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1|回复: 1

[读书推荐] 捞出一篇重要论文带出另一篇大作 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8 1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评述

7卷第4期                        人文地理        1992年12月



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评述
朱春奎
(华东师大自然辩证法所)

  内容提要: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结构主义是现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三大哲学流派。本文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人文主义 地理学


  近四十年来,西方地理学界不断地从哲学方法论研究中吸取教益以构建现代地理的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学术观点和哲学立场不断地发生变化并逐渐形成现代西方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三大哲学流派。本文从哲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学派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一、人文主义概述

  人文主义思潮把人的问题当做哲学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质,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哲学应该研究人的本质、自由、价值以及与人相关的社会问题。它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人的生命、意志派生的,或者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人赋予的。在众多的人文主义思潮中,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最为深刻。

  现象学作为一个哲学派别、一种哲学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一些高等学府,其创始者便是胡塞尔(E·Huseslr)。现象学注意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之中意图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其基本价值观认为社会科学家由于研究的需要,在研究上述联系时可以改变研究的目标。因此,社会科学家不仅需要认识人的观察力、还要认识所要观察的目标,社会科学家必须研究人如何体验世界。现象学家重视人们曾经生活的世界,即生存空间(ebneswelt),其目的是认识必需的和恒定的目标特征所提供的在存在结构制约下的全部生存空间的关系。该目的实现必须求助于理解沟通(verstehne)的方法。也就是说,调查研究者在理解所研究的个人行为时,应该进入并与该人情感一致,站在这个人为立场上联想自己,从而理解能促发该人行为的意向(intention)。

  在现象学的直接启发和推动下,产生了存在主义哲学,二者相互融合,成为西方一股强大的国际性的社会思潮。存在主义以“存在”为基本课题,以“人的存在”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研究中心,试图恢复存在的具体、直接经验在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存在主义认为,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剔除一切外在的、虚假的成分,使事物呈现出它固有的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由物、现象还原到“自我”,然后又以“自我”的存在创造出存在的世界。

  唯心主义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刻传统的哲学。它的哲学立场主张大脑的活动是人类存在和认识的基础,世界只能通过意念间认识,不通过大脑来认识的所谓“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都作用于世界,世界是通过意识而构成的并具有一定的结构。由此得出的推断是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前者研究人脑之中的世界,而后者研究人脑之外的世界。严谨的唯心主义者认为,大脑之外任何东西都不存在,大脑的内容构成现实世界。它的一般状态、规律、秩序存在于全部合理性行动之中,如果重新思考或重新构成人类行动中所包含的思维,就可以理解人类行动或其行动的结果,就可以发现人类行动的合理性。

  二、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

  地理学中持一般的人文主义倾向的学者主要有科克(W·Kirk)、洛温塔尔(D·Lowenhtla)、段义孚(YiFu Tuan)等。

  科克早在50年代初就提出人们的活动受他们知觉形成的地理映象的影响,并于1963年在《地理学若干问题》一文中将地理环境区分为现象环境和行为环境两部分:现象环境是地域上与人类有直接联系的自然人工产物和社会的综合体;行为环境是通过价值选择作用的知觉的现象环境。他认为人类与现象环境的关系,就是对行为环境进行的各项决策的结果,所以地理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环境,而且要研究价值、行为环境、决策等问题。

  洛温塔尔强调说,每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建立起地理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是建立在直接经验、记忆和幻想构成的个人地理学基础之上的。这种世界观既受个性等独特变量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基本意义上看,这些个人地理学是人的镜子,因为它们通过重视人探讨世界经验的顺序和意义的方式来反映并揭示人的本质。

  1976年,段义孚在其《人文主义地理学》一文中“把人文主义解释为广义的概念,即什么是个人和个人所能做的工作”,认为:“人文主义的透视集中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及其产品”。因之“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地理行为认知及人对空间和地方的感觉和思维,以达到了解人的世界的目的”。

  最先倡导地理学的现象学研究的是雷尔夫(E·Relph),他认为现象学的基本目的是指出一种方法来替代以假设-检验和理论建立为内容的实证主义,这种方法以经验世界为基础。地理学的现象学研究与现象环境有关,现象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都是独特的。研究者应抛弃先入之见,不能用自己的思想解释别人的主观性。默塞尔(D·C·Merce)和波维尔(J·M·Powel)也曾于1972年在《社会科学中的现象学和非实证主义观点》中指出人文地理学需要一种强调人类经验及其对世界知觉的丰富性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行为研究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存在主义哲学对地理学的意义表现为它提供了一种重视日常社会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质量的观点。地理学中存在主义观点最坚定的推崇者塞缪尔斯(M·S·Samuels)认为“存在主义地理学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地理学。存在主义地理学通过制约、修正或改变各种关系的历史状况,力图重建或改变现在占有者、使用者、开发者以及学生心目中的原有景观”。正是运用存在主义方法重构社会及个人空间传记(SaPtail bigorapihes)的能力使得杰克逊(P·Jcakson)认为对社会科学而言,存在主义-现象学比其它任何学说都更为重要,因为它容许对社会关系空间结构的分析。

