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无地方》是加拿大地理学家爱德华·雷尔夫在1976年出版的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地方”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失根”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
一、地方的认同感(identitywith place)
Relph关注人们(对)地方的认同和(与)地方的认同(people’s identityof and with place)。地方的认同,是指地方的 “持久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它使那个地方能够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Relph 1976,第45页)。Relph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这种持久性的特征:(1) 地方的物理环境;(2) 地方的活动、情境和事件;(3)通过对该地的经验和意向,人们所创造的个人和群体意义。 Relph强调,在最本质上,地方是"我们对世界直接体验的重要中心"(significant centres of our immediateexperiences of the world)(Relph 1976,第141页)。如果要更彻底地理解地方,就需要一种语言,使我们能够根据人和地方对彼此的意义和意向,来识别特定的地方经验。在Relph看来,这种语言的核心是人(与)地方的认同感(identity withplace):一个人或群体在特定地方的依恋、参与和关注的程度。
二、地方与无地方(placenessand placelessness)
地方性(placeness),即一个地方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质。地方性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地理学两个学派的解释。人文主义强调地方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将地方性理解为一个地方的长期文化积累和居住于此的人与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系。结构主义强调一个地区与外界建立功能联系时所具有的差异性(difference),因而“一个地方的地方性由其在整个区域系统中的位置决定,而与子系统中的人群对地方的情感认同和主体意识没有关系,地方性不仅是区位、自然条件的差别,还是全球政治经济的整体格局所造就的”。 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意指认同逐渐弱化并相对地方中的人失去意义的地方,此过程是一种地方性消弭(placenessless)的过程。与无地方性意思相近的一个概念是人类学家Auge的“非地方”(non-place),主要指景观同质化与功能单一化的过渡性、移动性场所,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非地方是一种无地方性的空间。
三、内部性与外部性(Insidenessand Outsideness)
Relph对内在性的阐释。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感受到了内在性,那么他或她就是在“这里”而不是在“别处”,是安全的而不是受到威胁的,是封闭的而不是暴露的,是自在的而不是感到压力的。Relph认为,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内心感受越深刻,他或她对这个地方的认同感就越强。 Relph所说的外在性是指一个人可以与地方分离或疏离。在这里,人们会感觉到自己和世界之间的某种生活分裂或分离。现象学的关键点在于,外在性和内在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辩证关系,通过外在性和内在性的不同组合和强度变化,不同的地方向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展示着不同的身份(认同),人类的经验由此具有不同的感觉、意义、氛围和行动的特质。 Relph所说的存在主义的内在性:一种深沉的、无自我意识的、沉浸在地方的情境,也是大多数人在自己的社区、寓所的体验。存在性内向性的反面是他所称的存在主义的外在性:一种陌生感和疏离感,就像初到一个地方的人,或者是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的人,因为这个地方不再是他们以前所熟悉的地方,所以就会感到陌生。
四、启示(Enlightenment)
在许多不同的经验尺度上,从家庭、到邻里、到城市、到国家,地方及其内在性正在被日益破坏和瓦解。以旅游为例,在现代化发展的情境下,旅游活动的产生和旅游地核心竞争力都有赖于地方所具有的地方意义、特征和空间差异,因此需要关注旅游地所面临的现代性所造成的空间与地方的同质化趋势,尽管不能绝对否认“非地方”也可能存在诸多积极的意义,但也需要呼吁保护和拯救旅游地的地方性和本真性,以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