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3|回复: 2

[探索频道] 关于德国的城市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8 15: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23 19:46 编辑

德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https://mp.weixin.qq.com/s/sygJj3ppEWPHCbrlLbxUfw

案例 | 德国“去中心化”的城镇化发展逻辑
https://mp.weixin.qq.com/s/ozJJGV7e8NdfBAphhYhLng

德国城市发展经验:小的是美好的https://mp.weixin.qq.com/s/5j-vlG5ALAUC9U5TriXafQ
德国百科| 一百多年了,这些德国城市的样子竟从未变换https://mp.weixin.qq.com/s/P54UkEMF3q8gPgE2Fqhpgg
德国:细数一言不和就用百年的锅https://mp.weixin.qq.com/s/7NG2oS9JHWRF9xcPNzHsxA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


德国最富小城的城市庆典https://mp.weixin.qq.com/s/1qJotONnPoIhkLUtSt87ZA
德国城镇化:城市如农村,农村胜城市https://mp.weixin.qq.com/s/Y1Gfy8KWp3fgCLv3nr1nOw

德国的基础设施为何如此均衡呢?答案是,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每个州就是一个国家,各州拥有自己宪法、议会、警察和政府总理,只是把国防、外交及一些宏观经济事务让渡给联邦而已。联邦制的好处在于,各州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文化事业,而不会出现教育、文化、医疗资源密集、分布不均的问题。
德国的乡镇规模各异,但都有某些共同点,比如中心地带是教堂,房屋围绕教堂而建,并且周围的建筑不得高于教堂。教堂对德国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没有教堂就不可能出现居民点。
大家基本安居乐业,人口变化不大,各类设施的建设也经久耐用,城市景观也就保持稳定的面貌。德国城市化,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

http://www.sohu.com/a/130589784_481716德国是一个注重、守护传统的国家,因此被世人视为“近于保守的民族”。然而,德国绝不是一个故步自封、不求革新发展的国家。相反,德国在不少领域是敢为天下先、不断求新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甚至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中,德国开拓出一条把守护传统与求新发展协调统一、恰当结合起来的道路。
大学城纷呈,世界享盛名德国的许多小城市都与著名大学紧紧联结在一起,因大学而著名,造就一批享誉世界的大学城。迄今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拥有那么多的大学城。像闻名的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耶拿大学、弗赖堡大学、马尔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等,都使所在地的小城市因大学而成为闻名世界的小城。

浅析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森林也越来越散发出亲近人类的气息,德国人大面积的种植森林,并在森林中开发出能够让人们休息的地方,森林越来越成为人们休憩心灵的场所,森林文化也融入了德国人的血脉之中。http://xuewen.cnki.net/CJFD-XJZT201603161.html

“德意志森林”与反核运动 http://news.163.com/11/0714/03/78T2U83F00014AED.html

论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
树木与森林对于德国文化、德国人的意义之大,大概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望其项背。法国记者贝尔纳·努斯(BernardNuss)认为:“德国人热爱森林,首先是崇拜`德意志森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在德国一样,森林具有如此巨大的情感价值。”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7684&s=fwtjgzwz

刚才链接的这篇文章不错,介绍了森林这种恐惧的景观如何变成德意志的森林崇拜过程,一个经典的人文主义地理的案例。


《永恒的世界》P58,公元前1000年之交,在欧洲除了祭拜神灵之外,森林中不允许进行其他活动。
从1400年起,法国诺曼底地区流行起打猎运动,这为贵族阶层创造了新的娱乐环境。在满足嗜杀天性的过程中,上流阶层开始学会去欣赏大森林的美景。一些展现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图片也出现在了体育类的书籍里。

德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及启迪https://www.taodocs.com/p-98690572.html


德国城镇化模式有哪些可以借鉴? http://www.sohu.com/a/205431683_374663

[size=0.8]BBC最新国家形象民调结果显示,德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家。德国受到世人赞美的原因有很多,它是一个大而重要的世界经济体,有着世界级的制造企业。在城镇化方面,德国人要做得好得多。那么,中国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德国模式呢?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size=0.8]德国的城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乡村建设仍然是理解发达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的核心部分。不是因为它的模式领导着世界城镇化和乡村建设,而是因为它的城镇规划传统、它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它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做法,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其它国家。


[size=0.8]一、收入分配问题
[size=0.8]在德国,谈论一座城镇的发展是没有基础的,所有的城镇都是处在一个发展的城市群中,又各自在生产力布局上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从德国城镇目前的发展状态看,农村、城镇和都市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可能孕育着在全球最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size=0.8]依靠这些企业,德国的中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各具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为当地人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而德国的城镇化过程中的工业布局与工业发展,与中国提出的“工业带动城镇化”的说法比起来,如果中国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共同富裕,德国的城镇化就更值得中国去学习和借鉴。
[size=0.8]德国联邦宪法第106条规定,德国应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在城乡建设和区域规划的政策上,有两项最高宗旨:一是在全境内形成平等的生活环境,减少各地区的差异;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使后代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比如东德并入西德以后,德国为使全区域生活水准平等,设立了团结税,每年有5000亿欧元对原东德地区投资,修建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size=0.8]在郊区与市区的平衡方面,郊区以有偿方式为市区维持农业、林业用地和环境保护用地,帮助远郊区开发新的服务经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增长之间的矛盾;同时,都市区内部按人均来分担全部税收以维持郊区市政最低运行标准。
[size=0.8]尽管从财政收入上讲,德国都市区的郊区有富有穷,但是,郊区社区日常市政运行费用的50%是按照都市区内部人均分担税收的方式得到的,这样,至少可以在郊区乡村地区维系一个最基本的市政运行水平,不会因为社区贫穷,从居民那里征收不到足够的房地产税费,而导致市政运行低于整个区域最基本的水平。


[size=0.8]二、协调发展,没有配角
[size=0.8]德国约8200万人口,但国土面积仅35.7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两个广东省的面积,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前,德国是由几十个各自为政的小邦国组成的。由于这些邦国都有各自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德国的城镇化比较均匀地在全国铺开,布局较为合理。
[size=0.8]从二战后1945年到现在的60多年时间里,德国城镇化水平从69%提高到96%。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避免一个城市发展为支配性中心城市,而是形成若干功能互补的多极城市群。德国城市发展遵循一条规则:既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原则,也要顾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城市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合理体系,从而避免了“城市病”的出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
[size=0.8]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与集聚效应,形成雁阵式的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各类城市相对协调发展,布局较为合理。大城市人口发展很快,小城市、城镇发展也不落后。德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柏林、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四座。德国有11个大都市圈,包括法兰克福区、斯图加特区、慕尼黑区等。这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国各地,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并解决了国内70%的就业。
[size=0.8]另一方面,德国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这些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发达。德国共有2065座城市,其中,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行政区生活着2530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30%;其余人口则多数分布在2000~10000人的小型城镇里。
[size=0.8]德国城镇化的基本倾向是分散化,即在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的基本倾向下,德国城镇本身的建设用地规模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大,而是都市区中的传统农业型村庄转变成为二、三产业工商城镇的越来越多。把传统乡村转变成为工商城镇,维持周边农业生产不变,这样,就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郊区经济增长创造了可能。
[size=0.8]学习德国的城镇化不是让中国照搬,中国需要学习的是德国在规划方面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对待城市、人民的态度。
[size=0.8]尽管一般百姓还是声称他们是某某城镇的居民,但是,经济、就业、交通和居住的联系都是发生在城市区域层次上的。便捷的铁路、公路交通和通讯设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极的城市区域。


[size=0.8]三、政策精神
[size=0.8]直到今天,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仍然是德国乡村建设和乡村城镇化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说法看起来简单,其精髓在于德国深植于国家的特有精神。比如在城镇化的公共配套的水资源方面的思考就可见一斑。
[size=0.8]德国在考虑城市与水的问题时,常常涉及到的是区域、若干城市群甚至是多个国家,而非一座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森林和湿地。莱茵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博登湖水域的治理和管理经验,充分说明了德国在解决城市与水问题的巨大尺度、复杂程度以及对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考虑。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富裕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合理公平地分担保护水资源的财政支出,如何调动利益攸关者的私人投资,如何解决水资源保护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建立统一的跨区域的法律保障体系,都是他们在决策上不能回避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size=0.8]在土地利用方面,降低土地和开放空间的消耗,提高现有城市土地和开放空间的利用效率,是德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在此之上,再考虑城镇区域内的工业布局、就业安排、交通组织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和城乡生态的良性循环。例如,在慕尼黑的城市建设策略,市区建筑容积率为0.9~2.5,30%~50%的用地为公共设施、绿地和交通用地,轨道交通条件优越。出于经济和生态目的,将这些区域建设为居住工作的混合区域,容积率提高到1.6~2.5,个别地区容积率提高到3。
[size=0.8]在其他政策配套上,德国致力于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形成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同时极其注重村落建设与自然的巧妙融合,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进行调控。
[size=0.8]德国在统一之前是由数十家城邦国家组成的,每个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历史(甚至德皇都是选举出来的,这些城邦国家的君主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首府的市政厅(Rathaus)自新教改革后逐步取得行政权力,在地方行政管理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而今天这些市政厅大多建成了博物馆,用来记载历史上的闪光点,也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家园。


