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9|回复: 3

[读书推荐] 李秀彬 脑海中的地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9 1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2 14:40 编辑

李秀彬的专栏|作者|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author/12823.htm
个人博客
http://lixiubin.blog.hexun.com/
李秀彬 男,1962年11月生,研究员。先后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1986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科研、管理及教学工作。曾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2名。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组长,英国《土地利用政策》等学术杂志的编委。

http://people.ucas.edu.cn/~lixb

李秀彬 男 回族 博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所长1999-2008)、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组长
电子邮件:lixb@igsnrr.ac.cn


李秀彬 人文地理随笔
家园·旅途·远方(地理学人随笔系列)
目录
地理学家的哲思

序:地理学家的哲思
单之蔷

秀彬是一位研究地理的学者。但若干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谈论最多的却是哲学和文学。记得那次谈起了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人如何“诗意地栖居”的话题。还提到了文学,他说地理学者应该做这样一项工作:从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把描写人们对环境(或者说空间)的感受的文字都找出来,看其中的异同与演变。临走时,他打开电脑,找到了现象学的一个网站,给我打印了一篇现象学的文章。

这次见面,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在我接触的地理学家中大多对本专业专研精深,但很少有人关注哲学和文学,秀彬是个例外。

若干年过去了,一次秀彬来到我的办公室,拿出一本他的书,请我做序。我初看之后,就喜欢上这本书了,愿意为之做序,但只怕学识和历练不够,未能得其精髓。

虽然这本书是秀彬以往文章的一个结集,但它不是文集,是一本著作。因为他紧紧地围绕着“心灵地理学”这一主题选择他的文章。他过去写过的一些文章,破除了一些流行的观点,我很喜欢,但因与“心灵地理学”关系不大,故未入选:如他的一篇短文解释了稀缺的资源价格为什么不会一直上涨;还有他对中国边远山区的土地利用做了研究,发现那里的人地关系已全然不是过去的模样,大规模启动第二期退耕还林已无必要……

秀彬将这本书的书名定为《家园、旅途、远方》。在本书的《跋》中,他认为书名中的三个概念构成了心灵地理学的框架。这三个看似平常的概念,过去还很少有人把它们放在地理学和哲学的视角下来思索。但秀彬做的就是这件事。

地理学一直强调人地关系。传统的地理学一直主张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甚至早就有一种说法很有人情味:地理学家是把地球做为人类的家园来研究的。既然地理学一直关注人与地球的关系,那么李秀彬的心灵地理学有何新意呢?

确有新意。因以往的地理学虽然将人与地球的关系做为研究的对象,但是那里的人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地球相对的,其中的“人”是抽象的人类的整体,人在这种关系中有共性无个性,他们不是有情感有情绪有体验的个体,也不是作为有地域性、有民族性或者有某种独特性的团体出现的。而在心灵地理学之中,人是作为鲜活的个体或者独特的团体出现的,其中探讨的是鲜活的有个性的人或团体与空间的关系,因为作为个体和团体的人的独特性是无比丰富的,这就为地理学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视野。秀彬把这一对地理学的开拓性的贡献,归功于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说这条路是段义孚开创的。

如果说其它地理学研究的是客观对象,那么心灵地理学要研究的是浸透了感情、情绪、意志、体验这些人类意识的空间对象,可以说是一种意象,意象过去是诗歌中的核心概念,现在它成了地理学家的研究对象。

秀彬这本书给我带来脑洞大开的感觉:一旦把人看做是具有不同地域色彩、不同经历、不同情感、不同秉性的人,那么这些不同的人与地球表面不同空间的关系将是何等丰富多彩,这简直就像一个魔方,每转动一下,就会产生无数不同的话题:有谁研究过不同地方的人对家、对家乡的感觉异同?蒙古包中的牧民对家的感觉与海南岛以船为家的疍民对家的感觉有何异同?有谁研究过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对工作场所的感觉?有谁研究过学霸与学渣对学校的感觉?有谁把地域歧视作为一个严肃的课题认真地研究过?有谁研究过移民是怎样融入一个新的地方的?有谁研究过第二代移民对故乡的感觉?……类似的问题可以一直问下去。

当然秀彬的这本书没有如此发散地去谈论这些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空间的体验和感觉,他在这本书中把目标集中在了这样几个主题词上:家园、旅途、远方。

这三个概念的确是心灵地理学的核心概念,至少现在如此。

家。这个空间对于人来说是何其重要:“没有家哪有我”,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但确实道出了“家”的真髓。家就是“自我意识”的源头,不,家就是自我的一部分。家不仅仅是房屋、家具等,它更重要的是我来到世上的栖息之所,我从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那里包含了父母、儿女等亲人……他们快乐,我就快乐,他们痛苦,我就痛苦……这些难道不是自我的一部分吗?如果说自我意识是一道源源流淌的意识之流的话,那家就是汩汩冒出的第一股水…..

