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7|回复: 5

[读书推荐]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暨全球变化研究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1 15: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11 15:39 编辑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暨全球变化研究院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ess/7683/index.html

一、院系简介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新兴学科,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热点方向。为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于2009年3月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简称“地学中心”)和全球变化研究院,围绕全球变化问题组织多学科交叉研究,并以此推动清华大学地球科学建设与发展。2016年11月30日,鉴于地学学科已达到相应办学规模,清华大学决定在地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建设发展宗旨是:在大气、陆地和海洋等地球科学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经济学等领域探索新知,为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做出贡献,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清华大学地学系发展任务包括:

  • 在地球系统及系统间交互作用、地球资源与环境、以及地球系统变化的过程方面,增长认识,传播新知;

  • 建立从局部到全球尺度对人类引起的以及自然的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和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的能力;

  • 在地球科学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大众;

  • 集成、综合并应用科学知识解决诸如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灾害潜在威胁的辨识与防范、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后果等社会问题。


清华大学历史上有过较强的地学学科,早在1928年11月就正式成立地理学系,首任系主任翁文灏(1889~1971)。他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1932年,清华大学地理学系更名为地学系,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1946年,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结束,清华大学在北平复学,地学系恢复;1947年,原有的地学系气象组独立成气象学系;1950年,地学系地质组单独分出,成立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地学系、气象学系调出并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则与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组)及西北大学地质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北京地质学院。

到1952年为止,清华大学地学、地质学、气象学系共培养毕业生200多人,其中许多人成为著名的学者、教授。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地学学科有44位毕业生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院士。

二、学科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将围绕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联合清华大学现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优势,重点开展全面系统的地球科学研究,促进清华大学的学科发展。学科近期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将面对《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急需加强的科学问题》(徐冠华等,2010),开展地球系统科学五个领域的研究:

  • 地球系统过程,主要研究地球系统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地球系统模式,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模拟地球系统的大空间尺度和时间过程,推动地球科学定量化发展。

  • 地球系统观测,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 全球变化经济学,全球变化经济学以自然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方法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以多学科交叉的思路和综合评估方法对全球变化决策提供技术与经济依据。

  • 星球健康,研究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三、师资队伍

截止到2018年10月,地学系已有事业编制教职工队伍31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17人,初级职称2人。教师队伍中包含外籍教师3人,“千人计划”获得者2人,“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3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四、教育教学

1、研究生教育。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地球科学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学者和教师,以及在国家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地球环境变化政策制定、执行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大气科学”一级学科。

3、本科生教育。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将在未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招收本科生,开展本科生教育。地学系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地学专业人才,为本专业大学生继续深造或在政府和工业部门就业打下深厚的基础。本科生培养将注重三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地学野外考察与观测、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复杂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本科生培养,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学系目前已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大气科学(全球变化方向)”辅修专业教育,不久将试行招收第二学位本科生,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将考虑正式招收本科生。

五、社会捐赠计划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英国剑桥、美国哈佛、普林斯顿、加州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地学学科为榜样,力争在2020年迈入世界地学学科前20名。近年来,清华大学地学系产出了一批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已经逐步在国际地学界产生学术影响力。但是,地学系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些困难集中体现在办学空间和教师薪酬无法满足引进世界一流人才的需求。

为推动清华地学学科快速高质量发展,突破办学空间和教师薪酬瓶颈。清华大学地学系拟筹集成立“地球科学人才基金”和兴建地球科学大楼,诚望社会贤达捐赠。

(1)捐赠人冠名的地球科学人才基金。为弥补薪酬缺口,清华大学将成立捐赠人冠名的“地球科学人才基金”,基金规模为1 亿元人民币左右,拟以社会募捐实现。

(2)捐赠人冠名的地球科学大楼。地球科学大楼规划在清华大学校园西北部,面积21728平米,预算造价2亿元人民币,其中拟向社会募集善款1亿元,学校配套1亿元。地球科学大楼作为地学学科这一清华园中既古老又新兴的学术领域的实体,具有厚重的历史氛围;同时有形成独特校园建筑美学的先决条件,必将成为新的校园景观。清华大学地球科学大楼中产生的各种学术成果,必然能够造福万世,清华地球科学大楼作为建筑美学符号,同样能够名载史册,令后世长久铭记!