德国在工业、制造业发达的基础上,农业也十分强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常有报道中用4.0时代形容德国农业。德国国土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我国云南省的面积。人口8200多万,人口密度为231人/平方公里,比我国大。
    德国的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2%,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

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差距

    德国的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差距。德国的城乡区别如果只从住的房子或者厨房设施,或者大家开的车,甚至从事的职业来看,应该说没有明显区分。一个农民进城,或者一个城市人下乡,都不会显得格格不入。尤其德国南部,很多城市都扩展到了农村,相反农村的概念也在影响着城市,大家生活的大环境也几乎一致,例如经济发展、孩子教育、公告设施,包括教堂面包房酒庄餐厅,没有任何所谓的城乡差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城里人住的比较集中,乡村相对比较分散,很多农庄或酒庄,基本都是在自己辖地中心,如果从飞机上往下看,很多都是一片森林或一大块田地带一户人家的样子。但是德国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好,例如乡间公路,都可以开到时速100公里,路况都很好,基本没有出行压力。
    政府会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德国主要农产品是牛奶、猪肉、牛肉、谷物和甜菜,部分地区以种植水果和蔬菜为主。
    德国农产品相互采取 “以出养进”的办法,大量生产和出口效益比较高的农产品,进口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农业机械化发达

    德国农业机械化发达,是众所周知的事。谷物的生产、收储、牧草的收割、翻晒、起堆、打包等作业环节,全部使用机械。全世界的农人都会不时地被德国的“黑科技”惊到。
    德国种的农作物用来吃的大概就只有土豆、洋葱、各类生菜和苹果,其他的全部是进口,有机农场大部分是种养结合的。和我国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比较讲究动物福利,每个动物都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并且保持清洁,以及要能出去放风溜达,法律规定的放养密度大概是一公顷5-6只牛。
    德国农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产业,德国农业协会作为农民和农业的利益代表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农业协会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公法协会又有私法协会;既有区域性协会又有专业性协会;既有县乡层次上的地方协会又有联邦层次上的国家协会。他们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代表与维护农业整体利益。

注重环境保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化学工业品在农业生产中普遍运用,为解决德国饥荒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付出了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德国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尤其在工业产品的应用上尽可能保持物流的平衡和土壤生物多样性,避免掠夺式生产经营,同时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德国发展有机农业主要采用的措施是: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采用与自然控制力相协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利用抗病虫害品种、使用天敌益虫、采用物理措施等;禁止使用化学肥料,采用农家肥,种植豆科植物,施用绿肥和缓释的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措施;采用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畜禽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生态农业逐步成为德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是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政策上,实施环境保护补贴,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在德国的一些州,如果参与环保项目还可以得到另一份补助。州农业局的任务之一就是核查申请有机农业种植的面积,落实补助金。目前有些州环保土地已达2/3左右,农户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补助,各项补助费加起来,约占农业生产成本的70%左右。德国还十分注重对森林的保护,森林总面积11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3%,森林生长量在欧洲属于最高水平,每年达到6000万立方米,但采伐量只有4000万立方米,严格的林业政策、林业标准,使德国森林对环境和人类的保护及其在疗养和休闲方面所具有的价值无法估量。


[size=1.1]德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
business.sohu.com 2013年01月18日15:51

[size=0.8]德国是世界上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之一,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大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第二大贸易国。德国城市发展遵循一条规则:既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原则,也要顾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联邦、州和地方乡镇三级共同承担城镇建设发展的任务,其主要特点是:统一筹划,协调发展。通过仔细考察德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对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size=0.8]德国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特点

[size=0.8]城市化的速度快,城市化的水平高。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和保证。德国实现城市化所用的时间少于法、美等国,与英、法、美相比,德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城市化启动较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10年德国基本实现城市化。法国和美国分别到了1931年和1920年才基本实现城市化。到1996年,德国城市化水平已达94.6%。

[size=0.8]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比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德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中小城市,小城镇星罗棋布在全德各地,城市化的过程中,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布局较为合理。虽然德国也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但是无畸形发展现象。

[size=0.8]德国注重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城市的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联。在德国既没有过度拥挤、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也没有破旧不堪的农村地区。德国的城市布局相对合理,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全国各地。
[size=0.8]良好的区域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几千人口的小镇,各项市政设施的水平基本一样,几无差异。加之方便的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条件,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使小城镇拥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size=0.8]德国的城市管理水平比较高。规划,特色保护,公交等别具特色。德国在城乡建设上一方面严格管理土地、环境等重要问题,一方面又大量放权给地方,充分发挥地方上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只要在规划法规的框架内,各级政府自己决定建设管理事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德国各地始终注意对历史文化和古老建筑的保护,注重城市特色的营造。同时十分注重城市和城际的公共交通建设。
[size=0.8]德国城乡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size=0.8]对城市化的重新认识:农民进城只是城市化的一种表象。城市化的实质在于现代化,即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也不仅仅是居住区向城市的汇集,更重要的是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向城市现代化开放文化的转变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发展。德国城市化过程既有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有很多就地转化的城市化过程。由于拥有十分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和便捷的城乡公交系统,许多人居住、生活在小城镇,而工作在其他地方,因而形成“分散化的集中型”的城市布局,大大减少了人口大量转移和高度集聚对中心城市形成的压力。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目前,居住在小城镇中的居民与大城市的生活无异,同样,生活在小镇上的农民与居民并无二至。一位教授课堂上说:当时他出生的小镇,以前大部分是农民,而现在1000户居民中,只有4户是农民。在施瓦本哈尔县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中,其农家的生活已与城市居民一样,生产方式也转变为大生产的农业化。
[size=0.8]坚持加快经济发展不动摇。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不发展,就谈不上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当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当地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为城市发展积累资金,然后才有市容市貌的改造,不应把有限的资金都用来装点门面。通过行政可以促进和引导城市化,但是单靠行政手段是无法实现城市化的,而且行政推动的城市化,问题将会很多。
[size=0.8]坚持协调发展。江苏省实施三大都市圈的战略,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发展群带,以中心城市带动一片地区的城市化,既发挥出城市群落的整体优势,又可以避免个别城市畸形发展。
[size=0.8]大中小城市均衡协调发展。根据江苏省人多地少,村镇密集的特点,城市化应走相对集中,同时避免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合理体系,避免“城市病”的出现,使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与集聚效应,形成雁阵式的发展。
[size=0.8]根据江苏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江苏省土地紧缺的现状。我们的城市规模不宜像德国那样过小,以免造成土地浪费和城市设施建设的不经济。
[size=0.8]注重省情,正确选择城市化的道路。德国城市化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江苏的城市化照搬别人的经验是走不通的。江苏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走自己的城市化道路。
[size=0.8]根据苏南苏北不同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各地城市。在苏南这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学习德国的经验,注重发展中小城市,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使数量众多,相距不远的小城镇构成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城市群落,建构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在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相对分散,城市密度偏低,经济相对落后。要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积聚人气,形成中心城市,强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相对大城市化的战略。
[size=0.8]坚持可持续发展。要特别注重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注重城市中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关注发达国家在城建方面走过的弯路,早做预案。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在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今天,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止一味追求发展而破坏不可再生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优良的生存环境。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在大建城市交通的今天,注重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别要多考察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地铁和轻轨外,可以考虑建设城市有轨电车系统。不要轻易否定自行车的作用,作为绿色交通自行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
[size=0.8]注重科学发展,打破“诸侯规划”。人们常常习惯于在自己行政区划范围内规划自身的发展,局限于自给自足地解决问题。行政区划的影响,无形中会形成一些贸易上的壁垒、生产的壁垒,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重要的体制上的障碍,结果导致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盲目竞争等问题。科学发展就是要淡化行政区划的概念,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发展为追求目标。不要过多计较肥水流了外人田,或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而是更多地看到自身是否得到发展,是否达到双赢。
[size=0.8]区分规划的层次,注重规划的政策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学习德国的经验,明确不同层级的规划控制内容。在规划中首先明确哪些是不可动的,那些是可以建设的。对不可动的,要严格控制,而该放开的就要允许其充分的自由度。
[size=0.8]加强市民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参与。区分好市民参与与重大战略决策的范畴。在战略上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由决策者,专业部门,专家学者来制定。对于贴近老百姓的详细规划,要注重充分听取驻地群众的意见,充分让群众参与其中,让群众参与规划,参与监督,参与管理。
[size=0.8]农工一体化。逐步缩小城市居民与农民在各项待遇上的差距,逐步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使每年进城打工的农民逐步居住在城市,转化为城市居民。因此,在农民子女上学,居住,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逐步出台一些政策,解决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促进农民土地的流转,使放弃土地的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促进其生产方式的转化。
[size=0.8]为了解决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可以考虑一些政策。例如允许公民自己在市民与农民两种身份之间做出选择。一个农民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并连续居住满6个月,就应在放弃农民身份及其相应权利的前提下,有权获得市民身份及其相应权利。为了适当控制大城市的人口,可以根据城市的不同规模,将获得市民身份的居住期限延长至1-3年不等。
[size=0.8]总结德国的经验教训,避免德国的负面情况。要注意在学习德国注重公平观,均衡观,民主观的同时,要警惕在现阶段过度强调民主和公平而陷入效率低下,成本上升的泥潭。德国目前在这方面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例如德国的一个拆迁项目用去15年的时间。德国自己也在检讨过去在建设上为强调公平而造成投资过散,效益不高。对项目的意见不能统一,久议不决,延误时间。
[size=0.8]江苏省人口为7127万人,土地10万平方公里。江苏地少人多,面积不到德国的1/3,人口只比德国少1千万人,人地矛盾大。2002年底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9%。苏南地区达到57.8%,而苏北地区只达到33.8%。总体上,江苏省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是我省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别很大。苏南地区基本达到发达国家50-60年代水平,而苏北地区则低于1970年世界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我省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省内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我们决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我们的发展必须依据中国的国情,江苏的省情,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他国的教训,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使我们的发展更加顺畅,更加稳健,更加迅速。