按照现象学家胡塞尔对意识结构的分析:你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没有消失,它们托着一个彗星一样的尾巴渐渐在你的意识之河中沉下去,但它们是滞留,不是消失,它们随时可被唤醒,加入到一个新的意向对象的建构中。有一句话很深刻:认识任何一件事物,都与你以往的全部人生有关,都需要调动你以往的全部经历。对“家”的记忆与经验显然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始终做为一种背景存在着,“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说的就是家在人的意识中的地位。

由家引出了家乡,故乡,由家乡、故乡这些空间意象又引出了“地方”,这都是浸透了人的情感、体验的空间,因此也成为充满“含义”的空间。与此相对的是秀彬在书中举出的“非地儿”和“异托邦”,这些地方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含义,缺乏情调,如码头、机场、车站、火车和轮船上…..,那些在居住地找不到家和家乡的感觉的人,有一个词称呼他们:“漂族”。

家有时意味亲切、温暖、放松、安逸和安全,但有时家也意味着压抑、无情、平庸、无聊和烦腻……这时家就成了逃避的对象,这时人生的另一极世界和远方就出现了……..

海德格尔说,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人与世界相对;人一生下来就已经在世界之中了。人通过操劳,通过上手的工具,在世界中生存,一件件的工具互相牵引,把人带向远方……

生活在家和家乡中的人渐渐地对周围的事物,景色,还有你从事的劳作越来越熟稔,最后对周围的事物,景色已经熟视无睹,周围的一切已经完全背景化了,甚至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这时我们就要上路了。

正像秀彬说的:家与远方、家与世界成为有张力的两极。我把家看做是自我的一部分,家与远方和世界之间的张力,就是自我与远方和世界之间的张力。

在我的心目中,我与远方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与宇宙大爆炸的模型很相似,我是最初的原点,我的世界不断膨胀……总之,我与远方,家与世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秀彬写书,文章短小,文字精悍,如水银泻地:当行则行;当止則止。读秀彬的文字,我总有一种“海面冰山”的感觉:露出的少,深藏的多。

建构一个观点,他亦不过千把字就见功效。有些问题过去一直困惑我,秀彬一篇千字文,就解释清楚,如:“暧昧地理学”及“为什么没有年轻的地理学家”?

看秀彬的书,你得佩服他的阅读之丰富,他的阅读之广,跨越之大,你在他书里的引用中随时可以感受到。他的书中引用地理学家著作中的文字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这是他的专业;你在他的书中,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读到一些著名的地理学家一些精彩的观点。如美国地理协会前主席莫里尔教授对家和城市,还有全球连锁的酒店、超市出现的原因的解释:是两种梦想的结果:一种是梦想是希望得到的东西都聚在同一个地方;于是有了家和城;一种梦想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于是有了星级酒店和超市。

行为地理学家关于向别人描述一个地方位置的诀窍:地标+方向。

加拿大地理学家雷尔夫创造的一个“非地儿”的概念:没有地点的地点:超市、机场、码头、高速路……

但在他的书中引用更多的是一些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著作。这与掉书袋完全不同,他的引用好似苗生土里,藤缠树上,总是那么恰到好处。观点论据,交相辉映。他文中引用的一些小说、诗歌、电影中出现的文字、情景,来佐证和解释他的一些观点。这些随手拈来的引用,看似轻松,实则艰巨。记得作家周作人曾经说过:摘书比写书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摘书要从大量的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用的东西,当然不易。除此之外,秀彬摘书,除了佐证和拓展自己的观点外,有些话题本来就是由阅读这些书激发出来的。在一篇谈才子的一千多字的短文中,竟引用了文学家王蒙、张承志,还请出了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和美国地理学家哈维。其实这篇文章难在从这些人的著作中,凝炼出这样一个话题。所谓才子也,大多是比常人多几个人生的世界,或者说多几个圈子,用地理学的话说,就是多几个精神和社会空间。文章最后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与人的这种空间关系也许是阶级关系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此问之前,文章这样写道:“金融房地产界出了那么多才子才女,有的商、文、戏三栖;有的写博客,写成了经济学家;更有的连本业本行都不怎么谈不怎么管,摄影登山做广告,潇洒天地…..普通百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圈子小且圈子少。产业工人可能最为悲惨,因为重复劳动就意味着压缩空间。”

看完此文,我不由地感慨:地理学家认识问题的角度确实独特:看待人类的不平等,也从空间的角度切入:人类的不平等,不仅仅是金钱、财产上的不平等,更深刻的是空间的不平等。

