神分裂的人与自然观。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人格化的自然神,神力取代了自然力,由此产生了具有超越性和二元性的基督教文化:天(神)和人的对立、灵魂和肉体的对立、精神方面与自然物质的对立、此岸与彼岸的对立。中世纪的神学观既轻视人又轻视自然方面,压制了人的主体性,阻碍了社会进步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中世纪宗教哲学的一些思想观点为过渡到新的哲学观作了铺垫:人神分裂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哲学观提供了基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以及“一个无限的、全能的、无所不知的完全自由的人,这个除自己的力量和爱之外从一无所有中创造了世界”的观念,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作了准备。美国科学哲学家科恩认为,在西方历史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不完全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有一些时期是互相利用甚至是互相支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宗教的态度从来都不是简单地一概否定,而是历史地对待、具体地分析的。


二、近代科学革命与笛卡儿
-牛顿的二元的机械的哲学观
     近代哲学在其早期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有三:是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理性思维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就成为哲学的基本任务;是面对中世纪神学分裂对立的二元化世界,如何使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起来并还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近代哲学需要解决的又一任务;是科学和哲学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并逐步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用科学的世界图景取代宗教神学则成为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共同使命。近代科学革命始于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的《天体运行论》(1543),他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几千年来被视为教条的圣经。日心说的创立宜告了神学世界图景的破灭,使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不过是围绕一个普通恒星运转的卫星,人也丧失了作为由上帝创造的宇宙中心角色的优越地位,开普勒(1571-1630)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体系,伽利略(1564-1642)把科学实验和数学语言描述结合起来,成为近代甚至现代科学方法理论的重要准则。培根(1561-1626)明确提出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一—实验哲学,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在经过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把归纳法提高到科学理论方法的高度
专栏6.2近代实验自然科学中的主客体分离
   伽利略认为,要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数学描述自然,就必须把自己限制于研究物质实体的可测量和量化的基本物性上(形状、数量、运动等),而其他一些物性(颜色、味道、声音等)只是主现精神的映射,应当排除在科学的范畴之外。洛克进一步区分“第一性的质”(如形成、运动)和“第二性的质”(如颜色、味道、声音),认为前者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主观反映,提出“白板”说。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在近代科学中获得极大成功,自然科学从此将主体的感觉感受排除在外,成为研究“客观”的“白板”。自然科学从他诞生伊始就走向了与人文社会科学分道扬镳之路
   笛卡儿(1596-1650)是一位对哲学、科学的发展产生持续重大影响的顶级思想家,其哲学观深受经典哲学、新物理学、天文学和工业机械技术的混合影响。笛卡儿的思想6点最为重要:对科学知识绝对确实性的牢固信念。这一信念后来得到强化并反映在作为西方文化象征的唯科学主义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箴言,这一论断表明人类的本质在于思维,理性思维是人类存在的依据。他坚信,除了明显的知觉知识和必要的演绎外,人类别无他路通向真理知识,从而形成了演绎法与归纳法、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哲学分裂和对立,笛卡儿方法——“批判的怀疑”方法、逻辑演绎法、分析还原法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工具。笛卡儿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和物质二元论,构建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互不作用的世界,奠定了近代西方二元对立哲学的基础笛卡儿给自然图景一个总的框架是一架受着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在笛卡儿看来,物质宇宙是一架机器,动植物和人的肉体也是机器,自然按照力学定律运转,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照其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运动来加以解释,这一机械的世界图景,在笛卡儿之后,经牛顿的综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模式。笛卡儿的解析几何和他创立的坐标系为现代数学搭建了框架结构,他的不朽名言一切问题可以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可以化为代数问题;一切代数问题可以化为方程求解”。如果说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只是一种“自然哲学语言”的话,那么,笛卡儿则进一步把数学转变为指导性的“科学语言”,这对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经济学(大量解析几何的运用)等社会科学的发展有莫大作用。
专栏6.3简化论-还原论
   简化论一还原论是通过把整体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再对分解出的部分进行研究。一方面,还原法在发展科学理论和实现复杂技术的整合中被证明是极其有用的;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科学中广泛存在的还原态度——种相信复杂对象的所有方面都可以通过将其还原为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的信念。由此,推进了科学不断分化的进程而忽视了综合化发展,尔后这一方法由整体论和统一论加以充善。阿尔文·托夫勒《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还原法),即把问题尽量分解成尽可能小的一些部分,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在科学中,我们不仅习惯于把问题划分成许多细部,我们还常常用一种有用的技法把这些细部的每一个从其周围环境中孤立出来。这种技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假设其他情况都相同’。这样一来,我们的问题与宇宙其余部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就可以不去过问了。
   牛顿(1643-1727)建立了以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为核心的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从而完成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以及笛卡儿所做的工作的伟大综合:天体运动规律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统一;经验的、归纳的方法与理性的、演绎的方法的统一;物理学理论与数学形式逻辑表达的完美统一,实现了物理学向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精确”科学的转变。对此,亚历山大·蒲伯赞扬道:“自然和自然规律躲在黑夜里,上帝说,‘让牛顿来发现’,于是一切变得清晰”。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一书中提出了绝对静止的空间与绝对不变的时间这两个概念:“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外在的情况无关,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牛领的绝对时空观特征有三:空间与时间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空间与时间只作用于物质及其运动,而不受物质及其运动影响,表现为单向因果联系;空间和时间之间又是各自独立的,时间的确定与参照空间的选择无关。
专栏6.4牛顿-笛卡儿经典力学和传统哲学的世界图景
    牛顿把笛卡儿自然界是一架机器的构想变成了物理学观念中的世界图景。牛领的经典力学世界图景把自然界理解为不变的、不可分的、不可逆的、不相关联的物质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存在于绝对时空中,按确定的物理法则运动,遵循着拉普拉斯决定论:只要给出初始条件,就可以准确地确定其过去与未来。牛顿力学的原子论物质观、绝对时空观、机械论运动观、决定论因果观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科学思想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胡文耕,1993)。在经典力学范畴内,牛顿力学的理论及其应用获得极大的成功,这种机械论、决定论、二元论、简化论的世界观广泛地渗透到其他领城。正如托夫勒指出的那样:“机器时代热烈地拥抱把整个宇宙描绘成一个机器的那些科学理论。”在牛额的世界里,偶然性被排除,偶然不再是事件的“参与者”,而是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暂还不完美的表现;时间已没有地位,未来已包含在过去和现在之中;空间是死气沉泥的,只是一个容纳孤立粒子的容器。用普利高津的话讲:“上帝已降到给宇宙之书翻页的档案保密员的简单角色。
    基督教的创世和全能上帝的观念与工业革命机械设计的经验相结合,力学世界构成的自然界图景与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相融合,形成了近代西方机械的二元对立的人与自然观范式。这一范式具有历史进步的一面,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笛卡儿-牛顿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形成了两个世界、两种科学、两套规律和两类文化。古代把自然看成逐渐生成和变化的、充满心灵与活力的、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消失了,代之为机械的人与自然观。世界成为不变的,一切都是按预定法则设计好的机器,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和古老同盟被彻底割裂开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力学科学的巨大进步却导致了人与自然观念上的退步
专栏6.5哲学和科学中的二元争论
    在哲学和科学中,围绕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长期存在诸多二元论问题的争论,这些争论不断地推进着哲学和科学理论的发展。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而展开:人与自然,空间性与时间性,普适性与独特性,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观念论与实在论,客观主义的还是本来就存在的,事物的存在是现象的还是结构的,科学对象是统一的(一元的)还是二元的(或多元的),将社会类比自然还是把社会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客观判断(真理性知识)与价值判断(诠释性知识),科学是中立的还是批判解放的,知识是真理的-理性的-进步的工具还是霸权的-专制的-政治的手段,科学是归纳的还是演绎的、是解释的还是诠释的、是逻辑的还是直觉的、是因果性的还是随机的,等等。这些问题也广泛地存在于地理学中,这对理解地理学中的二元性问题及其争论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也就是说,地理学的二元性之争存在并发端于更高层次的哲学与科学的二元论争论中
    古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万物统一根源开始,而后至柏拉图逐渐走向分裂,一直发展到中世纪自然物质世界与超自然精神世界两种世界的对立。近代哲学在认识论和人本学拓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哲学观念世界走向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逐步发展到心内观念世界与心外客观世界的对立以及主体人化世界和客体自然世界的分裂和对立,如何把人与自然的各个对立侧面统一起来一直是近代以来哲学面临的基本任务。17~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率先在物质实体基础上建立起了统一关系。
    法国唯物主义者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为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念,法国唯物论者采取了两种必须的做法。一是把万能的上帝从自然界中驱逐出去,还神化的自然为真实的自然:二是把人彻底地归属到自然界的物中。霍尔巴赫1964)宣称:“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出自然。就是在思维中也不能走出自然。”他从事哲学著述的“目的就是引人重新回到自然”,使人们“学会认识他的本质和他的合法权利”。为了寻求物质统一论的支撑体系,法国哲学家依靠当时被看作是科学楷模的物理学,主要是机械力学的成果,把它推广到一切领域:世界统一于物质粒子,一切都服从于力学运动规律。拉美特里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儿“自然是机器”和“动物是机器”的命题,提出“人也是机器”。这样,法国唯物主义者通过“一切都是同等自然存在物”的观点,自然地得出了“自然界是齐一”的结论。
   法国唯物论者否定了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的对立,坚持并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念,成为这一阶段哲学所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一方面,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备受近代科学和实证主义的亲昵并成为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石;而另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存发展必须依赖自然”的论断,又被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征服浪潮置于冷宫。然而,法国唯物论者的机械论观点以及通过抹杀属人世界的特殊性建立的统一性,使其理论陷入片面性,以致引出了后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这一极端的反叛

