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3|回复: 10

[其他资源] 段义孚(英文)传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5 09: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7 17:54 编辑

段义孚




Tuan,Y.-F.
T. Cresswell,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Egham, UK
?2009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Glossary Topophilia Specifically the love of place. More generally,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词汇拓扑,特别是对地方的爱。更一般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

Yi-Fu Tuan was born on 5 December 1930 in Tientsin, China. He was the son of a Chinese diplomat who formed part of a small middle-class cohort of well-educated and well-travelled men in China at the time. In 1941 his family moved to Australia and Tuan attended an English-speaking school modeled on an English public school. In 1946 the Tuan's were posted to London. Yi-Fu Tuan was admitted to Oxford in 1948. In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uan family-supporters of Chiang Kai-shek'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found themselves effectively exiled. In 1951 Tuan moved to Berkeley to begin his postgraduate career.
Here he was exposed to the work of, among other people, Carl Sauer. He received his PhD in 1957. Tuan's first academic job was at Indiana University (1956-58). This was followed by stint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Chicago(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statistics), New Mexico (1959-65), and Toronto(1966-68) before arriv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Minneapolis in 1968 where he was to spend 15 years before moving to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in 1983. In 1985 he became both Vilas Research Professor and John Kirkland Wright Professor.
He retired in 1998 and became Professor Emeritus.
Tuan's early interests were in desert landforms and, particularly in pediment formations. His first published paper was Types of pediment in Arizona'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Yearbook of Pacific Coast Geograpbers in 1954.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 first of many book-length manuscripts, Pediments in Soutbeastern Arizona, in 1959.Tuan's interest in desert landscapes was far from simply scientific, however, and from a very early point in hiscareer he began to ruminate over the esthetics of thedesert(a landscape he was later to confess a deep and abiding affection for in his 1999 autobiography, Wbo Am/: An Autobiograpby of Emotion, Mind and Spirit). Interspersed with scientific writing on pediments was a paper on the ' Use of simile and metaphor in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published in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ber in 1957. Highly unusual at the time, this work signal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uan's work. By the mid-1960s Tuan's published work had taken a decidedly reflective and humanistic turn including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maverick geographer J.B. Jackson's influential journal Landscape.
During his time in Toronto Tuan developed a distinctive and original voice in geography, ruminating on philosophical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hat would lead to some of his most influential writing. His paper ' 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published in the Canadian Geograpber in 1971 was one of the key mo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 humanistic geography' in the 1970s. Along with geographers such as Anne Buttimer, Edward Relph, David Seamon, Donald Meinig, and David Lowenthal, Tuan-inspired by the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 of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m-sought to counter an overly scientific and quantitative spatial science(then hege-monic) with a more human centered approach focusedon what it is like to be a human-in-the-world. The human senses(not just sight), emotion, imagination, and feeling were all central to this endeavor.
Tuan's two most influential books were published in the 1970s-Topopbilia in 1974 and Space and Place: Tb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in 1977. In these books Tuan revealed the depth of human attachment to the world.The term topophilia describes the various emotional at-tachment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world.It is this attachment that Tuan would later point to as the central issue for all of geography in his paper A view of geography' in 1991. Here, he described geography as the story of the Earth as the home of people. For Tuan, the central term is home-a word which, to him, describes the way people make the world meaningful and become attached. This attachment is also apparent in Space and Place where place is defined as a center of meaning andfield of care-a pause in an endless field of space. Thisdefinition exceeds conventional notions of place as location or locale and suggests that place can be found at all scales from a favorite chair to the whole planet as seen from space. This definition of place has become hugely influential in human geography and well beyond. Philosophers, artists, performers, and literary theorists, as well as social scientists have drawn on and developed the notion of place defined by Tuan. It is hi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geography. In these books and earlier papers Tuan developed a unique writing style that reflects on philosophical issues while remaining accessible to a large, educated lay audience.
The sense of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world continued to inspire Tuan's work. In Dominance and A-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1984) Tuan prefigured later work inspired by Michel Foucault by reflecting on howhumans twist the natural world into recognizable form through simultaneously dominating it and having affection for it. Examples include pets, gardens, and water.In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k iesthetics, Nature, Culture (1993) Tuan considers the role of esthetic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place. He notes that even themost dull, utilitarian, and functional object(a drainpipe or a paper cup) has been made human by the addition of some small decorative motif. This he sees as evidence for the central role of esthetics as a driving force for human life-in many 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n food and shelter. Most recently Tuan has considered his own life as a Chinese boy who became a well-known cosmo-
politan Chinese-American scholar in his autobiography Wbo Am I(1999). Here he reflects on his love of geography(his ' salvation') born in the deserts of the American Southwest as well as the emptiness he perceives at the heart of his personal life. His collection of letters, Dear Coleague: Common and Uncommon Observations (2002) reveals Tuan at his most unbuttoned and unconventional.Many of the themes of his work are succinctly summarized in Place, Art and Self(2004), an essay accompanied by photography that considers the role of the arts (from painting to dance) in developing the attachment between self and place. This book continues his dedication, noted in the final line of Space and Place to ' increase the burden of awareness'.
During his career Tuan has received numerous honor and awards including the LaurZat d' Honneur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the Cullum Geographical Med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Award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He is 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He has been a John Simon Guggenheim Fellow,a Fulbright-Hays Senior Scholar to Australia,a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and Harry Lyman Hooker Distinguished Visitor at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In 1992 he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Best Professor by the Wisconsin Student Association.
The author of 16 books and numerous papers and contributions, his wor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eight languages.
See also: Humanism/Humanistic Geography; Literature; Phenomenology/Phenomenological Geography; Place; Sense of Place; Space l.


Further Reading Tuan,Y.F.(1957). Use of simile and metaphor in geographical description.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9,8-11.
Tuan,Y,F.(1971). 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The Canacian Geographer 15,181-192.
Tuan,Y.F.(1974).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Geography 6,211-252.
Tuan,Y.F.(1974). Topophia: As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Prentice-Hall.
Tuan,Y.F.(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6,266-276.
Tuan,Y.F.(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live of Exoerience.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Y.F.(1984).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uan,Y.F.(1989). Morality and Imagination: Paradoxes of Progres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Tuan,Y.F.(1989). Surface phenomena arnd aesthetic experience.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9,233-241.
Tuan,Y.F.(1991).A view of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view 81,99-107.
Tuan,Y.F.(1991). Language and the making of place:A narrative-descriptive approach. Annals of the Associal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1,684-696.
Tuan,Y.F.(1993).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Aesthetics, Nature, Cultur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Tuan,Y.F(1999). Who Am /P An Autobiography of Emotion, Mind, and Spirit.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Tuan,Y.F.(2002). Dear Colleague: Common and Uncommon Observalio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Y.F.(2004). Place, Art, and Self. Santa Fe, NM: Center for American Places an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借助在线翻译尝试翻译一下:

Topophilia 一词,特别是对地方的爱,更广泛地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

段义孚,1930年12月5日出生于中国天津。他是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儿子,(他父亲)当时是中国受过良好教育和游历广泛的一小群中产阶级的一员。1941年,他的家人搬到澳大利亚,段就读一所(英国公立学校模式)英语学校。1946年,段父被派往伦敦,1948年,段义孚被牛津大学录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段家族--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台湾)的支持者--实际上是被流放在外的。1951年,段义孚搬到伯克利,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涯。

在这里,他接触了卡尔·萨奥尔和其他人的工作。他于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段义孚的第一份学术工作是在印第安纳大学(1956-58)。之后是芝加哥大学(作为统计学博士后),新墨西哥州(1959-65年)和多伦多(1966-68年)在1968年抵达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之前,他在那里待了15年,1983年才搬到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1985年,他兼任维拉斯研究教授和约翰·柯克兰·赖特教授。
他在1998年退休,成为荣休教授。

段义孚的早期兴趣是在沙漠地貌,特别是在山前地层中。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1954年“太平洋海岸地理年鉴”上的亚利桑那州的雏形类型。随后是1959年,在亚利桑那州的苏贝托省,许多书长的手稿中的第一本,然而,段对沙漠景观的兴趣远非单纯的科学,从他职业生涯的早期开始,他就开始思考沙漠的美学(后来他在1999年的自传中承认对这一景观有着深厚而持久的感情。Who Am I :情感、心灵和精神的自传)。1957年,在“职业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在地理描述中使用明喻和隐喻”的论文。这件作品在当时极不寻常,预示着段的工作的未来方向。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Tuan发表的作品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反思和人文转向,包括发表在特立独行的地理学家J.B.杰克逊的有影响力的杂志“景观”上的论文。

在他在多伦多的时间里,在地理上发展了一个独特而原始的声音,对环境感知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思考,这将导致他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写作。1971年发表在“加拿大地理学”上的“地理学、现象学与人性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关键时刻之一。与安妮·布蒂默、爱德华·雷夫、大卫·西蒙、唐纳德·米尼格和大卫·洛温塔尔等地理学家一道,段--受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方法的启发--寻求为了对抗过于科学和定量的空间科学(当时是希格-莫尼奇),采用了一种更加以人为中心的方法,专注于人之为人。人类的感官(不仅仅是视觉)、情感、想象和感觉都是这一努力的核心。

段的两本最有影响力的著作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的Topopbilia和1977年的“空间与地方:经验透视”。在这些书中,段揭示了人类对世界依恋的深度,“Topopbilia”一词描述了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各种情感交融,这也是段后来在其1991年的“地理观”一书中所指出的整个地理学的中心问题。在这里,他把地理描述为地球的故事,是人类的家园。对于段来说,中心术语是--对他来说,这个词描述了人们如何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并变得依附。这种依恋在空间和地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那里,场所被定义为意义的中心和关心的领域--在无尽的空间领域中的停顿。这一定义超越了传统的位置或地点的概念,并表明,从最喜欢的椅子到整个星球,从太空看,都可以在任何尺度上找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定义已经在人类地理和更远的地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哲学家、艺术家、表演者、文学理论家以及社会学家都借鉴和发展了段定义的地方概念。这是他对地理最重要的贡献。在这些书和早期的论文中,段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既反映了哲学问题,又为广大受过良好教育的非专业读者所接受。

人与世界的联系感继续激励着他的工作。“支配地位与情感:宠物的制造”(1984),段在米歇尔·福柯的启发下,通过思考胡克人通过同时支配自然世界并对其产生感情,将自然世界扭曲成可识别的形式,预示了后来的作品。例如宠物、花园和水,“奇异与神奇美学”、“自然”、“文化”(1993)认为美学在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他指出,即使是最枯燥、最实用、最实用的物品(排水管或纸杯)也是通过添加一些小的装饰主题而变成人类的。他认为这是美学作为人类生活动力的核心作用的证据--在许多方面甚至比食物和住所更重要。最近,段在他的自传“我是谁”(Who Am I)中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个从中国男孩成为一位著名的世界性华裔美国学者。在这里,他反思了他对地理的热爱(他的救赎)从开始在美国西南部的沙漠中,以及他在个人生活的核心所感知到的空虚。他的书信集“亲爱的同事:普通而不寻常的观察”(2002)揭示了段无拘无束和非传统的地方。“艺术与自我”(2004)简略地总结了他作品中的许多主题,这是一篇伴随着摄影的散文,它考虑了艺术(从绘画到舞蹈)在发展自我与地方之间的依恋中的作用。这本书继续他的奉献,指出在空间和地方的最后一行,以“增加意识的负担”。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段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国际地理联盟的荣誉,美国地理学会的Cullum地理奖章,以及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的地理学刊奖。他是英国科学院、美国艺术科学院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院士。他曾是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研究员,澳大利亚富布赖特-海斯高级学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杰出客座教授,以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哈里·莱曼·胡克杰出访客。1992年,他被威斯康星学生协会授予最佳教授称号。他著有16本书,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贡献,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八种语言。

进一步阅读
TuanY.F.(1957)。在地理描述中使用明喻和隐喻。专业地理学家98-11

TuanYF.(1971)。地理学、现象学和人性研究。加拿大地理学家15181-192

TuanY.F.(1974)。空间与场所:人文视角。地理进展6211-252

TuanY.F.(1974)Topophia:对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纽约:普伦蒂斯-霍尔。

TuanY.F.(1976)。人文地理学。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鉴.66266-276.

TuanY.F.1977年)。空间与地点:外科学的透视.Minneapolis: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

TuanYF.1984年)。优势与情感:宠物的制作。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

Tuan,Y.F.(1989)。道德与想象:进步的悖论。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

TuanY.F.(1989)。表面现象与审美体验。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79233-241

TuanY.F.(1991)。地理学观点。地理评论”8199-107

Tuan,Y.F.(1991)。语言与位置的形成:一种叙述性的描述方法。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鉴81,684-696

Tuan,Y.F.(1993)。传递奇异和奇妙:美学、自然、文化。华盛顿特区:岛屿出版社。

Tuan,Y.F(1999)。谁是情感、头脑和精神的自传。麦迪逊:威斯康星州大学出版社。

TuanY.F..2002年)。亲爱的同事:共同的和不寻常的观察。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

TuanY.F.(2004)。地方艺术还有自我。圣达菲,NM:美国地方中心和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
中国台湾学者的专著(资源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请勿侵权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125/141529642.s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记
中科院地理所
我为什么从自然地理学转向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我回答说我一直就希望能致力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但是有一段时间让荒漠景观的美感把我的兴趣勾跑了。我陷入了对那种空旷而严酷的环境的爱—那是一个由死亡组成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由矿物组成的世界,没有弱肉强食、没有腐烂、没有呼吸。在我成年之后,这成为了我思维里的常态。但是在很早之前,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兆头了。在一个梦里,我清楚地意识到活着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总有一天我会死去。长辈们为打消我的焦虑感,对我说我长大以后就不会这么想了。大多数的孩子小时候都会对异性、对诸如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有一种好奇心,不过长大以后就没有了。可是我的想法一直都没变。我觉得我提出的问题是关键性的,它一直萦绕在我脑中。我原本以为自己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会去选哲学。但是后来我觉得学术性的哲学高度抽象、论证严密、对人类经验进行根本性的质疑,所以不太吸引我。于是我打算从另一端开始,从实打实的经验主义出发来向哲学的高度攀登。尽管我当时只有16岁,但我已经发现地理学对我来说是正确的、脚踏实地的选择。它将会告诉我人类如何摆脱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的种种束缚而生存下来。但生存是唯一目标吗?人类还想追求更多的什么?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是什么?这种定义与现实有多大差距?这样的问题把我引到了哲学和宗教的最基本的层面,这正是我最大兴趣之所在。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4: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7 17:58 编辑

段义孚自传:世界舞台上的童年,精神壁炉边的中年

原创: 花猪
一、段义孚的人生轨迹

可爱的侧脸

段义孚,美籍华裔地理学家(1930— ),人文主义地理学流派的开创者。1930年12月5号,出生于天津,幼年长于天津,后又在南京、上海等地生活过。抗战爆发后,随家人迁往重庆。

1941年,在他未满11周岁时,随家人迁往澳洲,后也曾在马尼拉念过中学。1948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地理学专业。1951年毕业后,前往加州伯克利继续攻读。1957年,在伯克利拿到博士学位。1956-1958在印第安纳大学教书,1959-1965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书,1966-1968在多伦多大学教书。大致从1968年起,段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正教授职称(full professor),此后寓居地点逐渐稳定,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授课,在两个大学教书的时间刚好各是14年。1997年,正式退休。1999年,他的自传出版。


段义孚的人生轨迹

自1941年迁居国外后,直到2005年一次建筑学学术会议的契机,段义孚第一次回到故乡,先去了北京,在北京期间受周尚意老师之邀去北师大作过报告。之后再去重庆,经三峡到宜昌,接着是造访上海,最后飞回美国。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他定居国外后,唯一一次踏足中国。


指着1937-1941时住的重庆津南村(重庆的南开中学内)



二、人文主义地理学

虽然是自然地理学出身,但在中年以后,他转向偏哲理层面的地理学思考,将情感、思维、感知、心理、性情等概念引入地理学范畴,倡导从哲学、心理学、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这一流派,这一流派将人和地很“温情”地沟通了起来。虽然他的书一开始读起来会有些如坠雾中,但读下去,你不得不佩服他对人类情感的洞悉,惊讶于地理学触摸起来竟也能有人性的温度。
段义孚说自己有本空白的书,用来记录有趣的相遇和值得思考的观点。这些吉光片羽已经被汇集出版(Dear Colleague, 2002)。但这样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记录方式在书籍出版后仍在继续,他于2004年11月6号写道人文主义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区别:
    “ 人文地理学对于“不对等关系”和“剥削”这些现象持乐观情绪,认为这些终将被消灭。人文地理学所没有考虑到的是,在人类互相联系和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关系(或说是角色)无处不在,而人文主义地理学注意到了。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些关系时,一种心理不适的感觉会泛起。因为在生活中,许多关系和情感都被罩上了欺骗性质的薄纱,其本质和我们所见并非如一——毕竟,生活不可能处处裸露着真实,谎言有时也是必须,也能够怡情。
       那么,谁去揭开这层薄纱?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终极信仰是:我们能够面对最不愉快的事实,能够不带着绝望的情绪去do something!”