主任致辞
建立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地球系统科学系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毛泽东
Scientists build reputations and gain recognition not only for supporting conventional wisdom, but even more so f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is wrong and that there is a better explanation. That’s what Galileo, Pasteur, Darwin, and Einstein did…
——Gleick et al., Science, 2010
我的理想就是清华的地球系统科学系不仅研究建设世界上最好的地球系统模式,而且系里每一个人都要会用模式,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最后都用会用我们系自己发展的模式。
——宫鹏



为了顺应时代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召唤,为国家和民族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清华大学决定恢复地学学科。我相信历史将证明这是一个正确而重要的决定。并希望清华地球系统科学系将为世界地学发展增加新鲜而优秀的血液,为中国的地学界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自2009年以来,学校推出一系列的重要举措,首先,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并利用校内师资,立即开始招收研究生。2010年又成立了促进校内多系科合作的全球变化研究院,并计划于201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6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在学校的领导下,我们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系为基地,逐步建设出一个跻身于世界先进的地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机构。作为系主任,我对此深感责任重大,更满怀信心和充满期待!

未来3-5年,我们将主要着力于建设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地球系统模拟、地球系统观测和全球变化经济学三个方向,争取尽快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学者,能够提供一流服务的管理人员,从而使地学系尽快具备培养国际一流地学及全球变化科学多学科交叉人才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需要在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在人才方面,我希望地学系能够与国际接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学系的教研人员能够与国内外同行持续合作,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第二,广泛录用一流高校的尖子人才;第三,将地学系的管理人员培养成具有一流行政管理经验,有效地支持地学系发展的服务团队。

在学术方面,我希望我们的科学发现将刷新科学记录,更新教材,我们的科学方法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采纳,我们研制的仪器设备及开发的软件工具成为工业生产的标准;我们培养的人才得到国际同行机构和社会的欢迎。

在文化方面,我希望可以形成一种具有创新意识,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又和而不同的人文氛围。地学系教研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学生等均能够相互尊重,精诚协作,平等向上。地学系愿意为每个成员的发展提供舞台,让每个成员既有充实的紧迫感,又有收获的成就感;既有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又有互帮互学的集体意识;既各有专精,又相辅相成,让地学系成为一个具有优秀研究和管理能力的教学研究机构。

让我们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以及国家和社会能够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充分依靠地学系科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不断完善发展规划,建立起一个公正、优质、多元的国际研究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立健全地学系的规章制度,扩大多层次的开放与交流,力争在5-10年内把我们的单位建设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地学教育与科研基地!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关心和支持!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ess/7685/index.html

清华大学成立地球系统科学系 地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6-12-30



清华新闻网12月30日电(记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简称“地学系”)成立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薛其坤,地球系统科学系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陈左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曾庆存等16位院士及兄弟院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主持。

邱勇、徐冠华(右三)、陈左宁(左二)、陈宜瑜(右一)、宫鹏共同揭牌。杨艳宾

邱勇向地球系统科学系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地球科学是解决当今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科学界的普遍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和定量化的特点,代表着地球科学的主流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地球系统科学系是清华学科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希望地学系充分利用清华多学科优势,集聚一流的师资,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流的地学人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地学学科,为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邱勇在揭牌仪式上讲话。杨艳宾

徐冠华表示,地球系统科学是地学学科的重要新生领域,清华大学地学系是国内第一个地球系统科学系。希望清华地学系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优势,努力形成一支真正从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培养一批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人才,为中国和世界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贡献。

徐冠华讲话。杨艳宾

薛其坤宣读了《关于成立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决定》,希望地学系认真制定学科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高水平的地球系统科学人才,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成立大会现场。杨艳宾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系主任胡永云代表兄弟院校发言,回顾了清华地学学科与兄弟院校深厚的历史渊源,肯定了清华地学七年复建工作的成效,希望与清华地学并肩合作,共同提高中国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会上举行了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捐赠仪式。经徐冠华院士倡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首批捐赠设立了该基金,旨在奖励全国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生。