我得打住了,一篇序言竟然写得比主人书中任何一篇文章都长,有些过了。就写到此,算是抛砖引玉吧。



家园
家居天地间
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2期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李秀彬

脑海中的地图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77-1-1.html
说“地儿”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78-1-1.html
诗意时空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79-1-1.html
基因寻根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0-1-1.html
无形的家园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1-1-1.html
漂族代表未来?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2-1-1.html
远方

何处安顿心灵?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3-1-1.html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4-1-1.html
想象的空间才有深度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5-1-1.html
没有海船的文明中梦是干涸的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86-1-1.html
富饶的边缘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09-1-1.html
不务正业成就才子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0-1-1.html
到节奏快的地方找寻世界中心的感觉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1-1-1.html
当下不在场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2-1-1.html
旅途

把烦恼·在路上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4-1-1.html
旅游的两种态度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5-1-1.html
读书的两种态度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6-1-1.html
悟空的真正搭档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19-1-1.html
互联网时代的地理差异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20-1-1.html
化简世界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27-1-1.html
善恶地理观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28-1-1.html
天做的圈套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29-1-1.html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30-1-1.html
直面复杂性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31-1-1.html
暧昧的地理学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32-1-1.html
地理本能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33-1-1.html
跋:《家园·旅途·远方》
——心灵地理学的框架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9034-1-1.html

家与世界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2-1-1.html

离弃大地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4-1-1.html
人地关系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3-1-1.html

美好的心灵地理学)

“地理学”最初由古希腊学者创建,意为“关于大地的记述”。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地理也即生活,它并不枯燥无趣,也有“诗和远方”。

手头这本《家园·旅途·远方》(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国内知名地理学者李秀彬的最新地理随笔集。他以地理学专业积淀和感悟,用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为读者呈现身边的“地理”,有青山绿水,有穿越时空,有群落演替,有宇宙解密……让读者感受地理学的妙趣横生,一起领略心灵地理学的美好世界。

地理是我们认识人、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背景,地理可以说也是我们的生活。学术并不总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家园·旅途·远方》作为“地理学人随笔”系列,收入了李秀彬十几年来陆续写就的随笔,从身边的家园到未知的远方,从懵懂无知到淡然沉静。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希望从人本主义地理学的角度,对我们所在的地方、我们要去的方向以及生命的过程进行思考和审读,即“家园、旅途和远方”。家园和旅途,时间和空间,此地和远方,都是很有地理味道而又维系情感的概念。

在本书的“跋”中,作者认为书名中的三个概念构成了心灵地理学的框架。因为作为个体和团体的人的独特性是无比丰富的,人们对此地、他方的感受和观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在这个变化剧烈的大迁徙时代,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家乡与世界间撕扯。正如作者说的:家与远方、家与世界成为有张力的两极。我把家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家与远方和世界之间的张力,就是自我与远方和世界之间的张力。文章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洞见和意趣。

李秀彬文字功底深厚,博览群书,于平凡处见精神。在这本书中,读者随时可能读到一些著名地理学家的精彩观点。如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前主席莫里尔教授对家和城市,还有全球连锁的酒店、超市出现原因的解释——是两种梦想的结果:一种梦想是希望得到的东西都聚在同一个地方,于是有了家和城;另一种梦想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星级酒店和超市。

徜徉《家园·旅途·远方》书香间,地理知识帮助我们认清真实的世界,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强烈地呼唤诗和远方,旅途又让我们重塑着心灵中家园与远方的意象……总之,我与远方,家与世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350c3d6a9ae815.htm
脑海中的地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9期 作者: 李秀彬

标签: 观点地理   

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作为地理学者,这个问题经常被朋友们问起。在这里,笔者姑且断言,每个答案都肯定“一言难尽”。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先生的回答最为幽默。他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谈为什么选择地理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他说:那是从小就害怕迷路的缘故。迷路的感觉如同进入一个漆黑的未知世界,而无知是恐惧之源。只有地理学家永远不会迷路,因为他们总有一张地图,不是装在衣袋中,就是刻在大脑里。

无疑,我们随时都要知道自己在哪儿。脑袋里不问这个问题时,肯定是在睡眠中;对这个问题回答不清时,肯定是迷路了。迷路不只是恐怖的,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生活失去方向感,便失去了目的。同样,当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儿,肯定要了解这个地儿有什么、没什么,还想知道周围有什么,没什么。否则,我们心里不安。当与别人交流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其实就是地理。