Dear Colleague 书影

以上有意译的成分,但就我浅薄的理解,段义孚想表达的是,人文主义地理学是直面人类关系和人类情感的,哪怕这类关系和情感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类光鲜的想象,带有污点甚至扭曲。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任务就是赤裸裸地去解构和剖析它们的本质。为避免冗杂,这段话的英文原文附在文末。



三、段义孚的著作

在自传中,段义孚“小有成就”地谈到,自己的十本专著差不多构建起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系统(1999年前)。这十本原著如下:


Topophilia. 1974

Space and Place. 1977

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1982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1984

The Good Life. 1986

Morality and Imagination. 1989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1993

Cosmos and Hearth. 1996

Escapism. 1998

在他的自传出版后(1999年后),他的学术产量依然还挺高,又接连出版了著作:

Dear Colleague. 2002

Place, Art and Self. 2004

Coming Home to China. 2007

  Human Goodness. 2008

Religion. 2010

Romantic Geography. 2013

可惜的是,其中文译著不是很多,如下:
Space and Place

《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台版),1997

《空间与地方》,2017
Escapism

《逃避主义》,2005

《逃避主义》(台版第2版),2014
Landscape of Fear

《无边的恐惧》,2011

《恐惧》(台版),2008

《回家记》,2013
(Coming Home to China)

《恋地情结》,2018
(Topophilia)

《浪漫主义地理学》(台版),2018  (Romantic Geography)


四、Who Am I ?内容掠影

Who Am I
——An Autobiography of Emotion, Mind and Spirit
《我是谁?——一部关乎情感、思绪和精神的自传》

Yi-Fu Tuan
段义孚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9.
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99年。

这本自传共六章。

第一章阐明了“为什么写”和“如何写”。第二章和第三章具有较强的回忆录色彩。

第二章回忆的是在中国、澳洲和菲律宾度过的幼年-少年岁月,把童年经历放置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来联动叙事。

第三章则将时间尺度往后延伸,把在欧美求学的内容加入,也花了很多篇幅回忆自己的父母。

第四章的哲理性较强,以justice和love两个词语切入,把自己的生理特质和精神特质展示给了读者,完成了一次自我剖析。

第五章讲到自己为什么选择地理学,这章也有很多哲理性的思辨,比如“好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地方与空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它的含义能够拓宽吗?”等等问题——说实话,笔者一时半会消化不了。

第六章的笔调从前一章的思辨回到日常,列举了生活中不太开心的和值得珍藏的事,最后用一个近乎隐喻的经历表达自己会带着性格的复杂性继续drive this way alone。

吃瓜提示:
1、以下用第一人称分章“瞎讲”。
2、内容太长,其实可以跳着看,不太影响阅读。
3、实在觉得烦就看看每章最后的总结吧,配配图片读一读。

01
第一章  Autobiography: My Angle
暂且翻译成:“自传:我的视角”。在新千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是谁?”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有些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自我”消失的时代。作为一个无根的人,我似乎更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省察。而且,我也想在我老得记不起事之前来一次对自我的剖析。

在38岁之前,我在同一个地方待的时间从没超过5年,这些一个接一个地曾被称为“家”的地方:天津、南京、上海、昆明、重庆、堪培拉、悉尼、马尼拉、伦敦、牛津、伯克利、布卢明顿(印第安纳)、芝加哥、阿尔伯克基和多伦多。之后在明尼阿波利斯待了14年,在麦迪逊也待了14年,在这两个待过最久的地方,我才可能有了“此处是根”的感觉。

在正式开始写自传前,我得承认不足。我的记忆力不好,对于10岁以前在中国的经历我记得很模糊。我的记忆自迁居到澳洲起才开始清晰,在那我从10岁待到15岁。之后在菲律宾待过短暂的6个月,那的记忆倒是挺生动的。虽然我的哥哥只比我大一岁,但他却对在中国的经历记得非常清楚,远胜过我,我开玩笑和他说,只有悲观主义者才会恋恋过去。

我对儿时记忆的忽略,是不是表明我相信“今必胜于昔”这个观点呢?我对现在和未来有着些许信心,所以我并不会像一些历史学家那样,将我的过去一一书写,甚至是按时间序列把我的一生填充完整。我的事实性记忆虽然不是很好,但对于“精神”、“心情”和“重大事件”的记忆还算鲜活。

再说优点。这是第一部美籍华裔的、中产阶层的地理学家的自传。有些人会说:“什么?中产阶级的华人?那你一定没有大多数华人从唐人街奋斗到中上流社会的传奇经历了。”既然我的自传缺少了普罗大众想要的传奇色彩,那么就只能靠我的另一个身份来弥补——地理学家。相比于大多数性格外向的地理学家,我更偏爱在精神世界内的思考(尤其中年以后)。既然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地理学家、一个单身贵族、又是游离在华人社区之外的华人,所以我自传除了自然地理的部分外,还会有许多心理层面的解剖,即人文主义地理学层面的思考。其次,我的生活是从童年时期的public到成年时期的private。与多数人不同吧,或许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特质吧。

总结,第一章就比较清楚地坦言,因为“我”更关注精神、思考、情绪这些内向性的东西,所以这本书不会仅仅像典型的地理学家那样写考察等外向性的东西,更偏重心理层面的自我刻画。

02
第二章 World Stage and Public Events

暂且翻译成“世界舞台和公共事件”。我出生于1930年12月5号的天津,3岁时离开天津(可能去了南京或上海)。在我的头20年里,也就是1930-1950年,世界舞台上上演了许多大事:抗日战争、二战、去殖民化、联合国的建立等等,仿佛一个崭新的世界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我看来,20世纪的最后40年的历史风雨也不足与这20年比肩。我对于战争还有着独特的记忆:当英国关闭滇缅公路的消息传来,九岁的我尝着玻璃容器里的西瓜块,也觉得索然无味,觉得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到了尽头(注:时间似乎对不上,1939年滇缅公路好像还没关闭吧)。

20年代中期,我的父亲在美国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为国民党政府的外交系统里。我和30岁时父亲相比真是黯然失。他在30多岁,一会是外文讲师,一会是电报的主管,一会是北京政府的秘书、一会是外交官。

7岁到10岁,我和家人生活在重庆郊区。我不喜欢上学的那段路,因为气味酸臭难闻,还有泥巴会弄脏我的鞋子,昏暗的商店卖着形形色色的物品,有时还有送葬队伍路过。但我喜欢学校。我们在学校学习牛顿、路易斯·巴斯德、富兰克林这些名人。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王尔德的寓言入选了我们的阅读计划 。除了诗歌领域外,中国的文学传统似乎都是“老生”在主宰,后生的作品难得一见,所以王尔德的出现令我耳目一新。

我们当时在重庆的生活很是艰苦。衣服是手工缝制的,爸爸有时候带回来一些好吃的(苹果香蕉什么的),我们四个子女要小心翼翼地分着吃,这些食物是他用美国朋友赠送的领带或手帕换来的。

我们村中最有钱的是南开中学的校长(说的应该是张伯苓),他家中有台冰箱!每到夏天,他总会慷慨地给邻居们送冰块。有次我家有幸地收到这份礼物,但当时我在外头看篮球比赛,等一会到家,冰块已经成为漂浮在玻璃杯中的小楔子了,我急忙拿来吞下,结果被齁到,原来是爸爸往冰块上撒了好多盐,说是可以让冰块融化得慢些……

令我感到迷惑的是,在我们一家人都吃不饱的条件下,我的父母居然还邀请詹森(美国驻华大使)吃晚餐。因为家里没有餐厅,所以他们会把卧室的家具搬到邻居家的院子里,腾出来打扮成临时餐厅。在平时一辆车都见不着的村子里,大使的轿车一开进来,车前挡的小小美国国旗迎风飘扬,就好像一只从异空间驶来的闪闪发光的大轮船。

1941年,我们一家搬到澳大利亚。搬家的原因是我们这六口之家在重庆吃不饱饭。为了出国,爸爸必须要接受降级的条件。我和哥哥们进入一所类似英国公学的学校。在学校里,我们受到了种族歧视。同学们装着他们在扯并不存在的辫子,还嘲笑中国人吃太多烤猪肉,以及在我们周围跳起舞来,一遍遍唱着“Chin chien Chinaman, him very bad”。

因为我们不会说脏话,个头也不高,所以我们通过大发脾气的方式来震退那些嘲笑者们。这些男孩们嘲笑中国人,我们感到更多的是恼怒而不是受伤,因为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在文化上是劣等。反倒,我和哥哥觉着,这些大口喝着牛奶、嚼着奶酪的澳大利亚男孩才是蛮族,就像我之前在历史课本上读到的游牧民族那样(注:这里是在开玩笑,不是歧视)。

1943年,一家人在悉尼街头。

有人说把我把童年和重大家国和历史事件交缠着叙述很自矜,但作为官宦家庭出身的我,似乎不得不这么做。段祺瑞是我们段家宗族中最出彩者,也是宗族的最大捐助人。段家的地望是在安徽,但在唐朝时开始分离。到了近代,段家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在阴山(Yinshan),一支是在合肥。阴山的这支穷,合肥的那支富有,我们家是前者。

段祺瑞资助我父亲读南开中学,我去美国上学以及留美工作有着段祺瑞的荫蔽(虽然他那时已经去世)。1956年我去印第安纳大学面试时,被一位研究亚洲历史的教授拦下,他惊讶地说:“你就是中国总统的后代吗?!”结果,我得到了这份工作。

汪精卫是我妈妈的远方表兄,是中国版的贝当。因为他与日本人合作的不光彩事迹,他是不可外扬的家丑。妈妈那边的亲戚在谈论起汪精卫时,总是既生气又带着几分小自豪——毕竟也是国家级的人物。南京国民政府通缉汪精卫为汉奸,因为我父母为国民政府做事,所以他们与汪断绝了关系,但又时不时会提起他。在汪精卫与日本人合作之前,他在1935年当上外交部长,同年我父亲也进入了外交部,这其中是否存在着关系呢?

我父亲在读南开中学时,关系最亲密的是周恩来。他们共同承担校园杂志的编辑工作。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也是令人感到惊讶,因为周恩来出生于富足人家,而我父亲出生于一个有教养的贫穷家庭(genteel poverty)。虽然政治倾向不同,但友谊却坚固。

我父亲和周恩来政治立场不同但友情融融的原因可能有:第一,抗战初期,国共两党是合作的关系。当时周恩来常驻重庆,也常常来我家。我记得有次他们俩还扳过手腕;第二,他们对于改造社会的思想是兼容的。周恩来是具有理想主义情结的,而我父亲亲身有过身处社会下层的经历同时也具备理想主义的情怀——他们俩都是追求社会平等的。

1956年,父亲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在日内瓦参加世界劳工组织大会。一天晚上当他要睡觉时,有人来敲门。父亲惊讶地发现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弟弟。他弟弟此次代表周恩来的密使,来劝说父亲回中国大陆。但父亲还是拒绝了。1973年,我的弟弟段三复在人民大会堂和周恩来见面,他们谈起家事就谈了四个小时。这次,周恩来再次向父亲发出邀请,认为毕竟父亲已经退休了,能够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大陆。虽然二人出于情谊很想重逢,但因为当时两岸的关系并未解冻,周和父亲二人的地位其实并不平等。周是一国总理,所以他有权力发出邀请,而父亲只是在国际上失去地位的“中华民国”的中层官员,一旦在那时去往大陆,就会被认作“叛国投敌”,丢掉饭碗。

我许多次碰上国际事件都是偶然的,其中两件事发生在1946年。

当年的7月4日,菲律宾的独立大会召开。我托父亲的福也得以进入在体育馆举办的这次大会。大会由美国人和菲律宾人一同谋划。

同样在这一年,父亲被外派去伦敦,所以我们又搬家了。当时飞去伦敦要花很长时间,要有好几个夜晚在一些城市过夜停泊,第一夜在加尔各答,第二夜在卡拉奇,第三夜在开罗。本当在经停开罗后可以直抵伦敦,但我们的飞机却又在马耳他降落下来。原来是我们后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有些问题,他们要求换乘我们的飞机,而我们却被换到他们的飞机上。那架飞机上有很多要人,最低级别的也是印度总督韦维尔子爵、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但对于当时只有15岁的我来说,我却不觉得自己是在见证历史。

等以后长大了,我才明白这些事件的意义,有时把它们当作开场白,有时用来“拽人名”来炫耀一番。父亲职位的关系将我的童年时期与世界联结在一起,日后在我的生涯中,“关系”的好处也是不时有辅助的

1948年,我进入牛津大学,这也托一位父母朋友的关系。说来惭愧,我不是靠“正规途径”进入大学,但考虑到我的背景,学校也就同意让我进了。我和其他人一样,同样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除了一门古典学。古典学没有速成课,缺乏西方教育的我本身就比不过那些同学。所以,这位叔叔跟校方据理力争,提议针对我古典学考试的卷子可以替换成中国经典,我想这也许不仅是替我辩护,更是为中华文明争取微薄的尊严。所以考试时,当其他人在翻译《埃涅阿斯纪》或《伊利亚特》时,我在翻译《论语》。

1959年,托父亲的帮助,我得以加入美国海军的研究部门,去研究巴拿马的海岸地貌。为什么是巴拿马?首先,巴拿马地峡是一个对比两个大洋的海浪和潮汐作用的极佳区位;其次,这也是美国海军的一个军事考量,他们计划再开凿一条运河。因为既有运河的通航能力在战争中受损,又要为日后巴拿马运河要归还给当地政府作准备;再有,我也希望借此机会从驻巴拿马的美国海军那获得地图。还有一个私人原因,我当时持的是“中华民国”护照,当时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逐渐变少,这使得我的研究计划受到限制,而巴拿马却承认,所以我很容易获得巴拿马的签证,况且待在大使馆里,我也能省不少钱。

我在考察当中真的急需一辆吉普车,但海军拒绝提供。我向父亲寻求帮助,虽然我很不情愿,因为我毕竟已经是个成年人了。父亲将部门的长官和几个办事人员请到家里吃晚餐,当酒精的味道缭绕在餐桌和杯盏间,父亲将正抽着的雪茄指向我:“我的儿子为你们做事,他需要一辆吉普车来更便于研究,请问你们能协助吗?”长官回应:“当然可以,明天让他给管车辆的人交份报告就行。”第二天,我照做了。但管车辆的人说:“其实我不能合法地做这件事,因为我要识别你在这具体做的是什么工作。”他挠了会头,在我们的身份卡片上写上:洗衣工。

所以每天早上,我会开着吉普,拿着海军的脏内裤去海边洗洗刷刷。当然,我对这些并没做什么。后来我在填写简历时,总想把在海军部门做洗衣工的经历写进去,但出我还是没有这么做。我现在提起这件事,只是想说,对于怀有自信和享受过父亲带来的特权的我来说,洗衣工这种带着种族偏见的标签丝毫没有中伤我。每当这些发生时,我总会一笑而过,把这当成外国人的好奇。

我不喜欢参加公共事务和社交。当母亲去世后,父亲坚持让我做他社交的副手,这时我就更讨厌社交场合了。我觉得在这些宴会上,隐藏在多语言的、神采奕奕的交谈之下,是对话的空虚、是对权力和地位的争夺。我惯常参加的公共事务就是院系内的例行公事。我觉得讲授、参会和在各类评估委员会服务等等这些是肤浅的。

总结:第二章的关键词是world和public。第一,因为“我”的父亲是国民党官员,还是外交系统的官员,所以我在童年时期就具备了世界视野,与世界产生了联系,直到后面我在巴拿马跟随美国海军做海岸地貌的研究。“我”还打趣了一下,虽然world figure段祺瑞与我们家的关系根本不算近,但因为宗族这个媒介,我们家庭也多少受到荫泽。第二,我童年到青年的时代里,重大历史事件正在一幕幕上演,战争与和平、政权易代、去殖民化等等都对于“我”有心灵上的烙印。

03
第三章 Personal: From Parents to Stone

暂且翻译成“私人回忆:从父母谈到石块”。第三章开启了更为私人化的叙述。我将从我的父母开始讲起。

我的父亲是一个严谨的人。他以在美国所见的理想之人为模版,处处箍束他的行为。他并不想像我爷爷那样刻板冷酷,刻板冷酷是中国传统的父权家长形象。传统形象的中国父亲总是逆着他的天性来,比如他有了喜爱某物却要装着很冷漠,想要拥抱却又故作姿态地抵抗。我的理想父亲形象与这一传统截然对立,

但是,我觉得父亲在突破传统上或许做得不够。当我生病了,父亲会给我买玩具。但等这些玩具在床上越堆越高,我会有压力感,这种感觉催促着我快快痊愈,返校上学。

另一个记忆我很想删去但无法。我和兄弟们在周日总会在床上看漫画看到早上九点甚至更晚,当时我们并不把这“纵容的快乐时光”看成是有愧的事。但父亲会不允许我们赖床,还定期进到房间来检查,每次检查都带着恼怒。检查完,他会站在门口把手指关节摁得咔咔响,尤其当他看我时,我能感觉到那眼神带着厌意。我自己从来没有孩子,我能够假想自己带着生气眼神看孩子,但用厌恶的眼神——我做不到。


1938年与很多cousins在一起,第一排最右边是段义孚。段说,自己宁愿牵着自己的手也不愿去拉右边小孩的手。

在悉尼时,母亲经常带我们去购物和吃下午茶。当我们吃完下午茶,会去父亲的工作地点,想免费搭车回家。但父亲看到我们,不会有欣喜的表情,他的表情仿佛淡淡地说“哦,你们来了;嗯,我知道了”,有时甚至有些恼怒。

我后来明白了父亲没什么笑容的原因。他在悉尼做的是领事事务员主管(chief consular officer)。他不仅要处理官方政务,还要去管劳工、商船水手、小店员、大小商人等等这些人群的杂事。这个工作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在一个国际化环境中的高级外交职务。为了填饱肚子,他无奈接受降级的条件,继而带着全家来到澳大利亚。但这恐怕是他仕途上抹不去的遗憾。

关于父亲,其实也有可爱的回忆。7岁时,我的鞋子落在泥里找不到了,父亲就让我坐在他肩上,我们一起去买鞋子。15岁的我在马尼拉上学时,我不会解一道二项式定理的数学题,父亲在绞尽脑汁后也没想出来,体会到了我的情绪,也有一种挫败感,并且发誓要为我找一位家庭教师。


1946年,在马尼拉,段义孚和母亲、妹妹。

我爱我的母亲,我从小就知道去母亲那寻求爱,因为我知道从父亲那得不到。父亲对老大和老三的偏爱是摆在明面上的。偏爱长子是中国传统,而又因为父亲自己排行老三,所以也偏爱老三。当我在翻相册时,我发现我总是把老三挤开站在母亲旁边,而其实小儿子站在母亲边上是更符合传统的的。


1940年或1940年初,依靠着母亲的段义孚。

抗战爆发后,我们家先坐船到越南的海防,接着去河内,再从河内走陆路先到昆明,再到重庆。一路上,母亲第一次负担起全权照顾四个孩子的责任。在逃难的大巴里,母亲会想办法安抚我们几个小孩的焦躁。我的皮肤病复发了,母亲用针挑掉水泡,再涂上药膏,再用纱布帮我包扎。从那时候,我知道母亲是温柔的,有着不枯竭的耐心。

到重庆只有一桥之隔了。但因为桥在修,车过不去,带着我们徒步过桥。但是一下车,我就被乱哄哄的情景吓住了,流离失所的人群、嚷嚷的挑夫、孩子的哭声以及散乱摊开的行李,我的鞋子丢了,绑在腿上的纱布也松了,所以我就立在原地不肯走。情急之下,母亲几乎用很坚决的语气命令挑夫丢掉行李箱、让他背着我走。

1956年,父亲被委任为驻巴拿马大使。父母决定在去巴拿马前来美国看望我们几个孩子。我们在纽约见面,住在曼哈顿的一家旅店中。在愉快的见面后,父亲很快赶赴巴拿马,母亲决定在美国多待一会。我们一路开着车,向西边的加州行驶。当时我的弟弟三复正在加州攻读博士学位,我也成功拿到印第安纳大学的教员职位。一路自驾的氛围很不错,但母亲就是抱怨背疼,说是在车上坐太久。其实后来我们才明白,背疼是她胰腺癌的征兆——几个月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加州伯克利,母亲总是喜欢来到校园和我们在一块,她也结交了一位新朋友,生活过得还算惬意。一天晚上,我要去实验室工作,本来约定的是三复会来停车场把母亲接回家,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没有等弟弟来就先去实验室了,但当我三个小时以后回到停车场,发现母亲蜷缩在车座上睡着了。母亲对这场误会并不在意,她想的是只要能和她的家人在一起就满足了。虽然她睡在车里,但想着不远处就是儿子在灯火通明的大楼里工作,这或许就是她的安全感吧。

在美国时,我意识到我们和父母的角色在悄然换位,我们已经20多岁,要逐渐承担起赡养的责任。母亲在美国那段时间其实已经疾病缠身,但当她做着她享受的事情时,她看起来是快活和神采奕奕的,而放下这些快活事时,疲态就会显露。

这一天终究还是要来临,我要去印第安纳大学教书了。在这一日期逐渐临近时,我和母亲的不安感与日俱增,但我们很意会地不谈一句。离别的这天早上,母亲和我特意去镇里吃早餐,这是母亲拖住我多逗留一会的策略。后来,她又说路途遥远,要给我去超市买些橙子,她过了挺久才从里边来到收银台,带着满满一怀的商品。我打开车门,母亲拥抱了我(这之前都不曾拥抱过),落泪了。

之后,母亲就回到巴拿马,到父亲的身边。但不久,她就住院了。当医生说得的是癌症,父亲就赶紧把母亲带到曼哈顿的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治疗。探查手术表明,病情发展得太快以致于无法切除肿瘤。我们谁都不敢开口和她说真相,强装出笑容给予她鼓励。那段时间,我觉得医院是一个怪诞的场所,里面有着脱离肉体的声音、脚步,有随着太阳升落而变幻着的光影,面色苍白的病人坐在椅子上,但椅子显得格格不入,仿佛这椅子是从夏日某个度假区搬来的。一天早上,护士来通知我们这一天到来了。

接下来讲我的朋友们。第一个是和David Harris在1954-1963年间的交情。1954年,我在亚利桑那州的东南部做关于我博士论文的考察,关于一种名为pediment的荒漠地貌(the entire bedrock surface at the foot of mountain range)。我很享受在野外的时光,半干旱景观有种朴素的美丽。我有自制的床,也有车辆。我的日程还算不错,不过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我的车不时会陷入沙子里,我很难把轮子推出来,第二个是吃过晚饭后天还是很亮,以致于无法入眠,但又累得不想阅读。

但随着David的到来,这一切改观许多。他从牛津来到伯克利。尽管我们素未谋面,但之间确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和学术兴趣。
David会帮我把陷进沙子的车子推出,还给我鼓励。他竟然在闷热的睡袋里待了10分钟帮我把胶卷替换掉,因为野外只有睡袋是绝对无光的。

吃过晚饭后,又到了无所事事的时光。太阳还没落下,不知道做什么好。David建议把车里的座椅什么的搬出来,搬到旷野中。他还拿出了雪利酒和精致的酒杯。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在车内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物件,一到了荒野中竟然有种文明的光辉,令人感动。我们碰杯:“敬女王!”