三、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辩证的理念统一观
   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哲学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出有关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多方面的矛盾关系。在德国古典哲学产生时期,哲学已经发展到必须从综合统一的观点去处理这些矛盾的地步。为此,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了近代哲学的发展进程:一是力图在认识论和人本位的基础上,实现客观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以及属人世界与自然界的统一,以此来克服中世纪神学二元化世界图景和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二是通过人的理性和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来对抗中世纪神权对人的主体性压抑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忽视
    莱布尼茨(1646-1716)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庞大的有机体,其部分是更小的有机体,被生命、生长和努力所渗透,构成一个从机械向生命发展的连续的上升过程。莱布尼茨用有机体的自然系统替代一台机器的自然系统,用辩证的历史发展观取代机械运动观,从而开创了德国有机体哲学、辩证哲学和统一哲学的发展道路。康德(1724—1804)哲学体系处在二元对立的哲学向统一哲学的过渡点上。
    康德哲学在总体特征上是二元的,表现为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割裂和对立。康德哲学体系是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分裂与对立最为典型的一个体系。康德已看出了二元对立产生的矛盾,试图把它们统一起来,达到相互和谐。康德哲学值得关注的有三。其一,康德认为外界对象必须通过人的思维机能所固有的规律才能为人所把握。这一思想充分肯定了主观思维活动的能动性,消除了被动反映论学说(如洛克的白板论)的片面性,也隐含了主体与客体互为存在、互为关联的含义。其二,康德继洛克之后把哲学引向人类理性自身的活动,第一次从哲学高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原则,明确肯定了人具有自主性、自由性,其三,康德进一步发展了莱布尼茨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观点,认为人是秩序井然的自然界的最后目的,整个自然界由无机物到生命现象到人,最终由自然向人生成。从康德哲学我们已经看到使人与自然统一于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人这一端倪。
    黑格尔1770-1831)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其哲学体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面对近代哲学研究中有关属人世界与自然界对立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黑格尔决心创立终极真理体系来实现哲学的大统一与大综合。黑格尔认为,属人世界自然世界在本质上既是彼此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但这种统一既不是法国唯物主义的物质,又不是纯主观行动的产物,也不能用谢林的抽象“绝对同一性”去包容,而应该是一个既具有实体性又具有主体性的绝对本体发展出来的客观存在,黑格尔把它称为“绝对精神”(非指人的精神)。以绝对精神为基础,黑格尔创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专栏6.6黑格尔辩证的、有机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有:①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黑格尔认为,世界是一个按照自身固有规律自行运动和发展着的人精神系统,宇宙精神始终处在不断自我超出、自我分裂,即不断演化自己,在自己内部形成对立,尔后又消融这种对立走向自身恢复,使对立面达到同一的运动过程中。自身建立对立,然后对立又达到同一,这就是发展的本质,这一理论也揭示了由人和自然组成的总体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②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历史规律。人与自然都是精神发展的产物,处于“绝对精神”不断上升的历史阶梯中。属人世界是从自然世界中产生出来的,但它却高于自然世界,并把自然世界从属于自己的发展。这一规律表明,人与自然统一于共同发展过程中,③世界统一于基本规律。无论自然世界、属人世界还是由概念组成的思维世界,都是在绝对精神固有本性的支持下按照同一规律而发展的,它们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④世界是一个有机体的复合体系,绝对的分立性是不存在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黑格尔在正、反、合三段式推演中,论证了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转化联系、对立和统一
   德国古典哲学经历了康德到黑格尔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历史的逻辑联系形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共性①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②自然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过程。③采取唯心主义的方式,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体在其哲学体系中占中心地位。④从认识论出发,致力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及其各个对立侧面的统一问题,试图运用思辨认识的意识观点把自然合并到属人世界中,达到统一。⑤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各自都具有的两重性质及其矛盾:自然对人类来说,既是本源存在又是被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既是人的价值表现又是一种异己力量;人对自然来说,既是能动的自我主宰的自由主体,又是接受自我必然规律支配的被动的受体。⑤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研究自然界物质活动和人类活动特点及其关系.从而开辟了向现代人与自然观转变的道路。

四、小结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从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走向统一的哲学体系;二是人类的理性和主体性的确立。尽管西方哲学观点林立,各执一端,争论颇多,但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认识自然驾驭自然这一根本点上却是一致的,培根认为,人类要统治自然,需要了解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是要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笛卡儿主张把理性思继作为主体存在的依据,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洛克则明确宣称,“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康德第一次从哲学高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原则,提出了“人是目的”,人是“绝对价值”,“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等命题;黑格尔以绝对理念的抽象形式,把人的主体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绝对理念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作“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把人提到神的位置,人的上帝就是人自己,人的最高本质就在于人的全知全能。
     毫无疑问,西方传统哲学在近代人与自然观和世界图景构建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纠缠于众多二元性之争,从而妨碍了“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形成;对人类理性、主体性、价值自由的执拗与迷信使得西方传统哲学习惯于把人类理性等同于人类活动的合理性,等同于存在的合理性,把人类价值的体现和对自由的追求看成是对自然的统治与征服;缺乏东方哲学中系统性、整体性、一体化思维方式和质与量协调的思想,从而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西方哲学对其传统的反动和向东方人与自然观念的摆动;哲学具有浓厚的经院式气氛,高居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之上,把概念中的世界图景当作客观实在来探讨,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自然对人的多重含义简单化。西方传统哲学的内在缺陷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非理性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结构主义的反叛。


P108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实践统一观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时,哲学的发展取得了两点主要成果:论证了自然界的物质本源性;论证了人的主体性。但这两方面的成果是以互相对立、互为否定的片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相互割裂,无法真正统一。这一局面同时又构成了哲学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对立性矛盾的焦点。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实践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论证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理论的转变。

一、人与自然统一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作为人的主体活动范畴,成为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哲学家已经对实践作了多方面的探讨,认为实践是:①实现目的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②具有自主性的活动(康德)。③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费希特)。④主观改造客观的活动(黑格尔)。⑤感性的活动(费尔巴哈)。但先前的哲学家把完整的实践活动肢解成各个环节并相互对立起来,变成抽象的片面的原则,因而也无法解决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这一基础性和始原性矛盾的统一问题(高清海,1988)。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观,强调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以及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基础作用。在黑格尔人与自然关系统一于认识活动的思想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现实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对人具有多种价值;人是自然有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实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类从原始的动物属性中提升越高,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深刻;人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都在促成着、确证着人与自然的统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起点,转变了把人与自然割裂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视角。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认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的实践观既避开了法国哲学家以自然归并人的做法,又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以人合并自然的方式,从世界存在的两重性(自然的客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关系和实践活动的两重功能(分化与统一)中认识与理解世界的统一性.

二、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变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马克思采纳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发展观点和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思想,承认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发展,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同时扬弃了黑格尔人与自然统一于“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吸取了历史发展客观基础的思想,认为推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不是精神而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存方式。阿尔弗雷德·施密特(1988)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的思想:“马克思使用物质变换概念就给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进了全新的理解。”物质变换概念是“马克思对自然整体内部自然及社会相互渗透关系的确切的最好表达”,马克思的物质变换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其内容,其形式由每个时代的历史所规定
    马克思分析了人类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特点,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式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马克思对工业社会条件的人与自然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适应不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联系,要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冲突和异化现象得到调整并趋于完善,有待于共产主义实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人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段论述充分表达了马克思对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意向和理想境界

三、社会性是人与自然关系范畴的基本属性
     人为了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一是要借助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组成的特定的生产方式来完成;二是要依托复杂的社会关系劳动实践既是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质,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始终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论述了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自然与人统一性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相互制约,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共时性的同构发展,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开始就存在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对此施密特(1988)指出:“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从一开始就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

四、人化的自然与自然化的人
   马克思在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统一体中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①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自然事物。马克思借用了黑格尔“人化环境”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在马克思那里,人化自然是人们以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方式改变过并影响着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包括外部自然的人化和人体有机体这两个方面。②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类主体的物质实践,使用人化自然的概念来说明工业实践对自然产生的巨大影响: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一—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③人化自然是通过人类的对象性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人类自身的消费活动及其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来实现的。④人化自然的现实基础是人类社会。自然属人的本质,只有对于社会的人才是存在的。自然的人化即是自然的主体化,主体在自然中的延伸即自然向主体的生成过程(主体的客体化),同时又是人的自然化,即人类被纳入广义的自然之中,构成自然的一个内在部分的过程(客体的主体化),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使人与自然之间在总体上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内在的有机整体。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中,我们看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统一、存在和过程的统一、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统一。因此,人化自然观也就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人地观中最富有创见的内容


五、小结

    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状况的理论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形成了人与自然现实和历史统一的观点。其思想特色有四。一是人地观研究的理论基于实践观二是人地观的认知方式基于对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把握,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发展。对这一特点,罗素给予了高度评价,哲学的见解有两个根源:一是传统上的、文学上的或政治上的启发;二是科学和机器生产。第二个根源在学理上的影响是从马克思开始的,从那时起逐渐重要起来(罗素,1982)。三是人与自然统一于历史发展、物质变换、实践活动、社会中介的观点以及人化自然观通过社会变革适应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思想。四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始终基于辩证唯物史观思想要义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的基础。自然史和人类史密切相连,彼此制约;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不能把人对自然的关系从历史运动中排除出去。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只有在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圈内,才会有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既存在自然界作用于人,也存在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反作用。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人的自由取决他与被认识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社会变革、政治经济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上,他们并没有写出人与自然关系的论文专著,对人地关系的见解分散在众多的论著中,只是构建出新的人与自然观的基本框架。同时,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特定时代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P111第四节现代哲学观:由征服向协调、由对立向统一转变

