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4|回复: 0

[读书推荐] 河南特大暴雨亲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1 21: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特大暴雨亲历者:我是研究气候的,都没有想到……原创 张瑾 [url=]知识分子[/url] 今天
河南暴雨
道路积水几乎是城市内涝水患灾情中最容易引人恐慌的,图为7月20日下午6时,大雨中小区门口趴窝的汽车 | 图源受访者

导  读

张瑾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城市转型与适应的相关研究。

7月19到20日,郑州连降暴雨,她亲身经历了城市道路积水行车困难,目睹了普通居民骑电动车 “冲浪前行”,遭遇了汽车趴窝、大量行人涉水避险,加入了小区附近超市出现的短时抢购,也在小区断水断电后与邻居一起,绞尽脑汁囤水囤电。

曾经,她以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更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如今,一场大雨让她对自己的科研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


撰文 | 张瑾责编 | 冯灏

我家在郑州市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本地人称为 “大西郊”。属于城镇化中农村拆迁后形成的商业住宅用地,高楼林立,人口密集。
7月19日夜里,突然狂风大作、雨水肆虐,但是小区水电正常,楼下商业生态也正常。吃喝不愁,家人就不怎么出门。7月20日一整天,大雨不停,高层望过去,附近小区楼盘都掩映在白茫茫的雨雾中。下午过后,市内积水严重,再出门就困难起来。下午5点多,我冒雨出门去买菜,超市人山人海,馒头、蔬菜等几乎全部卖空。不久,就听说同一楼盘另外一个小区车库被淹停电,没过多久,我们小区也停电了。
暴雨短暂,居民到超市抢购,队伍长百余米 | 图源受访者
当时我才有警觉,尽快通知家人接水、蓄水。前后就几十分钟的时间,停水了。我家这栋楼总共34层、两个单元,每单元每层4户人家,粗略算下来一栋楼差不多272户。7月20日夜里突然停水,很多家是没有蓄水的。也因此,楼下小区超市的矿泉水被抢购一空。
吃水问题可以靠紧急购水解决,但如厕却是大难题。夜里,邻居打开了消防栓,应急接水,算是解决了我们这层住户的困境——其实心里也担心,这是不是不应该,但完全按不掌握消防用水知识缺乏,就想着赶紧应急。
次日7月21日清晨,消防栓已不出水。我突然想到去楼顶看看雨水。没想到,已经有一些高层住户上楼顶收集雨水。同很多高楼楼顶一样,我们小区楼顶除了必要的通风设施,其他地方就荒着。此时,平时看上去很丑的坑坑洼洼,却成了大伙的救命蓄水池。
我过去研究海绵城市,有种说法是楼顶种绿植既能防大雨水量过大造成楼顶渗水,也能改善城市空气污染。但就以我这次的个人经历来说,楼顶设置一个大的蓄水池,紧要关头,显然作用更大。而这一点,在我以往的海绵城市学习,并没有看到。
道路积水几乎是城市内涝水患灾情中最容易引人恐慌的。
7月20日下午,因要出门接被大雨困住的家人,我冒雨开车上路(事后了解到,这是不应该的)。由于郑州并非那种常下雨的城市,我个人对于雨天行车了解甚少,几乎是无知无畏的状况。直到我路过很多人弃车涉水、甚至有的车直接飘在道路水面上,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原路返回。
7月21日今早出门上路,发现路上有很多抛锚的车,居民纷纷步行来领车。整体看起来,在高架上停放的车辆更安全一些,没有被大水长时间浸泡、甚至冲走。
7月21日上午9时,暂时雨停  | 图源受访者,摄于中原区农业路高架入口处