全球变化青年人才基金捐赠签约仪式。杨艳宾

在会后举办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发展论坛上,地学系首任系主任宫鹏做了题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科进展与展望”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等与会嘉宾就学科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学系,第一批学生于1929年秋季入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地学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培养了以叶笃正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地学专家。首任系主任翁文灏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地学学科从清华大学调出。2009年3月,清华大学复建地学学科,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凝聚了一批物理气候系统、生物地球物理化学、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技术、高性能计算和全球变化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人才,建立起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地学学科。截至目前,地学系有教师近30人,在读研究生约190人,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大气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地学系的成立,标志着清华大学地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也是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清华大学地学系每年招收生态学、大气科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各20余名。

新时期的清华地学聚焦全球变化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积极组织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010年以来发表超过500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包括《自然》及其子刊、《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及《柳叶刀》等知名刊物文章21篇。2016年11月,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千万核可扩展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论文获得了超级计算应用领域世界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此外,地学系在世界上率先建成最高分辨率(30米)的全球地表覆盖和农地数据库,被世界科研机构广泛应用和引用;与环境学院联合建立的大气污染防治动态评估与管理平台,为决策提供实时动态支持,提升地方“精准治霾、科学治污”能力。地学系师生还揭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虽然西太平洋台风强度在增强、但造成强降水或大风的范围不会变大;获得了印度洋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新通道等一批地学领域的新认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5: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11 15:46 编辑

宫鹏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宫鹏

宫鹏,男,196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岁);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获硕士学位(21岁);1990年毕业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25岁)。1997年- )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系终身教授(32岁)。加州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主任、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工作是土地覆盖/利用分类、遥感生态测量学 - 森林与草地生态参数的精确估算、全球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探测、多数据源空间数据的综 合分析算法、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模拟与传播、以及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方法。在上述研究领域共完成140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38篇)和6本专著。他有三篇杂志论文分别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1993年度最佳遥感论文奖、Davidson会长实用论文奖和1994年度的Talbert Abrams大奖, 这是该协会的年度最高奖。1998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对海外学者评选出的30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之一。1999年做为来自大陆的杰出学者和企业家之一在华盛顿受到朱熔基总理会见。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33位)海外评审专家。
2019年6月16日,应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石敏俊教授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宫鹏教授访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宫鹏简介】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和硕士,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研究兴趣包括全球环境变化与公众健康、技术与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330余篇;被SCI引用15000余次),出版中英文著作7部,是Future Earth,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日本G20 Global Health,Lancet Public Health及Lancet Planetary Health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或刊物的顾问组成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3 15: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14 14:18 编辑

地理及其先关领域究竟有多少学科和门类。边缘学科有哪些?

尝试找一下,与地理最接近的学科:

生态-地理-环境

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生物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学

环境科学

部门学科   气候 水文 地质 生物 人口 城市  经济地理 人文地理 宗教地理 交通地理 区域地理
大气物理



王建林:构建生态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生态地理学
https://baike.so.com/doc/5859338-6072181.html
生态地理学是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科学。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功能及演替等规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机制。

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科学。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功能及演替等规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机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围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生命系统与地理系统之间的整体性与相关性,系统行为的目的性,以及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机理及其调控方法与途径。既研究改善地理系统结构,达到生态学上的最佳结构状态和提高生产效率;又需考虑协调系统内部联系,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盲目开发利用,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和循环,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使现代地理学具有"生态化"的趋势。

地理学的生态观点首先由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 Barrows)于1924年阐述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时提出,他提出"人类生态学"方向,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虑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要研究人类与自然和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从这些作用过程、机制的探讨到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的整治。70年代生物地理学中的生物地理布局方向,如科克斯(C. B. Cox)认为生态地理学是生物地理的3条主线之一,生态地理学研究"生物在今日所在之处如何一起生活",主要反映了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的观点。