  地理学中唯心主义观点最坚定的推崇者是两位历史地理学家哈里斯(R·Harris)和格尔克L(·Geulke)。哈里斯对科林伍德(R·G·Colingwod)在其《历史学的观念》中所表述的唯心主义立场极为推崇,这种唯心主义立场认为,为使研究者能以评判分析方式解释人类行为,必须重新构想所研究的人的思维。格尔克也强调人类的合理思考,他反对抽象地追求法则与原理。他认为,直到现在对人文地理也没有归纳出法则、规律、今后也不可能用数学对复杂的社会总结出规律。在格尔克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明确地记述现实的复杂的世界,只有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才能更好地说明世界,而了解人类的行为地理则是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文主义学派对城市问题的透视

  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对地理空间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认为人文主义的地理空间概念并不是抽象的几何空间,而是根据人的意图和目标确定的非几何空间,表示一种联结客体和意识的意图网络或某个集团分享意义和价值的地域范围。在人文主义的空间概念中,距离是指情感通连性的一种测度,而不是指用里程、时间或成本度量的几何空间。在人文主义的研究中,地点(阅注:地方)是地理空间概念的核心内容,定义为意义的中心或人类情感依恋的焦点。区域基本上是地点的同义词,其区别只是空间尺度上的不同,区域的概念意味着情感通连性较差。

  人文主义地理学派正面探索了城市内人地关系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其对城市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有独特见解。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西方社会的城市乃是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急速发展的产物,而城市问题,包括城市内的个人问题的产生,与物化了的城市内的人地关系有关。人文主义学派的城市地理学家,包括段义孚、巴蒂梅(A·Btutimer)等,认为现代城市内的物化了的人地关系具有无根性和无意义,使人的本性与现实环境的距离愈来愈大,增加了距离感和冷漠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使人地关系人性化。例如,要促进人们对居住的“地域”,不单是一个几何空间,而是人地之间所产生的一种亲密关系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很多象征意义的事物,反映人们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和感情。这样一来,对城市问题的分析,不能采用空间分析学派(实证主义)所坚持的客观立场,而只能采用主观或互为主观的分析法,要十分重视感觉经验而依赖理论推理,否则,充其量只是一般知道而不能深刻理解物化了的城市环境和问题。

  新的人文主义地理学派认为,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必须考虑空间平等这一原则,希望通过对城市内种种空间不均等现象的分析,谋求补救办法。

  社会科学里,不少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规划师认为问题不存在于地理空间本身,而在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分化。所以,要解决空间不均等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经济的分化过程。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再加上生活空间和感应空间的研究结果,便知道因果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化。穷人由于贫穷而被迫住在条件差的贫民区,那里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学校设备差、感应空间狭窄局限,活动范围小,寻求好职业的机会少,于是就难于摆脱贫困和脱离贫民区,空间不均等不断加深。

  人文主义地理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不完全是整个社会经济分化的结果,不应该把城市问题都归于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而技术进步、人类特征的变化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显然,人文主义学派并没有抓住城市问题的本质,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彻底解决城市问题。

  四、结语

  人文主义哲学本质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包括多种有关人的哲学流派。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研究之所以能够统一,主要是因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在许多方面的见解是一致的,就寻求确定存在(being)(存在、现实、物质条件)和意识(eonseiousness)(思维、观念、映象)之间的关系而言,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具有相似的特征。所以二者都从人的角度出发看待宇宙万物。存在主义和现象学都提供机会摆脱数量地理学对几何空间的重视,代之以对地方概念的研究。唯心主义地理学家主要关注的不是提供事件的因果解释,而是简述其意义与重要性。这在思维过程实质上与现象学家的理解沟通法一致。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体,强调人类中心论,强调知识的主观性,拒绝接受实证主义地理学一味强调空间结构与抽象的空间逻辑的“几何决定论”,宣扬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地理学。这种地理学认为就人表现了自然科学研究的那类现象中一般不存在的特征(如创造、个性、人的价值)而言,对人类空间行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自然科学进行同类研究,而需要由更加重视价值和人的日常环境经验的人文主义方法所替代。

  然而,人文主义方法在地理学界并未吸引多少信徒,人文主义方法并没有激发出期望的那么多成果,一些学者对此提出种种质询:实证主义者认为它所采用的方法是主观的,非科学的;而结构主义者则认为它的研究成果是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因为它赋个人行动自由,而实际上个人的行动是受深层结构(社会经济背景)影响的产物。

  在开拓地理学研究领域,为地理学注入新鲜活力方面,人文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三大哲学流派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三大流派的并存与论战充分体同了西方地理学哲学的分化,对西方地理学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化并不是割裂或支解地理学,相反,它将从更高层次上使地理学达到统一。地理学必须多渠道向前发展,因为它的研究领域太复杂以致不能从单一渠道被人们理解。每一研究方法都能揭示复杂问题的一个侧面,各研究方法相互补充方能重构出完整的复杂的多面体。一个由人和环境交织在一起的空间体系。这才是现代西方地理学哲学高度分化后重新发现的真正归宿。


  参考文献

①张文奎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2版,第156页。
②R·J·Johnston,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EdwardArnod,1983P73。
③D·J·沃姆斯利,G·J·刘易斯著,行为地理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④R·J·Johnston,P·Claval,Geograph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CroomHelm,1984。
⑤吴传钩,国际地理学发展趋向述要,地理研究,1990年第3期。
⑥程玉中,现代城市地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经济地理,1992年第1期。
⑦许学强,朱俞如编著,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6: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6-30 17:58 编辑