天人合一的真实内涵https://mp.weixin.qq.com/s/ql6sYj-_m_svQZ51qWwm-A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https://mp.weixin.qq.com/s/M7ObFg7vlHImSq90FW418w
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https://mp.weixin.qq.com/s/9T2V8-PV-VaLrBb3PzIzdA
【中国传统发现地方的方式】中国人的“气”、“象”、“风”。这是外国人不懂的中国词汇。中国古人把“气”看作人的精神状态,氣之盛者為神,神者,天地之氣而人之心也,合起来就是神气;“象”是模样;什么是风呢?风是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气象、风气可以说一个人,也可以说一乡一国。慨而言之,了解一个地方的方法是看其人群的模样、精神面貌。走马观花本无不可,这套方法用来观察类似历史文化脉络的地方是足够的,因为模样和面貌背后的机制、机理、体制,我们可以使用既有的文化尺度进行品评,很容易异中求同,但是,跨越历史文化以后,这种观察地方的方法就会南辕北辙。(钱穆《晚学盲言》)
自然山水,各有魂气流行,各有气象呈现。生此天地中,无不受其影响,受其化育。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方面之同化力,主要乃在自然山水之间,更远过于其在都邑城市中。故中国文化乃常与天地大自然融凝一体。中国人言“言教不如身教”,而气象大自然之教,则更深厚,更不可测。(钱穆)

金克木描述人与自然三个阶段的关系《国外文学》1982年第2期
《<梨俱吠陀>的咏自然现象的诗》人类在上古时期生活与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界关系密切,照说早期文学作品应当是以自然界为主题的多;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存的最古文献中,直接并单纯以自然界为主题的作品惊人地稀少。看来人类从很早就是在心理上有“自我中心”倾向的。……在上古文献中(古希腊、犹太人、中国……印度)找寻单纯以歌咏自然现象为主题的作品真是同找寻稀有金属差不多了。
……
单就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包括文学创作的心理)的发展而论,在思想和感情上(即心理上)将自然界同化于人似乎是第一步,然后才将自然界异化出去(闲哥注:变成风景画),最后到了近代、现代才把人自己也异化为客观对象。

[size=1.1]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生境界:天人合一,宇宙同一!
哲学诗画 2018-11-27 14:25

[size=0.8]01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对比

[size=0.8]中国的道家注重不可说,而西方的康德认为事物不可认知,也同样不可言说。二者虽有相通,但实际却很有大不同。在道家看来,康德的自在之物是个十分误人的名词,因为它往往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如果按照康德思路,任何事物到最后都会变得无法言说,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了认识事物的界线达到了彼岸。在中国,道家用这个方法,禅宗也用。

[size=0.8]但问题来了,想要描述彼岸的事物,就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这就出现了否定的概念。最终只能走向神秘主义。



[size=0.8]从道家和禅宗的观点看,西方哲学中虽有一定的神秘主义,但还不够神秘。西方讲上帝,讲人与上帝的合一,但这个上帝,看起来全知全能,其实是人类理智所造就的概念,实际就是人类历史和人类精神史的产物,这就还在界线的此岸。而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

[size=0.8]遗憾的是,形而上学中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我们一直未充分发展,无论是朱熹、王阳明,还是更早的道家和儒家,都没能把这块形成一个系统,进而进行哲学意义上的传播和发扬。道家反对知识和理智,所做的辩论和证明也是围绕着这些,但是知识和理智却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开端。这点我们要像西方学习。(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这几门学科几乎全都是西方垄断和传播的,我们仍要继续努力)
[size=0.8]中国学者认为,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比中国传统哲学更理性,只要把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中国的和谐思想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堪当重任的、与世界相称的哲学。
[size=0.8]02哲学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
[size=0.8]按照印度的哲学,认为人达到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境界,与绝对的实在同一,这种状态就是涅槃。一旦达到涅槃,人就能解脱,获得不死不灭的真空境地。但按照中国传统,我们生而为人,是不能越过人世之界线的,不然一旦到了彼岸,你的亲人、朋友该安放何处?你在世间的一切回忆和情感该安放何处?
[size=0.8]中国传统哲学要求我们,做好自己,提高自我的生命境界,以求改进人生。按照中国哲学家的理解,人与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在于人在做事时,能知道他在做什么,并能自觉他正在做。他在做的事对于他的意义,正是这种理解和自觉给予的。由此才构建了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形成了我们的生活境界。
[size=0.8]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他们对事物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价值,由此生出不同的境界。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天地境界或天人合一境界是一种极高的哲学境界,因为一个人若非通过哲学层面上的理解和升华进而得到关于宇宙整体的某种认知,是不可能随便就达到天地境界的。如果没有这种认知和理解,他至多能够达到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


[size=0.8]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道家强调最高的活着是快乐和幸福,是一种深沉的宁静和虚无,但在儒家看来,提高人的生活境界才是最好的,人不光要快乐和享受,还要担负社会责任。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可能是一个厉害角色,但他还不是完人,因为只有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人才能成为完人。而哲学的功用就是通过思考和训练,把人培养为完人,完人的最高成就,就是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合一。
[size=0.8]03关于宇宙合一和天人合一
[size=0.8]宇宙和天地不是理性的对象,没有人的参与,宇宙和天地都是死物。所以说,在理解这个反思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放弃掉对主体的关照。
[size=0.8]当我们思考一切存在的总体时,我们是在反思,我们要把自身和思考都包括在存在的总体之中,如果不这样,我们思考的总体就不是存在的总体,就会有遗漏或漏洞。严格来说,一切存在的总体,是人类思考的一个观念。
[size=0.8]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教导我们,哲学家必须从感性世界的“洞穴”提高到理智的真实世界,如果哲学家在理智世界,那就是在天地境界,这样就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关于个人与宇宙的合一,在斯宾诺莎那里表现为一种对上帝的理智的爱。他认为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总和,但一旦这样,上帝就不能成为爱的对象,人不可能爱它,因为除非人自身可以与它同一。否则,我们就无法认识上帝。而在威廉·詹姆士那里,纯粹经验才是最主要的。纯粹经验可以让我们成为赤子,让我们进入到浑然天成的自然境地,一切认识全凭我们感觉和经验。
[size=0.8]否定理性的哲学,大都是唯心的,像佛教那样,往往是出世的。它的目的在于消除人的自私和虚妄的本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排除掉人们对世间日常事务的兴趣和关照。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既是处世的,又是入世的,他懂得在人类生活的日常事务中实现人的最高的生活境界,即与天地化一,与宇宙合一。这也是中国哲学传统的最核心点所在。


[size=0.8]达到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圣人并没有太多奇迹,也无需这样做。他做的事并不多于常人,但他对人生、生命、乃至宇宙有极高的理解和自觉,由此形成了意义。换句话说,他在一种“光明”的状态下做事,而常人在一种“无明”的状态下做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理解和觉悟上的不同,由此而造成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size=0.8]拥有最高的生活境界,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实现,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所要达到的理想人生。
[size=0.8]结语——


[size=0.8]中国哲学把人生当做一个自然的事实,勇敢的面对,努力在精神上改进,出现问题时不退缩,取得成就时不张扬,使人生尽可能的趋于美好。这种人生观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或宗教信条,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生存趋好尝试,一种在自我改进和生命体验中所建立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一种通过日常平淡生活的磨练而感悟出的人之最高精神认知。
[size=0.8]中国哲学没有超自然主义,没有超验主义,却能时时指导实际生活而不至于低级庸俗;中国哲学没有过多的流派和人文宣扬,却能时时以人为本融入时代精神而不至于掉入僵化和落后的可能。此乃国人之幸,民族之幸。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http://www.doc88.com/p-7456210325714.html