近年来生态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理环境中诸要素的整体效应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意义。生态系统内在结构中生产、消费、分解等功能的发挥以及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和自然循环过程。任一生态系统中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破坏所引起的后果都不是孤立的,会引起地理系统的链锁反应。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地理环境的恶化。故对地理环境中处于不同自然带的各类生态系统的发生与起源、适应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积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而人类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包括人工生态系统)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生态规律与地理规律的结合点上, 开拓地理学研究,有利于深入阐发生态的演化与人类作用机制,可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提供信息依据的实践途径。


风水学古又称堪舆学,现代又称环境地理学、生态地理学、气场物理学等。采用生态环境地理学一词较贴切、科学,故称之谓生态环境地理学。它既与易经文化紧密联系,又独立存在,并有效地服务人类社会。由于它深刻的科学性,有效的实用性,现已被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并奉为至宝。

生态环境地理学是揭示宇宙中气场流量对人类和生命物质生存发展产生影响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态环境地理学又分阴宅生态环境地理学和阳宅生态环境地理学两大类。阴宅生态环境地理学是研究寻找安葬地(包括馆葬、牌位等)以及安葬地地理结构的学问;阳宅生态环境地理学是关于人类居住环境以及公司、银行、政府等办公场所的地理结构及生态环境的科学。

生态环境地理学由峦头学、理气学、客星学、奇门择时等四大部分组成。由于文化结构和传承关系的不同,世人多把此"四部"分而传之。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了如"峦头派"、"理气派"、"三合派"等诸多派别将生态环境地理学整体支解开来。由于前两者以形取象,以象定吉凶,直观简单,便于一些文化层次较低者学习和掌握。所以世人习前两者较多。同时也是使生态环境地理学挂一漏万、鱼龙混杂的重要原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12-14 14:01 编辑

https://wenku.baidu.com/view/11c14f4a16fc700aba68fc41.html
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_任国英http://www.doc88.com/p-9009456558499.html
生态人类学的“文化”视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https://wenku.baidu.com/view/3e7a9768f111f18582d05a27.html

生态人类学
近年来,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生态人类学从人类学视角研究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思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在学者看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需要生态人类学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去开展系统研究。围绕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罗康隆。

  关注多元文化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网:作为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注重研究和探索哪些问题?

  罗康隆:人类学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其发展的100多年中,形成了几十个分支学科。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人类学这门分支学科应运而生。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人类学必须把自己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放到多元文化背景下来探讨和分析,同时还要关注被研究的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再生产过程,以及多元文化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互动。目前,我国的生态人类学应该聚焦如下六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面对我国要建成海洋强国,生态人类学必须关注海洋生态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了国家的历史使命。作为研究文化生态的专门学科,生态民族学于情于理都应当承担起这一研究使命。其中,最紧迫的研究内容需要包括海洋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海洋文化的本土知识、技术和技能,海洋民族的归属感,海洋民族的历史智慧,海洋文化的现代化等。

  第二,面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生态人类学必须关注水资源安全的文化策略。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已经成为我国必然面对的严峻事实。水资源不仅是必备资源,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量极大的资源,更是难以储备的大需求量自然资源。任何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靠购买水资源去实现,中国这样的大国更不可能。中国应对水资源危机,从本质上看就是在解决中国21世纪的发展问题,是一项关系着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课题。

  第三,面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生态人类学必须寻求捍卫粮食安全的文化策略。我国当前面对的粮食生产难题既是工程技术问题,也是政治法律问题,更是生态环境的承受问题。越是先进的农业装备,越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就越需要仰仗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的廉价补给。生态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去妥善处理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的学科膈膜和研究取向的冲突,为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对策,以此支持中国的粮食安全。

  第四,面对外来物种入侵,生态人类学必须寻求遏制生物污染的文化路径。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生物污染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生物污染成灾具有极其复杂的机制,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行为息息相关。生物污染防治决策只能仰仗于民族文化,仰仗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去界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规范,才能缓解生物污染的压力,进而从根本上控制生物污染的危害。

  第五,面对生态灾变问题,生态人类学必须探寻构筑生态屏障的文化基础。当前在资源利用上的偏颇和失误,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探求最佳的生态修复和维护对策,就需要在生态民族学所倡导的对本土生态知识发掘、推广和利用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嫁接和文化重构的手段去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类的生态安全。

  第六,面对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生态人类学必须研究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需要生态人类学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去展开系统的研究。

重视传统生态知识的发掘、整理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网:生态人类学在中国兴起于何时?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和实践注重探索研究哪些问题?