夜深人静时,我想打破寂静,给他讲鬼故事。但为什么要讲鬼故事呢?这个答案藏得很深,我觉得是我和他的友情一步步在加深,我们间的关系除了给我满足感,也带来了不安感。为什么呢?我的问题出在哪?鬼故事本身是这些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我要说的,仅这么些。(笔者实在不知道这里要表达什么,一种暧昧的情感吗?)

1961年,我和他重逢。这次地点是新墨西哥州,我从1959年开始在这教书。在认识他之后,我的生活地位没发生什么变化,依然单身,只是从一个博士生变成了青年教师。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驱车时,David开车把我远远甩在后面,我所能看见的仅仅是扬尘。这是不是表明结婚了的他和依然单身的我之间已经失去了自然亲善的感情?当时我31岁不到,按照学术界的标准,还算年轻。有学术的陪伴和对世界未知的求索,我并不觉得我的生活需要被人怜悯,也不知寂寞为何物。但当我踩下油门想要穿破扬尘,追上他们家的车时,一点点寂寞的苦楚泛上心头,这是单身苦恼的头一遭。

我认为我是个性格有些古怪的人,也不喜欢社交。或许出于这一性格,我才会投入自然的怀抱,在那里没有人群会对你评头论足。我喜欢矿物(或类似矿物的东西),矿物能够抚慰我。在天津的童年期间,冬天下午我都会午睡。睡醒之后我会发起床气,奶妈会想法子哄我开心。比如她会早早地将注满水的烟灰缸放到寒冷的窗外。看到我快醒时,再把它拿进起来,用刀将烟灰缸里的冰敲出来——看呐,一个闪闪发亮的小冰雕出现在睡眼惺忪的孩童面前,这是多么令人着迷。

1952年,荒漠第一次吸引了我。那年假期,我们几个中国同学决定要去纪念碑山谷(Desert Valley National Monument)野营。我们一行人搭帐篷失败了,所以大家只好在睡袋里度过这一夜。半夜,我醒来,首先看见的是月辉的美。朝峡谷的西边望去,景色如梦如幻,天边有微微的淡紫色和紫色光芒,还有金色光辉相映,当破晓的阳光释放天际,就好像戏剧一般美妙。远方的盐碱洼地和裸露岩石好像来自于外星球,最使得我感觉不在地球的,是这里的绝对寂静。

另一次我感受到自然之美是在巴拿马。傍晚,我随当地居民登上渔船,准备去一个海岬。船开动时,月亮已经升了上来,海面如镜。周围很安静,人们要么是在凝望月亮,要么听着噗噗噗的发动机声音入了迷。这时,有一个男孩爬上了桅杆,坐在横杆上。他背后澄澈的天幕清晰地勾勒出他的轮廓。这个男孩的出现搅乱了景致的纯洁无暇,我感到有些酸楚和感动。

后来,我在一处沙滩上睡着。中途被摇醒,一个女人要我去她家里借宿。我睡得昏昏沉沉,可能我睡得太久了,她有点恼怒地把我摇醒,要我离开。我总会把桅杆上的男孩和这位女人联系到一起,可能是他们身上带有的“人的因素”扰乱了纯粹的自然、纯粹的境界吧。所以,我觉得,美丽必须是没有人工因素的,这样的美丽能够安抚灵魂,所以我喜欢荒漠。

我除了喜欢自然,也喜欢人工建筑,城市对我也很有吸引力。它和荒漠有着共同点:严酷荒凉、水晶般的光辉、无生命的庄严感。比如,我喜欢华兹华斯吟诵清晨伦敦的诗句。

1983年,我来到麦迪逊来教书,我爱上了我的公寓。一天下来,我对中介介绍的房子都不是很满意。到了这天最后的一间公寓,这间公寓靠湖,虽然还没装修好,但最让我感到温馨的是厨房内的砖有年代感和秋天般醇厚的味道。  

小时候,家不仅是亲密性的空间,还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地方。尤其是深夜、烟草、往来交谈的客人,这些让童年的我很好奇。有时候我被允许进入客厅,帮客人们把香烟从圆柱形罐子了抽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大满足。

每当我出远门时,我会在关上门之前驻足,看看我落下什么没有,此外我还会对这屋子说声再见。我的目光扫过餐桌、扫过长沙发、扫过CD架,扫过书籍杂志,这些静悄悄的物件是多么令人感到安心啊,它们是变幻不定生活的停锚处,仿佛在和我说“我们会在这等你回来”。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就是我,在我往生后代表着真实和最好的我。

总结:第三章是在回忆私人往事,章名叫From Parents to Stone,可以说取得很有段的风格, casual and humanistic。大致就是从回忆父母开始娓娓道来,一直讲到从事地理学考察的二三事。其中有对严肃父亲的矛盾情感,有对温柔母亲的动人回忆,有在野外考察中与好友Harrises结下的情谊,然后谈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尤其提到自己独爱荒漠的美丽,因为荒漠代表了一种“无人的、纯粹的美丽”。最后讲到“家”这个空间,段从小对家庭带来的关爱是敏感和珍惜的,这样子的感觉一直陪伴着长大和衰老,因而自己挑的公寓是有些古旧、充满温馨的。隐隐感觉,段对无生命物体的美感独具自己的理解:荒漠、城市建筑、家庭摆件等等,但其实又是一个多愁善感,注意情感细节的人,虽然听起来一个是非人性的,一个是人性的,但谁说两种喜好不能并存呢?

04
第四章 Intimate: From Justice to Love

这章是我最把握不住的,暂且翻译为“亲近感:从不公正谈到爱”,但很可能这个翻译是错的。

我在本子上乱涂乱画,一位叔叔走来问我在本子上画的叉叉是什么意思。我愤慨地回答说,每当哥哥欺负我一次,我就画上一个叉。叔叔说我应该学会原谅与宽容,我虽然听进了这一劝训,但心底里“该是我的就是我的”这种情感还是磨灭不去的。

当我因为某件我自认为是小事情而被责骂时,我会有强烈的愤恨感。我十五岁,全家人在伦敦。妈妈得了流感卧床休息。我从楼下拿来茶和吐司,因为没用托盘,所以在腾不出手的条件下我只好把餐具用手臂和身体夹着。父亲看到,批评我这样子做是不卫生的,我还为此手腕被打了一板。我因为这件事,心情晦暗。

1956-1958年,我在印第安纳大学教书时,我能察觉出上我课的年轻人和在工厂工作的年轻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间的敌对情绪很明显。关于这个现象,有部电影《突破》(Breaking Away,导演是彼得·叶茨,1979)专门拍过,拍得还不错。印第安纳大学所在的Bloomington是阶层分立的典型城市。我本期望在牛津会见到势利的现象,结果并没有发现,结果却在这个美国中西部城市发现了。

1958年,我离开印第安纳大学,来到了芝加哥。在这,我深刻发觉到,性别和种族的区隔使得阶层对立如此尖锐。

在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前,我其实就想着我需要做点什么来抵制歧视,但我在这方面又是行动的矮子。民权运动中,争取的最多的是劳工权利,其次是妇女和少数族群权力,再其次是性少数群体。但我觉得这一运动有个幼稚的地方,就是非黑即白。他们用好和坏来区隔人群,比如说妇女弱势,所以她们都是好的,强势的男人都是坏的;弱势的性少数都是好的,而异性恋都是坏的。可能因为这一点,我不愿参加这类运动。

另外一点,我的悲观主义也在作祟,使我不愿参加这些活动。我悲观地认为,生理上的不平等靠争取社会平等的途径是无法得到弥补的。

为什么我会打小对不公正的现象特别注意?是因为从小父母对孩子各有偏爱,中国传统也助长了这一风气。还有,就是人们自然地偏爱有生机的而非虚弱的、偏爱勇敢而非怯懦,偏爱聪明而非愚笨,偏爱美丽而非丑陋。

我喜欢读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传记,不仅仅因为他也是地理学家,更因为他更是我们地理人的前辈。从阿尔弗雷德和他兄弟的对比中,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活力是天生的,更是一种欲望的表现,但我似乎不具备这些,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公平。

同时,活力还代表着美德,它能够创造精神力量和慷慨之情的广博,而且这种精神和慷慨之情显得很自然,既然显得自然,慷慨之举就更加具有魅力且令人敬仰。

在美国上学期间,我喜欢乘灰狗巴士旅游。在候车时,我总会注意到两类人群,一类是老太太,一类是朋克青年。这些朋克青年看起来似乎是桀骜不驯的,出门只带音箱和梳油头的梳子。老太太们喜欢第一个冲上车,而朋克小年轻们却不争不抢,最后上车。他们上车后居然还帮老太太们把行李箱放上去。朋克青年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我也曾经在下着大雪的冬天,遇过帮我把陷入雪里的车子推出来的好心人。他说他家住在圣保罗,要前往明尼阿波利斯上班。他的车子也陷入雪里,只好抛弃车子安步当车。一路上他帮助了很多像我一样陷入困境的司机。我让他免费搭车。在车库停好车后,我才得以仔细看他。这是一个洋溢着活力的小伙子,有着很好看的牙齿。

我从小多病,长大后体质才逐渐改善。但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人,对于一个迷路的陌生人,我选择漠视而不是主动向前帮助,对于惴惴不安的学生,我甚至不愿意冲他们一笑而逝板着脸。

我也缺乏勇气。小时候男孩子们一起踢球,我总愿当一个守门员。勇气,不仅是行为上敢拼敢闯,它也是一种在严峻情形中沉着思考、作出果断决定的能力。

我虽然行动上不果敢,缺乏勇气,但我很肯定我很有同情心,体他人所想。

我哥哥11岁时,经历了南开中学的入学考试。他回来沮丧地跟父母说他数学考得不好。我听闻了这个消息,不知怎的就开始哭泣,好像那一刻我变成了我哥哥本身,很切实地感受到了他低落的心情。

在澳洲时,我有时坐在门厅里,门厅与外面的世界只有玻璃之隔。我望着路上的汽车,会去想象坐在车里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是如何的,甚至把自己想成车里的人,比如是去参加板球比赛的小男孩、去赴约的商人等等。我的共情能力很自然地流露,我也悉心将它培养,使其成为一种同情(from empathy to sympathy)。

同情别人不难做到,难做到的是为他人获得成功感到高兴。但我不一样,我为他人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到高兴,这是我从小就有的性格因素。在我的退休晚会上,一个学生回忆起几年前我和他共同在旧金山吃饭的场景,说我总是催着他多吃一些。确实,我经常带着学生出去喝咖啡或吃饭,原来是因为:当我在看他们吃饭时,我可以获得愉悦感。当他们吃着浇上马撒拉酱汁的意面、胡萝卜蛋糕、看好看的书和交流着观点时,我也希望他们能消费一下我(to consume me)。小时候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吃饭,桌上几盘菜中,只有一碗是妈妈烧的,大家都想瓜分那一碗。我会显得很禁欲吃得小心翼翼(虽然很想吃),当看我的兄弟和妹妹开心地吃着时,我产生了某种道德上的健全感。

另外,我也是一个喜美厌丑的人。比如说在一家有格调的书店,一位女人坐我旁边,她腿上胖乎乎的白肉从紧身短裤边挤出来,我有些不适,就走开了。还有,夹在拥挤的电梯中,我注意到竟然有那么多有些丑意的事物环绕着我,觉得呼吸有些艰难,而且恐惧感也上升了几分。

我自认为我与丑陋搭不上边,我的相貌总比平均水平要高两个位阶吧。但有件事情,让我体会到样貌的非完美性给人带来的不适感。1962年,Harris来这边教书,他们夫妇带着四岁的Sarah来到了美国。小女孩很缺乏安全感,害怕救护车和警车的声音。一天晚上,夫妇俩出去看电影,我留在他们家照看小女孩,不过她已经睡了。这时候传来越来越近的警笛声,小女孩害怕地来到客厅,见到的不是父母而是我,她表情一扭曲,顿时大哭起来。

在第二章我说过,我童年是在世界舞台上穿梭,成年时却生活在一个私人、自我性较强的空间,仿佛是从一个广阔的宇宙回到了家庭壁炉边一样(from public world of childhood to private world of adulthood, from cosmos to hearth)。我在年轻时喜爱大自然和城市景观,但后来逐渐对概念和泛论感兴趣,逐步抛弃了对具象事物的热情。我对旅游的热情也因此消减。不去看月光下的泰姬陵和日出时的喜马拉雅又如何,我的生命不会因此变得不完整。我热衷的美丽处于世界秩序的两端,一端是天堂,一端是个体,两端之间是具体事物(社会、风景与地方),我只爱关乎这两端的哲学思考。

我对性少数群体在未来的地位不是很乐观,同性恋政客应该对我的立场表示很鄙夷吧。不论未来的社会如何富有民智,不论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各行各业的人群来说,同性之间的爱还是显得略怪异。少数族群会带着创伤心理来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得与众不同。如果这种不撇去这种心理,这类族群则会生活得不自然。我在自传引了一段约翰·厄普代克关于花样滑冰与性爱的描写,同性恋者看到这样的描写多少会有些反感和不适。

在澳洲读书时,因为读的是男校,在周围全是男生的环境下,我被一个男孩吸引了。1946年,我父亲的工作要调去马尼拉。我坚持要和父亲一起去。因为我害怕一直待在男生堆里,我会屈从某种诱惑或某种倾向、某种力量,当时的我不敢想象这一切。

洪堡在我心中等同于英雄。不仅因为他真正地开启了自然地理学这门学科,而且他用绘画和诗歌来表现景观,因而将地理考察的体验延伸到感觉、情感和概念这些层面,这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是异曲同工的。

洪堡为什么没有结婚,因为他是同性恋。他的嫂子写道:“洪堡只会被来自于男性的魅力所吸引。”洪堡一生的心结有三个。第一个是他青年时期所爱的另一个年轻人威廉·魏格纳。当他们分别后,洪堡在一封又一封信中表达苦愁的相思和浓烈的爱,他希望对方学习植物学和矿物学,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环游世界。第二个人是一个陆军中尉。这位中尉已经结婚,但洪堡在拜罗伊特随他们夫妇待了一年。1797年,洪堡知道他所爱的人最终还是会远离他,所以他写下了一生中最动人的信件(真的很动人,就不在这引了)。第三位是青年物理学家弗朗索瓦·阿拉戈。当时洪堡已经40岁了,虽然这位物理学家对洪堡怀有感情,但他过于忙碌以致无法培养感情,而且他还是个很看重家庭的人,所以这段感情也无果而终。

1997年,我在UCLA作了场关于洪堡的讲座。正场讲下来,我没有提及任何的洪堡感情生活。但其实到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洪堡缺了一样东西,这东西是每个人所应该享有的,即:一个能在睡觉前与你分享曲奇的爱人。”

总结:第四章其实很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关键词在章名中也已经表明:injustic和love。这里的injustice既指每个人的特质互有短长,也指社会不公。当然,段也指出了社会不公的现象是源于每个人被赋予的不平等特质。有人美,有人不那么美,有人富有活力,有人却有些怠惰,有人富有勇气,有人畏葸不前,有人是男的,有人是女的,有人是异性恋,有人是同性恋,诸如此类——由此才有了美对丑的鄙夷、活力对孱弱的嘲笑、男权对女权的压迫,异性恋对同性恋的不解。段其实是在借助这些对立的概念来剖析自己,展现一个不平衡的自我。他认为自己的样貌还算不错,而在活力和勇气上却不足,承认自己在看待问题上有悲观主义情绪。如果说injustice带来的是hatred,接着他再谈到love这种情感。通过前一章和这一章他对洪堡的大量worship及其他细节,是否透露着他的同性恋倾向,或者说一种超脱了同性恋这一性取向?Injustice用来指代黑暗消极的一面,段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悲”将他引去体察世界的悲怜,所以他在中年后期逐渐转向人文主义地理学。Love用来指代美好的一面,自己喜爱美好的自然和人工物品,也希望自己和他人得到love。不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他的身上都有所体现,说到底,自己也是个unbalanced 的人。

05
第五章 Salvation by Geography

暂且译为“地理学的拯救”。

1951年,我离开巴黎的家,去伯克利上大学。这一年,我刚刚从牛津毕业,要去伯克利念硕士。到达伯克利后,我穿着大衣,打着领带去见我的advisor——Kesseli 。他说我根本不是来学习地理学的料,我打扮得如此光鲜,这样子怎么能进行野外工作呢。但那只是个意外,谁让我不了解加州这边的风俗呢。到后来,我逐渐了解到,Kesseli虽然话说得糙,但内心是热心和善良的。1957年,我在伯克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当初我选择地理学作为专业时,我只有15岁。当年纪越来越大时,我开始明白地理学对我来说有拯救般的意义。


       1951年,段义孚取得牛津大学学士学位

当别人问起我为什么选择了地理学,我会准备好三个回答。

对于社交场合随便问我的人,我会说:从小和父母满世界跑的经历激发了我对地理的兴趣。

第二个回答稍微严肃一点,我说:我从小就很害怕迷路,迷路的经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恐惧感,还有精神上的茫然无措。进而,我觉得人在生活中也必须有个方向,怀有某个目的。所以我选择了地理学,因为地理学能使我明白“我在哪,我将去往何处”。因此出于方位感的需要,我非常喜欢美国的城镇,它们笔直的道路和分布有致的房屋对一个初到此地的人非常友好。

第三个回答则是我内心深处想表达的。我选择地理学,是因为我要思考“我们在做些什么,又从生命中渴望些什么?”为何思考这两个问题?因为我从小就很早察觉到个体性(individuality)的苏醒。思考这两个问题,也使我把人文主义带入地理学,使我在地理学圈子里看起来像是异类。

说到个体性,我必须再次提及荒漠。不仅仅是因为它干净的线条和给我以方位的轻松感。贫瘠的荒漠是带有“空缺”隐喻的景观,意味着我们能够抹去一次干净利落的的性爱的痕迹、抹去生死。我不喜欢雨林,雨林景观逼迫我去闻带着腐烂气息的刺鼻味道,让我想到关乎性或性爱的不好闻的味道。此外,在荒漠中,个体更为突出,比如一株一株隔得很开的植物,人驻足荒漠中更有天地一粟的特别干。而在繁芜的雨林里,个体的影子是见不到的,只能看到团团簇簇的东西。

我自小就开始注意到我的个体性。与其他男孩不同,我享受不到扭打带来的快来,也不觉得黄色笑话很好笑。与众不同的另一个例子是,当我在牛津读书时,我当的是舵长而非舵手,我的工作就是坐在船头朝八个身强力壮的英国男孩发号施令。因此,我伯克利的advisor说我是“中国人的皮,英国人的骨”。

我将很有兴趣地一提个体性是如何在欧洲的餐桌和剧院中逐渐明晰的。欧洲中世纪庄园宅子的中心是其大厅,大厅不作功能性的空间分割,各种活动在这里举办,包括进餐。当时的食物也很粗野,端上桌的可能是一整只动物、一只笨重的肘子或是各类食材的大乱炖。到了19世纪,空间开始被功能性地分割而且越来越精细,餐厅也是如此。进餐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细化程度。大块打开的肉从餐桌上消失了,食物被一碟一碟地端上桌。

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喝着与某盘菜不相符的酒品,用切黄油的小刀吃鱼等餐桌习惯都令在座者感到尴尬。还有,中世纪的人坐在一条长凳上吃饭,但19世纪的人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中世纪的戏剧表演也具有从混一的空间到个体性空间的转换。比如当戏剧在集市广场上进行时,根本没有日后所谓幕布和幕布前的舞台部分之分,观众区域和舞台区域也没有灯光的暗亮之分,观众席的黑暗空间能让每个观众拥有独自在看戏的感觉。

Space and Place这本书其实来源于我教过的一门同名课程。我从1973年开始教这门课,隔一年开一次课直到1997年。随着授课过程和时代变化,我把地方的含义拓宽了。第一,它是某种意义的中心,即地方不仅可以是城镇、邻舍、家、房子,还能是火炉、扶手椅,甚至母亲也能算作一个地方。第二,地方不是固定在某处,地方可移动。不如把文化也算做地方吧,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必须扎根在某处,比如古典音乐。当布鲁诺·瓦尔特在1938年迁居到美国时,有人问他想念德国和奥地利吗(德国是他故乡,奥地利是他担任指挥的地方),他说不,音乐就是他的家,他走到哪,这个家就跟到哪。

想象一下,在人类早期,空间意味着空旷和危险,头顶苍穹,无所遮蔽。但自从我们的祖先学会利用火以来,空间就发生了内部和外部的分化,人们开始有了“里边”和“外边”的概念。夜晚降临,人们待在篝火燃烧的洞穴中,感受到安全感的庇佑,而外面尽是长夜漫漫和潜在的危险。最初,内部空间是不被人们精心装饰的,人们关注的是表面的视觉效果。比如埃及金字塔和希腊神庙,当从外面看时,雄伟壮丽,但它们的内部却是阴暗、逼仄,有着子宫般混沌的隐喻。但内部空间也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哈德良时期的万神殿就是一个代表。其内部穹顶的透光设计,使得当太阳光穿过穹顶孔洞时,带来天堂的光辉,人们感觉与神同行,神圣无比。

总结:这一章讲述了段义孚是如何从一个地理学的学生向一位人文主义地理学思考者的转变。笔墨最多之处是对“为何选择地理学作为志业”问题的第三个回答:“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想要些什么?地理学是解答该问题的其中一把钥匙。虽然这个回答似乎很哲学,但段是带着空间、景观这些实体去思考的,所以不会让这些思考过于虚空以至于归入纯哲学的范畴。他在这之后似乎开始了“散讲”,讲了个提醒(individualism)、施虐-受虐关系sadomasochism和审美主义aestheticism(&anaesthesia)这些,但由于其语言有些文饰,思维有些跳跃,菜鸡的笔者不能完全理解,读者可移步原文……

06
第六章 A Good Life?