理论地理科学与哲学——复杂性科学理论
作者:马蔼乃 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理论地理科学与哲学:复杂性科学理论 [Theoretical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Philosophy] 马蔼乃,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开始进行水文与地貌的跨学科研究;1975年研究遥感信息,开始进行数学、物理、地理的跨学科研究;1990年研究人地系统,开始进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1984年出版《遥感概论》(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遥感信息模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河流动力地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1999年出版《长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武汉出版社,群作,8册),2000年出版《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武汉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国泥石流研究》(科学出版社,合作)等专著6部,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省部级一、二等奖5次,培养硕士、博士共65名,并多次在国内外为外籍学生用英语授课,曾获美国政府地质调查局荣誉证书和英国世界名人中心《地理信息科学》荣誉证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15: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
德国研究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7684&page=3
02-07 14: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伯杰】
森林、树木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树木与森林对于德国文化、德国人的意义之大,大概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望其项背。法国记者贝尔纳·努斯(BernardNuss)认为:“德国人热爱森林,首先是崇拜`德意志森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在德国一样,森林具有如此巨大的情感价值。”
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AlexanderDemandt)则认为:“森林和树木对于德国人而言,是他们的自我意识、他们对乡土的眷恋、他们的内心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与之相比。”
正因为森林在德国文化中被赋予的独特意义,所谓“德意志森林”所传达的并不只是一种地理或自然概念,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承载了德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内涵而被神化,演变成了一个准教会。时至今日,森林在德国文化中仍然具有独特的、近乎神秘的意义。19世纪以降,森林可谓成了德国人心灵的庇护所,德国人对于森林的情感依恋已经演变成一种“森林崇拜”(Waldkult),如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所说的那样:“德意志民族与其森林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神经质的关系,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够令一个民族如此痴迷”。
19世纪的德国学者威廉·里尔(WclhelmRiehl)说:德国人必须使森林保存完好,“以便民族生命的脉搏炽热并且欢快地继续跳动,以便使德国成其为德国”。里尔还说过,“你们若是把森林砍伐殆尽,你们就夺走了德国人的生命元素”。俾斯麦虽有“铁血宰相”之称,但是侠骨中亦不乏柔情,对于森林和树木情有独钟,自称为“树痴”。
追溯历史可以看出,树木和森林与日耳曼人的关系渊远流长。早在德国还远未建立的时代,森林就与日耳曼人结下不解之缘。公元9年,罗马大军远征日耳曼,被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森林打得落花流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罗马军团之所以败在日耳曼的乌合之众手下,日耳曼的大莽林功不可没。
在日耳曼-德意志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中,树木也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教士博尼法斯在德意志地区传播基督教时,在今天的黑森州一带遭遇极大的阻力。公元723年,博尼法斯下令将位于弗里茨拉(Fritzlar)、被当地人视为圣树的一棵巨大的橡树砍倒,并用其木料来建了一座基督教堂。当地人看到“圣树”被伐倒后,他们的神灵并未显灵报复,不得不承认基督教的神比他们的神灵更加强大,于是皈依了基督教,这就是著名的“多纳尔橡树”(Donareiche)的故事。德国的艺术作品中也很早就出现了树木与森林。
多纳尔橡树事件
早在16世纪初的“多瑙画派”的绘画作品里,植物就已经频繁出现,成为多瑙画派的一个重要题材:“多瑙画派的艺术家们恰如其分地把历史冲突翻转移植进了他们的画作之中:以相互矛盾的解读方式,宗教改革及帝国的统一、暴力及寻求庇护、普世性及民族身份的发现,都在想象出来的森林场景之中得以留存。”
后期哥特艺术中,植物和树木也频繁地出现在教堂的装饰艺术中。英戈尔施塔特的圣母大教堂中,教堂的厢堂里大量出现用植物构成的装饰;艾希施泰特的大教堂里,穹顶上布满了树叶形状的装饰;而在弗莱堡大教堂里,著名工匠汉斯·维滕于1500年前后建造了一个酒杯形状的布道台,整个酒杯犹如一个花蕾,上面布满植物状的装饰。与此相反,同时代的意大利建筑中则几乎见不到植物、树木形状的装饰
一、森林的商业化和无害化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中世纪和早期近代的德国,森林神话只是存在于德国人集体心理的底层,条顿堡森林之战、森林的神秘含义还沉睡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记忆中,有待于历史将其唤醒。相反在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功利和实际需要压倒了艺术和神话,森林实际上主要是获取木材和燃料的资源,森林的形象显得乏味与世俗,离现代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的路途还很遥远。
所以19世纪前,森林和树木对于德国的民众而言,也并不比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具有太多的形而上的、甚至是神秘的意义。客观地说,森林在德国文化中的神秘意蕴主要是德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从历史进程来看,德国的森林崇拜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森林的无害化;二是森林的神秘及神圣化。
“德意志森林”的无害化源自森林的商业化。与西欧其他国家一样,德国的森林也曾经历了一个商业化的过程。而且正是在商业化之后,尤其是在后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森林才被赋予了神圣的、神秘的、甚至是形而上的意义,终于成了一个自然圣殿,获得了“森林大教堂”(Walddom)之名。
无害化、尤其是人工林的种植改变了森林的面貌和形象,森林于是从一个普通的自然景观独立出来,进入了文化的界域,获得了文化的意义。德国的工业化之前,密不透风的茫茫林海并非是人们星期天下午休憩散步的好去处,非但不是散
发着亲切感的自然圣殿,反而是一个令人恐怖之地,是陌生的、异己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与森林的关系常常是敌对的。德国的许多童话都以森林为背景,而这些森林的形象很少是友善的、具有亲和力的。
森林与各种鬼怪传说纠缠在一起,更加深了人们的恐惧感;即便没有鬼怪出没,至少也有绿林豪杰在树林中觊觎过往的商队和行人。所以在这种状态里,形容森林的词汇大都是不友好的,甚至是恐怖的:“无法通过的”(unzug&#228;nglich)、“阴暗的”(dǜster)、“悄无声息的”(lautlos)、“野蛮的”(wild)、“贫瘠的”(unwirtlich)等等,而这些词语表明,德国的森林给人最基本的印象是“莽荒的”(rauh)。
凡此种种,都说明此时的森林并不可爱,相反被商人、旅人视为畏途,森林与人更多的是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这种情况有待于森林的无害化来改变。所谓森林的无害化,指的就是森林在被人利用的过程中,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不再对人的安全产生威胁的过程。早在日耳曼人的时代,欧洲中部大都为浓密的森林所覆盖。但是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粮食,需要促进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耕地,于是人们砍伐森林以获取耕地的行为一直持续不断,“Rodung”(砍树以垦荒)一词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写照。除了垦荒之外,森林还是建材和燃料的天然仓库,因此被大量地砍伐。从伐木这个行业还产生出了一个新词,即“Holzweg”,其含义为从树林外到树林里去伐木,并不穿过森林,而是伐木后携带木材再回来,后来“Holzweg”就演变成“Sackgasse”(死胡同)的同义词。
格林童话中的《糖果屋》
到了中世纪后期,德国人口和经济继续增长,人们对于燃料和耕地的需求亦同步增长。德国又是欧洲冶金、矿产、玻璃、制盐业的大国,原因之一是德国的矿藏丰富,原因之二就是德国盛产木材。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满足工矿业的需求,大片森林被砍伐。此外,德国还大量出口木材到荷兰等地,以满足当地兴旺的造船业对木材的需求,童话《冷酷的心》里就生动地描写了德国人用木排把德国木料顺流而下运往荷兰的情景。另一方面,正在增长的人口、新建立的城市、不断扩大的老城市都需要大量建设用地,这些因素也导致森林被大量地砍伐。
1300年前后,神圣罗马帝国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了其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而到了1500年前后,森林已经成了一种短缺的资源。但是伐木的斧子每一次挥动,森林中的野兽和妖魔鬼怪的地盘就被夺去一块,伐木活动不断地蚕食着野兽和精灵的栖息之地和藏身之所。到了工业化时代,先进的采伐机械的发明和改良大大加速了这个进程,林中的精灵似乎被砍伐机械的轰鸣一扫而光,格林童话中的可怖景象似乎不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大批的原始森林(Urwald)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砍伐,出现了毁林的现象。
森林面积的减少,意味着财富的减少。因此德意志许多邦国的君主都极力发展林业,提高林业产量,以获取更多的木材。从16世纪起,一些德意志邦国的君主开始颁布森林法,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来增加森林的覆盖率。蒂罗尔地区、符腾堡和黑森率先颁布了植树造林法(Forstgesetz)。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勃兰登堡大选帝侯于1685年颁布法令,规定每一对新婚夫妇必须种植6棵果树、6棵橡树方能成婚。德国其他邦国的君主也纷纷步其后尘,大量植树,人造林(Forst)渐取代了原始森林,成为木材的主要来源。到了1900年,尽管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是德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是恢复到了德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随着森林的被开发,宽敞、平整的道路贯穿于其中,森林不再是“无法接近/通过的”,穿过森林的旅途也不再是危机四伏的,森林不再是危险的;与此相反,森林开始散发一种亲和力。为了尽快取得经济效益,为德国人所热爱的许多珍贵树种,如橡树、山毛榉和梣树,因生长期长而被生长快、收益快的树种如杉树和松树所取代。