  罗康隆:从学科的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生态人类学开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尹绍亭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云南大学团队致力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开启了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以崔延虎为学科带头人的新疆师范大学团队致力于西北地区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与此同时,以杨庭硕、罗康隆为学科带头人的吉首大学团队致力于贵州湖南地区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该团队将区域深耕与全局覆盖相结合,通过全局视野精准理解区域特殊性,又通过区域的切实认知审慎地照应全局与把握全局,形成了信度、效度较高的理论概括与研究范式,开始呈现出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学术流派。

  与国外相比,结合我国的现实需要与理论建构,我国的生态人类学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地方性传统生态知识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我国各民族民间传统生态文化丰富多彩,我国地理结构错综复杂、生态类型多种多样、民族和地域文化多元共存,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最重要的水源宝塔、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同时也是各民族在历史上营造出最复杂多样的人文景观大舞台。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正在面临城市化的挑战而处于濒危境况,急需加以发掘与整理研究。

  二,生态扶贫与生态产业研究。当前我国推行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的建设工程,旨在将生态产业与脱贫致富捆绑起来,造福民众。 生态人类学可以为这些“建设工作”以科学的引导。

  三,生态文化与家园营造研究。有蓝天,有碧水,有青山,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才是人类的家园。如何将生态文化为基础的家园营造,这需要生态人类学的指引,因此,生态人类学将带着我们共筑美好家园。

  强调多学科融合与跨学科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网:生态人类学如何看待文化与生态的关系?

  罗康隆:“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文化作用于人类(文化分野下的民族或者族群)所处生态环境(当然也不用排除社会环境),乃建构起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事实体系,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这一意义上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渗透了生态的内涵。就生态而言,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建构的基础,也是文化建构后不断延续与稳定的基础。因此,任何一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都渗透着特定民族文化的成分,也即是生态环境的结构内容和运行方式都打上了相关文化的烙印。文化与生态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稳定和谐共荣并能保持稳定延续状态的实体。这样的实体,我们将它称为“文化生态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深化生态人类学研究,有学者认为,应强调多学科融合,跨文化视野。对于推动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深化,您有何对策性建议?

  罗康隆:由于生态人类学是以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这里涉及到的“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是两大自组织复杂体系。这两者关系的研究是当今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完成的。因此,强调多学科融合与跨文化视野是必须的。这也是生态人类学的生命与魅力所在。但是,目前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我认为,就当代中国而言,生态人类学深入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学科建设、知识累积和理论建构。其次就是要消除学术偏见与社会偏见,将“历史小传统”的真正创造者——普通劳动大众给予公正的评价。再次就是要形成学科研究团队,造就学科精神领袖和团队灵魂,以勤奋务实、治学专精、肯于奉献、善于团结和组织动员的青年才俊为组织核心,精心规划,统一布局,统筹资源,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统一起来,把团队建设与学科命运结合起来,使学者的成长有团队的依靠,这才是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的根基。

  总之,生态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变,生态人类学正在成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正在成为21世纪人类学的支柱学科。在迅速崛起的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研究范围无比广阔,其学科价值无可估量。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4: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
    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
    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
    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
    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4: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觉醒的历史考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119/33600878.shtm

人类生态学:人类健康与环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11/148312450.shtm

《人类生态学》任文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22/154202352.shtm


人类生态学原理
https://baike.so.com/doc/25177764-26168039.html
作者在总结国内外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探索,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完成本书。全书共分为三篇,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流派和基础理论问题;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共4章,重点讨论了人类通过不同生计活动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在高山、地极、干旱、湿热和疾病等不同环境压力因子(stressors)作用下的适应问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24 12:44 , Processed in 0.0753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