地理研究9卷第319909
GEOGRAPHICALRESEARCH
国际地理学发展趋向述要
吴传钧(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本文1990年3月9日收到。本文是根据作者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南京、上海、石家庄、哈尔滨、济南、贵阳等地高校地理系和中科院研究生向专业研究生所作报告记录汇总整理而成
提要:地理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中心研究课题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从发展观点来认识地理学。再则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地理学的发展也具有地域差异性。本文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和西方及苏联两大中心的主要地理思潮加以分析,说明了以上论点。
主题词:地理学发展数量革命理论革命区域科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统一地理学更新区域地理学
一、要从发展观点认识地理学
    “什么是地理学?”,这个问题不仅初进大学专修地理的同学会提出,即使从事地理专业工作几十年有经验的专家也在不断思索着;这个问题不但在我国地理界如此,其他国家、包括地理学比较先进的国家的同行们也经常在探讨着。这并不奇怪,不仅地理学有此现象,其他科学也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因为也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发展演变之中,也因此我们对于任何一门科学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理学,才能正确认识它。
    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对于地理学的需求也不一样,因而各国地理学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大不相同,研究的内容也各有特点。也就是说世界各国的地理学本身就存在着地域差异,这就增加了我们探讨什么是地理学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地理工作者都有“地域差异”的概念,对地理学本身也要认识它的地域差异性。
二、地理学发展的三大阶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地理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它的研究内容中心,也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变化。各国地理界讨论,大致认为地理学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
    古代地理学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基本上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所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但又零星而分散,虽以描述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为其中心内容,但往往和哲学、人文科学,特别是历学交错在一起。因而这一阶段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不十分明确的,它的个性也是不显著的。
    随者地理大发现之后,欧美各国各界人士对地理学的兴趣普遍增长,从而出现了地理学会的组织。主要的有柏林地理学会(1828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1830年)、墨西哥地理学会(1833年)、德国法兰克福地理学会(1836年)、俄国地理学会(圣彼得堡、1845年)、美国纽约地理学会(1852年)。参加的人不限于地理工作者,包括不少王公贵族、社会名流和探险家,这也反映当时地理学的性质和内容。
    到了什么时候地理学才发展成为一门近代科学呢?不少地理学者把在大学设肯地理讲座或地理系作为划分古代地理学和近代地理学的一个综合标志。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表明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已确立了它的独立地位,而且也表明在高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开始培养地理学的专业队伍。以这个指标来衡量,德国最早在1871年就在大学(柏林)设置地理讲座,法国在1877年(巴黎)、英国在1887年(牛津)、美国在1903年(芝加哥)、我国在1921年(南京),这大体反映西欧国家对近代地理学发展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可见我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步大致迟于西欧四十年。
至于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阶段划分,一般认为第二次低界大战的结束,可以作为它们的分水岭。正是由于战争扩大到世界各弛,就对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科学知识和地理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近了地理学的发展。
    二次大战后各国地理事业都有明显的长进。例如美国1981年时410个大学设有地理系,其中150个大学授硕上学位、48个大学授博上学位,而1915年时仅有28个大学招收地理专业研究生。英国1945年仅25所大学有地理系,到了1966年由于工艺(polytechnic)学院普遍设立地理系,高等院校地理系的总数已达50个。二次大战后出现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成立科学院系统下的地理研究所,其研究课题大多和国家经济规划有密切关系。不仅地理机构增加了,地理专业队伍扩大了,更重要的是地理学本身的理论和应用方法都推陈出新大非昔比了。在理论方面由于和其他科学的交错,引进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而大大丰富地理学的理论内涵;在方法方面由于计算机、遥感遥测和新的分析手段的推广应用,而显著提高了地理工作的功效与质量。
    对我国来说,以新中国的建立作为现代地理学的开端比较确当。以此为准,对比前后,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也是很可观的。例如大学地理系从旧中国的11处,发展到今天的41处,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以教员人数而论是世界最大的大学地理系;地理研兖机构由1所增加到11所,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专业研究机构;地理专业期刊由2种增加到30多种;中国地理学会的会员由200多人扩大到17000多人。我国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和先进国家对比.也缩小了差距。由于建国以来我国的地理研究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通过协作,集中主要科技力量于重大课题的研究,因而在国土开发整治、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农业区划、自然区划、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的成因与分布、黄土、沙漠、冰川、喀斯特地貌等的研究,以及资源综合考察和海岸带综合调查等方面,都作出了被国际重视的成绩
、世界地理研究中心的转移
    在二次大战前,近代地理学的研究中心在西欧,大致可分为德、法、英三个学派。
    德国率先发展近代地理学,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Karl Ritter)二位大师被推崇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德国在自然地理方面以地貌研究为重点,人文地理方而面以聚落研究最有成绩,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论就是它的代表思想。德国学派的特点是从小区域入手,进行典型性的景观研究,通过景观研究把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起来。德国学派的影响极其广泛,特别是中欧、北欧科东欧各国,包括帝俄和革命初期的苏联在内。