森林景观的这个变化对于森林的神圣化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杉树是针叶树,高大、挺拔,树叶集中在树冠。成片的、密集的杉树合在一起,地面上留出了较多的空地,可以供人活动、散步和休憩。茂密的树梢紧密相连,在天空与地面之间建构起一个巨大的屏障,犹如一个巨大的屋顶,留给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浪漫派诗人的笔下,这个绿色的屏障被誉为绿色的帐篷或是屋顶,被赋予了为人们提供庇护的意义。
二、社会大转型与森林的神圣化
但是森林的无害化,只是森林形象从负面到正面的嬗变的外因。倘若没有内在原因,森林也不可能从被利用和开发的自然对象转变为“森林大教堂”,直至成为人们的心灵庇护所。德国森林的神秘及神圣化的根本动因,是德国的工业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大变革。19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德国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口的大流动,大量的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农村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以寻找生计。物质层面上的流离失所,引起精神上的“无根化”(Entwurzelung),正如历史学家哈根·舒尔茨(HagenSchulz)所说:“这时主导一切的感觉,就是人们被诸多匿名的力量所统治而无可奈何,[……]一句话,还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种社会行为准则丧失的、不知所措的感觉以及这样一种认同危机。”
究其根本,德国文化中森林崇拜的“始作俑者”和深层原因主要就是德国社会的这个巨大转型。德国的工业化始自19世纪初,于19世纪中期全面起飞,而德国的森林崇拜的产生时间恰恰与此同步。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无害化之后的森林为生活在转型期的德国人提供了一个心灵上寻求庇护的场所。
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转型期社会秩序的混乱、流动人口脱离故土后的不安全感、由此产生的恐惧、命运的不可捉摸,以及更深层面上的人的存在受到的威胁等等,都在森林提供的意象里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如果对德国的文学作品作一番考察,可以发现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德国文学中,就已经有吟诵森林的诗歌出现,但为数尚不多。而到了18-19世纪之交,以森林和树木为题的诗歌数目显然大幅度增加,许多诗人、哲人都热衷于礼赞森林、歌颂树木,诗人歌德的诗作中以森林为背景的作品中多有佳作,如那首《漫游人的夜歌》。
在这首著名的诗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森林已经被无害化,不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而是人的生存的保障,给人的生活提供着便利和安全感;这样的森林散发出来的是一种亲和力,尤其重要的是森林已经与人的情感世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但是就在这首诗里,森林还未脱离功利的范畴,还承担着改善人的物质生活的任务,森林里的神圣化还未现身。
在政治层面上,森林在这时也被纳入民族救亡的视野。拿破仑战争期间,德国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把德意志森林纳入政治思考之中。无论是克莱斯特的《赫尔曼战役》、还是浪漫派画家的画作中,森林都是一个重要的背景和题材。当德意志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森林给德国人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如格林童话《哥哥与妹妹》里所表述的那样。而在抗法战争中,森林又预示着胜利的希望,如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DavidFriedrich)的画作《林中猎人》(DerChasseurimWalde)描绘的一个踽踽独行于茫茫的德意志林海中的法国军人,巨大的森林与渺小的人像之间极不对称的比例,预示着法国军队将被淹没在德国人之中、德意志必将胜利的结局。
这个巨大的社会和文化转型在德国的浪漫潮中得到了最清晰的表述。实际上,德国的浪漫派艺术对森林崇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浪漫派诗人蒂克首先使用了“林中寂静”(Waldeinsamkeit)这个概念,此后,“林中寂静”演变成了德国浪漫派文学的一个符号,也驻留在了德国人的心中,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更是被视为德国文化森林崇拜的“始作俑者”。当然,艾兴多夫笔下的森林偶尔也并非全然可亲,有时也不那么可爱。但是他笔下的森林绝大多数都是纯美的意象,即便含着伤感,也表现出一种哀怨的美。在他的森林诗中,《离别》(Abschied)一诗堪称最有代表性、也最脍炙人口:
呵,远逝的山峰和峡谷,
美丽的森林,碧绿青苍。
你是虔诚的圣殿,
藏匿了我的欢乐和忧伤!
人间,繁忙的世界
长长欺骗地喧嚣的一瞬间,
再展开一回吧,
你这绿色的帐篷!
[……]
不久我将要离开你
陌生地转悠异国他乡。
五彩缤纷的小巷,飘忽晃荡,
[……]
在艾兴多夫的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世界相对而立: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是林中的世界。“外面”是一个“忙碌的世界”(diegesch&#228;ft'geWelt),令人厌恶:“人间,繁忙的世界/长长欺骗地喧嚣的一瞬间”,其中充满“欺骗”。世人不得不为生活所迫,在“外面”的世界里流浪:离开故乡,离开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地方。与此相反,森林被建构成一个远离尘世的喧嚣、远离世俗的功利、没有危险的世外桃源。“高挺”的树干“兄弟般地结成联盟”,支撑着树冠,森林由是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帐篷”,一个“星辰织就的外套”,在外面的世界里备受困苦的人可以在这里“藏匿”他们的“欢乐和忧伤”。
正是由于森林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才得以成为虔诚者的圣殿,给处于漂流之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这个语境中,寂寞不再仅仅是令人感伤的情绪。从蒂克的“林中寂静”开始,寂寞同时也意味着清净,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获得了一种正面的价值。森林,作为“繁忙的世界”的对立面,成为一个精神和灵魂的庇护所,给身体和精神双重流浪着的人们提供着“庇护”(Geborgenheit),实则就是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或曰被庇护的感觉,大概就是森林在此时之所以被神圣化最重要的缘由。心灵的“避难所”在当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个重要所在,有助于安定人心、缓解社会矛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歌都是创作于1810年前后,强调这个时间点是很重要的。
1807年,普鲁士迫于拿破仑战争中败北的压力,率先在德国推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农奴的人身依附,给与平民以迁徙和婚姻的自由。迁徙自由的实施自然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进步总是要求为其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在事实上,在德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迁徙自由也促进了“无根化”的产生和强化。自由迁徙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性,从而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并且逐渐打破了等级的限制,使社会向着水平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而婚姻自由又导致了人口爆炸,使得大量人口为了求生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生路。
迁徙的方向一是移民国外,一是内部迁徙。就内部迁徙而言,这个大迁徙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另一个是从东部流向西部工业发达的鲁尔区。
这个时期,德国诗歌中大量出现“故乡”(Heimat)的主题。所谓“故乡”,也就是“乡土”、“故园”、“家乡”、“家园”,就是指人们出生并成长于斯的地方。人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系给人提供着安全感,生活在一个熟悉的世界里,比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更加令人心境安稳。与西方的航海和商业民族大不相同,由于德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晚,德国人在农业社会里生活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德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小邦国林立的政治格局,使德国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
在这种社会中,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很低,于是就产生了德国人“恋家”的文化现象。而社会的急速大转型在刹那间把成千上万的德国人赶出他们的故园,德国人口的流动性急速增加,德国人恋栈的根性受到致命的冲击,故乡的丧失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对人们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故乡”的丧失与对“森林”的向往,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因果链。因此,乡愁这个永恒的主题在这时被赋予了更为强烈、更为独特的时代内涵。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等级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本来就使人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再加上离别故土、适应陌生世界的压力,人们处在了空前的心理压力之下。
身处异乡的人们不但在精神上处于漂泊和流浪的状态,而且同时也就失去了与故土的血脉联系,故而失去精神上的根,世代被捆绑在领主土地上的人们从未有过客居他乡的体验,对此没有心理准备。生活在这种心态中的人们想要在心灵中获得一定的安慰和安全感,也是很自然的。在这个“无根化”的进程中,不只是社会的中下层备受煎熬,就连贵族阶级也未能幸免。
诗人艾兴多夫创作《离别》诗的时候,他本人同样也遭遇了“无根化”的命运。他家族的庄园由于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于1810年被迫出售,他也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乡,与故园的情感联系被切断,内心里遭受了一次“无根化”的打击。这首《离别》本是要表达他个人因为丧失家园、流落他乡而感受到的苦楚,表达他本人在面临新的不可知的生存环境时的不安和恐惧,可是却一语道出了这个时期德国人心中普遍的感受,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了森林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城市化,不但改变着传统的自然景观,同时更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状态。社会中下层的人们、尤其是无产者为生活所迫,哪里有工作就到哪里去,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土地,迁往城市,而城市化的进程又加剧了流动人口的无根化。