   伴随着近代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对立、人应当是自然界主人的思想,一个新的人与自然观-人与自然统一、协调发展的思想也逐步地成长起来。这种新的人与自然观源于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一是哲学对近代人与自然观的反省二是全球问题的出现及其日益尖锐化对传统哲学观产生的根本性冲击;三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对统一的世界图景的进一步揭示。
一、现代哲学的主客体统一倾向
   19世纪中叶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二是近代古典哲学的解体和现代哲学的产生。现代哲学在对传统哲学人与自然观的反叛与超越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对机械的人与自然观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的抨击促进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统一观念的增强,对理性至上及其理性主义的反叛刺激了以非理性主义为特色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发展;哲学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和对科学活动的关注推动了以科学主义为特色的科学哲学的崛起;哲学从抽象的主客体世界转向于对“生活世界”和“整个人类存在”的关注,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转向于重方法、重实证、重实用的哲学。
    在近代哲学统一思潮的基础上,现代哲学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推进着统一过程。柏格森基于对生物学的哲学把握,对机械论的自然观首发其难,反对“把自然仅仅看成是物质粒子组成,一切都是预定的、未来的一切事件都蕴涵在过去的事件中”的传统论断,强调自然中有创造性的生命之流(即活力论),从而使机械论的“僵死”世界变成充满活动和创造力的世界。詹姆斯(W.James,1842-1910)在其《“意识”存在吗?》一书中否定主体客体关系是根本性的关系,不承认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的区别是基本的区别,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这一基础(罗素,1982)。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自然与生命、心与身、质料与形式、行动与准则提出全面质疑,认为经验不是把人与自然隔绝的屏障,而是联系两者的途径,两者在根本上就是连续的、一体化的,怀特海(Whitehead,1861-1947)拒绝相信一个复杂事物的真实存在或本质能通过把它分解它的构成事物而被发现,并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有机哲学,敏锐地注意到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哲学体系和主体性无限制的膨胀是造成西方精神、文化和哲学危机的根源。在其后期的哲学中,他把老子的“道”与自己的哲学引为同调,致力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关系,并从个人的存在转向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哲学思考(宋祖良,1994)。萨特(Sautre,1905-1980)决心要排除哲学在解决本体论问题上陷入各种形式的二元论的缺陷,《存在与虚无》(1943)一开头就提出要“消除一些令哲学棘手的二元论,代之以现象的一元论”。萨特企图通过他的“现象学的本体论”摆脱把本质和现象、主体和客体对立的二元论。

二、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潮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内部逐步萌发了一股对理性至上的反抗浪潮。叔本华1788-1860)和尼采1844-1900)宣称“意志就是最高存在”,择击理性主义,认为鼓吹理性万能是一切谬误的根源,从而为20世纪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把生命的冲动、延绵看作是最真实的存在和万物的本源,认为生命之流不能用经验或理性的方法去把握,而只能用非理性的直觉来把握。以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反对传统哲学的泛理性主义和对真实具体的人存在的忽视,强调“存在就是个人存在,真理就是主观性”,人本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也存在其合理性以非理性主义代替理性主义,一反欧洲哲学主流的理性精神,对人及其主体性的负面——非理性、意志冲动、欲望、直觉意识等哲学揭示,有助于形成“完整人”的观点,也有助于理性的、科学的人在克服自身局限中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以生命存在代替非生命的物质,提高了生命在哲学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为后来的环境哲学和生态哲学的兴起作了铺垫。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代替以物为中心的形而上学,注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为传统的人文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石,也为当代新人文主义的发展和人的革命作了准备萨特构建的以人自身存在为中心的世界图景一一整个世界存在的外圈是自在存在,中圈是工具性存在,核心圈是人的自为存在,具有深刻的人与自然观价值。然而,人本主义的极端化发展牺牲理性,强调意识、意志、直觉高于理性知识,以人本主义否定科学主义、把人的世界与物质世界割离、绝对自由和个人自由的无限制张扬,又把哲学导入了另一个误区

三、现代哲学对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反省
      促使现代哲学对科学主义反思的因素有三:一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哲学研究中受阻;二是现代科学体系内部的缺陷;三是科学技术应用中逐步暴露出的负面影响。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胡塞尔现象学派、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
     胡塞尔(Husserl)晚年十分关注“生活世界”的危机问题,认为哲学必须抛弃对科学样板意义的盲目信任,“作为科学的、严格的、精密的、确实具有必然真正的科学的哲学,是我们现在已觉醒了的一场梦”。胡塞尔认为,崇尚实证主义、科学万能主义是造成欧洲科学与人的双重危机的根源。对现代科学主义隐含的问题提出了批评:科学堕落成纯粹事实的非哲学研究;科学已坚定地远离人类的生活基础,已经从总体上失去了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生活目的的重要性。胡塞尔呼吁,必须对科学提出伦理要求,科学活动与实际生活领域的联系必须有意识地被建立(郑杭生,1988)。
    与尼采一样,海德格尔被看成是后现代性早期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认为,“时下人道主义的危机,是因为用人性取代上帝作为宇宙的中心,人们把自己当用万物的尺度。”对海德格尔而言,出路在于我们与环境妥协;既不是形而上学,也不是人道主义,更不是技术成为生活的基础(大卫·莱昂,2004)。
    对科学技术进步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是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人地观的一个主要内容。霍克海默(Max Horkhermer,1895-1973)在《启蒙的辩证法》中讨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其要点为:启蒙的目标或动机是借助知识确立人对自然的主权,启蒙并不把自然作为人和解或协调发展的对象,而是当作被夺和统治的对象,启蒙是极权主义的,它要求自然服从人的统治或支配。这种对自然的主权的启蒙精神在培根那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理性与技术结合为工具理性并逐步获得了支配地位,它把普遍性和单一性强加给自然,人终于获得对自然的实际支配。然而,对自然的控制最终导致人对人的控制,这正是启蒙自身发展的不可抗拒的逻辑。在《理性之蚀》中,霍克海默认为,西方文明以三重统治为特点:第一,对物理自然的统治;第二,人对人的统治:第三,人对自然的统治。这三个过程是历史地、内在地交织着的。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评价存在过激和偏漏之处,但也提出了不少合理的见解:科学技术进步最初预设的目标和动机应予以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关系,而是平等、共同发展的关系

四、全球性问题哲学:由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向全球意识的道德价值观转变
    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哲学的对象、功能研究方法和课题再次形成重大调整:从抽象的自然、整个自然界转向人类生存环境,哲学提升到在全球体系这一框架尺度下,直接从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中研究世界观问题;从人的精神发展、自我完善、价值体现转向人类最基本的、最迫切的需要;从个人的存在转向人类社会的存在,转向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共同存在:从分崩离析的各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实证主义、解释学、现象学、结构学逐步地转向应用哲学,转向综合一体化哲学。哲学研究视角的上述变化进一步加速了由传统的人的概念向以人与自然相协调为最高目的和理想境界的当代人与自然观转变
    伦理学发展的历史延伸——从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向全人类价值观和全球价值观升华,当代哲学认为,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同传统的产生方式及其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念有深刻的联系,这一共同的认识加速了传统价值观的根本变革。17世纪,洛克声明了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这些权利主要有: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并将人的幸福建立在对自然的否定、征服的基础上,洛克的思想成为启蒙运动的个人价值系统的基础。针对个人价值系统和社会(国家)价值系统的矛盾与冲突,霍布士、洛克、卢梭力图通过“社会契约”来解决“个人与社会”制约与均衡问题。卢梭的社会契约可表述为“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人身及全部力量共同置于总意志的最高指导下,而我们以法人的资格把每个成员理解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罗素,1982)。稍后,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大革命宣布了“自由”、“平等”、“公正”,奠定了全人类价值信念的基础。当代人类在继续面临个人、社会(国家)、全人类价值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同时,以“人与自然整体”为同盟的“全球性意识”、“全球性契约”的建立上升成为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全球性问题冲击下的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和价值坐标的重定,自从施韦兹和莱奥波尔开创生态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以来,当代哲学就围绕价值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集中反映了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道德、价值的范畴和尺度问题。一派认为必须从传统的价值道德体系中彻底超越出来,主张把伦理学的对象从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关系领域扩大到自然界,即把人类的权利观、道德观、价值观推广到人地共同体中去;另一派否定人与自然存在伦理关系,但同时也承认必须进行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改革,即通过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协调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二是关于传统哲学和全球性问题哲学中的道德原则、规范和标准问题,包括:人类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的冲突与协调问题;个人权利、人类权利和自然界权利的权限问题;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道德观与全人类道德价值、全球道德价值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利益统一问题。


P115本章小结

    基于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这一基本关系的认识及其认识矛盾的发展,西方哲学对人与自然的认识经过了相互交错叠置的三次分裂和三次统一从本体论出发,研究自然万物本源到自然物质世界与超自然精神世界的对立到法国唯物论者统一于物质;从认识论角度,研究认识与对象的统一性开始到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到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唯心观的统一;从人本学出发,研究人与自然的统一到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对立,逐步发展到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现代系统哲学观的统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考,极大地丰富了人与自然的哲学内涵。在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流变的人与自然观念,但处于支配地位的范式主要有五种一是中世纪神学的人与自然观二是笛卡儿-牛顿的二元的、机械的经典世界图景;三是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观;四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心观五是正在构建中的生命-有机哲学、全球环境哲学、整体性哲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回复 顶顶 1 踩踩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0: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2-23 20:30 编辑