    法国学派以维达尔•白兰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和白吕纳(Jean Brunhes)为带头人,以人地相关论为其指导思想,以区域地理为研究主体,出版了一系列世界最高水平的区域地理专著。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后期即派生出领土组织(即国土整治)研究。法国地理学的特点是和历史学发生紧密联系,在很多大学建史地系系来培养地理和历史兼业的人才。法国学派的影响主要是对拉丁语系各国,包括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美洲各国。
    英国学派是兼容德国和法国地理思想而发展起来的,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和侯伯生(A.J.Herbertson)为其代表人物。英国亦以区域地理为研究主体,首先提出突破行政区而以自然区为框架来研究世界地理的理论和方法。英国学派的特点是强调地理学的应用,在早期由于开拓海外殖民地和贸易的需要而发展了商业地理学,30年代在斯坦普(Dudley Stamp)的领导下,为振兴农业而开展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在此基础上又着手城乡观规划的研究。英国学派的影响普及所有英语国家,特别是大英帝国联邦各成员国。
    当时除了西欧而外,地理学比较发达的还有美国。他在早期承袭英、德、法的地理思想,以后本国学者渐露头角,以台维斯(William Moris Davies)“地理伦迥论”为中心的地貌学研究,亨丁顿(Ellsworth Huntington)的“气候影响人类活动”的见解,和鲍曼(Isaih Bowmen)关于政治地理的论述对国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贝克(0.E.Baker)从土地利用研究入手而转入社会地理的研究,沙尔(Carl D.Sauer)从地貌研究入手而转人文化地理的研究,是美国不少有造就的地理学者的治学方向由自然转向人文的典型事例。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系统梳理西欧地理学说,而写成的《地理学性质》一书,被誉为地理学思想的里程碑,他提出:“地理学是地域差异的研究”的结论,成为美国地理学派的代表思想。
    以上关于景观、人地关系、应用研究和地城差异研究,大致反映了德、法、英、美近代地理研究的传统特点。至于二次大战前的苏联,主要承袭德国的地理思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地理工作者着重新开发地区的资源调查和地区性规划,对国外影响不大。
    二次大战后,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愈益频繁,以往国际交流主要通过图书刊物,而这时则主要通过国际会议个人面对面接触。各国地理学的传统特点,通过交流而逐渐融合。再由于美国政治经济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主要用语。据1980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由哈里斯(Chauncy D.Harris)主编的《国际地理学期刊总目》所载,全世界曾先后出版的地理期刊达3145种,其中出版延续期较长、被各国学术界参考应用较多的主要地理刊物有443种,其中英语占45.6%,德语占14.5%,法语占11.5%,西班牙语占4.9%,俄语占3.8%,其他27种语言共占20%。
另一方面、二次大战后苏联崛起,其政治经济势力影响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亦唯苏联的马首是瞻。
    这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构成二次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主要格局。在此情况下,世界地理学的中心就相应地分为以美英为一方和苏联为另一方,德、法退居次要地位。作为西方地理学中心的美、英之间学术观点日益趋同,但他们的成果表达有所不同,美国出版了较多的大学地理教科书,英国则着重出版地理学理论专著。分析美英与苏联这两大中心的趋向,也就大致可掌握现代地理学的主要趋向
四、西方现代地理学的一些主要思潮1.区位论和区域科学
    德国经济学者曾先后提出有有关经济活动的多种区位理论,最早的如杜能(von Thii_nen)于1826年提出的关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论,韦伯(Alfred Weber)于1909年提出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特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论,和廖希(August Losch)于1944年提出的经济区位论。到了50年代后期,西欧和美、日等国的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运用区位理论来研究工业配置就成为一时风尚。美国经济学家艾萨特(WalterI sard)综合德国各种区位理论学说于1956年发表《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克里斯塔特的中心地论亦于1966年出版英译本,于是区位论就成为西方经济地理界的主要理论导向。
    紧接着区位论的流行,随后出现了区域科学。由于二次大战后西方地理学与其他相邻科学发生了更多的交错,促使地理学的各门分支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地貌学和气候学更向第三级子系统发展,以致地理学逐渐丢失了以区域地理为主题的传统。但区域毕竟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美国的一些经济学者在研究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对区域经济的整体研究。艾萨特倡导建立联系地理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一门新的区域科学(regional science),试图克服区位论的分散性和人文地理学的非理论性。对区域经济和区域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数量模型。其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动力、多目标化、城市和区域体系的经济模型,以及空间分析方法等。1959年成立区域科学协会,并创办《区域科学》季刊。到了60年代后期,英国也成立了区域科学组织
2.地理学的数量革命
    1955年运输地理学家加里逊(WilliamL.Garrison)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开设了在地理工作中应用数学统计的研究班。参加这一研究班的学员其后在瑞典的Lund、英国的Bristol和Cambridge,美国的Ohio State和Pennslyvania等大学广为传播,意图使地理学的描述和解释精确化,从而寻求在理论方面有所突破。6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开始推广,可以高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于是地理学家利用这一工具就可以较精确地度量人地关系和地域差异与变化,以数量上的函数关系来取代文字上的因果说明。并进一步预测人类的空间行为和社会的空间组织的趋向,使地理学从以描述为特点的科学发展为总结和归纳规律的科学。这一股以中青年地理学家为主力的、通过数学方法探索地域普遍规律的方法论热潮,被称为地理学的“数量革命”。其中哈盖特(P.Haggett)发表的一些著作,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在1965年出版的《人文地理的区位分析》一书中提出人文地理研究的空间形式由:节点、层次、网络(渠道)、流、面(nodes,hierrachies,networks,orchannels,flows,surface)五个部分组成,并形成空间扩散过程。他认为这一社会空间组织理论,可应用于社会政治决策。
    数量方法无疑丰富了地理学的方法论,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弱点,一是过于注意方法上的变革而没有顾及相应的理论建设;二是追求数量形式上的完美而忽视了地理学丰富的内涵;三是在数学处理上的假定和简化太多,不能真实反映地理学的时空特点,例如它把观察研究的景观,都看作为没有起伏的平面,包括所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各种区位论都有这种忽视地域差异的弱点,因而难以分析解释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对数学方法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是这些方法对地理工作有用,可以深化分析;二是它还有不足之处,因而不能把它(也包括遥感一类的技术在内)看作是万能。应当把它和其他方法结合应用,庶几才能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到了80年代,出现了数量地理学的第二代人才,如英国里兹大学的威尔逊(A.G.Wilson),进行模拟流的结构变化和反馈效果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又有所提高