暂译为“这是好的生活吗?”。

1998年12月5号,我68岁了。我在印第安纳大学和新墨西哥州大学教书时,年轻的我曾想过是否会被压榨。1966-1967年在多伦多大学教书的日子我不太开心,不是因为我受到了不好的对待,而是我觉得我的知识与那儿的环境不太兼容。在明尼苏达大学教书的14年,我过得很愉快;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14年,也是比较顺心的。但威斯康星大学所要应付的社会性事务比在明尼苏达多,那种完全的学术纯粹度比不上明尼苏达。在明尼苏达和威斯康星的28年,我构建起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这一体系,包括了10本书,第一本是《恋地情结》,最后一本是《逃避主义》。

我对社交从来不是很主动。当我在牛津和伯克利上学时,我都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在美国野外考察时,我的同学们总像对待弟弟一样照顾我,或者说更像照顾妹妹一样。当我在场时,他们会放低讲粗鄙之语的音量。当好多年后,我才逐渐去质疑我缺乏“羁绊”的生活。我身边的人都至少有一个他们可以托付忠诚和爱的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配偶、小孩、朋友、小团体或是家庭。

我确实有过这样的情感经历,但很短暂。我试图着把那段经历浪漫化。当爱这类情感受挫时,它就会转化成多愁善感,我总是被这样的多愁善感击溃。

1995年,我和一个威斯康星大学的毕业生去加州的迪士尼乐园考察。一天的室内考察工作结束后,外面的雨还没停,我们因此得等大巴来接我们。如果我是一个人在大雨中等待,我的胃和心情准会很难受,但是有Steven Hoelscher陪着我,我却感觉好多了——在洛杉矶的600万人当中,我竟然能找到一个相处起来如此和谐的一个人,而他就站在我旁边。

在明尼苏达大学,我很享受与同事们相处的时光。此外,我也爱和一些学生待在一起。但在威斯康星大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里的同事都比较年轻的缘故,他们与人的交往都带有谨慎和戒备。有次我感到身体不舒服,回到家后症状加剧了。当我打给一位同事请求帮助,他说他不能来我家中载我去医院,因为他有一件事需要去办。最终另一个同事来到我家,开车送我去医院。过了两天后的周一,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和同事们进餐,那一张张平日的笑脸似乎有些不真实感。

在漫漫冬日中的壁炉旁,有什么回忆能够抚慰我的心灵?我想有两件事值得一说。1988年我生日那天,我本来邀请Bob和Karen Sack一起吃晚餐,但他们俩当时都得了流感不能赴约。在我快要下班时,Sack的10岁儿子打电话给我,说能不能让他陪我吃生日餐,我欣然答应了。之后,我们俩来到Sack家附近的一家餐厅吃饭。一老一少在餐厅吃饭,我看起来既不像是小男孩的爷爷,也不像是他的看护人,所以总是有人带着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虽然我获得过很多荣誉,但这些华丽的荣誉都比不上和这位善良的小男孩带给我的美好回忆。第二件事是在退休的1997年,在上完Space and Place这门课那天,我收到一位同学写给我的感谢纸条。上面说,当他就住在我寓所的对面,他对此感到非常巧合。这门课让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加深许多。

可能是我人生中缺失了婚姻和为人父母两个阶段,所以我在不成熟的状态下步入老年。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成熟,我才会格外珍惜小事中才有的转瞬既逝的美好情感。对于这种不成熟,我有小小的自豪,也有后悔。时不时的,我也渴望真正的家、永久的羁绊和长期可依靠的关系。

最后让我以一件小事作结,不过我记不清是何时何地(不过肯定是来威斯康星之前)。午夜已过,黑夜沉沉,我独自驾驶在内布拉斯加的荒野上。在狭窄的道路上,只有我和另一辆车相伴而行。我不认为自己是个熟练的司机。但那次,有着那辆车尾灯的指引,我感到舒心。但是不久后,它的右转灯开始闪烁——我就要被一个人丢下了,在这原野上。所以,接下来的路途,我也只能靠我的前灯来踽踽独行。前路暂时被照亮,又倏忽至身后,随即没入坚壁般的黑暗……

总结:最后一章中,段义孚回忆起一些略带酸楚和温暖的琐事,含蓄地、轻轻地拷问:我的生活算好生活吗?最后,用一个隐喻性的黑夜驾驶往事把自己的心境悄悄展示给了读者。

写在最后,这本书至今未出中文版,但很有翻译出版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就是,读者能够通过其优美的文字和图片,去更加了解段义孚。他不仅是一位地理学家,更是一个经历丰富和内心敏感的个体。这本书中有时代、有生活,更有心灵,期待这本书有朝一日的中译版。