第十六章回到地理学本身:地理学思想纵览
第三节回溯: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
p318
在第一篇中,对地理学的对象特点、地理学的基本视角、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地理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节对“地理学的基本特点与基本思想”进行总结性阐述。
一、整体性与地理学整体论思想
整体性与关联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是所有学科对象都具有的基本特点。对地理学来说,整体性是地理学理论、思想的“本源”。地理学整体论思想并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调)“分析一还原论”方法,也不排除(实际上应特别强调)对“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应置于“空间一地域”中、置于地理事象的“整体关联”中、置于“人地交互作用”中。忽视这一点,即使取得了成就,尽管这对人类知识是有用的,但在本质意义上它是非地理的。地理学的整体性和整体论思想对地理学的综合性提出了“理论”上的更高要求。不管是地方垂直综合、地方间水平综合、时空尺度综合,还是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这种“综合”都是以地理学“本体(论)”的整体性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对地理学来说,综合就是一种观念、理论、方法和思想观的创新,它是地理学思维与智慧的结晶。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层次的综合将极大地提升地理学在解决社会综合发展问题中的能力、地位与价值。然而,地理学的综合目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地理学的综合乏力,多处于“大众化的”、“浅层的”综合水平上;二是地理学传统的综合方法存在它固有的缺陷,它需要现代系统科学、现代数学的新方法支撑。
二、复杂性与地理学复杂论思想
复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区域性和时空性的契合,使得研究“复杂性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地理学思想的基本特质。关联性或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使得地理变量满足不了数学函数中“独立变量”的前提,并且违反许多标准统计检验的基本假设: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异质性不符合于数学几何空间和物理过程的时空均质性,地理系统状态更多地具有非线性特征,而线性只是地理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经典物理学的“绝对规律”不同,“地理规律”表现为多维变量关联作用下的“相空间”,即地理规律法则不以绝对时空下的唯一“相点”表示,而是存在于最大包容“各种可能出现的相点”的多维“相空间”中。复杂性既是地理学出现诸多争议和危机的“初因”,又是地理学活力、生机、张力的“源泉”和永恒存在的根本。
p.319.
多样性与差异性要求我们深度思考地理学“复杂性”的基本“元素”。生物的千变万化归结于数目有限的“细胞”种类组合上: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归结为几十种“化学元素”的组合:神奇变幻的物理学世界归结于物质的不多的基本“属性”及其组合上;万千可能的地理世界则归结于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在“特定地域的特定组合”构成了区域个性和特质所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理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地理差异性、多样性所在;“地理要素的垂直关联与水平关联及其联动作用”构成了地理事象形成发展的机制所在,这就是地理学的“地理世界图景”。与“复杂性”相伴而生的是“不确定性”。尽管经典科学将其视为不受科学欢迎的“怪物”,但它是世界的一种本质“存在”,当代经济学已高度关注“偶然性”经济。随机性、偶然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应纳入现代地理学思想的构件之中,地理学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求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也同时要求在简化-还原论思想指导下,通过简化、假设(时空均质性、非相关性、其他要素不变条件下)进行地理要素的深入研究。系统研究离不开对结构的精深剖析,整体论思想需要简化论思想的支撑与补充。地理学需要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数学的理论方法支撑,寻求地理学的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新契合。地理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学必然出现多种研究视角与途径、多样的研究主题与学派、多元化的理论与方法、地理学思想的丰富性。正如蔡运龙(2008)所说:“地理学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反映了环境和社会的格局与过程的变化,应社会之需而生,并受当时整体学术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的各种地理学思想并非简单地后者否定前者。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正如地理本身的多样性一样,既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多种主题(地学的、区域的、空间或区位的、景观的、生态的、行为的、社会的、文化的、性别的等)与多种方法论(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地理学的等)构成了由本体论与方法论组成的“地理学矩阵”,任何一种新的主题的产生或原有主题的纵深拓展或新的理论方法的注入,都将使“地理学矩阵”发生动态的、关联的变化。
三、人-地相关性与人地关系论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不同学科或多或少都涉及这一议题.对地理学而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古老、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地理学通过对空间、地区和环境的研究探索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展现出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广阔视角:①哲学对人与自然科学的思考、现代科学对世界图景的认知提供了地理哲学、地理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提供了社会科学对人与自然的理
p320.
论诠释,成为地理学人地关系论思想的又一源泉。③人地关系论思想贯穿于地理学所有主题和研究内容中,把人地关系置于区域、空间中进行研究,这一特点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区别开来,区域研究试图捕述和解释地表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了解形成和影响这些特征的过程、系统和相互关系。空间研究试图探索地区和行为方式的逻辑形式化表达关系。环境研究包含了自然和人文的维度,关注于自然提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有时是稀少的、脆弱的)特征、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两者关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后果。生态论视角提供了人类与环境的系统论思想,并深入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的测度分析中。景观研究聚焦于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改变、人文景观的形成和不断重塑的过程。行为地理学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认知、感应与空间决策行为及其环境效应。不同主题与人地关系的结合形成了地理学人地关系的丰富内涵。“在长达2000多年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地理学家的研究指向始终是与人与自然这一基本主题缠绕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曾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地理学思想和理论形态,但都没有改变地理学的这种独特的发展特征”《郑冬子和郑慧子,1997)。
四、地域-空间性与尺度思想
区域与空间是地理学本体论的支柱,是地理学存在的存在,是地理学所有研究的起点与归宿。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点、地方、区域……全球尺度的特征和尺度间关系的科学,尺度思想(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空尺度)就成为地理学思想的要义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区域性思想(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综合性以及显示特定文化、价值观念的地方性)。区域性或地方性思想为李特尔、赫特纳、维达尔、哈特向、索尔、段义孚等众多地理学家所强调。②尺度辩证法。这是基于不同比例尺对地方或区域特性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保罗·.克拉瓦尔、马丁等特别看重这一思想工具,尺度问题和尺度关系是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的难点所在。“地理学家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尺度的问题,通常而言,小区域要在大比例尺下进行研究;大区域要在小比例尺下进行研究。从小区域的解释向大区域的抽象进行转化是困难的事情,地理学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解决”(杰弗里·马丁,2008)。尺度比例尺法的应用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比例尺要与不同信息数据相匹配。③空间性思想。空间性思想与地理学科学化、实证化、计量化、理论化以及社会科学空间理论等思想交织在一起。④时空性思想和相对时空观。这一思想是历史地理学的思想根基,又因现代地理学对“过程-机制”的研究而受到高度重视.同时,社会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的“空间转向”也强化了社会进程叙述的“空间化”。⑤空间一地域复合性思想(图16.3),http://www.xingyun.org.cn/data/a ... vabecn412a55bdv.png


p381,
区域性与空间性是地理综合体同一存在的两种基本属性,早期的地理学研究中两者本身是合一的,后因方法论不同而出现分异,空间性和空间分析一旦彻底离开地理区域,就不再是地理空间;地理学研究若失去空间分析,地理学也难以达到它的科学化。以空间否定区域或以区域否定空间都是对地理学自身的否定。
区域是地理事象存在的逻辑起点,离开区域也就失去了地理学的“本体”。
我们既要反对区域学派中那些以“区域独特性”去排斥“地理普遍性”的倾向,这构成了地理学理论发展的障碍;同时也要反对空间学派中试图消解“区域独特性”的做法,这必然使地理学失去多样性与丰富性。事实上,区域独特性是地理学理论构建的“原细胞”,正是区域独特性造就了地理学的整体性,正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一样。从尺度辩证法看,在人类感知的宇宙空间,地球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对特定区域地理事象的特征和不同区域地理事象的差异的观察。这种观察一直是地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视角和主题问题:造成地方特征和地区间差异的原因与过程是什么?形成地理差异的一般性法则是什么?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与整体性、关联性、统一性、相似性共存于地理综合体中。独特性与普遍性交织于地理要素复杂的关联作用中。地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区域性、空间性、时空耦合性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思燃体系中,我们生活在地理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无视它的存在,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决定了人类命运的未来,把地理作为人类家园的古老信念,是地理思想永恒的魅力所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2-3 21: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易被忽略的好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2-7 0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民兄用分进合击的方法读书,既有全貌又可深入,可谓上下求索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2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3-2 15:49 编辑

P116第七章现代科学观:对统一世界图景的进一步揭示

    自从科学作为人类独立的理性意识得到发展以来,科学就以揭示世界图景为己任。科学世界图景是关于世界存在形式、运动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基本规律的总的看法,由于涉及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因果观、规律观和相互作用观等基本概念和问题,成为人与自然观念构成与转变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各门基础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世界图景又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当这种发展超越了原有的框架时,则标志着旧的世界图景的崩溃和新的世界图景的出现。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生物学、现代系统科学和数学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认识的疆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图景