3.激进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激进(radical)地理学指对空间科学、区位分析和人文地理学的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批判,认为地理学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进行革命,这种评论标榜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早在50年代法国的一些共产党员地理学者兴起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地理学,包括研究不同阶级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此后苏联批判斯大林,又发生匈牙利事件,使法国共产党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失势,从而也使这一地理流派逐渐消沉。到了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经济衰退、能源危机和贫穷深化,社会上掀起反对侵略越南战争、保障妇女权利和反对歧视少数民族三大运动,促使地理学者更多研究紧迫的社会问题。这些被称为激进派地理学者抨击资本主义制度,1969年在克拉克大学创刊《Antipode》集中发表他们的见解。该刊主编皮特(Richard Peet)认为:马克思上义地理学应研究社会矛盾,这类矛盾的地理类型表现为:1)中心地区社会内部矛盾;2)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3)各中心地区之间的矛盾;4)中心地区和广大腹地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最后非由社会的革命不能解决。以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自居的哈维(David Harvey)发表《社会公理和城市》一书,指出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十分深刻,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此作出解释井提出改善方案,他认为社会的一切不平等是由于资本主义模式所引起,特别是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地社会与空间不平等的根源,由于空间行为决定于经济过程,而经济过程的条件与形式总在变化,难以归纳出一个空间行为普遍适应的规律,也因此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反对地理学的过细专业化和分散倾向,主张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而改造,使它能发挥确实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的潜力。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宗旨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主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它主张地理学要和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地质学、生物学等有关学科更多地交错和融合
4.行为地理学、福利地理学和应用地理学
    为了谋求改进人类的生活条件,西方地理学出现了人本主义(humanistic)的倾向.如段义孚(1974年发表的《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阅注《恋地情结:对环境感知、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终于在2018年出版了中译本)一书和1976年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上发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一文,浦缇梅(Anne Buttimer)1971年发表的《地理学中的价值》和1983年发表的《地理学的实践》二书,认为地理学是人类的镜子,要了解世界,首先要了解人类自己。对于人类本身的研究包括:人口问题、人口移动、语言类型、文化生态等。再如随着的年代后期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研究的迅速发展,柯尔德(Peter Gould)1971年发表《意境》一书,华爱特(Gilbert White)1974年在《专业地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地理学和公共政策》一文,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人的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对环境的反应的分析,才能理解人的行为,主张发展行为地理学(behaviral geography),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例如企业和行为、购买行为、居住区选择行为等等。
    1977年英国史密斯(David Smith)发表《人文地理学种福利的探索》一书,提出福利地理学(welfare geography)的研究,认为社会福刊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研究的要题,分析人类生活质量的空间差别,从而追究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移民、少数民族、智力失调、住房、选举、卫生福利等),立意于估价各种地理环境下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探讨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所起的作用。有人批评史密斯的论点不过是一种改良的实证主义,只是提出社会病症而不能提出改革方案。
    在面临愈来愈多的全球性和地区性严重问题的形势下,要求地理学更好地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作用。1966年斯坦普首先倡导发展应用地理(applied geography),此后西方地理学者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容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参予有关的决策。1981年创办了《应用地理学》期刊。地理学向应用方面的发展,丰富了学科的内容,开拓了研究资金来源,提高了地理学的社会声望,增加了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交错研究
5.理论革命和更新区域地理学
    西方地理学在50年代与60年代加剧专业分化,综合性的区域地理学逐渐消沉,于是地理科学的整体就失去了中心。到了7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以地域为单位来综合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同时研究的重点亦由空间分布转向发展过程,主要是寻求事物的相关(relevance seeking),有人称这一转向为地理学的理论革命。与此同时,把景观的研研究也纳入到地区人地关系的研究之中,一度被冷落了的区域地理学又被摆到重要地位,要求它发挥作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桥梁的特殊作用。
    1970年英国费希尔(Charles Fisher)主张复兴以分析人与环境关系为主旨的区域地理学,并认为它是地理学的当然核心。美国贝莱(Brian Berry)认为现代地理学的多样分化可说是一种新的分散统治的部落制,主张重振区域地理学这一伟大的传统。于是复兴、重振和更新区域地理学也就成为地理学理论革命的一个具体内容。198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以此为讨论主题。当然,复兴区域地理学并非恢复近代区域地理学的老路子,而是要求它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都有所变革,其重点要转向地区要害问题和综合发展的研究。