文章已于2019-11-19修改
搬运工:中文还有这一本神州(china)(段义孚最早的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Geographer Yi-Fu Tuan地理学家段义孚
A Biography of the Famous Chinese-American Geographer Yi-Fu Tuan
华裔美国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传记
From Amanda Briney, Contributing Writer作者:阿曼达·布里尼
May 5 2010  201055
Yi-Fu Tuan is a Chinese-American geographer famous for pioneering the field of human geography and merging it with philosophy, art,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This amalgamation has formed what is known as humanist geography.
段义孚是一位华裔美国地理学家,以开拓人文地理学领域而闻名,并将其与哲学,艺术,心理学和宗教融为一体。 这种融合形成了所谓的人文地理学。。
Humanist geography as it is sometimes called is a branch of geography that studies how humans interact with space and their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It also looks 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ld’s societies. Most importantly though, humanistic geography stresses people’s perceptions, creativity, personal beliefs, and experiences in developing attitudes on their environments.
人文主义地理学有时被称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类如何与空间及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它还研究人口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以及世界社会的组织。最重要的是,人文地理学强调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创造力、个人信仰和经验。
In addition to his work in human geography, Yi-Fu Tuan is famous for his definitions of space and place. Today, place is defined as a particular part of space that can be occupied, unoccupied, real, or perceived (as is the case with mental maps). Space is defined as that which is occupied by an object's volume.
除了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外,段义孚还以其对空间和地方的定义而闻名于世。今天,地方被定义为空间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被占据、空置、真实或感知(就像心理地图一样)。空间被定义为被物体的体积所占据的空间。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idea of place in determining people's behavior was at the forefro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replaced any attention previously given to space. In his 1977 article,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Tuan argued that to define space, one must be able to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but in order for a place to exist, it needs a space. Thus, Tuan concluded that these two ideas are dependent upon one another and began to cement his own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geography.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确定人们行为的地位的想法处于人类地理学的最前沿,取代了先前对太空的关注。 在他的1977年文章“空间和地:经验的视角”中,认为,要定义空间,人们必须能够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但为了一个地方存在,它需要一个空间。 因此,得出结论,这两种思想相互依存,并开始巩固自己在地理史上的地位。
Yi-Fu Tuan's Early Life段义孚的早期生活
Tuan was born on December 5, 1930 in Tientsin, China. Because his father was a middle class diplomat, Tuan was able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educated class, but he also spent many of his younger years moving from place to place within and outside of China's borders.
段于1930125日出生于中国天津。由于他的父亲是一名中产阶级外交官,他能够成为受过教育的阶层的一员,但他年轻时也花了很多时间在中国境内外四处奔波。
Tuan first entered college at the University College in London but he later went to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where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s degree in 1951. He then continued his education there and earn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1955. From there, Tuan moved to California and finished his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段首先进入了伦敦大学学院,但后来又进入了牛津大学,并于1951年获得了学士学位。然后他继续在那里接受教育,并于1955年获得硕士学位。从那里段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他的学业。(阅者注:读研这段有些不太一致的地方,在2007回家记中段说:在1951年,当我即将到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所以有的断言:1951年段就去美国了但可以确认的是1957年是在伯克利获得博士学位
During his time at Berkeley, Tuan became fascinated with the desert and the American Southwest -- so much so that he often camped in his car in the rural, open areas. It was here that he began to develop his ideas of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and bring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nto his thoughts on geography. In 1957, Tuan completed his PhD with his dissertation entitled, "The Origin of Pediments in Southeastern Arizona."
当他在伯克利的时候,对沙漠和美国西南部非常着迷,以至于他经常在他的汽车里露营,在乡间开阔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他开始发展他的地方的重要性的思想,并将哲学和心理学纳入他的地理思想。1957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题为“亚利桑那东南部谱系的起源”。
Yi-Fu Tuan's Career生涯
After completing his PhD at Berkeley, Tuan accepted a position teaching geography at Indiana University. He then moved on to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where he frequently spent time conducting research in the desert and further developed his ideas on place. In 1964, Landscape magazine published his first major article called, "Mountains, Ruins, and the Sentiment of Melancholy," in which he examined how people view physical landscape features in culture.
在伯克利完成博士学位后,接受了印第安纳大学地理教授的职位。然后他去了新墨西哥大学,在那里他经常花时间在沙漠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他对地方的想法。1964年,《风景》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文章《山、遗址、忧郁的情怀》,探讨了人们如何看待文化中的自然景观特征。
In 1966, Tuan lef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to begin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1968. In that same year, he published another article; “The Hydrologic Cycle and the Wisdom of God,” that looked at religion and used the hydrologic cycle as evidence for religious ideas.
1966年,离开新墨西哥州大学,开始在多伦多大学任教,直到1968年。同年,他发表了另一篇文章:“水文循环和上帝的智慧”,它着眼于宗教,并利用水文循环作为宗教思想的证据。
After two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uan then moved to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where he produced his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n organized human geography. There, he wondered abou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human existence and why and how they existed around him. In 1974, Tuan produced his most influential work called Topophilia which looked at the love of place and people’s percep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surrounding their environments. In 1977, he further solidified his definitions of place and space with his article,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在多伦多大学工作了两年之后,搬到了明尼苏达大学,在那里他创作了他最有影响力的有组织的人文地理学作品。在那里,他想知道人类生存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以及它们为什么和如何存在于他周围。1974年,创作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恋地情结Topophilia,它关注的是对地方和人民的爱。对周围环境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1977年,他用“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一文进一步巩固了他对空间与地方的定义。
That piece, combined with Topophilia then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uan’s writing. While writing Topophilia, he learned the people perceive place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because of fear. In 1979, this became the idea of his book, Landscapes of Fear.
这篇文章,再加上恋地情结Topophilia,对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写恋地情结”的时候,他了解到人们感知到的地方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还因为恐惧。1979年,这成为他的书《恐惧的风景》(landscape of Fear)的构思。
Following four more years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uan cited a mid-life crisis and moved to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While there, he produced several more works, among them,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in 1984 that looked at man's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y focusing on how humans are able to change it by adopting pets.
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四年之后,以中年危机为由搬到了威斯康星大学。在那里,他又创作了几部作品,其中包括1984年出版的《支配与情感:宠物的制造》(Dominance and love: The Making of Pets)。这本书着眼于人类如何通过收养宠物来改变自然环境,从而观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In 1987, Tuan's work was formally celebrated when he was awarded the Cullum Medal by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1987年,当被美国地理学会授予卡勒姆Cullum奖章时,他的作品得到了正式的庆祝
Retirement and Legacy 退休之后
During the late 1980s and 1990s, Tuan continued lectu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nd wrote several more articles, further expanding his ideas in human geography. On December 12, 1997, he gave his last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and officially retired in 1998.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继续在威斯康星大学讲课,并写了几篇文章,进一步拓展了他的人文地理学思想。19971212日,他最后一次在大学演讲,并于1998年正式退休。
Even in retirement, Tuan has remained a prominent figure in geography by pioneering human geography, a step that gave the field a more interdisciplinary feel as it is no longer simply concerned with physical geography and/or spatial science. In 1999, Tuan wrote his autobiography and more recently in 2008, he published a book called, Human Goodness. Today, Tuan continues give lectures and writes what he calls “Dear Colleague Letters.”
即使在退休后,仍然是地理领域的佼佼者,因为它已经不再单纯地关注人文地理学,这一步使该领域具有更多跨学科的感觉。自然地理和/或空间科学。1999年,写了他的自传,最近在2008年,他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人类的善良”。今天,继续讲课和写作。他叫“亲爱的同事”
To view these letters and learn more about Yi-Fu Tuan's career visit his website.
要查看这些信件,了解更多关于段义孚的职业生涯,请访问他的网站。
……………………………………………………………………………………………………………………………………………………
Samples of Professor Tuan’s Dear Colleague Letters
“亲爱的同事信件”样本
1.
October 24, 2009
Dear Colleague:  
20091024
亲爱的同事:
     Let’s say that I have a house and my two most precious possessions in it are my young daughter and my cat. A fire broke out. I had to choose between saving my daughter and my cat. I saved the cat. My daughter perished. You can imagine the outrage! And yet, conceivably, a cat lover or two might say that I did the right thing. Here is another scenario. I have a house and my two most precious possessions in it are my cat and my pet rock. A fire broke out. I saved my pet rock, abandoning my cat to the flames. More and possibly even greater outrage! Don’t I realize that the rock is a piece of mineral without feelings? But that’s not how I see my rock. To me, it is a friend–a friend of undeviating constancy, a round object that warms my hand in winter and cools my cheek in summer.
假设我有一所房子,其中我最珍贵的两件东西是我的小女儿和我的猫。发生了一场火灾。我不得不在救我女儿和猫之间做出选择。我救了那只猫。我的女儿死了。你可以想象出愤怒!然而,可以想象的是,一两个爱猫的人可能会说我做了正确的事情。这是另一种情况。我有一所房子和我最珍贵的两个财产里面是我的猫和我的宠物石。发生了一场火灾。我救了我的宠物石头,把我的猫丢在火堆里。更多,甚至更大的愤怒!我难道没意识到那块石头是我的没有感情?但我不是这么看我的石头的。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朋友-一个坚毅不变的朋友,一个圆圆的东西,在冬天温暖我的手,在夏天使我的脸颊变凉。
     My point is that we humans are poetic animals–that we naturally assign human personality, motivation, and feeling to beings that don’t have them. The evidence lies in our language, which is chock-full of metaphors. When I say to my scientific geographical colleagues that they are poets, they are none too pleased, but they can’t escape the label, for don’t they say the mouth of the river, an arm of the sea, the spine of a ridge? Moreover, when their leg bangs against the leg of their desk, don’t they glower at it as though its obstructiveness was intentional?
我的观点是,我们人类是富有诗意的动物-我们自然地将人类的个性、动机和情感分配给没有它们的人。证据就在我们的语言里,那是一种无聊的语言。我的比喻。当我对我的科学地理同事说他们是诗人时,他们一点也不高兴,但他们不能逃脱这个标签,因为他们不是说河口,是一条手臂吗?海,脊的脊椎骨?而且,当他们的腿撞到他们的桌子的腿时,难道他们不觉得它的阻碍是故意的吗?
     We love our kin–we love people who look like us, who have dark hair and brown eyes as we do. As for people with blond hair and blue eyes, well, they can be tolerated but not loved, for they are not one of us. What if people look even more radically different? What if they are hairy, what if their jaws recede and their arms dangle almost to their knees? Well, we won’t want to be close to them. In fact, we would be repelled by their ugliness–their grotesque appearance. Yet what I have just said is not true–or rather, not quite true–for there are creatures who fit the description I have given, but far from being repelled by them, we embrace them as cousins thrice-removed. Who do I have in mind? I have in mind the mountain gorillas. It is a peculiarity of our species that we can favor other species more than our own–love our animal pet more than we do a human child. Remember that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a nobleman’s horses were housed in handsome stables; by contrast, the men who served them lived in dark, smoky cottages. The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was founded long before the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 In nineteenth-century Britain, stray cats and dogs were being taken care of when children seven or eight years old slaved in factories, suffered choking smoke and grime as chimney sweeps, and were sent to prison for stealing an apple.  
我们爱我们的亲人-我们爱那些长得和我们一样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人。至于金发和蓝眼睛的人,他们是可以容忍的,但不能被爱,因为他们不是。没有我们。如果人们看起来更不一样呢?如果它们是多毛的,如果它们的下巴后退,手臂几乎垂到膝盖上怎么办?我们不想接近他们。在……里面事实上,我们会被他们丑陋的外表所击退。然而,我刚才说的不是真的,或者说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有些生物符合我给出的描述。我们远没有被他们击退,而是像表兄弟一样拥抱他们-三次被移除。我想到的是谁?我想到的是山地大猩猩。这是我们物种的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偏爱其他物种。比我们自己更特别-爱我们的宠物胜过爱一个人类的孩子。请记住,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一个贵族的马被安置在英俊的马厩里;相比之下,那些他们住在黑烟的小屋里。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早在防止虐待儿童协会之前就成立了。十九世纪的英国当七、八岁的孩子在工厂里被奴役时,流浪猫和狗正被照顾着,烟囱扫荡时,他们的烟和污垢令人窒息,并因偷窃而被送进监狱。一个苹果。
     How come? Well, we humans are compelled to love creatures unlike us because we were and are totally dependent on them. Domestication is a long-drawn and often cruel procedure. Nevertheless, in its early stages, we humans had to treat the animals we wished to domesticate with tender, loving care. That loving attentiveness has not totally disappeared even when techniques of domestication have matured to the extent that personal attention and care was no longer necessary. Another factor is our need to see our virtues vividly. Animals, serving as metaphors, answer that need. Thus the dog stands undeviatingly for loyalty, the cat for independence, the horse for elegance, the tiger for power, the lion for nobility, and the panda for cuteness. But that still leaves out the mountain gorilla. What does it stand for? The vulnerability of hulk? Innocence behind threatening appearance?
怎么会这样?我们人类不得不像我们那样爱生物,因为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完全依赖它们。驯化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过程.然而,在它的EA中在这个阶段,我们人类必须以温柔、关爱的态度对待我们希望驯化的动物。即使驯化技术已经成熟,这种爱的注意力也没有完全消失。在不再需要个人关注和照顾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另一个因素是我们需要生动地看到我们的美德。动物,作为隐喻,回答这个需要。因此,这只狗站着你。忠诚代表忠诚,猫代表独立,马代表优雅,老虎代表权力,狮子代表贵族,熊猫代表可爱。但这仍然把山地大猩猩排除在外。什么它代表什么?绿巨人的弱点?威胁外表背后的纯真?
Best wishes,
Yi-Fu
“Lucidity, I maintain, is almost always desirable.”
…………………………………………………………………………………………………………………………
2.
September 18, 2009
Dear Colleague:  
     I attended a reception honoring undergraduates of Letters & Science who have received scholarships in recent years. It was held in Tripp Common of the Memorial Union. When I walked in, the hall was already packed with students, parents, relatives, and donors. Some were standing in line for the hors d’oeuvre. I joined them, for I didn’t want to miss the College’s largesse. With food and drink in hand, I looked for a table and found one that had not been occupied. Of course, I expected to be joined by others, but no one came. All the other tables meanwhile blossomed with bright happy faces—students and their proud parents—smiling, talking, eating. As I sat there nibbling at the food on my plate, I felt decidedly odd. Why was I there? I don’t normally accept open invitations of this kind. I accepted this one because Cathy Webb wrote me a letter, inviting me to the reception as a future donor. She mentioned the scholarship in my will and said that she hoped it would be many years before it is activated. Her words rang in my ears as I stared into space and imagined myself a ghost hovering benignly over the crowd, an actual benefactor and not just a potential one.
我参加了一次表彰近年来获得奖学金的文理科本科生的招待会。它是在纪念联盟的特里普共同举行的。当我走进来的时候,大厅里有学生,父母,亲戚和捐献者。有些人排队等候开胃菜。我加入了他们,因为我不想错过学院的慷慨。有食物和饮料然后,我找了一张桌子,发现一张没有人坐的桌子。当然,我希望有其他人加入,但没有人来。与此同时,所有其他的桌子都绽放着明亮的欢快的脸蛋。恩特和他们骄傲的父母-微笑,交谈,吃饭。当我坐在那里啃着盘子里的食物时,我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在那里?我通常不接受这种公开邀请。我接受这封信是因为凯西·韦伯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作为未来的捐赠者参加招待会。她在我的遗嘱中提到了奖学金,并说她希望过很多年我才能获得奖学金。T被激活了。她的话在我耳边回响,我凝视着太空,想象自己是一个幽灵,在人群中亲切地盘旋着,一个真正的恩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潜在的恩人。
     The fact is, although I was bodily present at the reception, I felt as unreal and disconnected from what went on as I would if I were pure spirit—and the year not 2009 but, say, 2012. At this point of my reverie, a young man was brought to my table by an assistant dean. His family couldn’t come and I obviously needed company. Immediately my ghost rejoined my body and I felt real again. The student is Matthew O’Brien. He is in his third year, majoring in materials science, modern history, and African Studies. Yes—all three! Astonishing, isn’t it? He politely asked about me, what I do, and I found myself telling him about doing fieldwork in Panama in 1959, as part of a naval project to blast—with nuclear bombs!—a new canal through the Panamanian isthmus. How ancient I must seem to Matthew. Sitting by me, it could occur to him that even his grandfather is young.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is, how incredibly young Matthew looked to me. If I had a grandson, he could be older. At this point, my thought turned to the parents. What images raced through their minds as they looked proudly at what they had contributed to life and world. “Oh death, where is thy victory?” must have a real meaning for them—not just a familiar phrase from the Bible, but a personal shout of triumph.
事实是,尽管我亲自出席了招待会,但我觉得自己与所发生的事情毫无联系,就像我是纯粹的灵魂一样-而不是2009年,而是2012年。在这一点上一位助理院长把一个年轻人带到我的桌子上。他的家人不能来,我显然需要有人陪伴。我的鬼魂立刻又回到了我的身体,我又感觉到了真实。学生T是马修·奥布赖恩。他三年级,主修材料科学、现代史和非洲研究。是的-三个都是!令人吃惊,不是吗?他彬彬有礼地问起我,我做什么,我就我告诉他1959年在巴拿马做实地调查,作为一个海军项目的一部分-用核弹!-一条穿过巴拿马地峡的新运河。在马修看来我一定很古老。坐在我旁边,他可能会想到,他的祖父也很年轻。问题的另一面是,马修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年轻。如果我有孙子,他可能会老一点。在这一点上我的想法转向了父母。当他们骄傲地看着他们对生命和世界所做的贡献时,他们脑海中闪过的是什么图像。“哦,死亡,你的胜利在哪里?”一定很刻薄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圣经上的一个熟悉的短语,而是个人胜利的呼喊。
     You may detect a note of envy in me, a life-long bachelor, when I start to talk about parents. On the other hand, I am immensely grateful to them for lending me their talented offspring. At times, I feel that the parents just might envy me, for I see their children, often on an one-on-one basis, when they are most attractive and intellectually alert. The parents toil to pay the bills and I get the benefit. Even in the brief time I chatted with Matthew, I felt charged up by his vigor, intelligence, and hopefulness. I was also delighted to hear a student’s official remarks from the podium. She is Kimberly Krautkramer, a senior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philosophy. What a promising combination of disciplines! Kimberly is surely heading toward a brilliant career. Finally, while waiting for the program to begin, I watched slides projected on the screen that showed comments by scholarship recipients. One said something like this. “I am grateful to my professors at UW. As Marcel Proust said, ‘Teachers are the gardeners of my soul.’” After this, dear colleague, it is hard to be dour even if the arthritis still hurts.
当我开始谈论父母的时候,你可能会在我身上察觉到一丝嫉妒,一个一辈子的单身汉。另一方面,我非常感谢他们借给我他们有才华的后代。有时,我我觉得父母可能会羡慕我,因为我经常在一对一的基础上看到他们的孩子,当他们最有魅力、最聪明的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地付账,我得到了这笔钱。e福利。即使在我和马修聊天的短暂时间里,我也感觉到了他的活力、智慧和希望。我也很高兴听到一位学生在讲台上发表的官方讲话。她是金柏利·克劳德克拉默,分子生物学和哲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多么有希望的学科组合!金伯利肯定会走向辉煌的事业。最后,在等待节目开始时,我看了放映在屏幕上的幻灯片,上面显示了奖学金获得者的评论。有人说了这样的话。“我感谢我在UW的教授们。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说,“教师是我灵魂的园丁。”在此之后,亲爱的同事,即使关节炎仍然很痛,也很难变得沉闷。
Best wishes,
Yi-Fu
…………………………………………………………………………………………………………………………
3.
May 5, 2010
Dear Colleague:  
Bobby, the last Kantian in Nazi Germany
     Ethics is about others, is it not? It is about how we see the other and feel a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 Curiously, the answer is “no”–or rather, “no” in two great ethical-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the Indian and the Greek. At the center of these two great traditions is personal salvation. Of course, to attain personal salvation one must satisfy certain conditions. To Indians, it is right action, each of which, however small, is a step up the karmic path; and though the action is done ultimately for oneself, it does have the effect of benefitting others. As for the Greeks, salvation begins with self-knowledge. With true self-knowledge, how can a man do wrong? And how can he not benefit others if only as virtue personified? Think of Socrates, a good man, and I would love to be in his company. But compassion is not in his vocabulary and history does not say that he ever fed orphans or consoled widows.
鲍比,纳粹德国的最后一个康德人
道德是关于别人的,不是吗?它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另一个人,并感到对另一个人的责任吗?奇怪的是,在两个伟大的伦理哲学传统中,答案是“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印度人和希腊人。这两大传统的核心是个人救赎。当然,要获得个人救赎,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对印度人来说,这是正确的行为。离子,每一个,无论多么小,都是业力道路上的一步;尽管这个行动最终是为自己做的,但它确实有造福他人的效果。至于希腊人,救恩开始了。It‘有自知之明。有了真正的自知之明,一个人怎么能做错事呢?如果仅仅是美德的拟人化,他怎么能不让别人受益呢?想想苏格拉底,一个好男人,我很乐意和他在一起。但是同情没有在他的词汇和历史上说,他曾经喂养孤儿或安慰寡妇。
     In contrast to the self-focus of Indians and Greeks, Jews focus on the other–o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 There are no less than 36 references to the stranger in the Jewish bible. Can any other holy book match this? Maybe the Christian, but then Christian ethics is an extension of Jewish ethics. Note that the other in the Judeo-Christian tradition is a stranger, not a kinsman or a neighbor with whom one can so easily bond through familiarity and the promise of mutual assistance. Immanuel Kant universalized Judeo-Christian maxims to include all peoples. Yet how feebly this principal has taken hold even in Kant’s native country, Germany, and even among philosophers in his native country, of whom the most notable is Martin Heidegger.
与印度人和希腊人的自我意识不同,犹太人关注的是对方的责任。在犹太圣经中,提到陌生人的次数不少于36次。还有其他的h吗?奥利书符合这个吗?也许是基督教,但基督教伦理是犹太伦理的延伸。请注意,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另一个是陌生人,而不是亲戚或邻居。我们可以通过熟识和相互帮助的承诺轻易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伊曼纽尔康德普及犹太教-基督教格言包括所有民族。但这位校长有多软弱肯恩甚至在康德的祖国德国,甚至在他的祖国的哲学家中也是如此,其中最著名的是马丁·海德格尔。
     What do these potted stories lead up to? They lead up to the Jewish philosopher Emmanuel Levinas (1905-1995). His early works show that he was steeped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and that among his heroes were Kant and Heidegger. In a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he had time to reflect on Kant’s universalist ethics and Germany’s total disregard of it, and the irony that his own much admired hero, Heidegger, had joined the Nazi party. Levinas came up with two conclusions. One is that words, however persuasive at an intellectual level, have little or no impact on action, and a reason for this ineffectiveness might be that, at a subconscious level, Western philosophy (remember the Greeks), like Indian philosophy, is centered on the individual–on developing personal virtue rather than on working for the good of the other. The second conclusion is that when the other does swim into focus he is a kinsman or a neighbor, and not a stranger. Heidegger’s sympathy for Nazism lies in the appeal of this primitive tribalism, and his achievement, the draping of a sophisticated veil of words over it.
这些盆栽故事导致了什么?他们导致犹太哲学家伊曼纽尔莱维纳斯(1905-1995)。他早期的作品表明他沉浸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他的英雄包括康德和海德格尔。在纳粹集中营里,他有时间思考康德的普世主义伦理和德国对此的完全漠视,以及讽刺的是,他自己的许多阿德米尔。爱德·英雄海德格尔加入了纳粹党。莱维纳斯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语言,无论在智力层面多么有说服力,对行动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影响,也是行动的一个理由。这种无效可能是,在潜意识层面,西方哲学(记得希腊人)和印度哲学一样,都是以个人为中心-以发展个人美德为中心,而不是以培养个人美德为中心。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工作。第二个结论是,当对方游到焦点,他是一个亲戚或邻居,而不是一个陌生人。海德格尔对纳粹主义的同情在于这种原始部落主义的吸引力,以及他的成就,在它上面披着一层复杂的文字面纱。
     Levinas reflected on his camp experience in a two-page essay. “Halfway through our long captivity, for a few short weeks, a wandering dog entered our lives. We called him Bobby, as one does with a cherished dog. He would appear at morning assembly and was waiting for us as we returned from work under guard. He jumped up and down and barked in delight. For him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we were men.” “This dog,” Levinas added, “was the last Kantian in Nazi Germany.” He did so without the brain to universalize, and he did so because his instinct was such as to favor a species other than his own (Stephen Stern, "How Judaism redeems Western Philosophy" Tikkun, May/June 2010).
莱维纳斯在一篇两页的文章中反思了他的露营经历。“在我们长期囚禁的一半时间里,一条流浪的狗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短短几个星期里。我们叫他鲍比,就像一个叫鲍比一样被擦掉的狗。他会出现在早晨的集会上,在我们下班回来的时候,他正等着我们。他跳上跳下,高兴得叫了起来。对他来说,毫无疑问,我们是男人。““这只狗,”莱维纳斯补充道,“这是纳粹德国最后一只康德犬。”他这样做并没有大脑的普遍性,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本能是偏向于他自己以外的物种(S)TEPHEN Stern,“犹太教如何救赎西方哲学”,Tikkun20105/6)
  
Best wishes,
Yi-Fu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9: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感:人的意义何在?
2017-08-30 23:01:16 鄱阳湖学刊2017年4期
段义孚

[摘 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探讨“地方”与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关系,以及“地方”的馈赠和义务。地方大小不一,包括室内的壁炉、房舍、四邻、社区、街道、城市,乃至地球、太阳系、宇宙,等等。微观意义上的地方不仅是人的避难与呵护场所,还是血缘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的纽带。宏观意义上的地方是人心灵的栖息地。“地方感”的标准模式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取直接而复杂的体验,诉诸常识,而在标准模式之外还存在未经漫长的体验而产生的精神层面的强烈情感,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地方的敬畏感。我们是与大地紧密相联的生物,同时具有快乐自在的灵魂。就肉体性的存在而言,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地方感到心满意足,这个地方要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和氛围,同时我们也要给予这个地方以关爱和尊重。就思想和灵魂而言,我们经常居于别处——而那也该适得其所。我们自然而然地居于别处,这是通识教育所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空间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地方独特性的认识逐步减弱。心灵的栖息地是宇宙而不是什么当地,这个想法固然令人愉悦,但是它也会导致我们自高自大,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不负责任,并最终导致地方感的丧失。我们需要对大地万物有更强烈的情感,这是支撑现代环境生态运动的理念、热情和规划的基本认识之一。

[关键词]地方;地方感;地方感丧失;生态责任

你还记得孩子们有时候是怎样说出他们的住址的吗?他们会像大人那样先断断续续地说出自家的房号,依次是所在的街道、城市、州;然后他们会顽皮地继续说,在北美洲、西半球、地球、太阳系、宇宙。孩子们这种自我定位的方式,尽管是开玩笑的说法,却非同一般,这可以激发成年人的想象力,让我们认真思考人类到底是谁、属于哪里以及所属地方的规模大小。在一个极端,孩子们说他们居住在一所房子里,在另一个极端,他们说自己栖身在宇宙之中,这智慧地提醒了我们大人:人不仅具有身体,还拥有思想和灵魂。

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如家和四邻,社区和亲属。作为政治性的人,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归属感,它不仅存在于家或四邻,还存在于更大的实体——城市或州之中,其中的大多数人是熟人和因客观的市场运作、政府机构以及共同的公民身份联系在一起的陌生人。人具有思考能力,因此属于更大的世界。顽皮的孩子把地球当作其完整住址的一部分,大人迟迟才意识到这种观念的真谛。但是地球之外的天体呢?一个人有可能喜欢太阳系本身吗?我曾经一度以为这个问题遥不可及,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近期发生的事拓宽了我的思维。1990年2月13日,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离开太阳系,并同时在它的上面拍摄了太阳、地球及其他六个行星的照片。一张关于太阳系的快照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如今我可以剪裁下这张照片,把它贴在家庭相册上。而至于宇宙,我相信弗朗西斯·培根首先提到的,宇宙正如它本身足够大,大到恰好可以作为人类心灵的栖息地①。是的,我们同时拥有灵魂与肉体。对于脆弱的身体来说,一个舒适的家和社区大小恰好;而对于灵魂来说,如古印度哲学家和现代天文学家所想象的那样,任何小于这个世界甚至宇宙的东西,都似乎能令人感到幽闭恐惧。

现在有大量关于“地方感”的文学作品,并且其数量还在继续增多,这些作品压倒性地致力于再现那些小的明确的地区。这些微小地区的至关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然而,我想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些线索:我想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探索“地方”——它与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关系,以及它的馈赠和义务。我先从壁炉这一微观角度入手,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避难与呵护。

一、避难与呵护

从狭义上讲,壁炉就是炉边。随着对火的使用,我们的祖先大概在五十万年前第一次明白庇护所和家真正意味着什么。在使用火之前,早期原始人在黑夜里因捕食动物的存在而无法感到安全;在使用火之后,他们可以在洞口生起火,驱走捕食动物,由此感到安全。洞里的火同时也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还有木头燃烧的噼啪声和肉烧烤飘出的香气。火在墙上投下摇曳的阴影,赋予其一丝神秘的气息。跳动的火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围聚在火旁。作为封闭的空间,洞穴也有类似的功能:不仅使人类与自然隔开,同时也凝聚了居住者的精神能量,加强了他们彼此间的认识。因此,世世代代,人类每建立一个封闭空间,也就建造了一个亲密的人类保护圈。尽管各地和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经历大致是一样的,“温暖”和“壁炉”这两个词分别体现了其字面及比喻意义。

家意味着“呵护”。我们对“呵护”记忆最深刻的时间段,一是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依赖的童年,二是任何生病期间。所有的动物都会照顾自己的后代,物种的生存正是依赖于这样的照顾。但照顾病者则是另外一回事,愿意把其他工作放在一边来专门守护照顾病人,直至病人康复,这是人类独有的。狒狒以及其他猴子、猿类群体里都不存在这种护理的家庭基础。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当“群体每日例行出发的时候,所有成员必须跟随一起行动,否则就会被遗弃。对于狒狒来说,唯一获得保护的方式就是与群体呆在一起,不论受伤或病得多么严重,它都不能掉队……对于野生灵长类动物来说,与群体分离便是致命的疾病;而对于人类来讲,致命的疾病是即使在家庭人员的守护和照顾之下仍无法痊愈的病”②。我们会很自然地从那些在背后照料我们恢复健康的人身上感受到温暖,也很自然地对我们赖以痊愈的地方本身产生深深的情结。随着病者身体慢慢恢复,鸟儿在身旁歌唱,树荫下的凉爽带来如母亲般的关怀。奇怪而相当悲哀的是,狒狒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二、親密关系的纽带

众所周知,血缘使人类关系密切,特别体现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这一部分要归因于人类本能,在母亲和孩子间体现得最为明显;另一部分则归因于亲密关系的早期体验:从婴儿时期的吃奶,到由哥哥姐姐看护,再到与其他年幼的亲属一起玩耍。身体的亲近在加强关系方面,至少跟血缘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跟我们住得最近的人,不管是否与我们有血缘关系,我们都管他们叫“叔叔”“阿姨”或“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这些礼貌的称呼可能在整个近代社会都普遍使用。

维持大众生计的共同工作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诗经》是一部中国文学名著,其中的诗歌可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里面有干农活时温馨感人的场面。“千对”劳工在其头领、雇主及其儿子的监管之下,清除杂草和树木,犁地耕田。午休期间,妻子们送来的篮子里盛满饭,丈夫们都在那吃,“离他们的妻子很近”。在与《诗经》几乎是同时期的史诗《伊利亚特》中,荷马描绘了这样的情形:农夫牵着他们的牛走在松软肥沃的土地上,在田地邊,主人双手持一杯浓酒迎接他们。传统农业可以使人们体会到深深的情谊。农民的劳作节奏不仅与自然周期相关,还跟其劳作伙伴的行动及日程安排有关,这些劳作伙伴可能是他的亲戚。田纳西州一位妇女指出,她的四个兄弟间关系密切,因为他们四个拥有相邻的农场。她说:“他们终日一起劳作,一起吃饭,并且在回家之前总是闲坐聊天。”①