P116第一节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从根本上动摇了笛卡儿-牛领的世界图景的基础,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根本变革。
   1)对时空观为时间-空间-物质的统一观所否定。相对论揭示了物质的质量和能量的内在联系,时间、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性和相对性,突出了参考系在认识中的地位。狄特富尔(1993)等主编的《人与自然》一书中导言中说:“真正应当归功于爱因斯坦的知识却在于,他发现了时间过程取决于观察者的活动状态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内在关系。”
   2)以原子为世界最小基石的物质观为场与实体、实体与关系统一的现代物质观和关系实在观所代替。。相对论以场论为基础,强调了场的物质形式,改变了过去场是场、实物是实物的物质两种对立状态,填补了连续的场(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和不连续的实物(具有间断性、并列性和不可切入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波粒二象性显示:实物和场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都是物质系统存在的基本形态;实物和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物的广延性表明它也具有连续性特点,是连续性的间断:场的量子性表明它也具有实物的粒子性和间断性的特点,是间断性中的连续性。量子力学的实在观表明:关系是实在的。这种客观的、确立的关系可以借助统计定量加以预言;实在是关系的实在,不存在孤立的、可与统一的世界整体相分离的实在,只有在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构成中才表现出相对实在性(包括潜在实在和现象实在)。加州大学的斯塔普认为,“一个基本粒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不可分解的实体,实质上它是一组向外达到其他事物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先于关系者。物质的本性不再是固有的、先验的、与环境参量无关的。正是关系使物质性质从潜在的多种可能性择一实现。伊·普利高津(1986)认为,西方经典科学强调的是实体,注重的是把对象分解为各种实体粒子来研究;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关系,注重研究的是整体关系的协调和协作西方的科学传统和中国人文哲学传统相结合,将达到一种新的综合,“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
   3)绝对的主客二分性观念为主客互渗、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观念所代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表明,不管是宏观域还是微观域,物质的状态、属性和性质是不同参考系或不同实验仪器上的相对表现。人类认识过程和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不可分割性表明,不存在绝对的、纯粹的客观性,主客之分不是绝对的,人不再是自然现象以外的独立主观者,而是连同他的创造(工具仪器)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参与到自然中去。人类通过对环境条件的选择、调节和控制活动把主体性切入到自然的运动变化中正如尼尔斯·玻尔(1962)所说:“在生存的舞台上,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4)同一实在对立的或独立的范畴模式为互补观、动态观所代替。玻尔由粒子波动二象性得出了互补原理,他把粒子现象和波动现象看作同一实在的两种互补的描述,每一个仅仅是部分的正确,并且应用范围有限,都是只适应于测不准原理所确定的限制范围内,即成对的互补变量以相应消长(量上的或确定程度上的)为代价,以动态的关联方式存在。玻尔的互补观与中国的“太极图”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效,玻尔对他的互补性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记。互补的观念已成为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思想方法。
   5)严格的、精确的、单因果的决定论为统计的、相互作用的因果观所代替。古典力学把自然客体由一种实在状态到另一种实在状态的过渡看作是连续的、绝对必然的过程,遵循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原则。这种严格的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知道它的初始状态,就可以推断出它随时间变化所经历的一系列状态,量子论表明,量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可分的跃迁过程。机械决定关系只是事件过程的一种特例,我们不可能绝对预言出原子现象(或推广为其他自然现象)将在何时、何种位置、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在不能精确地知道这些联系的条件下。只能预言它的概率。原因仅仅确定着一种统计趋势。
   6)精确确定、自身固有、唯一的世界概念被不完全确定的、潜在世界所代替。根据量子概念体系,物质的性质或状态并非以精确确定的形式单独存在于给定客体中,而是一些不完全确定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在可能性仅仅在与环境变量系统(如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中以较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潜在的量子性质进而可推广为潜在的可能世界。现实世界状态是潜在世界在一定条件下的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概率依赖于客体本身,也依赖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同时遵循着概率定律。对此海森堡指出,自然只是一种潜能,由于主体的介入才使潜能的某一成分变为
专栏7.1地理边界的不确定性
地理边界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边界具有过渡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划定的“主观性”。边界的这些特点一度使边界确定的科学性受到置疑。流城这一概念是指河流或支流的集水范围。然而,边界长度随比例尺不同而变化,严格精确意义上的边界却无法划出来,从最准确定义出发而导致了不确定性。
     7)独立的、可分离的要素组成的外部实在概念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观所替代。贝尔定理所揭示的量子关联性表明,字宙在宏观上分离的诸部分显示出一种“不可分离性”,表现出“宏观整体性”特征。量子关系的整体性揭示出,任何一个要素的行为都是由它与整体的非局部联系所决定的,世界不能被分解还原为独立存在的各种要素。分离要素的出现仅作为一种经典极限,不存在独立的实体,只能通过它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来确定正确的抽象或近似。
专栏7.2相对论--量子论的世界图景与地理世界
牛顿经典力学世界创立与兴盛时期正值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转型、近代地理学建立与发展之时,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和力学世界图景无疑对地理学思想有重大影响。尽管牛顿绝对时空观因与地理学的内涵不相容而被扬弃,然而基本的思想,如规律的不变性、绝对性、唯一性、纯因果性等,至今仍影响着地理学,地理学与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的结合尚显得滞缓。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量子力学在微观世界上所揭示的感性特征在地理学的宏观世界中得到充分展现,这为地理学研究世界图景提供了“地理学早已有之而又苦于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全新诠释:人与自然、地理实体与地理关系、地理实体与地理场之间互渗互透、关联互补;地理区域由不连续的各种地理实体与具有连续性和叠加性的地理场组成;“现存”与“潜存”、“在场的”与“未出场的”、“可经验的地理事象与隐藏的结构关系”共同构成了地理世界的“共时性”、“历时性”、“共存性”的整体,现实的地理世界(图景)是潜存的地理世界中众多的或无穷的可能性中择一实现,偶然性和随机性是地理世界的本质特性;地理要素特性是由地理环境整体的非局部联系决定的,区城独特性本身就蕴漏于区域关联之中;地理实体与地理关系、地理实体与地理场、地理存在与地理潜存的不同组合与复杂关联成为地理环境多样性、差异性、整体性的关键所在


P119第二节进化论-生态学的有机世界


    进化论和尔后的生态学始终是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协同进化、网络联系、自组织和协调共生为现代科学思想的又一特征。自然及其生物是一架机器的观念日益为系统生命观所代替。
    1)进化观。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世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复杂结构均是从简单的形式发展而来的。世界朝着不断增加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方向进化。现代进化论进一步表明,生命系统生存的单元不是物种、亚种这些实体,而是有机体和环境及其相互作用中所采取的组织模式。生命系统是个体与群体、生命有机体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表现为同一进化过程的两个互补方面。
    2)有机体自组织观。生命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一——自我维持、自我更新、自我超越、适应、改造、反馈、平衡,打破了封闭物理系统熵增的、无序的“热寂”发展方向,使生命系统从无序演化为有序,趋向越来越复杂的有秩状态。
    3)非线性因果观。生命系统的状态受制于生物体自身和环境多变量的规定,其状态过程既表现为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又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在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偶然性自身可以转化为一种必然性。生命系统的这一特征超越了经典物理学线性关系范式和绝对必然性。有机组织系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以一种相反性质的互补的方式而存在,其发生的可能性满足统计规律。作为开放系统的生命有机体通过与环境的密集交换来维持系统的运行。生命系统的非线性网络关系表明:任何一种严重的干扰都将会对系统产生联动效果,而且很可能遍及每一个系统,甚至被内部的反馈机制加以放大。在这里,隐含变量的非局部机制取代了古典物理学的局部机制,非线性因果关系取代了线性因果关系。
    4)层次结构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和时空尺度的系统。各层次(或子系统)既表现为相对的自主性和起作用的规律,同时又以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性关系为存在前提;子系统既保持作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部分的整体化局势又保持自主性的趋势,既体现整体的从属特性,又体现部分的独立特征。在一个系统层级上的秩序正是另一个更大层级上的自组织结果(弗里乔夫·卡普拉,1988)。生态系统显示出了与量子力学相同的特性:整体决定了要素的行为和特征,而不是经典力学中要素的行为和特性决定整体的行为与特征。
    5)协调共生观。现代生态学表明,生态系统存在竞争、抗生、颉抗、共生等关系,而共生关系构成了生命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核心内容。竞争只有对于对立方面及其整体系统总体来说有利,才能得以持续存在,竞争关系存在于更高层次的合作背景之中。因此协调共生是生命系统的主要特征。
    6)生命地球观。地球生物圈是由生命控制的动态系统。地球不同于其他星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靠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命过程驱动地球表层物质循环,靠生命来调节控制和保持它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保护地球上生命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关键


P120第三节现代系统科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世界


   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冲击下,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内崛起了一大批崭新的学科、思潮和观点,以期解决世界现在及其向未来迈进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混沌和分形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现代系统科学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日益渗透到科学、技术、管理体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整体化、综合化趋势的重要工具。原苏联学者茹科夫称,控制论和系统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系统科学产生的思想和方法的变革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世界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古典观念让位于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基元组成的新观念;要素(子系统)与整体(系统)、系统与环境独立分割的观念为密切联系、等级转换观念所代替;结构与功能割裂的观念为结构(表示系统的空间特征)与功能(表示系统的时间特征)统一不可分割的观念所代替。
   2)有机自组织系统超越了封闭物理系统的属性规范,具有控制、反馈、调节、改造、适应、学习、创新等自组织功能。这表明了生物的生命创造力,突出了人类系统的目的、意志、主体性在世界构成和变化中的作用。
   3)渐变的、可逆的、平衡的运动观为涨落、震荡、波动、分叉、突变、超循环和远离平衡状态的演化模式所补充;稳定的、对称的、无序的结构模式为亚稳定态、破缺的、有序的结构模式所深化。
   4)简化论-还原论为系统观-整体观所补充。自然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复杂性的世界观念取代了把复杂的客观世界归结为简单的物质要素(或运动、现象)的思想。整体论(holisme)认为,世界的存在是一种整体性、不可分割性的存在,整体常大于部分之和。现代系统分析研究方法超越了分析-还原法的固有界限。
   5)必然性、确定性、决定性的简单性世界为偶然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复杂性世界所更新。当代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系统科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对偶然性、随机性日益关注,复杂性理论成为当代科学的前沿领域。一系列概念:分叉、突变、远离平衡、混沌、临界状态、嫡、非线性系统、自组织系统、蝴蝶效应、初始条件的灵敏性等都与复杂性有关。可逆性和决定论只适用于有限的简单情况,而不可逆性和随机性却占统治地位出现在世界之中:
   偶然性在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等各种不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现实世界不再仅是适用于特殊条件的自然定律决定的,而且也因为一连串历史偶然事件而定型并创造出来……简单的因果关系不再合时宜。结果的大小不再与原因的强度成正比,一现象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以致初始微小的改变会引起系统非常大的变化(郑春顺,2002)。
    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观点,世界就像一台庞大的自动机,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确实有不少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可逆过程。显然,除了决定论的过程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概率的因素,包含在某些基本过程中,如在生物的进化或人类文化的会变中。我们正越来越多地觉察到这样的事实,即在所有层次上,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学,随机性和不可逆性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伊·普利高津,2006)。
   不确定性总是伴随我们,它绝不可能从我们生活(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社会整体)中完全消除。预测长期的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很少能做出与现实非常接近的预言。随着未来的逐渐展开,需要做“中期方案”修正以便考虑到新信息和新发展。不确定性,远非前进的障碍,它实际上是创造性的强烈刺激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波拉克,2005