由此我想到,立体化停车场并非一种 “时髦”,而是切实有用之举。海绵城市其实就像是巧妙地 “收纳” 城市,把一切容易引发混乱的城市物件 “收拾” 得井井有条。比如私家车,就是最容易引起混乱的——正常时期阻碍交通,灾时又成了受损财产,又在部分区域堵塞通道,造成更大的麻烦。
建议小区密集的区域,规划建设立体化钢构高层停车场,灾时避免路边停放车辆造成隐患,正常时期也可适当盈利。
我自己是气候适应研究者、相关专业从业人员,但是此前,我对于海绵城市、城市韧性等概念的理解就还仅仅停留在 “这些是沿海城市要考虑的” 层面。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是所有大城市都应该重视的。
郑州是一个正常雨季都很少 “按预报降雨” 的地区,即便我有气候变化的知识,也丝毫没有意识到,对于城市而言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可以 “随时降临”。那么,其他非专业人士、甚至官员,对于海绵城市、气候适应性等的理解必然会更加不到位。
所以,加强公共宣传很有必要,我们不可能等灾害到了再去应对,而应该以 “适应性” 的理念做通盘考虑。
此外,我想谈三点观察。
一是城市的应急预案。
已有相关分析文章表明,至少5天前,气象部门就对这次郑州暴雨做出了预报。但是,真正充分认识到“潜在灾害”的,我想应该不多。尽管城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对响应及时,但是,周边县级市、村庄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前期恐怕就是因为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
我2018年在福建宁德市古田县挂职历练,经历过台风预警天气,当地的组织和响应就相对成熟。关于内陆城市的暴雨极端天气,我认为也应该有更完备的制度保障和组织设计。每年,中国都会有大城市遭遇极端天气引发的内涝,可每次,还是会出骇人事件,这其实是不应该的。
二是灾害事件中多媒体技术与组织管理的结合。
民众容易恐慌,更渴望权威信息。我认为,整体上郑州灾后的应急响应做得很好。尽管停电,但是手机在灾情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我自己就先后收到来自百度、高德等地图平台发送的有关郑州市的预警信息,又接收到权威部门通过联通、电信等信息通讯平台发布的相关提示,再加上河南日报的微信、微博、收音机等直播,心中虽有些紧张,但对于整个系统还是充满信心。微信朋友圈中有一阵子的恐慌视频传播,但是非常快,都被稳定人心的言论、视频、音频等替代,也反映了信息公关的重要性。
总之,郑州已经是一座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政府组织管理和民间自主动员,通过信息化平台,确实使得整个城市在灾害面前更有序、更自信。信息化手段在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发展很重要,或许下一步,我们应该更重视数字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三是,公民互助是灾害中渡过困境的有效手段。
我们楼中,本来邻居互不来往、基本无话。这一次极端天气,大家几乎心照不宣地彼此照应、互帮互助,哪里有电可以充、哪家超市还有馒头蔬菜、哪里目前还可以通行等,这些帮助让人安定。
7月20日下午灾情严重、舆情沸腾,非常迅速的,河南救援信息、网友自发救助信息等就充斥了社交媒体。我想,或许是因为我们都刚刚经历了新冠疫情,民间互助已潜移默化成公民素养,所以,各行各业都积极参与到救灾、纾困的工作当中。
这么说来,平时树立正确邻里观,营造互帮互助氛围,润物细无声,大灾来临,人心向善、向他人,更有利于社会的快速恢复。