五、苏联现代地理学的种种思潮
    苏联地理学只是在二次大战后才具有国际影响。几乎所有战后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仿效苏联模式来发展地理学,我国也不例外。苏联关于景观、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的理论,对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苏联在当时把人文地理学批判为唯心主义的人为科学而加以一概撇弃,把经济地理学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而滋长了割裂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内在联系的地理学发展二元论,在大学地理教学中强调专业分化而忽视综合训练等,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而消极的影响。
    阻碍苏联地理学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干预太多。除了对西方一些学术思想进行政治性批判外,往往以行政手段来对待学术问题,例如I95年和1976两次全苏地理大会对经济地理学的定义就采取大会决议的方式来表达,抹煞了客观存在的不同意见。最突出的事例是通过对阿努饮(V.A.Anuchin)博士论文的评审而暴露出来的所谓学术争论都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
    阿努钦是巴期斯基的学生,1961年向列宁格勒大学提出博上论文《地理学的理论问题》抨击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和“非自然”的经济地理学,他把割裂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二元论称为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强调统一地理学的观点,他认为:“地理学是关于地理环境地域综合体的科学”,并认为地理方法在地区综合体研究上去现得最为完美,他还否定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辩证唯物上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把地理环境看作是自然要素的提法,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人文要素。他的这些论点在当时遭到苏联科学院地理所所长格拉西莫夫和经济学派康斯坦丁诺夫等人的反对而被否决。1962年阿努钦再次向母校莫斯科大学申请,仍然由于格拉西莫夫等人的反对而没有得样到2/3的支持票数而遭否决。
    1963年莫斯科大学萨乌式金教授在美国《经济地理》季刊上发表文章,遭到反对和西方进行学术交流人的批评。此事引起苏共中央注意,负责意识形态的发言人伊利切夫(L.F.Llyichev)次年到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作报告,他说斯大林把地理环境当作是纯自然范畴的言论是“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对发展经济与进行规划不利。他的报告等于批判了苏联地理学的发展二元论。到1965年苏联哲学权威作了类似的表态,于是莫斯科大学就通过了阿努钦的博士论文,从此纠正了苏联把地理学限于自然地理学的偏见,使苏联地理学重新回到统一的道路上来。随后阿努钦在萨乌式金的支持下,在文学杂志发表文章指责格拉西莫夫不适当地专重自然地理学,而忽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综合研究,要求彻底改变苏联科学院地理所的研究方向。在此情况下,格拉西莫夫才在1968年提出发展建设地理学的论调。
    要求发展统一地理学的不限于经济地理学家,自然地理学家也有此要求,如莫斯科大学马尔科夫(K.K.Markov)教授长期从事地貌、海洋和南极研究,他在1972年发表《地理学的今天和明天》一文,指出:“地理学是综合性科学,离开综合性就没有地理学”,1980年他在全苏地理大会上发表《现代地理学〉〉一文,又开门见山地指出:“现在无论如何也不允许'无人的'自然地理学与'反自然的'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脱节,正因为如此,统一地理学、简称地理学,就是现代地理学”。
    苏联现代地理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新趋向,即开始重视社会因素的分析,1980年的全苏地理大会甚至作出:“号召并持续鼓励地理科学的社会化”的决议。传统的只从技术经济因素分析生产配置的经济地理学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因而增加了社会因素的分析和非经济要素的研究,萨乌式金提议改称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则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但苏联地理界尚未公开议论以往对人文地理学过头的政治性批判的失当。与此同时,关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到了70年代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它作为国民经济的地域结构来研究,也改称为地域社会经济系统。
    应用系统论和生态学的观点正是苏联现代地理学的一个新发展,例如对资源地理的研究,探讨资源的地域组合,在对资源进行社会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地区开发利用资源的最佳社会组织形式。又如应用生态观点研究经济建设问题,提出划分农业生态区和生态经济区等的主张。
    自1985年格拉西莫夫去世后,接任地理所所长的卡特梁科夫(V M.Kotlyakov)通讯院士提出该所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自然环境的演变及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包括地理系统机制的研究;2)地区自然资源的潜力及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合理布局,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地域组织、经济的地域组织、山区的综合研究等:3)地理调查研究方法的革新。看来综合研究的比重将有所增长。
六、世界各国没有同一的地理学
    从以上简要地回顾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可见它的研究中心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转变的,这正好证实了恩格斯所说“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那个真理。
    我国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国外的影响,我个人的经历也证实了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热点。在30年代当我进入大学开始学习近代地理学时,老师介绍说地理学是一门分布的科学,着重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以及自然和人文之间的相关,主要参考英、德、法等国的地理文献。到了40年代初读到代表当时地理学思潮主流的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一书,进一步认识到地理学不仅研究分布,而且还要着重探讨自然和人文现象及人地关系的地域差异。解放后政治上的“一边倒”带来学术上一切学习苏联,整50年代就是学习苏联地理学的年代,从景观到地域类型、到各种区划的理论.使我对地域差异性的认识具体化了。三年困难时期地理学顺应客观要求号召为农业服务,就把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的研究提到首要位置。到了6U年代初,关于德国早期的各种区位理论的英译本开始传入我国,相应进行了补课。“文革”十年地理研究基本停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而,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地理界开始和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西方国家在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有关“数量革命”、“理论革命''和人文地理学一些新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就成为我们乐于借鉴的内容。到了80年代.人类在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形势下,国际地理学的趋向是强调综合研究,着重探讨资源的地域组合,分析地区的优势和潜力,提出地区综含开发建设的最优地域社会经济结构。我根据这些学习心得,在1980年初的第四届全国地理学会大会上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向应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次年,党中央决策把国土开发整治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中国地理学会相应号召全国地理界要为国开发整治服务。采取这个战略部署,既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地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又顺应国际地理学的发展主流。