专栏7.3偶然性与偶然性的地理世界
   地球表层系统是复杂巨系统,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偶然性是地理系统的基本特性。然而,地理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地理空间生产的偶然性并没有引起地理学家们的足够重视。相当多的地理学者或规划师,其思想观念的深处仍然是对揭示“决定性和唯一性规律”或“科学的正确的空间规划”的渴求。传统的地理学研究习惯于将现实的地理世界看成是“某种必然因果线性联系的结果”,寻求一种决定论的因果解释。古典区位论基于系列假设前提,建立了理想模式,尔后行为主义通过行为决策偏好对其进行修正。而现实是,任何企业(或其他地理事象)在某一空间的诞生是众多潜存可能性中偶然的择一实现。也就是说,地理事件在从潜存变为现实过程中偶然性起着重要作用。一旦某一企业(或其他地理事象)由潜存变为现实,就可能在路径依赖、自组织和系统内部、环境关联作用下发展演变。期间,偶然性仍在起着作用。地理学工作者需要适应并利用不确定性,理解不确定性在复杂的时空中发生的方式,并对不确定性做出评估
    6)现代系统科学从方法论上突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理论方法的割裂和巨大鸿沟,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通过从外界环境取得负熵流的方式来补偿本身内部的嫡增趋势,从而维持了远离平衡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样普利高津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把物理世界的规律与生物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统一起来。维纳的控制论则突破了机器、生命、社会的界限,揭示出其中存在着共同的控制和信息的一般规律,现代系统科学为重建人与自然的新同盟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和方法工具。
专栏7.4复杂性理论与地理学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复杂性的系统化理论研究甚少。尔后涌现了耗数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混沌和分形理论等处于科学研究前沿的一系列的新理论。与之前的简单性(相对于复杂性而言)理论相比,复杂性理论因更贴近世界现实而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耗散结构理论研究自组织出现的环境条件——开放系统与外界嫡的交换、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协同学研究自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系统各部分之间是如何协同作用的;突变论着重从数学抽象的角度揭示系统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变化而发生的不连续变化理论;而分形学和混沌学理论主要是从“时空序”的角度来解决自组织的复杂性与图景。它们所构成的复杂性理论具有很好的逻样一致性,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及其不同尺度的地城系统属于典型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区城分析-综合方法因其内在缺陷而使区城研究限于定性描述和分析;而地理事象的整体性与关联性使得用单饨的还原论方法处理失效;采用逻辑实证主义那种抽象的脱离物质环境的空间研究又抹杀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复杂性理论更适合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尽管目前复杂理论尤其是其方法论还处于发展时期,但无疑复杂理论将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P123本章小结

  随着牛顿-笛卡儿的简单的、可逆的、机械的、决定论的世界图景让位于动态的、整体的、不可逆的、随机的、复杂的世界图景,在现代哲学、现代科学和现代文化思潮的交汇作用下,传统人与自然观的基本范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宽。处在一种过渡、发展和构架阶段的现代人与自然观念,其转变趋势和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从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割裂的机械观转向于人与自然的整体系统观,自然不再是一架由许多互不相关的粒子所组成的机器,而是一个动态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人类无限制膨胀的需求、扩张、掠取、征服和斗争活动转向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响应、收敛、调节共生的和谐观。从人与自然简单的、被动的、可逆的、线性的和单向决定观转向人与自然复杂的、活跃的、非线性的、不可逆的现代进化观。从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两个对立世界体系转向一体化生成的对立统一的互生观。由单纯的物质实体观转向对关系论、生态观的注重,表现为有机性、自组织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以及生命的地球观;由人的道德价值体系转向于强调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共同体价值体系的构建。由局部的、民族的、文化形态域的人与自然地观向全球观转变。对全力推进“科学化”的近现代地理学来说,近代地理学一直深受笛卡儿-牛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其他科学也一样)。19世纪中期的洪堡和李特尔那里我们看到探求“决定性的因果规律”的信念与揭示“空间地域的秩序”的热情。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助推下,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空间科学运动、行为革命。事实上,早在热力学建立之时,就表征着一种新的“世界图景观”正在构建。毫无疑问,相对论-量子力学、进化论-生态学、现代系统论-复杂性理论、现代数学和哲学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和所提供的方法论对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从整体上看,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与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更为深入而富有成效;地理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的结合尚处于一种浅层次的结合中。这一特点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深度,也决定了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更需要与现代自然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深度交融。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哲勋:从课程论到课程学:课程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2017-11-17
https://www.sohu.com/a/204801584_387114