以鲁尔区的埃森为例,1815年的埃森仅有1万人口,而1905年,埃森的人口已经猛增到23万。1800年前后,德国仅有柏林和汉堡两个10万人口的城市;而1871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8个,1880年上升到14个,1914年则上升到48个。一个个城市拔地而起,迅速增长的财富与迅速扩大的贫困相辅相成,一种新的生活秩序迅速取代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方式:匆忙与噪音取代了缓慢与宁静,工厂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和源源不断的工业垃圾,污染着洁净的自然。
最重要的是,德国社会的等级制度还未完全解体,而阶级社会却已经产生。在城市中,人群迅速两极分化,有产者与无产者的界限迅速划定,沦为无产者的人们处于有产者的压迫之下,其精神上又增加了一层负担。对于命运的不可知、个人生活的无保障,更使不安全感加剧,因此寻求心理保障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于草根阶层而言,“无根化”的后果当然更为严重。
失去故土的乡民们,除了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不友好的世界之外,还遭受着社会形态解体带来的冲击。在改革以前的乡村,人们的生活形态以“户”(Haus)为单位,一个“户”所包括的范围,除了户主(Hausvater)及其亲属外,还包括生活在这个“户”里的雇工、使女等人。这些人一方面受着户主的压迫,但户主同时也承担了给该户成员提供生存保障的责任。换言之,在中世纪生存状态下的德国人,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基本的生存还是得到保障的。
在这种生存形态中,“下人”们没有可能、但也无需自己为自己的生存操心,一切皆有师傅或户主作主。而“无根化”后的人们流落他乡,不仅生活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们中,而且旧有的生活形态不复存在。社会的下层获得了迁徙和择业的自由之后,也不得不自己承担起了谋生的责任,生活的担子压在了自己的肩上。在这种生存状态中,心理的压力远比在传统的形态中要大,心理上寻求保障和安全感的愿望也就同步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旧有的生活形态消失了,过去联系人们的许多纽带,如教会、各种协会、团体、经常喝酒的酒馆、甚至家庭,在新的居住地都荡然无存,而新的联系还有待建立,但是这一切又何其难也,就像史学家们描述的那样:“这个时代人们最主要的感觉就是流离失所———家庭纽带断裂、宗教联系松弛、习惯形成的对于地区和上级的忠诚感被抛弃。无论是工业社会的环境还是工厂都不能替代这种感觉。”
因为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也就越来越松散。生活在这种状态里的人们情感的、心灵的需求无处获得,而森林就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在艾兴多夫的诗中,森林起着个“Hort”(安全之地)的作用,给与那些在“外面的世界”中被命运折磨的人们以极大的慰籍。
社会流动性导致“无根化”的现象,而“无根化”后的人们在心理上饱受着不安全感的侵扰,因此对于安全感、被庇护的感觉有着特殊的向往,这一点,可以从19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中许多人对于“共同体”(Gemeinschaft)的神往和对于“社会”(Gesellschaft)的厌恶中看出来。
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246;nnies)发表了《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t)一书,提出“共同体”与“社会”的对立,以及消除“社会”、建立“共同体”的设想。“社会”是由矛盾、冲突、争斗构成的,阶级之间、信仰之间、等级之间、社会地位之间都充满了矛盾,人生活在矛盾之中。反之,在所谓“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现实的”,而不是“机械的”、“凭空想象的”;在“共同体”中,一切矛盾、冲突都被化解,人与人生活在和谐、自然的关系中。这种对于消除矛盾和冲突的向往,其根源在于对于矛盾和冲突的恐惧和无法应对。而森林提供的意象则呈现出安全、恒久、历经变化冲突而我自岿然不动等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向往“共同体”的人们的心灵需求,所以也被视为二战以前德国人追求“完美世界”(heileWelt)的体现。
正是因为森林正在被神圣化,成为德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保护也就被高度重视。威廉·里尔于1835年发出呼吁,谴责把森林仅仅视为木材产地的观念。他呼吁道,一个没有了森林的德国将不复为德国,因为森林乃是德国人民汲取力量的圣地;森林已被砍光伐尽的英国和法国注定将要没落,而世界的前途属于郁郁葱葱的德国和俄国。
三、森林崇拜为何产生于德国
讨论到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但是却没有产生森林崇拜?比如说与德国相邻的法国、荷兰,或是工业化的先锋英国。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工业化的方式,一个是工业化的速度。但是无论如何,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还在探索之中,学者们也只能推论。
以英国为例,作为一个航海民族,英国从海洋上起家,而造船需要大量木材。为了满足造船业的需求,英国也曾大量砍伐森林,以致英国的森林大量消失,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但是就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工业化起步,而英国的工业化是以羊毛纺织业为先导的,需要大量的羊毛,由此需要大量的牧场。所以,森林被砍伐后并未大量补种,相反砍伐森林之后出现的空地被用作牧场以饲养羊,恰好满足了这个时期蓬勃发展的牧羊业和纺织业的需要。
于是在“羊吃人”的时代,森林被牧场取代,草地与牧场成了英国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而森林不再具有代表性,与英国人的生活和心灵渐行渐远,终于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此外,英国作为资格最老的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的进程相对比较平缓,不像一些后进国家的工业化那样疾风骤雨般的迅猛。而在德国,工业化开始的时间较晚。但是开始得越晚,其势头却越迅猛,从而带来的问题就越大。
与工业化相生相伴的城市化同样来势汹汹,使从乡村流入城市和工业区的大量人群在毫无经验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卷入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新生活的节奏呈加速度的态势,越来越快,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一则感到应接不暇,穷于应付,二则感到世事无常,变动不居的世界里缺少一个恒久的支撑点。
而树木的生长期长,几十年过去,一片片森林依然挺立,任凭世界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宛若流动的时间当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象征,就像历经几百年而兀自矗立的哥特教堂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人的心灵输入安全感。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森林不但被享受,而且在心灵寻求安慰的过程中被神圣化了。而森林之所以得以被神圣化,起到了受人崇拜的作用,当然首先要归功于森林的存在。倘若德国的森林像在地中海国家或英国那样被砍伐得所剩无几,当然也会从德国人的生活中消失,森林崇拜也就无从谈起。而德国森林的存在,又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德国的贵族阶级的长期存在。这也许是一个历史的反讽,但确实也是德国的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因为狩猎是德国贵族阶级的一大嗜好,贵族的狩猎使许多农民一年的收成毁于一旦,这一点从德国的许多民歌的哀怨和痛斥中都可以看出。
为了玩得尽兴,贵族们还专门建立和保持大量的“围场”,猎场中的大量树木森林因此躲过了工业化初期的砍伐浪潮这一劫。唯其如此,“德意志森林”才幸免于难,才巍然屹立。也正是由于“德意志森林”决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所以在德国文化中,森林崇拜已经超出政治、等级、阶级、社会阶层的界限,甚至在现代德国,森林崇拜仍旧是跨越各种政治分歧和社会界限的全民诉求。
无论左派还是右派,上层还是下层,都对森林顶礼膜拜,绿党的崛起也借着环保的潮流反映出德国人的森林情结。也正是由于森林已经成为德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德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承载了太多的德国文化的内涵,所以德国森林在环境污染中枯死的现象,对于德国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是关系到德意志民族心灵世界的完整性的大问题,德文中“森林死亡”(Waldsterben)所传达的情感意义亦殊难译成外语,所以法国人干脆就把德文中的“Waldsterben”加上一个法语的介词“la”作为外来词引进法语,成为“laWaldsterben”。
在德国的森林崇拜中,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这就是什么树种最能代表德国文化。德国的树木种类众多,但德国人最喜爱的两个树种是橡树(Eiche)与菩提树(Linde),其拥趸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树种的拥护者,这一点有大量的诗歌为证,例如那首著名的《菩提树下》。
菩提树
紧随其后的是榆树(Ulme),梣树(Esche)则居第四位。但究竟是橡树还是菩提树应该位居树木之首,何者应当成为“国树”,人们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橡树的树杆粗糙多结、线条强健有力,菩提树的树干则比较光滑柔顺,但是二者的外形基本相同,都是雄伟高大,都有粗壮的树干、巨大的树冠、浓密的枝叶;榆树和梣树的树形也大体与此类似,这些德国人喜爱的树种都以体积见长,都显示出一种崇高美,从中或许可以解读出历史上德国人对于宏大、庄严的崇敬与爱好。
橡树
综上所述,德国文化中森林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正是因为森林与德国人本来就有一种不解之缘,而在德国特殊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森林又给德国人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一个安全感的支柱,森林在德国文化中才被神圣化了,才出现了“森林崇拜”的现象。森林崇拜、森林情结既给生活于社会转型中的德国人提供了心灵慰藉,但是也同样有助于民族主义的发展和传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的“新德国人”对于地中海的海滩和阳光的热爱并不亚于“德意志森林”里的寂静和幽暗。蔚蓝的大海、辽阔的天空,也许会拓展他们的心胸;明亮的色调、炽热的阳光,也许不仅晒黑他们的皮肤,同时也在照亮他们的心灵。森林依旧在,几度郁葱葱,而森林情结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是否还得以为继,还要拭目以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7: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2-21 10:13 编辑