三、自然与神灵

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是人类满足感的最深来源之一。人们极其渴望生活在农场或小的社区,这里有那些记忆模糊的触感、香气、景象和声音,那些在户外工作时围绕着他们的东西。自然的爱抚能使人得到安慰并获得生机,甚至她的“斥责”(如莎士比亚所说)也能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生命力。同时,自然也哺育着我们,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我们的母亲和最亲近的家人。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这仍是对的。虽然如此,这种比喻在现代人听来却很奇怪,因为餐桌上的食物可能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些地图册上的抽象地名,而非像过去那样,来自于自己村庄周围的田地,那些自己每天可以看到、嗅到、照料到的不变的田地。

对于每一种生物而言,地球既是其孕育的摇篮,也是其死亡的坟墓。据此,对地球的虔诚也就自然产生,这也引发了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动,尽管这其中存在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别,但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世界各地的人们找出诸如高山、河流和丛林等具有这种自然特征的神灵,以便他们祈祷和供奉。同一家族的人可能会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家族即一个家庭或宗族随着时间流逝的延续性,对血统的重视势必使得人们尊敬祖先。延伸至依稀记得的过去,祖先首先成为文化英雄,不论创造出什么奇迹,他们始终承载着人类的印记,然后就成为与自然的神灵不可区分的灵与神。

四、标准模式与其他模式

我曾提出“地方感”的一个标准模式,把它作为评判其他模式的标准,不论是否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当“地方感”用于表述大于所有感官能察觉到的单位时,这意味着我们打了个比方,从直接而具体的经验中推测出间接且抽象的认识。如此说来,一个完整的民族国家可被称作祖国,配有主神或图腾;又或者,整个地球可被称作人类的家园,并被赋予盖亚这一神圣的名字。是思想包含了更广大的实体,但情感也绝不示弱。实际上,情感参与的力度更大。在国外待一段时间返回美国时,我们会对它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同样地,当我们坐宇宙飞船在太空待一段时间再重返地球的时候,会对地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地方感”的标准模式,强调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取直接而复杂的体验,诉诸常识,但是它无法解释这样一种奇异的现象,即:尽管没有复杂的体验,我们也可能会对一个地方产生强烈的感觉,对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欣赏或者抽象的理解。这种现象令人感到奇怪,不是因为地方的范围太大,而是因为人没有一段时间的体验。设想一下沙漠。居住在沙漠里的游牧民以标准模式的复杂方式了解沙漠,但对游客来讲,可能因为第一次见到沙漠,体验会更神秘而深刻,这种体验的成分包括认可、精神上的亲切感、兴奋感甚至是安全感。认可无关熟悉,因为沙漠并非如家一般,也几乎没有居所和养育的明显标志。亲切感基于精神层面而非感官层面——更多的是周围景观的和谐感,而不是对其特殊的标志建筑和神灵的尊崇。至于安全感,这种“家”的标志,并非来自任何可能的物质养育(因为沙漠对陌生人来说是有敌意的),而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肯定——来自于沙漠带来的几何线条的清晰感。

五、神圣的空间与神圣的地方

“地方感”的标准模式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随着物质文化的进步而逐渐消失,由此增强了人们应对自然力量的信心。拥有了更强大的自信,人们倾向赋予空间和地方越来越多的正面价值。人们对抽象与客观的事物产生了兴趣,比如天文学上确定的空间坐标系,辉煌壮丽,赋予它独具特色的神秘色彩。我以一个中国的例子来阐释这种观念。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等级社会,权力与教育集中在上层人士手中。这些上层人士跟普通百姓一样,都拥有住宅和宗祠,普通百姓指拥有一些土地的工匠、小商贩和农民。尽管他们二者的地产大小和职位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这两个社会阶层的住宅都能唤起人们与标准模式相一致的复杂情感。

在“家”的范围之外,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上层人士把注意力放在神圣的空间上,而普通百姓则关注神圣的地方。上层人士的神圣空间依据天体的周期性变化和运动来界定,尤其与太阳相关,这与宇宙密切相连。首都北京本身就是一张宇宙图,是个神圣空间,其设计体现了宇宙秩序。在宇宙空间的活动是庄严的、可预测的:二分日和二至日是农历的开端与结束,人们会举行仪式来纪念这些极重要的时刻,皇帝和上层人士会来参加。然而对于神圣的空间和在此举行的仪式,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很少感兴趣。他们的关注点集中于城市神圣空间的某些特殊地方——一棵树、一口井、墙的一角、一座建筑——那些确实发生过异常事件的地方,或者在那些反复讲述和润色的故事里,人们认为发生过异常事件的地方。事件本身可能是关于自然或人类的,但不论怎样,都被罩上超自然的光环。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地方都能使人产生敬畏感:对神圣空间的敬畏感来自于其规模和时空秩序,对神圣地方的敬畏感来自于其不可预测性和奇异性。上层人士认为,他们能够强加于现实一种秩序,当然这种秩序以前还不存在。相比之下,普通人拥有更少的权力去调整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现实主要是由变幻莫测的力量和偶发事件组成的,这些力量和事件需要被确定,需凭借故事使人熟悉,并通过神奇的方式加以抚平或控制①。

宇宙空间,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共振基本点和中心的概念性坐标,为世界上很多地方所认可,一个人可以在其中轻松地找到共同点。不过,它们也存在不同之处,其中较为显著的是在建筑上体现的程度不同。在一些社会中,宇宙空间基本上依然是理念和姿态;在另外一些社会中,它也是建筑和人造空间,可能是整座城市。建造名胜和城市需要知识、技术和组织结构,简而言之即力量。中华文明已拥有这种力量。在运用这种力量去建造几何形的城市——一项人们认为拥有天堂之令的事业时,地球上不规则的自然特征及其主要神力,以及农场、村庄这些人类卑微的作品都会被迁移或彻底改变。从这种程度上说,随着人们对天堂的尊敬加深,对于地球及其神灵的敬重却减少了;或者换而言之,随着空间感意识的增强,对于地方感即地区独特性的认识却减弱了。

六、抽象和地方感的丧失

现代文明越来越偏好抽象笼统,否则,先进的物质文化几乎无法存在。在中国,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朝君主渴望把国家分成精确的方格状,并把国都定于国家中心。当然他无法实施如此宏伟的计划,但是跟后来的许多继承者一样,他的确认识到,高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需要清晰化和规范化①。正规的城市建有长方形模式的街道,这受天堂秩序的启发,这种城市在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却很少考虑该地的地理特征。因此,帝国城市便呈现出某种单调统一的面貌,但是高效弥补了这一缺陷。一位钦差大臣为了把工作做好,应该在被派遣工作的任何地方都感到轻松自如——如果他的新居建筑和所管辖城市的设计保持相似,他就能更快地进入这种状态。

在中国的封建体制之下,没有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地方长官,因为人们认为这会牵涉太多当地责任和私人情感而使其无法公平执政。因此,官员会被送至另外一个城市,即便在另一个城市,他也不能呆很久,避免其发展当地势力,影响他保持公平正义。一位官员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在多个城市任命,如果幸运的话,在其职业巅峰时期会在京城任职。这种无根的到处移动,其影响之一就是空间感——对空间范围及其宏伟的感受。官员成为了一个世界公民,在帝国的很多地方都能感觉自如。但也并非完全如此。成为世界公民所带来的体面,可能会使其精神振奋,但同时也会使其身体感到疲惫,人会渴望家的稳定。因此,一直四处奔波的官员饱受着乡愁的折磨。毫无疑问,驻扎在边疆的士兵和为了寻求更高利润市场不断移动的商人,也同样饱受思乡之苦。官员也是文人诗人,与其他人相比,他们通常更多地把思乡之情记录在哀伤的诗文之中②。

封建中国对于矩形网格的渴望,可能会使我们联想到美国类似的网格设计。城镇及其范围内的土地测量体系,将国家的三分之二划分成方格,使得美国的大部分地貌呈现严格的传统特征。此外,一些聚居区有垂直的街道和大路。当然,这些网格的目的与中国的完全不同。在美国,宇宙的特殊意义其实是微弱的,然而经济目的——土地的有效利用及开发——很重要。但细细想来,二者依然存有相似点,即使仅仅因为任何大规模的几何设计都将天堂而非地球作为参考标准。中国的天文学更接近于美国现代天文学,而非注重那份抚慰幽灵出没之地的心境。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不论在帝国管理还是土地规模方面,几何网格设计都能提高效率,这一点在中国和美国都被认可。然后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即无论身在何方人的心灵归属问题。美国为移动中的人提供方向的便利。简单的几何图样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可能略显乏味,但对于陌生人和过客却十分有利。

在西方文明中,天空是陌生人的指挥神灵,在古希腊(至少从荷马时期)就已经如此了。城隍照料他们的子民,那么谁来照顾进入该管辖范围的旅客呢?答案是:众神中至高无上的主神——宙斯③。基督教的神就承担着宙斯的职责,因为它对陌生人和无家可归之人也很友好。繁华城市中的移民群体乐于接受新的宗教,然而传统的罗马家庭,植根于他们的宗祠,乡下人依旧深受自然神灵的束缚影响,它们二者都抵制新的宗教。基督教的神是极为公正的,他的脸如太阳一般,同样照耀正义之人和不义之人;他可以被依赖,对那些无家可归之人,即那些没有享受当地神灵庇护的人们,显现恻隐之心。这样一位神,在美国深受欢迎是合乎情理的,但很奇怪的是,美国不像边界以南的那些地方,即使在其罗马天主教群体中也没有宗教圣地和朝拜中心。在历史上,美国人拥有空间感而非地方感。只有在20世纪下半叶数十年里,人们对于地方及根脉、血统和守护神的渴望才真正凸显出来,而且这存在于那些其祖先在开放的场景——边疆及天城中寻求灵感的民族中。

七、超脱:地方感丧失

民间社会的宗教具有特定的地方特点,每一片树林、每一个洞穴、每一条河流以及每一户家庭都有其内在的精神。民间社会制定的宗教仪式增强了责任感和依恋感。而宗教和哲学则恰恰相反,它们宣扬超然尘世。比如佛教,它将其存在归因于大胆的分离行为。乔达摩·悉达多决定离开家,什么样的家呢?是一个完美的家庭,家里有一位慈爱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小王国的统治者。这个家拥有感官和情感渴望的所有东西,但缺乏满足精神渴求的东西。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佛教是极其严苛的。与其他主要信仰相比,佛教更不允许人性的弱点和需求,包括从具体和有限的事物上寻求安慰和保护。佛陀在哪里?这样一个合理的问题却会引发令人困惑的答案。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禅僧因把唾沫吐在佛陀的雕像上而受到训斥。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佛陀无处不在,这一点禅师们教导过,所以他很难把唾沫吐或不吐在佛陀身上①。他的回答显示出对于神圣地方的彻底否定,更概括地说,是对某个地方有著特殊依恋和尊重的人类需求的否定。

耶稣缺少一个可以退避的地方。“狐狸有它们的洞穴,鸟有自己的巢穴,但圣子耶稣却无处安放他的头颅”。在作出该抱怨后不久,耶稣提出的一个观点挑战了基本的孝道,即他提出要埋葬逝去的父亲。“离开死者并埋葬他;你必须要将之告知天国”(《路加福音》第9章:57—60节)。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埋葬的地方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且这种埋葬行为是有关尊重、急切的渴望及抚慰的原始行为。耶稣似乎对这二者都不以为然,他认为不存在神圣的地方,即没有能敬拜上帝的地方。一位撒玛利亚妇人说:“先生,我看得出来你是一位先知。我们的祖先在这座山上进行敬拜,但你却说敬奉上帝的庙宇应在耶路撒冷。”耶稣回答说:“相信我,敬拜上帝既不在这座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这个时刻就要来临了……这个时刻接近了,实际上当那些真正的信徒以心灵和忠诚朝拜圣父的时候,这个时刻已经到来了。”(《约翰福音》第4章:19—23节)。

亚里士多德曾说,无家可归是哲学家的自然条件。真理即哲学家的家。因此,他们的家不可能是山上的居所或者庙宇里的一个地方。阿那克萨哥拉被问道:“你不爱你的国家吗?”他指着天空回答道:“我深爱着我的国家。”古典学者卢斯认为,该“轶事使其成为首个明确的‘世界主义者,即忠诚于科学真理而非属于雅典或克拉佐美纳伊的‘宇宙公民”②。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强调自由是人的纯粹的内在品性,从而否定了地方的重要性。马可·奥勒留在其著名的《沉思录》中写道:“就我是安东尼来说,我的城市与国家是罗马;但就我是一个人来说,我的国家就是这个世界。”(卷4,第44节)并且,“你要始终清楚,这片土地与其他地方无异;这里的一切跟山上、海边或者你愿去的地方的一切一模一样。因为你会发觉,正像柏拉图所说的,居于一个城墙之内就跟居于山上一个牧人的草棚中一样”(卷10,第23节)。

我们的家在哪呢?如果不是城市或山脉的话,那它是整个地球吗?然而,对于马可·奥勒留来说,整个地球也只是一个点而已。在他的脑海里,他有足够的想象力将地球视为一点,而我们在大约一千八百年之后,在从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太阳系照片中,才真正地将地球视为一个点。提倡心灵的栖息地为宇宙,而非一些特定的地方,这令人振奋,但这种想法也会导致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视而不见和不负责任,并最终导致不真实感,因为我们毕竟是人类。斯多葛的世界因其一切都以朴素为美,是苍白无色的,最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甚至因此可能是悲哀的,因为它缺乏生命的热烈绚丽,而这只能由特定的人、文化及地方才能彰显出来。

八、生物与灵魂

我们是与大地紧密相联的生物,同时具有渴求自由的灵魂。我们需要对大地万物有更强烈的情感,这是支撑现代环境生态运动的理念、热情和规划的基本认识之一。环境保护主义者已重新发现了这种由来已久、为全世界人所共享的智慧。就肉体性的存在而言,我们需要在我们自己的地方感到心满意足,这个地方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氛围,具有自身的文化印记,以及由动植物组成的它自己的生物群落,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我们要给予其关爱和尊重。然而,就思想和灵魂而言,我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向往其他地方,这也是很自然的。向往别处是我们的天性使然。小孩一边依偎在母亲臂弯里听故事,另一边却想象着另一个世界。既在“这里”又在“那里”,这种人特有的能力从小就会显现出来,幸运的年轻人在富足的社会可以持续接受这种能力的培养,这是通识教育所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不幸的是,即使在富足的社会,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以一种玩笑却严肃的方式,告诉你她的地址,这个地址不仅包括她自己的社区,还包括地球甚至宇宙,或者不仅把她的文化家园定位于一种特定的遗产,同时还是人类的遗产。

九、瓦茨拉夫·哈维尔的家

瓦茨拉夫·哈维尔是一位剧作家,同时也是捷克共和国的总统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前任总统,讓我以他的“地方感”结束全文。他写道:

我的家就是我居住的房间……我已经习惯居住、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布满我自己无形踪迹的地方……我的家就是我的居所,我出生或者度过大部分时光的村庄或小镇。我的家就是我的家庭,我的世界,我朋友的世界,我的职业,我的公司,我的工作场所。很显然,我的家也是我居住的国家,是那里的语言所表达的智慧及精神氛围……因此我的家就是我的捷克,我的国籍,我认为我根本没有理由不去接纳它,因为它如我的男子气概一般是组成我的基本成分,我的男子气概是我另一个层次上的家。当然,我的家不仅是我的捷克,也是我的捷克斯洛伐克,这是我的公民身份。此外,我的家也是欧洲和我的欧洲身份。归根结底,家即整个世界和它现在的文明,就此而言,家即宇宙。①

责任编辑:胡颖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12-28 2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出了不少中国历史和地理的信息,当然也包括世界的。如果能读懂英语原版就更有新感触吧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29 21:51 编辑

如何制造「地方感」

原创: 乔尔事务所  乔尔事务所

什么是「地方」
Place
  地方与空间  
「地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是由若干空间单元构成的地理空间,其尺度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的。作为承载人-地关系的基本单位,「地方」由空间衍生而来,与空间存在辩证关系:当我们熟悉一个空间,或将空间赋予意义后,空间就变成了地方。空间是人们生存的条件,而地方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地方」这一概念不限于物理空间中的存在,最大的特点是其具备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地方」既由社会活动构成,又反过来构成各种社会活动。人、活动、地方这三者相互关联且互为媒介:人的社会活动使地方具有了意义,地方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基础,给予人以安全感和身份认同感

  地方性  

地方性(Placeness)是一个地方区别与其他地方的特性,又被称为「地格」,这些特性可能又空间特质、地理特质、文化特质、生活事件等等因素有关,是一个地方所凝练出的文化底蕴的符号。



对个人或群体来说,特殊的经历、具有纪念意义、不可替代的人际关系等都可以被称为地方性。

地方性也可以来自于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生物、水体、区位、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资源、社会文化情况、宗教文化等因素。在物理空间上,空间场所的功能也能折射出地方性,空间的独特性是地方性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拆解这种情感,尽管目前这一领域还没有高度统一的维度划分标志,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与地方依恋三个要素。

  地方认同(identity)  
对地方所持有的一种价值观以及特别的归属感,其来源于个人对地方的接触和体验,并通过这些接触和体验满足特定要求。地方认同强调人在地方中的角色,即人们认为这个地方是属于自己的,表现了个人或群体对于地方的熟悉感。

地方认同具体表现为人们将自身定义为地方的组成部分,并依托地方来实践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角色。地方从空间概念演变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我符号和象征。因此,地方也影响了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与意识,是社会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地方认同量表示例(《城市记忆下居民地方感的认知研究》,陆敏等;《城市历史街区变迁背景下居民地方感研究》,廖彬)

  地方依赖(dependence)  

地方依赖多指功能上的归属和依附,由于地方可以为特定活动提供空间场所,进而产生长时间的使用和需要。例如在某个地方学习、就业、度假、进行宗教活动或实践某种生活方式等等。

功能完备的地方将促进重复造访,并产生地方依赖,而地方依赖又将进一步产生地方认同。因此,地方满足人的生活需求的功能是产生地方感的基本条件之一。


William, D.R.设计的地方依赖量表
https://www.fs.fed.us/rm/value/research-place.html

  地方依恋(attachment)  

地方依恋是描述人与地方情感连结的概念,强调人对于地方在心理上积极的情感依附与归。其本质是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客观环境。通常这样的心理过程表现为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对这样的选择感到自豪和舒适。

不可否认,这些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学术界对其从属关系还存在分歧。针对不同人群,这三个维度的形成原因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对构建地方感共同发挥作用。


地方感的形成
Mechanism
  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感  
地方感来源于一种特殊而普遍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能够满足人们对地方的依附和归属需求。

在形成机制上,人对环境产生感知,以空间作为着力点,发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应,并伴随特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最终产生地方感。常见的地方感形成机制包括:
曾经到访过
■ 生活与成长经历
■ 独特的自然风光
■ 名人到访经历
■ 文艺作品的影响
■ 地方特产
■ 建筑空间感受

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相对地,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物质环境破败、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缺位、社会关系矛盾等等问题都会使得人地关系缺失,导致地方感的弱化甚至消失。

  地方感的变化  
地方感的强化是从情感到行为进化的过程,经历「认知」、「归属」、「依恋」、「承诺」等阶段。

目前针对地方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地方依赖、地方认同的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且更具象。这些研究对象包括文化、宗教、媒体、性别、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等等,可以归纳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以及时间因素,以上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方感。

  如何量化地方感  
由于地方感的形成和影响机制复杂,量化地方感能够帮助确定各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研究者们使用设计量表和问卷,并构建模型的方式来量化地方感。其中,「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获取地方感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影响地方感的不同因素和维度,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关于地方感的态度分值以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通过「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量化。

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呈现多维化的特征,通常将前文提到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与地方依恋三个维度构建参照体系,围绕这三个面向展开问题设计。