人的生存,有几个层次的需求。地理是第几层次的需求?回答这个问题,是哲学家的事儿。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理起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通信发达了,世界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消息进入我们的耳朵后,我们先问:何时何地?看来,地理是前提。我们的存在,是在一个确定的地儿的存在;我们思考,离不开大脑中的一个由若干的地儿织成的网。听许多地理学者讲,他们在听到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时,总是立即把它放在那张网里。其实,你我谁又不是呢?说到底,人是地理动物。换句话说,我们绝不是因为上了地理课,才有了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的。

那么,这张网有多大呢?这又是因人而异的。婴儿的网,只有他的小床和床边的父母;上了学,家、学校、超市、动物园——网上的节点在增多,世界在扩大。世界因为直接的经验而扩大;世界也因为间接的经验或知识而扩大。那经验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地儿”,那扩大的网是空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6-23 08: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弃大地(李秀彬老师人文地理随笔)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4-1-1.html
    解释人地关系的历史,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 )用的概念是“逃避”。看看我们现代化的家:屋顶和四壁难道不是为逃避风雨吗?空调和冰箱难道不是为逃避冷暖吗?电话和电视难道不是为逃避距离吗?哪一样不是对自然的逃避呢?
    逃避之中,家正离弃着大地。对于大自然的直接胁迫和惠泽,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越来越少。胁迫或诱惑我们的,抽象为货币。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再筑造。筑造我们栖居之所的是货币。要紧的是,我们知道货币筑造的居所是如何改造自然的吗?我们还像祖先那样,知道家中的饮水、食物、木材以及能源来自何方吗?知道这些商品的生产对远方的大地造成什么影响吗?既然对自然的改变没有了直接的感受,我们又如何认清自己行为的后果,会否去负起相应的责任呢?
    家与自然的联系不再是常识,而变成学院里的理论和书本上的知识.;一切都成了间接。劳作的快乐寄托给了货币;居所的功能只剩下了空间;生活的感受失去了真实。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乃是“人性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而人性崇尚真、善、美。家离弃了大地,善和本真去人心渐远;生活于现代都市的人们相比于以草原为家的牧人,究竟谁是在诗意地栖居呢

家与世界(李秀彬老师人文地理随笔)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2-1-1.html
人是风筝。出发的地儿是家,越飞越高时那越来越大的视野是世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到底,那不过是皇帝的梦。世界与家总有个界限,而对蜗居于城市中的我们来讲,那界限就是窗户,也包括电视屏幕打开的那一扇。
    世界是我知道,家是我拥有。
    对拥有的东西可以支配,对知道的东西只可以欣赏。
    支配的权力常常与责任相伴而生。因而,家是责任,世界是新闻。
    家也是随着世界的拓展而长大的东西。当我们暂住他乡,本乡就成了家,家是故乡;当我们寄居异国,故国就成了家,家是祖国。
    如今流行着一个说法:地球是全人类的家。于是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等全球性问题成了“家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了全人类对这个“家”的责任。

人地关系(李秀彬老师人文地理随笔)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3-1-1.html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从时间角度讲,人的存在本质上是向着死亡的操劳;而在空间上,栖居于大地是人的存在方式。栖居的本质由筑造揭示。人们经由筑造与天、与地、与自然照面,而所筑造者乃是家。地理学把人与地的关系作为核心的关怀,地理学家萨克(Robert Sack)认为,家才是这门学问最要紧的概念。心中对家的认识指引着人们如何在大自然中筑造和栖居。看看不同的人们如何认识家,也许对人地关系看得更清晰。
    当我向蒙古族地理学者海山教授问起牧人心中家的概念时,他没有像惯常那样给出学院式的定义,而是描绘了一幕诗意的场景作为回答:大草原的清晨,迎面相遇的两个牧人互致问候:
“夜里歇在哪儿了?”
“家里。”
“大家还是小家?”
“……”
   “小家”当然是蒙古包。而“大家”指的是牧人的草原。我简直不敢相信:难道在牧人的语汇里,这两个地儿不特指就会混淆吗?不过,另一段发生在草原上的故事却让我对海山的这个解释深信不疑。
    朋友特木尔的儿子斯斯生长在大城市,暑假随父亲回到正蓝旗草原上的老家。玩土是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的游戏,然而斯斯挖掉的一小片草皮却给父亲招来了一顿训斥。“孩子不懂事,难道你这个草原的儿子也不懂吗?难道一离开草原就什么都忘了么!”爷爷真的动了气。特木尔说、为这事儿,老人竟整整一天没有答理他。在草原上动土,牧人们是十分慎重的。过去,每当转移营盘拆掉蒙古包时,地上留下的小小撅坑都会被认真地填埋好,甚至恭恭敬敬地浇灌上牛奶。企望来年被挖过的地方恢复如初。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6-29 12: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贾老师的分享。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8:55 , Processed in 0.0935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