“天人合一”在六边形里

撰文/单之蔷


       我喜欢法国作家卢梭,他的书往往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就抓住你。比如《社会契约论》中第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们一直从政治层面去理解这句话,其实在其他方面它也颇有道理。
    7月的一天,我们要去内蒙古的太仆寺旗,寻找一种地貌奇观——石柱群。这种石柱群很神奇,从上面看,每一根石柱的截面大体为六边形,整整齐齐地并在一起,好似蜂巢;从下面看,成千上万的石柱齐刷刷排列着,好像外星人所为。



图中所绘的是一片有着“海下兵马俑”之称的海下石林。一组组多边形的岩柱排列整齐,仿佛严阵以待的军列。在我国台湾海峡的部分海域,海下便拥有这种奇异的景观



在福建漳浦县的南碇岛上分布有140 多万根玄武岩石柱,它们细长而整齐,仿佛被捆绑在一起,高高耸立在岸边。仔细观看,石柱的截面多为六边形,直径在25 至35 厘米左右。历史上,漳州地区经历过多次火山喷发,熔岩冷凝留下大面积的玄武岩,玄武岩进一步的冷却收缩,便碎裂成截面规则的多边形石柱。



在水流的侵蚀切割下,长白山十五道沟河道两侧的石林暴露无遗,许多折断的石柱散落在河床中,石面上早已长满青苔。摄影/单之蔷


望天鹅火山活动时遗留下的这些玄武岩岩柱群静静地掩藏在长白山沟谷中茂密的阔叶林之间。摄影/单之蔷

     需要买路上喝的饮料,我去了楼下的“丽丽超市”。虽然这里的饮料品种很少,而3公里外的“北辰购物中心”比这里丰富很多,但我实在不愿意为了几瓶饮料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出发时,我发现相机充电器的一根线坏了,立刻驾车到15公里外的“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去买。因为我觉得对于这样相对稀罕的东西,跑15公里的路程还是值得的。   
     这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幕,然而这其中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自由的;我家楼下的超市、3公里外的购物中心、15公里外的摄影器材城也不是随意设置的。我和商家都受到一种规律的控制。   
     这个规律就是所谓的“中心地理论”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创立。   
     据说,克里斯塔勒被城市的分布和空间结构所吸引。他说:“我相信,一定有什么规律决定着城市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通过在德国南部的实地调查研究,他终于找到了他要找的规律。那是什么呢?           他的理论有一个前提,就是地表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没有大山,没有大河,是一个均质的平原。平原上的道路是均匀的网络,即每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通达性只与距离相关。还有他假定所有的消费者和商人都是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商人谋求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覆盖面;消费者谋求最小花费,尽可能地减小出行的距离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和寻求服务



      中心地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在理想的地表之上,要满足商人赢利、生存与消费者为购买商品所出行距离之间的平衡,中心地向周围提供服务的范围就会趋近于正六边形。中心地可以提供多种商品,由于商品的服务半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中心。图上可以看到,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比其低一级的中心地市场区域大3 倍
。  
       这样假定之后,克里斯塔勒提出这样几个概念:
       首要的概念是“中心地”。中心地有大有小,但都是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是分等级的,向下兼容。高一级的中心地涵盖低一级中心地的商品和服务,并提供其没有的商品和服务。实际上中心地就是城镇、城市、大都市的另一种说法。
       还有两个重要概念是最大销售距离门槛距离。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有一个可变的范围。这个范围的上限受到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最大出行距离限制,超过这个距离他就会到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这个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圆内的范围就是这个中心地某种商品和服务销售的最大腹地。这个范围的下限是维持商家生存需要的最小顾客数量,要维持这个数量的顾客所需的最小腹地的半径又叫“门槛距离”,一个商家的货物和服务覆盖的腹地的半径要是小于这个距离,商家就要倒闭。这两个圆,一个圆是大圆,是商家最希望得到的,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一个圆是小圆,是商家的生命圈,决定生存。如果市场竞争充分的话,这两个圆应该重合。成为一个圆。   
    上面说的仅仅是一个中心地。在一个大区域内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心地,它们的腹地都是一个圆。如此,经过充分的竞争,大地上将布满一个个以中心地为圆心的圆。这些圆一个紧挨着一个,想象一下一些钢管摞在一起横截面的景象。每三根钢管之间会有一个“空隙”,也就是说中心地之间出现了“飞地”,即得不到服务的区域。这在商业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这些“飞地”必然被占领,理想的状态是相邻的三个中心地平分这些“飞地”,平分后的结果是每个中心地的腹地由圆变成了外切这些圆的正六边形。也就是说布满大地的是一个个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把较低一级中心地的核心连起来还是正六边形,不过这个六边形是更高一级的六边形。假如说前几个六边形的核心(中心地)是乡镇的话,那么这个六边形的核心就是县城了;相邻的六个县城连起来形成的六边形的核心是更高一级的中心地,大概相当于地级市了;地级市的核心是省会,省会的核心是首都。




     中心地理论假设在理想的地表上有一系列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地。它们的服务半径是相同的,这就形成了图上所示的圆形市场区。连接所有的中心地就能得到一张环环相扣的六边形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阴影部分未被圆形覆盖,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地区的人口不能获得中心的服务( 图1)。为了保证所有人口都能获得服务,那么各个圆形市场区就必须更加紧凑。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把原来的圆形改为相连的正六边形,恰好可以平分原来得不到服务的空白区。这样每个消费者就都能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来获得服务。( 图2)
      说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幅图景:假如大地是均质的平原,那么我们人类的城镇、城市的分布就会像蜂巢一样,是一个个由正六边形组成的网络。人就像蜜蜂一样在蜂巢中进进出出。    我看到了一些将中心地理论应用于现实勾画出来的图。比如有人把北京几个区作为中心地画出一个个六边形来,还有人把北京几个郊区县围绕着城区画成六边形。美国人哈格特画出了中国台湾省的县级六边形。更神奇的是,50年代有一个美国地理学家斯金纳,他研究了我国四川成都平原上的“赶集”现象。前面已经说了最大销售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商家生存所需的门槛距离,商业才会存在。在农村这一点很难做到,因此人们用流动的“集市”来解决,即在一个周期中,市场轮流在各村庄中设置。斯金纳竟然在我国农村的“集”、“墟”、“场”的分布中,找到了六边形!








    如果把北京地图画成六边形的栅格,不难发现在城市的最中心,也就是天安门的周围,围绕着鼓楼、东四、东单(王府井)、天桥、西单、西四等6 个繁华的商业中心。从略小比例尺的地图来看,丰台、大兴、通州、顺义、昌平、门头沟6 个区分别位列北京城区的6 个方向,把它们用线段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一个围绕京城的六边形,这些城区为市中心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这样的现象在城市地理学中很常见,基于城镇围绕高一级的中心呈六边形分布的模型,地理学家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成都平原上集市在乡镇间的流动模型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斯金纳在研究中国四川成都平原的市场周期时发现,每逢阴历初一,集市开设在级别较高的地区,比如中和镇;初二集市转至黄龙场,初三则在石羊场,初四回到中和镇。在以9 天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中,有3 天时间,市场开设在级别较高的中和镇(初一、初四、初七),剩下的6 天则在周围6 个独立市场中分配。从各地到集镇中心,距离相差无几,中和镇与周围的流动集市形成六边形的商业圈。通过这种集市的流动,各地人民的商品交换途径便捷高效,服务分工也逐步细致、明确



     在河南省的行政图中,尽管城市、县镇的分布受到地形、水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从其中看到六边形的结构。如果将省会郑州市视作核心,洛阳、平顶山、许昌、开封、新乡、焦作六市分列大六边形的六角,是为次级中心地;荥阳、新郑、中牟等地区则相当于三级中心,在距离郑州市大约30 - 40 公里的位置围绕成为一个小六边形
      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六边形不会是理想的正六边形,也可能是四边形、五边形、七边形……因为克里斯塔勒的理想模型是建构在“理想的地表”上,而现实的大地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素,阻碍六边形的形成。就像一位评论家所说的:他(克里斯塔勒)说的不是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是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看着《城市地理学》里一个个六边形组成的城镇网络,又想起我们此次的行动:寻找岩柱群。为什么寻找岩柱群要带着这本书呢?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我们要寻找的石柱群的横截面——六边形的网络,与我手中的书——《城市地理学》中的一张张人类聚落分布的六边形结构图极其相像。
      想起今年五月福建漳浦县的南碇岛之旅。那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岛,整个岛全是玄武岩的石柱。站在岛上,脚下全是岩柱断面组成的六边形,我好像站在由六边形的马赛克拼接的地板上。当时我只是被自然的神奇所吸引,还没有联想到人世。
      回到北京后,一次翻看《城市地理学》,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这一节中,我看到了人类城市分布的一个个六边形结构,可以说那一刻我受到的震撼远超过站在南碇岛的六边形“地板”上。想想看,石柱毕竟是无机物,没有生命,没有自由意志,听任自然的摆布,但是人类建造的城镇、都市的分布怎么可能也是一个个环环相扣、嵌套在一起的六边形呢?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怎么可能也循规蹈矩地禁锢在这六边形之中?         人世的现象为什么和自然现象如此相似?这背后有什么共同的力量吗?