地方感调查分析表格
整理统计调查问卷的分值,并通过显著性检验、KMO测度、Bartlett‘s球体检验等统计方法检测调查数据的有效性。

同时,年龄、性别、职业等社会人口特征也会带来地方感的差异。这些信息是量化地方感的重要参照指标,作为地方感的影响因子,在认同、依恋、依赖构成的坐标系中定位不同人群的地方感特征,构建地方感因子模型。


地方感的实证研究
Research
  恋地情结(topophilia)  
人文地理学大师段义孚将传统地理学中「人地关系」中的「地」延伸到「地方」,并着重探讨「经验\体验」在地方感构建中的作用。另外,在《恋地情结(topophilia)》中,段义孚对「恋地情结」这一概念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发展,认为「恋地情结」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感,是人与地方之间根植于自然环境的情感纽带,即「人对地方的爱」。


《恋地情结》 by 段义孚
在段义孚的观点中,「经验\体验」是一个关键概念。「经验\体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全部模式,人类通过经验认知并构建出现实的环境。而「恋地情结」正是蕴含了「爱」的一套环境经验,并体现在空间秩序当中。

《Landscape of Fear》 by 段义孚
将这样的地方感投射到城市中,段义孚认为的城市是「人类对宇宙秩序崇拜的象征性产物」。在这样的语境下,城市成为了一种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

  地方与现象学(phenomenology)  
Edward Relph的实证方法更加侧重于现象学的视角,探寻隐藏在行为与情绪现象层面以下的本质内涵。在《地方与地方性》中,Relph提出,空间不只是地方的「容器」,空间同时也被人们的经验与体验所塑造,而地方感就是人在特定空间中的经历与情感。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by Edward Relph
Relph将地方感归纳为内在与外在两种性质,包括「存在的外在」、「客观的外在」、「偶然的外在」、「代理的外在」、「行为的内在」、「移情的内在」、「情感的内在」等7个层次,地方感的不同层体现出人们在地方的直接经历、融入参与程度以及对地方精神的态度。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Relph提出地方感的七个层次


乡愁与城镇人文复兴
Nostalgia
在城市建设和空间扩张的背景下,地方感不可避免地被重构、覆盖、甚至毁灭。空间可以被再次生产、重建,而地方却难以被复制。因此对于地方以及地方感的保护和延续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得到充分的保障。


文化是地方感的核心内容,而空间更迭和变迁反映了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因此地方感的营造与空间及文化的建构密不可分。在「千城一面」的建设趋势下,地方文化作为连结故土的精神纽带已经与日常的生产生活愈加遥远,所谓的「乡愁」也难以在物理空间中找到寄托。

国内外各个时期关于乡愁内涵的研究
(摘自《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by 陆邵明)
乡愁与地方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类似「家」的标志或符号,相对于物质上的供给,地方感中的安全感更倾向于精神上的肯定。同时,这种肯定也会随着地理空间的变迁不断向外扩散,从微观、具象的空间意向延伸至宏观、抽象的文化认同。

任何能够满足人的生理或精神方面需求、让人感到价值存在之处都可以成为地方。当「地方感」扩大到大于所有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单位时,地方感从直接而具体的经验中凝练出间接而抽象的认识。因此,地方这一概念的范围远远超过社区、家乡、城市等空间层面,可以延伸至国家、地球乃至宇宙,甚至是虚拟的符号和标志。与恋地情结不同,东方文化中的乡愁是一种基于特定空间与时间的怀旧情感。联想到《流浪地球》中「飞船派」与「地球派」的争论,也是一种对待「外向的空间」与「内向的地方」不同态度的体现。

所谓的乡愁或地方感,都体现了一种收敛性和内向性。引用段义孚在威斯康辛大学学术生涯告别仪式上的一段表述:「当一个人的身体感知到环境,感知到束缚,那就是地方;当一个人的思维摆脱了地方感的束缚,这就是空间」,制造地方感并不是仅仅是空间的简单重建,更是对人与地情感连结的深层关注。


- End -

延伸阅读链接:
《place and placenessless》 Edward Relph
《topophilia》 段义孚
《space and place》 段义孚
《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 陆邵明
  豆瓣人文地理学书单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4951589/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 :
https://www.fs.fed.us/rm/value/research-place.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7: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8-23 17:44 编辑

2022.8.10 10:27(美国中部时间)段义孚仙逝,即将周年,纪念!

段作中译本《我是谁》即将面世,这是前些年搞的一个在线翻译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15: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8-23 18:17 编辑

地理学家段义孚:我把生命力当成一个偶像来崇拜

https://mp.weixin.qq.com/s/KCAF0juRD0wSfWVEeedZbg



   去年8月,有着地理学界“小王子”之称的段义孚辞世。在以科学主义为主流的地理学界,段义孚强调不能只以客观数据理解地理环境,更需引入人类感官与情感来探索空间的意义,并先后提出了“恋地情结”、“空间与地方”等重要术语,影响了代代学人,成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奠基性学者。
  段义孚的地理学为什么是浪漫甚至天真的?他眼中所见的地理面貌和人类社会与他人眼中的世界有何不同?归根结底,这取决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的所有学术著作和随笔文章中,读者都可以获得一部分答案,但他的自传《我是谁?》可以告诉我们更多。
图片少年时期的段义孚与家人
   段义孚的家世显赫,他形容自己的人生是“从童年的公共世界迈向了成年的私人世界”。他在自传里忆童年时说,有几个人曾摸过他的头或给过他玩具,他们都是中国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的孩子”,上世纪三十年代,段义孚“即便只是和家人委身于一个毁于战火的国家,但只要他有一点天赋和抱负,就很可能认为自己将来还是有机会登堂入室、呼风唤雨”。但之后移居国外的经历让他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陌生而带有敌意的环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慢慢厌烦充满空洞谈话和无聊权术的社交场合,“公共生活对我来讲从来都不是那么真实,尤其是它的那些社会功能。”
   就这样,我们熟悉的那个热爱着寂寥的荒漠并从中发现地理之诗意的段义孚出现了。他发现,亚洲社会的男人往往年轻时热衷江山与美人,上了年纪心境恬淡,越发亲近自然,而对于他自己而言,他年轻时便格外青睐自然之美,把肉体的冲动“化为一种异乎寻常的能量涌向了大地的神秘和美感”,上了年纪之后,地理的壮观无法再激起他的兴奋,它们变成了思考的对象,那种想要四处旅行、看大千世界的冲动消失了,他的兴趣点越来越转向了观念和概括性的事物,而非具体独特的事物。他一生都在追问“我是谁”的问题,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中老年的段义孚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希腊人,像苏格拉底或柏拉图那样的希腊人,使得我的激情朝着极致的美奔流而去。这样的美包括上方的天堂和地上的人类个体,而不再是那些中间尺度的可爱事物——社会、景观和地方了。”
  段义孚写自传时充满着警觉。他一方面知道,如果自传只是为了诚恳,那就会变成一本忏悔录,另一方面又在晚年深刻地观察和反思真实的自我,以书写自传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胆小懦弱、欠缺的生命力、孤独的存在与有限的快乐。



《亲密:从正义到爱》(节选)


撰文 | [美] 段义孚

翻译 | 志丞 刘苏

      当20世纪60年代掀起民权运动的时候,我才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开始感到自己应该有所作为了——我应该参加一些抗议组织才对。但我的行动又一次在想法面前止步了。无精打采和胆小怯懦肯定是其中的原因,但也不止于这两种原因。因为当抗议变成了时尚,操纵杆变成了笔杆子和演讲术,而非群情激奋的示威者时,我只能克制自己了。甚至,当搞地理学的人也开始写书撰文直指社会的不公正时,我还是保持着克制的态度。他们写的东西一开始是针对劳工阶级,之后又指向了女性和少数族裔,最后是同性恋,所以,他们是跟着社会的潮流在走。

     尽管他们在斗争技巧上无可指摘,但我看出了他们内在的不成熟。他们会把这个世界分成好人和坏人两种人。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劳工、妇女、少数族裔、同性恋——都是好人;而那些掌握过多权力的人——统治阶级,像资本家、神职人员、白人和异性恋——则都是坏人。我和身边的地理学者都同样痛恨不公不义。当自己遭遇不公正的时候,也会变得十分敏感,当看见别人深陷其中的时候,也会义愤填膺。当两种观念、群体、意识形态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也总是会去同情弱势的一方,就像水往低处流那么自然——这是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法国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的一个比喻,我很喜欢这个比喻,也喜欢她凡事追求公正的性格,正如她所说:“要从胜利者的阵营里逃脱出来。”对我而言,只要开始身陷胜利者的夸耀和奉承的囹圄,也就是想要逃脱出来之时;除非这样的胜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欢乐,就像拥趸们庆祝自己的球队获胜时一样,我才能坦然接受。
(画蛇添足坛主贴一下原文)I felt mildly indignant at the biases and injustices of society. It did not occur to me to do anything. By the time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of the 1960s, I was sufficiently engaged with American society to feel that I ought to do something—that I ought to join protest movements. Again, I sat on my hands. Lethargy and cowardice were no doubt factors. But they couldn't be the only ones, for even when protests became almost fashionable and were conducted by oratory and the pen rather than by marching through hostile crowds, I refrained, I refrained even when geographers found a vocation writing papers and books on social injustice. These works focused, first, on the exploited working class, then on women and the ethnic minorities, then on gays and lesbians, following trends and fashions set by society at large.  For all their technical competence, I saw in them an underlying naivete, which is to presume that the world can be divided into good guys and bad guys, with those having little power—workers, women, ethnics, homosexuals—in the role of good guys and with those having inordinate power—the ruling class generally, capitalists, patriarchs, white men, heterosexuals—in the role of bad guys. I abhor injustice as much as the next geographer. Sensitive to a fault when it is inflicted on me, I can also take it very hard when I see it inflicted on another. In any confront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ideologies, or points of view, my sympathy shifts to the losing side with the naturalness of water flowing downsiope. That's Simone Weil's metaphor, which I like. I also like her characterization of justice as that" fugitive from the camp of victors" I want to flee if only because I cringe at any display of triumphalism, unless, of course, it is just fun or natural exuberance, as when fans whoop it up when their team wins.
图片在牛津大学赛艇队的合影

   我也常把生命力同生理上的勇气联系起来,这也是我所缺乏的。在我看来,怯懦是最可耻的人类品性,所以意识到身体里欠缺勇气会带来持续性的羞耻感。我童年居住在重庆的时候,只要一有机会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我们把布扎成一大捆来当作足球踢。有一天,父亲送了我们一个真正的皮制足球,我们真是惊喜万分。我们不仅形影不离地带着它玩,甚至就连吃饭睡觉时都抱着它不放。而唯一的缺点是,它太硬了,我一点也不想让它撞到我的胸膛或脸上,这让我有些心悸。但我却把恐惧压在了心底,去当守门员,成为“众矢之的”。当球飞过来的时候,或一个男孩儿带着球像炮弹一样冲过来的时候,我就奋不顾身地用身体去阻挡足球或那个男孩儿。但这样做并非因为有勇气,而是那一刻只觉得,这是我的最后一次了,肯定活不过这次劫难,过后就再也不必面对这玩意儿了。

    为什么当守门员会比在场上跑让我觉得在比赛中拥有更多的操控感呢?答案同样是缺乏生命力。守门员基本上是待在一个地方的,而不用追着球,也不用逼着自己满场到处跑。这是一种被动的勇气,意味着站稳自己的地盘即可。但我钦佩的却又是一种主动的勇气——行动的勇气,设定目标的勇气——男性的勇气。其实我从来都没能把球抛到过合适的位置上去。这涉及一种性别上的差异:女孩儿很难抛好球,因为她们只使用手臂的力量;但男孩儿则会借用整个躯干的力量去抛球——他们会把整个身体往前倾,像几乎快要摔倒的样子。但我却不愿冒着要摔倒的危险去抛球。在每次比赛中,我几乎都是极力掩饰着无法抛好球的羞愧参与其中的。
I associate vitality with physical courage, another quality I lack. Sensing this lack is a recurrent source of humiliation, for it has always seemed to me that no other human trait is more despicable than cowardice. When we were children and lived in Chongqing, we played soccer whenever we could. We made a ball of sorts by tying together a bundle of cloth. One day, Father gave us a genuine leather soccer ball. We were ecstatic: we played with it, ate with it, slept with it. The disadvantage, from my point of view, was that it was hard. I didn't want it to smash into my chest or face. I was more than a little afraid of it. To hide my fear, I offered to be the goalkeeper, which would make me the target---the concerted target---of aggression. When a ball came zinging my way, or when a boy, carrying the ball, threw himself at me as though he were a projectile, I blocked ball or boy with my body in a rush of suicidal madness. This was not bravery. I could do it only by persuading myself that this was the end, that 1 would not survive the onslaught and so would never have to face it again.
Why be goalkeeper rather than play a position that gave me better control over the direction ofthe game? Once more the answer is my lack of vitality.  As goalkeeper I more or less stayed put. I did not have ro run with the ball, hurl myself forward, rush all over the field.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passive courage: it means holding one's ground. But it is active courage I admire-the courage of action, of movement and projection-male courage, if you like. I could never throw a ball properly. This is said to be a gender distinction: girls do not throw well because they use only the strength of their arm; boys, by contrast, use their whole body-they thrust their whole body forward, risking imbalance and a fall. I was unwilling to take that risk. In all games that involved a ball, I had to hide the shame of not being able to throw  properly.

图片1951年6月,段义孚在牛津大学的毕业照

   我或许天生就是一个孤孤单单的孩子,因为我经常爱玩一些孤独的小孩才会玩的游戏,也就是去想象如果自己是另外一个人的话,会是怎样的。我能够在任何地方玩这个游戏,尤其是当我坐在悉尼的家里那道玻璃门廊上,望着玫瑰湾对面的车辆像玩具一样四处移动的时候,这种想象力就会达到极致。我会想象自己随意选一辆车坐上去,看一下从这辆车里望出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不仅会把自己放到那个乘客的位置上去想象,还会幻想我自己就是那名乘客——一个澳大利亚的孩子正开着车去参加板球比赛,或者一名成年男子正赶往会场的路上,等等。我特别喜欢从别人的视角去看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感受。“移情”(empathy )对我来讲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而且我也在不断培养它,把它变成更具有社会性和产出性的能力——共情(sympathy)。
    对他人遭遇的共情是一种无价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也不那么容易唤起。其实更有挑战的是对他人的成功和幸福产生喜悦之情,尤其是当那个成功在大家看来也是我们自己理应取得的时候。毋庸置疑,父母通常会因为孩子的成功与幸福而喜悦,但这是因为父母常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延伸。他们不会嫉妒自己的孩子成功,正如一个作家不会嫉妒自己的书成功那样。但父母不会常把孩子挂在嘴上,因为别人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感兴趣。不过也可能并非如此。我可能就是个例外,因为我就很喜欢听别人讲述他们的孩子如何如何成功。
I must have been a lonely child, for I often played a game that lonely children play, which is to imagine what it is like to be someone else. I could play this game anywhere, but my imagination was never more stimulated than when I sat in the glassed-in porch of our Sydney home and watched the cars moving like toys on the other side of Rose Bay. I would pick a car arbitrarily and imagine how the world might look to a passenger in it. I not only put myself in the location of the  passenger, I also imagined myself to be that passenger-an Australian boy driven to his cricket match, a grown man on his way to a business meeting, and so on. I wanted to see another person's point of view, feel how he feels.Empathy came   naturally to me, but I also cultivated it, turning it into something more socially and morally productive-sympathy.
Commiserating with another's troubles is a worthy sentiment but one that is not all that difficult to call forth. More challenging is to rejoice in someone else's success and happiness, especially when that success receives public recognition of the sort that we ourselves would like to have. Now,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parents are happy when their children are happy and successful. But parents see their  children as extensions of themselves. They are no more likely to envy the success of their children than writers the success of their books. Parents are not supposed to talk about their  children too often, the idea being that other peopIe are not really interested. P76Maybe not. If so, then I am an exception, for I like to listen to the success stories of my friends' children。
图片1954年,段义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做实地调查

    当我聆听他们所讲的时候,我就会一会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一会儿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所以,我就同时得到了两方面的快乐。这看起来好像很高风亮节,但也会因为下面三个缘由让这一情况并非总是如此。第一,我没有孩子。如果我有个优秀的孩子,而别人的孩子却很糟糕的话,那我就不可能表现得很开心了,不然会让对方觉得我在幸灾乐祸。第二,我的悲观主义。这也是我性格里阴郁的一面。当我确实目睹某人的成功,从而向他人提起的时候,极少看见他人会因为别人的成功而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哪怕不是个人之间的比较,而是从属于个人的事物,包括子女,也包括师生关系,比如“我的学生太棒了,你的学生呢?”第三,缘于我想象力中的浪漫主义倾向。这一倾向让我总觉得孩子们都是上帝的作品——独一无二的作品,派到这个世上来,是为了让大家幸福快乐,前提是大家也要如此看待孩子们才行,而不是把他们当作父母或老师的附属品或财产之类的东西。
  As I listen, I put myself, now in the children's shoes, now in the  parents'shoes, and so acquire a happiness of my own in two flavors. This sounds like a claim to high-mindedness, but there really isn't much to it, for three reasons. One is that I have no children of my own. If I had and they did poorly, I would be hard put to rejoice in the gloating of other parents.Second is my bleak view of human nature-my pessimism. I see so little of people genuinely happy in another's success that I light up when I do see it,even if it depends on an element of possessiveness, as is the case of not only parent and child but also ofteacher and student-"Oh, my student does so well, what about yours?" Third is the romantic turn of my imagination,which inclines me to regard children as God's handiwork-nique creations put into the world for everyone to enjoy, if only one knows how,rather than as the appendage and property of a particular parent or teacher.
我常常以同样的方式去看待所有人。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是可以审美的对象和艺术品。人不仅是一种可以审美的对象,还是名副其实的“可以为自己代言”的审美对象。我观看人就像欣赏油画、雕塑和乐曲一般。我静静地站在一幅画作前,想知道它的魅力何在,它在诉说着什么。在一群人中,我边看边听,想知道他们为何是这样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我更喜欢安安静静地去获得知识,而不是做一个馈赠知识的人。当然了,我在课堂上也会连篇累牍地说个不停,但在社交场合里,当我要说话的时候,更倾向于抛出一个问题或给出一个悖论或反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出话题,好将谈话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I have learned to extend to human beings generally this way of seeing young people (children and students) as aesthetic objects and public art.Human beings are aesthetic objects of a special kind in that they can literally speak for themselves. I want to know about them as I would paintings,sculptures, and musical compositions. Istand silent before a painting, ondering how it has acquired its appeal, what it "says." In the company of people, I look and listen, wondering how they come to be what they are,how they see the world. I prefer to be silent, the one who is acquiring rather than dispensing knowledge. Of course, in the classroom I have to speak and speak at length. But in social gatherings, when Ispeak at all it is usually to ask a question or to point to an irony or paradox, the purpose ofwhich is to elicit comment, to restart a conversation.
    所以,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很不错的人,知识渊博,也会注意他人的观点,特别是在聚会和讨论小组里。但不幸的是,这样的谦逊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这会显得我自己缺乏知识的立场和道德的原则。要么,这两者我都有,但却为了举止得体而刻意掩饰下去,这样的得体本身就该受到质疑了,因为这种行为的动因不是源于力量,而是缺乏安全感。这是外国人、访客、移民身上都会有的社会性的不安全感。相反,像玛格丽特·米德那样的人就可以表现得果敢、直率甚至粗鲁,因为她本就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我却不同,我只是作为一个异乡客在这里待了四十年而已,始终觉得需要审慎地去迎合那些本土美国人的观点。这让我更加明白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身上的问题,他总是把态度软下来,去关注对手们的观点,目的是讨好对方。这正是生活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中的犹太俄国人身上的弱点。他在英格兰取得的所有成就和荣誉,以及没有任何不和之音,都只是因为他作品里的力量和独创性吗?还是因为他总是会在争论的场合里打马虎眼——这样的说话方式难道会有一种魔力?