《知识分子》:此次郑州灾情,有人质疑海绵城市的投资打了水漂。您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否有必要?海绵城市将在极端天气灾害应对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瑾: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究竟是什么。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通俗理解就是,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
郑州市2016年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8年更是规划投入534.8亿元,争取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示范区)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23.6%,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但需要明确的是,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对人口密集型特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即使基础设施相较于之前的城市规划有大幅提高,也不一定能够扛得住7月20日河南郑州一小时雨量200毫米的降雨强度。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按照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的《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郑州多区域和流域的设计降雨量均在15.7-26.5毫米之间,但仅20日16-17时,郑州雨量就达201.9毫米,几乎是海绵城市设计雨量的10倍,而17-20日三天雨量更达617.1毫米,与一年的总量相当。
因此,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海绵城市建设或可增强城市应对普通大型降雨天气,但并不能保障城市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或许,我们需要提出比海绵城市更高的城市规划理念,将自然灾害管理纳入城市规划中,以此指导城市建设。郑州此次灾情,我认为不能集中在海绵城市建设,而应该放到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框架下来理解。
《知识分子》:那么,如何理解 “气候适应”,城市建设应该在气候适应性方面注意什么?此次灾情突出了什么问题?
张瑾: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是,究竟 “极端自然灾害天气” 和 “气候变化” 有没有关系?我作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人员,了解更多知识和信息,自然不怀疑二者的关系。
根据公开资料,2019年《气候变化绿皮书》统计了近三四十年间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结果发现1980-2018年间,全球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质、天气、水文和气候四类灾害)发生次数从1980年的249次增加到2018年的848次,其中,2018年发生次数达到历年之最;与气象因素相关的天气灾害、水文灾害和气候灾害发生次数,分别由1980年间的135次、59次和28次,增加到2018年的359次、382次和57次。
城市由于基础设施、人口和资源配置更加集中,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特大城市、大城市等应该注意提高城市韧性,加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等。但是,这里的 “城市” 多数时候指的沿海城市,于我国而言,就是上海、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本地人几乎不会将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更别提 “气候适应性” 这一概念。气候适应性表达的是一种 “防患未然” 的理念,它需要人们首先承认气候变化及其一系列相关事件的严重程度,其次提供了一种应对方案,即 “提高适应性”,而非 “完全消除”。
气候适应性建设是从人的观念、理念开始,到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系统、全面的理念性改革。只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城市建设中才会采取诸如 “将灾害纳入城市管理的中长期规划” “考虑自然灾害的建筑设计” “考虑极端天气的城市基础设施设计” 等措施。
目前来看,此次灾情凸显出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内陆型城市普遍对极端降水引发的城市灾害了解甚少。
其一,表现在大家对于气象部门发布的雷雨预警,不以为然。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郑州并不是容易下雨的地方,一般来说,气象部门报告有雨,多半下不下来,或者下的很小。此次灾情前一周,就已经预报说未来一周有雨,但我作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只能理解到气候变化引发我们这里天气反常,但是完全没有理解到下一层次:连续降水即将带来巨大的灾害。从内陆城市的认识来看,对于天气可能引发的潜在灾害,认识不足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也存在于政府管理部门。
其二,除气候、水利部门之外,其他部门普遍危机意识不足。
7月20日下午6时-8时,地铁5号线发生雨水倒灌,上百名群众被困车厢,雨水甚至没过腰部。7月17日已经开始连续下雨,7月19日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一夜,而7月20日白天却没有采取停工、停运等措施,直到7月20日下午灾情造成巨大危机。在7月20日之前,河南已经陆续有地区发布景区停止运营公告,说明至少相关部门对于此次降水是有预判的,但是,主城区的防患措施却不充分。
其三,有关气候灾害、气候适应性等方面宣传教育不足。内陆城市居民对风雨灾害的认识,普遍低于沿海城市居民。大雨天气不乘坐地铁、不开车上路等,既是此次事件的教训,也应当被作为安全知识广泛宣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危害,因此才乘坐地铁或者开车上路,最后导致地铁乘客被困,路上大量车辆抛锚,居民不得不弃车涉水避险。
《知识分子》:您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吸取什么教训?更宽泛而言,对于提高极端天气下城市的应对能力,您有什么建议?
张瑾:此次事件应该引起所有内陆型(不沿海、不沿江)大城市的警醒:
加强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作。气候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要统筹协作,不仅仅是水利、气候等个别部门,所有职能部门都应该提高警惕、做足准备。危机管理要下沉到社区,成为纳入社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升级应急管理体系,设立应急管理案例库。结合北京、武汉等其他城市此前的城市洪涝灾害事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适合内陆型大城市应对灾害的全新管理体系。充分挖掘此次灾情中的局部案例,形成有特色、有普遍意义的局部安全事故事件应对案例库。加强公民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宣传教育不仅局限于普及气候变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等相关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居民,更要集中在安全教育。比如,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停水停电,居民如何才能正确应对;大雨天气,如何才能保障道路的行驶安全;公共交通上出现险情,如何正确自救及求救。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2-27 11:28 , Processed in 0.0710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