在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海岸边,同样有一片均匀的玄武岩石柱,那就是著名的“巨石堤”。相比于福建南碇岛,这里石柱的截面直径平均要长十几厘米,4 万多根玄武岩岩柱仿佛构成一道通向大海的阶梯。[/url]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也分布有整齐的节理岩柱,在摄影师的鱼眼镜头中,大地仿佛是用一块块多边形的地板砖拼接而成的球面。


在张家口张北县的大疙瘩村,这里的石柱被土壤覆盖,地表只露出些许石墩。在风雨的侵蚀下,石柱的棱角已被磨得圆滑了。


浙江宁波花岙岛的火山岩柱及附近的土壤富含铁元素,因而呈现出黄色。

除去东部沿海地区,我国西部也有火山岩石柱的分布。云南省腾冲县的这些柱状节理大约形成于3 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年轻的一片石柱。俯视下去,直上直下的石柱棱角分明,让人触目惊心。

       仅仅是大海中的南碇岛上那些神奇的玄武岩石柱,还不足以激发我去寻找石柱群的愿望。只是在看到自然和人类的共通之处或者说统一性后,我才生发了在北京周边寻找石柱群的愿望。
      车从北京出发了,向北方蒙古高原开去。车上有我和摄影师马宏杰、张华杰,还有中国地质大学的张招崇教授。张教授是专门研究火山岩的,而我们要找的岩柱群都属于火山岩。
       张家口北面张北县的台路沟乡,有一个村叫大石疙瘩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处石柱群。这组石柱总面积不大,石柱也不高,就像埋在地里刚被挖出来一样。路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保护自然奇观”,看来这里的人们早已认识到了石柱群的价值。张教授捡起一块石头说:“这是玄武岩石柱群。”    我摩挲着那块石头,直接探入我感兴趣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眼前石柱的截面为六边形?张教授说:“这种岩柱的节理是玄武岩熔岩冷却收缩时形成的。炽热的熔融状态的岩浆随着火山喷发流出,流到洼地或者河谷停下来,慢慢地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已经不足以维持原来较大的面积,必然要产生裂隙,也就是节理,而且玄武岩熔岩的裂隙还会笔直向下地传递。由于成分均匀,岩浆的收缩力非常平均,收缩时产生的裂隙节理也是均匀的,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图案。那么这种规则的图案会是什么形状呢?  
     想象一下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层淤泥在阳光暴晒下龟裂时的情景,这其中有一个所谓的空间填充原理:在一个平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三种图形可以完全填满平面,即不互相重叠,也不留下空隙。但是在这三种图形中,如果同样的周长,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六边形具有‘完全充填’和‘最具效率’的双重优势

    六边形的材料虽可用来铺地板,但要把它们结成一个球形,就需要其他的多边形材料来帮忙。比如,传统的足球多是由20 块六边形和12 块五边形的皮块拼接而成。不仅如此,足球球门上挂的球网也多是由六边形的绳结构成,这样的设计让网面受力均匀而结实。


把叶的下表皮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多边形的细胞壁把叶面分割成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小多边形。




“鸟巢”侧畔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外墙通体被六边形、五边形为主的蓝色“肥皂泡”所覆盖。肥皂泡总是会以最小的表面积包围出最大的体积,以节省表面能量。因此,当大量肥皂泡被压缩时就会形成以多边形组合成的交界面。而这种设计不但节省了水立方的建筑材料,也赋予其十足的现代感。



冬天雪花的形状多呈现六边形,这也是分子排布的省事策略。对于水分子来说,按六边形结合所需要的能量最少,水在结冰的时候,一个水分子与邻近的四个水分子纠结在一起,形成蜂窝状的结构。这个结构很容易向水平方向发展,当很多水分子来到这里集合时,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平面六边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冰极少呈现规则的雪花状,只有在空中,一个小冰晶的6 个棱角处于同样的环境,受着同样的力,也就形成了非常规则的形状。

蜂房由无数个大小相近的房孔组成,房孔都是正六边形,每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假设蜂巢呈圆形或八角形,房孔间就会出现空隙;如果是三角形或四边形,则空间分配与体形近于圆柱的蜜蜂很难匹配。




水晶是一种石英结晶矿物体,属于三方晶系矿物。三方晶系矿物具有4 个结晶轴,其中3 个轴互以120度相交形成一个平面,第四轴与平面垂直。矿物沿4 个轴的方向生长,发育为六棱柱。



制作巨型天文望远镜的过程中,现在常用的技术手段便是通过一组六边形的镜块拼接出直径近于10 米的巨大镜面。技术人员需要逐一对镜块进行测量,以保证拼接后的成像效果万无一失。



蜘蛛按照花冠的框架,搭建出了多边形的蛛网。无论岩柱节理、城市结构还是一花一虫,其间暗暗蕴含着相似的几何图案。


在分子尺度下,同样不难发现六边形的踪影。比如这些聚酯类的高分子化合物,便是由大小不一的六边形晶体构成。
      可以说,岩浆冷却收缩时,只有形成一个个相等的正六边形,才能耗能最小。”    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作为研究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法国科学家费尔马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总是通过 最短的途径发生作用的。”1744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莫培督(Pierre de Maupertuis)在一篇著名论文中写道:“自然界总是通过最简单的方法产生作用。如果一个物体必须没有任何阻碍地从这一点到另一点——自然界就利用最短的途径和最快的速度来引导它。” 1744 年4月,法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把这个原理总结为最一般的规律:任何不受影响的动力学系统在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式 总是使有关的作用量为最小。这个原理称为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炽热的玄武岩岩浆冷却成岩的过程中,显然自然界利用了神奇的六边形,使路径最短、速度最快、作用量最小。
      但是为什么人类建造的聚落也遵循六边形的结构分布呢?   
      我想到了一条所谓的“人类最小努力原理”。人类总是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报。
      比如城市的诞生,如果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无非是人类把货物和服务聚在一起的结果。为什么要把货物和服务聚在一起呢?为了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和时间得到人们想要的东西。
      消费者希望得到某种商品和服务出行的距离越小越好。
      商家希望他的商业中心的辐射半径越大越好。这样他就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建立更多的代销机构。
      也许正是石头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与人类“最小努力原理”的惊人一致,造就了石柱群的截面与人类的城镇分布网络结构惊人的一致。

“巨石堤”仿佛是由无数六边形砖块铺成的平台,摄影师拍摄时往两块石面上打了一道红光,犹如揭开了熔岩上面冷凝结成的硬壳,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初岩浆溢流时的场景
     回到北京后,我让同事寻找一些与六边形相关的图片,并把图片按内容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一类是人文。       第二天,他就找来了许多。自然界的有:蜂巢、雪花、树叶的表皮细胞……人文的有:铅笔、球网、螺帽……         忽然他问我:“你说这算自然还是人文?”   
     我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纸,上面写着:人眼内一些单层细胞组织的细胞常为正六边形。如角膜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细胞……这些细胞为正六边形的意义在于,细胞排列紧密,位置稳定。大小相等的四边形排列起来,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就会滑动,而正六边形排列,无论哪个方向受力,细胞之间都不会滑脱,有利于细胞之间连接稳定、形成屏障功能等。   
     这当然应该算作自然,这是进化的结果。   
     晚上,回家时,看到楼下的一家“奇石店”关闭了,正在搬家,而旁边的“丽丽超市”却人来人往。在一个住宅小区里,卖奇石的商店很难生存,因为买观赏的奇石,是人的高级需求,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需求,因此奇石店需要很大很大的销售半径,一个小区作为腹地根本就维持不了生存。看来店主没掌握“六边形的奥秘”。
     在六边形没有形成之前,结构是不稳定的,只有六边形形成了,结构才趋于稳定。这有些像植物经过竞争,最后会达到一个所谓的“顶级群落”,这时就稳定了。
    那么是否可以说,人类聚落——城镇分布的六边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竞争和进化的结果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08:32 , Processed in 0.1189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