    当前的世界虽是一个密切朕系的整体,但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来看,又是一个分散的世界(fragmentary world)。就拿地理学来说,各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它们的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当前从事的主要研究课题、工作规模和达到的水平也大不相同,人们对于地理学的认识和解释也不相同。因此世界各国不存在一个地理界内部公认一致的同一地理学(there is no one geography)。回到本文开头讨论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地理学呢?有-个聪明的外国同行说:地理学就是地理学家干的工作,也就是他们想干而又被允许干的事(Geography is what geographers do-that is a combination of what they want to do and what they are allowed to do.)。他的回答未尝不是对地理学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理解
七、当前国际地理学的主要趋向和研究热题
    根据我近十年来参加国际地理学术活动的切身体会、以及对一些有国际影响的主要地理刊物发表的论文内容来分,地理学的近今发展有下述的明显趋向:
一是地理学和相邻科学的交错越来越广泛频繁,其中特别是和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的交错最为密切,可说已进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境界。这是由于客观存在有待研究的问题大都具有综合性,不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能单独圆满解决,因而必然要求有关学科共同探讨。有的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交错科学的世纪”,各门科学相互交错现象将愈益深化。
地理内部各分支之间、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分支间,出现更多的融合而不再分道扬镳。这是通过70年代西方国家地理学的理论和苏联地理界否定发展二元论的结果,是符合客观需要的进展。在每一个大分支学科中,也出现着重综合研究的趋向,如经济地理学中,综合经济地理研究就超越了各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三是人文地理学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从近十年来先后在东京、巴黎、悉尼召开的第24、第25和第26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所宣读的论文,加以大体分类,则人文地理学占44.4--53.1%,自然地理学占29.1-35.1%,其他综合研究(包括地理教育、环境、方法、信息系统等)占16.3—26.5%;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696\wps1.jpg
24届(1980)
25届(1984
26届(1988
论文数
%
论文数
%
论文数
%
人文地理
297
48.6
382
53.1
318
44.4
自然地理
215
35.1
215
29.8
211
29.1
综合研究
100
16.1
123
17.1
195
26.5
合计
612
100
720
100
735
100
这一事实正好证实了列宁在1914年预言的:“二十世纪将会出现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地理研究之所以出现重点转移,主要是由于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需要地理学家对解决这些问题作出贡献。即使是自然地理研究,根据客观需要也逐步向人文地理靠拢。不少知名的自然地理学家甚至转而投入人文地理工作了。
四是对地理学方法论的探讨和方法的革新益受到重视。总的见解是不再片面鼓吹某一方法的“万能",而强调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再就研究课题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下列一些方面将是热题:
1.地区综合发展一从地区赋存的资源和建设条件分析入手,探讨优化地区人地关系系统的具体建议,目标是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这类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要求比一般区域地理有大大的发展。我国当前进行的国土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可向这一课题发展。
2.地区资源系统一一以往地理界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大多以单项资源为主,而事实上各项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一个资源系统,它和当地的生态系统有着有机联系。当一项资源开发乏后,往往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和资源系统。因而为了更好地规划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就需要研究一个地区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虑地区资源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环球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已由气候变化扩展到从全世界着眼探讨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设法度量在变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human dimens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与此有关的有自然灾害的研究。
4.自然灾害的防治——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三百多万人死亡和23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合国倡议二十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地理工作者可以从事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预报预测、和防灾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各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地域性,但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一定联系,一种灾害的出现往往促发其他灾害,成灾之后如不及时抢救还可引起次生灾害。因而对于自然灾害也要以地区为单元,处行综合性研究。
5.海洋经济和立法——由于人口增长和生产发展,陆上某些资源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而开发海洋已成为各滨海国家的大事。我国对海洋的研究起步较晚,地理界只参予了海洋地貌的研究。而国外对海洋的研究兴趣巳转向资源,近年历次国际海洋会议就着重讨论海洋经济和立法问题,我国由于在这些方面研究薄弱很少有发言权。为了摸清与我国有关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内的资源情况,并为最后划定我国的海洋经济专属区作好准备,就有必要加强海洋经济和立法的研究