From this, the conclusion may be drawn-correctly-that I am a nice guy, knowledgeable yet attentive to other people's views, a good person to have at a party or in a discussion group. Unfortunately, the niceness and modesty have a less worthy side. It could be that I have no developed intellectual position or strongly held moral principles of my own. Or, if I do have them and refrain from pushing them because of good manners, it may be that the good manners themselves are suspect: that is, they derive not from strength but from insecurity-the social insecurity of the foreign guest, visitor, immigrant. Someone like Margaret Mead can afford to be assertive, blunt, even rude, for she is undeniably a daughter ofthe house. I,by contrast, am only a guest offorty years' standing who still feels it politic to defer to the opinions of native-born Americans. It somehow reassures me to know that Isaiah Berlin too was troubled by his tendency to bend p77over backward to see his adversary's point of view, his fatal desire to please-a weakness that he attributed to being a Jewish  Russian expatriate in an Anglo-Saxon culture. All those awards and honors he accumulated in  England, with hardly ever an adverse notice, were they all due to the force and originality of his work, or did charm-the soothing, civilized tone he brought into any controversial topic-also playa role?6
图片段义孚和同伴进行实地调查
     因别人的功成名就与踌躇满志而感到开心,这可能包含了一种不健全的受虐情结。因此,我才怀疑自我不够健全。我的性格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受虐情结呢?我觉得这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我的性格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果断坚毅的一面,总是像个小孩子般害羞,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保持着沉默,也习惯于默默无闻地尽着本分。尤其是和年轻人待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会克制自己的主张,表现得好像很无主见一样,甚至在我解释一个观点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绅士一样的性格让我显得平易近人,富有同理心,就一位教师而言,这是很好的性格。在我的退休宴上,一位我之前教过的学生回忆起几年前他和我在旧金山的中餐馆吃饭时的情景,其间,我总是不断地劝他多吃点。我很惊讶,他居然还记得这种小事。但在反思后,我觉得,他的这道回忆直指我的性格。我后来发现,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去吃饭、喝咖啡,原因是我喜欢他们吃饭时的样子。当他们享用拌着酱料的通心粉,嚼着胡萝卜蛋糕,身边伴着一堆好书,分享他们迷人的观点时,我就特别享受他们的模样,看着他们的世界观渐渐成长起来。我其实是特别情愿他们来消费我这位老师的。
Taking pleasure in another's satisfaction or success maycontain a masochistic element that is less than wholesome. I worry over my selflessness for that reason. How did the masochistic element enter my personality? I suspect that I was born with it. I have never been very assertive. Shy as a child, I remain somewhat reticent in adulthood and in a position  ofresponsibility. In the company of younger people, especially, I am disposed to subdue my own will, reveal my uncertainties, even as I am expounding a viewpoint. This gentle trait makes me approachable and sympathetic-desirable qualities in a teacher. At my retirement banquet, a former student recalled that he and I ate at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San Francisco  several years ago and that during dinner I kept urging him to eat. I was surprised that he should remember and bring up such an inconsequential detail. Yet,on reflection, he was right to do so, for he was making a point about my personality. A reason, I now realize, that I frequently go out to have coffee or a meal with students is that I like to see them eat. I like to see them and their world grow, as they consume pasta in marsala sauce, carrot cake,good books, and good ideas. I want them to consume me.
     可如果一个人太缺失了自我的话,也会和天然的自我主义产生强烈的冲突,进而走向反面,那就是非常渴望别人理解自己。我早就看到了这一危险,所以才一直防微杜渐。而为什么一种极度的自我缺失反而会变成一种渴求呢?就我的情况而言,是社会主动强化了我的这一性格倾向。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自私自利是不对的。

However, selflessness carried too far can rub so harshly against one's natural egoism that it brings about its opposite-explosive, angry demands for recognition. I see the danger and try to quit at the first sign of strain. But why is exaggerated selflessness even a temptation? In my case,the answer is that society has actively promoted my natural bent. Society says selfishness is bad. As a child, I very much wanted to be good. The opportunity to be selfless and good came in the course of a typical Chinese meal-a communal affair at which everyone feeds oIf the same set of dishes placed at the center of the table. In our family of six, we regularly had four dishes to share. The problem was that, more often than not, only one dish was the favorite. Although we had a servant to cook our meals,from time to time Mother did a star turn in the kitchen, the out come of which was one dish that all four children ravenously desired. There was never enough to go around..
图片《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 志丞 刘苏 译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3-8

本帖四楼有网络上的一个本书大概。

    无私确实可以带来幸福。我努力从童年的经验里汲取教训,减少自虐的倾向。总的来说,这样做还是有所收获的。与其因为别人拥有——配偶、伴侣、孩子、爱情——自己没有而感到沮丧痛苦,倒不如让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别人拥有的幸福上面,想象性地活在别人的富足里,以此也能让自己获得一丝满足。然而这种替代性的人生也会带来沉重代价,因为它意味着你在自己生命最好的部分里也只能体会到一种有限的满足感而已,而体验不到无限的喜乐感;也意味着你世界的另一侧总有一片阴霾笼罩着。也难怪我会把生命力当成一个偶像来崇拜,甚至经常渴望能冲破一切的生命之光的涌溢和绽放。
Selflessness makes for happiness. It pays. I try to draw on the lesson I learned in childhood, minus the masochistic excess. On the whole, it has worked well. Rather than fester in frustration over what I do not have-spouse, partner, children, love-I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happiness of people who do have them, live imaginatively in their plenty, and so appropriate it for my own. But unrelieved surrogate living exacts a heavy toll: it means a life in which even the best parts are contentment and satisfaction rather than unbuttoned joy; it means a world that constantly threatens to turn gray. Is it any wonder that I can idolize vitality, go overboard in my yearning for the irrepressible rush and glow of life?
     本文书摘部分与图片均来自《我是谁?段义孚自传》一书,较原文有删节,经出版社授权发布,标题为编者自拟。按语写作:黄月,编辑:黄月、潘文捷。(再次说明英语原文是坛主自己从原著转贴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15: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8-23 17:18 编辑

段义孚 超越孤独,把宇宙作为游乐场

https://mp.weixin.qq.com/s/ULcrX__eixAR5pBFgKiLeQ




▲晚年的段义孚曾回到祖国,在长城留影

当孤独成为整个社会的“症候”,“想想陶渊明和段义孚的遭遇,虽时代和环境不同,但陶渊明所构想的桃花源不就是段义孚构想的宇宙游乐场吗?没有人能夺走他们的‘自在之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在之地’。”

图片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欧阳诗蕾


图 / 段义孚自传《我是谁?》编辑 /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2023年8月,在地理学家段义孚去世一周年之际,他的自传中文版《我是谁?》出版,这位一生有诸多迁徙经历的学者在开篇即说,“我在很多意义上都是无根的人,我年轻时从未在一个地方住满过五年。”
   段义孚1930年出生于天津,幼年曾生活在重庆,早年随外交官父亲段茂澜出国,到过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他在1951年入美国伯克利大学读研究生,1957年获博士学位,后来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奠基性学者。2022年8月10日,段义孚在美国逝世,享年92岁。
  六十多岁时,段义孚在自传中回首人生,“我的‘家’换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天津、南京、上海、昆明、重庆、堪培拉、悉尼、马尼拉、伦敦、牛津、巴黎、伯克利、布卢明顿、芝加哥、阿尔伯克基和多伦多。在社交方面,我也同样无枝可依,我一直单身。一个家庭算是一片可以移动的旧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但我与它无缘。”
  “作为一个寻不到根的人,我天生就该自我审视。”段义孚写道。
  在自传中,他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提及亲历的世界大事,仿佛是他在办公室工作时窗外的白噪音:战乱时期的重庆,睡不着的晚上,他在堂屋穿行,给父亲的同事朋友递烟,周恩来是其中之一;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反越战运动中,他在校园里继续读书,发觉自己实在不适合学数学。那些战乱艰险、多国辗转、身份转换,他只是轻轻带过
▲少年时期的段义孚与家人
    在同时代的地理学家专注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时,段义孚感兴趣的是人与环境的情感纽带,由此开创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他最有名的学术著作《恋地情结》影响了西方学界,以人的生存为核心,阐释客观的地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性情的关系。《逃避主义》源于他去迪士尼梦想主题乐园时,想到的是逃避,而幻想乐园的普遍性又能延展到农田与城市。《制造宠物》中他探讨了嬉戏性支配的心理学,这是一种运用权力的特殊方式,其结果是人类制造了宠物。
   逃避、依赖、恐惧等这类人们往往避而不谈的情感话题,被段义孚在作品中大胆、周密而广泛地演绎。我的方法是描述性的。目的是指点、对照和阐明,建议重新观察世界的可能方式,而不是分析、解释,得出肯定的结论。”他在研究中探讨着人类依恋地方的性质,对自然与景观的态度中的恐惧成分,还有在日益撕裂的空间中发展出的世界观和自我意识。
    2012年,当段义孚获得地理学界最高奖——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时,评委指出,段义孚超越客观的论断,揭示了在传统社会科学模式中多层次的主观性,并且提醒大家批判性地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思想和生活
   在《逃避主义》中,他表示写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目的,即提供一种不同寻常、富有成效的视角来认识自然和文化,同时希望能用这本书说服读者,“特别是那些读过太多悲观文献的读者,认识到我们其实已经拥有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尽管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是很可靠。”
   然而在自传中,当他望向自身时,疑惑与不确定增多了,“我是一个逃避主义者吗?我是否常把自己放在了一束光里,去表达人性中那些可能是最乐观的一部分,并提醒周围总在关注事物阴暗面的饱学之士们:这个世界依然存在着美与善的事物?其实我并不知道,又有谁知道呢?”
   “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和变化莫测的未来,孤独也许是段义孚或我们时代的人的必然命运。研究段义孚的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叶超说。



以下是对叶超的访谈。

001 恋地与无根,宇宙是游乐场
  南方人物周刊:《恋地情结》和《浪漫地理学》这些地理学著作读起来有种超脱性,而他的自传《我是谁?》里表现出漂泊、无根和疏离,与他的学术作品有很大差别,你阅读自传时有这种差别感吗?
叶超:我觉得这也是我感受的一部分。写作也许是他排遣孤独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自问“我是谁”也是对大家的启发。尤其处在这样一个快速城镇化的时代和剧烈变迁的社会,近二十多年来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剧变是前所未有的。在物理层面,人类正在迈向以技术为代表的更高级的文明阶段;在 心理层面,人变得越来越孤独,难以理解他人也难以被人理解,人的心情很多时候难以名状,孤独成为整个社会的“症候”。
  我觉得段义孚首先是对这种孤独有敏感,然后是结合专业精准表达,至少从他的文字和作品看来,我认为他在某种意义上找到了他的寄托。比如说沙漠,他所钟爱的一种自然景观,比如说他对于家园的复杂认知。由于他的敏感性、想象力和诗意,他甚至将宇宙作为游乐场。
南方人物周刊:自传里,他重复说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上的缺失,也反复说到自己的敏感脆弱,这样的个人经验如何影响了他对环境的感知?
叶超:我们通过他的书也可以发现,他其实是很渴望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但是同时他本人又是一个特别羞涩敏感甚至脆弱的人。小时候他觉得父母更偏爱他的哥哥或弟弟,实际上他的父母还是非常爱他的。而他出生成长的1930-1950年代的20年,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一个年代,所以这种漂泊无居、动荡不安的外部感觉,跟他独特的敏感脆弱思绪碰撞在一起,一开始就培育了一个独特的思想种子。
   因为段义孚的父亲是外交官,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世界主义的教育,相比同龄小孩以及绝大多数中国人,他小时候就能够接触到很多世界层面的东西。加上后面在不同国家求学和生活,他自己在不同环境中倍感孤独、甚至压抑,但也许这些环境也激发了他的潜能和天赋,促使他寻求超脱,超出约束自己的这些地方,进行更广义或抽象意义上的思考,那就是到底什么是人类的家园,人与地方之间是什么关系,地方又如何影响人?这些问题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
▲摄于1940年或1941年初,此时段义孚一家准备由重庆迁往澳大利亚。图中,段义孚挤开弟弟 (右一) 从而获得母亲的更多关注。他紧挨着母亲,轻轻地靠着她的身体,而这个位置本该属于他的弟弟
南方人物周刊:这本书也不只是自传,还与他后来出版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回家记》构成一套理解人地关系形成过程的书,他的人地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叶超:其实按照他的爱好和禀赋,他读大学和研究生时应该选择哲学,但是他觉得哲学太过于抽象了,他想要依托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能让他回答关于人生的意义或者“我是谁”的问题。他选择了地理学,地理学的很多东西都看得见摸得着。你能具体感受到土地、地貌、景观,你无法脱离这些去抽象谈论它的意义。进入地理学的门径之后,他深受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德国地理学家洪堡的影响,洪堡、李特尔等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我相信这是对段义孚一个非常猛烈的撞击。因为原先他所纠结的只是“小家”,至少从他的描述里,家庭给他的感觉是疏离的。但当他通过地理学发现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以后,相当于有了一个更超越性的寄托和价值追求。
  地方、空间、景观、环境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之间的紧密关联,是以往地理学很不看重的。传统地理学研究的是客观的地理环境,类似于网络词条,打开就能看到地方的经纬度、地貌、气候、GDP、人口,可能有用但枯燥乏味。段义孚希望发现人跟地方之间真正的关联是什么,既有情感方面的,也有价值观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由此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地理学家一起开创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这有别于传统的“没有人情味的”地理学。
我觉得他通过地理学这个途径解决了他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他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的问题。他是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经历中提炼出来最核心的一个东西,试图用一系列的论著来解答他的问题,却形成了扩散效应。
▲1951年6月,段义孚在牛津大学的毕业照

02逃避与恐惧,人内在于环境之中
南方人物周刊:地理学家们往往讨论的是迁徙,如何把一个地方改造成良好的栖居地,但段义孚关心的则是逃避、依赖、恐惧等这些人们回避的情感话题,他这些研究的特殊性在哪里?
叶超:恐惧和逃避本来是一个心理范畴的问题,他的特殊性在于把心理学的问题跟地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的风格就像书法或其他艺术作品,很难去临摹或者复刻。但研究特殊性首先要看到一般性,段义孚实际上考虑的是一个普遍的东西,人对地方容易产生恋地情结,一种稳定的、情感的纽带或联系。但地方自身在变化,加上还有社会变化,战争、瘟疫、饥荒、经济衰退等,这时候与恋地相对应的情结就是人们对地方的逃避了。
    逃避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恐惧,恐惧饥饿、洪水、瘟疫,甚至恐惧某种文化。当人受到压力的时候,就想要逃避到另一个地方,这是一种本能或者权利。这也涉及我们刚刚讨论的主题,其实最深的孤独是无处可逃。段义孚在研究恐惧景观和逃避主义时,把人类古今中外的内容都涉及了,实际上他想研究的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恐惧和逃避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人类的心理与地方、空间密切关联,他想把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探究。
南方人物周刊:段义孚在《恋地情结》的前言就说,“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文问题,首先是要让我们认识自己,如果没有实现自我认识,就不可能提出长久有效的解决方案。”我读自然题材的非虚构作品《消失的飞蛾》时,作者麦卡锡也有类似的话,说我们必须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与记忆才能去保护它。在频发的极端天气下,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当今有哪些启示?
叶超:《恋地情结》前言里的这句话也是我在读时重点勾出来的,这一点非常重要。理解环境不是理解一个客观事物,因为人就在环境之中。段义孚强调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这至关重要。人跟环境是一个密切关联互动的关系。不能想象我站在环境外面指手画脚,哪怕是出于保护的理由。
▲段义孚和同伴进行实地调查
    环境一方面在滋养着我们,另一方面又在限制和约束我们,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惩罚着我们。环境的系列变化对人来讲是好还是坏,不是一个道德或者价值评判的问题。我们内在于环境之中,所以我们认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清楚自然或社会环境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理清这种关系,才能够去谈环保或者治理。
   我到西部去调研,西部一些县的人说我们县没有工业所以发展后劲不足。其实有些县旅游资源富集,但发展乏力导致旅游业没法给当地带来更多财富,这是矛盾之处。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其实是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你必须得深入理解到底这地方的人是怎么样的,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只有深入理解自我与他者,才能真正理解环境或自然的变迁。
南方人物周刊:客体化就会导致非常简单利落地去看环境,就好像说搞大保护就大保护,说搞大开发就大开发。长久被忽视的一点是,环境或说自然不只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人在其中还要处理情感的问题。
叶超:你刚提到的问题恰恰论证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要性。人文主义地理学第一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家园这个词表明了什么?人是内在于地理环境或自然之中并和它有一种亲密的联系。第二个就是探究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价值观、文化联系的具体过程和复杂动力。这种家园意识和追索精神对“无根的”现代人会越来越重要。
▲1963年2月,段义孚和哈里斯夫妇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船石镇(Shiprock) 附近开展野外工作,哈里斯的大女儿莎拉坐在巨石旁边。段义孚的小卡车在照片的右侧,追不上哈里斯家的那辆轿车

03 陶渊明的桃花源与段义孚的宇宙游乐场
南方人物周刊:但无论是恋地中对稳定的依恋,还是恐惧与逃离,人类这么多年里的情感方式好像也没有根本性变化。
叶超:是的,你发现了没有?这就是现代人最大的一个矛盾。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拽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人的情感、人的思想或者人对过去或他人的记忆,不是与高速发展的科技完全匹配,甚至有时候科技越往前走,人的感情和精神越往后走。两者之间的不匹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制度夹在中间,制度如果能协调好二者则好,制度如果协调不好,那就面临非常大的危险。
    人文主义地理学并不一定能给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但是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人必须得重视并面对人的感情与地方、空间的联系这一问题。问自己是谁,不是说关在小屋子里问,而是在与周围环境不断遭遇、碰撞、冲突以及与环境里的其他人遭遇、碰撞、冲突的过程中去问。想想陶渊明和段义孚的遭遇,虽时代和环境不同,但陶渊明所构想的桃花源不就是段义孚构想的宇宙游乐场吗?没有人能夺走他们的“自在之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在之地”。
南方人物周刊:人文主义地理学在现代地理学思想中处于什么位置,在当今的地理学界,人文地理主义是主流吗?
叶超:它至少是一种流派,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不仅影响到地理学,而且还影响到城市规划、建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或领域。主流或多数就是正确的方向吗?从数量上看,人文主义地理学虽然不是现今的主流,但它是我们研究地理学非常重要的基础。不管你是自然地理学家还是人文地理学家,它都是一个应该了解并秉持的核心观念。
▲段义孚自传《我是谁?》

南方人物周刊:这几年国内对段义孚的讨论变多了,为什么?他一直研究的人与地方的关系,在后全球化时代有什么新的意义?
叶超:上世纪80年代,人文地理学前辈李旭旦就将段义孚的文章翻译过来,但他坦承并未读懂。到1990年代,大家开始通过一些零散的译作接触到段义孚的著作。2000年后,段义孚的论著陆陆续续被翻译,但数量不太多,近五年有大量的段义孚著作被翻译出来,包括这本自传。从翻译的角度来讲,段先生的著作中译本在地理学家中位居第二,第一位是另一个地理学家大卫·哈维。
    当中国的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还没到一定阶段时,段义孚所研究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的共鸣。但是,比如随着社区中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制造宠物》就进入了视野。他其他的书也有类似情况。对于现在人所处的孤独情境以及重重压力,段先生的研究有一种超前的预见性。因为个体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他提供的样本就更加重要了。他留给我们挺多的思想遗产,最重要的就是朝向人文主义的世界。
     我们倒不一定要成为段义孚,我们不可能也不必成为段义孚,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学习和了解一下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解自我与他者、人类与地方的密切关联对人类自身至关重要,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人文主义地理学不一定能解决所谓的实际问题,但它是一个绝佳的出发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3 07:30 , Processed in 0.1062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