▲廖哲勋
作者简介:廖哲勋,湖南汨罗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顾问及课程学术委员会顾问,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武汉 430079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6期。
内容提要: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课程论的萌芽”“课程论的形成”和“课程学的创建”三个阶段。课程学产生的外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客观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对革新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以及受教育者对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需要;其内因是,基于课程理论内部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促其理论结构逐步演进的规律。这一演进规律的主要表现是,在课程理论外部诸因素的作用下,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其理论的功能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出现了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其理论的功能不断变弱的问题。课程学之所以能超越原有的课程论,是因为它不断优化理论结构,不断提高科学水平,发挥出远远强于原有课程论的功能。
关 键 词:课程论 课程学 课程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7)06-0004-09
课程理论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课程学的创立。课程学的创立是课程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
一、课程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笔者研究了课程理论产生、发展的大量史料和现实文献,从中发现,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课程论的萌芽”“课程论的形成”和“课程学的创建”三个阶段。
(一)课程论的萌芽阶段
自欧洲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期,一些教育家先后迈开了课程研究的步伐,分别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主张及其理论依据。例如,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J.A.)以泛智论为理论基础,从学校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百科全书式课程的主张,并按照他的适应自然的原则,初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来编排课程。又如,17世纪的英国教育家洛克(Locke,J.)提出了感觉主义的课程主张。不过,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各教育家所阐述的课程主张还不是成体系的课程理论,只是对某些课程问题的片断性论述。进入19世纪以后,即使赫尔巴特、斯宾塞、杜威等很有影响的教育家研究课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显著的进展,他们也未建立成体系的课程理论,他们发表的片断性的课程理论只是课程论的萌芽。[1]
(二)课程论的形成阶段
课程论最先形成于美国。其缘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美国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课程理论研究所产生的有力推动作用。当时,一些美国教育家针对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实施的传统课程同美国社会对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以及高中学生升学与就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开展了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他们创办了各自的实验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影响很大。随着课改实验的逐步深入,实验学校碰到了正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课程专家便把课程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了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最先拿出研究成果的是芝加哥大学的博比特(Bobbitt,F.)教授。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主张建立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采取编制课程的科学方法。这本著作确定了现代课程领域的范围和研究取向,成为美国课程论诞生的里程碑。20世纪20年代,一批课程论专著相继在美国问世[2],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特斯(Charters,W.W.)发表的《课程编制》一书,该书的基本思想与博比特提出的对课程编制进行“科学管理”的主张是一致的。到了30年代,美国进步教育协会为解决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而发起了著名的“八年研究”。从1934年至1942年,一批专业研究人员同300所大学、学院及30所实验中学的部分师生一起,展开了中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八年研究”不仅对美国大学的入学要求和中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孕育了泰勒(Tyler,R.W.)的课程原理。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倡导的“目标评价模式”也与博比特提出的对课程编制进行“科学管理”的主张有密切的关联。60年代,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展开、失败以及随之掀起的课程问题大讨论,使美国课程论学者扩展了视野、深化了认识,从而将课程论研究推向了分门别类的研究阶段,取得了分门别类的许多理论成果。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英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课程研究,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课程论。我国学者对课程论的研究始于20年代,此后30年间,他们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从而初步建立了我国的课程论。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28年(1949—1976年),由于受前苏联教育学界忽视课程及忽视课程理论的思想影响,我国教育学者所编写的教育学讲义和出版的教育学著作都把课程论抹杀掉了。直到1989年,我们才开始重建课程论。
(三)课程学的创建阶段
课程学的创建是一项艰难的学术工程。美国课程学者对课程学的酝酿始于20世纪70年代。例如,坦纳夫妇(Daniel Tanner and Laurel N.Tanner)于1975年出版的《课程的发展》,哲斯(Zais,R.S.)于1976年出版的《课程》等著作,就是他们创建课程学的尝试。我国课程学创建的尝试,似乎可以1991年笔者出版《课程学》一书为起点;此后,我国课程学者分别对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历史、课程设计、教材编制、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新型活动课程的构建、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从而推进了我国课程学的建设。
二、课程学产生的必然性
课程学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客观存在的课程理论演化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产物。我们知道,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基本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学之所以从课程论中逐步脱胎而出,既受制于一定外部力量的推动,也取决于课程理论自身结构的演化。
客观事实表明,课程学的形成首先受制于几种外部力量的推动。这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新的客观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对革新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和受教育者对改革学校教育的新的需要。具体说,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日渐普及以来,人类正一步步走向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整个上层建筑开始发生变革。同时,科学文化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广度、深度和学术高度,它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呈现出多门自然科学交叉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受教育者对学校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的正确实施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新的更高的需求。这种新的形势对学校课程的构建、实施以及课程理论的革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不仅要弄清课程学形成的外因,而且要弄清并高度重视课程学产生的内因。有几位学者撰文指出:“科学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因素都是作为科学的外因出现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客观的内在因素,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结构及其演化规律。”[3]课程学是在上述外因的作用下而从课程论内部脱胎出来的。课程学产生的内因,正是在一定外部因素的不断作用下,由于课程理论内部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其自身结构逐步演化的规律。
那么,从课程论到课程学的演化过程中,课程理论内在的结构究竟是怎样演化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回顾并透视了从课程论到课程学的内在结构演化的过程,从中发现:在外部诸因素的作用下,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其理论的功能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出现了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其理论的功能不断变小的问题。
例如,在美国,自1918年博比特出版《课程》专著开始,美国课程论便在逐步形成之中。博比特先后出版的《课程》和《课程编制》两部著作对美国课程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博比特的这两部著作均属于课程编制的范畴。由于博比特深受20世纪初美国工业界盛行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之影响,他便将工业生产中的科学管理原则运用于学校教育,进而推衍到课程领域。这种课程观对当时的美国课程理论界有很大的影响,致使形成中的美国课程论一直把学生当作学校教育的“原料”,当作学校这架“机器”加工的对象。事实证明,这种课程观不完全符合当时美国社会发展对课程的要求以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对课程的需要,就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客观实际的要求。所以,到了30年代,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倡导的“八年研究”就提出了同博比特等人的上述课程观大相径庭的课改主张:实验学校(高中)的师生合作制订教学计划;编制既反映社会要求,又反映学生需要与兴趣的课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面关心学生的体质、智力、情感和精神的发展。“八年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果与理论成果。最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是泰勒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虽然泰勒的这本著作仍属于课程编制的范畴,但作者对课程编制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几乎包罗了课程的各个方面。例如,作者认为,如果要系统地研究课程,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若要明智地确定目标,必须获得三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这些论述显然不同于博比特那种仅从现实社会活动出发所作的分析,而是对课程的选择与设计等问题有了更全面的更深入的认识。这就为若干年后课程理论内在结构的变革(如课程的社会制约性、课程知识观、人本课程观等课程理论的建立)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然而泰勒的这部著作尚未完全摆脱博比特按照工业界的“科学管理的原理”进行课程编制的思想影响,泰勒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此外,由于他把教育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中心,因而他的课程评价主张存在轻视课程实施和形成性评价的片面性。所以这部著作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到了6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如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等)、美国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以及学生身心的发展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革学校课程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国课程论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构建课程理论。例如,比彻姆(Beauchamp,G.A.)于1961年出版了一部有影响的著作:《课程理论》。他在该书中指出:课程理论是教育理论的下位理论,是课程设计理论和课程工程理论的上位理论;设计理论探讨的是课程制作过程,工程理论探讨的是课程实施过程。
概而言之,从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一书问世到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出版,美国课程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对课程编制的研究,尤其侧重对课程编制方案的探讨。“研究者并未着力去探讨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范畴,就是对课程这一基本概念也缺乏深入的探究,由此导致的就是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不明’的情况下,各自制订自己的方案,虽然难免出现‘你之所谓课程,非我之所谓课程’的现象”。[4]到了60年代,由于结构主义教育学派倡导的课程改革受挫和随之展开的课程问题大讨论的推动,美国课程理论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用反思的眼光来研究和构建课程理论。至80年代,这种重视课程理论研究的态势表现得更为突出。
当我们用系统论的眼光透视20-90年代美国课程论的理论结构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课程理论结构的画面:在20-40年代的美国课程论所包含的内容中,尚未形成课程论的基本范畴;由于缺乏明确的基本要素,其课程理论就不具备科学的结构。系统论指出,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功能得以产生的必备条件和必需的组织形式。如果事物没有特定的结构,它不可能发挥特定的功能。课程理论的功能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理论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客观实际所产生的功效和作用。衡量某种课程理论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主要看它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构性增长,特别是对受教育者的成长有何现实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的美国课程论缺乏课程理论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成分,因而它不具备应有的科学结构,致使它不能对当时美国历次课程改革和经常性的课程实践(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然而,美国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急剧增长、受教育者对提升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掀起,都要求增强课程理论的指导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功能低下的美国课程论就同其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即增强课程理论之功能的客观要求与现行课程论内在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革新课程理论来解决。显然,原有的课程论已落后于时代了,新时代呼唤课程学的创建。我国课程学者对新时代发出的这一呼唤具有真切的感受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于1999年6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决定深刻反映了处于信息时代的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科学文化发展和受教育者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和国家于2001年开始,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上了关键性位置。此次课程改革触动了整个基础教育领域以及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领域的许多部门;它在得到多数人支持的同时,也碰到了种种阻力,主要是国内存在的应试教育思潮和来自西方国家的种种激进教育观点及其课程理论的干扰。这两种阻力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分歧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分歧。这两个根本性的分歧体现在我国学界存在的不同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社会观、知识观、教育价值与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观的分歧以及由这些观点分歧而导致课程领导者、课程工作者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研制、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分歧和冲突。这种种思想观点的分歧和冲突又表现在不同课程理论之间以及不同课程实践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严重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而妨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于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乃至某些社会部门、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思想、两种势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自然,先进思想及先进势力在这一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一矛盾运动的强有力的推动下,一些课程学者渐渐认识到,为了促进和帮助人们自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须立足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建设的实际,站在当代教育科学特别是当代课程理论的制高点,持有广阔而深邃的视阈,在对原有课程论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批判和正确继承的基础上,认真探讨和正确揭示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课程构成的规律和课程系统运行的规律,进而按照课程规律来研究信息时代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课程理论问题。新时期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程理论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1)课程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2)课程构建须依据的知识论问题;(3)受教育者在课程构建与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问题;(4)如何进一步解决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问题;(5)如何进一步优化各科教材结构以及如何处理中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获取一定直接经验的关系;(6)是否需要构建和实施新型活动课程,应如何处理新型活动课程与新型学科课程的关系;(7)在信息时代,我们须树立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与课程评价观,应如何保证课程评价活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8)信息时代须如何改进课程决策与课程管理;(9)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0)在课程构建与课程实施过程中须怎样防止和抵制应试教育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等等。在上述问题中,贯穿着两个起支配作用的核心问题,即当代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应如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一系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程理论问题正是新的历史时期向我们提出的创建新的课程理论的任务。这种新课程理论就是当代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所需要的课程学。
课程学之所以能超越原有的课程论,是因为它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发挥远远强于原有课程论的功能。其根本缘由是,在外部力量推动下,课程学正在形成优化的理论结构。笔者从系统论所阐述的关于事物的结构与事物的功能相互制约的理论中认识到,从课程论向课程学演进的过程看,课程理论的内在结构与其实际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两者的统一在于:一定的课程理论结构有助于课程理论对人们的教育实践(特别是课程实践)发挥一定的指导功能;课程理论的功能发生的变化(如呈现低效或无效状态)则会使课程理论的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两者的矛盾在于:一方面,课程论在形成中的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20世纪20-40年代的美国课程论那样);另一方面,课程理论的功能却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或变小,或增大,十分活跃,很不稳定。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进步教育协会的课改主张进行的批判以及60年代美国教育界对结构主义课程论的批判,都是很有力的证明。基于此,相对稳定的课程理论的结构就同活跃多变的课程理论的功能形成一对矛盾。相对稳定的课程理论的结构控制或限制着课程理论发挥积极作用的强度和范围,而活跃多变的课程理论的功能则在一定外部因素作用之下,为对教育实践(特别是课程实践)发挥最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反过来促进课程理论内在结构的改变,以突破不完善或不科学的课程理论内在结构的束缚。这两者之间进行的矛盾运动是推动课程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