八、外国地理学者对我国地理工作的议论
    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地理工作者不论在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或政府业务那门工作,可以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通过一定组织(如中国地理学会)加以协调,把主要力量集中到国家有关的重大科研任务上来。例如50年代进行自然区划,60们年代初大搞农业区划,80年代又对国土开发整治投入较大力量等等。很多外国地理同行们都认为我国的这些做法比他们各自分散搞小课题研究,对解决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推动地理学本身的发展来说要有力得多。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看到了我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和他们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据我个人耳闻,他们的议论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中国地理工作者长于描述,不论对自然条件或人类活动都能细致而又生动地加以描述,但对有关问题的分析论证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特别是多数论文的结论没有明确交代作者的创见,对于解决具体向题的建议不够具体。
2.很多地理论文不讲究文宣结构,有头重脚轻的毛病,即文章开头对有关地区情况的描述占了太大的重,中间对具休问题的分析份量不够,最后关于建议和结论非常简略,甚至没有结论。每段文章又不明确交代主题句(topic sentence),也就是缺乏画龙点睛的话,使读者不易掌握作者的意向和思路,以致有“言之无物”或“不知所云”之感。
3.如果把中国地理文章的论题分为宏砚与微观两大类,那就是暴露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互脱节的问题。也就是微观文章缺乏宏观联系,不交代该微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宏观论文又缺乏微观典型调查的支撑,流于空洞,缺乏说服力。
4.地图是地理工作的结晶,而多数中国的地理著作不注意插图的质量。地图内容以单要素的居多,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而联系有关因素的综合性图较少,再加上表达方法陈旧,以致在直观上使研究成果大为逊色。
5.多数中国地理工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大多先写成中文直译成外文,仍然保持中文文法和语调,照本宣读,不易为外国与会者理解。
我相信外国同行们这些坦率的议论,可说是旁观者清,对我们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质量来说,都是谆谆之言,万不可听之任之无动于衷
参考文献
1R.J.Johnston and P.ClavalGeography Since Second World WarCroom Helm1984.
2Anne ButtimerThe Practice of GeographyLongman1983.
3P.E.James and G.J.MartinAll Possible Worlds: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1deasJohn Wiley1981.
(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9.
4)RJ.JnhnstonGeography and Geugraphers:Anglo-American Human Gcography Since 1945Edward Arnold1981.
5V.A.AnuchinTheoretical Problems of Geographytranslated by S.Shabad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6)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动向,商务印书馆,1964.
编者注:
吴传钧先生为本刊写了《国际地理学发展趋向述要》一文,该文就地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世界地理研究中心的转移、西方现代地理学的一些主要思潮及当前国际地理学的主要趋向和研究热点等我国广大地理工作者有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本刊主编黄秉维先生也写下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一并刊发在这里。
   关于地理学的前途,自本世纪初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见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议论纷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十多年来,鸣放更层出不穷。在中国地理学界中,亦有不少似乎柄凿不相容的观点。或认为日前是地理学发展的大好时机:或认为地理学正处于难境地。我以为这两种观点都与客观实际相符,是处于统一体中互相矛盾的方面。为了更好地前进,需要了解国内的经验教训,也需要了解国外的经验教训。吴传钧教授就其所见所闻,根据他自己的思路,写成《国际地理学发展趋向述要》一文。我希望国内同行能对此细加琢磨,也希望有不少人就其所见所闻撰写类似文章,投寄本刊。正如吴文所说,各国地理学发展参差不齐;其实一国之内,亦往往百花齐放。1978年中国地理学代表团访美,我首先得到的信息是:由美国几个著名地理学期刊,不可能看到美国地理学的全貌;没有人能说明美国地理学的全貌。一人见闻有限,对所见所闻的理解亦大不相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有较多人发表类似的文章,就可以得到较完全的信息。例如吴文所说德国早年地理学的成就,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主要为地貌研究,在人文地理方面上要为聚落研究。其言当有所本,但我不敢苟同。在大学时期,我受业于两位德国教授。1935年又与另一位德国教授过从甚密。以当时耳濡目染所得到的概念亦远远不那么简单。举例来说,A.Supan继承A·von Humbolt 的传统,贯通自然地理学的各个分支,自30年代以后,“久无嗣响”,其意之大,决不下于当时的地貌学;德奥学派的气候学、植物地理学体大思精,其在现代国际气候学、植物地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非当时德国地貌学在现代国际地貌学中所能比拟。在人文地理学中,关于0ekumene的研究也不亚于聚落的研究。以数量而论,综合性工作和人才都有过下狭窄的分科。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三位德国教授都囿某一分支。1931年W.Panzer教授考察大洋洲之后在中山大学作报告。因为他是当时唯一地貌学期刊的编辑,我介绍说他是地貌学家。他立即加以纠正,认为他自己是地理学家,他的报告内容也兼及地貌、气候和生物。
   我不预备在这里说地理学的前途,但觉得有必要提一下,竺可帧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创办初期特别重视的两点意见:(1)他很忧虑地理学研究缺少坚实的科学基础,流于浮泛,曾多次引述D.Johnson,1929年在美洲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地理学前瞻》文所指陈的地理学的缺点。(2)他认为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特别密切,地理研究应侧重这一方面。这两点对我影响很深,也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地理研究单位的工作指针,但在晚年他又强调地理研究应当注意环境问题。深盼国内同行就这两点开展讨论。
   钱学森教授倡议发展“地理科学”。这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但是,任重道远,必须群策群力,契而不舍,才能抽条发叶,吐花结实。本刊欢迎国内同行为此投掷稿件。
                     ·黄秉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2 06:08 , Processed in 0.1188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