正是由于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课程论的实际功能之间的矛盾运动的推动,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美国课程论便在70年代以后步入了向课程学逐步演进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论也启动了向课程学逐步演进的历程。其演进的动力正是来自课程论内在的理论结构与课程论的实际功能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的过程是错综复杂地波澜起伏地向前推进的。首先,正在形成中的我国课程学的理论结构赖以组成的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在复杂的矛盾运动中合乎规律的分化与组合(即发生多层面、多向度的组合)可使课程理论发挥应有的实际功能。构成课程学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其立论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要素是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构性增长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新需求所产生的综合性的强大力量的推动而逐步形成的。接着,在这三种外部力量的进一步推动下,这些基本要素经过复杂的交互作用而按照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实践与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而组合成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概论式的课程学。随着教育改革实践和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课程工作者)对课程学理论产生了不同的需求,于是,经过课程学者的深入研究和反复商讨(这种研究和商讨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即通过课程学内部各基本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和曲线推进的矛盾运动而逐步产生了处于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的课程学子学科。
具体地说,在处于形成之中的课程学理论体系内部,各基本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和曲线推进的矛盾运动是在多个层面进行的。第一层面的内在因素是在一定教育改革实践和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下,经过课程工作者之间发生的不同课程思想、课程理论、课程主张的反复碰撞和争论而逐步酝酿为大家所公认的课程学理论中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当那一系列新的课程理论范畴与一系列新的课程观点、课程主张、课程知识、课程方法结成一体时,课程学的理论体系就初步形成了。在此基础上,课程学又将逐步出现三个子学科群,即课程基础理论子学科群、课程工程理论子学科群和课程应用理论子学科群。这三个层次的子学科群绝不是某个人主观拼凑出来的,而具有客观必然性。[5]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处于教育实践中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程学理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需求,这是课程学子学科群产生的外因。概而言之,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课程学理论,都需要了解和运用课程规律。然而,由于大家所从事的课程工作的性质与任务不尽相同,他们的理论功底和文化素养不尽一致,因此不同类型的教育工作者对课程学理论便有不同侧重点和不同深浅程度的需要。另一方面,复杂多样的学校课程体系与课程系统工程也对课程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客观要求,这是课程学子学科群产生的内因。第一个内因是,当代课程的形成受到社会、学生及科学文化知识三大因素的制约,故研究和构建学校课程须以科学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教育哲学作为综合性的理论基础,于是,课程原理便在这个综合性的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第二个内因是,当代课程的形成既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又与当今外国的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有一定联系。据此,需建立课程发展史和比较课程学两门子学科。第三个内因是,课程体系十分复杂,它由幼儿园课程、中小学课程、中专课程、大学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所组成。这几类学校课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任务,其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系统工程的运行均有显著的差别。因此,须按照这几类学校课程建设的不同要求而分别建立这四个层次的课程概论、课程设计论、课程实施论、课程评价论和课程管理论。第四个内因是,由于广大课程实际工作者的工作需要,课程学理论体系中还需包含具有科普性质的课程应用理论子学科,如课程介绍、课程标准解读、课程督导等。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教育改革实践和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而导致课程学理论内部各基本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多向度、多层次的重组,从而促使课程学理论结构的逐步演进和优化。其演化规律是课程学逐步形成的强大驱动力。
三、发挥课程学者自主建设课程学的能动性
(一)明确课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这是创建课程学应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正确解决,关系到课程学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方向。笔者在探寻各门科学(包括课程学)形成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课程学须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这一论断具有下列两方面的依据。
第一,把课程问题作为课程学的研究对象符合各门科学形成的规律性。各门自然科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形成都是站在科学前沿的学者从研究相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始的。大河内一男等日本学者认为:“即使认为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可以构成自然科学,也不是说,作为事实的自然现象就能直接变成自然科学。在二者之间必须有人的活动介入其中,把作为事实的自然现象作为科研的问题提出来。苹果坠地是存在于一般人面前的事实。然而,只有把这一事实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才有科学研究的发端。”[6]各门社会科学的形成也具有这样的规律性。例如,马克思的不朽著作《资本论》的形成就是从研究商品问题开始的。商品这种经济现象,几乎人人天天见它、用它,却熟视无睹,而马克思抓住了商品问题,发现了商品的五对矛盾,由此展开了对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从而阐明了资本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我国课程学则是新的历史时期里我国课程理论工作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出于研究和解决一系列课程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前文所列举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贯穿在这些问题之中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正是课程学所研究的对象。课程学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及其理论体系将通过广大课程学者对多系列、多层面课程问题的深入研究而建立起来。
第二,课程学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反映了解决课程领域特殊矛盾的客观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7]当代课程领域存在的特殊矛盾是一定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要求与受教育者滞后的基本素质发展水平的矛盾。学校课程正是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而产生、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要使学校课程真正成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的有效武器,就必须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来建立正确处理学校课程与学生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理论,这种课程理论就是课程学。可见,把课程问题尤其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问题作为课程学的研究对象,深刻反映了解决课程领域特殊矛盾的客观要求。正是基于这一根本点,课程学确立了本学科与教学论、德育论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学科分界线。
课程学的研究对象是课程学者依据客观实际的要求而建立课程学的出发点,其落脚点即建立课程学的目的则是构建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较高科学水平、能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课程实践和课程建设,从而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学习、能动发展,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和一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国课程学需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赋予的历史任务,即揭示客观存在的课程规律,构建科学的课程理论,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正确进行课程建设和促进受教育者能动学习、主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对20世纪以来西方各课程思潮予以全面的系统的反思
课程学的创立和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是非标准、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应对历史上出现的和现实中存在的那些有影响的课程思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全面系统的反思。
自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的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社会改造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学派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课程主张和片断性的课程理论,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具有不同重点、不同规模的改革运动,产生了各自的社会影响,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思潮。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即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其目的在于探讨“怎样理解课程”。“课程理解”范式的形成经历了实践性课程、过程模式课程以及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等阶段,从而产生了“理解本位课程思潮”[8]。上述课程思潮对我国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科中心课程思潮”的影响十分深远,“理解本位课程思潮”则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须予以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反思。纵观国内外课程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横看当今各国课程研究进展的态势,笔者认为,我们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和反思须从两个维度同时进行。
第一个维度是研究国内外课程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当我们深入课程发展史以后,碰到的核心问题是存在于不同课程思潮中的学科与活动、社会与儿童、技术与理解之间的关系问题。透过课程史上学科中心课程思潮与活动中心课程思潮之间的冲突、儿童中心课程思潮与社会中心课程思潮的冲突、技术本位课程思潮与理解本位课程思潮的冲突,笔者发现,发生冲突的两种课程思潮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冲突的双方所持课程理论、所进行的课程实践之间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经过双方的争论和广大课程理论工作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推动,矛盾的双方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转化。西方有些课程学者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例如,英国学者劳顿等指出,“知识”“学生”“社会”三大课程理论思潮,“不管哪一种都不能单独成为完全正确的课程理论”[9]。
今天,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学校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研究各课程思潮、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时必须紧紧把握的根本尺度。据此,我们今天进行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即从培养新时期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出发,把不同课程主张的对立转换为对话,从而吸取各课程思潮的合理内核,剔除不正确的观点和做法,以丰富课程学的理论,推进课程学的建设。
第二个维度是立足本国,为了本国,把本国课程问题研究与外国课程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一批课程学者迈开了创建中国课程学的步伐。与此同时,一批欧美的课程学者分别运用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哲学、社会学观点研究了学校课程,发表了许多论著,猛烈批判了现代课程理论,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课程观点,在欧美形成了一股新课程思潮,其中所谓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多尔、卡普拉、斯拉特瑞的观点为代表)表现得最为突出。我国有一些学者先后发表文章和著作介绍和宣传了这一课程思潮。他们的文章和著作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增进了大家对新时期西方课程思潮的了解,有助于大家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和吸取有价值的课程理论。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后现代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作了全面的肯定,未作评论和必要的批评,并想把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直接移植到我国教育领域。其二,有学者主张,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应以后现代主义与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概念重建和实现教育思想、课程范式的转型。有的论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应以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于是,他们在课改中采取了一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做法,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不满,大家认为,我国课程改革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其三,这些论者在论述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时,只字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课程学者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合作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这些不正确的主张和做法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正确对待西方课程思潮及其影响是关系到我国课程学建设成败的一个紧迫问题。为了弄清这一课程思潮的来龙去脉及其在美国中小学的影响,笔者在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访问美国期间,对这一课程思潮作了认真的了解和研究;回国后,又在一些课改实验区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经过这一番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应对这一课程思潮采取“审慎对待”的态度,即“积极而谨慎地待之,一分为二地处之”。我们解决这一紧迫问题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立足本国,为了本国,把本国课程问题研究与外国课程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的贯彻须从两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要以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的态度来研究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和进行课程学建设。首先,应在前一阶段所作课程调查、课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情研究,力求全面而深刻地掌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要求、中小学生的发展对课程的需要以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其次,要放眼世界,全面而辩证地研究西方课程思潮中提出的课程理论和课程主张,去伪存真,充分吸取那些有助于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和推进我国课程学建设的见解,并力求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与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第二,把课程理论研究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我国课程学理论水平的内在需要。据此,我们进行本土课程问题研究和外国课程问题研究时,均须面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践,包括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标准研制、基本教材编制、新型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决策与课程管理等实践活动,要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路线来构建新的课程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课程学的科学化水平,使之更好地指导新的课程实践。
(三)开辟一条建设课程学的新道路
为了创建一门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学,我们应在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点而又科学而可行的建设课程学的新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须反映信息时代的我国社会发展对学校课程建设和课程学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而正确处理课程研究者在研究方向、研究态度和思想方法诸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从而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本国课程问题研究与外国课程理论研究、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与各类学校教师的研究这几组重要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课程理论工作者应有计划地进行教育调查与社会调查,并力争深入学校同一线教师合作进行课改实验。另一方面,研究者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把所认同的理论拿到实践中予以检验;必要时,应对某些已发表的或广为流传的理论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使经过检验和加工的理论变成我们自己的精神财富。
其次,要立足我国本土,正确处理评介外国课程理论与研究中国课程问题的关系。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成功的教训。我们应吸取思想保守和思想激进两方面的教训,用以推进课程学的建设。
最后,课程理论工作者应与一线教师相结合,形成课程研究的合力。这两股力量既有血肉相连般的关系,又在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种种差别。只有使这两股力量形成合力,课程学的建设才有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9.
[2]Zais R S.Curriculum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76.
[3]赵红洲.试论科学结构[J].中州学刊,1981(3):59-65.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7.
[5]廖哲勋.论课程论学科建设的规律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3).
[6]大河内一男,海后宗臣,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91.
[8]李臣之,等.西方课程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39-357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8 03:01 , Processed in 0.1846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